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尚元素增添音乐教学魅力

Biefanw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iefanwo”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把握时尚元素增添音乐教学魅力(共8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把握时尚元素增添音乐教学魅力

把握时尚元素增添音乐教学魅力

李钱代

(山东省汶上县康驿镇第二中学)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音乐教学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就能让学生爱好音乐。所以,每一个音乐老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把握时尚元素,增添教学魅力。

一、巧用时尚,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象阐述了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易于接受新鲜的时尚内容和形式。所以,音乐老师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喜欢说唱的音乐风格,笔者就尝试用这种音乐风格教学,让学生进行说词创新表演,并定期进行班级间拉歌比赛。一番折腾之后,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高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追星拜星,时尚潮流。我针对个体,具体引导,激发兴趣。如,有的学生就喜欢周杰伦,我旁敲侧击,让他欣赏周杰伦:“词非常美丽,有古典意境,又具现代精神。”并鼓励学生尝试写词!换词填曲,极富韵美,效果甚佳。“巧用时尚,精准调趣”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捕时尚热点,现音乐特色

1.搜“潮”方言,提升音乐教学

农家的孩子,一句“买小鸡,小鸡咧……”农家大哥走乡串街的话,也能引得孩子们热乎一番。兴酣之至,快乐之极!我灵机一动,何不由此引领学生学习韵调?由一番别开生面的“市曲”韵律,直接就引导到韵律的抑扬顿挫的感悟。

2.觅情感语,铺抒情调

农家有丧语,“我的娘啊,我的娘……”先扬后抑,断肝肠!可是这句话用在我们的`音乐课上有何用呢?其抒情性自不必言表,细细让大家听来分析,感悟其中抑扬之韵,()更抒肝肠!――由学生突然地严肃,可看出孩子们已极好地把握体味到了抑扬的凄美!

3.时尚影视,选支点

《十面埋伏》一经上映,立引孩子们热捧!我就势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立刻那急促、纷乱、强烈的震撼人心的音响传递给大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绪?此时,有生答曰:“极度紧张!”这个学生用了“极度”恰如其分地形容了战斗场景!你看,乐曲中难以把握的“意念”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三、以“潮”促乐,以乐引“潮”

随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许多新的东西也就当仁不让地占了一席之地,但是这些思想也比较鲜活,我们要善于把握这些“潮”的事物,以促进我们的音乐教学。作为我们的音乐老师也有责任改造和引领这些潮流。融合时尚元素,增添音乐教学魅力,事半功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 鲁翠红

篇2: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音乐知识。

小学中年级,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中年级是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在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低年级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低年级有效又适用于中年级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学生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就认识过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渐上升到主导方面,使抽象思维有了发展的可能性。

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性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名人与音乐、音乐家轶事、名曲诞生的趣事等。如果学生处于变声期,可多安排一些器乐教学和欣赏教学以及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活动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等。高年级的唱歌教学应从重视外在的表现(如律动、游戏等)向重视内心情绪的表现方面转变,更要强调唱歌的艺术表现效果,但其先决条件是学生喜欢音乐和爱唱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进入中学,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决而不稳定等等。但是少年朝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家庭、学校制约的,尤其是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更突出一些。所以,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音乐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音乐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则容易产生两种后果:一部分热衷于升学的学生(或在各种压力下只注重文化课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动和爱好的那部分学生)具有音乐感的愿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欢音乐而学校又不能满足他们爱好音乐的愿望的学生,则会向追求社会上流行歌曲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基本的音乐常识和鉴赏能力而不辨良莠,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会受到某些不良影响。

怎样使学生喜欢学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呢?

就教材而言,选入教材的作品必须是艺术精品。编选教材时除了考虑到各种必备因素之外,不可忽视的是所选音乐作品必须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学生愿意接受)的作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突出审美内容,并以情绪表现为主线,以欣赏为主要内容,强调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与掌握。欣赏为主,先听后唱,以对比及精听粗听等手段感受音乐,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绪。如果配齐教材的全套音响磁带,再加上教师的教学与引导,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教材其他内容的安排则是以应用与表现为目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愿望。

我认为这套教材是向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了好的教材、好的作品,这仅仅为学生喜欢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提高心理素质。整体感受主要是通过欣赏与唱歌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由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而产生的音乐音响对人的情绪给予刺激,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波动----联想、回忆、感受、共鸣等;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逐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符合音乐特质----以音乐的实际音响为表现形式、以情绪的感受和表现为目的。如欣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音乐的能力;唱歌和器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至于其他教学内容都是为更好地感受、理解和鉴赏音乐而服务的。所以音乐教学要紧紧抓住音乐感的培养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同时必须是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因素融入音乐中,使其处于音乐美的境界之中。音乐的美感作用于人的心灵并与之产生共鸣,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升华,这就是音乐陶冶情操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

所以,音乐教师除了要具有符合要求的音乐素质以及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少年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篇3: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音乐知识。

小学中年级,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中年级是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在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低年级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低年级有效又适用于中年级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学生在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就认识过程而言,有意注意逐渐上升到主导方面,使抽象思维有了发展的可能性。

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

[1] [2] [3]

篇4:把握音乐教学的主动脉的论文

把握音乐教学的主动脉的论文

我们应挖掘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培育情感,锻炼其审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最初,可选择一些脸炙人口的名歌名曲,如:(我爱你,中国》、《黄河大合唱》、《我的太阳》及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打破学生对欣赏音乐的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能昕懂音乐。在方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欣赏-首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听辨不同的乐器,分析作品的段落、风格等。音乐可以赋于学生展现情感的空间,情感的交流又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切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地情感体验。

二、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情感的理解性

想要准确表达一首作品的情感内涵,光有热情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准确的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例如歌曲《十五的月亮),从歌曲的歌词来看,描写的是军人和军人的妻子两个人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一个在边关守卫边疆,另一个在家中照顾孩子、父母,为了祖国做贡献,丈夫的军功章有丈夫的一半也有军人妻子的→半。我们仔细的分析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个词、每一句、每一段,都能够看出-对恩爱的夫妻,为了祖国一同奉献,歌曲中饱含着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从旋律的发展来看,前面仿佛是深情的诉说,节奏平稳,旋律优美流畅,中间部分曲调逐渐推起,表达了情绪的兴奋和内心的美好,到了歌曲的后半部分,随着音高的升高,高潮出现,强调了丰收的果实和对祖国的贡献有着两个人的共同的奉献,结尾的旋律又变平缓,饱含着军人对妻子的赞叹和认同,尾声以一个单音的“啊”的旋律变化,带出了全曲的情感总结。有了这些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上的认知,我们的学生才会准确的把握情绪,完美的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三、运用体验式欣赏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式欣赏方式则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中心,调动自身联觉的各种感知完成整个欣赏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体验情感和情绪是最重要的,通过想象的'活动来理解音乐所描述的各种内容。当然,这种体验式的欣赏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比如当我们欣赏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时,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这首乐曲的内在含义或写作背景,同时对作曲家的生平也不了解,但只要我们听到终乐章《哈利路亚》时→样会被感动,会觉得肃然起敬。显然,我们被→种激昂、肃穆的感情听打动。有些音乐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去加以体验,并与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由此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例如舒曼的钢琴组曲《儿童情景》表现的是对儿童时代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们在进行昕赏时,也会勾起自己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音乐中活泼的旋律,让人感受到童年的天真烂漫,以及无忧无虑的游戏生活。这种欣赏方式要求欣赏者是具有丰富、深刻的感情内涵的人,并且情感知觉敏感,这样对音乐的体验才更深刻。

四、运用音乐来陶冶情操培育情感

以音乐来陶冶情操,培育情感是非常见效的。司马迁说过“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感心动耳,荡气回肠”,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等这些音乐大师或以悲枪、或以忧郁、或以欢快、或以雄壮……激荡着人们的心弦,对这些音乐的欣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丰富的情感。

如,贝多芬的《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暗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风格在此-览无余。评论家们更是将这首乐曲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河床中的熔岩”等等。而贝多芬自己在回答学生关于这部作品的内容时说“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描述的是人与大自然争战,人通过自己的意志和智慧战胜大自然,贝多芬的《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也正是表现了这样的情感。根据高尔基的回忆,列宁非常喜欢这首奏鸣曲,曾经称赞道:

\"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1日此的一部音乐著作,如果能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和理解,则不难增强学生与艰难困苦做斗争的精神。

五、结语

《标准》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同时也说明了音乐教学应贯穿情感教育来实现教学中的学生主动参与与和谐发展。

篇5: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反思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反思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音乐知识。

小学中年级,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运用歌(乐)曲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中年级是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在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低年级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低年级有效又适用于中年级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篇6:给低年级音乐元素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飞翔的翅膀”

音乐元素,指构成音乐艺术的最基本的成分,分解为音高、音色、节奏、力度、和声等。掌握音乐元素,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敏锐的感知,激发他们对诸音乐元素的不同结构的构成、运动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他们了解这些运动变化对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作用,从而使学生能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

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音乐元素的学习显得单调、枯燥,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游戏、奏乐、律动、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音乐元素。

一、在游戏中认识高音

在一年级教学中,为开发学生对音的高、中、低得理解,我在高音区演奏时,要求学生起立并做双手上举的动作,在中音区时就要求学生双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区时,要求学生双手做下垂的动作。这些简单的动作与乐音的配合巩固了学生对音高的认识。同时我还通过对音乐形象的生动描述,使学生理解和区分高、中、低三个音区的音乐特点。在高音区让学生描绘小鸟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高音区的音色较清澈和明亮;再低音区让学生描绘大象、老牛、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低音区的音色较厚实、沉重〉。另外,我还用不同的音区来弹奏《粉刷匠》这首儿歌。在中区弹奏时,学生们办成一个粉刷匠,洋洋自得的刷着漆;当我在高音区弹奏时,他们又蹦又跳有叫,欢快的象一只小鸟;我在低音区用非常慢的速度弹奏时,有些孩子居然趴在地上学老乌龟………学生

[1] [2] [3] [4] [5] [6]

篇7:元素化合物在教学中深广度的把握与体会论文

元素化合物在教学中深广度的把握与体会论文

新课程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较大纲版老教材有较大幅度的删减,其教学时间仅有高一第一学期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如何把握这一部分内容的深广度,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元素化合物在课标中的要求

从新课标中课程性质来看,要求高中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在《化学1》内容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了如下界定:(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新课标虽较大降低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但加强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与实用性研究。此点在三种版本(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的化学教材中均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元素化合物在考试中的体现

1.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权重

作为江苏考生获得高考资格的入场券――学业水平测试,元素化合物知识占有较大的比重,每年的分值均为29分,占总分的29%.包括选择部分的元素化合物性质与物质相关用途,非选择部分的无机框图推断及压轴题中元素化合物计算。近三年相关题型与分值如下:

2.在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权重

分析近几年江苏化学卷,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呈稳中有变的态势。“稳”也即分值基本稳定在20分左右,占总分的16.7%.“变”指考查的要求更强调实用。近三年元素化合物在江苏卷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三、元素化合物在教学中的把握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集中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后两个半月,此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的分类方法。以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时,应从分类的角度去归纳小结。对相关物质的性质,一要理清反应,如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实质为Al先与H2O反应,生成的Al(OH)3再与NaOH反应;Cu与浓HNO3(或稀HNO3)的反应,硝酸不仅起氧化作用,还有酸性作用等;二要从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再认识,如Cu与浓H2SO4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三要让学生学会对反应原理及生成物的探究方法,如Fe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有时生成+2价,有时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怎样设计实验去证明等。

与大纲版化学教材相比较,新课标教材在元素化合物部分作了较大的删减。教学时是否要结合大纲版教材进行拓宽?笔者认为,万不可随意拓宽加深。一是教学时间有限,二是课标不再要求,三是这部分内容不再列入各类大型考试要求。但有一点必须强化,即对知识的探究,这也是考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四、元素化合物在教学中的体会

1.注重分类,把握规律

物质的分类思想贯穿于整个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目前的人教版教材安排在第三章,其编排顺序不再按元素进行分类,而是根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分类。在教学时,必须注重从性质上引导学生去归纳整理。如第一节,将Na、Al、Fe金属单质放在一起,而第二节将它们的化合物放在一起。以此,教学时要把握同类物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而不能孤立地去学习。

2.加强实验,重视探究

新教材中的实验,大部分不再是简单的验证型实验,而是具有一定的探究成分。如Na2CO3、NaHCO3固体受热分解及其溶液酸碱性的比较,Al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现象的比较等,均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再思考,就连Cl2、NH3的制取,也要求学生去探究其反应规律。新教材对实验的安排,不仅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思维能力的养成。以此对化学实验,既要使学生学会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3.强化性质,突出用途

物质的用途源于物质的性质。诸如Na2O2、Si、SiO2、合金等的用途,时常出现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化学试卷中,有关此类物质的用途,不仅要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更要联系物质的性质弄懂其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物质的新用途或相同用途的新物质,如对漂白原理的挖掘,可延伸到O3、Na2FeO4等物质。

化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物质离不开性质与变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将学生带入缤纷的物质世界,既要让他们感到神奇,更要让他们感到不惊奇。因为物质的变化总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唯有抓住规律,方能驰骋万里。

篇8:浅析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孩子更真切地感受音乐魅力论文

浅析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孩子更真切地感受音乐魅力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也越来越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教学质量,还要通过教师之间的研究探讨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方式,从而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爱上音乐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兴趣对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向学生讲述关于音乐的小故事,而这些小故事还要是孩子所喜欢的,把小故事当作音乐的导语,也可以让故事更情景化,把一个个情节穿插到整个音乐活动中,从而用优美动听的语言进行诠释。例如,在讲授《柳树姑娘》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孩子先讲述春天的美好景色,可以说春天来了,春姑娘披着绿衣裳,给大地换新装,柳叶姑娘也在风婆婆的滋润下,随风飘扬,舞姿优美动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孩子拥有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更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这样孩子更爱学习音乐了,还拥有很好的语感!

教师还应该根据歌曲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对一首歌曲进行引导,例如,对于《小海军》这一首,教师要先用向解放军敬礼的方式作为开场,还可以加进去一些打旗语的姿势,让孩子来猜这是什么动作,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的课堂积极性一下被带动起来。

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思维扩展,因材施教,让不同阶段的孩子都能有收获,都能有所提高,并且这样的教学会更有针对性,让他们对音乐活动进行更深的了解,这有助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二、对道具进行巧妙地运用,让教学更顺畅

孩子对于道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工具。例如,在《戏狮》这个韵律活动中,可以给孩子提供呼啦圈和扇子,还可以进行情景演绎,让孩子扮演小狮子,教师扮演戏狮人,让小狮子跳来跳去,在地上做打滚的动作,让孩子充分地接触表演,并通过肢体亲身去感受情节,这样孩子在玩中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还学到知识,也让孩子更赋有表演的特性。

对于音乐教学,运用图片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记忆。例如,在《小鸟》这首歌曲里,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与歌曲相符的图片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进行图制作,这样让孩子记忆歌词更快速和深刻。并对歌词进行理解记忆也是最科学的一种方法,让孩子不再感觉到歌词的'乏味,不再为记歌词而头疼了,让孩子更快乐地学习音乐,这样孩子会更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三、进行情感渲染,产生与音乐的共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音乐作品进行思想上的感悟,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孩子,通过创建审美情境,让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就拿《兔子和狼》来说,教师可以用粗犷的声音来扮演凶恶的狼,还可以用眼神来表现,教师还可以做一些可爱的滑稽动作,让孩子感受到狼美好的一面。让孩子的情感被教师所感化,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让每个孩子都能爱上音乐,并在音乐中有所感悟。这是每个音乐教师所追求的!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进行学习、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和品位的教师,让孩子拥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音乐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在音乐的体验中丰富孩子的情感,因为拥有兴趣,孩子会把童真表现在音乐里,让音乐更有魅力!

相关专题 元素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