眼科手术室护理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一下子就醒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一下子就醒了”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眼科手术室护理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共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眼科手术室护理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眼科手术室护理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手术室是开展麻醉和手术,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抢救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会对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眼科手术的特点主要为手术量大、手术时间不长、手术精细等,常常存在连续接台手术,而且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群,所以眼科手术是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当发生失误时,则会引起严重后果[2]。优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防范不良安全事件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优化规范化管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月~12月收治的眼科手术患者600例。其中男287例,女313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65.5±10.2)岁;338例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22例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31例患者行视网膜脱离修复术,27例患者行斜视矫正术,60例患者行抗青光眼术,43例患者行眼外伤手术,79例患者行其他眼科手术。

1.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手术期间发生的不良安全事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优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1.3观察指标

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安全事件对发生率。

2结果

600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共出现14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33%,见表1。

3讨论

3.1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①医疗制度:未能及时修订和优化旧的医疗制度,如标本管理制度、术中医嘱执行制度、手术患者交接和接送制度、消毒灭菌制度等,存在护理安全隐患。②管理方面:1)手术室人员缺乏相互监督意识:对于眼科手术室来讲,眼睛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解剖比较复杂[3],所以就需要相互监督严格执行规范非常重要。部分医护人员对他人的正确意见不能有效接受,容易产生造成安全隐患。2)后勤保障问题:术后运送人员有时不及时到位,病人等候送去过程存在不安全的隐患;设备仪器的保养人员的联络与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存在安全隐患。③护理人员方面:1)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部分新入科、轮科护士眼科专科理论不熟悉,工作经验不足,主要是被动执行医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及操作设备仪器不熟练。眼科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常常伴各种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常常因为不良情绪而出现胸闷、高血压、心率加快等症状[4],所以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3)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眼科手术室的手术量比较大,手术时间不长,精密、贵重仪器的种类较多,因此就应相对固定护理人员,对手术流程和手术器械比较熟悉,眼科专业知识较强[5]。随着学科发展,手术量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人流控制、手术准备、手术咨询等工作无法实现专人负责,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3.2针对以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优化眼科手术规范化管理制度

①优化已有制度制度,增订部分新制度: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的医疗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应在实际工作中对不足和缺陷进行及时发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保证相关职责有证可循,让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减少[6]。眼科手术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损伤,而且患者主要为老年人,感觉、运动以及听力等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连台手术时发生混淆排号、错答错应等现象的几率较高,重新调整工作流程制度,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实。②优化护理安全管理:首选不断强化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的力度,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让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其次应对后勤保障力度进行强化,眼科手术室的管理者应加强和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对后勤监督和巡查力度进行强化,让手术相关机械供给有效满足,让医疗器械的运行保证安全和平稳,让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序;与运送部门反馈问题,调整流程,确保运送安全,减少不满情绪或纠纷的发生率。③优化护理管理制度:根据现代眼科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要求,调整人员工作职责与不合理的流程,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体力、眼力和反应力进行综合培养,让患者的护理安全得以有效保证。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新技术、新业务培训,以适应现代眼科技术的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耀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18(20):111-112.

[2]张丽,方乐,李盼盼,等.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14):2819.

[3]纪平.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486.

[4]蔡兆阳,汪静.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防范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2(3):404-405.DOI:10.3969/j.issn.1008-6633.2010.03.093.

[5]蔡淑婷.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8(4):249.

[6]买玉洁.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外医疗,,32(30):170-171.

篇2:眼科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眼科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手术室是开展专科治疗的主要场所之一,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对手术治疗效果和医院形象产生严重影响[1]。眼科手术具有手术量大、治疗时间短、手术精细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实施眼科手术治疗时,需要更加重视患者的安全问题[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对策,以降低手术安全风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月~1月我院眼科实施手术的100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0例,女490例,年龄1~90岁,平均年龄(60.71±20.42岁),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630例,青光眼手术105例,视网膜脱落修复手术65例,斜视纠正手术32例,玻璃体切除术42例,眼外伤手术56例,其他手术70例,所有患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手术。

1.2方法

回顾分析10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数据,分析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持续改进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制度。1.3观察指标设备故障率、手术器械丢失、人工晶体度数核对失误、术后感染发生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2结果

1000例手术患者,设备故障率(显微镜灯泡显示异常)1例,占0.1%、手术器械丢失1例占0.1%、人工晶体度数核对失误1例占0.1%、术后感染发生率6例0.6%、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9%,患者满意度95.2%。

3讨论回顾分析

1000例手术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9%,患者满意度95.2%,主要不满意是手术等候时间长、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术后运送不及时等。针对存在的风险问题,修订与提升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

3.1规范术前护理常规、规范手术室的服务流程

术前认真核患者的床号和姓名,确认手术部位,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需要关注的问题;术前核对用药、人工晶体度数和植入物名称;改善手术等候室的环境,增加舒适的皮椅、配置影音设备,调节好室温和湿度,在患者等候手术期间,播放手术相关健康教育视频,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专人巡视,并告知手术进度。重点观察患者的病情与情绪,对情绪紧张的患者,注意安抚,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因等候产生的不满情绪。

3.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设备仪器维护检查培训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知识比较丰富、操作比较娴熟和精确,则能让手术医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2]。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手术配合方法的`培训,让护士了解不同医生的的个人习惯,能更好配合手术[3]。请设备科工程师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如:超声乳化机、玻璃体切割机、显微镜、激光机、多参数监护仪以及多功能可控制冷疗器等仪器的操作。眼科仪器精密度高,科学管理眼科显微器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进一步规范化器械管理制度,责任到了人,定期清洁、检查和保养,认真记录,预防器械损坏、丢失。

3.3完善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3.3.1手术室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制作卡片对物品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物品使用频率、灭菌先后顺序进行标识、分类和摆放,实现登记流程化。

3.3.1.2加强消毒灭菌规范化管理

眼科手术的时间较短、数量较多,接台手术比较频繁,对器械具有较高的灭菌要求,选择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不会损伤器械,而且速度较高。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加强感染监测工作,专人监控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①眼科手术室具有非常严格的无菌要求,要示监控是否按要求达到无菌效果,感染性手术后,随机消毒,让眼科接台手术保持良好的无菌状态;②监控倒相镜、导光光纤以及电凝线等熏蒸灭菌效果;③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等中空管道则应选择蒸馏水进行清洗,同时选择高压气体将水分吹干,之后再通过环氧乙烷气体进行消毒,通风超过48小时就能使用[4]。④请医院感染科专人指导规范化管理手术室物品、设备摆放,手术器械的清洗、打包灭菌的流程;⑤监督培训手术室医护人员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⑥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参观人数较多,则会对手术室无菌程度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对手术医生和患者的心情造成严重影响[5]。

3.4规范术中优质护理服务流程

大部分眼科手术通过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表面麻醉就能开展,对于比较复杂的、手术时间长的大手术以及不合作患者、小儿才可能采用全身麻醉[6]。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手术操作中是保持清醒的,容易有紧张情绪,护理人员手术过程应关注患者情绪,安抚患者。术后,专人负责通知运送中心,及时转运病人,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提升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萍,阿丽娜阿布来提.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探讨医药前沿,,6(24):251-252.

[2]卢黎蓉,陶凤萍,吴丽薇,等.眼科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流程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18(19):77-78.

[3]吕寻伟.精益管理在手术室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4):117-119.

[4]姚丽辉.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96.

[5]张唯.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114,116.

[6]薛玉兰.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5051-5052.

篇3: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1眼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一些护理人员往往将精力投入基础护理而忽视患者的健康教育,而许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或家属的安全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的。由于疾病带给患者极大痛苦,若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严重的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一些患者由于害怕失明而增加其心理压力,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另外,由于健康教育不充分,使得患者对眼睛的日常保护不到位,也易诱发其他眼部疾病。

2针对眼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的管理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分层次、详细全面的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对新进人员专科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培训,后续进行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并考核。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增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例如:播放眼科技术的操作录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观看,可建立护理档案记录工作情况。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做到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并提高眼部疾病的防范意识。对患者眼部进行护理时动作轻柔,技术操作上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禁止临床操作,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保证护理安全。

2.2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眼科诊疗手册》、《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规范护理行为,严格实施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医疗纠纷。为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首先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年龄、业务技术等合理安排其日常及节假日值班表,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并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责任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强化其主动服务的观念,使其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约束,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对风险事故做到事先防范。2.3提升病区环境的安全性护士长定期检查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宣传教育,并详细的介绍病区的整体情况,有效的消除患者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方便患者日后行动。同时要保持病区卫生间、通道、楼梯的清洁,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为了防止跌倒,出行必须要专人陪同,并在公共区域放上较为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为避免暗室碰伤状况的发生,应合理有序的摆放暗室仪器,事先带患者熟悉暗室环境,进行检查时让专人搀扶患者,进行检查时为了避免仪器碰伤,叮嘱患者不要晃动。

2.4加强老年患者的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应在老年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着重于患者的自理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来分析患者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从而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确定重点护理对象。对于卧床时间太长或是刚手术的老年患者,醒后不可立即下床和行走。老年患者活动时必须有家属或护理人员在旁,及时的给予帮助。通过以上这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最大程度的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2.5加强患者的安全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细致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指导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并重视眼睛的保护。可邀请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醒患者术后以及卧床时间较长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也可定期的召开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座谈会,让护理人员倾听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的改进工作,妥善的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还应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避免出院后的不良反应。

3结语

护理安全管理是完全符合护理发展趋势的举措,要全面做好眼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还要从病区环境的改善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建立完善的眼科护理安全管理系统,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差错,规避一切安全隐患,最终保证患者的安全。

篇4:眼科护理论文

【摘要】

探究眼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1月到12月眼科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资料,结合眼科常见的护理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眼科患者实施护理,需注意卫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手术后的眼科患者要加强护理干预,做好出院指导工作。通过合理的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配合度。结论:针对眼科患者的护理,应从其疾病特点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关键词】

眼科患者;护理体会;卫生护理

眼科疾病治疗的风险相对来说较大,在治疗中护理的不当易影响治疗效果,也可能导致医疗纠纷[1]。因而,眼科护理对于提高眼科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避免医疗纠纷意义重大。本研究对130例眼科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月到月眼科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龄在22岁到80岁间,平均年龄为38.7±5.1岁。130例患者中有25例为青光眼,有51例为白内障,18例为眼外伤,11例为沙眼,9例为角膜炎,16例为玻璃体混浊。130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存在视力障碍,有3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1.2 方法

130例眼科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进展情况记录,整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根据患者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研究。对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建立新的患者满意、护理质量高的护理服务体系。

1.3 手术护理

手术进行前,要确保手术室清洁,护理人员准备好0.2%过氧乙酸溶液用以医生对手和毛巾等消毒。根据医生嘱咐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并根据查对制度做好各记录。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治疗前应保持手部干净、消毒。

使用的药瓶、递延药业等要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手术的机械应仔细核对,确保无遗漏。

手术后,叮嘱患者应保持好睡眠,及时给患者镇痛和镇静处理,患者手术后一周可适当进行活动。一般而言,患者术后眼部包扎5天至7天后,因改成单眼包扎。

在正常的情况下,患者手术一天后可以更换药,之后每天后者隔天换药。

纱布渗湿或者污染需要及时更换。每天需要清除患者眼部结膜囊的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眼部。

患者手术后眼部康复时间较长,应告知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嘱咐患者尽量避免咳嗽或者低头等,以防导致眼部压力增高或者眼部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出现[3]。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主动观察患者康复情况,预防好术后并发症。

1.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做好眼部报保健和自我监护,这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出院指导。

第一,告知患者出院后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出现苏娜上,避免饮酒、熬夜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第二,保持眼部的清洁,使用专用的脸盆及毛巾,切不可用手直接触摸眼睛,且应定期对眼部用品消毒。

第三,出院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眼部疼痛或者充血的情况要及时就诊。出院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告知患者药物具体使用规范,以及药物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出现膨胀、乏力等症状则可能有低血钾症,需及时补充钾。

2.结果

结果发现眼科患者在护理中需要重视卫生指导,对症护理、手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面。收集患者护理建议后并实施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都有显著提高。

3.护理措施

3.1 卫生指导

患者用眼卫生一定要注意,多数人习惯性皱眉。眼会导致眼部周围的皮肤处于紧张状态,皮肤长时间不松弛就会导致皮肤老化,产生皱纹[2]。加上有的患者长期熬夜,睡觉不规律,玩手机等等都会对眼部造成一定的影响。改善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十分重要。眼皮出现疲劳时可使用滴眼药水,药水的选择最好是质量好的,不使用劣质的产品。另外,脸盆和手巾尽量分开使用。不干净的`手巾等不能揉眼。手部要保持清洁。不干净的公共场所尽量不去。尤其是夏季游泳池游泳,要做好护眼措施。

饮食上,应多食用多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抽烟喝酒,辛辣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日常多喝水,确保皮肤水分充足,多吃注入猪蹄、鸡爪等含有胶质的食物也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

利于眼睛的食物有水果等。因为眼底有很多毛细血管,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保护血管的弹性,确保眼底供血。眼部出现疲劳还可以做眼保健操。

3.2 对症护理

由于细菌或者外伤感染所致眼痛等情况应及时给患者用药,药物以抗生素软膏等为主,如情况更为严重进行眼部包扎时要观察患者眼部伤口是否扩大,眼部是否有黄绿色脓液,若有则可考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更换抗生素治疗。用药后无法控制的应进行角膜穿孔。

眼部疾病导致视力下降或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护理人员应同家属做好安全保护,预防患者因视力不佳摔打致使眼部出现外伤。

青光眼患者要控制好饮食以及保持好的情绪,减少用眼的时间,减少饮水量,重体力活应尽量不做。因为此类患者的血管脆弱,从事过重的体力活容易导致细小血管破裂,严重者可致失明。

4.讨论

眼部护理技术的提高也促使人们对眼部护理要求的提高。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增强患者对治疗眼科疾病的信心是护理人员应加以注意的问题。眼科患者有特殊的病理特点,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病理特点实施护理,患者手术过程中也应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准备,确保无菌操作,出院后,为预防并发症以及疾病复发,应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项,以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邓群. 浅谈眼外科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30:181.

[2]高旭芯. 浅谈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17:31-32.

[3]朱章玲,王晓薇.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216-218+284.

[4]石美琴,席淑新,彭峥嵘,吴沛霞,韩宇,傅瑾. 护理措施分类与工作抽样法测量眼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探讨[J]. 护理学杂志,,02:52-57.

篇5:眼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7月实施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3个月内门诊诊治的各100例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77岁,平均(43.5±9.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3例,高中4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5例;观察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8~76岁,平均(43.2±9.1)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1例,高中41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眼科疾病;

(2)排除有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不愿或不能配合完成护理、研究患者。

1.3方法

根据患者挂号号码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方法选取207月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3个月内各100例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采用HAMA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情绪,采用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状态。评价实施前后护士工作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与患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护理质量。

1.4观察指标

(1)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就诊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根据患者得分规定,非常满意:得分≥85分,满意:得分60~85分,不满意:得分≤60分。

(2)焦虑情绪:采用HAMA量表进行评定,HAMD量表:0~8分表示无焦虑,9~19分为轻度焦虑,20~34分为中度焦虑,34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3)抑郁状态: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SDS量表包括20个评价项目,将20个评价项目得分相加为粗分,将所得粗分×1.25为标准分值,正常<35分,轻度为35~49分,中度为50~69分,重度>70分。

(4)护理质量:通过科室主任、医生、患者共同对每项护理内容进行评分,总分100分。(5)统计实施前后3个月内医疗纠纷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组别n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n(%)]观察组对照组1001008173171421398(98.00)87(87.00)x2P8.72070.0031

2.2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施前后医患纠纷比较

实施后3个月内医患纠纷发生15起明显少于实施前3个月内发生32起,实施前护理引发医患纠纷占65.63%明显高于实施后护理引发医患纠纷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疾病为中心”医学模式转化为“以患者为中心”,眼科门诊患者中有着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接诊患者时不仅需要精湛技术,还应在护理服务上让患者满意,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疾病的诊治和预后。人性化护理根据就医环境、患者心理、患者疾病进行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帮助,具体实施如下:

(1)营造温馨就诊环境:眼科门诊患者较多,环境嘈杂。在走廊上增设患者就诊排队休息座椅,增设免费饮水机,宣传眼科疾病及保健知识,增设花卉、植物等。增加门诊护士,帮助就诊患者指导就诊程序。保持就诊区域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

(2)就诊护理干预:患者到眼科就诊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存在眼部疾病,沟通过程要态度热情、语言的得体大方,主动表示关心和支持患者话语。介绍就诊流程和科室环境,消除患者陌生感,积极回答患者及家属存在问题,消除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指导患者应就诊的眼科医生,引导患者快速就诊。

(3)护理操作规范干预:患者在进行视力测量、散瞳等操作时,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过程及存在相应症状,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用通俗语言向患者描述疾病及操作过程,让患者充分掌握和了解。

(4)保护患者隐私:眼科就诊患者较多,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应主动请其他等候患者回避,耐心完成相关检查。积极引导等候患者在等候区,在等候过程中提供多媒体播放眼科疾病与用药常识、饮水,提高护理质量。对耐心较差患者应主动解释,求得患者理解。在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包括信息隐私、身体隐私,动作轻柔,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研究就诊患者都存在眼部疾病,伴有视力下降或丧失,患者对恢复视力和光明渴望较高,治疗期望值过高,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有负面情绪,易造成医患纠纷。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对取得患者信任、增加患者配合度、减少医患纠纷发生有重要帮助,在人性化护理中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首先应改变就诊环境,患者在舒适环境中心情愉悦感增加,提供多媒体播放眼科疾病与用药常识、饮水等让患者在等候就诊过程中消磨时间,减少患者出现不耐心等情况。指导患者就诊,态度热情,详细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诊断、治疗,消除患者对环境陌生感,提高患者对就诊满意度。本次研究,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沟通与人与人沟通存在同样道理,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服务热情,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得到满意,从而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发生,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医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由护理引发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显著下降。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中应用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篇6: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分析论文

安全医院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手术室的作用比较关键,同时手术室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如果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增加护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对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以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并将整个过程中的护理体会做出了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手术室在1月-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有90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1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如年龄、性别等,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室收治的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2.1护理人员自身风险防御机制

手术操作具有不定时的特点,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需随时待命,使得各类手术操作得以顺利完成。这就需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习惯,合理排班。在护理过程中,组内成员需相互配合,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给予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及工作量较大,还需考虑到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体力耐受程度等,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护理人员状态不佳出现失误。护士长经常与护理人员沟通,指导护理人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生活等多个角度去关怀患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积极预防发生不良事件。此外,定期组织考核,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护理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性护理,减少护理差错发生。设计护理缺陷风险评估表,配合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对护理管理措施进行相关调整。每周召开总结会议,对上一周所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总结相关经验,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制定有关处理措施,预防类似风险事件的再发生[2]。指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法规、院内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以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端正的态度去服务患者。避免与患者产生纠纷,学会以法律去约束自己,也学会用法律去维护个人利益[3]。

1.2.2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及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培训

建立一套专业性的安全管理流程,以确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手术室各项护理及医疗工作顺利完成。此外,这也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护理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及消毒灭菌两大方面。在进行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手术仪器、设备进行清点、检查。所有进入手术室的器械均需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统一按照消毒科室的流程进行。对于手术操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遵循“七步”洗手原则。一切准备完善后开始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在麻醉前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相关信息进行多次核对,当涉及输血护理时需由2名护理人员进行相互确认并签字。手术即将结束后再次进行清点,术中充分运用十二查制度,保障手术顺利的实施。

1.3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来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系数、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率。

1.4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如果(P<0.05),则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系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的特殊场所,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要求高,工作节奏紧迫、任务繁重,需要医护工作人员高度集中精力,并有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和预防发生风险的概率,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也是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注重细节,在细节处避免风险发生,即使在高度紧张的手术环境下也能保持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以零风险作为工作原则。风险管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使其建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4]。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系数,同时还能够降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有利于手术成功,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婉云,张娜妹.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11(8):730-730.

[2]王伟,张宝琴.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99-100.

[3]沈洁芳,孙惠华.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7(11):979-982.

[4]任月环,孙红敏,马杏娟,等.安全管理模式在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3,35(12):1907-1908.

篇7: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治疗中的重要单位,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生命安全等关系密切。因此,医院手术室不仅需要满足良好的硬件设施,同时在手术室规范管理、操作流程等进行完善[1]。本研究对年1月—2月我院收治的44例经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取得显著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月年我院收治的88例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5.7±3.1)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6.3±3.5)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进行干预,具体如下:(1)应用精细化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手术室中,临床护理工作极其复杂,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医院需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医院高层管理者需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理念,吸取精细化管理中的精髓。同时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与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并培养严谨、认真、自我约束的工作态度,深刻认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2)细分精细化管理职责、流程、制度;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者能力体现在使每位工作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需对手术室中的各项操作实施细致化、标准化,如手术器械准备流程、制作手术物资备用表、手术室内行为规范、手术室中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各班次不同时间段工作流程等。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并对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考评。(3)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作为给予患者实施救治的重要场所,因此每个细节的精细化管理无容忽视,对此可将手术室护理工作标准化、统一化以及量化管理等方式实施管理。例如,手术室各区域标识化,将标识细分到每个区域、器材等,加强手术室细节管理,确保手术室中器械管理、区域划分等一目了然。(4)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做到给予患者最满意的服务、给予医师最默契的配合,使其成为自身的工作理念。促使各科室护理人员提出细节护理的措施,最终总结并进行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倒换着后每个细节均要为患者考虑,如:健康宣教、眼神鼓励、亲切问候等,每一个细节均需体现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

1.3疗效评定

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医院护理质量,从手术室设施、人员、安全、布局等4个管理方面评分,满分100分;同时对手术安全情况,根据手术中不良发生情况进行测评。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满意27例,一般15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5.45%;对照组中,满意19例,一般12例,不满意13例,满意率70.45%。对比两组满意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4,P=0.000)。

2.2护理质量与手术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评分为(95.37±3.26)分,高于对照组的(86.12±5.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1,P=0.00)。且观察组手术中不良事件1例(2.27%),低于对照组7例(1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2,P=0.000)。

3讨论

手术室是对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措施的.重要场所,手术室中医护人员的操作、手术设备、手术室环境等均与患者手术治疗结果存在直接关系[2]。若手术室中人员、设备、环境出现任何失误,会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对于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生命安全等意义重大[4-5]。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实施需要制定规范的章程,规章制度制定中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无论是器材管理、人员管理还是衣物消毒等均要严格按照精细管理制度实施,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失误发生率[6]。同时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确保每一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具有满足手术工作要求的职业素质以及职业责任心,从而有效执行精细化管理[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安全性、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手术室现状,对降低手术是护理错误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代修玲,杨文丽.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3-4.

[2]伍琳,孙艳杰,刘钰鹏.立体定向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491-492.

[3]田美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62-263.

[4]林秀珍,丛丽霞,徐颖超.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272-273.

[5]刘利平.应用精细化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314.

[6]卫淑华.试论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15):171-173.

[7]谭洁.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品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5(21):150-151.

[8]李晓燕.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10):12-13.

篇8: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眼科护理人力资源面临严重不足的现状,而眼科护理人力资源在眼科人力系统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眼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严重影响眼科护理的进行,甚至对医疗中的眼科行业产生严重影响。国家应完善健全关乎眼科护理人员切身利益的相关条令条例,以提高人员的从业激情。

关键词:眼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社会上的工作类型也更加丰富和细化,眼科护理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行业。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眼科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眼科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在人员数量保证的同时,人员业务素质也绝不能忽视。

篇9: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论文

1.1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按照《编制原则》的标准,护士占卫技人员总数为50%,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为1∶0.4,医护比为1∶2。根据调查目前各医院并不能达到标准,护士缺编现象普遍。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人事司1995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210所医院的调查,其中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93%,护理人员的匮乏可见一斑。

1.2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低。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根据调查,我国护士的学历情况如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占0.46-1.5%,大专学历占1.7%-20.4%,中专学历占67.95%-77.1%,无正规学历者高达7.5%-20.5%。由此可见,我国护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学历普遍很低。而要求严格的眼科护理人员更是雪上加霜。

1.3眼科护理人员缺乏。由于眼科是随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形成的科室,成长的还不及其他卫生科室成熟。眼睛又相较其他人体身体部位更加脆弱,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基于护理人员的普遍缺乏,眼科护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2001年3月卫生部医政司统一编制《2000年眼科现状调查表》,在所调查的3613所眼科医疗机构,眼科护理人员在不同卫生机构的构成比及医护比。由调查可见,眼科医护人员的缺乏,随着地域经济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眼科的医护人员越来越短缺,这将造成居民眼科健康的隐患。

2眼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原因

2.1部分护理人员在编不在岗。很多医院的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他们能够较好的处理问题,从而担任行政部门职务,这些人往往在脱离临床后仍占用护理人员的编制,从而使护理人员不能正常补缺。据1998年山西省卫生厅对省内医院护士岗位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17所医院中,在编护士共4231人,其中404人不在护士岗位。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普遍存在,是护理人员缺乏的原因之一。

2.2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待遇与工作量不符。由于医院是一个人流量巨大的场所,而且医院中人员职责划分不细致,使地位相较于医生较低的护士工作量繁多并且复杂。作为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夜班频繁,工资待遇却不尽如人意,使很多原本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选择了转业,去寻找工作量与待遇相适应的工作,这是护理人员匮乏的重要原因。由于待遇造成的人员流失占很大比重。

2.3对眼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由于眼睛是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部位,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相较普通护理人员更高,知识水平不够的护理人员很难向眼科护理人员转型。

3针对眼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对策

3.1政府提高对眼科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视。政府应重视眼科护理人员不足的现象,明确护理人员不足将带来的不良后果,充分起到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条令条例,杜绝在职人员不在岗、挂闲职的现象。由于护理人员职业的特殊性,这个职业关乎到患者的人身安全,更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应对眼科护理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的规定,保证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能力对患者进行医护;另一方面应加大监督力度,定期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医院进行调查,督促医院对眼科护理人员进行补缺,从而能够保证医院眼科护理的顺利进行。

3.2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待遇。从政府到医院,每一级都提高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视,对医护人员的待遇进行提高,从而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对于护理人员的待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高:

(1)国家建立专门的补贴。国家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补贴护理人员,以此使广大的知识分子了解到国家对护理人员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对护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眼科等护理人才的增多,从而能够使社会拥有更多的具有过硬护理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使我国的医疗条件更上一层楼。

(2)医院建立适当的职位晋级规范。医院除了利用物质奖励来激励护理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外,还可以建立适当的职位晋级规范,给具有足够能力的护理人员更多的机会,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感到自己具有更大的前途,从而促进更多的有志向、有能力的人选择成为护理人员。这样既有利于医院得到更多的人才,提高医院职工的水平,也能使医院的护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3)医院进行科学的排班。医院对以眼科护理人员为代表的护理工作人员们排设合理、科学的班表,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平衡,足够的休息才能够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

4结论

我国目前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象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让我们给护理工作足够的重视,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让我国的护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晓荣,张鹭鹭,王志红,张艳玲,傅凯丽;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11期

[2]汪宗芳,凌莉,尤黎明,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建议[J].热带医学杂志,2003,3(1):69-71,80

[3]杨翔宇,成翼娟.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现状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16

篇10:手术室护理论文

人性化护理。

效果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不断涌现出与护理学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方法,且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被逐渐肯定。

在护理服务中“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亦成为各大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需遵循的必要原则。

在明确选用何种护理时需依据患者护理感受与要求[1],虽然手术过程较短暂,但是术中与术后患者需承受的压力巨大。

因此,对于接受手术患者一定要开展心理安慰,提升其自信心,即开展人性化护理。

本文为详细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人性化护理。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为19~76岁,平均(48.2±8.4)岁。

19例为普外科,8例为泌尿外科,4例为妇产科。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2,年龄为18~74岁,平均(47.7±8.1)岁。

18例为普外科,7例为泌尿外科,6例为妇产科。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即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常规健康宣教,将患者推入手术室,术后送回病房等。

观察组为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人性化准备:①患者自身准备:手术室护士需于术前1d访问患者,患者通过与其了解后掌握自身病情、手术相关事项以及

预后等,同时大致了解目前手术室具备的先进设备、仪器等,对麻醉师与手术医师亦需有所了解,明确手术十分安全性与术者经验丰富,由此安心,缓解紧张或恐惧感。

若有必要可为患者观看相关图片资料或已接受手术的病友现身说法,树立对抗疾病信心,提升配合度。

②术者准备:手术室护士需对患者病历予以细致查阅,对其病情予以全面了解,同时要掌握麻醉师与术者的操作特点,才能确保配合默契,将手术时间缩短,将患者痛苦减轻。

③手术室准备:整齐有序排列手术间仪器与物品,并结合患者习惯对手术室温湿度予以合理调整,轻声交谈,轻柔操作,营造安静、舒适环境。

1.2.2术中人性化护理:责任护士将患者送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保持热情、主动的迎接患者,并给予最真诚的问候。

在手术床上将患者缓慢放下,调节手术室温湿度至最舒适状态,确保患者身体舒适度。

完成麻醉后常规留置导尿管,术中确保导尿管处于通畅状态,同时需将患者导尿不适感最大限度缓解。

协助摆放手术体位,确保最舒适,同时在术中可将手术视野最大限度暴露。

但同时要注重患者隐私保护。

需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行密切监测,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

在此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出色完成每项服务,使患者享受到高品质服务。

巡回护士应始终于手术台旁站立,对手术过程予以细致观察,若术中所需物品不足需快速补充,在护理记录单上填写术中所有护理问题并有效解决。

此外,巡回护士不仅要坚守自身岗位职责,还要温馨服务每个环节。

术中与患者交流,询问是否出现不适感,伤口是否牵拉。

若患者意识清晰术中都会表现出焦虑、紧张,护士需抚触患者或者轻握双手将其焦虑缓解。

若由于牵拉反应不适感明显,或者是剖宫产产妇将胎儿取出时存在疼痛感上述护理方法均可有效缓解。

若患者麻醉方式为全麻需用金霉素眼膏对眼部予以涂抹,避免结膜干燥。

1.2.3术后人性化护理:术后将患者身体上的血迹或消毒液用温盐水擦洗干净,穿好手术服,注重保暖,盖上被单。

妥善固定引流管,若需搬移患者一定要轻柔,防止震动过大增加疼痛感或不适感。

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一起护送患者回病房,安置好后详细交班于病房护士,对家属开展宣教,使其了解体位、保暖以及输液

等相关注意事项,鼓励家属多加陪伴与鼓励患者,使其获得心理支撑进而树立康复信心,在医护操作中多加配合。

术后约3d巡回护士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切口愈合、首次排气、大小便、体温以及饮食状况等,查询手术感受,若患者状态较好可请其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建议与期望。

1.3观察指标

[2-3]:①VAS评分:术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标尺两端有数字,由0~10,疼痛强度与数字正相关。

无痛为0,疼痛最严重为10,最后于标尺上明确疼痛强度。

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服务、礼仪、健康宣教等,100分为总分,80分以上为满意。

③并发症情况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1.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开展组间比较。

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开展组间比较,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3讨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具有有效性、个性化以及整体性,将患者作为中心。

在实践中护士应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相结合,使患者享受到安全性最高、环境最舒适、技术最精湛、服务最周到的护理服务,与患者整体要求相满足。

护士工作亦需从手术室内向术前与术后随访延伸,采用专人负责制,将患者负性心理消除,便于手术顺利开展与术后恢复,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同时可将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使其具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意识,将以患者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出来。

本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9±1.4)d,VAS评分(3.6±0.5)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分别为25.8%、83.8%,对比P<0.05。

与多位学者研究结果相近[4-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明显,可和谐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加快术后恢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谢文易 单位: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倪丽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24-25.

[2]周晓红.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97-698.

[3]刘丽霞,房丽娟,岳迎新,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8-49.

[4]袁学枝,袁平,龚敏,等.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4):1890-1892.

[5]袁兰蓉,古明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2):134-135.

相关专题 手术室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