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位置统计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爱eric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爱erica”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考点四】位置统计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共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考点四】位置统计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题型1 位置。

3、(1)说出图上建筑物的位置。

2、下图是儿童乐园的平面图。

填一填。

1、碰碰车的位置是(        )。

2、旋转木马的位置是(        )。

3、现在小李的位置是(5,4),他正在玩(        )。

4、图上还有哪些游乐项目,请你说出它们的位置。

题型2统计和分数乘除结合。

1.田新农场种植果树情况如右图,如果总

共有果树2400棵,请你算出每种果树

的棵数。

(1)苹果树有(          )棵。

(2)梨树有(          )棵。

(3)桃树有(          )棵。

(4)枣树有(          )棵。

反馈代码中的后4位满意度填法--组织工作评价+内容评价+活动形式评价+互动总体评价,各位的评价代码--“1”为满意,“2”为基本满意,“3”为不满意)发送到13268225280

(反馈代码:302611+4位满意度)

篇2:【考点三】圆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1.算一算,比一比。

(1)一份稿件共4500字,小明已录入这份稿件的 ,小明录入了多少字?

(2)一份稿件,小明已录入了这份稿件的 ,录入了3600字。这份稿件共有多少字?

(3)一份稿件共4500字,小明已录入3600字。已录入的字数占这份稿件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题型6学会用方程。

在红星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占果树总棵数的40%,梨树棵数占果树总棵数的20%,苹果树和梨树共有4800棵。红星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用方程解)

【知识点】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复习要点】1.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题型1 圆的特征。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任意一条(      )都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     )条对称轴。

A.1    B.2      C.4      D.无数

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要取(  )厘米。

A.2 B.3 C.4 D.6

题型2圆的周长和面积。

1. 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就扩大(    )倍,面积就扩大(    )倍。

2. 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      )。

3. 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填表。

圆的半径( )

圆的直径( )

圆的周长( )

圆的面积(S)

1厘米

8分米

18.84米

题型3画圆。

1.画一个直径是3cm的圆。.请分别计算上面的两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题型4求阴影面积。

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中单位:cm)

(1)                       (2)

题型5解决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一棵百年大树的树干外围周长约12.56米,它的横截面的半径是多少?

3. 某街头的大钟,分钟长8分米,那么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分钟的针尖走了多少分米?新课 标 第 一 网

4.一个圆环形铁片,外圆半径是10厘米,内圆直径是8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

5.有一种电瓶车,车轮的半径约0.5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50周,每时可行多少米?

6.一种车轮的半径是0.25米,车轮滚动20周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7.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是0.5米,要骑过157米长的钢丝,车轮要转动多少周?

篇3: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3)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A: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B: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D: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E: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F: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5.巩固练习。

P40第1题。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学习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看统计表,分析数据。

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

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2.发现矛盾,引出新课。

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

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

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

3.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

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

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Ewww.xkb1.com: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B: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C: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D: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E: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5.巩固练习。

P40-41的练习。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教学设计说明:

1.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旧的条形统计图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或者出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这时候,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动脑,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引出新课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统计的需要而产生的。

3.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说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篇4:《养花》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备课资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三、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旧知

2、上节课我们合作预习,整体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作家的业余生活,去尽情体味一下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二)、鼓励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1、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师将问题梳理后,把重点问题展示在小黑板上。

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②养花的伤心事是不是养花中的乐趣?

3、齐读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解决疑问,理解课文

1、弄清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思考 (1)、围绕“养花的乐趣”作者安排了哪几个方面的材料?

(2)、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请做上记号。

(3)、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3、再重点讨论第六自然段

师:老师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文章是围绕养花的乐趣写的,而第六自然段写养花的伤心事,老舍一家在菊秧被砸死的时候,非常伤心,怎么倒成了乐趣呢?究竟算不算养花的乐趣呢?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a、让学生自主探索,说明理由。

b、当时老舍先生是怎么想的?

c、让学生汇报交流

d、师点拨:

4、材料的哪个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5、齐读最后一段

让学生再一次读这一自然段,并说说这段在文中的作用。

6、请学生谈体会。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课文,领悟道理。

7、师小结

(四)、引领提升,抒发心灵

(五)、作业布置

(六)、 板书设计

[《养花》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备课资料)]

篇5:第四单元:《统计》单元备课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大宅科小学   肖 丽

一、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 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 使学生能正确在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性,准确、合 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 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 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 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进行质疑的习惯。

二、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 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 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体现各统 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突破措施:

1. 认真做好课前教学准备究工作,制作相应课件,提高课堂效益。

2.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做到师生互动,做到因材施教。

3.充分挖掘群体学习的潜能,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评比,培 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 能力。

7.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 用的对比,自然形成新知识的生成点。新课标第一网

8.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四、课时安排:

扇形统计图  1课时

折线统计图  1课时

篇6:植树问题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先让学生们听《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并跟着音乐拍手,听完后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能找到什么有关数学的知识,然后给学生介绍什么叫间距,什么叫间隔数。让学生们轻松的掌握基本的概念。

二、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三月份有哪些节日吗?(植树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

师:你会计算吗?(让学生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5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10米,又要栽几棵树,15米呢,20米呢?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

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 学生自学探讨。(师巡视)

3. 班内交流。学生回答后,师媒体演示间隔数和间隔点数的关系。

总结规律: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完成例题:

4. 出示例题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并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解)

四、巩固练习:

1.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 闯关题:

a、填空题:在一条80米长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要栽),如果每隔10米种一棵,一共需要树苗(     )棵。如果每隔8米种一棵,一共有(     )个间隔。

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5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          )米。

b、我会选: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站?正确的列式是(      )。

①12÷1   ②12÷1+1   ③12÷1-1

同学们排队做操,每两个同学之间间隔2米,一列队伍有16个同学,这列队伍全长多少米?正确的列式是(      )。

①  16×2             ② 16×2-1

③(16-1)×2        ④(16+1)×2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三个知识点:

1.间隔数+1=棵数

2.间距×间隔数=总长

3.总长÷间距=间隔数

六、作业布置: 锦厦社区新修了一条长300米的水泥公路,计划要在公路的两边植树搞绿化(两端都要栽)。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植树方案。

我们的设计方案:每隔(   )米种一棵,一共需要(    )棵树苗,计划于(    )年(   )月(  )日植树

篇7:容积和容积单位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课题五: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②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③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  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  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2、一个长方体纸盒,它的长是2分米,宽是1.8分米,高1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索研究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2、教学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1)翻开书第40页,让学生看第三自然段。

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1升=1000毫升。

(3)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3、应用。

出示例6,指一名学生读题。

(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是否具备?怎样算?结果是什么?怎么办?

(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第40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第2题;练习八的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思考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8、9、10题。

篇8:课件(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备课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总复习

---编辑秦大河

(一.)八个单元基本内容

第1单元课文(写景)

1、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喜欢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类众多的鸟的天堂。

4、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第2单元课文(观察)

1、嫩绿的爬山虎。

2、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

3、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魏格纳。

第3单元课文(写童话)

1、任性,冷酷无情的巨人。

2、努力去寻找幸福的青年。美丽善良的智慧女神。

3、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鸟儿。

4、笑嘻嘻的小木偶。狡猾的小红狐。

第4单元课文(写动物)

1、高傲,架子十足的白鹅。

2、全是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性格古怪,淘气可爱的猫。

4、慈爱尽职的母鸡。

第5单元课文(世界遗产        )

1、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

2、风景优美的颐和园。

3、规模宏大、类型总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第6单元课文(人间真情)

1、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

2、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所急的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小钱。

3、失去母亲的卡罗纳。

4、关爱弟弟,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小男孩。

第7单元(成长的故事)

1、有着远大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2、平易近人,堪称楷模的叶圣陶。

3、热爱生活的乌塔。

第8单元课文(科学技术)

1、呼风唤雨的世纪。

2、神奇、方便舒适的电脑住宅。

3、类型众多的恐龙。

(二 ) 基本课文内容领悟

1、《题西林壁》苏轼(宋)

告诉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相同。

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2、《游山西村》陆游(宋)

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灰心,总会有新的契机出现。

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唐)

赞美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

课外送别诗--《赠汪伦》和《别董大》

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该诗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5、《爬山虎》        叶圣陶

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6、《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英国)

道理: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7、《去年的树》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道理。

8、《卡罗纳》

体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

9、《给予是快乐的》

体会: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会: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做贡献。

11、《乌塔》

体会: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克服依赖,要有自立精神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各单元基本课文体会

学习完每个单元课文的体会是什么?

1、第1单元课文(写景)

体会: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是那么壮观,美丽。

2、第2单元课文(观察)

体会:我懂得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告诉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相同。

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2、《游山西村》陆游(宋)

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灰心,总会有新的契机出现。

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唐)

赞美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

课外送别诗--《赠汪伦》和《别董大》

4、《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该诗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5、《爬山虎》        叶圣陶

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6、《巨人的花园》        王尔德(英国)

道理: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7、《去年的树》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道理。

8、《卡罗纳》

体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爱。

9、《给予是快乐的》

体会: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会: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做贡献。

11、《乌塔》

体会: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克服依赖,要有自立精神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字词

一 多音字

1、乘shèng(千乘)chéng(乘法)       17、率shuài(率领) lǜ(概率)

2、降jiàng(下降)xiáng(投降)         18、卷juàn(卷子)juǎn(卷发)

3、涨zhǎng(涨潮)zhàng(涨大)       19、供 gōng(供养)gòng(供品)

4、屏píng(屏幕)bǐng(屏息)          20、给jǐ(给予)gěi(送给)

5、调tiáo(调整)diào(调动)           21、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6、缝fèng(缝隙)féng(裁缝)          22、兴xìng(高兴)xīng(兴奋)

7、冠guàn(冠军)guān(鸡冠花)       23、闷mēn(闷热) mèn(闷雷滚动)

8、似shì(似的)sì(似乎)              24、应 (yīng)应该(yìng)答应

9、蒙měng(蒙古)mēng(蒙人)        25、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

10、铺pū(铺路 )pù(店铺)            26、薄bó(单薄)báo(薄雾)

11、难nán(困难) nàn(灾难)         27、数shǔ(不可计数)shù(数学)

12、号hào(号子)háo(风号浪吼)      28、模mú(模样)mó(模型)

13、称chēng(号称)chèn(匀称)       29、空kòng(空隙)kōng(空间)

15、重chóng(重叠)zhòng(重要)      30、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16、喝hē(喝水)hè(喝彩)       31、恶 ě(恶心) è(凶恶)wù(可恶)

32、折 shé(枝折花落) zhē(折腾) zhé(打折)

33、差 chā(差别) chà(差不多) chāi(出差) cī(参差不齐)

34、强 qiáng(强大) jiàng(倔强) qiǎng(勉强)

35、的de(我的)dí(的确)dì(目的)

二、生字部分

宽阔 笼罩 薄雾 沸腾 奔腾 依旧 恢复 灿烂

烂 竹竿 规律 缝

照耀 树梢

静寂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搜索 隐藏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阔 洋溢 允许 围墙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冷酷 愉快

拆除 融化 剩下 伐木 高傲 郑重 京剧 滋味 倘若 侍候 脾气

责备 邻近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梅花 跌倒 开辟 盘旋

城砖 城墙 屯兵 堡垒 打仗 呼应 肩膀 智慧 凝结 长廊 柱子

建筑 宫殿 葱郁 掩映 朱红 堤岸 雕刻 狮子 间隔 懒惰 俗语

平衡 联结

跨越 海峡 桂树 苍白 红润 移植幸运 台湾 袭击

期待 空旷 暂停 伯父 模范 巡警 吵嚷 惩处  抱负 胸怀 喝彩

推荐 眼帘 删掉 规范 燥热 融洽 黄昏 客厅 改观 程度 依赖

寄托 幻想 洞察 联系 恐龙 凶猛 鸽子 描绘 轻盈  敏捷 白茫茫 告示牌 火辣辣

三.反义词和近义词

1反义词

崭新-陈旧    荒凉-繁华  奢侈-俭朴  沸腾-平静    茂盛-枯萎

热闹-安静    新鲜-陈旧   牢固-松散   漫长-短暂    冷酷-热情

点燃-熄灭    高傲-谦虚   平静-沸腾  熟悉-陌生   干燥-潮湿

平坦-崎岖   简单-复杂  粗糙-光滑  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

新鲜-陈旧   慎重-随意   宽敞-狭小  安静-吵闹 隐蔽-公开

笨拙-灵巧    偶然-经常   窄小-宽大  温柔-粗暴   猛烈-微弱

古怪-正常   混浊-清澈   谦虚-骄傲  丑陋-漂亮   快乐-悲伤

郑重-轻率    淘气-乖巧   反抗-顺从  辛苦-轻松    偶然-经常

温柔-粗暴   讨厌-喜欢   陡峭-平坦   悲哀-快乐 潮湿-干燥

喜悦-伤心   懒惰-勤劳   红润-苍白  责备-表扬   轻松-沉重

迟钝-敏捷    高傲-谦虚  黄昏-清晨   幻想-现实   慈爱-凶恶

疏远-亲近 古怪-平常   温柔-粗暴    陡峭-平坦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天堂-地狱   慎重-轻率    柔弱-强壮    牢固-松散

温暖-寒冷    盛开-凋谢   喧闹-安静    冷酷 -热情   拆除-填补

融化-凝结    勇猛-胆小   谴责-赞许    凋零-绽放    沉着-慌张

出乎意料-理所当然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从容不迫-惊慌失措   风平浪静-风号怒吼  慢条斯理-雷厉风行 生气勃勃-无精打采

宽阔--           静寂--           镇静--           柔软--

轻易--           允许--           训斥--           冷酷--

温柔--           高傲--           责备--           尽职--

欺侮--           反抗--           辛苦--       陡峭--

懒惰--           幸运--           厉害--           羡慕--

删掉--           疏远--           惩处--           敏捷--

轻盈--           凶猛--           迟钝--           崭新--

2近义 词.

1.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逼近-靠近    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2、慎重-谨慎    柔弱-软弱    隐蔽-隐藏    休想-别想   牢固-坚固

3、舒服-舒畅    均匀-平均    允许-准许    喧闹-吵闹   提醒-提示

4、冷酷-冷漠    凝视-注视    孤独-孤单    洋溢-充满   训斥-斥责

5、淘气-顽皮    勇猛-勇敢    响动-动静    陡峭-峻峭   凝结-凝聚

6、懒惰-懒散    平稳-平衡    协调-和谐    期待-等待

7、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宽阔--           依旧--           静寂--           霎时--

镇静--           均匀--           隐蔽--           柔软--

平坦--           搜索--           慎重--           偶然--

鼓舞--           静谧--           允许--       独--

训斥--           覆盖--           冷酷--           诧异--

高傲--           郑重--           倘若--           侍侯--

责备--           欺侮--           慈爱--           盘旋--

凝结--           掩映--           耸立--           远眺--

鸟瞰--           端详--           葱郁--       期待--

空旷--           袭击--           凋零--           湿润--

喜悦--           悲哀--           叮咛--           嘱咐--

怜悯--           谴责--           厉害--           俗语--

沉着--           惩处--           抱负--           推荐--

融洽--           驱使--           反驳--       蕴含--

惬意--           崛起--           模范--           疏远-

冒昧--           依赖--           寄托--           洞察--

描绘--            轻盈--          悦耳--           储存-

幻想--           凶猛--           预约--           迟钝--

敏捷--           温顺--           改观--       安然--

绝望--           浑身--           锋利--           庞大-

羡慕--           疑惑--           确切--           居然--

五彩斑斓--               不容置疑--              欣喜若狂-

千姿百态--               若隐若现--              郁郁苍苍--

引人注意--               局促不安--              突如其来-

兴冲冲--                笑盈盈--                 左顾右盼--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静寂--           镇静--           柔软--

轻易--           允许--           训斥--           冷酷--

温柔--           高傲--           责备--           尽职--

欺侮--           反抗--           辛苦--       陡峭--

懒惰--           幸运--           厉害--           羡慕--

删掉--           疏远--           惩处--           敏捷--

轻盈--           凶猛--           迟钝--           崭新--

四.叠音词

⑴AA

①哗哗  ②呼呼  ③ 呱呱   ④ 咩咩   ⑤喔喔   ⑥叽叽

⑵ABB

①白花花  ②亮晶晶   ③胖乎乎    ④绿油油   ⑤乐呵呵   ⑹水汪汪

⑶AABB

高高兴兴  舒舒服服  来来往往   明明白白   严严实实

⑷ABAB

商量商量    收拾收拾   讨论讨论    研究研究    走动走动   考虑考虑

⑸AABC

心心相印  彬彬有礼   井井有条    恋恋不舍   楚楚动人   落落大方

⑹ABCC

得意扬扬   空空如也  生机勃勃    可怜巴巴   无所事事   人影绰绰

⑺ABAC

不闻不问   不知不觉   不紧不慢    不慌不忙   不三不四

ABB式: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笑眯眯 毛茸茸 白茫茫 金灿灿  沉甸甸 灰蒙蒙 眼睁睁ABAC式:

如怨如诉 如火如荼 自由自在 若隐若现 碍手碍脚 活灵活现 将信将疑 可歌可泣

不闻不问 怪模怪样 不骄不躁 不见不散 不上不下 又扁又平 又高又直 洗脸洗脚

ABCC式:

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人影绰绰 波光粼粼 得意洋洋 虎视眈眈 目光炯炯 气势汹汹

人才济济 神采奕奕 逃之夭夭 威风凛凛 忠心耿耿 波光粼粼 流水潺潺 微风习习

来势汹汹 人海茫茫 宅院深深 北风呼呼 烈日炎炎

AABC式:

滔滔江水 跃跃欲试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彬彬有礼 绰绰有余 耿耿于怀 津津有味 念念有词 娓娓动听 栩栩如生 沾沾自喜  依依惜别 熊熊大火 昏昏欲睡 比比皆是

AABB式:

勤勤恳恳  隐隐约约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挨挨挤挤 层层叠叠 断断续续 纷纷扬扬 平平安安 密密麻麻 严严实实  鬼鬼祟祟 马马虎虎 匆匆忙忙 重重叠叠 弯弯曲曲

五.词语解释

岭--山峰,山脉峰--高而尖的山头。 缘--因为    题--书写  豚--猪

疑--以为,怀疑    浑--不清澈     之--去、到    使--出使   浥--湿润

剩 --- 古时侯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为一剩。   更尽--再饮完   故人--老朋友

号啕 --- 形容大声哭。    端详 --- 仔细地看。   诸生 ---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

洞察 --- 观察得很清楚。  迟钝 --- 反应慢,不灵敏。   惬意 -- 很满意,很舒服。

红眼病 --- 课文中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妒忌。

碰钉子 --- 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 --- 比喻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

凝视 --- 指聚精会神地看。  慎重 --- 认真谨慎,不草率。 静谧 --- 形容十分宁静。

奢侈 --- 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蜿蜒 --- 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远眺 --- 向远处看。   绾裤 --- 把裤子挽起来的意思。

协调 --- 配合得适当。矗立 --- 高耸地立着。       得意 --- 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

12、归根到底 --- 归结到根本上。

13、腾云驾雾 --- 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也用来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

14、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大自然或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15、浩浩荡荡 - 原指水势广阔壮大,现用来指气势大。

16、郁郁苍苍 -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17、神秘莫测 - 使人捉摸不透,高深难测。

18、人迹罕至 - 很少有人去的荒僻地方。

19、应接不暇 - 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20、恍恍惚惚 - 精神不集中,看的不真切,不清楚。

21、随遇而安 ---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2、不可思议 ---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3、枉费心机 --- 白白地耗费心思。

24、浩如烟海 --- 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25、呲牙咧嘴 --- 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26、嘟嘟囔囔 - 连接不断滴自言自语。

27、左顾右盼 ---课文中指鹅来到一个新的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28、引吭大叫 --- 伸长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29、局促不安 --- 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30、三眼一板 - 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课文中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31、不胜其烦 --- 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32、慢条斯理 ---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33、变化多端 --- 变化多样。课文中表现猫的叫声长短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34、生气勃勃 --- 充满生机与活力。课文中表现猫的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5、如怨如诉 --- 形容没完没了滴抱怨、诉说。课文中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声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

36、趁其不备 --- 趁人不防备的时候。课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

37、崇山峻岭 --- 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38、气魄雄伟 --- 课文中指长城表现出来的雄伟壮观的气势。

39、神清气爽 --- 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40、隐隐约约 ---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41、南征北战 --- 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42、所向披靡 --- 所向:风吹到的地方。 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课文中指秦军力量强大,43、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44、久经沙场 ---- 沙场:战场。 形容经历了许多的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45、神态自若 --- 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46、跃跃欲试 ---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课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47、殊死拼搏 --- 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48、绝无仅有 --- 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49、理所当然 --- 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50、突如其来 --- 突然发生。

51、恍然大悟 -- 形容忽然醒悟。

52、耀武扬威 --- 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53、铿锵有力 --- 课文中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54、得意扬扬 --- 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55、精疲力竭 --- 形容耗尽体力,极为疲乏。

56、患难与共 ---- 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受困难或灾祸。

57、形单影只 --- 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58、茹毛饮血 ---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59、毋庸置疑 --- 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课件(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备课资料)]

篇9:分数除法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3)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 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题:前三题提倡学生选择统一成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九第2-4题

(1)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2)第3题可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思路:A、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B、先求8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再求8小时录入几分之几。

(3)第4题同样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 × ;B、可以先求装完的 有多少千克,综合算式是240× ÷ 。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9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虽是应用题形式的例题,但实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课,因而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解决问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

爸爸:

小明:

爸爸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

①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χ千克。       ②算术解:  35÷ =75(千克)

χ=35

χ=35÷

χ=75

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练习

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的第(1)个问题,本是很清晰的一个教学思路,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有些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如教师预计般顺利。下次如果再有类似的教学,我将注重思索如何将题目、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10:分数除法 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单元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1、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 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        ×        ×6       ×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3=300(克)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3)将100克化成 千克,300克化成 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3、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 ÷2=        = ,每份就是2个 。

B、 ÷2= × = ,每份就是 的 。

(4)如果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 ÷2和 ÷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练习

÷3       ÷3       ÷20       ÷5       ÷10       ÷6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

(2)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说清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时间)

2、计算下面,直接写出得数

×4         ×3         ×2         ×6

÷4         ÷3         ÷2          ÷6

二、新授

1、默读例3,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 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 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 小时走的路程)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 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

先求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个 ,算式:2×

再求3个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5) 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 =2× ×3=2×

2、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计算 ÷ ,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 = × =2(km)

(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4、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三、练习

1、P3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八第2、4题。

教学追记:

虽说现在的教材已经把意义淡化了,但我在教学中依然采用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对于分数除法的意义,我只是让学生理解,并没有强调口述,而是重点让学生应用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给出的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由于有了整数的基础和前面对于意义的理

解,学生掌握得也较顺利。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集思广益,根据操作计算方法。于是学生们有的模仿分数乘整数的方法,分母不变,把分子除以整数;有的根据题意及直观操作,得出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因而除以2就是乘上2的倒数。对于学生的想法,我都充分予以肯定,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比较,选出他们认为适用范围更广的方式。由于学生理解透彻了,所以后面分数除以分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上,学生轻而易己地就掌握了计算方法。

相关专题 考点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