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堂教学实录

城南的柯基宝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城南的柯基宝”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课堂教学实录(共19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离骚》课堂教学实录

《离骚》课堂教学实录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下面是《离骚》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得啊!

篇2:离骚课堂教学

离骚课堂教学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爱国抒情长诗,只有体会到其中浓浓的爱国热情,才能对这首诗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感受、认识得深。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篇3:离骚教学实录

离骚教学实录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以物喻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可谓引喻之妙。我们不妨从其教学实录中再回味一下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下课!

拓展阅读:《离骚》重点句赏析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评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 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

篇4:《离骚》教学实录

《离骚》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下课!

拓展阅读:离骚全诗赏析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 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政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篇5:《离骚》教学实录

《离骚》教学实录

受高二年段各位语文美美的郑重委托,要求小刘为她们现场献艺,表演节目为屈原的《离骚》,小刘明了这是一件具有光荣挑战性的任务,虽是愉快的答应,但又有点后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好有一个下午准备,心中没底。此课有明显作秀成分,望谅小子之无知。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预习小刘是亲自督促,幸好学生手头有翻译资料,可以解决字面意思。记录由方玉君美女完成,再次向小方老师表示感谢。

师(大声):我们高二(9)班是理科还是文科?

生(集体):理科——

师:哦,理科,理科班。老师发现帅哥特别多,(生笑)(指着一位男生),这就是典型的帅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一般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漂亮的男生。(小刘一般借班上课,一开始总温柔一枪,笼络感情,达到为我所用)

生(部分):酷,帅呆了

生(部分):风流倜傥,风度翩翩

师:我们来看古人怎样形容帅哥的(出示投影掷果潘安。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晋书》)。朗读一遍。

师: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写照,类似于现在的追星族,签名拍照,这些女子也够胆大,以果投之,也不怕进派出所。(生笑)估计潘岳每次出行后,家里可开水果店。(生笑)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也是一位奇男子,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有一个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江河的万古名声,有一个名字,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蓦然回首,他就站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

生(集体):屈原

师:这是诗人中的诗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归来。今天我们来触摸他的灵魂,《离骚》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谁来说一说屈原?

生(1):他是一个爱国诗人。

生(2):最后投江而死

师:楚国原先也是个超级强国,但当屈原登场时,综合国力就明显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屈原终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罗江,忧郁愤怒出诗人啊,下面请大家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生很有感情的朗读《离骚》)

生(3):兮字特别多,几乎每句都有。

师: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师想在黑板上写兮字,可惜没粉笔)没粉笔兮可奈何(生笑),兮表示哪种意思?

生(4):句中可以停顿,还表示感伤。

师:给大家看一首真正男人创作的诗歌(出示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生大声朗读)

师:去掉兮后再读一遍(生读)“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兮确乎是诗歌的核心与原动力”。项羽是楚国的贵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样是楚国的贵族《离骚》中屈原是怎样的形象呢?

生(5):豪迈。忠臣

生(6):忧国忧民

师:老师给同学们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师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课文插图,第二张是打扮得很妖艳的屈子,第三张是明人画的屈子行吟图,学生相当兴奋,气氛活跃)

生(7):我喜欢的是第一张,书本上有,白衣飘飘,有神采。

生(8):我喜欢第三张,形体憔悴,先天下之忧而忧

师: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张?

生(集体):第二张

师:说一说理由?

生(8):打扮的妖里妖气的,不象个男人。

生(9):有点变态。(生笑)

师:我把变态换个词语叫——

生(部分):自恋

师: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向,太喜欢自己了,说一说屈原自恋自己什么?用《离骚》中的事实来说话。

生(9):喜欢自己的血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说自己流着是帝王的血脉,

师:是讲屈原和楚王的关系,本是同根生,——

生(集体):相煎何太急,

师:现在楚国已日薄西山,天下兴亡,连匹夫有责,更何况我屈原呢?还有吗?

生(10):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说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师: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还有吗?

生(11):对自己的名字也自恋,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价值。

生(12):对自己的品德也相当喜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说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师:看来的确如此。人生易老,面对岁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当时屈原已六十出头了,一般在他的年龄段的人会怎样生活?

生(13):安度晚年,早上提鸟笼逛逛

师:还有打打太极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将,(生笑)屈原在干什么?

生(13):朝搴枇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就是说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边挖树根。

师:这大概是他的爱好吧,为什么这样做?

生(13):锻炼自己吧。

师:我们可以此理解为修身养性,提升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之本。到此,我们眼前似乎站着这样一个男人,对衣服有着特殊的爱好,善于包装自己,但我总觉得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丧志的恶名吗?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说?

生(1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

生(15):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赶上先王的足迹。

师:先王是谁?

生(15):昔三后之纯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尧舜禹汤。屈原表示了对先王的追慕。

师:我们一般认为屈原是忧郁的、爱国的、忧国的。什么时候会产生忧患意识呢?

生(16):是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叫怀才不遇时——

师:确实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现实扼杀了理想。那当时是怎样的现状呢?

生(17):小人得志,文中叫党人,结党营私,

师:是小人不容。

生(18):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

师:小人们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尘,真想借你一双慧眼,把我看得清请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还有吗?

生(19):这些都是客观原因——。

师:哦,你说还有主观原因。

生:诗中说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

师:有理,概括起来,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屈原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后退,但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生(部分):用比喻。

师:老师想到这样一件事,比如有个女孩子,二十四岁的生日,你对这个女孩心仪已久,在那一天,你献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顿)然后对她说,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证大有希望。毕业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试。屈原怎么说的?

生(20):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师: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

生(21):美人指楚怀王。

生(22):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生(23):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生(24):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

师:诗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读)

生(25):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师:屈原在那样的环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发了难言之情,呐喊出难言之言,我们听一听课文的前六节的朗读录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录音,学生自觉的跟读)

师: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绍兴的鲁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鲁迅《自题小像》

(19)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当时二十二岁的先生怅望祖国黑如墨的长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心声。我们听到了赤子火热的爱国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黄昏,这是一个滴血的黄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别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物理意义上的海子消失了,溅起的鲜血是海子写在大地上最后两行崇高的诗行,(小刘有些激动了,居然说不下去了,)海子在离开前有首诗,一首有着浓重死亡意识的诗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亚洲铜》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画像)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 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 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 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亚洲铜 亚洲铜

击鼓之后 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小刘动感情的朗诵,虽然普通话太普通,但学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师: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两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两千多年后的海子的卧轨,是多么的相似,有时候,用这种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余秋雨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朗诵全诗)

附板书

自恋 高贵血统 祥瑞出生

美好名字高尚品德

坚持修养提升自己

孤独的唯美主义者 忧国 理想 弃秽改度

追摹先王

冲突

现实 党人不容

君王不察

自己不愿

篇6:《离骚》教学实录

一、导入文本

(播放电影<屈原>片段)

师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谁?

生 (齐声)屈原

( 字幕屈原)

师 大家对屈原了解多少?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

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师 非常好,他介绍的非常全面,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生 (齐声)《离骚》

师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

生 (充满 疑惑)

师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呢?

生 苦闷 忧愁

生 不得志

生 被流放了

师 都可以,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这样说的: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二、合作探究

下面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近屈原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默读速读全文,总体了解文章内容。

(2分钟后)

师 对文章,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文章比较晦涩难懂。下面请按照我们的学习小组结合课下的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可在组内讨论解决,最后再有难点可有小组长提出。

(全班七个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师 (通过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民生”在本文是个疑点,应该说既是屈原的人生之义,又是人民生活之义。既哀叹自己人生的艰难,又深深同情更广大的人民。

2.鸷鸟之不群中的“之”的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

3.集芙蓉以为裳中的应读chang二声。古代此字指下衣。

师 《离骚》好读易懂吗?

生 不好读 太难懂了

师 这样的文章需要反复地读要找出规律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下面大家

听听濮存昕读的,听听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放录音)

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生 美(齐声答)

师 韵律感很强 屈原是通过什么手法做到的呢?

生 用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生 用了很多叠音词。

生 大量用“兮”字。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生 押韵,不过不太明显。

师 《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固时俗之工巧兮,佰规矩而改错;背绳

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错和度是韵脚。

此外,还有节拍的使用上,每句基本上都是三个节拍,如:民生--各有--所

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投影文字)

师 好,同学们自由大声读文章,体会一下离骚的韵律美与音乐美。

(5分钟后)

师 下面大家齐读全文。

(而后男女分开再读两遍,最后再让个别普通话较好的同学读)

师 好,大家都应该这样读。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初步感受了离骚韵律美音乐

美,疏通了文意。下节课我们将走进离骚走近屈原的内心世界,感受离骚的内在意蕴。

作业:1背诵全诗

2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讨论,翻译全文。

(下课)

第二课时

三、共同探究

师 我们先检查背诵,进行比赛。

(先检查个别学生背诵,而后全班七个小组各推出一名同学进行比赛,看谁背得最准确最流畅。同学们都很积极踊跃。基础较好的同学能流利的背下来。

(8分钟后)

师 大部分同学背的很好,没有背过的要继续努力,下面我们一同探究屈原的内心世界,看课文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表达了屈原什么养的思想感情呢?

生 哀伤 难过 痛苦

师 很好,为什么呢?

生 被流放了

生 不受楚王信任了。

师 用原文的话回答

生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师 为什么被贬黜(投影两字)?因佩戴和采集香草吗?

生 不是(齐声答)

生 灵修之浩荡。 (投影灵修浩荡)

生 众女嫉余之蛾眉,谣诼谓余以善淫。(投影众女嫉余)

生 时俗之工巧,偭规矩而改错。(投影世俗工巧)

师 君王荒淫。小人进谗言,世俗投机取巧,还有“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正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不愿苟且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面对此种处境,屈原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生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师 很好 屈原在这几句话中都谈到了死,不管是九死,还是体解。我们都

知道屈原是投江而死,屈原是不是因为这些而自杀呢?

生 不是,屈原是因为楚国国都被秦攻破而万念俱灰才以身殉国的。

师 此时的屈原虽然很痛苦忧伤但是还是恨之深爱之切。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屈原怎么做的呢?

(齐读三四段)

生 将要回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生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趁着迷路不远回归家园。

生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生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修养自我

师 这些思想和晋代的陶渊明回归田园的精神一样吗?大家讨论一下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 一样的 都是厌倦了官场生活而归隐的

生 不一样,陶渊明是彻底的厌倦了污浊的官场而回归田园的,他是毅然决然的,而屈原则对楚王还抱有幻想,依恋着楚国,热爱着楚国,希望有一天楚王能够悔悟。

师 都有道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表明自己的高洁屈原还怎么做的呢?

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生 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生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师 这些打扮可谓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屈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的

高洁与永不向小人屈服的决心。是知识分子坚守自我的第一生呐喊。

师 纵观全文,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艺术形象向我们走来,一个越来越鲜明

的艺术形象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本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呢?

生 他英俊潇洒,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

写上“屈原”二字,我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

生 他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他 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主张举贤授能。

他 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他 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师 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

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师 文章塑造了一个如此生动鲜明感人的艺术形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呢?

生 运用了比喻手法。

生 运用象征,芙蓉香草象征高洁的品性。

生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生 夸张,想象等等。

师 (投影总结)

1.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2.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

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美。

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

中又富于变化。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上两例属于在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一例是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构成对偶。“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这一例是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楚辞体”语言华丽丰富多彩灵活多变,通过学习《离骚》,我们领略了此文体的巨大魅力,丰富了我们的五彩人生,感受到了屈原的九死未悔的问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离骚》的魅力。

(全班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学习了《离骚》,认识了屈原,你一定有很多感慨,对屈原遭遇与投江有很多看法,有许多话想对屈原说。请以“屈原,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表达你的观点。

(下课)

篇7:《离骚》课堂教学设计

宋代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这部作品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这部作品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这部作品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诗人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诗人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诗人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诗人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这部作品当是诗人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这部作品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这个人。……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诗人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整首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这部作品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离骚》这部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这个人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诗人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诗人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诗人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这个人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这个人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这个人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这个人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这个人们以力量。

《离骚》这部作品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诗人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再次,整首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整首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篇8:《离骚》课堂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

第一步介绍楚辞和屈原,让学生有一点感性的了解。 第二步营造氛围,逐渐使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氛围。 第三步披文入情 第四步,沿情寻志 第五步,译释及作业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掌握“修姱”、“羁”、“谇”、“怨”、“浩荡”、“溘”、“尤”、“反”、“忳”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能力目标: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赋与比的写法;

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步介绍楚辞和屈原,让学生有一点感性的了解。 导入:先秦诗歌除了《诗经》外,就是屈原的骚体诗了。 ①《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西汉前期始称之为“楚辞”。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用“骚”来指楚辞。汉代以后,“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②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诗人,政治家。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名平,字原。曾作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两度被放逐,在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③《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第二步营造氛围,逐渐使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氛围。

一、结合屈原两次被贬的原因及经过,突现其才华和正直的品格

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旷世之才,却被小人陷害,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正直的人遭到不幸,同样有深刻的震撼力。突出渲染诗人的才华和正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小人的憎恨,对诗人的景仰和惋惜之情,为与文本对话作好准备。

二、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向学生介绍后人凭吊屈子的几副对联,如“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等,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三、介绍屈子名句,展示诗人情怀

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屈原的名句拿来互相交流。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等,通过这些名句的介绍、玩味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崇高人格。在营造足了氛围之后,开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四、慎重其是地进入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范读——自读——诵读。 第二课时

第三步披文入情

首先,采用问题发现法,鼓励学生自主认知

鼓励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讲给大家听,讲句意,讲自己的感受、理解或句中的情感,目的在于督促学生主动去探讨课文内涵。因为分析对象为自主选择,避免了被动状态。在师生互动的状态中完成对诗句内涵的理解。 其次,整合学生认知,梳理诗人情感

其次,要求学生找出诗中表现情感的词,并总结每一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内容概括如下:哀——民生多艰 怨——君王不察 悔——相道不察 忧——国运艰难 愤——奸佞当道这一步,就是对学生自主认知的进一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整合,照顾自主认知不主动的一部分同学,也照顾善于课后领悟、复习的同学,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味诗人的情感,做到以“情”领起,以“情”贯穿。

第三,在整合文本中蕴涵的情感之后,顺势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人情美,将教学深化一步。

这段引导不妨这样设计:“人情美是指融注在诗歌意境中的人的感情所产生的美感,是真挚、纯洁、高尚、无私、诚实、善良的,而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忧愤、怨恨之情,那么它的人情美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就由抓文中直接表露的情感深入到思考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忧愤、怨恨之情不是仅因个人遭遇产生的,更是因为楚国民生的艰难,那一声“长太息”中蕴藉了诗人太多的忧和痛。 (请一两个同学读诗) 讲析诗选—— (1)《离骚》节选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注释熟悉陌生的字词或多音字,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熟读,甚至初步成诵。 2.仔细阅读书下注释和课文说明,了解屈原的处境和思想感情,理解熟记重点词,重点句的内容大意,在此基上串讲并熟悉其语言特点。

3.在串讲中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节选部分的主旨和屈原的思想情感,并分析节选部分7节诗的内在联系,理清思路,在此基础,再读直至熟练背诵。 4.鉴赏品味。

(2)讲、读、背前七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情怀。

师:一般情况下,古人都喜欢说自己的出身高贵,屈原也不例外,用《离骚》中的话来说是: 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说自己喜欢自己的血统,血管里流着帝王的血。 师:是讲屈原和楚王的关系,本是同根生,—— 生(集体):相煎何太急,

师:现在楚国已日薄西山,天下兴亡,连匹夫有责,更何况我屈原呢?还有吗? 生: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说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师: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据说李白出生时,他母亲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母亲的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还有吗?

生:对自己的名字也看重,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价值。

生:对自己的品德也相当喜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说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师:看来的确如此。人生易老,面对岁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当时屈原已六十出头了,一般在他的年龄段的人会怎样生活? 生:安度晚年,早上提鸟笼逛逛

师:还有打打太极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将,(生笑)屈原在干什么?

生:朝搴枇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就是说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边挖树根。 师:这大概是他的爱好吧,为什么这样做? 生:锻炼自己吧。

师:我们可以此理解为修身养性,提升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之本。到此,我们眼前似乎站着这样一个男人,对衣服有着特殊的爱好,善于包装自己,但我总觉得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丧志的恶名吗?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说? 生: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 生: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赶上先王的足迹。 师:先王是谁?

生:昔三后之纯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尧舜禹汤。屈原表示了对先王的追慕。

师:我们一般认为屈原是忧郁的、爱国的、忧国的。什么时候会产生忧患意识呢?

生:是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叫怀才不遇时——

师:确实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现实扼杀了理想。那当时是怎样的现状呢?

生:小人得志,文中叫党人,结党营私, 师:是小人不容。

生: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

师:小人们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尘,真想借你一双慧眼,把我看得清请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还有吗? 生:这些都是客观原因——。 师:哦,你说还有主观原因。

生:诗中说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

师:有理,概括起来,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屈原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后退,但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生(部分):用比喻。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生: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师: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 生:美人指楚怀王。

生: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生: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生: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 师:诗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读) 生: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师:屈原在那样的环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发了难言之情,呐喊出难言之言,我们听一听课文的前六节的朗读录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录音,学生自觉的跟读)

师: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绍兴的鲁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鲁迅《自题小像》(19)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当时二十二岁的先生怅望祖国黑如墨的长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心声。我们听到了赤子火热的爱国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黄昏,这是一个滴血的黄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别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物理意义上的海子消失了,溅起的鲜血是海子写在大地上最后两行崇高的诗行,海子在离开前有首诗,一首有着浓重死亡意识的诗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亚洲铜》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画像)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小刘动感情的朗诵,虽然普通话太普通,但学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师: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两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两千多年后的海子的卧轨,是多么的相似,有时候,用这种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余秋雨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在下课之际,自读——诵读前七小节。 第三课时:后六节(八-十三节) 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第四步,沿情寻志

一、探究人格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汨罗江。

1、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衣饰“芳菲菲其弥章”,意志、信仰“余独好修以为常。”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2、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相”:xiang,观察,选择。“朕”:zhe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o,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泽”:污浊。“章”:通“彰”。“惩”:挫败。

3、《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二、追寻理想

这一步的实施,先引导学生借助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很快就抓住了“美政”,这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美政”思想:“圣君贤相”和“民本”。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以情贯穿,以美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再回味悼念屈子的对联:“湘流应识九歌心”。整个教学用三个课时,重铺垫,重设疑,精心设计导语,注重步步深入,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 第五步,译释及作业

《离骚》节选今译欣赏

(1)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 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2)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 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 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3)我怨恨你王长者呵其是荒.唐, 你始终是不肯洞鉴我的心肠。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 造出谣来说我是本来淫荡。

(4)固然是胡涂的人们善于取巧, 不守一定的规矩而任意胡闹。 抛却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 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

(5)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 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 我就使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 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6)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 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 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7)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 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 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8)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 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 把我的车马掉过来走向归路, 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9)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 让它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 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10)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 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 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11)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 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 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12)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 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 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

(13)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 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 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作业] 1.背诵选诗的前6段。

2.完成关于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的搜索: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3.完成练习。

篇9:《离骚》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离骚》课堂教学设计

篇10:高一离骚教学实录

高一离骚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篇11:《离骚》的教学实录

关于《离骚》的教学实录

受高二年段各位语文美美的郑重委托,要求小刘为她们现场献艺,表演节目为屈原的《离骚》,小刘明了这是一件具有光荣挑战性的任务,虽是愉快的答应,但又有点后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好有一个下午准备,心中没底。此课有明显作秀成分,望谅小子之无知。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预习小刘是亲自督促,幸好学生手头有翻译资料,可以解决字面意思。记录由方玉君美女完成,再次向小方老师表示感谢。

师:哦,理科,理科班。老师发现帅哥特别多,(生笑)(指着一位男生),这就是典型的帅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一般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漂亮的男生。(小刘一般借班上课,一开始总温柔一枪,笼络感情,达到为我所用)

生(部分):酷,帅呆了

生(部分):风流倜傥,风度翩翩

师:我们来看古人怎样形容帅哥的(出示投影掷果潘安。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晋书》)。朗读一遍。

师: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写照,类似于现在的追星族,签名拍照,这些女子也够胆大,以果投之,也不怕进派出所。(生笑)估计潘岳每次出行后,家里可开水果店。(生笑)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也是一位奇男子,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有一个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江河的万古名声,有一个名字,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蓦然回首,他就站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

生(集体):屈原

师:这是诗人中的诗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归来。今天我们来触摸他的灵魂,《离骚》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谁来说一说屈原?

生(1):他是一个爱国诗人。

生(2):最后投江而死

师:楚国原先也是个超级强国,但当屈原登场时,综合国力就明显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屈原终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罗江,忧郁愤怒出诗人啊,下面请大家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生很有感情的朗读《离骚》)

生(3):兮字特别多,几乎每句都有。

师: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师想在黑板上写兮字,可惜没粉笔)没粉笔兮可奈何(生笑),兮表示哪种意思?

生(4):句中可以停顿,还表示感伤。

师:给大家看一首真正男人创作的诗歌(出示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生大声朗读)

师:去掉兮后再读一遍(生读)“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兮确乎是诗歌的核心与原动力”。项羽是楚国的贵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样是楚国的贵族《离骚》中屈原是怎样的形象呢?

生(5):豪迈。忠臣

生(6):忧国忧民

师:老师给同学们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师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课文插图,第二张是打扮得很妖艳的屈子,第三张是明人画的屈子行吟图,学生相当兴奋,气氛活跃)

生(7):我喜欢的是第一张,书本上有,白衣飘飘,有神采。

生(8):我喜欢第三张,形体憔悴,先天下之忧而忧

师: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张?

生(集体):第二张

师:说一说理由?

生(8):打扮的妖里妖气的,不象个男人。

生(9):有点变态。(生笑)

师:我把变态换个词语叫——

生(部分):自恋

师: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向,太喜欢自己了,说一说屈原自恋自己什么?用《离骚》中的事实来说话。

生(9):喜欢自己的血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说自己流着是帝王的血脉,

师:是讲屈原和楚王的关系,本是同根生,——

生(集体):相煎何太急,

师:现在楚国已日薄西山,天下兴亡,连匹夫有责,更何况我屈原呢?还有吗?

生(10):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说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师: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还有吗?

生(11):对自己的名字也自恋,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价值。

生(12):对自己的品德也相当喜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说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师:看来的确如此。人生易老,面对岁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当时屈原已六十出头了,一般在他的年龄段的人会怎样生活?

生(13):安度晚年,早上提鸟笼逛逛

师:还有打打太极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将,(生笑)屈原在干什么?

生(13):朝搴枇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就是说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边挖树根。

师:这大概是他的爱好吧,为什么这样做?

生(13):锻炼自己吧。

师:我们可以此理解为修身养性,提升自己。毕竟身体是革命之本。到此,我们眼前似乎站着这样一个男人,对衣服有着特殊的爱好,善于包装自己,但我总觉得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丧志的恶名吗?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说?

生(1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

生(15):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赶上先王的足迹。

师:先王是谁?

生(15):昔三后之纯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尧舜禹汤。屈原表示了对先王的追慕。

师:我们一般认为屈原是忧郁的、爱国的、忧国的。什么时候会产生忧患意识呢?

生(16):是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叫怀才不遇时——

师:确实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现实扼杀了理想。那当时是怎样的现状呢?

生(17):小人得志,文中叫党人,结党营私,

师:是小人不容。

生(18):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

师:小人们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尘,真想借你一双慧眼,把我看得清请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还有吗?

生(19):这些都是客观原因——。

师:哦,你说还有主观原因。

生:诗中说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

师:有理,概括起来,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屈原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后退,但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生(部分):用比喻。

师:老师想到这样一件事,比如有个女孩子,二十四岁的生日,你对这个女孩心仪已久,在那一天,你献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顿)然后对她说,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证大有希望。毕业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试。屈原怎么说的?

生(20):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师: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

生(21):美人指楚怀王。

生(22):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生(23):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生(24):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

师:诗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读)

生(25):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师:屈原在那样的环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发了难言之情,呐喊出难言之言,我们听一听课文的前六节的朗读录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录音,学生自觉的跟读)

师: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绍兴的鲁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鲁迅《自题小像》

(19)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当时二十二岁的先生怅望祖国黑如墨的长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心声。我们听到了赤子火热的爱国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黄昏,这是一个滴血的黄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别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物理意义上的海子消失了,溅起的鲜血是海子写在大地上最后两行崇高的诗行,(小刘有些激动了,居然说不下去了,)海子在离开前有首诗,一首有着浓重死亡意识的诗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亚洲铜》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画像)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 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 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 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亚洲铜 亚洲铜

击鼓之后 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小刘动感情的朗诵,虽然普通话太普通,但学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师: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两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两千多年后的海子的卧轨,是多么的相似,有时候,用这种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余秋雨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朗诵全诗)

附板书

自恋 高贵血统 祥瑞出生

美好名字高尚品德

坚持修养提升自己

孤独的唯美主义者 忧国 理想 弃秽改度

追摹先王

冲突

现实 党人不容

君王不察

自己不愿

屈原

(前339?~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著作

创作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秭归----诗人之乡

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有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

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 “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颂》屈原祠中,曾对桔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今天,秭归已成为我国七大柑桔生产基础之一。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屈原诞生在山青水秀的乐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留下的《离骚》、《九章》、《九歌》等光辉诗篇,声贯如今,名扬中外。

屈原,名平,楚国人,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他的主张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诋毁。楚怀王听信谗言,便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秭归鸟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篇12:《离骚》屈原教学实录

《离骚》屈原教学实录

师:大家看看黑板,这幅图上是谁呀?

生:(异口同声)屈原

师:大家都觉得是屈原吗?(随机抽取一名同学回答) 你认为他是谁呢?

生:我觉得是屈原吧!

师:那我要和你握握手了,因为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认为是屈原,可是他不是屈原。我可以不认识他,但是大家可一定要认识他呦!它是在泸州郊区8号汉棺里面发现的文物,他是楚地的一个巫师,楚地的东西怎么会在泸州出现呢?(你请坐)这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楚文化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而影响最深远的楚文化代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离骚》。离骚选自哪里?(抽一名学生回答)

生:选自《楚辞》,西汉刘向编著,宋代宋玉和其他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也编写在里面。

师:还知道些什么吗?

生:不知道了!

师:没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老刘知,我为大家带来了知识卡片,来!大家一起读读,楚辞起

生:齐读卡片。

(卡片内容:楚辞:富有楚地地方色彩的一种文学样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依赖于楚语这种特有的载体。黄伯思《翼骚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师:好,那么今天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去看楚物,辨楚声,识楚文呀?

生:想!

师:好!那就要看看大家的预习做的怎么样啦!我随机从昨天的预习案中抽调了部分题目。我们来一起读读吧!

生:读!

师:纠正谇suì

师:抽查修姱

生:修长的样子

师:不看教学案能够这么流畅的回答出这个问题,看来大家预习做的很好,字词没有什么问题?都说离骚很难,那么这篇我们就简单的读赏。

古人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还是先从诵读来体会一下离骚的语言上的特征,大家拿出笔来,做到手中有笔,心中有书。勾画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Ppt内容二、探究生趣,简单读诗,比较阅读,体楚地之语。

1、 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2、 将刚才勾出的诗句进行压缩,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词。

比如我勾的是“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掩涕, 民生多艰 ,那你们勾的是哪句,是怎么压缩呀?

这位女孩,你说说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压缩为 余心所善  九死未悔

师:“你觉得那一句更好些?

生:课文中的好

师:为什么呢?

生:课文中的更完整。

师:你的也很完整呀,而且也是四字句。

没关系我们再找一位同学,

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压缩为高余冠岌岌  长余佩陆离

师:压缩的好一些还是原句好一些,表情达意上

生:原句好些

师:为什么?

生:回答不出

师:对面那个同学你认为呢?

生:原句更有韵味。

师:其实同学们省去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兮”兮语气助词,相当于我们相当的“啊”比如我说天府中学我爱你,我变为天府中学啊!我爱你。我们一起来读读,你们觉得这两句在语速和感情上有什么差别吗?

师:语速慢了。

生:表达感情更强烈,能体现楚地特色

师:教师板书易于抒情,加强感情,自由,楚地特色。改了虽然意思没变,但是感情上变化明显,而且句式没有以前变化自由。这些正是楚语的特征,楚语传千古,楚韵情更长。我们看看这些楚语写了哪些楚物?昨天我学案发下来的时候,一位穿着白色衣服的男生说呀,我命休兮。我当时问他怎么呢?他说文中有许多花花草草看不懂,那其他同学也有类似的疑惑吗?看着大家迷茫的眼睛我可以看出,大家也一样,没关系,看不懂我们就来看懂它,把这些文章中出现的带有花草的句子,找出来。Ppt (二)揭秘面纱,寻诗歌本意。1、找出文中带有花草的句子。

生:开始寻找

师:这位姑娘你说说?

生:我找到的是“既替……”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解释

师:还有吗?

生: 制荷花的

师:解释这一句,他这个打扮很奇怪,为什么采花,并把这些花往身上佩戴呀。

生:因为我感觉古代人认为花草象征精神高尚。

师:还有吗?为什么香草就是精神高尚呀

生:初中学习过《爱莲说》,作者就将自己比作莲花

师:非常好,就用旧知识连联系新知识。这里涉及到一个“比”的概念。那我们谁长的最漂亮,你来用一个句子来比喻姑娘的赞美吧。

生:面若芙蓉,

师:你用了芙蓉,为什么不用狗尾巴草呀?不能,因为两者之间要有一个相似点?香草和精神高尚的相似点是什么呢?

生:香气, 那精神高尚呢?

师:香气给人什么感觉?

生:舒服,那精神高尚呢?

生:与精神高尚的人相处也会那样舒服。

师:那么这个抒情主人公是男还是女?

生:我认为是个男人。因为我觉得,他将香草喻指高尚,体现了一种男人的追求。

师:那我们怎么理解,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这里出现了娥眉,现在不是说美眉,都是指女孩呀。

生:我认为这是一借喻吧,将娥眉比喻美好的品质。众女是指哪些诽谤的人,美人是指屈原吧!

师:美人和我、大臣的相似点在哪里?

生:因为古代的帝王都是 既想美人又希望江山,而大臣也是帝王得到江山的依靠,所以他两者都想要。

师:这的确是两者的相似点一

生:其实美人长的美,嫉妒他,屈原有才能也会遭到嫉妒。

师:这位同学的解读也很到位了哈。东汉王逸他对比有一种说明,我们来读一读。Ppt(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东汉   王逸

这个字读佞,你看的样子,一个女的在门楣下悄悄说坏话。

我们知道了香草美人这个比喻系统,它是一个含蓄的表达,这个香草美人对以后的文人影响甚大。文人看到草会留意,会用闺中的女子比喻自己。你才会明白“还君明珠双泪垂,”也才会明白张九龄那些兰草的芬芳。作者还用那些比喻, Ppt 在本诗中,作者还用了哪些比喻?找出文中使用了比的地方,圈出喻体,用“诗人以—

—比——,他们都——的句式,分析本体与喻体在文中的共同点。

生:在文中诗人将鸷鸟比作自己,将是俗人比作其他鸟,突出自己的卓尔不群。

师:鸷是什么意思

生:鸷是雄鹰,

师:是鸷指雄鹰还是鸷鸟指雄鹰

生:鸷鸟

师:你看看下面的.注解

生:奥,是指鸷

师:还有谁说说?

生:背绳墨以追曲兮 绳墨指准则

师:非常好,请坐!我们知道文中用了很多比,比的运用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那文中有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吗?。

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那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就比较多了 ,来我们一起读读

生:齐读

ppt直抒胸臆  表白心志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深入研究。分组讨论,找出以上句子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字,并解释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生:思考

师:教师走到其中一组进行指导,进行指导强调文本中找答案

师:好了,大家来说说吧!

生:“长太息……” 中间的哀字

师:为什么是“哀”字呢?

生:因为这句话说的是长长叹息掩面哭泣哀怜人民生活,从整个句子来看就是哀

师:他是为人民艰苦生活而来对吧?所以哀叹!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不悔,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只要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九死一生也不过如此。材料中说的香草那些东西,也就是他所喜爱的东西,香草比喻高尚,他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即使九死也不后悔。

师:嗯,九死是指多次不是实指。

师:那么还有吗?这位男生说说

生:我也是认为 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不悔

师:你们都说不悔,可是你们看第四句不是有悔字吗?那这怎么理解?

生:他当初选择当官这条道路是为了造福人民造福百姓,可是楚怀王却听信谣言谗言把他贬黜,他有后悔啦!

师:是呀!他有后悔过!那么最终呢?他是后悔还是不后悔呢?

生:应该是不后悔吧!

师:语气不肯定呦!其实答案就在文本中呦。请读最后一句

生:读

师:屈原在这过程中,遭受了嫉妒谗言,人生路变的坎坷,在这过程难免不会不产生动摇,但是最终理想与追求使他不悔地走上了这条道路。那我现在请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出坚定的语气呀?

师: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回到两千年前的汨罗江畔,想着自己虽然饱受谗言,但是一想到人民,想到楚国,就算牺牲自己也要坚持理想。一起读

师:楚辞研究学者 文怀法先生他对《楚辞》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采用吟诵的方式来读楚辞,让我来给大家吟诵一下。

师:简单读《离骚》的方法:

ppt 1、通过吟咏体会楚辞的语言特点

2、把握比的运用、理解作者对现实的曲折表达

3、通过文中关键字词,知人论世,体会诗中的感情变化。

师:读出自己的理解

Ppt:1、虽死尤不死也。 洪兴祖

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班固

洪兴祖的死对头秦桧,他们政见不合最终被贬斥。

班固是史学家,他从历史的角度评价屈原,那么我们学习了《离骚》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呢?

Ppt演示  我们也有我们的人生经历,思想见解。读了《离骚》之后,同学们是如何看待屈原的呢?请联系个人经历,以“屈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两分钟的演讲辞。

屈原,我想对你说,虽九死,你不悔,虽体解,你不悔。千年时光飘然而去,你在世人淡漠的目光里沉默,我迷惘时点一盏心灵的烛火,借文字的温暖,细数你的灵魂,任你那荠荷的芬芳,洒满我生命的罅隙,多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平静的午后,把你一生的故事讲给我听。

篇13:《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以及创造背景。

2、利用早读时间听朗读并熟读全文。

师:(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文采与书艺双绝的《兰亭集序》。

生:神情专注。

师:这幅书法潇洒俊逸,高雅清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只可惜,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我们只能从摹本中领会其神采了。

学生叹息。

师:请同学们齐读全篇。

生:齐读全篇,声音洪亮。

师:(出示幻灯1:王羲之兰亭集序)请同学们解释这3个名词。

生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

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生2:兰亭:东晋时期会kuài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集序: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生3:书序,“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啦。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对照课下注解,翻译全文,将译文写在作业本上。(PPT展示目标任务)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

生: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大家对照课下注解,翻译了全文,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大家提出的问题如下(出示幻灯1):

幻灯1:(数字代表提出问题的小组)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及其所之既倦,岂不痛哉!

生:认真观看,

师:那位同学愿意帮助提问的同学解释上面的某一句话。下面开始抢答。

生:短暂思考,积极抢答。(过程略)

师:(删掉学生解决了的问题。)经过前面同学的抢答,还有几句话未得到解决,我们得出以下自探提纲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师:下面为形成提纲做出贡献的小组加分。(将所加分数填到黑板上的分数栏里:1组5分2组10分3组10分4组10分

6组10分7组10分8组5分)

生:热烈鼓掌。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探,翻译两句话。

(PPT展示自探要求)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1组3组

1组3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翻译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5组8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5组选派代表对1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5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1组展示打9分,因为我们组认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犹”翻译成“尚且”比翻译成“仍然”更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7组同学提问:我想问一下,这句话中的3个“之”都是什么意思?

5组同学回答了”俯仰之间”、“不以之兴怀”。中“之”的意思。通过提问解决了“向之所欣”中“之”的作用。

师: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实物投影)总结了“之”的常用意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师:下面请8组选派代表对3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8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3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4组)提问:(“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意思一样么?

生(8组):“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是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是用来……的”“;“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二者不同。

师:问题提的很有总结性,我们给4组加上10分,8组同学总结的也特别到位,我们给他们也加上10分。

生:热烈鼓掌。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这篇文章的翻译,下面请大家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很好。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对着篇文章的进行思想艺术鉴赏。请大家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三个字,进而概括出本文的感情线索。

生1:信可乐也的“乐”

生2:还有“岂不痛哉”的“痛”

生3:“感慨系之”的“感慨”

师:大家同意他们说的么?

生:众说纷纭

生4:我觉得应该是“悲”

师:为什么?

生:从作者的感情变化看应该是逐层递进的。乐到痛到悲

师:说的非常棒!出示幻灯

生:很感兴趣的样子

师:(幻灯出示自探提纲)请大家独立完成这几个问题。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过程略)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2组4组

2组4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6组7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6组选派代表对2组进行评价

生(6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2组展示打7分,因为我们组认为他们字迹不够工整。其次我们认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能看出来得好朋友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也挺重要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其他):提出并且讨论了概括角度的问题(略)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概括一定要简明扼要,当然得在全面的前提下,

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幻灯)总结问题答案

师:下面请7组选派代表对4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师:

生(7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4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作者王羲之在本文中的基本情感,出示幻灯

幻灯: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可等量齐观。生命有限,应当珍惜,去做些事情,而不是空谈玄学。

师: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更加觉得他能有如此的见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啦!

幻灯如下: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篇14:《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背影》一文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朱自清的这篇《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了感人之深的力量,它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1925年10月,在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的感念之情。作者通过写父亲的背影。把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与子的离别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在平实之中蕴涵着真挚之情。

篇15: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在《必修五》学过了李白的《蜀道难》,初步领略了诗仙的才情。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 (板书:将进酒  李白)

师:这节课有两个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通过拓展对比深入体味诗人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学习过程:浅味→品味→深味)

师:“浅味”有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的先把全诗朗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看看有哪些字音和词义还把握不准,待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

(“浅味”环节约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浅味”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好了,同学们都读完一遍了,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问题?

生:“主人何为言少钱”中的“为”是读wéi还是wèi?

师:我们先看“何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是“为什么”的意思。

师:那“为”是什么词性呢?

生:介词。

师:对,是介词,“为”当介词讲时应怎样读呢?

生:除了表被动时,其余读“wèi”。

生:“宴平乐”中的“乐”是读lè还是yuè?

师:你可以看一下注释。

生:注释上说“宴平乐”是个地名,那应该读lè吧。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问题?没有了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重点字音和词义)

将进酒qiāng金樽zūn岑夫子cén钟鼓馔玉zhuàn恣欢谑zì xuè千金裘qiú

师: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并且解释一下这几个词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

(学生读词、释词)

师:字音和词义我们读准了,疏通了,下面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试着读一遍这首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要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读音是否准确,感情把握的如何等几方面来考虑。

(一位学生站起来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给她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她读得太快了。

师:噢,这是节奏的问题,字音读得怎么样?

生:挺准确。

师:感情表达呢?

生:还不错吧。

师:听着挺勉强的。(生笑)那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生:我感觉应该用很豪放的感觉读,很有气场的样子。

师:其他同学什么意见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一种喝醉酒的感觉去读。

(学生大笑)

师:怎么才能读出喝醉酒的感觉?

生:就是该拖音的要拖音等等。

师:那你能示范一下吗?

(学生示范读几句诗)

师:看来这酒量挺大,一时半会儿还喝不醉。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把心中的那种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情读出来。

(学生读最后几句)

(学生鼓掌)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想试着读读全篇。

(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投入。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有人认为应该用豪放的语气读,也有人认为应该表达出内心的那种悲愤,那到底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我前段时间看“百家讲坛”栏目,其中康震教授在《品李白》中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一起去品味这首诗中到底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环节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提示:内容+手法+情感)

(“品味”环节约二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        的李白)

(板书:李白)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了,大多数小组已经讨论结束了,哪个小组的代表想第一个发言?

生:我们小组读到了一位“自信”的李白,我们从“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能读出来,也就是说即使我不做官了,也可以从在他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师:也可以说诗人即使被贬官了,也依然很自信。那么诗人是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来表达的呢?

(板书:自信)

生:直抒胸臆。

师:同学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更直接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感情更加强烈。

师:我记得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经这样评价李白,“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的写,李白只需张口喷出胸中之气即可”,大概说的就是“直抒胸臆”的妙处。

师:那同学们谁能把这句诗中表达的这种“自信”的感情读出来呢?

(学生读“天生我材必有用”)

师:读这一句哪几个字应该重读?

生:“必有用”“还复来”

师:我们全体男同学挺直腰板再读一遍。

(全体男同学大声读这一句)

师:其他组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们组通过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读到了一位悲伤与无奈的李白。这两句运用比兴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写“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和“秋思白发”朝暮之间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悲伤和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

(板书:悲伤  无奈)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一种诗歌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比兴。

师:诗人以什么起兴?

生: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兴。

师: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兴,你还能说作者悲伤吗?

生:虽是一开始写了壮阔之景,但下句确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我认为他是用了“反衬”的手法。

生:我认为诗人是用“夸张”的手法。他本身是很豪放的,所以一开始用了这样的写法,但后来想到现实,就有些悲伤了。

师:很好。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得出这两句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应该读的高亢一些,“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该读的低沉一点。

我们找个同学试着读读这两句。

(学生读这两句)

(学生鼓掌)

生:我们组读到了一位“洒脱”的李白,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能看出来,这句写了心情愉悦的时候,要尽情的喝酒,不要拿着空杯子对着月亮。

(板书:洒脱)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得意”的感觉读出来。

(两个学生分别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生:我们读到了一位“矛盾”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这句表达了作者想一直醉下去,不愿醒来,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怀才不遇,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作者的消极反抗和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这位同学说诗人是“消极反抗”,其他同学是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能读出消极,前面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诗人痛饮狂欢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生:我不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我读到了一位“豁达”的李白,从“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可以看出来他在金钱上很看得开。

师:只是在“金钱”上很看得开吗?

生:不是,在很多问题上都能看得开,比如对待做官。

生:我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表现了李白怅然的心情。

生:我觉得他能够自己寻找快乐,把所有的烦恼扔到脑后。

生:我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就是体现了一种消极情绪,对我们现在来说就像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生:我认为就是消极,甚至是轻生,你看那一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写这首诗时是被皇帝“赐金放还”八年了,他渴望去做官,渴望去建功立业,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于是他就不愿意醒了,试想一个连理想都被掏空的人,能不愤恨吗?能不愁苦吗?于是他发出了史上“轻生”的`最强音——“将进酒,杯莫停”。(生笑)

生:我认为李白是一个“寂寞”的人,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能看出来,满腔的一腔热情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还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是说他自己也很寂寞,正因为这样他才说“但愿长醉不愿醒”。

(板书:寂寞)

师: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仅能看出他“寂寞”,而且还能看出什么?想想这里的“钟鼓馔玉”代指什么?

生:功名利禄。所以能看出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蔑视权贵”的人。

师:诗人既然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什么在下一句却只提到了一个人——曹植。

生:因为他们的经历相似,都是怀才不遇。

师:曹植是遭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而李白也曾有“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样的感叹。

师:我们根据同学们的争论来看一看这个问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学们想一想李白最“得意”的事儿是什么?

生:“喝酒”“写诗”“做官”

师:做官是为了什么?

生:报效祖国。

师:我们说知人才能论世,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的人生经历。

(多媒体展示李白主要经历)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44岁  被排挤 “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

62岁   卒

师:通过李白的主要经历和我们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知道李白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和抱负,立志要报效祖国,那么大家想想李白为什么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呢?你认为他“愁”什么?这种愁为什么又会是“万古愁”呢?

生:我觉得是他怀才不遇。

生:我认为他还愁“人生短暂”。

师:那为什么作者说“怀才不遇”“人生苦短”是“万古愁”呢,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如此之愁?

生:屈原

生:苏轼

师:苏轼是李白之后的人物,应该说历史验证了他这种说法。

生:孔子。他面对时光流逝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师:包括前面提到的屈原也是怀才不遇,自投汨罗,刚才说的苏轼也发出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呼喊,还有后来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慨叹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一生如此大起大落,怀才不遇,人生苦短,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出了他的人生宣言,所以,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下面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大家来读一遍这首诗,然后同学们也读。

(板书:悲壮)

(教师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实,李白不仅借酒来消愁,而且赋予了酒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两首李白早期写到酒的作品,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的发展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再交流。

(“深味”环节约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问题:比较《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中诗人饮酒态度及感情变化。)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第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表达的是作者激情洋溢和愉悦的心情,因为这首诗是在他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时写的,他觉得他的理想能够得到实现了,所以他很高兴,最能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学生齐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句)

生:第二首《行路难》是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时所做的,我感觉有一点愤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一句能体现他饮酒的态度,但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表达了作者那种自信。

(学生齐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

生:写最后一首《将进酒》是作者被“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了,这时喝酒就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了,感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从这三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嗜酒的李白,一位感情矛盾而又复杂的李白。(多媒体出示龚自珍对李白的评价)龚自珍说: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所以,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庄子般潇洒飘逸,可以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高兴时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后喝酒,但无论他如何高兴,怎样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终没有放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这就是我们的李白,即便是被“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他也绝没有沉溺于酒池,如同行尸走肉,也没有避世退隐,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更没有卑躬屈膝,充当权贵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做人做的更坦荡,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尝试背诵全诗,再次去感受“诗仙”之才情,“酒仙”之豁达!

(学生全体起立背诵全诗)

师:下课。

篇16:《登高》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 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 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 )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该是”时鸣春涧中“吧?——啸鸣注)。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 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篇17:《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帖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全班根据图示背课文

六、范读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

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

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

“终期于尽”,

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

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篇18:《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3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恳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投影《出师表—李密》,学生会以为老师错了,教师解释)《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屏幕隐去“出师”二字,仅留“表”字)“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

终鲜(xiǎn)兄弟期功强(jī)近常在床蓐(rù)

猥(wèi)以微贱岂敢盘桓(huán)庶刘侥(jiǎo)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委婉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教师分条投影)

3.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4.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5.教师范读第四段。

6.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

7.经过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陈辞委婉,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词类活用:夙遭闵凶:名,忧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动,作孝廉,为孝廉臣之进退: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举臣秀才:动,作秀才,为秀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动,远离

猥以微贱: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则刘病日笃:状,一天天地

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修辞方式:比喻,对偶,婉曲(“舅夺母志”讳母亲改嫁)

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五,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板书设计

篇19:《陈情表》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

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

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

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_,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

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

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

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_刘病日笃更相为命

○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

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二州伯牧所见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

才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臣_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情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简要疏通以上词句。

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熟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

区不能废远。】

7、熟读第四段。

8、解题: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

意?。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

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

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况(事实);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

【二】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背诵第三段导入。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

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

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

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身世孤苦悲凉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揭示矛盾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先尽孝后尽忠

沐清化蒙国恩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

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

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

事?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

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

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

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

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见上图

5、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

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

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

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

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

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

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

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

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

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

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_,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

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

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

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

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

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

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_。……。”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

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

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

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_彩,能极大地引发读

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

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

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

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

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6、小结: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

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

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

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_篡夺取

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

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

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

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

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相关专题 离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