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论文

jrtwrh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rtwrh”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论文(共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的“宪法”,要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预期目标,应首先立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矩”。研究发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层面上,法规较为薄弱、缺乏绩效标准;省市级层面上,重发文、轻督查,重形式、轻实效,重原则规定、轻实际标准,重考核、轻评价,重评价结果、轻效果使用,重明责、轻问责;高校层面上,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制度内容不完整、制度没有与时俱进等。基于此,从国家、省级主管部门和高校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篇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论文

一、引言

王安石曾云:“习典礼,明制度”,俗话也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都说明了规章制度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其管理制度必须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物质资源和精神价值提供管理保障,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发挥协调和统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经济效率的作用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形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稳定模式,从而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伦理教化、激励(惩戒)作用。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制度包括以国家各部委如财政部、教育部等为代表的国家管理制度,省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代表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以及高校在遵循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文件的精神及本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这些规章制度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完善、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期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层面

1.国家法规效力薄弱。一是仅限于法规层面,远低于法律的威慑作用。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遵循的依据是主管部门制定的一些制度,如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地方财政部门制定的《XX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XX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上述“办法”显然不具有法律的地位及作用。二是缺少有关办学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都没有要求进行成本核算,《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的培养成本也只是一种统计成本,而不是会计意义上的培养成本核算。三是没有将资产使用绩效方面的指标列入办学条件或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之中。2.缺乏绩效标准。(1)只强调“应当”性,而非“必须”性。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提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的总目标,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同时指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中提到“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合理配置资产”。《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6号)中也只是提到“高校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可以看到,上述法规的表述均仅限于“应当”性,而非“必须”性,截至目前,无论是我国财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自身,都没有制定出固定资产配置标准。(2)重视使用效益,报送却无绩效要求。我国财政部于颁布的《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3号)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但是其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仅要求报告“资产总量、分布、构成、变动情况及原因……主要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导致高校内部仍是只重视资产占用,缺乏配置标准、忽视绩效考核和效果应用。(3)重清查,轻绩效。《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教[2012]488号)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至少每年盘点一次”,但并没有提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绩效。(4)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轻整个固定资产效益评价。《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9号)以及《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的通知》(教高司条函[2000]010号)都只是高教司要求对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在教学使用中的效益进行评价,而非财务司要求对高校所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进行评价。(5)重考核形式,轻结果应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要求“组织实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虽然管理部门确实组织实施了绩效考核,但除了考核等级有别,考核结果并未与学校的整体评价特别是与其财政拨款相挂钩,使高校真正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省市级层面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52号)等文件出台以后,省级财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本文以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为例,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1.重发文,轻督查。《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苏财绩3号)虽然明确了资产的处置范围、处置方式、处置权限与程序、监督检查等内容,并在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省属高校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管理的通知》(苏教财13号)中加大了对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的处置权,但是却并没有对省属高校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是否严格执行了该规定进行相应的监督检查。2.重形式,轻实效。尽管江苏省于20就开始了首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且每年进行一次,至今已清查了12次,但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在一些高校仍然不够清晰。3.重原则规定,轻实际标准。在资产配置标准上,《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苏财规22号)和《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规2号)都参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提出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前者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按照‘依法配置、保障需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进行配置”,而后者则略作调整,将表述改为“高校配备国有资产坚持‘依法配置、保障需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两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即使是仅供参考的配置标准。截至目前,高校只是在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上严格执行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发改投资2674号)规定的标准,其他方面则仍是自行其是。4.重考核,轻(难)评价。《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苏教规[2011]2号)早就提出要对省属高校进行国有资产绩效考核,并在《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暂行)》(苏教财4号)中规定“考核工作每三年一个周期”,考核内容为“基础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重点是“各类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和开放共享程度”“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但在过程管理中资产配置的评价标准仅描述为“资产配置科学合理,符合有关标准,大型仪器设备配置经过专家论证,并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评分细则则描述为“配置科学、合理2分,大型设备经专家论证,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2分”,并没有明确的资产配置标准,因此资产绩效考核缺少法律法规依据。5.重评价结果,轻效果使用。一方面,江苏省相关法规虽然规定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但评价结果全部在“良好”等级以上,实际上一些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并不少,从上到下重视度并不高,成效很不理想。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虽然扩大了优秀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置权限,但是对于优秀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并未大力宣传和推广。6.重明责,轻问责。《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苏教财[2017]1号)虽然规定了高校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高校主要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作为校内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但并未将对高校、相关部门以及高校主要负责人、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列入其中。

(三)高校层面

有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田素珍[2]认为,只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置论证制度、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才能达到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陈建飞[3]认为,改革现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必须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制度,如范围与内容、领导重视、物资供需用信息、效益(果)检查,施行大型仪器设备有偿占用制度。赵东昀与赵元庆[4]认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登记制度、盘存制度、处置制度、赔偿制度、报告制度等6项制度。严筱玲[5]认为,符合高校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包括:预算管理、采购验收、财产登记、有偿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处置、财产清查、奖惩赔偿、保值增值、技术档案、财产交接等11项制度。王俊懿等[6]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制度,对不同用途的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采购验收、财产登记、维修保养等,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陈诗铨[7]认为,应从构建、使用、处置、报告等方面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张慧[8]认为,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覆盖“论证、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赔偿、调拨、转让、盘点、清查、处置、报废等”环节,且应建立产权登记与界定制度以及使用绩效管理制度。王晓华[9]认为,要完善各类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预算管理及论证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监督制度。滕雪松[10]认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实物资产管理制度、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高校资产购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尽管上述学者的主要观点侧重点不同,但无一不是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建议,从不同方面进行完善并使之科学化,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尽管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高校已经实施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费使用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基金实施细则》《办公设备、家具配置原则意见》《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贵重仪器设备持证上岗管理办法》等,涉及固定资产计划论证、预算审批、公开招标、集中采购、使用验收、登记入账、开放共享、维护维修、绩效考核、报废处置等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11],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以下不足: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管理责任不够明确。管理权与使用权难以协调衔接,出现问题后责任无法划分,导致难以追究。二是计量口径不同。《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第三版)》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分别将高校固定资产分为十六类与六类,导致了账物不符与账账不符等问题的发生。三是使用制度不合理。重视占用而忽视绩效的制度导致设备利用率偏低。四是缺乏配置标准。尽管高校执行了《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也进行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工作,但是由于没有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绩效考核也只能以名次来代表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五是购置制度不合理。由于缺乏配置标准与缺乏有效论证的双重不足,导致仅在实际需要时就购买固定资产,而没有考虑绩效因素,更缺乏责任追究等制度。六是赔偿制度不合理。损坏的责任难以认定,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也难以把握。七是没有实行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制度[12]。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设计的突出问题是固定资产界定不清晰,如按照价值与使用年限计量,网线属于固定资产,但一旦涉及搬迁等即丧失了使用价值,在报废处置时如何招标就显得毫无意义[13]。另外,财务管理制度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往缺乏衔接,且对账不及时,极易出现账物不符与账账不符的问题。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尽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可能预先判断各种现象的发生,但这并不能成为不执行制度的理由,更不能损害现有制度的权威性。执行过程中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不能很好地相结合,不执行办公设备使用年限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赔偿处理不严肃等问题。4.高校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内容不完整。高校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并未贯穿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及各个关键环节与关键人物,导致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虽然重视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工作,但执行时往往仅关注是否超预算,却不过问使用效率。二是对捐赠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容易形成账外资产。三是缺乏固定资产使用、保养、维修责任制度[14],直到不能使用时才进行必要的检修、保养,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四是没有固定资产内部报告制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查清原因并加以解决。五是内部调剂制度不健全,难以调剂或调剂后未做账务处理。六是随意处置固定资产,设备不能使用后,有的使用部门当作废品直接扔掉,而不是申请鉴定并按照权限进行招标处理。5.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印发后,为了推进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绝大多数高校以此为依据出台了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办法,但是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无论学校规模如何扩大,只要上级不出台新制度,学校就不会对原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或者调整。直至财政部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财资[2016]1号)后,学校才进行了所谓的“修订”,根据学校管理实际情况并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国家应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家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在由部门“规定”向国家“法律”转变,由“应当”性向“必须”性转变,由“资产占用”向“资产绩效”转变,由“办学费用”向“成本核算”转变,由“资产考核”向“结果应用”转变的基础上,突出如下重点,以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提升:1.建立以使用效果为主的国家资金投放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经历了“基数加发展”(1955~1985年)、“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1986~)、“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生均拨款加专项经费”(至今)。“生均拨款”由“标准学生生均拨款”与“学科折合生均拨款”组成,“专项经费”就是具有特殊用途和专门目标的拨款,如学科建设项目、科研发展项目、政策性补贴项目、基本建设项目等,湖南省的专项经费拨款则是“办学历史及绩效因素拨款”[15]。绩效因素拨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可见,财政拨款金额与高校资金投入产出率及资产使用效率之间没有关联。本文认为,应将高校财政拨款与资产使用效率及教育培养成本联系起来,并逐步按培养成本来核定高校的财政拨款标准。2.建立强制性的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一是由“应当”性向“强制”性转变。如上所述,过多的“应当”而非“强制”,等于把是否进行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的决定权交给了高校。如果高校有组织观念及经济意识,那么其就会组织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反之,则以“应当”的非必须性而不开展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工作。因此,本文认为应强制性规定高校每年必须要开展一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工作。二是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绩效标准。包括各类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使用寿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开发等。通过纵向与自身对比,横向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不断自我提升。三是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应用。除与财政拨款挂钩外,还要考虑与高校主要负责人的提拔、本科中的“双一流”与专科中的“高水平”院校建设及人才培养水平相联系,促进高校全面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使国家投入到高校的固定资产能够产生更多的综合效益。3.加快生均培养成本核算制度研究。1986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86]教计字162号)要求:“研究建立高等学校会计教育核算体系和投资效益分析指标体系……为核算人才培养成本创造条件。”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尽管把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纳入了政府监管的范围,但是其仅为统计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2006年底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教育部和财政部等正在研究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方法[16]。但时至今日,国家仍未出台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方面的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强化了对高校资产的管理、要求正确归集各项费用与细化成本核算,显示了对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支持。因此,国家应在引导高校提高办学成本意识、统一培养成本核算周期、明确培养成本的核算对象后[17],尽快出台一部高校培养成本的核算办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水平[18]。

(二)省级主管部门应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突出“两化”

1.对国家各类管理办法进一步制定配置细化。为使国家部委制定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达到期望的效果,省级主管部门要根据其精神,结合省情,由财政主管部门组织,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邀请专家及高校实际管理者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增强实施的可行性、科学性、效果性。2.建立高校固定资产全面检查评比制度。全面检查评比的内容包括:管理制度精细化,资产配置定额化,购前论证严谨化,基础工作夯实化,管理过程精细化,资产管理动态化,资产管理绩效化,资产处置规范化等[19]。同时,委派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强制性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状况进行一次检查评比,以不断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全程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全程性管理是指从“配置标准→计划→招标→购置→验收→安装→使用→考核→清查→调剂→赔偿→维修→处置”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20]。在配置环节上,重点需要制定《学校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办公用房面积分配标准、公务用车配置标准、通用资产配置标准、专用资产配置标准、教学科研用房配置标准[21]。在计划环节上,必须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学校预算管理办法》,新增固定资产要经过充分论证并将其列入资产与财务预算之中。在采购环节上,一定要在遵循《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在验收环节上,采购人员收到资产后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与用户进行验收并办理资产与财务入账手续。在安装环节上,必须由专业人士按照流程科学安装。在使用环节上,资产使用(保管)人应核对自己使用的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信息系统中的资产信息,确保资产信息准确无误,具体包括:①资产信息与实际不符,应及时向本单位资产管理员提出更正要求;②资产使用(保管)人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保管资产,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③固定资产如不能正常使用,资产使用(保管)人应及时向本单位资产管理员与领导提出维修申请,经批准后进行维修,维修合格后进行签字确认。固定资产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损坏的,应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赔偿;资产使用(保管)人未经批准不得将固定资产调拨或借给其他人使用,如需调拨固定资产,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并上报资产管理员办理调拨手续;资产使用(保管)人应配合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向本单位报告本人使用、保管的固定资产情况,确保账实一致。在考核环节上,主要分为贵重仪器设备与实训室两类。前者包括机时利用(40%)、人才培养(30%)、科研成果(10%)、服务收入(5%)、功能利用开发(5%)和管理评价(10%);后者包括机时利用(40%)、人才培养(30%)、科研成果(10%)、服务收入(5%)、实训项目(5%)和管理评价(10%)[22][23]。在资产清查环节上,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事前摸查与制定清查计划。其次,利用账务清查结果,编制盘点明细表。再次,实地盘点并予以核实,作好盘点前的准备工作、账载盘点、账外资产编制盘点并与各项目进行核对后重新填报明细表。最后,巩固清查结果。在赔偿环节上,重点是明确赔偿界限与处理原则、责任认定、赔偿标准、处理程序等。在维修环节上,要明确管理体制与管理职责,如统一领导、核定预算、部门负责、限额审批、超支自理、年终清零、绩效审计;设备维修费提取与确定、使用范围与构成,如物料费(含材料费、备件费)、维修人工费和软件服务费等、使用权限与审批流程[24]。在处置环节上,一是规范资产处置行为。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与置换、报废等处置,应当制定明确的要求与程序,采取拍卖、招投标等公开交易方式,应进行相应的资产评估,其中交易价格不得低于评估价格。对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废物的处置,应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处理。二是严格执行资产处置程序。资产处置要由集体决策通过,经公示无异议后,在授权范围内的事项由高校正式行文批复,超出授权范围的事项按规定程序与要求报主管部门审批。资产处置完成后,应及时办理产权变动并进行账务处理。

2.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机构分工与授权范围及权限内部控制制度、人员政治与业务素质标准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预算内部控制制度、验收安装内部控制制度、使用维护维修内部控制制度、调剂处置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报告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等。措施包括:设立专门且独立的全口径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平台、进行固定资产编码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考核制度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文淼,宋胜菊.基于反馈控制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改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2):113~117.

[2]田素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J].江苏高教,1991(6):77.

[3]陈建飞.浅议改革现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J].上海会计,1993(3):24.

[4]赵东昀,赵元庆.试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47~48.

[5]严筱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与制度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6):69~71.

篇3: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提高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部于12月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要求自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的发布并实施,为高等学校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自身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本文主要对高校在《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会计核算体系完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完善和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合理建议。

一、《新制度》在核算目标、科目设置、核算要求等方面的完善和改进的主要体现

1.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更高,一方面要满足高校经济活动财务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与财政改革要求相适应。

2.支出业务的核算更加明细。《新制度》要求按照支出功能和经济内容细化支出类科目,将原会计制度下“教育事业支出”科目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几类,并要求区分资金来源和预算类别,在上述明细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3.预算管理要与会计核算进一步衔接。一方面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程序要更加规范,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科学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同时要求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与会计核算进一步地衔接,提高预算的执行准确性。除此之外,《新制度》还有一些变化,如扩大了权责发生制使用范围、计提固产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完善了会计科目的编码、基建并帐处理、优化了报表项目结构体系和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纳入等等。

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探析

基于《新制度》的新变化和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对高校会计核算的目标进行了再梳理、再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会计核算要满足《新制度》所要求反映的.会计信息需求。从信息需求视角的来看,高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1)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高校决策管理者;(2)不确定的人员,如教学评估人员、各类检查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公众。因此我们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要能提供上述人员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要与部门预算挂钩,进一步促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统一。高校部门预算不能有效地和会计核算系统衔接,也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短板,由此造成,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及时、正确的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造成不正确账务处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执行不够精细等现象。

3.会计核算要满足教育成本核算要求,便于高校的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按照相关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逐步进行成本核算,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赖于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4.会计核算体系要科学合理,便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务操作。随着会计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科学、高效、准确。会计核算体系顶层设计考虑要完善、精细;基础操作要简单快捷。

三、构建完善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会计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科目体系和项目体系。科目体系主要指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按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制度规定的除外)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项目体系主要是指根据单位的管理需要,按以项目为核算对象自主设置的核算体系。,通过对《新制度》和高校会计核算目标的进一步思考、探析,本文认为,除了现有的科目、项目维度外,必须增加会计核算体系维度,优化核算结构,具体如下:

1.完善科目核算维度设置方式。根据《新制度》要求,高校每笔支出业务必须按其预算类别(基本/项目)、资金来源(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其他资金)、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核算,按此设置,以“教育事业支出”科目为例,必须下设“教育事业支出—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功能分类—经济分类”至少5级明细科目,由此计算所需设置的会计科目数将非常庞大,既不利于日常科目的管理维护,也会造成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建议简化科目设置层级,可采用“教育事业支出—经济科目”模式,将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科目等信息纳入“资金来源”维度核算。

2.增加“资金来源”核算维度。由于简化了科目设置,因此建议增加“资金来源”维度来核算科目设置中减少的预算类别、资金来源和功能分类等信息,例如可以按照“资金来源—功能分类—预算类别”模式将资金来源维度定义为“财政补助—高等教育—基本支出”等,其他的以此类推,并按一定的规则将其编码。设置好的“资金来源”通过会计核算软件可以与项目关联,或直接与会计科目关联,以此来标识每一笔支出的资金来源信息。

3.优化项目核算维度的设置。传统的“项目—科目”二维核算体系,是体现“做的什么事—用的什么钱”的思路,项目的设置主要反映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多维核算体系中,项目的设置要细化,项目需承载更多的核算信息,以便于在会计软件中将“科目—项目—资金来源”进行规则化的关联。因此,每个项目的建立需要体现以下信息:(1)项目核算对象,实际操作中可以为具体院、系和特别指定的核算对象,核算对象要区分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离退休五类;(2)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区分信息是财政补助、非财政专项和其他资金三类;(3)项目资金预算类别,是指该项目资金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4)项目的受益层面,主要用来指定项目资金的受益对象,可细化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班级层面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层面,该项目信息主要用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项目设置要与高校预算编制协调一致,项目的预算类别和资金来源信息随着预算的变化而变化;项目设置要涵盖高校所有的支出,即学校发生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与其对应。高校应当建立统一的项目编码规则,规则既要易于识别,又能方便组织核算。

四、总结

多维核算体系的建立后,高校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均包含有各维度的管理信息,通过选择不同维度的组合,可以根据管理需要产生不同的会计报告,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戚艳霞.《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特点分析[J].财会月刊.(12).

[2]解文清.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应收及暂付款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

[3]蔡催冬.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基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J].会计之友.2014(9).

[4]于莉萍,靳鑫.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探析.《大连大学学报》[J].2013(4).

[5]陈东.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多维核算体系的构建探讨.《会计之友》[J].2014(09).

[6]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教[2012]488号)[EB/OL].ht

[7]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3]30号)[EB/OL].

篇4: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会计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到系统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且现阶段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企业在招聘所需的会计人才的时候,都会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会计从业能力,也就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目前相关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正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所以,为了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需要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以从业能力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基于此,结合四方面的会计实践教学现状,论述构建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从业能力;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其实也相当于一个生产型的企业,学生就是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当于产品在市场中得到的认可情况,而这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状况。一般来说,学生的就业情况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从业能力,而会计类的学生所需要的就是更加综合性和具有操作性的从业能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接触到具体的会计实物,也就更加难以了解实际生产经营中的企业业务。所以对学生来说,会计的理论教学课程通常是抽象的、难懂的和乏味的,会计核算的相关资料很难形成一个体系,学生对于课堂中教授的理论知识就更加难以理解。但是实践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能够让学生看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如凭证和账簿等,并亲自参与到相关的工作当中,能够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一、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习基地难落实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和公司等经营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习服务的义务,有些甚至不愿意让学生来实习。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实习的学生通常在公司待的时间不会太长,学生在熟悉了相关业务后就会离开,所以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实习生的到来只是添麻烦,加上有些实习的企业会计资料会涉及到一定的商业机密,这些资料企业领导人员并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其二,会计的工作需要具有连贯性和严密性,无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全局的运行,所以有很多的实习单位并不放心将这些业务和工作交给实习生;其三,因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需要企业的相关人员带领和引导,这样就会占据公司在岗人员的大量工作时间,甚至会造成工作人员自身工作都不能及时处理。

(二)实习经费较缺乏

目前,我国在教学经费方面较为紧张,尤其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在学生实习上所花费的经费实在有限,而花费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中的经费就更加稀少。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其待遇也较为优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严重流失,加上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两者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集中实习模式发展越来越困难。

(三)实习资料缺乏操作性

有些学校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实习基地时,就会建立相关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寻找一些相关的会计资料来让学生模拟实习,然而在进行模拟实验前,资料的准备通常过于强调真实性,就会造成某一时期内的企业会计资料出现照搬照抄的情况,缺乏代表性,并且这些资料也没有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和分析,显得极为杂乱。企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的业务都让学生无法下手,加上大量的模拟资料和实际的情况其实相差甚远,有些甚至直接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而编造出来的企业数据,缺乏客观依据性,这样的模拟实验只会影响会计知识的学习,严重缺乏真实感,大大降低了会计模拟实验的可操作性。

二、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会计课程的设计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岗位能力的要求,所以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保证课程和岗位能力相适应,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从业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的业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物资、工资和企业资金的核算及审核等。所以,在设计会计专业的课程时,应该着重分解其相关的业务,再有针对性地实施实践教学,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相关的会计实际工作流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施相关的操作流程。而教学的内容应该尽量涉及到有关会计业务的方方面面,并适当增加实践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并熟知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

(二)优化实践教学设置

会计的实践教学应该着重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以市场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从业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确保学习和工作保持一致性。而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优化实践教学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从业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书本里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该加大对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相应的会计实验室,并积极与社会上的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最终达到不断优化会计教学的实施和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的目标。

(三)开展工学结合教学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实施工学结合,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专业设施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有效增强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学校的市场竞争力。而高校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和企业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的场所和设备,而学校则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两者相互补充,共同进步。校企的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企业能够依据自身所需来设置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安排,充分发挥其选拔人才的作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机地融合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训练和实践等环节一体化,从而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另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还能将财会等专业性的专家讨论会引进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让校内的教职人员和专业能力更强的专家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从而培养良好的从业能力。

三、结论

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就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教学战略,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现全面教学目标,促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向社会和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卫平.会计电算化培训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7):160.

[2]闫迎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8):180.

[3]于浩洋,李长福.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J].商场现代化,2016,(4):176-177.

[4]李婧.加强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提高学生财务处理能力[J].中外企业家,2015,(3):170.

篇5: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论文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它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和我们现实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一旦网络社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冲击,那对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注学生对于网络迷恋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要树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要积极的培养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素质,加强高校网络规范以及法制化管理,有利于高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底细的构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导方针;社会经济发展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科学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在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实践中,高校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总体目标,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才能保证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达到到校所要的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发展。

1.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网络成为了现代科技文明的主要标志,它和人类发明创造的其他科技文明一样,它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都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弊,它给人们的生活来了危机。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还处于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还不够,互联网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简单的来说本论文说提及的网络心理学健康指的是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没有使用网络时也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理,要能把握好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能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要把网络与生活区别开来,要保持网络与现实心情态度的统一,不能因为没有网络而消沉,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影响了现实的生活与学习。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在我国,有一些高校学生特此沉迷于网络,喜欢网络的虚拟,可以随时向网络发泄自己的所有情绪,觉得网络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世界却是虚拟的,其实他们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于同学,老师以及社会接触的机会,同时他们也会忽视朋友之间的感情,有的甚至封闭自己的感情,同同学、老师交往都是小心翼翼,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少。还有的高校学生一直都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想敞开自己的心扉,把真是的的自己封闭起来,与同学老师交往时特别的小心翼翼,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实际又是渴望要获得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这种性格上有障碍的高校学生,那么网络对他来说无疑是解决需求的最好途径。

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妥善处理社会关系,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现象过于片面、主观,在情感上面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意志力也不够坚定,容易摇摆不定,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大多都是盲目从众。有些高校学生沉迷在网络中,长期沉迷在电脑里面,丧失了对社会的交流。还有些高校学生对网络的沉迷在于网络游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都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发泄,有些高校学生甚至还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他们过于的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忘记了和现实世界的沟通,网络有许多的垃圾信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困扰,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难以成熟。

4.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的措施

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同时增长的还有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之前就要让高校学生认识心理健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高校进行课堂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网络健康心理素质,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高校相关课程老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心理正常发展。高校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要有参照国家一定标准来进行建设,要重视学生对于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的对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辅导。高校要加强学校网络建设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我国对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是层出不穷,这些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我国网络的安全实施,高校应该紧跟国家步伐,要建立安全的网络健康管理体系,对网络信息要进行筛选过滤,保证学校网络的安全性。高校在进行相应课程教学时要通过相关课程,比如思想品德又或者是法律课等等相关课程来加强学生的对于网络的认识,要加强网络的宣传力度,净化上网环境,加强相关法律知识,规范学生上网的行为,加强高校对于网络信息的管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校对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信息化社会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高校心理健康的组织管理机制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1]

[2]易晓敏,李燕.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系统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作者:吴晓波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篇6: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如何构建论文

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如何构建论文

摘要:绿色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蕴涵着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基于绿色教育的视角研究地方高校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对高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人文素养培育体系构建原则的前提下,从培育目标、绿色课程体系、人文素养保障体系、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人文素养的培育体系,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意识、生态伦理情怀和绿色行为,从而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

关键词:绿色教育;人文素养;高校;体系

对高等学校来说,开展绿色教育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既是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同时,对增强全民绿色意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1]。绿色教育,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更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和谐、人文、民主、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的一种现代教育观,孕育着思想、活力,智慧、品格的生成。绿色教育既包含了以环境保护为最终目标,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包含了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呵护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生命质量,最终实现学生的“绿色”健康发展的教育[2]。可以说,绿色教育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3]。绿色教育蕴涵着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基于绿色教育的视角研究地方高校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对高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寻绿色教育推进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绿色教育下的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高校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就是人文精神[4]。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5]。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在绿色教育视域下,人文素养培育则重在通过学习、修养及环境熏陶,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绿色意识、生态伦理情怀和绿色行为。绿色意识是人们对“绿色”的认知和知觉,其核心是绿色价值观,绿色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关于绿色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它为人们的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提供评判标准,对人们的绿色行为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生态伦理情怀是人们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时所具有的一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在心理上形成的热爱自然、关心他者并形成和谐天人关系、人我关系的内在情感倾向;绿色行为是人们将生态伦理情怀以及绿色意识特别是绿色价值观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实践,从而形成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和谐关系的行为习惯,并以此来影响他人及社会的能力[6]。大学生绿色意识、生态伦理情怀和绿色行为等形成,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及生活信念,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倾向,自觉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和作风品格,进而提升自我,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社会。因此,培育学生的“绿色素养”是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绿色教育发展的人文基础,也是高校践行绿色理念、实现绿色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

2绿色教育下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

2.1培育体系构建原则

2.1.1与高校改革发展相契合伴随着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浪潮,地方高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形势、准确定位、谋求发展,以促进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当下地方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问题。而人文素养培育作为地方高校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抓手,需放入改革的整体总体框架中进行研究,契合学校的现实需要、基础和条件,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构建出科学可行、全面有效的人文素养培育体系,促进培育效果的最大化。

2.1.2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校培养和塑造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旧有的教育体系中二者是互相割裂开来的。而绿色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应当摒弃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旧有认识,促进二者的互相融合和渗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接受人文熏陶,感受和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

2.2绿色教育下的人文素养培育体系

绿色教育的开展,为地方高校人文素养培育指明了方向,而学生的绿色意识、生态伦理情怀和绿色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绿色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应以高校改革发展为背景,从明确绿色教育人文素养培育目标、构建绿色课程体系、完善人文素养保障体系、建立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

2.2.1明确绿色教育人文素养培育目标明确目标是推进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基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是依据实际,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按照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推动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强化办学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而绿色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意识、生态伦理情怀和绿色行为,使学生在提高应用能力、增加实践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及生活信念、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积极健康的情感倾向、优秀的行为习惯和作风品格,从而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培养人文情怀、实践技能兼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2构建绿色课程体系课程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载体。绿色教育视域下,构建与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能够促进学生养成绿色意识和绿色行为的绿色课程体系,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课程属通识类,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生态观、环保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融入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技术学科中,融入到学科专业的.课程中,融入到专业课程章节中[7],构建由通识必修和开放性选修课、学科专业课、集中实践环节等三大模块组成的多层次绿色课程体系。在通识必修和开放性选修课课程模块中传播绿色理念。以提高绿色教育人文素养为目标,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有针对性地构建绿色课程模块,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置绿色课程必修学分,加大力度建设全校“普绿”通识教育选修课,利用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进行适当补充,通过绿色通识必修和开放性选修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和绿色环保素质。在学科专业课程模块中渗透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学科专业课,一方面可针对不同院系和专业开设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绿色课程,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绿色素养,使其将绿色意识融入到生产、管理以及设计等专业相关工作中;另一方面,对每一门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都进行绿色渗透,充分挖掘每个专业中具有绿色特质的部分,或者与绿色环保理念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使课程形成相应绿色体系。在集中实践环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在第二课堂、专业见习、劳动、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在加强学生课外实践技能和具体操作水平之外。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开展绿色理念宣传、心理健康讲座等绿色教育相关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以绿色理念为导向,自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将绿色素质和能力贯穿实践活动的始终,通过集中实践环节贯彻绿色理念,辅助课堂教学,以持续推进绿色课程建设,丰富人文素养培育体系。

2.2.3完善人文素养保障体系完善的人文素养保障体系,对于整体培育工作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人文素养保障体系的完善,离不开高校管理方式、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其一,要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高校的管理层要全面深入理解绿色教育的内涵,结合绿色教育规律和本校办学特色,改革教育观念,转变管理方式,以更具开放性、可持续的方式治校,制定科学的绿色教育策略,为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二,要加强绿色制度建设。高校应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教育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课程、实践等教学内容,为人文素养培育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其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素质修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绿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绿色素养对于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和能力的培养,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更新、提升教师从事绿色教育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进行言传身教,对推进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大有裨益。因此,一方面,广大教师要紧密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更新现有知识体系,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并贯彻于课堂教学中。此外,要积极开展绿色教育、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指导学生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课外科技活动等教育实践环节中;另一方面,高校要为教师绿色素养的提升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绿色教育知识的学习、培训和会议,拓展绿色的视野。其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氛围的培养,对大学生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重要保障环节,文明、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学校品牌特色形象、师生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因此,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也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校园硬件投入、景观工程外,还应注重软件投入,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点和文化传承上,实现校园文化全面育人功能。

2.2.4建立人文素养评价体系评价是检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程度的重要尺度,对人文素养培育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当前地方高校在进行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评价办法缺失、激励措施不足等问题,无法衡量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和培育程度。建立人文素养评价体系,检验学生的绿色意识、情怀及行为等,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培育办法的调整,对于整个人文素养培育体系有重要推进意义。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重视过程评价,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行业企业专家等几个维度,进行跟踪研究和效果考核。以“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为核心,以绿色意识、生态伦理情怀、绿色行为的养成作为指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业成绩、实践活动、日常行为表现等指标内涵的考核,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考核优秀的学生,颁发人文素养标兵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纳入评先评优、奖学金评定考核中,激励学生在完成学业、提高技能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水平。

3结语

绿色教育视域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更强调学生的情怀和意识,强调以绿色理念指导实践,强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人文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从明确绿色教育人文素养培育目标、构建绿色课程体系、完善人文素养保障体系、建立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着眼,既迎合了现代教育观念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高校改革转变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学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华文,丁振国.高校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46.

[2]余清臣.绿色教育在中国:思想与行动[J].教育学报,2011,(6):73-76.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11):12-16.

[4]林坚,黄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2011,(6):62.

[5]范志华.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2):44.

[6]廖小平.培育公众绿色素养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人文之基[EB/OL].

[7]刘健.应用型本科高校绿色教育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1):88.

篇7: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

我国当前正在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从我国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与模式进行探索,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结合协同创新理念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与新思路,以提高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1协同创新的作用分析

我国教育部门在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进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为基础。从这点就可以充分地说明,协同创新对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协同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协同创新,能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更好的氛围。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为了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打破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导向,转而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为了能够弘扬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第二组织管理方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分散性,通过协同创新能够有效地在组织管理方式上实现转变,有效地促进跨校、跨地域、跨行业之间的协作[1],同时也促进了创新创业资源的聚合共享,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巨大的支持。第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国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诸多的政策支持,但是高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还有一定的认知偏差,通过协同创新,能够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工作当中,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2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创新创业知识以及创新创业技能。通过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时体现出自我价值,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我国当前正在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于我国高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缺少认识与自觉性

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就我国当前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颇深,考虑更多的是学校自身的业绩问题。学校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是一种带有短期性、行政性的教育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所在。如此停留在形式主义上的教育培训形式无益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此外,许多高校认为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口号”式创新创业培训,虽然表现得非常重视,但是教育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有着非常大的出入,导致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这种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一定认知偏差的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3.2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不完善

开展任何教育都需要得到多层面的支持,不仅需要社会、政府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为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但是我国当前许多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没有顾及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没有在学校内形成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校园文化。同时许多家庭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是专业的科学技术,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才能够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当前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后,这个年龄的群体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非常溺爱。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中,学生几乎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对于创新创业意识更是缺乏,这也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氛围,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毕业就应该找一份很好的工作,读完大学进行创业是一种冲动的冒险。

3.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够完善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所需要开展的是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是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通过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规划技能;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需要得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支持,这样其创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而言,由于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制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校企合作共容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只是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

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及促进策略

4.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校园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教育更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要让这种教育模式转变为以社会教育为主,在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创新创业下,形成一定的产业资源,并且能够有效地提供校园创业指导服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地把学校以及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与学生一起协同创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4.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在这个环节中,学校应该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让学校领导能够清楚地意识到,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能够让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升华,有效地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提高。此外,只有激发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才能发挥出其创新创业教育应有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收集整理更多的成功案例并进行展示。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新创业者,定期给学生讲座,让学生能够通过创新创业经历来获取到一些创新创业的经验,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4.3完善组织机构和政策制度

组织机构与政策制度是能够促进教育提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2],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应该及时地构建与之匹配的组织机构以及政策制度,结合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创新创业的氛围。在政府的主导下,整合所有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一个长效的机制。首先学校需要加大对师生协同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仅凭学生的自身力量进行创新创业是难以成功的。虽然当前许多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但是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远远不足,很容易导致创新创业失败,这对于后续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通过协同创新模式来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就必须为创新创业教育制订出相匹配的扶持政策,把校内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整合,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参与到学生的协同创新创业当中。此外,学校应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以扶持政策来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当中。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行多层次产业环境协同创新。我国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的场所。学校应该整合更多的产业环境来实现协同创新,让学生在这些渠道、平台、资源当中进行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后政府进行主导,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在政府的主导下,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在丰富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热情。

4.4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

第一在高校中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生想要创新创业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研发,而学校正好具备了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以及人才优势。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应该积极地构建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通过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来构建一个产学研合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平台。第二构建高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在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时,学校要针对所处的区域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认真地总结出所处区域能够与高校之间形成协同创新的各种资源。学校要积极地对有利于学校发展以及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行业进行调研、沟通,与其形成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改变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单一性。政府应该以主导者的身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一个与之匹配的协同创新发展服务体系,让学生能够在这个体系中不断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4.5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教育效果

学校应该及时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订出相应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体系是能够直接反映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情况,构建一套适合于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在构建这套评价体系时,应该考虑加入学生以及第三方的评价主体。学校、学生、企业、社会以及政府等多方面公正、客观的教育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5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社会、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整合有利的资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起有效的促进机制。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健全创业培训机制等工作;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创新、自主创业[3]。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确保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地开展,并取得有效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世超,蔺楠.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变迁分析与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1):21-26.

[2]郭朝晖,李永周.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6):39-43.

[3]曹达华,朱桂龙,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3):5-9.

篇8: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

摘要:分析美国、英国、丹麦、日本和印度等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体系,以及我国当前面临的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经验,树立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1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者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和创业实践论[1]。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为学生将来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是创业教育教学的表现形式。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很多,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相同,有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升华,有人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是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实践教育[1]。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创业教育模式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创业教育理念、内容与效果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2]。

2国外高校创业教育

2.1美国高校创业教育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有聚焦式(focused-model)创业教育和普及性(university-widemodel)创业教育两种模式。前者适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开展创业课程教学,后者适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普及性创业教育模式分为磁铁模式和辐射模式,都把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3]。

2.2英国高校创业教育

受美国创业教育的影响,英国高校较早就开展了创业教育。英国大学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特点,大量运用头脑风暴、游戏模拟、竞赛等多种方法开展创业教育。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全日制成人学生人数日趋减少,通过慕课开展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英国学生的欢迎,并成为吸引学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慕课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具有使用社交媒体的能力。慕课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合理地链接课程资源,并进行评估和认证是慕课教育的难题[4]。

2.3日本高校创业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高校逐渐推行创业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和规范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日本主要有三种创业教育:一是普及型创业教育,就是把所有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通识教育;二是专门型创业教育,面向具有特定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三是技艺辅助型创业教育,面向应用性专业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

2.4丹麦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虽然丹麦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建设开放式创业教育专属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第二,探索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第三,集聚创业师资,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

2.5印度高校创业教育

印度创业教育具有联动性特征。首先,学校以学生自主就业为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并扶持学生自主创业。其次,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创业教育,学校教师讲授创业理论知识,企业行家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这既能提供充足的创业教育教学师资,也能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创业实践教育具有主导性的作用。

3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状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一是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目前全国所有高校都实施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二是实施KAB(KnowAboutBusiness)项目,大力培养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教师。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共同承办KAB项目,先后在全国20余个省市培训了近千名创业教育教学教师。三是实施SYB(StartYouBusiness)项目。由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部承办SYB项目,最初培训下岗工人,以扶持他们再就业或创业。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早已解决,目前转向培训大学生。四是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开始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该赛事与创业实践赛、公益创业赛等比赛项目并入“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是目前级别最高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5]。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六个方面的措施,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和能力建设;四是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五是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六是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4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启示

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4.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高校普遍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国家的要求,具有极强的功利性色彩。这导致高校只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高校应摒弃错误的创业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回归创业教育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创客”。

4.2培养优秀的创业教师队伍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必须有专门的教师队伍,才能圆满地完成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创业教育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8]。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都不适合创业教育教学,创业教育教学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非常稀缺,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学教师队伍,以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4.3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教学的载体。

创业包括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开拓市场、整合创业资源等重要环节。学校应根据创业教育的要求,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和不同创业阶段的学生期望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尽相同。目前,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单一,把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并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不能自成一体,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9]。高校应认真探索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4.4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目前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都缺乏沟通和联系,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这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的短板。学校、社会中介组织、投资机构、创业教育机构、企业等都各具优势,但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应积极主动地整合社会资源,一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内创业基地,或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与其他高校合作,建设共享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建设创业基地,促进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10]。

4.5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应多元化评估创业教育质量,全面客观地反映创业教育水平。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度直接影响创业教育效果。从参加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竞赛的学生人数占比,评价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从参与竞赛的获奖人次、等级等评价创业教育成效。其次,从学校的角度评价创业教育。从落实国家创业教育政策、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评价学校创业教育基础;从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评价学校创业教育条件。最后,从学生创业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市场的能力等方面,评价创业教育实践效果[11]。总之,要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创业教育。

4.6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政府应完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不仅要制定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政策,而且还应制定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制度。高校应设置创业指导机构,对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总之,应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营造全社会创新和创业的文化氛围,使创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1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降低了创业门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课题,以寻求有效的创业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利红.论创业教育的三重境界[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9-22.

[2]闫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6):68-70.

[3]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4]孙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3):12-14.

[5]陶溪.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研究导刊,(3):169-171.

[6]徐以标.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98-199.

[7]李远煦,黄兆信.从“融入”到“融合”:高校创业教育的社会融合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76-80.

[8]苏世彬,黄玉林,陆培民.“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台湾育成中心经验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6):55-62.

[9]高其胜.“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科技资讯.2016(30):159-161.

[10]林聪.创业教育驱动下高校学生创业行为研究———以宁波为例[J].理论与视野,(10):85-87.

[11]刘洋.中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35-140.

[12]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4):67-72.

篇9: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迅速而创业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已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社会参与不足、办学相对封闭是创业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对创业教育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在对比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本文从网络嵌入性的视角,重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区域内的创业服务行业,研究如何通过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而实现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理论上,本文拓展了创业教育研究的视角,将以高校校内为中心,拓展到区域网络。从实践上,本文对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嵌入性;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1问题的提出

1.1实践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推动下,国内高校积极投入到创业教育的大潮中,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并分别建立了规模各异的创业基地以扶持大学创业[15]。与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相比,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更为突出。罗贤甲和杨树明[9]针对高校创业教育有效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5.9%的学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是“差”的,大约28.12%的学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一般”,仅有8.88%的学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好”,还有7.1%的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难以说的清楚。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相对2014届、届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的比例略微上升,但是比例仍然不高。面对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以及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比例的偏低,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症结何在?

1.2研究背景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的含义[1]、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4,10]、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8,11]、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对比[3]和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14]。虽然已有研究已经涉及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方面的研究,但是并未能够完全解决创业教育孤立存在的问题。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为区域发展输入区域人力资源的重要机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关于区域人力资源的素质,并进一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嵌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网络嵌入性的视角来研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2文献综述

2.1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

2.1.1创业教育的含义创业教育是通过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升教育对象的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并将其内化成教育对象的基础性素质,最终培养出能够在适合条件下学以致用的创业人才教育[1]。2.1.2关于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创业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理论和体验式教学理论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4,10]。2.1.3关于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实施对象不明确、课程设计不合理、教育模式单一、师资力量难以实现匹配、竞赛项目难以落地[5,8,11]。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比如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2.1.4关于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相关学者分别比较了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创业教育的体系、实施环节等进行了比较[3]。2.1.5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严毛新(2015)[14]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是高校内部封闭的孤立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创业教育作为社会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高校应当积极对接社会需求,寻求主动突破。

2.2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2.2.1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相关研究结合江苏省的情况,周勇和凤启龙(2013)[20]、郑刚和郭艳婷(2014)[19]提出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途径——顶层设计。张金兴(2015)[16]强调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微观(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并通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周勇和凤启龙(2013)[20]、张金兴(2015)[16]所提出的途径较为全面,但是未突出重点。黄国辉(2015)[3]强调了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间的不同,与前者相比,后者的针对性和协作性更高,范围更广(包括校内和校外),并且进一步指出地方高校需要与外部进行合作,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之后,相关学者通过某一视角提出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途径。基于协同的视角,张倩和邬丽群(2015)[17]提出校内、校外之间的协同的基础上构建创业教育的综合平台。2.2.2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引入对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和成功要素。刘林青、夏清华和周潞(2009)[7]剖析了其系统的构成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创业活动、学生团体和创业教育等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成为该系统演化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李一(2015)[6]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创业中心、创业教育机构及课程构建、创业活动,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高校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议——整合社会创业资源,但是并未深入说明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张昊民、张艳和马君(2012)[18]分析了该学院创业教育系统成功的要素。郑刚和郭艳婷(2014)[19]基于斯坦福大学校友创新创业调查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该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进一步认识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对孤立和零散,缺乏整体的建设思路,相关激励制度有待改进等问题,但是他们虽然提出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但是并未提出具体阐述如何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该系统。因此,鉴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无法解决创业教育脱离区域经济、“纸上谈兵”的情况,本文决定从网络嵌入性的视角,研究高校如何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3网络嵌入性理论

创业生态系统主要用于描述创业活动受到市场环境与各种相关主体之间互动的影响,是创业者和创业资源提供者之间密切连接的网络[13]。借鉴项国鹏、宁鹏和罗兴武(2016)[13]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定义,本文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界定为:以高校为中心,嵌入在区域经济中,通过与区域政策、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协同作用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网络嵌入性已经成为研究不同主体之间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研究视角(Granovetter,1985)[21]。网络嵌入性的主要观点是主体融入网络的程度决定了主体行为的效果(吴晓波、许冠南和杜健,)[12]。借用Uzzi()[22]对网络嵌入性的观点,本文从与区域经济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阐释高校如何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4基于网络嵌入性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4.1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确定创业教育的定位及课程体系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支柱产业,以这些支柱产业为着力点,确定创业教育的定位——服务区域经济,以解决创业教育“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的窘境。高校所在的区域是高校创业教育重要的环境。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作为区域支柱产业,当地政府围绕这些支柱产业出台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对区域支柱产业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行业所产生的不同要求,制定符合行业要求的精准创业教育课程。比如,物流行业,分析行业的特殊性,该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已有的与该行业相关的行业(比如电子商务的发展)、未来可能与该行业相关的行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野发现该行业孕育着的创业方向,以及专门针对该行业服务中介有什么特点,如何与这些服务中介机构取得联系。

4.2整合区域内校友资源,积极引入区域内校友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校友资源是高校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校友分布在区域内各行各业。这些校友感恩母校的教育,对高校具有反哺作用。高校将区域内校友的信息进行统计,将其按照区域支柱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的相关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互补性行业)分行业进行分类。通过这样的分类,高校将校友资源与区域支柱产业进行对接,并与创业教育的课程进行连接,让校友参与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弥补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实践中的校友现身说法,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进而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4.3整合区域创业服务中介,提升创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一方面通过校友资源,间接与区域创业服务中介保持联系,另一方面,主动与区域创业服务中介建立联系。通过以上途径,将创业服务中介纳入到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学生如何与创业服务中介接触,认识创业服务中介的功能,深入理解创业服务中介如何选择创业项目,从而使学生了解确定选择创业服务中介的原则、与创业服务中介合作框架的设定,进一步提高创业教育的成功率。

4.4基于区域创业政策,制定创业教育的激励制度

为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创业优惠政策。在制定创业教育的激励制度时,高校紧密结合区域的创业优惠政策进行补充、细化和加强。各级政府为了吸引鼓励人们进行创业,对创业人员给予税收、房租等方面的优惠以及现金补贴。高校应该结合区域内的创业优惠政策,提出一些激励制度弥补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对于已有政策中力度不足的分布进行加强。比如,针对大学生创业方面通过孵化、扶持、咨询服务等方式激励创业教育落实到实践中。高校学生创业成功之后,对母校有反哺的功能,从而实现创业教育——区域经济增长——校友捐赠——高校实力增强——创业教育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环。

5总结

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深深地扎根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初心,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定位、课程体系,并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校友资源,将校友资源纳入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在区域创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高校创业教育的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房欲飞.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意义[J].设计艺术研究,(4):76-78.

[2]黄国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21-24.

[3]黄扬杰,邹晓东.慕尼黑工大创业教育实践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32-135.

[4]李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5]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6]李一.美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5(8):19-21.

[7]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19-26.

[8]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79-84.

[9]罗贤甲,杨树明.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9:155-58.

[10]鲁淑华.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1]温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基于25所高校《20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5(3):251-255.

[12]吴晓波,许冠南,杜健.网络嵌入性:组织学习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项国鹏,宁鹏,罗兴武.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2):79-87.

[14]严毛新.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角度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5):48-55.

[15]俞使超.创业维持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改进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16]张金兴.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创业典型案例为视角[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125-128.

[17]张倩,邬丽群.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4):30-35.

[18]张昊民,张艳,马君.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功要素及其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2):56-60.

[19]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斯坦福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9:25-31.

[20]周勇,凤启龙.基于创新文化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以江苏省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7(3):119-124.

[21]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ednes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3):481-510.

[22]Uzzi,B.SocialStruetureandCompetitioninInterfirmNetworks:theParadoxof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SeienceQuarterly,1997,42:35-67.

篇10: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

摘要:在区域经济市场发展格局下,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以区域经济为研究背景,探究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而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在区域经济的影响下,区域产业结构迅速转型和创新,增加了社会市场对创业型技术人才的渴求,进而对高校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综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和所处市场环境情况,在重视创业教育的基础上,要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区域经济对高校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和实际内容,制定服务保证措施,进而实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实用性

从经济学理论看,资源、团队和机会作为创业三要素,对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合理运用创业三要素,进而实现创业。从这一思路进行延伸,高校要积极与大型优秀单位进行合作,拉近高校教学和创业实践的实际距离,利用校外资源为学校创造有利的创业条件,联合区域创业机构合力挖掘创业教育服务,供给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辅导设备和服务,在保证课程教育质量的同时,不断减少学生在实际创业学习中的创业风险与创业成本。同时,高校要依托于园区建设,将课程和实践地、教学和实际生产、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而构建创业项目实践平台,以研究成果为核心,组织学生创业活动,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二)创新性

创业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一方面在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创业教育中,其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创业理论,知识内容杂而多,使得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理性和空间性较低,进而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业激情。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处于闭门造车状态,与学生实际创业需求逐渐脱离,课程内容也存在空、散、软等现象。对此,高校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业需求和学习情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融合创新元素,适当调整创业教育课程比例和创业定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学习动力,达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综合性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相比于专业教育而言具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教育形式方面。但是在教育内涵方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要求高校创业教育中,要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趋势。针对高校育人目标,要紧抓专业教育,并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为创业教育复合型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市场走势,分析当前市场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设计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层次创业教育协管机构,层层分级,统筹协调创业教育整体发展走势,采取创业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科研创新、园区建设等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实现创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四)开放性

为了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高校要以开放性角度出发,结合现有教育资源构建开放性创业实践体系,积极与优秀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创业基地和实践渠道,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视角下创业规律,为社会培养创业型技术人才,符合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后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在进行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使其达到70%,防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对于实践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初创企业发展为主题,设计创业项目选择、目标客户开发、经营模式构建等内容,激发出学生对创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对现有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减少重复知识内容或者是教学活动项目,强化教学资源协调互通,培养学生责任感与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综合性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在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综合协同区域经济实际发展情况,以学生创业需求为核心,分析区域经济视角下创业规律,进而明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和框架。同时,借鉴先进国家高校创业课程开发理念和开放形式,通过学生创业需求确定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创业知识和必须具备的创业能力,为创业发展和创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定格为基础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板块,构建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

(二)基础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是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基础内容,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激发出学生对创业激情和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梦想,进而实现学生企业家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一课程模块是学生对创业形成初步认知的关键环节,作为创业教育的开始阶段,要由经验丰富的创业专家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创业认知,向广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为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KAB创业基础课程教育中,利用公共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教育开展,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实际创业中必须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树立创业梦想,重视学科课程,以课堂教学为教育核心,丰富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在创业管理模块中,课程则为公共必修课程,致力于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在区域经济视角下根据创业实际需求,系统化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创业素质与基础创业技能。在企业家精神课程中,借助讲座、交流会等形式邀请具有影响力或者是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对企业家的认知和理解,并学习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与创业理念,以实现自身综合创业素质的提升。

(三)技能课程设置

技能课程主要围绕学生创业能力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其核心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综合创业能力,使其具备创业管理中必须的工作能力,实现创业目的。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市场情况,对学生进行创业技能、创业管理等方面培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实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育人目的。这一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为辅修课程,并开设创业辅修专业,其教育对象为具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学生,在明确创业目标、了解创业基础知识后,带领学生进入更深入的学习和创业实践。

(四)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课程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内容,其核心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创业能力与价值实现能力,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创业环境中,接触与体验实际创业过程,不断累积创业经验和创业成果,利用高校校外资源带领学生进行真实项目操作,强化创业成果的社会化与产品化,提高创业项目的实际价值。实践课程对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跳蚤市场实训模块主要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强化学生创业体验,提高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并在初建企业经营中进行创业反思,不断累积,为今后实际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在模拟创业实训模块中,主要公共必修课程形式开展,创建创业仿真市场,利用真实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能力,提高学生市场驾驭能力和企业经营统筹能力。在SYB创业培训模块中,该课程主要教育对象为大三学生,并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程,提高毕业生综合创业素质,使得毕业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评价,减低实际创业风险,实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最终教育目的。

三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保障

为了保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要做好教育保障措施,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师资保障。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保证创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高校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拓展师资培养途径和培养渠道,并利用校外资源开展教师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师专业研究与社会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创业质量,实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有效性的提升。第二,教学资源保障。为了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质量,高校要根据现有教学资源,不断挖掘和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应用微课程设计方式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第三,实践基地保障。在实际创业教育中,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围绕创业实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积极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创造必要条件。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在分析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的基础上,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基础课程设置、技能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飞飞.创业型经济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3]林数.“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及其实践[D].福州大学,.

篇11: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概述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提出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实践对策: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服务水平,改革就业创业教育的指导方式,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在新时期下,构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体系,针对其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进与调整,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创业的服务质量,来为高校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争取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发展,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理念主要定义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当前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岗位的开创者。[1]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地方高校才刚刚开始推行。就业创业作为高校新的发展理念,需要高校改革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就业难的形式下,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价值,成为了高校教育服务体系需要思考的问题。[2]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与人才的需求相违背。而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观上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导致就业创业的工作难度加大,相关的调查显示,新增就业岗位不稳定、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都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阻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弱,许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符,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不完善,所以,急需要加强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其能够有效的实施,为高校大学生服务。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

1、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地方的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但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3]现如今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的道路上缺乏正确的指导,而在创业的道路上又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使得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有不少的大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还是被社会所淘汰。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但这一高校的新兴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点不正确,地方高校教育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规范化发展,不仅教育模式落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也缺乏系统化的指导,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缺少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4]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不合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不理想。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出现的问题

(1)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问题。虽然地方高校已经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业创业的资源受到限制,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践当中。[5]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分为职业教育、本科教育或者是本科以上的教育,这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分类。但很多地方高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上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没有根据高校自身的教育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自身发展需求来进行设定,许多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多数是依据国外的高校或者是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创业体系的构建模式。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上多数是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又或者是由教师讲授一些创业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有真正的实践机会,也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创业技能。(2)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确立问题。我国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理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没有树立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教育理念的落后更是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发展。[6]在传统就业观的理论指导下,多数学生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是就业无法实现下的选择。多数地方的高校没有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不重视,许多高校即使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堂也只是流于形式,当(做)作普通的选修课看待。地方高校没有正确树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只是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传授大学生创业的理论方法,而忽视了真正的创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3)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地方高校有许多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不仅来帮助大学生选择良好的就业道路,也有助于大学生开辟创业的发展道路。[7]地方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服务体系的管理上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虽然地方政府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上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一些银行、税务等部门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出了许多优惠待遇,而地方高校在管理上却难以和政府等部门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8]许多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管理上没有一个组织监管部门,只是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开展,而且地方高校的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较为混乱,没有相关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就业创业教材较为枯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长效机制,使得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遇到了不小的阻碍,难以发挥高校在教育服务体系方面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

1、理论体系的建构

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主要是指就业创业的指导意义。在该体系下,就业创业的工作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而在该体系下的就业创业工作理念是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主要的就业创业工作原则是不让大学生失去就业创业的机会,该体系下的就业创业工作内容是开展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指导职业规划、举办校园招聘等,并通过校企合作、创业设计活动等形式,为大学生开辟就业创业的工作途径。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机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力等状况,确立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机制,在就业创业指导上要形成课堂教育与课外相结合的指导模式,高校在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理论的构建中,也有要教育服务质量的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保障就业创业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也要有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培训、评价机制、调控机制等作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保障。

2、实践体系的建构

在加强了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理论建构上,还要注意其实践体系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就业创业报告会、就业创业的政策研讨会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思想进行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开设平台。[14]地方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专业的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岗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工作。学校在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研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相关的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就业创业的工作建设,加强就业创业的制度建设,打造高校就业创业在机构建设、人员培养、资金经费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学校还应建设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就业创业咨询室,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就业创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也要关注高校中特殊群体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设计正确的职业规划。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也应成立相应的教研室,地方高校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编写,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道路上有理论依据。而且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道路上要为大学生拓展一定的工作渠道,比如说举办校园招聘会、企业的专场招聘会等,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专业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才能,也能真正的运用到岗位当中去,通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也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使其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实践

1、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服务水平

(1)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9]将网络技术融入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将更有利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的发布上等更加方便快捷,大学生也更加接受这种方式。而随着网络招聘的新兴,网上求职、网上投递简历,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途径。(2)开发就业创业服务的客户端。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途径不仅要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还要通过手机微信等客户端来实现。[10]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手机逐渐在大学生中普及,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与多方合作,开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APP客户端,通过有效的信息数据,向高校的大学生输送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创业培训指导等,使学生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形式,提高了高校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2、改革就业创业教育的指导方式

(1)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高校在实行就业创业指导时,应首先注重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改革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在选择工作上总是先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很少考虑到如何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应改掉以往大学生对工作挑三拣四的毛病,多鼓励大学生投入到基层中去,在工作实践中应多注重的是在工作中锻炼自我,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高校应在这方面多对学生进行引导。[11](2)加强就业创业的实践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上,教师多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而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多数是传递给学生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实战技能。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应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开展就业创业教育。[12]课程内容应该涉及到职业规划教育、政策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等,还要发展就业创业的实践教育,在校内举办创业设计比赛、组建大学生创业会等,增加校园的就业创业氛围,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发展渠道。另外,也可以开发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利用地方的创业园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践的基地。

3、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

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当中,首先要注重的是要加大该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地方高校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项目经费,来用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开展活动、实施项目等方面。[13]还要加强该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教师要有专业的素质,自身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具有相应的创业技能等,高校在纳入这些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时,应进行全面的选拔和专门的培训,邀请相关的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指导,争取组建高校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队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不仅与高校的教育服务有关,还应结合当下的就业市场,关注就业政策,面向市场进行就业指导,还应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形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体化结构,通过各部门的有效合作与管理,形成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新格局。

五、结论

现如今,社会的就业需求与高校的专业课程不符,从而使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十分艰难。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应引领当今的大学生创新就业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也应在新时期下,进行不断的改革,整合自身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使其构建更适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开拓更广泛的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彭仲生,罗筑华,王艳萍,李超,唐秋红.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就业,2015.07(09)20-21.

[2]郭丽.地方高校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探索,2015.08(08)41-44.

[3]邱有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Z1(11)120-124.

[4]郑琳川.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13)84-85.

[5]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15(14)12-14.

[6]陈学军,彭江兵.论“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4(10)34-38.

[7]申天恩,张宏,孙晓峰,刘富江.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理念创新与介入视角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03(17)47-50.

[8]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01)79-83.

[9]林瑞青.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若干问题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07(02)4-6.

[10]谷家川,赵来,孙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及措施——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05(05)57-61.

[11]商云龙,王芳,王陶冶.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07)152-155.

[12]刘华超.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2(14)41-46.

[13]林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现实考量与理性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16)20-22.

[14]闫海波.新时期高校创业教育的新途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20)23-26.

篇12: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考论文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在资金管理和招生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开始日益凸显了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会计风险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而如何管理和控制会计风险,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立足于会计风险管控视角,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构建,旨在高校内部形成一个自我监督、制约和协调的控制机制,更好地实现高校管理的目标,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控制体系;高校;问题;原因;措施

随着日益增强的高等教育需求,以及不断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各高校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由此,要求高校合理配置资源,高效使用资金。而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对高校会计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是潮流所向、刻不容缓。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实施中面临的困境

1.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它是有效使用内部控制方法的保障,能有效地推动高校整体工作的运行。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但很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都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涵。一旦遇到相关监督检查和实际问题,则是回避制度的执行,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实现理想的效果。

2.缺乏成熟的治理环境

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内控体系的支撑和保障。但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治理结构中,还有许多的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和政府之间并没有梳理清晰二者之间的关系,政府没有完全尽到对公办高校的责任,而对民办高校又有过多的干预;二是高校缺乏明确的管理方式和产权结构,不能有效利用与合理监控银行贷款的合理性。正是由于高校产权代表缺位,而使会计预算没有硬化。无论是对合法权利的激励,还是权力膨胀的牵制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3.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高校大幅提升了教育的入学率,进而也不断增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使高校在目前的基础建设中短缺资金。为了对建设资金更多筹集,而产生了“银校合作”这种新的融资模式。这样,开始日益凸显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会计风险问题。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对会计风险的控制和方法,已经是迫在眉睫。但目前在传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下,高校缺乏有效甄别会计风险的能力。由于严重缺乏相应的会计风险应对措施,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涉及会计风险管理,对于学校经营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分析。

4.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在现阶段,还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会计预算时,很多都是走过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短视现象。同时,在成本核算时,对金额的合理性很少考虑;二是在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核算与监督标准,实际执行也很少按照编制的预算进行。多年来,对预算人员的素质培养也一直欠缺。

二、我国高等院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原因剖析

1.高校管理者具有相对淡薄的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多数高校的领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是高校会计工作的核心。因此,需要过分关注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但对于员工素质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非物质层面的内部控制体系,重视度却远远不够。政府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缺乏法人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相对淡薄的经济意识,认为高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破产,所以风险管控的动力严重匮乏。

2.高校缺乏合理的治理结构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尤其是一些公办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任何科学的以约束为特征的内部治理机制。这就造成作为高校委托方和出资委托人的高校,对政府过分依赖,没有周全地考虑一些内部会计控制风险。对于高校自主办理的事务,政府又无端进行干预。正是因为政府的越位和高校的缺位,而导致职责不清、使高校缺乏健全的监督监管机制,进而使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较低的运作效率。

3.高校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在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方面,还比较僵化。学校执行过程和整体的决策,具有过长的链条,不能有效形成高校各个层级间的效率互补和压力传递。同时,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缺乏方向性的指引和原则性的规定。在对具体问题的决策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分析手段,进而不能真正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许多高校在扩张规模方面,匆忙上马,缺乏技术上的科学论证和详细测算。对自身的还贷能力和基建贷款后果,缺乏一定的风险预测和详细的会计分析。一旦央行紧缩银根,则巨额本息会使高校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三、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途径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高校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会计风险,亟待构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与高校运行特征相符,以此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1.优化内控环境、使高校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首先,高校应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制度中,纳入内部控制制度,使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以及构造决策分析相互制约又彼此分离。保障高校科学制定内部决策,并良性运转各项会计管理工作。高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充分认识到内控体系建设和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高校内部监控制度带头执行。另外,内控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是能否有效实施内控制度的关键。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拥有扎实的审计知识和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高校会计管理岗位的人员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和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2.规范高校预算制度,使预算管理与编制的合理性

进一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的最基础工作,就是对预算的控制工作。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应对绩效考核的整体制度和具体标准进行逐步建立,使当前的预算形式逐步实现滚动预算。通过实施优质培训,使会计预算编制和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高校的风险水平、发展规划情况和债务债权情况,以保证编制优质的预算。

3.健全高校会计制度,对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进行构建

高校管理者应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学校运行的会计风险随时关注。首先,应利用有效的控制方法,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将事前控制工作做好;其次,做好事中控制。在高校自身控制的范围内,做好会计风险管控工作;再次,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将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盲目扩建而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规避。构建强有力的约束体系和监督机制,做好合规管理和科学决策,引导高校正常运转。最后,建立高校会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会计分析与核算,对学校会计风险变化随时进行监测,对无限扩大的融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各项控制活动进行完善

高校为了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应建立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日常的教学科研应有效衔接短期预算管理和长期规划,形成具有沟通效应和良性循环的预算体系。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为此,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相关人员必须要及时沟通协作,才能使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完整性真正实现。

5.建立决策与信息披露机制,使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持续扩张的办学规模和日益加快的高校发展速度,高校亟待改进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措施。立足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视角,高校还应披露无形资产、债券资产和在建工程。特别是对在建工程金额巨大的,要提供全面和客观的会计信息,对主要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给予满足。立足于信息的有用性视角,高校的会计管理活动还应密切联系其他建设工作及教学科研工作。规定会计部门将本单位的相关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定期进行通报,使因为信息沟通不通畅,而产生较为低下的效率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在内部控制活动和会计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和高科技手段,对学校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发挥网络会计的作用,对内部控制和会计管理的完善的信息资源库进行建立,使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运转的效果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以形成更加高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的外部监督主要采用会计报表和外部审计两种形式,而内部主要是内部审计。国家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预,使高校预算与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高校自身也应该对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控制充分借鉴,并有效监督高校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情况,是其主要的职责所在。所以,在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中,会计监督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检查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更加的系统化和制度化,进而使监督机制更加的高效有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需要扩展到风险审计和管理审计方面,而不再局限于查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罚规定和审计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实施审计的要求、方式、内容和对象,以便稳步提升审计质量,使高校会计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同时,对德才兼备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配备,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对内审工作职责更好地胜任,以便对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都晓光.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35):102-104.

[2]王士红,顾远东.国家审计人员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知识共享行为[J].审计研究,(1):77-79.

[3]朱灵通,方宝璋.论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J].审计研究,2012(1):88-90.

[4]石莎莎,杨明亮.高校领导社会责任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2(2):74-76.

[5]赵焘.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框架的主要内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28-30.

篇13: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实施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实施体系的构建,对于发挥高校在自身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实施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设想,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

1引言

为了发挥高校在自身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科研特色,构建相应科研项目管理实施体系。依据当前高校行政体系,学校法人代表应对学校科研项目管理负总责,分管科研的学校领导对学校科研项目负直接领导责任。科研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法人负责制的项目由法人委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负直接责任,实行课题负责人制的项目应由项目负责人负全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