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

bubuduodu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ubuduoduo”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共12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

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第1季度除外),由20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第3季度至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2月、年6月和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微妙: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消费支出增加了,可以用来储蓄的资金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支出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所以,把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同时引进回归方程时,会引起复共线性;最后,居民消费支出还受到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影响。总而言之,把居民消费支出引进方程时,要十分谨慎。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由于房地产固有的保值增值性,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当前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越强烈的情况下,房地产越来越成为更多居民的投资渠道之一。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于人们的闲置资金,在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储蓄存款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本文采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来衡量房地产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金融投资渠道及收益。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如股票、国债以及多种多样的基金等金融资产不断进入居民的资产组合之中。本文选取相应期间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简称指数收益率)来反映金融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综上所述,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a0+a1X1+a2X2+a3X3+a4X4+a5X5+μ(1)

其中:Y表示因变量即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额,X1、X2、X3、X4、X5依次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亿元)、消费支出(亿元)、实际利率、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元)、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模型(1)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可能存在线性相关,为了消除线性相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Z1=a0+a2Z2+a3X3+a4X4+a5X5+μ(2)

其中Z1、Z2分别表示储蓄率和消费率,消费率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其他变量同模型(1)。

回归结果及分析

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自回归,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只有模型(1)中指数收益率的P值达到0.2,比模型(2)的显著性水平差一些;总的来说,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0.91,比模型(2)好很多;模型(1)中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个变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所以以模型1为主对结果进行分析。

常数项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3448.76亿元,表明我国居民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季度负储蓄3448.76亿元,因而可理解为每季度的基本支出;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6,说明在满足基本支出后,每增加1元收入可使储蓄增加0.83元,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存款增加的重要因素;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50,说明每增加1元的消费使储蓄减少0.50元,消费支出是储蓄存款减少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达到392,每提高1%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存款增加392亿元,说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居民存款消费决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为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表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和商品房涨价预期对储蓄存款分流至房地产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预期房价上涨1元,可以使全国储蓄存款减少4.25亿元;指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虽然不显著,但仍然为负,所以上一季度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债市场走势较好时,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的分流;相反,则储蓄存款发生回流。总而言之,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增加对存款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产投资的重要来源,高储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居民对社会经济稳定、金融健康具有信心的表现。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和实际负利率的形势下,势必减少存款的持续增长;而储蓄分流过快,将会进一步增强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损害对社会经济稳定和金融健康发展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消费、房地产投资从而使储蓄按照适当的速度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和经营的稳步发展对提高我国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并未市场化,在储蓄分流和宏观政策从紧的形势下,银行信贷投放减少,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所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权,对于优化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结构并最终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篇2:我区居民储蓄存款攀升现象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高增长。到20xx年末首次突破了200亿元,此后在保持原有增势的基础上表现得更为“突飞猛进”,至20xx年6月,更是达到了297.3亿元,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增加了97亿元之多。那是什么原因使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不断攀升呢?本文将对这一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五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现状

(一)总体规模日益壮大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20xx年,全区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0.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3.0万元;此后一路飚升:20xx年为3.9万元/人、20xx年为4.4万元/人,20xx年为5.1万元/人,到今年上半年人均储蓄余额上升至5.6万元/人。

(二)储蓄结构变化明显

居民储蓄存款高成长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定期储蓄存款的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储蓄利率较低,国家又征收利息税,但是仍未能让居民的“储蓄热情”减退,定期储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20xx年至今年上半年,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其中20xx年达到最高值78.6,20xx年跌至70.8,到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73.1。

(三)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从20xx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平均增幅为21.8,其中20xx年与20xx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0以上。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不仅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同期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从20xx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9.1,同期职工年均工资增长为11.6,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8.3,均明显低于储蓄平均增速。

二、导致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因素

(一)居民收入增加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成为储蓄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从20xx年到20xx年,我区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8012元增加到24597元,三年内增长了36.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7452元提高到9601元,三年内增长了28.8。然而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储蓄存款的数额也在扩大。据最近一次我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存款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的19.3;中等收入占比为29.4;高收入占比为3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对居民储蓄的贡献是有限的,居民储蓄主要来自于中、高收入家庭;但是中、高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已经饱和,又缺乏投资渠道,生活节余资金被大量沉积在银行,这是造成居民储蓄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投资渠道单一

当前,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项目主要有:属于金融产品的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中小型实业企业,某些可能增值的收藏品等。但是国库券受发放额度的限制,容纳资金有限;股市变化风云莫测,居民已经望而却步;企业债券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最好形式,但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因而,目前居民投资渠道十分狭窄,只好选择储蓄这一安全而又灵活的'投资方式。因此尽管利率较低,如1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照2.25的利率计算,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一年的利息收入只有180元,但储蓄仍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

(三)为了消费升级积累资金

近年来由于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汽车消费信贷的开展,不少居民家庭购买了商品房和汽车。看似居民手里的钱多了,但从总体来看,这仍然是少数。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购房支出由20xx年的5.5上升至6.1。从20xx年城镇居民家计调查和20xx年农村居民家计调查数据显示: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6辆,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7辆。以居民现在的收入水平,对万元级及数十万元级以上的消费必须有一个前期的积累过程,这个积累过程就体现在居民储蓄的增加。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据20xx年嘉定区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当前居民最关注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位居前两位的,分别为医疗和养老,占比分别为68、23.3。一是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药费比例明显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的支出大幅增长,因此以防病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逐渐增多。二是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中老年人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作养老备用。此外,我国的义务教育只实施到初中阶段,而高中与大学的费用由家庭个人承担,无形中增加了家庭教育成本,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4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5,比去年同期增长17。因此子女教育预期支出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

篇3:我区居民储蓄存款攀升现象分析

・ 一、五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现状

・ (一)总体规模日益壮大

・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XX年,全区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0.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3.0万元;此后一路飚升:XX年为3.9万元/人、XX年为4.4万元/人,XX年为5.1万元/人,到今年上半年人均储蓄余额上升至5.6万元/人。

・ (二)储蓄结构变化明显

・ 居民储蓄存款高成长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定期储蓄存款的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储蓄利率较低,国家又征收利息税,但是仍未能让居民的“储蓄热情”减退,定期储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XX年至今年上半年,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其中XX年达到最高值78.6%,XX年跌至70.8%,到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73.1%。

・ (三)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 从XX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平均增幅为21.8%,其中XX年与XX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0%以上。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不仅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同期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从XX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9.1%,同期职工年均工资增长为11.6%,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8.3%,均明显低于储蓄平均增速。

・ 二、导致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因素

・ (一)居民收入增加

・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成为储蓄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从XX年到XX年,我区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8012元增加到24597元,三年内增长了36.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7452元提高到9601元,三年内增长了28.8%,

范文

然而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储蓄存款的.数额也在扩大。据最近一次我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存款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的19.3%;中等收入占比为29.4%;高收入占比为3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对居民储蓄的贡献是有限的,居民储蓄主要来自于中、高收入家庭;但是中、高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已经饱和,又缺乏投资渠道,生活节余资金被大量沉积在银行,这是造成居民储蓄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二)投资渠道单一

・ 当前,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项目主要有:属于金融产品的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中小型实业企业,某些可能增值的收藏品等。但是国库券受发放额度的限制,容纳资金有限;股市变化风云莫测,居民已经望而却步;企业债券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最好形式,但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因而,目前居民投资渠道十分狭窄,只好选择储蓄这一安全而又灵活的投资方式。因此尽管利率较低,如1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照2.25%的利率计算,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一年的利息收入只有180元,但储蓄仍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

・ (三)为了消费升级积累资金

・近年来由于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汽车消费信贷的开展,不少居民家庭购买了商品房和汽车。看似居民手里的钱多了,但从总体来看,这仍然是少数。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购房支出由XX年的5.5%上升至6.1%。从XX年城镇居民家计调查和XX年农村居民家计调查数据显示: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6辆,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7辆。以居民现在的收入水平,对万元级及数十万元级以上的消费必须有一个前期的积累过程,这个积累过程就体现在居民储蓄的增加。

・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据XX年嘉定区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当前居民最关注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位居前两位的,分别为医疗和养老,占比分别为68%、23.3%。一是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药费比例明显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的支出大幅增长,因此以防病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逐渐增多。二是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中老年人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作养老备用。此外,我国的义务教育只实施到初中阶段,而高中与大学的费用由家庭个人承担,无形中增加了家庭教育成本,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4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5%,比去年同期增长17%。因此子女教育预期支出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

篇4:我国居民未来消费倾向分析

我国居民未来消费倾向分析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的'提高,我国居民将形成未来六大消费热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市场条件有利有弊.趋利避害增进城乡居民的消费必须在制度、居民意识、消费渠道等方面采取措施.

作 者:高超 蔡慧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长沙,410205 刊 名:湖南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BUSINESS COLLEGE 年,卷(期): 9(4) 分类号:F126.1 关键词:居民消费   未来倾向   市场条件   措施  

篇5:我国居民未来消费倾向分析

我国居民未来消费倾向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居民消费倾向较20世纪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未来居民消费将如何,本文作简要分析。

一  消费模型建立及发展变化轨迹的探讨

1.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期。要预测未来居民消费,必须先预测未来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大环境下,要预测国民生产总值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权威人士经过对样本的'观察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国民收入呈近似指数增长。施发启预测中国GDP的增长率在~分别为8.20%、7.71%、8.71%、10.79%、10.16%、8.33%、8.56%、8.55%、7.87%、7.71%、7.30%、7.36%、7.85%(施发启,)。Lawrence.  J.  Lan也曾预测“1993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接近13%,  但其很快就会平缓下降,保持近似于8%的增长速度”(Lawrence.J.Lan,1994)。  再结合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目标导向,“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现状,确定理想预测方案:~为8%左右,~20为7%左右,~2030年为6.55%左右,2031~2050年为6%左右。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基数,可预测表1。

表1  未来中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

年份 2010 2030 205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34076 188049 662618 2125105

2.消费额的预测。由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较多,包括人均收入及构成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技术水平、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政策等。但基本因素还是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可选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模型作为消费结构预测模型,其模型为:

C=α+β・NI+γ・C-1+μ模型中C表示当期消费额,NI表示当期国民收入,C-1表示前期消费额,β表示短期边际消费倾向,μ表示随机误差,α为一常数。根据1979~时序资料参数及用Durbin-Waston检验,(D.W=21.1733)得出预测模型为:

C=148.3407+0.4083NI+0.4156C-1+μ

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未来中国总消费额的预测

年分 2002   2005   2010   2030   2050

最终消费额(亿元)   63178 78611 105663  356131  1090243

由于消费额由居民消费额和社会消费额构成,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两种消费。出于一种愿望――城市化目标导向,认为城乡差别将会缩小,以下选定未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的预测方案为:2001~20为215%、65%,2006~2010年为212%、70%,~2030年为205%、75%,2031~2050年为200%、80%,预测结果见表3。

表3  未来政府消费额和城镇、农村居民消费额预测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政府消费额(亿元)   13189   16525   49368   143057

居民消费额(亿元)   65422   89138   306763 947186

人口预测(亿) 13.4188  13.9394  15.6227  15.8873

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4875 6395 19636   596

[1] [2] [3] [4]

篇6: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路径论文

5月习先生在考察中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时期,经济从快速发展的状态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从此,新常态被广泛传播,进入人们的视野。自以来,我国居民已经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改革中感知到经济的新常态状态。新常态不仅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更加意味着我国产业的升级与经济结构的优化,我国正试图将经济发展从量变转向质变的飞跃。为此,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实行普遍的刺激方式,而是战略性的、有突出的支持新兴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部分区域的针对性发展,有选择性的针对部分区域、部分产业、部分企业采用微观刺激政策。在这样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出现变化。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会对就业和居民收入这些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的作用。但是是否能够让居民消费不出现萎缩,而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则需要政府从宏观上给予一定的引导,在微观上采用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来推动。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与特点

(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了6.84万亿元,20已经达到了27.19万亿元,十年增长了4倍左右,年均增速超过了14%。2005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9832元,年上升至25315元,增长了2倍多。2005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元,下降至36.2%元,下降幅度较小,为0.5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从20多年前的几百元,上升至千元、万元,乃至十万元、百万元,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奢侈性消费越来越多,并且消费周期越来越短。20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总额为3.14万亿元,上升至16.73万亿元,增长了5倍左右。据估计,“十三五”后,随着消费条件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2784元,而2014年上升至8680元,增长了3倍左右。2005年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元,20下降至39.3%元,下降幅度非常大,为6.2个百分点。虽然农村人口大量转移,但农村的消费能力却在日趋攀升。年农村消费总额为1.5万亿元,而20上升至4.66万亿元,增长了3倍左右。随着我国内需战略的拉动,政府对农村进行不断的刺激,农村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在未来会得到快速释放。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上升,社会消费的规模也日趋扩大,并且未来将继续扩大。

(二)生存性消费的占比在不断下降,精神性、发展性消费提升

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时期,大众需求和平民需求成为突出特点。与过去的消费相比,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虽然城乡居民用于食品、衣着的消费支出规模在不断上升,但其占整个收入水平的比重以及占整个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和衣着的人均消费规模为864.7元,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7.61%,而年上升至8213.9元,但其比重下降至45.58%,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很大。1990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和衣着支出为389.2元/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6.58%,而2013年人均消费提高到2933.8元,而比重下降至44.28%,也下降了22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物质的满足度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文体娱乐的消费支出不断上升。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中发展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从32.3%上升至54.4%,上升了22个百分点,上升幅度非常大,而我国农村居民的发展性消费比重从33.4%上升至55.7%,上升幅度也超过22个百分点,上升幅度甚至更大。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应用在发展性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从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的支出情况而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1%左右,这三项支出年均增速超过了16%,高出平均值4个百分点。

(三)服务性消费不断攀升,个性化消费增多且互联网消费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等支柱性消费进入低迷时期,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美容美发、保健等服务性消费不断上升。这是我国第三产业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199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66%,而2014年增加值上升至30.67万亿元,增长了15倍,占GDP的比重上升至48.19%,上升了14.53个百分点,比重超越了第二产业的比重。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人均支出为3116元,2010年上升至5260元,年均增长了11.04%。近年来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超过了40%。随着生产的不断丰富,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彻底改变,消费的多元化成为其重要的特征。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多元化指数超过了1.7,年城镇居民超过了1.85,农村居民达到了1.77,逐渐达到最优值2.08。近年来这种多元化消费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尤其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趋势。新型的消内容摘要:新常态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需要面对的形式和状态,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结构为主题,首先对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分析了近些年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消费意向变化以及新常态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由此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路径。关键词:新常态居民消费消费结构改善费热点不断增多,新消费群体不断扩大,80后、90后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群体。这一群体的消费特点是更加重视体验式消费、个性化消费,也非常注重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性消费逐渐萎缩,互联网消费成为趋势。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零售业受到严重冲击,速度大幅度放缓。据统计,2013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1%,较上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是以来最低增长速度,2014年我国乘用车同比增长9.9%,增速大幅度低于上年的16%。随之,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购消费成为未来的消费趋势。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络交易总额达到了13万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30%,其中零售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0.7%,较上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近五年电商的发展非常迅速,年增速超过25%。网络交易的兴起拉动了电商平台的发展。截止2013年我国电商投资规模超过了50亿美元,电商企业超过1.2万家,第三方电商平台企业超过了1900万个,个人网店数量超过1000万家,团购网站超过了3500个,用户注册数量超过4亿人次。

经济新常态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早在2013年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仅仅意味者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也意味着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城乡结构的平衡、产业结构的优化、市场体制的完善、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改善以及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因此经济新常态是经济从量变转为质变的时期,是经济与社会内部全面优化的时期。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了诸多问题,如制度跟不上经济的变化、社会跟不上经济的变化、区域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差距越来越大等。这一系列问题是新常态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特征。经济的内部完善过程,经济的发展方向的改变,经济驱动力的改变,必然对居民的消费形成影响。

(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对消费者消费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收入的增加,而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因此必然会对消费者的消费产生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年均消费水平为25315元,较上年增速为7.23%,而2013年为8.00%,2012年为9.79%,为16.42%。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也是在2012年开始,在2013年开始凸显,GDP增速开始低于10%,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对居民的消费水平形成了直接影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影响。从我国城镇失业率而言,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1%,没有变动。但从我国就业人数而言,我国就业确实受到严重的影响。2014年我国就业人数为7.73亿人,较2013年增长了0.36%,而2013年的增长率为0.36%,2012年的为3.37%,200.41%,2010年0.37%,为0.35%。可以看出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显著。从城镇就业情况而言,2014年城镇就业人数为3.93亿人,较2013年增长了2.80%,而2013年增长率为3.07%,2012年为3.31%,2011年为3.54%,2010年为4.10%。可以看出,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2014年增幅下降了0.27个百分点,2013年下降了0.24个百分点,2012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数据,20我国上半年城镇就业新增718万人,失业率为5.1%,高于2014年的失业率1个百分点。下降的趋势非常显著,而消费者对就业的信心期望也在降低。根据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的就业预期在2014年第四个季度开始已经连续三个继续出现下降,在年第二个季度已经下降至66%。因此,可以看出经济速度的放缓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依然会产生直接影响。

(二)经济质量的完善,会给居民的消费带来双面的影响

新常态是为了改善经济质量而导致的经济低速发展,因此新常态的最大特点不是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而是经济质量的不断改善,其中就包括产业结构的完善、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城乡结构的平衡等。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将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转向为集约式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商品不再是劳动力优势、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而是追求质量、品牌的高质量商品。在这过程中,政府必然会完善经济制度,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保护合法利益,打击盗版、伪劣产品。这就意味着价格低廉、品质不合格或者价格低廉不具备合法买卖资格的商品逐渐退出市场。这对于高收的消费者来说必然会提高其消费品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消费者只能以较高的价格买到质量有保障的合法性产品,但其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同样的消费水平将买到较少的产品。产业结构的完善对整个区域发展而言是有利的,但是对不同的消费者也会产品不同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完善意味着产业产出的产品会更加高效,更能跟上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我国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将逐渐萎缩,产能过剩导致的低价产品也不再存在,那么对中低消费水平的消费者而言必然形成负面的冲击。以服装业为例。我国服装生产严重过剩,市场表现为严重的供过于求,因此服装市场价格竞争非常激烈,这就形成了很多服装靠低价促销、薄利多销来维持生存。这对于中低收入的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高档的衣服基本没有打折的现象,因为高收入群体强调不统一,强调价值保值,因此高档衣服不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一般采取小量生产的战略模式。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意味着各个区域政策重心的'调整。这对于不同区域的居民影响不同。如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政策主要用来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东部地区的居民获利较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水平显著提高。而今,政策逐渐偏离,开始注重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中西部居民的获利较多,农村居民享受的实惠较多。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上升而东部地区居民的消费信心指数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新常态以前,我国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居民享受到的发展福利有限,其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速度较慢。新常态时期政府必然要调整策略,重视民生,必然使得居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福利,因此会加速改善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尤其弥补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区域的居民,如农村居民、不发达城市的居民等。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对居民的当期消费产生影响。当居民的教育保障水平、医疗保障水平、养老保障水平提高,那么居民对未来消费支出的风险就会降低,因此居民可以减少储蓄而增加当期消费。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在某个时期的消费不仅取决于当期的收入,也取决于其对未来一生收入的预期。假设人们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波动,未来的收入风险非常高,未来存在各种支出风险,那么人们必然提高居民当期的储蓄,而减少当期的消费。人的一生分为很多阶段,一般老年阶段的消费会大于收入,因此人在进入老龄阶段前需要有一定储蓄来养老。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制度就是强制收取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在退休以后使用,同时政府将财政收入转移,成为个人的老龄收入。因此当养老水平提高时,居民老龄化支出有保障,那么当期用于老龄化的储蓄就会减少,从而当期支出会上升。同理,医疗、教育、失业的保障水平上升,居民对意外支出的储蓄下降,当期的消费水平也会提升。总之,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会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而促进消费。但是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是因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无论是个人部分,还是国家负担的部分,或者是企业负担的部分,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居民用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支出也会相应提高。

篇7: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路径论文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常态会对居民的消费从多个方面进行作用,有的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表现为消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会降低消费者的就业预期;经济质量的改善对于高收入消费者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而对于中低收入者会降低其消费水平,同时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居民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发达区域的居民具有消极作用;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根据现状分析可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改变居民消费结构。一般来说,消费水平越高,居民对服务性的消费支出比例会上升,对文化娱乐性支出比例会上升,会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功能多样性、环保性、健康性等多个品质。因此,新常态强调对经济质量的改善,强调对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改善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水平对产品的要求。根据新常态下我国居民的消费信心指数可知,我国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依然满意度较高,因此未来的消费规模依然可观,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为了缓和新常态对居民消费的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有以下措施:

(一)引导中西部居民的消费,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从现状可知,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越偏重于服务性消费、个性化消费,但实际上消费结构与居民的消费意识有关。中西部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未来的消费信心指数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但人均消费水平依然有限,并且消费结构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中西部居民的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中西部和农村区域的居民已经习惯购买品质降低、价格较低的商品,习惯进行物质性消费而对服务性消费的意识有限。就像很多农民认为花几十元洗头、按摩、美容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能够买火车硬座到达,就不会买卧铺。这是狭隘的消费理念,也与其不断上升的收入水平矛盾。在一线城市已经流行超前消费,在落后区域的居民依然习惯保守性消费,习惯实行最低消费而不断储蓄。这就形成了这些区域的消费结构问题。为此,政府必须加以宣传、引导,促进消费。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改善农村的市场设施,采用家电下乡等鼓励政策等。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这说明政府应该继续加强,不断促进中西部和农村区域居民的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挖掘区域的消费潜力。

(二)创新消费供给,从生产改善消费结构

消费决定生产,生产也会反过来影响消费。因此,要彻底改善消费结构,首先要改善供给结构。对此,首先要发展严重短缺的供给,释放消费矛盾,满足消费需求。例如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占GDP的比重不足5%,与美国的17.6%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每年老龄化产品的产值不足1000亿元,在很多区域还缺乏公立的养老院,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二是要不断创新。创新是时代要求。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创新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这是因为创新一方面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从而挖掘潜在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加大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型产品的供给,满足新型消费者的供给需求。同时,创新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来源。消费结构的升级除了产品多样化不断提升外,产品的质量标准、服务标准也是重要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

(三)加强投资转型,提高消费率且改善消费结构

投资是生产的来源,也是消费的来源。1978年至2013年我国投资率不断上升,年已经达到至高点48.3%,2013年保持在47.8%。据IMF估计,我国过度投资规模超过了GDP的12%。与投资率相比,我国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为48.2%,2013年为49.8%。我国投资率高于美国30个百分点,高于新加坡10个百分点,而消费率低于美国33个百分点。这说明投资率和消费率存在很大差异和矛盾。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是经济风险的来源,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问题的来源,同时也是新常态下需要调整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国应该改善二者的差距,以扩大消费为基础来扩大投资。应该以投资为基础拉动消费,以消费为导向扩大投资空间。

(四)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消费的促进,消费结构的改善,都离不开消费环境的优化。在一个充斥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很多消费者会贪便宜进行大量消费。重大消费安全事故会使得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消费热情降低。同时,应该完善消费市场监督体系,强化法律保障,维护消费市场的安全性、合法性,维护市场主体的利益,防止恶性竞争,防止消费者的权益被损害。政府应该引导建立高标准的产品质量体系,满足新常态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此首先要建立产品额度溯源体系。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迅速查到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追求相关主体的责任,以此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参考文献:

1.刘宛晨,胡永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20)

2.肖婷婷.国内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论坛,2013(3)

3.丛雅静.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调研世界,2013(11)

4.肖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11)

5.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LA/AIDS拓展模型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4(5)

6.王小刚,王黎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结构突变研究.统计与决策,2013(22)7.黄娟.我国居民基本需要的消费潜力估计.现代经济探讨,2014(9)

篇8:居民生存状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居民生存状态经济学分析论文

海南陆续启动并深化特色经济、旅游资源开发、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城镇化、政府转移支付、“外部扶贫供血”等发展措施,逐步改善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积极研究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大力发展黎族经济。

一、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无论是在民族自治地区还是非自治地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以农民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正式工或公务员、待业者等身份出现,少数民族居民都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国家出台各种政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待遇,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加强民族团结与实现民族融合。国内外对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的研究文献比较分散,基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视角不同,各研究领域及观点的差异较大。这里仅从经济学的角度简要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A.伯格森(1938)、P.萨缪尔森(1947)、K.阿罗(1951)等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引入社会福利函数,用社会福利曲线来解释人们的生存状态。这个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后续的西方学者运用这些概念来描述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并建议政府实施相应政策来提高印第安人的福利水平。比如,有学者提倡在美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就业促进政策,实施印第安人雇佣补贴等(李敦详,)。但也有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提倡文化保护与少数民族利益保护,而非追求经济发展,建议政府在经济上直接帮扶当地少数民族居民(JonathanB.Taylor,Josep.P.Kalt,)。欧洲发达国家长期实施高福利政策,以此来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各种居民(包括本地居民及少数民族居民、外来居民)的福利待遇,但此举是造成严重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科斯(1960)、威廉姆逊(1963)、阿尔钦(1972)、德姆塞茨(1972)、张五常(1991)等系统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组织与产权理论等来解释各种居民的经济交易关系,引入公共选择理论解释各种居民选举权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后续学者扩展和运用这些理论逻辑来分析少数民族的产权关系、法律关系、政治选择权等,许多论述涉及少数民族生存状态的分析与评价。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积极关注。施正一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各种促进少数民族就业、开发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提高少数民族收入水平的策略。张培刚、谭崇台(1997)提出,通过推进城镇化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陈达云、郑长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特别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程国栋(2005)、董文华(2010)等描述GNH(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生态为原则、以追求人们的幸福为目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李忠斌()、郭京福()、李文庆(2009)、张斯琴(2011)等认为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通过特色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借助“农村农户+城市企业+外部市场”的模式来深度开发优势资源,提升少数民族产业层次,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水平,改善生存状态。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实施,将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并有利于提升海南特色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商业、旅游生态产业、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层次,进而通过一系列带动与辐射效应加快海南少数民族经济的.大发展,能从经济层面促进少数民族就业、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素质、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基于此,需要不断地总结与推广各种成功的实践经验。

二、海南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经济学分析逻辑

海南黎族居民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南部,黎族中84.7%分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琼中、保亭、白沙、乐东、昌江、陵水6个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通什、东方3市,少数散居于万宁、儋州、琼海3市和屯昌县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要比较完整地分析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需要完成如下三个方面研究:一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测定与衡量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二是考察与研究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政策建议。从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主要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科学抽象等方法来对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关系如图1所示;各种综合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三、运用统计指标测定与衡量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

拟定并统计如下指标(见表1)来综合测定与衡量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这些指标偏向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反映及其分析:(一)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率、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少数民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储蓄水平、贫困人口比重。(二)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比如,少数民族城镇人口比例、非农化水平。(三)反映信息化程度的指标。比如,万人电话普及率、万人电脑普及率。(四)反映科技水平的指标。比如,万人工程师人数、R&D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五)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比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成人识字率。(六)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比如,恩格尔系数、人均预期寿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深林覆盖率。从表1各项统计指标来看,海南黎族地区平均水平总体上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偏离发展目标值,差距明显。可见,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需要提高、改善的空间比较大。

四、客观对待海南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需要客观审视黎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考察,由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及历史过程的综合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人口、社会、经济及技术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就海南而言,黎族地区远离经济、政治和文化核心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事实上,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海南黎族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经济体系的整体造血功能较弱,资本形成不足,城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低。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黎族地区科技、教育等落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二)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向东倾斜”的优惠政策。虽然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比如,给予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等不同层次的优惠待遇,扩大项目审批、外汇留成、信贷等权限,批准多家商业银行、股票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等,这对于沿海地区增加资本积累、吸引外资、产业发展、活跃市场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与此相应,海南虽然属于沿海地区,但起步较晚,实际上是沿海的“边缘地带”,而黎族地区得到的优惠发展政策,除了“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开发以外,其他优惠政策也较少或者较慢。(三)现实政策因素的负面影响需要消除。黎族地区长期以来为发达地区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原材料、初级产品与黎族地区所需工业品的比价并不十分合理;科技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方面存在局限性,致使黎族地区人才和资金严重外流;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黎族地区体制创新缓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较慢,没有将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真正的产业优势,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产业发展不足,长期处于竞争劣势,但又没有及时实施合理的政策来扭转这些劣势,相反实际上是在放任这些劣势。

五、改善海南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扶持黎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性政策,比如财政转移支付、开发式扶贫、金融特殊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等。积极发展黎族特色经济,通过特色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借助“农村农户+城市企业+外部市场”的模式来深度开发黎族地区优势资源,提升产业层次,提高黎族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改善黎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不便,城镇基础设施落后,这是制约黎族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只有改善黎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才能扭转不利局面。海南中线高速、横贯东中西的高速网干道、西线高铁等的开工建设,配合地区城镇道路建设,将强有力地改善基础设施状况,从而为黎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加速黎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发展与提升旅游产业。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为黎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黎族地区的特色地貌及生态旅游、民族文化风情旅游等具有非常客观的发展与提升前景。需要重点构建特色鲜明的黎族区域旅游框架,培育与提升能突出自身优势的特色产品、特色品牌,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黎族特色旅游经济。

(四)加快黎族地区的城镇化步伐。城镇化的经济特征是产业集聚、资本集中与资本扩张,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机会,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的普及以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社会治理的完善,推动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的差距,等等。正如李总理()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

(五)积极发展黎族地区金融产业。黎族地区的民族特性促使本地商业银行、本地保险业务等更能让黎族居民相信和接受其相关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建设要根据黎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来选择相关的发展战略以与相关市场定位,业务的特性需要符合黎族地区的特殊性,要有适当的变通,积极融合在当地民族政府出台的发展政策中。(六)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黎族整体素质。以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强实用技能培训为重点,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各种层次的教育体系,符合黎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党和国家要多途径积极促进黎族人口现代化进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9: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论文: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一、关于选题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与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我国关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将在较大程度上借助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并且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必要的修正。

论文将居民储蓄定义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消费的差额。其实物形态有金融储蓄与实物储蓄两部分。金融储蓄包括现金、存款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增加量;实物储蓄包括本期购买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价值非一次性损耗的商品扣除折旧后余额的增加量。但在分析过程中由于数据原因无法沿用此定义时,将做必要的修正。

二、关于研究方法

论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根据各种被认为可能会对储蓄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依次对绝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检验得出两类结果。第一,证实不同理论对于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适应程度,以及该适应程度随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性质;第二,确定影响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

被认为可能是决定我国居民储蓄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强迫储蓄,绝对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信贷约束,遗产动机。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就这些因素的分析依次展开。各章基本上循理论探讨、建立模型、模型检验和对检验结果分析的思路进行。当对各国素的实证分析依次完成后,即确认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关于基本结论和基本结论形成过程简述

l、我国基本国情决定1979年以前居民储蓄的行为模式主要被绝对收入理论解释。1979年以后这一特征依然存在,但逐渐减弱。生命周期以及永久收入理论这些具有跨时预算约束特征的储蓄理论,对79年以后的居民储蓄行为的解释力迅速增强,并且形成预测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角度考察,绝对收入理论对于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应该有较好的解释效果,但数据方面的原因使实证分析结果难以对此给予有力的支持。79年以后对绝对收入理论的检验效果较好。这—现象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解释。第一,分析期间较短,只有,不足以暴露绝对收入理论关于长短期实证结果不一致的矛盾;第二,居民收入水平由很低速提高,可以表现为很好的收入水平决定储蓄的特征。

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对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解释效果很差。主要原因在于居民过低的收入水平。1979年以后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决定了这两个理论的解释力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一个收入水平的临界线,在该临界线以下,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绝对收入理论;在该临界线以上,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式。论文提出我国居民平均收入的临界线可大致定位于250万元的假定。按照这假定,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储蓄行为应该更好地由跨时预算约束类储蓄理论解释。

2、到目前为止,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增长这两个收入增长源中,真正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是人口增长。更确切地说是劳动人口增长。

在53——92年期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在绝大部分的时间内徘徊于较低的水平只是八十年代以后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无法对居民储蓄的变化做有效解释。相反,劳动人口增长与储蓄率提高之间有良好的吻合。论文运用由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为基础得到的人口年龄结构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很好地证实我国劳动人口增长对于居民储蓄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结果也证实了我国经济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即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纯投入量增加维持,而非投入产出率的提高。这一结论提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劳动力资源供给状况的改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储蓄的规模,从而影响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

3、1955一1978年,强制储蓄是我国居民储蓄中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重要内容,但该成份在1979年以后减弱。目前已达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分析居民储蓄的强制成份时采用Feldenstein等人的方法,即将被管制的物价水平还原为可以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真实价格,建立基本分析模型,考察在真实价格下居民储蓄与在管制价格下居民储蓄的差异,从中发现强制储蓄的程度。由于用这种方法设定的参数a中可能包含因社会货币化程度提高导致高估储蓄被强制程度的因素,需要用货币需求函数做为辅助性检验模型。检验的结果发现1979年以前货币化程度的变化很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很弱。79年以后货币化程度提高幅度较大,在较大程度上椎动货币需求的扩张。剔除货币化程度提高的因素后,居民储蓄中强制的成份有79年以前较多、79年以后减少的变化。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1986——1987年的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可以大致估计至八十年代中期,强制储蓄占居民储蓄的成份低于1/3.进入九十年代该比重继续下降。由此可以认为,强制储蓄已经不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4、利息率和通货膨胀率不构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用收入增长的储蓄模型对储蓄率与利息率的关系做回归分析后发现,利率弹性由79年以前的负值转为79年以后的正值。弹性的显著性略有提高,但均未达到显著的程度。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很低的结论。论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从利率敏感性和财产的期限结构两个角度进行的。

利率的敏感性指人们对于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很低的利率敏感性必然有低利率弹性。利率敏感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我国居民长期的低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决定利率的弹性很低,无论是正的弹性还是负的弹性。改革以后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到1991年(本论文的截止分析期),居民财富积累依然有限。这使79年以后利率弹性略有提高但仍未高到足以影响居民储蓄的程度。低于真实利率水平的名义利率也会抑制利率的敏感性。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以及过低的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利率的敏感性和储蓄的利率弹性。

在利率敏感性既定的条件下,居民财产期限结构是影响利率弹性以及弹性正负方向的重要因素。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有正的替代效应和负的收入效应。利率的弹性则取决于两个相反的效应相互抵消的结果。当财产以长期为主时,利率的替代效应较强;当财产以短期为主时,利率的收入效应较强。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收入水平决定居民财产以中短期为主,这决定了79年以前利率很弱的负效应和79年以后略有提高但依然很弱的正效应。

按照我国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以替代效应为主的利率弹性会略有提高。但可能仍然不会成为影响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实证结果发现通货膨胀对储蓄率有不显著的负效应。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我国长期低收入水平下过低的财富积累水平和货币幻觉的作用。1979年以后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通货膨胀对储蓄的影响力可能会增强,但货币幻觉的作用又使这一影响力不确定。货币幻觉的存在可以使通货膨胀对储蓄形成两种相反的作用,因而减弱通货膨胀的作用力度。

由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宜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作为决定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

5、社会保障程度对我国居民储蓄率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改变居民储蓄率的基本模式。这意味着除非社会保障制度发生变化,否则,该因素对居民储蓄率的变化没有影响。

根据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覆盖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的特点,将社会保障对储蓄影响的分析分别就城镇与农村进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命周期假说。

研究发现,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可能使城镇居民储蓄率略有提高,农村居民的储蓄率则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缓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因此发生变化。考虑到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若按人口平均的话,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可能影响不大。因此,可以将社会保障的因素排除在决定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之外。

6、信贷约束对我国居民储蓄有一定影响。用永久收入模型检验,发现79年前后信贷约束有从很强到开始缓慢减弱的变化过程。因此判断,79年以前较强的信贷约束可能构成抑制居民储蓄和消费行为的'跨时预算约束特征的因素之一。79年以后信贷约束减弱则有助于加强该特征。但是,从79年以后收入大幅度提高与信贷约束缓慢减弱的情况看,信贷约束并不构成决定居民储蓄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7、遗产动机目前不构成我国居民的主要储蓄动机,估计遗产在居民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很低。遗产动机的强弱以及遗产率(遗产占财产的比重)取决于居民收入分配的非均衡程度。按照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一段时期内收入分配的非均衡程度将会随收入增长进一步扩大,居民的遗产动机也会和遗产率也会提高。遗产动机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会加强。但如果遗产率基本稳定并且遗产不占财产的主要比重,遗产动机的存在基本不影响居民的储蓄模式。根据西方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该假设条件在发达国家存在。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居民遗产在我国居民财产中有增加的趋势,但并不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模式。考虑到遗产动机的大小随收入增长扩大的性质,可以将该因素纳入到收入增长的储蓄模型中一并考虑。

8、对各相关因素做逐一分析后,可以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增长。如果假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用人口变化趋势的有关数据对劳动人口增长的储蓄模型进行趋势预测,发现直到以前,居民储蓄率呈稳定上升的趋势,此后趋于下降。因此,从现在起直至20是我国的储蓄和社会财富积累的黄金时期。紧紧抓住这一由人口变动规律创造的机会,为2010年以后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保障奠定丰足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关于基本结论的政策含义

首先,绝对收入水平对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影响意味着高收入阶层的储蓄在—定程度上是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来源。因此,不必过急地采取消除收入差异的税收政策,以便尽可能多地挖掘储蓄资源。但是,绝对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决定作用正逐渐被收入增长替代的趋势,则意味着高收入阶层对社会储蓄有较多贡献的基础正在减弱。顺应这一趋势,应及时消除意在扩大储蓄的收入差异税收保护。

其次,鉴于利率对储蓄的作用不显著的实证结果,试图以利率手段调节消费需求基本上是无效的。因此,至少目前不宜使用该政策工具。今后利率的弹性可能会随经济环境变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在一定时期内略有提高。根据那时利率弹性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手段再做调整也不为迟。

第三,由于单纯由劳动人口增长的储蓄率在2010年以后呈下降的趋势,为维持我国高水平的储蓄率,需要努力挖掘另一个决定储蓄率的收入增长源——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劳动生产率受政策干预、制度变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性大,可变现较强,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进—步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将有助于大大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提高现有的储蓄率,而且可以维持长期的高储蓄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努力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是提高我国储蓄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篇10: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论文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论文

一、关于选题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与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我国关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将在较大程度上借助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并且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必要的修正。

论文将居民储蓄定义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消费的差额。其实物形态有金融储蓄与实物储蓄两部分。金融储蓄包括现金、存款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增加量;实物储蓄包括本期购买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价值非一次性损耗的商品扣除折旧后余额的增加量。但在分析过程中由于数据原因无法沿用此定义时,将做必要的修正。

二、关于研究方法

论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根据各种被认为可能会对储蓄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依次对绝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检验得出两类结果。第一,证实不同理论对于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适应程度,以及该适应程度随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性质;第二,确定影响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

被认为可能是决定我国居民储蓄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强迫储蓄,绝对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信贷约束,遗产动机。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就这些因素的分析依次展开。各章基本上循理论探讨、建立模型、模型检验和对检验结果分析的思路进行。当对各国素的实证分析依次完成后,即确认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关于基本结论和基本结论形成过程简述

l、我国基本国情决定1979年以前居民储蓄的行为模式主要被绝对收入理论解释。1979年以后这一特征依然存在,但逐渐减弱。生命周期以及永久收入理论这些具有跨时预算约束特征的储蓄理论,对79年以后的居民储蓄行为的解释力迅速增强,并且形成预测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角度考察,绝对收入理论对于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应该有较好的解释效果,但数据方面的原因使实证分析结果难以对此给予有力的支持。79年以后对绝对收入理论的检验效果较好。这―现象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解释。第一,分析期间较短,只有14年,不足以暴露绝对收入理论关于长短期实证结果不一致的矛盾;第二,居民收入水平由很低速提高,可以表现为很好的收入水平决定储蓄的特征。

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对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解释效果很差。主要原因在于居民过低的收入水平。1979年以后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决定了这两个理论的解释力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一个收入水平的临界线,在该临界线以下,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绝对收入理论;在该临界线以上,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式。论文提出我国居民平均收入的临界线可大致定位于250万元的假定。按照这假定,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储蓄行为应该更好地由跨时预算约束类储蓄理论解释。

[1] [2] [3] [4]

篇11:我国电信产业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电信产业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电信产业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了对电信产业的改革。从1993年底中国联通的成立、中国电信的“一分为三”到的南北拆分,我国电信行业形成了如今的“5+1”的产业格局,我国的电信市场也从改革前的邮电部门独家垄断演变为如今的寡头竞争的局面。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动和主要影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变革呢?西方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源自哈佛大学贝恩创立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和芝加哥大学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图1是著名的SCP(即“结构—行为—绩效”)模型。

虽然理论上一个产业的结构受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但由于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因此,产业结构实际上还受到诸如技术变化、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我国又处在一个转型经济的条件之下,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势必影响我国各个产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在西方对产业结构演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条件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共进行了两轮,发放问卷19份,回收19份。本次调查对问卷中每个问题的各选择项都设计了不同的分数,因素的影响程度越深,分数越高。调查对象选择了电信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管理者,他们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电信行业产业结构演变体会深刻、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及对手的企业竞争行为敏感等特点。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在我国电信产业的演变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

其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如以下各图所示:

由图2可见,技术进步对我国电信产业演变的影响是越来越高的。

由图3可见,市场需求变化对我国电信产业演变的影响是越来越高的。

由图4可见,制度因素对我国电信产业演变的影响是越来越低的。

由图5可见,经济环境对我国电信产业演变的影响是越来越高的。

由图6可见,中国文化对我国电信产演变的影响是越来越高的。但是,其影响程度的'变化幅度非常小,即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中国文化对我国电信产业结构影响程度的变化不明显。

由图7可见,企业行为对我国电信产业演变的影响是越来越高的。但由于我国电信企业的行为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远远大于市场力量对其的影响,所以本文在此对其不作进一步分析。

根据以上各种因素对我国电信产业结构的影响的分析,下面通过图8来对比各种因素的变化。

从以上各图表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1993年以前,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是制度和技术进步;

1993年—,制度和技术进步依然占重要地位,但制度的作用在降低,经济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企业行为的影响;

19—,技术进步的影响超过了制度,市场需求的影响超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超过了中国文化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20至今,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环境排第三,制度的影响不断下降,中国文化的影响程度变得最小。

综合比较,从1993年至今,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制度、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经济环境、中国文化和企业行为,如图9所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我电信产业的演变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有制度变化、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经环境的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这些因素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其中制度变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而其它因素的影程度则不断增加。

篇12:我国建筑节能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1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1)建筑节能的主要内容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涉及到了建筑外围护结构、供热系统、制冷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节能技术。其中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又主要包括外墙的保温、门窗及屋面的节能等方面。供热、制冷系统的节能主要指热电冷联产、热计量、热回收等方面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浅层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

(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占据了约1/3的比例,而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量在逐渐增长。研究表明,以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我国的建筑能耗会达到35%,这会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在建筑行业,耗能量较高的建筑比较多,消耗能源的数量极大,而节能建筑面积较小,建筑节能进程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这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更加严峻。为此,我们要重视建筑节能发展,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加快建筑节能进程,从而避免能源危机。

(3)国内外节能状况分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建筑节能发展较缓慢,节能技术有待提高。在70年代,能源危机的产生给发达国家敲醒警钟,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改造,而我国对建筑节能有所忽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能耗所占比例逐渐增长,建筑节能越来越得到重视。从时间上来看,我国的建筑节能起步较晚,节能技术发展不成熟。从节能技术发展情况看,我国的节能技术相对落后,例如从住宅采暖耗能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的耗能量大约是8。57kg/m2,而我国节能建筑的采暖耗能量约是12。5kg/m2,其差距一目了然。从建筑节能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建筑节能更加紧迫,以美国来说,美国的石油资源战略已经大体完成,有了强大的能源支持,而我国至今没有如此强大的能源后盾,建筑节能的发展刻不容缓。除此之外,从节能法律、机制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节能机构的建设相对落后。早在1975年,美国就有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案》,在这之后,1992年还制定了《国家能源政策法》,由此看来,美国对于节能法律法规的制定比较早,而且非常重视。俄罗斯在1994年就实施了《能源护照计划》,节能监督管理制度也较完善。在节能管理机构上,美国的管理机构较完善,它分为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其中以政府机构为执行主力,非政府机构主要作为沟通桥梁。

2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推动城镇和农村节能改造进程。目前建筑节能状况相对落后,节能形势较严峻,政府会进一步推动城镇和农村的节能改造,在城镇建筑节能改造中,有很多节能效果较高的建筑,以城镇建筑节能改造为榜样,推动农村的建筑节能发展。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建筑节能的经济投入,鼓励建筑节能改造在城镇和农村的大力发展。在城镇的建筑节能改造中,已经卓有成效,建筑节能已经开始顺利开展,但是农村的建筑节能相对落后,农村的建筑节能意识严重不足,而且农村的节能潜力较高,节能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农村建筑的节能改造会成为以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在农村住宅中,外墙维护结构相对落后,施工设计不到位,使得墙体保温隔热的功能较低,这就造成了当地人们生活的不便,尤其是在气候较冷的地方,人们为了保温会消耗大量能源,释放的废气不能得到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并且污染了空气。根据农村建筑的情况及能源特点,我们要制定相应的节能改造政策,做好节能宣传,依靠政府鼓励农村节能改造的大力开展。

(2)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力度。加强节能监督是保证建筑节能实施的前提,在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做的很好,我们国家对节能监督做的不够,对很多建筑项目不要要求,使得高能耗的建筑数量与日俱增。都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我国会将建筑节能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督制度,同时要加强建筑设计、施工及竣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对相关环节要进行节能控制,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建筑予以制止,不符合要求的建筑不予开工,只有达到规定要求才可进行顺利进行。另外,在建筑节能监管中,会加强节能技术使用的监管力度,从而大力推进供热计量的发展,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对农村节能改造也会加强监管,对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要求,努力开展农村节能改造。

(3)进一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要,对这一点我们有了足够的认识,然而在建筑开展的过程中,节能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完善尤为重要,它是建筑节能开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将节能法律体系完善起来,并且使其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有效的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政府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的.发展,对于能源消耗方面,会出台更为严格的政策,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保证节能的顺利进行。我国会将建筑节能制度进一步完善起来,从而确保建筑节能的有效实施,并鼓励先进技术的学习,保证新技术、新产品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

(4)进一步推动节能材料的使用。在保温材料中,会大力推行复合型材料的使用,用复合型材料代替单一的材料使用,从而降低能耗。对于一些有机材料,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会用性能较高的无机材料进行替代。对于一些易燃的或者阻燃型的材料,其安全系数低于不燃型材料,会逐渐被淘汰。我国会鼓励环保型绿色建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环保建材的使用,从而使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逐渐淘汰掉。另外,在建筑节能方面,会大力推进能源的回收利用,将建筑施工中及使用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其得到回收利用,提供能源利用率,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系统,将节能系统更加规范化,像实用性、环保性进一步发展,提高建筑节能的发展水平,减少能源浪费现象。

3结语

建筑节能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尤为重要,在社会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较高,建筑节能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数量与日俱增,这也使建筑的耗能量随之增加,为了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建筑行业加快了建筑节能改造进程,加强了对城镇和农村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并不断学习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从而使我国建筑节能水平有更好的提高。

相关专题 储蓄存款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