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分析范文

不吃香菜的仙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吃香菜的仙女”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作品分析范文(共2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新闻作品获奖感言

《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的“必读书”,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不是官方评出来的,换句话说,没有意识形态标准,没有宣传任务,不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己评自己。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社会良心的人,如果做新闻报道的人是无耻的人,人民就会整天听到无耻的语言,就像在电视上与课堂上某些被灌输的语言那样,那么,长期以往,人民不但同样可以是没有良知的、无知的,更有甚者,也可以是腐败的。

一时性急,没有把话说清楚,回到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当我说他不是官方评出来的',是一句带有“中国特色”的判断,而且,怎么能说不是官方评出来的新闻作品,就是好作品呢?其中包含的意思太多,我一时还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我们单位新近调来了一个留学美国的博士,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经常与我们几个“国内民主派人士”面红耳赤地争论,看来他是受尽了“美帝国主义”的残酷迫害,他的意思是,没有在资本主义真正长期生活的人,不知道那里有多么“罪恶”,像我们这样的“国内民主派人士”的想法太乌托邦了。

但是,我当时对他说了一句话,事后,这位留美博士也是点头称许的,我说,也许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是我们却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坏的!我说的这句话,是一句不对称的判断,是用心说出来的,而且有点说不清道理——既然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凭什么就知道什么是坏的呢?逻辑上不通,但这不要紧,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去请您查看本站【获奖感言】频道

篇2:席勒主要作品及分析

约翰克弗席勒(1759-1805)出身于医生家庭,学过法律和医学。他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在青年时期,在狂飙突进精神的影响下,写出了成名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确立了他的反对封建制度、争取自由和唤起民族觉醒的创作道路。

《强盗》反映了青年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在《强盗》第二版的扉页上,席勒写了“打倒暴纣者”的口号,并且引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的话:“药不能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以火治之。”战斗热情极为强烈。恩格斯说这部剧作是“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反映的是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剧中女主人公露伊斯的性格体现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制度,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她所呼喊的“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就是人!”可以说是时代的心声。恩格斯说这部作品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以后差不多十年,席勒没有从事创作,他转向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他着眼于历史发展中的民族运动。他是把历史和当前德国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正是这样,他后来的几部历史剧都是接古喻今,对德国社会进行批判和控诉。在哲学上,席勒是康德的信徒。

他的美学理论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自己的美学著作《美育通信》中,强调通过美的教育来改造社会,并且虚构了一个由美学原则统治的国家。但是当他接受歌德的帮助后,就离开了唯心主义哲学。

席勒在“魏玛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实践他的美学理论。席勒后期写了《华伦斯坦》、《奥里昂的姑娘》和《威廉退尔》等重要剧本。

《华伦斯坦》是以三十年代战争为题材的,剧中主人公华伦斯坦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席勒在他身上反映了民族统一的要求,并指出了他失败的原因。

《奥里昂的姑娘》 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斗争事迹。 她使法国转败为胜,免于亡国之辱。

《威廉退尔》取材于14世纪瑞士的英雄传说,表现了反对封建暴君、争取自由的要求。这三个剧本的主题意义都在于呼唤民族意识,号召民族统一。这是当时德国的时代要求。难能可贵的是,剧中还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力量。这表明席勒的现实主义精神有所增长。不过,由于世界观的局限和严重脱离社会斗争实际,席勒的创作往往从概念和理想出发,因而形成“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种“席勒”的缺陷。《堂卡洛斯》是带有这种缺陷的典型作品。

篇3:徐志摩作品分析

徐志摩作品分析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曾就读于沪江大学、北京大学,后留学欧美,1922年回国后,先后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任教。他参加并发起新月社,为“新月诗社”的著名诗人。1925年主编《晨报副镌•诗刊》。1928年任《新月》杂志主编。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裴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散文集有《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散文成就不亚于诗歌。

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

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于一九二八年,是徐志摩在剑桥大学讲学后归来的途中所写。此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

这首诗艺术特色鲜明,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鲜活、富有个性特征的景物形象,糅合诗人的情感与想象,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营造了优美、明丽的意境。那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艳影,还有那软泥上的青荇……各种物象相映成趣,无不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尤其诗人的比喻独特而又贴切,手法巧妙,使情与景水乳交融,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本诗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诗歌语言清莹流丽,音节抑扬合度,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可以说是“三美”俱备,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堪称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新月派: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代表人物:分前新月和后新月时代。前新月时代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代表人物,后新月时代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篇4:论新闻作品的意境

论新闻作品的意境

本文从新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角度,分别对新闻作品意境的表象、新闻作品的创造、新闻作品的审美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探讨。阐述了新闻作品的意境在各种新闻文体中的`表现;论述了新闻作品意境创造的变化及其散文式艺术手法,证明了新闻作品意境的审美价值。

作 者:余镇邦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南昌,330013 刊 名: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1) 分类号:A212.2 关键词:新闻作品   意境  

篇5:用文学理论分析作品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实践,它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自然来源于生活,这无可厚非,而艺术往往都会高于生活。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可以体味出不同的感受,当然文学理论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其实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各类人群对文学的见解和栓释。

不过对于学习文学的同学来说,要想对一部好的作品有更深刻于其它人的理解,就要运用文学理论,拿起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拨开那些作品表面层层朦胧的面纱,让作品的本真状态像古代希腊的雕塑一样,真实动人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更大的震撼和冲击。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1】学习文学的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应当更理性的去剖析它、解释它。

例如海子的作品之一《亚洲铜》,如果不用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的科学体系去分析它,那么也许我只能读出无尽的浮想,读到诗作意象鲜明生动、联想丰富而大胆、视域广阔、节奏张驰有效和极具情绪感染的效果,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却只是一种朦胧的美,就像一团云雾,早晚有散去的时候。

但要是通过我们这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它就可以挖掘出诗的更深层含义,甚至得出该诗价值之所在。

文艺学做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多元性的,它是教我们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一样作品。

所以我就只选择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说《亚洲铜》。

“亚洲铜”作为一个统领全篇的核心意象,在此具有深刻的双重象征含义,它既是贫穷祖国形象的精妙比喻--“亚洲铜”在视觉形象上容易让人联想起北方贫瘠广袤的黄土地,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命名与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生存景况的深沉广阔的文化反思。

“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

“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

作者关怀的是生命、 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读完全诗后,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我们发现“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上层建筑又基于经济基础,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社会上的问题促使诗人完成了该诗写实的完美艺术创作。

“意识形态原则上只有在各种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2】当然这里包括文学作品,既然包括我们学习它也当然要知道它。

文学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

《傲慢与偏见》一部反应18、19世纪之交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事态人情的作品。

通过欣赏根据该著作拍的电影以及对著作本身的接触,一般首先可以知道其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作品。

尽管这部小说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奥斯丁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韦克翰姆、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当时的英国社会流行伤感小说,内容和写法矫揉造作,而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却独树一帜,并打破了这种笼罩在英国文坛上的压抑气氛。

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毕竟物极必反嘛!资产阶级革命和开化的意识,都是文艺学在社会角度上的体现。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掌握了文学理论的基础,就等于把握住了文学艺术审美的关键点,更是透过文学解读社会的重要桥梁。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

阎嘉《文学理论》:文学作品论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一)如何理解作品的存在方式

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它是传达其表现内容的媒介(语言、文字、书籍等实体)?还是由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思想、情感、形象等无形之物)?抑或是将内容传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

1. 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观点

2. 西方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的观点

(三)中国文学理论的观点

二、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

(一)题材与主题

1. 题材的'内容和要素

2. 主题: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是指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由形象和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

(二)情感与思想

1. 情感:情感性是文学在内容上区别于哲学、科学著作的基本特征。

2. 思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指由作品的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三、传达作品的媒介和方式

(一)语言是传达作品的媒介

1. 传统的文学语言观

文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

2. 现代的文学语言观

3. 结构主义的文学语言观

(二)结构

1. 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各个部分和系统的组织、安排与构造。

2.文学作品的结构包括外结构和内结构两个因素。

3.结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情节

1. 情节也叫做故事情节,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经历的种种故事、矛盾和整个活动过程。

情节具有两重性,即它一方面属于“内容”,另一方面又属于“形式”。

2. 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

对情节的基本要求

四、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划分作品类型的依据

1. 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具体样式。

作品类型也叫体裁、文体、文类等。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十分重视文体的分类。

这方面的理论和著作众多,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

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一般采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这种“四分法”。

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多采用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这种“三分法”。

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

2. 关于“四分法”

3. 关于“三分法”

(二)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

1. 叙事文学。

叙事文学总的可以分为叙事散文与叙事诗两大类。

2. 抒情文学。

抒情文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抒情散文。

3. 戏剧文学。

戏剧类文学包括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1. 诗歌。

在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的主要特征

诗歌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种。

2. 散文。

散文在中国是稍晚于诗歌出现的一种文体。

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文按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抒情、叙事、论说三类。

3. 小说。

在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于散文之后。

它由神话、传说和寓言发展而来,也受到了传记文学的影响。

近代“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主要特点

小说的分类多种多样。

可以按题材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表现形式分,可以按篇幅和容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

4.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在中国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种文体。

据现存资料,到宋元时代戏剧才成熟。

但戏剧的产生要早得多。

中国传统的戏文是歌唱、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戏曲底本。

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是上世纪初从欧洲传入的。

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

戏剧文学的分类

篇6:韩愈的作品分析

韩愈的作品分析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

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

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篇7:冰心散文作品分析

冰心散文作品分析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是中国20世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她的笔名来自莹,一片冰心在玉壶,体现出了她写作的风格,像冰那样的透彻,充分的渗透着真善美。冰心出生于福州,烟台,这有山有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那清纯,心胸宽阔的性格和写作风格。她对军人的热爱来自于她的父亲,她在她父亲身上看见了军人的美好,正义,和正气。冰心贤惠的母亲,知书达礼,自幼对她做出了文学熏陶。1919年8月,冰心发表了她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除散文外,冰心陆续发表了问题小说,散文诗,抒情小品,议论杂文,文艺随笔。

冰心的散文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五四时期,她抒发个人情感,歌颂母爱,赞美童心,刻划自然美,文章充满温馨和深情。例如,《笑》一文中描述了雨后美景之中联想到的小天使的笑和道旁少年的笑,老妇人的笑,各自捧着一束花,没有声音的画面纯净自然地把人带入真善美的境界,令人陶醉。这篇文章不仅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启迪心灵的净化,也有美学上的'享受。另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是《往事》。此篇文章里充满了童趣,自然喜爱,母爱,并且体现了人生如戏。冰心相信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能保持世界和平。在西方文化中,天使是爱的象徵,在东方文化中,她提到了孔子的爱的哲学,爱是调整世间人际关系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源泉。

第二时期是二十年代中期,冰心留学美国,以清心优美的笔调写出她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师友间亲切,融洽的生活场景,异国的湖光山色,秋月冬雪被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现在读者眼前。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如《山中杂记》中她描写了对海的喜爱,童真童趣。文章中语言精巧,细腻,自我表现,巧妙的运用古诗,和结合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

第三时期:30年代中期,反思以往,检讨思想,开始关注严酷的社会现实和政局战事。如《新年试笔》。

第四时期:40年代,记叙抗战后方的艰难生活和平凡的人事。赞美了普通劳动者和爱国知识分子,歌颂了中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文章正气凛然把民族解放和人类前前途紧密结合。

第五时期:解放后,第一赞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第二写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和世界交流。

她的散文艺术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感情真挚:一、坦率的写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主观爱憎好恶。二、情感流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三、哲理真。

第二点,意象鲜明:一、形象生动,有色彩。二、画面清新,有情致,生气勃勃。三、色彩的调谐中暗示了作者了主观情感。

第三点、文采清丽:一、接近口语,选用文娱词汇和西文词法的白话文。二、流利自然,清新洗练。三、词藻丰富,骈散结合(对偶,排比),句式灵活(短,长)。

其它作品如《无限之生的界限》,写于五四后,反映出冰心的思想历程在她对生与死的看法的矛盾中,完成了她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文中婉因的形象圣洁美好。《三美》反映了爱的向往,讲述了她对母亲的思念和家里人的关系的美好和互相的关爱、眷恋。《到青龙桥去》(早期)冰心开始对军人的行为做出猜测,怀疑但通过所见所闻打消了这个念头,文章改为敬佩,赞美和尊敬。军人在她的心目中依旧是正义,正气,勇敢的化身。

读者在冰心的文章中总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和在不同环境之下对美的向往。她的语言中带有的独特的清美渗透在字里行间中在我们的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幅美妙的景象。

篇8:散文作品的分析

关于散文作品的分析

散文类

真要说散文其实很难,不但要了解文学的各种文体,还要了解文学的历史。现在讲散文又不得不将古文和白话文划分开来。因而散文应分成两部份,一部份是古典散文,另一部份则是五四运动后的白话散文。而且现今文学理论上已把散文的核心分开了,古典散文以“文以载道”和“代圣贤之言”的形式,转变为“以我为中心”的人权情感的文体,而且散文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化较大。从审美观来看,现在散文也把文学与文章划开了。但散文的宽泛,仍然没有从文理上说明白,什么是散文?例如散文与小品文、随笔、杂文、美文的区别是相当混杂的,这也给散文的评论和和鉴赏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我所认为的散文,是载情、载志、载意、载理地把生活中的观点,方法,情感,感觉、思索等向人倾述的文章。如载情为主的散文是抒情散文;载理或载志或载意为主的散文就是说明文或政论文、论辩文;如参观一个地方,读了什么,看到什么就有感受,就可能是记叙文或游记、或观后感等。总之人有了想法就得向人倾述,使人明白自已所思所想。散文不像诗歌样意境太深或象征过于抽象,这是不利于作者向别人或大众说明白的。散文是无需像小说那样讲什么故事,它只是说某一个精彩片断,某一瞬间的感受或某种观点。散文当然也无需正而八经地唱几句或道貌岸然地准备一些礼行,她只需拉着你的手,唠叨地说几句或说一气。至于你听得如何,散文是不太关心的,她所做的就是把自已所思所想的说出来和写出来。当然要理性地说散文,得把散文说好写好。余光中老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谈得比较客观,而且把一些小品文、随笔、美文的散文作了一些论述。他强调散文的知性,也就是载道上肯定散文化的优点,也指出了散文知性上的缺点,又注意散文的情调上的感性。从余光中所说的散文一定要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至于评论和鉴赏散文来说,还是缺少一定的标准。虽然也有人写过评论散文的方法,但我仍觉得不太妥当。

值得一提的是散文在五四运动后,行成了两大分支,一种是以鲁迅为主的散文,这种散文是一种新的变析之“道”,非孔孟圣贤之道,而是一种否定封建,洋奴,卖办和国民愚昧的根子,探索中国落后原因的“道”。其中也有西方民主科学的道,还有打着新儒学、国学之道的文化改良学者们的“道”的散文。另一种是玩新人性,提倡闲情致趣的散文,这类散文竭力回避社会问题,以我为中心,写我心中所思所感,这类作者以梁实秋为主。不过这两种散文在分化中变体。鲁迅的散文多向杂文变化了,他的“道”是一种讽刺、挖苦、嘲笑为主的警言似的杂文,成了一种新文体。而梁实秋们的散文却向着小品文靠拢,但最终还是没脱开散文体。

我在《关于文学(三续)》中将散文按照应用形式分了十大类。由于散文的类别繁多,侧重不同,要将各类散文评论和鉴赏都一一说到,几乎不可能,但我们还是可找到一些普遍性或共性和主要类别的个性上来分析这类文学作品。

散文的普遍性原则,传统的说法有几点:1、文以载道。2、文理。2、文体结构。3、语言风格。4、意蕴境界。5、情趣。

散文普遍性原则

文以载道:这条原则很早就有了,早在神话传说期,也就是人类巫文化产生时,就已经渗入到了口头文学中。如巫师在祭祀的唱颂中,已经自觉地布道出“神”的旨意,这就是在载道。因为那时人们不知道自然规律,他们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现象归于神灵或鬼灵。这种道是一种“神道”或“巫道”。春秋战国时期,人道开始盛行,文字变成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工具,于是有很多文人开始集结学说,百家争鸣起来,这时的道变成了了人性化的“道”,即哲学和伦理等文化知识。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时,就很明确地提出了“文以载道”之说。而五四运动时,胡适在提倡新文化时就反对“文以载道”之说,然而此说仍然对文化影响深远,在文学领域里依然盛行此说。

文理之说,是指行文中符合语言的民族阅读习惯,比如说文章的断句和交流表达。如果文理不通,其意就不明白。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就讲到了文章的法度,他把这法度称为文理。“古人论文多言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才求助之方”。五四运动时,白话文的兴起,将语言的表达的逻辑性进行了规范,如标点符号,开设了语法学,修辞学,使其语言真正成了大众化的工具。

文体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谋篇所需的基本构造,如承、启、转、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以及层次。

语言风格,指语言的大体内容和形式。散文行文与诗歌不一样,一般要求直观,明白。言辞应用上各不相同。

意蕴境界,这条在一些散文中,文采上的需要,往往有典故或寓言等蕴意成份在里面,作为增加文章色彩的必要手段之一。另外语言的风格需要,有时也加入一些更加形象的一些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生动性。。从审美活动中,有人借故用佛经中的词来评论文学界作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境界作为诗词品赏罚分明的标准之一。后来多把它用来评论和鉴赏文学作品。

情趣:五四以后的散文,基本上脱离古散文那种哲理和伦理性的说教,强调自我为中心,以文载情,注意情景交融。而且消遣性、娱乐性催使个人的精神创作和享乐作为创作的支撑点,提倡个性的自由,

散文的个性原则说明

传统的说法:1、气。2、骨。3、音韵。4、境界。5、神态。6、情调。散文的个性特征往往是评论和鉴赏的关键内容。评论和鉴赏的重要一点就是寻找文学作品的个性,当然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也是找精典或品质高的作品,而不是去分析那些渣渣类的垃圾作品。因为精典作品或品质高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陶治的是情操。一个人读文学作品时,也会出于境界不同而有所取舍。如娱乐式的阅读是一种心情释放,他们不会去深究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而文学爱好似的阅读却是一种精神寄予式的阅读,这种释读是一种心理理解和感情化的精神活动。许多文学教科书和学术性文章多是从普遍性来分析散文,而省略了散文的内在品质,虽说是谈个性,却往往在共性中找个性,而不是从个性中找品质。我下面我细说一下散文的个性原则。

1、气:中国古文中对散文的气很是讲究,一篇散文有气,则说明此文有灵了。曹丕最先提出“文以气为主”。单纯讲气,是否很抽象,实际上是指作者的气质,是一种作者的精神风貌。但确实在散文中有,这是作者在作品中的语言承载着。如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中,通过两个不同情景的描写,其语言大气磅礴,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精神就是一种“浩然正气”。“红袖”里,“无名的我”的文章有这种气象。

2、骨:指散文中的风骨和骨象。一篇散文有骨象或风骨,就如同赋予了散文的形体,往往这种骨象就是作者的一种内在品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曹氏父子所倡导“建安风骨”的一种文风。刘勰在《文心雕龙》把“文附质”之说提高到了风骨论说,他评说建安文学就是以风骨论之。风骨之说实质上是说文章的内容充实。这种文风在散文语言中表现出来,如《陋室铭》中,就表现出作者追求人格的高尚和志趣的高雅的品性,突出了作者铮铮傲骨的'形象。“红袖”里,“雪个”的文章有这种骨象。

3、音韵:散文中音韵比较难找。音韵有两种,一种是散文中语言形象有联想式的音韵。另一种就是语言本身音韵化的文字。但音韵好的作品,对于阅读起来流畅,情绪饱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古文中骈文有点讲究音韵,王勃的《滕王阁序》。

4、境界:散文中叫立意,在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比较强调此作品个性。他们把道和禅的渗入语意中,追求一种自然化的人格文体。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5、神态:散文中的神态也是一种高深的语言功力,同时也是语言活力的标志。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神态,我认为是最好的。只要读鲁迅的文章,鲁迅的神态和被鲁迅挖苦或讽刺的人的神态都有会有一个活气的形象呈现出来。散文神态也是两种,一种是作者创作时的一种心态,另一种是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构成。通常很多人评说散文的写作特点时,就常称“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

6、情调:是指散文中的情感调式。文学作品是人的创造物,那理所当然地由人赋予出感情。然而人的情感是内在的心理反映,情感有个性化,情感又是作者和读者在生活中产生的,散文的情调是作者情感流露,我们在阅读中也会因情而与作者产生一种交流。真正好的散文就是一种情文或道文。梁实秋在《论散文》中就提出了散文应有个文调,所谓的文调就是散文内容中的语言情调。有的人大气磅礴,阳刚劲十足,如李斯,贾谊的政论文,有的机智,风度翩翩,如王勃;有的光彩夺目,有的锐智,深沉等。

我觉得散文的评论和鉴赏在理论上不是很大的变化,也许是本人读的文章有限缘故,只是在评说这类文章时要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科学的成份而已。

作品:李斯《谏逐客书》文略

作品分析:作品写作背景,该文中提到,秦王近事大臣们,因郑公渠事件发生后,纷纷上奏,说外来帮秦国做事的大多居心叵测,劝其秦王逐客,也就是把当时在秦国的外国人,统统赶走。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本在吕布韦手下当门客。他是楚国人,也属逐客令中被赶的人。李斯上书于秦王,指出此逐客令过矣,即不妥当。从而引出李斯的《谏逐客书》。

从文体上分析,古时上奏给王或皇帝的奏文有很多种说法,这种一奏文章中,带有规劝和阻止某些行政命令的实行或指出君王过错的文章,叫“谏”。

该文章正文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指出秦国需要人才的重要性,驳斥那种朝臣中“逐客”的荒谬论点,指出引进“人才”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因素。第二部份从物产丰富和精美上说明了对秦国的强盛关系。第三部份结论陈述,即要强国得引进人才,要富国得需积蓄财富。

此散文的特色。

气:理直气壮,气充理足,正气轩昂。文章中,以穆公求士,得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五子打下了秦国的基业。孝公用商鞅之法,富国强兵;惠王用张仪步步扩张,击垮六国合纵。昭王得范睢蚕食六国,安民理政成功了秦国的霸业。此文气行辞正。咄咄逼人。

骨:说理堂堂正正,有威风骨象,不卑不亢。大有政治家的魄力。

音韵:铿锵有力,特别是行文中动词叠取,很有强者风范,如“取、得、迎、求、支”,“获、举、治、拔、并、收、包、制、据、割、遂”一气呵成,层层递进。

境界:站在秦国的利益上,从国家的最高政令角度上考虑。说理更具有气势。

神态:李斯行文尤有君子之风,神态上看,心理上没有负担,完全是言辞激昂的气概。

情调:大气,知识渊博,情绪亢奋,男人的一种刚劲、坚定,胆略实为罕见。

以现代心理上来分析,李斯是一个不甘于平庸,而且对自已的才华是相当自信的,以致于他作为一个外国人竟敢于上书秦王。这在他文章中言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极有政治远见的人。李斯之所以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相当了解秦王的心理,这可从他给秦始皇的许多奏章看出来,他的政见多次受到秦王的赏识。如秦国统一后的废除分封制,采用封建的中央集权的郡国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都是他的主张。

从李斯文章中还可看出,他是一个极有理想和抱负的人,而且视角独特,胸襟宽广。史书上对他的一些评价有失偏颇,像李斯这种具有以上品性的散文,实在是千古传世佳作。

作品:王勃《滕王阁序》文略。

王勃是史上少有的天才人物,这篇文章是他在赴交趾省亲途中,正逢洪州都督经阎某重修完成,而举行盛典之机。此时宾客满座,墨客云集之时。王勃就邀请而居于末席上。当时文人雅兴蓬发,纷纷献文。却意外的是,王勃青春焕发,风度翩翩,挥洒出这篇传世佳作来。

此文铺陈宏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物;纵古喻今,辞藻华丽,洋洋洒洒,侃侃而谈。

气:此文洋溢出青春盎扬的气息,气息充沛,挥洒自如,才华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骨:此文风貌文采俱佳,突出了年青俊才的书生神采。

音韵:当我们朗读时,不觉音乐律感流动起来,那是一种音韵响亮,明朗,节奏开始如行板,抑、扬、顿、挫坚定有力的,有庄重色彩,第二阶段过渡到小快板,透出华丽的乐章,弦律圆滑流畅。到了下半阙由“呜呼!时运不齐”开始,音调转入低沉,发出胸腑的悲哀,扣人心弦。再叹“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一波三折,推波助浪,导出一首诗来结尾,仿若无尽的神话“槛外长江空自流”。让人们的思绪随着长江波滔而远去,留下一片空白让人遐想万千。

境界:王勃这篇幅散文有诗的韵味但更多是发散于情怀,是一种情怀的展现,即怀才不遇,命运的述说的好散文。远远超前出了应酬写作和娱乐的境界。

神态:王勃那种飘逸,傲气,不拘小节,一介书生的洒脱和风流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情调:本篇情调高雅,浓艳而不流俗,张扬而不狂妄。

心理分析:才高艺精,文胆壮实,目空一切,其文虽有悲凉之音,可堪称一绝。

王勃的《滕王阁序》不但文思敏捷,句句玑珠,光彩夺目,而且才华横溢,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神来文章。

作品:鲁迅《秋夜》文略

这篇散文是鲁迅写于1924年九月。当时鲁迅在北京,那时虽然腐败的满清王朝被推翻了,但中国大地上陷入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任意横行,百姓生活苦难的黑暗社会中。整篇文章以“秋”的冷竣和萧条为背景,喧染黑暗的气氛。在这种双重阴暗笼罩着环境里,突出鲁迅精神上的压抑和苦闷。

气:作者内心那种紧张,苦闷、彷徨的心情,是郁气在胸的情景。

骨:作者行文中透出一种冷竣沉思的骨象。

音韵:苦涩的微笑、秋风寒夜的呼啸、恶鸟、小飞虫在窗玻璃上扑打的声响。

神态:鲁迅先生是一个孤独和冷僻的思想者,他那双冷酷眼睛,庄严,肃穆的神色在香烟中升腾着他的文章。他赋予了眼前的生物一种思想和灵魂。

境界:秋夜中一种奇怪的笑和梦,以及想象构成了一个黑暗而寒冷的环境。

情调:是一种灰暗的天空下的性情物的梦。枣树、小草、小虫等,还有我,作者鲁迅,正在煎熬着等待来日的梦想实现的日子。

从鲁迅的心理上看,鲁迅对黑暗的旧中国的现实极为不满,国家动荡,社会的沆脏、国民的愚昧,但他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导致了他写作上那种疾恶如仇的品性。所以在鲁迅眼里,一切都是那样的灰暗和怪异。但鲁迅的心底还是存有一丝丝的梦想,这是他对小精灵寄予情感的原因。

我们在读鲁迅散文时,一种沉思不觉袭上心头,他的散文赋予我一种灵魂,于思于文得有一种情致和精神。鲁迅作品最大特点是赋物予以个性和灵气。如本文的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仿佛给客人介绍,这个是我的孩子,还有个也是我的孩子一样。而两株树又仿佛很了解作者要写文章了,就跳到作者面前,故意让作者评说。然而,作者好像明白这两株树的狡诈心机似地,又转笔写秋天夜晚又高又空的天空,于是天空闪动鬼眼,口角显出微笑,并抓上一把繁霜洒在作者的园子里的小花上。小花打了个寒颤。作者怜惜起来,怕惊动花草的梦。她红惨惨的瑟缩着。枣树是否等不及了,作者像很理解似地说,我知道你的叶子落尽了。当然并不全是秋风的原因,我知道是前一时间小孩子们来打枣子。后面全是作者赋予景物的神气和灵气。只有思想者才有如此的笔法,只有思想者才有如此的心灵感应。

篇9:经济管理系新闻作品比赛活动总结

经济管理系新闻作品比赛活动总结

一、 活动介绍:

(一) 活动目的:给我系热衷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励他们在做好本系、本校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提高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二) 活动时间:征稿时间:XX年4月5日至11日

评比时间:初评:XX年4月14日至4月16日

复评:XX年4月17日至20日

颁奖时间:XX年4月24日

(三) 活动地点:教学楼 bt32

(四) 嘉宾评委:

(五) 参加人员: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全体学生

(六)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协办单位: 文秘教研室

经济管理系学生会

承办单位:经济管理系文秘专业(媒体传播方向)xx班

二、 活动安排:

比赛评比分为初评和复评。

(一)活动步骤:

宣传准备--收稿审稿初评--复评--颁奖典礼--在校园公示栏公布获奖名单

(二)活动流程:

a.4月5日—11日为投稿时间。

b.4月14日—4月16日初评,确定入围篇目(初评评出二十篇新闻作品)。

c.4月17日—20日复评,参赛作品我们将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行政楼经管系邀请老师审稿评选(一、二、三等奖获奖同学将成为经管系团总支学生会网络部新闻小组成员。)。

d.选定一个下午举行颁奖典礼,为获奖人员颁奖,以资鼓励。

三、活动工作总结:

(一)好的一面:

本次活动中,每个组的组长都有在活动前就已安排好每个成员应做的事。成员们服从各组组长的安排,都秉着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的精神,认真积极做好本分工作。成员之间也都互相帮助,在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不挑轻怕重,秉着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各项工作,表现算积极。

1、在策划组方面:

a、事先拟定好比赛活动方案

b、活动中召集各组组长开会讨论

c、协调各组工作

d、监督收稿

2、在资料组方面:

a、资料员高度认真负责,第一时间发布比赛启事(海报),贴在各栋宿舍楼下

b、出好展板,摆放在食堂门口

c、征稿,整理稿件

d、第一时间撰写领导讲话

3、在活动组方面:

a、制定比赛评比标准

b、邀请评委

c、组织初评、复评、颁奖典礼

d、根据评委意见,针对作品的优缺点做深刻的评析

4、在后勤组方面:

a、活动场地的联系,组员积极配合组长工作。提前打扫课室,会场布置,会后又不辞辛苦地清理会场

b、奖状、奖品的购置及其他物品的购置

c、在包装礼物时,全组成员也是积极主动动手,说干就干,认真仔细的将礼物包装好

d、预算、申请经费,结算

5、在联络接待组方面:

a、事先草拟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及参加人员的名单或人数

b、及时邀请、通知相关人员

c、事先撰写主持词并安排了人员主持

d、寻找并安排了6位礼仪小姐

6、在新闻组方面:

a、新闻大赛颁奖结束后,新闻组组员成功采访了本次活动的评委老师及参赛选手

b、及时写了新闻稿

c、在颁奖典礼上,认真地拍摄照片,活动结束后又仔细地筛选照片

(二)美中不足:

本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大家不够团结,不够努力,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于是造成一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

1、在策划组方面:

a、与师兄师姐老师沟通不够,过于放任,没有安排彩排以检查漏洞

b、颁奖典礼却没有具体的策划方案

2、在资料组方面:

a、撰写启事、展板时没有弄清楚时间地点,事后才进行修改

b、本组组员没有第一时间赶过去会场帮忙布置

3、在活动组方面:

a、本组组员没有第一时间赶过去会场帮忙布置

b、在组织颁奖典礼上,准备得不够充分

4、在后勤组方面:

a、现场出现一系列物品的欠缺,比如:托盘没有准备,茶叶不符合规格,奖品备份不够。主要问题是没有及时对物品进行核对核查,才导致现场出现漏洞。

b、申请的场地是有人上课的,导致布置会场时间仓促。主要问题出现在后勤组成员第一次接触后勤工作,经验不足,并且疏忽大意

c、前期工作虽然经过具体分工,但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少,一个人要分担多种任务,显得手忙脚乱,布置会场的时间也拿捏得不好,导致匆忙而没有秩序

5、在联络接待组方面:

a、安排主持人时,原本是一男一女,结果因为某些原因,男生无法到达颁奖现场,就临时推荐了本班一个女同学代替,没有事先排练,导致在主持时不够熟练

b、没有事先安排礼仪小姐,等到颁奖典礼的前一晚才确定,在颁奖开始之前,本小组人员也没有及时通知所有礼仪小姐提前到达现场

6、在新闻组方面:

a、新闻稿没有及时发表

b、安排采访人员太少。由于要采访的人员较多,事先安排去采访的人员太少,导致在采访现场有点慌乱

c、拍照技术不好。由于本组是第一次负责新闻工作,加上借不到相机,还有对拍照的方法、角度掌握得不好,最后用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不清晰

四、 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

整体来看,这次活动完成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家不够团结,不够努力,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一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所以,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大家应该深深地反省我们的不是,吸取教训,总结其中的经验,积极改进。

1、在策划组方面:

在办任何活动前,应懂得制作好方案,积极与与师兄师姐老师沟通

2、在资料组方面:

应事先了解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

3、在活动组方面:

在组织方面,要多学习,多锻炼组织能力。该准备的材料得齐全

4、在后勤组方面:

要懂得在准备物品时,多备份,以防万一,及时检查,懂得什么样的场景,布置什么样的会场

5、在联络接待组方面:

应吸取教训,事先安排并通知相关人员

6、在新闻组方面:

要懂得撰写新闻稿不仅要了解整个活动的过程,还要到现场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带上眼睛细心地观察,耳朵去聆听,嘴巴去提问,主动了解相关信息,做好新闻采访,用手去记,时刻思考,灵活应变,会议记录要做到点滴不漏,完整记录整个活动的实况。新闻撰写好了,要及时地发表,掌握些拍摄的技巧有了此次活动的经验积累,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大家能够团结互助,积极参与,让活动办得更出色。

五、 获奖名单:

篇10: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因为本人是新闻专业毕业的,现在在媒体也混了几年了,前不久听到学弟学妹们说现在新闻专业不好找工作,所以写了这篇文,希望能给各位一点启发。

大家都知道,新闻工作需要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灵活的反应能力,刚毕业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很显然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如果是自身优势比较明显,找到好工作也并不难。

新闻专业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专业,很多考生都想考上新闻系毕业之后能顺利进入媒体工作。而众所周知的热门专业背后是有很大的隐忧的,目前全国大部分媒体采编人才基本饱和,要想挤进去分一杯羹是很难的,那造成这样的现状是什么原因呢?

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的杂而庞大,包含了编辑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新闻写作、新闻摄影等,学新闻的人知道,其实这些知识都只是一个大概,都只是某一 个课程的某一个方面,实在是皮毛,学不精就没法突出自己的特长,这就是大家所说的什么都知道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这样的人才在实践中是属于半瓢水的角 色,看似很厉害,但是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再者,新闻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的相脱节的。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报纸评论写作等等,大多都是技艺的传授,能够交给大家,让大家去深入了解的层次很少。扎实的新闻功底很重要,但是实际操作更加重要。记得本人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到很多招聘上书:会PS。显然,这是给了我一个打击,所以我只能从最初级的PS图片处理技巧开始学习,比之会运用PS的同事而言,我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些基本能力上,花费的时间不说,还要被人怀疑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

新闻竞争最终还是体现在内容上,如何才能在新闻资源相似的情况下作出别具一格的报道呢?这就需要靠采编人员的能力了,而这个时候,具有广泛社会资源的专家 型记者是最吃香的。我有一个同期同学,她毕业之前系去了一个电视台实习,因为自己家很多亲戚是做媒体的,她本身也很会利用这些资源,毕业之后,她就接到了 很多的offer,因为媒体看到的就是她有的这些社会资源。

新闻专业想找工作,首先要看清自己哪方面是专长,在求职简历中要记得突显出来。不会的不要紧,但是如果不会也不懂得学习,那就是问题了,不管是哪份工作,如果不学习,总是会被淘汰出来,那也就怪不得别人不录取你而录取其他人了。

篇11:《赤壁赋》作品解读及句子分析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新旧党争中,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化。他在元丰五年那个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里所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成为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文赋一体新高度的重要作品。

一、变化的结构和不同的创作心态

文赋作为宋朝出现的一种新文体,事实上是多种文体的“嫁接物”。它大体以散文语言为主,在体式上部分借鉴汉大赋的主客问答的结构和押韵格式,以及六朝抒情小赋的骈偶句式。与赋体相比,它更为散化;与散文相比,它又改变了惯常以议论、说理、叙事为体式的特点,而借用了诗歌的“意境”来传情达意。在其中,整散结合的语言,设为主客的结构,情感浓挚的意境,是文赋三种最主要的文体特点。

这三大文体特点由前辈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定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追随其后又出以变化,使“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完美结合。这在前赋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向来谈论苏轼文赋者多重视前赋而忽略后赋,或以前赋涵盖后赋,从未把它们当作在思想上相呼应、在境界上相对照、在结构上有区别的“连体双婴”,因而难以识别二赋结构的同中之异对了解苏轼的创作心态有何妙用。事实上,前赋起伏有致的情意变化与主客之间畅恣的问答,后赋情意的隐曲性与主客之间问答的浅表性,已经暗示了作者写作两赋时不同的思想状况和创作心态。在解说这一点之前,具体比较一下两赋的主客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是他们的关系产生两赋有差别的结构,而松紧异趣的创作心态就因结构的差别而显示。

两赋的主客关系如下:

第一,前赋的主客之间,感情的旨趣更和谐。此赋首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极朋友相和相知之情。末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描写,这里更是渲染出经过一番思想交流之后,朋友之间更深一层的情意和谐。而后赋虽也设为主客,主客之间也以宴饮游乐始:“二客从余过黄泥之坂……行歌相答……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但二客却不能像前客一样与苏子始终同趣,当苏子游赤壁断岸时,“二客不能从”,显示了主客之间情致之异,和作者的孤寒之情。至于末尾部分的“须臾客去,余亦就睡”的意兴萧索正和前赋末尾形成鲜明对照。

第二,前赋的主客之间,思想的交流更深入,主客情感上的和谐并未成为思想交流的障碍,反而成了其交流的基础。主客先后坦言对个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在了解沟通之后主人才翻进一层,以带有禅意的哲思开导客人思想的淤塞。当然,如果我们还记得苏轼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就会明白,客方的人生如梦、个人渺小思想其实也是苏子心中盘桓不去的阴影。所以,主客问答的内容又分别代表了苏轼思想中对立互抑的两个侧面。主之答客,不仅替客破闷,而且自通关节。

而在后赋中,主客的感情交流既停止在一个浅表的层次,思想之间更形不成碰撞或互慰。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主客除了在开头寻找酒菜以消良夜时兴趣相近略有问答外,在文章的其它部分特别是在苏子借景抒情的重要段落,主客之间并没有形成问答交流,以至于作者不得不借一只突兀的孤鹤意象来寄其情怀。文章的末尾部分虽采用主客问答体,然此客非彼客,他是与“二客”风马牛不相及的梦中道士,也就是曾在前赋中与苏子甚相得的道士之魂。而且他与主人之间的问答也是引而不发,他只以一句“赤壁之游乐乎”挑动苏子的心弦,使之发出袅袅的余音。这不仅在文赋的结构上实属变体,即使仅从形象而言,也已不纯,它反映了后赋主客关系的松散性。这是两赋主客关系的主要区别。

这种主客关系的紧密与松散之别,与情思起伏幅度的大小共同决定了两赋或以动荡见奇、或以平进示幽的不同结构。而结构的差异则表明了作者在写作两赋时,松弛与紧张两种不同的创作心态。前赋结构在张弛有度、首尾圆合中表现出的完美性,是苏轼才情没有受到精神压抑的自由松弛心态的体现。惟有在这样的心态中,创作才会出现不可重复的高潮,技巧才会融化到不见痕迹的境界,使思想与感情表达如那只滑翔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境的小舟,全然感觉不到局限羁绊,全然不见安排与勉强。前赋的感情与思想表达之所以令人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舒畅自然,从而被视为文赋一体不可再现的杰作,关键就在于它是善思的苏轼在松弛自由的创作心态中完成的精神遨游。“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自由飞动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宽解是自由宣发的内情,或歌或忧、或悲或笑,是自由无忌的生活态度。它们都是从松弛的苏轼心中自由奔赴到他的笔下的。

然而自由的心态不易获得,它受到外境内情的各种制约。缺乏境界相同而相得的朋友,缺乏令感觉滋润的美景,缺乏内在情怀的畅通无阻——或者说因为前缘、因为思考所必经,内在的情绪节奏刚好处在一个低点,都不能使创作完成于松弛自由的心态之中。与自由松弛相对应的是紧张,全然的紧张根本不能使人创作出完整的作品,而部分的紧张则无碍。后赋就完成在部分的紧张这一创作心态之下。

所以它的整体情思是含蓄的、内倾的,在结局处也没有打开,没有表现出前赋那样如波涛般起伏的情思节奏。对文赋这种文体来说它不免属于异数。这种紧张的心态不仅在内情上显现,也在它的外境上显现。“断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挤压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硬与紧张感,孤鹤横江、掠舟而过形成的意象突兀感,别借一道士以完成主客问答所造成的断裂感,将道士梦影与孤鹤对接所造成的着意感,以及明知是与道士梦中问答、醒后却要“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勉强感,都说明了作者作此赋时心态不够自然而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当然,比较紧张的心态虽造成了其情思表达的不够跌宕自如,且露出着意安排的痕迹,但它在审美经验上却别造一境,使散文具有了抒情诗意味深长的效果。

二、水与月——松弛自由的精神象喻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于是才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冯“虚”即游于“空明”也,它将水月的色性融为一体,比谢庄的《月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能得水月相交之神髓。因为谢庄借月写相思之情,月在天外;张若虚见水月兴人生之感,月在心外。而苏轼则将水月之美用心去感觉去揉合了——这才能找到“空明”一词来形容水月相融之境,和它给予人心的无比熨贴和自由感。而“浩浩乎”、“飘飘乎”直陈襟怀恣畅之感,已是顺乎水月之美的导引,自然产生的了。“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极度自由、不虑世情之境。它们意味着,如此不见水月、只觉空明之境不仅是作者摆脱俗情的诱因,也是其精神臻于空明后外在的象喻。由此空明见彼空明。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平日兴趣落于人伦的孔子之见流水而感慨时间与存在,性格潇洒无羁的李白之因明月而人静起乡情,最能表明水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自性(佛性)与他性(一切性)、有和无、变和常的辨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水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变中寓有不变”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三、山与鹤——孤怀苦闷的情感对应

在《后赤壁赋》中,水依然在,月依然在。月色十分清朗,正可谓“月白风清”,因为这冬夜的月轮竟可照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令人在“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之后,仍觉得不能畅意,而发出“如此良夜何”的叹息;水势犹可放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然而此际月色已在作者心外——“山高月小”。那“断岸千尺”的险峻之山耸立在苏子面前,成为他感觉的中心,而月亮则高高地孤悬在空中,成了疏离的自然物。水呢?水也失去了七月江水丰满无涯的风采,在“江流有声”中改变了前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境界。它的的确确是“往”了,以至都露出了水下的巨石来——“水落石出”。如此之水再也不能引发作者的禅思妙想了。而石头,那坚硬、峭立、永远也不能与人相融的石头瘦棱棱地突现在江边、岸上,与高耸的山体一起压迫着作者的视觉,它们的包围引发了他精神上的紧张。难怪苏轼当此荒寒之境,要发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意识到了他所曾忽略的变化的伟力。

水月诱发了苏轼的情绪,使他先因月色清美而生再游赤壁的兴致,又因逝水无情而对自然的变化不居产生惆怅之情。但若是人情和谐,惆怅应可以淡化,情绪将再臻高潮。无奈其时的客人已非前时,他们虽在消此良夜的兴趣上与苏子浅合,但对自然的情味却不如苏子浓厚。他们与他之间,既没有同登山崖的兴致,又无思想的真正碰撞。这样,由自然之变所兴的愁情就愈积愈重了,酿成了无可倾发的孤独苦闷。而消退之水高远之月,也就不再是对应他当下情怀的中心意象。壁立万仞的高山(与岸边累累的巨石)和突兀飞来的孤鹤,就成了新情怀的对应之象。他那“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即登山而上直至“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驻顶回望的动作,既反映了其暂离人间的潜意识,又表明了他跃出苦闷包围的心态。而他那种令“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的恣情长啸,更是以我御物即召唤主体能量以化解苦闷的象征。然而高岸气寒,无伴寂寞,啸声也不足以舒解心中物不相融、人不相知的忧恐与悲哀。当其下山之时,已是游兴都消,苦闷未解,处于跟前番游赤壁相对照的心情当中。

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杜甫就曾以终南山象征其忧愁之重——“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苏子的赤壁高岸也有相似的比喻效果。鹤呢?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化育出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鹤在苏轼的`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者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鹤的意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子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

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弃世而自举的,它可以慰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所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问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键面,苏子一孤鹤一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踏于世外的逸士隐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绾,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揉合在诗化境界中。山(石)形与鹤象,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谐所生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对应了。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不过三个月,写作时的语气还连接着,但作者创造的境界却处于对照中,思想情感也处于两般境地或者不如说处于矛盾之中。

何以会如此呢?关键在于“佛性”不敌“一切性”,前赋中永恒不变的“道”不足以回答现实中时时变化、处处差别的存在所包含的复杂“问题”。苏轼在观念上的“打通”是抽象的,并不能使他面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漠然无情。观念永不能代替实感,抽象总是遗漏丰富的细节,而细节往往与情感相连。这是每一个富有生活经验的伟大作家都不能回避的矛盾。苏轼之观水逝而惆怅,知道永恒为虚言;对俗客而生悲,怀想世外之高人。其理之通塞,其情之悲喜,其境之或明或暗,或空明或幽峭,正表明了其思想中那神秘的感情诱发者,也观坐在哲思与人生的裂缝中。

难句分析

“物与我皆无尽也”

“物无尽”好理解,“我无尽”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看到的最权威的解释文章就是吴 小如的《读苏轼》(该文出自《古文精读举隅》一书)。文章认为,“无尽”就是不朽的意思。并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句话进一步做了说明。还说“苏轼追求的正是这个不朽”。其次就是刘文所言,“轮回思想是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呢”,“没必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伤”。

这些解释都不无道理,但我却认为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阐释。因为这段文字作者苏轼就是从辨证法的角度谈事物的变与不变(发展与静止)的。

现在我们以文中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句话来说一下什么是“变”和“不变”。滚滚的长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却总也流不尽;几世几代过去了,长江永远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就是“不变”。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人不能两脚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昨天的长江已经不同于今天的长江,今天的长江也不会同于明天的长江。长江在“瞬息万变”,其之所以不变就在于“后浪推前浪”。

我们又可以做下列较为有趣儿的推理。设若从静止(冰封)的层面看长江,长江是不变的,则长江中的每一分子也是不变的。设若从发展(流动)的层面看长江,长江也是不变的,而长江中的每一分子却是变的。“我无尽”恰恰就是从“发展”这个角度而言的。无数的“我”构成了“我”的“长江”,一个“我”消失了,还有其他的“我”在;年长的“我”死去了,还有年轻的“我”在。人类的长河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那么“我”也是永恒的。

苏轼相不相信“轮回”我们不去探究,但他同时受儒、释、道的影响是事实。首先,儒家思想的三大支柱“泛爱”“民贵”“仁”说,深深地影响了苏轼。“泛爱”就是抛弃了“小我”,是对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生生不息的崇高精神的礼赞。现实中的“我”(小我)消失了,却促进了后代无数的“我”(大我)成长,那么“我”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其次是“道”,即老庄学思想也深深影响着苏轼。特别是当仕途多舛时,他淡泊了名利和得失,回归自然,以出世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现实中的“我”(小我)消失了,“我”便化做了大自然中的一棵树、一滴水、一粒沙,“我”(大我)还活着,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是就物与人的整体而言。物,客体,万物;我,主体,泛指人。——这就是苏子要阐述的积极的人生观。官场失意之人、功业未就之士读之会产生共鸣,但不是继续消沉下去,胸中之块垒会被苏轼豁达的思想光芒所消融,进而有了直面人生的积极心态。

再有,作者以“客”的口吻拈出赤壁大战的英雄人物恰恰是败北的曹操。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却是把周瑜作为“一时多少豪杰”的代表来歌颂的。在苏轼看来,后者是胜利的英雄,前者是失败的英雄,所谓成也英雄败也英雄。虽然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了,但他亦不失一位盖世豪杰。这就充分表明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豁达心态和开放的胸襟。有了这份超脱,才能处变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穷达进退的波峰浪谷中淡然处之。

心态豁达、胸襟开放则能参悟自然万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变”与“不变”的充满辨证法的哲学思考,才能有“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全新认识。《赤壁赋》就是这样表达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使文章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遂成绝唱,流传千古。

篇12:老舍先生作品风格分析

老舍先生作品风格分析

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

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才华: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从《老张的哲学》问世起,老舍就开始被人称为“幽默小说家”。

老舍先生更是潜台词运用的大师,其代表就是《茶馆》。《茶馆》凭借深刻含蓄的潜台词,有力地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舌战”。这两个人一个是西太后的宠奴,一个是讲维新的资产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却是兵刃森森。《茶馆》中像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它引而不发,以弦外之音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

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同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话的神韵,显示北京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御北京口语的能力。

文学思想

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 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学的实用性靠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艺术家的他又感到不适,于是又重新呼唤并实践文学的自由表达和艺术性,在此期间其文学思想也出现了反复和震荡。因此而言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

在作家不受外力干涉下进行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老舍进一步加深了个人的文学思考深度-----形式的美好。老舍多次提出“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同时受到英国文学的启发,追求简洁朴素的语言风格“脱去花艳的衣裳,而露出文字的躶体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文学相通的,同时也是老舍受狄更斯等作家影响后在创作上的重要投影,是老舍文学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表达自由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这基础上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如老舍早、中期的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中心旨意都是探索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之路的。老舍是以平民生活为描述对象,以传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人道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描述的,而后期老舍在抗战时期则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抗战的文艺作品。

篇13:朱自清《背影》原文及作品分析

朱自清《背影》原文及作品分析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作品分析: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他能够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特别是《背影》,表达了作者对其父朱鸿钧的深情和丝丝的怀念,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并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现代经典散文被收录在中学、大学语文课本中。

但是,近来,有些人在网上对先生的这篇美文大加指责,并斥之为病态文学,叫嚣应当把斯文从中学、大学的语文课本中裁掉等等。看罢这些人在网上发布的文字,我心中不免有些凄惶,也有几番哀叹,眼前也不由得浮现出一群赤膊叉腰,张口唾沫四溅,闭嘴白沫满唇,翘足延颈,当街谩骂的泼妇形象来。如果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去衡量,中国五千年来的璀璨文化艺术几乎无不是病态的文化艺术,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了。而他们自己却又拿不出一篇,或者一件,他们自己的非病态的作品来供人们一饱眼福,这又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不仅联想起鲁迅先生“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战士和苍蝇》)的话来,并以此馈赠那些当街叫嚣的泼妇们。

一、写作背景:

《背影》一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忆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讲述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老家奔丧。办完丧事后,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则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惜别的情景。此文后来收在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杰作。作者仅以一千五百字描写了一个生活片断,却能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写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二、思想主题: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百般的怀念。

本文作于1925年,写的是19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讲述了其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三、文章分析:

《背影》是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然此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旨在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第二层:自“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始于“我说道”止于“……又来了”。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三、艺术分析

《背影》记事颇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吏送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是极平常的事,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虽早已不存在了,但其记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其写作特点:本文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的命题以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然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在文章开头,旨在开篇点题“背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以笼罩全文。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此为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本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又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因此,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篇14:新闻作品欣赏与文化浸透论文

新闻作品欣赏与文化浸透论文

摘要: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与创作过程中,文学欣赏能力的培育与文化浸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只能培育创作者的言语写作能力及文学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协助创作者塑造共同个性、培育文化宽容肉体并能创作出既贴近生活又能反映当代社会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文化素质的培育与教育需求一个过程。即对文学作品的长期研读与熏陶有助于培育新闻工作者的优秀质量、儒雅作风、高雅气质,提高鉴赏能力、思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全珠化的机遇和应战,顺应时期开展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需求。这在当今时期对新闻事业的开展无疑具有严重的理论与理想意义。

新闻作品欣赏能力的培育来源于本身的文化素质,而文化素质的培育并不同等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而文学教学则是一项详细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经过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使学习者在人文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从理性的层面来看,文学是一个美好绝伦的童话世界。身临其中,人们会沉醉、会恋恋不舍。文学的魅力令人自我陶醉。一首诗、一篇漂亮的散文、一部精彩的小说都能震动人的心灵、熏陶人的情操。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文学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娇女》里所表达的黑人激烈盼望讲述本人故事的愿望:剥夺讲述故事的权益就等于剥夺生命,以至比剥夺生命更糟糕。讲述人类本人的故事自人类降生之日起就成了人类生存的根本需求和根本权益,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文学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我们健全人格的一局部,更是新闻工作者生命和为之斗争的一局部。

关于有目的培育本身文化素质的学习者,承受文学教育应是既不同于言语教育,又与言语教育遥相照应、互为依托的两个重要方面。言语教育具有极强的工具性特征,它赋予学习者“生存”、“营生”之身手,它的“工具性”特征十分明显,因而遭到学习者的普遍认可。而文学的学习旨在培育学习者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文学教育本身的特性决议了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即便发挥作用,也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浸润”与“浸透”。另外,由于当今社会人们“急功近利”、“稳扎稳打”的普遍心理,致使文学教育遭到无视。以至饱受冷落。但是,就个人的久远开展和民族的久远利益来看,文学教育的价值是怎样估量也不会过高,是一项费时、费力、不易见效果的、极端艰辛卓绝的工作,但同时又是一项意义深远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人文工程,也是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根本素质。

首先,文学教育不只能培育学习者的思想能力。包括区分剖析能力、批判能力和选择能力,而且能培育学习者的想象能力。包括触类旁通的能力、从有限推知无限的能力以及从可见事物想象不可见事物的能力。培育学习者的发明能力,包括富有发明性地、灵敏地处理问题。这应该是新闻创作所努力于到达的终极目的。

其次,文学教育能够培育学习者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品位与健全的人格。优秀文学作品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滋养,必然会提高学习者的总体素养和审美情味,使学习者逐步生长为“有品位”、“有情味”、“有鉴赏力”的人。正如余秋雨所指出的:“只要艺术涵养在社会上的升值,才会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肉体素质,谐和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在的人格形象,从而在基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德。”文学艺术的涵养关于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人生就会相形见绌,而关于具有良好文学艺术涵养的人来说,他的人生则愈加丰厚多彩,文学艺术的永久性和深远性能够贯串人类历史,而且还将穿越漫长的将来岁月。可见文学艺术关于个人与社会群体都是不可或缺的、具有终极性的目的之特性。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先从语义层面,即根底的层面。过渡到语篇层面,是从欣赏开端阶段慢慢进入佳境,这只能是个过渡,真正的主体局部是审美层面。只要到了这一层面。才到达了文学欣赏的极致,才干说是真正的文学欣赏者,能力够“登堂入室”,到达审美境地。审美层面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由于言语之美就是开放的,具有无限性。

再次,文学教育还能培育学习者的文化宽容肉体。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是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文化的差别,所以在文学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育学习者本身的“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开阔他们的胸襟、加强他们的想象力、增加对别人的了解。经过文学教育研习异域文化、领略异域文化风采,从而到达开阔视野、培育文化宽容肉体的目的。

总之,文学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浸透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持久的按部就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只要精心选材,使本身的文化学问和阅读程度有所提高,而且还取得了美的享用,培育了本身的审美能力。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丰厚的文化背景学问及文化的差别有所理解,并培育本身的“整体阅读”认识和习气,使得文学的学习和文化的浸透有机地联络在一同,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学习者不只领略到了多样文化的多彩与绚烂,而且更好地拓展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加强了本身的思辨能力、作品创作能力和入手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坚实根底。

篇15:分析新闻英语特点实践英语阅读教学

分析新闻英语特点实践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报刊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闻英语的特殊性,学生在报刊阅读中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和障碍.分析新闻英语的特点,有益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从而促进阅读教学.

作 者:何碧 HE Bi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贵州,兴义,562400 刊 名: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PANSHUI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阅读教学   报刊阅读   新闻英语  

篇16:中国新闻传媒的走势分析

10,弹指一挥间,新千年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回眸的中国新闻传媒,真正呈现出了转轨时期传媒业的变化和创新。可以下这么一个定义:过去千年的终结并没有为中国新闻传媒的变革划上句号,而恰恰是为新千年中国新闻传媒的发展规定出走势。

新闻传媒会有哪些走势?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的工作方针将更被新闻传媒所重视和遵循。1月5日,首都各大媒体均在重要版面和位置刊登江泽民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江总书记在强调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12日,首都各大媒体又在重要版面和位置报道了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积极落实政治家办报、政治家管宣传、政治家管文化的要求。以江泽民总书记为首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在新年伊始就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可以预示,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坚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的工作方针将更被新闻传媒所重视和遵循。

——集团化,走资源重组,增强竞争实力是传媒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自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试点以来,到19新闻出版署共批准了7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新年刚刚来临,又有8家报业集团宣布诞生。截止目前,我国报业集团已发展到15家。这说明,报业集团的出现及扩展,标志着我国报界已走过集团化发展的探索阶段,进入更深一步的推广和实施阶段。报业集团的成功,将对下一步我国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改革,提供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经验。据了解,目前广播电视集团的组建工作也正在积极筹划之中。如此看来,年将是新闻传媒业的改革、发展年。走集团之路将是其最大特征。以集团带动整个传媒行业把盘子做大,走资源重组,既增强了主流媒体的竞争实力,又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办”发布的30号文件精神创造了有利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走集团化之路,可看作是我国新闻传媒在新千年中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集团带动传媒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强的走势。

——舆论监督将渐成强音。年11月5日,尉健行同志视察中央电视台时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十分重视和善于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近年来继李鹏、朱镕基之后,党中央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作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显示出党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和关注。

4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全文刊登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的文章《关于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文章对舆论监督为什么难;舆论监督难在何处;如何正确看待舆论监督的难;党政机关如何帮助新闻单位排忧解难;新闻单位怎样应对舆论监督的难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分析。对当前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所经常遇到的迷惑、困惑、疑惑等问题,提出了如何解决和应对的思路。文章在强调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时提出,要制定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统一思想,规范行为。

新年伊始,首都各大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明显增强。6日,《经济日报》“今日视点”刊登记者调查《秋去冬来,好事为何没办好》,批评安徽一些地方将中央增拨的移民费挪作他用。10日新华社播发记者来信,对北京市目前实行“停车泊位证明”政策提出批评,认为这个政策并未解决北京市机动车管理中的问题,反而使部门乱收费现象更加严重。《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相继刊发了这篇报道。10日前后,多家媒体对东莞某超市发生的一起保安人员剁顾客手指一事进行了集中报道,篇幅之大,发稿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引人注目。这些批评报道呈现出一个鲜明特点:新闻媒体在先进典型宣传上所采用的联手运作,形成合力的报道手法和方式,开始在舆论监督上得以运用,这种宣传态势和其产生的社会效果,透露出一个明显的信息,舆论监督将在2000年里渐成强音。

——传媒参与资本经营,已被决策层提到议事日程,将着手加快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1999年3月25日,湖南广播电视厅组建的湖南广电实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湖南电广传媒有限公司)的“广电传媒”在深圳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传媒业第一家涉足资本运营的媒体;1999年6月4日,成都商报社所属成都博瑞投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电器”27.6%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被媒介称作“借壳上市”的传媒实体。

不管是湖南广电传媒挂牌上市的“广电传媒”,还是成都商报控股了“四川电器”,都给我们提出这么两个问题:一是媒体能否实行市场化、产业化?二是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能否进入媒体经营领域?从理论上来看,媒体具有一些产业的属性,但就其本质来看则属于意识形态的性质,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可以说,片面追求完全市场化、产业化的做法是违反原则、违背规律的;就产业化和市场化本身来说,获取利润最大化是市场化的最大目的,而社会效益第一始终是新闻传媒的首要任务。当前一些媒体采用的一些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和手法,其目的是为了不断增强新闻传媒的实力,更好地唱响主旋律。不管怎样,社会资本寻求介入媒体、媒体通过上市融资等问题,已被新闻管理决策层例如议事日程,相关的应对措施研究和政策法规的制定等工作将会加紧进行。

篇17:中国新闻传媒的走势分析

——传统传媒加大对网络的投资,实现报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捆绑,将使传统传媒在网络新闻的竞争中占据主动。网络神话是由一个美国人而起的。,一个叫麦特·德拉吉的'美国自由撰稿人,率先在互联网上自己的网页发布了一条连当时纽约时报都不敢发布的新闻“白宫,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一名叫莱文斯基的女性在椭圆型办公室发生了性丑闻”。这是世界上最早发布“克林顿性丑稳”这一消息的,由于其消息并非发布于常规媒体,因此被西方传媒称作“麦特·德拉吉现象”,网络媒体开始引起世人瞩目。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国内最早发布这一消息的是“新浪网”。“新浪网现象”给传统传媒一个很强的冲击,也引发起网络媒体与传统传媒叫板的势头。过去的1999年,可以说是传统传媒与互联网争夺网上读者的一年。商业网站势头很猛,传统传媒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传统传媒是否真的将让位给互联网?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下这样的定论还为时过早。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宣传单位已达700多家。尽管尚有70%的网络新闻是原媒体的翻版,但已有10%的网站实行了信息重组和滚动播出。特别是人民日报网络版实现24小时滚动播出,其网页设计之精美、内容之丰富、信息量之大,得以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互联网络比赛中荣获新闻与媒体类网络评比第一名。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将对主流媒体注入数量可观的资金,大力扶持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另据一份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虽然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但宣称传统传媒行将灭亡的神话已被打破。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互联网虽有查找信息容易、快捷等优点,可报纸因其具有阅读方便、节省时间,且具有权威性,还是得到人们的喜爱。在新的一年里,大量的国有资金投注主流媒体,实现报刊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捆绑。可以肯定,2000年,传统传媒在网络新闻领域的被动态势将会大为改观,网络新闻将会由主流媒体唱主角。

——报业竞争,走低价位扩展市场将越演越烈。1999年5月,南京,改版后的《江苏商报》以每份四开16版售价2角的做法,推向市场,至10月,该报日发行量由原来的5000份,迅速发展到12万份至多,日均广告收入达到6万,一度成为南京销量和效益最大的早报。

10月12日,新华社江苏分社主办的现代经济报改名为《现代快报》,四开16版,售价一份1角钱,至11月,成为南京市场发行量最大的早报,发行量突破20万份。据该报称,改版以来,每天增速1万份,日发行量达到30万份。

以低价销售报纸,在短时间内迅速占有市场份额,进而占有广告量,这种做法并非南京首创。北京,100版的《精品购物指南》早就以每份1元的售价优惠于读者,可观的发行量带动了该报的年广告收入达上亿。读过新闻史的人都知道,18世纪的英国就出现过一便士的报纸。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南京报业市场的做法已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很多报纸,特别是社会生活类小报均有这种运作趋势。因此,2000年,报业竞争走低价位扩展市场的做法,将会越演越烈。

——抓住机遇,扩容版面,增加新闻,打响名牌栏目,媒体的竞争将在新闻领域表现的更加突出。新年第一天,三家报纸迎接新千年的做法,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北京青年报》,派出24路记者分赴全球24个时区报道世界各国喜迎新千年,创造了新闻传媒的吉尼斯;《广州日报》当天出报200版,限量发行200万份,由于其丰厚的内容,报纸上市当天被抢购一空,黑市报价被炒到一份30元(原价2元);《羊城晚报》印刷12万份金帛珍藏版上市发行,成为中国新闻传媒的首创。三家报纸的做法不仅显示出报业在新千年对媒体发展前景的憧憬与信心,也昭示着报业在新闻运作水平上的日臻成熟,体现出新千年传统传媒运作新闻的大气派。广播电视方面,据1月5日的北京日报报道,在“电广传”2000年广告竞拍会上,湖南电广传媒的广告签约竟拍出1.76亿元,其中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两个名牌栏目冠名权的买断价格超过了中央电视台同时段的广告价位。可以看出,善于抓住机遇,及时扩大版面,增加新闻容量,实施名牌栏目效应,在 2000年,媒体的竞争将在新闻领域表现的更加突出。

2000年1月19日于北京(浙江在线)

2000年中国新闻传媒的走势分析

篇18:冰心作品《纸船》原诗及其阅读分析

冰心作品《纸船》原诗及其阅读分析

纸船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阅读训练:

⑴读诗,要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⑵读诗,还要品味诗歌的语言。请你品味下面诗句加点词语中的任意一个。

答案:

⑴.诗人对慈母的强烈思念之情。

⑵。“不灰心”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思念的浓烈,而且表达了思念必将通过纸船传递给母亲的执著信念。或“每天”既让人感受到叠纸船次数之多,又表现作者对母亲思念之持久和浓烈.2.泰戈尔 母爱、童真、自然、人生哲理(内容任意答三个即可)

篇19:浅析中学美术教育专业化辅导及作品分析

浅析中学美术教育专业化辅导及作品分析

刘建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十中学)

近些年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得中等学校日益成为考前“专业化”培训的基地。针对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专业化”辅导及其策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是学校提升学生入学率和高考率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如何就中学美术教育的“专业化”辅导,培养学生坚实的造型能力和认识水平。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认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这一点而言,就要重视学生的素描造型练习。同时,素描也是目前所有高等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其目的在于检测考生的形象塑造能力。对塑造能力的考查,更加关注于考生在造型基础上明暗、体积和质感方面的处理水平。日趋激烈的入学考试,使各个院校的素描评判标准早已不再满足造型的准确性,而是要求考生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具有深入塑造的能力。

以图1的男青年像为例,这幅作品的优点是考生敢于运用大面积的重色调参与画面的对比,并且整体构图和人物造型把握的较好,面部五官的结构和体积感强。但是这幅作品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首先在黑、白、灰层次方面,这幅作品的.重色调(黑色)层次没有拉开,出现了过多相似的色调。如头发、眉毛、瞳孔、鼻子、嘴唇和衣服等多处的重色调相同,直接导致了这幅人物肖像出现平板单调的效果。其次是画得过紧,如将面部及五官部分处理得如同石膏像,这说明作者缺乏不同质感的处理经验。因此,从这幅素描的总体效果来看,大的明暗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层次不足,并且面部处理的过紧,细节深入不足。

二、培养学生美术课堂的形象塑造能力

色彩考试和素描不同。如果说素描考试仅在测试考生的形象塑造能力的话,色彩考试则在于检测考生的色彩“捕捉”能力。因此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测试目的和要求。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优秀的色彩试卷总是突出了画面整体的色彩关系,而不是素描关系或拘泥于个体的形象塑造。但也有不少的考生,仍在用颜色画素描,而忽视了不同色块间的冷暖关系和相互影响。

以图2为例,这幅色彩画是央美培训中心的学生习作。该作品的优点是能够将不同色块的色彩倾向明确地捕捉到,并在画面中有主有次地予以表现。其中面积最大的浅色衬布背景偏暖,与前面的冷色部分成为既对比又统一的亮灰色快,也形成了主体静物所处的空间。从画面的层次来看,作者清晰地将背景分为两个层次,主体部分是整个画面对比最为鲜明的地方,既有最暗的瓶子和茄子,也有最亮的白色瓷盘,和纯度较高的西红柿和南瓜等物体。正是作者清晰明确的认识,使这幅习作的色块节奏感较强且层次分明,从而达到了色彩练习的目的。当然,这幅习作也存在一些空间和色度方面的问题,如放在白色瓷盘内的南瓜,本处在后面,但是由于纯度和明度过高显得有些“喧宾夺主”,另外,在构图上可以考虑再小一些,以避免画面有些拥堵的感觉。

三、培养学生速写能力的概念和能力

速写是许多考生出现最不稳定的科目。首要原因是考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素描和色彩的练习之中;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考场的特殊环境和时间相对较短,导致了考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得到正常发挥。这也恰好说明速写是容易拉开考生成绩的关键科目。

图3是一幅学生的速写习作。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能够在比例得当的前提下,将人物站立姿势的重心找到,并通过果断地用简练的线条将其动态特点表现出来。和许多重心失衡的速写相比,虽然作者在刻画举起的右臂和右脚的透视时出现了局部问题,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整体造型的概括和把握,因此仍不失为一幅好的速写。由此可以看出,造型的生动性与概括能力,是速写考试的目的及评判的基本标准。

从上述习作的分析来看,素描的深入塑造能力、色彩的色块把握能力及速写的整体概括能力,成为衡量考生造型能力的三个不同方面。而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刻苦地练习固然重要,但是目标明确与合理地分配各个考试科目的学习时间,显然是取胜的必要前提。最后需要指出,“专业化”的美术辅导需要强调综合性的评价,要注意在评价方式上的自评、同学评价为主,辅导老师则尽可能地以作品为例进行引导,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使他们的绘画兴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篇20:美术作品与设计作品比较分析论文

1.1美术作品的特性

美术是艺术创作领域中的一项内容。在艺术领域的初期阶段,文学创作,音乐舞蹈都可以算是美术中的重要部分,直到后来才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变成具体而独立的艺术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美术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扩充,与此同时,其内涵也在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影响之下,美术的概念又朝着造型与视觉艺术方面发展,将美术分为了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两大块。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美术的概念虽然一直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变化,但是它传递艺术思想内涵、表现艺术形象的特质是始终如一的。美术创作者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经过复杂严谨的美术创作过程,将物质化的社会状态以奇妙的艺术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现实的社会生活,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升华人们的情感世界。美术作品是美术工作者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成果,表现出了它自身独有的艺术性和精神性。

1.2设计作品的特性

为了满足美化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设计,这一迎合人类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行为活动便油然而生了。设计不仅仅局限在对物体外形的美化,而是目的明确的、能满足人类情感要求和实现功能需要的艺术行为。人们改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沟通的方式之一就是设计作品,通过点线面等的抽象形式,把设计工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这是一种目的性明确的、可以满足人们物质与情感生活的艺术化行为。

设计作品,是借助艺术表达形式,把日常社会生活方式具体化的艺术行为成果,是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勾画,使得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人们对艺术生活化的追求。

2 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的区别

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都是艺术工作者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的艺术成果。设计是一种造型的创造,而美术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造型的艺术。两者都是人们追求自由与解放的表达形式,只是在创作方式上存在差异。美术作品是跳出物质现实与功名利禄的约束来追求解放,而设计作品是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实现人类情感需求的艺术成果,在精神上追求真正的自由。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都有自身的特性,在表现作品的属性上有着一定的区别:

2.1两者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美术作品是展现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是比较纯粹的精神产物。而设计作品是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前提下,体现人与社会环境的联系,虽然也是创作者的精神产物,但是着重体现的还是物质的实用特性。实际情况下,设计者在设计一个产品时,除了要体现产品的实用性,还必须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另一种程度上,融合了美术与设计的属性,使得两者相互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2.2功能上的差异性

美术作品体现的审美、认识和教育作用,是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相对独立的;而设计作品体现的精神性与象征性必须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不可独立。

3 评价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的标准

3.1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由于美术作品是美术工作者的精神产物,以追求自由为目的,没有通用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所以评价结果是因人而异,显得非常主观。但也不是说评价标准不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根据各阶层的利益来作为评价标准的依据,体现出的是多样化的标准体系,使得人们对其感觉片面与模糊。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欣赏与人生不同民族与个人的艺术风格之后,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评判的标准。

3.2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

拥有完整的设计评价体系和合理的指导思想,是设计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包括了诸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行业领域。不同的设计领域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独立的自身特点,所以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要注重各个行业领域的紧密性与行业规律,以及设计的现实因素的影响。

4 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与设计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人们与自然进行情感交流的表达方式,是人类增强审美意识的重要艺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美术已经渗入了设计当中,两者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融合,不断转化,相辅相成。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肯定两者的融合程度,也要分清两者的特性,让美术和设计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最大的功效,共同促进人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和平,李亚兰.试论美术作品与设计作品的比较与评价[J].艺术与设计,2010

[2]涂元生.高校色彩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0

相关专题 作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