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论文

coachzon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oachzone”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论文(共4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论文

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论文

(一)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

作为已经耗费的价值,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能力在逐步形成的投资过程(也包括人力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属于尚未补偿的投资成本。与其它物质资本成本相类似,人力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筹集过程中的代价主要是人力资本招聘费用,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考试与面试费用、培训费用等。使用人力资本的代价(不包括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中除用于补偿人力资产摊销以外的部分,即员工以人力资源为资本向企业投资取得收入中的收益部分,薪酬包括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种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的价值总和。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从资本性质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人力资本股本的返还,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出资人资本收益性质的股息、红利。

人力资本成本中经济性薪酬易于统计,非经济性薪酬需要货币化,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商品化。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非经济性薪酬能够满足商品的条件为:首先,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具有使用价值;其次,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价值的成本,非经济性薪酬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复合体,具备货币化的先决条件。对非经济性薪酬计量须将企业总成本(按照现有的财务体系,将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收入视为企业成本,这里应将这部分剔除)支出中,属于员工非经济性薪酬部分进行归集。

划分非经济性薪酬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以员工为支出对象;二是能够满足员工个体或集体的工作、生活需求。按照目前会计体系,非经济性薪酬主要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中的部分账户核算,例如劳动保护、工作环境改善、定期培训、私人秘书等支出。需要指出的是私人秘书等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的员工,需将其总收入扣除收益部分后计入被服务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具体分配方法为:集体性非经济性薪酬常规部分经过归集,可以按照企业的薪酬体系,分配于各个工作岗位,某一员工在此岗位工作,视为享受相应数额的非经济性薪酬;偶然性的非经济性薪酬,需要按照收益对象分配给特定员工,在实务中可以按照会计年度对每个岗位重新调整其常规非经济性薪酬份额,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非经济性薪酬货币化。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平等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立足于货币资本强权理论的提法,认为是物质资本购买、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企业的人力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时代开始,历经工业经济时代,并向知识经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商品经济时代的被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位,再到目前所处“后工业经济时代”与物质资本取得平等地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将以企业为平台形成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这在客观上决定:企业核算对象为人力资本成本而非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成本类似于目前的股权融资成本,而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耗费的价值,是人力资本成本的重要依据,但与企业人力资本核算无直接相关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即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与物质资本收益率相同,双方有平等权利从未来收益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产权收益都是不公平的。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即员工以人力资源入股企业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收入-当期人力资本收入 。

篇2: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特点,重新定位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作用,基于消费的投资属性,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勾勒出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成本

一、引言

会计界对人力资本成本构成分歧一直较大,对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构成人力资本深入研究的瓶颈。本文将就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展开讨论,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构建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二、人力资本成本分析

(一)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作为已经耗费的价值,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能力在逐步形成的投资过程(也包括人力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属于尚未补偿的投资成本(吴泷,)。与其它物质资本成本相类似,人力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筹集过程中的代价主要是人力资本招聘费用,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考试与面试费用、培训费用等(向显湖、李永炎,)。使用人力资本的代价(不包括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中除用于补偿人力资产摊销以外的部分,即员工以人力资源为资本向企业投资取得收入中的收益部分,薪酬包括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种经济性薪酬①和非经济性薪酬②的价值总和。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从资本性质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人力资本股本的返还,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出资人资本收益性质的股息、红利。

人力资本成本中经济性薪酬易于统计,非经济性薪酬需要货币化,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商品化。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非经济性薪酬能够满足商品的条件为:首先,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具有使用价值;其次,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价值的成本,非经济性薪酬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复合体,具备货币化的先决条件。对非经济性薪酬计量须将企业总成本(按照现有的财务体系,将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收入视为企业成本,这里应将这部分剔除)支出中,属于员工非经济性薪酬部分进行归集。划分非经济性薪酬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以员工为支出对象;二是能够满足员工个体或集体的工作、生活需求。按照目前会计体系,非经济性薪酬主要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中的部分账户核算,例如劳动保护、工作环境改善、定期培训、私人秘书等支出。需要指出的是私人秘书等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的员工,需将其总收入扣除收益部分后计入被服务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具体分配方法为:集体性非经济性薪酬常规部分经过归集,可以按照企业的薪酬体系,分配于各个工作岗位,某一员工在此岗位工作,视为享受相应数额的非经济性薪酬;偶然性的非经济性薪酬,需要按照收益对象分配给特定员工,在实务中可以按照会计年度对每个岗位重新调整其常规非经济性薪酬份额,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非经济性薪酬货币化。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平等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立足于货币资本强权理论的提法,认为是物质资本购买、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企业的人力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时代开始,历经工业经济时代,并向知识经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商品经济时代的被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位,再到目前所处“后工业经济时代”与物质资本取得平等地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将以企业为平台形成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这在客观上决定:第一,企业核算对象为人力资本成本而非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成本类似于目前的股权融资成本,而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耗费的价值,是人力资本成本的重要依据,但与企业人力资本核算无直接相关性;第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即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与物质资本收益率③相同,双方有平等权利从未来收益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产权收益都是不公平的。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即员工以人力资源入股企业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收入-当期人力资本收入/(1+当期人力资本收益率)

三、基于消费投资属性核算人力资本成本

(一)关于消费投资属性

贝克尔提出:“通过增加人身上的资源来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好多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消费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增加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载体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途径。

由于人力资本天然依附于载体,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人力资本载体以各种消费的形式完成的。其他主体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人力资本载体为主体看是人力资本载体的收益,载体主观能动地消费得到的收益,形成对自身所拥有人力资本的投资。这种投资是否能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量取决于载体是否将其主观能动地消费质量,并且最终由人力资本市场给出判断。

(二)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将人力资本引入会计体系需要对现有会计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本文只对人力资本成本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1.人力资本筹集成本。设置“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账户,企业从外部取得人力资本过程中支出的价值,一部分由现有员工消费;另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现有员工消费的价值视为其薪酬的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的价值,若被招聘人员进入企业则构成人力资本成本,计入“人力资产”账户,若未能进入企业则计入“管理费用”。在重构的会计体系中“管理费用”账户,将不再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而是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和意外行政损失。管理费用原有内容可以分解后分别并入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与之类似,归并原则是是否满足前文薪酬的条件。有争议的问题是员工为企业工作而消费的价值,这些价值的消费未必出自员工自愿,是否应计入员工薪酬?本文认为应计入当事员工薪酬:被消费的价值以当事员工为支出对象,并能够满足员工工作或生活需求,符合薪酬的内涵;至于员工是否自愿则属于消费效用问题,与消费性质无关,例如出差过程中在旅馆住宿可能员工并不情愿,而入住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员工也许乐于接受,我们不能以前者的不情愿则计入企业成本,后者乐于接受则计入员工薪酬收入,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消费效用的不同。

2.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企业人力资本当期使用成本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计量模型:当期企业人力资本使用成本等于企业向员工支付总薪酬中扣除当期企业总人力资本消耗(表现为企业资产中人力资产消耗,下同)。薪酬数据容易获得,至于当期人力资本消耗可以按照改进的人力资本终身收入模型得到估计值:

3.人力资本成本核算。设置“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企业向员工发放的薪酬,在期末汇总后,根据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将薪酬总额分配至“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如果企业员工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在发放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视为员工预借性质,以“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期末与“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冲销。

具体核算:

(1)月末核算员工薪酬,薪酬按照预估分配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账户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预估)

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预估)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薪酬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末,按照实际收益率调整各期预估偏差,并核销人力资本

借:管理费用(差额调整)

贷: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差额调整)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人力资产摊销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借:人力资本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贷:其他应收款

【参考文献】

[1] 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89.

[3] 汪小曼,李武珍.现代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与分析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10):64-65.

[4] 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64-69.

[5] 向显湖,李永炎.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J].会计研究,2004(9):36-41.

篇3:林业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构建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制索取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为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林业企业必须通过有效利用森林、能源以及其他资源,减少各种形式的废物排放,将环境成本降低到最小。因此,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林业企业自身来讲,研究环境成本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林业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及构成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生态绩效的目标和理念是在减少资源使用和对环境影响的同时,将产品增加值和服务增加值达到最大。绩效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生态绩效的具体内容也应由两个方面构成: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基于此,可将环境成本定义为由于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不佳的环境质量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环境防护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和环境外部故障成本4个部分。

篇4:林业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构建论文

对于林业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关键是正确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以确定在会计核算时环境费用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处理。目前对于二者的处理,国际上有不同的方式,尚未形成定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环境成本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因此处理环境成本只能借鉴国外经验。比如环境污染预防成本,它是企业为了预防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生的费用;比如采购环节为购入环境负荷含量低的原材料、燃料、零部件等发生的追加差额成本,这种费用的付出可以降低企业污染环境的程度,所以应进行资本化。另外,许多环境费用并不会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关系,因而不能将其资本化而应该作为环境期间费用处理,其中主要包括环境补偿费、环境治理费、环境损失等。为了核算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环境成本,会计上需设立相关的会计账户。其基本原则是:在不改变现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采用非独立核算的形式增设相关会计科目。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再根据环境成本的组成分设“环境防护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和“环境外部故障成本”4个二级明细科目。

必要时,还可以在“环境防护成本”二级科目下设“环境设施选择成本”、“环保供应商选择成本”、“环保流程和产品设计成本”、“环保培训成本”、“环保认证成本”、“环保设备折旧”等三级明细科目。

在“环境检测成本”二级科目下设“环境审计成本”、“环境适应性检测成本”、“环境绩效检测成本”等三级明细科目。

在“环境内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下设“内部环境治理成本”、“环保设备操作成本”、“环保设备保养成本”、“废物利用成本”等三级明细科目。

在“环境外部故障成本”二级科目下设“生态资源耗减成本”、“外部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污染补偿费”、“排污费”等三级明细科目。

在上述科目中,“生态资源耗减成本”专门用于核算由于企业排放污染物等活动对一个区域内环境资源的损害,使得生态资源退化,降低生态资源所提供的效用。该成本的发生通常没有效用发生。如企业堆放化工制剂,排放废水等造成土地、空气等环境的降级,应当计提降级费用,从而间接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将游离于价值之外的环境因素纳入到产品的价值循环中去。计提降级费用时,借记该科目。

处理时,根据各项成本支出的特性,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分别予以资本化或者费用化。对于资本化的成本最终计入产品的成本;对于费用化的支出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最终转入本年损益。

3 案例研究——景谷林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

3.1 景谷林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标准体系,因此景谷林业目前有关环境成本方面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尚未采取独立的形式,而是将环境成本相关事项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作为一般会计问题处理,没有列入单独的环境成本核算,而且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带来的环境外部成本,没有体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从而无法真正对环境成本做出完整的`反映。具体表现在:

(1)将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环保机构的规定支付的排污费和环境检测费,列入了“管理费用”科目,没有做单独的核算和反映。

(2)将年度内的绿化美化费和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项目发生的环境研发费,列入了“管理费用”科目,没有做单独的核算和反映。

(3)将违反环境法规缴纳的罚款、因环境污染而支付的赔偿等,列入了“营业外支出”科目,没有做单独的核算和反映。

(4)将设置环境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相关经费,列入了“管理费用”科目。

(5)将企业购置的具有较好控制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新型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相关支出直接列入“固定资产”科目,没有做单独的核算和反映。

(6)将治理污染的各种设备运行费用直接列入了“制造费用”科目,没有做单独的核算和反映。

(7)从原料购进到产品的售后服务全过程,都忽视了企业转嫁给社会的外部环境成本,没有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予以反映。

(8)按现行核算方式,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可能失真,最终导致不同污染程度的产品对于环境成本的分配不公,从而影响产品的成本,导致产品定价的不合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构建一套完整的景谷林业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3.2 景谷林业环境成本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

本文以景谷林业2012年相关业务为例,介绍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

(1)2012年3月5日用银行存款135万元购入用于A产品专门降低污染物的设备,该设备估计可用10年,期满无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借:环境资产——环保用固定资产 1 3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350 000

(2)以后每月计提折旧时:

借:环境成本——环境防护成本——环保设备折旧——A产品 11 250

贷:环境资产累计折旧 11 250

(3)2012年6月8日,支付A产品排污(水)费10万元。

借: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排污费 ——A产品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4)2012年9月,支付环境检测费8 000元。

借:环境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适应性检测成本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5)2012年10月1日支付购入A产品环保设备保养费5 000元。

借:环境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环保设备保养成本——A产品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6)2012年10月因A产品排污污染环境,支付排污费1.5万元。

借: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排污费 ——A产品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7)企业2012年12月5日用银行存款4万元交纳补偿费给当地环保局。

借: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环境污染补偿费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8)2012年12月因废物乱堆放,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对这些废物进行治理,其中发生人工费3万元,其他费用0.2万元。

借:环境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内部环境治理成本 3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 000

银行存款 2 000

(9)2012年12月31日,一批A产品完工入库,根据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该产品发生的环境成本为3.625万元,其他生产成本80万元。

借:库存商品——A产品 836 250

贷:环境成本——环境防护成本——环保设备折旧——A产品 11 250

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排污费 ——A产品 20 000

环境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环保设备保养成本——A产品 5 000

生产成本——A产品 800 000

(10)2012年12月31日,预计当年因砍伐森林导致的水土流失、资源锐减、生物多样化锐减等社会成本达200万元。

借: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生态资源耗减成本 2 000 000

贷:环境预计负债 2 000 000

实际支付时:

借:环境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

(11)2012年12月31日,结转本月A产品销售成本23.7万元,其中环境成本0.7万元,其他成本23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A产品 230 000

环境成本 7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237 000

(12)期末,将各费用类账户进行结转

借:本年利润 2 317 000

贷:环境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适应性检测成本 8 000

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环境污染补偿费 40 000

环境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内部环境治理成本 32 000

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故障成本——生态资源耗减成本 2 000 000

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A产品 230 000

主营业务成本——环境成本 7 000

从环境成本构成可以看出,降低企业环境成本的关键是加强预防和检测,对污染物的作业进行有效控制,使环境内外部总成本最小。林业企业应贯彻生态绩效的理念,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