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络信息传播系统的保障机制论文

szjoynet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zjoynet”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建立网络信息传播系统的保障机制论文(共6篇),希望您能喜欢!

篇1:建立网络信息传播系统的保障机制论文

建立网络信息传播系统的保障机制论文

如今,世界各国正在面临着一个紧迫的课题,就是如何改善网络信息传播现有的各种系统隐患,如何使得先进、积极的信息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所以,对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研究构建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1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构建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将此体系运用到实践中去。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传播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1.2多样、协调性原则

完全保护措施不可能是绝对完全的,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都有可能被攻破的,因此我们的网络信息传播体系也不能只依赖于单一的安全体制,我们应该建立更多的防御体系、建立更多的安全体制,各个防御体系还需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以最大可能地达到安全的目的。在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中解决网络信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保密与披露之间矛盾,这一点上,要做到坚持网络信息保密与开放共享相互协调的原则。网络信息保障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就企业和个人必须要协调配合、协同作战。

1.3综合性、总体性原则

任何保障体系应该从其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安全中的影响作用,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工作程序的综合协调。在实现网络信息传播全方位保障这一目的时,也应该考虑到技术保障、法律保障、人才保障、管理保障等的综合作用,才能达成可行、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2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结构流程

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检测体系、安全防护体系以及管理体系三部分。在构建安全保障系统过程中,要以法律为保证、技术为基础、管理为生命线。

1)检测体系。检测体系是用来储存病毒以及网络攻击者入侵的记录和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策略。

2)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主要是在网络出现异常信息的时候进行拦截,使用信息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防护。

3)管理体系。有的通过技术不能够发现的网络信息是需要有人为的方法以及手段进行防护的,这时就需要人参与的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的体系的管理体系了。管理体系同时也是一个接受者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发者的互动平台,根据信息接受者的反馈我们可以实时地完善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

3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结构流程的分析

下面对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结构流程分别进行分析。

3.1检测体系

1)对病毒和网络攻击者的入侵进行记录。对网络信息传播做风险分析是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基础部分,把所有出现过的网络攻击者和病毒记录储存在相应的检测数据中心,在网络信息进入保障体系的时候,通过检测体系可以检测得到该信息是否与数据库中原有的信息相匹配,如果是匹配的话,需要进行拦截;在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类似的记录的话,就需要由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防护。

2)安全策略的规划。网络信息保障体系安全策略不可能永远完全适合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的需求,而网络信息传播又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因此安全策略的制定必须要做到不断完善、循序渐进,在规划策略的时候还要对其可操作性和动态性有充分的研究和考虑。

3.2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安全防护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防火墙。防火墙是一个迫使所有连接都接受检查,控制进入网络权限的一个系统。

2)病毒、网络攻击者入侵检测系统。在防火墙检查的过程中,系统对信息攻击防火墙的检测并做出的相关的反应。

3)安全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控制策略,实时地统计网络的数据流,对网络使用对象的活动进行审计的软件。

4)网络病毒防治体系。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进步发展,但是由现状得知网络上的各种病毒、木马、蠕虫及恶意代码的传播速度和危害性也越来越强了,因此安全防护体系也得随之不断的更新,而且安全防护体系是网络信息进入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的一个门槛。

3。3管理体系

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的管理体系有以下两种:

1)网络把关体系。据我们所知任何网络信息传播活动都离不开人工的活动过程,在传播活动中只要有人的参与,就需要有网络把关体系。在网络中,把关体系主要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微观的把关主要是网站的把关和用户自己的把关。宏观层面的把关,则实际上是获得了政府的网络管理部分授予的把关权利,属于政府直接把关。

2)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为了达到创建良好的法制信息环境的目的,必须通过监督和立法,打击和处分违规的网络信息传播者,做到依法行事才能够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有更好、更稳定的发展。

总而言之,现如今,构建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和深入,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的标准和原则,以网络信息作为实践,运用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学、管理学等科学理论对网络信息传播保障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综合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网络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结构的结论,这为以后的网络信息传播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工作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篇2:高校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的论文

高校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

【论文摘要】新媒体时代,高校的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网络信息发布的隐匿性、迅捷性与话语纷乱给高校管理者正确有效引导校园舆论、化解公共危机带来了新的挑战。以此为背景,本文提出在高校中建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为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提供策略。

新媒体时代,高校管理者如何在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积极引导舆论,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建立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中高校信息传播机制,对于构建和谐高校有着重要意义。

一、将权威媒体引入校园

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是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在面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高校群体对权威媒体的依赖程度很高,不仅希望从中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更希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被引人权威媒体的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否获得成功。被引人高校的权威媒体应具有以下特点:

1、已建立应急信息处呈机制

权威媒体应急信息处置机制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权威媒体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协调好各方力量以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后果,并遵行“第一时间原则”立即向公众发出权威的声音,控制舆论制高点。已建立起应急信息处置机制的权威媒体,才能在特殊时期和环境下,对高校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正确引导,抢占信息传播机制中的舆论至高点。

2、有重要信息核实机制

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核实机制的重要性,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畅通准确无误的信息来源渠道,较多地掌握真实信息。二是严格控制信息输出。保证对高校发布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仔细核实,在精心策划安排下,确定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

3、力推“第一时间新闻”

突发事件往往引发大学生对信息的极度饥渴和各类媒体的信息爆炸,权威媒体“第一时间新闻”的发布责无旁贷。“第一时间新闻”要注意高效处置迅速反应、选择专业权威的发言人,恰当引人高校之外的第三方,提供充实的数据和事例,公开诚恳地面对大学生群体的质疑,选择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介渠道进行发布。

二、建立人际传播机制

突发事件常常伴随着不可抗力造成的新媒体通讯中断,人际传播由于大量使用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非语言符号在沟通感情,弥合裂痕,建立相互信任上有更为优秀的表现,往往成为突发事件中大学生首选的传播方式。高校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不能缺少合理的人际传播机制。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填密的人际疏导,可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机制。

高校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已经进人了大众视野。10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

长期以来,高校的宣传侧重于静态、单向性的,而新闻传播是一种在动态交流中不断变化具有双向性的行为。高校宣传部门习惯于信息的单向输出,信息发布对公众的反应考虑较少,往往言出多门,情况介绍和数据披露不够规范。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高校和公众双方都受到负面影响,影响了宣传效果和高校良好的社会形象。高校定期定时发布信息.可以加强学校与外部的沟通,尤其是在突发事件面前,更有利于化解矛盾,引导舆论。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舆论的必然选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较好地实现与媒体沟通,将事件的真相告知学生,得到公众理解,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既可以发挥社会沟通的职能,又能树立形象、引导舆论、控制信息。

三、发挥校园媒体的独特作用

新媒体时代建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机制,还应发挥校园媒体的独特作用,形成危机预警和救助机制,建立起高效率的校园危机预警信息整合和反馈机制。

1、发挥校园新媒体的独特作用

新媒体时代面对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校园媒体中的独特作用。善用新媒体形式,对校园媒体资源进行忧化重组,优势互补,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更有效地发挥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和宣传教育作用。

2、管控校园手机媒体

调查显示,83.9%的大学生每天接触手机,并有49.8%的人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手机已成为校园突发事件中不容忽视的媒体角色。突发事件中,手机媒体的传统功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和巨大影响,首先体现在第一时间的信息传播上。利用校园手机传递预警信息、利用手机媒体疏通大学生群体恐慌是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是将手机媒体预警机制引人到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借助手机短信这一新型传播方式向大学生发布公共事件预警信息,这是塑造高校形象的一种新举措,也是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手段。

如设立校园内权威的突发事件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在校园手机信息发布上也应该设立一个易记的、权威的号码,一有突发事件,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发布预警信息。

二是利用手机媒体疏通大学生群体恐慌。“可能引起校园恐慌”的消极作用是手机信息最让人“非议”的最主要原因。鉴于大学生特殊的身份及经历,他们在接收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上有一定障碍,能否通过手机媒体及时获得真实的危机信息和应对信息,就成为他们能否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避免由短信谣言带来的校园恐慌,对于危机事件的信息公布上,公开比不公开好,早比晚好,主动比被动好,用事实说话的方式比用观念说话的方式好。

3、管控校园网络媒体

校园新闻网具有随时更新、滚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影响甚广。突发事件中高校网络媒体的应对措施应成为高校网络媒体运营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网络媒体几乎都是由学校相关部门主办的。通常来讲,主要有党委、学工处、团委等部门。本文所指的高校网络媒体主要是指官方的网络媒体。突发事件发生时,许多不法分子通过博客、论坛等发布不实言论,引发校园恐慌。突发事件中校园网络媒体管控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敏感时期提前做好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专门版块的值班;二是后台关键字过滤技术。往往突发事件主要发在论坛、博客、评论等频道,可在用户上传内容的端口设置关键字过滤,并屏蔽相关敏感词汇;三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利用新媒体的同时,高校管理者也应充分警惕它可能造成的“瓦釜效应”。即在缺乏富有意义的重大议程时,由于某些不良趣味的诱因,一些卑微、琐细的议题可能造成巨大影响。突发事件当中,常有一些个体炮制的肤浅、偏执甚至虚假的议题,由于小众追捧,网站失察提供平台甚至造谣并推进传播,最终导致了大学生轻信盲从和广泛传播。这种不良的议程设置会导致高校内流言四散、恐慌弥漫。除了利用各种手段加以应对之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校内网民举报的受理制度、网络新闻信息公众评议制度。

4、善用校园广播媒体

突发事件中的校园信息封闭往往伴随电视、报纸等媒体工具的缺失,广播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媒介。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是校园新闻传播的主体,在高校突发事件这一特殊情况下,校园广播在信息沟通和信息整合中有独特作用。

在突发事件面前,校园广播既是大众传媒、同时又扮演了通讯工具的角色,校园广播所具备的伴随性、即时性、互动性,使其在突发事件中新媒体工具因技术依赖而无法使用时,能迅速形成危机预警和救助机制,在信息传播、组织社会救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安排新闻发言人通过校园广播定期通报即时情况,设置轻松活泼的广播栏目传递观点,讲解对策等。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机制,还应运用心理学、舆论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突发事件中高校信息传播机制的主体、效能及方式。探析如何在危急时刻加强信息传播的反应能力,通过传播的艺术性引导舆论。.

篇3:网络传播环境中图书馆信息服务完善论文

网络传播环境中图书馆信息服务完善论文

摘要:本文以网络传播环境为背景,围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化,从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信息服务优化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传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一、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一)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都是以自身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为基础,这种服务理念可以称作为“资源中心论”。虽然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中,也经常会提及类似于“一切为了读者”和“读者就是上帝”等口号,但是这种理念也仅仅局限在语言方面而并没有付诸于实践,这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用户难以参与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以及共享当中,同时也难以让用户已自身需求为依据来享受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这种口号具有了转化为实践的可能,通过互联网以及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各类媒体,高校图书馆用户能够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控制,同时可以通过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来参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这让高校图书馆用户同时具备了信息资源使用者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双重角色,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用户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而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图书馆用户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使用习惯以及相关行为,对网络传播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及其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让“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成为了重要的中心思想之一。

(二)信息与资源共享性的强化

在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中,服务对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高校教职工与高校大学生群体,并且高校中的各个图书馆之间以及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掌握信息资源的结构之间存在着组织分散、联系不强等特征,这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然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虚拟馆藏与传统物理馆藏的结合,同时,高校图书馆与社会机构之间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能够依托于互联网媒体实现共享,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受众都能够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如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在使用开放协议、开放标准的基础上,高校中的不同图书馆、不同高校之间的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之间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实现融合与共享,而作为网络受众,只需要在具备网络的情况下,就能够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二、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化

(一)提高图书馆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服务能力

首先,高校图书馆员应当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扮演信息资源的把关者角色,从而为网络传播以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营造健康绿色的空间。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的特点,并且信息资源的传播环境也相对宽松,因此,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强化网络文化建设,使用健康的、积极的信息资源来挤压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与传播空间。同时,高校图书馆员应当成为网络传播规范的倡导者,并有必要在高校范围内构建一种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用户能够通过自律自省来对自身的网络传播行为以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行为进行规范。其次,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扮演信息导航者与信息素养培训者的角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具有着无序性的特点,而要让高校图书馆用户获取这些信息并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员对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更具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利用搜索引擎、菜单式导航等技术将网络信息资源变得有序化并有条理且充分的提供给高校图书馆用户。另外,网络传播环境中信息资源的获取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发挥出提升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的功能。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员要针对用户开展信息检索技能教育、导读教育以及网络资源检索方法教育,从而让高校图书馆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阅读目的、阅读需求等快速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促使高校图书馆用户在掌握文献传递技能的基础上更好的参与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当中。

(二)对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做出发展与完善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服务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网络信息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仍旧是高校图书馆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依据开展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优化工作。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用户参与到建设与优化过程中,以便提升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其次,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构建多媒体网站,从而逐渐打造自身的信息服务品牌。从信息资源的存储媒介来看,网络传播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信息的存储与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要突出与拓展这种优势,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构建多媒体网站,并在网站中呈现出具有视频、音频等多种形态的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等,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和音乐艺术供用户欣赏,从而使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对用户的吸引力。另外,品牌构建对于强化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忠诚度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品牌不仅需要构建,还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与维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公共活动与多种宣传形式来提升高校图书馆及其多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并重视对自身信息资源的补充与特色内容的打造。

【参考文献】

[1]任俊霞,姜长宝,季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10.

[2]李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08.

篇4: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近几年,互联网使用人数已到达5亿,网站数量持续增加。目前,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云计算的应用能够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探究基于云计算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模型,包括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并与传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可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1引言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的产品与应用方式[1]。研究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网络平台,将重要的信息或操作系统制作成镜像文件,并放在云计算管理平台中稳定运行,对外将利用Web提供云计算服务,客户端不再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能够大幅度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篇5: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设计分析论文

2.1设计标准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实时性,能够直接获取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优化网络、保证信息安全[2]。虽然基于云计算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已经比较先进,智能化程度很高,但是仍需要管理人员对其控制。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权限搜索、上传资源。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管理人员需要分配系统资源并维护系统,间接管理网络用户。系统中的管理人员分为不同的等级,最高级的管理人员拥有的权限最广,可以整体把控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调整系统。

2.2硬件设计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包含五个主要组件,分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核心运行平台设备、存储服务器接入点、集群控制器节点、存储控制器节点以及虚拟机管理节点。它们能够相互协作、共同提供信息管理服务,并利用虚拟平台传递消息,构成安全通信。基于云计算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云计算环境中,系统平台包括共享数据库资源、多站点集中监控以及独立管理运行的网页服务软件,其构成了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可随云计算技术的需求扩充,并且可以管理资源,提高云计算管理效率。拟化模块帮助服务器实现多个工作负载同时运行,减少信息管理建设对物理服务器的依赖,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控制服务器数量激增现象的发生,有效解决信息资源管理复杂的问题。

2.3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中实现数据信息交互的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控制器、用户、底层云物理资源以及云控制器,其中:用户提出需求、选择方式,信息交互方为云控制器。用于交互的信息包括和云控制器的相互沟通信息和既定的策略语音转移信息[3]。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软件设计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中间层与操作层。基础层指系统中的一些基础设备,是系统运行的最基本要素。操作层是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为用户提供帮助。中间层用于分类、整合网络资源。只有这三个层面协调作业,才能实现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中的软件设计也有一定要求,即需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实用性,能够适用于多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可以实现网络监控的目的,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基于云计算的网络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云客户通过指定语言要求网络服务与网络配置。用户虚拟网络部署策略到达云控制器后,通过云控制器并从高层次的结构开始,依次被翻译成所需的网络通信模式和网络服务标准,这一标准代表了用户逻辑上的网络资源需求;其次,云控制器通过网络控制器咨询优化配置,网络控制器接收云控制器发出的请求,并获取系统的当前状态,从而判断底层云网络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满足当前用户的具体需求。若满足需求,网络控制器将调用虚拟网络使用优化算法,设计相应的优化策略,并交给云控制器处理;最后,云控制器将用户要求落实到底层云网络中。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请求将会被拒绝,判断其是否达到重新请求的次数上限,若不超过上限,可等待下次重新请求;若超过,则放弃该用户要求,并将失败信息反馈给用户。

3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证明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完善系统设计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采用对照的方法,将传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与本文设计的系统进行安全性比较,使用多种方法采集数据,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的多次测试结果可知,本文设计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比传统管理系统在信息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能够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有效、准确筛选不良信息,减轻负载,提高网络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与网络信息安全。

4结语

云计算管理平台有利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的整体性和多元化,扩大了网络环境的管理范围,维持网络的良性发展。系统构建成功后,各个子站群可以利用网站群管理和应用软件的相互协作,完成网站信息内容的记载,并按照属性监控各个子站点的运行情况,将不良信息内容及时反映给站点管理者,有效管理网站安全性。云计算技术由于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共同协作,因此稳定性高于传统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维.基于B/S架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6(10):53-57.

[2]李玉琛,杨虔.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研究与设计[J].电气应用,,19(16):84-87.

[3]叶卫华,王凤.基于网络碎片化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8):233.

篇6:网络信息传播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的论文

网络信息传播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健词】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知识创新

【论文摘要】在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拙上,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具有创新价值知识的类型,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知识创新重要的信息源。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产生、传播、收集、整理和利用的过程。信息从信息生产者出发.经过中间环节。最后被信息接收者利用再产生新的信息形成一个信息传播链。信息传播是科学研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积累、是科学赖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为人们供获取比传统、大众传播更鲜活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交流与沟通。因为网上空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从而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拥有独特性质和运行方式。

1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和本质。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以多媒体、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活动。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2)网络信息传播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行为而不断完善、变化和发展(3)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人类社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交流、扩散和利用;(4)网络信息传播有目的性期望产生影响,引起反映。网络信息传播要求信息传播方和接收方必须要有可交流、能沟通的意义空间。

2.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信息的可传导性,使得传播与反馈存在着依附的复杂关系,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由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通过自组织过程控制实现复杂系统的平衡状态。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中的单一接收者角色转向双向或多向传播中的传播与接收的融合。(2)由原来传播者规定菜单式转向受众自主点菜式变呆板的从上到下的“推送‘’信息转向受众自由地“拉出”信息。一推一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受众观。(3)在网络空间接收者不仅能主动地获取信息,还能主动地发布信息与传播者完全出于平等的地位。

二、知识创新需要网络信息传播

1.什么样的知识更具有创新价值

(1)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使主体最经济地分配注意力,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提高了思维的效率,有利于思维的升华和灵感的产生。

(2)断层的和不确定性知识。知识是有逻辑的.但逻辑并不是越细越好,适当的知识断层有利于产生学习矛盾。正处在猜想、假设中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创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扩大了思维想象的空间.使思维不受既成答案的干扰可以进行自主的假设、推论和创造。 (3)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能以广博的知识为依托、为底蕴,使得创新的范围更广、更深。

(4)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将专门的知识纳入到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性。思维的跳跃性越强,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2.网络信息传播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的过程,信息是知识创新重要原料.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得到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知识创新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给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带来重要的影响。

(1)知识创新的综合性。知识创新中交叉学科将继续发展,学科间的界线将变得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走向新的高层次的综合学科。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更加普遍和流行。知识创新的综合性,必然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跨学科性。

(2)知识创新的多样性。知识创新的学科差异性和很强的探索性决定了知识创新是多样性的:既有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有一些全球性的、或由国家利益导致的、需要巨大投入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的信息需求主体的多样性既有“大“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也有“小“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

(3)知识创新速度的变化。科学进步速度日益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缩短知识创新成果商业化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来自科学前沿的最新的信息的传递必须十分及时、迅速。

(4)知识创新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知识创新将更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国际化和网络化趋势使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转变为对全球信息资源的需求。

知识创新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新特点‘使得传统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型的信息需求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新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统信息传播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能即时交流网络信息传播资源组织方式灵活。是由于这些优点使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成为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个新的、重要的信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