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biophili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iophilia”参与投稿,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共13篇),供大家阅读。

篇1: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

摘要: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是一个具有异步性、实时性、交互性、生动性、集成性、大容量等特点的系统,它的应用将建成一个与开放性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从大中城市到乡镇均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专门学校和职教中心,培养规模上有本科、专科和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纵观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规模与效益发展并不平衡,数量与质量发展也不平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一是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或优秀教师更加短缺;二是教学内容针对性薄弱、直观性不强,难以做到好学实用;三是非全日制学员受时空限制,不能随时随地与教师或学员协作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功能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及社会需求存在差距。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从规模扩张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促使人们开始将基于网络上的多媒体远程教学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教学功能和时空局限等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及其教学特点

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认识对象的理性活动,它必须建立在情感交流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育传播学认为,面对面的传播比物理传播亲近感强,信息交流通道短,是建构主动学习的有利因素。同时,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环节较多,学生自行设计和自学活动占有重要地位,教育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模拟实践、访问与设计环境。按照上述观点,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既要考虑远距离下的师生“见面”方式,又要考虑构建远距离下教与学的关系,尽可能创造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环境。因此,教学系统一般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建设以下三种类型的`远程教学场所:一是基于视频会议的多功能教室;二是由若干计算机组成的多媒体教室;三是办公、家庭等使用的分散的计算机。同时,还要建设一个多媒体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并通过全国教学科研网连接成强大的教育教学和培养培训系统。

篇2: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

1.可以实现实时交互。即通过多功能教室,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进行声音、图像、文字、数据方面的现场实时交流,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保证教学最大限度地建立在情感交流和感

[1] [2] [3] [4]

篇3:文言文教学特点

文言文教学特点

文言文不是像希腊文、拉丁文那种全死的外国文字,而是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唐德刚先生语,见《胡适口述自传》汉译本第200页注文)。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吕叔湘语文论集》第327页)。要说汉语特点,这恐怕便是最大的特点了。因为这是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的结果。

文言文是国货,不是洋货,文言文姓汉。文言文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体现汉语特点,具有中国特色,它也姓汉。这是常识。

然而,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无视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特点,教学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却跟教学英语、俄语一样,让熟悉、使用现代汉语的中学生面对跟现代汉语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文言文时,如同置身于异国他乡一样地陌生、茫然。这是一个误区。

误就误在割断了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误就误在割断了古今汉语的联系。

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都表现为汉语演变的过程,它们同宗;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并未全死的文言文在现代中学生头脑中复活,超越时空,化难为易;才能使现代中学生温古而知今,察今以推古,较迅速较扎实地学好文言文;当然,同时也带动、促进现代文的学习,收事半功倍、一箭双雕之效。可以说,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成语,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因为,成语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它又充分反映了汉语的所有特点,它是联系古今汉语的纽带。

例如在教学《六国论》时,讲到暴秦之欲无厌的厌,不要仅要求识记课本上厌的注释(通餍,满足),也不要满足于对厌在文言文中几个义项的归类整理;如果联系成语贪得无厌的厌(满足)、喜新厌旧的厌(讨厌),学生在词义的比较中对厌会理解得深一点,掌握得牢一点。再如教学《赤壁之战》,讲到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的恶,尽管课本注释中有注音,还是宜联系成语好逸恶劳的恶,以保证学生认知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可以说,成语的本身就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有这种现象。(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语汇论(中)》)成语,正是我们搞活文言文教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容易组合。考察汉语的演变可以发现它有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现代双音词的趋势。了解和利用这一特点,往往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现代汉语双音词去判断和掌握文言单音词的意义。现代汉语词汇掌握得越多,对其意义理解得越准确,就越是能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运用这种察今推古的方法也就越方便越灵活。例如,掌握了修建、修造、修订、修长等现代词语,就不难从比较中对下列文言句中的修的意义作出确切的解释,而不必去死记修在文言中的这些义项: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守战之具(修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订),巨身修尾(修长)。

值得指出的是,课本中作为文言语法特点介绍的知识短文词的活用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温古而知今、察今以推古。因为语法富于稳定性,古今语法的差别是不大的。课本中介绍的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高中第三册296页,人教社1990年版),在现代汉语中也是屡见不鲜(这方面的文章颇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课本中从文言到文言的例释,只能加重学生负担。词的活用,乃是汉语的特点,并非文言文所独有。人人动手,清洁上海,这上海电视二台的屏幕文字,便说尽了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多用鲜活的语言现象来比照、讲解文言文,不是更好吗?

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让我们好生研究汉语的特点,尽早走出误区,借助现代汉语搞活文言文教学。

篇4:作文教学特点

作文教学特点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无论怎样进行,让学生能写出一篇上乘的文章这个根本是不可能改变的。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与现状是教师在新课改下应注重提高的“内功”。

关键词:作文 特点 技巧

一、小学作文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只有准确把握其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作文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作文水平才会迅速提高。

1、启蒙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就小学作文教学而言,学生在成长,学生作文的过程也经历着一个内容上由简到繁、水平上由低到高、技法上由拙到巧、篇幅上由短到长、体裁上由易到难的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

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也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进行的低级重复、一成不变的教学,就是说要把发展性贯彻到小学作文教学的始终,要把启蒙性与发展性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充分地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2、模仿性和创造性的通融。小学生的独立性、客观性、深刻性、准确性等方面的心理品质还是很差的,他们的言语表达、动作行为、情感体验、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小学生作文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模仿性。但是,小学生的智商和情商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儿童的可塑性,充分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以及联想的能力,启发和诱导他们在作文中的创造性。只有让学生的模仿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小学作文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文学性与应用性的结合。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上的模糊,一个是训练上的盲目。小学作文教学要把文学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实现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同步发展。一是从一般文学创作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二是深入研究和切实把握小学生写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联句构段能力、布局谋篇能力以及思辨立意的能力。

4、学会作文与学会做人并重。教育的根本职能在于培养人。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攫取生动鲜明的有说服力的素材,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信度和效度,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精神素养和道德情操,从而给学生以新的启迪,起到育德树人的作用,实现学会作文与学会做人的目的。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技巧

小学作文教学其实没有什么巧可取,说是技巧,不过是一个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立场、观点、原则以及所遵循的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所积累的经验罢了。

1、突出学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写作的基本要素有三:主体(作者)、客体(对象)、载体(作品)。三者缺一不可,但又不能等量奇观,而应把写作主体放在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地位。没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感悟、思辨与升华,就没有真正的文章。“感知――内孕――外化”是写作活动的三个层面,这个层面的核心是“人”,舍弃了“人”这个写作中的主体,写作活动便无从谈起。

2、在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情感体验。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文,能使其神奇多变与魅力无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五感”与“七情”。“五感”即形、声、色、味、触,分别指事物的形状声音、颜色、味道、触感。一切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离不开“五感”这些因素。“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所有叙事、抒情文章,都离不开“情”的发展与转换。文章的起伏迭宕、曲折婉转、扣人心扉不仅仅是语言的瑰丽、结构的完善、技巧的纯熟、想象的神奇,更主要的是情感的转折和更迭。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情感的训练。

3、加强学生作文“内化”能力的培养。所谓“内化”主要是指语文教学中的“听”和“读”,即学生不断积累字、词、句、篇材料,并懂得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确定中心、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最终达到吸收语言文字的有益成分,为“说”和“写”作准备的过程。

“内化”主要是学生通过课文和材料的阅读,以及老师的讲解,积累提高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为写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加强学生内化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4、加强学生作文“外化”能力的培养。所谓“外化”,是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的过程。“外化”过程既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也是生活、思想、语言的综合训练。作文过程是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想感情、阅读水平、智力技能的综合反映,也是学生认识事物、表达感情的集中体现。“外化”的能力,主要是学生表达的能力。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就要在培养学生“外化”能力上下功夫。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掌握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技巧,正确处理好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性与发展性、模仿性与创造性、文学性与应用性、学会作文与学会做人等方面的关系,突出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训练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作文“内化”能力的培养,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才能得以改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证。

篇5: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特点

小学生,一般是六——十二岁,属童年期,正处于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大脑思维最活跃。根据儿童时期的特点,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一般来说,小学生刚从学龄前的游戏活动进入系统的学习阶段,他们对学习的动机比较模糊,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而兴趣又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性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好小学生的初步兴趣,这种初步兴趣就是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而这种初步兴趣是极不稳定的。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升华为热情和爱好,就要在教学活动中下工夫,要懂得童年期的心理特征,

要懂得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不是来源于英语语言本身,更多的则是来自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形式。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形式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那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初步兴趣就会丧失殆尽,更谈不上对英语的热情和爱好了。

二、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

我认为,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学生面前是一名教师,而且更要注意与学生做知心朋友,要使学生觉得你亲切可敬。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是语言活动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也是关键作用。教师的思想、教学态度、性格、志趣和情感等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里要流露出安慰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任何训斥、讥笑和讽刺都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还将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关心、帮助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耐心帮助,同时鼓励他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使其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三、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培养技能方面,教师应该注意到,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弱,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要充分利用图片、挂图、实物、幻灯、录音、录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游戏、英语竞赛、表演、英语歌曲、儿歌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才能使学生的听力、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要重视英语的基础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些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

在培养习惯方面,教师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听、多说、敢于大胆开口,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另外,书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之一,从小学起教师就应当狠抓学生的书写教学,并常抓不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要起到示范和身教的作用,教师自己的书写首先要做到工整和规范,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篇6:浅谈职高物理的教学特点

浅谈职高物理的教学特点

为用而学学而能用――浅谈职高物理的教学特点

文/周祝华

摘 要:职高物理作为机电、电子电器等专业类学生的一门文化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根据教学经验,从中总结了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对今后的教学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理论基础;为用而学;学而能用;综合技能

职高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所有的教学和实践都是围绕这一点而开展的,具体的教学特点与普高有所不同,以下就我在多年的职高物理教学过程

中总结的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和教学技巧展开探讨。

一、正确认识职高学生的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职高学生相对普高学生而言,普遍来说,学习基础较差。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把一些用得不多而高深的理论推导在课堂上讲解,那样会让他们望而生畏,产生物理难学的思想,因此,因材施教很重要,这里的因材施教中的“材”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学生(人才);另一个是教材。有时反而只讲一些对生产生活有用的结论性的东西,他们却能较快地掌握。如,力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我们对职高学生只要求会具体应用即可,如两个拉力之间的夹角越大,合力就越小。而没有必要进行很难的理论计算。当然以后具体的“理论力学”中可以再加深。

二、正确处理教材的全局内容,做到为用而学

职高物理教材中,尤其是电学部分对学生今后学习电工学和

电子技术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力学部分对学习机械基础也一

样,让学生灵活而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当然我们教师本身要高瞻远瞩,会正确处理教材的全局内容,如,教材中有些内容,比如,天体力学、热力学中的部分内容纯粹是让学生开眼界提高本身素养而设计的章节,教学中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

进行公式推导和理论计算。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受力分析与电学计算,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另外,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思考分析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对于那些没有多大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我们就可以作为非重点,如,静电学中电势和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做到真正的.为用而学。

三、正确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做到事半功倍

物理学中大部分理论知识是枯燥的,如果我们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只凭一本书、一支粉笔是很难到位的,那样做只能是以空对空,出现黑板上开汽车,作业本上开电动机的无聊教学,当然教学效果极差。如,电磁学中的回旋加速器、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及改装、天体的运动等,我们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的这些内容,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高科技视频模拟教学,让学生亲眼目睹如回旋加速器这样的高科技离我们并不远,从而很快很有兴趣地接受其理论,真正做到教学的事半功倍。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实验探究、比拟法等都可以适时适当地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四、正确引导学生走向实践,做到学而能用

职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实用,而不是升学。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更好地为其他学科服务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及时地去运用,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当时学会了,过几天也就忘记了,根本达不到教学效果。如,教学中可以把材料力学中的某些具体应用放到受力分析这一章,如,支撑杆及拉杆的受力分析;电工学中简单而具体的直流电路分析可以放到欧姆定律这一章,包括电阻的串并联;电子技术中的伏安特性曲线描绘可以放到伏安法测电阻这一部分,既学到了新的方法,又用到了旧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而能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

五、正确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做到学有所用

职高物理教学中应把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贯穿始终,所谓的

综合技能就是指不分学科,常常要用到的知识。如,物理学中的测量教学,教学中有测量方法的介绍,而更重要的是读数方法与计数方法及有效数字的处理,培养学生的工科技能,以后不管是电学仪表,还是力学仪器,都能正确地读数和计数。又如,物理学中利用“理想状态”来处理实际中的复杂问题的方法,比如摩擦力的教学和曲线运动的教学都是这样的。另外,还有类比法、假想法、临界法等等,这些方法学会了就是技能,对学生来说就可能受益终身。因此,我们教学中需要潜移默化,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终身受用的综合技能,让他们学有所用。

六、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技巧,让其自学成才

俗话说“学海无涯”,要想让学生成为博学多才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面面俱到,那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法在职高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学中必须有学习方法及技巧的传授,让其做到举一反三,自学成才。如,教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学,因为平行四边形法则在力的合成时已经学好了,这样以后所有的矢量合成包括交流电的旋转矢量相加减也就学会了。当然对学生而言,远不止一次就学会了,纵观整个职高物理,有用的常用的知识点也就是那么多,可以让他们反复运用,然后熟练运用,这样就可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学习方法,以后不管是在学习当中,还是在生产实习中都可以受益匪浅,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服务同时学习的其他学科。

总之,在职高物理教学中,有很多不同于普高教学的地方,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同,面对的考查方式不同,所以要求教学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只有开动脑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设施,紧抓技能提高,不放松实践操作,同时为其他学科提供更好的理论服务,让这些学生在另类的学习环境下,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作者单位 湖南省祁东县职业中专)

篇7:土木工程课的课堂教学特点

摘要:土木工程实例教学思维分散、知识面广、对问题的诠释带有模糊性和归纳性,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强化。

土木工程课程特点决定了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必须在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而进行内容整合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

从工程中提炼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工程;教学组织;基础课实践

上好每一堂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优质的课呢?土木工程的每一门课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其课程内容庞杂,知识更新速度快,各知识点相互联系紧密且独立性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一直是教学探索的课题。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的思想,以工程为焦点,才是更好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土木工程课程特点

1.课程内容庞杂

土木工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包含的内容庞杂,需讲授有关常见的工程的生产、技术性能与技术指标、检验方法、使用及其运输与储存等基本内容。

从实践来说,既有传统工艺,又有新材料新方法。

这些过程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它们是相互独立的知识体系,在性能和技术指标上又存有一定的共性,在工程应用上更是一个系统的统一体[1]。

2.课程紧密性强

土木工程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及后续课程《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课程》、《路基路面工程》等联系紧密。

只要涉及工程学科的课程,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比如:路面材料的性质和组成设计就是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深化。

学生如果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理解不深入,那么在学习路面工程知识的时候,就不知所云,严重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知识掌握。

另一方面,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也不是单纯理论课,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任何工程实践都和这些课有着决定性联系。

3.知识理论性强、更新快

更新是从设计到施工等整个工程领域。

任何一次来自实践的进步都将带动工程技术上的巨大变革。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三新技术为标志的工程建设新时代已经到来。

新材料、新的检测技术以及新的施工工艺层出不穷。

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注意传统的技术和理论的教学,更需补充讲授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

另外,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既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虽然没有严格的逻辑理论推导,但是来自材料决定性能的一些基本理论,却是我们分析和解释工程问题的基本论据。

二、课堂教学

1.备课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深刻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在全面理解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解教学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工程实例和教学方法,写好教案和讲稿。

2.课前精准备

无论对所要教学的内容多么熟悉,准备得多充分,都必须在头天晚上将第二天的课程内容复习一遍,准备好课堂教学的腹稿,并在正式上课之前花时间将要教学的内容过一下,查验讲稿,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3.课堂教学

教学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知识系统形成的过程。

教师借助于三尺讲台,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

在课堂之上,教师不仅要认真地讲授,理例相结合,言之有理,又要言之有物;工程例子切合实际、实用,易于理解。

语言幽默、风趣,思路清晰,并且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视频录像以及教师的肢体语言和用眼睛等方式与学生全面交流,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组织上,贯穿以工程红线的思想组织教学知识点,将几堂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准备一个现实的工程实例让同学们讨论分析。

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对具体工程的剖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工程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在讲述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中涉及到莫尔库仑强度理论[1]。

该理论可简单地表述为:“材料的剪切强度与参数有关,”取决于材料易密实性能及施工时密实程度,取决于骨料的表面性状及其级配、颗粒形状等因素。

参数取决于混合料的细观结构,主要是胶凝材料以及胶凝材料与矿物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

那么,要透彻理解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提高沥青混合料强度的技术措施等知识点,必须从三方面来入手,而每一个方面又可进一步分解为若干更细的技术措施。

在教学组织上,可将三个知识点集中在一起来讲解,也可以在讲授完以上各知识点后,以一个工程实例分析,将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再如,某商业广场主楼为九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裙楼为五层混凝土框架结构。

该工程裙楼中央广场上方二层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

该梁跨度16.6m,梁截面为600 mm×1700 mm。

该工程二层预应力转换梁约于7月12日浇捣混凝土,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C40,到8月5日拆除支撑及模板,9月6日在进行预应力梁张拉前的准备工作时发现梁两侧及梁底出现多条裂缝。

试根据商业广场二层预应力转换梁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和裂缝分布与发展情况,判断梁的裂缝类型,为预应力的张拉施工提供判断依据。

现场的混凝土强度和裂缝分布情况是:从强度测试结果和裂缝的分布与性状看,梁体的强度测定合格。

裂缝分布情况是:两片梁的裂缝,主要集中在梁的中部位置且顺延箍筋方向发展,宽度主要集中在0.1~0.3mm,最大缝宽达0.6mm,最大缝深达80mm,少数裂缝已贯穿全部梁高。

多数同学听到这个实例第一反应是梁体强度不够,配筋不足,各持己见争论激烈,课堂气氛一下变得非常活跃。

当然,同学们的评判和陈述不会直达问题的核心。

这时候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关系实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教师此时一定要三“多”两“不要”。

“多”,多收集同学们的理由、肯定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热情、鼓励同学们去思考,让其在思考中,去伪存真,巩固知识点。

“不要”,不要轻易暴露实例的答案,削弱对问题的好奇心,不要对同学们的评判下定论,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前功尽弃的后果。

以上面的教学实例来讲,典型的观点有结构配筋不够、混凝土强度不够与混凝土的收缩三种。

其中,提出问题起初主要是以持混凝土强度不足,梁体结构配筋不够的结构性问题的观点的同学居多。

通过介绍试验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与设计相关的结构分析资料,在综合考察裂缝在梁体中的分布情况后,排除了结构性裂缝的可能性。

并进一步通过对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征和混凝土收缩与开裂机理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混凝土收缩导致的梁体开裂的分析结果。

以此托出在梁体施工过程中养护不当导致梁体两侧及梁体下部裂缝聚集分布,印证所有的分析结果并加深同学们对工程问题的记忆。

三、结束语

土木工程实例教学思维分散、知识面广、对问题的诠释带有模糊性和归纳性,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强化。

教师必须对所讨论的问题落实到课本上的教学知识点,趁同学们兴趣很浓的时候,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提交读书报告。

土木工程课程特点决定了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必须在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而进行内容整合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

从工程中提炼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2】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从改变选题方式、调整时间安排、加强过程管理和改良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此环节中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既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进入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力的发挥,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

[1]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育阶段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方向为例,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若干想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毕业设计选题面狭窄

目前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主要有结构、施工、岩土和造价方向,选题面相对狭窄,且以“命题式”的设计题型居多。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供详细的毕业设计任务书,里面明确了设计内容和进度安排,学生毕业设计只是在预定方案下进行的一次大作业,设计难度不大,但任务繁重。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加上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受时间和精力所限,指导教师多年来均指导相同类型的题目,内容大同小异,学生普遍感到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脱轨,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就业影响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八学期,此时大多毕业生已顺利签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要成绩合格,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万事大吉,根本没必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还有部分没找到工作的学生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根本不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毕业设计;而少数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准备研究生面试和复试的工作也牵扯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多少都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加上有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本身不够重视,忽视了毕业设计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全面热身”,从而白白浪费大好良机。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最终导致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不高。

3.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

南京工程学院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中包括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和过程管理,但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因参加招聘会、面试、复试等原因不定期缺勤,而且毕业设计中后期需要电脑,部分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无法将台式机搬到固定教室做毕业设计,使得考勤制度流于形式。

另外,毕业设计周期相对较长,期间指导教师还有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有时对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而放任自流,遇到问题也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导致设计进度严重滞后。

毕业设计前期松松垮垮,而后期通宵作战几乎是每年毕业设计都有的一个现象,这样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4.毕业设计参考资料缺乏

目前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所需的图书、国家规范、技术规范、标准图集及相关行业标准数量少、更新慢。

笔者发现做结构和施工毕业设计的学生往往一组或几组共用一套规范和图集,做深基坑、公路桥梁等毕业设计的学生相关参考资料更是匮乏,主要依靠指导教师一周两次的辅导和网上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而且机房计算机数量有限,相关计算软件配备不齐全,学生的计算基本都是手算,没有配备必需的电算内容,即使有的毕业设计有电算部分大多也是采用盗版软件或者功能不齐全的软件计算而得,这种种因素客观上也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展和质量。

5.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

毕业设计考核方法的公正合理是学生对毕业设计持认真严谨态度的“命脉”。

目前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成绩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面的权重,但具体操作也有一些弊端。

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相对真实可靠,但评阅教师通常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了解寥寥,仅凭批阅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短时间内给出成绩。

而答辩小组最终给出的成绩也有待商榷,因为受答辩时间和答辩问题所限,难以全面评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缺乏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考查。

另外,各评阅小组、答辩小组之间由于教师专业和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导致各组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无法进行横向比较,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

二、深化改革,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针对以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学院从时间安排、选题方式、过程指导、评阅答辩等方面着手,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条主线,开展以工程为背景,实行导师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1.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选题工作

从近几年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去向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分布在生产和管理一线,这就要求毕业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一步的选题工作尤为重要。

选题要结合工程实际,提倡“真题真做”,避免“假题假做”,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为了保证人手一题,要求指导教师多方面、多渠道采集课题:可以与地方施工单位或设计院所合作就实际工程项目选题;可以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和专业方向拟定设计或研究题目;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兴趣特点拟定课题等等。

等选题集中后,学院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所有选题进行集体论证,要求知识结构全面、工作任务量饱满、实践应用性强。

同时,结合指导教师和学生双选,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分组和指导教师配备。

篇8:管建刚作文教学特点

管建刚作文教学特点

●“兴趣”重于“技能”

●“发现”重于“观察”

●“讲评”重于“指导”

●“文心”重于“文学”

●“生活”重于“生成”

●“真实”重于“虚构”

【主张】

“讲评第一”的由来

■管建刚

“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现在出了四本,分别是《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自己最看重的是《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书中我提出了“‘生活’重于‘生成’”“‘发现’重于‘观察’”“‘多改’重于‘多写’”“‘讲评’重于‘指导’”等主张,我自己最看重的是“‘讲评’重于‘指导’”这一主张。

,我在班里办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学生写了作文,向“班级作文周报”编辑部投稿,每次录用十五、六篇“发表”出来。学生的作文热情,一下子点燃了。点燃后,我又想方设法,琢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点子,使燃起来的火,不哑下去。

,我据此写的总结论文《打造一个永不消失的童年――一份报纸一个作文世界一段难忘的童年生涯》,获得了《江苏教育》举办的“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第一名。,《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在《中国教师报》十期连载;、20,《江南时报》两次报道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也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报道;同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出版。

一些地方请我去讲讲“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答应了;一些地方,想请我去上一节作文课,我答应不了。我的研究重心,是让学生有作文的兴趣、作文的意志,我只上“《周报》活动课”。《作文周报》每周五出版,下周一,上“《周报》活动课”,它有以下几个环节:(1)让我呼喊你的名字――呼喊发表作文的同学的名字;(2)佳作真精彩,猜猜会是谁――学生竞猜这一期《周报》的佳作,猜中者,可以抽奖,奖品是“优先发表卡”;(3)佳作齐欣赏――七嘴八舌说自己最欣赏的某个同学作文里的一句话、两句话。(4)走进大本营,训练真本领――从学生作文里引出一个训练点,进行必要的训练或指导。

令我欣喜的是,学生特别期盼“《周报》活动课”,喜欢上“《周报》活动课”。然而,要我去外地上作文课,怎么可能呢?难不成,把我们班的学生都“拉”过去?我一一婉拒了。有一天,一位邀请者很不解地说:“管老师,听说你研究作文教学,也有点名气,你不会出来上课,你研究点什么东西啊?”

这话深深刺痛了我。我也知道,不能或者不会“出去上课”,是我的一根软肋。我真的不会上“流行的”那种作文公开课。

我“不会上的”背后,还有我不认同课的背后的理念。我以为,只要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故事,他们就有无穷无尽的作文的材料,不用老师在课上花那么多的时间“启发”;我以为,学生作文前的“技法”指导,弊大于利,它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我以为,作为课堂教学的讲评,不应只看几个同学的作文,而应看全班同学的作文,“全班”才是整体“1”。

我很苦恼。老师们觉得我带的班,学生作文写得不错。家长们“讹传”,管老师的班叫“作文班”,每个孩子都能写好作文。我自己觉得,学生的作文状态真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班一年,前后的《作文周报》比较,学生自己都说,我们的作文大变了。

可是,我不会“上课”。人家说,你管建刚究竟在研究些什么东西呀?

,高子阳先生推荐我参加苏教版的“作文教材”修订,由此认识了沈高明先生。

20年底,高明先生打电话来说,明年三月,要在海门举办“第四届凤凰语文论坛暨新课程习作教学研讨会”,这次的作文课,要展示一个完整的过程,两位老师合成一组,第一天,A老师上“作前指导课”,学生写好作文后,交给B老师,第二天,B老师上“作后讲评课”。

高明先生不疾不徐地说:建刚,要不你也上一节课?你上什么课呢?

我迟疑了。我从没在大型活动上上过作文课。刚评上特级教师,上砸了,多尴尬呀。不过,“讲评课”很诱惑我。我的“《周报》活动课”,和它很相近,稍加改造,就成。我有几分自信,像我这样认认真真上“类讲评课”的人,不多,哪怕是特级教师。

要是错过了,什么时候才会有如此原汁原味的“讲评课”的机会呢?

我答应了。我上讲评课。

年的春节,百年不遇的大雪灾。

这是我过得最“忐忑”的春节。

3月13日,上午,和我一组的张老师,给学生上了《我的烦恼》的作前指导课,课上,学生自然来不及写。下午,学生作文送来,我因要做《写作动力的消亡与拯救》的讲座,没时间看。

讲座后,一行人去吃晚饭。晚上七点多,才回到住地,研读学生的作文。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学生的作文。我将学生的“好句子”输入电脑;“挑”了两个语言上的“病”,“关联”病、“开始”病,“病例”也输入电脑;“作后训练”,定位于说出自己内心的话,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捕捉自己的内心。

也就这个晚上,我确定了讲评课的基本步骤:(1)欣赏;(2)挑刺;(3)训练或指导。

3月14日,我的课排在最后一节。说实话,听完前面的老师的讲评课,心里的自信一点点地攀升起来。我缓步走上台,打开昨晚制作的PPT。讲评课上,整个会场异常的安静,我从“安静”里走下讲台,高明先生迎上来,悄声说了句:你雷倒了一大片。

也从这天起,我明白了,讲评课就是作文课啊。回家后,我把“《周报》活动课”,更名为“《周报》讲评课”;回家后,我不再拒绝“上作文课”的邀请,讲评课也可以“出去上”,只是麻烦一点,对方要把学生写好的作文,提前一周寄给我,备课后,我再去上。

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研读学生的全部作文,工作量可想而知。然而,想到那老师的质问“你不会出来上课,你研究点什么东西啊?”,我一咬牙,钻进去了。外出上讲评课,没有试教,没有预演,所有的课都是一次性的。然而,带班不就是这样的吗?

篇9: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论文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论文

在教学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入学制度都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学习需求,中职、职高以职业教学为目标,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旨在培养更多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它实现了传统语文教学与职业教学的结合,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本文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就高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语文教学是实现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因而在各阶段的教学中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和办学目的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及改进不容小觑,需要教学工作者全面地把握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为工作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

一、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1. 鲜明的基础性。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学生的观点。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所在班级的专业来开展,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语文功底,有计划性地实现语文教学与职业教学的结合。除了较为基础性的识文断字之外,还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写作习惯,可以通过口语训练、书法训练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做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信息传达。

2. 较强的实用性。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在应对就业竞争时,如何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需要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来进行表达,实用性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重点进行写作能力、主持能力的培养,这些实用性较强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与魅力。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内部文件资料的撰写与信息的传达都非常普遍,学生如果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板报,或者能够有条不紊地主持内部晚会等都会让领导眼前一亮。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 较强的科学性。语文教学对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优势较大,这也是目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对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影响较大,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计划性地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高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策略

1. 透过现象看本质,调整教学方法。虽然职业高中的特点非常鲜明,但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依然大相径庭,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制定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落实口语训练、写作训练、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部分用词较为优美、意境深邃的文字及句子可以用摘抄的形式记录下来,反复诵读,分析其写作技巧,为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积累经验。同时,制定较好的阅读计划,分析不同时代下的文学作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及设备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填充,重视古代文化的分析及文学素养的沉淀,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运用,在国学精粹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2. 立足现状,循序渐渐地开展教学工作。学以致用是教学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面对不同语文基础的现状下,需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将语文教学的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部分生涩难懂的文章分析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就近代散文的分析与古诗词的鉴赏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重心的转移来减轻教学的难度,或采取其他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情感,不要盲目地要求学生读透、读懂。

3. 抓住教学特点,调整教学策略。职业高中语文课堂的个性特点还体现在职业教育上。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是面向即将走向职业技能较强的各种工作岗位的学生,能够学到实用的语文能力是他们最为实际的愿望。语文教师就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务实的课堂。比如汽车营销专业,它是培养适应我国汽车产业需要的,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适应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这个专业定位,语文课堂就要侧重沟通交往、实用写作等方面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像汽车诊断报告书、营销策划方案、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汽车销售宣传等,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语文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训练,学生很难适应日后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开设“汽车文化”专题学习,提高专业品味。

三、总结

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下,职业高中教学必须做好相应的调整,除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外,还需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基础性学科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需抓住其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实现职业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篇10:探讨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特点

探讨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特点

左伽宁

摘要: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而四川的盖碗花茶更是中国众多茶类中较有特色的一种。茶艺在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盖碗花茶茶艺有着独特的步骤和表现手法。通过对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逐步分析,阐述了此种茶艺的最重要表现形式,进而探讨了这种茶艺的教学特点,以此推进中国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发展。

篇11:探讨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特点

四川盖碗花茶茶艺传承数年历史悠久,在教学上有着一定的独特之处,并且代表了中国国民文化的精髓。要让学生了解四川盖碗花茶的历史渊源及掌握其茶艺步骤,并且培养学生热爱中国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的意识与茶艺服务能力,在当今社会看来至关重要,所以,茶艺的弘扬传承与延续,在使四川盖碗花茶茶艺走向更为广阔的宏伟天地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中国茶艺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个多民族共融的国家。中国茶艺当然也因地域划分,以前我们知道的中国茶艺就是潮汕、台湾式的茶艺。但是这并没有代表完中国茶艺。如,云南的普尔茶艺、三道茶艺,还有藏茶茶艺等,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四川茶艺与潮汕、台湾式的茶艺不同的是:前者是掺茶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后者是泡茶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前者用的是四川嫩芽茶,后者用的是大叶乌龙茶。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手法。无论从欣赏角度还是从品饮口感来说都不一样。四川茶叶品质优异,茶嫩芽青,很适宜四川茶艺的茶艺形式。在众多形式的茶艺中,四川的盖碗花茶茶艺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二、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用具

中国的饮茶习俗经过了数代的传承,逐渐演变为一种丰富多

彩、雅俗共赏的茶艺。从选茶、取水、备器到烹茶、佐料、奉茶、品饮等皆有讲究。四川的盖碗花茶茶艺更是别出一格。盖碗又称“三才杯”,其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意为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

盖碗花茶茶艺的首要步骤便是整理茶具,盖碗的摆放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而来,例如,三足鼎立,还可以横放一条线,或者斜放一条线。这是盖碗花茶区别于其他茶艺最大的特点之一。其次,四川的盖碗花茶取茶时,需要用茶针将茶从茶叶罐取至茶荷,这一步骤是其他的茶艺所不需要的。盖碗花茶一直是四川比较有特色的茶艺之一,清楚四川盖碗花茶所需要的茶艺用具,是完成一个茶艺表演的先决条件。

三、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步骤

第一,泡茶前,要鉴赏花茶的`外形。第二,温杯洁具,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芽,泡茶所用的器具也要至清至洁,用开水烫洗盖碗,提高其温度,有利于茶香的发挥。此外,用开水烫洗原本干净的盖碗,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第三,置茶,将茶叶放入碗中,花茶讲究香醇味浓,每碗放干茶3克左右。第四,润泡,向碗中注入少量水,盖碗花茶的水温一般是85℃~90℃,浸润茶叶,此时,花香阵阵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闻之而不忍放手,使人因香而醉。其后用摇摆的手法使茶叶充分浸润,茶叶浸出。第五,回旋高冲,采用定点高水位手法依次向碗中注水至七分满,使茶汤均匀,留得三分情谊奉于客人,宾主皆欢。第六,奉茶,双手托举,以显示礼仪;第七,赏茶,闻香,品茶。用盖碗品茶时,我们可以用碗盖闻香,一闻花香的纯正,二闻花香的浓郁,三闻花香的持久。品花茶滋味,可先用碗盖刮去汤表面的茶叶,女士可双手持杯,显示端庄文雅、毓秀大方,并且小口品饮。男士则可单手持杯,显得稳重大气。最后收器具。

四、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

花茶泡饮方法,以能维护香气和显示茶杯特质美为原则。针对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且熟悉茶叶的分类、特点与功效。了解茶艺服务人员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还有掌握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服务技术,并且能够熟练地介绍各类花茶茶叶的性质特点和功效,能够根据季节、客人的年龄、工作、身体状况等进行茶叶推销;最重要的是能正确的选用茶具和掌握其茶艺步骤,能够根据客人的要求提供茶艺服务。

花茶的冲泡程序与解说一直是四川盖碗花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茶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解说词,解说词均含有茶的文化元素,品茶人会在茶艺师掺茶过程中享受到武术、杂

技、茶文化为一体的四川茶艺。这更加说明要注重此种茶艺的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茶艺,茶艺的课程安排便有了课外实

践、课外阅读、课堂实践、开设茶艺表演课等,能使学生更快速发展的课程。其教学中还要有学习品茶环境的布置、形态万千的饮茶用具、饮茶用水的质量要求等专业的课程安排。

茶是天地之灵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饮的时候是带着对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的敬意。茶艺是一种中国古老的餐饮文化,四川的盖碗花茶茶艺备受人们所喜爱,更好的发展茶艺可以使更多的人喜爱并且了解中国的文化,抓住四川盖碗花茶茶艺的教学特点,使得四川茶艺在专业者的培养下扩大范围,促进四川茶艺走向世

界,让更多的人体验中国独有的文化底蕴与民族延续。

(作者单位四川省双流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篇12:初探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特点论文

初探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特点论文

内容摘要:21世纪艺术人才的需求是多能复合型的人才,单在教室里是培养不出歌唱家和表演艺术家的。要使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不成为“琴房歌唱家”,必须突破声乐表演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实用性、灵活性的市场竞争主体。

关 键 词:声乐艺术 表演 舞台行动 艺术实践

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表演艺术,而表演艺术是一门动力定型的技巧,是舞台表演行动的艺术,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如果没有表演,声乐作品只能作为乐谱的符号形式存在,而不会真正成为艺术。

声乐表演教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的发展学科,我国高等院校和艺术学院开设这门专业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相对还不够均衡。随着时代的进步,声乐表演教学也应有所发展与创新。目前,我国高等音乐院校与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表演课,本科设置为二年(一年为舞台表演基础课,一年为歌剧表演课),专科设置为一年。声乐表演教学在于教理论、传方法、重实践。其目的就是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与解放他们的创作天性,教会学生如何唤发起自己的创作天性与创作灵感。表演之难不是有正确的观念、明确表演道理就能有精彩的表演出现,而需要有反复磨砺的技巧与感觉领悟的过程。

一、根据声乐专业目标确定表演训练的重点

表演专业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实践积累与演进,凝结成古今中外无数艺术家的心血, 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传统的表演模式是专门为表演专业设计的,是以培养戏剧表演专业人才为目的, 这与声乐表演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而声乐表演专业是培养歌唱演员、歌剧演员及音乐剧演员,而非培养专业的戏剧表演专业演员。因此,在确定训练重点的时候,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学生从理论上了解掌握何为表演,何为舞台表演,表演在歌唱中的作用。同时,还要他们了解现今被世界公认的三大表演体系(即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中国的梅兰芳表演体系)及其美学原则。其次,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声乐表演是集音乐、诗、词、肢体、语言、行动与情感的综合体,是区别于话剧(影视)的表演。话剧(影视)是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综合体,其主要行为是“演”与“说”,人物塑造是靠大段的独白来完成。而声乐表演的主要行为是“演”与“唱”,是采用大段的咏叹调、宣叙调及肢体语言来完成人物塑造的。所以,声乐表演教学应确立配合台词训练和形体训练为服务思想, 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形体与台词。还有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表演是靠演员自身的肢体、语言、情感作为创作材料与手段在舞台上创造艺术形象的。声乐表演的学生,其训练重点是以解放学生的表演天性和形体动作感觉的训练为主, 由表演的无意识到有意识再达到无意识,使学生在舞台上能“唱”会“动”又能“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现能力,以达到培养和造就他们成为全面的声乐表演人才。

二、针对教学对象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开始普遍存在“两高两低”的问题,即:“演唱欲望高,音乐素质高”;“文学素质低,表演开发起点低”。歌唱是他们的特长,他们对声乐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积累,也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对声乐理论技术技巧更有一定的理解力。然而,接受表演训练的人则凤毛麟角,表演基础低,有些学生甚至还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据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几种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他们的表现技巧和表演能力。

1.以舞台的形式为依托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不断提高的经历及心理过程,加之教学实践的探研,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声乐表演教学的效率,需采取与声乐专业相适应的、符合戏剧舞台表演的综合性、集体性、表演性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打好歌唱基础,同时结合戏曲走远场、台步、云手等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小品、话剧、歌剧和音乐剧片段的排演,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要更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舞台意识、角色意识。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演唱,都要以舞台为假想地,能够真实地入戏并进入角色,能够用从戏中的“假我”情感代替“真我”的表演。具体实践中,对入戏学生的要求就是由学生的“真我”转换成戏中的“假我”过程。表演是假的,情感是真实的,告诉他们学会与“假想”的观众进行开放式交流。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在歌唱中加入自己对角色(歌曲)的情感理解,更能使他们的表演潜质得以提高。

2.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在“演”与“唱”的结合上求突破

如果演唱歌曲时,从头到尾都是站着一动不动,要么双手“捂”着肚子,要么抱着双手在“画圈”,那样会显得非常难看又死板。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教学中,必须做到“唱必动”“动必唱”。而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大都存在着会唱不会演,“声”有余而“动”不足的毛病。大部分学生在舞台上歌唱是轻松自如的,很自信,而表演起来有的学生的肢体就是紧张僵硬的,有的学生则松懈懒散,眼睛不知看哪里,手不知道怎么放,脚也不知该往哪走了。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从学生的表演心理着手,使学生“动”起来,结合演唱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走着唱”“唱着走”,让学生感知理解作品的形象特征,告诉他们表演艺术是舞台行动的艺术,舞台上的'形体动作是经过加工提炼,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是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手段,是表演的核心元素。要学会在行动中分析歌曲内容与角色,形体动作与演唱是相互补充紧密配合的,形体动作是情感的延续,歌唱的情感始终要贯穿于形体动作,反过来说就是歌唱时的形体动作应和歌声一样要有情感。《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故形体动作乃声乐表演表达情感的“极致”。其次,舞台是虚构的,启发学生在虚构舞台上的表演应当像孩子在生活中一样轻松自然。有位大师说过:“最好的表演要向孩子们学习。”使学生学会在艺术虚构的条件下,轻松自然做到真听、真看、真的判断决定后再行动,达到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同时完成歌唱的技术技巧、声音音色、作品的表现风格、表现情绪等。调动学生的表演热情,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时刻要有一种表演的冲动把自己“燃烧”起来,要他们学会在“歌唱”中“表演”,在“表演”中“歌唱”,同样做到“唱必动”“动必唱”,使学生完成“演”与“唱”的完美统一。

3.抓好“舞台”与“讲台”的贯通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研究如何缩短学生与真正的演员间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演员,让他们尽快适应舞台、适应社会。学校的学生也经常临时性承担一些演出任务,而他们往往处于“学生”与“演员”之间,在台上表演时,他们既不像学生又不是演员。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课堂单一的理论传授,突破一般教学模式,合理调整“舞台”与“讲台”关系,将二者内质贯通,使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走“讲台”――“舞台”――“讲台”的道路。教室里是培养不出歌唱家和表演艺术家的,必须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只有在舞台上摸爬滚打多磨多练,才不会成为“琴房歌唱家”。要求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赛事,给他们创造艺术实践的空间,搭建艺术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是为学生打开的另一扇门,是学习表演的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再好不过的舞台。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有人说,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是切身体验,是在实践中“开悟”。 因此,必须把表演艺术的实践环节当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并作为检验声乐教学的成果,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其艺术创新成为重要途径。真正做到,使表演教学重点以实践经验为艺术基础,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遵循创新人才培养原则,保证学生的良性成长,让学生在表演艺术实践与科学理论的大道上前行。

三、着眼于戏剧戏曲、歌唱艺术的发展,努力培养多能的复合型表演人才

21世纪人才的需求是多能复合型的,歌唱是一种生产力,它是随着社会文化及音乐与社会的特殊关系的变迁而发展变化。戏剧、声乐艺术的发展是必然的。我们所了解的传统京剧演变为“现代革命样板戏”,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演变为倍受人们喜爱的“小品”。由于流行音乐元素的渗透,传统京剧又成为一种新的音乐表演体裁“戏歌”形式出现。现今我国演艺界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影视演员出歌唱专辑,有些相声演员做综艺节目主持人,有的歌唱演员去演戏,有的节目主持人既唱歌又演戏,这就是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旧的教育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改变声乐表演教学理念,培养出具有实用性、灵活性的市场竞争主体势在必行。

注释:

①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王淑琰,林通.影视演员表演技巧入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篇13:多媒体工作总结

由于我校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率非常高,加上使用人员多媒体素养参差不齐,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没有经验,因此,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起来比较吃力,现将本期来的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①本学期接手管理多媒体教室以后,制定了我校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管理和使用多媒体教室。

②做到使用先申请,使用后有记载。

二、加强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维护

由于现在的网络病毒、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从各方面加强了多媒体教室的设备维护,从而保证了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正常使用。

三、加强多媒体电脑软件系统的维护

①为保证老师们能正常使用由不同课件制作系统编制的教学软件,教室电脑安装好了多种课件制作系统和播放软件。

②为便于管理课件资源,还专门E用:盘专用于存放课件文件。

③为防止电脑系统感染病毒,安装了杀毒软件,并且要求老师们每次使用U盘前必须先查毒,保证了电脑的安全。

四.加强设备使用培训

由于学校规模大,教师工作忙,活动多,没有时间安排老师统一进行培训。经常利用每次老师上课前的时间对上课老师进行简单的设备操

作培训。使老师能正确使用设备。

五、加强财产安全管理

为保证学校的财产安全,每次老师们用完多媒体教室后,都要关好电源,锁好门窗以防教室财务丢失。

六、加强卫生管理

由于多媒体教室使用比较频繁,不可能节节课课后都安排学生打扫卫生,学校安排了一个班的卫生责任区。经常督促这个班搞好多媒体教室的卫生,保证了教室的卫生整洁。

相关专题 多媒体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