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戏剧论文

潮汕牛肉火锅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潮汕牛肉火锅”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文戏剧论文(共14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人文戏剧论文

人文戏剧论文

人文戏剧论文一

关于审美追求与商业尴尬共存——解读“新人文剧”

论文摘要:非功利的艺术与功利的商业这种嫁接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它的内在矛盾,其中的尺度太难平衡。

形式大于内容始终是新人文剧最致命的问题。

商业诉求在客观上总会限制审美在内容上的深化。

随着电视剧似水年华》在央视八套播出,“新人文剧”这一概念浮出水面,并且由于媒体的炒作而迅速成为大众话题。

被归并在这一概念下的有《大明宫词)、《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似水年华》、《半生缘》等近年来被广为关注同时又备受争议的一些电视剧。

这一概念的出笼和围绕它的褒贬争议很能说明当今电视剧创作和消费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澄清和理解。

关于“新人文剧”的提法,有人说是作品宣传需要而炮制出来的,有人说是客观存在的类型。

对其内涵的界定也众说不一,一种观点称它渊流于“人文剧”,对立的观点则认为它实质上就是“偶像剧”的变体。

这种两极评价反映了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复杂。

我们注意到,确实有这么一批唯美的电视剧试图在当今熙熙攘攘的电视剧坛上另树一帜,当它们在主题、趣味、表现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类型,

需要一种称谓来概括时,“新人文剧”的名称就这样提出来了,至于它是否妥贴准确,尚待进一步界定其内涵,清理其外延。

以前,我们把那些自觉追求人文精神的电视剧称之为“人文剧”,如《围城》、一地鸡毛》等。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关注人以及人的生存状态,肯定张扬人性,关怀人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

表现在作品中就是注重现实人生,注意开掘思想内涵和人物性格,追求叙事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切等。

显然,“新人文剧”在现实关怀上与“人文剧”相去甚远,从《大明官词到《似水年华》,

这一类型的电视剧走的都是浪漫一路,把历史个人化,把故事情绪化,把爱情神话化,寄托浪漫温情或者渲泄激扬悲愤。

它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社会发生内容这一点倒像是偶像剧,如永恒的爱情主题,感性气氛的渲染,画龙点睛的音乐,

精致的画面以及偶像作用的发挥等,使它们与商业性的偶像剧瓜葛颇深。

那么,是什么使这一类的电视剧号称“新人文剧”呢?近年市场化的运作,使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向着模式化、规格化发展,在强调大众化、通俗性的舆论中,偶像剧成为新宠。

纯粹的大众叙事,以受众的接受心理为创作前提,以娱乐为要义,一时风头正劲。

“新人文剧”正是在这一点上与其不同。

以李少红为代表的一批电影导演介入电视剧,将电影创作中对艺术主体性的强调,

对导演个性风格的重视引入电视剧,在创作上表现出了更多的艺术追求,以审美为旨归。

通过美的建构提升精神,解放心灵是人文精神的题中之义,因而追求审美的“新人文剧”被认为具有人文气息而得名。

但是仔细分析,这一类型电视剧所表现出来的优雅、唯美、抒情等特征更偏重于形式,

它与时下通俗偶像剧的不同有如当年昆曲与京剧的区别,前者委婉深曲,后者直露浅白,在深层的思想内容上并无重大不同。

这种形式审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人文关怀应该存疑。

介于“偶像剧”与“人文剧”之间的“新人文剧”,最大特征就是令审美追求与商业诉求存于一体,试图协调艺术品位与商业逻辑的关系,围绕它的争议与关注其实都缘于此。

“新人文剧”独树一帜,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情节情绪化

“新人文剧”的领军人物李少红,首先尝试以个人情绪化的方式讲故事,以情绪推动情节进程。

《大明官词》中贯穿着太平公主的内心独白,以她的感受展开历史的述说(似水年华》里,英和文的故事几乎没有明显的情节可寻,全靠人物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向前。

这种做法,就使戏剧所需的矛盾和悬念自外部人物关系的斗争转向人物内心的冲突。

作品内涵丰富,情绪的缠绵往复或一气贯注就会引起深刻的悬念,它能上升为有情感或象征参与的深层牵连的激情,

而不象编织的情节那样属于人为制造的好奇心,缺乏感动因而只能是好奇心;作品内涵空虚的话,这种情绪化叙述就会寡淡如水,非但不能激起激情,甚至于不能激起好奇心。

2人物意念化

人物的魅力一是看他是否来自于生活;二看他是否带着创作者的心灵感悟和体验。

一般说来,寄寓着创作者意念的人物更具有广度和深度,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是个性鲜活的。

但是部分“新人文剧”由于赋予了人物过多的意念,而使人物标签化,角色所代表的含义一目了然。

比如《橘子红了》,大妈就代表一个被封建思想扭曲了人性的同时又富于人情味的女人,但是剧中既对这种复杂人性的内在依据缺乏交待,对她行为心理的解释又苍白无力。

再如似水年华》中文的形象,对他的外在个性特点可谓反复申明,如一介硕士偏隐小镇修古书的怪僻和认死理等,但对支撑这些个性特点的内在情性却虚晃而过,完全不予说明。

这些人物因此十分缺少现实感,实际上只是创作者意念的产物。

而任何时候,命运的残酷都来自于人性的抗争和无奈,没有真实的人性,悲剧就只能是误会和巧合的结果,这就使一些作品沦落为肤浅的言情剧,而失掉了悲剧的品格和力量。

3、节奏偏缓慢

舒缓的节奏比较适合古典审美:

一定距离的静观,超越感官的心灵的沉醉,条件是创作者提供了某种意境,把人引向更高更远的外界而非自身感官的快感。

意境的营造并不简单,既需要创作者的人生境界和人生体味出场,又需要内容的铺垫和积聚。

有意境,才有静观和沉醉,人们观看才不觉缓慢,能使现代人浮躁的心清淡下来。

比如《橘子红了》中黄磊坐在廊下看天的意境,时间流逝了而很多东西还在这里——对它的品味确实需要时间和舒缓的节奏。

但没有意境时,大量既无目标吸引力又无情节凝聚力的镜头只为了一点小感受和小情调,就显得松散拖沓。

“当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出现的事物比我们所期待的要少时,就会使我们感到时间本身,从而产生厌倦”。

,缓慢的节奏就会变成对观众耐心的考验,《似水年华》中大量乌镇的风景镜头即属此类。

从上述分析可见,这些审美处理实际上都是双刃剑,当它与作品内涵、与人物个性、与意境营造结合在一起时,

会引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层追问,对人的精神要求的终极关怀,从而实现审美的最终目的——提升精神、净化情感。

当它们没有深厚的内容支撑时,就只剩下审美形式和表现元素了,没有情绪,只剩下语言和音乐;没有意境,只剩下风光和布景;没有人物,只剩下服装和偶像。

从“新人文剧”的实际效果看,良莠互见,大多数情况下不很理想,美的建构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止于形式,最糟的情况是弄巧成拙,内容完全萎缩在形式下。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审美追求是嫁接在商业诉求上的,商业诉求使审美在内容上作出让步,仅停留在表现形式上,使它的审美追求不能纯粹不能彻底。

电视剧是最早实现市场化与制播分离的电视艺术品种,商业运作迫使它面向市场。

“新人文剧”向市场的妥协表现在:它所包含的商业诉求与它的审美追求一样鲜明:

1、永恒爱情的主题。

“新人文剧”普遍选择爱情这一“最通俗的沟通主题和最安全的审美体验,”。

何为?“以广大市场作为目标,意味着内容必须被化解为可被普遍消费的母题”。

可普遍消费意味着它需要温情脉脉,不会触及人性的某些真正残酷之处以及有意回避某些道德禁区,这实际上妨碍了它对内涵的培植和主题的开掘。

2、偶像化。

“新人文剧”的共同特征就是片中大腕云集,无非是想利用明星效应。

明星的号召力源于他们获得了观众的认同,能满足受众的心理投射需要。

但树立偶像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务使人物形象在道德上尽可能是善的,以使观众产生认同,这就令人物的复杂和深度大打折扣。

《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纠缠于三段感情中,当创作者用死亡这一简单的不可抗力解决他的矛盾时,保住了偶像纯洁的同时错过了深层次上人性的、道德的拷问。

3、形式化。

为了读图时代的受众需要,“新人文剧”在影视语言的探索上作了多种尝试,美仑美奂的画面和音乐极具视听冲击力。

服装、道具、语言、光效、色彩、音乐都成为卖点,当形式压倒内容时,艺术就成为包装,审美褪变为噱头。

4、虚无情调。

人海中的擦肩而过、命运的无常、红尘中的寂寞,这些伤感显然给平庸的生活带来了某些调剂。

“新人文剧”中有大量类似的虚无嗟叹,实际上是风花雪月的变调,它们也构成了某种生活的消费品,是颇受时下城市小资们青睐的一种情调,人生的复杂体味经常被这些情调轻轻带过了。

审美追求与商业诉求的尴尬共存,使“新人文剧”成了一种很难一语道尽的电视类型,造成了同样尴尬的收视效果——“有人喜欢有人烦”。

喜欢的人或认同它的审美追求,认为它为观众提供了另类的审美情趣,唯荚而抒情,或认同它的商业诉求,

受形式包装、偶像号召、虚无情调的吸引;烦的人或嫌它在审美上做作矫情,或觉得它在商业上缺乏看点,情节单一、人物苍白、节奏拖沓。

这种两极评价使每一部新人文剧推出都引起争议。

撇开情绪化的褒贬,从电视剧理论建设的角度来看,“新人文剧”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类型。

对它的客观评价有助于我们澄清对当前电视剧创作中某些问题的理解。

首先,“新人文剧”对审美追求与商业诉求的融合,这种尝试应予肯定。

我们是“在一个技术化的时代张扬艺术,在一个泛审美的时代强化审美,在一个非个性化的时代寻求个性。

”。

这构成了当前电视剧创作的两难处境。

作为艺术的电视剧要追求深层的审美,作为大众叙事的电视剧又必须顺应电视剧制作中的娱乐法则。

因此协调个性创造与大众趣味,兼顾艺术与市场,是电视剧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当这是不得不然的选择时,“

新人文剧”的这种努力本身无论得失都应肯定,它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另外,“新人文剧”抓住了形式作为沟通艺术与商业的关节点,对商业诉求与审美追求的融合不乏成功之处。

形式上的探索是艺术的重要目标,形式也是当今包装时代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核心手段,在这一点上,“新人文剧”艺术和商业的嫁接是成功的,

它不仅吸引了知识阶层的收看也吸引了普通观众的眼球,以其唯美风格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电视剧类型满足了观众对电视剧多元化、精致化的需求;

同时它的精良制作和艺术独创性所建立的标准、提供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电视剧质量的总体提高。

但是,从根本上看,“新人文剧融合审美与商业的努力又使它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篇2:医学人文相关论文

医学人文相关论文

前者指人对人、物、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后者指人所具有的性质和本性。关于人的性质或本性,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下面请参考医学人文相关论文!

医学人文相关论文【1】

一曰性善,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二曰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自私、贪婪、欺诈和残暴等;三曰无善恶,人既不性善也不性恶,人性是可塑的,是后天培养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四曰或善或恶,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即世上既没有绝对善的人,也没有绝对恶的人,而是善恶、是非兼具,但人通过修身可以去恶兴善。

事实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是人性变化的前提或基础,不管人性善、性恶,但抑恶扬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对善的追求,人类才能得以繁衍、发展和进步。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场域中,即便承认上述人性假设,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求善的,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恶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性既善又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抑恶扬善。

不管他们对人性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认为教育对人性有重要影响。

从教育的本质看,其要义为“善”的影响,或使人向善。

应从生成论的人性假设出发,张扬人性中的善,使人性中的善从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抑制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恶性矫正到理想的善行上来,引导人的善性自觉,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

我国古语“苟不教,性乃迁”,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巨大作用。

西方近现代教育也有类似的思想,如,康德深刻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从上述论说我们可以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善性的生成,成就人的“圆满人性”。

1.2医学人性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最富有人性的职业。

医学人性是人性中的善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人性的要求,认识、理解、关爱人,从人的自然本能方面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在社会关系方面公正、平等地给人以关爱;从人的精神方面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为人施以终极关怀。

我国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之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强调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仁慈之心、仁义之心的仁者情怀;要求不仅要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与方法,更要以同情、慰籍、关爱等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予病人情感关照。

正如大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对医学人性的精辟诠释。

前已述及,教育对塑造人性有巨大作用,然而,教育又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野,二者在人性教化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

科学的功能在于探寻自然规律、发现客观真理,科学教育使人达理、求真、重利,它虽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却忽视人的精神。

而人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关注心灵、陶冶情怀,人文教育使人通情、求善、尚美,它虽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但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

正是由于科学的实用和人文的虚空,科学压倒了人文。

长期以来,医学界也出现了“技术至善论”,高等医学教育也遭到技术主义的深度控制,出现了“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医学教育更多地关注先进诊疗技术的传授,忽视人的精神理念与个性的培养。

于是,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职业技能训练。

事实已经表明,忽视了医学所蕴涵的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必然造成医生人文精神的式微和人性的淡漠。

当下医学技术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人们对医学进步的回应却是“做的越好感受越坏”———专科化消解人的整体性,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

殊不知,医务“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性工作,还充满了对社会的理解、对人性的认识、对人尊严的尊重和对人生活目的的终极关怀”。

如果医学技术不以人文精神为其进行价值定向,它不仅不能造福于人类,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应重视学会“如何做事”的医学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学会“如何做人”的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趣,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它通过对医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熏染与浸润和人文情怀的培育,对医学生的态度、观念、精神进行教化,

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归训,塑造和提升医学人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应该一只眼盯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和先进诊疗技术;

另一只眼关注医学活动中的正义、公正、义务、美德、仁慈、责任、同情等,培育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感知、对痛苦的倾听与理解、

对病人权利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用医学人文教育消解医学过度的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抵御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与侵害,重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之间的平衡。

为此,《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通过“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的协调发展,使得“专家”不只是流于“专技”,而由“专技进乎道”,重塑医学的德性与灵魂。

2医学人文教育的进路: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资源

如上所论,提升医学人性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重建医学生内心崇高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法则,使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医术与医德并进,这既是医学教育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

在这一点上,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医学人性、提升医学的人性自觉,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和深入研究。

为了避免目前医学人文教育边缘化和外在化的倾向,医学人文教育应深入医学、置身医学,

与医学融为一体,使医学人文教育真正成为医学的人文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将不再是附加于医学的,而是医学自己的。

2.1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课程,使医学生的医技充满人性关怀

医学不仅是关乎人的科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

这就决定医学人文不仅涉及人文学科,也包括社会科学,这些学科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都具有重要价值,

但医学专业的学制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精湛的医学技术,又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以医学为核心对上述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台北医学院开设“医学与艺术”课程,包括:“美”的概念在中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中的逻辑概念,

美学范畴系统中之“美”“丑”“崇高”“悲剧”及“喜剧”,艺术、音乐、文学创作与医学的关系,天才之悲剧,莎士比亚作品内的医学,

红楼梦里的疾病及影响,三寸金莲———从妇女的足痛到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屈原创作的源泉———抑郁症,曹操的头痛与他的性格,李白之死,

杜甫的创作心理,贝多芬的耳聋,严复的气喘病与返本复古,宏通的心灵世界等共16讲。

试图以医学为主线,用伦理、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方法探寻人性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崇高,涵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又如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等,以病人和社会为主线,

将医学伦理、卫生政策、医患沟通、行为医学、预防医学、文化多样性等内容整合起来,开设“医生、病人与社会”跨学科课程,其目标在于发展同病人相关的技能,并在医疗实践中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医'学教育网l整理这种打破原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的方法、概念审视所学专业,达到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的作用。

鉴于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师资等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开设这样高度综合的课程有较大的难度,可开设适度交叉、综合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学文学等。

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讨论,使医学生了解生命、死亡,健康、疾病,快乐、疼痛,治疗、康复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理解医学和卫生保健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和道德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维护尊严的人文情怀,唤起他们对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执守,形成惠民济世、兼善天下道德人格。

2.2充分挖掘医学内涵的人文元素,“以医载道”,使医学生医术与医德共生共进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医学人文课程教学,还应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

事实上,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通过预防与治疗,保障和促进人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学科学本身也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可是,长期的医学专业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只管完成技术任务,却缺少对生命价值、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医学专业教育成为“没有目的的手段”。

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要清楚认识到专业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医疗技术,更是育人,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内蕴的人文因素,

自觉地以渗透的方式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在病例的分析中渗透医学伦理判断,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医学专业教学之中,使医学生人文精神与医学专业知识同步提升。

临床实习阶段不仅是医学生掌握基本医疗技能的阶段,更是培养他们应有的职业态度、精神和行为的重要时期。

因此,临床医生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从问诊、诊断、治疗等环节,也要从育人角度出发,

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学生成为好医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让医学生通过临床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

如治病救人与医院效益、延续生命与生命质量、遗传与优生、医患关系等,

从道德、伦理、社会、经济、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讨论、分析,使他们对面临的医疗难题进行一系列的道德思考,

提高他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境界,使他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学会了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

还增强道德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践行行医之道。

社会、经济、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讨论、分析,使他们对面临的医疗难题进行一系列的道德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境界,

使他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学会了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还增强道德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践行行医之道。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2】

摘 要:当今医学过度技术化的倾向揭示出现代科学思维影响下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在其本质上不能脱离人文精神而独立存在,

传统人文精神需要重新树立它在医疗中的灵魂地位以恢复医学原初的整全,而唯有以真正的人文精神来理解和关怀医学所涉对象,才

可能避免人文教育中同样会出现的工具化倾向。

一、现状: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主体征服客体的世界观作为西方启蒙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全面影响了自20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医学领域。

自此,疾病从个体身上剥离出来,成为医学关注的独立对象,这致使在此世界观、宇宙观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种医学理论与诊疗技术,对医生的行为产生着深刻影响。

此外,现代医学承袭了自培根、笛卡尔、牛顿以来所信仰的机械力学式思维模式,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在医学中普遍运用,成为医疗行为的重要依据,于是医生更关注物质性的躯体而常常忽略病人的情感。

工业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易于保存、复制和传播其产品为活动目的,技术主义应运而生,并为这一趋势推波助澜,医学与这个时代的许多事物一样在此潮流的裹挟之下茫然前进。

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步步消减了医学本应包含的非技术维度,比如,对病人的关爱和对疾苦的同情,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对病人精神价值的尊重,与患者细致专注地交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全面关照,等等。

医学先是失去了它在艺术上的美感,随后又被削弱了它在道德上的崇高,它不再如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所言,“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而逐渐异化成完全由技术统治的视病人如“肉体物质”或“疾病载体”的粗暴力量。

病人成为各种病因、症状、体征等词语的集合,病痛被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完整的个体由此简化为一部可以拆卸、组装和置换零件的肉体机器。

篇3:人文社科论文

人文社科论文二篇

人文科学可以借用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统计的、实证的、逻辑推导的方法,但人文科学也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比如精神分析学方法、哲学反思与顿悟直觉的方法等。

【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姓名:朱阳

专业:

学号: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后来含义几经演变,其下溢指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社会科学则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如果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的话,那么社会科学更多地则是研究客观的人类社会而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

前者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其涵覆的科学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后者则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

概言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意义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研证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更多的是引进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

西”,它除了要研究自然世界以外,还要研究社会世界。

然而,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即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它既要研究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个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它的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并非像自然科学那样是人与物之间不能沟通只能说明的单向度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理解的双向互动关系。

虽然它们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理论科学和独立科学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意结,甚至有着在“科学”层面上的某种同一性或亲缘关系,但是,这一切都并不否认其应时而生、发展壮大以及其对科学概念演变至今的丰富涵盖所作的特殊贡献。

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借鉴和参照了自然科学的一些实证做法,但它又有着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它与自然科学一道,共同支撑起完整的科学“大厦”,从而为人类科学事业的繁荣和昌明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

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一方面,它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秉执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照科学的逻辑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保持科学的理论品格,实现科学的认识功能。

另一方面,它又以人类自身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意识形态功能。

所谓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其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之下,自觉地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

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研究事物界必然的因果关系,研究普遍性和共性,排除偶然性、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界、人及其创造和表达,它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并具有价值性。

概言之,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范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人文科学具有滞后性或后起性

19世纪,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孔德,按照研究方法将科学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描划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阶段,并藉以指出,数学称得上是所有科学的皇后,最为严密完整,物理学已达到实证水平,生物学已进入形而上学阶段,而社会学则还处于神学阶段。

当今世界虽然早已不是孔德所处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无论研究手段方法还是研究成果水平,都还滞后于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在分析物理学与实在的关系时,也曾对科学理论的层次性作过一段精辟的阐述。

他指出,科学理论可以分为三级体系,第一级体系是由科学用到的全部原始概念,即那些同感觉经验直接联系的概念以及联系这些概念的命题所组成的经验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组合还带有较大的随便性,属于低等级低水平的体系。

第二级体系是由第一级体系中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一般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级体系的建构具有较高的逻辑统一性。

第三级体系是由第二级体系中的少数基本概念和关系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科学公理体系,它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加集约和概括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因而离现象世界也更远。

任何一门科学,从初建到成熟,大致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跃升,沿着归纳的路线,属于粗放型的经验科学形成

过程;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跃升,沿着演绎的路线,属于成熟型的理论科学的形成过程。

相对而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还大致处于前者水平,而自然科学中的绝大部分研究则已达及后者的高度。

综上所述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

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概念界定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称,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科等。

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界定模糊、争议颇多的基本概念,其中涉及对认识活动、科学划界标准与知识分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

(1)对科学概念的两种理解

吴鹏森等概括指出:“现在世界各国对科学的理解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英美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应是具有高度的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体系,它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a)具有尽可能的严密的逻辑性,最好是能公理化;其次是能运用数学模型,至少也要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

(b)能够直接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是德国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就是指一切体系化的知识。

人们对事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不管它是否体现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规律性,都应该属于科学的范畴。

按照英美的理解,只有自然科学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社会科学勉强可以算科学,而人文方面则不能看成是科学。

因此,英美等国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

人文学只能是学问,是一门学科,不能称之为科学。

但按德国的理解,则人文科学也应当属于科学。

德国人把所有科学只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文化科学)。

显然,这里的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2] 吴本人倾向于德国传统的理解,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由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构成,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魏镛认为:“关于人类知识的区分,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法。

最普通的分法是把人类知识分成四类:即以物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物理科学,以生物和生命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和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

在以上四类知识中,人文学通常都只当作一种学科,而不当作一种科学。

因为人文学科中的宗教、哲学、艺术、音乐、戏剧、文学等学问都是包含很浓厚的主观性的成分,着重于评价性的叙述和特殊性的表现。”

[3] 这是一种以认识对象特点为依据的划分方式,它将我们所理解的自然科学一分为二,物理科学就是无机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就是有机的自然科学;而将我们所理解的人文社会科学也一分为二,社会科学可当作科学,人文学只是学科类概念,并不当作一种科学。

魏的知识划分及对人文学科的理解与英美传统接近。

上述英美传统与德国传统以及吴、魏二人的看法是这一问题上的主流观点,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人文学科的理解上。

(2)人文学科还是人文科学?

人文学科的英文词humanities源出于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养。

原指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如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后泛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

而人文科学的德文词

Geisteswissenschaften的意思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相当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文社会科学。

[4] 在我国翻译的西方文献中,英文humanities一词有时被翻译成人文科学,有时也被翻译为人文学科,即使在同一段落中,这两种译法也常常并行。

这表明在译者心目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是同义词,可以不加区别的混同使用。

可以认为,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都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都是对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的探究,目的在于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使心灵和生命有所归依。

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

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但须指出,用“人文学科”还是用“人文科学”来称呼这一知识集合体,并非只是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知识形态的重大问题。

“人文学科”的称谓一方面侧重于这一知识体系的特殊性与传统形态,与科学各异其趣;另一方面认为该知识体系发育虽历史悠久,却仍不成熟,

与“科学”标准尚有较大差距。

不过,我们今天在使用这一称谓时,应看到这一知识体系的科学化趋势。

“人文科学”的称谓则侧重于这一知识体系的最新发展和某些学科的相对成熟性,认为该知识体系的发育日渐成熟,已具备了“科学知识”的基本特征。

但应注意,人们在这样使用这一称谓时,“科学”一词已经比习见的意义更泛化了。

篇4:人文社科类论文

论历史剧中的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一一以《甄燎传》为例

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年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

甚至有专家将它定为平民百姓的“第四餐”,成为老百姓们的精神食粮。

如今的电视剧种类繁多,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拥有一批数量庞大的追剧群体。

真实性和虚构性是影视艺术的两个特殊属性,两者虽然有着矛盾的一面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历史剧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的电视历史剧中也包含着对于当代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百姓情感和历史意识的思考。

从经济学中我们认识到,生产总是源于需求,对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同,社会价值观不同,社会以及个人的主要矛盾关注点也不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期特征,但是不管这些特征怎样的不同,它们都有着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意义。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郭沫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们很容易的认识了历史剧作者和历史学家的区别。

历史剧创作者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本质、历史人物的塑造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为动力,不断地推动整个现实社会发展。

满足在历史时空中的现实诉求心理,因而历史剧成为社会文化热潮的积极参与者。

二、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研究

(一)历史准确的真实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如果要严格地写历史戏,那就不能不受历史的约束。

与此同时,创作者也有自由去创造人物和设计故事情节,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叫戏,就变成了历史。

历史作者不能强求艺术与历史完全一致,但艺术所反映的历史基本事实,还是要有较高的史实准确性。

根据本次使用用问卷网所做的关于“观众观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总计295人中,有37.29%的参与调查者有把历史剧的虚构情节当作正史的经历,

这个数据表明历史剧正作为受众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历史剧传播真实准确的历史的重要性十分重大。

(二)艺术创作的虚构

历史剧既不是历史学著作,也不是史料的堆积,史料堆积得再多再精确也不是艺术,于是,历史剧的创作少不了艺术的加工,艺术创作的对其的加工又免不了添加虚构成分。

优秀的历史剧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艺术创作上,它往往并不拘泥于历史,如果完全复制历史,那它就变成了历史教科书。

观众爱看历史剧,大多喜欢的是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缠绵浪漫的爱情、不为人知的奇闻野史,单纯喜欢纪录片式历史剧的非常少。

艺术创作就像炒菜时的调料,没有它,此剧寡淡无味,如果太多了,也让观众难以下口。

近几年,掀起了历史剧热潮,众多历史题材电视剧赢得了极佳收视率,导致历史剧制作泛滥,质量严重下降。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历史准确和艺术创作都是历史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属性,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矛盾的对立性,也有着相互依赖的统一性。

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两者的关系,下文就将以《甄娟传》为例以辩证的方法结合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特殊性去科学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电视剧《甄嫌传》相关介绍

电视剧《后宫甄娟传》(后简称《甄娟传》)改编自流微紫所著的同名小说。

由郑晓龙导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

该剧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

原著是一本以宫斗和爱情为主题的网络小说,其故事背景为架空王朝“大周”,也就是说整个小说内容都是作者杜撰的,不涉及任何历史任务和事件。

但电视剧创作团队将其改编成清朝雍正年间的宫廷故事搬上电视荧幕,于是这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历史剧。

由于此剧在历史剧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和影响力,所以以此剧为例来分析历史剧中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二)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对立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历史题材电视剧却是主观创作的。

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很难做到客观,而是带有某种个人的感情色彩,或是借古讽今的古为今用,或是对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对历史真实的遵从上创作者也都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在电视剧《甄娟传》中对于华妃的塑造就大量的使用了虚构,历史上并无华妃此人,剧中被称为年羹尧妹妹的华妃实为年妃,而且还是个柔弱的女子,

为人和蔼,不像《甄娟传》里的华妃那样要强,历史上的年妃生育有三个皇子和一个皇女,不过全都夭折了,华妃因为身体日渐虚弱而去世,并且直至逝世前深受雍正皇帝的宠爱。

电视剧虚构了皇帝赐给华妃“欢宜香”使华妃不孕、华妃在后宫侍宠为傲且具有蛮横霸道的性格等,使得历史真实人物年妃的人生轨迹面目全非了。

虽然我们能够从这种虚构中明显看出作者突出甄娟善良、聪慧的意图,但是这种虚构却实实在在的与真实历史产生了矛盾。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虚构的故事情节和历史真实是存在着矛盾性的,在对华妃的描写中,虚构的情节必然会影响真实情节的再现,可谓是此消彼长。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统一性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矛盾性固然存在,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性质。

还是以《甄娟传》中对年羹尧妹妹的描写为例,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有较多的史料记载。

但是在电视剧中,年羹尧妹妹的整个人生轨迹都被篡改了,而这种篡改就造成了真实}h}与虚构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就是达到真实性与虚构性完美统一的关键点。

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统一的实质其实就是以虚构的创作手法尽量地去表现出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展现出真实的历史社会风貌。

虚构是必须的,但却也是有限制的。

在电视剧中,情节安排、气氛渲染、局部细节、性格刻画等方面的虚构可以提升电视剧的艺术品味和故事情节,但是在历史人物塑造、历史事件描述以及历史细节展现等方面的虚构则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做到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完美统一。

四、结论

优秀的历史剧应该是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完美统一,偏一不可。

历史剧的创作者应该看到,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

前者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甄别历史材料,力求从大局到细枝末节都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面目;后者则要求在不违背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艺术的形式尽可能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所以,对于历史剧这一较特殊的影视剧在创作时,可遵循“大事实,小事虚”的原则,通过准确的历史事实和虚构的艺术创作两者有机结合塑造人物形象,

呈现历史事件,表现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剧作品。

试论《布伦迪巴》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篇5:人文社科类论文

惠山泥人的原材料与技艺的革新

制约惠山泥人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其材质难以长久保存,这也导致了惠山泥人在艺术金融产业中无法如法炮制宜兴紫砂壶的模式,而艺术品的存放年限直接决定了艺术品的升值空间,人们购买艺术品第一是为了把玩,第二是为了流传子孙,增强升值空间。

即使艺术价值再高,如果不能长期存放势必是昙花一现。

篇6:人文的论文

1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思想、心理、情感、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渊博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具体包括哲学、宗教、道德、历史、文学、法律、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

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要素,具有陶冶身心、怡情养性和关爱社会的作用。

教师的人文知识,不但影响其个人精神世界的建构,同时还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

1.2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舍得奉献,甘于奉献,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的投入。

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学生要怀有爱心、耐心、信心、诚意和善意。

1.3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对于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以及人的发展与幸福的探索,是人文素养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

因此,教师要把教书育人这一职业作为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2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当代社会,由于受到教育商业化环境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教师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日趋严重,令人担忧。

在变革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想信念和治学态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此导致了教师人文知识、人文品格、人文价值等方面的人文综合素养普遍缺失的状况。

2.1教学目标的功利化。

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势必先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可在当今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就连填报大学志愿也要与将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

简单到只看其升学率;评价学生的优劣,只看其几门课的分数。

学校的人文教育越来越被弱化。

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学生的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

因此,教师的目光紧盯能给自己带来晋升机会和荣誉的升学率。

经济收益最大化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终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养作为一种理想被放在一边,教师的人文素养逐渐地褪色和消失。

因此,迫切地需要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以回归教育本原。

2.2知识结构的单一化。

当今,从中小学到大学,不是应试教育,就是非常狭窄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教师也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相对忽视了人文知识涵养。

其结果是自然学科的教师不懂得文学欣赏,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不懂得数理逻辑。

怀特海指出:“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

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

”…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就需要补人文知识的课,文科教师需要补,理科教师更需要补。

否则,在教师知识结构过度单一化的状况下,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

2.3创新能力的薄弱化。

创新是教育发展和进步的灵魂。

拥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创新的关键。

由于缺少竞争、管理体制落后、学术环境封闭等诸多原因,致使教师失去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土壤,从而导致众多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

3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途径

3.1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二是关注教师的生存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心理状况欠佳,工作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现象较严重,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

教师的生存状况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因此,要通过完善制度和制定政策,来关心教师的成长进步,给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关注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把教师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3.2创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

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身处其中的教育者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校园人文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可以定期举力敬研和学术活动,举办人文知识讲座,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操。

学校以人文校园建设为主体,引导教师的人文励炼,从而创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3.3完善健全教师工作考核机制。

教师工作考核机制是实现教师人文素养的监督环节和评价体制,要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一套弹性而具体的评价体制来实现,切忌程式化,做到严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切忌“一刀切”,

做到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所有的教师,不单纯用量化的指标去衡量所有教师的教学效果。

完善健全教师工作考核机制,是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对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使命感、增强对教育事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的重要衡量体系。

总之,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具有高尚人格、具有创新能力、具有发展潜能的和谐统一。

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和人生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篇7:人文的论文

关于人文的论文

关于人文的论文一

浅谈技术与人文

一、人文:自由的理想

人文学科(Humanities)字面上自然首先是一种学术分科,以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人文学科又不只是一种学术分科――如果那样的话,它就可以简单地归入社会科学的行列,

就像中国目前的学术管理体制所做的那样――而且首先不是一种学术分科。

人文学科首先着眼的是对于“人”的“培养”,是对于“理想的人”、“完全的人”、“最具人性的人”,

一句话,“自由的人”的“培养”,这样的人(性)被称为Humanitas,对这样的人的培养希腊时代称为Paedeia(英文教育学Pedagogics和Pedagogy一词来源于此)。

从Paedeia到Humanitas再到Humanities,其间贯穿的是理想人性的观念,即人的理念。

所以,人文学科的精神实质是树立和培育人的理念,至于通过什么途径,学习什么知识内容,还在其次。

或者说,学习什么知识内容、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都取决于有什么样的“人的理念”。

如果说“人文学科”的内容取决于“人的理念”,那么“人的理念”又如何规定和选取?一般来说,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看法很多,似乎具有某种相对性和多样性。

是否基于不同的人文理念可以造成不同的人文学科呢?如果我们准备把人培养成听话合用的工具,

培养成大工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或者有专长和技艺的专家,那么也存在一个相应的人文学科吗?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人文学科具有某种历史的延续性,关于理想人性的概念也存在着历史的继承性。

在这里,多样性总是服务于统一性。

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

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

今天,人文学科总是能够相对的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

这同时也意味着,关于人的理念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在这种连续性和统一性中,希腊人的“自由人”概念贯穿始终。

理想的人是自由的人,或者说,“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所最后持守的东西。

一切人的价值、尊严、理想、美德,都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

自由不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而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

自由的存在方式是“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哲学时说,“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形而上学》982b26)

什么是自己呢?如何达到自己?人身上的许多“东西”,也许一切“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其物质组成属于这个古老的宇宙,其社会行为受制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若是把人当作一件物进行分析,那就确实找不到什么独特的“自己”。

要达到自己首先要具有一种悬搁的能力。

自由正就是这样一种悬搁。

人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对一切外在事物的悬搁,向着“无”(它)回归。

向着“无”回归,便同时是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展开――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展开与向着无回归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回事。

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对无的持守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无”本质,因为人确实没有本质。

对无的持守也就是永远保持一种超越的姿态,不限定在任何既有的格局之中,向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开放。

向着无穷的可能性展开、向着过去和未来伸展,这正是时间性的根源。

自由就是时间性。

正像只有人才是自由的,只有人才拥有时间,只有自由的人才会有历史。

反之,人在也只有在他的历史性中持守着自己的自由。

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人文学科本质上都是历史学科的根本原因。

二、技术:人的本质构成

人没有自己的本质。

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是人的基本的悖论:人的本性就在于它没有本性。

人文学科的目的就在于唤醒人们身上的这个最原始的本性,即回归“无”的本性。

人的无本质包含着两层意思,

第一,它没有固定的本质――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一直处在流动变化之中;

第二,它的本质的构成是一种向着“无”的,受着“无”的规定的构成,这里的“无”是“无它”,即它是自己创造自己。

一方面是无固定的本质,另一方面是自己创造自己,这种关于人的起源的思想早在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出现:这就是艾比米修斯(Epimetheus)神话和普罗米修斯(Promethus)神话。

柏拉图在《普罗塔哥拉篇》中讲述了这个神话故事。

大意是说,从前有一个时候只有神没有生物,神们用土和火这两种元素的混合物来塑造各种各样的生物,并赋与每一种生物种种特有的品质。

艾比米修斯和普罗米修斯两位神界兄弟负责分配事务,前者管分配,后者管检查。

结果爱比米修斯给有些生物配上了强大的体力但没有给予敏捷,有些柔弱的生物则配给了敏捷。

身体小的配上翅膀,身体庞大的则配上各种保护装置。

总之都是采用取长补短的办法,以防止每一种类陷入灭亡的境地。

“艾比米修斯如此一一作了安排,可是由于他不够聪明,竟忘记自己已经把应当分配的性质全都给了野兽之类了――他走到人的面前,人还一点装备都没有呢,于是他就大感窘困了。

正当他无法可施之际,普罗米修斯前来检查分配的情况,他见到别的动物全都配备适当,唯有人还是赤脚裸体,既没有窝巢,也没有防身的武器。

轮到人从地下出世的规定时刻即将来到了;普罗米修斯不知道怎样施行援救才好,就偷了赫斐斯特(司火和冶炼技术的神)和雅典娜(司智慧、战争、农业和各种生产技术的女神)的制造技术,

同时又偷了火(没有火是不能取得和使用这些技术的),送给了人。

……这一来人就具备了维持生命的手段了。

可是普罗米修斯据说就由于艾比米修斯的过失后来被控犯了盗窃罪。

”(《普罗塔哥拉篇》320D-322A)[1]

艾比米修斯的过失使得人一无所长,这象征了人的“无”本质――人不是那种靠先天禀承的“本质”特性而能够稳定生存下去的生物;普罗米修斯的盗火义举则把人的本质构成与“技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人之所是、人的存在,是由人自己通过技术造就的。

技术是人之本质构成的基本要素。

当代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他的《技术与时间》一书中充分揭示了人与技术的这种关系。

这样的思路对一切简单的反技术主义者是当头一棒:卢梭所谓的技术对于原始人性的背离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神话,这样的原始人性只是一个抽象。

理性也好,主体也好,时间也好,都只能从技术中找到根据。

如果人的本质是人通过技术自己构成的,如果说技术就是人的(无)本质,那么,技术必然存在着两面性。

一方面,是它把自由由潜能带向现实,自由只有依靠技术才可能表达出来,因为正是技术展开了人的可能性空间: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可能性空间,因而也就有什么样的自由。

另一方面,技术所展开的每一种可能性空间,都必然会遮蔽和遗忘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丰富的可能性扁平化、单一化。

当代技术为着合用和效率所展开的工业世界,确实更多的表现了技术的后一方面。

技术既是去蔽,又是遮蔽,既成就时间,又遗忘时间,既使记忆成为可能,又导致记忆的丧失。

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

这是技术根深蒂固的二元性。

三、技术与人文的原始关联(一):语言

在技术为人挣得自己本质过程中,第一步是为人建立了一个“家”,一个天然的“处所”。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个“处所”、“居所”是城市、村庄、墓地、房舍。

但从哲学上讲,这个“处所”首先是语言。

海德格尔因而有言:“语言是存在的家”。

语言是否是人通过技术挣得的?如何挣得的?这里所要求的并不是人类学的证据。

因为这里所谓的技术并不能归结为考古中发掘出来的工具。

各式各样的工具、器皿可以看成是技术的某种形式,人类的集体劳动,有预见性的有规模的生产,都可以看作是技术的某种形式,但技术不能归结为它们。

事实上正好相反,它们被称为技术的东西,是因为技术已经以某种方式先行驻留。

这种方式就是语言。

在类人猿的集体捕食成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之前,在动物的代具成为人的工具之前,语言已经先行在发生作用。

正是语言使劳动成为人的劳动,使工具成为人的工具。

因此,语言应该正确的看成是技术的原初形态。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汇聚”。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最基本的名词都指的不只是一个特定的东西,“桌子”一词指的并不是某一个桌子,而是所有的桌子。

在“桌子”这个词里,汇聚了所有的桌子。

命名并不能简单地解释成给出一个与物相对应的符号,因为是否对应,用什么符号来对应,都是问题。

相反,命名应该恰当的理解成为某一类物的聚合提供了一个“公开场”,因为有了这个公开场,所有这类物突现出来成其所是,并共同分有这个名字。

所以,语言的功能不是给出一个与物相对应、相符合的符号,而是展开一个物以类聚、物成其是的“场所”,从而物分有这个名字。

因此,命名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创造世界的惊天动地的壮举。

命名即是开辟一片天地,让那些被命名的物显出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因为一切存在者都必定“住”(驻留)在语言之屋里。

被今人理解成“理性”的希腊词logos本作“说话”解,所谓人是理性的动物原本应该理解成“人是说话的动物”,但什么又是“说话”呢?其实,logos更原始的含义是“采聚”、收集、汇聚。

把事物收拢来,使其结成一体,这是使物成其所是的过程。

古希腊人阿那里西米尼论世界的本原是“气”的时候,曾经留下了这样的残篇:“我们的灵魂是气,将我们结合起来并支配着我们”,这种结合的力量是灵魂的本质。

Logos也是这种意义上的“灵魂”。

这里,词源上的关联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说话本来就是一个汇聚过程。

真正意义上的说话首先是一种召唤,把被召唤者聚拢前来。

技术思想家芒福德正确的意识到,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

语言的进化比武器和工具的进化更原始更具先导作用,一切工具的进化都以特定的语言进化为前提。

工具并不是人类特有的,许多昆虫、鸟类和猩猩都在人类出现之前做出了大量的工具意义上的技术发明。

看看它们复杂的巢窝:海狸做的坝、蜜蜂几何状的蜂窝、城市般的蚁丘和白蚁窝,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

篇8: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

书法课程教育已经在高校普及,但是课程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一定的观察力、承受力、驾驭力,他们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可以将书法课程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借助书法的德育功能,矫正大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毅力品质和身心健康。

关键词:

书法;大学生;人文素养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书法课程教育是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发展方式。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包括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能力。由于人文教育不同于数理教育、艺术教育,加上人文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偏差,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承受能力等人文素养缺失。面对眼前如此的人文素养危机,放眼今后大学生参加工作时会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应当强化书法课程教育,在循序渐进的书法熏陶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大学生人文教育包括政治、哲学、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目前大学人文教育较为薄弱,加之大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首先,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根据本文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名在校大学生中(男女各100名),83%的大学生每天最先关注的是微信朋友圈、微信留言,68%的大学生每天关注最多的是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明星新闻等,对于社会问题、政治现象等新闻的关注度却只有17%。低关注度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对热点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①。遇到突发情况时,大学生比较容易被欺骗、利用,不能对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其次,面对生活困难、情感问题时,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意志力和承受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中的关系结构、社会现象了解不够全面,当问题出现时往往表现出心理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从而产生了无法消除的苦闷抑郁和迷惑不解的心态。第三,大学生缺乏对生活的驾驭力和创造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根据本文社会调查显示:85%的男大学生不洗衣服,大多由收费洗衣个人或者店铺完成;36%的女大学生不会做饭,12%的女大学生还没有煮过方便面;96%的大学生认为: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就行了,哲学社会科学可学可不学。大学生轻视人文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状,导致了大学缺乏自主性,静心思考的能力低,普遍偏向于接受快餐式的文化消费。

二、书法课程的教育功能

第一,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书法既不同于抽象的理论规范也不同于政治课的直接说教,书法教育是无形的,又是异常深刻的,欣赏者的思想感情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通过书法欣赏教育、临摹与创作教育,能使大学生领悟到语言所无法企及的异常微妙和崇高的情感氛围,荡涤心灵污垢,使人超凡脱俗,达到忘我境界。

第二,培养大学生突出的创造能力。大学生在临帖过程中,通过眼、手、脑并用达到眼到、心到、手到的效果。在积极的、深入的、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大学生能够对所需认识的对象形成有力的印象。在认识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差异,在临摹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成分,可以在无形中强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身心。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姿态端庄优美,心体协调一致,类似于气功中“以意导气”一样,可以促进调节心血管功能。身体内情绪被压抑时,可以使得创作者的内脏器官、呼吸系统得到调整,进而加速新陈代谢。大学生经常性的练习书法能够很好地调解身心,达到静心养心的效果。

第四,培养大学生高雅的艺术气质。书法教育就是对书法艺术客体的审美观察和创作,实现审美心理结构的搭建。形成高雅艺术气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与书法相互通话、相互融合的过程,久而久之可以将大学生推向更高的审美境界。

三、大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第一,书法师资队伍不够专业。教师资源主要来源是由写字好的非书法专业的教师、写字好的社会人员来临时组成书法教师队伍。在“非正规军”的书法教师队伍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方法欠妥当、教学效果不甚乐观②。

第二,大学生对书法课程不够重视。根据本文社会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选修书法的动机是为了增加选课学分,顺利毕业,而不是出于对书法的热爱。“选课不到课、找人代交作业”等现象频发,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除此之外,在书法课程开设之前,短时间内还无法摒弃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不良书写习惯。

第三,社会对书法艺术发展的支持不够。原本是大众基本技能的书法艺术,现如今却逐渐演变成为精英艺术,发展空间愈发狭窄。加之,随着电脑普及和多媒体书法的冲击,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需要用手来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法艺术成为教师讲不清楚、大学生不擅长、老百姓不会写的“展览品”。

四、以书法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第一,赏析配合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汉字本身笔画多、结构复杂,而且笔画结构变化丰富。对于初学书法的大学生,在书法教育的起始阶段要引导他们形成态度端正、认真书写的习惯,通过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大学生灵活运用书写的方法和结构。在动手练字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动脑,经过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比较,对于范字的笔画长短、高低、粗细以及曲直的变化才能深入记忆、充分理解。久而久之可以改掉大学生部分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书写习惯。

第二,兴趣带动练习,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在书法教学中重要的是激发大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从而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惯有的好奇心与上进心,慢慢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通过满足大学生对书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求书法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情趣,使其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③。以王羲之书法临帖为例,可以在临帖之前有侧重的讲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故事,激发大学生对王羲之人格魅力的崇敬,之后再逐步引申到王羲之字帖的书写风格和结构特点上。得益于对临帖对象人格魅力的强大,大学生作为临帖人将形成持久的崇拜、并且愿意付诸持久的临摹和向往。

第三,个性并重民主,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大学生主动型性格的表现,也就是激发兴趣后的自我行为。这就要求在书法学习中引导大学生独立地去学习、思考、主动而为,不被他人所左右。因为只有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才能够坚持自我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④。在书法教学中需要教师努力形成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氛围,在激励学生独立开展思维的过程中,同时更需要满足大学生对于民主的需求⑤。在书法学习中对于经常怀有不符合常理、时常奇思异想的大学生更要予以呵护,在民主的关怀中让他们感知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增加大学生自重、自信的独立思考品质。

第四,练字融合静心,培养身心皆正的品质。从古至今就有“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古语,做人同写字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割。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引导教育大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是书法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根本。书法学习中的首要是字不歪、心要平、形要正。以楷体字的结构学习和书写为例,要想写好楷体字必须重心平稳、结构端正。做人也只有堂堂正正,才能受人尊敬。正如上文所述,教师在选择作品创作教导大学生创作时,要精选健康向上的、寓意丰满的诗词来开展教学。通过对其含义的讲述,引导大学生在创作中以思考字体变为思考人生,实现慎独、慎言、慎行的静心修炼,帮助大学生荡涤心灵污垢,实现超凡脱俗。借助书法教育的特有效果,从而逐渐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强化情商教育,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

注释:

①陈大勇,何群华.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人文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1):84—87.

②⑤张欣,宋夏.关于中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思考[J].民营科技.,(9):84—84.

③高亚男.书法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J].文学教育(中旬版),.05.

④金连钧.关于普通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30):110—111.

参考文献:

[1]陈大勇,何群华.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人文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2003,(1):84—87.

[2]王显权.书法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形成中的独特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8.

[3]高亚男.书法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J].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05.

[4]金连钧.关于普通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0):110—111.

[5]张欣,宋夏.关于中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思考[J].民营科技.2008,(9):84—84.

篇9:医学人文论文

大学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一、医学的本质

医学人文是医学内在的、且不变的主题,医学应当是一门专业的学科与社会人文的学科相结合产物,不能将人文学从医学中剥离出来。

医学不仅仅是保持生命生机盎然,解读生命奥秘,同时还要给予人最根本的人文的关怀。

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它要求医护人员精准、娴熟的专业知识,将人体作为科学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治疗。

另一方面,作为医学的研究对象,“人”不同于其他研究对象。

人富有感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康复的需求,还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因此,在现代高等医科院校中,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给与病人以人性的关怀,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接受现代医疗设备去治愈的“物”。

二、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

医学人文教育在国外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日本的医学院校,约有80%的医学院校第一年就开始了医学人文的教育。

40%以上的院校在第二年和第四年也开始贯彻。

而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并未在医学生的大学教育中有所体现,或面临着实施困难的困境。

当前医学面临的种种问题,诸如医学技术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医患诚信的丧失等情况,部分原因是医学教育存在着“重专业、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的弊端。

医学人性的回归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高举人文的旗帜,恢复人类主体的尊严,将人从技术异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有对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三、大学英语与医学人文教育

由于在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且医学人文教育未被纳入医学生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因此,医学生在课堂上人文知识的接触面很小。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而语言常常又被定义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补充医学人文的教育。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英语课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生动形象的为学生打开人文教育的窗户,通过语言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推动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四、大学英语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途径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社会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养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养料。

作为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和影响学生。

英语教育本身也是一门人文教育,它包括丰富的知识层面。

大学英语课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囊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内容,涉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内容展现了人类社会生活,体现出人类的各种情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把握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且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学生以人文本的思想观念。

最后,大学英语要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通过英语角的互动,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通过观看名人演讲讲座,帮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抛开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演绎不同人生,体验各种人类情感。

力求让学生在接受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和内化人文精神。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正确的医学人文素养。

医学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改善医患关系,还能营造和谐健康的氛围。

大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把“培养有情感的医生”的人文理念融入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来体现医学人文关怀,使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具备一定的医学人文素质。

作者:李丽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篇10:医学人文论文

人文教育医学论文

1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提升医学人性

1.1人性的内涵与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人性,一是指人的性格;二是指人的属性。

前者指人对人、物、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后者指人所具有的性质和本性。

关于人的性质或本性,古今中外众说纷纭。

一曰性善,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二曰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自私、贪婪、欺诈和残暴等;三曰无善恶,人既不性善也不性恶,

人性是可塑的,是后天培养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四曰或善或恶,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即世上既没有绝对善的`人,也没有绝对恶的人,而是善恶、是非兼具,但人通过修身可以去恶兴善。

事实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是人性变化的前提或基础,不管人性善、性恶,但抑恶扬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对善的追求,人类才能得以繁衍、发展和进步。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场域中,即便承认上述人性假设,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求善的,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恶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性既善又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抑恶扬善。

不管他们对人性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认为教育对人性有重要影响。

从教育的本质看,其要义为“善”的影响,或使人向善。

[2]应从生成论的人性假设出发,张扬人性中的善,使人性中的善从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抑制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恶性矫正到理想的善行上来,引导人的善性自觉,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

我国古语“苟不教,性乃迁”,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巨大作用。

西方近现代教育也有类似的思想,如,康德深刻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3]从上述论说我们可以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善性的生成,成就人的“圆满人性”。

1.2医学人性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最富有人性的职业。

医学人性是人性中的善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人性的要求,认识、理解、关爱人,从人的自然本能方面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在社会关系方面公正、平等地给人以关爱;从人的精神方面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为人施以终极关怀。

我国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之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强调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仁慈之心、仁义之心的仁者情怀;

要求不仅要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与方法,更要以同情、慰籍、关爱等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予病人情感关照。

正如大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对医学人性的精辟诠释。

前已述及,教育对塑造人性有巨大作用,然而,教育又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野,二者在人性教化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

科学的功能在于探寻自然规律、发现客观真理,科学教育使人达理、求真、重利,它虽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却忽视人的精神。

而人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关注心灵、陶冶情怀,人文教育使人通情、求善、尚美,它虽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但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

正是由于科学的实用和人文的虚空,科学压倒了人文。

篇11:戏剧影视论文参考文献

戏剧影视论文参考文献

一、戏剧影视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期.叶志良.邹贤尧.

[2].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

《大众文艺》.20期.高思春.

[3].非中心地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4期.张默瀚.

[4].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青年文学家》.32期.杨新新.

[5].让理论之花在实践中结出丰硕之果——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

《音乐探索》.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4期.王慧才.

[6].戏剧影视文学教学方法创新性探讨.

《教育观察(上半月)》.期.蔡青.

[7].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语文学刊》.年23期.冯艳.

[8].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教师》.2015年11期.文玲.林茂.

[9].漫谈我国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北方文学(中旬刊)》.8期.徐辉.

[10].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探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期.孟伟伟.

二、戏剧影视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昆剧旦色艺术研究.

作者:周象耕.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学位年度)

[2].西域女子形象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研究.

作者:许维薇.中国古典文献学新疆师范大学(学位年度)

[3].当代中国电视奇观现象研究.

作者:刘倩.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学位年度)

[4].昆曲与明清江南文人生活.被引次数:7

作者:郑锦燕.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学位年度)

[5].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周晨.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2011(学位年度)

[6].电视文化中的“快感”问题研究.被引次数:10

作者:杜晓红.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2011(学位年度)

[7].戏剧影视叙事学系列研究之一试论严歌苓影视剧作品的叙事策略.

作者:吴慧.戏剧与影视学山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

[8].金鸡奖获奖影片中国特色研究.被引次数:4

作者:李彩霞.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

[9].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被引次数:4

作者:邵雯艳.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

[10].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被引次数:7

作者:华昊.戏剧影视文学苏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

三、戏剧影视文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艺术升级背景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拓展型教改探索.

贺昱,2012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2]湖南师范大学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硕士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岳凯华,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年会

[3]行通影像的视听语言教学新躔.

吴迎君,2010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4]“影像临摹”的学术建构和知识实践.

吴迎君,2012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5]论中国电视剧后续文化产品现状及其措施管理.

杨爱君,2012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6]试论电影中全知叙事的转化以中国电影为例.

于丽娜,2010中国电影博物馆2010学术年会

[7]论广播影视文化在广西扶贫战略中的作用.

王建平,首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

[8]“前沿不往,后学溯奇”散论电影的数字化革命.

王惠民,2011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

[9]从《金陵十三钗》看中国电影的“自我东方化”.

周文萍,2014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10]试论电影的空间叙事.

焦勇勤,2009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

篇12:戏剧专业教学论文

有关戏剧专业教学论文

摘 要:戏剧表演专业是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的特色专业,以培养专业戏剧演员的艺术人才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与高等教育相比,中专阶段的戏剧教育有其局限性,但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其他社会功能的开发方面,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通过高等戏剧教育和中专阶段的戏剧教育办学模式的对比,可寻找到一种更适合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剧表演专业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关键词:戏剧表演;戏剧教育;艺术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1-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10

一、我国高等戏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开设戏剧表演的高校数量,近年来增长幅度很快,满足了更多的戏剧爱好者实现自己戏剧梦想的愿望。然而在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一直存在隐忧,这也直接制约了高等戏剧教育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一)就业率低下成为高等戏剧教育的通病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艺术演出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一方面高投入、大成本制作与市场萧条形成反差;另一方面国家艺术院团体制改革的推进,使专业剧团质量有所提高,但数量正逐渐减少,就业岗位日趋饱和。这些都导致进入专业戏剧团体工作的戏剧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少。仅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例,在和,上海戏剧学院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表演系,就业率也只有53%和65%。这些就业的毕业生选择了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其他毕业生有的去了报社、出版社等单位,有的成了自由职业者,就是没有人专业搞戏剧。这也是目前各类开设戏剧专业的高等院校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一方面传统的以舞台话剧表演为教学目标的课程仍然是主体,另一方面学生就业需求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处境尴尬。

(二)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高等戏剧教育大体有两种模式,即以培养演职员为主的职业培训教育模式与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通识教育模式。职业培训教育模式课程以戏剧表演艺术专业课程为主。而通识教育指的绝不只是戏剧表演艺术教育,还包括科学、历史、文学、哲学等基本知识。据统计,美国作为戏剧教育的超级大国,大约有一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戏剧系,他们大多数采用通识教育模式。而中国戏剧表演类的大学的办学目标几乎全都是培养戏剧表演艺术工作者,他们更青睐于精英式的教育,专才教育,类似于欧美的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然而我们的学生所能支配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依然必须在教师的主体思维推动下开展有限的探索。在很大层面上,这种教育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非常接近,带有宗法教育的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种培养模式是简单的人才复制,缺乏创造性。

在美国,戏剧专业毕业生中最多只有3%会在戏剧影视界谋生。然而在五十多年里,美国大学戏剧系的开设数量和招生人数都翻了好几番,似乎并没有因为就业率低而出现下滑,通识型教育模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从根本上坚持对戏剧系的改造,逐步放弃职业训练的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实践家和人类表演理论的研究者,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广义的戏剧学科,除了戏剧表演,也有许多属于文学、哲学、人类科学、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管理科学等等,从而促进了戏剧教育的有序、科学发展,丰富了戏剧教育的内涵,保证了高等戏剧教育持续发展的势头。

二、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剧教育的实践

艺术学校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大都文化课成绩不好,其实他们更加需要广泛的社会知识为其指引人生方向。

(一)中专戏剧表演专业学生,是小众但不容忽视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第一,理解和认识能力极大提高,智力发展水平基本成熟。第二,自我意识明确,看问题容易偏激和片面。第三,关注人际交往,但人际交往观不够成熟。第四,已经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第五,情绪变化明显,缺乏控制能力,思维活跃,自尊心、虚荣心极强。而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则更加自信,敢于尝试并勇于直面自己,同时,还具备了一种期待社会接纳认可的强大冲动与愿望。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必须更加谨慎和科学,并且兼具艺术性。

(二)戏剧表演专业给予学生的“新生”

教师应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准确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教师可尝试一些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方法:①教学计划制订要因人而异。表演教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教学,更应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因人而异、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教学原则。②课堂教学,教师融情于境。戏剧表演教学带有很强的实验性,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教师的感情色彩变化往往最易被学生捕捉和模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总要比学生的表演更加投入、动情。这也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尊重。③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在最擅长的领域发展。以每年的毕业剧目为例,教師应尽可能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有的学生负责排练,有的学生负责制景、制作道具、音乐编辑、外联采买,甚至每天排练内容都由学生自己确定。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方法,收获了自信。走出校门后即使不从事戏剧相关工作,也能更准确地认知自我,比一般毕业生的社会生存意识更强。

三、中专学校戏剧表演专业未来发展思考

相比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内的戏剧教育,中等艺术教育中的戏剧教育缺少的是理论支撑。但中等艺术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这一主体,并且围绕这一主体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开发;更加关注作为生命个体在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重视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更加希望在专业领域之外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帮助。这既是中等艺术教育的办学起点,也是由它的生员特点决定的,更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中专办学层次戏剧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其满足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需求。其次,着力拓展教学思路,拓宽教学范围,使其与其他相关社会学科进行较好的匹配与合作。再次,建立和完善就业机制,指导学生更准确选择自己的出路,找准发展的平台。最后,丰富其服务社会功能和作用,例如组织社区演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中等艺术教育中戏剧教育可以开发和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戏剧教育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看到自己未来的精彩人生,这应是中等专业戏剧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J].戏剧艺术,(2):15.

[2] 肖泽.影视表演课中专阶段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风,2011(4):15.

篇13:戏剧学专业论文提纲

戏剧学专业论文提纲(一)

摘要:董每戡师长教师(1907―1980)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实际家和剧作家,他以演剧为焦点的舞台不雅作为其研讨戏曲的重要思惟,并以“剧史家”的身份对中国戏曲史、戏曲作品和李渔、汤显祖的戏曲实际等停止颇具特点的研讨,在学术界标新立异。本文容身于董每戡现存著作,在后人关于董每戡研讨的基本上,对董每戡奇特的剧学研讨做以探析。全文除绪论、结语以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董每戡关于戏剧研讨的史学不雅。重要经由过程对他关于中国戏曲的来源、体系体例、“女演员”汗青和将话剧归入中国戏曲史等成绩的研讨,来不雅照其史学不雅中的“成长史”认识和“通史”认识。第二章阐述董每戡关于戏剧研讨的剧学不雅。重要概述其以演剧为焦点的舞台不雅,并商量在这一剧学思惟的指点下,他关于《五年夜名剧》、李渔和汤显祖戏曲实际、戏剧创作、戏剧不雅众等成绩的精湛研讨。第三章阐述董每戡戏剧研讨的进献与影响。董每戡“以演剧为焦点的舞台不雅”这一剧学思惟是对我国现代演剧传统的继续,同时也是对王国维确立的以“文学性”停止戏曲研讨范式的冲破,并对后代学人与学界形成深远影响,如对陈多“剧坛不雅”构成的影响和对中国现代戏剧形状学研讨的影响就是例证。综文章所论,我们应当对董每戡就戏曲研讨所作出的以上进献赐与充足确定,并确定其在20世纪中国戏曲研讨史上的主要位置。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6-8

绪论董每戡简介及其研究综述 8-18

一、董每戡简介 8-10

二、董每戡研究综述 10-18

第一章董每戡史学思想 18-34

第一节董每戡对戏剧起源的认识 18-21

第二节董每戡戏剧史观中的“发展史”和“通史”意识 21-34

一、概述 21-22

二、董每戡戏剧史观中的“发展史”意识 22-32

三、董每戡戏剧史观中的“通史”意识 32-34

第二章董每戡剧学思想 34-66

第一节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意识 34-39

一、概说 34-35

二、纵向比较: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 35-36

三、横向比较:“舞台性”之于文本与剧场 36-39

第二节戏剧理论:阐释笠翁曲话重视玉茗论剧 39-49

一、对《笠翁曲话》的论释 39-45

二、对汤显祖戏剧理论的挖掘 45-49

第三节戏剧评论:《五大名剧论》及其他戏剧评论 49-56

一、《五大名剧》评论 49-55

二、其他戏剧评论 55-56

第四节戏剧创作:重视主题选择强调矛盾冲突 56-59

一、论“主题” 57-58

二、论“危机” 58-59

第五节观众意识:演剧是为了观众 59-66

一、如何观剧 59-61

二、剧作家与观众 61-66

第三章董每戡的剧学贡献与影响 66-76

第一节继承与突破 66-68

第二节研究方法:西方视野与对话意识 68-69

第三节董每戡戏剧学的影响 69-76

一、对陈多“剧坛观”形成的影响 70-71

二、对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学研究的影响 71-76

结语 76-78

致谢 78-80

参考文献 80-86

篇14:人文素养的论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护理学;培养;对策

1.人文素质的内涵

视频时长:03:57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1 郑强

播放:21706次 评论:11140人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能力,将人文知识中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中内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具体的说,就是要培养他们了解人文知识,

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促进他们人格、气质、修养等品质的形成.

2.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护理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较低,人文意识淡薄

护理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来自理科考生,受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重理轻文”,由此造成他们人文社科知识“先天”有所缺失.进入大学以后,医学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少.在课堂教学中,虽开设了一些社科人文课程,但大多数为选修课,学生对其重要性认知不够,所以收获不大.

更重要的是,护理教育并没有将“人文素质”培养凸显出来,学生很难从观念上明白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他们重专业轻人文.在对我校2011 级200 多名护理新生的调查中发现,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能明确的说出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就表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人文素质,但目前还是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此造成了护理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较低的现实,

很多学生甚至连请假条、申请书都不知道如何书写,往往不是语句不通就是格式不规范,在工作总结中还出现“陶冶耳朵”这样的语句.在临床实习中,

学生注重的是护理技能的掌握,意识不到人文素质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在实习中无法处理好护患关系,与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发生纠纷,

给自身和学校带来不利影响.在将来的职业期望上,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操作技能就能胜任护士这一工作,而意识不到“人文素质”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2.2 现代医学模式将医学人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拉底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可见,语言的重要性甚或超越了医学科技手段本身.

在医患关系中,医学人文也是一件利器.目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产生或者治愈不只是躯体发生变化,

对躯体产生影响的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也必须引起重视,医学人文不得不引起关注.现代整体护理观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

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这就表明,在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并且,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当今社会,

整形、美容、减肥等一些新的医学门类迅速的产生,这便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护患关系.护生如果仅仅只是偏向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必然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由此可知,护理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医学发展的要求,就不仅要培养护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培养护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将人文修养列入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去.

2.3 人文素质是优秀护理人才的必备条件

没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就不能算作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同样,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是必备条件.从综合素质方面讲,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素养,

可以使学生在学业深造上打好基础,在就业求职中游刃有余.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学生在专业深造上才有基础,

比如专业研究时的论文撰写,文字就功底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求职中,考核的不仅仅是护理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仪表仪态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近年在毕业生就业中我们发现,专业成绩优秀的护生并一定能在求职应聘中占得优势.有些学生,专业成绩非常优秀,但在应聘中却屡屡受挫,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人文素质.

这些求职失败的护生,要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么语言表达能力差,要么狂妄自大或过于自卑,要么仪表仪态逊色等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生中,那些专业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好,心理素质过硬,有责任感、道德感的护生,明显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发展的更快.

3.对策思考

3.1 树立护理教育新观念,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理教育目标体系中,强化人文意识

加强人文知识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转变.要树立护理教育的新观念,切实将人文教育纳入到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去,增强人文教育意识.

要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与科学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意识到人文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这一环节上,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不管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教学者、学生管理者,要共同努力,改变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狭隘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如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生社团活动,班级主题教育等等,以护理专业的先驱者“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精神教育学生,把勇敢、仁爱、无私、奉献作为护理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3.2 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完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宗教、历史等领域.所以,

人文课学科教学是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护理教育中,护理伦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政治等学科多已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内容.但这些还不能满足护理教育对人文素质的要求,

有些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护理美学、护士礼仪、医疗法律学、医疗语言学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可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

进一步整合人文教育资源,加大人文知识比重,适当增加一些与护理专业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强化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护理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需要指出的是,重视人文学科教学,也应不断思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提高人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引发护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从这些学科教育中获益.如果只是单纯的改善学科设置而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只能是流于空谈.

人文:古典诗歌赏析与人文素质提升(上)-程郁缀

3.3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良好的氛围可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要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在全校、全院、全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由于人文素质教育涵盖领域多,

内容丰富,而医学院校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放在课堂教学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知识讲座、主题演讲、社团活动、读书班、学术沙龙、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

同时,要加强人文科学类图书建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在人类文化海洋中受到熏陶,不断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内化.根据自身专业优势,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如义诊、健康知识宣讲等,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深入工厂、农村、市场,访贫问苦,了解社会生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高校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创造源和传播源.在护理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将大大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为保障和促进全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梅华. 浅谈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

[2] 李斌.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9(6).

[3] 谢慧莲. 弘扬民族文化, 渗透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3).

[4] 郑舟军等. 改革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人文素养[J]. 南方护理学报,2005(9).

相关专题 戏剧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