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

fkuefox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fkuefox”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共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学生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

大学生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

目录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福利的研究

1.3.2 关于福利测度的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业系统理论

2.1.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2.2 经济增长方面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2.3 社会福利方面

3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3.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3.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3.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3.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3.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3.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3.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相关阅读:

2018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3.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3.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4.1 文献回顾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实证分析

4.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4.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4.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4.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4.4 简要结论与启示

4.4.1 简要结论

4.4.2 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5.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5.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5.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5.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5.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5.2.2 给评价集V

5.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5.2.4 构造评价矩阵

5.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5.3 简要结论

6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6.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6.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6.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6.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6.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行为分析

6.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6.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6.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6.3 农业生产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三方博弈行为

6.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6.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6.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6.4 本章小结

相关阅读:

2018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7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7.1 国际典型实践

7.1.1 美国

7.1.2 欧洲

7.1.3 日本

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

7.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7.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7.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7.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7.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7.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7.3.1 政策法规体系

7.3.2 组织管理机制

7.3.3 社会参与机制

7.3.4 资金投入机制

7.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7.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7.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7.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7.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7.5 本章小结

8 简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简要研究结论

8.1.1 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8.1.2 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为一般,有较大提升空间

8.1.3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目标难以实现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的农户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篇2: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农业发展面临生态困境

1.1.2 研究意义: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机制创新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生态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农业生态化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2章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与生态化

2.1.2 路径和生态化路径

2.1.3 产业生态化路径相关概念辨析

2.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借鉴

2.2.1 农业生态理论及其应用

2.2.2 演化经济理论及其应用

2.2.3 超循环理论及其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的问题、障碍与国际借鉴

3.1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现状

3.1.2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3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2 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

3.2.1 发展主体的意识障碍

3.2.2 发展环境的制度障碍

3.2.3 发展条件的技术障碍

3.2.4 发展方式的成本障碍

3.3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3.3.1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生态化的实践

3.3.2 国外农业生态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形成的系统机理

4.1 超循环经济与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的关系

4.1.1 超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描述

4.1.2 超循环经济与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核心关系

4.2 基于超循环经济的农业生态化发展系统

4.2.1 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的系统构成及关系分析

4.2.2 基于三个循环层面的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4.3.1 共生(依存)机制

4.3.2 制衡(约束)机制

4.3.3 转化(循环)机制

4.4 本章小结

相关阅读:

2018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提纲

第5章 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形成的演化阶段

5.1 超循环经济三个循环路径演化的动力基础分析

5.1.1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5.1.2 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需求

5.1.3 结构性污染解决需求

5.2 超循环经济三个循环路径的演化过程与突破分析

5.2.1 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演化的一般过程

5.2.2 基于超循环经济的农业生态化路径依赖突破分析

5.3 基于超循环经济三个循环路径演化阶段的模型分析

5.3.1 基于克拉克定律修正的超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标准及特征

5.3.2 基于钱纳里定律的超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标准及特征

5.3.3 基于库兹涅茨指数修正的超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标准及特征

5.3.4 超循环经济三个循环路径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5.4 推动超循环经济发展阶段演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5.4.1 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5.4.2 推动产业交叉化和生态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形成中利益主体的影响行为

6.1 基于超循环经济的农业生态化发展中利益主体分析

6.2 单个利益主体是否选择农业“生态化生产行为”的博弈关系

6.2.1 博弈模型假设与行为分析

6.2.2 博弈模型均衡解及结论分析

6.3 两个利益主体作用下农业“产业生态链”形成的博弈关系

6.3.1 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生态化过程的影响分析

6.3.2 农业生态链上下游生产者的博弈模型

6.3.3 博弈模型均衡解及结论分析

6.4 集群利益主体作用下农业“生态化发展体系”形成的博弈关系

6.4.1 超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

6.4.2 进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6.4.3 进化博弈模型分析结论

6.5 博弈前提假设与最优博弈均衡条件的实现措施

6.5.1 将地方政府生态政绩依法纳入考核

6.5.2 建立综合性企业合作平台

6.5.3 建立企业合作利益的公平分配机制

6.5.4 构建企业协同创新的技术专利共享与保护机制

6.5.5 夯实农业生态化发展环境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的'目标模式

7.1 模式构建的原则、思路与目标

7.1.1 模式构建的原则

7.1.2 模式构建的思路

7.1.3 模式构建的目标

7.2 微观路径的目标模式:发展超循环农业

7.2.1 超循环农业与农业超循环经济

7.2.2 目标模式:发展超循环农业

7.2.3 生产机制:清洁化生产

7.2.4 经营机制:生态化经营

7.3 中观路径的目标模式:建设超循环农业园区

7.3.1 目标模式:超循环农业园区

7.3.2 农业经济超循环园区建设模式

7.4 宏观路径的目标模式:构建超循环农业园区网

7.4.1 目标模式:超循环农业园区网

7.4.2 农业产业园区网的功能类型

7.5 本章小结

相关阅读:

篇3:大学生经济管理论文提纲

大学生经济管理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前言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要求

1、科学合理的村镇空间布局

2、充满活力的农村发展格局

3、明显改善的农民生活质量

4、日益完善的农民保障制度

5、不断壮大的新型农民队伍

6、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关系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1、工业化、城乡化带动了“三农”发展

2、“三农”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

3、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有了进一步改善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

1、镇域经济欠发达问题突出

2、农民增收难问题尚未解决 3、农村生态建设欠帐较多

4、村庄整治工作任重道远 5、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第四章 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

2、健全体制机制

3、调整发展战略

4、提升农业产业

5、美化农村环境

6、提高保障水平

7、加强民主管理

第五章 加快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设想

1、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2、制订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3、建立城乡联动发展的机制

4、营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氛围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昌平,贺雪峰.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看新农村建设[n].中国证券报,,2.

[2]申端锋,刘国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n].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3]白宇阳.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j).农业科技,,4.

[4]程春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杭州农业科技,,1..

[5]张建刚,杨艳.发展县域经矫加快社会蚕义新农材建设[n].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4.

[6]李泽民.论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z).维普资讯,2008,1.

[7]姜信治.论县域经济的发展(m).甘肃民族研究,,2.

[8]余明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z).学说连线,2005,7.

[9]阎增福.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实践(j).湖北经济,,6.

[10]蔡社宝.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保证(z).维普资讯.

[11]杨先平.县委书记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领导科学,2005,21.

[12]黎裕生.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民族论坛,2008,1.

[13]柯炳生主编.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 - 发展, 2005

[15]郭云清.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的思考定位.环境与规划

[16]张伟宏.科学编制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17]徐承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科技促进发展,2007 [18]沈娟群.对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06 [19]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08

篇4: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导论 12-32

1.1 选题背景 12-15

1.1.1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12

1.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12-13

1.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13

1.1.4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13-14

1.1.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14-15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1.2.1 研究目的 15

1.2.2 研究意义 15-1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6-28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6-22

1.3.2 国内研究综述 22-27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27-28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8-31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28-29

1.4.2 研究方法 29-30

1.4.3 数据获得 30-31

1.5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31-32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32-44

2.1 纵向一体化理论 32-36

2.1.1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32-33

2.1.2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33

2.1.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33-35

2.1.4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35-36

2.2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36-40

2.2.1 农业的基本特性 36

2.2.2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36-37

2.2.3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37-38

2.2.4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38-40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40-43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40-41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41-42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42-43

2.4 本章小结 43-44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44-53

3.1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44

3.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44-51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44-46

3.2.2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46-50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50-51

3.3 本章小结 51-53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53-64

4.1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53-55

4.1.1 价值增值法 53

4.1.2 主辅分离法 53

4.1.3 投入产出法 53-54

4.1.4 里昂惕夫指数 54

4.1.5 Davies-Morris 指数法 54-55

4.1.6 定性评价法 55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55-60

4.2.1 指标体系构建 55-57

4.2.2 指标权重确定 57-60

4.2.3 测度模型 60

4.3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60-63

4.3.1 数据整理 60

4.3.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0-63

4.4 本章小结 63-64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64-72

5.1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64-66

5.1.1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4-65

5.1.2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5-66

5.1.3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5.1.4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5.2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66-68

5.2.1 理论模型构建 66-67

5.2.2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67-68

5.3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68-70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68-69

5.3.2 实证分析 69-70

5.4 本章小结 70-72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72-84

6.1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72-74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2-73

6.1.2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

6.1.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74

6.1.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4

6.2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74-75

6.2.1 理论模型构建 74

6.2.2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74-75

6.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75-82

6.3.1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75-77

6.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77-82

6.4 本章小结 82-84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84-95

7.1 研究假设 84-87

7.1.1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85

7.1.2 社员信息化特征 85

7.1.3 社员生产特征 85

7.1.4 社员入社特征 85-86

7.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86

7.1.6 交易成本 86-87

7.1.7 村庄特征 87

7.2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87-88

7.2.1 理论模型构建 87

7.2.2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87-88

7.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88-93

7.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88-90

7.3.2 估计结果分析 90-93

7.4 本章小结 93-95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95-111

8.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95-103

8.1.1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95-96

8.1.2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96-103

8.1.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103

8.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103-105

8.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105-109

8.3.1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105-109

8.3.2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109

8.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109-110

8.5 本章小结 110-111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117

9.1 研究结论 111-113

9.2 政策建议 113-115

9.2.1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113-114

9.2.2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114

9.2.3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114-115

9.2.4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115

9.2.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115

9.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115-117

参考文献 117-124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124-131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131-138

致谢 138-140

作者简介 140

拓展阅读:毕业论文提纲拟定步骤

(一)大纲的写作需要先确定论文写作提要,适当融入相关材料,确定全文概要

确定论文的写作提要,就大致确定了论文的雏形,提要就是能够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方向,对于论文的写作极为必要,因此,在写论文大纲的时候,一定要将论文的题目,论文的大标题,论文的小标题罗列出来,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论文内容的分配

论文的大纲,就是对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整体的分配,根据将要写的论文要点布置论文的全局规划,考虑各部分的内容及长短,以便于资料的整合和内容的安排,使工作更有计划,更有效率。

(三)确定论文的写作大纲

论 文的写作大纲也分为简单的大纲和复杂的大纲,简单的大纲具有高度凝练性,只需要点到论文所要提及的要点写出来即可,如何展开不进行详细叙述,但是这种简单 的大纲并不是容易的.,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具体考察,是思想的结果。详细的大纲与简单的大纲相比较而言,更为详细,更为具体,不仅写明论文论点,还会根据论 点点明具体的开展方法和开展流程,以便后续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简单大纲和复杂大纲各有优劣,选择哪一种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要求,如果能够考虑很全面,很周到,用简单大纲即可,但是,如果思维不是特别缜密,考虑不是很周全,最好使用详细的大纲,以免后期写作论文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四)毕业论文大纲的拟定

拟定毕业论文大纲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确立全局观念

拟定毕业论文大纲,确立全局观念很重要,用全局的眼光审查每个论点在论文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并熟悉掌握各部分的比例,把握各部分的长短,并考虑是否有相关的理据支撑,这是极为必要的,这是正确写作论文大纲的基础。

2.从中心论点出发

拟定毕业论文大纲,需要结合中心论点确定材料的取舍,与论文无关的,与主体脱离的,与主题无关的资料都舍弃,才能提高论文写作的凝聚性和中心突出性,否则,资料数据过大,不协调地融入只会使论文中心不突出,导致论文整体质量和水平的降低。

3.合理把握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

论文的写作,极具逻辑性,在写作论文大纲的时候,一定要将其逻辑性考虑在内,论点论据之间缺乏逻辑关系会使论文整体表现凌乱,论点分散,缺乏说服力,论点不明晰,没有例证的论文没有可读性的,因此,在写论文大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篇5: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3.1 农户分化与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行为

1.3.2 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技的供需契合研究

1.3.3 农户技术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1.3.4 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3.5 需求驱动理念下的农业推广理论内涵与实践

1.3.6 需求驱动理念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路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所用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论文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需求

2.1.2 农业技术

2.1.3 农业技术推广

2.1.4 农业经营主体

2.1.5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

2.2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研究理论依据

2.2.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2 内生增长理论

2.2.3 系统理论

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

3.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征与现状

3.2.1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征

3.2.2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

3.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与挑战

3.3.1 农技推广方式不健全

3.3.2 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效率不高

3.3.3 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有限

3.3.4 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

3.4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分析

3.4.1 模型选择与数据说明

3.4.2 实证结果分析

3.5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案例分析

3.5.1 “大荔模式”

3.5.2 彭州市、武川县“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示范”项目

4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4.1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理论内涵及构建原则

4.1.1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理论内涵

4.1.2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构建原则

4.2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系统构架

4.2.1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系统的要素构成

相关阅读:

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4.2.2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

4.3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机理研究

4.3.1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角色与分工

4.3.2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步骤和程序

5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5.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5.2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内涵及相关概念

5.2.1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内涵

5.2.2 系统动力学相关概念

5.3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5.4 构建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5.5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5.5.1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5.5.2 两种类型农业技术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6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基于沿海地区的调查问卷

6.1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1 小规模农户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2 专业大户的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3 家庭农场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4 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2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技术获取途径分析

6.2.1 农业经营主体技术获取途径的理论依据

6.2.2 四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获取途径分析

6.3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运营模式的构建与比较

7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7.1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

7.1.1 印度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7.1.2 荷兰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7.1.3 日本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7.1.4 澳大利亚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7.2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技推广经验的启示

7.2.1 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环节的高度统一

7.2.2 充分发挥企业和民间机构在农技推广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

7.2.3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2.4 围绕农民需求开展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8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保障体系研究

8.1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保障

8.1.1 建立健全适宜于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法规

8.1.2 制定适宜于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政策

8.2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组织保障

8.2.1 农户系统的组织构建

8.2.2 推广系统的组织构建与变革

8.2.3 研发系统的组织构建与变革

8.3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人力资源保障

8.3.1 农民人力资源开发

8.3.2 农技推广人员的成长体系培育

8.3.3 农技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保障

8.4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物质保障

9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篇6: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一

致谢 5-6

摘要 6-9

Abstract 9

目录 10-15

图目录 15-16

表目录 16-18

1 导论 18-30

1.1 问题的提出 18-2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3

1.2.1 研究目的 22

1.2.2 研究意义 22-23

1.3 相关概念界定 23-25

1.3.1 农村金融与涉农贷款 23-24

1.3.2 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 24

1.3.3 农贷绩效与配置效率 24-25

1.3.4 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 25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25-28

1.4.1 技术路线 25-27

1.4.2 论文结构 27-28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28-30

1.5.1 可能的创新点 28-29

1.5.2 存在的不足 29-30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30-44

2.1 理论回顾 30-34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30

2.1.2 农业金融市场论 30-31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1-32

2.1.4 局部知识论 32-33

2.1.5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 33-34

2.2 文献综述 34-44

2.2.1 金融发展理论 34-35

2.2.2 农户与农户金融 35-37

2.2.3 农村非正规金融 37

2.2.4 农村信用社改革 37-39

2.2.5 农村金融配置绩效 39-41

2.2.6 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41-44

3 农户行为、金融需求与融资意愿 44-62

3.1 引言 44

3.2 农户行为与农户借贷模型 44-47

3.3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47-51

3.3.1 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 47-49

3.3.2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49-51

3.4 农户禀赋对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 51-61

3.4.1 农户决策的MNL模型 51-53

3.4.2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择 53-54

3.4.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54-61

3.5 本章小结 61-62

4 农贷禀赋、省域差异与空间分布 62-80

4.1 引言 62

4.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描述 62-64

4.3 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 64-78

4.3.1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计量模型 64-67

4.3.2 理论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7-70

4.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70-78

4.4 本章小结 78-80

5 供给配给、需求压抑与双重约束 80-100

5.1 引言 80-81

5.2 供需双重约束的理论分析 81-88

5.2.1 供给配给型的信贷约束 81-85

5.2.2 需求压抑型的信贷约束 85-88

5.3 供需双重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88-99

5.3.1 信贷约束的确定与分析 88-91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91-93

5.3.3 OLM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93-99

5.4 本章小结 99-100

6 局部失灵、低位均衡与金融缺口 100-114

6.1 引言 100-101

6.2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局部失灵 101-105

6.2.1 农村金融发展成效 101-103

6.2.2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分析 103-105

6.3 局部失灵下的市场低位均衡 105-106

6.4 低位均衡下的农村金融缺口 106-113

6.4.1 农村资金需求量分析 106-108

6.4.2 农村资金供应量分析 108-110

6.4.3 农村资金缺口与金融缺口 110-113

6.5 本章小结 113-114

7 基于信贷约束的农贷绩效微观计量 114-132

7.1 引言 114-115

7.2 信贷约束下农户获贷效应:Heckman回归 115-123

7.2.1 自我选择与样本选择模型 115-116

7.2.2 变量设定 116-119

7.2.3 模型分析 119-122

7.2.4 信贷约束下的农户信贷缺口 122-123

7.3 信贷抑制下的农户福利效果:ESRM分析 123-129

7.3.1 模型构建 123-125

7.3.2 变量描述 125-127

7.3.3 估计分析 127-129

7.4 本章小结 129-132

8 基于统计数据的农贷绩效宏观实证 132-164

8.1 引言 132

8.2 农户增收效应的因素检验:VAR估计 132-149

8.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3-136

8.2.2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136-140

8.2.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40-149

8.3 农村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DEA-Tobit两步法 149-162

8.3.1 DEA-Tobit模型 149-153

8.3.2 变量与数据选取 153-155

8.3.3 实证结果分析 155-162

8.4 本章小结 162-164

9 涉农金融使命漂移与扶持机制 164-174

9.1 引言 164

9.2 涉农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 164-165

9.3 涉农金融机构的激励模型 165-169

9.3.1 模型假设 165-166

9.3.2 模型求解 166-168

9.3.3 模型结论分析 168-169

9.4 我国正向激励的政策扶持机制 169-172

9.4.1 财税扶持政策 169-170

9.4.2 金融扶持政策 170-172

9.4.3 政策激励需关注的问题 172

9.5 本章小结 172-174

10 农贷市场信号显示与信息机制 174-192

10.1 引言 174-175

10.2 农贷市场的“搭便车效应” 175-178

1 O.2.1 信息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5-176

1 O.2.2 信息不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176-178

10.3 农贷市场的信号显示 178-185

1O.3.1 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 178-179

10.3.2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号显示 179-185

1O.4 农户自动履约激励与征信机制 185-188

1O.4.1 基于声誉激励的.银农博弈 185-187

10.4.2 引入征信机制的银农博弈 187-188

1O.5 我国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 188-190

10.5.1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88

10.5.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模式 188-190

10.5.3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关注的问题 190

10.6 本章小结 190-192

11 非正规金融生态位与联结机制 192-212

11.1 引言 192

11.2 格乌司原理与非正规金融生态位 192-194

11.2.1 格乌司原理 192-193

11.2.2 非正规金融竞争优势 193-194

11.3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 194-203

11.3.1 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 194-199

11.3.2 非正规融资与农户信贷约束 199-203

11.4 金融联结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 203-206

11.4.1 农贷市场特征与软信息激励 203-204

11.4.2 金融联结模型 204-206

11.5 软信息激励的金融联结机制分析 206-210

11.5.1 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基本情况 206-208

11.5.2 宁波象山“村民集团授信”创新案例 208-210

11.5.3 金融联结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0

11.6 本章小结 210-212

1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12-216

12.1 研究结论 212-213

12.2 政策建议 213-216

12.2.1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支农良好环境 213-214

12.2.2 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体系,努力缓解农村市场信贷约束 214

12.2.3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有效纾解农贷市场局部失灵 214-215

12.2.4 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杠杆效应 215

12.2.5 探索农村金融分层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215-216

参考文献 216-226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26

经济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提纲二

目录 4-8

图表目录 8-10

摘要 10-13

Abstract 13-16

1 导论 17-32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1.2.1 研究目的 18

1.2.2 研究意义 18-19

1.3 相关研究综述 19-28

1.3.1 关于福利的研究 19-26

1.3.2 关于福利测度的研究 26-28

1.3.3 研究评述 28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28-30

1.4.1 研究方法 28-29

1.4.2 研究内容 29-30

1.5 创新点及不足 30-32

1.5.1 可能的创新点 30-31

1.5.2 研究的不足 31-32

2 相关理论基础 32-42

2.1 农业产业发展层面 32-36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4

2.1.2 农业系统理论 34-35

2.1.3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35-36

2.2 经济增长方面 36-40

2.2.1 生态经济理论 36-38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8-39

2.2.3 幸福经济学理论 39-40

2.3 社会福利方面 40-42

3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及生态问题 42-62

3.1 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 42-49

3.1.1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内涵 42-43

3.1.2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特点 43-45

3.1.3 农业产业生态功能的作用 45-49

3.2 农业产业的生态问题 49-61

3.2.1 农业资源问题——自然资源锐减 50-55

3.2.2 农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 55-57

3.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生物风险凸显 57-58

3.2.4 农业生态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58-61

3.3 本章小结 61-62

4 基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福利测度——以湖北省为例 62-79

4.1 文献回顾 62-65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65-69

4.2.1 研究方法 65-68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8-69

4.3 实证分析 69-76

4.3.1 农业从业人员发展指数动态分析 69-72

4.3.2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足迹的动态审视 72-74

4.3.3 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福利指数的动态审视 74-75

4.3.4 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75-76

4.4 简要结论与启示 76-77

4.4.1 简要结论 76-77

4.4.2 启示 77

4.5 本章小结 77-79

5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绩效评价——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79-98

5.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79-92

5.1.1 数据来源及统计检验 79-84

5.1.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各公共因子的描述性分析 84-92

5.2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综合模糊测度 92-96

5.2.1 明确评价因素集U 92-93

5.2.2 给评价集V 93

5.2.3 明确评价指标权重集A 93-95

5.2.4 构造评价矩阵 95-96

5.2.5 给出模糊评价结果 96

5.3 简要结论 96-98

6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三方博弈分析 98-108

6.1 当前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组成内容 98-99

6.1.1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产生的利益主体结构 98-99

6.1.2 生态福利的公共属性 99

6.1.3 生态目标实现中的监管机制 99

6.2 生态福利产生中各主体行为分析 99-101

6.2.1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

6.2.2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分析 100-101

6.2.3 生态福利水平不高农业经营者层面的原因分析 101

6.3 农业生产生态目标实现过程中三方博弈行为 101-106

6.3.1 建立三方博弈模型 102-103

6.3.2 农业产业生态目标实现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103-105

6.3.3 动态博弈模型均衡解 105-106

6.4 本章小结 106-108

7 现代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提升策略 108-119

7.1 国际典型实践 108-113

7.1.1 美国 109-110

7.1.2 欧洲 110-111

7.1.3 日本 111-112

7.1.4 其他国家和地区 112-113

7.2 国际实践的经验规律启示 113-114

7.2.1 重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113

7.2.2 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的集成示范与推广 113

7.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13-114

7.2.4 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114

7.3 提升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的策略分析 114-117

7.3.1 政策法规体系 114-115

7.3.2 组织管理机制 115-116

7.3.3 社会参与机制 116

7.3.4 资金投入机制 116-117

7.3.5 信息网络建设机制 117

7.4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实现与提升的未来政策取向 117-118

7.4.1 调控农资供应市场,建立生态农业的补偿机制 117-118

7.4.2 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生态农产品管理 118

7.4.3 鼓励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118

7.5 本章小结 118-119

8 简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119-122

8.1 简要研究结论 119-120

8.1.1 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119

8.1.2 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为一般,有较大提升空间 119-120

8.1.3 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农业产业生态福利目标难以实现 120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120-122

附录A:农业产业生态福利评价的农户调查问卷 122-128

参考文献 128-135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135-137

致谢 137-138

篇7: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的提纲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0

1 引言 11-21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2

1.1.1 研究背景 11

1.1.2 研究目的 11

1.1.3 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8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5-18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1.3.1 研究目标 18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18-21

1.4.1 研究内容 18-19

1.4.2 研究方法 19

1.4.3 研究创新点 19-20

1.4.4 技术路线图 20-21

2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理论基础 21-25

2.1 效率理论及其发展 21-23

2.1.1 效率的定义 21

2.1.2 效率理论及其发展 21-23

2.2 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理论 23-24

2.3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理论 24-25

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5-32

3.1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概念及类型分析 25

3.1.1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概念 25

3.1.2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类型 25

3.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现状分析 25-27

3.2.1 信贷支农投入逐年增加 25-26

3.2.2 信贷支农领域不断扩大 26

3.2.3 信贷支农业务日益创新 26

3.2.4 信贷支农服务逐渐提升 26-27

3.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存在问题分析 27-29

3.3.1 信贷支农存在的外部问题 27-28

3.3.2 信贷支农存在的内部问题 28-29

3.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分析 29-32

3.4.1 相关系数分析 29-30

3.4.2 回归分析 30

3.4.3 分析结果 30-32

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变动测度评价 32-39

4.1 测度评价模型选择 32-33

4.1.1 CCR模型 32

4.1.2 BCC模型 32-33

4.2 测度样本及指标选取 33-34

4.2.1 测度样本选取 33

4.2.2 测度指标选取 33-34

4.3 测度结果评价 34-38

4.3.1 样本不同年份的技术效率评价 34-36

4.3.2 样本不同年份纯技术效率评价 36

4.3.3 样本不同年份的规模效率评价 36-38

4.4 结论分析 38-39

4.4.1 信贷支农技术效率明显下降 38

4.4.2 信贷支农纯技术效率持续上升 38

4.4.3 信贷支农规模效率逐渐降低 38

4.4.4 信贷支农低效主要由纯技术低效引起的 38-39

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9-45

5.1 信贷支农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39

5.2 信贷支农效率回归模型构建 39-41

5.2.1 变量选取 39-40

5.2.2 模型构建 40-41

5.3 信贷支农效率回归过程分析 41-42

5.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43

5.4.1 农业环境因素 42-43

5.4.2 业务结构因素 43

5.4.3 资产质量因素 43

5.4.4 资产配置水平因素 43

5.5 政策启示 43-45

5.5.1 缩小福建省第一产业GDP比例 43-44

5.5.2 扩大涉农贷款比例 44

5.5.3 降低不良贷款率 44

5.5.4 提高存贷比 44-45

6 优化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的途径选择 45-49

6.1 构建良好福建农村金融环境 45-46

6.1.1 完善福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环境 45

6.1.2 优化福建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45-46

6.1.3 创建福建农村金融有效政策环境 46

6.2 坚持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经营方向 46

6.3 完善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贷款方式 46

6.4 强化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管理手段 46-47

6.5 提高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管理水平47-49

6.5.1 建立一支素质高质量好的信贷人员队伍 47

6.5.2 推进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建设 47-48

6.5.3 加强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48-49

7 结论及展望 49-51

7.1 研究结论 49-50

7.2 未来展望 50-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

篇8: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的提纲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导论 12-32

1.1 选题背景 12-15

1.1.1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12

1.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12-13

1.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13

1.1.4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13-14

1.1.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14-15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1.2.1 研究目的 15

1.2.2 研究意义 15-1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6-28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6-22

1.3.2 国内研究综述 22-27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27-28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8-31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28-29

1.4.2 研究方法 29-30

1.4.3 数据获得 30-31

1.5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31-32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32-44

2.1 纵向一体化理论 32-36

2.1.1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32-33

2.1.2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33

2.1.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33-35

2.1.4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35-36

2.2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36-40

2.2.1 农业的基本特性 36

2.2.2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36-37

2.2.3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37-38

2.2.4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38-40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40-43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40-41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41-42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42-43

2.4 本章小结 43-44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44-53

3.1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44

3.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44-51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44-46

3.2.2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46-50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50-51

3.3 本章小结 51-53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53-64

4.1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53-55

4.1.1 价值增值法 53

4.1.2 主辅分离法 53

4.1.3 投入产出法 53-54

4.1.4 里昂惕夫指数 54

4.1.5 Davies-Morris 指数法 54-55

4.1.6 定性评价法 55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55-60

4.2.1 指标体系构建 55-57

4.2.2 指标权重确定 57-60

4.2.3 测度模型 60

4.3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60-63

4.3.1 数据整理 60

4.3.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0-63

4.4 本章小结 63-64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64-72

5.1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64-66

5.1.1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4-65

5.1.2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5-66

5.1.3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5.1.4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5.2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66-68

5.2.1 理论模型构建 66-67

5.2.2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67-68

5.3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68-70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68-69

5.3.2 实证分析 69-70

5.4 本章小结 70-72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72-84

6.1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72-74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2-73

6.1.2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

6.1.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74

6.1.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4

6.2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74-75

6.2.1 理论模型构建 74

6.2.2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74-75

6.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75-82

6.3.1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75-77

6.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77-82

6.4 本章小结 82-84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84-95

7.1 研究假设 84-87

7.1.1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85

7.1.2 社员信息化特征 85

7.1.3 社员生产特征 85

7.1.4 社员入社特征 85-86

7.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86

7.1.6 交易成本 86-87

7.1.7 村庄特征 87

7.2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87-88

7.2.1 理论模型构建 87

7.2.2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87-88

7.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88-93

7.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88-90

7.3.2 估计结果分析 90-93

7.4 本章小结 93-95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95-111

8.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95-103

8.1.1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95-96

8.1.2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96-103

8.1.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103

8.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103-105

8.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105-109

8.3.1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105-109

8.3.2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109

8.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109-110

8.5 本章小结 110-111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117

9.1 研究结论 111-113

9.2 政策建议 113-115

9.2.1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113-114

9.2.2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114

9.2.3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114-115

9.2.4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115

9.2.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115

9.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115-117

参考文献 117-124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124-131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131-138

致谢 138-140

作者简介 140

相关专题 提纲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