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二分一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二分一”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共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县司法局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我县司法局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采取四项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为建设新农村营造良好法制氛围。我县司法局积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设施建设,扩大法制教育覆盖范围,使群众能更广泛地接受法制教育;以构建新农村为重点,在基层农村开展广泛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能力和意识;推动“法律进农村”活动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务求取得实效。

二是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县法律援助处围绕“畅通求助渠道,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援助覆盖面”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乡镇、村居两级法律援助网络建设,为农村当地困难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进一步降低农民申请法律援助的门槛,加强农村困难群众的维权工作,为维护基层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县司法局着力建立健全以县矛盾调处中心为主导,乡镇司法所为依托,村居调委会为平台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流动调解庭建设,积极选拔有知识的、懂法律的、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县、镇、村三级调解网络机构。提高各级调解机构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建立定期分析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机制,及时、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积极引导各乡镇司法所加强协作,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对无法通过调解来解决的纠纷,协助群众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律师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引导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正确参与、代理农村群众信访和群体性事件业务,有效防止矛盾激化,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篇2:市妇联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离不开广大妇女的参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xx市妇联大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

我们把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科技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村妇女掌握增收致富实用技术,特别是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科技信息。树立和宣传妇女创业先进典型,“三八”节期间,评选表彰了20名“十佳创业女明星”和“优秀创业女明星”,3月7日,举行了xx市首届“十佳创业女明星”颁奖晚会,请市领导为女典型颁奖。大力开展示范基地建设,使其示范效应更加增强,巾帼示范基地――金福农业开发公司程香莲成绩突出,被评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5月10日,为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金鹄生态农业园举行揭碑仪式。该基地的王曼丽董事长多次被省报、省电视台报道,通过她的事迹宣传,带动了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入生产行列。

二、在“生活宽裕”中建新业

组织妇女参加来料加工,广辟妇女增收渠道。近年来,我市民间已陆续承接一些来料加工业务。接渡工艺品厂厂长xxx就是我市从事来料加工较早的经纪人之一。她组织接渡镇的'农村妇女进行绗缝被加工,使她们在家中可以赚取手工费。全镇几乎每个家庭的妇女都参与绗缝被加工和虾笼编制中,每人年均收入为4000元左右,

论文

目前,我市承接来料加工的乡镇已扩展到镇桥、乐港、众埠、吾口等镇及城区的各个居委会,来料加工已成为妇女从事家庭型创业的主要方式。我们也认为来料加工这类业务对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较小,生产方式灵便,不受时间、天气、场地限制,非常适合妇女在家中就业创收,况且加工市场潜力非常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将来料加工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引导鼓励全市农村妇女在家中创业致富。4月中旬,市妇联领导带领全市各乡镇妇联干部到浙江义乌考察来料加工,并专门就农村妇女

劳动力转移、输出与来料加工等问题走访了相关人员。

三、在“乡风文明”中做贡献

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3月份xx等4户家庭被评为省“绿色家庭”,xx家庭更获xx省“学习型家庭”和全国“环保型家庭”的殊荣。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月底组织41名小学生参加景德镇市“金色童年摄影杯”少儿绘画大赛,有29名同学获奖;6月2日举办了“明星之夜”爱心联欢会。基层妇女组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组建了女子腰鼓队、农民铜管乐队等,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妇女健身活动,丰富农村妇女和家庭的文化生活。

四、在“村容整洁”中显身手

大力开展“妇女 • 家园 • 环境”宣传教育,深化“三八绿色工程”活动。塔前镇马家村妇代会主任石银华在山上种植了萘李、柿子和板栗等60亩;名口镇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占细女多年来开发荒山、植树造林500多亩。榜样的行动引导着农村妇女,使她们积极参与循环生态农业建设,名口镇100多户村民加入了荒山造林行列。积极参与“村容整洁”行动,开展“洁净家园,美化环境”卫生大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整治厕所,为群众提供了宣传咨询、义诊、帮困助残等为民服务公益性活动,改变村容村貌,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      xx省xx市妇联办公室

・・・・・・    ~年9月24日

篇3:浅谈加强图书馆建设积极为课程改革服务

浅谈加强图书馆建设积极为课程改革服务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也是加强学生德育、智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作 者:李明玉  作者单位:尤溪职业中专学校,福建,尤溪,3651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 

篇4: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总结

关于加快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塑造秀美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xx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70%以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农村更快更好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支撑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抓住战略机遇期,围绕“新”字做文章,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中央的号召,也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标志着“三农”工作迈入了一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思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扎实稳步地推进。

根据xx县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突出五个“新”字:

1、以现代农业为方向,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新跨越。建设社会新农村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才能走向文明,农民才能更多地分享发展的成果。当前及“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期末的3900元增加到6300元,年递增10%。一是瞄准“大效益”,提升科技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以高效为目标,立足高产量效益、高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高产、稳产、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契机,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高效农业技术,重点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统防、轻型简化栽培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健全合理的耕作制度,重点推广粮经套作、林农复合、稻田养殖等新型耕作模式,完善提高粮棉油经耕作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县主要农作物品种要更新1-2次,全县良种覆盖率要达95%以上,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要达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55%以上。加快农业特色化进程。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将里滩建成优质油菜、小麦、扁豆、浅水藕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外滩建成蔬菜和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带,海州圩里建成棉花、稻米特色产业带,以特色争市场,以特色增效益。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有标生产、品牌销售,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建设和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建成30万亩优质粳稻、2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20万亩蔬菜、8万亩浅水藕、5万亩扁豆等五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40万头三元杂交猪、50万只波尔山羊、500万只樱桃谷肉鸭和10万亩海淡水养殖等四大无公害规模产业带,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10万亩以上规模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和申报工作,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十一五”期间,要积极申报国家级名牌农产品3个以上,打响我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加快农业生态化进程。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继续组织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的“四清”工程建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大力推广综合配套生态技术,推广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新能源建设以及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到“十一五”期末,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要达到85%以上。加快“绿色农村”建设进程。抓好高标准沿海防护林、农田林网、绿色通道、经济林、村庄绿化等“五大林业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大调整”,提升集约化水平。加快发展高效种植业,稳定粮食和棉花面积,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扩大名特优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立体间套种面积,推进二麦专用化、油菜“双低化”、稻米优质化、蔬菜特色化、棉田立体化、玉米特用化,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收割基本实行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业,进一步培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连户连片养殖,发展以食草动物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抓好生猪、山羊、樱桃谷肉鸭等规模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利用我县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重点加快贝类增养、淡水养殖、紫菜养殖等特水产业发展,提高加工层次,使水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三是做强“大龙头”,提升产业化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围绕重点产业,采取一个产品制定一个规划、确定一批重点生产区域、推广一套配套技术、明确一个目标市场、发展一批重量级龙头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出击,大力吸引“三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同时加大资产重组和扩张力度,引导江苏桂花工贸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控股、委托经营、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小企业实行兼并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引导中小龙头企业以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基础,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十一五”期间要引进“三资”累计兴办农业龙头企业50个以上,其中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0个以上,省级(千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2个以上,国家级大型龙头加工企业1个以上。围绕“依托一个产品,建立一个组织,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竞争能力,“十一五”期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300个以上,其中省级“四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个以上,市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0个以上,带动增收农户占总农户的60%以上。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培育造就新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总结

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要把加强现代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工程。到“十一五”期末,全县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比例要达85%以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通过大力度组织、多渠道培训、全方位服务,不断扩大劳动力输出范围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5万人。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培植**缝纫、面食、挡车、化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大力实施农村经济大户培植工程。要重点发展规模经济大户,培植农民中产阶层。农村规模经济大户是新的经济群体和经济力量,代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先行者。“十一五”期间,要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努力培养一批大粮商、大棉商、大菜商、大畜牧商、大水产商和大运销商,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跨入中产阶层行列。大力推进农民投资创业工程。建设新农村,核心是富裕农民,关键在于推进农民投资创业。XX年我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分析其构成,来自三次产业收入比重为42.7:28.2:29.1,资产性收入比重偏低,与同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451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54元相比,差距就在资产性收入上。打工增收虽然立竿见影,但是空间有限;创业增收虽然难度较大,但潜力无穷。“十一五”期间,要把主攻资产性收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民投资创业,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龙头加工企业,吸纳转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群体”和“凤还巢、企回迁”,通过典型示范、市场连接、“龙头”引路、“大户”带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民营创业链,尤其是鼓励农民直接掌握生产资料,进行经营性创业,实现由“劳务型”向“老板型”转变。同时争取更多的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形成滚雪球式的创业叠加效应,努力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民自主创业人数要达6万人以上,投资总额20亿元;新增创业人员4万人,新增投资额15亿元。

3、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倾力打造农村建设新面貌。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创建江苏省城市化示范镇和江苏省康居示范村为契机,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推进建设,高效能实施管理,高水平经营运作,着力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一是明确发展目标。从XX年起,通过“一年典型引路,二年逐步推广,三年全面展开”,力争在20前,建成1个江苏省城市化示范镇,1个江苏康居示范村,8个创建整治村。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和试点中心村建设,建立一批“规划合理、设施齐全、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示范镇村,以展示我县农村现代化建设新风貌。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个性化”的要求,将镇村规划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规划范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实行集聚发展,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三是突出功能定位。坚持产业兴镇、产业兴村,根据生产条件和经济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区域,使村镇成为集聚资金、项目、信息、物流、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选择几个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和区位优势明显的镇作为重点镇,在资金、政策和领导力量上倾斜。对确定为示范镇、示范村的将享受资金补助、建设用地、建设审批、干部使用等方面优惠政策。高标准规划,快速度建设,拓街道、兴市场、建小区、抓配套、治环境,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辐射力强的区域中心镇,充分发挥它们在全县村镇建设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一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核心是要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禁止乡村发生新的不良债务,逐步化解陈欠债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二是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推行土地承包权货币化,逐步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的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改革以及农村文化、卫生、教育、金融制度改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形成农民自我发展为主,政府、集体适当补助,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投入体系。加快以农村大病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推行居民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十一五”期末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力争达到90%以上。同时要完善扶贫帮困工作机制,落实帮扶措施,努力拓宽低收入户的增收渠道。

5、以提高素质为根本,着力塑造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培育勤劳、守纪、文明、厚道的乡风民风,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成效。一是充实新内容。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提高本领,适应市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结合“四五”普法,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权益。二是覆盖新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不再是纯粹的农民,农村的各个阶层出现细化,如打工者、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小企业主等,必须有针对性地扩大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有针对性地对各个阶层的人群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做道德文明的示范户,做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三是探索新平台。实施典型带动,在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将科普教育、道德建设、文明风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等纳入创评内容,进一步增强农村星级文明户创评的示范性、指导性。组织开展道德评议活动,组织农村老党员、老教师等成立道德评议会,对所在地农民、农户的道德行为进行评议,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进一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经济、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篇5: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塑造秀美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xx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70%以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农村更快更好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支撑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抓住战略机遇期,围绕“新”字做文章,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中央的号召,也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标志着“三农”工作迈入了一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思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扎实稳步地推进。

根据xx县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突出五个“新”字:

1、以现代农业为方向,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新跨越。建设社会新农村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才能走向文明,农民才能更多地分享发展的成果。当前及“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期末的3900元增加到6300元,年递增10%。一是瞄准“大效益”,提升科技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以高效为目标,立足高产量效益、高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高产、稳产、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为契机,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高效农业技术,重点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统防、轻型简化栽培等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健全合理的耕作制度,重点推广粮经套作、林农复合、稻田养殖等新型耕作模式,完善提高粮棉油经耕作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县主要农作物品种要更新1-2次,全县良种覆盖率要达95%以上,农业新技术普及率要达9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55%以上。加快农业特色化进程。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将里滩建成优质油菜、小麦、扁豆、浅水藕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外滩建成蔬菜和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带,海州圩里建成棉花、稻米特色产业带,以特色争市场,以特色增效益。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有标生产、品牌销售,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建设和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建成30万亩优质粳稻、2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20万亩蔬菜、8万亩浅水藕、5万亩扁豆等五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40万头三元杂交猪、50万只波尔山羊、500万只樱桃谷肉鸭和10万亩海淡水养殖等四大无公害规模产业带,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10万亩以上规模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和申报工作,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十一五”期间,要积极申报国家级名牌农产品3个以上,打响我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加快农业生态化进程。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继续组织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水源”的“四清”工程建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大力推广综合配套生态技术,推广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新能源建设以及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到“十一五”期末,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要达到85%以上。加快“绿色农村”建设进程。抓好高标准沿海防护林、农田林网、绿色通道、经济林、村庄绿化等“五大林业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大调整”,提升集约化水平。加快发展高效种植业,稳定粮食和棉花面积,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扩大名特优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立体间套种面积,推进二麦专用化、油菜“双低化”、稻米优质化、蔬菜特色化、棉田立体化、玉米特用化,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收割基本实行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业,进一步培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连户连片养殖,发展以食草动物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抓好生猪、山羊、樱桃谷肉鸭等规模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利用我县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重点加快贝类增养、淡水养殖、紫菜养殖等特水产业发展,提高加工层次,使水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三是做强“大龙头”,提升产业化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围绕重点产业,采取一个产品制定一个规划、确定一批重点生产区域、推广一套配套技术、明确一个目标市场、发展一批重量级龙头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打造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出击,大力吸引“三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同时加大资产重组和扩张力度,引导江苏桂花工贸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控股、委托经营、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小企业实行兼并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引导中小龙头企业以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基础,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十一五”期间要引进“三资”累计兴办农业龙头企业50个以上,其中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0个以上,省级(千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2个以上,国家级大型龙头加工企业1个以上。围绕“依托一个产品,建立一个组织,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竞争能力,“十一五”期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300个以上,其中省级“四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个以上,市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0个以上,带动增收农户占总农户的60%以上。

篇6: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

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材料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全国两会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热门话题,标志着中国改革和发展重点转向农村,新农村建设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同时也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但由于这次新农村建设并未触及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这就决定了它在一开始对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影响程度,不可能同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对广大农村起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同时,仍听不到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自己的声音。建设新农村绝非一场运动,在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舆论覆盖下,我们同样需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的冷静思考,更需要倾听广大农民的意见和看法。

我们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对我县的多个乡村进行调研,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仅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

(一)目标上不知所措。新农村建设为我们明确提出了提出五大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各级特别是农村基层对新农村到底如何起步、具体怎么分步走、要建成什么样子等,根本没有明确思路。只知道上级和政策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并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大多热衷于修村级公路、修村部、修水厂等之类的事。因为相比之下,只有“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这一目标自己易做、大家易见,同时相对见效较快,而其他四大建设目标则相对比较长远、难以奏效、或是比较抽象。

(二)思想上等靠索要。建设新农村中央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第二句是国家政策要加以扶持;第三句是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调查中则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的“半步”思想比较流行:就是新农村建设早一步有可能多费自己的财、多费自己的力,反而结果可能和别的村一样;迟一步又可能好处都让别的村占尽,不能享用自己份内的上级投资计划;只有早半步或是慢半步正好,既不致于多耗费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和别人享受一样新农村建设成果,又不致于新农村建设起步太迟而成为落后村。有的甚至是连村里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事都抱着等靠思想,如陈家嘴镇有一个村沟渠不通,投几个工就能解决的事,支部书记却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后盾单位帮助投资疏洗。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公开表示:“新农村建设,我们不急。国家财力只会越来越强,省市财政收入也会不断增加,上级对农村的投资也只会越来越大,到时说不定上级会帮我们把新农村全部建设好,现在根本不需要费财、费神、费力,再说以我们现在的财力,根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配套实力。”座谈中,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反映最多就是目前村里一无钱财,二无资源,三来支部又没有号召力。所以对新农村建设抱的希望不大,只求能把村里的路修好,要是真能解决看病贵、读书难的问题就已经很满足了。

(三)行动上急功近利。实际上,城市经济发展初期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围绕着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展开的。从这一点来看,新农村修公路、扩村部、建水厂本无可厚非。但在规划未出的情况下,大家都一哄而上,只求有项目,不管项目是否紧急、是否长效。如建一座小型自来水厂,可以指望上级的支持,但总不能长期指望靠政策投资来养活它。按目前情况分析,养活一座小型自来水厂,必须能长年保持约有500个用户、人的生活用水才行,但如果村民居住太散,铺设管道太长,水厂的经济效益是不会乐观的。所以在村民集居点未规划出来的情况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无效投资。出现此类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换届新上任的村干部抱着必须在任期内做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省、市、县三级每年财政增量重点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的大好时机,自己不为本乡本土争回一点投资,地方组织则显得无能;再就是乡村经济捉襟见肘,正常的工作都难以开展,向上、向外争回一点资金,自身的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四)人才上严重缺乏。一是规划人员严重缺乏。目前全县没有一家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等级的专业院所,县新农村建设办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仅有一名,当前编制完成五图一书”草案的只有安障会子庙村、安裕乡安庆村、安全志中村等3个市级示范村,这与目前村庄规划的紧迫性严重不符。二是培训农民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来网络强大、服务齐全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已形同虚设,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等机构自身都难以为继,目前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言传不如身教,农村尤为如此。农村经济其实就是能人经济,农民差

篇7: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资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健全机制,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实施节约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增收工程

1、把基地做大。

全县要实施“43132”战略,即,种植高油、高糖、高蛋白玉米40万亩,30万亩疏菜,其中无公害蔬菜10万亩,优质大接李1万亩,高产奶牛达到3万头,优质牧草2万亩,逐步培育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区域。一是做到专业化。把全县12个乡镇、321个村都建成特色区域,专业村,引导玉米大乡、蔬菜大乡、奶牛大乡向专业大乡发展。培养更多的青椒村、豆角村、萝卜村、土豆村等一批蔬菜专业村和奶牛、肉牛、猪羊等养殖专业村,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色,一户一业,突出骨干产业,形成鲜明特色。二是做到规模化。全县要发展10个种植蔬菜3000亩以上的大村,20个2000亩以上大村,30个1000亩以上大村。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1万户,使蔬菜种植走向工厂化种植,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同时要发展10个养殖奶牛1000头以上的大村(园区),10个500头以上的大村?穴园区?雪,10个户均一亩经济林的大村。10个人均半亩经济林的大村。100个种植玉米2000亩以上的大村,1万个种植玉米20亩以上的大户,发挥本地优势,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三是做到科技化。要以乡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一万个科技示范户,户户达到一个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带头人,搞好技术服务,带动基地建设科技水平的提高。四是做到标准化。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大力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

2、把龙头做强。

我们要“扶大龙、育新龙、兴小龙”,扶大龙,就是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从资金、技术、市场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龙头;育新龙,就是对那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加大向国家争取资金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最近正在引进的广州雅仕利就是一个利县利民的好项目。我们应在土地、基础设施、软硬环境上大力扶持。兴小龙,就是对那些目前虽然规模较小,但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小型龙头企业在税收优惠、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加以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竞争力。

3、把品牌叫响。

我们要在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树立名牌意识,创出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外形美观,经济适用,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名牌产品,对具有我县特色的优质粮、精细菜、肉、乳产品、大接李、紫皮蒜等都要抓好产地、产品认证,注册品牌。还要搞好分等分级、改善包装,扩大精品生产规模。同时,要继续组建农民营销队伍,拓展市场领域,让我县的农畜产品占领全国,走向世界。

二、改善生产条件,建设基础工程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其余未开发区的建设,抓好一、二期工程项目的改造,每年以3万亩开发速度递增,十一五期间完成新建改造工程30万亩,实现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大连网。

2、十一•五期间,水利工程的重点是抓节水工程的上档升级,在现有二大园区的基础上,每年以二万亩的速度递增,到,全县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5万亩,今年我县已列入全省节水型农业示范县,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逐步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好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这是首都水资源项目。工程总投资594万元,其中国补资金470万元。主要工程为防渗东、西、南干渠三条,全长11.1公里;防渗支渠13条,全长16公里,新修改造建筑物59处,新建大石峪引清入渠工程130米,管理房一处、300平米。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我县大小石峪灌区的条件,提高峪口区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行洪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抓住国家土地整理的机遇,加快对国土资源整理项目的实施步伐。现在正在进行申报的国家投资义井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通过国土资源厅两次踏勘,于1月20日正式上报国土资源部。项目涉及义井乡九个行政村,是国家级的土地整理重点工程,预计总投资3912万元,开发整理土地3万亩,是全省目前国土整治中的重大项目区。我们计划从秋季开始,用二年时间完成项目,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为进一步争取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整理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善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工程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继续抓好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首都水资源二期工程和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工程,围绕二山(南山、龙山)二河(桑干河、浑河)一梁(黄花梁),实施生存环境的治理工程。实现南坡建屏障,龙山上旅游,桑干披景秀,浑河换绿装。全县境内建设两个绿化圈:一是环县城周围绿化圈;二是环山坡县界绿化圈。

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安居工程

1、搞好规划

我们要结合全县实际,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是整治100个行政村。要以村容村貌整治,整理废旧水坑、露天粪坑,清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的问题,打通县、乡村连通道路、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垃圾集中堆放点,规范村委会与村民活动场所。做到五通五规范:五通是,户户通自来水、通排水、通水泥路,通路灯,通天然气努力实现骨干道路通乡村,村内道路连街巷,街巷道路到农户。五规范是,规范厕所、粪坑、污水场、垃圾点、农民活动场所。二是改造100个脏乱村,对于人口不足千人,村庄杂乱、房屋陈旧、街道不整、垃圾无序,环境荒凉的村庄宜拆并的拆并,不宜拆并的要按照规划逐步改造,按照全新的标准,实现住宅小区化,养畜园区化,饲草分散化;三是建设12个中心村。按照五通五规范的标准,将现有的'乡镇所在地的12个村作为中心村建设,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四是培养10个试点村,对于一些人口集中、住宅整齐、基础较好的大村,如石庄、罗庄、接马峪、北河种、龙泉、席家堡、北曹山、中曹山等村可以作为试点村,按照标准,先走一步,重点培养,带动全县。

2、人畜分居

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应首先解决人畜分居的问题。要规划居民住宅区、畜牧养殖区、饲草堆放区、粪便处理区,用革命性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人畜共居,不讲卫生,有损健康,影响安全的传统恶习。

3、生态移民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对小石峪、北楼峪、茹越峪、大石峪除主峪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在白马石建设村外,其余一律进行生态移民。对于一些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进行集中移民,民政统一供养,其余人员可分流到县城和其他乡村。

五、发展公益事业,建设保障工程

一是县、乡、村都要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和一块实验基地,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和村民转业转岗技能培训;二是加强文化建设,以村建立文化活动阵地,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每个村建设1个图书室;引导鼓励农民实现三个有:每户有一条信息通道(电话、电视、电脑),有图书架、有一个学科技会经营的明白人;三是改造村级小学,配置必要学习设备,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四是发展卫生社会事业,建设乡办医院、村卫生站,探索建立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办法,提高村级医疗站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疾病疫病防治,提高全村环境卫生水平;五是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保持计划生育领先水平;配套完善多村计生站等社区服务体系;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发生社会治安案件;七是以乡村建立敬老院,五保对象全部入院,村民养老保险率达到80%。

篇8: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同志们:

值此金秋丰收喜庆时节,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研讨会,预示着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谨此,我代表XX县委、县政府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对各位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县新农村建设作个简要汇报: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坚持发展为先,建设同步,整治跟进,管理常抓,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经济稳步发展,夯实了农村建设基础。坚持以惠农、富农为目标,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涉农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前三季度,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6.50亿元,比增5.48,其中粮豆实现总产43253吨;食用菌产量12686吨,比增2.13;水果产量32585吨,比增4.96,茶叶产量5140吨,比增3.59;蔬菜播种面积99738亩;烟叶收成3.12万亩,产量预计可达到7.5万担,比上年增加0.66万担。

2、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落实项目机制,造浓“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氛围,以工业的发展反哺农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农民收入有了新增加。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30.65元,比增6.5。1-10月份,内资引进34965万元,新上“三个一”项目173个,固定资产总投资10.8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32.36,实际完成投资增长36.6。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5318人。

3、建设管理跟进,推进了社会协调发展。开展“三清六改”,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特别是10月8日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布置的全县新农村建设集中整治月活动以来,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各种长效机制也逐步建立。1-10月份,全县示范整治村共开展“三清六改”1231次,参与人数26000人次;新建垃圾中转站62个,新建垃圾池405个;改水312处,改厕2383个,改厨2468户,改圈2784个,改沟1893条;改造进村主干路83条、413公里,其中硬化160公里;新建文化活动室30个,新建休闲健身场所75个。14个农村集镇中心村分别制定了加强集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强力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乡两级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农村领导小组,各示范整治村及相关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配齐配强班子。同时,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月一次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组织和协调新农村建设各项的开展。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增加3名编制,人员已全部配齐,拨付办公经费10万元。自上而下保障形成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村级建立健全农村服务站,配齐配强农村六大员,为36个示范整治村配备电脑和打印机,链接155网站。组织部分乡镇分管领导和示范整治村支部书记,前往泰宁县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典型;组织部分乡镇分管领导和茶农前往大田、安溪参观学习茶叶生产;召开县首届乌龙茶鉴评会,成立茶叶协会。争取金柑地理标志认证。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已落实新农村建设“163示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县财政预算内安排100万元,从城镇开发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提取3,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户,建立“以奖代补”、“项目先实施后申请补助”的财政激励机制,细化下发了《县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目前已验收93个项目,拨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13万元;落实乡镇财政配套资金,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全县新农村建设总投入3600多万元。

2、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一是落实新农村建设五年发展纲要。按照省、市《实施纲要》的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尤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发展纲要》,并形成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决议,明确新农村建设“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发展园区经济、镇区经济、林区经济、矿区经济、库区经济,着力培育工业带动型、城郊服务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特色产业主导型和生态效益型示范村。二是完成新村庄建设规划。下发《关于做好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的紧急通知》,集镇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在12月15日

前提交规划成果。示范整治村要求在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规划。规划补助标准为:乡镇区规划在2平方公里以下的补助2万元/个;规划在2-3平方公里的补助3万元/个;规划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补助4万元/个。村庄规划每个村补助1.2万元,对年内完成规划的村另行奖励0.3万元。目前,除城关、梅仙、西城列入城区统一规划外,其他乡镇已全面展开,其中已经完成2个。三是落实示范整治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完成了示范整治村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实现规划目标上墙,并由县统一编印《尤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镇、示范村、整治村实施方案汇编》。

3、创新载体,发挥信息作用。一是通过媒体造大声势、造浓氛围。全县共制作固定标语196条,出墙报650期,编印下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报》14期、2100份,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每周滚动播放新农村建设有关内容,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各界的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二是深入开展“农业155”服务活动。“农业155”作为我县首创,已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它成为了农民的“排忧线”、“排难线”、“致富线”和密切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线”。全县有251个村联办155网点,有152名农业部认定的农村信息员,通过对15个乡镇“农业155”服务中心添置新的办公设施,购置了电脑和“E话通”视频,使服务功能更加健全、信息更加丰富。现在乡镇“农业155”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了“十个有”,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全方位多层次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法律法规咨询、农民负担投诉等方面的服务。至今,“农业155”共接受农民来电、来人咨询7.62万人次,其中电话6.23万人次,为农民节省车费135.98万元,减少误工10.25万天,为农民减少损失,增加效益11310多万元,为农民提供文化生活、法律法规咨询1158人次,协助调解民事纠纷195件。三是开展村镇信息化示范建设活动。中国移动尤溪分公司通过投入210万元资金,加大对西城信息化示范乡镇网络和信息化农村市场“千店万点”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农村“三网”(通信网、信息网、营销网),对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移动办公助理、移动(农村)信息机、小区短信等工具进行信息的发布,着力搭建移动通信农业信息网,在所有建成的信息化示范村镇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组织及农村种养加销大户将享受到重点信息服务,如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信息化知识培训,使他们能更好地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种子播撒给更多的农户。这些信息富农工程示范点将发挥“酵母”作用,带动尤溪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4、创新农村文化,打造智力平台。我们县的发展,得益于朱子文化的强力推动。今后的发展,更要借助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以朱子文化为历史渊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支撑体系。充分利用朱熹诞生地品牌优势,高起点、深层次挖掘朱子文化内涵,发展以朱子文化精华为核心内容的大文化产业,以先进文化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凝聚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互融、与全民素质互进、与社会进步互动。一是倡导学习之风。我们继承和发扬朱子文化崇文尚学的传统美德,创建学习型村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各种活动,促进科技兴农、知识富民。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力争使90%以上农村劳动者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推动乡风文明。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明县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先进典型的、推广,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展现朱子诞生地的文明形象。三是建设先进文化。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树立建设新兴工业县、朱子文化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重点推进朱子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充分挖掘朱子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复原朱子文化古迹、遗址等文化设施,实施软硬件建设配套,启动朱熹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开发朱子人文景观,举办朱子文化论坛,积极开展朱子思想与现代社会学术研究,适时创办朱子学院,积极推进与朱子文化相结合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和休闲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和交流力度,扩大朱熹诞生地的影响力。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发展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事业,促进文化全面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四是打造明理诚信。“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必须以打造诚信政府为龙头,以创建诚信企业为主体,以培育诚信公民为根本,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机制,构建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之城。以建设“信用乡镇”、“信用村”为重点,向建设“信用商店”、“信用中介”、“信用户”延伸,积极开展评选“最佳信用企业”、“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等活动。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建立“诚信联盟”,形成诚信建设连锁效应。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综合整治力度,努力营造诚信经营、有序竞争、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在全县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人人守信用的良好风尚。

5、健全机制,促进落实。一是开展“村企结对,双赢发展”活动。采取“双向选择、自愿配对”原则,开展企业与所在村结对子、企业与原材料供应村结对子、企业与企业主原籍地村结对子等活动。村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提供原材料基地,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为村兴办1件以上以企业或业主命名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为新农村建设出技术、出人才、出资金、出点子。目前全县已落实城关镇埔头村与三林木业有限公司、梅仙镇南洋村与金东矿业有限公司、洋中镇洋中村与县华姿服饰有限公司等47对村企结对,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机制。二是开展“部门进村,示范服务”活动。在挂钩36个示范整治村和1个试点镇中,要求县挂钩示范整治村的39个部门根据职能特点,为所挂村(镇)提供职能服务,树立全县示范样板,8月25日召开部门开展“部门进村,示范服务”活动汇报会,10月9日起县电视台对“部门进村,示范服务”活动取得成效进行跟踪报道,有效地推进该项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三是强化挂钩帮扶。32个县处级领导和39个县直部门分别挂钩帮扶3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整治村,强化主要领导深入挂点乡镇和村调研、指导新农村建设,为挂点乡镇和村办具体实事,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强化督查通报。创办新农村建设简报,对新农村建设动态信息,典型经验、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同时,还通过县委《督查反馈》和县委办网站新设立的新农村建设动态栏进行通报。明确对示范整治村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追究淘汰村的相关乡镇和县挂钩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五是强化奖惩分明。确立以奖代补的考评激励机制,制定并出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63示范整治工程”考评办法》,对新农村建设优胜乡镇和村予以重奖,同时把乡镇新农村建设考评结果按30的比例计入县委、县政府年终对乡镇的综合考评。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来宾,身体健康,顺利;祝愿移动事业蒸蒸日上,为我们农村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883

前提交规划成果。示范整治村要求在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规划。规划补助标准为:乡镇区规划在2平方公里以下的补助2万元/个;规划在2-3平方公里的补助3万元/个;规划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补助4万元/个。村庄规划每个村补助1.2万元,对年内完成规划的村另行奖励0.3万元。目前,除城关、梅仙、西城列入城区统一规划外,其他乡镇已全面展开,其中已经完成2个。三是落实示范整治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完成了示范整治村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实现规划目标上墙,并由县统一编印《尤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镇、示范村、整治村实施方案汇编》。

3、创新载体,发挥信息作用。一是通过媒体造大声势、造浓氛围。全县共制作固定标语196条,出墙报650期,编印下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报》14期、2100份,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每周滚动播放新农村建设有关内容,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各界的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二是深入开展“农业155”服务活动。“农业155”作为我县首创,已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它成为了农民的“排忧线”、“排难线”、“致富线”和密切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线”。全县有251个村联办155网点,有152名农业部认定的农村信息员,通过对15个乡镇“农业155”服务中心添置新的办公设施,购置了电脑和“E话通”视频,使服务功能更加健全、信息更加丰富。现在乡镇“农业155”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了“十个有”,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全方位多层次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法律法规咨询、农民负担投诉等方面的服务。至今,“农业155”共接受农民来电、来人咨询7.62万人次,其中电话6.23万人次,为农民节省车费135.98万元,减少误工10.25万天,为农民减少损失,增加效益11310多万元,为农民提供文化生活、法律法规咨询1158人次,协助调解民事纠纷195件。三是开展村镇信息化示范建设活动。中国移动尤溪分公司通过投入210万元资金,加大对西城信息化示范乡镇网络和信息化农村市场“千店万点”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农村“三网”(通信网、信息网、营销网),对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移动办公助理、移动(农村)信息机、小区短信等工具进行信息的发布,着力搭建移动通信农业信息网,在所有建成的信息化示范村镇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组织及农村种养加销大户将享受到重点信息服务,如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信息化知识培训,使他们能更好地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种子播撒给更多的农户。这些信息富农工程示范点将发挥“酵母”作用,带动尤溪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4、创新农村文化,打造智力平台。我们县的发展,得益于朱子文化的强力推动。今后的发展,更要借助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以朱子文化为历史渊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支撑体系。充分利用朱熹诞生地品牌优势,高起点、深层次挖掘朱子文化内涵,发展以朱子文化精华为核心内容的大文化产业,以先进文化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凝聚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互融、与全民素质互进、与社会进步互动。一是倡导学习之风。我们继承和发扬朱子文化崇文尚学的传统美德,创建学习型村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各种活动,促进科技兴农、知识富民。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力争使90%以上农村劳动者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推动乡风文明。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明县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先进典型的、推广,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展现朱子诞生地的文明形象。三是建设先进文化。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树立建设新兴工业县、朱子文化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重点推进朱子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充分挖掘朱子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复原朱子文化古迹、遗址等文化设施,实施软硬件建设配套,启动朱熹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开发朱子人文景观,举办朱子文化论坛,积极开展朱子思想与现代社会学术研究,适时创办朱子学院,积极推进与朱子文化相结合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和休闲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和交流力度,扩大朱熹诞生地的影响力。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发展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事业,促进文化全面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四是打造明理诚信。“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必须以打造诚信政府为龙头,以创建诚信企业为主体,以培育诚信公民为根本,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机制,构建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之城。以建设“信用乡镇”、“信用村”为重点,向建设“信用商店”、“信用中介”、“信用户”延伸,积极开展评选“最佳信用企业”、“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等活动。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建立“诚信联盟”,形成诚信建设连锁效应。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综合整治力度,努力营造诚信经营、有序竞争、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在全县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人人守信用的良好风尚。

5、健全机制,促进落实。一是开展“村企结对,双赢发展”活动。采取“双向选择、自愿配对”原则,开展企业与所在村结对子、企业与原材料供应村结对子、企业与企业主原籍地村结对子等活动。村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提供原材料基地,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为村兴办1件以上以企业或业主命名的社会公益事业项目,为新农村建设出技术、出人才、出资金、出点子。目前全县已落实城关镇埔头村与三林木业有限公司、梅仙镇南洋村与金东矿业有限公司、洋中镇洋中村与县华姿服饰有限公司等47对村企结对,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机制。二是开展“部门进村,示范服务”活动。在挂钩36个示范整治村和1个试点镇中,要求县挂钩示范整治村的39个部门根据职能特点,为所挂村(镇)提供职能服务,树立全县示范样板,8月25日召开部门开展“部门进村,示范服务”活动汇报会,10月9日起县电视台对“部门进村,示范服务”活动取得成效进行跟踪报道,有效地推进该项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三是强化挂钩帮扶。32个县处级领导和39个县直部门分别挂钩帮扶3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整治村,强化主要领导深入挂点乡镇和村调研、指导新农村建设,为挂点乡镇和村办具体实事,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强化督查通报。创办新农村建设简报,对新农村建设动态信息,典型经验、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同时,还通过县委《督查反馈》和县委办网站新设立的新农村建设动态栏进行通报。明确对示范整治村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末位淘汰,追究淘汰村的相关乡镇和县挂钩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五是强化奖惩分明。确立以奖代补的考评激励机制,制定并出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63示范整治工程”考评办法》,对新农村建设优胜乡镇和村予以重奖,同时把乡镇新农村建设考评结果按30的比例计入县委、县政府年终对乡镇的综合考评。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来宾,身体健康,顺利;祝愿移动事业蒸蒸日上,为我们农村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883

相关专题 司法局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