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探究学案

树上摇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树上摇”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离骚》探究学案(共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离骚》学案

《离骚》学案

一、文学常识

关于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1953年被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 哥白尼(波兰)

莎士比亚(英) 但丁(意大利)

关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二、基础积累

1.识字记音。

苗裔( ) 孟陬( ) 辟芷( ) 宿( )莽 骐( )骥( ) 驰骋( )

2.识记字形。

孟陬 苗裔 嘉名 骐骥 皇舆 弃秽 险隘 幽昧 谗言 驰骋

三、通假字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四、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五、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肇锡余以嘉名

六、夯实基础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

⑴ 苗裔:

⑵ 孟陬:

⑶ 揆:

⑷ 肇:

⑸ 重:

⑹ 扈:

⑺ 辟芷:

⑻ 汩:

⑼ 搴:

⑽ 阰:

⑾ 骐骥:

2、辨析下列加横线的词的含义:

① 惟庚寅吾以降

② 肇锡余以嘉名

③ 又重之以修能

④ 纫秋兰以为佩

⑤ 乘骐骥以驰骋兮

⑥ 长太息以掩涕兮

① 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 又重之以修能

③ 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 夕揽洲之宿莽

⑤ 恐美人之迟暮

3、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① 惟庚寅吾以降

译文:

② 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

③ 又申之以揽茞

译文:

[阅读能力迁移训练]

1、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离骚(节选)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

(1)解释下列词语

已: 故都: 美政:

(2)“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

(3)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

(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阅读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解释下列词语。

方正: 穷: 信 :

约: 微: 廉:

3.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

②“离骚”的含义是:

③屈原用“离骚”为其作品命名的原因是:

4.翻译下列语句: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③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课外拓展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2《离骚》中的名句: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4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6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7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篇2:《离骚》导学案

有关《离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富有感情的句子;

3.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2、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学法指导】

运用诵读法,掌握难字读音、理解难字词义和体味感情丰富的句子。

【知识链接】

1、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_____,字____。战国时期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等。

2、《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诗。“离骚”,即“________”的意思。《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3、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就用“骚”来指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学习过程】

一、诵读。

1、诵读要求:读出语气与节奏;读出诗人爱国忧民情怀。

2、诵读提示:①骚体诗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②每一整句中间的“兮”字,标明气息吐放,“兮”字前半句,聚集运气,蓄势以待发。“兮”字后半句,是将前半句蓄势待发之气吐出;所以,一般地,前半句较为舒缓平和,后半句要做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二、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修姱謇()谇()蕙纕()揽茞()

谣诼()忳()偭()侘傺()溘死()鸷鸟()

方圜()攘诟()芰荷()裳()岌岌()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措”,措施)忳郁邑余侘傺兮(“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圆”)进不入以离尤兮(“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彰”,明显)延伫乎吾将反(“返”,返回)

(3)古今异义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衣今义:衣服)

2、怨灵修之浩荡乎(古义:荒唐,没有推测今义: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经济情况不好)

4、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4)解释下列词语。

1、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缓行)2、高余冠之岌岌兮(形作动,加高)..

3、固前圣之所厚(形作动,看重,重视)4、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5、哀民生之多艰(形作动,哀伤)6、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名作动,束缚,约束)..

三、品读鉴赏。

(1)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翻译: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2)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翻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3)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翻译: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4)表现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只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为之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5)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长叹一声而掩面拭泪啊,我哀伤百姓生活多灾多难。

(6)表现作者忠贞不移、忠君致治的句子:(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翻译:纵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印受挫而改变的吗?

四、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四

篇3:离骚课文学案

离骚课文学案

《离骚》作为一首长篇抒情叙事诗,它有着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复杂的情感,抓住其主题,才能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领会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了解《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

4.分析并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习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学习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学法指导】

1.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及利用工具书,疏通标记字词句,进一步熟悉文意。。

2.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揣摩文中表现手法的妙处。

3.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2.《离骚》是“楚辞”名篇,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一篇自叙性的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它结构宏伟,语言优美,构思奇特,辞采绚丽,被称为诗家的绝唱。《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也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

3.楚辞:指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时所使用的一种诗歌样式,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屈原的《离骚》是代表作,因此后人又称之为骚体。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多用“兮”字经助语势,富有抒情万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课前导学】

一、通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修姱( ) 鞿羁( ) 謇( ) 谇( )

揽茝( ) 诼 偭 ( ) 溘 ( )

诟 ( ) 椒( ) 岌 ( ) 糅 ( ) 昭 ( )

弥 ( ) 朕( ) 规矩 ( ) 蕙纕 ( ) 侘傺( )

二、掌握文中实词的意思、词类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 忳郁邑余侘傺兮( )

何方圜之能周兮( ) 进不入以离尤兮( )

芳菲菲其弥章( )

2.多义词

固 及

固前圣之所厚( )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相如固止之( ) 徐公何能及君也(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及行迷之未远(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伏清白以死直兮( )

夫大国,难测也,惧在伏焉( )

降龙伏虎( )

伏其为人( )

3.古今异义词

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 今: )

偭规矩而改错 ( 古: 今: )

固时俗之工巧兮 ( 古: 今: )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古: 今: )

宁溘死以流亡兮 ( 古: 今: )

长余佩之陆离 ( 古: 今: )

4.词类活用

从以下句子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

长余佩之陆离( )鸷鸟之不群兮( )

苟余情其信芳( )

屈心而抑志兮( ) 伏清白以死直兮( )

5.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等,判断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步余马于兰皋兮()

6.重点句子翻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课堂探究】

一、文章开头四句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四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本文中多处用到比兴手法,试找出几例并简单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

三、文中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段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前后是否矛盾?

【学后反思】

通过学习以后,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启发或思考?

【达标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 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 ,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篇4:《离骚》的学案

《离骚》的学案

《离骚》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采。下面是《离骚》的学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文学常识

1、屈原,名 ,字 。战国时期 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

2、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的诗体。因其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后世因将之称为“ ”。又因以《离骚》一篇最为有名,故又称“ ”。

3、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以“ ”、“骚”并称,前者指 ,后者指 。鲁迅先生认为,后者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乃甚或在三百篇上”。

二:知识点梳理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好修姱( )( ) 鞿羁( ) 謇( ) 谇( ) 蕙 ( ) 揽茝( ) 谣诼( ) 偭( ) 忳( ) 侘傺( ) 溘死( ) 鸷鸟( ) 方圜( ) 攘诟( )( ) 延伫( )兰皋( )芰荷( ) 岌岌( ) 杂糅( ) 可惩( )

阅读第一节:

1.解释划线字: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句式特点: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謇朝谇而夕替

3翻译之前解释划横线的字: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梳理本段的思路:

第二节:

怨灵修之浩荡兮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翻译: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梳理本段的思路:

第三节: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解释并翻译)

固前圣之所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解释并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第四节: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翻译: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句式特点及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第五节: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句式特点及翻译)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式特点及翻译)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解释并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第六节: 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句式特点及翻译)

梳理本段思路

三.文中花鸟虫鱼各有用意,找出文中的象征义。

四文言字词。

离骚(节选)》中,有12个“以”字,用法灵活、多变。而教学用书上又语焉不详,所以有必要关注这些“以”的用法和意义。

1、①、长太息以掩涕

②、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③、伏清白以死直兮

④、宁溘死以流亡兮

⑤、回朕车以复路兮

⑥、进不入以离尤兮

2、

⑦、既替余以蕙纕兮

⑧、又申之以揽茝

(2)、

⑨、众女嫉余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

⑩、竞周容以为度

⑾、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⑿、余独好修以为常

拓展阅读:《离骚》赏析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 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修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篇5:离骚自主学案

离骚自主学案

《离骚》中诗人讴歌理想,追求理想,展开想象,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离骚》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语调和感情。

2、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

二、预习检查

1.诵读法,首先音读,读准字音;然后意读,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记忆法,熟记关于屈原的基本文学常识。 二、学生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1、了解屈原生平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

2 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哥白尼、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了解“楚辞”

3 楚辞

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4. 正音

苗裔 孟陬 庚寅 揽揆 肇锡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三、诵读感知,解字译句:

(一)学生“音读”。

1、对照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利用工具书查对,注意古今读音不 同的字,注意近音字不要混淆,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2、课文诵读。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点评。 4、全班齐读课文。

(二)学生“意读”。 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1-6节内容,注意实词的解释。

四、字词探究、巩固提升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来吾道夫先路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2、请解释下列文句中画线的词语。

(1)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3)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5)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的相关作业。

《离骚》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2、了解结构思路。

二、复习巩固

抽生翻译课文。

三、字词解释,翻译句子

学生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学生继续看注释理解全诗内容。

1、学习1、2节。 (1)翻译下列句子。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肇锡余以嘉名(特殊句式) (2)概括诗歌内容: 2.学习3-6节 (1)翻译下列句子。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恐年岁之不吾与(特殊句式)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2)概括诗歌内容: 3.学习7-12节 (1)翻译下列句子。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2)概括诗歌内容:

四、探究练习

相关专题 离骚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