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RedLin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RedLine”参与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共9篇),欢迎阅读!

篇1: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数学建模的`定义 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假设之后,运用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数学模型),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和应用题有些类似,但又有着显著的不同.

作 者:刘春亮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5)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2:数学建模对师范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建模对师范生能力的培养

文/张 芳

摘 要:数学建模思想能够提高师范生的数学应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与写作能力等。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3:数学建模对师范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其产生和发展中,都与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联系着。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它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知识经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无论你是什么专业,数学都是必学的一门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也一样,数学已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也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有许多数学老师经常会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学这些公式定理有什么用,这么抽象的理论知识哪里能用得上?”学生之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数学的理论知识没有用武之地,同时对师范生来说,与自己以后要教授的学科或许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师范生也有许多这样的困惑。如何改进中等师范类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觉得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是值得借鉴和尝试的。

数学建模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没有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数学基础薄弱,再有,师范生将来主要从事中小学教学,与实际应用关系不大,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没有实际用处,还有就是对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厌烦,时间长了学生对数学就有一种抵触情绪。

培养师范生的建模意识,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建模意识,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上的变化,更要努力钻研如何结合教材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注意各章节要引入哪些模型问题,经常渗透建模意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从示范建模问题中积累数学建模经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该通过在建模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自律、团结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如何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师范生的数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技能的提高

师范院校中的数学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协调不够,与其他学科不能充分地相互补充。师范生不知道学习高等数学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作用,因此无法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放弃了教学技能的培养。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新课标的逐步实践,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在中小学课程中渗透,新课标中,对数学建模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为了使师范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较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数学建模训练。

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现在的的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着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对实践应用要求不多。而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无论将来从事哪种学科教育,都会遇到数学应用问题。无论是日常教学、科教科研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应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形。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必经之路,为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师范生有必要参与数学建模的训练和实践。另外,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学好数学,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数学相关知识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提高数学意识。

三、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

师范生所学的一般课程很少涉及数学科研和数学知识写作的内容,数学建模的结果是要通过论文而展现的。无论他从事哪种学科的教学,都需要进行科研计划、总结的撰写,科研也是许多人的基本工作之一,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参加数学建模培训能够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必要的准备。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建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除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外,还会用到物理、化学、工程、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一个人不可能对各方面都精通,数学建模要求的是团结合作精神,需要团队作战,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对教师而言,也是不同学科的几位教师共同完成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可以说,参加数学建模学习是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友好相处的有效途径,对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校园来说,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师范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师范生的能力,提高师范生的素质,增强师范生的综合实力,作为一个面向师范生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高等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还要准确地把握数学建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

篇4:高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

目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培养人才”,职业教育的`特性就是它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因而通过对高职生建模的情况调查与分析和数学建模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这样更有助于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 者:王文娟  作者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008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   数学建模   策略  

篇5:浅谈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探讨.

作 者:闫邦科  作者单位:贵州省凤冈县王寨中学,贵州,凤冈,564209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民主氛围   心理动因   创新能力  

篇6:培养数学能力

培养数学能力

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关系到他日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般的家长在教孩子数学时,容易以自己理解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却忽略了自己的指导方法是否得当。选择适当的指导方法,才能让幼儿产生浓厚的数学兴趣,这无论对将来的学习还是智力发展都大有裨益。

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本期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供大家参考。

训练方案:卡片接龙。

训练目的:

①复习10以内的加减。

②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口头计算能力。

训练方法:

①家长准备两套长方形卡片,一套写上算式,一套是算式的对应答案。

②家长对幼儿说:“今天我们来做卡片接龙的游戏,现在这套接龙卡片是你的,这套卡片是我的`(有算式的一套),我们俩人同时出卡片,然后进行接龙。比如:我的卡片上写着7-2的算式,你就在你的卡片上找这个算式的答案,也就是找写有5的卡片;你的卡片上写着2,我就在我的卡片中找算式计算结果等于2的,找出来也就接了龙。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最后谁手上的牌少谁算胜利。

注意事项:

①如果幼儿没有找对算式的得数或者不会计算,家长取出自己的卡片,幼儿的仍要拿在手里。

②待幼儿熟练后,可把卡片打乱,然后两人平分,这样幼儿有可能找算式接龙,也可能找得数接龙。

③家长陪同幼儿玩,不能和幼儿争着把卡片出完,家长要引导幼儿把题做对,或能找出这个数的运算式子。

篇7:浅谈数学建模与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建模与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数学建模能力有助于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毕业生的持续发展与自我创新,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应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作 者:魏玉成  作者单位: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大庆,163255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 “”(24) 分类号:G71 关键词:数学建模   创新能力   高技能   可持续发展  

篇8:浅议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论文

浅议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论文

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数学新课程标准6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人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同时,更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数学情境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情境,通过情境再现,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生活经验,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例如,我在教学((厘米的认识6一课时,就让学生先想:用什么办法可以量出课桌的`长?结果学生量出课桌大约有3把尺子那么长,两个半铅笔盒那么长,6口那么长,,这一情境,将抽象的知识隐藏在其中,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产生思维冲突,同样规格的课桌,长为什么不一样呢?从而推进数学思考的有序进行”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知要统一测量单位这一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次建模的过程“。

二、主动探究,经历建模的过程

c,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是需要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主动发现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解答,怎么算”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例如我在教学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时,就充分地让学生经历框数的过程,在一次次平移的过程中,找到总个数、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得到几个不同的和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我想,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过程之后,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使忘记了这一模型,也会再次探究,再次建模,从而解决问题”。

三、交流合作,掌握建模的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的建立,是数学模型存在的灵魂“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学生交换思想,掌握建模的方法”例如教学5植树问题6时,我出示了情境问题:同学们在校园操场南面的一条小路的一边植树,全长12米,每隔3米植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小组合作用摆小棒、画小树、数间隔的方法,发现了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这一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棵数一卜间隔数的数学模型”之后,我又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可以无限的延长这条小路,以小见大,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小学数学建模常用的方法除了上述提到的数形结合、一一对应之外,主要还有转化、类比、比较、假设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究的过程,掌握建模的方法“。

四、拓展运用,形成建模的能力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不是学生认识的终结,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进行适度的生成、拓展和重塑,派生出新的数学模型,最终让学生形成主动建模的能力“如初步建立起来的植树问题的模型,它是通过棵数与间隔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同类事物列举穷尽,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扩展考察的范围,分析当前情境数据变化时所用模型是否稳定“如:时钟3点时敲3下,用时2秒,6点馥馨龚课改平合时敲6下,用几秒?再如:工人师傅锯木料,锯下一段要4分种,要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一共要多长时间?通过这样大量的实践与运用,使模型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数学模型建立和运用的过程,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建模的兴趣、建模的意识、建模的方法,从而形成建模的能力,最终学会学习,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

篇9:试析数学建模对高职高专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应用型科技人才,数学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的关系和规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建模在生产实际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的飞机设计,就是运用数学建模在计算机里进行模拟;发射卫星运用数学建模知识确定为三级火箭推进;全自动洗衣机节水程序设计等等。

高职高专数学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并学以致用,初步具备数学自学能力。数学除了能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外,它还有头脑开发功能,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演绎归纳、综合计算等能力。数学建模就是运用这些能力与实际的科学技术、生产和工程问题相结合的过程。数学建模已经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开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在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并参加开放性的数学建模竞赛,将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几年来对数学建模小组的授课与指导,笔者体会到数学建模活动在培养大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及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以下突出的作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与其他数学教学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是教给学生新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针对生产或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其他专业理论完成资料收集、条件假设、模型设计等,写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周围的许多实际问题看起来好像与数学无关,但通过我们的观测、分析和假设后可以发现,这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都可以应用数学方法简捷而完美地解决。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又要借助计算机作为工具,运用微积分、微分方程、几何学、概率和代数方程等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求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社会日益需求复合型人才,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将越来越多地进行有目标的学习,但是课堂中的自学与实际工作中的自学仍有一些差距。我们选择某个数学分支指定学生们学习,属于一种定向的有书本教材的自学;而实际工作则没有任何指导性及确定性,其中的学习是根据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来进行。因此,使用外部资料不仅仅作为一种手段,更应作为一种科研能力。同时,由于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在三天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论文,其实这是一种延长了的开卷考试,又是一种缩短了的科学研究。因此,在进行数学建模竞赛课程学习时,必须培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相关知识的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当然,数学建模对学生已学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影响很大。例如,回答“我国发射卫星为什么采用三级火箭发射,为什么不用一级、二级或四级火箭发射”的问题,需要运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而“物体温度冷却问题”又需要热力学中的冷却定律知识,因此,学生还必须具有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要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一种洞察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能迅速抓住要点的能力。数学较其他学科来讲,更讲究思维推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它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但是,实际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好像所有的问题都很重要,又好像所有的问题都不重要。因此,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时,既要注意思维推理的逻辑性、严谨性,更要注意实际问题的特点和本质,从而使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使我们更容易抓住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由于不同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层次下它们的数学模型是相同或相似的,通过大量建模训练,就能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并逐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通过这样的学习和研究,经过长期培养,会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很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为建模带来方便。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相互协调的能力

目前,我省组织的数学建模竞赛,通常采取三个人一组共同完成一篇论文的方式,题目是给定的。而我校自己组织的数学建模,题目可以是给定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从经济建设、自然科学、生产加工、工程技术和社会生活中选定的。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要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胜,就必须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挥整体综合实力。因此,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协调能力和全局整体观念。例如,一个学生综合知识较全面,协调能力强,另一个学生计算机运用水平较高,还有一个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强,就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促使他们相互配合,完成数学建模。

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这除了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外,还要求学生了解工程技术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生物医学知识等综合知识。现实问题错综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先将问题理想化、简单化,即首先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暂时不考虑次要因素。因此,数学建模通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去粗取精,抓住关键,并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的关系和规律,把一定抽象、简化、假设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数学模型,再用数学方法进行推演、计算,最后得出结果。这些实践了“提取实际问题理论推演计算实践验证模型”的研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数学模型,这是建立模型的关键。如果假设合理,则模型与实际问题比较吻合、比较准确,问题就能得到合理解决;如果假设不合理或过于简单,则模型与实际问题不吻合或部分吻合,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这时就要查找原因,发现问题,修改模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均来自于有实际问题的课题中,一般都没有给定的标准答案,在评审时,评审者并不拘泥于具体推导和计算的正误,而是着重思路、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创见。尤其在正确的前提下,评审者更青睐于那些有独特创意的论文。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着重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做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善于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在数学建模课程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从早已习惯的思维模式、解题思路中跳出来,让他们有一种与学习纯数学知识或纯专业知识不同的亲身经历,掌握更为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意识。

总之,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和竞赛,参与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能得到课堂上和书本里无法得到的宝贵经验和亲身感受,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拓展学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有关方面的知识面,同时促进他们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关专题 初中生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