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cobam668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obam668”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论文(共16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1引言

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矿产资源作为原料,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公民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产资源能使用的年限和利用效率,有效的勘探和合理的开发能矿产资源能达到最大的利用率,而合理的矿产资源管理才能保证矿产资源能够被有效地进行勘查和开采。对矿产资源的经济管理是保证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不断进行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对于矿产资源的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经济管理能保证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勘查和开发。

2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2.1矿产资源的公有属性

矿产资源是无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公有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其分布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各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采情况都有所不同,而且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不具有排他性,每个人都可能获得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能力权利,所以在经济学角度来说矿产资源是公有资源。而且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矿产、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所以在对矿产资源实施经济管理时要考虑到其公有性,强制禁止公民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是很难做到的,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2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不同的属性

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不同的属性,在对矿产资源实施经济学管理时要注意针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属性和开采属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以保证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都能在一个良性环境中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正外部性,因为勘查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对于目前所掌握的矿产资源情况来说,勘查能增加其储量,而且在勘查过程中,能发现不同的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一些矿产资源的形成原因、地质运动的规律等。矿产资源的勘查是科学管理矿产资源的前提。不同于矿产资源的勘查,矿产资源的开采具有负外部性。开采矿产资源是这一种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过程,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活动不断进行,其储量也越来越少。而且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但是也要清楚一些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在开采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3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路和我国矿产管理特点

3.1管制、征收税费及产权私有化是公有资源管理的基本经济学思路

由于矿产资源的公有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只依靠市场经济是不能实现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合理管制的,必须要有政府进行管制,才能避免矿产资源乱开发的情况发生。由于矿产资源是公有资源,政府也不能做到强制禁止个人对其勘查和开采,但是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要求来合理管制个人勘查和开采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征收税费、把矿产资源私有化等方式来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

3.2管制为主、税收调节为辅是我国目前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

目前我国对矿产资源管理主要以管制为主,税收调节为辅。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活动的管制出台了很多法律条文,在地方上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对不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做出了强制规定。虽然这些强制规定能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管理部门设置不同,会使这些管理制度不能彻底落实。使用税收调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是一种依靠市场经济机制进行调节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方面使用力度不大,但是能降低国家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成本,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自出作用。

4对当前矿产资源管理的建议

4.1对资源的勘察和开采应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由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有不同的性质,所以要区别对待,实行分类管理。矿产资源的勘查对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有贡献作用,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勘查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例如简化矿产资源勘查的手续,降低矿产资源勘查的条件,对于发现稀缺矿产资源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要实施相应的限制。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要复杂化矿产资源开采的手续,限制稀缺矿产资源和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大矿产资源开采时的环境保护管理,力求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2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应更加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对资源税费的征收应定为清晰、动态调整

就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来看,需要加强市场对矿产资源的调节作用。经济手段的运用能弥补政府强制管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是税费的征收,所以我国应详细化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的法律法规,使其定位清晰,且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对税费进行动态调整。

5结语

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需要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为制定管理制度的依据。在对矿产资源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还要了解我国目前对矿产的管理模式,增加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强税费征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军亮.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5).

[2]杨昌明.对矿产资源经济学的若干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2(10).

[3]邓光君.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6).

[4]王赞新.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

篇2: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经济学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经济学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如何科学、合理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一门学科,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熟悉和了解的基本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人力资源管理起源到至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并且在实践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大部分企业所认可,并且逐渐取代以往人事管理理念。现阶段,相关研究者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六个方面,人力资源的具体内容是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招聘、筛选、培训、薪资、福利等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全过程。实质上,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具有组织性和协调性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企业生产的预期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为企业自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达到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学科,劳动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起关键作用,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管理理论,因此,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劳动经济学领域,通常情况下,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被称为劳资关系,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被成为雇佣关系,劳资关系与雇佣关系本质相似,但是,研究的对象却有所差别。在劳动经济学中,研究的对象是指劳动力市场,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研究的对象是指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是以市场进行调节的,并且不存在交易成本,主要是一种竞争关系,市场的竞争力越大,其资源分配效率越来越高,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对于雇佣关系,协调的对象是企业相关管理层,并且存在交易成本,主要是一种合作关系。在企业内部发展的过程中,合作程度发挥重要作用,合作的程度越高,企业就会获得较好的业绩,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劳资关系与雇佣关系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是不可分离的,两者都是为了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调整和优化人力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三、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都在不断发展,生产条件也在不断完善,社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重要作用。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源基本理论,标志人力资源体系正式形成,并且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使企业能够更好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到了20世纪末期,以往人事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是管理理念的模式、方法、内容,都逐渐倾向于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以传统人事管理为基础,不断完善自身的职能,并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现阶段,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中,“人”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通过“人”企业为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且充分利用“人”具有的价值,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例如,员工职业教育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体现,以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获得更多的收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管理水平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伴随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并且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摸索与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其能够逐渐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等。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尚未充分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因此,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而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导致了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收益较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中,管理方式的不当主要体现在招聘与选拔人员方面,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收益,却不重视人员的招聘与选拔,进而造成工作量与工作人员不一致,不利于企业的平稳运行。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边际费用是指:在投入劳动力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资,在一段时期内,企业投入的资本是不变的,然而,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企业会通过减少劳动力的方式,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以上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却没有充分利用好这种劳动经济学理论,并且在企业建立的初期,只是依据管理者自身的经验招聘和选拔员工,而这则使得企业招聘的员工的数量不能与企业发展实际相适应。而且,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仍旧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密切联系,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能够看出,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在招聘与选拔员工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使员工数量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使企业稳固地向前发展。

篇3:购房热经济学思考论文

购房热经济学思考论文推荐

近年来,我国房价一路高涨,尤其是进入,我国房市更是迅速升温,消费者的购房热情十分饱满。购房热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当前在一些城市出现房价小幅下跌、房屋成交量下降趋势,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调整。从长期来看,购房热潮仍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这种不太正常的“购房热”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购房热”的主要表现

笔者认为,“购房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房价快速攀升,但购房者仍热情不减。209月,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9%,涨幅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10月,房屋售价涨幅更是高达9.5%。尽管房价很高,却仍然出现了排队购房、排号购房、甚至为购房而大打出手的现象。第二,非理性购房比例增大。非理性购房主要表现在“羊群效应”,即消费者跟风。当大部分人看到房价持续上涨并预期上涨时,便蜂拥而至购买并囤积。第三,房屋成交量增大。年1-9月,全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3.9%。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7%,期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2.9%,市场需求表现旺盛。

二、“购房热”成因分析

根据需求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则相应增加。但对于房价一路攀升的房市,商品房需求量却不降反增。笔者认为,对于这种反需求法则的现象,可以借助吉芬商品来分析。此外,投资需求、有效供给不足、银行放贷过多、假按揭及“加按揭”行为、消费者预期房价上涨等因素也是导致“购房热”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商品房的“吉芬效应”

吉芬商品是指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其一,这种商品是必需品;其二,不存在更廉价的替代选择。笔者认为,“购房热”在价格上涨时符合吉芬商品的假设条件,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下面结合图形具体分析。

图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两种商品的数量,其中横轴代表商品房。当商品房的价格由P1上升到P2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由b点移至a点,相应的商品房需求增加量为XbXa,这是总效应。FG为补偿预算线,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它剔除了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能够回到原有的无差异曲线U1上去。通过补偿预算线可知,XaXc为替代效用,是一个正值。XbXc为收入效应,为负值,且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很显然,虽然商品房不是一种低挡物品,但它和吉芬商品一样,当价格上升时,其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比,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正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需求量随房价的上涨而上升(如图2)。

从以上分析可知,以2007年为代表的近两年房价的不断上升,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纷纷为避免损失而增加对商品房的购买。因为购买商品房的消费支出在大多数家庭的收入中占一个较大的比例。同时,这也导致了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收入效应大大超过替代效应,反映到现实中就是“购房热”现象的发生。

(二)投资需求旺盛

“购房热”之所以出现,投资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投资需求根源于房产可能带来的高收益及其保值增值的特性。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投资房地产缘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良性预期。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差不多是全球最高的,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使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良性预期,纷纷将手中的闲钱拿来购房。另外,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国外资金也通过各利,渠道进入我国房市,等待获得人民币升值后的利差。目前,中美利差已经从3%缩小到不到0.5%,如果继续加息,无风险的套汇套利,必将刺激更多海外资金的涌入。

2、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央行发行货币过多,货币量增速过快,商业银行资金充裕。一方面,流动性过剩使大量资金为追逐利润进入房市,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间接影响CPI,引发通货膨胀,使大量资金为求保值而进入房市。流动性过剩先是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继而带动食品价格上涨,最后提升整个经济的通胀水平。在目前通货膨胀及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实际为负的银行利率刺激了大量资金购买房产进行保值。

3、我国直接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由于文化素质及信息不对称,很多人不了解其他的投资渠道,手里拿着钱,选到最后只有去买房子。况且买房、卖房很简单,市场进出方便。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和上亿人需要改善住房的潜在需求引起社会对房价持续上涨的良性预期,加上股票和基金市场风险相对较大,我国不太规范的债券市场又很难吸引普通投资者的眼球,因而大量资金纷纷涌入房产行业,购买房屋保值增值。

(三)有效供给不足

有效供给不足有两层含义:一是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二是住房供应总量不足。供应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前几年所开发的房屋以大户型为主,在90/70新政实施以后,市场住房供给才以中小户型为主。由于新政实施不久,中小户型房源供应不是很充足,加上不断上涨的房价预期,很多中低收入阶层纷纷贷款买房。这部分需求其实是真实的有效需求,只不过在当前房价越炒越高的情况下被迫加入购房行列。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引导和扩散效应,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对土地进行“囤积”、“惜售”,客观上又减少了当前住房供给。另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数量有限,可供出让的土地越来越少,开发商拿地价格也越来越高,全国各地都不断出现“地王”,从而导致资金力量薄弱的开发商逐渐被淘汰,也将造成市场住房供应总量不足。

篇4:经济学教学思考和建议论文

经济学教学思考和建议论文

摘要:经济学自从十五、十六世纪在欧洲萌芽以来,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我国的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经济学这门学科。原本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如人意,高校教师在经济学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从目前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高校

1我国目前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环节设置上

关于经济学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太少的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一般高校中关于经济学学科的设置分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课时48小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济学涵盖的范围太广,既要研究不同阶级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同阶段内的经济活动和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又要研究从整体上来看经济学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复杂和繁琐,即使高校中关于经济学的课程只教授初等经济学的基础内容和中级经济学的部分内容,还是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内容的详细教学,这就导致了高校老师在教学时只能对教学内容有重点、选择性的去教授,但是这样选择性的授课容易造成两个章节之间的断层,学生们无法做到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导致了教学效果较差。

1.2教学方法上

高校教师在经济学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普遍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老师作为课堂主体,以讲解式的教学为主,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己理解和吸收的时间,大量的信息输送给学生,使得课堂上的气氛不活跃,学生们没有对知识进行讨论和实践的机会,这些理论知识只在进行考试的时候能排上用场,学生们很难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另外是从经济学本身来说,经济学的理论萌芽于西欧,成长阶段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因此很多理论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来经济发展规律的概括和研究,这些理论跟我国的国情、历史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别,本身经济学就是对于抽象规律的研究,再加上与我国的这些差距,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更加的困难,学生很难把经济学内容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不能学以致用,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全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1.3教学考核上

目前我们对于学生经济学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平时上课出勤和课外作业为辅。这种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考核方式,就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出现。学生对于课堂上所讲的经济学知识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吸收,但是在考试之前通过对名词解释、计算、论述等内容的死记硬背,基本上都能在考试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卷面上的高分成绩并不是我们进行经济学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吸收经济学知识,理解经济学中所讲到的各种规律,并且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去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这才能体现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2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2.1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

前文中已经提到,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灌输式教学,上课时主要是老师在给同学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吸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高校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封闭被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单纯的教师进行讲解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进行讨论和吸收理解知识的时间,对于那些具有开拓创新思维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天性的扼杀,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高校教师逐渐的意识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目前的教育形式,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创造气氛良好的课堂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交流保持平等客观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树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目前经济学中大多数的知识理论都是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年的经济发展规律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我国的发展历史截然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相结合。经济学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做到的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再像之前的教学模式打造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的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兴趣,以兴趣作为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热爱学习。最后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考试时的高分成绩,而是学生能够通过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的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苏亚日勒,那仁满达,滕英霞.关于经济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以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04):68-69.

[2]胡雪梅,范陈玉.关于经济学的教与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06):42+60.

篇5: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教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应有的作用还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关于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改革;激励机制

一、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我国有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把国外通用名称为经济学(包括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称为“西方经济学”,并招收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称为“西方经济学”专业,以便区别于政治经济学课程与专业,存在着“两个经济学”的地盘之争。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则柯教授曾撰文,指出“西方经济学”不是科学的学科概念,但这一课程名称在很多院校一直延续至今。

科学地界定学科名称及设计培养计划是学术研究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早在,以刘国光、林毅夫等数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学者,曾围绕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展开过大讨论,就中国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走向进行了研讨。

尽管不同学者之间存在着一些观点的差异,但是一致认为应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虽然上述“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两门课程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经济学研究始祖亚当•斯密,这两门课程都是对经济基本问题的研究,另一个是在生产关系既定条件下的研究,一个是生产关系本身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如何和生产力相适应的研究,从而促进经济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中国经济学构建是不同学派和不同理论体系间相互融合、渗透和互为补充、发展的漫长过程。

”因此,引进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和应用体系是未来高校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改革方向。

(二)内容的思想性和形式的完美性的权衡和统一问题。

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如果能培养学生热爱经济学的兴趣,兴趣就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前行。

否则过于枯燥的讲授会使学生初燃的兴趣的火花熄灭。

CharlesC.Bonwell&JamesA.Eison(1991年)认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经济学教育尤为重要,应让他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并运用掌握的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典型生动的案例、现实热点经济问题的剖析,都会点燃学生思考探索的火焰。

经济学也像任何学科一样,需要思想的深邃性和表达完美性的统一,教学中需要重视经济学与数学之间主仆关系的处理,不能为了漂亮的外衣而失去了内涵和受众。

这一点在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和成人教育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经济学说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数学科班出身马歇尔和凯恩斯,在他们成名的著作中并没有大量运用数学公式,甚至尽量不用数学公式,以便能让更多的人理解他们的思想。

亚当•斯密的著作之所以影响巨大,广受关注,除了其思想的深邃,我们也不得不赞叹其语言的精炼与生动。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处理问题。

中国的经济学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吸收市场经济的精华,构建这样的经济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学自编教材,同时也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原版教材和翻译教材。

一些学校还采用了双语教学方式,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但在内容体系方面,大多介绍已有的研究,联系本国实际方面以及提供教学服务方面还很不够。

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大都有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出版发行和维护良好的网站。

国内的教材教学案例数量相对较少,且更新周期比较长。

究其原因,引进国外教材的案例,虽然可以有不少新的案例,但很多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全盘引入的话价值会缩水,而国内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与编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也需要有一些激励措施。

此外,我国也存在经济学双语教学应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对于初学经济学的低年级学生,如果能先学习了用中文讲述的基本经济概论,了解基本经济关系后,再学原版教材,效率会比较高一些,能够避免双语教学中,中文英文变换多次解释的低效率讲法。

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及理论基础,适合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

二、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阶段相适应。

“一个经济学与多个经济学之争”是经济转轨时期的现象。

我国1978年开始建设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相应的理论和政策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也与考研等导向有关,有相应的研究生招生目录,就会引导设置相对应的本科课程。

(二)教与学的激励机制问题。

虽然高校教师内心都希望完善教学效果,但教学研究与服务是费时耗力的,也需要外在有效的激励。

如果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考核、聘任只与学术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水平有关而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质量关系不大,教师就会将更多的时间配置于写科研论文、做课题,相应方面投入的精力必然会减少。

从学生的角度看,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升学考试也像指挥棒,引导着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时间分配,比例过大的计算和固定答案的考试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会降低经济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我国经济学教学研究仍处于引进吸收阶段,未来将进入创新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规律研究的经济学理论教学时间还比较短,这一阶段引进消化是主流,而未来吸收和创新将是主流。

在教学方法上也将面临从引进输入式到改造创新型的飞跃。

经济学的本土化要把有用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措施,丰富经济学理论研究。

三、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尝试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改革。

可以考虑低年级学生开设经济学原理课程,并在此课程中注意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教学中侧重于学科体系介绍,基本理论介绍及应用,增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分析,如微观的选择与机会成本,投资理财和创业的知识,宏观的经济政策对微观主体的影响等。

高年级学生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侧重于较深层次理论分析。

研究生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或者“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在数学推导和应用方面可以加深。

以上的课程设置划分比较与国际接轨,对于学生国际交流和学分互认也有益。

此外,对于不同的专业,所安排的课程学时及课程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一些差异,内容安排应有选择的侧重。

在有条件的高校(考虑教师英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等方面),可以引进优秀的原版教材,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了解经济学一般原理与术语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原著者的思想精髓,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实现由简入难、由普及到专业的梯度推进。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克尔(WilliamE.Beckeretal,1991)等呼吁教师要重视对经济学教育方法的研究,指出多项选择题、小品文、案例等在经济学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因为社会科学几乎不可能在重复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实验。

教师应针对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强调逻辑性,而生动性不足,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及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不足等这些国内外教学中的难题上多下功夫。

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增加案例教学和背景知识介绍的内容比例,在初级教学阶段应注重思想性和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搜集西方的经典案例,还要注重开发国内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典案例,并用于教学之中。

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应适当增加讨论式及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争取在这一阶段实现内容思想性与形式完美性的统一。

由于经济学教学每章都有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黑板作图和推导会很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因此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不仅能节省作图时间,提高效率,而且也能增强形象性、生动性和动态效果。

为了防止许多教师同时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更有效地使用稀缺的资源,政府和有关部门及高校,可资助一部分有教学研究基础和思路,并联合具有相应技能的教师,建设经济学公共教学资源库。

组织力量有选择,有计划、有重点引进和翻译国外有影响的教材和教研成果,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库、教材、教辅资源等,建立具有示范性的学习网站以共享。

出版社和教学及研究人员应加强教辅服务体系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网上资源甚至免费资源,减少重复性开发的资源浪费,实现教与学,课内与外的补充、互动,也为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提高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建立有效的教与学激励机制。

要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必须使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学生考试评价制度科学化。

中国高校教师在考核晋升等方面,应加大对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比重,设立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基础学科科研应围绕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实行汇报制度,教师可以选择其代表性的成果参与评价,纠正很多高校教师评聘期过短,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揠苗助长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现象。

加大对教学研究质量效果和学术道德的社会监督力度。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进行评价主要针对教学的内容、过程管理、考核方式、考题知识点和覆盖面及考卷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CEE进行教学评估时,要求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大学提供评估学生成绩的材料:包括试题、问题、作业等,新的评估更重视经济学的考试方法改革。

不同于以往采取有固定答案的考试方法,新的考试增加了考查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

学生的考试分为阶段性的测试和期末考试,阶段性测试类似于学生的平时作业,但主要是考核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数学计算能力。

期末考试的试卷计算题都附有公式,不需要学生背记公式,要求学生会运用公式、利用数据计算即可。

考试试卷有一定比例的分析题,案例都选自最新经济类的报刊杂志或教材,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中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高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方面,应多注重教学实质内容和过程管理监控,而教学形式则可以鼓励多样化,并激励创新。

【参考文献】

[1]祝志勇,吴垠.创建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策略[J].当代经济研究,,1:59~62

[2]刘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若干问题的探讨[N].光明日报,-10-21

[3]孙祁祥.实践是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本源与基础[N].光明日报,2005-10-11

[4]方福前.新时期西方经济学如何中国化[J].学术月刊,2006,3:80~84

[5]贺景霖.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157~159

[6]周荣蓉.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3):74~77.

篇6: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翻转课堂在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其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经济学理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等特点决定了翻转课堂可以在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中微课程的设计和运用在翻转课堂中具有基础地位,不容忽视,应作为重点来强化建设。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翻转课堂;微课程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必将加快教育现代化。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教育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正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全面展开。

这必将对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篇7: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定量化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梳理了文科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方法定位单一模糊、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情况突出及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并从课程定位调整、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实践教学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科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计量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八大核心课程之一,从教育部决定将计量经济学纳入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核心课程至今,已有近的历史,其重要性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由于计量经济学需要较强的数理功底,且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被普遍认为教学难度大、学习难度大,如何教好、学好该门课程就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作为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一个庞大群体,积极改进并提升其教学效果,对于计量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梳理了文科类专业的特殊性及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文科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指导委员会认定的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经济学所有分支学科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均需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理论模拟、数据分析和结论验证,

因此,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进行研究,就成为经济学学科学生和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多数高校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均将计量经济学作为必修课程。

作为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有机结合,计量经济学学习需要有充足的学时,而不少学校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课时仅36~42个,其中还包括4~10个学时上机操作课,个别学校甚至将其作为选修课对待,

在实践中运用较多的面板数据模型、二元选择模型等往往没时间讲解,学生上机操作也只是对照步骤机械进行,难以对软件运用做到融会贯通,更无法将计量经济学的精髓完全领悟。

(二)教学方法定位单一模糊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统计学等的综合性学科,其先导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通常需设在大三上学期或下学期,而不少文科类专业将其放在大二与先导课程同时开设,导致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感到非常吃力。

同时,多数学校在培养计划制定中,并没有明确其学习目的是培养应用型还是科研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其招生对象同样是文理兼收,以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级学生为例,

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共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5个专业368人,其文科生比例接近70%,会计专业更高达83.33%,学生数理基础差异较大,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三)重理论轻实践情况突出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教学环节通常有理论和实践环节共同组成,实践课通常安排在理论课时之后,是对理论课程的运用和检验。

不少文科类专业过多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安排大量学时给学生讲解模型的原理和推导过程,试图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而将实践环节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导致学生学了不少诸如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拟合度检验的知识,

却苦于不知道模型如何运用,如何对运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学生体会不到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价值,缺乏学习兴趣,呈现昏昏欲睡状态。

即使老师认识到实践课的重要性,但受课时所限,仅能将一小部分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对照步骤练习。

以我校管理学院为例,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实践课仅安排8个学时,完全无法将一元回归、多元回归、异方差、自相关等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学会操作并解释结果,学生只会对照上课所讲步骤机械操作,更不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解释某一经济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考试是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量经济学课程考试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核依据包括出勤率、课后作业、回答问题、期中考试等,通常占比为30%到5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或上机操作,通常占比为50%到70%。

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平时认真学习但期末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有机会通过考试,其弊端在于,闭卷考试多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考察,上机操作多为开卷形式,学生按步骤操作即可得出结果,

导致学生依靠考前突击准备即可轻松过关,达不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种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命题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但普遍存在论文选题不合理、范围失当、研究内容不明确、研究方法选择错误等问题,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万方、知网甚至百度文库等原文下载后复制粘贴交差,达不到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文科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充分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对文科类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前期数据调研搜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结果分析等步骤,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以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某一经济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解决该问题,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程第一次课不急于将理论知识强塞给学生,可通过引入一些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案例,如男性和女性对于网络购物的看法、影响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因素有哪些等,

问题的解决方法要尽可能囊括计量经济学中的大多数知识点,如多元回归、虚拟变量、异方差、共线性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使学生主观上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二)调整课程定位,合理安排学时

借鉴国外名校的培养模式,调整课堂定位,根据学生不同的数理基础和教学目标,将计量经济学课程分为I和II,其中I定位于思想创新,即淡化数理推导,突出软件应用。

重点放在学生经济理论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能够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经济变量进行系统分析,对各模型适合解决的问题、注意事项等具有明确的了解,

课程总学时以72个为宜,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各一半;II定位于理论创新,即不仅仅局限于应用,更重视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推导和证明。

引导学生创新计量经济学理论,适合未来有志于考研或在某一领域从事科研的学生,课程总学时同样设定在72个,其中理论课时40个,实践课时32个。

同时,调整教学计划,将计量经济学作为重要必修课程放在概率论等先导课程修完的第三学期下半学期或第四学期上半学期,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同样有益。

(三)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案例教育

实践教学和案例教育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需要和理论教学统筹规划。

每一个理论教学完成之后,都应引入一个特色案例,通过对模型建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其应用能力,做到通过案例教学巩固基础理论。

案例可通过学校自建案例库或兄弟院校共享案例库选取,也可从《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农业技术经济》等国内高水平期刊选取。

在软件选取上,目前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有SAS、Stata、SPSS、Eviews等,其中,SAS、Stata需要较高的编程能力,SPSS多用于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不适合本科阶段使用,Eviews操作相对简单,

可视化效果较好,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能力较强,本科阶段可重点讲解该软件,包括Eviews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等,让学生掌握功能性命令。

通过实验课时,安排学生对理论课讲授内容动手操作,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四)完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改变目前“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或上机操作”或单一“撰写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改为以课程论文设计为主,上机操作和平时成绩为辅的考试方式,可将三者考试结果按照60%、20%和20%的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

课程论文设计具体方法为,由学生自由组合,分为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5~8人,任课老师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设置若干个研究主题并加以解释说明,各小组根据研究兴趣自主选题,

小组内部人员明确分工,资料收集人员负责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研究所需数据进行收集;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数据进行前期处理、分析和检验,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文章撰写人员负责文章总体框架把握以及文章的撰写,

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研究论文,并制作出PPT对本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等进行汇报,任课老师对工作全程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

通过构建课堂教学、上机操作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式考核模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使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

三、研究结论

总之,学校和任课教师需充分认识计量经济学对于文科类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检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调整课程定位,合理安排课时,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案例教育,完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7):110-114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J].南开经济评论,(5):9-13

[3]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1):18-22.

[4]洪永淼.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J].统计研究,,33(5):3-12

[5]李华,王宏波,王谦,等.研究生课程《计量经济学》在我校教改的实施方案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6):32-35

[6]孙赵勇,史耀波.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J].教学研究,2012,35(4):92-94,103

[7]秦长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45-47

[8]吕迎.文科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以甘肃陇东学院为研究基础[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206-210

篇8: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有关经济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教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应有的作用还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关于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思考。

第1篇: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问题与改革思考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教研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应有的作用还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关于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改革;激励机制

一、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我国有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把国外通用名称为经济学(包括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称为“西方经济学”,并招收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称为“西方经济学”专业,以便区别于政治经济学课程与专业,存在着“两个经济学”的地盘之争。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则柯教授曾撰文,指出“西方经济学”不是科学的学科概念,但这一课程名称在很多院校一直延续至今。

科学地界定学科名称及设计培养计划是学术研究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早在,以刘国光、林毅夫等数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代表的学者,曾围绕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展开过大讨论,就中国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走向进行了研讨。

尽管不同学者之间存在着一些观点的差异,但是一致认为应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虽然上述“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两门课程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有共同的经济学研究始祖亚当•斯密,这两门课程都是对经济基本问题的研究,另一个是在生产关系既定条件下的研究,一个是生产关系本身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如何和生产力相适应的研究,从而促进经济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中国经济学构建是不同学派和不同理论体系间相互融合、渗透和互为补充、发展的漫长过程。

”因此,引进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和应用体系是未来高校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改革方向。

(二)内容的思想性和形式的完美性的权衡和统一问题。

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如果能培养学生热爱经济学的兴趣,兴趣就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前行。

否则过于枯燥的讲授会使学生初燃的兴趣的火花熄灭。

CharlesC.Bonwell&JamesA.Eison(1991年)认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经济学教育尤为重要,应让他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并运用掌握的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典型生动的案例、现实热点经济问题的剖析,都会点燃学生思考探索的火焰。

经济学也像任何学科一样,需要思想的深邃性和表达完美性的统一,教学中需要重视经济学与数学之间主仆关系的处理,不能为了漂亮的外衣而失去了内涵和受众。

这一点在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和成人教育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经济学说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数学科班出身马歇尔和凯恩斯,在他们成名的著作中并没有大量运用数学公式,甚至尽量不用数学公式,以便能让更多的人理解他们的思想。

亚当•斯密的著作之所以影响巨大,广受关注,除了其思想的深邃,我们也不得不赞叹其语言的精炼与生动。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处理问题。

中国的经济学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吸收市场经济的精华,构建这样的经济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学自编教材,同时也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原版教材和翻译教材。

一些学校还采用了双语教学方式,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但在内容体系方面,大多介绍已有的研究,联系本国实际方面以及提供教学服务方面还很不够。

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大都有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出版发行和维护良好的网站。

国内的教材教学案例数量相对较少,且更新周期比较长。

究其原因,引进国外教材的案例,虽然可以有不少新的案例,但很多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全盘引入的话价值会缩水,而国内案例的搜集和整理与编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也需要有一些激励措施。

此外,我国也存在经济学双语教学应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对于初学经济学的低年级学生,如果能先学习了用中文讲述的基本经济概论,了解基本经济关系后,再学原版教材,效率会比较高一些,能够避免双语教学中,中文英文变换多次解释的低效率讲法。

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及理论基础,适合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

二、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阶段相适应。

“一个经济学与多个经济学之争”是经济转轨时期的现象。

我国1978年开始建设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相应的理论和政策需求。

此外,当前我国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也与考研等导向有关,有相应的研究生招生目录,就会引导设置相对应的本科课程。

(二)教与学的激励机制问题。

虽然高校教师内心都希望完善教学效果,但教学研究与服务是费时耗力的,也需要外在有效的激励。

如果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考核、聘任只与学术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水平有关而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质量关系不大,教师就会将更多的时间配置于写科研论文、做课题,相应方面投入的精力必然会减少。

从学生的角度看,期末考试和研究生升学考试也像指挥棒,引导着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时间分配,比例过大的计算和固定答案的考试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会降低经济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我国经济学教学研究仍处于引进吸收阶段,未来将进入创新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规律研究的经济学理论教学时间还比较短,这一阶段引进消化是主流,而未来吸收和创新将是主流。

在教学方法上也将面临从引进输入式到改造创新型的飞跃。

经济学的本土化要把有用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措施,丰富经济学理论研究。

三、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尝试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改革。

可以考虑低年级学生开设经济学原理课程,并在此课程中注意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教学中侧重于学科体系介绍,基本理论介绍及应用,增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分析,如微观的选择与机会成本,投资理财和创业的知识,宏观的经济政策对微观主体的影响等。

高年级学生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侧重于较深层次理论分析。

研究生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或者“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在数学推导和应用方面可以加深。

以上的课程设置划分比较与国际接轨,对于学生国际交流和学分互认也有益。

此外,对于不同的专业,所安排的课程学时及课程教学内容也可以有一些差异,内容安排应有选择的侧重。

在有条件的高校(考虑教师英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等方面),可以引进优秀的原版教材,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了解经济学一般原理与术语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原著者的思想精髓,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实现由简入难、由普及到专业的梯度推进。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克尔(WilliamE.Beckeretal,1991)等呼吁教师要重视对经济学教育方法的研究,指出多项选择题、小品文、案例等在经济学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因为社会科学几乎不可能在重复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实验。

教师应针对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强调逻辑性,而生动性不足,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及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不足等这些国内外教学中的难题上多下功夫。

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增加案例教学和背景知识介绍的内容比例,在初级教学阶段应注重思想性和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搜集西方的经典案例,还要注重开发国内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典案例,并用于教学之中。

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应适当增加讨论式及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争取在这一阶段实现内容思想性与形式完美性的统一。

由于经济学教学每章都有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黑板作图和推导会很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因此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不仅能节省作图时间,提高效率,而且也能增强形象性、生动性和动态效果。

为了防止许多教师同时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更有效地使用稀缺的资源,政府和有关部门及高校,可资助一部分有教学研究基础和思路,并联合具有相应技能的教师,建设经济学公共教学资源库。

组织力量有选择,有计划、有重点引进和翻译国外有影响的教材和教研成果,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库、教材、教辅资源等,建立具有示范性的学习网站以共享。

出版社和教学及研究人员应加强教辅服务体系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网上资源甚至免费资源,减少重复性开发的资源浪费,实现教与学,课内与外的补充、互动,也为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提高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建立有效的教与学激励机制。

要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必须使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学生考试评价制度科学化。

中国高校教师在考核晋升等方面,应加大对教学成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比重,设立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基础学科科研应围绕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实行汇报制度,教师可以选择其代表性的成果参与评价,纠正很多高校教师评聘期过短,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揠苗助长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现象。

加大对教学研究质量效果和学术道德的社会监督力度。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方面,应鼓励教师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进行评价主要针对教学的内容、过程管理、考核方式、考题知识点和覆盖面及考卷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CEE进行教学评估时,要求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大学提供评估学生成绩的'材料:包括试题、问题、作业等,新的评估更重视经济学的考试方法改革。

不同于以往采取有固定答案的考试方法,新的考试增加了考查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

学生的考试分为阶段性的测试和期末考试,阶段性测试类似于学生的平时作业,但主要是考核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数学计算能力。

期末考试的试卷计算题都附有公式,不需要学生背记公式,要求学生会运用公式、利用数据计算即可。

考试试卷有一定比例的分析题,案例都选自最新经济类的报刊杂志或教材,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中国教育管理部门对各高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方面,应多注重教学实质内容和过程管理监控,而教学形式则可以鼓励多样化,并激励创新。

【参考文献】

[1]祝志勇,吴垠.创建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策略[J].当代经济研究,,1:59~62

[2]刘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若干问题的探讨[N].光明日报,-10-21

[3]孙祁祥.实践是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本源与基础[N].光明日报,2005-10-11

[4]方福前.新时期西方经济学如何中国化[J].学术月刊,2006,3:80~84

篇9: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和劳动经济法的发展规律,对研究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作为劳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挥了助推经济发展驱动器的作用,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潜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向更大空间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能力。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分配不妥当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本的数量是相对稳固的,劳动数量却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往往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一人顶多岗的现象。但是,这种薪酬一定劳动量不断增加的企业行为,会大大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再加上精力有限,為了完成大量任务,难免出现错误,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诸多的麻烦。

(二)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不科学

在劳动经济学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总要生产要素,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就以劳动力的投入和产出为依据。劳动力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的不断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的评价,不仅要尽量增加劳动力产出,而且还要设定合理的范围,根据需要扩充劳动力队伍,再加上增强劳动力素质来协助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资本和人力资源替换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替代更多的劳动力。另一种是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完成生产规模扩大的要求。可见,资本和人力资源存在相互替换的关系。劳动者的数量和薪酬金额,与企业的资本投入成正比,无论增加劳动这的数量还是提高劳动者的薪酬水平,都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投入所以,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需求,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数量,实现人力资源和资本的科学置换。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未深入研究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两者之间的规律和平衡点。往往是为了减少资本投入,大量裁员。当生产需要大量人员时,就会大规模扩招劳动力。这种随意、不规范的劳动力和资本替换关系,难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从劳动经济学出发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通过会计计算方式,分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出发,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这种方案是系统性的方案,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和评价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企业将劳动力的薪酬设定为一固定标准,对劳动力进行收益和费用的计算,从而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费用的大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需要增加劳动力的数量,相反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需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这样科学计算,合理规划,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招聘标准和培训制度相结合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除了要严格把控前期的招聘门槛,还要强化员工入职后的后期培训。大力挖掘自身条件优秀的潜力员工,争取通过投入较少的资本,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贡献力量。

(三)制定科学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劳动经济学任务,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持续稳定提升经济效益。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详细调研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以及对工作的忠诚度,从而制定不同的奖励层次,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力资源的长久性和有效性,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高度重视。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坚持以劳动经济学为指导,加强在优化配置、招聘培训结合、制定科学规划等措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试论基于劳动经济学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时代金融,,09:184-187

[2]王金辉.从劳动经济学角度解剖人力资源管理[J].经营管理者,,26:193-194

篇10: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轨道交通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生产力特性、资源配置特性。因此,要把轨道交通安全和城市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以达到安全效益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公共产品;生产力;资源配置

轨道交通由于具有快速、环保、运能大等特点,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优先考虑的项目。据统计,我国现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在建线路总长度超过390公里,有1500公里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轨道交通在给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人、车辆、机电以及社会灾害等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对轨道交通安全问题作出一些思考。

1轨道交通安全的“公共产品”特性思考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是指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就是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供许多人共同消费,某些人对该产品的享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享用;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一旦提供给公众,不论何人都可以享用,任何人不得加以排斥。

安全属于社会秩序的范畴,是对人、对财产、对环境保护类的无形产品。轨道交通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表现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不会因一些人的“消费”而影响其他人的“消费”。但是,会因某个人或某一些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隐性短缺或显性短缺。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在没有形成事故以前,个人是“免费”消费着他人所制造的“安全”这一产品。但若个别人不遵守安全规程甚至违法犯罪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会危及无辜,不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同时会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例如,今年7月份英国伦敦地铁爆炸;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毒气;2月韩国大邱地铁纵火;2月莫斯科地铁爆炸、大火等案件,伤亡惨重,损失、影响巨大。

地铁公司作为企业,其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承担这类公共安全的社会责任。市场取向的改革带来了发展和繁荣已被实践证明,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导致市场失灵,使政府调节成为必要。关系到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共交通安全问题,单个企业无力承担起全部义务,政府应当作为公共产品来供给。

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公共产品是指政府通过微观参与提供生产性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的投资与建设可由政府部门负责,授权地铁运营公司以经营权,并将基础设施以租赁形式租赁给地铁运营公司,象征性地收取租赁费。由于轨道交通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家比任何个人更有全局观念,更关注社会的均衡发展与民众的利益,能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相对而言,非国有市场主体往往更注重经济效益,不愿意为承担社会责任而承受利益损失。因此,从轨道交通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出发,经营轨道交通产业一般仍应以国有经济为主,有条件地允许一部分非国有经济的介入。

广义的公共产品除了基础设施外,还包括立法执法、反恐防暴、公共政策、各项制度安排等。针对地铁运营中可能发生的灾害性事故,需要政府向社会提供防治这些社会性灾害的公共产品。为保证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越来越需要政府提供如公共政策、政府规制等广义的公共产品。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可以为轨道交通各经营主体提供行为规范、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并为广大乘客制定安全乘车的行为依据。政府规制作为政府的一种治理工具,意味着政府通过制定特定规则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也就是要约束因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的过分膨胀而导致他人与社会公众安全利益受损。

在保证轨道交通安全问题上,政府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安全性。

2轨道交通安全的生产力特性思考

安全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物态和条件,还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的活动,是通过对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以减少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结合,间接促进了经济增值的一种活动。安全活动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还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因此,安全具有生产力的特性。

生产力是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用物品的能力。轨道交通安全具有生产力特性,一方面是指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属性,由于轨道交通安全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轨道交通安全状况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从一定程度上讲,轨道交通安全程度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生产力是由人的要素和一系列物的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体系,轨道交通安全也是受到人、车辆、机电等人的和物的因素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轨道交通事故分析证明,这些因素是导致轨道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人的因素看,既有因乘客未遵守安全乘车规则所导致的事故,也有因为工作人员职责疏忽而引发的险性事故。从物的因素看,车辆、轨道、供电、信号等故障都可导致事故的发生。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类的劳动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类科学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社会结合能力不断累积和提高的结果,因而人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

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关,所以抓运行安全首先要抓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人员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和麻痹大意。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只有增强员工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把事故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还必须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和工种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和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

达到锻炼员工队伍的目的。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和运输效能,提高生产力水平,还必须抓住其他车辆、轨道、供电、信号设备等一系列物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都直接关联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必须引起建设和运营企业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发展又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通过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扩展新的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等多种途径,被运用于生产过程,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取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作用渗透于轨道交通安全的每一个要素,离开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安全运营就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首先要用科学技术促进人员素质提高,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广大员工,使他们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岗位所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其次要提高车辆等装备的科技含量,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中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是提高运营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基础。现代城市中,地铁是人流最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其可靠运行是地铁安全运营的前提条件。把这些机电设备纳入统一的智能化的管理,通过自动化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监控管理,是确保地铁内安全的关键因素。

3轨道交通安全的资源配置特性思考

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它的数量是无限的;“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稀缺的。从经济资源稀缺性的事实出发,就产生了资源配置的问题。

轨道交通安全属于“经济物品”,它是通过政府、企业、乘客和车辆、轨道、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因素相结合而生产出来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对安全的投入受到客观经济水平的限制,它的数量不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安全投入下,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这使轨道交通安全具有了资源配置的特性,即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增进轨道交通的安全,实现最优化。

安全资源配置是安全活动与安全产品生产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和安全活动各环节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问题。可以这样认为,轨道交通的设计和建设属于安全产品的生产,而轨道交通的运营则属于安全活动。

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可控资源是一定的,这些资源一部分配置在产品生产上,另一部分配置在安全活动上。产品生产与安全活动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决定着生产与安全之间能否协调统一,决定着轨道交通安全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在安全资源配置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安全资源配置问题首先要解决多少资源配置在产品生产上、多少配置在安全活动上,安全资源配置应该以最优化作为配置效率的标准,以实现安全产品生产与安全活动的协调统一。

过去,政府或企业抓轨道交通安全基本不介入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只是在投入运营后承担起安全监管或实施工作,将安全资源倾力投在运营中,这是不合理的配置方式。实践证明,运营环节能否正常和安全,和前期的方案论证、设备和信号的选型、以及设计和施工环节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因此,在轨道交通建设、开通运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的优势,在设计、建设、运营中,有效实现安全资源的合理整合,通过运营部门全过程参与新线的设计、建设和调试,将运营现场的经验与实际问题带到设计工作中,使设计充分考虑运营安全的需要,将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建设阶段,把对事故的事后的弥补转变为事前的主动控制,使安全资源在安全产品生产和安全活动中得到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安全活动各环节资源配置的规模、结构,决定着安全活动成效和安全保证程度的高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是安全活动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也是运营安全的责任主体,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共处企业体系中。企业必须明确和落实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安全活动各环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进行统筹考虑,按照轻重缓急合理使用资金,及时满足各项安全需要,提高运营设施设备完好率和安全可靠性,使有限的资源在安全活动的各环节中处于最佳均衡状态,提高安全活动的成效。

探索和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经济学问题,就是要寻求安全活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使安全活动和人的工作生活合理地结合,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请记住我站域名/]人、技术、社会三者的最佳安全效益

篇11:广场舞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广场舞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一、前言

早年赴美参观学习期间对美国福特、费雪和通用等汽车企业的调研经历启发了科斯教授关于交易在市场或企业内进行的相关问题的思考,并最终促成两篇鸿文《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的问世。在当时,由于科斯的结论与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激起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关注与争论。直至1966年经济思想史大家斯蒂格勒教授撰写的教材《价格理论》首次将《社会成本问题》的主要思想命名为“科斯定理”,科斯教授因此于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斯教授众多重要思想中,科斯定理俨然成为了“哈姆雷特”引用最多却又饱受歧义甚至误解。该思想源自于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但在文章中科斯本人并未直接表述,因此有必要追溯“科斯定理”的最初源头。本文第二、三部分首先厘清《社会成本问题》思路后总结出科斯定理,第四部分以“广场舞”问题为例分析。

二、社会成本问题的简要回顾

《社会成本问题》分为十节,围绕外部性问题展开。经济学界一直以来对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政府采用直接干预或间接税收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后,人们似乎感觉找到了第二条道路解决外部性问题。

文章以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典型例子开端――工厂对居民的烟尘污染问题,指出现有方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办法。第二部分中科斯指出传统上外部侵害问题单向的考虑是不正确,即此类问题具有相互性,处理时不应该片面的考虑其中的一方忽视另一方所享权利,以惯常的思维方式规定损害即赔偿。

主体部分运用两类模型来分析外部性问题:一是假定交易成本为零的假想世界;二是交易成本不为零的现实世界。从文章表述中可看出科斯本人是不认同“黑板经济学”,即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为达成市场交易所进行发现交易对象、选择交易方式、讨价还价、缔约以及之后的督促契约履行等工作常是成本很高甚至可达到足以使交易化为泡影的程度。科斯指出“题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安排来解决有害的效应”,无论是通过市场、企业或政府来解决损害问题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使得交易成本最小,产值更高。

文章最后,科斯揭示庇古思想存在的不足及对传统的福利经济学予以批判。

三、关于科斯定理的说明

科斯在文中从交易成本为零的理想世界到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进行条件转换分析,针对外部性存在的提出解决途径涵盖市场、企业、政府以及法律四种社会安排。文章揭示产权制度最根本的目的即消除现实社会生活中外部性问题从而实现潜在的经济利益。基于此,可从文中了解科斯定理的基本内涵,虽科斯本人并未对此有明确的的阐释导致对“科斯定理”的理解各异,但基本围绕产权安排、交易费用、资源配置三者关系阐发。本文以三个定理尽可能全面反映科斯的思想。

科斯第一定理:若交易成本为零,资源的初始配置对资源的最终实际配置没有影响,实际的资源配置一定是有效率的。此时,虽权利的初试配置不影响资源最终配置的最优,但会影响财富的分配。产权的拥有者能够凭借获利,另一方将为此付费。

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成本为正时,为了解决外部性而改变产权安排时必须付出成本,那么产权的初始安排将会影响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率。

此定理建立在第一定理的基础上同时抛弃了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这一点正是科斯对于正统经济学的挑战。在科斯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说道:“我倾向于把科斯定理当做对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经济进行分析的道路上的垫脚石。本文的`结论是,让我们研究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基于交易成本大于零的假设前提下的分析构成了科斯定理的核心内容。但是,零交易成本的假设确实正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建立的前提,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为后来尝试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参照系。

科斯第三定理:界定权利需要通过制度,而任何制度的运行都需要成本,因此生产什么制度,选择什么制度将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政府、企业、市场等都是资源配置的制度,针对不同形式的交易,最佳制度应该是交易成本最小,或者导致净福利最大化的制度。

综上,科斯的重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描述解释世界的分析范式,供后人延此思路提出新的理论,而非完全意义上的经济改革方法论。

四、基于科斯分析范式对中国大妈广场舞引发争端的经济学思考

近年来,部分老年人跳广场舞与周边居民冲突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上演在美国的公共场所。广场舞在今天的中国盛行的原因通常被媒体解读为廉价和低门槛、或者是集体主义时代传统的回潮,对于解决方法更是以社会管理问题为由一笔带过。然而本文认为目前的讨论流于表面,笔者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解读“广场舞”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计划生育制度的成本

笔者曾对河南汝州市的广场舞队深入探访发现,中年和退休女性对其团队非常依赖,除健康因素,他们更看重广场舞塑造的社交氛围。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于城乡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参与广场舞的许多女性都可以被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孤独母亲”。她们步入中年后要开始面临独自一人或“夫妻留守”在家的境况。现有家庭关系中这些变化促成了她们对一种替代性的社会关系的需求。融入广场舞这样新的团体并获得情感支持,她们可以更积极的面对家人孩子的迁居、老龄化、还有问题婚姻等种种生活危机。

(二)公共场所产权界定存在矛盾

广场舞使用的公共场所属于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其产权的界定围绕舞蹈队公共场所使用权与附近居民享受安静有序生活环嗬展开。理论上,双方均可享受其权利,但在该实际问题下,双方权利的有效行使具有外部性从而导致权利行使受到阻碍。一方面,舞蹈队活动时间过长引发公共场所的过度使用或与其他活动时间重叠致使“公地悲剧”上演。公共场所的使用在达到一定点之前,边际进入者的成本可近似为零,即满足公共物品不具有竞用性。从而舞蹈队有充当“搭便车者”的激励,加之集体行动受多重辖区和治理权管制时要么过渡管理,要么扼杀活力、福利水平下降等导致问题越演越烈,难以找到解决头绪。类似的现象出现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但目前该类问题并非管的太多或太少,而是治理权、责任主体、管理行动及管理辖区的切片化,从而使得相互之间难以协调,交易成本过高。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催生私人空间不断入侵了公共活动场所。在当代中国城市,特大型超市、私人房地产的扩张挤压公共空间的现象尤为明显。正如经济学家卢周来所述,中国的开发商为了最大密度使用土地,在私人住宅与公共空间之间几乎没有任何隔离。 这无疑使居民享有不受噪音污染的权利难以有效行使。

综上分析,该问题远不止简单的予以取缔,其体现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难以忽视的。“广场舞”现象的经济学特征即产权界定不清晰致使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边界模糊,共享资源和集体行动缺乏规则管理。其反映了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实质。

(三)解决对策

上海等省市已经有政协委员提案提议尽快把群众文化健身广场的建设纳入新的城镇建设规划,作统一合理的安排。

本文认为简单地将老年人的活动转入室内空间等解决方案是忽略了她们户外活动的合理性而并不足取,问题的有效缓解不仅要在公共场地提供上加大力度,整合公共资源提高运用效率。如:利用好现存公园、广场的公共场所,加大体育馆向社会开放力度,考虑教育系统体育场所的合理开放,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商对居民公共活动场所的提供等。此外要规范广场舞的管理,明确管理主体,可以街道、社区、村镇为主管单位,选派直接利益主体为负责人或组建广场舞协会组织居民、广场舞代表及相关部门公共商定广场舞公约,对广场舞活动时间、地点、音乐音量做出明确规定,有关各方予以遵守。

另外,结合科斯产权界定的方法,还可以将场所的管理主体出租公共场地给广场舞队,双方进行交易协商,比如采用“物物交换”方式出租,广场舞队获得公共场地的“合理使用权”,有关单位应予以支持保护。作为回报,公共活动场所的日常清洁和维护由其团队负责。

参考文献:

[1]朱冰,张智嘉.科斯产权理论与企业制度设计――科斯产权理论在国企改制中争论之我见[J]产权导刊,:34-37.

[2]杨建龙.试析《社会成本问题》与“科斯定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09-114.

[3]熊志军.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及其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1):22-25.

[4]鲍勇剑,魏停.广场舞里的经济学[J]新晋商,(2):80-81.

篇12: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思考论文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为生存和发展都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人才的竞争是当前企业竞争的关键,而人力资源管理竞争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各单位中发挥着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成为现在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才准入;培训机制

现在很多企业之所以停滞不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其人力资资源管理的模式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有必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提上日程。比如我们的电厂企业,在当前创新主题的时代背景中更应注重优秀人才的作用发挥,为电厂发展做出贡献。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领导层面就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完善对人才的准入机制和人员管理机制,要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指导员工的团队意识。

一、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认知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用人”,通过选人、育人和留人等多方面途径与方法来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根据哲学理论,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发展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例外。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能够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所以要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能有所发展必须首先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现在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往往都是约束员工控制员工,希望员工按部就班,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低效。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营造员工的主体责任感,营造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是为了自己在劳动,从而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员工劳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其次,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其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在企业软实力上使企业的发展有很大提高,要能够让我们所营造的企业文化能深入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让其自己受企业文化的约束,并自愿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促进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认可程度,让员工享受主人翁状态,更愿意竭尽全力为企业工作,创造更优秀的业绩。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因此引入人才的机制必须进行优化,要能够让企业吸引人才才能做后续的留得住人才的工作。我们不妨效仿现在很多企业在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时候都采用给予很大的经济优惠或者是其他生活方面的帮助,让高层次人才能够愿意到企业中来。加强对人才引进的管理,打破靠关系,走路子进来的陈旧模式,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进入企业才能够吃,保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提升

这次我们要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不能引进人才的时候处于高层次,让人才在企业越来越退化。因此,我们要首先增强我们在培训上的投入力度,要能够根据企业的情况和人才的层次水平对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时候我们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一定的培训强度,不能够让培训流于形式过于敷衍,要让培训真正能够对员工起到提高的作用。其实在培训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培养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完美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也能够促进员工职业专业技能的提高,让员工能够在竞争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再次在培养员工的时候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现在很多企业之所以落后于其他的发展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其停滞不前。因此,在培训的时候要提高员工的新知识,技术水平比如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和操作能力。

四、注重人员关系管理和团队意识

现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只注重上一级上司对员工的管理,却往往忽视了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员工之间良好的.关系,可以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在一个愉快的氛围内进行,快乐感和满足感时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由于员工在利益生活习惯各个方面的不同使员工之间的突出问题也比较严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员工之间的突出问题,要让员工能够有共同的目标,要能够正确的衡量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其中的利益冲突。其次要注重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企业工作的过程本来就是团队合作的过程。企业通过改善员工之间的关系,让员工都能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就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员工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并且能够在相互竞争中共同发展。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企业人才的关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每一个企业要做到能够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守得住人才,才能保证我们的企业能够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要能够做到通过健康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让人才进入企业让人才得到合理回报,从而享受工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欣国.关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4):104-105.

[2]林琢人.浅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业故事,2015,(3):67-68.

[3]李宁.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278.

篇13:劳动经济学角度解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论文

劳动经济学角度解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论文

一、现代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现代劳动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劳动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析社会上的劳动关系,并对劳动关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对个体经济中主要劳动关系的分析、共有经济劳动关系的分析等,将社会上的经济情况与其相适应的劳动关系进行区分。在劳动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劳动关系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劳动关系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盈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的良好运营对于劳动关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运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在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中,生产和销售代表企业营运的目的所在,而人力资源是这些行为的执行者,是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劳动力,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起重要的基础作用。当企业发展出现问题时,首先会精简人员,紧缩支出,以应对企业的发展危机;当企业处在平稳前进的过程中,人员的流失和增加与成本成正比,这时大型企业会通过专业的职工培训,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通过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增加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劳动经济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剖

(一)劳动关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劳动关系主要表现在员工之间的调动和人事的变迁,通过员工之间的调动可以充分把握企业的发展脉络,通过人事变迁的理解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概况和规模。

员工之间的调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员工之间的调动主要是通过部门之间的转换、职位之间的转移、新增部门和职位来实现的,用这种转换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步伐的跨越式前进,实现企业的重大发展。以杂志社为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大致的公司框架,并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会根据需要新增网络部、策划部、采编部、维修部、甚至是给职工提供食宿都有可能实现,这些可以证明,企业的不断发展是随着人力的不断增多而实现的,由于这些新增部门有人力需求,救使得新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来,所以除了增加新的人力资源,原有职工的`职位转换就成了重要的实现方式。

人事的变迁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增加和减少,通过新入职员工的人数增加和流失员工的人数减少,表现企业的人事变迁,企业的人事变迁还表现为一种新的方式,就是员工的职位等级上升或者下降,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企业的人事变迁是一种重大的劳动关系的变化,它不同于员工之间的职位转换,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表现方式,以人力资源的减少表现劳动关系的减少,体现企业经济发展的下降;以人力资源的增加来体现企业的飞速发展,在扩张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有很大需求;以员工职位的上升与下降体现企业有效管理的先进性。

(二)经济关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工资水平与人力资源的发展关系和人力资源的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这两个与企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关系能够得到很确切的说明。

员工的工资水平与企业的发展成正比,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同样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企业专职员工的培养,所以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就与人力的发展相一致。在企业不断发展扩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增加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样企业的发展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加优厚的薪资待遇。在企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发展就会和工资发生密切的联系,成为连接企业和职工之间唯一的纽带。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不得已的人力资源的减少情况,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改革,精简了一批重复性劳动的职工,或者是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将多余的职工解聘,这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减少,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弃卒保车”的经营策略,但是在一般的经营状况之下,人力资源的控制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适应,不能人力资源多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样就会造成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拖后企业的发展脚步,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关系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配合,适宜的经济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企业中适应的人力资源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劳动经济关系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经济关系中,人力资源的发展在企业资金运营中有主要的体现方面。相对于劳动经济关系来说,企业人力资源关系就是与企业的资金运营相配合的主要发展方式,在大型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为员工提供很多保障和福利,这是以企业雄厚的资金运营为基础实现的,员工也会因为企业的良好待遇一直留在企业任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这是一个两方面都有促进作用的劳动经济关系。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的关系要实现规范化,以保证企业资金运营的有效继续性,用企业丰富的资金供养人力资源发展,用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在一定时间之内,企业相关的投资应该说是固定的,只不过相对应的劳动力数量在变化。劳动力的劳动边际收益超出了其对应的劳动边际费用,这时企业就要合理的提升劳动力投入力度,以便能够有效达到企业最大化效益。相反,劳动力边际对应收入若是大于其对应劳动边际费用时,这时企业就要合理的考虑劳动力力度的投入,以充分节省其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在劳动力对应劳动边际收益与其对应劳动边际费用相等时,这时其相关劳动力应用程度是最优化的。但是,从长期发展来讲企业资本的投进额度以及其劳动力投入对应数量均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企业经过投进较多资本来购买相关的机器以及厂房等,这样能够确保其产品的生产量,或者说是应该提高雇佣的劳动力来进行工作,以便于提升其产品的产量,这也就是替代效应。若是其劳动人员的工资有所提高,这时可以经过提升其对应资本投进来合理替代劳动力投进,相反,若是其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那么就要经过雇佣较多劳动人员来生产较多产品,这也就是相关劳动力以及资本间所存在的互相替换。

篇14: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学论文

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学论文

摘要:淮海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并未使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反而因战略边缘化、行政壁垒、要素外流、观念落后、交通闭塞、核心城市带动性弱等原因,致使这一区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淮海经济区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通过对淮海经济区现状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打破行政壁

垒,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加快城市群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等建议。

关键词: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

1986年,淮海经济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江苏省徐州市成立,由苏鲁豫皖接壤的14个地、市组成,后发展到20个地市,近年来,又进一步增加到24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2.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末户籍人口达1.48亿,占全国的11.0%。虽然淮海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区域的发展始终相对滞后,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南北两个经济隆起带之间,被挤压成一个经济发展断裂带。近年来,这一经济低谷终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国家正式启动《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制订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淮海经济区各市迎来了“低谷隆起”的新机遇。

截至20,淮海经济区经过23年的联合发展,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各成员城市坚持“目标同向、科学崛起、一体多元、开放互动”的区域发展理念,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优异成绩。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5763亿元,是1986的49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7%,比1986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9.11亿元,是的3.3倍;完成城一、淮海经济区发展现状镇固定资产投资12634亿元,是20的4.5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632.48亿元和14768.99亿元,分别是年的2.8倍和2.6倍;有10个城市从2004年起相继实现“双超”(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有12个城市人均GDP超过2万元人民币,涌现了一批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50位的城市和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市)。二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区内1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快7.9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快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全国快3.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快2.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速比全国快11.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比全国快11.9个百分点。三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淮海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21.6∶46.5∶31.9调整为2009年的16.1∶50.1∶33.8,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提升3.6个和1.9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38277.29亿元、4509.37亿元和2621.5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4.7倍、5.2倍和6.1倍。全区吸纳长三角与环渤海沿海地区项目转移1000多项,引进利用外资达77.05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达181亿美元。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承接区外优质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热点地区。这些都说明,淮海经济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板块,43所能带来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知识溢出等优势及外部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配置总是由市场进行自发地调节,并且总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聚集,从而形成发达地区要素倍增、欠发达地区要素递减的局面,最终导致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这就是经济运行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干预,这种现象几乎是无法逃避的。长期以来,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地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矿产资源等不断流向发达地区,使这一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

淮海经济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受孔孟文化和江湖文化的熏陶,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具有明显的农耕经济特征,缺乏主动竞争、开拓创新的现代思潮;而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由于首先接受了现代思想的'同化,主动适应并很快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因此从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看,淮海经济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的意识不强,在市场竞争中势必要处于劣势地位,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先决条件。但改革开放以前,淮海经济区的交通状况比较落后,除了“京广”、“京沪”及“陇海”铁路在境内穿行外,各市县之间一般仅靠低等级公路连接,进出比较困难。

广大农村的交通条件则更差,特别是豫东、鲁南及皖北的一些地区,长期处于进不去、出不来的封闭状态,造成了这些地区信息难以沟通、经济缺乏活力的困难局面。

利用基数―乘数模型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进行研究,可得出核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经济区内,中心城市的“发动机”作用都不可或缺,就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北京之于环渤海、广州之于珠三角,撇开较为发达经济区不论,仅以新欧亚大陆桥为轴线,共有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经济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部经济区。然而,在这5个“中心”中,只有徐州是个地市级城市,其余4个都是省会城市,以徐州目前身份,调动四省24个地级市资源共同发展,确实(三)要素外流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经济因素。

(四)观念落后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文化因素。

(五)交通闭塞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载体因素。

(六)核心城市带动性弱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

是一个我国正在崛起的经济增长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淮海经济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终因基础较弱、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仍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区域。目前,全区GDP仅占全国的7.7%,低于人口所占比重2.3个百分点,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居民人均储蓄约为全国水平的一半。全区城市化率只有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加明显。淮海经济区人口是长三角地区的1.6倍,土地面积是1.8倍,但GDP仅为长三角的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8%,实际到账外资为10%,进出口总额仅为5%,非农产业比重比长三角低14个百分点。总而言之,当前淮海经济区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传统产业同构化矛盾突出,新兴产业发展不快,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处于经济国际化的拓展期,开放型经济规模小、总量少、水平低;处于城市化的起步期,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承载能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外向化进程明显落后。

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形成整体落伍现象,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与淮海经济区搭界的有“长三角”、“环渤海”、“中部崛起”等,但淮海经济区从这些战略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多,接应到发达地区的辐射和政策的惠顾相对较少。因此,淮海经济区实质上处在宏观政策的“夹缝”区,是中、东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塌陷”区。这种被宏观战略边缘化现象,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政策因素。在这种因素影响下,淮海经济区处在与周边区域机遇不对等、发展不同步的不利地位,使发展的难度明显增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势必要逐步拉开。

淮海经济区的24个省辖市,隶属于苏鲁豫皖四个省。

作为独立的行政单元,省与省之间经济和社会交往相对较少,特别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痕迹,要完全打破行政壁垒,还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受行政区划的束缚,导致淮海经济区内各市各自为政,协调与联动不足,一些重要的发展战略很难达成一致,低水平重复建设甚至抢夺资源、项目等恶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同质性的产业结构丧失了产业集聚二、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一)战略边缘化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政策因素。

(二)行政壁垒是影响淮海经济区迅速崛起的体制因素。

区域发展

44《统计科学与实践》3期前要素外流的势头。要大力推进各类专业市场做大做强,提高知名度,扩大辐射圈,争取经过5-的努力,在淮海经济区建立起既分工明确、又相互依存的市场体系,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合理流动。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化体系,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将交通、公安、司法、教育、卫生、劳动、保险等各种职能扩大和延伸到整个经济区的范围,统筹规划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建立起完善配套且运作协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经济区的优势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着力打造城市群,培育区域增长极,是加快淮海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要充分利用淮海经济区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四省边缘区域联动发展的增长极,强化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经济区内产业集聚优势,使都市圈范围内的城市密度加大,投资环境做优,形成具有一定优势、规模和竞争力、吸引力的区域。要充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拉动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资源、人口向核心城市集中,迅速做大做强核心城市,发挥核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努力形成以徐州都市圈为核心,鲁南城市带、郑汴城市群、“两淮一蚌”工业走廊联动发展的新局面。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培育,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划,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徐州优惠和扶持,依托徐州在经济区内区位中心、交通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的实际,重点将徐州培育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旅游中心、科教人才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并由此辐射,带动整个经济区城市网络组团式发展。

目前淮海经济区的龙头企业不多,且规模不大,带动功能相对较弱。建议经济区各市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资产联合,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等方式,提升企业的产业层次及产品竞争力。要加大扶持力度,对潜力大、前景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使其尽快成长为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大龙头”。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各地区重点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特色产业,在整体上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促使各地区优势互补、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提高经济效率。重点将淮海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家资源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交通枢纽密集区,国家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区域市场一体化实验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高萍)

(三)加快城市群的发展,特别重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培育。

(四)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勉为其难。从经济实力看,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小,GDP总量最大的徐州仅占整个经济区总量的10%左右,且与济宁、临沂相差不大,核心城市间出现了三足鼎立的情况,表面谈合作,背后忙竞争的情况。反观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经济总量占达全区的四分之一以上,是第二位的苏州两倍以上。再从城市首位度情况看,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和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首位城市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城市首位度越高,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度为1.2,低于长三角地区城市首位度1.63个百分点,反映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市化建设有待加强,总体实力有待提升。

结合前两部分分析,淮海经济区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基于目前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所属不同省份,经济结构及产业机构相似的实际,要发挥区域经济的作用,促使各市能在区域振兴中实现跨越发展,就要去除发展中可控的不利因素,例如形成合理的城市分工体系,强化核心城市快速发展,避免城市间的过度、恶性竞争,消除商品与生产要素地区间流动障碍多、交易成本高等等。总之,要抓住当前的难得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切实推进淮海经济区的迅速崛起。

建议

国家发改委和苏鲁豫皖四省发改委,及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速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早日出台。认真研究区域发展的规划定位,建议明确淮海经济区作为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产业资本优先转移承载区,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优先发展区。加强区域发展的政策研究,建议专家学者、各成员市围绕中心城市培育、基础设施推进、公共服务构建、综合改革实验、重大项目布点和重大项目推进、区域财政、金融和投资等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调研,形成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振兴细项方案。

建议经济区内各市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要素集聚问题,在经济区范围内要统一布点,避免相互碰撞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特别重视要素市场建设,制定经济区特有的优惠政策,增强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力,遏制当三、关于淮海经济区加速振兴的思考(一)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

(二)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15: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论文

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思考论文

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手段的首选,但西方经济学教学案例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A实践,本土化案例资源缺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学原理。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并提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对策建议。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的基础。由于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模型复杂,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经常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征

案例教学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利用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分析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相比较,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研讨性等特征。针对性,指每一个案例都是针对实际典型事例,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性,强调教学案例一般来源于实践, 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的、真实的事例;研讨性,强调案例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指通过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讨,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本土化案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土化”是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西方化”提出的,是指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所展示的案例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本土化案例区别于一般的案例和案例研究。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去理解经济学理论,学生往往感到内容抽象而枯燥,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探索适用于西方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形式把抽象的经济理论呈现给学生。对此,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的大量案例基本上都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事例运用的很少,导致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际的严重问题,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本土化案例教学运用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绝大部分选自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这些案例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很少有来源于国内的案例。尽管有些案例已成为经典,但毕竟这些经典案例产生于西方社会经济实践,既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又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逐渐开始在经济学专业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 理论和案例的“西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2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运行,为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整理加工,完全能够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本土化案例。因此,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符合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经济学理论;如何创造生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对具有认知的事例进行分析思考,以掌握枯燥的经济学概念、图形和抽象的数理模型。可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实现西方经济学教学实用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确定性结论。但是对于数学模型的引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学生而言,当经济问题被描述为一系列抽象难懂的数学符号时,经济学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低,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种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学生对教学中根据国外的典型经济学事件整理而得,用来阐明西方经济学原理的经典案例可能会有陌生和隔膜感,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不能准确把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仅有西方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应该补充基于中国特定背景的本土化案例。

本土化案例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活事例,发生在学生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借助于发达的媒体,他们可通过各种渠道对事件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如果把这些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事例用作案例,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进一步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经济学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

(三)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目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这种现实国情差别的存在,使学生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案例,很难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引入学生身边熟知的本土化案例,可以从案例中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中国国情,降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数理性,增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化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通过对大量现实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收集和撰写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收集的案例进行整理、讨论和加工,最后不仅形成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本土化案例,而且整个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应注重采用本土化的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中国本土案例的学习研究,更好理解阐述西方经济学理论。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案例教学本土化重要意义的认识

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学习和掌握经济理论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的的本土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案例教学,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还是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经济学教育,应遵循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本土化不仅要求研究上以中国本土经济问题的研究为主,而且教学上要编写采用具有本土化内容的教材,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用本土故事阐释经济学理论。对于案例教学,除了仍要沿用普遍认可的经典案例,还要开发和选择既符合西方经济学学科特性的,又能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本土案例。因此,作为学校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极作用,更长远重要的要认识到本土化案例教学对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故而对案例教学本土化,学校应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在案例搜集、筛选,总结交流、教学安排等方面都要给予支持。

(二)搜集设计本土化教学案例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多是国外案例,现成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不多。因此,要实施案例教学本土化,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搜集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建立并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为此,教师必须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和渠道收集案例材料,并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尽量选择综合性、时效性、典型性,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案例,突出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但是案例的搜集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自身平时必须注重大量的学习和积累,要经常查阅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方面的资料,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不断更新、充实本土化案例资源库。同时,我国历史遗留的文化典籍中蕴藏有大量丰富的经济学案例及思想观念,应注重对其进行挖掘、整合和梳理。此外,可鼓励学生自己搜集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本土化教学案例的积累。除了课前精心准备、选择案例外,任课教师还必须在借鉴吸纳诸如管理学等其他课程教学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本土化案例必须进行必要的编排和设计。对在课堂上已采用的本土化案例,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编写有深度、有亮点的精彩案例,保证本土化案例的新颖性和可传授性。总之,只有教师自身在备课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完成以本土化案例教学为手段的教学任务。

(三)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高。教师需要从传统讲授法的以教师为主转变成师生互动,甚至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层次和特点、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花精力搜集、整理、编写和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课堂上还要精心组织案例教学。不仅在案例讨论时要引导学生,而且讨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评价等等。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培训、观摩、研讨交流等转变教师的思想,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精心组织安排本土化案例教学

西方经济本土化案例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合理有效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首先,教师在掌握案例教学基本要求和环节的前提下,课前要吃透理论,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本、专科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特点,精心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其次,课堂上精心组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把案例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案例并独立思考,然后针对问题和教学要求,运用所学理论,讨论分析案例并寻求解决方法。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从而达到在相互交流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总结,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第三,课后可要求学生进一步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可对案例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要求,教师应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引入本土化案例,学生可通过本土化案例的分析、讨论和研究,加深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认识。

篇16:中外管理思想史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中外管理思想史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一、前言

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发生,然而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管理学的发展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短短一百年时间里,管理学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形成了丰富、系统的理论结构。中外管理思想史是古今中外关于管理的理论和观点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中外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中国和国外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发展历程。对中外管理思想史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对于引导中外管理思想史学科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中外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主要包括在从管理学的角度专门对古、近、现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以及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企业史所体现的管理思想的.研究。王平一(2005)认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理论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现代管理活动。贺竞择(2009)从儒、道、兵三家管理思想出发,评析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陈志龙(2009)认为,注重管理活动中人的能动作用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史的主要优点。陆瑜芳(2011)指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顺应历史潮流、以人为本的优外,还存在一定意义的消极部分,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还需借鉴西方的科学管理思想。张金山(2012)通过研究先秦儒家的和谐管理思想,认为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完全生搬硬套,忽略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了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

(二)西方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李宏图(2009)研究了从改革开放以来30年来的西方管理思想。黄小晏,张全新(2009)则研究了杜威“思想五步说”方法论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大量学者对西方管理思想的研究,使其有了长足发展。王宏(2014)对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演变及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管理思想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管理时代这四个阶段;是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大环境需求的产物。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邱伟伟(2008)对其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科学管理思想中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启示。王永民(2005)对泰勒的管理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泰勒的管理思想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在1901年以前,泰勒的管理思想体现的是如何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是技术主导阶段;在1901-1911年,泰勒逐渐注重人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在1911年以后,泰勒认为没有一成不变且在任何情况均可用的管理理论。

(三)中西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现状

中国管理思想及西方管理思想各有千秋。在当今世界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传承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还需学习借鉴西方好的管理思想。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有必要对中西管理思想进行具体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发展。孔德龙(2009)、陈晶(2011)、朱宝玥(2012)深入分析中西方管理思想及理论,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有效方法。章迪诚,张星伍(2012)从人文视野下研究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了中西方在管理视角、管理基点、管理方法、管理行为和管理原则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陈勇(2013)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愈发激烈,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管理才能抵御风险。任志安(2001)从中西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出发,发现中国管理思想从人本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与西方科学管理的有机融合;而西方管理思想则从科学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与中国人本管理的有机融合。陆瑜芳(2010)认为借鉴西方管理思想的可取部分对我国现代化管理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陈志龙(2010)认为中西管理思想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管理活动中,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群体合作也越来越重要。大量学者开始探析中西管理思想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张丹(2009)对中外管理思想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企业需加强人性的管理。宫敏娜(2011)比较分析了中西人本管理思想,认为理清中西人本管理思想的关系对建立中国特色人本管理具有借鉴意义。陈诗(2006)、郭磊(2010)认为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认识也不同,构成管理的出发点不同、管理目标不一致,造成了中西管理思想的差异。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本管理思想,需要吸收借鉴西方人本管理中的精华进行开拓创新。

三、总结

管理思想在反映人类管理实践过程的规律和本质的同时,也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管理特色。中外管理思想史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管理实践等的研究,为现实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因此对管理思想的研究首要做到尊重历史事实,然后再遵循有借鉴、启发意义的选取原则,选取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

相关专题 资源管理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