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余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余北”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共11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法宝。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点、沸点比较低,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常温下为气态,烃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具有强极性的烃的衍生物,容易溶解在强极性的溶剂水中,如低碳原子的醇、醛、酸能与水互溶。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篇2: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学会辩证分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但是,不同间的事物在考察普遍联系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发展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有机化学知识。

(1)普遍性与特殊性

有机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有同系物,而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是相似的,这就是普遍性。因此,在复习时只要认真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就可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把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但是,任何特殊性都不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复习中要善于在有机物的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以醇为例:醇类能催化氧化为醛、发生消去生成烯,但(CH3)3C-OH不能氧化成醛,CH3-OH、(CH3)3C-CH2-OH不能消去生成烯,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乙醇能与水互溶,但维生素A难溶于水;乙醇与甲醚虽然组成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两物质的熔沸点等性质相差甚远。前者是量变引起了质变,后者是质变引起量变。

乙醇、苯酚、乙酸、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基团各不相同,基团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使羟基表现出来的性质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乙醇、葡萄糖溶液呈中性,苯酚溶液呈弱酸性,乙酸溶液呈明显酸性,这是普遍联系与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内因和外因

虽说结构决定性质,相同结构的有机物具有相似的性质,但由于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多面性”,具有相同结构的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分析有机反应,在首先考虑内因即物质结构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外因,即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如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主要生成乙烯;但若是140℃,则主要发生取代而得到乙醚。还如苯与Cl2在铁为催化剂时发生取代得氯苯,但在紫外线照射时,则发生加成生成“六六六”。

因此,我们在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篇3:高中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分析“断键”规律──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

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平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

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催化氧化: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注:每二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水,故乙醇与氧气2:1反应)

取代反应:CH3CH2+OH+HBr─→CH3CH2Br+H2O

消去反应:CH2-CH2─→CH2=CH2+H2O

篇4:高中有机化学怎么学

把握结构,逻辑推理

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在有机化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那么,有机物的结构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碳原子之间通过什么方式成键,与其它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如何等,都是有机化学结构的关键点。同学们要借助球棍模型多观察、多思考,充分利用空间想象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性质反映结构”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上,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要善于利用这一性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理清联系,融会贯通

掌握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后,还要理清各有机物之间的联系,熟悉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如,烷烃通过取代反应可以转化为卤代烃,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制得卤代烃,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又可以转化为烯烃,若经水解反应则可制得醇,醇也可由烯烃与水加成制得,醇可以氧化为醛,醛可以进一步氧化为羧酸,羧酸和醇又可以反应生成酯,而酯能水解重新得到醇和羧酸。苯环上的烃基也可发生上述类似的转化。这是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往往也是有机框图推断题的突破口,同学们可围绕这条主线整理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辩证分析,灵活运用

同系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往往相似,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也能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据此可使繁多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但是,在考虑事物普遍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特殊性,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各有机物又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如,苯及其同系物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但苯却不能。再如,醇、酚、葡萄糖和羧酸都含有羟基(—OH),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由于与羟基所连的基团各不相同,结果使它们各自的化学性质又有明显的差异。如,醇和葡萄糖溶液呈中性,不能与碱和盐反应;苯酚溶液呈微酸性(比碳酸弱,比碳酸氢根强),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羧酸溶液呈明显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学习有机化学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对具体物质、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灵活应用。

篇5: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1.要时刻铭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化学基本原则,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按结构归属进行归类,将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学习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时,根据醛和酮“羰基碳原子为带部分正电荷的不饱和碳原子,α-氢具有酸性,羰基碳原子处于中间价态”的结构特点,将醛和酮的化学反应分为亲核加成反应、涉及α-氢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三类反应,其中亲核加成反应又包括简单亲核加成(与氢氰酸加成、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加成、与水加成、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等)、先加成后消去(与含氮亲核试剂加成、Wittig反应、Perkin反应、安息香缩合等)和先加成后取代(与醇加成、与硫醇加成等)等三种反应,涉及α-氢的反应又包括醛酮与烯醇式结构互变及外消旋化反应、α-卤代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等,氧化还原反应又包括还原成烃的反应(Clemmensen还原、Kishner-Wolff-黄鸣龙还原)、还原偶联成邻二醇、还原成醇的反应(催化加氢、用负氢转移试剂还原、用可溶金属-质子性溶剂还原、Meerwein-Poundorf还原等)、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氧化成酯的反应(Baeyer-Villiger重排)和氧化成羧酸的反应(用强氧化剂氧化、用弱氧化剂氧化和空气中自动氧化等)。对各类有机化合物,都要按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加以归类,建立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逻辑系统。

2.要注意应用有机结构理论来理解、分析和比较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例如,在比较烷基氢、烯基氢和炔基氢的酸性强弱时,要运用价键理论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比较烯烃和卤代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活性高低时,要运用电子效应进行分析;在比较卤代烃和酰卤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时,要运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在学习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要运用芳香性和取代基效应进行分析和理解;在确定卤代烃消去反应的位置和立体选择性时,要运用立体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3.有机反应机理分析是理解和掌握有机反应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实验操作中控制有机反应条件的依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有机反应机理。在分析有机反应机理时,要把握反应条件与活性中间体类型的关系,并且不能违反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

4.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难点之一。要设计出正确、合理而简捷的有机合成路线,必须在掌握有机物化学性质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运用逆合成分析法,灵活调度各个具体有机反应并将其排列组合。

5.波谱分析的进步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机结构分析也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点之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波谱性质,反过来,也可从有机化合物的波谱数据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根据波谱推测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过程是一个“搭积木”的过程,从波谱数据可以推测出组成有机分子的各种分子片段及片段之间的连接顺序,从这些分子片段及其连接顺序可进一步推测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篇6: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1.上课时要作笔记,课后看书时要多写多画。由于有机物的结构比无机物的复杂,如果不写不画,就很难熟悉和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上课和看书只能停留在“我懂了”的水平,离开课堂和书本后大多数有机化学问题不能解决。因此,在上课和看书时,要多写多画,使自己在写写画画中熟悉了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为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奠定结构基础。

2.要自己独立完成作业,重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更正。完成作业的过程既是一个巩固所学知识和锻炼自己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自己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错误的过程。如果不完成作业或抄袭别人的作业,就很难掌握和应用应学的知识,也很难发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错误,到以后考试中就会造成不会答题和答题错误,到工作中就会造成不能提出工作方案或按错误方案进行注定失败的工作。因此,必须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更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才能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错误尤难发现,许多人在考试后感觉自己得80分以上的人,实际得分却不及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将本该通过作业发现和更正的错误带到了考试答题中!有机化学考试不及格的首要原因就是不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3.课后及时复习。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前面章节的一些内容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如果不及时复习,没有掌握好前面章节的知识,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因此,课后必须及时复习,按时消化和掌握所学内容。

4.认真对待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是掌握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往往把实验步骤写得很清楚,如果简单地“照方抓药”,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思考:你每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各步实验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学会把从书本和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或不知道怎么办的问题时,要及时寻求帮助,不要因为难为情而放弃。寻求帮助的对象有任课教师、同学和图书馆的资料。在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时,所问的问题要尽量具体,不要问诸如“有机化学要怎么学”、“有机合成路线要如何才能设计好”等泛泛的问题,而要提供具体材料问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果要问的问题比较多,最好自己先列出一张清单再一个个问。

6.要特别注意以下“五不要”:一不要指望考试前几天突击一下就能通过有机化学考试;二不要自己不记笔记而在考试前复印别人的笔记;三不要指望自己不做作业就能掌握和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四不要看书时光动眼不动手把看书变成认字;五不要忘记在其他课程中已学过的基本原理。

篇7:中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是什么

1.分析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我们都说,结构决定性质,那么有机物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就体现在同分异构体上。题目中经常会让我们写出某种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

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但是每个人对每个方法的熟练程度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一种自己最熟练的方法,保证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写错、遗漏。

2.以官能团的性质为核心

结构决定性质,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有机物的性质也是由它们的结构来决定,而核心就是官能团。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脉络非常清晰,都是由官能团串联起来,所以在面对有机化学题目的时候,应该迅速通过条件来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官能团,以官能团的性质为核心,展开思考。

例如遇到连续氧化的反应,一般可以想到是由醇羟基氧化成醛基再氧化成羧基;又如遇到题目里面说某有机物可以和NaHCO3反应,那么可以想到有机物中只有羧基这个官能团可以反应,而醇羟基以及酚羟基因为酸性太弱均无法反应。

3.牢记反应条件

在高中阶段,其实很多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就是这个反应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看到某个反应条件,就可以很快的反应出这是哪一类反应,于是可以大胆的将我们熟悉的官能团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让我们的合成路线也清晰起来。例如看到浓硫酸、加热,那么一定要脱水,要么是酯化反应,要么就是消去反应。

除了一些反应条件之外,我们也需要牢记一些特征反应。如醛类的银镜反应、酚类的显色反应等,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特征现象出现时,就可以马上定位到哪一类物质、哪一类反应。

4.不做无谓的计算

题目中需要计算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涉及有机物燃烧的计算,另一类是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这里面的计算一般都不会很复杂,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阅读条件,减少计算量。

总之,无论是复习知识点,还是做题目,都要以上面四点为核心,总结考题的规律,把题做透。

篇8:中学有机化学学习方法是什么

一、精选词句记忆法

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精选出一些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句来,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以点带面,使知识全面再现。如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操作步骤时,用每一步的第一个字作为提点,即“检”、“装”、“固”、“点”、“收”、“移”、“灭”,使学生一口气就记住了散而乱的七个步骤而且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二、编制歌谣记忆法

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编成歌谣,写成韵语,学生记起来有音律和节奏,朗朗上口。如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名称和气体的性质编成歌谣。“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从而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不失为记忆的妙法。

三、运用比喻记忆法

巴尔扎克说过:“激烈的情绪有一种特别的记忆力。”对于初中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结构,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记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像力。

四、分点串联记忆法

把分散的、零星的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分点串联起来,放入某一知识系统中进行强化记忆。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串联起来记,可以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变分散为集中,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易忘为牢记。

五、列表记忆法

初中化学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知识,如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学生在记这些知识时感到很困难,教师能将这些知识列成表格,进行对比,观察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六、理解记忆法

记忆的方式有两种,即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主要的,理解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如讲到催化剂的概念时,我将其总结为“一变两不变”,即化学反应速率要变,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两不变。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来强化记忆,是记忆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性质

1.卤代烃

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

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

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

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

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

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篇9:高等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要时刻铭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化学基本原则,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按结构归属进行归类,将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在学习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时,根据醛和酮“羰基碳原子为带部分正电荷的不饱和碳原子,α-氢具有酸性,羰基碳原子处于中间价态”的结构特点,将醛和酮的化学反应分为亲核加成反应、涉及α-氢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三类反应,其中亲核加成反应又包括简单亲核加成(与氢氰酸加成、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加成、与水加成、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等)、先加成后消去(与含氮亲核试剂加成、Wittig反应、Perkin反应、安息香缩合等)和先加成后取代(与醇加成、与硫醇加成等)等三种反应,涉及α-氢的反应又包括醛酮与烯醇式结构互变及外消旋化反应、α-卤代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等,氧化还原反应又包括还原成烃的反应(Clemmensen还原、Kishner-Wolff-黄鸣龙还原)、还原偶联成邻二醇、还原成醇的反应(催化加氢、用负氢转移试剂还原、用可溶金属-质子性溶剂还原、Meerwein-Poundorf还原等)、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氧化成酯的反应(Baeyer-Villiger重排)和氧化成羧酸的反应(用强氧化剂氧化、用弱氧化剂氧化和空气中自动氧化等)。对各类有机化合物,都要按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加以归类,建立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逻辑系统。

篇10:高等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要注意应用有机结构理论来理解、分析和比较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例如,在比较烷基氢、烯基氢和炔基氢的酸性强弱时,要运用价键理论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比较烯烃和卤代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活性高低时,要运用电子效应进行分析;在比较卤代烃和酰卤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时,要运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在学习芳烃和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要运用芳香性和取代基效应进行分析和理解;在确定卤代烃消去反应的位置和立体选择性时,要运用立体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篇11:高等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有机反应机理分析是理解和掌握有机反应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实验操作中控制有机反应条件的依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有机反应机理。在分析有机反应机理时,要把握反应条件与活性中间体类型的关系,并且不能违反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难点之一。要设计出正确、合理而简捷的有机合成路线,必须在掌握有机物化学性质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运用逆合成分析法,灵活调度各个具体有机反应并将其排列组合。

波谱分析的进步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机结构分析也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点之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波谱性质,反过来,也可从有机化合物的波谱数据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根据波谱推测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过程是一个“搭积木”的过程,从波谱数据可以推测出组成有机分子的各种分子片段及片段之间的连接顺序,从这些分子片段及其连接顺序可进一步推测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