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评价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JOA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OAN”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使用后评价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论文(共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使用后评价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使用后评价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完成后,由使用者使用,然后对使用者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建筑设计的设计情况进行比较,得到使用者对建筑设计的评价。使用后评价的关注点在于建筑设计的实际使用状况和使用者对建筑设计的意见。使用后评价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改良意见,使建筑设计更加接近使用者的需求,有效促进了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通过对使用后评价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后评价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其意义,希望可以促进建筑设计中使用后评价的应用,以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质量。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1.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的英文简称为“POE”,是指在建筑设计完成后,对其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系统性的评价。施工后评价注重建筑设计的实际使用情况,使用者评价可以帮助设计师寻找到有待改进之处。使用后评价是收集的使用后的反馈信息,可为同类建筑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

1.2使用后评价的作用

建筑设计的好坏,只有使用之后才能感受到,因此,使用者的评价也是最具价值的评价。使用后评价可以帮助设计师对建筑设计进行改进,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建筑的质量和舒适性;使用后评价有利于建筑设计规则的制订,促进建筑设计形成明确的设计标准;使用后评价是在建筑设计完成后对使用信息进行收集,因此,提高了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使用后评价可以有效检查设计方案、设计目标是否合理。积累大量的使用后评价信息,能够促进建筑设计质量的提升。使用后评价注重建筑设计的节能、节材、节地和节水,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帮助。

2使用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1强调了建筑设计的实证评价

使用后评价是从建筑设计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使用者的评价进行收集,重视对实际使用结果的分析,并结合评价结果对建筑设计进行综合改进。这种方法使建筑设计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传统的建筑设计仅仅将设计师的主观判断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标准。也就是说,传统的建筑设计是以少数人的标准为依据。这不能保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导致使用者对建筑设计不满意,不能使建筑设计得到多数人的认可。而使用后评价是建立在对建筑设计体验之后的实证评价上,更能体现出多数人对建筑设计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建筑设计使用者的满意度。

2.2拓展了建筑设计的思路

传统的建筑设计只注重对建筑物的本体进行设计,在改进过程中也仅局限于对建筑主体进行改进,使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仅仅围绕建筑主体。而将使用后评价引入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使用者使用后的评价对建筑设计进行改进,使建筑设计的改进有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并且拓宽了建筑设计的思路,使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更加亲民、务实。

将使用后评价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是大众思想的聚集,为建筑设计拓展了设计思路。传统的建筑设计并没有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使建筑设计完成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下降。使用后评价的应用使建筑设计的设计师以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跳出了传统建筑设计的圈子,引导设计师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加合理,降低了建筑设计各类问题发生的概率。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文化差异、民族差异、所生活地区的气候差异等,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用更加全面的思维来应对不同的使用者需求。

2.3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管理水平

使用后评价是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了对建筑设计的监管,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管理水平。使用后评价使建筑设计的标准更加清晰,并可以对设计完成的建筑与相关建筑进行对比,避免仅仅利用专家经验对建筑设计进行管理,造成建筑设计存在漏洞。利用使用后评价的反馈信息对建筑设计进行管理,不仅使建筑设计的结果更加可控,还使建筑设计的整体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4推动了建筑设计的'民主化进程

使用后评价使使用者直接参与到了建筑设计的决策过程中,设计师通过使用者反馈的信息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更改,避免了原本仅仅由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而产生的众多弊病,使建筑设计的民主性得到了体现。使用者在使用建筑时,会将建筑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建筑舒适度、采光效果等与建筑相关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这些信息可以为其他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多帮助,推动了建筑设计的民主化进程。

篇2:使用后评价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使用后评价可以辅助建筑设计,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正处于发展阶段,想要实现建筑设计行业的良好发展,增强建筑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就要及时更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保证建筑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入手,不再局限于设计师的观念。

要想将使用后评价引入建筑设计中,就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使用后评价体系,同时,政府部门和房地产企业也要对该体系进行积极推广,使使用后评价在建筑设计中形成规模,带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使用后评价对我国的建筑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提高了我国建筑设计水平,不仅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还使建筑设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4结论

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使我国的建筑设计可以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体现了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促进了我国建筑设计观念的进步和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阐述使用后评价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影响和意义,希望可以促进建筑设计中使用后评价的应用,为后续更多建筑提供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1]朱益飞。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浙江大学月牙楼中庭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周玲。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旧住区整治更新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

[3]苏实,庄惟敏。试论建筑策划空间预测与评价方法--建筑使用后评价(POE)的前馈[J].新建筑,(03):107-109.

篇3: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计算机建筑,设计技术

1 引言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来临,它们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也给传统产业带了创新革命。尤其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深入发展,建筑人员在方法、工作手段、创作思维等方面都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这就更加促进了建筑设计业新的设计和表达工具的发展,引发了几百年的设计媒介和设计手段的革新,同时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设计分析和研究手段。

2 现今主要技术

2.1 CAD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而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则是CAD技术的一个分支,是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一种应用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结构的计算软件与CAD制图软件取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平面和空间结构析计算问题。绝大多数的分析计算程序都设有CAD接口使计算结果图形化,将结构设计人员从繁重的结构计算中解脱出来。目前,国内已开发了建筑工程各专业的

CAD制图软件,借助制图软件,设计人员可以轻松地完成施工设计。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是指运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一项设计的建立、修改、分析或优化。CAD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数据图形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有关的硬件平台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专业应用软件。CAD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具有开放型结构的软件,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而且系统本身可以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微机及设计工作中。

2.2 TB-CAD技术

“建筑信息技术”对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来说,在词义的涵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CAAD严格来讲只是局限在辅助工程设计的范围之内,而建筑数字技术还应该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网络通信(Network)、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产品数据管理(PDM)等诸多方面,以上这些信息技术正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TBCAD系统是一套面向建筑结构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和成本控制的软件系统。

TBCAD致力于用优化的设计理念来解决传统的结构设计问题,例如指导结构的方案设计,优化和评估一个已有的设计方案等,务求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取得土建成本以及人力、物力和时间最优。而且用TBCAD优化的结构方案可以自动满足规范的所有要求。另外,TBCAD的建模功能可以直接从一个CAD矢量图形的建筑平面转换成一个结构平面布置模型,同时会自动搜索CAD矢量图中的建筑墙线,并将它们转换为结构墙,并且TBCAD系统还会根据结构墙的平行关系,自动在所有可能的位置加上连梁。

2.3 建筑施工动画

建筑施工动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时机及社会因素的限制。它的超现实功能,可以任意选择所需要的视角,甚至物体的内部,在教学中可以更醒目的用动画的方法指示场景中人们应注意的地方。它可以使要表现的物体周围物体变得半透明,可以表现施工工艺的原理,可以显示物体内部的液体流向,表现物体内部发生众多细小的甚至分子级别的化学、物理变化。

在建筑行业、建筑设计投标动画、房地产促销动画,多采用3DsMax软件制作,这将对施工动画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发表论文。事实上现在已有众多优秀施工动画是由3Ds Max软件制作的。发表论文。

3 新兴技术

3.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近十几年悄然兴起的高新技术。它是一种可创建三维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这种由系统创建的虚拟环境,作用于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用户很自然地通过计算机进入这个环境并操纵系统中的对象进行交互,进而沉浸其中。虚拟现实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即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首先虚拟技术能够展示建筑物的.整体信息。传统阶段的二维、三维的表达方式,只能传递建筑物部分属件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单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而使用虚拟技术可以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并且可以往里面漫游,体验身临其境之感。建筑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事,住户、管理部门都可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而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者和用户之间起到一种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在过去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对设计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未来建筑物的形象作多种设想,在虚拟的建筑三维空间中,可以实时地切换不同的方案,在同一个观察点或同一个观察序列中感受不同建筑外观,这样有助于比较不同的建筑方案的特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进行决策。事实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对某个特定的方案做修改,并实时地与修改前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北京CBD规划设计就是在三维的环境中产生的,它允许一种“完全”的设计探索,从任意角度和方位观察设计本身。在虚拟现实的设计环境中,组成一幢建筑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予以改变和发展的。墙壁可以被建立和删除,开阔的广场可

以被穿越,地板可以改变尺寸和式样。观察者能以一种比查看平、立、剖面图纸远为直观的方式在作为设计对象的建筑空间进行想象的漫步。就这一点而言,虚拟现实也有可能成为设计者之间,以及设计者与客户之间有效的交流工具。

3.2 协同设计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在图纸上手工设计为主,设计周期长,质量不能保证,设计成本高。而现今常用的CAD技术目前基本限于平面和单人作业。随着并行工程的广泛推行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正在寻求将建设设计技术与CSCW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法,以开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系统。发表论文。到目前为止,协同设计主要应用在CAD/CAM/CAE集成化、远程计算与设计、工作流管理与PDM、虚拟产品设计与可视化等方面。

4 结论与展望

总之,在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已被全世界公认是本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技术,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加速建筑业的大力发展,为建筑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

参考文献:

[1]郑光复.建筑的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吕列克,张富文,陈桦.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5(4):11-13.

[3]杨宇振.从概念草图到计算机建模[J].新建筑,,3(5):

[4]尚守平.土木工程C A D,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篇4:自然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自然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将自然形态元素融入建筑中说明了当代人向往自然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和谐,是人们尊重和敬仰自然的一种方式,也表现了人们向往回归自然,不仅如此,还表现了人们在反思当代的设计和技术。该篇文章以建筑设计作为讨论的立场,研究了将自然形态融入建筑设计、借用自然形态以及应用自然形态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为构建和谐的自然和城市建筑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形态 建筑设计 应用 研究

建筑设计师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怎样将自然形态和建筑结合起来,建筑师们在尝试对自然密码进行破解:如果将自然界看做一个天然性与逻辑性的有机整体,每一独立的局部都能够服务于整体,那样是否就能够采用效仿自然的方式来使自然和建筑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建筑设计师们将此观念看做是一种使建筑设计更加趋于自然形态化的途径,并以此为创作源泉,融入建筑实践中。然而大自然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实际工作中,要想达到建筑与自然形态的融合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在我们眼前的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在遵循着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我们无法看见的,只有认识和了解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则,才能够借鉴这种规则来完成建筑设计,成功的使自然形态与建筑设计达到完美的融合。

1对自然性最大化模仿

将外部环境作为建筑存在的背景,这是建筑自然形态化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基于建筑形态自始是自然形态的出发点这一观念。想要实现建筑自然形态化,就必须使建筑设计向自然形态靠拢。

1.1地形模仿

若想要结合自然形态和建筑,将相互存在的元素互相靠拢是最重要的一点,将两者的体系变为相似的状态,并且还要使地形的自然最大化得到保持,这是对自然的尊重,还是一种协调自然和人为平衡度的方法,在原有的地形基础上来使得建筑得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原地形进行合理的利用,首先是地势条件,在对地势条件进行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留地形原貌,其次是对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拷贝,如果所修建的建筑地点的外界自然条件比较好,同时其自然特色也比较明显,那么就不需要对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拷贝,以免其失去原有的天然性。因此,为了使建筑的自然氛围由内而外,就必须要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尽可能的利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人力来使得其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是气候的问题,自然生物的生长与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自然界都能完全接受,而人类却不能,风雨会阻止人们外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这不是人们追求的,也是不现实的,同时也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则,亲近自然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既有的发展成果,然后再回归最原始的状态。在不违背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利用现在所拥有的能力去最大化的贴近自然,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在模仿和还原的时候抱着来者不拒的心态,必须要带有目的性的对自然形态进行选择。因此,人类没有必要再亲自承受大自然的风风雨雨,而是应该利用建筑来承受自然界的这一部分,我们存在于这个自然界,就要建造一些建筑物来为我们遮风挡雨,与此同时也能使我们更好地融入自然,间接地享受自然。根据建筑对自然环境的模仿和保留认识到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自然环境和建筑地形,同时使人类得到最大的享受。

1.2外部形体模仿

建筑物是长期处于外部环境当中的,因此应该被看做外界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天然的属性,这个条件拉近了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距离,这使得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直接考虑使环境因素为建筑设计所用,因而向建筑自然化进一步迈进。实际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早已存在,并非是被我们发现了之后才有了关联,许多的现象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当人们看到丰硕的果实和树枝,就会把它带回家装点屋子,同时还在自家池塘中养上金鱼以添加生气等,这都属于自然和建筑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证明了建筑是归属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建筑中常常摆放有野生动物的雕像,在喷泉周围设计一个池塘等,这些都模仿了自然形态中的东西,语义直观,自然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就是这样显而易见。

1.3自然空间模仿

自然界天然空间是很多的,其特征大多是混沌而不规则的,同时也是非常迷人的,这些空间都呈现出了一种有机的特征,就像是动物的血管和腔室,不需要加以人工改建,它们是纯天然存在的。针对自然空间的这种天然性,就可以作为一种建筑自然化的实现方式,将这些元素应用于建筑设计当中,换句话说就是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空间向自然空间靠拢,使人在欣赏中获得一种美丽朦胧的观感,使人们体会到自己与自然形态紧密相连,感受大自然的包容力。

1.4材质模仿

材质的模仿主要指的是对材料的内部特性和外部的形态进行模仿,应该尽可能的用到原生材料,例如竹子和树木等,这些是比较常用的并且是具有一定特性的原生材料,人造材料不同于原生材料之处就在于它是为完成某件事而被建造出来的,它在建造出来前就已经决定好了它的价值和使命。然而原生材料并不是这样的,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完成某件事,换句话说就是它存在的原本意义也许不是我们现在的使用意义,这是原生材料的特性,因此在建筑自然形态化的时候,选取材料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性来选取原生材料,最大化的利用和发挥它的特性。

2描绘与诠释自然形态

2.1感悟自然的持续性与循环性

自然循环指的是通过通风、光照、植物以及水土等进行的一个能量的循环,比如雨水落在建筑物的顶棚,收集起来之后将这些雨水作为储备,用于浇灌花卉,那么这些雨水就得到了循环。又或者从城市的形态来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就会发现这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为了达到舒适的目的而建造出来的景观。建筑高楼错落有致,而我们对阳光的享受,同样也应该从自然循环的角度去构思,而不是单单为了达到视觉的满足。

2.2通过生命的形态来表述生命的痕迹

许多的建筑和生物都体现了岁月的痕迹,譬如充满裂痕的大地,受到风雨侵蚀的岩石,盘根错节的树根,这些都是痕迹。呈现出生命形式的多种多样,但是这些不同的形式都遵循着一个规律,通过规律的引导,升华和繁衍出一个与原本不尽相同却来自于原本的新建筑形体,对形体的模仿并不单单是要停留在某种具体的形态上。譬如楼梯扶手,它能够充分呈现出自然生命存在的痕迹,比如年轮、波兰、裂痕等元素,就都使得建筑得到了生命。

2.3通过仿生结构来呈现

自然具有多样化特征,这是人所共知的,且各不相同,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其独特的形态,同时也是材料制约和受力模式的存在,经过对空间形式和建筑形态进行雕琢,使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有结构。常见的结构对空间形式和建筑形态进行了创意组合或形变,譬如墙壁和框架等,使得在保证原有受力原理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新的建筑形式,获得更为新颖的空间特效。

3结语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存在,我们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通过建筑自然形态化向大自然回归,这是人类亲近和靠近自然的一种方式。建筑虽然不是天然而成,而是一种人为的产物,但是经过设计师的苦心孤诣,将自然理念融入设计中,建筑就可以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从内到外散发出与自然一体的韵味。

参考文献

[1]梁伟.自然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规划设计,(10):99-100.

篇5: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1.应用实例研究

1.1石材加工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号石材公寓”位于伊朗中部马哈拉特,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材切割与加工,而切割与加工的技术水平较低,所以产生了大量的石材加工废料,这些废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受当地技术与经济条件的限制,如此大量的石材废料不可能采用传统回收方法将它们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所以长此以往不仅造成了当地石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由于对它们进行的粗放式的回收方式破坏了当地的土地环境。因此在“一号石材公寓”的设计中,建筑师通过转变它们的利用方式,规避了对石材废料的深加工,而是创新性地将它运用到建筑的外立面及室内的局部装饰上,这样不仅节约了废料处理所产生的费用,产生了巨大的环保效益,还大大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

1.2瓷砖生产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瓷砖作为一种使用普遍的现代建筑材料,当前在国内具有规模巨大的生产能力。但在生产、运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料,而这些废料虽然有可以回收利用的方法,例如通过加工可以作为建筑砌体的生产原料,也可加工提取其中的重金属物质等等,但这些方法往往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投入,而得到的回收价值却很低。因此,对这些生产废料覆土掩埋的.情况十分常见,从而造成大量瓷砖废料的浪费以及严重的土地破坏。然而建筑师通过设计对瓷砖废料的拼接组合方式进行重新安排,将它们用于建筑地面、墙面或局部景观当中,则会产生出乎意料的视觉效果。建筑师将长短、宽窄不一的瓷砖彼此拼接应用到室外硬质铺装,创造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地面纹理;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瓷砖裂片被有序地粘贴在建筑墙体上,从而形成不同的画面,使单调的墙面拥有了饱满的艺术设计感。

1.3木材板皮生产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木材生产与消耗大国,怎样使木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对于木材资源的节约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与社会调研,发现由于现代木材复合板材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低技术水平的板皮生产厂,它们大多对木材的利用率不高,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板皮废料。这些废料一般会经过粉碎机加工成木屑,作为其他类型板材的原料。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将这些板皮废料经过筛选与形状的处理,通过瓦片屋面的排布形式将它们安文/张曦元 刘浩杰 吕静 ZhangXiyuan LiuHaojie LvJing近年来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危机,怎样对大量的工业生产废料进行更有效的回收利用已被人们所重视。与传统的回收利用方式不同,本文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去研究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并以建筑设计实例说明这一利用方式的特点及其所具备的优势,并由此展望了这种方式在未来资源回收利用上的巨大发展前景。

2.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2.1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发展优势

2.1.1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型应用只需经过改变其形状、排列方式等浅加工过程(过程a)即可作为建筑的表现材料,并产生富有设计感的表达效果。这一过程一般对废料进行的仅仅是物理层面的简单加工,更多的是体现设计者的创新应用手法,因此它对技术及经济的要求大大降低,同时还会避免更多能源的投入以及更多废料的产生。但传统的工业废料回收利用方式则是更多地将它们视为一种可回收原料,通过过程c将它们加工成另外一种建筑材料或其他产品,而且这一过程往往工艺复杂,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因为是深加工,所以需要更多的能源、时间及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回收利用它们生产出其他建筑材料的同时还将会产生新的废料,造成新的浪费与污染。而当由于使用期限或其他原因使得过程b之后的建筑材料面临被放弃使用时,这时因为没有改变其物理性能,所以还可以再次应用到下一个回收利用过程中,也就是过程e中,这样更加保证了工业废料的高效利用。因此对比两种不同的废料利用方向,前者更能体现材料利用的环保性与可持续性,由于其对技术、资金的低水平要求,也必然使得它更具有易推广的优势。

2.1.2现阶段国内对于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基本属于刚刚开始,对于废料的创新利用方式较少,投入实践应用的废料种类也十分有限,以废料为原料的加工产业更是尚未成熟,所以我国未来在工农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并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材料的认可会逐渐回归自然、环保与健康,从而为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其次未来的建筑设计也必然更具创新性,材料生产工艺更多样,更成熟,这些都会为工农业废料的再利用提供一个很积极主动的推动作用。

2.1.3当下以及未来建筑设计将更加关注建筑的绿色可持续性,对生态环保的材料应用也开始愈加重视,及世界建筑普利兹克奖颁发给同样关注传统、可持续、可回收材料的中国建筑师王澍与日本建筑师坂茂,也再次宣示了建筑材料正在迎接一场新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再利用更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

2.2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发展劣势

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废料利用方式,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将工业废料的再一次工业加工,它本身具有可以快速大量准确复制的现代工业特点,因此虽然这一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但在工业废料的回收利用方式中还是占有主导地位。而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及个人意志干预,是设计者将工业废料经过巧妙、创新性的设计应用于建筑表现当中,所以,虽然这种方式对工业废料的利用十分环保、高效,但对于工业废料的集中性处理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产业模式。

3.结语

伴随现代工业的发展,未来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工业废料,这必然要求我们大力发展传统回收利用方式之外,也要积极探索工业废料在其他方向中的回收再利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笔者通过本文详细阐述了工业废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希望更多相关从业者关注这一应用方式,从而去丰富其内容,推动其发展。

篇6:LED照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LED照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绿色节能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由于LED自身绿色节能的特性,使其在建筑照明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建筑照明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通过对LED照明的优势与特点进行分析,具体阐述LED在建筑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LED;建筑照明设计;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其设计水平逐渐发展并进行合理的创新。LED因自身绿色节能的特性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并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1.LED在建筑照明设计中的优势

LED属于第四代的照明灯,在这之前有白炽灯、荧光灯及节能灯。白炽灯在进行照明工作时,其自身的热度会迅速升高,并且极易发生爆炸。荧光灯与节能灯的灯光光源都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并且也较为易破,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LED照明灯的光效高性能及长寿命的功能。LED照明灯在耗能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仅为同款荧光灯的三分之一,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应。除此以外,LED照明灯的光源不存在辐射。因此,低消耗与无辐射便是LED照明灯的最大优势所在。LED照明灯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充分的显示了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尤其在地铁及铁路车站的设计中。因为公共建筑所需的灯具数量庞大,若使用普通的照明灯将消耗大量的电能,而LED照明灯的绿色节能特性在此情况下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由于LED照明灯寿命较长,更换便捷,并且更经济环保的特性,使其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占有绝对的使用优势。除此之外,LED照明灯在室内外的彩灯及创意物品中的应用也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艺术性。在地铁及铁路车站中通过使用LED照明灯,将其设计成形状各异的灯形,充分显示其人文艺术性,使其艺术性与建筑的装饰设计有效结合。LED照明灯的艺术功能、经济功能与自身的特性使其在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彰显其绿色节能的极大优势。

2.普通照明灯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普通照明灯具发光效率低、能耗大,灯具报废后若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理念。随着智能照明系统的广泛应用,普通照明灯具也无法满足单灯亮度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与当前环境的协调以及自适应控制。这些都是普通照明灯在建筑照明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同时,普通照明灯在其耐久性及后期的产品维护率方面也不令人满意,并且普通照明灯的设计在形式与内容上都缺少一定的人文文化及艺术效果。

3.LED在建筑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3.1 LED照明灯的隐藏

3.2 LED照明灯与建筑相结合

LED照明灯与建筑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将建筑物中的各个构建及内部空间、灯具及环境进行有效的协调,使两者完美结合并相互渗透与促进,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3.3 LED照明灯在室内照明中的设计

3.4 LED照明灯在室外照明中的设计

对于城市的室外照明最主要的就是确保了夜间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使人们的夜间活动有光照的'条件,进而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人们在城市的室外照明中需要的是照明工具的基本功能、感官信息及精神文化审美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城市室外照明也包括安全照明与功能照明,还有景观照明。其中,安全照明与功能照明属于城市室外照明的基本功能,而景观照明则是感官信息与精神文化审美的综合功能,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视觉的美感,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悦。

夜景的照明对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筑的夜景照明设计也是城市夜景照明的重要组成要素。LED照明灯的泛光照明是利用建筑物表面与LED投光有效结合或者离建筑物一定距离安装LED的投光灯进行建筑物的夜景照明。

4.妨碍LED广泛应用仍存在的问题

首先,LED的寿命问题,目前国内LED灯具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LED生产厂家很多,生产质量良莠不齐。其次,LED灯具的散热问题,现在LED灯的散热通常采用被动散热,利用散热装置将LED灯内LED芯片复合产生的热量导出来,散热效果的好坏直接体现着灯具的质量好坏。最后,LED灯具的价格问题,LED灯具比普通灯具价格要高出5~10倍。虽然LED的应用仍然不够完善,但目前LED灯的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重视,这些问题也必将很快得到解决。

5.结束语

LED照明灯的出现是照明技术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同时在照明领域中也是史无前例的重大发明。LED照明灯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绿色节能特性,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围的环境。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推进,LED照明灯也将更广泛的运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凌宏清,何花.LE D在建筑化照明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6).

[3]杨耀东.浅谈LED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5).

篇7: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建筑设计方法,减轻设计人员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设计者设计的建筑物与工程单位可在万维网上相互沟通交流。

关键词:虚拟现实 建筑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建筑物

1 前言

计算机技术用于建筑设计已有多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主要是帮助设计者把设计、计算、画图、数据存储和处理等繁重工作交给计算机完成,而设计者把主要精力用于创造性构思。计算机产生的设计结果,可通过图形设备向设计者展示,并可模拟,允许设计者作出修改。虚拟现实(简称VR) 技术能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拟现实也称虚拟环境或虚拟真实环境,是迅速发展的一项综合性计算机、图形交互技术,它集成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多传感器、网络并行处理,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空间形象实现的目标合成技术,通过视、听、触觉,以图表及动画方式呈现,让观看者“眼见为明”。它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被动静态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的特性包括:

(1) 交互性(interactive) ;

(2) 想像性(imagination) ;

(3)沉浸性(immersion)。

虚拟现实就建筑视觉模拟的可行性而言,应用领域可包括:建筑物模拟、室内设计模拟、城市景观模拟、施工过程模拟、物理环境模拟、防灾模拟、历史性建筑模拟等。在建筑设计中既要进行空间形象思维,又要考虑到以用户的感受为核心,是一连串的创新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维护等。巨大的成本和不可逆的执行程序,不能出现过多的差错,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造和体现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整体虚拟环境或给定仿真的对象的全体,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虚拟现实,可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

2  展示建筑物的整个信息

现阶段的二维、三维的表达方式,只能传递建筑物部分属性的信息,并且只能提供单一尺度的建筑物信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事,住户、管理部门都可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3  远距离浏览

设计者设计的建筑物与工程单位可以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万维网达到远距离浏览,也可以以计算机语言开发与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整合,虚拟现实用于Internet 网中提高其普遍性与实用性。

4  实时多方案比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对设计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对未来建筑物的形象做多种设想,在虚拟的建筑三维空间中,可以实时地切换不同的方案,在同一个观察点或同一个观察序列中感受不同的建筑外观,这样,有助于比较不同的建筑方案的特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进行决策。事实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但能够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而且可以对某个特定的局部作修改,并实时地与修改前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5  专用的人机接口交互

人机接口是使用者与计算机沟通的桥梁,它是代表使用者意图的转换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良好的人机接口的建立,可减少使用者对系统的学习时间和增强系统的`使用效率。在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设计中,必须有特定的人机接口模式:

(1) 使用者模式。使用者直接进入虚拟现实中,进行观测与互动操作,以第一人称的观测方式,进行虚拟现实的沉浸观察,隐藏的接口,只有在使用时才出现;

(2) 代理者模式。在虚拟现实中,常因沉浸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感性差距,而造成空间迷失现象,以至于使用者无法掌握虚拟现实中的状态,以空间代理者的虚拟环境信息的提供,以第一和第二人称的观察方式,进行虚拟环境中的观测;

(3) 监控模式。使用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监控虚拟现实中所有的现实状态,并进行虚拟物的监视与控制,而接口的产生与虚拟现实的种类并无绝对的关系;

(4) 浸入操作模式。将控制虚拟现实物的接口,置于虚拟现实中,以进行仿真式的操作模拟,使用者以

第一人称的操作方式,对虚拟物进行控制。从系统整合的观点来分析建筑设计,系统的接口连结不当,影响设计质量和施工程序。

虚拟现实系统基本上有两种:模型式和图像式。以模型式虚拟现实,以虚拟现实造型语言(简称VRML) 为主要描述语言,使得建筑设计可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效果图和三维施工图与资料库,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连结到资料库作为实时模拟操作。虚拟现实造型语言,可用来在万维网(3W) 中定义与更多信息相关联的三维世界的布局和内容,使之能够在一个交互的三维空间中很容易地被表达出来。当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浏览器启动后,它会将虚拟现实造型语言中的信息解释成虚拟现实造型语言空间中的建筑物的几何形体的描述,一旦VRML 空间被用户的浏览器解释,它将提供实时显示,一秒钟可以显示多次,这样,用户的机器上将会有一个活动的场景。

6  应用实例

荷兰的虚拟现实技术起步较快,Eindoven 大学的Calibre研究院已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和咨询,他们开发的软件包由一组类CAD 的函数组成,称为CAAD 软件,为建筑结构的创建、修改和可视化提供了工具包, 它支持Auto CADDXF 文件的输入输出,而且能够用于虚拟环境中增加动画和对象的动态行为。已用该系统模型化了一座小城市,具体目标是在河中小岛上设计一栋博物馆。这座城市由好几百栋建筑物组成,坐落在河边斜坡上,可以俯瞰小岛。首先,数字化该城市的地图,创建基本的Auto CAD 模型;其次,按真实三维位置安排每栋建筑物,同时也考虑山坡的轮廓;再次,加上建筑细节,如门框和窗框设计,以便标准地表现该城市的美学特征。该应用实例让人们领略了该领域和他们所取得的成果。

在美国洛杉矶和费城的虚拟建筑三维模拟系统被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虚拟建筑模拟系统之一。各国对虚拟现实技术都在研究和应用,我国也一样,在虚拟世界建筑方面,都已制作和展示了复杂的虚拟世界模型。虚拟现实技术所涉领域十分广泛,技术潜力巨大,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但软硬件投资巨大,可重复性低,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制造数据库/ 计算机辅助工程,多媒体/ 台式视频,图形艺术,形象/动画制作,科学可视化,实时模拟等的硬件价格很高。

7  结语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网络的发达及计算机软硬件的进展,应用层面会更广,成长幅度会更大。网络传输的便捷与快速处理,利用计算机科技来呈现建筑设计成果,已成为新的趋势,而且技术日新月异。

篇8:试述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现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染也日趋严重,能源消耗和浪费问题严重,甚至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而建筑空间的设计规划,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在光影的衬托下,有效避免光污染对室内环境的二次伤害为此,探究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1 建筑空间光影设计要素分析

1.1 光影设计的人文内涵

在设计过程中,光影的人文内涵能够通过介质让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在生活中,光线能够揭示生活,通过对光的了解,能够为光影发挥空间艺术性提供条件。阳光,往往意味着温暖、光明和希望,处于长期黑暗中的人们在阳光下会获得不可复制的依赖感和安全感。在充满阳光的环境中,影的作用同样重要,合理利用光影,能够有效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也符合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建筑设计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光影的艺术魅力也不尽相同。在建筑设计中,光影和建筑空间相互作用,与建筑融为一体,比如在一些餐饮空间,食堂空间为完全开敞式,每一个餐桌会设计一组光源,使餐饮区和其他区域划分开来,形成独立空间。在生活中,建筑空间多是实体与光共同作用的结果,光影空间和实体空间的叠加,交错连接,使建筑设计更加复杂化。

1.2 建筑设计中光影设计的因素

光影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地优化空间情境的塑造。从古至今,利用光影进行设计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现阶段的设计者更倾向于流于表面的浮躁设计,使得建筑空间中的形、色得以彰显,但是光影设计却得不到重视。古人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古代,就有建筑设计与光影相结合的实例。现阶段,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光的状态、变化和表现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空间创作和构图中,通过光影,营造全新的空间效果,为建筑空间增添立体感和虚幻感。与此同时,通过光影的运用,能够为建筑设计增加精致细节,空间内外部结构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留白或堆积,为人们营造专属的视觉表现舞台,增加视觉趣味。再加上色彩与材料,更加凸显建筑格调。在建筑设计中,光影构图的'合理运用,通过自身的艺术规律,将光影的虚实、显隐以及动静都表现出来,营造不同的空间环境,为建筑空间提升艺术感染力。光影在外力实体的遮挡下,能够形成各具特色的图案。图案的生动性,直接取决于光照的艺术处理,为此,在构图方面,光与影的对比,往往更是空间明暗对比,从而凸显建筑空间的立体感,实现光与影的平衡。比如巴洛克建筑或洛可可风格建筑,精美的装饰,雄浑的石柱,精巧的栏杆,纤细的百叶窗等,在这些建筑中,光影本身就有了一种韵律美。

篇9:试述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2.1 建筑外部形体设计中光影的运用

建筑外部形体的设计需要各种视觉要素的烘托。在光影的作用下,赋予建筑空间生命气息。人们对建筑形体、尺度和材料的感知,对建筑空间意境的感知,均得益于光影。优秀的建筑,除了注重内部空间结构的光影设计之外,在外部形态构造的过程中也将光影设置为重要的表现手法。随着光照形式、角度和建筑外表材质的变化,建筑外部空间也大放异彩。通常情况下,自然光对于建筑外部结构的塑造十分关键。在自然光比较强烈的地区,光影作用于建筑外部形态的塑造,更加能体现塑造效果。通过光影,塑造建筑形体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在古希腊时期的建筑,这样的特点十分明显。为了更好地运用光影传达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看作放大化的雕塑,为了增强建筑的体量感,充分利用了地中海强烈的光影效果。在古希腊建筑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帕提农神庙。柱廊在外,墙体在内,在阳光的作用下,明暗相间的外形给人带来强烈的韵律感,通过檐口和内墙的暗部,对外部的阳光感形成明显的烘托。再加上凹槽等细部的处理,使得柱子本身的浑厚和挺拔感不断扩大。在古希腊建筑中,光影的运用是建筑艺术的特色,很多建筑大师也是光影大师。

2.2 光影在建筑内部空间塑造中的应用

在建筑内部空间中,光影的美学价值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在不同的建筑空间内部,光影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或艺术氛围也存在明显差异:

(1)光影对建筑空间的塑造方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借助光影的雕琢,能够增强建筑内部空间的深邃和张力,内部空间光影的光学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层次、抑扬、明暗、韵律、对比、强弱等变化为空间塑造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选择在空间塑造中,光影可以以视觉焦点的形态存在,达到强化主题的作用。其次,光影可以用于对建筑空间材质属性的揭示方面,在光线的照射下,材质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三,光影可以通过塑造空间层次感来实现对建筑空间的营造,在合理的光影空间设计下,光影的亮度梯度直接与光影空间设计效果相挂钩。第四,通过对空间时间序列的塑造,实现对光影的应用,建筑空间形体的虚实变化,更是展现出建筑空间的变化多样性,增强节奏感和序列感。

(2)光影对古代教堂空间氛围的营造。众所周知,西方教堂建筑堪称建筑史上的典范,所有的教堂建筑均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圣美感。在光影的运用方面,将光线从高处散射,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气息。通过教堂内气氛的渲染,让人们感觉到来自天堂的关爱,教堂内部黑暗空间与光明的对比,恰如黑暗的人间社会现实与美好的天国的对比,头顶采光的设计手法,更是在教堂建筑中应用广泛,圣索菲亚大教堂和罗马万神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光影在现代纪念性建筑或教堂空间氛围营造中的应用。在生活中,大家不乏这样的体会,越是幽暗冥想的建筑环境,越是能够让人们保持清醒,这也是大多数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意图。在众多的教堂设计中,其内部空间的营造,也巧妙地利用光影强烈的明暗对比,塑造出符合建筑特点的空间氛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其中,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和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就充分利用了光影的明暗对比效果,成为了现代光影教堂的典型代表。结语综上所述,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光影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和灵魂,在塑造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营造氛围和意境方面贡献突出。通过艺术手段,能够使光影彰显美学效果,使建筑成为集实用、审美、意境于一体的艺术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结语

总之,建筑设计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的组合体,需要光影来锦上添花,赋予建筑空间灵魂。为此,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无所不在的光,并将其利用于特定的场合,将光凝结为最简约的存在,表达最无限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张灿辉,胡哗是.光影之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自然杂志,2022, 34(04).

[2] 杨京京,鹿先林.色彩在建筑设计及环境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04).

[3] 魏丽丽,孔祥源.建筑设计中的材料透明性研究[J].江西建材,2016 (07).

篇10:园林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建筑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以及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但在近代国际现代化建筑形式大量涌入以及我国建筑观念转变的影响下,当今我国建筑风格趋向工业化、模式化,建筑文化的承袭方面出现了巨大断层,大量优秀的传统建筑元素被丢弃。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新发扬和传承,需要在当代建筑设计当中充分加入传统建筑元素,在保证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同时使之更具观赏性和文化性。

1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特征

我国的传统建筑技术精湛、风格强烈,是世界上最具鲜明特色的精美艺术形式。在漫长历史长河当中,逐渐形成今时今日具有独特性和完整性的建筑文化体系,其影响范围广,存在时间长,是我国劳动人民历经各种文化融合以及朝代更迭所遗留厚重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1.1中国传统功能性建筑元素

中国有很多传统建筑元素是根据建筑构造需求,经过设计变化得来。如建筑当中的斗拱结构在历史上原本是用作尺度衡量标志,其初始意义是古时人物权力等级的象征,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屋面同上次结构传下的负荷传递到柱,并最终传至房屋基础。雀替结构在历史上原本用作降低梁柱跨度,强化梁端剪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其性质也渐渐由功能转化为装饰[1]。

1.2中国传统装饰性建筑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当中不仅有功能性元素,还有艺术性以及装饰性元素,是中国传统建筑在美学以及文化上的鲜明体现。中国的古代建筑当中装饰性建筑元素无处不在。我国传统建筑多讲求和谐对称、中正平和,对于建筑的美观性和艺术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也就出现了大量的装饰性元素。如建筑结构表面的装饰性画作,都是古代我国文化艺术美学方面的具体体现。

1.3中国传统历史性建筑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自身就带有各自鲜明的历史痕迹,不同的历史年代以及朝代更替都给建筑带来了不同的积累和发展,其外在表现也有细微差别。文物、考古、历史等学术界专家在进行建筑遗迹的年代判断时,通常会根据其外在的细微之处判断其建造的年代和用途,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我国唐代、宋代、元代三个时期的建筑斗拱结构就和明代与清代建筑的斗拱结构有着明显区别,在体积上较普通斗拱更大,其数量上较普通斗拱少。

2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产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独特的院落风格也基本在当代建筑中完全消失,现金社会当中可以使人感受自然与和谐的建筑元素更是凤毛麟角[2]。

2.1传统建筑元素的实际应用原则

为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特色,需要积极的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建筑进行合理的创新与改造设计,使其不仅在实用性上达到时代要求,更在美观性上达到时代标准。我们所说的建筑设计创新不是单一的进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是将更多元化的建筑因素有机的融合进入建筑设计当中,使建筑在美观性与实用性双方面平衡发展。将我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需要经过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第一,需能传承并发挥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传统,秉承我国历史人文精神和理念,并避免其与当代文化及设计发生抵触。第二,在进行当代建筑文化的重新构建过程中,依据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跨越当今建筑行业的经济性为主的建筑设计理念。积极进行当代建筑元素的创新和转化,大力发挥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优势,将之与当今建筑工艺和技术进行相互糅合,创建更为优质、优美、优势的现代建筑模式[3]。

2.2我国传统人文观念的应用

我国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核心理念当中,人们所追求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在这方面也有着相当的反应和体现。我国大部分传统建筑设计之中,都有当时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相互融合的痕迹,而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也共同决定着当时建筑风格的走向与发展,因此,建筑设计也在各方面带有不同特征的传统建筑元素标志。在当代园林建筑设计当中融入传统建筑元素并非单指在建筑设计外形上使用复古的色彩和图案,最重要的应当是在建筑设计当中运用我国传统建筑的内敛婉约特色,将实际条件与现代化建筑技术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将园林建筑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性降到最低,不仅使之符合国人的审美感受,更能有效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方圆大厦”,在外形上选用我国古钱币造型,寓意生意兴隆财帛丰厚,建筑周边绿地建设也采用了相应的中国传统园林风格,配有亭阁、流水、拱桥等,大量中式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让方圆大厦充满了厚重的中式传统韵味[4]。

2.3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应用

我国北京的`四合院结构建筑是最能反映我国传统建筑理念特点的建筑设计典范。四合院的最初设立理念是构建专属的私人独立居住院落,使之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隔离。它巧妙的利用围合式空间设计,使人们在居住空间的私隐性以及独立性方面有了很大的保证,因其具有保证住所私密性的功效,成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元素存留并发展开来。与此同时,四合院当中设置的假山、石雕、竹林等传统建筑元素也是当代园林建筑设计的优良素材,不仅可以向园林参观者提供舒适和谐的视觉感受,也可通过藏、隐、露等一系列布局方式给参观者营造丰富生动且有无限遐想空间的思维感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予以展现和传扬。

2.4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灵魂的具象化表现。传统建筑符号可通过向人们输送文化相关信息,促进群体文化认同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人们思维的联想功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扎根在人们心中。所以,当进行现代园林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如需使用某种具有既定意向的传统建筑符号,应当预先将之进行分类与加工工作,再合理使用加工后的传统建筑符号来传递当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文化特征[5]。如我国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墙面上饰以大量不规则形状石头和树枝,虽表面看来粗粝简陋,却是我国古代文字记录方式的实际展示。

3结论

在当代我国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有效准确把握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内涵精髓以及象征寓意等方面原则,将之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造,并作为自身设计灵感的源泉以及展现方式,在现代园林建筑的实际设计环节当中对其进行灵活应用,发挥自我的独创性,将之和谐生动的融入设计之中。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加强对我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标准的园林建筑。

参考文献

[1]刘卫伟,玉有钦,陈瑾.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在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门窗,,05(5):255-256.

[2]覃彩銮.南宁城市建设的地方民族特色及其意义[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03(8):17-23.

[3]纪东坡,朴永吉,邓清明.园林建筑色彩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11(5):4-6.

[4]张建英,刘学航,郭莉梅.四川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9):82-83.

[5]齐羚.传承演变———江苏徐州铜山区娇山湖公园规划设计解读[J].中国园林,,04(4):116-123.

作者:韩玮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篇11: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在国内,传统建筑中蕴含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信息,在科学、历史与文化等学科知识研究中,传统建筑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建筑发展存在一定的生命印记,也是摸个时代人群的审美观物化,所以探讨建筑内涵,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掌握某个民族精神的特质。因此,在设计中国现代的建筑空间时,应该体现国内建筑特质,并将建筑发展到更高境界,使得现代建筑能够在传统建筑基础上,融合现代化技术与观念,继而使得现代化建筑继承与超越传统建筑。

1国内建筑设计中常用传统元素类别及其作用

1.1屋顶的装饰

过去,在建筑建设装饰的元素之中,可以把屋顶设计分为六种不同风格,也就是攒尖顶、山顶、悬山顶以及硬山顶等,而屋顶设计一整体房屋样式、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在房屋装饰时,同样存在两个不同方向,其一,直接应用砖瓦美化屋顶;其二,在舞动构架的连接位置,需要通过吻兽与立体条进行雕饰与美化[1]。

1.2斗拱

由于斗拱发展和生产历史比较久远,汉代石画像、战国青铜器中均存在着早期的斗拱形式。斗拱建筑装饰主要特征便是创造性,经常被作为皇族建筑物独有特征,尤其在唐朝时期,官府规定民间的建筑不可以应用斗拱形式。通常情况下,斗拱形式主要体现于国内传统建筑柱体和顶梁间,其作用是传递受力和发挥出支撑的作用。并且斗拱制作比较考究,其结构精巧,装饰的效果有自身特色,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有着重要地位。

1.3门窗的装饰

在国内很多建筑物中,门窗的装饰象征者居住者人物的形象,在进行门窗装饰时,设计师应该充分彰显出建筑物特有的风格,以塑造出建筑物外观冲击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门窗的装饰作用主要在于体现出空间的直观性,并保证室外与室内空间间的关联性。由古至门窗装饰旨在表现人们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使得人民对建筑物产生依赖性,继而使得居住者和建筑物更好的融合[2]。

1.4衬托性的装饰

在国内传统的建筑之中,不管是殿堂庙宇亦或是楼阁亭台,还是普通人家家族的建设,在某种成都上均会融入衬托性的元素,这种装饰元素主要包含牌坊、台基与华表等,集中展现上述元素,可以迅速体现建筑物的恢弘大气。在上述元素之中,台基作用是加大建筑物整体高度,而华表作用是经空间位置衬托桥梁或是宫殿气势,牌坊作用则是彰显出庙宇威严和安静。

2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民族传统元素的应用

2.1实例应用分析

在当代设计和艺术中,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很多设计师会在传统艺术之中找寻创造灵感,同时结合现代设计和传统的建筑元素,以提高建筑设计独特性与新颖性。例如:在金茂大厦的设计中,表现出了传统典雅庄重,当人群站在外滩的弧线型岸边望向东边,可以看到金黄色金茂大厦,能够一览金茂大厦雄伟美。

2.2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民族传统元素的方法

我国传统装饰元素历史悠久,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而且其设计理念和美学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但是将传统元素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时,需要注意两点:其一,直接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可将我国传统的字画、家具、玉器、古玩、陶器等这些工艺作品直接作为建筑品来使用。因为其本身就是艺术品,其不仅可以增加室内的中国传统体元素的韵味,还能够陶冶屋主的情操,从而传递出中国古典韵味。其二,吸收总结应用。在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中,可对其进行简化、总结,让其更加符合人们的追求,并将其与环境相结合,赋予现代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出其一定的时代感,从而散发出古典的气息[3]。

2.2.1图案的应用

图案也可称为纹样,它是中国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图案也得到了创新的发展,其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能为建筑设计提供一种装饰的元素。图案已经被广泛人们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室内设计中,传统的装饰图案能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并能够凸显出室内设计感,同时体现出房屋主人的气质与情操。例如,在家具设计中采用宗教中的万字纹图案进行雕花设计,在家具的边角还可以使用马蹄形的图案;还有在室内门窗的设计上,使用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不但可以突出房屋主人高贵的品质,还能够体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总而言之,将传统的装饰图案应用于室内设计中,不但能够增加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够表达出吉祥幸福的韵味。此外,随着潮流时代的发展,彩绘工艺也能够将中国古典的图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给人予良好的视觉体验,使得彩绘也逐渐被应用于建筑设计当中。

2.2.2工艺的应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不断地创造,民族传统的工艺变得越来越多,例如刺绣、剪纸、壁画等,这些精美的工艺作品都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智慧,而且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将传统的工艺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可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犹如壁画工艺,可以体现出某个领域的独特文化,还能给人一种审美的情趣,是传承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手段;再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剪纸工艺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剪纸工艺在色彩与材料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在门窗装饰中使用剪纸工艺,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发挥出现代建筑的良好效果。

2.2.3重视设计中建筑空间位置的排序

在设计建筑装饰时,不断矫正空间性位置排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需要设计人员协调好建筑功能的适用性和观赏性,确保建筑装饰设计满足相关标准。就目前而言,很多建筑设计时会应用设计位置合理性来彰显空间深远,而建筑装饰设计主要通过位置的排序彰显整体的空间感渗透,同时能够在设计位置基础上,突出建筑的重点。

3结语

总之,传统装饰元素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现代文化体系,以追求意境的效果为目的,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传承中国文化精髓的表现。为了更好地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以及继承我国传统原始的优秀部分,我们需要对其进一步研究。然而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文化不断涌现的今天,中国传统元素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通过新工艺、新材料与传统元素的完美融合,表达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气息,并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尤其是在汉字、图案、色彩、工艺等传统的元素中,不仅仅传承了传统的文化,还使得传统的文化适应于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杰庆.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1(10):40-40.

[2]丁力敏.分析建筑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和创新改进[J].城市建筑,2014,14(35):5-5.

[3]张甜.试论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研究[J].四川水泥,2015,17(10):109-109.

篇12: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建筑文化是几千年人类历史文明的沉淀,其中夹杂着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对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经过时间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具有十分鲜明的历史和民族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些传统建筑往往需要融合当前时代的主流元素,对传统建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篇文章将会阐述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传统元素,并且深入探索如何结合具体事例来融合传统元素。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建筑元素;应用

1 引言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建筑由于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更新的节奏和发展的要求,所以受到了冷漠。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领域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设计师们发觉中国传统的文化博大精深。对建筑设计领域而言,也悄悄地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传统艺术的意识观念逐渐复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加上当代的流行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是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的文化相结合,将成为未来中国建筑文化的主流方向。

2 建筑的本质

人类建筑从生成之初,经历了多种形状和结构的演变,才有了房屋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屋的建筑材料渐渐从最初的草和树木,砖块和石头,到现在的钢筋加混凝土,还加上生态技术的结合和应用。因此,建筑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最初的防风雨和避寒暑,发展到与当今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这是建筑设计中哲学观的升华。总结起来,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因此建筑必须具备足够的内部空间,其形状和大小必须满足该建筑的各种活动的要求。上述这些在传统建筑中体现较多, 如庭院、园林和亭子等形态都是建筑物对人类居住要求的具体体现。

(2)建筑是对季节和气候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便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建筑的外面,即墙体和屋面,要能够体现隔绝外界环境的作用,起到屏障作用,还能对光、热、声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具有良好的控制。传统元素中的坡屋顶非常实用,体现了上述的一系列优点。

(3)建筑师会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因此对相关的建筑材料、劳动力、施工技术和土地面积等资源都要加以合理的利用,并且针对每种资源的升值情况,对建筑整体和所处地段整体增值进行准确的预算。

相关专题 在我国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