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兰州散文

lsjSHAWNS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sjSHAWNS5”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再游兰州散文(共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再游兰州散文

再游兰州散文

有人喜欢去陌生的地方旅游,我却独好故地重游。在我眼里,故地是久未逢面的旧友,如有机会当去一望,看看它今日的风采。乘来兰学习之机,正可了此心愿。四月下旬的兰州街道已是郁郁葱葱,花香扑鼻,这里的春天要比家乡来得早些。

来兰州的第一心愿是去品尝时常想起的羊杂碎。夜八时,一路步行,途径繁华的张掖路步行街和永昌路夜市,来到人潮拥挤的正宁路美食一条街。饥肠辘辘,不如先来几支羊肉烤串。稍解饥饿后,方开始今夜的“主打戏”。寻得一摊处,点一碗带汤的羊杂细细品味,汤中参杂各种肉食,不甚知其名,只觉得比食用纯正的羊肉泡更为过瘾。邻座的食客则是地道的美食家,他点了不带肝子的干拌羊杂,要了大壶啤酒,一口肉,一杯啤酒,这是典型的西北人的豪爽吃法,让我这个看者都觉得惬意。

来兰的第二件事该是去看黄河。看黄河的绝佳地要数中山桥,这里将青山、铁桥、河水、轮船、游人、高楼融洽的结为一体,似一副兼具现代感的山水画。曾有知名的文人评价此处颇具江南气息,我这小百姓也觉得甚妙。这里确实是散心赏景的好去处,看着黄河水从桥下悠悠东去,就也像带走了你的无尽烦恼。走在桥上,凉风习习吹来,头脑倍感清醒。不管你是站在桥北、桥中,还是桥南,从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一副绝佳的美景。如果是在夜里,霓虹灯光的点缀会让景致更添几分妩媚,令人迟迟不忍离去。

其实,最想去看看的还是西固城。那里曾是我上学的地方,留有我彷徨、幼稚的身影,我想我是看过去的自己去了,所以不惧路有多长,行进中有多煎熬。所乘车辆驶入西固域内,马路中央宽阔的隔离带花园进入视线,其内雪松成荫,苍翠欲滴,有游人正靠在绿色掩映下的竹椅上歇息,尽显静逸之美。下车步入市区,昔日杂乱的小摊点不复存在,西固城已一改旧颜,建设规整有序,干净的步行街和巍耸的高楼令人侧目。我仿佛看见人群中另一个我,脸庞青涩,若有迷茫,时而东张西望,时而低头前行。就这样一路边走边看,路过母校,静静的走进去,校园建筑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现在的样子才显得有一点高校的影子。那位院长还是有魄力的,他用十余年的时间成就了这所学校,也成就了他自己。他或许就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让我们师学有样。西固的最后一游当以去西固公园告终。虽是这么亲切的称呼,却再也寻不得当年公园的影子,有的只是雄浑的古建筑大门,上面写有烫金大字“金城公园”,走进去,里面已是天翻地覆,没有了从前的一点模样。不免让人感叹:真是人非物也非啊,活着就该好好珍惜每一时刻。

每次来兰州,去西北书城是少不了的。四月二十三日正逢世界读书日,商家八折售书,书城内人流较往常大增。我深知自己读不了名人传记,也读不了名家小说,便径直乘扶梯到五楼文学区。一本名为《中国最美散文》的书映入眼帘,此书这样向读者推介,“本书关注散文之美,将那些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之美、影响人生的智慧之美、不拘一格的结构之美、字字珠玑的语言之美的优秀之作荟萃于一书。各展异彩,争奇斗艳。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给读者以唯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在叩击心灵的同时提升受众的审美能力和人生品味。”这段文字本身言语优美,显尽笔者高雅情趣和深厚笔墨。直觉告诉我,这本书是为自己准备的,只剩了了几本,就买下一本吧。印象中自己曾买过类似书名的书,名似为《某某年中国最佳励志故事》,这可能是同一出版社出的姊妹版。

出了书城,时间约下午四时,突然萌生登白塔山的念头。为了轻装上山,于中山桥北一背山面水的旅馆定下房间,解下外套,放下提包,兴然出发。出馆十余步就到山下,或是周末原因,登山者人数较众。在林间拾阶而上,也不觉得累。山上所建寺庙多为明清建筑,规模也算庞大,有信奉男女虔诚跪拜,我这个无宗教信仰的人只能随便看看了。行至法雨寺旁,有一牌坊引人注意,正面题写“风林香袅”,背面题写“秀映三台”,字迹规正、秀丽、饱满,题写者为清代乾隆时期皋兰县举人、云南浪穹县知县李存中。遥想,李存中在古代万千仕宦中或如水滴入海,难寻其踪,但从读书人的角度来说,能科考为举,任一方知县,足慰平生。看了牌坊,再登山顶,一览金城,全城楼宇,蜿蜒黄河尽收眼底,风景壮美怡人;远望,南山之南,还有山。

次日清晨,和煦阳光照进屋内,洒在小小书桌上,窗外汽车驶过的隆隆声也不觉得吵杂,于是便拿出新买的书籍轻读两篇散文,我想闹中取静就是这样吧。之后游走了盐场堡和东部市场,时间已到下午三时,时间所限,我的行程也要结束了。兰州一游,简单的一游最好,不要贪恋这里的繁华与喧嚣,最终,我们还是要过自己的生活,所以下午还在兰州,晚上便回到了静宁。

篇2:再游天柱山散文

再游天柱山散文

去游天柱山已经两次了,十六年前去过一次,八年前去过一次,这次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和完成公司的使命,一行八人又一次踏上天柱山之旅。

起了个大清早,但为了等齐所有人,还是到了八点钟才出发,车子在高速路上快速行驶,早晨的阳光通过车窗照在脸上和身上,有些热燥燥的感觉,路边的风景一幕一幕地从眼前掠过,远处的群山在淡淡地薄雾中若隐若现,虚无飘缈,心灵在翠F的群山中翱翔,虽然对这次旅游美景是胸有成竹,毫无悬念,但还是把它当成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吧。

下了高速又行驶了十八公里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到了山脚下停车场,前两次是从南门上的,这次我们选择了从东门上山。

因为前两次上山都是跟随别人匆匆而过,只是对这个景区的路线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次做为导游还是有些生疏,但信心还是十足的。

第一段我们选择了索道,一到进索道区,我就感受到了现在人们高涨的旅游热情,这么炎热的天气都没能减弱人们爬山的热情,有本省的,有外省的,操着不同的口音边排队边聊天。排队的感觉在旅游中是最受煎熬的,长龙似的队伍慢慢蠕动,索道站内通风不是很好,各种汗味混合在一起,冲击着人们的嗅觉,人头攒动,两分钟才可移动一步,等了近四十分钟,才上了索道。

索道上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凉风习习,有点小鸟在山中飞翔的感觉。儿子说这是游戏里开飞机的真实体验,比公园里开假飞机开心多了,因为下面有许多真实的美景。

我们开始登山了,高高的林荫把阳光遮得几乎严严实实,只有点点碎碎的阳光通过林荫的缝隙落在地上,所以登山过程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热,四位孩子像出笼小鸟,一下子把我们丢得老远。没有赶时间的匆忙和导游的催促便轻松多了,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歇一会儿,一边欣赏迷人的风景,一边拍照,清凉的山风会把登山的.汗水吹干,减轻了登山的的疲劳,一路清澈的山泉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清凉,热了,在一小潭山泉边洗洗手、洗洗脸,凉彻心田。

游人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位父亲让三四岁的女儿骑在自己肩上,汗水早己浸湿衣服,可小女孩一脸的开心,两条腿在父亲的胸前舒适地晃悠着,俨然有一种骑在马背上快感;一位老太太在石凳上歇息,老先生喊着老太太:“乖,过来让我给你在这儿拍个照,再摆个POS!”“这儿景点我不想拍,还是到下一个景点再拍吧”老太太答道,老两口对话的温馨在我心里回荡了好久……

天柱山有名的神秘谷,有花岗岩洞第一秘府的美称,54个石洞宛若一座天然空调,洞洞幽深宁静,没有平常空调间的不透气和沉闷,让人从头到脚的每一个毛孔感受到从未有过清凉,经过了逍遥宫、天宫、地宫、龙宫、迷宫等许多地下宫殿,好像与世隔绝了一段时间,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能将一块又大又平的圆石变成一个洞顶,将许多不同寻常的巨石堆砌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石洞。

大自然精心设计,用石头和山峰为我们勾勒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物体,像大象、像鹦鹉、像虎头、像猪头、像狮子、像美女、像仙桃、像土豆发芽……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让人如入仙境,又如画中。虽然许多景点都曾相识,但仍喜爱,一个美丽的景区就如同一本好书,读它千遍也不厌倦,每读一遍都会品味出新的内容。通过这次旅游,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不辞劳苦地多次登上黄山去欣赏美景。

主峰天柱峰像一个巨人,矗立在群山之间,又如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害羞女子,在雾中若隐若现,在你准备拍照时,她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你休息时,她又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上山时想着一定是上山难而下山容易,事实并非如此,下了一段路,突然感觉比上山的感觉糟糕多了,多次爬山经历证明上山容易下山难。膝关节好像也不听使唤,两腿震得酸痛,好不容易到了炼丹湖沿湖边走了一圈才得己让腿缓和了一下。炼丹湖是一个位于半山腰的一个湖,传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湖面依偎在美丽如画的石峰脚下,山水相映,美妙绝伦。

一路拾级而下,遇见一对老夫妇,双双拄着拐棍,向我们打听此地离炼丹湖有多远,看着夫妇艰难吃力地上着台阶,我们不禁替他们捏一把汗,老夫妇说他们能上多远就上多远,上不动了就回头,看着他们那么不怕苦,不禁为自己害怕爬山而汗。

下午三点钟,我们坐着索道下山了,几乎是一瘸一跛地走向了车。满身的疲倦,虽有些饿了,但热得一点也不想吃东西了,只想赶快回家洗个澡在房间好好凉快一下,再好好吃顿饭。

篇3:再游西山散文

再游西山散文

束河,深秋,霜降后的第一个周日。得闲,一早便携夫人再游西山。

前个周日,游了一次。游时,见满眼的天然生态,自然山野,十分兴奋,当时便想,一定好好写篇游感。没想到,回后,公务在身身不由己,忙于杂事就耽误了。游感虽然没写,但游兴未减,故,一得闲,便首先想到再选另一个山头游游。

于是,早上10时许,又背着上次的行头——单反、吊床、小播放机、水杯、夫人的一件披衣、几条围巾,从所住的十合会馆出发。

我们所在的会馆,在束河古镇的北边,位置特好,出门往右,离四方街仅4分钟路程,出门往左,两步便到古镇唯一的公园——九鼎龙潭。而公园就正在西山脚下,十分清幽。上次,我们是从会馆背后小路上山,故,野味特浓,几乎无人走。这次,我和夫人按上次归来后的预谋是游紧靠会馆边的这座山丘。因为,我们站在会馆阳台上,经常看见有游客在此山游玩,甚是悠闲,故心仪已久。

其实,好方便,我们走到相邻的小巷口,见路边有条绿树掩映的小路似乎可以上山,就顺此小路走了五六步便开始登山了。前几步山路不成形,是些乱石,且较陡,不过,也正好,左脚一离开古镇的青石,右脚一下就有了登山的感觉,真是难得!爬了两三分钟的乱石路,一回望,顿感欣喜,透过密密的山林树枝,看见平日常走的那条石板路及路边的商铺就在脚下,既亲近,又遥隔,心中顿有身处深山,眼观闹市的稀奇感觉。心中暗自遗憾:这么近,这么方便,此前为啥就没有来此走走。边想,边举起相机给身后的夫人照了一张,按键回看:还真有在深山老林跋行的味道。

继续上行,路渐宽。几棵枯树或立或横,光光的,十分苍老,又十分干净,一点不显衰腐,就像一个精干的老头,惹人喜爱。见此,夫人自然十分爱怜地靠在这老人的身旁咔了一张,并惊叹:这树好光滑,肯定是很多人经常抚摸的结果。

再往上,来到一块不大的空地,稍息。回望古镇,寻我们栖息的会馆,一片青瓦飞檐之中,一面黄墙、一个红木搭建的阳台,分外抢眼,再细看,连接新老两个院子的小木桥也清晰可见。平日身居其中,不觉新奇,跳身远望,则更升一番好感。

再往上,初看无路,再细看,见丛林中有条被杂草遮掩的小径,拂开几丛枝桠,试探过去,眼前一亮:山顶四周树间,悬挂了一圈五彩的经幡,中间一块很小的草坪边上,有个用石头垒砌的神龛,中间立了一个貌似关公或孙膑的圣像,神龛前还竖着几支余香。因此前在九鼎龙潭边的三圣宫里见过与观音、龙王并坐的`孙膑塑像,故猜此神或许就是纳西人最崇拜的皮匠祖师爷孙膑。观此,顿生敬畏之心。于是,更放低脚步,放轻呼吸,端端正正地端起相机留下一张纪念,且不敢多拍,怕有所冒犯。

轻轻别过神龛,脚下是一片淡红色的净草约一尺见深,猛抬眼,远远地,见夫人身披金黄的秋阳、脚淹浅红的草海,身旁还站了一棵笔直的松树,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我立即举起相机,一阵猛拍。然后,还觉不够,又叫夫人迎着暖暖的秋阳缓缓走来,在镜头中留下一串自然的步态。

此时,我们都稍觉有点累了,便想拿出吊床找个地方小憩。夫人急忙轻声阻止:看这模样,这里或许是当地人心中的神山,我们不能随便拴挂的。于是,我们便继续朝前寻地休息。

拨开树丛,穿过一片树林,眼前再次一亮,哇!一条土路横在眼前,那不就是我们上次游山走过的路么?!人啊,也真怪,就走过一次的路,再次相见,也像老友重逢般喜悦。既然走上熟悉的老路,和夫人一议,便决定选走上次没走过的方向下山,这也是人常有的喜新心态。

顺着老路,朝前走,远远地,看见了上次攀过的小山包,遥望那小山顶上的那块嶙峋朝天的奇石,眼前一下漂浮出上次夫人在那山顶上仰面蓝天、挥手拂云、裙衫迎风飘舞的倩影,更是倍加亲近。

依依怀情地从小山包脚下走过,便是上次没过的路段。数十米之外的右侧路旁,便立有另一个模样相近的小山,与先前那个山丘若兄妹般前后相望,只是略低。

夫人不顾劳顿,执意要爬上山顶,我猜,她也许是想再来一次头顶蓝天白云的纵情旋转,便在半山腰停下,做好抓拍的准备。有点出乎意外,这次,夫人没有站在小山顶上旋转,而是静静坐下。我举起相机仰望。剪影的幕布上没有上次那样的蓝天白云,也没有上次那样的微风吹拂。正遗憾着,忽然间,薄薄的云层一下闪开,分路各奔一处,就像奥运会场上一个白衣少女的大型方队,一阵迅跑之后,一下露出蓝蓝的天幕,各自组成妖娆多姿的朵朵白云。其重组之快,重组之美,令人惊叹!我精神为之一振,啪、啪、啪,又拍了一组不同坐姿的倩影。虽依然不见上次的款款风飘,却多了几分身段变幻的妩媚。同时,夫人悠闲在上,坐了半天,邀我上去观景,我站在山腰,仰拍多时,一直坚守岗位,各得其乐。我还多一个收获,透过镜头发觉夫人身后的远山也有经幡在蓝天白云间轻舞,于是,随便就为下次出游定下了一个好去处。

拍摄尽兴后,慢慢下山,我伸手在背包里拧开播放机,没有选曲,让其随机播放,也巧,一阵美妙的天籁般的音乐轻轻飘出,配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和飘飘欲仙的情丝,十分谐调、惬意。

正踏着仙乐,飘然下山,忽见路边坡下,一匹白马在悠悠踏青寻草,神情自若,旁若无人。夫人见状,好不欣喜,急忙寻路走进白马,那白马也十分善解人意,朝着夫人缓步相迎,我急忙举起相机,啪、啪、啪,又是一阵狂拍。我好想也能与白马合影,但,重任在肩,不敢玩忽职守。只好,与白马挥手而别。事后,夫人把此次踏秋的照片随意选了几张传给闺蜜,闺蜜回信:怎么不见帅哥?夫人笑应:见了帅哥,还能见到我的照片吗?此为实话。

此后随路转过一个小弯,见路上立有几个画板,一个小伙子坐在画板前低头玩手机。我扫了一眼画板及装画板的背包,便问:小伙子,你们是美院的大学生吧?小伙抬头憨憨的一笑,是的。又问:你们还有3个呢?答:他们吃饭去了。你们是哪里人。答:我们是湖南的,下面还有几个也是我们一起的。边聊,边套近乎,边示意夫人坐在画板前作写生状。夫人自然心领神会,就像模像样地秀了一回画家。

秀毕,便向那大学生谢了一声,转身的一瞬,脑海里突然升起一种羡慕:其实,束河这样的美景,更适合这样的学生。我们足够悠闲、足够情趣,但,相比来此写生的学生,我们又似乎少了一点什么……

边这么思绪飘浮,边不觉已到山脚。发现上山的大路口原来是在九鼎龙潭的北边,距我们所在的会馆也不过三四百米。四五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分坐在相隔不远的路边,各自面对画板或画板背后的美景,沐着暖暖的秋阳和柔柔的秋风,潜心作画,心无旁骛。

见得此番景象,我那饱经风浪的脑海又顿生一种迷惑:这些来自一个地方的男生、女生,为何不可友情搭配在一个地方写生呢?学业与情趣相融不更好么?

篇4:游兰州作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的特色小吃可真是数不胜数。北京的烤鸭皮脆肉嫩,云南的过桥米线顺滑爽口,黄桥的烧饼又酥又脆……其中,香浓四溢的兰州拉面,最让我流连忘返。

这不,我又缠着妈妈,带我去吃我梦寐以求的兰州拉面了。

来到面馆,只见本来就不大的'小店,已是座无虚席。锅台上,只能透过腾腾热汽,模模糊糊地看到穿着回族服装的厨子,辛勤地忙碌着。

我找了一个靠锅台的座位,坐下来,仔细观察着厨子做面的过程:他将发酵的面团,摘成几小块,飞快地搓成粗条,那粗条活像一根打狗棒,不时冒着小泡泡。厨子麻利地将面条重合后,使劲地拉长,再重合,如此重复,笨重的粗条,眨眼间,就完成了它的“整容手术”,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拉面。

厨子将拉好的面条,倒进备好的配汤锅中,面条于是又在沸汤中悠然自得地玩起了“花样泳”,只是它技术不精,回回都被呛水,汤里就不时涌动着一串又一串的泡泡。

终于,五分钟的光景,厨子掀开锅盖,发现面条熟透后,他先在碗中舀一大勺的油亮的面条,然后用漏勺捞出制作精巧的面条,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就可以上桌了。

只见细滑黄亮的面条上,“躺”着几片棕色的薄牛肉片,翠绿的葱花如同颗颗钻石,零零星星地点缀其间,精美得好似一件艺术品。光是看着,就令我垂涎三尺。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挟起一大筷子面条,直往嘴里塞,我还没细嚼几口呢,面条就已经像一条小鱼般地滑入我的腹中,成了我的盘中餐。接着,我夹起一片牛肉片,再往面汤里蘸了点汤,就着几根面条,细嚼起来。嗯,拉面煞是好吃,外滑内筋,很有嚼头!而且面条也完全被面汤入了味,香浓四溢,我好像感觉到舌苔上的味蕾也跳起了芭蕾,顺滑爽口,再配上细嫩的牛肉片,真是鲜美无比,使人心旷神怡。有时,我会吃到切得细细的葱花,脆生生的。面条的筋道十足,面汤的香浓爽口。牛肉片的鲜美无比,葱花的清香四溢,一下子溢满了我的口腔,让我回味无穷。

直到面汤被我一扫而光,吃得满嘴是有,我才腆着鼓鼓的肚子,打一声饱嗝,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我爱兰州拉面,爱它筋道的面条、爽口的面汤、独特的风味;爱创造它的辛勤的劳动人民;更爱我国多样的民族美食文化!

篇5:再游兵山散文

再游兵山散文

今天女儿和两个侄子约我爬山,我们准备好了行囊,开始爬山,这山我每天都爬两次,觉得没有什么好看的,可是我还不能少了他们三个孩子的雅兴。

刚刚沿着公路走了一段,两侧是桃林,花正当时,各种颜色,让人目不暇接,穿梭在桃林里,沿着落英缤纷的花瓣铺就的路,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历史遗址——点将台,当年金兀术带兵进攻中原灭北宋,曾调集全国兵马在此演练,因而得名调兵山。只见我的二侄,很稳健地走到了点将台上,他告诉比他大几天的哥哥到下面去,我和女儿不知这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在旁边看着,这时二侄在点将台上大声喊着:“金成立。”

下面的大侄喊道:“末将在。”

“今派你带十万人马,从中路进攻中原,不得有半点疏忽,这次出兵只许胜不能败,否则拿你项上人头试问!”

“末将听令!”

我眺望远方,仿佛杀声四起,一路浓烟滚滚,战马在嘶叫,士兵在拼杀,旗幡抖动,黄尘飞扬,已经不见天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在替大侄子担心……这时,女儿一声:“妈妈,我们要登最高峰。”我的思路被拽了回来,急忙应了一声“好!”

我们穿过了沟沟坎坎,几个人边走边欣赏着风景,丁香已经绽放了很大的叶子,花苞正在酝酿着,不知是和谁有约?桃花分期分批地开放着,怕游人寂寞,他们时而这边的开放,时而那边的打苞,那粉红粉红的花苞,好似故意在红墨水中扎个猛子才出来的;空中的小鸟在头上盘旋,他们不忍心落在树枝上,怕自己的动作弄疼了花瓣,时而在没有绿意的槐树上憩息片刻。偶尔几颗迎春花夹杂在中间,更增添了生机,那迎春花黄得比金子还软,四个花瓣挤在一起,花密密麻麻的穿在树枝上,她可不象桃花那么易落,即使落也是整个花都飘下去,她们可舍不得分开啊!

正在说笑间我们来到了最高峰的山脚下,这座山峰很高,俗称砬子山,我平时很少爬山去的,从山脚到山顶一共有六百多个台阶,而且蜿蜒的像一条巨龙,从下向往上望,就是巨龙在沿着陡峭的悬崖舞动着身姿向上爬,龙头在上,龙尾在山脚下,台阶与台阶之间直立,距离也很大。一声令下我们出发了,女儿告诉两个小弟弟要注意安全,别急,累了可以歇歇,还没等嘱咐完,两个侄子就离我和女儿很远了。我和女儿也紧跟着,台阶走了一半的时候觉得累了,女儿说我们歇一歇,可是又怕两个侄子遇到什么事,我说坚持吧!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来到了峰顶,峰顶上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些人。我打了一个寒战,女儿说:“高处不胜寒啊!”这是两个侄子却没了动静,我看看他两个,别人说话声音很大时,他还用眼睛看看人家,我问什么意思?其中的哥哥说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哦,原来他俩在这等着呢。这山峰可将调兵山市的全貌尽收眼底。

这时哥哥说话了,“看,远处高楼林立,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车辆穿梭来往,几个特有的建筑矸石山,就是几大矿的象征,煤城调兵山就是一幅和谐的画面呈现在有着面前。”

他的话语刚落,另一个侄子就说话了,“现在的调兵山是很富裕,哥哥你知道吗?我们是在吃子孙的饭,煤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采煤就会造成地面的下陷,现在都出现了几个蓄水区,那水如天上来的一样,蓄水区正在逐渐的扩大,我担心几年或几十年以后,你看那远处的象湖一样的地方就是新出现的'蓄水区域,明天我们是否有居住的地方?”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望,果真让人惊讶!女儿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赞同小弟的意见。和谐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应该引起关注了。家乡如何发展就靠我们这一代了!”

下了砬子山,就看到了明月禅寺,寺院兴建于春,占地面积约3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设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斋堂、五观堂、念佛堂等。这古寺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寺院内外植有数十种松柏、枫树、核桃、紫丁香、红黄刺梅、水腊、桧柏、红玫瑰、红瑞木等。进入寺院到处洋溢着庄严、清静、林木苍郁、文雅祥和、秩序井然,具有典型北方皇家园林风格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明月禅寺金碧辉煌、圣殿庄严、建筑宏伟、气派壮观、景色优美、四面环山、香烟缭绕、钟声悠悠,真是“法雨润禅林,殿宇示轩昂,柏翠松高洁,般若好道场。”明月禅寺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湖,就像佛家的背后一颗善良的心。几个孩子对于佛还不是了解很多,所以就只是看热闹了,看放生的人将鱼放在放生池中,看一些外地的游客拜佛,上香。还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打坐却让三个孩子蠢蠢欲动,每个人都想试试什么感觉,我说那是有时间限制的,中途不可退缩,坐在那里要静心,不要亵渎佛教。也许是好奇心太强了,我说你们就来一个小时的吧。他们都坐在了上面,这时我随着游人到处转了转。一个小时我觉得很快,等回来接他们三个时,个个表情复杂,谈论着各自的感受,感悟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离开了明月禅寺,中午已过,孩子们还要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远远地就看见高大的纪念碑耸立在松柏之间,碑上面的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个侄子到这里后,先是在碑前默哀三分钟,之后环绕纪念碑走一圈,看看碑文,都默默无语了,女儿问怎么不说话了?其中的小侄子说:“感觉庄严,肃穆,崇敬,震撼。”女儿接着说:“现在的生活很好,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但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社会,还要孝敬父母,孝敬我们的老人。”我望着两个侄子都低下了头,眼圈有些发红,我急忙说,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愿你们做个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人。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往山下走,这时女儿提议,到长廊里看日落,几个人都赞同。

我们飞快的来到了长廊里,也有些累了,坐在长廊里,感觉很舒服,两个侄子还躺在了长廊的长座上,这时,女儿喊:“快起来,太阳就要落山了,长廊接落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望着那圆圆的,已经没有多少光辉的落日,树的影子长了,被树叶弄碎的斜阳洒了一地,花抹在斜阳的余光中,我们的影子被拉长了,空中的鸟叫着,闹着,长廊被斜阳笼罩着,被夕阳抹上了粉红色,孩子们的笑意成了粉红色。渐渐地还有一半被照着,这时的斜阳也依依不舍,慢慢地剩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夕阳落下了,我们都沉浸在这壮举之中,一曲“打靶归来”口琴曲响起了,是女儿送来的心声。

我们有些眷恋下山了。三个孩子在说着他们的快乐了,我说我天天爬山,怎么没看到这么好的景呢?小侄子说:“姑姑,你每天想的是锻炼,不是赏风景,还有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一句话我诧异了。

篇6:再游世博散文

再游世博散文

我和妈妈再一次去了世博,这次我参观了沙特阿拉伯馆、摩洛歌馆、土库曼斯坦馆、以色列馆、城市地球馆和公众参与馆

最主要的是沙特阿拉伯馆,沙特馆从远处看,象一艘月亮船。为了看沙特馆,我整整排了六个小时的队。沙特阿拉拍的`意思是幸福的沙漠,这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沙特馆里有个三维影院,影院里的屏幕象个大锅盖把我罩在中间,正播放着展示沙特阿拉伯风景的立体电影。然后我们又去了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在沙特馆的屋顶,种了了许多棕榈树,可漂亮啦。最后我们还去了沙特馆的人民广场,广场中央有个小喷泉。水在沙特阿拉伯是很稀有的,所以他们的海水淡化技术是很先进的。

出了沙特馆我们又去了城市地球馆。城市地球馆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灾难,如水灾、火灾、旱灾等各种各样的灾难。地球环境是越来越恶劣,看来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家园……

篇7:兰州之行散文

兰州之行散文

8月31日,夜幕即将降临在重庆江北机场的上空。我们一家在机场的5号登机口候机。

7时10分,我们一家登上从重庆飞往兰州的南海航空客机。心情有些激动,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之前只是在家乡的天空看见过如小鸟一样的飞机从头顶上飞过。那时,只要听到飞机的声音,就情不自禁的将头抬起,循着飞机的嗡嗡声去收寻飞机的踪迹。遇到有云的天气,似乎有些遗憾。如果天空万里无云,飞机的身影就会被一群孩子的目光锁住,然后都仰起头,目光随着飞机游动,直到它消失在山巅,目光极不情愿的.收回。那时候,不仅小孩如此,大人更加兴奋。因为许多关于飞机的故事靠他们来诠释――也许他们也真的见过――我在懂事后才知道的。在小孩的眼里,有些大人似乎是“飞机通”,那时候,对于坐飞机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在小孩的心中有许许多多的疑惑:飞机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也有鸟儿一样的翅膀,要不怎么会飞呢?飞得那么高,怎么找到目的的?等等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在小孩的心中搁置着。

空姐甜甜的声音拉回了我的思绪:“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旅客系好安全带。”我也系好了安全带,等待飞机起飞。之前听坐过飞机的人讲过,飞机的起飞会给人失重的感觉。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事实也真如此,不过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而已。

我坐机窗边,透过窗口,俯瞰着大地,大地就在我的脚下,飞机不断的上升,大地上的一切在逐渐变小,人在变小,车在变小,房屋在变小,山也在变小,最后便被云雾遮住。我们在天空中失去了方向,只知道身在飞机,不知道具体的位置。有时候,空姐会及时提醒:飞机遇到气流,有些抖动,请大家不要惊慌。大多时间,飞机都很平稳的。不知不觉中,我就进入梦乡。

“马上就要到兰州了,请旅客们不要解开安全带,等到飞机停稳后才解开。”空姐的声音将我从梦中拉了回来。

我们下飞机的时候,夜早已降临。下了飞机,又上了从机场开往兰州的客车。一路上,我从天光中看到的只是黄土高原的轮廓,朦胧的远山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的山和我的家乡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山秀气多了。因为朦胧,我在猜想,这里的景象又如何呢,是不是如矛盾在《白杨礼赞》所云: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呢。我在不停的猜测着,脑海里收寻着关于黄土高原的梦。

我们乘坐的车开到兰州大学本部。下了车,便去寻觅住处,可是怎么也找不着,问了的哥,才知道我们下车的地方是市中心,这一带的宾馆很紧张.后来,我们终于找到一家足疗中心住下.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我终于明白了“漂泊”的真谛。

篇8: 兰州印象散文

兰州印象散文

即便在梦里都从没把自己和兰州联系在一起,猛然间却发现兰州已经在眼前。

出了车站的站台,抬眼见几座10多、20层的高楼偎在站前的广场和马路边,下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三月的兰州基本无风,人流适中,想象里兰州拉面馆的人物并没有迎面扑来,仍然是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人们,一样的春天,一样的和风。只是空气里的水分少了许多,在先见的一路上土土秃秃而绵延的山包,在后来的下榻中用过的毛巾3小时就脆干脆干的房间,充分证明了我的这分感觉。

一路上扎眼的横无际涯的黄土,一路上铺面的连绵不断的“黄”山,一路上零零星星、三三两两散落于山坡、山谷、山洼间土黄而低矮的或民房或村庄,间或偶见一星点的溪水或山泉,使得我不敢相信眼前的叫做兰州的金城:抬头是兰兰的天,举目是依稀的青山――早春的绿,主体依然是孕育一冬的墨青,我对她从前的一无所知,倏然消散。

匆匆而来,没有一丁点的准备――哪怕看上几眼地图,搜罗几份有关的风土人情都没时间,就这样置身于如意形状的甘肃大地,黄河一般蜿蜒悠长的兰州金城,没有陌生感;似曾相识,油然翩至。

一辆的士招手即来,我们向西行驶约莫10多分钟,南望是触手可及的悠悠长长的山峦。路两边稀疏的树干紧挨着房屋,没有什么绿芽,也基本没有分隔的人行道,街面倒算洁净;待车子北拐来,高楼渐次多了,交叉的路口也渐次宽敞。

后来才知道,已经接近了兰州的中心,市府和省人大就在不远的北边的黄河南岸;后来也才慢慢亲身的体验到兰州顺河而筑的东西的长和傍河而建的南北的狭,土地资源对于金城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再后来,便听说了兰州的“河北”和“桥南”的由来,“河北”的促狭,“桥南”的相对阔绰又是我在行将离开这座长而高的金城的前一天才亲眼所见了。

放下背上的行囊,稍稍洗却旅途的疲惫,粗粗打理心绪的灵动,我们又匆匆奔波在皋兰山麓的兰州城里。出门就见到一块绿地,坪上的草,黄黄的,得留心仔细的瞅,方能见几丝微细的嫩绿怯怯的藏于其间;绿地不大,也就大概四五百平的样子,周边是北去东往、车流不息的马路,三两不一的或年轻或年长的10多人,散围在绿地的四边;一个浇水的工人正扬起翻飞的水帘,午后的阳光透过水波的折射,泛起彩色的水花溅润了我对视的双眼。这一刻,我其实并没意识到,那片绿地竟是我来到这座陇西走廊腹地的金城,在工作和休息场所之间唯一的绿地。

越过出租车窗的玻璃,2边的楼房如幻灯片般快速的变换,没来得及在心扉里停留,便从眼睛里溜走。无暇感受兰州城的异域风情,此行虽也是旅程,但工作才是目的,才是此行的重中之重。只是我身之深处的一颗灵心,仍然在一意找寻真与美的风景。

出租车向北、向东拐了2个弯,行了大约6、7分钟,前面出现一个大的转盘,转行道宽而整洁,环绕的是鳞次栉比的7、8座高高耸立的外装修气宇轩昂的楼群,也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兰州不多见的广场之一――红星广场。再北拐,下午4点的光景,我们一行三人到达了目的地:金昌北路亚太大厦。

时间飞快,在第一次的见面寒暄后,并没做什么事,傍晚便如约而至。这里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同仁基本都是总部派驻的,不习惯兰州的本土饮食和习俗,牛羊肉和辣味和面食是不怎么吃的。

走出办公室,已经是下午18:30左右了,但兰州的天依然亮堂,抬眼望天,我不禁一愣:兰兰的天空遗留下夕阳的余晖,竟然是碧蓝碧蓝的,如一块好大的幕布。这在我的心里远远超越了预期,而皋兰山土生土长的同事告诉我,近年政府特别注重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引黄河水上南北的山麓,大面积植树植被,防风护沙,使得这片金城洁净许多。而在甘南大片的土地上,碧蓝碧蓝,一碧如洗是天地间的主旋律。

在我多达一周多的兰州之行旅程里,2次的邂逅黄河以及后来的数天所见印证了同事的述说,也彻底改变了我对金城的认识。因为城市的东西狭长和穿城而过的黄河的南北分隔,这里的城市公交线路也依河穿行,有桥才越桥逆转,票价大都1元钱,车多,座多,不挤,市民多闲暇从容;黄河两岸的观光带,绿化带集中而大度,吸引了无数的外来旅客和自己的市民。

我到兰州的前一天,正赶上上游(就是青海省了)开闸放水,黄河水滚滚而来,汹涌东去,连绵不绝,那流淌的气势,犹如一位正当哺乳期的年轻而成熟,且风姿绰约的母亲,在孜孜哺育活泼可爱的孩子。这种印象,会永久存留于我一生的记忆里,永不退色。

行将离开兰州的头一天,也就是3月25日下午,我终于忙完手头的(是这次出差必须完成的)工作,自己为自己挤出点空闲,独自一人溜出办公室,奔向兰州黄河“天下第一桥”――中山桥――纯铁焊制的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不给走车的步行桥,她成为兰州与黄河的象征,是金城旅游的黄金景点,大凡来兰州的游客,都会在桥头,或桥上,或桥尾,抑或桥碑处留个影(表示已经来过啦)。而我,是个例外。

站在桥上,隔栏观望滚滚的黄河水,心中怦然涌起一丝淡淡的依恋,从巴彦喀拉山脉涓涓汇聚的水流,不远千里万里向着遥远的大海,蜿蜒曲折着,一分一秒不肯停下追逐的脚步,又在年年月月日日,分分秒秒丝丝的滋润着炎黄子孙坚强不屈的脉搏,歌唱着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脊梁。伫立在现在看来并不很雄伟壮观的铁桥上,我向西遥望:几片白云浮在辽阔而碧蓝色的天幕背景里,三月的阳光映射着波光粼粼的黄河水,流动的浪花激起片片涟漪,耳际不时响着水流相互击打的哗哗声;长长满冬里孕育的春芽正悄悄点绿两岸植树的枝头,金城的春天在黄河的歌唱里正羞涩的苏醒……

漫步母亲黄河的南岸,我闲庭信步于稀稀疏疏的金城市民中间,好一处恬淡闲适,静谧祥和的图画:人们不急不缓,悠然淡定,三三两两,神情从容,悠悠长长融于蓝天、净土、黄水间……

渐渐宽阔的河岸清晰了我的视线,马路对面一座雕塑映入我的眼帘:黄沙色的基座略带些暗红色调,在澄蓝而飘着片片白云的宽广的`天幕下,在土黄而点缀着抹抹新绿的远山映衬里,在摆着整齐而红紫的盆盆春花的簇拥中,年轻而健美的母亲用一只手臂撑起一圈不大但非常安全的天地,侧卧着优美而恬淡的身姿,正用慈爱深情的眼神呵护着膝前的孩儿――小家伙光着柔滑洁白如藕节的四肢和屁股,趴着撑起好奇的小脑袋,打量着眼前奔腾的黄河水,和这新鲜的世界……

对了,说了这么多,应该说说我们火辣辣好客的兰州主人啦。

初到西部(我不知道这2个字是否准确,但我真的是这样以为啊),一下子还无法适应兰州的水土,恍如梦境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黄土世界。但她不嘈杂,淡定而悠然,恰似蓝天里飘浮的几小片白云,缓缓的轻舞着优雅的裙裾和莲步。我们三人下了火车,来到办公室,203月18日的阳光已经斜斜的西下,傍了这天的晚尾。大概在启程来金城前这里的同事便知晓了我们的行程,姚哥(哈哈,他是这里的负责人,即经理,但我还是如此称呼他,亲切哦)和Mrs.Chen早已预订了丰盛的晚餐(嘿嘿,应该叫晚宴才合适),为我们接风洗尘呐。

那晚上我们都喝高啦,不对,是喝High(醉)了,酩酊大醉,虽然没人事不省,但许多的细节至今都回忆不起来了。即便如此,我依然记得Mrs.Chen邀请来的三位新兰州人(祖籍1张家港,1福建,1四川)先后到金城奋斗的人生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风雨,各是各的传记与传奇,各是各的自立与自尊。他们承袭了父辈们的坚忍与坚韧,学会了金城人的豪爽与朴淳,辛苦打拼,坚定的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推杯换盏里,听得见他们淳朴的真诚和火一样的热情。我是地道的北方人,也跑遍了中国大半个北疆,北方人率真直爽的个性于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便我天生酒精过敏,不胜酒力)。而Mrs.Chen也同样是随父辈迁移于此的,她的身上,满装了男儿才有(有的男儿也许没有)的豪气与大度。这个晚上,她的肠胃因长期操劳而落下的老毛病依然还在,但Mrs.Chen气定神闲,泰然自若,谈笑风生,话语里满是朋友的问候和关怀。我俩是同龄人,从她的身上,我读出了金城兰州的魅力与光辉。

真心的祝愿Mrs.Chen,姚哥和兰州城的朋友们健康平安!

哦,如果还有机会,我定要再到兰州,到甘南去,徒步走遍每寸土地,看那碧蓝如洗的天空、大地,还有湖水;看那热情的朋友、淳朴的山川,还有真切的心恋。

篇9:杭州——兰州散文

杭州——兰州散文

许久以来,一种持久而阴郁的情绪笼罩着我,这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让我觉得实在很糟。于是,就有了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也许那巍峨的雪山,圣洁的天湖能把这片阴翳驱散吧。这不是旅游,只是一个人的心灵漫步,只想静静地体味异乡的风光、高原的风情。

列车急速地向二千多公里外的终点驶去。车厢里空荡荡的,一如空荡荡的`心情。连日的疲劳让我在卧铺中沉沉睡去。醒来时已出浙江,列车平稳地在苏南的沃土上行进。车厢里依然静悄悄的:人们有的进入了梦乡,有的翻看带来的书籍,但更多的是玩着手机、ipad等排解旅途中的孤单。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变得越来越封闭自己,以另一种形式的状态生活着。科技为人类打开了一扇窗,却又关闭上了曾经的门,这真不知道应该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悲哀。

薄暮时分,列车在徐州站短暂停留后,开始一路向西。陇海铁路的终点兰州在召唤着我,在等待着我。我将跨过沪杭、京沪、陇海三条干线,从三角洲繁华的江南水乡,穿越中原大地,来赴这场约会。未来几天,摆在我眼前的会是怎么的风光?我独自一人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人事事?一切都无从知道。我同样不知道的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宝鸡往西,山多起来了,隧道多起来了。而我,也终于置身于“西部”这个词语所代表的土地上了。接近天水,列车仿佛一直驶在河谷之间:弯弯的河道如线圈般缠绕着;河里的水并不丰盈,宽阔的河床上,细流切出一道道浅浅的印痕,不经意地点缀在群山之间。我想,这应该就是地理课本上称作的渭河或者它的分支吧。

不知不觉间,雨开始下了起来。望着窗外山峦雾蒙蒙的景像,浑然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是祖国的西北,仿佛仍旧身处江南。雨越来越大,兰州越来越近。视野之外,奔腾而来的黄河宛如幸福的黄手帕在不远处向我招手。遥想当年,在这个东接长安,西通欧洲的丝绸之路的节点上,西行的商人,东来的蕃僧,戍边的将士,取经的唐僧……他们都曾在这座城市上挥写了浓重的一笔,在茫茫戈壁滩上印下历史小子深深的脚印。而今天,我来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正如这密密的雨点一样,天晴后,再也找不到丝毫的踪迹。但不管如何,今天,20xx年的7月8日——

——兰州,我来了……

篇10:游兰州白马浪

华林寺院巨钟鸣,玄奘临休草木荣。

白马浪高因石卧,黄河水浅助僧行。

金城律动留仙处,垂柳风摇诉古情。

众议兰州文化史,斑斓色彩让人惊。

篇11:再赴兰州的诗歌

再赴兰州的诗歌

西出咸阳,

渭水汤汤。

风追鲜红一片阳。

河舞千年练,

镜映万载光。

催马才过马嵬驿,

腾驹又绕周塬上。

过宝鸡,渡陈仓。

别过炎帝发祥处,

又入伏羲女娲乡。

天水上古传神,

麦稷石窟佛藏。

定西一路赏山黄,

西域天阔看苍茫。

鞭驱快马,

风生耳旁。

重镇兰州放眼量。

地上黄河胸腹淌,

天高白云牧野羊。

五泉山犹闻剑响,

霍将军再射天狼。

金城旗鼓天际,

长安客弓弦响。

哈哈哈,今晚

且来一锅羊肉汤。

相关专题 兰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