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嫣黄散文

社会主①接班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社会主①接班人”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那片嫣黄散文(共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那片嫣黄散文

那片嫣黄散文

三月薄阳,懒倚闲窗,一束微寒中,忽一眼惊觉“故人”携香远来,顿时,心便也飞了出去。寂寂清野上,那本不惊艳的一片嫣黄,却令人十分惊喜。思念已久,相见甚欢,凝视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你――早春的油菜花,我欲语万千、却又无言。――――题记

油菜花开,始觉春来。往日素凉清寂之心,不由的舒泄出柔风细雨般的诗怀,一声喜,一声叹,平平仄仄、叠叠绵绵,轻轻的飘向那片芬芳的花海间。

眉染春烟,心绪翩跹,眸忍湿寒,记忆阑珊,俯首倾听,临香叩问:我来了,你可喜欢?

你依旧古雅清逸地摇曳着醉人的芬芳,无惊无喜亦无言。我莞尔一笑便欣然,因为你的一茎一叶,一花一蕊,我都是那么熟悉,一如前世痴迷的恋人,不,更像今生的知己红颜,昨夜见我于月下独自赏寂寞、疏篱旁倚枝听花眠,今晨你就悄悄地送给我满世界金灿灿的春天。

心有灵犀,何须多言?你一抹嫣黄悄放,缕缕幽香静溢,我便感知到,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我回眸一笑,珠泪凝咽,所有的心事皆在你荡起的嫣黄花海中得到释然。你简单的美,弥漫着纯净的金,我何须羡慕一束百合的高贵?你馥郁的香,散发着绵柔的暖,我何须再寻两朵玫瑰的浪漫?

曾经的你,若那打马踏花的翩翩少年,纯真无邪的笑脸闪现在篱院木门旁、乡间小路上、绿竹草亭前和垂柳溪水边.....

曾经的我,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少女,青涩的舞姿总是追随你净洁飘逸的身影而去,你总是把缕缕馨香织进我的花布衫,把点点嫣黄染入我的秀发。你就是我的初恋,蔚蓝天空下,我们一起唱着四季春风的歌谣,在心里默默地互许给你一个地老天荒的誓言。

人生的旅程沟沟坎坎,红尘路上风雨漫漫,不知何时,是你丢下了我,还是我遗失了你,你从我的视线中渐渐飘远,我也渐渐忘却了曾经的誓言。

流年似水,浮生若梦,几度繁华随风逝,过眼云烟终成空。弹指间,红颜已老,岁月亦寒,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时隐时现,可是“故人”身影何处寻?旧时光景何处看?今天,蓦然间发现久违的你,带着如初的笑颜携香而来,并深切的将我呼唤,叫我怎能不惊喜?叫我怎能不慨叹?叫我怎能不心若蝶儿向你飞去,去拥抱你带来的整个世界的春天。你依然是从前的那个美少年,而我却不是从前的那个无瑕女,满脸的浮世铅华,满裙皱的俗烟尘土,纵有千般思念,万番眷恋,面对清雅如初的你,我欲语万千,却又无言!

曾几时,在一片妖娆繁华中沉醉不归,在落寞孤凉中又追寻一片虚无缥缈的繁华,浸泡在红尘大染缸里渡着与世沉浮的人生。

曾几时,嘲笑携锄的痴,不解香丘的愁,而终有一天,自己却也作了那葬花的人。

曾几时,学会了伪装自己,用冷漠和淡然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而内心的火热却无法释放,感觉真的好累!好累!对镜窥视一副虚伪的面孔,觉得自己真的好丑!好丑!

曾几时,在如烟的岁月中,生怕自己被隔在时光的另一端,即使步履蹒跚,也拼命地一路前行,来不及回望被西风吹走的夏芳,也无心眷顾被雪泥掩埋的秋香,就这样,假装着坚强,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渐渐地,在泪水中才明白简单才是最真,平淡才是最美。渐渐地,懂得了只有在简单中体会生活的.原味,在平淡中活出个精彩,这才是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就像你――嫣黄的油菜花,任尘世如何喧嚣浮躁,任人们如何将你遗忘,依旧“空净自在于野,一半在泥土下安详,一半在春风里飞扬,不与梅竟芳,也不桃斗艳,不惊一尘,陶然天真”,以平凡的姿态绽放出不平凡的美,携一世清欢于寂寂清野上风雅自成,给向暖的人间带来第一抹温馨,筑就成春天第一道靓丽的风景。

经过四季轮回般的人生历程,在磨练中也懂得了是苦难造就了成熟的可贵,更懂得了该珍惜的如何来珍惜,该放下的如何去放下。今后的我不再轻误剩余的芳华,亦不再辜负未来的烟霞,定要活出个真正的精彩,活出个无敌的优雅。

此时的你,舞起嫣黄的花瓣掸尽我裙皱的尘埃,扬溢着无暇的清香洗净我满面的铅华。

此时的我,躺进你温暖的怀抱,再次共同唱响四季春风的歌谣,唱出人间真情的美好。

此时的天,蓝蓝;此时的风,轻轻;此时的云,淡淡。此时的你,若蝶翩跹,此时的我,似花嫣然。

此时的我,要此时的你,再许给我一小会儿的时间,我要换上旧时的布衣,做你如影随形的女子,

等我!好吗?

篇2:夕阳那片黄作文

夕阳那片黄作文

夕阳的那片黄,浑浊,惨淡。

仿佛那是属于我爸爸的。

爸爸已经将近半百了。与我相比,他确实老了。他也常常感叹,但他也不过分悲观,毕竟他较人有成功的事业,有温馨的家庭。只是,恐怕再幸福的日子,禁不住病痛的屡次袭击。每天的,他三餐应酬,不是酒便是肉,在烟雾弥漫的办公室徘徊。于是,他的脸上,有了纵横的`山川;他的眼里,有了密布的血丝;鬓上也爬满了白发。每日中午,家里浓浓的中药在鼻腔挥之不去;成打的西药也是形影不离。爸爸总是三两天说胃口不好,使不上力气。其实家里谁不知道,病魔侵蚀了那个曾为我们扛下一片天空的爸爸。

仿佛,我看到爸爸的身影走向了西方。背影与晚霞似也融洽。

我站起来,开始一次次的埋怨爸爸。为了不再让他摧残他的身体,无论如何,我也要让他往回走。

爸爸是那样的要自尊,他竟面对了我的频频责怪。他总是无言,接着摇头叹气。他只是说,我不懂包容。我想,我也只是为了他好。为什么他却也不能为自己想想,我确实不能理解。为什么,医生叮嘱滴酒不沾,他却除了应酬大醉后,还要嗜酒为习。为什么,在每次因病倒下后,依然烟不离口,还要为自己找借口和理由?

爸爸也许就是坚持着那份固执,闯出了自己的世界。这份固执也许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可他依旧是无怨无悔。一路上,也许真的有很多事,来不及也回不去。爸爸那日渐瘦削的体型,却让我一再心痛!

篇3:丹嫣的等待散文

丹嫣的等待散文

爷爷说,他要去把师哥带回来。江湖险恶,他总担心他被带坏。

那天,爷爷收拾行装去了。我为他在包袱里置了亲手做的绿豆饼,其实,一方面给爷爷路上当干粮,一方面,我知道师哥就爱吃我做的绿豆饼。他离开青城山这多时了,我真挂念他呀。真希望爷爷能把他给带回来。

爷爷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也没个音讯。我每天在青城山上等待,只有大黑狗漂漂陪着我。

“为什么还不回来?”我心里真担心。可是我的心里话只能说给漂漂听。漂漂好象听得懂,我看到它的脸上也绽着些忧伤。于是我就对它笑。它象我心情的一面镜子,总是跟我同甘苦。

半年后,爷爷没回来,师哥也没回来,倒是爷爷的师弟我的师叔和师叔婆来了。我赶忙把他们迎进了草庐,沏起了爷爷最爱的云雾茶。告诉了他们爷爷的去处。

原来师叔与师叔婆却是受了爷爷的拜托,前来照顾我的。爷爷这半年来漂泊红尘,看到好多不称心的事,爷爷心里的担忧更浓。说起爷爷的担忧,师叔婆说:“也难怪你爷爷,太多险恶手段,再好的人也难抵那么多的诱惑啊!何况,还有那么多想盘剥你的丝缕与陷阱,你不小心就会牺牲掉!所以说,风气环境不好的时候,最好还是守着这青城山,淡泊过日子的好!”

师叔却抚着胡子说:“也不必这么担惊受怕,彦恪那孩子心正,不是很容易受诱惑被教坏的!师兄也是多想了。总不能让这孩子象丹嫣一样,一辈子不出去飞,只守着这山水过日子!是鸟儿就该让他去历练历练!”

师叔婆道:“要是彦恪因为经历浅薄,给阱进去,当了牺牲品,看你心疼不心疼!”说时师叔婆一叹,“我总是盼望一切不如我们想象那样不好,可是老天偏老让咱们看到不好的,不用点心也不行!你说彦恪这孩子到哪去了?师兄都找半年了,都还没找到,我真是担心呢!”

师叔婆的话叫我也愁上眉梢,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却因为担心红了眼圈。师叔看到了,便怪师叔婆,“你这老婆子,何必说得这严重,看丹嫣吓的!”师叔婆便来安慰我。就这样,他们在青城山上又陪了我数月光景。期间爷爷让鸽子捎来了一封信,提到了他的多年好友“云中客”不知为何身陷囹圄的事,他自是不信的,因为他知道他的品行,可却终究进去了!爷爷很痛心,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却感觉到了那些风险性。他尤其为师兄担心了!加上师兄竟象是消声匿迹了似的`!我看到这封信心里更乱,我请师叔与师叔婆带我下山。他们终没答应。我只好依然圈在青城山上。

不久后青城山上迎来了早春的第一场飞雪,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的,所有的角落都铺上了琼玉。草庐里的芝兰却也在这个时候开了。我和师叔夫妇一起坐在屋子里品兰赏雪,一边喝着香茗。漂漂就坐在我的身边,这一场雪似乎带不来多少寒意,却莫明地冲洗了我心里的忧愁,我煮茶汤品清香,别样温暖。

后来,漂漂却突然叫了起来,并向屋外飞奔而去。师叔一敲水烟枪,乐道:“师兄回来了!”不消说,我是飞般跑出了屋,果然见山间雪白的山路上行来一人,真的是爷爷回来了。

我奔了过去,一头扎进了爷爷的怀里,忍不住地哭了。爷爷披着斗蓬,白眉上尚粘着雪花,我总觉得他沧桑了许多。爷爷抚着我的头,我看到他眸子里也有泪光。我们相携着走回草庐,漂漂快乐地在我们的身边跑着。

屋子里烧着炭,所有的门窗都洞开着。茶烟袅袅,兰色青青,这一切,映着屋外的飘雪,别样宁馨。

可是爷爷带来的消息却叫人肝肠断。“原来恪儿一直呆在俊义兄的身边,改了名,叫守成。俊义兄陷了囹圄,他受牵连,也进去了。没法搭救,说不清,这世上的事牵牵绊绊的,复杂。我也没办法,只好回来!”屋子里一下子沉静了。师叔只是叭嗒叭嗒地抽烟,师娘则给炭炉加了些炭,仿佛觉得冷。我拿起了翠瓷杯,轻轻舀起了茶汤,给爷爷端了过去。

爷爷象是渴了,又象是累了,一口喝了下去,便走向了他的榻。我给他盖好了被子。老人就这样睡着,眉眼间皆是疲惫。

不久,师叔夫妇下山回他们的老家去了。我本想去看师兄,爷爷劝住了,“咱就你这个孩子了,不要你蹈红尘,好好陪爷爷过晚年,等你……师兄回来!”他说到师兄时脸色伧然。

师兄会回来吗?我隐约觉得肯定会回来的,我也放不下爷爷单身在此,于是我还是照常过着日子。青城山上的日月轮转了好多天,青城山上的四季又轮回了好多回。漂漂从一只身子不大的小狗变成了一条身长一米的大狗,而我,也从稚嫩变得越发沉静理智。爷爷的一头发丝却渐有些黄白了。倒是一双眉眼更慈祥澄澈了些。

然后有一天,我在屋子前舂着米,突听得漂漂在山道里叫。我走到山前去看,一个身影映入眼帘,那样似陌生又熟悉,当我看清了他时,我红了眼眶,“回来啦?”那是个黑衣的中年男子,眉目已扫多年前的稚嫩,变得那样沉稳。他含笑看着我,点点头,说:“是的,师妹,我回来了!”我于是向他伸出手去,他便象从前一样牵住我,我们一起向爷爷的屋走去。屋子里,爷爷静静坐着,象睡着了。当师兄叫了他一声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白眉一动,睁开了眼睛。却也只是平静,“回来啦?好,好!”然后又静静坐着,垂眉,象是睡着了!

那天夜里,我和师兄一起在屋前喝茶观星,我又为师兄做了绿豆饼,我觉得日子又象从前一样美好了!曾经的不幸似乎都变成了一场梦!愿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下去!

篇4:那片小树林散文

那片小树林散文

在我们润鑫公司有一条从外面进厂的铁路,铁路旁边有一片熟生杨,这片小树林总是在微风的吹动下摇曳着绿油油的叶子,扑朔迷离,沙沙作响。它们曾不起眼,但却是我们刚参加工作时种下的那些小树苗,如今是时隔太多个日日夜夜后给我们的一种回报。回想100多个用8张大客车拉到公司的我们,已经来到公司快六年,那些刚到公司时的懵懂和幼稚,就和那些小树苗一样,那时这片小树苗真的还很小,可是它们却都伴随着我们的期许,如今长成了我们公司铁路一角的一道风景。

在公司傍晚里的稍有闲空,在落日那头的个旧山脉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在与岁月与日俱增不减的青春,我总是会带着一两个要好的同事漫步在这条有树林相伴的铁路上,吹吹晚风,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平坦奇特,感受着对公司的热爱之情,感受着岁月的年少轻狂。途径这条铁路上漫步的人很多,很多人围绕着公司散步都经过这条铁路,和我一样,感受着这片铁路旁边的小树林,感受着与自然贴近的心情。

对这片小树林的熟悉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有一天工作中,外协吊车要到我们公司的熟生杨旁边老铁路仓库施工,因为驾驶员的不熟悉,我第一次坐上了25吨的大吊车,指引吊车司机到达施工指定地点,在稍有歇息的空闲,我走到了铁路旁边。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小树林在烈日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动中,嫩油油的叶子一如既往地折射着太阳的光芒,只是我发现了这片小树林长得更茂盛了,似乎在我的回忆里面又改变了很多,只是没有改变的是那份依然的宁静。熟生杨属于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容易育苗,可扦插,只要给它一片土地,拥有光照、水分和土壤,它就能很快地茁壮成长,生命力显然很强劲。

我一边感受着阳光,一边又静静地地欣赏这片小树林,总觉得我们就是这片树林的一棵棵小树,这片小树林一直都在,我们也一直都在,这片小树林在这块土地上坚持,我们也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在从事着润鑫公司给我们提供的工作,默默地与青春同行,让岁月渐长,这片小树林见证着我们与公司风雨同舟共同甘共苦的感情。这片小树林,树是最能定其根本的,我的思绪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小学课本的《白杨树》,想到了那时童年里白杨树教会了我们的坚持,也想到了白杨树在沙漠里长成的那片绿洲。而我恍然大悟,长在我身边的熟生杨何尝不是我童年里的那些白杨树,由此我对这片熟生杨产生了由衷敬佩之情。我喜欢熟生杨的坚持,在这些年的青春岁月里,我们都改变了很多,离去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亦收获了很多,唯独没改变的是青春里像熟生杨一样的'那份执念。我边看小树林,边扭头观望我们公司附近的部队,军人把青春献给了军队,我们把青春献给了我们的云铝润鑫公司。因为值得,所以坚持,因为青春,所以不悔,因为不悔,所以在好好地坚持和拼搏,青春是一条选择了就该坚持走下去的路。

在五彩斑斓的青春年轮,虽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好活赖活都可以活,但既然来了,就得好好得留下些什么,这样在青春时才不会后悔,对人生才会觉得值得。我们在平凡工作我们都深知公司在水深火热的寒冬里连续走到现在,深刻体会到公司一步步挺着生产经营的不易,在严峻的外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围绕公司今年的工作主题,全力以赴打好“筑牢根基,盯实成本,扭亏保盈,决战必胜”这场硬仗。为求一席生存之地,只有我们广大干部员工加快转型、认清形势、甘于奉献、大胆创新、降本增效,发挥青春激情,对工作、对自己、对青春负责,不消极,困境面前依然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再艰难我们也要大步向前,这样我们才能紧紧扭在一起共克时艰。公司的足迹足以证明自己本身的刚毅,我们要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好好工作,领导对公司未来是有信心的,所以我们也同样有信心。在这片熟生杨小树林里,我想说,青春就得坚持,选择了一个公司,就好好与公司走下去,心甘情愿让青春激情燃烧,让青春如这片小树林的每一棵熟生杨一样,茁壮成长,我们一起长成一片美丽的林。

篇5:那片白桦林散文

那片白桦林散文

外面下着雪,洋洋洒洒的笔锋,把世界勾勒。在这缺少鲜花的季节,想起了那片白桦林。千姿百态的雪景,尽在白桦林里:那白雪点缀在枝头,白桦树开了花;倔强的枝条,撑起片片雪,是白牡丹?是白莲?

沿着克兰河畔,寻到桦林的身影。幽静的小道,铺着白地毯。随意地走,故意摔倒,放肆地打滚。钻天的白桦,洁净的雪花,飘散的白云。忘记了寒冷!世界被银装素裹,置身在公园,忘记是在天上还是人间?这是北方天气的性格,这是阿勒泰的风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

手扶着树干,让我触摸你吧。去年秋季,你洒遍了金黄,把一个个思念丢给这片土地。你就像一位高贵的少妇,白裙、金发,变换着身姿,把我吸引。拾起一片片秋叶,摆弄成一篇篇诗歌。晚风吹来,聆听你美妙的歌喉,和着鸟鸣,把思念吟唱。

夜幕降临,你守护着身下的灌木林,就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挺拔着身板。使得这宁静的边陲小城那么祥和,那么和谐。

在那炎热的夏季,这里一片阴凉。潺潺流过的克兰河,把一片白桦林分成六个小岛。山水相间,山林相拥,林水相映,金山银水的阿勒泰,怎能缺少了你的影子?慢慢走过小桥,桥下的小鱼在嬉戏,树上的鸟儿在鸣叫。仿佛置身九天之外,四季在这里忘记了一季。

春天,雪花还没有化尽,一些不知名的花草争相斗艳。这里没有人为的痕迹,这里是大自然的杰作。据记载,在四十年代这里曾经燃起战火。这些桦树就像革命战士,一个个站了起来。不到半个世纪,染成一片林带。

走在林丛里,我默记着、我瞻仰着,肃然起敬!谁说草木无情?你看这桦林,几经磨难,几经沧桑?

篇6: 那片撒哈拉散文

那片撒哈拉散文

我没去过沙漠,怕热,也背不动太多水。

刷牙、洗脸、洗澡、洗衣服,因为我是个爱漂亮讲卫生的人;对了,还得留点渴的时候喝几口,这都是次要的;差点忘了,还得带上“圆帅”我养的一只金毛,它可是只贵族血统的家伙,因为我得对它负责任,水自然就得双份了。

我去过撒哈拉,在三毛的指引下,那时候摩洛哥人还没打进来,撒哈拉也没想起来独立,它还寄养在西班牙的怀抱里。

没错,我是个想象力还算丰富的人,比起那些用双脚丈量世界的勇士,我也是个十足的懒虫,因为我怕麻烦,或者,我本身就是个麻烦。的确,我总是在为“要不要画个眼线”、“煮粥还是喝牛奶”、“高跟鞋再小0.33号就更合脚了”、“候机室的空调为什么不调高一度”这样的问题烦恼。我就是太忙了,很多时候都没人能替代得了,所以,我只能在别人的口中眼里文字背后欣赏风景。远方,于我而言,就是一份合同,一串数字,一个醒来就忘记的梦。

我想我不是孤单的,毕竟这么多年只出现过一个三毛,不过就是多走了几十个国家写了点人生感悟而已,怎么就红透了半边天呢?大概是像我一样的麻烦人太多了!懒?也不尽然,对于得失利弊我们可是从来都勤于算计的。那就是贪婪了,别说你不在乎马上到手的总经理职位,猜你也不舍得把买汽车的钱拿出来去流浪,因为我更是断然不会空着我千辛万苦买来的房子跑去睡帐篷的。

庆幸的是,我得了一场病。你或许会笑我脑子坏掉了,生病还那么高兴,我会语重心长的跟你说一句“多出去走走吧!趁着还有口气,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值得炫耀的了”。活着,身体和灵魂都安然无恙的活着。

那是八月中旬,我连续烧了一周,起初是38度多一点,后来干脆一个飙升到了差不多40度,我一个人在外地的酒店里拨电话给前台帮我叫车去医院,然后又自己给自己挂号,再后来输液吃药做化验,妈妈打来电话询问堂妹工作安排的怎么样时还得笑着说“放心吧,我记着呢!”,当时真的是又委屈又心酸,还是没忘记自我安慰的暗想“这要是一个人在语言不通的国外估计我就得等死了,更别说什么沙漠了”。那时候我怕极了“死”这个字,当医生拿着化验单严肃的跟我说“建议你回去再做个全面体检,尤其是血液。”不到一年前我刚被告知自己血小板不太正常,再加上小学妹刚在我安排的医院做完骨髓移植三个多月正在排异期,我甚至比医生更早地判了自己死刑。尽管后来证明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好好休养是必须的了,确定只是虚惊一场是在小学妹去世后的第六天。

被勒令休养的那些天,我把书架上积攒很久没来得及拆封的书几乎都看遍了,遇见三毛的那片撒哈拉的日期我不记得了,总之,我一度因为他跟荷西的爱情落泪,是羡慕,也有点嫉妒。不知怎地,经常一觉醒来就能看见那排用棺材板做的书架,还有破烂堆里捡回的废旧轮胎里坐着一个明媚的女子,她的男人是个留了满脸大胡子的年轻磷矿工人,女子正在为邻居家小孩偷穿走她的高跟鞋而气的哭笑不得,还有被山羊踩露的屋顶正有温暖的阳光斜洒进那个局促的小屋……那是一副色彩明丽的油画,以前我也是见过的,但是从来没像当时那样真切,仿佛一伸手就有一大捧黄沙滑过手掌的每一个细胞,在心里刮起了一场龙卷风。

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用旁观者的视角对焦这一路的风雨兼程,我是谁,来自哪里,又将要到哪儿去?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似乎从未有机会好好想想?我太忙了,太懒太怕麻烦,也太贪心了。

倘若时光也肯回首,我想等在曾经对今天的自己说声“抱歉”,芸芸众生,滚滚红尘,是我,亲自辜负了自己的一段似水光阴,在现实的诱惑中,在世俗的推搡下,心甘情愿又满心欢喜地。我仿佛是在三毛的那片沙漠里洗了个热水澡,毒辣辣的.太阳下没用一滴水,我哭了,却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就是因为找不到原因吧!眼泪大颗大颗的,然后汇成柱,流成河,从脸上落进心里。那是近三十年来我哭的最酣畅淋漓的一次,就连龙儿下葬的时候我也没那么“放肆”。我想那是一种释放吧!它迟了十三年,就好象唱歌总是跟不上节奏,内心深处的那些悲伤不过也就是慢了半拍,这魂还在,它还活着,只是,我曾以为它死了。

三毛说在婚后还要“我行我素”,荷西便答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了原本作风与性格的三毛对他就没有娶回家的意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却在世间的百转千回里活成了许多相似的傀儡。每个人也都曾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撒哈拉,与三毛不同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固执的以为它在将来的某一个偶遇,却又总是在每一个转身后才发现它早已斑驳成了那半卷曾经,一株会开花的草、一颗可结果的树、一条能捞鱼的河、一座会遇见的城,终究是有些羁绊于来路横行霸道的,终究我们都不是三毛,不敢在世人的注目下拾荒,亦不曾拥抱那个金灿灿的梦。

那个长裙拽地的女子,那个曾拒绝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自闭患者,爱她想爱的人,写她想写的故事,就连死,她也是要亲自动手的……多讽刺,我的撒哈拉曾一度在她的笔下。其他人呢?你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不是也在海子的文字中?

对于那些没能成行的旅程,还有不曾兑现的陪伴,以及贸然许下的承诺,我们总是有理由的,也往往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人生太短,时光仓促,不是每一个明天过后还有明天的,谁都无法料想这一世会在哪个转角戛然而止,想爬山了就去,想见大海也别犹豫,只要肯出发我们终是会到达自己的那片大漠孤烟直的。

还记得前阵子那封辞职信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啊!世界那么大,还不去看看?

篇7:银杏叶黄散文

银杏叶黄散文

踩着厚厚的积叶,不由感伤,转眼便是深秋,天空依旧雾霾的沉重,或许抬头望去,只有那金黄的银杏叶能给黑暗的天空带来一丝色彩,只惜,一阵秋风,叶子便漫天飞舞无不美丽,可随之的伤感便上心头,这个美太短暂了。

不喜欢北方的冬天,来的总是那么突然,甚至来不及备好棉衣,就寒风瑟瑟了!与冷比起来,恐怕最让人犹豫的便是灰蒙蒙的天空了。

有一阵子没看到太阳了,雾霾依旧,此刻倒是盼望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吹散整个阴霾,吹来蓝天白云,恐怕这是奢侈的。

半蹲伸手捡起一片落叶,金黄均匀,如果再来一米阳光,那么想必叶子一定是透亮的美丽。原来万物皆有支撑,好比人也需要阳光照耀,才可博得云开见日出吧。

不记得是第几个年头了,可是这一年银杏黄了,而我依然在这里,一场不变的停在这里,没有走下去的勇气,却也无法改变的状态。

太多的悲伤似乎都不在重要,太多的快乐似乎迟迟没有来到。

都说落叶飘零的季节,是回归故土的时候,于我,故乡是那么遥远,似乎在当今交通如此便利的.情况下,依然回不去,确切的说是无法回头。突然很羡慕漫天起舞的落叶,她们总是可以随风飘落到属于自己的土壤里,最后尘埃落定。

不想回忆,怕是辜负了最美的年华,事实也如此。或许自己一直以来都是犹若寡断的性子,总是在取舍之间徘徊,怕伤了别人,最后却伤了自己。

一日复一日,就这样耗着,八年,一个最美的年华,如今依然孤独。倒是有些滑稽的想到,昨天的日子11.11,大家嘴里喊着光棍节,看来我是当之无愧了。

很久不在写东西,文字如同心情,杂乱无章。放眼t望,银杏叶是极美的,来年也是极美的,而我呢・・・・・・・

篇8:黄豆黄散文

黄豆黄散文

“五黄六月去种粮,一天一夜顶半年。”这个季节正是故乡天气炎热,小麦收割的时候。割了麦子,村民并不急着打场,而是急着播种,抓住天时的有利时机,能让秋收作物取得丰收。

黄豆就是在这时间播种下去的,麦收后,不犁地,直接把黄豆播下地,叫贴茬子。谚语说,“五黄六月争回耧”。大致的意思是说黄豆播下去,一个来回扒开看看,豆子已翻身,极言及时播种的重要性。

种黄豆用耧,也称耧车、耧犁、耙耧,一种畜力条播机。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几部分组成。有一腿耧到多腿耧之分,而家乡人们使用的大多是三腿耧,一次可以播种三垄。一般是牛在前面拉耧,人在后面掌握播种。根据播种的多年经验,设置种子流出的速度。

炎热的天气,加上土地里湿热的温度,黄豆种子在泥土里面,吸足了水之后,就立即膨胀起来,很快就会发出嫩芽,钻出地面。虽然还有黄黄麦茬子的遮挡,一些野草似乎还在嘲笑刚刚露头的豆芽儿。生命的力量是无可阻挡的,要不了半月时间,这是黄豆苗都可以覆盖大多数裸露的土地。在这个中间,根据豆苗的出土情况,还有补种和间苗,以期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让这些可爱的豆苗们都有一个和谐的生长空间。

施肥、除草、喷洒农药这些环节也是缺一不可的,这些农活都是费时费力的。天气炎热,村民们都会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时间合理安排农事。譬如除草,最好是晴天,火光光的太阳照着,人被晒得脱皮,那些曾经嘲笑豆苗的杂草们也被晒得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一锄下去,连根拔起,太阳一晒,瞬间一命呜呼。如果是傍晚时分除掉它们,经过一夜的露水滋润和反醒,有些还会活过来。

到七月份的时候,黄头苗已经长满了土地。一些紫色的黄豆花儿开始在叶子的根部和主干之间开放,黄豆花是轻盈的,不爱张扬,不像一些牡丹、荷花那样,傲娇的把花朵开到顶部,只想开到天上去,让所有人都看到。

芬芳的花事,一层一层地开着,黄豆荚就一层一层地结着。而这时,黄豆虫就偷偷的出来了,幼虫时先是把黄豆叶子吃成一个豁牙一个豁牙的,如果虫子盛行厉害,不仅会把叶子全部吃光,也严重影响黄豆的产量,甚至会绝收。无论怎样的捕捉,总有一些狡猾的黄豆虫成为漏网之鱼。黄豆有“豆中之王”之称,被人们叫做“植物肉”,营养价值最丰富。黄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为其他粮食之冠。所以也把黄豆虫养得青青胖胖,捉回家去,是鸡鸭的美餐。据说,在火堆里烧烧,香里很!但看着戳破身体后满是青色的汁液,吃起来是要些勇敢精神的。但秋天后黄豆虫,进入泥土后冬眠,变成了身体僵硬头回转动的褐色的摇头虫,成为小伙伴们的玩物。摇头虫的头部有一个挂钩,类似笔帽的挂钩,我们会把它挂在衣服上面,手背到后面,摇头晃脑学老师的样子,十分搞笑,成为孩子们经久不懈的剧目。

黄豆没有成熟的时候,颜色和豆荚一样,也是青色的,随着阳光的照射,蓄满了光合作用的养分后,豆荚逐渐变成黄色,这时候黄豆才找回真实的自我。

黄豆的叶子都落完了,颗粒饱满的黄豆逐渐收缩肌肉,等到大部分豆荚几乎快要干的时候,就是收割黄豆的时候,收割黄豆最好选择在早上,经过一夜露水、地气的润染,黄豆荚是柔软的,不扎手,重要的是豆荚也不易裂开,就少损失豆子。从种到收,经过了多少汗水和辛苦的劳作,到收获的时候,是不能够再让果实损失的。记得家乡有一句话叫“焦麦炸豆”的时候,意为即将收获的关键时期。

即将成熟的黄豆,是饥饿的童年所有小伙伴觊觎的对象,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黄豆成熟的季节,从“偷”开始,到捡,到扒豆杆垛,豆香弥漫心田,直到下雪天。

割回的黄豆要放在宽阔的场地晾晒,让后用木棒、桑杈进行捶打,家乡有句俗语叫“挄”,把黄豆从豆荚里弄出来,保持了良好的豆形。当然这都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状况,也充分反映了耕种的艰辛,收获的艰辛,和农民的艰辛。

对于农家来说,黄豆不是主粮,比不上麦子、包谷、红薯这些主要果腹粮食的重要性,但它却在生活的调剂上担纲主演,那一家有个半缸黄豆,那可是了不起的一笔财富。

隔三差五,邻村的豆腐挑子都会在村里转悠,“换豆腐了,换豆腐了……”听到叫卖声的村人用瓢挖出半瓢黄豆,来换豆腐。用钱来买,当然是可以的,但那是人们手里普遍没钱,更舍不得。家庭生活条件好的话,隔段时间还能换点豆腐打打牙祭,调剂一下苦涩的生活,条件差的家庭,一年四季到头来,也换不上几次豆腐。在我家境困顿后,上学的学费都捉襟见肘,更没有闲钱来改善生活。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总是炒个鸡蛋,再到村东头广银家打块豆腐炕了,算是待客的佳肴。

平时村人不舍得吃豆腐,但年下可是少不了的主要菜肴,豆腐可以做菜、拌馅儿、炸丸子,炸豆腐,既是做一个青菜炖豆腐,也是无上的美味。豆腐让人百吃不厌,有一个笑话,一个人爱吃豆腐,说豆腐是他的命。有一次走亲戚,上了盘豆腐,上了盘肉菜。他一直吃肉菜而不吃豆腐,亲戚问他:“豆腐不是你的命啊!”他笑着说:“有肉吃我命都不要了。”

磨豆腐是年下的重要大事。在老家过年的民谣中,“二十三,炕锅烧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年事已近,快接近春节了,磨豆腐已经提上重要日程。

由于冬天温度低,需要提前两天,先把精心挑选颗粒饱满珍藏了半年的黄豆泡在清水中,如果加上一瓢温水,效果会更佳。一般情况下,多年约定俗成的做法,需要磨多少豆腐,有没有特殊的用途,村人早已筹划得当,泡的豆子分量也就基本适当。

我懂事的时候,已经不再使用驴拉磨盘那种原始的磨豆浆的方法。我见到的是,将泡涨的黄豆,倒进粉碎机中,强大的轰鸣声震破耳膜,一会儿功夫黄豆就变成了白色的豆浆。邻居二伯人称“老粉匠”,在各种制粉磨浆的工艺中,堪称一把老手,经验丰富。现在社会提倡的“工匠”精神,是希望在某个领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而在我们家乡,在某个领域有所专长,皆被称为“匠”,是对手艺人地位的认可,更是对技术的肯定和赞赏。诸如我们村就有木匠、粉匠、铁匠、窑匠、簸萁匠等,岭岗村有一劁猪娃儿,称骟匠。二伯曾回忆说,“过去年下磨豆腐,驴歇磨不歇,进腊月开始一支忙到年三十。现在用粉碎机,真是快里很。”

将磨好的豆浆再用细密的纱布过滤后,将豆浆和豆渣分离。一般情况下,豆渣作为牲畜的饲料。有的家庭还将豆渣加入其它原料在锅里炒制,也是一种美味。

将豆浆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到这一步,是目前城市中饮用的豆浆。加入石膏等做成的卤水,叫点卤。当然,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最显示水平的就是这一道工序,大多凭肉眼观察,经验使然。卤多了,出豆腐少,豆腐口感差;卤少了,豆腐不能成型。点卤之后的豆浆,隔一段时间就变成豆腐脑。把豆腐脑放入固定木架子包豆腐的布中,包好,用石块压紧,慢慢沥干水分,成型后用刀切开,就成了一块一块的豆腐。

在做豆腐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做豆腐皮、豆筋、豆腐干等。而对于村人来说,豆腐一般都是大众终极的目标。豆腐,可凉拌,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爽口、怯火,地道传统下酒菜;可炖、炒、炕、加入青菜更佳;可以过油炸成金黄金黄的豆腐块,然后蒸煮均可。正是豆腐具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所以可以百搭各种食材,或主角或配角,都可以成为美味佳肴。

在农家,秋天的晒豆豉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记得小时候,母亲连续几年晒豆豉的经历,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效果往往不好,最后就不再做这一项出力不落好的事情。炎热的夏季,正是食品发酵的大好时机。母亲将去年剩下的黄豆,挖出两瓢,细细地进行挑拣,把杂质和瘪豆拣出,防止这些东西在晒酱时“捣乱”,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事总会发生。把黄豆在锅里煮熟,在篦子上晾干。用上好的白面做成熟的面饼。从村头的沟里割回长势茂盛的黄蒿,蒿子发出清苦的气息。我不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是不是从这种植物里提取出来的?母亲把黄豆、面饼,放进一个釉瓷罐中,封闭严实。然后放在灶火盛放柴草的一角,用青蒿包住,覆盖上麦糠杂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青蒿的清苦气味会慢慢浸润到发霉的黄豆中,做出的豆豉味道会更独特,更好吃。

霉透了的黄豆,一改光鲜、闪亮的样子,变成皱巴巴、黑不溜秋的模样。就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突然变成了糟老头。萃变过程,使它布满了历史的沧桑,有了厚重和岁月沉淀的痕迹。

把霉豆放进一个敞口的釉瓷盆中,加入凉透了的盐水,外面覆了一层塑料薄膜,主要防止蝇子产卵。每天早上,吃过早饭,露水隐去,太阳突出热气,母亲掌握着时间,把盆子抱到东边福顺歌家的菜园里,这里地势较高,设有围栏,没有树木的阻挡,既可防止猪呀羊呀,或者鸡鸭的偷食、弄翻,还可让太阳充分地照射。

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晴天晒,雨天进屋。小心翼翼像伺候自己的孩子那样精心、细致。哪怕有半点闪失,就会前功尽弃,把两个月来的艰辛付之东流呀。但往往有失算的时候,豆豉快要晒成的时候,突然发现里面生了许多小蛆。母亲耐心的将小蛆拣出,但这些小动物十分狡猾,仿佛有9条命似的,生生不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无奈之下,本来想放到冬季用来佐餐的豆豉,只得提前享用,用葱花芝麻油炸香,把豆豉炒制,里面的小蛆也是很香,刚出锅的馒头粘上炒豆豉,简直可以说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也有顺利的年份,晒好的豆豉能一直保存到第二年的春上,青黄不接时候,豆豉成了餐桌上便利的菜肴。从投入到产出的效果来看,费了好大劲不一定有好结果,还是得不偿失的。随着人们生活的好转,豆豉成了调接口味的东西,直接买来现成的享用,体现了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像过去自给自足经济时代,啥东西都要靠自己一双辛勤的双手去制作。

对于黄豆,我是讨厌的;对于黄豆,我又是喜欢的。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对黄豆而言,有矛盾的认识;黄豆对我来说,不是忘恩负义的“始乱终弃”,而是初始讨厌后来喜欢,像中国传统的婚姻,慢慢处出了感情。

“小娃没娘,说起话长。”听母亲说,幼年的我瘦弱不堪,奶水不足,又没有其它填充的食物,饿的嗷嗷叫。那时还是还是一个大家庭,有老奶、爷爷、伯父、叔叔和父母。大人们承担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总是吃不饱肚子。每天中午,是小麦和黄豆面杂面条,丢了许多红薯叶。母亲总是在满是菜叶的碗中,找出一些尚保持面条形状的杂面条,放在儿童座椅的前面,饥饿的我抓起就吃……黄豆面条听起好,其实难咽,也不好消化。长期的食用,对豆腥的味道十分反感,直到长大后许多年,无论是什么样的杂面条,我都不喜欢吃。用外婆的话说“小时候吃伤了”。

从记事起,对黄豆却没有丝毫的嫌弃,而是和小伙伴千方百计到秋天的原野去搜寻黄豆。黄豆快要成熟的时候,偷上几棵黄豆,放在野地里找来的树叶树枝干草堆上,点上火。听着树枝燃烧噼噼啪啪、树叶杂草滋滋的声音,看着火苗腾起……大概十来分钟的时间,毛豆就可烧好。待火停了之后,还要再等一会儿,把豆子焐熟。性急的小伙伴们,不害怕滚烫的火烬,急忙在灰堆里扒一个豆角,掰开,用嘴吹着热气,放在嘴里咀嚼着,“熟了熟了,香里很!”而小伙伴中的`带头大哥,漫步经心地说:“都闪开点,别烧着烫着了!”他脱下布衫,双手抓住衣袖,像一面芭蕉扇,忽闪几下,把草灰吹尽,始见下面烧熟的黄豆荚。

于是乎,一群小手伸上去,捏住还在冒着热气的黄豆荚,剥开,把豆放进嘴里。吃是都会的技术,一会儿扒找完毕,不过瘾的还用树枝再清找一遍。只听见一片嘴巴的吧咋咀嚼声,再一看,嘴圈上,鼻子上,甚至额头上豆都是黑色的灰烬,成了大花脸。逗趣的小伙伴们还不时用黑色的小手往别人脸上抹灰,一时玩的兴起,大家别提多高兴了。但这些事情,是不敢让大人知道的,往往是藏在离村子较远的地旮旯里、河沟,回家前每人都记着找水把脸洗干净,不能让家长看出猫腻。

后来读书时,读到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曹植的才华所折服,为因帝位不顾兄弟亲情而感叹。当时的我们,却是将豆萁、豆荚放在一起烧的,也有点“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对于孩子来说,“偷”是不光彩的。到收割后的地里捡拾遗落的黄豆,那是天经地义的好事,父母是鼓励的。捡到的干黄豆粒,自然是拿回家,放在家里的大堆中,作为以后生活的贮备。有些还不太熟透的黄豆,小伙伴们依法炮制,和前边方式一样,在田间地头烧着吃,大人们也有时过来凑个热闹,这是正大光明的,没有了“偷”的乐趣,也就有些索然寡味。

再就是冬天没事的,几个小伙伴相约,跑到打麦场黄豆杆垛里面,用棍棒翘起豆杆,扒拉还留在里面少许的黄豆粒,这个过程收获甚微。也会有个别当时没打净的豆杆,拽出来,把豆粒拨出来,等积攒够一定数量,找一伙伴家把黄豆炒了,炒黄豆是当时农村零食中,最为高档的一种,嘎嘣脆,炒熟的黄豆豆香满嘴,散发的气味能弥漫一个屋子。

最为高大上的皇族级食物,叫驴打滚,后来了解了一下,和北京的名小吃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取其豆香却是一样的相似。

先在锅里把黄豆炒成焦黄裂口,黄豆放凉后,放在适量的白面糊中搅拌,加上盐和调料,然后锅中放上油,进行煎炒至熟。油的香、面的香、黄豆的香,巧妙的融合一起,我不知道粗糙的村人是怎么想起做这样一道费力气的小吃。这是我记忆中最复杂、最美好的食物。但这种食品,只有少数的高人才能做到极致,一般的不是面多了,就是黄豆不焦,要么咸了淡了,犹如《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东家之子”,掌握不好一个恰到好处。

文章的最后,普及一个黄豆的知识,黄豆又叫大豆,中国是黄豆的故乡。古时候的黄豆称菽,为五谷杂粮之首,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收有西周时代的诗歌300余首,其中多次提到菽。于18引入美国,目前美国大豆产量世界第一。

转基因大豆是否可以放心使用,不是我探讨的内容,也不是我这位文学爱好者研究的范围。但从文学来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本质,本质本色的东西,总归是好的。

篇9:黄地毯散文

黄地毯散文

昨天这片里土地还是沉沉的黑色,如今已是满眼的黄。我知道,秋已经很深了,深到了银杏树的骨髓。秋也会随着一片树叶颜色的加深而加深。其实,我早已被告知,秋天已经来了。当一株草尝试着去把它的水分蒸干,消融掉它在这个季节里所有的收获;当一袭清风尝试着穿透我的每一条衣缝,顺着我的脊背摩挲,秋天就已经存在于我的生活中了。只是我对它已经麻木了。或许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去关心。

我可没有秋那么悠闲。它可以不顾一切地去摧毁一个季节里的全部绿色。它可以“点叶成金”。它可以令你一毛一骨悚然,使你畏惧。它甚至可以冷却掉一轮暖热的烈日,让蚂蚁、青蛙、蛇去冬眠,让农夫、村姑去为他们的生活囤积粮食。秋把一切都收拾停当,最后,为自己留下了一个空旷的世界。

那么,对于一片叶子,诸如众多叶子中的银杏叶,秋又能把它怎样呢?换个角度来说,这娇一小可人的叶子,秋忍心去蹂一躏它吗?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相信秋必有它的可爱之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秋也不能例外吧!这貌似是一个完美的推理。可是仅仅经过一个夜晚,它就把我的这个推理彻底地推翻了。就是那一个夜晚,本来的一树黄叶,如今已荡然无存了。地面碎碎地铺就了一层“黄地毯”。我这才感觉到自己对秋天的容忍是多么可笑。起初,它尝试去染黄一片银杏树叶的一个小小的'边角,我以为它只是在跟树叶开玩笑。后来整片树叶泛起了土黄|色,我只把那片叶子当做一个另类。直至它染黄了整棵树的叶子,我还以为黄叶是要比绿叶美得多、尊贵得多。只有在我完全失去那一树的叶子,我才发现自己的错误。

我不是林黛玉,没有葬花的嗜好。对于已逝的东西我不喜欢唉声叹气地去惋惜。我知道,这样并不能使它重新回到我身边。我走下台阶,像是走向一座b冢,而这座坟墓正是秋的“杰作”。踩在“黄地毯”上可以听到树叶哗然作响。尽管这些落叶不至于搁脚,但是,倘若把我的心赤一裸裸地放在这块“黄地毯”上来回滚一动,能不感到扎裂的刺痛吗?也许就是这一刺痛使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些离开了树枝的叶子并没有死。我怀着惊喜的恐惧拾起一把树叶,攥在手心里,还是阵阵碎裂的声音,然而,这声音却给人以期许和希望。无论是被踩在脚下的,还是被攥在手心里的都在为它们生命的最后葬礼而挣扎。这是多么伟大的一股力量啊!难道这就是被称作回光返照的最后挣扎?

在这一场秋天的洗劫中,我不仅误解了秋,还误解了银杏叶。

没错,秋是冷酷无情的。它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对你特殊照顾,不会因为怜惜你的美而放弃对你的戕害。秋的这种不讲情面也正是它公正的一面。我们无权去指责大自然的任何行为或有不妥。毕竟我们不可否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道理。也许秋的这种做法正是想让我们的世界更长久地生存下去。

每一条生命都得经历秋的历练方能强壮。我似乎也小觑了银杏叶的坚韧。秋不会怜悯任何一条脆弱的生命,同样,一条值得尊敬的生命也无需任何卑劣的怜悯。我既然选择去欣赏它曾经的华美,就没理由去怀疑他的坚强。

当一条生命即将迎来它的终点,我们要清楚,接下来会出现的是冲洗而不是终结。树叶无论是枯萎还是凋落,或是铺成“黄地毯”,它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高傲地生存下去,不会为求得一个季节的怜悯而卑躬屈膝。我想,每一条生命的终点都会如此高傲。我们对任何生命在它季节行将结束的时刻的怜悯都显得多余、无力。如果我们有幸邂逅这种场景,请不要痛哭流涕,我们只需见证这一结局。

“黄地毯”是这个季节里的一个精致的收尾。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一收尾而谋篇布局,这样才有了如此鲜艳的“黄地毯”。

篇10:心,那片海散文

心,那片海散文

最近单位一直很忙,有几天没有写东西了,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我依然喜欢着这种自言自语的方式。总想拿更多的时间去打理和梳理下自己的一切,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强颜欢笑的告诉自己,算了吧,何必呢?!

看多了,听的多了,也就没那么想不开的了。不是对什么都没了感觉和兴致,只是自己真的觉得需要改变些,就如窗外的天,时而晴空、时而阴郁。无论怎样改变,我会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韧、更勇敢。不论走到世界的消亡,还是时间的尽头,我都会相信,我会找到和拥有属于我的那片天空。

生活不会因为谁而改变或停止,时间流逝,终会在我的脸上留在痕迹,我会笑对过往的.一切,一个男人所要拥有的是什么?内涵?气度?或是什么。一定要的就是勇敢地面对周遭的一切。

时间过的很快,再过几天,半年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就没了,也许是年龄越来越大的缘故吗,还是真的没有留意,时间悄悄地从指缝间流逝。即将过去的175个日夜里,我都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依然还是两手空荡荡。只是多了一份忧伤,多了一份属于我自己的过往和记忆。

仲夏夜就要来了,向往的那片海,你还好吗?我在想念,你感受到了吗?只是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变了很多,内心变了很多,你还会认出我吗?我是那么期盼张开双臂拥抱你。

原本就自卑和孤独的我,怎么样才可以变得坚强?

篇11:经典散文《云岭那片绿》

经典散文《云岭那片绿》

有梦在,路就在;有路在,希望就在。在教育战线上有着许多教师,凭借一支粉笔和三尺讲台,缔造出一代代承载复兴的寻梦人,而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漫溯在教育的这片芳草地,尽情书写一份份惊喜。

——题记

大家也许不知道:云岭学校有道静美的风景。她就是宛若一株莲的王水晶老师。看到正上着课的她,大脑里涌现出一大堆词语,诸如:自然、清新、恬淡、优雅、淳朴、勤劳、奉献,而这些词却不足以形容我们的这位同事。

她有着一颗素心。默默的上着云岭学校两个班的英语课。去年还是上三个班的英语课呢!她是全校课时最多的教师之一,而面对繁重的工作,她没任何怨言,只是淡然一笑,默默的上好她的课。

人生之路,乌蒙山间,这一朵曲靖富源来的女子,若莲聘婷,水心劲骨,素雅恬淡,奉献安然。在这静好的时光里,云岭山麾中这一朵靓丽的莲花,勤耕讲台,盈满腔洒脱,低眉浅笑。揽着一份诗意,引来徐徐清风。

远离曲靖,你说,她孤单吗?孤单。远离曲靖,你说,她想家吗?想家。远离曲靖,你说,她敬业吗?敬业。远离曲靖,你说,她快乐吗?快乐。王水晶老师正是在孤单、想家、敬业、快乐中找到了平衡点:勇敢接受风雨的洗礼,教好学生,在新的环境里缔造出阳光照耀的新奇。

对于王水晶老师,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这些学生不管是调皮捣蛋的还是勤奋好学的,都对她敬畏有加。在学生心目中,这位老师用地道的普通话讲课,声音优美而动听;在学生心目中,这位老师用好的方法授课,知识点明白而易懂;在学生心目中,这位老师用文明的语言交际,语言文明而谦逊;在学生心目中,这位老师用衣得体,美丽大方而不妩媚……以至于她的学生都随之而模仿……

我曾经听过她的课,暗访过她的几位学生。她对学生男女平等,和蔼可亲。不会动手打人不会开口骂人,在她眼里师生是平等的,学生是她的弟妹。她要多包容学生的过错。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小孩。小孩正好是在犯错后,得到及时的透析和纠正,才会有所长进。每当学生犯错,王水晶老师总是叫学生到自己的寝室,耐心的开导,和颜悦色而又苦口婆心,既指出学生错在什么地方又教会学生改正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给学生几下下,马虎了事。她是和学生谈心、说心、交友,说到学生心里去,学生从其心里认同,而自发的去改,用实际行动去改、用心去改。像这样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

王水晶老师是个很实在的人。她为人谦逊、踏实,只要你有求于她,只要她能办到的,她肯定为你办得妥妥帖帖。记得去年我带我的儿子来云岭,恰好中心校通知开会,我内心很焦急,不知把儿子咋办,带着去开会吧,有点不妥,留在学校吧,恐怕他哭闹,再者弄丢了咋办?正在为难之际,王水晶老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很难为情的告诉她我的处境,殊不知她哈哈一笑,叫我放心的去开会,我的儿子交给她,她和付廷娟老师会照顾好他的。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开会,不是担心这俩位老师照顾不好我儿子,而是担心儿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哭泣,说实话,我开着会心都是悬着的。那天的会开得很晚,六点四五十分才从果珠出发,到云岭学校,天已经黑了。我迫不及待的向王老师宿舍奔去,到门口我听见的是我儿子、王水晶老师和付廷娟老师欢快的笑声。我儿子在云岭学校只呆了五天,可至今,他记着的只是王阿姨和付阿姨。在五岁孩子心目中谁对他好,他最清楚。

食堂的水闸在教学楼背后,有好几次食堂没水,我都在清晨五六点麻烦她去帮忙开水闸。有时甚至是在睡梦中被我电话铃声惊醒吧,我内心充满着歉意,可她却没有丝毫的怨言。

王水晶老师就是这样子帮助他人的.。她把美好种在心里,坦然的播撒给别人。她珍惜生命中的相逢和相惜,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句温馨的话语,都似阳光雨露,足以湿润一颗纯洁易感的心灵。

王水晶老师曾在她的文章《亲情》中写道:“亲情,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她透过层层密密的树叶,洒落我全身,让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前进的旅程。”她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弟弟妹妹,她忘不了爸妈的关心和叮嘱,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努力去克服,总是尽力去做好。每一次战胜困难,她都会带给人们满心的喜悦和满眸的惊奇。大家都已知道,她的学生英语成绩均分名列果珠乡前茅。

王水晶老师的心是平静的,日子是平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的生活里才能创造出精彩。她以轻松的心灵、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编织让人欣赏的景致。

时光也许会带走许多东西,纵然可让容颜更改,流年暗换,却永远也夺不走教师传播给学生的知识,夺不走教师对学生饱含的许许希冀,夺不走那渐渐绽放的一树树花骨朵。大家要知道,最美的风景,不只在路上,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许多教师正如王水晶老师一样用平静的心默默地勾勒着一幅幅画卷——桃李的画卷。相信,在明天最美的年华里,桃李树下的教师,欣赏着悠扬的笛韵,沉醉在生命中美丽的春天,尽情舞动生命的活力。

篇12:想念那片稻田散文

想念那片稻田散文

立秋后,秋老虎如约而至,伏天还没有走,天依然炎热。八月中旬回了趟老家,由于路已经修到了家门口,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要在田间地里的土路上走一段,也就没有注意到此时乡村的田间是怎样一番景色。离开家的时候,车爬过山坡,抬眼向车窗外望去,一片片梯形的稻田开始泛黄了,快到收稻子的时季了。此时离家越来越远了,却突然想念起了记忆中的那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想念起了收割稻谷时的人声鼎沸的热闹与繁忙……

处暑之后,雨开始没完没了地下着,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了,真的是秋天了。八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妈妈说稻子还有点青,天气也不好,一直下着雨,让小灵先不回去了,而没几天妈妈又说雨还是没完没了地下,稻谷都在稻穗上生秧了,言语间是无奈。九月的第一个周末小灵回去帮着打稻子。

小灵发了几张稻田的照片,照片中那一片田地依然宽阔,还没有收割的金黄的稻穗在稻谷的绿叶间轻轻摇摆着。收割后的稻草立在田间,田里留下的浅浅的稻桩,而收割稻穗的人却很稀少,再也没有童年时的热火朝天了,显得很冷清,心猛地被什么蛰了下,再也回不去那个热闹的场景了!

问姐是否记得小时候打谷子的事,她说:“割谷子,抱谷子,围谷子,晒谷子。”居然如数家珍,说得头头是道。

记得每年稻谷开始泛黄田间青黄相间的时候,离九月开学的日子也不远了,父母们总是希望能在开学前把谷子打了,虽然孩子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可以煮饭或者帮着晒谷子的。

那时候没有人去城市打工,而外出做工的匠人总会在丰收的季节赶回家。收割谷子的时候村子里有劳力的一般是互相换工,没有劳力的就请人。改革开放后爸爸就外出做生意了,很少呆在农村,很少干农活了,所以家里的农活都是妈妈干的,稻田里少有爸爸的影子,奶奶主要负责在家煮饭晒谷子。我们家收割稻谷一般都是请姑姑、姑爷和老表、表嫂们来帮忙。

早晨起床吃完饭后我们就跟着妈妈下稻田了。大人们先用镰刀把水稻割倒,然后把它们抱来堆在打谷机的两边,由两个人在旁边递稻谷,也就叫围谷子;两个壮劳力踩打谷机的.脚踏板,打谷机的齿轮就转动了起来,把稻谷放在转动的齿轮上,一颗颗饱满的谷粒便从稻草上分离开,掉进了拌桶里。我们几个孩子也会去田里帮着割稻谷或者抱稻谷,常常手上会打起水泡,手臂也会被稻草刺得红红的,还会有一条条红红的划痕,很疼很疼的。干了不久也就厌烦了,就去抓油蚱蜢,什么千担公、风跛机、红嘴巴、尖脑壳等等,随着一片片稻谷被割倒,它们在稻田间飞起落下,我们在稻田里开心地抓着笑着,然后用草串成一串一串的。当拌桶里的谷子要满了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挑着回家去了。我们把油蚱蜢带回家在火里烤来吃,如果妈妈忙完后,还会把油蚱蜢放油里炸得黄黄的,放盐,入盘,那个香脆,就甭提了!

谷子一般两天左右就打完了,谷子打完后帮忙的亲戚就回去收割自己家的了,剩下晒谷子的事就是我们娘几个的。村里的生产队保管室有一个晒坝,大家收后的粮食都在那里晒干。坝子不是很大,但自动约定分成两半,村子上面几家用左边,村子下面几家用右边。不大的坝子七八家晒,所以不够用,大家就占地盘,一般用农具或者一点粮食,我们兄妹小,就妈妈一个主要劳动力,自然是抢不过别人的。常常是别人家晒干后,才能有地方晒我们家的谷子。晒谷子得好几天,晒干后用风谷机风干净就可以装入仓库了。

后来爸爸做生意亏本了,家里收割谷子的时候妈妈不再让老表们来帮忙了,我们也成了主要劳动力,三哥会去帮着姑姑们打谷子,算是换工,不到二十岁的三哥用稚嫩的身板和妈妈一起辛劳着供我和妹上学。

那段日子虽然清苦,但充满了温情,充满了欢乐。再回首,妈妈已经白发早生,曾经板直的腰身,亦如成熟的稻谷,有点微驼了,而我也过了青春年华,仍如浮萍般漂泊在外。

参加工作后我便没有再打过谷子了,后来回去的时候便少了,那一片稻田也就渐渐遗忘了。

今年突然就特别想念那片稻田,就如同想念春天里的那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和夏天那一片金色的麦田一样。

细细看着手中几张稻田的照片,仿佛听到了稻田间的欢笑声和打谷机的声音……

相关专题 那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