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国内的影响

噢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噢噢”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国内的影响(共7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国内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全面化的到来,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全球经济。

篇2: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国内的影响

具体的分析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针对这样的影响,我国应该采用怎样的经济政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篇3: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国内的影响

前言

对于澳大利亚经济的特征我们主要用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形容。

可见,澳大利亚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和重工业为主。

由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比较的丰富,国家主要以采矿业为主。

并且开采的矿产主要用于出口,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我国是能源的大国,但也是能源消耗的大国,很多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较少。

因此,很多的矿产都需要从国外进行进口,而澳大利亚是我国的矿产的主要进口国[1]。

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工业经济的变化对于我国经济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下面就对具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澳大利亚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因此,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工业产品的主要的出口国。

我国的很多的重工业产品主要是从澳大利亚进口。

而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的出口政策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如果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的出口关税上调的话,那么澳大利亚的国内的工业产品的市场也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的做到在国内将其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消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产自销,从而降低其产品的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效益。

而对于我国进口来说,就会有相应的困难[2]。

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除了自产自销外,有一部分还是需要出口进行出口消化,但是由于出口关税的上调,相应的也会增加工业产品的出口成本,在价格上也会增加。

那么我国所引进的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的进口成本就会增加,在国内的销售价格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而最终产品的使用者的购买成本也会增加。

如果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的出口关税下调的话,那么,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出口的成本就会相应的降低,从而导致工业产品的生产厂家比较愿意工业产品出口,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润。

对于我国进口的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品的进口成本会相应的减小,从而在国内销售时的价格也会相应的较低,能够促进我国国内的`消费。

另外,除了澳大利亚本国的进出口的经济政策对我国进口经济的影响之外,其行政政策也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国对他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也会影响着工业产品的进口和出口[3]。

因此,对于澳大利亚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我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面对这些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面对澳大利亚工业经济的影响,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政策面对

1.积极发展我国的工业经济,尽量做到供需平衡

上文所述,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我国国内有影响,因此,我国应该积极的发展本国的工业经济,无论是在轻工业上还是重工业上都应该大力的发展,尽量做到供需平衡,如果供大于需,可以进行出口,如果需大于供,可以稍微的从国外进口,不会在工业产品上依赖他国,基本的做到供需平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不会过大的依赖于进口或者出口,拉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另外,针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我国应该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上的联系[4]。

但是,我们所谈到的经济上的联系,不是依赖于国外的经济,能够互通有无,但是以发展国内经济为前提,最大程度的将国内的发展好,我国的各种产品能够做到自产自销,不会在重要的产品中依赖于进口,从而减小在经济危机时,在某种产品短缺的时候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影响我国经济稳定的稳定发展。

2.实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建立与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稳定的进口出口的政策离不开国家与国家友好的外交关系。

在如今的世界局势相对稳定,但是冲突不断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建立与澳大利亚及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友好的关系。

通过良好的外交政策的引导,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面对冲突的时候,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进行解决,以双方的互谦互让为原则,和平的解决双方的冲突,从而维持两国的经济上的友好关系,互通有无,促进经济上的共同的发展。

另外,对于一些经济上的政策,应该以我国的政治政策为前提,以政治政策为引导,实行相关的经济上的政策。

在不损害本国的利益的前提下,实行积极开放的经济政策,积极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充分的开展多国贸易,促进世界经济的交流和合作,也全面的促进人类的长远的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我国国内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具体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出口政策的变化对于我国进口方面的影响[5]。

并且具体的分析了,面对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应该采用怎样的经济政策及其政治政策面对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对于我国的影响。

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不断的发展本国的工业经济使能够使我国在重要工业产品方面不依赖于进口,促进产供销的平衡,并且应该积极与世界经济进行友好的交流,互通有无,这两点是不矛盾的,是需要相互促进发展的。

另外,在我国的政治政策上,应采取和平外交的政策,发展与多国的经济贸易的友好的往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的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积极的向世界经济的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林琳.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外资并购国有企业[J].黑龙江对外经贸,(03).

[2]张军.过渡经济学:理论的回顾与争论[J].上海经济研究,(04).

[3]杜宝元.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发展[J].景德镇高专学报,(03).

[4]储东涛.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的重大贡献及其深远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4(05).

[5]杨志华,杨胜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对国内外经济学在认识[J].商业文化(下半月),(07).

篇4: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影响

摘要: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外主要工业行业受到强烈冲击。

甘肃省工业企业也不例外。

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仍未走出困境,且从各方面分析此次危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影响有不断加重的发展态势。

篇5: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影响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收入增长主要源于经济发展。

甘肃省属经济落后省份,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工业税收是税收的主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入和蔓延,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重。

本文着重结合金融危机以来有关税收数据的变化和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并探寻有关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经济指标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外部需求严重萎缩,产品价格急剧下跌,企业开工不足、亏损增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

篇6: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影响

一是工业增速下降。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8.87亿元,同比下降1.7%,西部12省份中只有甘肃省增速下降,14个市州中只有金昌、天水、张掖、庆阳4个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0个市州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分月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逐月下降,1月份增长1.5%,2月份下降2.4%,3月份下降2.9%。

二是工业经济效益下降。

1―2月,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12亿元,同比下降42.56%;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47.24,同比下降28.7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39个百分点。

一季度,30户省属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95.31%。

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延续自208月份以来下降走势,连续回落23.7个百分点,一季度降幅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2.9%,其中,电解镍平均售价为8.59万元/吨,同比下降64.2%;阴极铜平均售价为28 209元/吨,同比下降55.3%;酒钢集团钢材价格平均售价3 400元/吨左右,比年7月下降了43%。

四是工业用电量和货运量下降。

一季度全省工业用电量11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6%;货运量总体下降,虽然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0.32%,但公路货运量4010万吨,同比下降15.44%。

五是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上升。

截至2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218.07亿元,同比上升9.78%;产成品资金占用194.8亿元,同比上升0.23%。

二、从税收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工业税收增长主要源于工业经济发展,因此,工业相关税收运行情况可以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到国内增值税的主要税基为工业增加值,企业所得税的主要税基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水平密切相关,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业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状况,以下将它们作为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税种指标来体现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分季来看,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下滑趋势明显,至20一季度两税增速均为负值

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总体均呈逐季下滑态势,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速从四季度的14.50%跌落至2008年四季度的-13.05%,其间仅2008年三季度增速略有反弹,为5.61%,年一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为19.26%;企业所得税增速从20四季度的65.87%回落至2008年四季度的14.13%,其间各季虽能维持正向增长,但下滑趋势不减,最终2009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为-38.76%(见图1)。

(二)分月来看,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同比大幅回落,进入2009年以后两税均呈负增长运行

2008年以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月度增速同比均呈大幅回落态势,其中,国内增值税仅2008年7月同比增速高于上年,且除2008年1月、7月、12月三个月份外,其余各月均为负增长,2009年1月降幅最大,为-38.69%(见图2);企业所得税仅2008年8月、9月同比增速高于上年,整体来看虽然各月增速不高,但当年有10个月保持正向增长,进入2009年以后,企业所得税开始负增长运行,前3个月降幅分别为26.26%、57.14%、45.02%(见图3)。

三、从重点税源企业经营状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甘肃省工业结构较为单一,有色、钢铁、煤炭、石化、电力等重点支柱行业为重要的纳税主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重点企业经营形势较为严峻,产量增长,产值下降,效益下滑。

据税务部门统计,,甘肃省纳税百强企业累计缴纳税收收入190亿元,同比下降3.55%(上年为增长41.6%),占全省税收收入376亿元的50.5%(上年占比为56.7%),其中77户企业来自于第二产业,纳税合计172亿元,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90.9%。

因此,以下从纳税百强企业中选取上述重点行业的个别代表企业,通过着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来进一步体现金融危机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对有色金属企业的影响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

公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首位,2008年累计纳税285 252万元,同比下降26.70%。

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在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下,镍价从2008年5月下旬的约21万元/吨开始震荡下滑,12月末,金川公司镍出厂价降到6年以来新低,基本恢复到1月份的水平,约为8.2万元/吨。

进入2009年,在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下游行业需求稍有增加,1月份镍价略现回升,但之后开始回落,至2月末又下降至8.6万元/吨。

二是市场需求疲软,产能相对过剩。

供给方面,随着开始的镍价大幅攀升,全球大型镍项目逐步建成投产,产能扩张较快,世界金融统计局公布,2008年全球精炼镍过剩5.41万吨。

需求方面,国际国内经济起色不大,国内几大不锈钢企业减产,导致国内镍需求平淡;同时镍价两年前开始的持续攀升催生了大量替代品的出现,镍产能相对过剩。

三是削减产量。

针对现状,金川公司不得不采取严格执行以销定产,适时适当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同时还进一步降低镍产量,2008年镍产量比原计划减少2万吨,新增的冶炼炉也已停止投产,另有两台高炉装置被改为铜冶炼。

(二)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省重要钢铁生产企业,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8年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第7位,累计纳税61 362万元,同比下降22.82%。

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2008年产量首次下降,2009年开年产量仍然萎缩。

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机电、汽车等用钢行业萎靡,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销售不畅。

酒钢公司从2008年11月份起,实行限产策略以应对低迷的市场形势,2008年全年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下降7.37%、4.97%和2.95%,而―年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4.1%、29.3%和29.5%,2008年产量出现首次下降。

2009年1―2月份,企业的产量仍然较低,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同比下降8.7%、9.4%和8.3%。

二是钢材价格持续疲软。

从2008年7月初开始,钢材价格开始大幅回落,继而出现暴跌,如螺纹钢价格由最高5 875元/吨,下降至3 700元/吨,跌幅达37.02%。

2009年开年在刺激政策和利好信息的拉动下,2月8日螺纹钢价格涨至4 100元/吨,之后几个交易日价格持续下行,3月中旬单价跌至3 600元/吨的低位,下旬虽微幅回升了50元/吨,仍低于2008年12月时的最低水平。

三是出口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欧美、东南亚等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钢材产品需求量减少,酒钢公司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出口贸易严重萎缩。

尽管国家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了67个税号的钢材出口关税,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主要出口地区需求总量缩小,钢材出口环境较为严峻。

据了解,酒钢集团公司从2008年10月份起,与东南亚贸易进口商再未签订新的出口贸易合同。

(三)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华亭矿区是甘肃省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全国13个重点大型煤矿之一,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是华亭矿区最大的省属国有大型煤矿,2008年居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榜第14位,累计纳税26 396万元,同比增长106.04%。

由于2008年煤炭紧缺带动其价格一路攀升,金融危机对煤炭企业的负面影响从2009年开始才有所显现。

一是生产销售降低,库存积压严重。

2009年1―2月原煤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238万吨和21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7万吨和61万吨,2月底库存原煤110多万吨,高出去年同期120%,积压较多。

煤炭销量大幅下降,直接导致销售收入和利润减少,集团公司效益回落。

2009年前两个月,华煤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同期减少3 500万元和2 600万元。

二是产品价格不断回落。

2008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空前旺盛,煤炭紧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带动价格一路攀升。

之后,煤炭消费行业紧缩,煤炭需求减少,该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几次下调煤炭价格,如目前混煤价格已由2008年9月的690元/吨降至420元/吨。

三是各方面需求缩减。

金融危机使煤炭消费市场进入严冬,从总体形势看,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四大主要煤炭消费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大幅回落,煤炭需求减少。

另外,由于实体经济下滑和市场转冷,铁路系统不断缩减运力,要开拓周边市场、追加销量比较困难。

同时,本地销售情况也不乐观,需求企业之一的华明电厂资产负债率已达到115%,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华亭西华发电公司只有一台机组运行,年用煤量仅维持在80万吨左右。

四、原因分析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推动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已显露出积极信号,但从甘肃省工业经济有关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对甘肃省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正在加深,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艰难时期,甘肃省经济运行与全国经济运行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环境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底,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仍在持续下滑。

尽管国家和省内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领域出现回暖迹象,但市场总体疲软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二是甘肃特殊工业结构影响。

以原材料、化工为主的单一工业结构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甘肃省经济运行主要倚重于工业经济发展。

而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较小,“两高一资”产业比重占到了工业总量的80%以上,这种工业机构,势必导致甘肃省经济回升总比其他省市慢半拍。

五、对策建议

(一)用足用好现有政策。

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继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今年又陆续下发了钢铁、石化、有色、轻工业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开展了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实施了铝锭等重点工业品收储计划。

甘肃省在支持工业发展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全省工业稳定发展的意见》,下发了《关于实行重大项目互保共建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省物价局出台了实行峰谷分时峰谷电价的有关办法。

企业应认真学习,研究吃透国家和省内出台的各项政策,并积极关注政策变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努力在政策中寻求发展商机,趋利避害,加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调整。

一是要抓住国家在内需拉动、产业升级、投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的机遇,特别是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上给予优势产业支持的机遇,抓紧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

二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结构,既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又为加快发展夯实后劲。

篇7:外资保险对国内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外资保险对国内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前不久,中国保监会对外正式公布入世后中国保险的对外承诺,尽管在此之前的大部分内容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但对于中国保险企业来说,这一刻依然感到了强烈的震撼。这就是中国保险业的开放时间已进入倒计时。外资保险给我们带来什么?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保险部负责人尼盖尔·依斯顿日前指出,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对内、对外进一步放开,保险产品需求将会大幅增长。他认为,随着GDP保持持续增长,中国及亚洲国家将是世界上最可能持久成长和提供非寿险和寿险、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需求的区域。中国保险市场巨大的急需保险群体,在加入WTO后将使各保险公司在亚洲市场的选择机会更大。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将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入世后,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蜂拥而入的外资保险将愈来愈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19家外资保险公司,27个经营机构正式营业,3家外资公司在筹建之中,另有100多家外资公司在中国建立了代表处。

有关业内专家认为,洋保险的进入不仅带来了管理、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变化,而且对整个中国保险业的结构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改变国有保险公司的传统体制。外资的快速涌入迫使国有保险公司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其次,国内保险业逐步向业务专业化方向发展。外资公司凭借丰富的专业化管理经验、成熟的技术、雄厚的资金,迅速占领市场制高点。而国内保险公司也应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从粗放式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第三是外资保险公司将为中国保险业培训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外资公司以领先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营销手段培养出一大批人才,这批人才有可能回流到内资企业,提升国内保险公司的人员素质。第四是促使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形成一体化趋势。竞争的加剧,承保利润的降低,将促使国内保险公司由传统的提供保障服务,逐渐向综合金融理财服务过渡,理财管理费和投资收益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将成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体现。第五是保险中介行业将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外资进入后,市场的旺盛需求将促使开业的保险中介公司越来越多,成为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资保险会丢盔卸甲吗

目前全球最大的25家保险公司全部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任何一家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总额都高于我国整个保险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量。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均具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经验、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

中国入世后,中资保险公司会一败涂地吗?

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指出,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据调查,即使在完全开放的保险市场国家,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最多也不过10%,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正在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随着保险法制的不断完善,保险体制的不断深化,相信不需要多久,中国保险企业能够达到与外国企业进行平等竞争的水平。

《亚洲周刊》最新公布的2001年度“亚太地区最大100家人寿保险公司”排名显示,中国内地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3家进入前30位,其中中国人寿排名第13位,平安保险位居第23位,太平洋保险排列第28位。

荷兰国际集团亚太区区域总经理吴志盛说,从新加坡及台湾等地区的经验看,保险市场开放后,本地保险公司依靠自身的优势仍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样中国入世后,尽管外资会分得一杯羹,但国内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外资的管理技术、资金运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经验,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信誉、险种特色等方面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量仍保持着市场份额的90%以上。前不久,在北京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有48.8%的人表示,外资保险进京后,在服务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在中资保险公司投保。因此对国内保险公司而言,国外保险公司的进入并不可怕,国内保险公司完全有能力赢得这场胜利。

外资保险开始集体登陆

事实上,中国保险市场并不是从中国加入世贸才开始开放的。就当全球保险业因为“9·11”恐怖事件遭遇重创之时,就有8家外资保险公司同时获得了在华营业执照。

分析人士认为,在9月17日中国入世谈判全面完成一周之后,中国政府为保险市场准入再开绿灯,并且空前多地一次发放8张许可证,显示了中国政府忠实履行承诺的诚意。同时这也意味着外资保险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已经全面展开。

中国的保险市场历来被国际保险业公认为下一个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因此他们早已对此虎视眈眈,并不惜耗费巨资拓展市场。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拉开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军中国的序幕,上海成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市场。此后,开放区域扩大到广州,深圳也有了外资保险营业机构。根据当时有关规定,外资保险在中国申请设立营业性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即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资产总额50亿美元以上、在华设立代表处3年以上(后改为2年)。

中国加入WTO谈判的成功,无疑为外资保险公司顺利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保险业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外资保险公司匆匆涌入的脚步声。

其实,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后,无论它在几年内能得到多少保费收入,相对于他们巨额的全球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外资保险公司看中的不是这些短期的利益,而是将眼光瞄准了更远的未来。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是他们坚持不懈地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大诱惑。

现在中国保险业人士普遍认为,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冲击,这就是流失一部分人才,丢掉一部分市场,初期受冲击较大。

外资保险公司要在中国开展业务,必须要依赖本地人才,因为这是由保险业这一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对外资保险公司来讲,最直接的人才就是目前国内保险业的精英们。由于这些保险公司具有待遇等方面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估计会有大批保险人才流入这些外资保险公司。

对于这一冲击,保险业人士普遍认为必须对目前保险公司的体制、机制进行彻底改革,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同时他们也认为,保险人才进入外资保险公司也并不全是坏事,因为这些人在外资保险公司会得到充分的锻炼,但他们在外资保险公司很难达到最高的管理层,因此也有可能会返回国内保险业,近几年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从这个角度看,外资保险公司还为我们培训了大量高级人才。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肯定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人们也应该看到整个市场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迅速扩张,因此这个市场是一个相对的市场,业务绝对量是在增加的。以中国人寿为例,过去它是独家经营,后来加入平安等保险公司之后,它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但其总量却不断翻番。

股份化——中资保险公司发展方向

外资保险的大量进入,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讲也许就是一次机遇。

在和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国有保险公司的体制和其他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三家国有独资的保险公司。由于他们在市场上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因此他们的状态如何关系到整个保险业将以什么样的表现迎接外资保险的挑战。

种种迹象表明,将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改造为股份制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保险业的共识。在目前股权结构单一的情况下,这些国有保险公司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经营机制的不灵活,又使得这些公司在业务拓展上步伐较慢,经营绩效不佳。在这种恶性循环面前,惟一的出路就是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据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改革方案已经酝酿多时,不久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

而对于那些新兴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来讲,尽管他们没有国有保险公司的包袱,但这些公司在股权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在经营机制上与外资保险公司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这些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改善股权比例,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提高决策和经营能力。目前新华、泰康两家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完成了增资扩股,吸引了一些外资进入,在经营和管理上已经初步显示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这些保险公司也正在积极筹划上市,以求进一步扩大资本金,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司的监督。

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日前提出,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将加快国外资本的流入和技术输入,促使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重组,推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将为我国保险业提供难得的市场契机和广阔发展空间。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会带来完善的内控机制、审慎经营原则及先进的经营理念,促使国内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速保险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新的业务增长点。

作者:不详 加入时间:20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