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Joan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oann”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共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此诗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篇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轻 轻 的 我 走 了,

正 如 我 轻 轻 的 来;

我 轻 轻 的 招 手,

作 别 西 天 的 云 彩

那 河 畔 的 金 柳,

是 夕 阳 中 的 新 娘;

波 光 里 的 艳 影,

在 我 的 心 头 荡 漾。

软 泥 上 的 青 荇,

油 油 的 在 水 底 招 摇;

在 康 河 的 柔 波 里,

我 甘 心 做 一 条 水 草。

那 榆 阴 下 的 一 潭,

不 是 清 泉, 是 天 上 虹;

揉 碎 在 浮 藻 间,

沉 淀 着 彩 虹 似 的 梦。

寻 梦? 撑 一 支 长 篙,

向 青 草 更 青 处 漫 溯;

满 载 一 船 星 辉,

在 星 辉 斑 斓 里 放 歌。

但 我 不 能 放 歌,

悄 悄 是 别 离 的 笙 箫;

夏 虫 也 为 我 沉 默,

沉 默 是 今 晚 的 康 桥!

悄 悄 的 我 走 了,

正 如 我 悄 悄 的 来;

我 挥 一 挥 衣 袖,

不 带 走 一 片 云 彩。

【创作背景】

徐志摩曾三次到康桥。

第一次是19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作品赏析】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理想破灭,爱情受挫。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似柳叶细腻深沉。

情如水清爽。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

篇3: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 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But I can’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I left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篇4: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作者资料:徐志摩(18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原文: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篇5:《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篇6:再别康桥课文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课文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全诗构筑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可已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

18,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石硖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

徐志摩的爸爸为海宁首富,是海宁现代工业的发起人。他投资很多方面,但最大最成功的是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望子成龙的爸爸,在儿子初次出国留学时,给他另取名字:志摩。说是小时候,有个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顶,并预言,此人必成大器。

1918 年,徐志摩北大肄业后去美国留学。按照爸爸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承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后来因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学家罗素,1920年10月便来到英国留学。到了英国后,才知道罗素到中国讲学去了,这样就在伦敦住了下来。

不久,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没想到邂逅了16岁的林徽因。当时的徐志摩24 岁,已经是两岁孩子的爸爸了。

林徽因的爸爸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一位爱国的有识之士,与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有深厚的交往,两人早就承诺结为亲家:把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而梁启超(徐志摩的老师)也早把林徽因当做自己女儿一般对待。

年方二八、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表所吸引,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亲密地交往了。一次,当他们踏着泼洒下来的月光和雾,静静地在康河边漫步时,林徽因耳边响起波浪一样的话语:“徽因,在这样之际,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她微笑不语,伸手摘下一片柳叶,轻轻地衔在嘴上。

徐志摩曾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一生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和林徽因的交往,使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因此,他对康桥这段生活异常留恋。

胡适评价徐志摩说:“他的人生观真是1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3个大字:1个是爱,1个是自由,1个是美。他梦想这3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1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

徐志摩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与林徽因相遇让徐志摩眼前一亮,绝伦的完美,使他产生了爱,他顾不得已为人夫人父的身份,要实现追求美与爱的自由。

而对林徽因来说,已结婚成家的徐志摩首先是1个兄长似的朋友,不是婚恋对象。她在一篇文章里披露16岁时的心情:不是初恋,是未恋。在伦敦,他们没有达到热恋的程度,但都有会心的程度。所谓会心就是:徐志摩知道自己深爱着林徽因,林徽因感受到了,也知道自己喜欢徐志摩。

这期间,徐志摩曾对林徽因表示了一点感情,林徽因见信惊慌失措,自己不敢给徐志摩回信,由林长民给徐志摩回了信,信上说:“阁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误解了。”

经过痛苦的思索,林徽因和爸爸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只给他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我走了,带着记忆如锦金,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所有的'话,走了。”徐志摩读完信,颓然地坐在沙发里,心里一片空白。

虽然林徽因离开了,但徐志摩仍然抱有幻想。于是在1922年3月想他的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张幼仪虽然有所预料,但这一天真的来了,她还是难以接受。就在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一星期后,由吴经熊和金岳霖作证,徐志摩和张幼仪签署了离婚协议。

1922年11月,徐志摩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在《新浙江》的副刊《新朋友》的《离婚号》上刊登出来。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现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案,挑战了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

按照当时知识分子的做法,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最古老的选择是休妻,写上一纸休书,即可把妻子送回娘家了。另1种就像鲁迅的做法,把元配夫人仍放在家里,自己在外面同居。

徐志摩说,我不能把张幼仪送回她的娘家,因为这是对她不负责任的 ;我也不能把她放在家里,我在外面再娶上1个(而张幼仪是愿意这样做的,但徐志摩不这样做)。徐志摩表示,我一定要用离婚的方式来解决我的婚姻问题,让我们两人都获得自由。。所以在德国请朋友作证写下离婚协议,而且一回到国内马上在报纸上登出离婚启示。

而林徽因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在英伦发生的故事,仿佛也变得不太真实。家族中的长辈一致反对她插足别人的婚姻,不允许家族的名誉受损,这让林徽因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她明白了谁才是真正适合陪伴她一生的伴侣。因此,开始和梁思成恋爱,并排除了徐志摩的干扰。

梁思成的多才多艺、幽默风趣,深深地吸引着林徽因,他们常常在环境优美的北海公园约会,还随梁思成去清华学堂看梁思成参加的音乐演出。梁思成也在林徽因的影响之下,改学建筑学。两人在天坛同游时,还一同畅想去美国学建筑学,作中国的第一对建筑师。

1924 年4月12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率领1个国际大学访问团,乘船抵达上海。他是应梁启超、蔡元培以北京讲学社的名义邀请,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华访问的,徐志摩理所当然地成了泰戈尔在华访问的全程陪同。这老少两代之间不仅毫无代沟,而且一见之下即引为知己,成为二十世纪诗坛上的忘年交。徐志摩甚至向老诗人吐露了自己对一位叫林徽因的北京姑娘的暗恋,以致泰戈尔见到此行作为英文翻译的林徽因本人后,都忍不住想扮演中国神话中的月佬,替心有灵犀的一对青年男女牵起红线。

泰戈尔访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1个大事件,那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是作为金童玉女来接待泰戈尔的。那段时间,2个人的心灵仿佛走到了一起,徐志摩像是换了1个人似的,青春焕发,诗意盎然。当时的报刊形容:“林小姐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三人同行的画面被传为佳话。

在这个活动当中,他们还排演了1个泰戈尔的诗剧,是用英文排演的,叫《齐德拉》,那是写爱神的1个诗剧,两人分演男女主角。

泰戈尔的一番好心,最终并未促成好事,少女的情怀像深潭一般矜持,林徽因并没有答应。老诗人只能一声长叹作罢。他特意为林徽因赋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一声,哎……

就在接待泰戈尔后的2个月,1924年6月,林徽因随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伤心的徐志摩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诧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遇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偶然》)

像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里的青年维特爱上了朋友的妻一样子,只是性别角色转换,已婚的徐志摩爱上了处女林徽因,结果是维特自杀了,徐志摩想法解脱了。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办了婚礼。渥太华找不到鲜红的凤冠霞帔,林徽因自己缝制了一套东方色彩的婚服。从此以后,林徽因成了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身影。

这一年8月,徐志摩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旧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他的昔日之忆,11月16日,《再别康桥》诗成。

1930 年12月林徽因的肺病日趋严重,协和医院的大夫建议她到山上静养。第二年3月林徽因到北平西郊香山疗养,她住在双清别墅。别墅建于19,因为早年乾隆皇帝曾在此题字“双清”而得名。这里林木扶疏,环境清幽,十分适合疗养。林徽因静心养病期间,有了较多暇余来阅读她喜爱的文学书籍。捧一本书在手,焚一炷香,披一袭洁白的睡袍,沐浴着溶溶的月光,让这位病中的美人也不免有几分自我陶醉。林徽因对梁思成感慨称:看到我这个样子,任何人进来都会晕倒。而丈夫故意气她:我就没有晕倒啊!

当时徐志摩应胡适之邀,在北大任英语教授,因此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去看林徽因,并邀请林徽因在自己主办的《诗刊》上发表文章。两人平时接触不多,但在文章上心有灵犀,都知道彼此想说什么。

养病半年后,身体复原。下山的那一天,徐志摩、沈从文、温元宁等陪了梁思成去接她,并在北京图书馆办了一桌宴席。就在这桌宴席上,徐志摩和林徽因约定,参加 11月19日她在协和小礼堂给外国使节讲中国建筑艺术的讲演:“那一天,你会在北平吗?”“就是在天涯海角,我也要插上翅膀飞到会场,聆听女建筑师的精绝演讲!”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的演讲,等不及张学良的专机,也顾不上大雾的天气,迫不及待地搭上了一架由南京飞往北平的邮政飞机。因为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罹难。而这架飞机的机号正巧叫“济南号”。

在协和小礼堂作讲演的林徽因,曾几次将热盼的目光投向门口,可她盼望的身影就是没有出现。第二天,望穿秋水的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地昏倒在地。醒来后,感觉到天是墨一般地黑暗,哀痛的哽咽锁住了她的嗓子,许久没有说话。

徐志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林徽因的出现点缀了他那浪漫的诗意世界。当初有人劝他放弃,他却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段宿命的爱情与浪漫,让人感到更真实,更刻骨铭心。

感情没有冲破理智的把握,恋情变成了最纯洁的友情,没有丝毫的羡慕——嫉妒——恨,没有一点儿野蛮的“爱你没商量”。

伟大的爱,有徐志摩式的含蓄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愿做康河里的一棵水草,向岸边的金柳招摇;还有梁思成式的坦诚的“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幸福”。更有金岳霖式的直白的“思成能这么说,证明他是爱你的,我不能伤害1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从此去过逐“林”而居的生活,终生不渝。

伟大的爱是真正的文明!

梁思成曾经说:“林徽因是1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1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然后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的新诗创作;它还具有哲学的思维和高度的概括事物的能力。”他说:“做她的丈夫挺累的,因为你必须跟她一样地反应敏捷才可以,否则就跟不上了。”

林徽因单单在美术方面就曾做过三件大事:①参与国徽设计,②改造传统景泰蓝,③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莫大的贡献。

而徐志摩用了十年大量的新诗作品以及对文学的激情,最后,还是以最纯情浪漫的真我,还给时代1个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徐志摩。

让我们回望在中国走向世界大舞台时,曾经活跃过的1大批优秀人物。他们的才能,他们的抱负,他们的情怀和气度,都是值得后代敬仰的。而他们却悄悄的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叙述着过往的爱与离伤。泰戈尔、胡适、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一代文人、书生、知识分子的心灵对话。

《再别康桥》带我们回到某1个遥远的时代,如音乐的诗,幻化为如诗的音乐。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篇7: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相关专题 背景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