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李透明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李透明”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共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是什么?国内外都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在研究,在《哈佛商业评论》11月号上,发表了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什么是战略》,后来这篇文章被商业界誉为是与杜拉克《经营之道》齐名的“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迈克尔•波特指出“所谓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不同的经营活动”。同时,他还认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与时下流行的外包、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再造不是同一回事,企业的战略只有三条通行方法:成本领先、差别化和专一化。

而另一位管理大师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认为战略并不体现在市场,而是指企业如何在顾客心智中建立地位。他也认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不管是迈克尔•波特还是杰克•特劳特所说的战略思想,最终的关键是建立企业在短期或者长期的竞争优势,即企业的战略高度在于如何建立比较竞争优势,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定位,还应包括支撑“定位”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战略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因此,战略首先应该是一个系统,是现代企业建立短期或长期比较竞争优势的系列方案,以及为实施方案的一系列经营活动。现实中汗牛充栋的信息让人头晕目眩,到处是动态性复杂关联的问题,如不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战略性规划,就有可能迷失在复杂变化的局面中。

其实,25前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就系统性阐述了竞争战略思想。孙子把战争上升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战略高度,指出竞争是建立在力量对比基础上,揭示了力量生成规律以及竞争的客观规律是强胜弱败,即现在我们所说的比较优势,并揭示了力量发生作用应当遵守的“避实而击虚”的战略原则。而要成功应用这一竞争规律还必须通过“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自保而全胜”、“先胜而后战”、“出其不意”、“集中兵力”等竞争制胜之道来体现。

因此,借助《孙子兵法》的对战争的系统性战略思想和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本文对现代企业的战略进行了系统性分折,探讨了现代企业的系统战略的基本内容和系统战略流程的制定。从孙子的系统性战略思想分析,我们可以把系统性战略分解成以下几个基本内容:战略的基本条件和原则、战略“五事”、战略统帅的素质要求(经理人素质)、战略效果(气势)。

战略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孙子认为战略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缎投卵者,虚实是也”,明确提出了“分数”、“形名”、“奇正”、“虚实”战略领域的基本范畴。

从四点出发进一步进行延伸,“分数”是指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的运作模式;“形名”是指挥控制、监控体制;“奇正”是指出奇制胜;“虚实”指以虚击实。“分数”和“形名”指出了战略达成的基本条件,“奇正”和“虚实”指出了战略达成的最基本的竞争原则。战略达成的基本条件是企业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生存才能谈得上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战略,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得已生存的基础上对未来迫切追求的企业。而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市场的运作模式就是我们对未来规划的起点或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原则是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反应模式。当企业刚刚起飞,资金和竞争实力远没有竞争对手强大的时候,基本原则是首先要遵守的。

因此,当我们已经确定或者要考虑达成某个战略目标的时候,不能过于简单,必须把战略的基体条件和基本竞争原则首先考虑进去,

即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是如何支撑这个战略目标的。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市场运作模式能否支撑整个目标战略的分解,有无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监控和反馈流程,执行能力是否强大,如果我们管理和指挥一个企业就像管理一个人,就达到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外遇到强敌时,不仅要出其不意,还能根据竞争对手的虚实,进行市场攻击。

战略“五事”

如果把战略达成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原则看作是企业“硬件”的话,以下谈到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的“软件”。孙子认为“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面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即能否达成战略目标,只要从自身和竞争对手五个方面对比就可以知道,“道”就是政治;天”就是天时;“地”就是地利;“将”就是将领;“法”就是法治。

在这里孙子所说的政治就是民众和君主一心,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是生活中持续改变的力量,其创造的价值无法估计。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当企业创造了一个组织和群体的时候就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决定了组织和群体的价值观以及在此价值观之下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个人与团队或者企业拥有“共同愿景”,而“共同愿景”不仅反映了民众的物质需求,也反映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它还可以通过相同的利益、相同的情感和相同的理想将企业的员工结成“相死”、“相成”、“相助”的一个整体,从而通过利用条件和巧妙的力量组合,改变力量在特定时空中的对比,由劣势转为优势,最终战胜自己的对手。

对于“天时”孙子只是局限于指昼夜、晴天、温度和季节等天时气象等方面的情况。就现代战略而言,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天时”,而应理解为战略形势和战略时机。战略时机就是战略形势变化中在某一段出现的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形势,这一有利时机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关键条件发生了变化,或竞争对手发生了重大的战略失误。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战略时机,使我们的战略发生决定性的转机,从而迅速达成战略目标,如果没有抓住就有可能失去战略的主动权,迅速尝到失败的滋味。

“地利”孙子认为主要是指距离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地域的广阔或狭窄,这些有利或者不利于作战。从现代的战略角度来思考,“地”实际指战略空间位置,即“地”不仅包括地理位置,还包括人文地理条件。

中国古代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量的事实说明许多重大的危机和濒临绝望的险情,都是由于优秀将领处置得当,成功化解危机,转败为胜。在这一段我们所讲的“将领”与孙子的有所区别,我们所讨论的“将领”主要指经理人以下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从战略的整体来看,其可能只是战略某一方面的执行者,但这一方面战略的成败与这个管理者又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把管理或执行战略各个方面的管理者组织成起,就可以称之为团队或者系统战略执行团队。我们所说的团队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有五大特点: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共同的心智模式、拥有共同的愿望、团队学习。

“法”是指军队的编制、管理方式和保障体系。就现代战略而言,我们倾向于理解为企业的激励机制。这好比汽车的机油,好的机油不仅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使机器的运转正常,试想一个没有好的激励机制的企业,就像没有机油的机器,最终的结果就是报废。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了完善流程和战略思想,很显然还不能一定就会达到的战略目标,因为我们所要达到战略目标的战术必须要有人来执行,而且这种执行不是独立的,与企业所在的区域、行业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我们的企业是否真的能支撑我们的战略目标,就可从上面所谈到的五个方面进行判断,这五个方面是支撑整个战略大厦的五大支柱。

篇2:孙子兵法与现代营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现代营销作为商战的最前沿,在不见血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殊死拼杀绝角力。这对于企业来说,亦是大事,不可不察。孙子兵法作为兵学圣典,其揭示的关于战争的一般规律,对于指导现代营销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一、“五事七计”。孙子曰: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不但归纳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七计”,而且指出了“庙算”的重要性。对战争胜败诸因素的分析、思考,古代叫做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认为战略谋划对于战争全局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展开一轮营销站之前,也要也要谋划分析对比其“五事七计”,分析营销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产品或服务,分析消费者,分析公众舆论,分析销售团队等,并以此来计划安排营销活动。

二、“兵贵胜,不贵久。”孙子认为,用兵最宝贵的是速度,而不贵于持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对于企业来说,安排谋划一轮营销活动也要日费千金,兴师动众,若拖延迟疑,慢慢腾腾,不仅营销强度不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完成聚焦,冲击力不足,还可能因战略意图暴露,或丧失时机,而空耗人力、物力,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认为“上兵伐谋”,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结果,兵不血刃的“全胜”才是最值得提倡的结果。对于现代企业营销来说,与其陷入残酷的价格大战,落得两败俱伤,何不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拉开自己与降价者的品质档次,提高核心竞争力,避开血腥的红海,开拓蓝海,不战而击败竞争对手。

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认为,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没战必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现代企业营销来说,你是市场领导者,还是市场挑战者,还是市场追随者?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目标市场是什么?你的产品特点、渠道、定价策略是什么?你怎样传播你的产品和服务和培养你的品牌?你怎样构建你的营销团队?你怎样进行营销信息沟通?,关于这些,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又是怎样做的呢?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机遇和挑战,再把竞争对手琢磨透,如此,则可“因利制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最小的代价击败竞争者,使自己脱颖而出,

五、“奇正”。孙子认为,指挥作战总是以“正兵”与敌接触,用奇兵取得胜利,是谓“以正合,以奇胜”、“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对于企业营销来说,若在正面与竞争对手相知不下或无力抗衡,可以运用水平思维或蓝海战略,横向移动,寻求差异化,改变游戏规则,延展市场空间,实行侧翼战或游击战,以求奇正相生,出奇制胜。牙膏市场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其市场格局已经相对很稳定,竞争也非常激烈,新进入者想在行业内立足实属不易,但纳爱斯VC牙膏却轻易的打入该市场并且业绩不俗。无它,就是把“维生素C营养牙床”这个概念当作了奇兵。

六、“以逸待劳”。孙子认为,凡是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前来交战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是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待敌者劳。”对企业营销来说,率先占领新市场,抢占消费者心智十分重要,因为市场和消费者心智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先进入者由于竞争不激烈更容易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作为品类的引导者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第一”的错觉。而且在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和市场渠道以后,可对后来者进行打击,逼迫其退出该市场,从而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和人们常说的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一个道理。

七、“虚实”。孙子认为,“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也就是说进攻而敌人不可抵御,是因为冲击的是敌人的薄弱处。“敌虽众,可使无斗”、“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避实击虚是孙子兵法的真谛。这对于企业营销来说,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手如果成本优势很明显,你就不要盲目和他拼价格,而要和他比品质,瑞士手表那么出名,不是它生产成本低,而是因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品质优势。对手是知名品牌,而你没有资源进行品牌的塑造,那你就在终端上好好下功夫。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要害怕对手太过强大,而是要学会避实击虚。批坚执锐,集中资源,攻敌软肋,攻其不备,如此,则强弱可易势也。

篇3: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应用探讨论文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应用探讨论文

将战略管理思想与成本分析控制方法和程序相结合对现代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领域的新课题,论文根据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介绍了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背景及管理目标.论述了它的组成部分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在釆购成本和服务成本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其目标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组成部分,其产生的背景一方面是经营战略日益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是为了引进新的管理会计技术及观念,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加以改进。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规划,它关系着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行动,目前得到世界各国企业界的普遍重规与此相适应,企业管理会计的运作必然要对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进行支持。而传统的管理会计的计划、控制、分析偏向于企业内部的责任单位、产品加工过程等“内部因素”的管现其所获得的资料是对过去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历史性数据.故管理会计的决策是着眼于现有经营活动的、以生产销售为重点的一种计划式的信息传导系统而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一种通向未来,以企业竞争优势为决策重点的行为。传统的管理会计侧重解决一些战术性闷题,对战略性决策则不尽如人意,这就导致了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和口本会计界人士大力倡导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和管理会计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是以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为目的而进行的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其目标是在提高企业战略地位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该目标为出发点,企业制定的成本计划方案并非以成本最低化为唯一目标,而是更多地考虑到该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将会对企业战略地位的影响程度。这种决策方式使得追求利润从企业短期目标变为长期目标.有助于竞争优势的巩固和战略地位的加强。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组成部分

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大体上由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三部分构成

1.价值链分析

企业生产产品通常需要购置原料及加工制造等一连串作业。这种以购置原料及能源开始,到移交产品或劳务上的一连串创造价值的作业.称为价值链(Value Chain)价值链对企业而言一般包含了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您后服务等环节每一个价值创造活动都有独特的成本动因,用来解释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与外界联系在一起分配成本,把成本的外延由厂内扩展到厂外,得到的成本信息更为科学与可靠。

2.成本动因分析

作业影响成本,动因影响作业成本动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与企业生产有关,另一类是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全面质量管理、劳动力的投入等因素。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较大由于大多数消耗浪费在生产经营过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不能单纯地从生产过程抓成本对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进而加强成本管理,以控制大萤企业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成本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3.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外部经济环境、竞争者、顾客、企业业绩、职工薪金等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出既与环境变化相适应,又能巩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

由此可看出战略成本管理具长期性、宏观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拓宽了成本管理的范围,战略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对釆购、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的全面监控,如下图所示: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主要目标在于盈利。对价值链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认识到为顾客提供价值的产品或劳务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也能收集到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如果顾客对产品或劳务支付的.价格远大于价值链活动所耗成本,企业获取的利润就增加许多。为了对价值链成本有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不能把成本外延仅限于厂内成本而忽略了在整个价值链活动中供应商和顾客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1.对采购成本的管理

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中,釆购成本以主观确定的标准分摊给产品,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釆购人员对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主要是协商好的价格的高低,而对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供货的及时性和供应商的资信情况不是很重视这种决策下购进的原料很可能价廉物不美,或易出现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与协调性等方面的漏洞,为企业后续生产和销您等价值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用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来重新计算这部分采购成本釆购成本应是一个广义成本,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最、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中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为此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供应商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以这样的方式对釆购成本进行加工处理后,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供应商对价值丰田汽车公司同它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形成了战略联盟关系,丰田公司积极参与供应商的零件加工质量和提高计划,无偿地为供应商培训员工,协助供应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此外,丰田公司还寻求其他出口机会,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提高给予奖励,通过这种战略联盟合作,使丰田公司的零部件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供应商则从产品制造系统的改善和产品销售长期稳定中得到了实惠,

2.对顾客服务成本的管理

不同的顾客对企业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对企业利润的形成起着各自的作用。如果把与顾客相关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费用全部加以核算,将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首先,销售人员在制定销售计划时,热衷于按他们受到奖励的条件(如销量大小、赚得毛利多少)来确定销售对象的排名次序,忽视了客户服务成本的大小。如果服务成本不大时,遵循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来处理顾客服务成本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服务成本相当大时,则必须采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以作业为基础按因果关系把服务成本分摊给相应顾客。例如,对于定货量少,且具体数额事先难确定同时要求享有较多售后服务的顾客要比定货量多,具体数额事先己知同时不需售后服务的顾客要多分得客户服务成本这样能对不同的顾客对企业盈利水平所做的贡献加以区分、比较,采取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

顾客可以分成能为企业提供利润的和不能给企业提供利润的两大类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来吸引能为企业提供利润的客户:

(1)划分高利润顾客群体,提供高水平服务增加其满意程度;对利润虽高但可能被竞争对手抢走的顾客可用降价手段来吸引他们;

(2)用既能降低服务成本又能提高满意程度的新服务策略来吸引顾客。同样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对待不能提供利润的顾客:(1)提供服务给要求高效率服务的顾客;

(3)提高商品售价来弥补相关资源的耗费;

(4)减少为这样的顾客提供服务,采纳该方式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综合服务成本,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战略成本管理是以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优势为目的而进行的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本文所论述的有关内容仅是这方面的初步探讨,可以肯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战略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篇4:《孙子兵法》如何指导企业战略执行?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世界军事巨著,同样对商业竞争、企业管理具有极大的价值,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孙子认为把握“道、天、地、将、法”五个因素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孙子认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就要能使上下同心同德,人们甘愿与之同生共死,而不害怕任何危难。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即很好地执行就需要上下同心目标一致,企业如何将愿景、战略目标有效地使上下沟通一致,得到大家的支持与拥护,让所有的人懂得“我们在做一件正确的事”,至少是共同认可的事。目前有多少的企业让全员深刻地理解与拥护公司的战略目标呢?上下同心呢?不得不检讨这些问题。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孙子认为,在用兵时要注意的昼夜晴雨,严寒酷热,春夏秋冬等气候情况。同时也要知道距离的远与近,地势的险峻与平坦,地域的宽阔与狭窄,是死地还是生地等地理条件。在运用到企业战略执行的层面,就是要思考与确认战略本身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相关条件是否具备,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配备。所谓天时、地利、人合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战争的胜利,要考察将帅是否具有足智多谋、言而有信、仁爱部下、勇猛果断、治军严明等素质和能力。那么,企业战略有效的执行与最高指挥官有关莫大的关系,他的智慧与决断的能力,他的信守承诺与关爱员工的品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层领导有什么样的领导力,团队就有什么样的执行力。那些将战略执行失败的原因归于部下的执行力是完全错误的。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制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军令法规、武器装备、军需供应等情况。没有严格的法制,战争不能取胜,企业中若没有一套完善与严格制度,任何战略执行都只是空谈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成功70%靠制度化,30%靠人性化。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认为,军事上追求的目标应当是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即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要尽可能地保存敌方,最好能够做到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深层的道理在于战争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赢得和平。基于全胜的思想,不通过实际交战就能战胜对手,就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而且也不会制造强烈的仇恨,这才是最高明的。他不是强调“不战”,而是强调战略层面的较量,强调在实际交战前间接的力量对抗。

在市场竞争中首先要思考如何避免商战,通过谋略使对方放弃原来的战略企图,甚至化对抗为合作,实现多方共赢,对抗性的竞争只是迫不得已时才应采取的措施。有的商家不惜一切代价击倒对手,结果落个二败俱伤,损人也不利己。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孙子说,用兵的规律就像水的流动,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就是要避开敌方强大的地方而去攻击薄弱的地方。背后的道理是攻其劣势可以更好地利用你的有限资源,而且效率更高,获取胜利的价值更大。攻其优势只会浪费你的资源,而且耗时更长,严重摧残自己胜利的果实。

在市场竞争中要避免硬碰硬的商战,要从更大的战略对抗空间来寻求克敌良策。可以通过对细分市场的研究找出自己的机会,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客户价值,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率,从而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最终有效地占领自己的目标市场。像先前的蓝海战略思潮,我们的孙子在25前就已提出来了,不是吗?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以与战者约矣。

孙子说,通过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人兵力,从而造成敌寡我众的有利态势。集中兵力,反映了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通过力量在点的聚焦而形成强大的突击能力。反之,即使总体实力强大,但在兵力分散之后就会在局部处于劣势。

企业经营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当企业的实力不是特别强大时,就要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或核心市场,从而在细分市场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反之,如果盲目扩张,就会分散企业资源,从而导致各区域市场或各项业务均缺乏竞争力,从而被弱小的竞争者所击败。

故兵贵胜,不贵久。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孙子说,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旷日持久。湍急的流水飞快地奔泻,以致能漂移巨石,这就是流速飞快的“势”;鸷鸟高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这就是短促迅捷的“节”。

速战速决,可以节省资源;反之,就会过度消耗资源,而陷入不利境地。速度还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态势,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对企业而言,速度同样至关重要。企业迅速行动,可以及时把握商机,取得先发优势,弥补资源不足的劣势;还可以提高新产品入市的速度,缩短客户响应时间,对市场形成冲击,使对手难以应对;还可以整合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加速资产周转。

在孙子兵法5900多个文字中,还有很多值得细细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东西,对中国企业的商战与管理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篇5: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

摘 要:企业战略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仅是为企业指出正确的方向。而且还包括让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方法和路径,所以它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以及战略风险的构成,提出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 发展过程 战略风险 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核心管理,其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进行规划。并发扬其内部能力将这种规划和决策变成现实,以及在实现过程中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和迅速变化的生存环境。企业为了生存和达到盈利的目的,必须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以及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自身的优势,获得长远发展。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传统战略管理理论

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在这期间产生了三种设计学派:

1 设计学派。设计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7年塞兹尼克的《经营中的领导能力》和1962年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两本书。但以1965年安德鲁斯等的《经营策略:内容和案例》为代表著作。核心内容就是SWOT模型,即使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相匹配。并将战略划分为4个要素: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

2 计划学派。1965年安索夫所著的《公司战略》是计划学派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计划学派指出,战略产生于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更加独立和系统的正式计划过程,由计划人员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并仅对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应详细具体并细分为目标、预算、程序等实施计划。

3 定位学派。波特以1980年《竞争战略》和1985年《竞争优势》的两部代表作,使定位学派取得20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结构;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传统战略理论假设外部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但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得复杂多样化,这一理论就不再适应企业的需要。

(二)竞争战略理论

竞争战略理论是以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提出了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构建了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基本分析框架,提供了相关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工具。论述了企业竞争战略的诸多问题。之后,波特又出版了《竞争优势》一书,书中形成了系统模式——波特模式。波特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与传统战略理论相比,竞争战略理论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竞争战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而只停留在对流动竞争资源上的分析,所以也有其局限性。

(三)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现代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空前激烈,所以基于企业核心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孕育而生。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关键资源能够带给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并指出了评判标准:

第一,有价值,资源必须具有战略价值,即具有提高企业效率和效能的能力;

第二,稀缺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稀缺的,需求量很大而供应很少;

第三,不可模仿性;

第四,不可替代性,竞争对手无法找到替代物。

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所具有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表现为:有通往多种市场提供潜在的渠道:为最终产品的消费者福利有显著的贡献;竞争对手难以模仿。1996年,Grant认为企业是把专有知识整合成产品的组织。企业特有的知识是企业拥有持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及战略风险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可以分为: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环节。战略分析是对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这是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分析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和意图设定等几个方面。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战略制定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部门战略以及各种战略方案的评估抉择。战略实施是贯彻执行既定战略规划所必需的各项活动的总称,是指为具体落实企业选定的战略方案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战略分析、制定和实施这三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的过程。

战略风险是从战略管理过程中派生出来的,在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中由于每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不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战略风险。这样就构成了企业战略风险的整体。企业战略风险是由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构成的。外部风险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风险和产业风险,而内部风险是由企业自身因素所决定的,如破产风险、信息缺失、收益的损失、信用下降、组织缺陷、文化缺陷等。但企业是处于一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其所面临的`战略风险并不能只用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来说明,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战略风险的来源和构成可以将战略风险分成:运营风险、资产损失风险、竞争风险和商誉风险四个部分。运营风险是企业在核心运作过程差而产生的风险;资产损失风险主要是指对实施战略有重要影响的财务价值,比如知识产权或者是资产的自然条件发生退化时产生的风险:竞争风险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战略、法令和公共政府方面的变化、顾客需求的变化、供应商定价和政策上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削弱企业竞争优势,并成为战略风险;商誉风险是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的结果。由于上述原因,当整个企业的信誉下降而使企业价值减少时,就产生了商誉风险。战略管理过程与风险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企业在实施企业战略时一定要考虑战略风险的问题。把风险降到最低。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行业中立足。

三、企业战略管理发展趋势

(一)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不断扩展

行业的界限、企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竞争已不在某一特定的区域或行业界限内进行,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配置问题,以获得最佳的企业管理效果。

(二)企业的战略要具有高度的弹性

当企业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的经营风险或要求企业战略与外部变化节奏保持同步时,企业要具备对不确定情况的快速应变能力,这就要求企业的战略要具有较高的弹性。

(三)制定企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组织结构扁平化,企业中每个个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是一个结点,企业中的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了决策参与者和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四)形成“企业生态系统”

对一个单独的企业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并且在一个系统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当然也包括争取作为整个群体的领导。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使优势潜能充分发挥,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五)形成动态统筹的战略管理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行动态统筹,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以形成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单凤儒. 管理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杨杜. 现代管理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侯炳辉主编. 企业信息化领导手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