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生字--关于创新理念下的识字教学(网友来稿)

芜湖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芜湖”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遭遇生字--关于创新理念下的识字教学(网友来稿)(共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遭遇生字--关于创新理念下的识字教学(网友来稿)

唐慧

说在前面的话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段话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教育,怎么能推动时代列车向前飞奔?对于一个有限的个体来说,面对信息时代的竞争环境,不具备超前的竞争意识,全新的创新理念,如何能登上时代列车,开始生命的行程?面对行程上丰富的人生,不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方法的指引,学生该怎样在飞驰的列车上领略窗内处的风光,并使自己成长为靓丽的风景?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大量的生字需要识记,况且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仅是汉字中的同音同义字就令教师头疼、学生头晕,更别说那名目繁多的形近字、多音多义字了。怎样才能使这师生犯难的生字在学生头脑中扎下根,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多出新奇,去掉平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教师在设计生字教学是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巧妙地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对于所学的东西充满好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了培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汉字充满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针对不同识记要求的汉字采用了不同的两招:一是需要掌握识记的生字。在制作生字卡片的时候精心设计:偏旁部首用鲜艳夺目的色彩加以突出。经这样一突出,整个汉字的间架结构、偏旁部首他们就一目了然,学生对于与众不同的东西总是记忆深刻,故在后面的分析字形或是根据熟字学新字中学生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只需认读的生字。这二类生字,如果仅是一个一个地教读,学生的遗忘速度也是跟教读这类生字的时间成正比的,不多久,他们就会把这些二类生字忘得一干二净。对于这类字,我是把它们放入课文制成词卡一同出现在学生眼前。教学过程中,我又撷取了电视娱乐性节目中的“答完问抛卡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把这类卡片奖励给认读快、记忆牢的学生。谁不想得到那制作精美、醮有教师笔墨与心血的词卡呀?索然无味的二类生字一下子成了让学生兴味盎然的抢手货,还担心什么他们记得快忘得快不快呢?

二、勤于动手、善于动脑

《新课程语文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书写汉字,这里正确书写就给了我们语文老师一个更为严峻考验的挑战,所教给学生的汉字不仅要他们会认、记住字形字音字义,而且要他们按照正确的笔顺笔划书写。当然,简单的汉字学生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书写,勿需多说。只是针对个别的怪僻字,如“睡”“鼎”等这类笔划数多又容易写倒划笔的就不得不作重点指导了。在指导这类字的书空过程中,我摒弃了单纯由教师一言堂的作法,先请学生开动他们的脑筋,想想这个字应该怎样书空,然后问学生:“谁来教一教?”学生们便纷纷举手:“我来教一教!”一问一答一书空之中,学生可能在书写中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就了如指掌,因此在下面的订正中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来二去,学生就更胆大心细了。关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教学也可放飞学生的想象,有想象才有创新,有创新也才有成功的体验。

三、多主动竞争,少被动接受

历史进入21世纪,迎接我们和我们的学生的是以国际惯例和规范为“游戏规则”的竞争性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教育的平台上,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所面临的考验也更多、更多。“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千古不变的俗语,在今天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生字的教学中,“先发制人”也成了我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一个平台。这类方法对于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识记规律的学生来讲是简单又实用。在上课前的预习任务中,我会让学生制作各具特色的生字名片。何谓“生字名片”?说来简单,就是请学生按照老师平时教学生字的方法,回家自制生字卡片,只不过制作程序可能比教师的复杂,制作的工艺性可能比教师的更具艺术价值。因为卡片的正面有书写工整的生字或由该生字扩出来的词,背面还有制作者的班级、姓名,甚至还有制作者的兴趣爱好等等。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自我,这样的预习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为了展示自我,学生回家的生字名片制作也十分讲究,不仅美观、工整、清晰,而且设计得也匠心独具。因为只有与众不同的生字名片才可能被老师选中,成为老师教学的工具或礼物颁发给其他同学。比如“棋”字,有个学生就这样设计的:名片正面边框用水彩笔画出漂亮的线条,正中的生字“棋”用红蓝两色写成,偏旁“木字旁”用的是红色,剩下的部份用的是蓝色。“棋”字下面是用黑色书写的词:“棋盘”“棋手”“下棋”;名片背面写有:“﹡年级﹡班:﹡﹡﹡”,“爱好:看书”“职务:学生”“手机号:139﹡﹡﹡﹡﹡﹡﹡﹡”等。这一张张设计精巧,美观大方的生字名片,丝毫不亚于某些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名片,它里面饱含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主动出击,出其不意的生字名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识字记字、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显示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功”体验,又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竞争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多一份活力,少一份呆板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充满活力的教学”则是艺术的结晶。知识本身是严肃的,有时甚至显得深奥枯燥。教师如果寓生动活泼于课堂,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解,便会产生许多情趣,变严肃为活泼,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有味。比如检测生字识记情况的“你来我往法”和检测汉字书写笔顺的“小组配合法”,检测扩词扩句的“四面出击法” 等就是我在生字教学中的一种有益尝试。

“你来我往法”:先请学生认读生字,再请过了关的部分学生每人手执一张生字卡片到同学中去请同学们认读,当然这个过程的进行充满活力。当手执卡片的同学来到同学中时,他想请某个同学认读他手中的生字,要说:“你能读出它来吗?”如果你会认,你得说:“行!”然后大声地读出生字来,再扩上词或是扩出句,最后手执卡片的同学会认可地进行表扬:“你真行!谢谢你的合作。”接着握手往下找下一位同学;如果你不会认,就说:“对不起,我不会,你能教教我吗?”手执卡片的同学理所当然应教,直到教会后你说:“谢谢你教会了我。”“不用谢。再见。”然后走向下一位同学,这样你来我往,循环反复中一个学生可能遇到许多来考他的同学,生字也就掌握了。这其实是一箭几雕,学生识字过关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识字记字兴趣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也学会礼貌用语了。何乐而不为呢?

“小组配合法”:这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一个字往往有许多笔,在检测等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距离黑板位置也相等的几个合作小组。检测时,从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每一笔只准一个同学上台书写(笔划数多的字可等最后一位同学写完后又传给第一位同学,其他依次),依次按笔顺写完这个字,时间最短写得最正确最工整的小组为胜。也只有小组团结一致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常常是在“加油”的呐喊声中,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至于检测扩词扩句的“四面出击法”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

“快快乐乐学识字,轻轻松松有进步。”这是我构建的识字教学理念,也是我贯穿整个识字教学中学生的最大感受。

作者邮箱: th0626@126.com

[遭遇生字--关于创新理念下的识字教学(网友来稿)]

篇2: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

新的课程理念只有在教学上得以“物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新课程实施中,新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 问题情境体现文化底蕴通

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现数学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体现数学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热爱;通过数学故事或数学史的讲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的魅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美、严谨对称、逻辑性等.问题情境的展示,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认知结构、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2教学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教育规律的基础规律和基本观点.在反映数学教学观念的案例中,执教者抓住其中能说明问题的“亮点”展开,并加以分析,进行教学设计.实际上,这个“亮点”完全可以反映出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展现出他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在激起认知动因、安排认知方法、组织认知内容和利用认知结果等方面采用的策略,应突出地展现出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或几个基本教学观念.

3. 学习过程的设计体现自主精神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强化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的自主精神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来体现的,可采用实验、尝试、猜测、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活动是通过“会话”来实现的,交流的对象除师生交流外,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交流的内容是广泛的,可以交流知识、交流方法、交流信息、交流体会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形成学生自我寻求发展的愿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

4. 知识建构体现渐进过程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入,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应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真正的理解只能通过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依据实际情况安排好学生的认知过程,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这个过程的安排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通过反馈和调控的操作来安排好这一过程.

5. 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

一般的演示课件只能按事先设计好的数据、过程向学生作出展示,学生仍是被动接受课件的演示结果,更有甚者是,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计算机的演示走,计算机课件反而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障碍.在新理念下,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体现真实、美观、动感外,特别强调它的交互性,所用数据可以修改,使课堂成为实验室;学生可上机设计并操作,还留有课后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的余地.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改革理念、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学实施是主渠道,而教学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数学素养,使学生对数学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新的课程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关注具体数学内容的特点

一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中,应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数学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作专题介绍;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来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

另一方面,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素材编写上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之一.在设计教学素材时,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实例,使学生经历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例如,可以在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内容中融入算法的内容.

此外,应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等新的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推荐课题、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课题作业或专题总结报告.

2.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非常重要.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程的训练.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数学研究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可从不同视角展开―――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而且应注意用向量方法(代数方法)处理有关问题;不等式的教学要关注它的几何背景和应用;三角恒等变形的教学应加强与向量的联系,简化相应的运算和证明.又如,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予以关注.同时,应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3. 教学素材的选取应注意体现数学的本质,关注与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现实,注意适度的弹性

教学设计中的素材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

事实上,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内容是学生进行高中的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科学的实例,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通过行星运动的轨迹、凸凹镜等说明圆锥曲线的意义和应用;选择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统计案例,可以展示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速度的变化率、体积的膨胀率,以及效率、密度等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入导数的概念.

此外,在教学素材的编写时,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例如,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安排一些引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些拓展的数学内容,或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选择和安排这些内容,要注意思想性、反映数学的本质.

4. 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

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教学素材编写时,应充分注意这些问题,不要因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划分成了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内容联系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须要将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例如,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比较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比较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图像,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等.

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分不同的系列和层次展开的.对此,必须引起教学设计的足够关注.同时,处理这些内容时,还要注意明确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要求及其前后联系,注意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螺旋上升、逐步提高.例如,统计的内容,在必修系列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尽可能多的实例,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体会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并学习一些处理数据的方法;在选修课中则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案例,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加深对统计思想及统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

5. 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呈现教学内容应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例如,在引入函数的一般概念时,应从学生已学过的具体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生活中常见的函数关系(如气温的变化、出租车的计价)等入手,抽象出一般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逐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立体几何内容,可以用长方体内点、线、面的关系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6. 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是教学设计值得关注的问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教学设计在处理某些内容时,提倡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还应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而且可以渗透到数学的课程内容中来,教学素材应注意这些资源的整合.例如,可以把算法融入有关数学课程内容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研究数学的文化,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此外,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注意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以便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篇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理念探究

作者/ 吴开春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从情感及价值观、学习评价、实践应用性的三个角度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探析。

篇4: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理念探究

理念是指导实践创新的先导,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在理念上做了详尽的阐述。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教师要尽快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关爱学生情感及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关爱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发展,实现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的学习对理性思维的要求较高,是考查学生智力,拉大学生成绩的重要科目,要做好课堂设计,深入挖掘学生对科学的热情、探究的欲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学生的好奇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得以实现,感受到物理学的神奇和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促进其情感及价值观的'正确发展。

二、以培养能力为落脚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

高中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落脚点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以结果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将科学的评价方法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全过程评价。物理作为一门科学不是固定的、现成的结论,教学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高中物理授课是师生共同作用、相互配合、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建立物理的基本架构,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共同创造、共同成长。

三、以实际应用为根本点,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要面向知识、面向生活、面向实际。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实践和应用,因此,使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就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点。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物理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学生对物理知识晦涩的恐惧,鼓励实践,将高中物理的学习真正为社会和人类服务。

精准的解读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通过理念创新带动行为创新,实现教学的时代化、社会化和大众化,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

知识化为钥匙,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也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顾建新。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五个基点[J]。教育探索,(02)。

[2]兰顿。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11)。

[3]王贤杰。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路径分析[J]。成功:教育,2012(12)。

(作者单位 四川省金川县中学)

篇5:新课程理念下创新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的教学设计

看了沙德胜老师的书稿,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在作文教学的百花园中又开出二朵艳丽的新花。作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此基础上,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谐施教,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解放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扭转学习的被动局面;

第二,要营养学生——扩大学生的“内存”,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第三,要武装学生——使学生学会思辨,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

第四,要训练学生——使他们把握作文规律,有效地进行表达;

第五,要激励学生——使他们学有兴趣,乐此不疲。作文教学如能实现以上五点,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综观沙德胜老师的作文教学以及体现他作文教学观点的一系列著作,上述的几个要点体现得非常充分。

你看,他把教书同育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作文先学做人;他教作文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尊重学生,而且从命题到具体施教过程,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他搞“百字新事”,让学生把自己亲知亲历的事如实地写出来,从中悟出作文之道;他重视观察、感悟,让学生在学有所获中去习作,一改以往无米而炊的`做法;他注意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启迪,保护,发扬一·…凡此种种,都保证了他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是施教的蓝图,它不仅体现施教者的教育思想,也更体现施教者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合理。好的教案,设计者将其心血及教学艺术熔于一炉,展现在你面前,让你觉得新意、奇招频频闪现,不乏发人深省之处。我认为,沙老师的作文教案是比较好的。当前,全国作文教学改革之火已燃起,沙老师为其加薪输氧,还有诸多的老师施柴献油,众人施柴,火焰焉能不高?我企盼作文教学的鼎盛局面早日到来!

篇6:识字教学设计与理念

识字教学设计与理念

不同形式的识字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材中采用了多种识字形式,主要有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

一、看图识字

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看图识字用图提供感性材料,把要形成的概念形象化。这种识字形式生动有趣,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看图读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看图归类识字,都属于看图识字的范畴。

“看图读拼音识字”是借助图画和汉语拼音识字。每一课都有图画、纯拼音句群、从句群中提出的生字、随生字出现的新笔画、田字格和笔顺几部分。所学的生字全部是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独体字,都是从纯拼音句群中提出来,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并尽量做到所学的生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识字和认识事物,识字和初步的阅读训练,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在识字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看图学词学句”包括这样几项内容:一篇短文;一幅或几幅与短文内容相配合的彩图;从短文中提出来要求理解或掌握的词语,列在短文的下面;从词语中提出要求掌握的生字,安排在田字格里,供教师指导学生认读和写字之用;随生字出现的新偏旁列在田字格上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指导看图,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在看图的基础上学词学句,从而把培养观察能力和词句训练结合起来,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然后进行识字教学,把识字和学词学句联系起来。这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能够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而且学生在学词学句和识字以后,又加深了对短文或句子的理解,使识字和阅读互相促进。

“看图归类识字”是按事物类别编排的图画和字词相配合的识字形式。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按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类别编排生字,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知识。二是配有图画或照片,让学生借助它们认识事物,理解词语。三是体现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如把动物中带“鸟”“虫”“犭”偏旁的字词编排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受到初步的逻辑训练,逐步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二、归类识字

“归类识字”是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点,把要学的字分别进行归类集中编排的识字形式,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逐步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常用的归类识字的编排形式有形声字归类识字、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量词归类识字、部首字归类识字等。

(一)形声字归类识字

“形声字归类识字”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字的一种形式。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字带字识字,由学过的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基本字作部件,加上偏旁组成形声字。如“马—蚂、骂”“古—姑、咕”。另一种是形声字比较归类识字,由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点明显的字组成。如“桐—铜”“钩—沟”。每组前边的字是熟字,后边的字是生字。每组生字后面编排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蚂(蚂蚁)”“骂(打骂)”,可以帮助理解字义。

教学“形声字归类识字”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般先复习熟字再教生字。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的音,再引导学生说说生字与熟字在音、形、义上的异同,找出表音、表义的偏旁与生字的音、义之间的联系。

(二)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

“反义词比较归类识字”是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归类集中放在一起的一种识字形式。这些反义词大多数是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如“长—短”“寒冷—温暖”。它们的词义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意思相反或相对易记易辨。但是字形和字音联系较少,字形是教学的重点,要启发学生利用熟字或偏旁分析、记忆字形。反义词往往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矛盾,事物不同,反义词也就不同。如“高”的反义词可以是“矮”,也可以是“低”。

(三)量词归类识字

“量词归类识字”以词语形式出现,借助图画和语言习惯识字。教学时要注意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轮”“部”“杯”等,一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是量词了。因此要把生字放到词语中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字义,而且可以知道哪些量词适合与哪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搭配。

教学时,除了教材中的用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说说其他一些习惯用法。如“部”,可以说“一部字典”,还可以说“一部电话”“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等。此外,要告诉学生,哪种事物用哪个量词,要符合语言习惯,不能随便乱用。如“一轮明月”不能说成“一只明月”。

(四)部首字归类识字

这种识字形式先出现部首字,在字的下面是说明字义的图画。图画下边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图画的内容和图下的词语都是帮助学生理解部首字的意思的。再下面有几行韵文,说明学习部首字的目的.、作用和学习要点。

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懂图意,并且要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重点放在字形教学上。要使学生懂得掌握了部首字,能为今后学习合体字打下基础,也能为学习按部首创造条件。

三、随课文识字

“随课文识字”是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主要识字形式。它的特点是生字分散在课文中,要结合课文来识字。这种识字形式,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通过句子、短文的阅读,进一步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可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教学时,可以在初读课文时读准生字的音,感知生字的形;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理解生字词,掌握字义,巩固字音,进一步认识字形;在讲读课文之后,突出字形的重点、难点,识记字形,练习书写。也可以边讲读课文,边学习生字词。还可以一部分生字(主要指离开课文内容不难理解的)放在讲读课文之前学习;另一部分生字结合讲读课文学习。无论怎样安排,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即要尽量做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联系句子或上下文理解字(词)义。这是随课文识字的优势所在。

随课文识字要把理解字(词)义作为中心的一环,用理解字(词)义来带动读准字音和识记字形,加强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语言环境,即课文介绍的知识、叙述的事情、表达的感情……为准确理解字词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使学生弄懂字词的意思。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词,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地死记硬背词语注释。另外,结合讲读课文理解字词,可以随时受到课文规范语言的熏陶,便于将理解了的字词不断积累起来,并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灵活运用。

随课文识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尽量不要因为识字打断讲读教学的思路,要处理好识字和讲读课文的关系。二是指导运用字词,一般要放在复习巩固的环节。不宜刚刚理解了某个词,就要求学生运用。三是理解字(词)义是重点,但不要忽视字形教学和写字指导。

篇7: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论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随着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我们也能够看到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的影响,更多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的被应用到教学中,越来越有趣、现实、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正改变着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新课程理念下也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其对于教学质量、学生素质以及未来发展等的思考也带来了教学的另一次全新的改革,对于全面的推动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也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理念教学优势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历史教学,基于新课程理念,进行创新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管制越松,学习自由度越多,自主学习途径越足,就越方便学生进行学习,甚至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提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以及文化底蕴。

二、创新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在初中历史教学观念上,教师能够转化教学位置,开放学生的思维与潜能,能够让初中历史课堂中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出相关历史教学情境。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对学生给予引导、点评,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通过提出相关历史教学问题的方式,设置课堂教学悬念,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注意力,不及能够抓住课堂中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也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将历史课作为对史料的简单罗列,不仅要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应该将学生作为历史的见证主体,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师要与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不断改善师生关系。

三、创新教学观念模式,优化教学情境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可以落实、讲解基本历史知识,创新教学理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行为渗透和教学影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印象,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的时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去记住派别知识,分别有大资产阶级以及雅各宾派,还有热月党人等知识,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趣味。基于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自我教育的能力,“鉴古知今”,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师应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走入宽松、平等、自由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可以展示自身的平台,给出正确方向引导,使课堂充满活力。

四、运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创新教学手段

对于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结合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材料,调动初中学生的感官与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中,可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优化历史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中,老师可以向学生定期的开放现代化教学资料网站,基于新课程理念,老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其实施创新教学。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初中历史教学条件,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中的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历史教学;利用组织网络组织教学,开发以及制作初中历史课件,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认识。

五、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导入法教学

教师要敢打破常规的初中历史教学,组织开放式的历史教学,可以积极活跃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气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投入更多的精力,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选择合适的导入法进行历史教学。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得懂,且对历史教学感兴趣,能够使初中历史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将趣味内容融于严肃的教学氛围中,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往往会对家乡历史产生关注,因此可以有效导入家乡历史知识,以便使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兴趣,更容易进入历史课堂教学氛围之中。也可以在教学中用时事联系史实导入,可以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初中历史名人教学时,针对李时珍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导入李时珍在当地的轶事,可以通过当地流传的李时珍轶事来进行学习考证。这样的导入教学,不仅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吸收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就会认真听讲,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理念,创新初中历史教学,适应新课程理念发展形势,转变历史教学观念,老师要多探索、敢于创新,不仅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影响。

篇8: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创新论文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总结出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音乐新课程教学方法,以丰富新课程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最终通过审美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善于从情感的视角,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融情感化与审美化为一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理念

我国站在音乐学科本体这个角度,按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精神将音乐教育课程定义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评价方式等等在内的各种范畴的总和。我国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定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各方面的展开研究的,是一次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实施的彻头彻尾的深入式改革。它反映了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融会了多年来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课程理论方面研究和总结的新理论、新成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的礼仪及符合审美规范的仪表、姿态、举止等应恰到好处,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给予学生优雅感,另一方面,教师亲切真诚的问候,简洁而具有启发性的谈话,激励性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语调,精巧规范的乐谱,自信、幽默、真诚的气质,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童心未泯、兴趣广泛的心理品质,以及学识基础,都会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产生音乐审美的渴望。因此,音乐新课程不仅指时间上的“新”,更是指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实施方式。

二、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1、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唱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生动的思想内涵。在普通高职的合唱教学训练中,教师首先抓好课堂上视唱练耳、节奏等各种基本功的训练,为合唱教学提供先决条件。在合唱教学的训练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合唱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表现如诗如画的意境或史诗般的气魄,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觉,以及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多声部丰富美妙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合唱还能使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走进音乐世界。参与合唱活动,既是合唱者欣赏感受音乐,又是合唱者(二度)创作音乐的过程,从而能够得到多层次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

2、利用电脑音乐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电脑音乐系统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必将对现行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冲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传统的歌曲教学往往是教师弹琴、伴奏、范唱,学生跟唱、模唱的方式。尽管目前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让死板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现在的歌唱教学可以有统一的教学参考磁带和教学用光盘课件,但并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利用Soundforge母带处理软件的音频采集、变调、速度变化等功能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二次创作。经过电脑音乐制作加工的音乐课件,丰富多彩,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学好,而且每次播放都有变化,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保持在高涨的状态,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期待。

3、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创新”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把创新因素融人“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位声乐教师肩负的重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歌与舞是相互融合的,学生通过对舞蹈的视觉接触能认识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深远意义,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置于舞蹈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音乐的美丽、歌舞的结合。欣赏歌舞也是理解音乐意义的重要部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乐曲内容需要,伴随音乐教学生一些动作,让他们在欣赏和被欣赏中融人音乐意境之中。

4、在配器和表现形式上创造力的培养

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不仅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气氛及内心情感,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更会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样做也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对于一些情绪优美、抒情的歌曲,可先要求学生选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等,然后请学生为歌曲设计伴奏,并请他们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过新年》一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笔者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逛庙会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词语,学生听出这是锣鼓声,马上就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中的锣、鼓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咚咚咚”的出现,敲响了手中的锣鼓。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教室前面进行秧歌舞表演。他们手中拿着笔者事先准备好的彩带,边唱歌边随着节奏做着动作,仿佛是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正在翩翩起舞,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三、小结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创作过程的教育功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多启发,少批评、少强制、不替代。不要过分追求学生创作的结果,虽然学生的创作“成品”是粗糙的、幼稚的,但它强化了学生创造的精神和能力,这就是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成果”,也是音乐创作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中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教师在长久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研究的永恒课题。教师应该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争当创新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小学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创新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6岁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篇10:创新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创新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摘要: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指导思想下,试图通过教学实验,将“自编操”内容融入健美操教学,按照学习认知规律将实验班的健美操教学分为三个单元,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安排自编操内容和考核内容。实验数据表明:“自编操”融入健美操教学是必要的、可行的和有效的。“自编操”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拓宽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展的空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创新;健美操;自编操

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内在的本质需要和实践要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它特有的功能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到健美操教学更应如此。“创新是健美操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健美操的发展。”[1]但在实际健美操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单一化,过多强调身体、技能发展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目标;教学内容上有研究表明:贵州大约有88.9%的高校采用《新大众等级标准》, 很少有教师把培养学生“创编”能力作为健美操教学的新增内容。[2]教学方法长期沿用讲解-示范-练习;教学评价大多以现存的套路作为考试内容,且在成绩评分中所占比重大,一套操学完考完就快速地忘记,种种缘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选修健美操的人数有减少的趋势。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贵州大学级选修健美操的90名女学生(实验班、对照班各45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授课时间不同来分班,实验班为周一上午上课,对照班为周一下午上课,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比较的依据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间差异无显著性。(表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有关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论文约30余篇,阅读《体育教学论学程》、《健美操》、《学校体育学》、《全国健美操指导员培训教材》书籍,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参阅大量文献和面访有关专家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经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74,效度检验系数为0.68,说明该问卷还是可以实施具体测试,故向两个班的学生发放了问卷,共90份,回收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为91.1%。

3、实验研究法

采取等组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将“自编操”内容融入教学。在实验进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上课时数、环境等条件控制相同。

4、数理统计法

结合体育统计学相关知识,利用excel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

二、教学实验设计

(一)教学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

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两点: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自编操”正是以当前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而构建和实施的。[3]

2、最优教学模式

根据日本学者广岗亮藏的观点,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应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学习者发展水平这三个变量构建的模式。[4]

(二)教学单元的设计

1、单元一:即感知学习阶段

课时数:5次课,共计10个学时

教学安排:(1)第1次课为理论课,主要讲解体育锻炼的意义、运动健身方法及健美操的概述;

(2)第2-4次课教师主要采用示范-讲解传授健美操基本动作及基本动作组合,学生则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模仿学习;

(3)第5次课,健美操基本动作、步伐检查,不作为考核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站队位置、能力高低及专业类别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5人。布置课下作业,即给出规定的步伐,要求每小组给每一个步伐编排l-3种手臂动作。

2、单元二:即理解学习阶段

课时数:10次课,共计20个学时

教学安排:

(1)第1次课为理论课,通过开展健美操的创编技巧、健美操的营养与评价等讲座;

(2)第2-9次课,分别按照《新大众等级标准》动作组合顺序进行两套健美操的学习。每次课在学完组合动作后,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20分钟或课余时间进行创编,动作不变;

(3)第10次课即考核,每组学生可以任选一套编排好的等级操进行测试。

3、单元三:即创造学习阶段

课时数:3次课,共计6个学时

教学安排:

(1)第1-2次课,虽然课时数少,但是在已有动作基础、编排经验、组内同学间的默契以及课余时间准备的基础上,能独立编排动作应该不是问题。学生间仍旧是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编排出能充分体现“健、力、美”特色的健美操新套路动作。

(2)第3次课即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自述和表演两个方面。自述指考核前该小组成员用语言叙述创编整套健美操的风格特点、所涉及的健美操步伐名称及运动强度等内容;表演指该小组在所选的音乐伴奏下,表演小组创编的健美操套路。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自编操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健美操教学重视教师的教法,轻视学生的学法,教师按照示范、讲解、带领学生一拍一个姿态反复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讲得多,练得少,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且运动负荷不够,没有达到锻炼的目的。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追求个性,不拘泥于死板的单向灌入式学习,渴望在掌握健美操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同时,大胆的尝试,更加突出自己鲜明的个体,满足个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他们非常清楚健康与运动的关系,也想掌握好某项运动,使锻炼具有科学性、长期性。

(二)自编操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

“实践证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把精力过多地用在单纯记忆过去的知识上,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这不仅是一种精力浪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教学长期不能融入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行列,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而存在的共性问题。”[7] 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将是最有利的说明:93.3%的学生(42人)对“自编操”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学习健美操编操很有必要,掌握该技能将终生受益,并希望能长期坚持下去。

(三)自编操融入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性

“自编操”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期末成绩和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加以证明,见表2、表3。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考核内容都是两套操,两套操得分取平均。不同点在实验班测试等级操中的任一套“规定动作,自编队形”的操,以及一套自编操;对照班则是测试两套规定等级操。从成绩看两个班成绩差异有显著性,明显实验班好于对照班成绩。从锻炼态度及学习效果的自我评定看,实验班学生对运动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的认可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班,真正达到“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的转化,使课堂效果和质量得到提高,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8]

四、结论

“自编操”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拓宽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展的空间。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归宿”的现代课程意识,体现了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体现了创新健美操课程模式,还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大学出版社,,(2).

[2]韩伟.健美操课程在贵州省高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3]王晓红,应瑞春,孙晓春.建立个性化培养机制 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创编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及实验研究[J].体育学刊,,(3):47-49.

[4]俞爱玲.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02,9(2):77-79.

[5]姚蕾.体育教学论学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8).

[6]江永贞.浅谈大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14(6):88-89.

[7]贡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20(5):22-24.

[8]丘小龙,廖菲菲.女大学生健美操编操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6):229.

篇11:《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后,真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这次学习让我对“课堂”这一熟悉又陌生的词有了新的理解。它如一盏明灯,再次为我们明确方向,把握新课程理念,重构新课堂教学奠定了信心。同时也让我再次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反思,对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创新的教学设计很重要。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首先,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观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其次,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第三、讲授新课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四、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我做起,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具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再学习的需要,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篇1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掌握并学会有用的数学知识。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的网上培训,真是长了不少的见识,新课程不止一次强调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简单的体会:

一、深入教材,认真备课

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课前应对每一节教材进行钻研,研究它的每一道例题、习题,每一个插图、旁注,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深入研究教材包括研究教材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安排,为什么这样叙述,只有经过仔细推敲、反复揣摩,才能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实质。

二、和谐而又活跃的课堂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多和学生谈心、讨论问题,这样才能沟通思想,了解真实情况。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融融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

2、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数学学科相对而言,是很枯燥无味的。小学生们对概念、性质、定理、定律等都不感兴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巧妙地应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就能够更加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知识。比如,教学《认识分数》时,巧用这些幽默诙谐的语言,既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说服力,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丰富的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乐于教,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

2、利用游戏玩中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如中年级的学生学习《可能性》时,让学生同桌一起玩一玩平时经常玩的剪刀石头布,理解哪种情况属于可能的,哪些情况是一定的。通过这些游戏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3、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留给学生

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通过讨论,动手实践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及时地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与鼓励

1、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他们相应的评价,如平时回答次数较少的学生“你今天听课特别认真,如果以后能这样经常看到你举手就更发好了。”我们应该鼓励他多起来回答问题。

2、给予的评价形式应多样性

比如夸张的表情、不同的语调、肢体语言、亲昵的动作、小小的奖品、一面红旗……,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真诚的心,让孩子在你的赏识的眼光中发挥他潜在的能力,课堂上的很多的超常发挥可能就是这样生成的。

3、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

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

相关专题 生字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