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沟通主体的转换

sillyfox傻狐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illyfox傻狐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语文教学沟通主体的转换(共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论语文教学沟通主体的转换

论语文教学沟通主体的转换

教学沟通主体的转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笔者从师生作为沟通主体的平等地位、师生对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与接收、学生之间的平行沟通、沟通主体转换的`效应等方面作具体论述和探究.只有这种沟通主体的转换,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作 者:陈玉焕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理工学院,473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72 关键词:语文教学   沟通主体   语文素质  

篇2: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网友来稿)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网友来稿)

山东省单县教研室 杨公平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关键是要转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因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认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六要”“六忌”。

一、要善于设疑,忌直接灌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要善于设疑,要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反对目中无人,直接灌输。善于设疑,可以说是优秀语文课的共同点,比如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指导学生读课文前,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你就是讲解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有六根火柴,请你用讲解员的口吻和身份,根据课文的内容,介绍六根火柴的来历。”学生钻研教材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这位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无名战士为什么无名呢?”这问题提得有点怪,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这是历史故事,年代久远,作者忘了战士姓名。”有的说:“这是小说,是虚构的,因而不需要什么人物的真实姓名。”教师进一步引导说:“假如我说这是作者故意安排这战士是无名的呢?”一位学生受到启发,很快站起来回答说:“战士无名说明他很普通,只是普通战士中的一个,因而就有代表性,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有典型意义,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更有深度和广度。”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

当然教学内容问题化,要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巧妙、难易适当,有启发性、有实效性,而且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

二、要形式多样,忌刻板单调。有的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理解过于狭隘,翻来覆去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段意,刻板单调,缺少新意,难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学生活动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学生可以说、可以读、可以写、可以背、可以辩,甚至可以演、可以唱。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扁鹊见蔡桓公》这样一篇文言文时,对于蔡桓公所说的“寡人无疾”这句话,让学生模拟蔡桓公说话的语气、神态,而且一连叫了好几位同学来做,使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蔡桓公的讳疾忌医;再如程翔老师在教授《卖炭翁》一文时,对于文中“手把文书口称敕”这句话,也是让很多学生大胆想象、模仿,使学生体会宫廷爪牙的蛮横和卖炭翁的艰辛。再比如,一位教师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我的家庭》为题写一篇文章,为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激活自己的生活体验,他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要大家推荐三位有表演才能的同学来演一个话剧,题目也是《我的家庭》,对剧中人物和性格也做了简单规定:好吃懒做、嗜烟如命的爸爸,勤快能干、说话唠叨的妈妈,还有一个任性顽皮的女儿。三位同学的表演惟妙惟肖,激发了大家的写作热情,达到了预期目的。三位教师都注意了精心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学生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面向全体,忌冷热不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表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可是,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上课,翻来覆去总是盯着那几个“尖子生”,特别是执教各种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语文课堂更是成了有限的几个“尖子生”大显身手的舞台,(有时候上课前就圈定了要提问的学生的名单)参与讨论问题,起来发言的学生仅仅几个人,很多情况下还是重复发言,其他学生呢?也许有的在思考,也许有的一头雾水,也许有的开了小差,也许有的什么也没想――天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从更多学生的眼光来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不给其他学生参与的'机会呢?有的老师惟恐他们不会“配合”,万一回答得风马牛不相及,耽误了时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损一堂课的整体“质量”;还有些老师则是嫌麻烦,认为那些“差生”即使让他们参与了课堂活动,也答不对、做不好,对于他们自身的提高也没什么作用。其实,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不正确的,既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一定要面向全体、尊重人格、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四、要点面结合,忌泛泛而过。我们强调开展学生活动要面向全体,并不是说搞什么活动都是“大轰隆”:一起读、一起答、一起背……实践证明,过多的搞学生集体活动,只有“面”,没有“点”,效果往往不理想。应该做到点面结合,多搞一些学生的个别活动。我认为搞学生的个别活动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语文课上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么他就会把精力始终放在教学内容上,随时准备“出击”,这样就会少开小差、少走神;第二个好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进行分层次教学提供依据;第三个好处是,多搞学生的个别活动,有助于抓好知识和能力的落实,防止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为了搞好点面结合,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由什么样的学生来解决,应该心中有数,避免开展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要积极评价,忌求全责备。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先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说,他从小智力平平,生性顽皮,不爱学习,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创下了三次留级的“记录”,老师送给他的评价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自卑的阴影一度笼罩着他,使他完全丧失了进步的信心。但五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这位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钱梦龙布置了一项任务:在每次学新课前,把课文里的生字从字典里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一个长期被同学看不起的“老留级生”,居然还能承担如此光荣的任务,自然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由于爱语文老师,也爱上了语文课,从此开始了人生的转折。看来,教师的期待和欣赏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可是,我们有的语文老师对学生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因此学生的活动很难让他满意,特别是有的老师执教公开课,总是希望学生的活动能按照自己设计的进行,一旦学生回答出了偏差,就不知道如何应付了,甚至对配合不好的学生“恨”得咬牙切齿,语文课上学生动辄获咎,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哪里还有什么参与的兴趣和创造的热情!

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的活动多做肯定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意见不成熟,也不要轻易否定、批评,我们应该 把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看作是接近真理的脚步,而不能用冷冰冰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加以否定,更不能冷嘲热讽,不伤害学生的进取精神和自尊心是我们课堂评价的“底线”。

当然,对学生的欣赏和激励要有诚恳的态度、要实事求是、要因人而宜,不能是老生常谈式的赞语和“礼物奉送式”的奖励,更不能搞成对学生的无原则的迁就甚至是曲意的迎合。

六、要讲究实效,忌表演作秀。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缺乏正确认识,拿学生活动为语文课“贴金”,片面追求课堂上的轰轰烈烈,无视学科特点、冲淡教学重点、脱离教材特点,花样百出,哗众取宠,这种表演作秀式的学生活动往往会使我们的语文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很可能会出现课上热闹课后空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写起来、用起来却破绽百出的尴尬局面。

开展学生活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把开展学生活动当作教学改革的点缀,否则,就会陷入为开展学生活动而开展学生活动的形式主义误区。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特点,把握课堂的动态发展,讲究开展学生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确保学生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做好具体工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把学生能否“乐学、会学、学会”作为评价一堂课的最主要的标准,整体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求知,积极主动地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参考资料:

①《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者:顾振彪)

②《主体性教育》(作者:张天宝)

③《语文教育思想论》(作者:曹明海等 )

④《语文教育学》(主编:张鸿苓)

⑤《路,是这样走出来的》(作者:钱梦龙)

作者邮箱: ygp_jys@163.com

篇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网友来稿)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网友来稿)

山东省单县教研室 杨公平

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尊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规律的体现,也是我们对过去的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大搞“一言堂”,大唱“独角戏”,语文课甚至成了“满堂灌”的代名词,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关键是要转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因此认真、深入地研究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的面前。我认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六要”“六忌”。

一、要善于设疑,忌直接灌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要善于设疑,要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反对目中无人,直接灌输。善于设疑,可以说是优秀语文课的共同点,比如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指导学生读课文前,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你就是讲解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有六根火柴,请你用讲解员的口吻和身份,根据课文的内容,介绍六根火柴的来历。”学生钻研教材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这位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无名战士为什么无名呢?”这问题提得有点怪,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这是历史故事,年代久远,作者忘了战士姓名。”有的说:“这是小说,是虚构的,因而不需要什么人物的真实姓名。”教师进一步引导说:“假如我说这是作者故意安排这战士是无名的呢?”一位学生受到启发,很快站起来回答说:“战士无名说明他很普通,只是普通战士中的一个,因而就有代表性,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有典型意义,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更有深度和广度。”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

当然教学内容问题化,要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巧妙、难易适当,有启发性、有实效性,而且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

二、要形式多样,忌刻板单调。有的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理解过于狭隘,翻来覆去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段意,刻板单调,缺少新意,难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学生活动的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学生可以说、可以读、可以写、可以背、可以辩,甚至可以演、可以唱。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扁鹊见蔡桓公》这样一篇文言文时,对于蔡桓公所说的“寡人无疾”这句话,让学生模拟蔡桓公说话的语气、神态,而且一连叫了好几位同学来做,使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蔡桓公的讳疾忌医;再如程翔老师在教授《卖炭翁》一文时,对于文中“手把文书口称敕”这句话,也是让很多学生大胆想象、模仿,使学生体会宫廷爪牙的蛮横和卖炭翁的艰辛。再比如,一位教师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我的家庭》为题写一篇文章,为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激活自己的生活体验,他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要大家推荐三位有表演才能的同学来演一个话剧,题目也是《我的

[1] [2] [3] [4]

篇4:摭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摭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要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 者:王明亮  作者单位:沽源县西辛营中学,河北,张家口,07500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5: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

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

论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

王广燕

合浦县公馆中学广西北海 536100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倡团结协作,共同探讨,不断地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学术报告、座谈会、听课、说课、评课等,目的是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在教学研究中,要求同年级的学科教师集中备课,共同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共性,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重点和难点,但如果要求每个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同样的问题,就困难了。如同样一套衣服,穿在别人身上很得体,显得漂亮大方,如果穿到自己的身上可能会很别扭,为什么?因为身材、气质不一样。所以,别人好的东西我们要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人云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量身,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个性鲜明的教学艺术风格,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发展语文教师的个性,勇于改革创新

语文教师要开朗大方、幽默灰谐、健谈善辩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上课时无表情的教师,永远讲不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一个没有半点幽默感的教师,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讲课语言干巴巴的,只能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学风格,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意识愈强,就愈容易感染学生,愈容易在教学中占据优势。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生字读音,生词解释,结构划分,语段精讲,小结拓展………教学环节紧奏,重点也突出了。但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新鲜感,他们的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就是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路。上语文课没有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思路,而思路要新颖,非同凡响,就要自出机杼,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绪。在备课中,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超前的意识,敢于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案,不迷信传统教学,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讲真心话,做真实事,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艺术,培养良好教学风格

要上好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做到“绘声绘色”。教师一个滑稽的表情,一种灰谐的语言,都会给学生一种幽默感,让学生带来欣赏的目光和轻松的微笑,老师营造和谐的教学的氛围,才能达到真情无限,其乐融融!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没有新颖的课堂教学艺术,语文课永远不能精彩。语文教师必须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可以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创设良好教学的情趣和气氛,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而将学生引入一种美的境界,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展开联想,体验情感中融入自己个性的理解,进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才能创造一种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创造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与众相同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实行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语文课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师生间的双边交流,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思想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的火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不占人,不迷信权威,勇于对书本中的问题提出疑问,敢于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拓展自己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视野,语文教师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形成丰富多彩的第一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走同校门,进行课外写作,不断增强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3教师要有自己的品位,发展个性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教师必须具备平等、民主的意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语文老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师生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这就是语文教师的高品位,也是个性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所在,品位高的个性化教学,首先要实行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溶器”,如果师生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谈不上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合作化学习,就是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平等竞争,全面发展。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这也是一种竞争性学习,在这场竞争中,只有胜利者,没有淘汰者,因为每个参与竞争者都得到了自己的东西,通过竞争,才能激活语文教学氛围,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在是21世纪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在不断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改革创新,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创新,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永保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6: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多年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一、在教学重点处拓展,强化重点。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教学重点就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以效益为核心,我们就要善于联想,巧妙拓展。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有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宽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1)拓展重点词语。比如《登高》的最后一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浊酒”一词,学生容易一知半解,这时可以补充相关诗句:“离杯消浊酒,愁眼见黄花。”“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樽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然后总结:其一:“浊”为直译,是浑浊的意思。古代人多喝谷物酿造的米酒,一般过滤不干净而且度数不高,多为15~38度之间。颜色和如今的醪糟水差不多。其二: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劣质的酒。如李白《行路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句子。其三:“浊”为君子自谦之词。浊酒还有谦虚的表示,相对的是喜酒、好酒等,古时候客人来了说请你喝杯薄酒、浊酒,去别人家喝的时候会说“好酒”。

(2)拓展重点句子。《兵车行》的开头段“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这幅画面中的“走”和“哭”是讲解的重点,但如果仅仅解释或简单点评,学生很容易重视不够。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段杜甫是不是写漏了一些内容,比如他们可以送东西,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送土豆,或者他们可以穿些特别的服装,像《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的“皆白衣冠”,或者他们可以这样说:“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通过比较,自然得出结论:他们不可能换服装或准备东西,因为时间不允许,原文中的“走”已清楚地写出来了。他们也不可能多说话,因为他们实在太伤心,正所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见这场战争是不义战争。

(3)拓展重点人物。《项脊轩志》的描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这时我们可以重点拓展。讲解母亲时,可以这样补充:有注重教育多次搬家的孟母,有一心为国给儿子刺字的岳母,有牵挂着儿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孟郊母亲,有《祝福》中那位后悔得有些发痴一遍遍讲诉“我真傻”的祥林嫂,有《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那位辛勤劳作后仍不忘用宽大的手掌把乳儿抱在怀里抚摸艾青的乳母,有《我与地坛》中那位时刻担心儿子自杀,小心翼翼的守候儿子的史铁生母亲,今天我们应该记住这位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归有光的母亲。

二、在文本的空白处拓展,丰厚文本。

何为文本中的“空白”?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空白”往往是指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而这里,笔者所说的“空白”,除此之外,还包括物理意义层面,指文本页面上没有填满或未被利用的部分,即书本中的空白之处。在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对话,不失为激活学生思维,开展自主对话,训练个性化阅读与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开篇拓展,引起学生兴趣。讲解文本之前,可以补充作者或相关背景等。比如讲解杜甫,可以这样设计,题目:千秋诗圣①青年才俊--一览众山小(补充《望岳》)②忧国忧民--直面现实时的真情。(补充《兵车行》《石壕吏》《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⑧乱世暂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补充《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④尾声:写诗一生命的存储方式(补充《登岳阳楼》《登高》)。

(2)在文段抽象处拓展,让学生更透彻理解文本。《香菱学诗》一课,有两段黛玉指导香菱学诗的理论,对诗歌鉴赏有很大帮助,但因其理论阐述太抽象,这时我们必须用拓展把它“融化”开来。比如讲语言形象性,可以这样拓展:诗的语言要求形象,形象包括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要抒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一幅安适欢悦的画面,“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动感突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色彩绚丽。

(3)在结尾空白处拓展,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讲解《兵车行》的结尾,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些战死的士兵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也没有留下他们的战斗事迹。但历史上却有很多“战士”仍清晰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请大家回忆。然后补充下面内容。

“忘不了屈原的那双眼。烁烁的流星擦过铁般夜空,擦不出一丝火星。流星陨落,却点燃一双永不熄灭的瞳仁,是夜行者的灯。迎着朔风,夹了夹夜行青衣,终点仍是那波澜不惊的汨罗江。

忘不了荆轲的那双眼。寒江水上升起冷月,断绝如冰。人头虽落,这双杀气腾腾的怒目,仍在看不见的暗处,盯着那个发抖暴君的头颈后三寸。

忘不了闻一多的那双眼。电光火石间熊熊燃烧,他整个儿燃着。明亮的火焰,他就是火焰中永生的凤凰。”

[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7: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张 琳

现代教育,要求将情感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融人情感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自然的。纵观目前的语文教材,的确是“文质兼美”,形神俱佳,拥有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既有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又有对家庭与亲人的情;既有对社会与时代的高歌,又有对世俗与制度的抨击;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激愤、大江东去的豪情、闲庭信步的雅致、细听秋雨的惆怅;这里有赤子之心、手足之情、男女之爱、莫逆之交;这里有豪迈的笑、哽咽的哭、会心的喜悦、莫名的愁思……这些为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更何况,不单是在语文教材中有情感教育的载体,在语文的其他阅读材料中,写作素材中,甚至是生活体验中,处处都能进行情感教育。并且,这种教育还是顺其自然的。

一、在阅读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

教材中的文章也好,平时阅读素材中的美文也好,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而这些不同的情感,都是丰富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向善的极佳载体。苏教版必修一课本里的《十八岁及其他》,是学生刚进入高中不久就接触到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娓娓道来的笔调,向儿子诉说了自己突然之间发现家有孩子已长大的那种惆怅而又欣喜的爱,和孩子探讨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读书的苦乐、青春的美好,文字真诚又饱含深情。读完这篇文章后,学生感动于作者对孩子的坦诚,也羡慕于作者对孩子的理解。这时候,亲情教育就必不可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父母爱孩子,是一定的,只是爱的方式有所不同,就像每个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一样。但是,我们不能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对子女深深的爱,那么作为子女的,能不能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以及和父母探讨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青春的多彩与忧愁呢?再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母爱的理解,同样,可以让学生在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中慢慢地但又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体会到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意义,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孩子那种不动声色,但又浓郁到化不开的爱。当然,《我与地坛》中的生命体悟,《想北平》中的乡土情怀,《金岳霖先生》的崇高人格,《老王》中的平等思想,都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也给学生展示了何为人生、何为向善。

二、在写作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高一学生进行记叙文训练的时候,写得最多的是对亲情的体悟。只是有时候,亲情成了一纸空文,干枯、空洞,只为文,不为情。此时也是亲情教育的良好时机,例如:学习《十八岁及其他》这篇课文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爱,或者学生最想表达的那种不被理解的苦恼,那种不同观念的碰撞,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那种渴望融洽的心情等等。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表,自然有话可写,自然情感真挚。这样一种读文章而后联系生活,而后有感而发的作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写作与阅读是不分家的,要想下笔有神,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创新的第一步是模仿。笔者很赞同这句话。还以《十八岁及其他》这篇文章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作者那种坦诚相待的书信达意方式,并且变换成从子女的角度来沟通两代人的矛盾。再比如学习《品质》这篇文章时,学生对格斯拉那种坚守的品质有赞赏,有不解,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品质为何?何为品质?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交流。在写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会联系我们的社会生活,想到现在的人们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这种基于理解与感悟、基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而这样的写作训练过程,更有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三、利用各种教学契机进行情感教育

高一下学期一开学,学生就主动要求每堂语文课前3分钟用来讲新闻,一来了解“窗外事”,二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很高兴地答应了。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在选择新闻的时候,过多地关注了社会上发生的负面的、甚至是非常恶劣的事情,而忽略了生活中俯拾可见的真善美。这个时候,正确的情感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于是,笔者也参与到他们的新闻讲评中,找一些让人感动、感叹的新闻,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带领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当然,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不应回避,只是在这种不良现象出现后,我们应正确来看待、对待,甚至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始终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让阳光占领心灵,让温暖萦绕左右,让爱心成为习惯,这才是带给学生最好的情感教育。

总之,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必须要担负起情感教育的重担,但这份担子,应该是语文教师肩上最甜蜜的担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篇8: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闻乾

(杭州市第二中学 闻乾(特级教师))

说到语文教学效率,可以从《风景谈》的教学讲起。

《风景谈》是《白杨礼赞》的“姐妹篇”,它们被分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和初中语文第四册的 散文单元。这两个单元都以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为教学要求。《白杨礼赞》的教学除了要“理解象征手法 ”外,还涉及“烘托”、“对比”这些手法;《风景谈》的教学也要讲“烘托”、“对照”。如果再按老例介 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则又可能出现更多的重复。

高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之间的这一类重复,恐怕远不止这一对“姐妹”。如果处理不当,高中三年的语文教 学,就有可能出现不少低层次的重复。这也许就是效率问题!

换一个角度说,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初中阶段也应该有可能基本过关。如果初中阶段真能“基本 过关”,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做些什么、怎样做,倒是值得注意的了。

为了了解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程度上的差别,笔者利用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本校初三毕业 上了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学生中抽了一个班规模的学生,外加本校高一、二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测试,并将 测试结果与本校当年参加高考的文科班学生的语文高考估分结果作比较,还与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统计分析与科 研处的《一九九五年全国普通高考抽样报告》所列的数据作了比较。

第一个印象是,这些初中毕业程度的学生其语文成绩与那些高中毕业程度的高考学生的差距,不如想象的 那样明显,有些方面还略超全国抽样的平均分值。(见下表)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满分 30 20 10 18 12 全国(文) 16.58 10.06 6.07 6.22 6.81 全国(理) 16.49 9.93 6.56 5.94 6.76 本校初三 12.86 9.82 6.17 4.51 4.20

第二个印象是,高中三个年级的语文程度与学习的年限没有呈明显的正相关状态。(见下表)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初三 12.86 9.82 6.17 4.51 4.20 高一 14.24 9.05 6.60 5.90 6.26 高二 17.64 11.21 7.36 5.09 6.47 高三(估分) 20.08 11.80 7.24 4.35 5.88

这些数据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引起我们对目前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些思考。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谈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时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 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批评,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推动了广大语 文教育工作者的改革、实验。十多年过去了,应该说有了不少进步,但是问题依然存在。1993年10月26日,著 名的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写给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的信中认为,“效率太低”,还是我们语文教学一直存 在的“一个大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师资队伍素质等不 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想从“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课堂教学质量”,是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诸要素的体现程度。

在布卢姆(B・S・Bloom)看来,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是:第一,认识的前提能力;第二,情感的前 提特性;第三,教学的质。(钟启泉《布卢姆的教学论及其现实意义》,《教育研究》1986年第9期)本文表述 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从属于“教学的质”这一变量又限定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范围内的一个概念,不包括各 种“课外”的教学活动。

哪些是体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一般以为至少有这样三个:一是目标达成度的增量最大。即教 学目标课前达成度为0(全员未达标),课后的目标达成度为100%(全员达标)。二是全体学生以最大深度参与 教学过程。三是以最少的时间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高效化。

依据这三个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模型”。模型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状态 ,我们也许永远达不到这一理想状态,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地逼近这一状态。因而,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具有强化 必要条件的意义,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目标的达成度

语文教师难当,相当程度上就是难在目标不甚分明。如前所述,初中讲散文,高中也讲散文,处理不好, 学生就会觉得你不教我也知道一点,你教了我也不见得懂得更多。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突出存在的目标达成度问 题。要使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达成度,就要注意目标设计的科学性。

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注意目标内容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三个“有机结合”,即认知目标(知识、能力 )和情感目标(态度、兴趣、意志、品格等)的有机结合;智育目标与其它各育目标的有机结合;达成性目标 (课内可达成)和方向性目标(带有指向性、较长时间才能达成)的有机结合。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情感目标”,二是“达成性目标”。

关于“情感目标”。

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学只注重理智的发展, 而忽视人的情感学习。他说,“没有情感的知识不是知识”!因而强调“要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协同起来” ,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既能用情感的方式,又能用理智的方式来行事的人”。有许多事实证明,一些 “智商”很高的儿童,长大后并不出色;那些“智商”一般,然而“情感智力”高的儿童,却能有所作为。著 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最近在《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文汇报》.4.15)中提出了“语文学科作为一 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文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这一命题。她在阐述“人文教育”(即从知、情、意、人格、情感、性格、心理品质等方面入手的教育)的意义时,注意到了语文教学片面强调“认知目标”、忽视“情感目标”这一应试教育的弊端,很有见地,值得一读。

关于“达成性目标”。

我们语文教学目前所多的是“方向性目标”。由于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所编的 “考试说明”受到大家重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考试说明”跟“教学大纲”的出发点不同,“教学是学生 从不知或知之较少到知或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只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考 试说明”序)“教学大纲”指导我们的教学过程,而“考试说明”只实行终端管理。尽管“考试说明”中具体 规定了“考试内容”的五大方面共30条“目标”,但终究只是些“方向性目标”。这些目标不是30堂课可以一 一达成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方向性目标”与“达成性目标”的有机结合。结合得好,这些“方向性目 标”能产生正效应;结合得不好,就产生负效应。大量的重复的高考模拟训练就是片面强调“方向性目标”所 带来的`负效应。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达成性目标”,是实现第二个“有机结合”的关键。当然,要做好这一件事,很不 容易!但是今年的《人民教育》第2期刊出了报导“汩罗教育现象”的长篇通讯,其中介绍了汩罗市一个通过“ 组织行为”大面积推广的“目标教学”教改项目,就是成功的例子。

以上说的是,目标设计要注意目标内容的和谐性。此外,目标设计还要注意目标水平层次的合理性,即目 标层次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目标的设计也要注意表述的明晰化,即尽可能用学生的外显行为表述目标,做到 达成目标可检测。其理自明,这里不一一阐述。

二、学生的参与度

全体学生以最大深度参与教学过程,这是学生参与度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首先,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达到高度同步、和谐。这是参与的广度。

(德)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如果在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在消极地接受“奉送”的地位,就谈不上“参与”!这就是说,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 系,相信学生的参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去发现。有一种叫做“头脑风暴法”的教学方法,是美国 教育家奥斯本首创的,他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强调要设置这样一种氛围,那就是:“只求创见,不作 评价!”据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比常规的多两倍。湖南汩罗市的老师们从1991年开 始,在课堂上开展了“问号行动”。他们认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重要标志之一就看课堂上产生了多少“问 号”,以及这些“问号”的质量高不高。这也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明之举。

其次,从参与的深度来说,理想的状态是要让学生智力活动达到最高层次,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学生的参与,不是单纯地追求课堂教学活动的表面热闹,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作心智上的积极参与。布鲁纳 (Bruner)主张“通过发现来学习”,就是鼓励学生心智上的积极参与。这种心智上的参与,才是更高程度上的 参与,是本质上的参与。要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这样的高层次,需要设计好引导学生参与的问题,这些问题 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不是“披着问题外衣的假问题”。因为“挑战性的问题”能使学生注意事物 各个有关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有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第三点,就是这种参与应能产生一种全体学生想继续学习,想深入一步学习的效果。这是讲参与的后效。

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后,适时地给他们加一点“困惑”,让他们觉得山外有山,还有新的不懂。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我们就可以运用类比法,让学生由这一个“例子”推 进到另一个“例子”;可以运用归纳法,由多个“例子”推进到一般规律的把握;可以运用演绎法,由已经掌 握的一般规律推进到新的“例子”……由此产生的“困惑”,就可能成为刺激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因素。比如 ,在学完《风景谈》之后,再学《天山景物记》,不妨运用类比法,比较一下两文的异同,体会一下“形散而 神不散”在特定散文中的个性表现,使学生觉得旧知识在新课文中有另一种面貌,因而产生“想继续学习”的 愿望。

三、教学过程高效化

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高效化,是我们追求的又一种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 境界的实现,有赖于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是时间的利用率为100%。

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强调时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每一 个学生的学习都能达到精熟的水平。根据布氏的理论,时间与学习程度成正比。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用了“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为什么还是学不好本 国语文?问题在于这“2700多课时”是否都是“有效时间”!

因此,提高时间利用率的关键是要去掉“无关时间”和“无效时间”。

“无关时间”,是指与达成教学目标无直接关系的时间。而“有关”的时间处理不好,也不一定就是“有 效时间”,例如,低层次的机械重复、过于显形化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在未把握学生程度的情况下,学生已懂 的,还讲;学生实在难懂的,也讲。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恐怕这“无效时间”特别表现在这几个“多”:教师 自己分析过多、自问自答的问题过多、按教材原结构原顺序原样式作程式化教学处理的过多、板书过多、给学 生以统配作业多……

二是选择最适合学生智力活动水平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的包办性、划一性,只能压抑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只能吃“大锅菜”,没有选择的余地。

为了适应不同智力活动水平的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也许可以构建一种“促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 。

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先生(1895~1931,余姚人)说:“主动是成人的,被动是成器的”,“成人 的能够用器、能够造器,成器的只被人用、只听人造。”为了促成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成人”,高中 语文教学可以多一些研讨式的教学。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获得了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自主研讨式学习的主观条件;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要求,有相当部分是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要求的螺旋式重 复,适宜于自主研讨学习;而且,为了避免在知识层次上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体

[1] [2] 下一页

系简单重复,高中语文教学应 该有一个以能力训练为主的达成性目标体系,这个体系需要多一些研讨式的教学。

三是最大限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这里有硬件建设的问题,更有“软件”建设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语文课在最大限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语文课要发展的一种能力是,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学生学了语文,应该有本事凭借“语 言文字”即能在脑中浮现“图像”。如果离开了“图像”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就不能感受“语言文字” 本身的魅力,那么,这种图像资料就喧宾夺主,变成了课文的图解,或者,使课文只是起了图像资料说明书的 作用。浙江省编初中教材有篇课文叫《晋祠》,配有一个录像资料,那是按课文的思路拍摄的晋祠风光。有两 位老师都使用过这个录像,但是作了不同的处理。一位老师的处理是,分析完课文,再放录像。边放边说:喏 ,这就是“左扭柏”……你看,就是这样旋上去的……喏,这是晋祠的流水,像不像一条大飘带……。另一位 老师的处理是,在尚未读课文时,先放一段消除了解说词的无声录像,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这段录 像中所见的景象,接着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描述与课文中有关的描述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教材 中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很明显,后者运用电教设备,着眼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正确理解了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位 置关系。这就叫做“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反之,就只能叫做“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语文教 学”!

从课堂教学的理想化状态出发,来探讨“语文教学效率”,仅仅是一种思路,其中许多方面,还有待语文 教学实践的检验。如有舛误,请多指教!

上一页  [1] [2]

篇9:论语文教学中的“乐学”引导

论语文教学中的“乐学”引导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学生乐学,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讲,一堂优质课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乐学,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所谓“为了将来不需要教”就包含着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学习,能够主动地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学习,而不是让老师督促着学习,这就是乐学,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品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同样是课堂,有的学生视为畏途,有的学生视为乐园。同是一篇课文,这位老师讲,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气凝神,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那位老师讲,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忽而哈欠连连,忽而神思游离,纠其原因,关键在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乐学。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乐学的问题。

一、重视语文教学的生动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具有生动特点的信息最能使人兴奋,从而产生兴趣。启发学生乐学就是借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魏书生老师十分注重教学的生动性。他认为,“兴趣象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一个同学的脑子里存在着,区别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只能捣毁兴趣”。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他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变成图画。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有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例如他在讲张志和《渔歌子》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时,对学生说:“这是一首景色描写极其鲜艳美丽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下面请大家打开大脑电视机。”同学们闭上眼睛,进入想象状态,魏老师便接着说:“先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再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为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这时候,有的同学说:“脑中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水……。”

启发学生乐学,注重教学的生动性,则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果说小学教学的生动性侧重于“画画说说,做做说说”,那么中学则更进一个层次。如宁鸿彬老师的课堂常规训练,求异思维;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当然,教学的生动性虽然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但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也不能忽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要比空洞说教效果好。如某校有些学生因没有考人重点中学而产生自卑感,意志消沉,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娓娓动听他讲述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用曹操的一胜一败,告诉同学们这样一个道理:胜败乃兵家常事。其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白:没有考入重点高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自己天生愚笨,从而使他们放下了自卑的包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实验证明,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乐学,就必须把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结合起来。

[1] [2] [3]

篇10:论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25卷 第1期  2 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Vol.25 NO.1 Feb   收稿日期:-00-00?

作者简介:任甬儿,读书 作文 做人

篇11:论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文章编号: 1008-0627(2003)01-0000-00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即认真写字、认真读书、认真作文的习惯。提倡读书、作文、做人三位一体,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更是党和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读书论?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

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二)

[1] [2] [3]

篇12: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论语文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

闻乾

(杭州市第二中学 闻乾(特级教师))

说到语文教学效率,可以从《风景谈》的教学讲起。

《风景谈》是《白杨礼赞》的“姐妹篇”,它们被分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和初中语文第四册的 散文单元。这两个单元都以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为教学要求。《白杨礼赞》的教学除了要“理解象征手法 ”外,还涉及“烘托”、“对比”这些手法;《风景谈》的教学也要讲“烘托”、“对照”。如果再按老例介 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则又可能出现更多的重复。

高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之间的这一类重复,恐怕远不止这一对“姐妹”。如果处理不当,高中三年的语文教 学,就有可能出现不少低层次的重复。这也许就是效率问题!

换一个角度说,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初中阶段也应该有可能基本过关。如果初中阶段真能“基本 过关”,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做些什么、怎样做,倒是值得注意的了。

为了了解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程度上的差别,笔者利用当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本校初三毕业 上了重点中学分数线的学生中抽了一个班规模的学生,外加本校高一、二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测试,并将 测试结果与本校当年参加高考的文科班学生的语文高考估分结果作比较,还与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统计分析与科 研处的《一九九五年全国普通高考抽样报告》所列的数据作了比较。

第一个印象是,这些初中毕业程度的学生其语文成绩与那些高中毕业程度的高考学生的差距,不如想象的 那样明显,有些方面还略超全国抽样的平均分值。(见下表)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满分 30 20 10 18 12 全国(文) 16.58 10.06 6.07 6.22 6.81 全国(理) 16.49 9.93 6.56 5.94 6.76 本校初三 12.86 9.82 6.17 4.51 4.20

第二个印象是,高中三个年级的语文程度与学习的年限没有呈明显的正相关状态。(见下表) 题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初三 12.86 9.82 6.17 4.51 4.20 高一 14.24 9.05 6.60 5.90 6.26 高二 17.64 11.21 7.36 5.09 6.47 高三(估分) 20.08 11.80 7.24 4.35 5.88

这些数据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引起我们对目前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些思考。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谈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时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 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批评,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推动了广大语 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的改革、实验。十多年过去了,应该说有了不少进步,但是问题依然存在。1993年10月26日,著 名的语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张志公先生在写给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的信中认为,“效率太低”,还是我们语文教学一直存 在的“一个大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师资队伍素质等不 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想从“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课堂教学质量”,是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诸要素的体现程度。

在布卢姆(B・S・Bloom)看来,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是:第一,认识的前提能力;第二,情感的前 提特性;第三,教学的质。(钟启泉《布卢姆的教学论及其现实意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研究》1986年第9期)本文表述 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从属于“教学的质”这一变量又限定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范围内的一

[1] [2] [3] [4]

篇13:论语文教学中的“乐学”引导

论语文教学中的“乐学”引导

一、重视语文教学的生动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具有生动特点的信息最能使人兴奋,从而产生兴趣。启发学生乐学就是借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魏书生老师十分注重教学的生动性。他认为,“兴趣象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一个同学的脑子里存在着,区别不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而在于有的教师能点燃兴趣,有的教师只能捣毁兴趣”。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他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变成图画。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有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例如他在讲张志和《渔歌子》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时,对学生说:“这是一首景色描写极其鲜艳美丽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下面请大家打开大脑电视机。”同学们闭上眼睛,进入想象状态,魏老师便接着说:“先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再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为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这时候,有的同学说:“脑中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水……。”

启发学生乐学,注重教学的生动性,则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如果说小学教学的生动性侧重于“画画说说,做做说说”,那么中学则更进一个层次。如宁鸿彬老师的课堂常规训练,求异思维;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

当然,教学的生动性虽然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但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也不能忽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要比空洞说教效果好。如某校有些学生因没有考人重点中学而产生自卑感,意志消沉,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娓娓动听他讲述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用曹操的一胜一败,告诉同学们这样一个道理:胜败乃兵家常事。其目的是让同学们明白:没有考入重点高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自己天生愚笨,从而使他们放下了自卑的包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实验证明,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乐学,就必须把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结合起来。

二、教学的'艺术性

重视教学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乐学的主要手段。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语言、教学动作和教学方法上,就是富有幽默感和趣味性。钱梦龙老师认为:“我觉得我们老师不妨有点幽默感,不要把自己打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梁启超认为:“一个人必须生活在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谈到语言的幽默风趣,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评书大师袁阔成。一部《三国演义》,经过他的口,成了生动活泼的教科书。他的语言艺术,堪称幽默的典范。当然,教师不一定人人都成为评书家,但一位好的教师,要具备评书家那样的语言艺术。如有一次,一只麻雀飞进了课堂,东闯西撞,后来被人位男同学抓住了。老师笑了笑说:“小麻雀没上小学就想上初中了?可惜它听不懂咱们的课,送它回大自然吧!”。还有一次,纸卷飞到了黑板旁,老师拾起纸卷,并没有立即追查,而以轻松的语调对全班同学说:“海湾战争早已结束,怎么又有人朝黑板上发射‘飞毛腿’导弹啊?”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化解矛盾,密切师生关系。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灵魂,枯燥无味的语言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声色俱厉的语言能使学生烦躁不安;幽默风趣的语言却能使学生如痴如醉。一位优秀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做到语言幽默风趣而不流于庸俗;生动形象而不失于轻浮;声调抑扬顿挫而不呆板;教态大方面不过于严肃。

幽默风趣不仅表现在教学语言上,也表现在教学动作和教学形式上。有一次,一位同学想回答问题,胆子又不大,想举手又不敢举,魏书生老师便学他的样子,把手举了两举,缩了两缩。同学们见老师滑稽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这位同学也笑了,并且果断地举手回答了问题。教学形式的幽默性主要表现在操作性学习中。如东阳市实验小学的“课文表演’:老猫在一心一意地钓鱼;戴老花镜的帐房先生正和粜米人阴阳怪气地对话等妙趣横生。身临其境的孩子们在愉快的笑声中学懂了一篇又一篇课文。总之,教学的艺术性能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向心力,从而深层次地启发学生乐学。

三、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学生乐学的因素

常言说,条条大路通北京。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不同侧面挖掘潜在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乐”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材本身很生动,如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生动性体现出来并不是一件易事。还有一些教材,如说明文、应用文等,就更需要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功底去从不同侧面挖掘有趣的因素,以达到培养兴趣,启发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此方面,于漪老师、宁鸿彬老师都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于漪老师认为:“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想学、爱学、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她提出在“苦”字上进行教育,学习语言要下苦功;在“得”字上下功夫,使学生上每一堂课都有所得;在“趣”字上启发引导,使学生学得有味道。宁鸿彬老师倡导“三不迷信”、“三个欢迎”来启发学生乐学。

他说:“跟我观点不一样,我欢迎学生讲,有时候我讲着,学生就说:‘老师,我跟你的看法不一样。’我对我的学生提倡‘我认为’三个字。”因此,宁老师无论是讲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此外,即使是比较生动的诗歌、散文,也要从不同侧面挖掘乐学的因素,以便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熏陶和美育。在此方面,于漪老师提出了“娱目、动情、激思、励志”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乐学。

总之,兴趣培养和乐学启发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应具备的重要因素,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诗经》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对此略陈管见,望借此起到“攻玉”之效。

相关专题 论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