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经验看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

许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许仙”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从国际经验看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共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从国际经验看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

文章分析借鉴欧美国家财政赤字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建议.

作 者: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作者单位: 刊 名:计划与市场探索 英文刊名:A JOURNAL ON PLANNING AND MARKET 年,卷(期): “”(7) 分类号:F81 关键词:赤字政策   国际经验   政策选择  

篇2: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走向选择

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走向选择

财政赤字在短期波动而在长期平衡首先是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除去战争因素赤字较高的年份往往都是经济比较萧条的年份,如美国20世纪以来出现过四次赤字比较严重的时期,赤字率超过了3%,究其原因都是由经济萧条引起的。而随后的赤字率下降甚至赤字减少出现赢余又都是经济状况转好、经济进入复苏和高涨期的结果。比较典型的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高增长最终消除了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并转而出现赢余。因而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上,财政收支是不平衡的,而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财政收支则又应是相对平衡或是基本平衡的。

除周期性因素外,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对财政的短期与长期平衡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要求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相应政府的支出强度与结构也有所区别。在某些阶段上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赤字会大一些,结果可能导致在某些阶段上财政的不平衡。但财政的短期不平衡是为了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运用得当能够为财政实现长期平衡提供重要保证。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公共工程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导致了持续时间较长的赤字,但为其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反周期的赤字政策仍然是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虽然一直被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加以普遍使用,但对这一政策的有效性却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学派的兴起,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重新占据上风后,西方经济理论界出现了否定赤字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倾向,也不断有政界人士出面反对赤字财政政策。这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财政政策的制订与实施,需要认真加以分析。从欧美日等国的财政政策实践来看,尽管有学者否定和政界人士反对,但赤字政策仍然作为最主要的反周期政策被使用,一直到现在从未被放弃过,只是使用的强度和方式随着时代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罢了。从历史数据上看,美日欧等国的赤字率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与经济增长率呈反向变化。直到今天美国政府仍在使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景气度。如最近布什政府在美国赤字率已经接近3%的情况下,又提出了高达67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各方普遍预计美国今后几年的财政赤字将超过3%。

造成赤字理论与实践的反差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周期财政政策中的相当部分已经被制度化为自动稳定器,在经济波动时自动发挥作用,导致财政赤字随经济周期逆向波动。经济理论界并不特别反对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他们主要反对在自动稳定器之外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其次,反对财政政策的一些理论基础并不牢靠,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如财政政策无效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李嘉图等价定理就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其三,对赤字政策的批评和反对很多是出于选举政治中党派斗争的需要,而非完全从科学角度出发。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历次总统选举中赤字问题都成为在野党攻击执政党的重要武器,但以反赤字为旗帜上台的新总统又都无一例外地继续执行赤字财政政策,甚至比起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以新政闻名的罗斯福总统就是以平稳预算为竞选纲领登上总统宝座的,他的执政开创了美国和平时期长时间财政赤字的先例。1980年里根竞选时也承诺要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但他执政的结果是美国形成了和平时期最高的赤字率。

当然,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有效性不足甚至下降的问题。如财政政策的“时滞过长”问题,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常常有经济刺激措施出台时经济已经复苏的情况。导致财政政策“时滞过长”的重要原因是西方三权分立的政体和多党制,政府和议会往往就预算问题争执不下,迟迟不能决策。美国从大萧条时的胡佛总统开始直到今天的布什总统,每遇经济萧条或是衰退时,总统总是指责国会中的反对党拖延时间延误时机。对财政政策的另一个指责是在萧条期或衰退期增大的财政支出在繁荣期也很难削减,结果导致了赤字滚雪球般的累积,这是与多党制相联系的一个问题。执政党为了取悦选民,巩固自己的票基,常常不顾政府的财政状况大派福利,这是赤字变得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如里根执政期间,他一方面通过减税取悦高收入者,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大幅削减社会福利而开罪中产阶级,结果必然是赤字爆炸般增长。另有研究表明,像意大利这样由多党联合执政的国家赤字明显高于单独执政的国家,因为在多党联合政府里有更多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得到照顾。显然,在政治体制完全不同的国家里,这些问题就不一定存在,财政政策也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国发展阶段也是决定财政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美国和日本早期财政政策明显有效,与当时公共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关。在当时情形下,社会需求指向明确,政府公共投资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公共投资也与当时的产业结构匹配较好,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明显。相比之下,在发展后期,这些发达国家财政政策可应用的范围明显缩小,一般多集中在转移支付领域,赤字财政政策的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因而对赤字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要作历史的和科学的分析,特别要从一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简单的财政规则既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又难以真正改善财政状况

为财政政策设立某种规则防止赤字无限度膨胀是必要的,但规则本身又不能损害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熨平经济周期的能力。财政状况的好转根本上还是要依赖经济形势的好转,西方国家赤字变化的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西方国家的经历也表明,为总体财政赤字设置上限的简单规则在实践中难以奏效,对限制财政赤字的实际作用也不大。比较典型的如美国限制赤字增长的Gramm-Rudman-Hollings法案。1987年在里根政府财政赤字急剧扩大的背景下,美国国会通过了Gramm-Rudman-Hollings法案,该法案要求财政赤字应逐年减少,并在1993年彻底消除赤字。为此国会应每年制定赤字上限,超过上限就自动按比例消减除国防开支外的全部开支。这看起来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法规,但实际上却无法得到认真执行。由于赤字上限预测得过于保守,国会经常被迫提高年度赤字上限,行政当局也通过一些会计手法来使赤字合法,如出售政府资产、晚列支出早列收入、把一些项目移出预算等等。结果到按法案规定应是消除财政赤字的1993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不仅没有消除,反而由法案制定时的1500亿美元上升到了2551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由2.9%上升到了3.9%。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多次通过财政重建法案,最终都因经济形势的恶化而不了了之。

有些人认为,这些规则失效的原因是由于规则本身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仍不够。《马约》标准的出台是试图通过国家条约的形式进一步强化规则的权威性与强制性。但是目前《马约》标准明显受到来自内部的挑战,欧盟中的核心国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公开指责《马约》的标准过于严厉,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甚至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也公开指责该标准是“愚蠢的,跟所有死板硬性的决定一样”。最近欧盟内部又在酝酿修改规则,重新定义财政赤字概念,引入“结构性财政赤字”概念,把经济周期对财政赤字的影响考虑在内。

这一修改会大大增加规则的灵活性,赤字率的透明度则会大大下降,标准的约束程度也会放松。

在一国内或一个区域内使用简单规则已经存在很多问题,在不同国家间使用同一个简单规则就更有问题了。就政府财政赤字这一概念而言,《马约》指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全部政府赤字,但由于各国预算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差异,全部政府赤字的范围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有些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甚至国有企业的收支都是包括在全部政府收支中的。各国情况不同,政府潜在的收入与支出也有很大的不同。显然,不顾各种区别而只统一用一个百分比来衡量政府的财政状况是不适当的。政府债务余额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有些国家政府债务余额仅指政府部门的债务,而有些是指整个公共部门的债务余额。况且政府债务余额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政府财政状况的指标,一般谈论政府债务余额都是指粗债务余额,没有扣除政府的金融债权,实际上扣除后的净债务余额更客观地反映了一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如日本政府的'国债余额已经超过GDP的1.30%,远远高于《马约》60%的标准,但日本的财政状况虽不能称好可也远未崩溃,日本政府仍有余力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关键就在于日本的净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只有50%左右,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差并不太大。

4、对不同性质赤字的影响应作区分

一般认为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类,一是导致通货膨胀率提高;二是挤出私人投资;三是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资本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率。但是以上这些结论都是在假设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得出的,当经济运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时,以上这些结论都不能成立。经济运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的标志是需求不足、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失业率高等。这时增加赤字可以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不但不会挤出私人投资,还会由于乘数效应而带动、挤入私人投资。

不仅处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不同性质的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统计中对政府支出没有严格区分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很多分析只是笼统地把政府支出作为非生产性的消费支出,由此得出了高赤字将降低储蓄率、减少资本形成并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结论。但实际上,政府投资也可以成为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这对私人部门发展相对滞后的后发国家更是如此。政府公共投资形成的基础设施是高生产性资本,对一国经济长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从另一方面看,政府的投资支出同时形成了资产,政府总的资产负债状况没有恶化,这和其它性质的政府支出只增加政府债务不增加政府资产的情况迥然不同。从历史上看,政府支出中投资比例较高的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高于其它西方国家,日本长期发行建设国债为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国际上,赤字只为政府投资支出融资的规则被称为黄金法则(GoldenRule)。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财政重建时实行这一法则,既保证了经济增长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状况。英国从也开始采用黄金法则,目前英国已是欧盟成员中财政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赤字政策的选择

无论是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还是从我国政府的决策机制来看,我国当前都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条件。要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来促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应简单地将《马约)标准作为我国财政政策的准则,而是应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并参照相应的国际经验,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满足当前发展阶段需要的、且又是充分谨慎的财政政策规则。

1、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群众的一般商品需求已经能够得到基本满足,但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水、电、路、机场、通讯等设施仍很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消费的增长;二是广大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体育娱乐等设施十分短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三是大江大河治理和国土整治工作尚未完成,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出不利影响;四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设施与装备还相对落后,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将会影响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增长潜力。以上这些领域都是公共投资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或者是需要公共投资进行引领的领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共投资仍存在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公共投资可以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在历史上都有过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经历,日本历史上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过7%-8%,瑞典等国也达到4%,而目前我国财政用于基本建设的总投资规模仅占GDP的2.6%,这还是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建议要把我国财政中用于公共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到5%左右,建设资金首先考虑从经常性收入中支出,不足部分可以考虑通过发长期建设国债来筹措,每年发行建设国债的量由当年的财政状况决定,考虑到日本等国的经验教训,建设国债最高不超过GDP的4%。在基础设施得到比较大的改善后,这一比例应逐步递减,以防止国民经济对公共投资的过度依赖。

2、财政要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支付必要的成本,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动稳定器,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突出出来。我国目前面临的内需不足问题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保障不健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近期可以考虑通过发行社会保障特别国债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使其尽快正常运转起来。每年社会保障特别国债的发行数量也要视当年的财政收支状况而定,但最多不应超过当年GDP的1%。社会保障基金正常运转后并能做到可持续性的收支平衡后,应停止发行社会保障国债。

3、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增加教育、健康和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

对重点领域的支出应固定一个增长率,在财政收入不足以保证重点领域支出的增长时,应允许政府通过借贷或发行国债的方式筹措资金保证支出,以起到财政支出以增量调整促存量调整的目的,但数量应严格限制在当年GDP的0.5%以内。当公共服务支出达到财政支出中适当的比例后,应不再允许以负债方式支付公共服务支出。

4、上述领域外的所有支出应严格遵守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允许出现赤字

中国财政收支的黄金规则应是:赤字只能为公共投资、社会保障基金和重点公共服务领域融资,这几项赤字合计最高不应超过当年GDP的5.5%。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最低谷年份,财政赤字最高不能超过5.5%。这是一个既能够积极利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又具有充分谨慎性的比例,美、日、法、意等国历史上都有过财政赤字达到6%左右,而后随着经济的好转又重新实现财政平衡的先例。

除黄金规则之外,还应设立一个财政可持续性的原则,以避免债务余额在GDP中的比例失控。这一原则可以表述为当政府债务余额达到GDP的60%左右,应把债务余额增长率和债务利率之和控

制在GDP名义增长率之下,这样,债务余额在GDP中的比例就不会继续升高。

篇3:从政策角度看我国钢铁行业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钢铁行业

陈虎东

我的《场景时代:构建移动互联网新商业体系》一书中,引用了这篇文章,但是其中有一些段落被删除了,原因就不说了。一位朋友说想看下完整的章节,于是我将这篇在写成的文章发出来,其实,这篇论文也删除了很多,不过,聊胜于无吧。

当前,中国的钢铁行业正在遭遇寒冬,钢铁行业正在经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钢铁行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引导,当然更离不开时代背景和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对该行业的影响。市场上对于钢铁行业与市场的关系,谈论的观点汗牛充栋,但是从政策角度深度透视政策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资料则较散,所以有必要对钢铁行业和政策的关系做一个梳理,借以了解二者的关系,从而对当前的钢铁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1890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牵头兴建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厂———汉阳铁厂,1890年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的肇始之年。这段时期,中国钢铁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什么专门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反而是和当时风靡天下的“中体西用”思想相关联。张之洞《劝学篇》是有关“中体西用”说的一部总结性著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之洞在《外篇》中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甚至有条件地学习西方的教育、文化、经济体制,在学习的基础上主张变革,他甚至抨击当时守旧的顽固派盲目排斥西方文化,所谓“固蔽傲慢”、“自陷危亡”,云云。总的来说,“中体西用”思潮的风靡是汉阳铁厂建厂的根本缘由,间接促进了钢铁行业这个现代工业在中国的落地。

如果按照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段来划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阶段,那么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也就是1949年-1978年这段时间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钢铁行业的发展,中国的钢铁发展可以说乱象丛生。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规定“一五”期间,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85%,占工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72.9%,并明确提出了建立和扩建现代化的钢铁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可以说为中国钢铁行业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发展的势头在稍后的1959年-1961年三年大饥荒时代和1966年-1976年的文革中戛然终止。1958年底,毛泽东提出了“以钢为纲”的口号,大跃进时代开始。这段时期中国钢铁的发展经历了一种长期的创痛,中国的钢铁行业在“以钢为纲”口号的带领下发展一落千丈,我国国民经济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破坏。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翻一番的伟大任务》的社论,9月5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题为《全力保证钢铁生产》的社论,树立一切为钢的全局观点。尽管在1960年出现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即所谓的“鞍钢宪法”,在管理上稍有亮色,这在当时难能可贵,但毕竟改变不了那段特定历史时期钢铁行业的浑浊乱象。

为了整顿在大跃进期间被搞乱了的企业,中共中央于1961年9月16日颁发《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尽管整顿之后,无论从钢产量还是钢品种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相关数据显示,1965年产钢量我1233万吨,为1957年535万吨的2.28倍,工业产值也达到1957年的2倍。),但是无论是“以钢为纲”的口号,或者“钢铁挂帅”的豪情,还是毛泽东“鞍钢宪法”的概念,终究是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钢铁行业历经的成长阵痛,总体而言,钢铁行业的发展仍旧无序。随后的文革政治运动,中国钢铁行业重新陷入泥淖而难以自拔。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钢铁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改革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内心呼唤和至上愿望。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铁行业春天的到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宝钢兴建。宝钢集团于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动工兴建,而在之前的五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此次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权利过于集中的缺点严重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营自主权的下放,并且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有助于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从而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宝钢作为一个将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为经营理念整合在一起的现代型公司,其建立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这也是政策主导下的产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导思想指引下,在此期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例如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67号),给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价格等十个方面以应有的权力。此规定后来被《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务院令〔1992〕103号)代替,后者对企业的自主权允许空间更大,这也使宝钢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并为其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久旱并且压抑的中国钢铁行业终于在释放了群众积极性的前提下,开始拥抱市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相对于1961年北戴河会议上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旧”“八字”方针而言)。会议还特别针对钢铁行业做了说明:钢铁工业要为轻工业让点路,要处理好内部的比例关系,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规格上,努力把紧缺的钢材、铁合金搞上去,大力提高冶炼和轧制技术水平,多炼优质钢和合金钢,积极提高钢材的质量和自给率,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自主权空间的扩大,也是宝钢建厂之初所担负的使命和发展的指引,市场化的管理形式进一步凸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钢铁行业正式步入发展期,发展势头迅猛,产量逐渐位居世界前列,例如我国的钢铁产量破亿吨,就达到了两亿吨,量的突破是和国家对于群众办钢厂的'政策分不开的,如1985年1月,冶金部部长办公会议研究矿山问题时,确定把资金集中在大矿的开发和冶炼上,实行大矿大开、小矿放开的政策。小矿场的开发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再比如河北省唐山市群众采矿点发展到200多个,年采矿石40多万吨;已建成选矿厂27个,处理能力达320万吨/年,铁精粉生产能力达85万吨/年。这些政策为日后我国钢铁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埋下了隐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钢铁的生产时期,国家在钢铁行业引入了标准化、环保、创新等理念,技术攻关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加强了对外合作项目。特别是在1987年,国家决定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全面推广承包制,承包制的推广再一次极大地释放了生产积极性,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也使得钢厂的生产能力得到拓展。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手段也迫使一些管理低效、研发能力差、设备落后的企业退出市场,国家也关停了一批落后的钢企。但是盲目的投资等诸多原因使得我国钢铁的产能不断过剩,产能过剩就成为了新世纪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沉重枷锁。

1月15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20钢铁总量调控目标和实施要点的通知》(国经贸运行[]46号),确定2001年钢铁工业总量调控目标为钢产量1.15亿吨,钢材产量1.05亿吨。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的关于钢铁行业总量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调控目标任务,此通知也规定了6条为了实现总量调控目标而采取的政策,其中第六条是支持鼓励钢铁企业转入其它产业或行业。而在6月7日,国资委下发《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6号),对央企非主业投资规模做了规定,要求央企的非主业投资应该在企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合理范围之内。而此次国资委发文的目的,旨在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投资管理,有效规避央企自身的投资风险,对于别的行业因钢企的涉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没有涉及,并且也对什么是合理范围没有做明确的说明或者规定,国家的政策出现了“打架”.尽管针对产能严重过剩,国家对钢铁行业也采取了一定的引导措施,如,国务院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发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但是我国的钢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生产驱动型的发展动力难以一下子弱化下来,另外市场化的程度仍旧较低,降产步伐极其沉重。另外,重项目投资、解决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也使得产能产量的降低成为了一种较为困难的任务,陷入了举步维艰的怪圈。何况,很多政治性的任务比如说政绩的因素,也不会使钢企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现状下停止生产的脚步。

纵观钢铁行业发展史,政策性的影响一直存在,且在某种时代背景下处于绝对的调控地位,这种特点伴随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六十多年的道路,如何有效的拥抱市场,并施以正确的政策指导和调控,成为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应予突出考虑的问题,这或对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具体内容参见《劝学篇》张之洞著,李忠兴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9月,第161页。另,张之洞的《劝学篇》撰写目的是“辟邪说”,攻击维新变法理论,但却间接体现出了他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思想。

〔2〕具体内容详见《制度设计与变迁》,薛汉伟、王建民,山东大学出版社,208月。

〔3〕具体内容详参《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于幼军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4〕中央转发《鞍山市委关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报告》的批语,毛泽东,1960年3月22日。

〔5〕废止的原因,个人认为是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讲话有关,南巡讲话澄清了人们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模糊认识,确认了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

〔6〕详参《宝钢志》,或详参《李先念与宝钢建设》,朱玉,《党史天地》,12期。

〔7〕《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三钢近十年来的发展实践看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李沛林、吴爱福、刘会彬,《冶金财会》,01期。

〔8〕1985年中国钢铁工业大事记,中国钢铁新闻网。

篇4: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下岗失业由此成为社会各方所关注的经验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借鉴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 者:杨志安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刊 名:辽宁经济 英文刊名:LIAONING ECONOMY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篇5:从我国社保基金特征看投资方式选择

从我国社保基金特征看投资方式选择

一、我国社保基金的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保基金的规模日益庞大。截至到2005年,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已达到18455亿元。伴随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社保基金积累的资金越来越多,从而我国社保基金便出现资金规模庞大,保值问题突出;投资收益率低,急需实现增值等特征。由于社保基金投资运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因此,从社保基金的运作和投资来看,对风险较小的投资采取直接投资模式,对风险较大的投资运用委托投资的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分散风险,又有利于发挥专门投资机构的专业优势。

二、社保基金投资方式的借鉴及分析

根据我国社保基金的特征可以对社保基金投资的潜在市场做出以下分类,并根据各种市场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及特点加以阐述。

1、安全稳定的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基金。

这是一种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和高稳定性的投资基金品种,完全符合社保基金入市的基本要求。货币市场基金在国外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目前在我国,货币市场规模还不大、品种单一,机制还不够顺畅。尤其是现在的货币市场业务,只是债券回购、银行同业拆借和商业票据,因而货币市场基金只是低风险低收益的基金品种。

银行存款及大额可转让存单。

银行存款是社保基金入市以前基金资产的最主要形式。大额可转让存单是定期银行存款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性质上与货币基金相似,在美国根据其流动性还可以签发支票。投资大额存单是为了满足定期存款流动性需要,相对于短期存款所能获得的利息收益更大。但这两种投资工具都面临通胀及利率波动的影响。

银行票据及商业票据。

作为货币市场的主要投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票据、银行背书的`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社保基金以这几种方式投资,可以获得较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同时保持较强的流动性,是社保基金直接入市的可靠选择途径。

2、证券市场为社保基金投资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首先,股票市场是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融资能力最强,资本规模最大的市场。社保基金进入股市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一个双赢的局面。我国证券市场正在迅速扩张,根据我国股票市场有代表性的过去五年上证指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股票年均收益率为11.9,扣除交易税费在10.5左右,这个平均的收益率已经包括了股市的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产生的影响。相对于国债投资来看,我国近期发行2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3.85。按上述收益率以及40的股票和60的国债组合计算社保基金的长期收益率约为6.51,比单纯国债利率多69。从短期看,投资股市风险相对较大;但从长期看,风险是可以控制的。由于目前社保基金的大部分股票资产都配置在安全可靠的范围内,社保基金应当适当扩大股票投资比例。

其次,国债是以国家信用发行的债券,存在的风险几乎为零,是社保基金入市主要选择的投资工具之一。但是,在去年10月份央行加息以前,国债平均收益率仅为2.27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基本持平。在今年3月份再次加息以后,社保基金投资国债带来的收益就更少,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持有国债的成本进一步加大,无法满足社保基金获得较高增值的要求。

另外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及可转换债券。此类债券是债券市场上主要的投资品种,风险较大。出于安全考虑社保基金不易大规模进入,可以在投资组合中以较小的比例持有。从2003年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情况来看,持有企业债券1亿元,金融债券5亿元,除国债以外的债券收益为2371万元,投资规模比较合理。

此外还有证券投资基金,这是一种间接进入市场的模式。社保基金可以通过购买基金份额,或委托专营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代为管理基金资产。社保基金入市资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使受托基金公司受到来自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更为严格的监督,投资过程的严格监督以及投资信息对社保基金理事会的高透明度都使得基金公司在投资运营期间必须遵循更加专业化的原则,提高对行情把握和个股选择的准确度,完善市场风险防范手段,提高应对市场突变情况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基金管理公司拥有大量的专业投资人才,广泛的信息渠道,能及时灵敏的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提高社保基金的运作效率。

3、海外市场

国内资本市场不可分散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波动比较大,市场盈利率水平比较高,股息收益低;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固定收益证券市场非常不发达,没有任何避险工具可以使用。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为抵消这些风险,社保基金必须在系统之外的投资领域获得更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投资机会,来弥补本地市场的不足。因此,社保基金可以考虑投资到海外

相关专题 财政赤字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