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

广亚洁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广亚洁”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共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

坚持隐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的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实效性不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导致学生道德认知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本文从隐性德育的角度,通过对隐性德育的概念、内容、功能、和途径的分析来探寻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认为坚持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相结合的方法,是促进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隐性德育显性德育德育实效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令人苦恼的是德育工作并没有取得很显著的效果。我们传统的德育有两大弊端,一是“知识教导”,将德育同智育完全等同起来,将美德作为知识灌输给学生;二是“机械强化”,而使学生饱受知行脱节之苦。而不少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硬性的指令性教育的缺陷,试图从构建环境氛围,指导学生从活动入手以改善高校德育方式,只是往往对活动或文化的内在认识不够充分,容易忽视活动过程的整合性,使得诸多看似热闹的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进行隐性德育,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的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工作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既可以采取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也可以采取非直接的、不明显的、暗含的方式实现德育目标。通常,前者称之为显性德育,而后者称之为隐性德育。隐性德育是与显性德育相对而言的,凡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形式直接的德育方式,都属于显性德育的范畴;而其他能产生德育效果的教育方式,即统属于隐性德育范畴。

关于隐性德育的概念,有关学者普遍认为:隐性德育是教育者采取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正式教育计划之外的各种活动、各种文化宣传、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实,道德教育的经验也已告诉我们,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育,效果会更好。隐性德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受教者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隐性德育的功能

1、能全面覆盖学生的生活空间,多方位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高校传统德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显性方式进行。它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定局限,那就是它难以覆盖学生学习之外的时空,德育的真空则易由此产生。那么,德育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隐性德育因其覆盖面广,正好可以弥补显性德育的这一不足。隐性德育可渗透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常规教学、生活管理、校园文化、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规章制度等形式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寝室,学生都会受到隐性德育的影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熏染。这种影响可以说无所不在,但又无影无踪,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自然熏陶下得到提高,因而能够慢慢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呈现潜滋暗长的态势。而这正是德育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2、能有效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心理具有一种“自身免疫”的功能,即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有区别的外界思想试图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原有的思想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高校隐性德育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为受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受教育者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这种教育对象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状态,无疑能大大弱化学生思想“防护层”的阻碍作用,使其在无反感而积极的参与中来实现教育目的。总之,隐性德育所创设的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机制,使他们真正将道德规范和要求在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磨练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3、能补充强化显性德育,增强德育实效

显性德育是德育的主要形式,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单独依靠显性方式是难以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的,必须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以补充和强化显性德育。高校隐性德育本着教育人、改变人是一个长期过程的观点,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德育目的和内容放置于各种环境因素中,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应,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其一,隐性德育以其影响范围的广泛覆盖到显性德育难以到达的时空,能在学习、生活、娱乐的多维空间全方位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对显性德育起到补充作用。其二,隐性德育注重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能有效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转化,强化显性德育的功能。可见隐性德育在补充强化显性德育作用的同时,使得德育形式更丰富、更完善,能更好地发挥德育作用。所以,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本质上是彼此支持、相互补充的,只有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隐性德育的途径

(一)教师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人格魅力是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而以身示教最具有说服力、最具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道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

1、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学子,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还要有博大深蕴的爱生情结:首先表现在相信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不一样的巨大潜能,鼓励学生去不断地自主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次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与学生讲话、交流都应“平等共处”,决不能“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应多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2、为人正直,堪称人师。

在教师的眼里,无等级之分;在教师的胸中,无世俗之染;在老师的情感世界里,极少有“晕轮”现象;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困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帮助和关怀。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应该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才能与他们沟通、得到他们的爱,从而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严格坚持道德原则、践行道德范畴,让学生在观摩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品味道德,习行道德,并在学生作出正确道德行为时有意无意地进行表扬或批评。

3、因材施教,正视差异。

教师要面向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从不像“工程师”对待“零件”一样去对待学生;教师是一名向导和顾问,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立足于推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的发展。

(二)让道德环境塑造道德人

德育,关键就是培养人的德牲。隐性德育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无声有形的物理环境“说话”,让有形有声的校园文化“说话”,学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地约束了自己不规范的行为,置身于文明守纪、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便也自然而然地习得了很多美好的品德,形成了德性。

(三)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这决定了它决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应该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

高校的“两课”作为一种基础人文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其三观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课”在道德教育尤其在隐性德育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对高校两课教学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学科渗透要注重隐性渗透。如笔者所承担的“中国传统道德”一门课中,经常给学生观看道德与法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当前的道德状况,让德育的内容在学生积极的体验中深入心灵,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不仅是高校“两课”的任务,其他学科也承担着独自的不能替代的职能。

(四)在活动中形成德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德育方法理应加入实践环节。一方面,在校内的教育过程中,通知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让他们自然地、自主地呼吸到“德性”气息。另一方面,开放式的学校德育创造让学生走山书本、走出课堂、走山校园、走向社会的实践机会。学生亲自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来缩短教育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他们从中获取真正的道德知识和实际锻炼。在这里,德育不再是空喊口号,不再是硬性说教,而是人的活动,自然的活动,自主的活动。学生通过拥有的各种道德基础知识及掌握的各种“道德语言”,通过实践,通过主动思考,亲身加入、体验,进一步开放自己的知识体系、情感体系,将潜在性发展成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转化,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德育工作重要性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全社会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局面基本形成。然而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决不能硬塞给学生,或通过振臂高呼、强化说教所能达到的。综合以上三方面所述,隐蔽性道德教育是最好的选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以身试教,环境中营造气氛,学科中渗透德育,活动中形成德性,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3】古人伏主编:《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版。

【4】周之良著:《德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篇2:构建德育创新模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论文

构建德育创新模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德育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健在于学生是否通过课堂学习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努力构建德育创新模式,增强了德育实效。

一、着力课堂,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型德育课模式。

德育课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我们在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教学中,主要实施的是三种模式,即讨论式模式:出示讲座题目一定向学习教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组式模式:自我尝试学习----小组交流思想----小组代表发言----评出优秀小组;实践式模式:教师公布实践要求----各人(分组进行实践)----汇报实践情况----得出实践结论。我们的养成教育研究做到了“五有”,即: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内容,有按时评价的制度,有评价结果的处理,有阶段小结和表彰制度。

二、创新形式,构建自主讲座式德育活动课模式。

在我校,德育活动课的表现形式为班队会、夕会、学校集会、户外活动、基地活动、参与各类考核等。各类活动课坚持自主讨论的基本形式,如班队会、夕会、户外活动,一般程序为:师生共商活动目的----学生讨论活动内容及方式----班主任或辅导员指点引导----师生小结收获,把学生始终置于主体地位,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一位班主任组织一次《我能行》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是这样进行的:由学生主持人宣布本次班会主题,学生人人动手动口,以我能行为内容充分展示自我----画画的,写字的,表演小品,唱歌的,弹奏乐曲的,小制作的,跳舞的,展示礼貌行为的,一时间,学生完全进入自主状态。教师据此与学生一道提示做人所需要的基本道德与素质,学生通过活动明白发展的意义。再如参与各类考核评价,日常行为规范分家、校考核两部分,先由学生对家、校各部分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在班上自我介绍自评情况,再申请班级师生和家长对其进行考证,最后学生自我认同,归结优缺点,确定奋斗的方向;对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班级自我评价、学校对班级和办公室的考核评价,学校和班级都要吸收学生代表或全体学生参与到评价考核中来,让学生体验在创建名校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中当家作主的欢乐,关注自我成功感。

三、抓住重点,构建渗透启发式课堂德育模式。

立足课堂渗透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渗透什么,渗透的时机,怎样渗透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我们着重于启发式的构建,努力清除“贴标签”、“插尾巴”式的硬性德育痕迹,充分挖掘教材及师生互动的情感资源,备课时备出渗透的时机、启发的形式和德育预期效果,对学生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其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建立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明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他人和做人的浅显道理,为形成道德意志、转化道德行为打下基础。在课上把握住点、时、度的.有机结合,如一位数学教师教学二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课间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在一分钟这个单元时间里,写字、做题、写话,再让学生说出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做了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让人觉得德育教育水到渠成,时机把握好,学生既确立了珍惜时间这一道德认识,又体验到了争分夺秒和合理支配时间的意义。又如一位语言教师在教学《高大的皂夹树》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皂夹树的精神品质(舍已为人、乐于奉献);再让学生赏析课文,体味优美的字里行间是如何表现的(春,挡雨、淋;夏,遮阳、晒;秋,洗手、熬;冬,取暖、烧),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皂夹树的精神品质,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这种渗透如涓涓溪流,沁入学生心脾。事实证明,只有启发式才是学生喜爱、也才能收到效果的课堂德育模式。

四、创设机制,构建主体合作式自我管理模式。

自我管理无疑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然容易得多。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要努力创设主体合作的机制。首先要创设激励机制。积极地大胆地引导、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在合作中比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近几年来,我校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都是学生在合作中养成的;再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向贫困无援的同龄人献爱心都成了学生合作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创设方法机制。合作的方法很多,在校内,我们建立起了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的基本形式,讨论、辩论、比赛、评价是其主要形式,让学生记住:我不仅是我们小学的学生,更是市级名牌学校的学生,这样激励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自豪感,更有利于鞭策学生行为,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再次要创设监督制约机制。小学生可塑性强,涉及六个年龄段,在合作中加强监督和制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监督制约要以纠正不良行为为目的,教师要引导监督者与同学为友,说服帮助,注意不与同学为敌,否则会引发班级、小组之间的不团结。教师更要处理好监督制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自觉克服小团体意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敢于自我管理敢于合作,这大概就是俗话所说的“男服学堂”的道理吧。正面激励、指点方法、监督制约有利于学生合作,发挥自我管理的积极效益。

五、摆正主体地位,构建尊重信任式心理指导模式。

义务教育讲求平等,因此,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把办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准则建立在“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基点上。这样才有可能构建起真正的尊重信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事实上,时时处处尊重信任学生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转变一些观念: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动态的,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为友,使其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等等。它需要学校采取措施建立师生平等友爱的环境,通过办公室建设、文明班级建设和教师年度考核等形成评价把尊重信任学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日常行为中。它需要学校领导、教师经常性的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遇有学生心理问题,务必冷静思考对策,施以正确的心理疏导。①谈话的语气要平和,态度和蔼,让学生想倾诉,敢说出;②谈话的时机要选择,地点要安静,时机上过急有必反的可能,过缓也有因遗忘而造成转化困难的可能。一般选择在学生对某一行为和现象处于彷徨困惑时为最佳时机,地点要选在心理咨询室和其他相对安静的地方;③谈话时师生必须平等,气氛融洽,让学生坐着甚至还应给学生倒杯水;④与家长通报务必避免“告状”、“打小报告”之嫌⑤谈话中要采用列举、比较、分析、鉴别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转变认识,转化行为。尊重信任学生还需要教师有包容学生过失的品格。可以说,任何人的成长不可能没有过失,学生有了过失,教师如果不包容,很容易对学生生发怨恨心理,影响其教育态度和心理指导方法,首先包容然后教育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被尊重被信任中反思自己的言行,收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六、精心设计,构建潜移默化、环境育人模式。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其真正发挥潜移默化和熏染作用,重在环境设计上。我校的环境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让墙壁说话。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校训等大字,依次可以看到“三风”建设目标,再次可以看到各种图案、伟人画像、名人名言,图文并茂的规范教育和礼仪教育标语牌,还有学生作品镜屏、宣传橱窗、板报和精心制作的展版。置身如此的环境中,让人顿生奋发向上的感觉。2、让花草树木传情。错落有致的树木、碧绿如茵的草坪、千姿百态的花草使人觉得精神爽朗、心态怡然。3、让地面成为舞台。我校面积小,且呈南北向四级,大小场地有4个。一到课余,学生纷纷走向室外,在各自喜爱的场所去锻炼,去活动,一片生机盎然。4、让自己的言行成为他人效信的楷模。这正如事事是德育环境一样,我们致力追求人人是德育环境。对教职工,我们要求穿戴整洁,仪态端正、潇洒大方、不当众抽烟,升降旗、课间操、集会集合更要以身作则,不讲话,不躲荫、甚至不能接移动电话,保持站立和走动的良好姿势,使用亲切的普通话;对学生我们要求站、立、行姿势要讲究,语言要文明。师生都要时刻注意自己以文明的言行去影响他人。这样相互影响,天长日久,不仅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能让学生觉得在学校师生的确是平等的。5、让学校给学生以美好的回忆。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能育人。我们执行各种制度不是声严厉色,而是充满着人文关怀;让有形的制度变为学生无形的心理状态,进而实现言行的规范;我们还设有红领巾广播室、阅览室、团队室、劳技作品陈列室、荣誉室,对新生进行年复一年的爱校教育。在教室编排上采用同级隔离制,站队集会持牌制,让校园的每个空间都具有教育性,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七、扩展空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育人模式。

为了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广泛与社会、家长联系,努力构建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养成教育网络。1、呼吁社会支持,净化育人环境。由于学校地处县城区,辐射城郊村庄,居民素质水平不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各异,加上各种媒体的影响,往往是“校内一周功(正效应),校外一分钟(负效应)”,使德育陷入困境和尴尬。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经常利用广播、电视、书信进行学校教育的广泛宣传,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收到较好效果。2、重视家长培训,提高家长育人水平。一方面,学校每期召集各区域有一定威信、正义感,号召力强,乐意服务于学校发展的优秀家长代表进行座谈,互通情况,由家长代表学校做宣传,发展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各班每学期举办一至二次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的全员培训,推荐育子有方的家长现场交流、实话实说,并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增进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学生养成教育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3、家访信访并举,形成教育合力。全校教师每期至少进行50%的家访,与家长及时沟通教育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校内外养成教育评估的真实性和实效性,防止学生“两面人格”不良心理的形成,同时学校每期还要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点训练内容以公开信的形式致全体家长,取得家长配合。上述办法充分调动了社会、家长参与学校养成教育的积极性,实现了“1+1+1>3”的效应。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着眼整体构建,不断创新,加强实践活动,坚持情感激励,施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取得优化的教育效果。

篇3:提高德育课堂教学实效论文

提高德育课堂教学实效论文

摘要: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切实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德育教育;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不仅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如何改革和创新,怎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容易做到,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基于这种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平等性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目的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定的法律原则为依据,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并体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要求。

3、互动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在道德教育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的保证。

教师须在德育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导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有效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尚需培养和造就,学生身上蕴涵着一定的主体性,有待教师的合理激发。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自我修养,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加强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教师只有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为增加德育的针对性,教师需进行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教材

教材是用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教学资源,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教材是指教科书以及各种辅助资料,教科书、图片、影音资料和网络输出资料等;隐性教材包括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例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事件、焦点人物等“活的教材”。教师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教学宗旨对相应内容筛选、加工,有针对性地将之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去,绝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学生

社会的复杂变化,必然引发职校学生素质方面的新特点。例如,学生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等。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紧贴学生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3、研究社会

由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加上职校学生具有求知欲、猎奇心强及思想行为日趋成熟等特点,使得他们能快速地获知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和事件。但他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尚有欠缺,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 因此,德育教师除了要及时掌握社会学习之外,还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类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并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各种社会事件把握世界和国家发展形势,做到与时俱进。

三、提高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说服力

教师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德育教师尤其应该秉信“身教重于言传”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概括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另外,作为德育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高的分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起到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2、增强科学文化素质

能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教师。一个教师不应只具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和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育人成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人的过程是相当细微和复杂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过程不但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耐心、细心,甚至要能承受被误解的心理考验。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委屈带到教学中去,不能在课堂上发怨气,散布腐朽思想。所以,教师需要有控制情绪的良好心理素质。

4、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不但学习教师的文化知识,还把教师当成做人的楷模。青年学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往往在学生心目中占特殊地位,行为表现最容易被学生模仿。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品德言行就要有较高的要求。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谈吐大方;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平等待人,处事公平;谦虚谨慎,不亢不卑;热情亲切,平易近人;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等,才能说服学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才能在教育中收到“以德服人”的良好效果。

篇4:高校德育实效分析论文

最新高校德育实效分析论文

一、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道德建设,是高校进一步发展、保持稳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首先,以德治校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潮流。在这样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人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问题更突出、更尖锐、更紧迫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国家、民族、社会负责,更应对整个世界人类的未来负责。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人才的科学素质与人文道德素质的日益不和谐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国家或世界事务管理的良性运行,都需要借助道德的力量发挥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即将形成,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节奏将日趋加快,对此,如何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提高道德判断力,避免人们在急剧变化的形势面前出现道德困惑、理想错位和信念迷失,是德治的使命所在。高校要在未来的人才和知识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社会责任感及自我约束能力,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攀登和探索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无疑需要高校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去培养和塑造,方能实现。

其次,以德治校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的道德既有共性,又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因此,高校讲以德治校,这个“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而是既涵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高校以德治校,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校,而决不是以腐朽没落的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去治校,这是由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将不断向高校提出新的道德问题,高校德育这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帮助学生探讨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问题,并不断开辟新的道德途径,使高校以德育人更能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再次,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贡献,对高校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德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来进一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的重任,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化、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等渠道,充分借助道德的力量去培育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他们所认可、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二、以德治校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一个大环境,营造一个大氛围。把高校德育工作置于以德治校背景下的不同视角加以科学的审视和正确定位,是我们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目标确立及模式构建、内容更新、方法改进、机制运作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国际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中开辟高校德育新视野

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超越国界和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所展现的全方位的彼此沟通和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一种社会文化相互激荡和融合的具有人类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出现,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将日益国际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冲撞和整合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程度也将更加激烈,全方位的文化互动将更加频繁。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无疑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既要立足于适应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着眼于适应国际化大生产大合作的时代要求,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道德观,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社会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德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时,还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宽大的胸怀,去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善于借鉴世界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把高校德育放在世界视野中加以科学定位和正确抉择。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占领好高校德育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

第二,高校德育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着力构建高校德育目标模式和运作机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高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跟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后面被动、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是要面向市场经济,从道德发展本身的要求出发,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内涵,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道德环境,从而构建起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导向。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最先进的道德,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普遍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高校德育目标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高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日益成为广大师生所乐意接受的广泛性道德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和完善为先进性道德要求的过程。

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高校德育更能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成才意识,不仅能够担当起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而且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第三,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国与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竞争。从这一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必然是21世纪现代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目标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把德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是时代发展、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大学生各种素质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高等教育就要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产品。对此,高校德育要注重与各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教育学生学会以正确做人为立足点,把“会做人”与“善做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实效和创新,保持高校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高校德育客观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德育低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脱节,历史、传统与现实教育不相协调,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正气不足的问题等等。针对存在问题,高校德育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道德建设。其二,大力倡导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确立新时期的理想人格或道德典范。其三,把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起来。其四,道德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达到理想性与现实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其五,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开发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途径,改变教学模式,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德育新载体,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新的德育体系和德育运行机制,通过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五,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社会大环境的现实影响,把大环境各种有利因素注入德育工作,促其与社会“正位对接”

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独立王国,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德育就必须趋利避害,尤其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转型时期和信息网络化时代出现的种种消极因素要理直气壮地加以摒弃,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为高校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和展示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帮助学生通过对社会文化进行理性的筛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判断力,使高校道德建设更贴近社会文化环境,达到和谐与一致,共同唱响社会与校园的主旋律,这是环境育人的内在要求。同时,高校要树立大德育观,建立起社会、社区与校园德育联合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推进德育社会化进程,开展全社会的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事业心、责任感,更有协作精神和顽强意志,更富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第六,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两手抓”,努力营造高校内部良好的道德环境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同志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法”讲他律,“德”讲自律,前者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后者具有内在的自律性,虽然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条例来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以德育人,并把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育人的各项具体活动之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高校的形成和完善,从而发挥道德在治校、育人中的作用,并最终创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

第七,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体现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的促进,是通过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提高来实现的。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如何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标准及怎样实施道德行为,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育人质量能否得到保证。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在以德治国的理念中真正找到以德育人的正确位置,也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高校德育就必须在德育队伍的组建、培养、使用及创造良好的条件等方面下功夫,给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和发挥作用的舞台。大学生作为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及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是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高校德育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增强德育时代感,突出德育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注重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大学生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使学生既成才,又成人。

篇5:探索策略提高德育实效论文

探索策略提高德育实效论文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一致认为,应该把道德教育置于突出地位,否则21世纪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加强道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但目前道德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状浅析

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并不容乐观,加强以“八荣八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受到诸多因素制约。高科技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改变这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有限,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多数学校仍是“一张嘴、两支笔、三尺讲台”式的言传身教。教学手段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另外,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一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视了品德教育或注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孩子们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德育内容

1、充实德育的“双基”内容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德育教育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抓好基本的政治方向教育的同时抓好基本的文明习惯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上下功夫。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用身边的鲜活事例去影响学生。汶川地震中马健用自己的双手刨除了瓦砾下面的项孝廉,小学二年级的陈浩救出了几名同学后受伤。这些实例都是很好的教材。

2、充实良好心理品质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道德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做后盾,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按照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犯罪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这与他们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

三、具体方法

1、加强教师形象,为为学生树立楷模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2、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主体,叫是主导”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

3、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优选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1)、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就像著名画家达芬奇刚一开始学画鸡蛋一样,看上去鸡蛋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看时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

(2)、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

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

(3)、立足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德育工作要丰富多彩。可以搞一些文娱活动、道德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体现其实践性;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使德育成为动态话题,这样德育内容既要坚持传统道德的典范,更要立足现实生活,与时代合拍的德育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总之,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学校要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真,积极探索策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这样我们就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超前认识,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教育工作者无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措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2]陈桂生.中国“德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

篇6: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思考论文

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思考论文

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传统观念备受冲击,社会问题也因教育的导向而日趋复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度把教育抬至巅A峰也引向绝路,拜金主义又使教育落到低谷,走进迷茫;青少年犯罪率的直线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作为以升学预备教育的重点高中,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必须兼备良好的品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应重视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研究和实践。

一、重点高中德育实效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1、德育实践力度不够。重点高中虽然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尽管在制订学校计划时都强调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尺度,学校又不得不使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德育内容空泛。有的重点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较少或者没有考虑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核是什么;只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很难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有的即使暂时接受,也不能心服口服。此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有些重点高中只是应付课时,学生也心不在焉,德育教育效果较差。

3、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死板。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总处于被动教育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迫于学校、教师的威力而不得不坐在那里,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4、德育评价不规范,因人而异。有些重点高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最后闭卷考试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学校往往不能严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不佳,而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德育成绩平平。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时行为无所谓。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

5、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阅历较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利益观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严重影响了言传身教的教师形象,也影响所传授的德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树立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巩固。正如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

2、激活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迈向21世纪之时,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质教育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深深体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机。“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着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现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消亡了,同时,体现国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作为学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它产生、成长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不仅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险的。

3、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代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改变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师工作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的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去,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质,最后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是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每个教师都按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并自觉成为一名道德实践者。

4、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重点高中有义务向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道德评价

,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不能只以闭卷考试来定论。德育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德育教学内容“知”的了解程序(可以用考试来表示);学生平时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其中以“知”的了解和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为重点。将这些内容固定下来制度化加以平均就给出该生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方法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定成绩的做法。只有这样一个客观、真实的道德评价才能说服人,才能引导学生向道德的评价标准靠拢,才能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5、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有思想觉悟、有经验的教师组建政教处,作为专职德育教师。挑选品德较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教师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切实重视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对于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育观念。高中生是最具叛逆精神的,学生不再迷信教师的权威,不再对教师言听计从,师生关系出现新情况,因此为师者应努力走进学生心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往与交流,在师生交际中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等方面的再教育。

篇7:高中德育实效分析论文简述

高中德育实效分析论文简述

一、重点高中德育实效低的重要表现和缘故原由

1、德育实践力度不够。重点高中虽然对坚持以德育为焦点的教诲有了肯定的相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只管在制定学校筹划时都夸盛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尺度,学校又不得不使德育“提及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德育内容空泛。有的重点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伶仃的一样平常行为范例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一样平常行为范例的教诲,较少大概没有思量一样平常行为范例的内核是什么;只教诲门生应该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使门生很难从思想和举措上继承,有的纵然暂时继承,也不能心折口服。另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有些重点高中只是应付课时,门生也漫不经心,德育教诲效果较差。

3、德育途径单一,要领枯燥。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不停因此课堂教学为主,且习用西席讲,门生听的贯注式教诲要领,门生总处于被动教诲职位地方,这种教诲要领无法变更门生自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门生只是迫于学校、西席的威力而不得不坐在那里,倒霉于门生良好品品行为的作育。

4、德育评价不范例,因人而异。有些重点高中的西席在对门生举行品行评价时,总因此着末闭卷考试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门生一样平常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门生纵然犯了错误,学校通常不能严正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欠安,而平常表现较好的门生,由于没有被西席发明,所以德育成绩平庸。这样就会引导门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常行为无所谓。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门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品行。

5、德育西席队伍的团体素质不高。班主任现实上即是学校德育事情的具体构造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水平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事情的实效。随着西席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西席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生动、精神茂盛,事情也很投入,但由于生存阅历较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优点观的负面影响,有些西席不能同等地看待每一个门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紧张影响了言传身教的西席形象,也影响所教授的德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树树德育为统统教诲之基础的思想

观念是举措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树德育是学校教诲事情的基础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诲中不停牢固。正如台湾教诲家高振东老师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即是犯法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即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即是糜烂剂”。

2、激活品行资源,塑造民族配合的品行观、价钱观

在迈向21世纪之时,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题目值得我们寻思。李岚清同道在一次增强对青少年思想品格教诲的漫谈会上苦口婆心地说,我深深领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这天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即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急。“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即是指看不出能表现中华民族优良品行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如今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殒命了,同时,表现黎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诲的一种悲痛,虽然这不光仅是学校教诲的题目,但作为学校教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诲都有它孕育发生、生长的特别条件和情况,在漫长的历史生长历程中形成自己的奇特风格,这些奇特风格不光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生长的须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生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进重复教诲和严酷管理的效果。克日的教诲,不能脱离久长的民族优良传统,脱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光会低落德育的实效,从久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黑白常伤害的。

3、改进学校德育要领,生长门生的品行头脑、作育门生的品行本事

今世中门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门生自主意识显着增强,天性生长的要求非常猛烈。这就要求德育事情者转变传统的门生观,敬重门生的独立品行,叫醒门生的主体意识,充实敬重门生天性生长的要求,自觉地将门生置于教诲历程的主体职位地方,让门生更多地加入教诲,引导门生自动探究题目,探求真理,反省自我,完满品行。珍视生长受教诲者的品行头脑,作育其品行实践本事,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品行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境德研究与品行教诲的生长偏向。另外,转变德育教诲只是德育西席事情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西席都是德育教诲者的全方位的观念。将德育教诲渗透渗出到每个教诲要害中去,渗透渗出到每个学科的教诲之中。每位西席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模范。在德育教诲历程中,不光要教授品行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门生的情绪,只有在情绪上继承它,才气形制品行意志和品格,着末才气转化制品品行为。因此,品行教诲是个历程,不是一个效果。每个西席都凭据门生的知、情、意、行的生长规律去教诲,定能更好地作育门生品行头脑本事,并自觉成为一名品行实践者。

4、完满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重点高中的门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重点高中有使命向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品行评价,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另外,不能只以闭卷考试来定论。德育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德育教学内容“知”的相识步伐(可以用考试来表现);门一生常在学校里的行为考察;门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门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其中以“知”的相识和在学校里的行为考察为重点。将这些内容固定下来制度化加以均匀就给出该生的品行评价。品行评价要领采用民主化的要领,转变以往西席一小我私家定成绩的做法。只有这样一个客观、真实的品行评价才气说服人,才气引导门生向品行的评价尺度靠拢,才气使门生严酷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有品行的人。5、确切增强德育西席队伍配置

学校德育水平的曲折取决于德育西席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有思想觉悟、有经验的西席组建政教处,作为专职德育西席。挑选品行较好的西席继承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事情队伍的素质,又能表现德育事情者的庆幸感,使德育西席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要确切珍视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搪塞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诲观念。高中生是最具反叛精神的,门生不再迷信西席的权威,不再对西席视为心腹,师生关连出现新情况,因此为师者应开心走进门生心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连,敬重门生的主体职位地方,增强师生来往与交换,在师生外交中对门生施以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举行世界观、人生观、价钱观和传统品行等方面的再教诲。

篇8: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论文

关于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德育工作的第一线,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这些隐性德育资源对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功能的主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隐性德育 资源 功能

隐性德育是以无意识的、间接的、侧面的和渗透式的方式,它将德育因素渗透到物质文化环境、社会实践活动、人物的品质特征和个性特点等教育素材上,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暗示、感染、熏陶,使其德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感染,得以健康发展。它回避了显性德育中学生的逆反性心理,因其易于接受性而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开发隐性德育资源、寻找多样的隐性德育实施途径成为高校德育战线共同面临的课题。高校辅导员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隐性德育的重要资源。在高校德育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今天,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辅导员所蕴含的隐性德育资源,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对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蕴藏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

(一)高校辅导员的个人品德和性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大多为中共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生活的历练给他们以丰富的经验和更为成熟的人生信条、价值理念。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往往最容易得到大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在日常的交流和交往中,他们在工作中呈现的状态、处理问题时的方式方法以及待人接物中的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大学生以直接的观感和直觉的感悟,从而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辅导员如果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豁达超脱的人生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乐观的生活理念、昂扬奋发的生活热情以及公平公正的处事方式,就会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在学生群体中营造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氛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的感染,进而反求诸己,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提升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追求。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和谐关系有利于德育的内化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塑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成长的知心朋友,他们与大学生的接触最密切,对大学生最了解,因此也最容易得到大学生的亲近、信任、理解和接纳。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会激励学生自发地去努力识别辅导员的情感与理性。同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会激发同构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反思,形成相互感应、相互激荡的情感场和友爱相容的心理氛围。也只有在这种氛围内,辅导员才能够真正地将德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并且自觉外化为行为,这实质上是隐性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的无意识接受。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和活动设计中蕴藏着丰富的隐性物质形态德育资源

高校辅导员德育活动的实施,一部分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谈话教育展开的,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诸如此类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的,必然附着一些有形或隐形的物质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场景自然环境、建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它们如空气一般氤氲环绕,给德育活动的对象即大学生以直观而强烈的心理感受,对整个德育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力。这些无形的物质形态,对德育活动的整体推进将发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对整体德育的推进产生不可避免的消减力或阻碍作用。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的重视度不够,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德育方式的束缚,辅导员隐形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和零散的层面上,而没有把辅导员的隐性德育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对辅导员隐性德育功能的重要地位认识不深。一些辅导员对隐性德育方法的认知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实践中,未能摆脱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如仍习惯于通过说教的形式灌输道德理论,习惯于通过命令、禁止和批评等行政手段来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未从大学生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教未育对象。更有部分辅导员不知道隐形德育的概念,对隐性德育的内涵、特征和方法等认识模糊不清,在实际工作中缺乏隐性德育的理念,在学生工作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意识薄弱,更不善于寓德育因素于个人素质建设和人文环境之中。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部分辅导员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不高,制约了其隐形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辅导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道德素养对其隐性德育资源有效利用的支配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个别道德素养低下、品行不端行为的存在。如果宣扬道德的不讲道德,倡导纪律的不守纪律,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辅导员的整个德育工作产生信任危机,更遑论其隐性德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了。部分辅导员缺乏责任意识与专业精神,对学生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负责任,对隐性德育缺少研究,不善于跟学生交流,不善于营造积极的文化舆论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不善于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在具体工作中有效地渗透隐性德育内容,这些都势必会严重地制约辅导员隐形德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三)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环境欠佳,缺乏物质和制度保障

一是缺乏相应的舆论环境。这主要源于高校领导对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重视力度不高,开发意识不强,致使大部分辅导员局限于对传统德育资源的运用,缺乏发掘、使用新资源的意识和舆论支撑。二是对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构建的资金投入明显不够,缺乏应有的物质环境,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感到捉襟见肘,甚至被迫半途而废。三是缺乏必要合理的保障制度。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构建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心血,因此全面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现实的问题是由于对辅导员隐性德育认识的偏差和不足,以及受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辅导员隐性德育开展的制度和体系。高校辅导员虽然是学生德育的主力军,但由于职责设置和角色定位的影响,辅导员大多忙于对学生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细致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及思想发展变化情况,对需要精心设计和全面布局的隐性德育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载体不多,且内容和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当前,高校虽然能对现有的.辅导员德育资源、载体进行挖掘和利用,并提出拓展要求,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对辅导员隐性德育载体的建设积极性不高,不仅载体不多,在内容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这主要表现在:

(1)在辅导员德育资源的内容选择方面,重视国家社会倡导的、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显性德育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个体心理的深层次需求,诸如精神境界、道德认知、价值追求等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辅导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极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2)在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的建设方面,存在越来越重视高校辅导员个人学历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以及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等表现为个人魅力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和活动中渗透性德育资源的开发;

(3)在隐性德育的活动形态载体中,过多注重辅导员所支配的物质形态和活动形态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精神形态、制度形态的隐形德育资源的挖掘,即使设计和参与了很多学生活动,但活动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往往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凸显,所隐藏的德育功能常常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切都会对辅导员隐形德育功能的实效产生消极影响。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

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功效对高校德育的整体构建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规避上述问题,加强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使其充分发挥应有功能,对高校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提高对辅导员隐形德育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其开发利用环境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要充分发挥辅导员隐性德育的作用,首先,要提高高校领导对隐形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当高校领导的隐性德育意识提高了,辅导员的隐性德育工作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和建设才有可能争取到足够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其次,要增强高校辅导员的隐性德育意识,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隐性德育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开发隐形德育资源,随时随地地创设隐性德育环境,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隐性德育服务。如辅导员要积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道德风范,并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个人魅力展示给学生,主动让自身蕴藏的隐性德育资源发挥德育作用。总之,只有帮助高校领导和辅导员自身树立全面的德育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隐性德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实施隐性德育,辅导员的隐性德育功能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辅导员个人魅力的培养,努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辅导员自身的思想观点、精神境界、道德风貌、工作作风、行为举止如何,往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能否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其德育内容能否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只有当辅导员的个人魅力足以征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才能顺利、有效地实施隐性德育工作。辅导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个人魅力:

(1)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绝不能忽视对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如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通晓事理,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关爱学生,在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中要以身作则,在学生评优评先及学生奖、助、贷方面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只要辅导员在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能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2)增强辅导员的智慧魅力。智慧人格是教师人格的基础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根本要求,拥有广博的知识、聪颖的智慧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一个教师突显自身魅力的地方。辅导员必须博览群书,爱好广泛,涉猎的范围要宽,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充满智慧的师者形象。

(3)加强性格魅力的培养。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注重对自己的个性进行调节,内在地形成一种可亲可敬的气质特征与真诚、谦虚、随和得体的性格特征,就会使开展的教育活动充满感情,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辅导员在面临困境时,如果能拿出持之以恒的毅力,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也会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倡导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建立师生间的充分信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隐形德育资源。只有在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师生双方才能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情感互动,来自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影响才能顺利地影响学生,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以及积极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正所谓“亲其师方可信其言,信其言方可悟其道也”。首先,辅导员应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多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真心诚意地关心帮助学生。其次,辅导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努力构建起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相处模式,发展与学生之间特有的亲近、理解、信任、友好关系。

(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和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渗透隐性德育的影响

间接性、渗透性是隐性德育的重要特征。不论是否承认,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和设计活动时都必然要受到知、情、意等各种隐性德育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渗透隐性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所在。树立全面德育理念,改进显性教育,发挥辅导员日常工作和活动设计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利用显性德育活动进行隐性道德渗透,对于提高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注重显性德育活动中的隐性渗透,要求在把握好外显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的目的性、严谨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在辅导员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个性特点与师生关系上下功夫,巧妙地借助各种语言、文字、艺术等工具,有意识地设置一种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整个德育工作和活动能在宽松、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引导学生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快情绪和氛围中,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自我感受、体会和领悟辅导员所传授的隐性德育内容。

篇9:强化主体参与提高德育实效论文

强化主体参与提高德育实效论文

我们提出“主体参与性教育模式”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认为,当前的德育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制订出各种规走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眼眼贴贴,德育成了高压式教育。

②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视德育为外在的东西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

③单向灌输。具体表现在:一是过于知识化,即仅仅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作为某种知识尤其是抽象的理论体系来介绍,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为学生的生活准则、思想文化素养、内在信念上下工夫。二是外在制的化,即过分强调德育内容特别是道德对学生的外在制约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个体自身的内在要求。

2.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这一思想愈来愈为人接受。我们知道,德育过程是教育者遵照一定的德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接受教育后,主动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因此,没有后者就会使德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同时,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能动的,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而应该把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主体,主动、积极地投身到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3.从全球范围看现代道德教育改革的主流和趋势,尽管学源林立,模式纷繁,但其核心无一不是强调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以发展自我教育能力与素质。英国威尔逊・马库菲尔的德育主张与实验、瑞士皮亚杰的“活动德”、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会儿童学习”与“自我教育”等等,都强调“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叶圣陶),强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教育者引导下,“自己构成自己”的过程与活动。

此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提出了主体参与性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实验中,我们对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进行了改革,努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做到“三性”“四变”。

“三性”是指德育教育活动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具有三个特点:

1.主动性。引导学生做德育活动的主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学校活动中的主人,来强化学生在德育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道德认识的需要,激发道德动机,自觉选择良好的外部教育影响。

2.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引起积极思考,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去。

3.独立性。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学会走路,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德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逐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

“四变”是指:

1.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

一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从主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决定自己的行动,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如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作出正确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主体意识。二 是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学校中的地位。我们开展“争当小主人”的活动,试行“干部轮换制”,使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身价值的尊严。三是引发需要。

我们在教育中一改过去教师以权威身份进行道德教育的模式,努力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引发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如成功欲,并努力创造条件予以满足。

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育的每一项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人。

2.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

学校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校园内进行“温室育苗”,而要打开校门,让学生走出校园,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

一是充分挖掘当地德育资源。庙港镇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她傍依太湖,远连西山,湖光山色,有着物阜景华的自然资源,庙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唐代陆龟蒙,近现代的费孝通、费达生等都与她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编写了“三史”(林史、厂史、校史)、《红村名人》等乡土教材。二是建立基地,拓宽育人渠道。我们建立了太湖节制闸、敬老院、全蜂集团为十多个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活动,让学生看家乡新面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檄情。三是聘请校外辅导员。我们聘请离休老干部、派出所干警、敬老院老人、工厂企业领导等担任校外辅导员,让他们来校给学生作讲座,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3.变显性教育为显、隐性相结合的教育。

显性教育是指学校各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活动及基本管理形态等直接教育,隐性教育则包含于周围的环境、人的行为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即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间接教育

。隐性教育具有弥散性、渗透性等特点,其教育功能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我们注意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使德育教育“人耳”、“人脑”、“人心”。一是优化人际关系。改变师生关系,由命令式、强制式变为平等式、民主式,创设互尊、互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的同学关系。二是优化文化环境。努力创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还在走廊、过道、宣传橱窗张贴(挂)名人画像、语录及学生作品,构筑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三是优化物理环境。尽管我们校园狭小,但我们想方设法,栽花种草,堆叠假山,创设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以此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变他律教育为自律教育。

“他律”转向“自律”是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条儿童品质发展规律。所谓“他律”,是指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所谓“自律”,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由此,我们努力在主体参与性教育方面追求教育的自律性。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修养,确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会活动,让学生自己制订一日常规。二是引导学生自我反盛自我评价,如开展期中、期末的两次学生自我鉴定(百分)及互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判断,明确优点、缺点,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三是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由于我校改革德育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我校已连续十年无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被吴江市委、市府评为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

篇10: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教育论文

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教育论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把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内容与方法融入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德育课教学“以人为本、专业起步、重在发展、科学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调查表明,目前中职德育的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近8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一般甚至是枯燥乏味。

中职德育课课堂现状大都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上课,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针对中职德育课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问题。

1挖掘典型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德育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必须要在挖掘素材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时能够学以致用。课本上的一些道理学生听起来往往觉得比较抽象、空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时常引用鲜活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选取素材时要精心筛选,不能随便捡几个敷衍了事。很陈旧的例子难以反映鲜活的现实生活,对阐述、理解理论毫无帮助,也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信服感。我们要找那些典型的、真实的、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理论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找案例在课堂上阐述、讨论,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提高,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如我在讲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引入近期发生的多起幼儿园教师严重疏忽而致学生死亡的事例,学生听得很投入,并且深感震惊,他们对这些身边的事例讨论得很深入,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重要性有了真实的认识,接受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水到渠成。

在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采用了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模拟市场的教学模式,以商场的服装随着季节不同价格的变化、当地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变化、空调的价格不断调整与生产关系等为例创设问题情境,材料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并且体现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情景游戏,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主动学习

连续三年新生开学时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能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对以往德育课学习的评价是:“最不喜欢”、“实用性最差”“、内容偏多”等。

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言,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强调趣味或半途而废等不利因素,老师应及时调控和引导,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中,学习效率会显着提高。

例如在讲述“把握现实机遇,发展职业生涯”时,我让学生分组收集比尔盖茨各个年龄阶段的素材,参考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理想的作用、职业生涯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立足本人实际,发展职业生涯等,分组讨论比尔盖茨各个阶段的特色,教师关注每[:请记住我站域名/]个小组讨论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最后各小组汇报成果,学生认识到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的道理,同时也意识到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应该为将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要好得多。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明显不适合中职学生,教师应该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我发现“小课堂、大社会”的实践课比较受学生欢迎,实践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实践课的具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主题辩论、模拟法庭、职业生涯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会拉近他们和德育的实际距离,学生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课既要重内容又要重形式,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例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内容比较抽象,靠老师灌输式的说教效果肯定很差。

于是我就组织一场辩论,先确定辩题,明确正、反方观点。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辩论的规则,然后自由分成正方反方,推荐辩手,围绕本方观点寻找材料。学生的一系列准备及时告知教师,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在自由热烈的辩论中,学生以自己认为有人生价值的人物作为材料证明本方观点,感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后教师就整个过程做出点评,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在准备、辩论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目的水到渠成。通过辩论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自信、口才、胆识和个性得到训练和培养,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德育实践也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采访庭审法官和有关当事人,这对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法律条文非常有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实践的结果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4建立有效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也可以促进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既能增进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德育课程服务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有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口试、答辩等多种考核方法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德育课老师、班主任,还包括学生自己。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班主任的参与也是德育课评价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进行评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评价范围广泛化。德育的评价范围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渗透到学生所有的德育范围,通过对学生知识、情感、意识、信念、行为等多方面的评价,实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从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的综合评定。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共同成长

发挥德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教师是关键。

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课教师更是如此,在学生面前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课堂上讲要文明礼貌,不能随地吐痰,刚下课,你出了教室门就是一口,好了,你所讲的其他内容,学生也不信你的了。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来自于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高尚的道德素养赋予教师以责任心和爱心,只有在责任心和爱心的推动下,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而追求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创新,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在德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复杂的劳动,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和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探索总结,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断寻求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篇11:坚持四项原则加强德育管理论文

关于坚持四项原则加强德育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调:德育管理原则

论文摘要:根据德育规律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提出了学校德育营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即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即由学校管理者组织引导全体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制定一些基本要求,用以指导德育工作,处理德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各种关系。根据德育规律和德育管理经验,学校德育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台的原则

这是根据德育工作的社会制约性这一基本规律制定出来的,即在德育管理过程,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把方向性和现实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学校管理者在这一原则的实施过程时,应注意三个结合,即: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案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实现党中央远大理想同实现我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思想修养结合起来,把共产主义方向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有远大的目标,又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把德育教育变抽象为具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根据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原则

个性教育又称为人格素质教育,它要求教育者从个人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形成其内在的统一,以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它既要促进学生理智、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又要使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有意的引导,如建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广泛的自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和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挫折,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等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多方面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创建良好的学生集体,激发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的.原则

学生个性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心理基础等方面的不同,对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教育时的方法要求也不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指在德育管理中,教育者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正确的舆论,优良的风气和传统来教育个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单个的学生,首先应当是学生集体。因此,教育和培养好学生集体具有重大的作用。实践证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改变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品质较差的学生反之,会使学生沾染各种恶习,从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健全的自我管理体系、正确的舆论、自觉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学生集体,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指导和帮助学生干部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服务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形成合作、互助、关心、尊重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好“优秀生”、“后进生”、“一般生”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多样的工作形式,使后进生向前进,一般生变先进,优秀生更上一层楼,所有的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四、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体的。如果把教育仅仅局限于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范围内,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差异,如果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与德育工作不相称,其能采取“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或者在思想行为上不能给学生以启迪和帮助,不能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作用,那么德育的效果就微乎其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学生德育教育者在教育时应当同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自我转化和自我行为控制的活动,贯穿在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从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完成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到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自我教育,从依赖教育影响而成长,逐步发展转化为能按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进行修养的集体的成员。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又有助于其进一步接受教育,所以在德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关专题 德育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