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经营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feibe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feibeng”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茶叶生产经营会计成本核算论文(共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茶叶生产经营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做好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面临的头等大事。对于茶叶企业而言,在生产经营中明确成本项目,能够推动会计成本核算的不断完善。具体来讲,茶叶生产经营中的会计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种植成本,即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种苗、肥料、水分、农药以及人工等都需要计入种植成本,对于一些没有独立种植园的企业,购买茶叶成本也应该纳入种植成本。第二,人工成本,即在整个生产经营链条中投入的人工工资,如茶叶的初加工、深加工、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第三,设备成本,即茶叶生产中设备的购置、折旧、维修等成本,如茶叶收割机、杀青机、运输设备等。第四,营销费用,即企业在销售茶叶中产生的费用支出,如广告费用、营销人员工资、服务费等。第五,管理费用,即企业在运行中发生的一些管理事务费用,例如管理人员工资、招待费用、房屋租赁等,当然从大的成本范围讲,除去销售和财务费用,大部分茶叶生产经营环节都应该被纳入到管理成本中来。第六,财务费用,即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如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贷款手续费等。

篇2:茶叶生产经营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2.1存在问题

随着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茶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实际核算中面临的问题依旧突出。首先,核算内容比较混乱,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占据一定比重,但是对于哪些能够纳入到人工成本核算,那些属于管理费用,企业缺乏系统的规定,常常出现会计账目混乱,人工成本核算与实际支出不符的`情况。其次,核算项目设置不合理,存在着一些项目重叠的情况,对于人工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等项目的核算缺乏科学性,使得成本核算信息缺乏真实性,难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合理依据。第三,资料信息不完善,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茶叶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成本在生成过程中缺乏完整的原始凭证,使得会计成本核算的推进遇到障碍,甚至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第四,会计管理人员素质欠缺,无论是在专业素质上还是职业道德方面均难以胜任成本核算工作。针对这些问题,茶叶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对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做出系统规范。

2.2相关对策

2.2.1转变传统理念,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核算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成本管理需要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茶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积极调整会计理念,为成本核算提供科学指导,以推动会计成本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会计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中,茶叶企业首先要完善生产流程,对成本控制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进行会计分析,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的合理的归集与分配;其次,根据会计成本核算理念的指导,制定核算指标,并确定分析流程,管理者在全面了解了茶叶生产成本之后,应根据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方案,对生产周期中的茶叶生产生产情况进行量化处理,以保证成本核算指标能够有效衡量成本价值,确保成本核算过程的规范化、指标化;第三,对茶叶以及相关产品进行定期盘点,及时清理与生产过程成本核算内容不相符的项目,确保成本投入与实际核算内容匹配;最后,编制茶叶生产经营过程的会计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对茶叶生产成本的变动、产量的变动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利用更加直观的数据模型呈现出来,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2.2根据茶叶生产经营特点,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在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不应该盲目照搬其他产品经营中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设计科学适用的核算方法,以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理念,确保会计成本核算项目对茶叶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覆盖。例如有的茶叶企业拥有自己的种植园,而种植园中不同操作环节的员工工资应被纳入到茶叶成本中来;而对于没有独立种植园的企业,则应该将采购过程、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中来。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企业在转型中逐渐由传统的生产导向型模式向顾客导向型模式转变;在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茶叶产品种类以及相关副产品也逐渐增加。为确保成本核算的合理性,企业应根据不同茶叶的类型进行分别核算,并通过与市场中同类产品的比较,明确生产成本,进而适当调整成本核算方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2.3注重会计人才培养,强化成本核算意识会计从业人员作为运用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落实成本管理措施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对于茶叶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具有直接作用。因此,茶叶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养,提高其成本意识,用专业素养为管理者提供完整、可靠的成本核算信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应明确会计人员的职业定位,从知识结构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打破传统会计从业人员单纯具备会计或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局限,从法律、经济、审计、计算机等多方面入手,塑造适合茶叶企业长远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会计人员实现再教育,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提供条件;完善职业考核,茶叶企业无论是在人员招聘过程中,还是业务考核过程中,都应该利用竞争机制,对会计人才进行科学选拔,利用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法律意识,明确会计行业特点,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同时加强会计监督,培养一支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专业队伍。

2.2.4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内部控制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为茶叶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的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在良好的内部控制中得到体现,并在成本控制失效之后,进行严格追责,这对于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提高茶叶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茶叶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到队伍建设、制度落实等方面应作出系统规定,明确内部控制细节,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对于成本管理实现系统化、程序化控制;其次,注重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失效意味着茶叶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增加,因此,企业内部应针对各环节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将成本控制能力作为衡量风险系数的主要标准,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第三,完善执行体系,提升控制能力,对于会计成本核算而言,茶叶企业应建立管理流程,按程序操作,提高责任管理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影响,进而在执行中实现有效的制约与平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引入科学完善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不仅能够加强成本管理效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能够推动茶叶企业的的转型与发展。目前在会计成本核算方面,茶叶企业依然存在着会计资料不完整、人员素质不高、核算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探究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谋求转型.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丹,贺琛.关于茶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所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6):49.

[2]金钱琴.茶叶生产经营中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18(2):73-74.

[3]管伟.茶叶生产经营中的会计成本核算模式探讨[J].福建茶叶,(3):84-85.

篇3: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0 前言

会计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企业的经营,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与改良品质。会计成本核算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流程。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1 根据企业的管理特点选择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篇4: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生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3 会计成本核算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设备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因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生产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生产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生产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生产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4 日常工作及成本核算资料的取得

日常,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月底,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5 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成本费用分配原则: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上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具体方法: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

6 个人对此会计成本核算法的评价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篇5: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成本核算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工序,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成本会计事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管理层在不同的角度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8 结束语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会计成本核算方式,确定成本核算思路,取得成本核算资料和费用分配方法,同时应注意会计成本核算几个相关的问题,确保成本核算质量,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为企业效益的提高做贡献。

篇6:会计成本核算分析论文

会计成本核算分析论文

摘要:会计成本核算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就是企业为了能够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而采取的管理运行方式,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从而促使企业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的成本核算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展开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会计;成本核算;企业会计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运行机制,其中,会计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发下逐步成熟的同时也引发行业内研究的热潮。在实践中,企业为了在经营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科学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因此,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上来说,会计成本核算的研究与分析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借鉴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浅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2.当前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相关问题

2.1财务体制不健全

由于在当前的会计管理体制下,财务会计不仅要在财务部门领导的领导下工作,还要接受单位领导的领导,在这样的双重领导下使其在财务处理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单位领导人的意志容易影响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这对整个会计团队的工作实效以及会计人员的会计成本核算水平都有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迫于领导权力的压力,个别会计人员可能做出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事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财务费用支出,再加上相关财政部门各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及时监督和考核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导致很多会计人员不能达到专业化的素质水平。

2.2会计成本核算观念不强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企业在生产成本、目标成本及费用成本等管理活动方面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对每个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往往把工作的重心锁定在生产工作过程的成本控制,对于生产前的产品设计和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等管理成本核算缺乏科学的分析、研究,忽略了经营管理、技术手段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再之,大部分企业无法做到定期对企业成本核算结果进行评估和完善,久而久之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成本核算意识淡薄,在企业实际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企业会计人员无法意识到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2.3会计核算财务人员的能力与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现如今,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其文化素质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不大相称。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当前企业的财务会计在管理制度上的认知以及基建管理知识的把握上不尽人意,而当前的企业发展又要求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技能,这种矛盾将直接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准确性的不足。从另一方面来看,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究其原因则是若干年前中国教育的总体水平,教育机制的规范程度和政府重视教育的程度不够。而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如果从会计职称方面来说,注册会计师,中、高级会计师资格获得者偏少,初级会计师和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者偏多。这些均可以表明当前市场上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不太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改进的相关对策

研究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的提高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成效标志,也是当前大多数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针对以上所述的现状和问题此处结合实际工作对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提出一些探讨和建议。

3.1提高人员成本核算意识

人是实践的主观能动者,因此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是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的根本。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会计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理念的认识、强化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基础性工作的重视是会计成本核算方式发挥实效的强大保证,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成本核算意识决定着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的强弱、企业的经营是否盈亏,人强则企业强,只有企业人员会计成本核算意识得到了全面贯彻,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在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会计成本核算思想的宣传力度,树立顺应时代发展的成本核算管理观念,普及成本核算在企业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要求会计人员严格依法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道德,秉公办事,共同为企业谋求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2建立成熟的监督制度

制度和机制是人实践的基础也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实施有效的监督体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企业成本核算中的责任误差问题的发生,还能提高会计成本核算过程的准确性。为了得到正确的会计成本核算信息,企业在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中都应对责任单位、部门的会计工作进行考核,建立健全管理奖惩机制,完善成本责任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降低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还要定期对成本核算工作做考核,强化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根据工作人员个人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加以分工,明确个人的工作责任,落实问题事故责任在人。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考核奖罚制度来端正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全体企业成员积极参与到工作之中。

3.3采用科学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对成本的预算,是为了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需求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企业的生产寻求最佳的管理方法。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制定科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不仅有利于企业做好定位,还能及时掌握生产成本方式的运行情况,做到正确有效地调节生产过程中人力、无力、财力三者之前的关系,做好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到新型的生产方式转变的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应缩减管理层次,统一核算标准,加大成本核算与各个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力度,减少会计核算层次,减少管理成本费用,能够有效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制造和非制造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

4.结束语

社会发展带来了企业财务工作改革和创新,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之一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越发重要,特别在会计成本核算的实践上,由于不同的企业管理水平导致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发展还尚未成熟,如何提高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是当前企业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浅析了当期企业成本会计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为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孙立道.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2]孙加丽.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03).

[3]张跃.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4]梁淑文.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外资.2011(17).

[5]韩明辉.浅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6]张震秋.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

篇7:医院成本核算的会计原则论文

医院成本核算的会计原则论文

摘要:效益对整个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医院也要注重医疗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改善综合效益。注意的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只有遵循会计原则才能控制医疗成本,发挥着资源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原则;医疗成本

医院注重社会效益,然而其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其积极进行医疗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遵循特定的会计原则,控制医疗成本、改善内部管理,才能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并应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进行会计处理时,同时存在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处理原则,对预算资金的收支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对业务收支按权责发生制处理。”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在医院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准确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导致账面的资产和负债与实际不符。以信用为基础的现代结算方式种类繁多,名种应收未收、应付未付、预提和待摊的交易与经济事项和现金流转的背离程度相当大。要准确反映和核算医疗成本,采用权责发生制成为必然,而且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它有助于进行正确核算医疗成本。医疗设备、房屋、图书等,在一定时期内均为一次性投入,是投入在先,使用在后,对这些固定资产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来核算,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另外,对银行借款利息的偿还和待发工资等这类负债,在收付实现制下只在偿还时才计入账簿,低估了财务风险,而在权责发性制下每月都要计入账簿,可以全面反映医院的债务状况和医疗成本。

二、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收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和反映资产价值。如把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结果是少计了当期费用,多计了资产价值,虚增了利润;反之,则多计了当期费用,少计了资产价值,虚减利润。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区分收效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本会计期间成本;凡是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并在产生效益的几个会计期间内均衡地摊销,分别计入几个会计期间的成本。依据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标准,可以确定医疗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单位支出根据配比原则不能讲入医疗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重要意义在于正确确定哪些支出应计入当期成本,哪些支出不能计入当期成本,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数据真实可靠。

三、收支配比原则

收支配比原则要求费用与其相关收益相匹配,即将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与相关的收入或产出相匹配。收支配比原则作为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用于利润确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带来一定收入,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有利得必有所费,所费是为了所得,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利润正是所得比所费的结果。收支配比原则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受益原则承认得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须按照原则区分有因果联系的直接成本和没有直接联系的间接成本。直接费用与收入进行直接配比来确定本期损益;间接费用则通过判断而采用适当合理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收支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合,将收入或产出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合,将一定时期的收入或产出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相配合。

在核算医疗成本时采用这一核算原则,能够准确分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准确计算出一个时期或某一病例成本。医疗成本的计量必须在确定成本对象之后合理、准确地应用收支配比原则,将医疗费用与收益相配合、将科研费用与新知识产出或技术改进相配合。

四、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一条准则,它只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医院必须按资金取得时规定的不同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并专设账户;会计报表应单独反映其取得、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专款专用原则是预算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充分体现了非营利组织按出资人意愿使用资金的思想。医院在进行医疗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此项原则,保证国家利益的顺利实现。

权责发生制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支配比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会计主体,正确地核算收入和成本,是医院核算医疗成本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财社字[1998]148号.

2.刘志林.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初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1).

3.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