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爱与梦飞行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爱与梦飞行”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共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1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创新机制的瓶颈

1.1缺乏对环境科学新问题、新方向的了解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门类数量偏少,不能对学科前沿性动态产生足够的敏感和把握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

1.2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较为单一

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无法跟随学科和人才发展的新态势,譬如新兴的环境监理、环境第三方监测和环境生态修复等领域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但是学生却没有掌握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也造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老大难”的问题。

1.3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的环节欠缺

目前,本科生的毕业去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则要加大理论课程的深度,加强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其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而有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需要强化动力能力和应用技能,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深造过程中常表现出“博而不精,广而不专”,这也亟待通过分层次培养模式加以解决。

2协同创新机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各教学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人才培养需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也适用于人才培养。自2012年始,安徽大学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将协同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强调创新,旨在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对过对人才培养中培养目标、培养策略、教学组织和人才市场等关键要素的分析,解决各要素间存在的矛盾,不断整合协同各要素的关系,发掘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协同机制”的建立,优化课程体系

协同创新与跨学科教育的合作培养人才体现在为科研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方面,特别是体现在对学生学术视野、开放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安徽大学“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为契机,设置人才培养联通式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中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中心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中心管理。成立由资深教授、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中心管理提供咨询。二级学院与中心成立工作班子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及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协同创新中心体系内与协同创新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不断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在学校发展规划处的指导下,在校内强化学科间的协调,消除学科间在人才培养上的壁垒。通过加强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地质学与环境科学间的交叉,突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学科基础、复合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与校外协同单位机制的建立,把本科培养方案中与课程设计等实训内容安排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调整了一批核心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中内容重复的部分,精心设计学习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科学分配课堂学习时间与课后学习时间的比重;按照社会需求和专业内涵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协同机制”的建立,

2.2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协同机制”丰富教学内容

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人员实质性互聘等举措,聘请科学家、企业家等作为学校课程教师,实行学校-中心“双导师”制,把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师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师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校内教师;兼职教师为协同体内聘请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设置名师讲堂,定期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科研进展进行讲座或授课,开办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以扩大学生视野,强化国内外校际间的交流,为人才培养增添新的内容,形成一套完善的“双导师”制实施、考评和激励办法。

2.3建立“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多类型的'实验教学平台,选派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研究优质资源平台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作用。与企业合作建立多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科学评估其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中效果。在协同体制下,联合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共享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导师互选,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本科生可选择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暑期科研训练、实习、本科毕业论文。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整合中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工程能力训练平台、工程技术开发平台、生活保障平台以及实践教学信息系统,形成完整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

2.4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4.1“3+0.5+0.5”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环境科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成员高校中进行0.5学年的互认学分学习或相关课程的选修。在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中从事实践锻炼0.5学年。

2.4.2“寓言于研”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教师为指导,鼓励其结合自身科研工作,提出一定量的适合本科生的科研题目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与能力提出自选题目,通过双向选择,成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实行动态化管理,将一部分学生吸收到导师的实验室或课题组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对考核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学院跟踪管理,学院领导小组及导师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每半年对创新团队项目进行中期考核,每年对项目进行结项考核,特别优秀的报送攻读研究生,

3结语

为了适应新时期环境科学高等教育的需要,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环境保护创新人才,转变环境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制式化课程体系、蜻蜓点水的教学模式,走出环境科学专业择业口径宽、就业渠道窄的窘境,安徽大学在协同创新体系下进行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有效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应该坚持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支撑高质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篇2:型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实用型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一、环境科学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传统的实践教学属于保姆式教学,实践环节极其薄弱

传统的实践教学绝大多数是由教师组织,教师准备好药品与器材,并告知学生每个实践步骤与操作点,学生被动参与,基本不用动手。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对教师依赖程度高,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拓展的空间不足、钻研潜力没有得到启迪和开发。如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认识实习主要涉及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场、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的参观,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只能跟在指导教师后面听听看看,这导致大多数学生听不到也看不清。由于认识实习时间太短,只能安排学生一天参观1-2家企业,这导致认识实习所起作用有限。

(二)环境科学专业实践内容缺乏系统性与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笔者从其他高校的调研与所招研究生面试中获悉,许多院校的实践环节基本没有,只有少量的实验课程,或者只有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少数几个实验,并且属于教师准备充分,学生进行简单验证性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几乎为零。

(三)实践教学以集中参观为主,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大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仅以参观为主,形式大于内容,不能反映污染产生与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不能反映理学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念,更解决不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老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认知实习的参观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听到学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讲解,更不要说进行相应的体验或操作了。这不能体现新时期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无法有机地结合

大多院校的实验课程只是开出一些简单而花费少的实验,根本无法与今后的实践环节相匹配,更无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开出的许多实验是根本不用或已淘汰的.实验,有的实验因为经费短缺,只能由教师演示一下;有的实验内容老化脱节,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如监测方法中COD的测定、PH的测定等还是选用老式的滴定方法,而不是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国家标准方法相一致。这导致学生进入实践或生产过程中后会出现学过某实验,但还是不会做,而国际先进和国家标准方法没有学过的现象。

(五)只重视实践的数量与时间,不注重实践过程的质量

有的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是以工作量进行任务考核的,这导致教师只考虑自身的实验工作量,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能从实验过程有所收获。学生由于学不到有用的东西,无法真正从实践中获得纠错的能力,导致自身实际动手能力不足。

(六)缺乏“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

由于缺乏“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目前的教学难以满足环境科学本科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让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从实践中获得纠错的能力,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服务,是目前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实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巩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做到在工作中少犯错误,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能为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提供前期的准备,为毕业生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活动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教研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模式,解决实践教学的设备问题

教研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实践教学。将科研仪器与设备应用到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中,这既解决了设备重复率和闲置率高的问题,又为创新性实验开创了基础。前沿实践教学可激发本科生对研究型课题的浓厚兴趣,吸引部分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参与项目研究,为课题组今后的研究生招生提供前期培养。让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接触一线科研,并与硕士生、博士生及教师在一起进行开放性研究,协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技能培训与仪器设备的精确使用,能为将来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创新性想法找到突破口。

(二)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进行实用型实验

环境专业的实验课程一般每年只有1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许多仪器的年使用周期仅1个月左右。建议进行教研合作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实行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相关的探究与实验,让开放性共建实践平台的教学周期延长1个学期,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又降低了实践教学对资金的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验室预约,提出实践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药品和具体的时间安排,教师仅做一些必要的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的全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协作培养模式

由于教师的数量和时间有限,通过博士生、硕士生对本科生进行传帮带的方式能加强实践教学。本科生可以通过与相关实验室或研究团队合作,成为研究团队的一个小成员,从帮助博士生、硕士生洗试管、烧杯等开始,逐步进行简单的测试、分析、采样,在熟悉实验仪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完成好毕业论文。

(四)校企结合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

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上海多家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环境监测中心与环境监测站等合作,让本科生在大三到大四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践性研究的需要,通过教师推荐直接进入对口相关企业,将实践任务直接与企业研究对接,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指导,并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性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创新性课题或实践性课题。另一方面,大四后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学生进入今后工作单位实习或见习,这时,可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共同指导,让学生们尽快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达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五)建立高素质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首先,建立一支结构、层次、数量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如:实行职称评定教学一票否决、教授必须参与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等措施,以吸引优秀的教授、副教授参与实践教学,择优聘任高学历人员加入实践技术队伍。所有专业理论课教师都应参与综合实践的指导工作,这样理论课教师与专职实践教师可以经常交流经验并共同探讨不断创新,由教师变为导师,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代环境科学的发展。其次,对专职实践指导教师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双重培训。实践指导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各项改革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为综合实践的开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探索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成立于。其在成立过程中注重专业特色与实践环节,在本科生开设环境科学基本教学实验,如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化工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生物技术实验、生态实验、生化实验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了实践性课程体系,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设计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区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探索,提出并建设了科学合理的环境科学实践类课程群。具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实习

大学一年级的认知实习主要以参观污水处理厂(松江污水处理厂、松东污水处理厂等)、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固体废物焚烧厂(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自来水厂(松江自来水厂、杨浦自来水厂)、工业企业纯水制备中心与废水处理站等为主,采取课堂实验、污染现场考察、认知实习等形式让学生们对本专业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与感知,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所学专业打下兴趣,以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

(二)生态实习

大三暑假期间进行生态实习,到浙江天潼山进行为期3周的生态调查与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调查和野外采样,将调查和采样的结果拿回实验室分析研究,让学生独立撰写实习报告,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通过实习过程搜集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由设计一个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小课题。教师提供指导与研究设备,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小课题的设计并进行自主研究,并抽2-3天时间到野外进行生态调查与研究,完成一篇小科研论文,并在最后进行讲解与汇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环境生物课程设计与实践

由3-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自行组成研究团队,由教师指导,在现有的实验室与分析测试能力的基础上,应用整个学校的分析测试中心,环境专业实验平台,自主进行研究性的课程设计与创新。设计的研究课题申报国家大学创新实验与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课题或成为课外科技活动的起点,学生通过至少1个学期的设计、实验和研究,最终获得研究成果报告并完成相关论文。

(四)毕业实习

大四时进行毕业实习,主要进行水处理实践或到上海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为期3-4周的生产实习,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环境监测中心的各种监测活动,并最终由实习单位进行相应的考核与评分。

(五)毕业论文

通过以上的实践环节后,学生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过程,让学生最终将所学的环境科学基础课程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完成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实验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结合过程。毕业论文设计采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模式进行管理与控制。

篇3:网络环境下的山地科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山地科学论文

科技期刊在网络时代逐渐开始适应网络环境,并且经历着充分利用网络科学环境求新、求变的蜕变历程。文章从编辑部网站、网络出版模式、电子邮件和网络搜索功能在编辑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山地科学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和初步探讨。

0 引言和JMS简介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信息社会蓬勃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是信息的大量涌现,更主要的是信息传播与获取手段的变革[1]。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能够被跨时空集成、传递和检索。网络用户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也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充分感受网络信息的快捷方便,享受资源共享的好处。

作为以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信息为宗旨、以科研人员为主要受众群的科技期刊也逐渐开始了适应网络环境,并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求新、求变的蜕变历程。下面就对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山地科学学报(英文),以下简称JMS)在网络环境下的成长和发展作一个介绍和探讨。

JMS是初创刊的国际山地科学英文杂志,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多学科作者提供的与山地环境、山地生态、山地灾害、山地资源、山区发展有关的研究论文和技术文章。

JMS,从的从零开始新创刊,到被收录入SCIE(SCI扩刊版),走过了一路艰苦奋斗的历程,也逐步完成蜕变,走向成熟。

JMS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重视网络技术,开拓思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办好期刊,发展期刊,使得网络在JMS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1 建立编辑部网站

期刊建立初期并没有考虑建立网站,只是在本所网站上挂靠了一个简单的网页,信息量少、页面设计粗糙,得到的关注度很低。随着期刊的逐步发展,编辑部意识到一个完善的期刊网站是现代化特别是国际性的科技期刊必备的组成部分。期刊的网站如果设计精美、人性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广告,有利于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而且现如今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利用网络资源都非常普及,网站的建立对于目前的和潜在的读者群和作者群进一步了解期刊、扩大期刊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所网络中心和一家网络公司的`技术支持下,JMS编辑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构建了一个编辑部与作者可以快速有效传递信息的平台。网站版式设计合理、界面清晰、图文并茂,目前拥期刊介绍、编委信息 投稿指南、定购信息、在线讨论、意见反馈、公告栏、期刊全文上网(自从20和Springer合作以后,实行文摘上网,全文链接方式)几个版块和栏目。网站的公告栏及时公布最新的期刊情况, 并且在网站上罗列近期审稿人名单以示感谢。

网站的建设为期刊开设了一个网上的窗口,打破时空格局,使得全世界对山地科学感兴趣的读者和作者可以了解和熟悉JMS,网站访问总量已达到96 533人次,并且访问量还在不断增长。

建立独立网站和与下面提到的期刊网络化,是JMS在网络环境下发展的两大重要举措。

2 JMS网络出版模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予传统的纸质期刊巨大的冲击和机遇。纸质期刊发行量不大,成本偏高、流通时间长。网络化发展拓宽了科技期刊的发行方式和传播范围,期刊不再限于一定范围的读者和地域,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读者都能查阅相关信息,扩大了科技期刊的读者群[2]。目前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主要以纸质期刊为蓝本上网,也就是编辑在对纸质期刊作相应的处理后,在网络上进行发布[3]。

作为一个国际性期刊,JMS也尽早认识到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JMS从年开始与德国科学出版集团Springer的正式合作,由该公司代理其国外发行和电子版出版。JMS“借船出海”,采用这种网络出版方式,实现了网络的集约化,解决了财力、技术等众多编辑部无力承担的问题,并且借靠Springerlink这个大的搜索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并使得读者获得JMS的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传统的印刷版期刊并不会被数字化期刊所取代,因为它不需要任何电子装置便可随时随地阅读,尤其便于读者对深邃的文字进行反复研究与揣摩,白纸黑字使读者和期刊的感情交流专注而热烈[4]。本世纪将是印刷型期刊和数字化期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时代,采取两种形式并存的出版方式,将会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扩大宣传和增加效益。

因此,JMS采取了纸质版和网络版“双管齐下”的出版方式,而这两种出版方式前期工作实质上是一致的,而在后期纸质版较为耗时的印刷过程中,电子版已在Springerlink平台发布,国内外的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在网上阅读到作者的研究成果,缩短了

科技论文

相关信息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CSSCI法学基于CSSCI(―)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基于SCILAB与Tcl/Tk构建中学几何教学的方式分析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Science China

传播的周期。众所周知,科技论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论文发表的速度越快,所含信息也就越新颖,价值越大。刊物网络出版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在JMS的独立网站中,自2007年取消了全文电子上网,而转变为Springerlink的链接。JMS独立网站具备自主性和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仍然不可替代,反而恰恰弥补了使用一站式电子出版的不足。每期文章题目、摘要仍然出现在独立网站上,期刊最新动态等信息不断在公告栏上更新,网上独立网站的另外几个栏目,继续发挥着和读者、作者及相应专家进行交流和反馈的作用。

3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网络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功能。它采用电子方式通过网络发送文件,传递信函,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电子邮件,是JMS编辑部与作者、读者、审稿人以及编委的主要联系手段。除了电子邮件有传递速度的优势,而且因为JMS是国际化期刊,很多联系人都在国外,存在时差问题,另外相关科研人员多有野外调查任务,所以无论何处何时都可以接收的电子邮件成为了编辑部对外联系最方便的联系方式。

作者投稿、送审、接收并转发专家的审稿意见、作者发送修改稿、对清样的确认等一系列工作都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快速的传递,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编辑外出时,也可通过电子邮件了解编辑部近期事务,及时回复邮件,并进行相关事务的一些处理。

4 网络搜索功能

4.1 选择作者和审稿人

积极向专家组稿,而不仅满足于“守株待兔”被动等待作者投来稿件,是获取优质稿件的重要保障。如何在国际山地科学界这么一个广大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专家约稿,如何获取他们的相关信息并与之建立联系渠道,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审稿在学术刊物编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审稿人的选择又是重中之重[5],但现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来稿涉及领域众多、地域广泛,致使大部分编辑部都为寻找审稿人而犯难。除了同行推荐、从作者中寻找审稿人、从参考文献中寻找审稿人、在学术会议中寻找审稿人外,网络搜索功能也是现代科技期刊寻找审稿人的重要手段。国内国外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等的主页上罗列了一系列专家的信息,这都是值得编辑部利用的信息。如果能在网络上得到相关专家信息库和审稿人信息库,就更是对编辑部刊物发展的有利保障。

4.2 寻找相关知识信息

网络时代是富于挑战的时代,科技进步加快,知识更新加快,创新知识与信息可在瞬间传遍世界,谁的创新知识传播得快,谁就得到世界的认可,就会得到最大发展[2]。编辑人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搜索新资料、新成果、新知识,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保证所办的刊物永远保持年轻的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学术期刊也是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JMS面向国内外发行,社会影响范围广泛、深远。而JMS发表的文章中很多涉及到西藏边境和印度边境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编辑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和相关的知识。面对纷杂的信息,要保持清醒、辨明真伪。对待模棱两可的问题,在手边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就可到国家测绘部门网站等信息可靠的网站中查询相关资料,进一步核实。

5 结论

JMS作为20创刊的这样一个比较新的期刊,能够取得现在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密不可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贯穿了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这一整个编辑出版过程,减少了重复性劳动,使编辑手段及时、快捷、增效,保证了期刊的编辑质量和科技水平。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网络技术,还有很多编辑日常工作也和计算机网络息息相关,如利用局域网实现办公资料共享、追踪快递传送进程、通过即时通讯工具(MSN 和OICQ等)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等等。网络贯穿于编辑部每天的工作,并在JMS不断前行的道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JMS人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进一步建设在线投稿和稿件查询系统,并且将独立网站上一些交互性栏目进一步开展起来,加强编辑部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得到广大山地科学研究者和山地科学爱好者的关注,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进行交流的平台,使编辑工作流程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最终达到网上信息存储、浏览、查询、共享的现代编辑方式。

篇4: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下的环境科学论文

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下的环境科学论文

一、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宽泛,特别注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养分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其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都跟人们日常的社会生产活动紧密相连,但基于实验平台的构建原则和教学方式的限制,许多实验内容均浅尝辄止,或只有比较简单的示范和机械式的操作内容,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应用实例,学生掌握起来感觉内容宽泛,不能具体化和灵活应用,缺少深入的实践认识,造成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不能深入和全面。研究性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从主体内部产生认知的需要,认知过程也充分尊重主体的内在性,认为认知是一个自内而外的、由认知主体主动发起的、在一定情境中与主体过去经验相结合的过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作为与人们社会实践生活紧密相联的平台性基础课程,需要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的目的。然而,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必须增设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平台的构建将改变单一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相长的新局面,从而提高资源环境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大有必要。

二、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选题原则

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套路”来培养人才实践能力的问题。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法,而代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要减少强制性,增强选择性和开放性。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为基础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段内,学生可以打破专业和班级的限制,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自主选择做实验的时间。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时,要注意合理的实验难度,实验项目知识面选择过小或过于简单,都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反之,实验项目知识面选择过大或实验难度过高,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又不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因此,设计研究性教学实验项目时,应注意两点:一是选择的实验项目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型,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动手、动脑而有所创新;二是实验项目既不能超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又不能照搬已做过的实验方法,实验项目应有一定的'综合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与逐步推进的过程。起初,只是在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实验》、《土壤与土地资源实验》等少数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中进行尝试,取得明显成效后,才从局部应用逐步扩大到全面推开。当前,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提倡研究性教学模式,以进一步巩固研究性教学在该专业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使研究性教学贯穿于整个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全过程。为此,课程组全体教师在研究性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内容与进程的重新设计与整合。

三、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的适用原则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性教学过程在观念和方法上从单科性向综合性转变、从认识性和继承性向科研性转变、从验证性向创新性转变、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从传统内容向新知识与新技能转变,这是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验类型有三个:一是最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仪器和试剂,以及给出详细的实验步奏,要求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完成实验;二是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以及给出实验所需大致仪器和试剂,要求学生设计出操作步骤,并完成实验;三是较完整的综合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需要学生自己选取和制定实验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者各实验课程前期的几个实验,适宜于第一种最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而对于已开设相当科目专业课且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做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还应进一步做较完整的综合性实验。

四、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成果提交形式和评价标准

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课程考核中,改变传统的一个“实验报告”定全局的模式,实行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课内验证性实践与课外设计及综合性实践相结合的全程评价体系。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验证性实验成绩、设计性实验成绩和综合性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成实验课程总成绩。验证性实验成绩来自于对学生的课堂验证性实验操作与实践能力的观察,课堂讨论、课外实践与社会调查、科技创新中的表现等。开课前,将研究性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公开告知学生,让学生知晓并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及时了解自己在构建知识体系中的成绩和不足,使考核评价变成鞭策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动力。验证性实验课程结束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方案,是研究性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体会到从实验立题、资料查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到完成实验方案的全过程。研究性实验中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题目由学生自主拟定,并在课堂上介绍形成实验课题的思路及其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对所设计实验的熟悉程度、方案的成熟度及可行性,并结合后期实验过程中的流畅度及所获实验结果的可信度,给学生相应的评价。

五、结语

对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相继建立资源环境科学类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获得国家、省、校级实践与创新项目资助,并在各级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奖。教学效果显示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内容的延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这正是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篇5: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一、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传统教育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狭窄、不能触类旁通、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强、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未能有效得到提升。实验教学所用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往往从单个实验项目本身思考实验目的,而从学科角度思考实验项目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较少。

二、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激发并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提倡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甚至与老师相反的看法,提倡争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加强正面引导,不轻易批评训斥学生,循循善诱、不偏疏、不急躁、不粗暴,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尽力创造观察的机会和动手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发现新问题,能不断产生新设想……。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从“以教为主、课堂教学为主、考试为主”的旧观念回归到“以学为主、实践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思考为主”的新观念。教师从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建立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具备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较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熟悉环境科学专业的最新技术和进展,能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突出特色、鼓励创造,从而不断寻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2.改进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学习或实践课程来体现的,因此,课程体系的构成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先进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突出专业特色、淡化专业意识,着重加强综合性教学实践内容、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拓宽课程选择面,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课内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求内容组织的多样性,注重从思想、方法、推理上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思维能力素质,不仅有利于创造性教学的实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讲重点、讲方法、讲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利用课堂辩论、学生讲课和专题辩论等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变被动的'接受为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机械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打断式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实践创新的能力。

3.加强实践性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四部分。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贴近现实、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实验教师指导下从事自主创新实验,将实验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让学生尽快地接触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深入地去了解并寻找解决方法,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理论的再现与验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积累经验,将课堂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转变成真正的专业知识。

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而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则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途径加以实现,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现实世界是最为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将迫使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之道,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寻求最优解决方法,在这种过程中的成长是最快的,得到的锻炼是最有效的,获得的知识是最牢固的,让学生从自己亲身实战中去寻找解决方法,补充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用实际行动秉承实践育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设计方案、一起实验分析、一起撰写论文、一起体味挫折、一起分享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自主实践、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积极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围绕预定的创新目标,在样板启示和积极的学与教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有关事物的属性,提出启发思考性问题,使用类比法分析推敲事理,并着重激励学生的想象、敢于冒险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及时帮助他们排除思维消极定式、从众心理、自信心不足等自身障碍;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能自觉探索有关的知识技能,寻求发挥自己潜在智能最合适的领域,使所学知识向着有收益、有选择、有创造的方面转化。学生只有走向社会,才能开阔眼界,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动机,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地联系实际,使自己的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离不开科学方法,在创新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方法传授”,以求“授之以渔”的培养效果。教育不能再墨守陈规,必须着力于学生的智力开发,着力于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树立全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明确目标,培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篇6:远程教学环境下适用性人才培养途径探析论文

关于远程教学环境下适用性人才培养途径探析论文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集产品设计与制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专业,是国家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科专业。随着我国柔性制造、集成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化的逐步形成,以快速响应型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机械行业中波澜壮阔地展开。基于此,探析新时期适用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是当前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关注点。该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创建品牌、突出特色的过程中,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枢纽,依据行业、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供需”之间搭起互动桥梁。

中央电大自开始创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了“保证基础、突出主干、注重能力、增强适应性”的培养原则。经的教学实践,原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方案能否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已成为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在9月至10月间,中央电大工学院专门组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调研活动(走访4省、8市、16个基层教学点;发放调查问卷340余份)。调研以学科发展、新技术应用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着眼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资源建设、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本专业适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佐证和依据。

一、教学改革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中央电大工科机电类专业的开设一直遵循“宽口径、广适应”的原则。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建设并执行五统一;专业课(选修课)以模块化形式形成专业方向,由地方电大根据当地人才培养的需求自行确定。此种模式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得到了电大同仁的一致认可,有利于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实现应需办学。但通过调研也发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1.专业划分应更趋多样化

一些基层办学点(企业办学点)在办学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实际派生的专业方向虽然在名义上还依附于中央电大,但事实上已超出了原中央电大的教学设计。此种情况印证了当前高校传统的专业划分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实际情况是,现代高新应用技术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已引领了本科专业的发展乃至重新构建的态势。针对职业岗位的重组,适用性人才的培养需求促使专业的划分更趋多样化。为此,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降低重心,拓宽专业基础范围,为专业方向多样化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应更贴近岗位需求

目前,本专业基础理论“必须、够用”偏颇,更多关注基础课而忽视专业基础课,过繁、过细、过于程序化的基础知识铺垫制约了新技术应用内容的注入,导致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因此,本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应以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为据,把握多学科交叉的平衡点,构建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的课程优化体系。

3.实践教学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由于电大办学深入基层,因此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灵活设置实践教学是电大开展实践教学的特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各地办学点已经探索出多种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鉴于此,实践教学可突出“自设”,为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提供便利。

总之,中央电大工科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以结合工程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探索在远程教学环境下,电大本专业适用性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二、教学改革思路与要点

1.加大“宽口径、广适应”人才培养原则的力度,改造和拓宽课程体系

电大生源结构复杂,虽然本专业学生多为企业在职职工,但行业的差别、企业的不同以及岗位侧重的差异均要求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能够较广泛地适应当地人才培养的需要。“宽口径”是由现代工程实践呈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技术的交叉性所决定的,意指学科内涵大、专业基础宽、适应性强。这里要注重学科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关系。共性在必修课中体现,纵向提供专业技术能力形成所必备的基础,横向为技术应用能力的延伸拓宽路径。特性体现在选修课中。选修课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要反映学科发展的先进性、技术应用的针对性,为各地办学机构依据当地人才培养需要派生专业方向或形成专业侧重奠定基础。为此,应加大“宽口径、广适应”原则的力度,改造和拓宽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调整必修课体系结构。将选修课数控原理与应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课程调整到必修课中去。数控技术应用的迅速推广,大大促进了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在高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数控技术的地位愈益增高,已成为相关专业核心教学内容之一。高效率、低成本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换性技术的应用。作为工程实践的必备知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突出。增设上述课程的目的是降低教学重心,拓宽专业基础。

(2)选修课增设技术应用类专业课。两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和过程控制)各增设10门左右的选修课,包括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现代控制与测试、设计制造信息化、先进加工技术、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属新知识、新技术应用的专业课,体现了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是机械制造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技术支撑。增设上述课程能适应专业方向多样化的需求。

(3)选修课的建设应主要以整合社会优质资源的方式展开。增设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各地办学需要,但课程建设涉及到多种教学媒体的配合,课程建设周期长、不能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已成为电大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痼疾。实际上,在新时期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需求的召唤下,许多高校、社会办学机构在资源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应加强对这些社会优质资源整合的途径、模式、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4)消减不必要的通用基础课。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体现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专业课程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多为专用化语言。专用化语言的关联性、指向性决定了其应用的特殊性。因此,消减通用语言等课程(如C++语言)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可为新知识、新技术课程的纳入提供空间。

2.以基础理论“必须、够用”为度,精选课程内容,突出先进性和针对性

经10年的教学实践,本专业基础理论过于系统化、完整化以及内容凸显陈旧等缺陷已在电大内形成共识。因此,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精选课程内容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精选课程内容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本专业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广,在梳理课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研讨内容组合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体现知识性与技能性内容的有机融合;二是要建立课程组间共同探讨、相互审阅的运作制度;三是由于是专升本,故可适当提升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的起点,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教学空间。具体作法为:

(1)课程内容增加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范例。课程内容改革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以工程应用中知识能力构成为依据,把握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经典课程与新技术发展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平衡点,减少不必要的理论铺垫,适当压缩必修课学分,以课程内容创新为主线,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中去。

(2)专业课向前沿性、少学时方向倾斜。专业课内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注重课程间内容的关联和衔接,提高选修课总体学分比例,在课程组相互协作、相互审核的前提下,形成体现远程教学特色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

(3)实践教学的重心定位在技能的综合化训练上。电大办学深入基层,毕业设计课题多数来自生产实践,而毕业设计本身是以工程设计或技术研发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因此,适当削减课内学时,增加毕业设计学时,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枢纽,在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工科专业开展教学改革的引擎。其特征为: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架起教育与科研的信息公路,充分利用高校知识密集、科研领先、师资雄厚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合作,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新技术开发项目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培养造就出企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实现产学研互动,企业与学校双赢。

电大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电大办学深入基层,依托企业办学点,有天然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土壤。二是利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物质化资源,可尝试直接将课程学习切入企业生产实践中,将毕业设计课题融入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各地(江苏、陕西、天津等省市)电大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将课程教学切入企业的生产线或产品的生产环节,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又如将各实践环节贯通起来,以项目方式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化设计等。这些教学创新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此,以工程应用为主线,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倡与基层办学点(尤其是企业办学点)沟通。可尝试与企业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使其能够与企业生产实际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相适应。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给办学点更多的自主权,以促进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大选修课“自选”和实践环节“自设”的力度势必给各级电大的教学管理带来困难。其中考核与测评的复杂化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开展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来源于实际,还原于实际”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学服务观念,探索出因势利导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

(2)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利用企业物质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是电大教学的特色之一。但是以往对企业资源的利用往往拘泥于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始设计,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环境做到“理论教学直观化、实践教学职业化”。因此,如何使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是电大教学创新值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基于新技术应用推广的需要,企业自行编制的项目培训规则、技能培养手册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有机地将其与专业教学融合起来,对强化学生知识应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极其有益的。

(3)大力推广仿真综合训练。随着CAD/CAM/CAPP/CAE技术在企业中的迅速推广,目前普通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与其相对应的实践性课程已成为教学改革重点突破的内容之一。“CAD/CAM/CAPP/CAE课程综合训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分析、仿真及编制数控程序到产品制造加工整个流程。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知识较多,故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中的工程项目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式展开学习。由于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多,故教学应具针对性,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4)在电大在线上设置本专业的教改研讨平台。平台上设置课程建设研究、教学创新研究、多媒体资源设计与制作、教学测评研究、学科发展动态等多个栏目,在加强相互交流、共同研讨的过程中,汇集各地电大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的经验与成果,促进电大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的开展。

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创建机电类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技能教学的比重较大。尽管网络教学在技能传授方面仅具有辅助地位,但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加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进程,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探索式、研究式学习的意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本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应具有相对统一的设计模式,简捷、清晰、明了的学习导航,而且资源种类不宜过多,以求精、求实为宗旨。二是充分、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探索的主线,创设具有具体意义的情境,进行网络课件的整体化设计,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1)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课程虽然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但就其内涵,可分为侧重专业知识、侧重专业技能、二者并重三类。基于此,应依据课程性质设计资源;其二,网络课程建设应在合理设计基本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突出体现重点教学内容,不能以多种手段发挥的程度选择教学内容;其三,本专业网络课程设计要有相对统一的模式和规范,要体现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特点。

(2)建立实践教学网络子平台。子平台中包括开展实践教学的各种指导性文件、仿真训练课堂、虚拟实验室、实景演示厅、工程实践范例等。形式独立但内容相互融合,可通过课程链接,体现多媒体课件的交互作用。

基于网络构建的虚拟实验室首先应用于电子类课程。如运用虚拟电子实验室中的虚拟仪器和虚拟元器件,在网络上完成电路的设计、组装、调试等。目前,机电类课程的虚拟实验的研发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以开设诸如模具结构认知与拆装虚拟实验、传感器与检测虚拟实验、基于组态虚拟技术的PLC电气控制实验等众多课程实验。

(3)开创课程的网上创新设计栏目。时至今日,仿真技术在理工科诸多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已经相当普及,在网络教学中亦得到极大推广。如果在课件设计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优化设计的教学内容,预先设置不同层次的标准,如达标设计、优秀设计、创新设计等,并结合仿真技术直观体现最佳设计效果,再循序渐进地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4)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编制应整合社会资源。目前在高校以及各类教学机构中开展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研制可谓是如火如荼,教学实践中取得突出教学效果的亦比比皆是。因此,除在电大系统内部鼓励研制网络教学资源外,还可采取多种形式谋求与系统外各种教学机构开展合作。成品经实践检验后,可纳入中央电大机电类专业网络资源教学体系。

5.加强学习测评研究,改革考核制度与方法,提高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地位

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探索并逐步建立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机电类专业的考核模式是考试改革工作的重心。为此,应一方面针对在职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和职业需求特征,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学习测评模式以及服务机制的研究;另一方面根据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比重较大的特点,尝试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本位的基于教学内容多重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的考试改革。

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短期内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方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目前一些教育机构在学习测评研究和考试改革方面已经积蓄了成熟的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客观上为中央电大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印证和得以借鉴的成功范例。本专业考核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必修课考核形式多样化。在适当提高必修课形成性考核比例的基础上,摒弃以往单纯按章节布置作业的方式,充分考虑形成性考核的阶段性、发展性、激励性特征,尝试采取问答、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终结性考核以测评学生专业通用知识和通用能力为标准,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结合工程实践的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考试可采用开卷、半开卷、题目自选以及网考等多种形式。

(2)选修课考核尝试开放化。选修课(多为专业课)的考核应与实践教学环节相衔接,可尝试以“项目”的方式展开。命题可体现开放性,以试题内容开放、试题答案开放、解题方法开放的方式公开呈现给学生。答案可以有多种,注重的是学生对生产过程的熟悉和掌握。教师主要是构建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综合分析,鼓励创造性思维,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考核“三侧重”。毕业设计考核应依据课题性质、内容以及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程度和形式灵活设置,成绩评定要体现三侧重,即以结合工程实践解决生产问题为重;以承担任务和独立完成的程度为重;以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设计为重。

篇7: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管理论文

发展离不开改革,所以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这样的改革需要对比现如今的发展形势和周围的环境因素。互联网已经慢慢在国际的舞台上站稳脚跟,所以它的地位和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努力,电力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从人才方面的工作进行着手,我们需要结合互联网发展和时代背景创造一种新型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素质,进而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一、电力企业现如今所面临的状况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鼓励,电力企业的技术不断精进自然也会帮助实现电力事业的发展,但是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光是依靠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的努力,所以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体系,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用人机制,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更稳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现在的电力企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就会给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现如今的电力企业所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中缺少高精尖人才的激励、评价制度。过去,企业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往往是学历和知识,但是有些技术好的人往往没有学历和知识,经验也是他们身上的一项优势,所以现在的人才评级机制需要做一下适当调整,我们不仅要将学历、知识等基本内容作为一定的评价标准内容,还要将经验、能力纳入到评价机制中去,全面衡量一个人的技能和实力。所以针对现如今的这种现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电力企业的用人评价机制。同时对于这些高技术能力的人才要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这样才会避免人才的流失。

电力企业还需要注重对这些高端人才进行深层次培养,技能需要不断加以精进,培训是提高人才技能和素质最好的途径,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开展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工作,将企业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在这,通过小的投资收入大的回报,培训的内容要根据现实的具体需要,尤其要在技术革新等方面上加大力度。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积极意义

电力企业的`进步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仅依靠的先进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去约束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整体布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人才培训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体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还能提高员工整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以后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具体探究思路

根据上面的电力企业所存在的现状问题我们可以加以改进得出一些发展的新思路: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评价、激励制度。评价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鉴定人才的基本实力,通过健全完善的评价制度划分人才的技术水平,这样也方便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实行奖励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激励制度,人才的努力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作为他们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效力,这样人性化的措施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树立的良好的形象,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下的电力企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针对于人才方面的培训内容也要适应时展的需求。员工不仅要在技术上有所精进还要在素质上有所提高,针对于那些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较少的人才,我们可以找专人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强化;而对于那些缺乏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我们可以请经验丰富师傅进行教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所以这种“对症下药”的培训对于人才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同时这种培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企业的发展内涵。

电力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设备和技术实力,还需要有规范化的体制去约束企业的发展方向,避免企业走弯路。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持,互联网环境下制定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桂伟,叶涛等.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机械专业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18):90-91

[2]徐莹,吴娟等.电力企业“互师互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SN供电公司的实践[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4):37-42

[3]刘昆雄,甘雨.面向企业需求的竞争情报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7):14-21

篇8: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论文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论文

201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序言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随着数据量节节攀升,更加强调数据的深层挖掘、驱动决策作用,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对于数据内容收集、整理、利用的人才需求旺盛,所以未来信息人才既要懂得数据架构和分析、注重实践,更要了解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多元背景知识,两者之间结合是信息人才培养的关键。

1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脉络分析

通过对检索到的所有论文进行整理,发现有关”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多以运用文字来描述现象的定性研究为主,研究对象主要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例及经验总结等理论性研究。

1.1关于信息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1998年,魏晓敏提到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种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情报事业的发展,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人才是关键。赵立军强调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宏观管理体制,完善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系统,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制定和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战略,营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等。管媛辉、肖月认为当前必须大力培养具有双重专业和多元知识结构的新型的科技信息专门人才,以适应大系统时代发展的要求。丁献峰指出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对社会公共信息部门提出挑战,为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可以采取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本硕直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m赵静杰等谈到信息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三大模块:教育培养模块、实践模块以及综合运用模块,三个模块和谐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杨善林提出〃一宽一厚两注重〃模式“两注重〃一是注重实践,二是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宽”就是拓宽专业口径,进行通识教育,深化专业内涵,拓宽专业范围;“一厚”则是增强对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大对教学计划的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增强专业发展后劲。此外,这些研究还大致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的信息教育模式,模式的弊端以及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和改进等。

1.2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国际化人才的描述较为冗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丁进提到国际化人才就是具有涉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p]周红等认为国际化人才不仅是一个地理层面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的概念。国际化教育内容应力求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工作和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衔接或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赵波强调企业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体现开放性,培养规格应该是组合式,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模块化。纵观前人研究,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包括两大部分:一类是知识和技能;另_类是态度和意识。所以国际化人才可以这样定义:坚持本土文化,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掌握国际科学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会、勇于创新的高级人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培养信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探索和研究较多,但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国际化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培养信息人才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两者的基础上协调统_、有机组合,信息人才国际化,既符合当今世界对人才的渴求,也顺应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国内信息人才培养主要领域涉及高等学校,而且大多是采用以本科为主的学科本位模式培养,再加上信息专业人才层次结构和知识结构具有严重缺陷,造成了信息人才的浪费。比如我国高校信息人才的培养,从重点院校到普通院校,再到一般的专科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基本相同,培养目标也区别不大,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层次性,直接导致我国信息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功能、方式、目标等不断拓展或转变,大学国际化的概念具有新的诠释维度和更广的涉及面[11—12]。面对新时代信息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国外图书情报学科,在培养信息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国际上有许多大学将图书馆学院易名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院或信息研究学院。2003年,美国7所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的院长齐聚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共同提出〃信息学院运动“(iSchoo丨运动),后来组建iSchool联盟,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培养信息人才。所以,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对国内外著名大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对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国当前信息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着眼于采集国内外5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据此得出有益借鉴,提出国内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2国内外信息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

2.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特定需要在培养活动中的具体化,它将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落实并体现于培养客体,是整个培养活动的指向性规定。

表1国外大学信管专业培养目标

如表1所示,在国外3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都提出要掌握信息相关的技能或能力,尤其是雪城大学强调用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掌握随时代变化的技能,基本符合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的需求,其他2所大学则在这方面内容上有所欠缺。

在表2中,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提到培养”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工作”可见其对学生就业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很重视。

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培养目标虽然差异不大,但是根据其呈现的特点,存在某些局限性的认识:首先,过于重视培养的结果和目标,缺乏对培养过程的设定。对于培养目标的说明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两个部分,其中前一个部分表示的是信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体现的是培养结果;后一个部分表示的是具体的对信息人才规格要求,是表现性的特征体现,此二元表述格局包括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与原来灌输式教育是存在显著不同的。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没有在培养目标或课程目标中展现“过程性”或者“体验性”目标,这对培养学生国际化水平说缺乏应有的空间。其次,更多地从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的角度来拓宽知识面,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全面培养不够重视。国内2所大学的培养目标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方便找工作,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知识领域等大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次,过于强调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而关于学生的人格、品格、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很少涉及,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不能满足信息人才的需要。所以对国内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需要对培

养目标进行研究,并对其更加明晰、准确和合理的表达。

2.2课程设置

2.2.1课程结构

表3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结构

在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划分类型和每类的学分各不一样,如表3所示。不过其课程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版块: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公共课、专业核心课或者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识教育课或公共课,学校规定是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此类课程通常按全校统一要求进行考核;专业核心课或者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选修课,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课程范围内选修的课程,需要在毕业前修满足够的学分;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高校对其毕业生质量的最后把关。

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要求学生至少修满120学分,其中要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内修满15个学分,包括文学,音乐和艺术,交流,社会学,历史和文化,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雪城大学信息研究院则是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20学分,包括32学分的核心课程,24学分的序列课程,13学分的数学基础,9学分的沟通技能,39学分的艺术科学,3学分的自由选修。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修读第二专业。比如学生可以选修Newhouse公共传播学院的专业,修满128-141学分,或选修Whitman管理学院的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修满135-139学分,毕业学位由两个学院授予。

2.2.2课程内容

(1)国内大学。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处理问题时能够使学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以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从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也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使其接受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

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由表4可以看出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有着一定的相同,包括数据库原理课程、信息管理概论课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信息检索课程、数据结构课程、信息组织课程等,这些课程都是学科基础课程。

表4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

在选修课程方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并且自由安排学习进程。国内外各大学都设有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文学、艺术等大类选修课,还有专业选修课。

(2)国外大学。雪城大学[13]在课程设置方面,核心课程由信息组织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信息管理核心课组成和计算机入门、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设计原理、软欠件规格和设计、软欠件实现等计算核心课组成。序列课程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和网络设计和管理。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基础、逻辑导论、离散数学、统计推理与实践。沟通技巧,包括学术写作的实践;研究和书评写作,包括撰写信息报告和简报。艺术与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自由选修课程,任何课程都可满足这一要求。

匹兹堡大学课程主要有:信息系统与社会导论,面向对象编程信息科学、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和网络导论、信息系统和分析等核心课程。英语写作,包括书评写作、研究写作。数学,包括商务微积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离散数学结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术合作项目,如与匹兹堡大学格林斯堡校区合作,使其学生主修信息科学,并授予信息科学学位;在信息科学学院的学生可以在艺术和科学或其他的学院修读双学位或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设的学位课程。

伦敦大学学院为研究院,但为本科生提供有关信息和计算主题的选修课程,包括编程、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用户与管理、数据库系统、语义网等。这些课程也是商务信息管理的核心课程,由计算机系、管理科学与创新系和信息科学系共同开设。此外,其还提供三年的跨学科学习选择计划,整合人文、艺术、社会和工程科学。

2.3国内外大学信息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国内外5所大学在信息人才的培养上体现着不同的特点。在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的推动下,欧美拥有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信息管理教育,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尤其是美国的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实施正规学院教育、公共学院教育、私立学院教育、商业机构认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除了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而且要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并紧贴社会的现实问题,比如信息污染、信息犯罪,需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律与信息道德的教育。ns]在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形成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跨学科培养、联合培养,使其成为懂技术、通实践的信息人才。

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特点在于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学生通过前两年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是否选择信息科学来继续学习和研究。一旦有学生被信息科学项目所接纳,他们就可以选择导师来帮助完成项目,通常学生和导师之间要进行学术讨论和互动,导师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度,学生应选修一些课程来协助完成项目。学院也支持双学位学生的培养。

伦敦大学学院信息研究系在英国范围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学科教育,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电子通讯和出版学。主要针对研究生进行授课,但同时开设了本科生教育课程,如与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科学系联合培养商学士,讲授商业信息管理等。该系的本科生教育没有开设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的课程,只涉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但其十分重视计算机技术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的编程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课程,为以后深入开展研究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雪城大学信息学院以“信息扩展人类能力”为使命,它提供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课程及相关项目教学科研的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帮助用户整合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了偏重技术并拥有技术优势的课程体系。

武汉大学在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自1978年创建的科技情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教学研究项目组结合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广泛调研和比较,提出〃专业素质链“和〃专业课程链”的理念及结构模式和基于〃专业素质链“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由9门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组成的完整的具有紧密逻辑结构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体系。可见武汉大学的培养模式遵循“认知一理解一应用一创新”这一路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992年设立,其前身是情报学。该专业在通识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和专业的思维模式。核心课程方面从信息处理加工的流程出发,将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理,从信息的生产、流通,到信息的检索、组织、分析和评价,最后到信息服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将信息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吸收到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图象处理、元数据、语义网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均列入课程体系中。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iSchool,积极与国外著名大学诸如德国洪堡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

3国内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面向社会需求,强化通识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培养信息人才,首先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当今社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劳动分工密集和职业细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则是学科的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社会需求驯化专业学习,专业学习已经不能起到塑造自由人格的作用。[17]正是针对专业教育工具化、市场化与教条化的这些弊端,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通识教育延续古典时期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保证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专家的同时,仍然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并且有能力应对复杂社会在专业领域之外提出的各种挑战。通识教育不仅仅要拯救专业分工带来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日益多元复杂和全球化的时代,主动承担起凝聚社会共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使命。

3.2开放互动教学,培养数据素养

培养信息人才,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推广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比如案例课程和研讨课程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为主,训练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意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力提高其创新素质,提高信息人才的培养质量。

3.3校企合作,注重信息应用

信息行业知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高校培养信息人才,应该与信息产业发展产生的实际需求同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课程内容重理论,却轻实践;重视系统性,却缺乏针对性,这样导致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不同步。因此,信息人才的培养途径应该灵活多样。比如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教育发展模式。其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进行交换和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是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发掘双方的共同需求,从具体项目入手,以实质性的互利共赢成果激发双方合作的积极性,深化产学教学内容。校企共建教育平台,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通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考核培养质量。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培养面向信息行业的人才为目标,把信息企业作为教学场所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从事信息系统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成为未来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信息人才。

3.4面向国际,推动交流与合作

培养信息人才,国际合作办学也必不可少。国际合作办学在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

(1)合作项目建设。在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定义“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不设立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项目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项目并存,更多地集中在课程和师资的引进。到2012年4月20日为止,通过教育部更新并公布的经审批与复核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共计1499个,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我国现已与众多国家建立教育合作关系,与我国建立国际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国家和地区有188个。

(2)师生国际流动。高校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联系,大力推进大学海外学习计划,不断拓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假期学校、海外实习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派遣学生去国际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了解学术前沿的基础上,根据学术兴趣,结合企业实践,逐步获取所需的知识。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渠道支持和帮助拔尖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国际一流大学和信息学科领域一流学者的实验室深造。比如哈佛大学设立国际教育项目办公室(OIP),鼓励所有本科生寻求出国机会,目标是鼓励哈佛学生把国际体验融合在教育里,帮助学生识别与追踪美国之外的研究学习机会。

(3)双语教学机制。国际合作办学的运作方式中,离不开双语教学。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双语教学机制是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高校走向国际化、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选择性地推行信息学科若干专业主干课程的中英文双语教学,培养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并根据工作和业务沟通对象的需要,在中英文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信息人才,以增强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关专题 人才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