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白凤是多肉啊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白凤是多肉啊”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王》课堂教学实录(共17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新设计】

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体味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学情分析】

本文为必修三课文,初中也编入教材,学生对老王人物形象的把握较容易,但对于杨绛的人品与文风的掌握还不清晰,缺乏阅读生活体验,与_时代的社会状况也比较隔阂,所以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深入探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体会老王的“苦”与“善”;

2、品味杨绛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杨绛含泪微笑式的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你有一个柔软的心肠,如果你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你一定不会忘记初中时候我们就读过的一篇散文《老王》,今天老师带大家来重温经典,首先我想问大家,当你看到老王这个标题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隔壁老王、一个平凡的人物、身边熟悉亲切的一个老人。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普普通通的很容易被忘却的老王,却让杨绛女士在73岁的年纪写下这篇文章来追忆当年的交往琐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读出老王的与众不同,更要从这个平凡无奇的老王身上读出杨绛女士的不平凡。

【讲授】整体感知,以情入文

我们都知道,叙事散文看似描述生活中的人与事,最终都指向了作者的生活情感与人生体悟。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思考一下,作者回忆老王的过程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哪一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生:愧疚,内疚的情绪,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来。

师:那我们来齐读一下,是哪一句。

生朗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强调:愧怍,指惭愧;羞愧,心中不安。幸运的人指的是——杨绛,不幸者指的是——老王。

为什么作者在多年后回忆老王时,会产生“愧怍”的情绪?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吗?

总结:老王对我很好,很善良,我却对老王不(够)好,关心不够。

板书:幸运的人愧怍不幸者

我老王

【活动】研读文本,梳理关系资料链接

杨绛说:“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一)同学们说老王对我很好,你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老王对我的好,找出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说说老王的好为什么显得如此珍贵?

1、老王作为一个三轮车夫,确实对我这个主顾特别好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愿意、清晨,代我们放入冰箱最老实的从没看透

忠厚老实,不贪钱

载“我”丈夫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有没钱看病善良淳朴

欣然在三轮车上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

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

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给我一样

直僵僵、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临死前的身体状况(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老王的艰难于世)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

2、老王本身就很不幸,生活艰苦、精神凄苦,他对我的那些好显得特别难得,当时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可老王却信任我,老王没有家人,甚至把我当家人一样对待。

以蹬三轮车为活命手段,说明谋生手段艰苦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身体残疾,影响生意。

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说明居住条件恶劣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煌恐说明是个单干户,脱离组织。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说明经常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_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缺乏温暖)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说明没有家,孤独终老

3、联系当时的年代和杨绛一家的特殊身份,待人好、心地善良在现在来说也许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我们要看到,杨绛先生为何能一直记得老王的好,他的善良为何显得如此可贵,这跟当时那个年代的特殊情况,跟当时杨绛一家身份的敏感性是息息相关的。

资料链接——“_时期的人与人”

_期间,杨绛夫妇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文人”,遭到了非人的待遇,生活中充斥着人们的打击和嘲讽,折磨与纠缠。他们似乎已经被“群众”隔离了,没有人愿意与他们成为朋友,因为这很有可能会被无端扣上“_”的帽子,继而被拉去批斗。当时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关系冷漠,气氛紧张,没有人愿意讲自己的真正想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确实,同学们都是善良的有心人,我们在读到这些语言的时候,不仅为老王的不幸同情,更为老王的善良动情,而所有的事情,杨绛在描述时都用了一些特别平淡节制的语句,似乎她把老王的不幸与善良写的越平淡,我们读得越动心。

补充资料:

林筱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杨绛先生……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二)好,我们再回到刚刚那个问题,愧怍是因为老王对我实在是好,而我却对他不够好,同学们,我想问,杨绛对老王真的不好吗?——好,从哪里读出?

别人不愿坐他的车,我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证,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心他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当得知三轮车被取缔时,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

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也给了他钱

【活动】解读杨绛、品读文风

(一)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关爱。”

作者如此善待老王,可杨先生在几年后回忆老王时,心中久久不能释怀的还是愧怍的情绪。如果是你,你会愧怍吗?

小组合作讨论,说说你觉得杨绛该不该愧怍?如果该,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如果不该,你觉得谁该愧怍?

生:

1、作者为自己在老王生前不曾真正了解他那颗金子般的心,没能尽自己力量帮助他改善处境,改变不幸而惭愧不安。(对他不够好,不够关心)

2、杨绛对老王的好不是老王预期和期待的情感,他们之间情感不对等。老王把自己当亲人,可是我却没有完全放下架子。仍然有知识分子的姿态去俯视,比如用钱去打发等,造成要撇清关系,钱货两讫的感觉。侮辱了老王。(一直用钱去交流给予,没有用感情,不对等。)

3、疯狂年代里这种熠熠闪光的人性更凸显出人间情谊的美好温馨。当时那个年代让杨绛觉得老王这样的人太难得了,产生崇敬之心,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被老王的品质折服)

4、那个年代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杨绛对老王的好是隔阂的好,老王却是真心对杨绛。(这种好总是隔阂的——害怕、有防备心理、戒备心理等)

不该

5、一般人应该不会愧怍,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对自我道德的一种反思、内省,其实杨绛在那个年代对老王的关爱已经够多了。

6、是时代的问题,杨绛已经做得够好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很紧张的。

杨绛却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难能可贵的知识分子的担当。

(二)通过品味这种“愧怍”,我们读出了这是一个有悲悯情怀、反省意识、有时代担当的知识分子,她在面对老王时,称自己什么——幸运的人,她真的幸运吗?

资料链接——“杨绛一家的_遭遇”

“_”爆发后,杨绛一家受尽了屈辱和蹂躏,夫妇先是_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来女婿德一含冤_,全家_离家逃走……杨绛在批斗中还被剃成了“阴阳头”,耻辱啮咬着杨先生的心,她整夜不睡,做了一顶假发,不顾酷暑,热汗淋漓地戴上。

“_”期间,杨先生主要任务就是清扫厕所,严谨的她连水箱的拉链都要仔细擦干净。这个女厕也就成了她的“避难所”。红卫兵一来,她就躲入女厕。国际友人惊呼,让沈从文和杨绛去清扫厕所,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即便遭受了如此的不幸,杨绛在回忆那段苦难岁月的时候总是用一些节制而包容的语言去写。文章当中其实还有很多类似风格的语句,你们来谈谈,这样的语言为何如此有表现力,在这样的语言背后,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杨绛呢?

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2、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3、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4、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早埋了。”

明确:戏谑、调侃、包容、恬淡、夸张的手法,突出社会的冷漠,杨绛的节制,包容。

【讲授】总结杨绛的幽默没有停留在引人发笑的层面,她关注的是透过笑声,使人看到隐藏的悲哀。

柯灵说:“杨绛的笑是用泪水洗过的,所以笑得明净,笑得蕴藉,笑得有橄榄式的回甘”

有人说:杨绛的幽默没有停留在引人发笑的层面,她关注的是透过笑声,使人看到隐藏的悲哀。

她的语言如此节制、包容,所以有人说,杨绛的这种文风实际上是一种含泪的微笑。

她的微笑是经历过苦难之后真正的从容,是可以化解悲哀的纯真,越是在苦难中,越是在人性稀缺中,越要看到人性的美好和珍贵!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本色。

板书

幸运的人———(愧怍?关爱)———不幸者

(含泪微笑)我老王(命苦心善)

篇2:《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琐事的艺术手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4.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假如每个人以纯真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去关爱吧!即使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设计2.

有一位老人,她穿越了风云多变的一个世纪,经历了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年过一百,她的脑子还在坚韧地思索,她的笔还在顽强地耕耘。她就是我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杨绛。

我们熟悉和喜欢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目前的译本就出自杨绛之手。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她的一篇文章《老王》。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伛(yǔ)塌败(tā)取缔(dì)

翳(yì)骷髅(kūlóu)滞笨(zhì)

绷(bēnɡ)愧怍(zuò)镶嵌(qiàn)

荒僻(pì)

2.词语解释

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

扶病:带着病。

伛:弯。

3.作者名片

杨绛(1911—),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戏剧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钱钟书之妻。著有小说《倒影集》《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西班牙名著《小癞子》《堂吉诃德》等,发表的剧作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文学论集有《春泥集》等,出版了记述自己家庭的回忆录《我们仨》

4.背景追溯

文章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_”时期,是一个荒.唐_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_”。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点拨明确】课文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极差等情况。下面三段则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_”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后面几个段落,是最后一个片断,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看出老王心地善良。

(二)走进人物

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如下问题:

1.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___”的形式把自己对老王的印象表达出来。

【点拨明确】:(1)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表现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里;(2)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表现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3)老王是一个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表现在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

2.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明确】(1)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2)“_”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3)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4)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5)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小结: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生活凄凉艰难的普通人。)

3.表现老王之“苦”的具体段落有哪些?

【点拨明确】2~4段。

4.老王之“善”的具体表现?

【点拨明确】(1)带送冰块,车费减半;(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还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3)收了人家的好处,总是不忘,总觉欠人情,去世的头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小结:老王是一个知恩图报、极纯朴的好人。)

(三)走进语言

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

【点拨明确】“镶嵌”一词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2.“他面色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暗示了什么?

【点拨明确】这段话用神态和外貌描写,暗示了老王的身体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境地,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悲酸。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强笑”一词?

【点拨明确】“强笑”表现了作者看见老王直僵僵的身体时压抑不住的悲酸和感动。

(四)深层理解

1.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点拨明确】老王怕“我”托人捎,给“我”添麻烦。

2.“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点拨明确】因为“我”没有“领受他的谢意”,没有接受他真诚的感激,连他临终前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3.关注老王,我们深刻体悟了他的“苦”和“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的人(作者及家人),找出他们的善良之举,同学间讨论交流。

【点拨明确】(1)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老王的三轮(可与“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对比);(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3)同情、关心老王的生活,询问他的生计;(4)“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4.“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点拨明确】(1)“愧怍”包含了“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是由作者的道德观所生发出来的高尚情感。(2)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老王,一个人力车夫的善良,同时透露了一个异常善良的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怀念,这是一曲善良的人们在恶的年代(_)里相互取暖的颂歌,这是一篇自我愧怍与反思的真情表白,这也是一份“以善良对待善良”的真情,希望全人类要理解、尊重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环节的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围绕初步了解老王——看图话说老王——感受本色老王——品味老王——怀念心中老王——关注身边“老王”的教学思路,以不同层次的解读逐步解剖老王。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二、“看图话说老王”环节的巧妙设计,充分体现语文导读和引思的统一,“看图话说老王”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让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学习。

篇3:《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预习工作:一是不解之处;二是精彩之处;三是有误之处。每个同学至少要有一处发现,准备上课发言。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9页,这幅图中所画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

师: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开始提问发言。请语文科代表做好发言记录。

生1:文中“脑袋慢”、“没绕过来”、“慢了一步”为什么要用引号引起来?

生2:引号是为了引用老王说的话。

生3:引号是为了直接引用老王说的话,为下文做铺垫。

师:看来大家对引号的作用掌握的不错,回答的很好。给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各加1分。

生4: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

生5:第一个不幸是指的从小营养不良,第二个不幸指的是得了恶病。

师:那么由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什么呢?

生6:苦!

师:头脑真是灵活,给两位同学各加2分。

生7:为什么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车?

师:给这位同学先加2分。是啊!为什么有三轮车不敢坐,而要去挤公共汽车呢?

生8:因为老王的一只眼睛是瞎的。

生9:因为当时是特殊时期,社会动荡,所以作者不敢自己独自乘三轮车。

师:能联系文章背景思考问题,说明预习工作做的不错,各加2分。

生10:在老王去给作者送鸡蛋的时候,为什么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数不完”?

生11:因为作者当时被老王的样子吓到了,所以记不清数目了。

生12:因为事情隔了很久,所以作者记不清了。

生13:因为作者很惊讶,老王在这个时候还能亲自给她送鸡蛋。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不错,想的也很全面,做了认真的思考,各加2分。

生14: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的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为什么写他不老实,这个老实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先给他加上3分。大家看看77页的第三段倒数第二句“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此处也有个“老实”,两者对比一下看看两个“老实”的含义如何?

生15:第一个“老实”是指老王年轻时不规矩。第二个“老实”是指老王厚道。

师: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要费些脑子,先给这位同学加上2分,课后我们可以再仔细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做具体的分析。

生16: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加3分。结合课文来看,前一个不幸应是指什么?

生(齐):从小营养不良

师:很好,那么后一个不幸指什么呢?

生(齐):害了恶病。

师: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生17:我想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说明的是他从小生活环境不好,而害了恶病说明他的生活状况的不好,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给他加上2分。再给大家一天的时间思考,我们明天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8:老王吃鱼肝油后,到了晚上真的看得见吗?

师:加1分,哪位同学能回答她的这个问题?

生19:我想应该是看的见的,因为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而鱼肝油中含有这种成分。

师:看来你不仅对文章有研究,对医学也有兴趣。给你加上2分。

生20:前者是写十个或二十个,后者为什么还要写多得数不完?

生21:因为日子长了作者记不清了。

师:给她们各加1分,同学们可以思考看看能否从这个问题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22:我笑着说“有钱“,为什么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给他加上2分。我们可以从老王的性格方面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生23:表现了老王的善良。

师:反应很快,加3分。

生2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鸡蛋,都给我吃?’”为什么“强笑”?

生25:这样表达更为准确。

生26;这样表达较为含蓄。

生27:更突出作者看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还给她送鸡蛋时的难过。

生28:与前文“我害怕的糊涂了相照应”,表达了作者看到老王时的意外。

师:看来这个问题同学们的争议很大,给每位同学各加3分。我们可以下去再思考一下,明天来解决。

生29: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不幸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

师:先给这位同学加上3分。在这句话中,作者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这个幸运是与谁比较而说的?

生(齐):老王

师:其实不管是老王还是作者,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这句中说老王是不幸的人,作者是幸运的人,究竟有什么含义,由于时间关系,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做一个思考的作业。现在请我们的科代表总结一下发言情况。

科代表:整节课共有20人发言,提问不解之处的9人次,共15分;回答评价的18人次,共36分;提问“精彩的”5人次,共13分;总分为82分。(其中有同学多次发言)

师:今天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越来越多的精彩。下课!

篇4:《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一节课上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上一节课我们最后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首先我们明确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的人?

生(齐):作者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的人。

师:(板书) 作者 幸运的人

老王 不幸的人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昨天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课后思考,现在就请同学起来说说你的理解是怎样的?

生1:作者所说的“幸运”和“不幸运”实际上是指的作者自己和老王生活的一种对比,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但是她没能很好的帮助老王,所以作者感到很愧怍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作者一家对老王是很好的,也一直在帮助老王,作者感到愧怍是因为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帮助还不够多,老王就去世了

生3;我觉得,作者是因为给了老王鸡蛋很香油的钱,觉得这种行为侮辱了老王,所以感到愧怍。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为什么作者要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老王的生活的。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具体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生:(勾画)

生4:76页第一段,“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师:老王借以谋生的就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但是即使是这辆破旧的三轮车也是几经波折。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5:开始的时候,老王用三轮车拉客人,但是在书上78页,又写到“后来载客的三轮车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这两处所写的都是老王的谋生手段,那么对老王生活的描写还有哪些呢?

生6:“没有什么亲人”

师:从哪里看出他没什么亲人呢?

生7:“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他这样一为“没什么亲人”的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生(齐): “几间塌败的小屋里”

师:这里说的是老王的居住条件,那么还有对老王生活的描写吗?

生8:眼睛是瞎的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到位,是仔细阅读课文的结果。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对老王生活的描写,正是这些描写体现出了老王生活的一种状态‘苦’。

(展示板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谋生手段 “特殊”期间载客的三轮被取缔,他的生

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没什么亲人 苦

居住条件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

生理缺陷 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师:老王是一位很苦的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作者与老王之间的交往,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老王与作者交往的片段有哪些?(板书)交往

生9:为老王送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生10:送默存去医院

生11:不仅是默存上医院,而且还不要钱。

师:不仅不要钱,最后作者把钱交给老王,老王拿了钱后又怎样

生(齐):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还有与作者交往片段的叙述吗?

生11:在生病的时候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仔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从这些交往的片段中,反映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2:善良

生13:老实

生14:乐于助人

生15:无私

生16:讲义气

师: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对,这些就是老王的性格特征。而老王的这些性格特征,最主要的正是从与作者的交往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板书展示)

①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体 现 心地善良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交往片段 老王性格 纯朴仁义

③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 知恩必报

蛋,表示感谢。

师:我们刚才说了,老王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苦’字来概括,那么造成这些‘苦’的根原因是什么呢?

生17:因为他眼睛是瞎的,而且三轮车被取缔了。

师;很好,那么三轮车为什么会被取缔呢?文章开头说“连登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为什么要“组织”起来呢?

生18:组织起来可能是为了更好做生意,而且安全。

师:既然组织起来很好又安全,又为什么会被“取缔”呢?

生:(思考不解)

师:我们不妨结合文章的背景来分析。当时是那个时期,可以说当时的社会处在一种荒.唐的状态,三轮车的起起落落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状况,先是组织,再是取缔,像作者和她的丈夫这样杰出的学者,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反动学者”。

生19:老师,那为什么作者还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就要从作者的思想观点入手了。其实幸与不幸包括很多的方面,如:天赋,成长,生理等。从这些看来,作者显然是比老王幸运的。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一家为老王做了哪些事?

生20:坐老王的车。

生21:给老王钱

生22:送鱼肝油给他

师:还有呢?

生23:问他能不能生活。

师:对,这些都是作者一家为老王做的事。同学们还可以再总结。那么,从这些事情中反映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齐):善良的人

生24:尊重别人

生25:有爱心

师:作者同老王一样,都是普通的人(板书)普通人,也是真诚善良的人(板书)真诚善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正是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关心不幸的人,因为在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板书)人人平等。学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应该怎样做。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去完成每课三件事:抄写生字词及难写易忘字词;抄评优美精彩段落;写“一课一得”。

下课!

板书设计: 老 王

杨绛

老王 不幸的人 体现 反映

普通人 交往 真诚善良 人人平等

作者 幸运的人

篇5:《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以及创造背景。

2、利用早读时间听朗读并熟读全文。

师:(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文采与书艺双绝的《兰亭集序》。

生:神情专注。

师:这幅书法潇洒俊逸,高雅清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只可惜,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我们只能从摹本中领会其神采了。

学生叹息。

师:请同学们齐读全篇。

生:齐读全篇,声音洪亮。

师:(出示幻灯1:王羲之兰亭集序)请同学们解释这3个名词。

生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

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生2:兰亭:东晋时期会kuài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集序: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生3:书序,“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啦。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对照课下注解,翻译全文,将译文写在作业本上。(PPT展示目标任务)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

生: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大家对照课下注解,翻译了全文,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大家提出的问题如下(出示幻灯1):

幻灯1:(数字代表提出问题的小组)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及其所之既倦,岂不痛哉!

生:认真观看,

师:那位同学愿意帮助提问的同学解释上面的某一句话。下面开始抢答。

生:短暂思考,积极抢答。(过程略)

师:(删掉学生解决了的问题。)经过前面同学的抢答,还有几句话未得到解决,我们得出以下自探提纲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师:下面为形成提纲做出贡献的小组加分。(将所加分数填到黑板上的分数栏里:1组5分2组10分3组10分4组10分

6组10分7组10分8组5分)

生:热烈鼓掌。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探,翻译两句话。

(PPT展示自探要求)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1组3组

1组3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翻译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5组8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5组选派代表对1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5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1组展示打9分,因为我们组认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犹”翻译成“尚且”比翻译成“仍然”更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7组同学提问:我想问一下,这句话中的3个“之”都是什么意思?

5组同学回答了”俯仰之间”、“不以之兴怀”。中“之”的意思。通过提问解决了“向之所欣”中“之”的作用。

师: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实物投影)总结了“之”的常用意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师:下面请8组选派代表对3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8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3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4组)提问:(“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意思一样么?

生(8组):“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是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是用来……的”“;“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二者不同。

师:问题提的很有总结性,我们给4组加上10分,8组同学总结的也特别到位,我们给他们也加上10分。

生:热烈鼓掌。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这篇文章的翻译,下面请大家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很好。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对着篇文章的进行思想艺术鉴赏。请大家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三个字,进而概括出本文的感情线索。

生1:信可乐也的“乐”

生2:还有“岂不痛哉”的“痛”

生3:“感慨系之”的“感慨”

师:大家同意他们说的么?

生:众说纷纭

生4:我觉得应该是“悲”

师:为什么?

生:从作者的感情变化看应该是逐层递进的。乐到痛到悲

师:说的非常棒!出示幻灯

生:很感兴趣的样子

师:(幻灯出示自探提纲)请大家独立完成这几个问题。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过程略)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2组4组

2组4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6组7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6组选派代表对2组进行评价

生(6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2组展示打7分,因为我们组认为他们字迹不够工整。其次我们认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能看出来得好朋友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也挺重要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其他):提出并且讨论了概括角度的问题(略)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概括一定要简明扼要,当然得在全面的前提下,

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幻灯)总结问题答案

师:下面请7组选派代表对4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师:

生(7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4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作者王羲之在本文中的基本情感,出示幻灯

幻灯: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可等量齐观。生命有限,应当珍惜,去做些事情,而不是空谈玄学。

师: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更加觉得他能有如此的见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啦!

幻灯如下: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篇6:《〈论语〉》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一、课前激趣,融洽师生关系

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你们的身份是什么?

生齐答:学生。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

生齐答:教师。

师: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你们“学”什么?向谁“学”?我“教”什么?“教”给谁?应该是很好回答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你们不仅应该向老师学习,而且更应该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并且不但要学知识,而且更要学方法、学习惯、学做人。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今天的老师已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存在了。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彼此引导、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好不好?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

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

生齐答:有兴趣。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时所做的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多媒体出示“作者作品”读书卡)

(讨论交流,填“作者作品”读书卡)

生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生3: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生4: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徒弟的言行书,由若干篇组成。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为两个方面:1、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这样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生5: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师:看来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丰富。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孔庙,有很多人都尊崇孔子、拜孔子为先师。他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可以参看书上的插图。我感觉到的孔子不仅高大、庄严,而且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

四、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生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应读作“yue”;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作“ru”。

师:“女”在这里为什么读“汝”?

生2:因为它是通假字。

师:什么叫通假字,谁来说说看?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通假字”。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文字是漫漫发展起来的,最初没有这么多字,文字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说话的需要,怎么办呢?就用一个字来表达多种意思。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教师举出“莫――漠――暮”具体讲析)。实际上,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接触过,是哪篇课文中的哪个字?

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

师:好,大家不妨将刚才所说的这些关键字的读音专门设置一个门类积累到你的读书卡中去(多媒体出示“难字难词”读书卡)。刚才大家由一个例子联想到其它例子,这种学习方法叫什么?

生4:举一反三。

师: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

生5:孔子。

师:好,注意了平时的课外积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秘诀,请大家细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文言的韵味。读准了节奏,文言文就读懂了一大半。大家可分四人为一小组互读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抄写到你的“难句理解”类读书卡上,然后小组讨论。读书时看谁摇头晃脑摇得好。(多媒体出示“难句理解”读书卡)

(生摇头晃脑地读)

师: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在下面读得摇头晃脑,听起来很有韵味,谁上台来摇一摇呢?

生6:(摇头晃脑地)朗读第1则。

师:很有味道,如果坐在那把椅子上,戴上一幅老花镜,就更像老先生了。

生7:(踱着方步)朗读第3、4则。

师:他是一个踱着方步的孔子。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

师:有没有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

生8:前几则比较好懂,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

生9:曾子说:“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这一则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

师:会总结的人一定是会学的人,我们要由“学会”走向“会学”,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实还可采取“会意”的方法,读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我们常常把它称作什么?

生10:成语。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

生11:温知知新。

生12:见贤思齐。

生13:学而不厌。

生14:循序渐进。

师:有的同学已将这些成语写在了读书卡上。《论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大家下课之后可设置一个“《论语》与成语”专题进行摘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多媒体出示:《论语》与“成语”读书卡)。《论语》是为现代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网页显示《论语》中的成语。)

师: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韵味来,而且谈谈你的感受,提出你的问题。

生15:(背诵“三人行”篇)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了凡事都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还提出一个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什么意思?

生16: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师:这样理解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17: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还有哪些同学来背、来读?

生18:(背诵“曾子”篇)这句话是说:人都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即使是付出了什么,那也是值得的。

师:刚才所背诵的这些格言警句,相信对每位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启示。如果要你分类摘抄的话,你准备怎么分类呢?

生19:学习态度类、学习方法类、思想品德修养类。

五、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解

师:在上一节课的自由背诵中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为每人的生活

篇7:《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人:李玉山

时间:2004年12月23日

地点:北师大天津附中高一8班

师:昨天我在《智者的叮咛》这本书上读到这样一句话:“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也有人评价说,庄子是先秦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吗?

生1:(看书)庄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庄子》一书是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师:你说得很准确。

生2:(不屑地)他是照书念的,课下注释有。

师:学会利用注解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当然,要了解庄子还是要多读些相关的书。哪位同学谈谈“课本外”的庄子。

生3:我听说过“庄周化蝶”的故事,好像说的是……想不起来了。

生4:(急切地)庄子这个人很有些傲骨。楚王派人去请他当宰相,他却宁肯作泥鳅在污水中戏游,他认为做官不自由。

师:看起来你的课外阅读面还是很广的。

生4:我喜欢庄子。

生5:庄子这个人挺豁达的,他的妻子死了,他却拍着瓦盆唱歌,他好像认为死就是生,生死好像没有什么界限了。

师:我很吃惊,我原先有些低估了同学们,大家对庄子有一定的了解嘛……

生2:(举手)我想起来了,庄子很消极,天天想着得道成仙。

(学生笑)

师: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玄妙,比如他追求绝对的自由,他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他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他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对庄子及其思想的评价,两千多年来始终存有分歧。我们在高中阶段对庄子的了解也只能透过有限的几篇文章管中窥豹,今天我们就通过《秋水》篇的开头一段文字先对庄子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吧。

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声读课文,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

(生读)

师:好,大家齐读课文。

师:“泾流”的“泾”刚才有不少同学的读音不准,应该读

生6:jìng

师:说说理由。

生6:书上说这是通假字,通“直径”的“径”。

师:是“shǎo仲尼之闻”还是“shào仲尼之闻”?

(生有说shǎo,有说shào)

师:你(指生7)说。

生7:应该是shǎo,这用在动词,小看的意思。

师: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应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生7:可是书上写的就是“小看”的意思。

师:书上这样解不能算错,认为孔子的见闻少当然就是小看了。好,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遍,声音要大些。

师:这次读得很好。请大家拿起笔,给大家5分种时间,自读课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在书上做个标记。

(生读)

师:哪个同学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8:秋天河水涨满,站在河边都看不到对面,所以河伯很有些得意,然后他就认为天下的美景都让自己看到了。然后河伯到了海边,看到北海比自己原先见到的不知要宽阔多少倍,然后就对着海神若慨叹,反省自己妄自尊大。

师:你为什么要说那么的“然后”呢?(学生笑)当然,你的概括还有很准确的,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有一点要注意,不是“看不到”对面,而是“看不清”,“不辨牛马嘛。

生9:我觉得……(又止)

师:大胆地说。

生9:好像河伯、还有海神(看书)那个“若”不是真人吧。

(生笑)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2:这是个故事,虚构的,跟《西游记》差不多。这都不懂?

师:不懂就问是很好的学习品质,人没有全知全能的,不要自大,更不要嘲笑别人,否则就犯了与河伯一样的错误。

生9: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个虚构的故事,庄子是想通过讲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也可以把它叫做“寓言”。庄子散文中有很多的寓言,像大家熟悉的“涸辙之鲋”的故事就是庄子借粮的时候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对这篇课文的寓意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或者有所补充吗?

生10:我觉得河伯挺可爱的,他知错就改。

生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骄傲自大,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生4:河伯开始的时候洋洋自得,主要是由于封闭造成的,他有些像那个夜郎国的国君,一辈子都没走出过那个小地方,给他100个胆子他也想象不出天下有多大。如果河伯不是到了北海边,他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渺小。所以只有开阔眼界,才能避免成为夜郎。

(生鼓掌)

师:还有哪个同学?

生2: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越谦虚。我想起我们做过的一个作文的材料,好像是说人的知识是个圆,半径越大,与未知的世界接触的区域就越大,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师:你的这个认识是在他(生4)的认识基础上的延伸。《秋水》是我们这一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所以当然应该由你们自己读。下面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对课文做深入的探究。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读:一、选准你理解最深最有感触的一点进行赏析或评价,可以是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二、这三个方面你是否还有经过思考也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和你共同攻克难关。

(生读)

生4: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比手法用得好。河伯开始是“欣然自喜”,然后(有生笑)见到北海则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很短的篇幅,河伯的形象却是立体化的。

生12:细节描写好。

生13:我觉得河伯的那段话说得太好了。我们要向他学习,严于解剖自己,拓宽自己的胸怀,不断提高自己。可是有的地方我不太明白。

师:说说,看我能不能帮助你。

(生笑)

生13:我总觉得这段文字不太通顺。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这种人到底是什么态度?他说“始吾弗信”到底“弗信”的是什么?见到海若后,河伯应该“信”了,他信的又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很有些水平。鼓励一下!(生鼓掌)哪个同学能谈谈看法?

(沉默)

师:你(生4),庄子的追星族?

生4:我也说不太好。好像是庄子对孔子好像不怎么感冒?(生笑)

师:“感冒”,好!

生4:我听我爸爸说,庄子中有好多故事都是编排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像盗跖怒斥孔子的事就是庄子虚构出来的。所以,我推测,这里的“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应该还是否定孔子的吧。

生14:不对,河伯对孔子还是很崇拜的,他不相信有人竟敢小看孔子的学问。

师:你的意思是“始吾弗信”应该这样理解?

生14:对。

师:也就是何伯不相信竟然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这种人太那个,那个(有生小声说:妄自尊大)对,妄自尊大。河伯见到北海后,他应该是相信有这种人了吧?

生:这?我还没想好。

生15:老师,“我之谓也”是什么意思?

师:是……

生2:说的就是我。初中就学过了。

师:你明白了吗?

生15:yes!(生笑)河伯认为自己和“少仲尼仲闻”的人是一种人,是妄自尊大。

师:具体解释一下好吗?

生15:河伯与海若比起来,简直太小了,但他还曾经(看书)“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谈谈我的看法,当然,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不是标准答案。课文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秋水》篇集中表现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简单一点说,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而“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就像蚁穴大泽之中。庄子认为“知量无穷”,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人在天地间很渺小,所以人要顺应自然。《秋水》的主体是河伯与海若的七次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河伯与海若在后面的对话中也曾提到孔子与伯夷,原文是“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与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板书)意思是伯夷辞让君位以成就好名声,孔子大谈天下事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他们的自满,不就好像你刚才在秋水面前洋洋自得样子吗?

生4:能不能这样理解,海若就是庄子的化身,而河伯是孔子的化身。

师:你很聪明,很快就抓准了问题的关键。河伯可以看作是儒家门徒的化身,庄子借海若给儒家门徒上课。儒家子弟都认为孔子是天下第一博学之人,伯夷是天下第一大义之士,但在庄子看来,这两个“最”是不存在的,是站不住脚的。在《秋水》中的孔子是被奚落的形象。但是,在其他篇目中,庄子也常常借孔子之口宣传道家的思想,这时孔子的形象就是光彩照人的。

生16:课文里有两个“于是焉”,一个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一个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这两个“于是焉”应该怎么理解?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6:我觉得跟今天的“于是”意思差不多,有点因果又有点承接的意思。可是那个“焉”没法处理了。

师:谁可以帮他“解惑”?

生17:这里的“于是”应该是“在这个时候”的意思,“焉”么?我也说不好。

师:“于是”在古汉语中一般是两个词的组合,介词“于”加上代词“是”。“焉”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于是焉”也就相当于“于是乎”。大家发现他(生16)找出的这两个句子其实有一种巧合在里面……

生18:对比。

师:说下去。

生18:第一句是写出了河伯自得的神态,第二句是河伯发现自己的错误后的悔恨的神态。

师:所以刚才有同学说,河伯也挺可爱。

生19:老师,“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句话我不太理解?

师:会翻译吗?

生19:不会。

师:哪个同学来?

生20:我如果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

师:这是一个假设性的否定句。记住这种句式(板书:非……则……)

生19:怎么就危险了呢?

生20:不到这来就不会明白这么多的道理,还在河边夜郎自大呢?

师:解释得不错。庄子和《庄子》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耐力甚至穷其一生才能欣赏一二。刚才有同学说,庄子的思想有些消极。这要看你怎么去理解庄子的思想。高三的时候我们将读到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可给大家一个解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高三同学借阅“先睹为快”。学哲学的目的是什么,周国平说:“没有哲学,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哲学是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性诠释,哲学是人精神家园的支撑。现在有一个很流行也很沉重的词语“精神守望”,学了哲学,对人生对社会可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就能够把好心灵的航船,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我的话对你们来说也许太深奥了些,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突然想起了我的话,突然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感悟,一定要和我共享。下课!

作者邮箱:

[1]

篇8:《氓》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人:李玉山

时 间:2005年8月18日

地 点:北师大天津附中高二2班

第一课时

师:上课之前有个同学问我,课本把《氓》放在第一课,到底想让我们学习哪些知识呢?难道就是让我们知道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次悲惨的爱情悲剧么?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哪个同学能替我给这个同学做个解答呢?

(沉默片刻,一生怯怯地)

生1:应该是积累一些古代的词语,还有文学常识;再就是得学会自己读古诗。

生2:通过读诗,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生3:每年高考都要考古诗鉴赏,没办法,必须得学。

(生笑)

师:你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为了考试得分,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为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这是“发展”的需要。对于你们来说,“文学素养”恐怕或多或少地与你们这一生相伴,也是做到“诗意的栖居”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进行文学鉴赏包括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是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文学常识的积累的。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他喜欢提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思考的前提下发现问题,做到善于提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他好像已经读过课文了,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

请大家拿起笔,小声读这首诗,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在这个字的上面注音。

(生读约3分钟)

师:请大家齐读这首诗,读准节拍和字音。

(生齐读)

师:节奏比较准确,这是一首四言诗,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同学们很聪明,没用我提示就找到节拍了。而且大家都注意到了“于”“说”等通假字的读音。有几个字音要注意:是“zǎi笑zǎi言”还是“zài笑zài言”?

生4:zài笑zài言,跟“载歌载舞”一样。

师:对。课时刚才有一部分都成了zǎi。多音字是根据用法和意义确定读音的,平时要养成习惯,多查字典。人们的一些习惯读音有些是不太准确的。“渐车帏裳”的“裳”在文言中一般读作cháng。在《秦风·无衣》中我们还要学到。

生5:老师,“渐”书上说读一声,是不是注错了?

师:没错,这也是个多音字,“渐”在用作动词的时候读一声学名叫阴平声,有个词今天还在用“渐染”。课下查查字典是什么意思。好,下面大家再齐读全诗,应该比上次读得要好。

(生读)

师:不错!请大家拿起笔,自读这首诗,完成这个几个任务:理解诗句,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达。读的时候先不要看注解,更不要看课外书,能自己读懂诗句是最好不过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注解,但不要把注解当作僵化的东西。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个标记。10分钟够了吧。

(生读)

师:哪个同学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沉默)

师:要勇敢些,说不准没关系,不说你怎么会发现自己有那些优势或不足呢?

生1: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商量结婚的事,女子先是没有答应,后来看见男子发怒了才答应。结婚后男子很快就变心了,甚至虐待她,所以女子心里充满了怨恨。

师:结果呢?

生1:好像是这个女子跑回了娘家,(看书)“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兄弟还讥笑她。

师:基本轮廓勾勒出来了。哪个同学能再具体些?

生6:这个女子挺不幸的,她很勤劳,日夜劳作,可是却受到虐待。

生7:她挺恨那个男的,骂他三心二意。(有生笑)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7:“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生8:我觉得这个女的太傻了,不应该那么痛快地就嫁给“氓”。起码儿得考验他几年,生米做成熟饭了,后悔也晚了。

(生笑)

师:你已经进入到诗歌深层内容的分析了。结合这些同学的回答,请大家用三四句话概括该诗的内容。你(生2)来!

生2:一个貌似忠厚的男子向一个年青漂亮的女子求婚,女子答应了。结婚之后,尽管女子日夜操劳,但男子感情不专一,并对女子施加暴力,最后女子回到了娘家。

师:很好。根据上面的概括,这首诗如果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呢?

生:(齐答)三层。

师:具体说说。你(生9)来。

生9:婚前,婚后,回家。

师:很简洁。婚前一般叫(生答:恋爱),哈,恋爱,哪几节是恋爱?

生9:前两节。

师:回家呢?

生9:最后一节。

师:好,大家同意他的分法吗?(生答:同意)

生10: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应该是一首自叙诗,是女子的自述。

师:对,你很细心。这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成的诗,所以刚才有同学看出女子有“恨“。也可以看成是女子的控诉吧。

生11:我有很多地方还不太理解。

师:很多!你说的是诗句不理解还是内容上不理解?

生11:都有,内容上不理解的要多些。

师:这要怪我了,我给大家的时间太少了。

生11: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得细一些,我们以前的老师可都是一句一句地讲啊。

师:你希望我也这么做,是吗?

生11:那我们学起来多轻松啊!

师:是啊,你轻松,我也轻松。可是书是要你们自己读的,那么多的注解,注解的文字是原文的好几倍,要充分利用。老师总不能到考场上给你讲吧。

(生笑)

师:下面的时间就是该你们自己读。诗歌的整体内容我们清楚了,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对这首诗做深入研究。有两个要求:①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②还有哪些经过思考后也不明白的地方,包括诗句、内容、手法等方面。

(生读约12分钟)

师:有什么想法可以与我谈谈,写在纸上也行。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很高兴,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给我递了纸条。我念一下:“今天晚上在肯得基门口见,我请你吃快餐。”(生大笑)是请我的吗?不过现在我们要享用的是精神快餐。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做一次先锋?

生6:我喜欢前两节的女子,她很清纯、很热情、很痴情。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6:这个男子给女子的印象很不错,很忠厚,可以托付终身,所以在没有媒人的情况下私自答应了男子的求婚。甚至在男子走后,女子十分思念,经常登上高高的城墙眺望男子家,看见了就特别高兴;看不见就哭。她已经坠入情网了。

师:《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生:如三秋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绝了热恋中男女的心理。刚才有个同学问我,女子为什么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吧?

生12:明白了,依依不舍。

师:所以才有“十八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相恋中的男女有时道过几十遍“再见”还不忍离开。(生笑)这两节是叙述、描写,这种方法就是“赋”的手法。(板书)

生13:可是,从诗的后面看,男子并不忠厚。

师:所以这个女子才发生了这样的慨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生笑)。当初她被男子的忠厚罩住了双眼,就像上节课那个同学所说,没有发现氓的真实面目。

生14:老师,您的解释不对吧,书上说“无与士耽”是不要同男子迷恋爱情的意思。

师:你说说为什么“不要同男子迷恋爱”

生14:不清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也不清楚

师:哪个同学可以为他解惑?

生6:是不是说女子容易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师:轻信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女子婚后生活的不幸就是证明,结婚仅三年就被赶了回去。这是女子从自身遭遇中得出的教训,也是给其他姐妹的告诫吧。(生笑)

生14:怎么“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是不是说男人都容易变心?

师:这可以理解为女子因怨恨产生的愤激之词。下课时有同学问我,这一节为什么要写到桑树?这个问题很好。有没有哪个同学能解答?

(沉默)

师:《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是(生:赋、比、兴),第三、四节的桑树应该属于――

(有生说比,有生说兴)

师:比就是比喻,有的通篇用比,如《硕鼠》;有的局部用比。兴,就是联想,而联想应该是从眼前景物而想到所要吟咏的景物人事,也叫托物起兴;两者之间若有相似点,同时也能构成比喻,叫做比兴。(板书:比、兴)

生14:这是比还是兴呢?

师:你看呢?

生14:好像是比兴吧。

师:具体说说。

生14:(看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很容易让人想到女子的年轻漂亮,“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很任意让人想起女人的年老色衰。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

生15:“鸠”有什么用?

师:你说呢?

生:不知道!

生16:也是比兴吧。

师:说下去

生16:鸠贪吃桑葚,女子沉……沉入,不对,是沉湎爱情。

师:桑葚是甜蜜的,所以斑鸠要贪吃;爱情也是甜蜜的,所以人很容易沉湎其中。女主人公在告诫:女人不要沉湎于爱情。刚才我说,联想应该是从眼前景物而想到所要吟咏的景物人事。这桑树是女子眼前的景物吗?

(沉默)

师:推想一下,这个女子在哪看到的桑树?(生:路上……车上)对,应该是女子在坐车回家路上,看到路边的桑树而引发了联想;这是兴,两者有相似性,又是比。以此类推,大家应该明白“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句描写的作用了吧。

生17:也是比兴。

师:具体分析。

生17:由淇水的(看书)水势很大的样子,联想到了(看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师:有比吗?这是兴。淇水在这首诗中出现了三次,它是女子恋爱时的幸福和婚后不幸的见证。

生18:老师,什么叫反衬?

师: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呢?

生18:注释②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我看不明白。

师:看起来你动脑子了。我也不怎么明白。我是这么理解的,这应该是一个比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反喻。举个例子:这种风气可不像西北风那样能很快横扫天下。这几句诗可以理解为:男子的欲望可不想淇水和隰水有止境。明白了吗?

生19: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女子的不幸没有头。

师:哦,我很高兴,你能有自己的分析。可以,淇水隰水都有到岸到头的时候,我的苦难却没有头。也是比,是反喻。

哪个同学还有高论?

生9:我认为这个女子很了不起。她在受尽丈夫百般虐待的时候仍然不忘干活,是个称职的妻子;后来被丈夫赶回娘家后,她并没有苦苦哀求,而是在痛苦和反思后毅然决然地面对这一切。

师:你的表述很严谨。

生20:老师,我认为这个女子是自己主动离开氓的。

师:说说理由。

生20:还没想好。

师:下课的时候也有同学提出了这种看法。看起来出英雄所见(生:略同)。到底那种说法更好些呢?讨论一下,认真读诗,开动脑筋,找出能说服自己也能让人信服的理由。同意赶回家的举手,前后自由结组。

(生讨论,有的独自看书)

师:谁来?(无人应,指生20)你说说。

生20:“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女子说自己本想与氓白头偕老,可是氓却“二三其德”,如果与这样的人过一辈子是多么痛苦啊。所以应该是她自己主动离开的。

师:“主动说”这一派谁还有补充?

生2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兄弟嘲笑她,我想应该不是笑她挨打,而是笑她,当初你连个媒人也没有就跟着那小子跑了(生笑),现在又自己跑回来了,这叫什么事儿?

师:还有吗?请“赶回派”阐述理由。

生9:我记得你曾说过,《诗经》产生的时代是奴隶社会中后期,是男子中心社会。当时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女子没有决定走与不走的权利。而且她含辛茹苦那么多年,她都能忍过来,她不可能自己离开。

师:你能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去分析,很好。

生22:他说的不对,男女那么不平等,为嘛还有《蒹葭》里男子对爱人的追慕,甚至是出现了幻想。氓求婚的时候为嘛还要抱的布。

师:你认为布是“彩礼”?(生笑)这个说法我倒是头一次听说。“抱布贸丝”一般是说氓以此为借口与女子搭话商量婚事,以物易物是当时的一种商品流通方式;另一种理解是说氓的身份是个小商人。男女相爱是一个穿越时空的永恒的主题,但就是真情相爱的人到了到婚姻层面时大都难以避免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比如,今天相爱的人谈婚论嫁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男方要多花钱,房子要男方买等。“赶回派”们还要再补充吗?

生9:还有一个理由,这个女子她也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她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就是想拯救自己的婚姻,来感动氓。

师:还有么?两派各执一词,谁是谁非呢?都有道理,而且都是从作品中找出的理由,还能联系时代背景,这就是很好的文学鉴赏了。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女子应该都是很痛苦的。诗歌的结尾她却说――

生:(齐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师:后面是个感叹号,这个小小的“!”都包含了那些“感叹”呢?

生3:痛苦。

生23:怨恨。

生24:冷静

师:她没有哀求氓,很冷静地接受了现实,这里面有一种生9所说的坚强。女子痴情、勤劳、坚强,是一个很立体的形象。

生9:老师,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又止)

师:说下去。

生:您刚才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是女子到家后的事。能不能这样想,这首诗就是女子在在回家途中所见所想。兄弟讥笑她应该是这个女子想象到家后可能出现的局面。行不行?

师:你说行不行呢?

生9:我说不好。

师:大家分析一下不管是否同意,都要说出理由。

(学生思考、沉默)

生22:我看可以。女子被赶回家,在车上回想过去曾经的甜蜜和不幸,又设想回家后可能的局面,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往者不可谏,来又不可追,真的很可怜。

师:马茂元先生说她是“往事不堪回首,前程亦复可畏”,真可以说是进退维谷了。即便如此,她仍然能“亦已焉哉”,真的很坚强。这样最后一节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也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既是兴,又是比。

生23:老师,是不是《诗经》中的“言”都可以按助词来理解?

师:有的时候是句中助词,没有意义。《无衣》中的“于”《静女》中的“有”都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助词。但不是说所有的“言”“于”“有”都如此。“言笑晏晏”的“言”就是说的意思,有说有笑很快乐。要结合诗句内容去灵活判断,不要绝对化。

生24:“乘彼垝垣”的“垝”课下有两种解释,考试时怎么办?

师:你给我出了个难题。你想怎么答?

生24:都行吧。

师:都可以。但我个人还是认为解释为通“危”更好,高,这个词你们应学过:“危楼高百尺,(生:手可摘星辰)。”姑娘为了看到恋人的影子,抛下女孩家的文静与娇羞,登上高高的城墙远眺,多么痴情,思念何其重也。

生25:您刚才说是结婚三年,书上说“三”是多数,古代“三”一般是指多数。

师:谢谢你的批评。理解为多年,“年老色衰”一说才成立;理解是实指三年可不可以呢?

生25:可以,好像更能突出男子变心之快。

师:也能表现三年的辛苦劳作与精神折磨如何让一个“其叶沃若”的女子“其黄而陨”。

生26:“桑之未落”的“之”是不是取独?

师:你用了一不规范的简称。关于诗歌中的词语,大家应该学会自己归纳,记牢,活用。还可以结合《质量检测》相关练习进行巩固。要养成良好习惯。

这是大家高中阶段学的第一首古诗,其实很多同学已经学会怎么读了:要多读,每次读的目的与收获是不一样的;在理解诗句、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诗歌丰满化,这样才能有自己的收获。这就像喝茶,需要时间;读诗,就是“泡茶”的过程。希望大家能通过练习成为“茶道”高手。

作者邮箱:

[1]

篇9:《长征》课堂教学实录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宁乡县实验中学  黄凤飞

一、观看影片,蓄积感情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影片,请看。

(多媒体播放《长征》录像)

师:这激动人心的战斗就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的红军历尽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就要到达陕北,毛泽东主席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地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板书:长征)

二、简介长征,了解背景

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师:请同学们翻书62面,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了?

(课件出示诗歌《长征》)

请注意加点的字,谁来试试。

(生读诗歌)

师:生1读得流畅,但平舌音与翘舌音分得不是很清楚,跟老师读“水、沙、索”。生2有气势,但读错了一个字“岷”,注意与“眠”字区别,跟老师读“岷”、“岷山”、“眠”、“睡眠”。

师:老师也想读读,同学们评评。

(师范读)

生1:老师读得很有感情,节奏感强。

师:谢谢你的称赞。

生2:老师读得流畅,有气势。

师:多谢你的夸奖。

生3:我认为老师读的“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铁索”应该读得重些,因为从铁索两字可看出当时战斗的险恶。

生4:我认为老师读“走泥丸”时间隔久了,应紧凑些。

师:有道理,老师接受你们的批评,我相信同学们肯定<?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能超过老师。

师:谁能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1: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历尽艰险、战胜困难的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生2:这首诗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扬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生3:这首诗写红军不怕困难,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还写长征中两次主要的战斗。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诗歌描写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描写的呢?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提示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诗的理解,请大家大胆展示自己,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暖”和“寒”字的意思,“暖”指红军内心十分高兴,“寒”字就是使人感到“寒心”的意思。

师:抓住重点字学习诗歌的方法真好。

(相机板书:暖、寒)

生2:我读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意思:红军不怕长征艰难困苦,万水千山的路程只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师:不错,理解透彻。

生3:我由“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想到红军不畏艰难,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看作是脚下流动的泥丸,而我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放弃,我心中感到惭愧,以后,我一定在困难面前坚强,做个男子汉。

师: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体会精彩极了。

生4:我知道“逶迤”是指山连绵不绝的样子,“磅礴”是指山气势雄伟的样子。

(师相机用简笔画表示并板书:五岭、乌蒙山)

师:抓住了关键词。

生5:我读懂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强,只是这个字“皑”是读“áī”。

四、精读诗歌,领悟意境

师:诗中哪一个词表现出红军英勇无畏?

生1:不怕。

生2:等闲。

师:说说你认为哪一个词更能看出红军的英勇无畏?

生1:不怕一词可见红军能克服一切困难,非常勇敢,所以这个词好些。

生2:红军把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难道还会害怕吗?我认为“等闲”好些。

师:反问句极富说服力。

生3:我也认为“等闲”好些,从中既可以看红军不怕困难,也可以看出红军很乐观,能抱着一颗平常心面对一切。

师:分析很深入,通过讨论,我们认为“等闲”更好些。

(师板书:远征难,只等闲)

你能试着把这种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读出来吗?

师:看你胸有成竹的样子,请你试试。

师:读得流畅,再有气势一点效果会更好。大家齐读。

师:这样连绵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像什么?

(指图,板书:五岭)

生:像细小的波浪。

师:“腾”是什么意思呢?

(板书:腾)

生1:是跳跃、翻滚的意思。

师:能否换成“流”呢?理解更简单些。

生1:不能换,换成“流”就没有诗的韵味了。

师:有独特的见解。

生2:不能换,“腾”字可见波浪欢跃、活泼的样子,从而感受到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师:感悟很深,那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什么?

生: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师:“走”能否换成“跋”呢?这样更能体现红军面对的艰难险阻。

(板书:走)

生1:不能换,读起来不上口。

师:有一定道理。

生2:不能换,“走”字更能体现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度。

师:说得真好,你认为该怎样读这两句诗呢?

生1:读得豪迈,乐观。

生2:既要有气势,又要能体现长征的艰苦。

师:谁来试试。

(齐读)

师:为什么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呢?

(课件出示金沙江的图片,板书:金沙江)

听老师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龙街,迷惑敌军,想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愚蠢的敌人果然上当了;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绞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师: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吗?

生1:表现了红军高兴的心情。

生2:表现了红军欢欣鼓舞的心情。

生3:表现了红军兴高采烈的心情。

师:谁能说说红军高兴的理由?

生1:因为红军巧渡了金沙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所以高兴。

师:这是胜利的喜悦。

生2:红军不费吹灰之力夺下了金沙江,所以内心欢乐。

师:这是巧夺的欢呼。

生3:红军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渡过了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所以高兴。

师:这是挑战大自然,战胜自然环境的喜悦,毛泽东曾抒发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你知道怎么读了吗?

生1:读得欢快一些。

生2:读得乐观些。

师:谁能试试?

师:老师不光从你的语言,还要从你的表情、眼神来感受你内心的快乐,你再大胆读一遍。

师:很好,大家齐读。

师: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

(课件出示:铁索桥)

师:由“寒”字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我由寒字想到那铁索寒光闪闪,阴森森的。

生2:看到“寒”字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生3:我想到了当时战斗非常激烈,红军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前进,视死如归。

生4:我联想到红军战士攀着十三根铁链、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艰难前进,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师: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

生1:我认为读得悲壮些。

师:有道理,你试试。

生2:我认为读得稍快些,体现一个“飞”字,因为抢得时间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师:有个性,请你读读。

生3:我认为该读得“寒心”些,可以用颤音来读“寒”字。

师:你很有创意,请试试。

师:请同学们采用不同的表达感情的方式自由朗读这句诗。

师:走出茫茫雪山后,红军心情怎样?

生:非常高兴。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1:从“喜”字可以看出。

(板书:喜)

生2:从“尽开颜”可以看出。

师:颜指什么?

生1:指脸部。

生2:指脸上的表情。

师:为什么用一个“开”字?

生1:好像绽开的花朵。

生2:使人感到一种动态的美。

师:分析恰当,请同学们齐读这两句诗。

师:我们的红军历尽万水千山,克服艰难险阻,表现英勇无畏的气慨。

(板书:万水千山、英勇无畏)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请生表演读、合作读,师相机评价: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等)

五、总结全诗,背诵诗歌

师:耳濡目染了红军的英雄风采,我们感慨万千,长征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多少文人学者为它赞叹,多少音乐家为它高歌,让我们自由跟唱《长征主题歌》。

(课件播放歌曲)

师:气势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红军英勇无畏的气概,让我们满怀激情齐背《长征》来表达对英雄的沉痛缅怀及崇高敬意。

(全班站立背诵诗歌)

篇10:《凡尔赛宫》课堂教学实录

<?XML:NAMESPACE PREFIX =O />

执教:徐志丹      整理:宋潇潇      简评:赵才甫

(课前播放美国著名歌星席琳·狄温演唱的歌曲《法国之恋》)

师:今天,我首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相信自己,相信别人,是成功的关键。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学生都摇头)告诉你们,这是徐志丹的名言。知道徐志丹是谁吗?(学生还是摇头,老师面带微笑):就是我。

生:(笑)   

师:刚才和大家开个玩笑,我不是名人,当然我说的话也不是名言,那么同学们对于我为大家上好这堂课有没有信心?

生:(大声)有。

师:你们对于你们配合我上好这节课有没有信心?

生:(响亮)有。

师:好,请给你们和我一次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鼓掌) 

借班上课,而且是借班参赛,消除学生的陌生感、紧张感,赢得学生的信赖,是首要环节。精于此道的前辈钱梦龙老师常用猜谜语(谜面:有个人发了财还想做官,谜底:钱梦龙)的方法,徐老师则选用猜“名”人“名”言的方法,异曲同工又自出心裁。不惟如此,徐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信心(自信和他信),给自己鼓掌。此两招,可谓“凤头”。

师:说到法国,那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度,法国的建筑尤其出名。能说出法国出名建筑的请举手。

生:(举手发言)凯旋门。

师:不错,还有没有?

生:罗浮宫。

师:很好,还有?

生:巴黎铁塔。

师:大家说对不对?

生:艾菲尔铁塔。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建筑。(屏幕投影出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 

生(齐答):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

师:正好,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课《凡尔赛宫》。大家先听老师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读一下。(师读一段)

师:大家再读一遍。(生读)

师:这一段文字交代了凡尔赛宫所处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它点明了凡尔赛宫在人类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的地位,你从哪点能看出来凡尔赛宫的重要地位。

生(齐答):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还有一个词。

生:驰名世界。

师:好,“驰名世界”的和“一颗灿烂的明珠”;这颗灿烂的明珠之所以灿烂是因为什么呢?请大家速读文章的二、三、四、六、七自然段,然后根据屏幕提示填空。给你的时间最多只有三分钟,可以开始,请在课本上做标记。

此为学生第一处自读。

一堂课,是老师主讲,还是学生自读?似是不争之论。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恰恰不乏教师以自己的“讲”代学生的“读”,本应学生自己感触课文、感悟内容的事,教师往往乐意于越俎代庖。

以讲代读,不仅是教学方法问题,首先是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问题。有的教师可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认识,有的教师则可能是习惯使然,明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一旦开讲就全然忘却学生的存在。当然,教师一路开讲,比起组织学生阅读、感悟要轻便得多。

学生如何读?这是方法问题。徐老师要求是:明确目标、限时速读、动笔标记。

师:标记好的同学请举手。好,还没有完全标记好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找到答案。(同学们开始讨论)

师:好了,请同学回答。

生1: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生2: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生3: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回答。

生:历史上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如今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师:好了,这堂课我们上完了,主题也清楚了,内容也完了。咱们就上这十分钟,大家觉得行不行?

这是一个技巧,用于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气氛,还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

可以一用,且有用。

生:不行。

师:对,这么漂亮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咱们今天就抓住文章的第二、三、四段作更详尽的了解。

第一大组,你们仔细读第二段,看看凡尔赛宫的整体布局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的。呆会儿,我会问你们一些问题。

第二大组,你们仔细研读说明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富有艺术魅力的一段,看看文章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这一点。

第三大组,你们看看那座法兰西式大花园里又有什么特点呢?

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研读、讨论,做到胸有成竹。好,开始大声的自由朗读。同学们先自由读,然后邻桌的4个或6个同学自由讨论。

此为学生第二处自读。

学生如何读?徐老师要求是:分组完成、自由阅读、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认为先检查哪一段好呢?

生:(很自信地)4段,2段,3段。

师:哪一组?

生:(纷纷自荐)

师:好,我们就先检查第4段,第四组的同学声音最大。看来,你们讨论的最好。第四段是写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它有几个词表明作者的感受。

生:(纷纷举手,其中一位)风格特独。

师:风格特独。(学生齐纠正:风格独特)

师:除了“风格独特”外还有吗?

生:(齐答)令人心旷神怡。

师:还有——

生:(齐答)美不胜收。

师:为什么到了法兰西式大花园就“心旷神怡”了呢?就“美不胜收”了呢?如果我说现在在我们教室里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准不准确?

生:不准确。

师:如果今天大家配合得好,我讲的特别出色,说我心旷神怡,可能还讲得过去,那美不胜收行不行呢?

生:不行。

宕开一笔,由讨论课文到模拟情景,让学生体会语境的差异和语言的运用,轻松而不着痕迹地培养了语感。

师:为什么作者在法兰西式大花园里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呢?谁来说?

生: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

师:有树木花草,有大自然的清新,并且是别具匠心栽培的。好,非常好,请坐,还有没有?(又请了一位同学)

生:近处有两池碧波,沿池的铜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师:对,还有什么?

生:(齐答)玉带似的人工河。

师:玉带似的人工河?我们能不能说黄河是玉带似的?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

生:颜色不对。

师:对呀,那是黄河呀,从画面上可以看到玉带似的水应该是怎样的?

生:绿的、清的。

师:对,你们看,有别具匠心的花草树木,有两池碧绿的池水,有丰姿多态的雕塑,有清澈的人工河,你们说,到了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

生:(齐答):心旷神怡,陶醉,美不胜收。

师:非常自信,第3段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你们的声音响亮。好,(请一位女同学到讲台上)你的声音最大,请你来讲一讲。

(一位女生走上讲台)

师:内部陈设和装潢是凡尔赛宫最具特色的,如果说凡尔赛宫是明珠,那么内部陈设和装潢是明珠中的明珠,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芒,我就不提问了,你自己说。不看书行不行?

生:(放下书)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雄伟壮观,富有艺术魅力。(说不出来……)

师:你们这组的其他的同学可以自动上来帮她。

生:(刚才那女生又加一句)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

师:你说的非常好,你可以推荐你们组的其他同学吗?

生:(被推荐的女生走上讲台)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

师:她刚才提到镜廊,事实上镜廊也是凡尔赛宫内部陈设中最出名的地方。(指屏幕)这就是世界各地游客在镜廊游玩的图片。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表达,而是我们放手了,却尴尬地发现学生不让我们顺手:要么疙疙瘩瘩,结结巴巴;要么东拉西扯,词不达意;……于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紧扣考试内容,不得不赶紧收手——让学生“坐下!”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学生阅读、思考、表达不如人意,这是一种常态。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教诲。学生被喝令“坐下”,固有的一点自信也被喝没了,自然就失去热爱语文的情感;学生被喝令“坐下”,失去练习的机会,既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也不能养成好的态度。

如何处理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关系呢?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教完教材,不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课程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目标既有国本的、校本的,也有师本的、生本的。就师本课程而言,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教师是可以选择和调整的;就生本课程而言,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当然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动态的、变化的课堂,自然不能囿于课前教师预设的目标和内容。

那么,在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不能顺利进行时,徐老师是怎样处理的呢?

对于第一位敢于走上讲台的学生,徐老师首先夸她“声音最大”;提出“不看书回答问题”的要求(实际就是复述)时,徐老师是轻声的征询“行不行”;当她遇到困难时,徐老师是耐心等待(等待也是鼓励):实在有困难时,徐老师让她自己推荐一位同学继续回答问题。由此可以看到教师的“德”:与生为善,善待学生。这样做,无疑有利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意志、习惯的养成。善莫大焉!

师:(指镜廊的一面)注意镜廊的两面,这面是镜子,另一面是什么?

生:镜子。

师:噢,你们是说镜子对着镜子。仔细看看书。

生:油画。

师:我问镜子的对面是什么?

生:拱形的花门。.

师:对,拱形的镜子对着拱形的窗子,都是多少扇?

生:17扇。

师:拱形?请你用手指做个拱形。(请个女生上台做个动作)

师:17扇拱形的窗子对面是17扇拱形的。

似无疑处引疑,于细微处辩明。

生:(齐答)镜子。

师:顶上也是……

生:(齐答)拱形。

师:另外,这个拱形的上面还有什么?

生:油画。

师:谁的油画?

生:勒勃兰的。

师:勒勃兰当时是法国首屈一指的油画大师。如果挂的是你的油画或挂着我的油画,你以为镜廊的价值会提升还是下降?

生:下降。

师:请问3组同学还有话说吗?如果没有,我有问题要提问。(有个女生举手)请说——

生:镜廊一是出自名家之手;二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之一。

师:刚才两组的同学非常踊跃,看你们的了。我想来问(请了一位举手女生)第二自然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整体来介绍凡尔赛宫?

生:主要从凡尔赛宫的建筑条件、历史、占地面积、整个总面积。

师:她已经说了八成,还剩两成,哪位同学补充?

师:好,我们一起来。凡尔赛宫距今多少年?

生:290年。

师:也就是说凡尔赛宫的历史很久,有没有更好的词?

生:悠久。

师:好。

师: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占地面积非常——

生:大。

师:第三方面,他提到建筑面积占了多少?

生:11万平方米

师:那园林面积呢?

生:100万平方米。

师:建筑面积和园林面积的比例是一个很谐调,很具有美感的比例。还有?

生1:正宫东西走向。

生2:南宫、北宫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师:宫顶采用了——

生3:平顶形式。

师:那个时候,欧洲建筑宫顶一般采用圆顶或尖顶。凡尔赛宫采用平顶,显得……

生:雄浑。

师:除此之外,宫殿外壁上端还有……

生:大理石人物雕像。

师:非常不错,问题提完了,哪个组表现最好呢,给我最大的声音——

生:“一组”、“二组”、“三组”。

师:比我的学生都好多了,我认为呢,3组非常出色,2组首屈一指,1组与他们秋色平分。接下来,在我的提示下完成问题。文章在介绍凡尔赛宫时先是从整体上介绍,接下来第3、4段是从——

生:部分。

师:很好,也可以说从……

生:从整体到局部。

师:在介绍凡尔赛宫的宫殿时,他先介绍凡尔赛宫的——

生:外面。

师:然后又走到——

生:内里。

师:另外,他是先介绍宫殿再介绍园林。为什么先介绍宫殿再介绍园林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宫殿是——

生:主要的。

师:园林是——

生:次要的。

师:所以在2、3、4段介绍凡尔赛宫的时候……

师生:(齐答)是按照从总体到局部,从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介绍的。

( 屏幕上出现这句话)

师:(微笑)噢,我也累了,大家也累了,请同学们伏在课桌上休息一分钟好吗?在休息的过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凡尔赛宫放射出来的缕缕光芒。(一分钟后)好,坐直了,其实老师呀都是老谋深算,更好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工作,课内的课外的都行,你觉得用什么词最好?

生:气势磅礴。

师:不错,还有没有?

生:金碧辉煌。

师:金碧辉煌,很好,还有没有?

生:举世无双。

师:谁能和我比—举世无双。好,还有吗?

师:我去过杭州,看到西湖那清清碧水,柔柔柳条,淡淡远山,我就觉得西湖是一位天生丽质的南国少女;我到过长城,登上长城之巅,看到长城雄踞于崇山峻岭之上,我觉得长城是一个刚毅朴实的北方汉子。现在,凡尔赛宫,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凡尔赛宫是一个有王者风范的皇帝。

生:她是一位迷人的女神。

生:他是一个方正、博学而又内涵丰富的学者。

师:他有很多内涵,走到他那里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呀,这个最厉害,还有没有?

师:刚才造三个比喻句的同学,请站起来自豪地复述一遍。(学生各复述一遍)

师:这就是一首诗,《凡尔赛宫赞》,作者是初一(2)班全体同学。好,连题目作者一起背。(全班背诵这首自创诗)

师:好,非常好,咱们上了一堂课,还写了一首诗,真厉害。

生:(笑)

妙手偶得,反映了徐老师敏捷的课堂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学生可贵可爱的智慧火花,化平常为神奇;反映了徐老师平实的教学姿态,仰视学生,推崇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感受自己的创造,“为自己而感动!”

师:六、七段大家都懂了,我不讲了,刚才我们提到了说明顺序,不知道你们的老师给你们讲过说明方法没有?今天我重点给大家介绍四种说明方法,(出示介绍说明方法的投影片)大家看一看。(然后出示题目,让学生判断具体句子的说明方法)

……

本课的文体属于说明文,说明方法原则上是应该讲的。但是,徐老师设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课文的内容,欣赏凡尔赛宫的艺术美,从而淡化文体知识教学,在可能的情况下,又略有涉及。这种处理应该是恰当的。

师:练习做得很好。最热闹、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将要来临——(屏幕出示“拓展”内容:第一大组:如果你将来有机会去游览凡尔赛宫,你准备重点游览哪些地方?2、第二大组:你觉得我们中国举世闻名的建筑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第三大组:你认为哪处建筑是我们顺德的骄傲?咱们勒流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学生讨论之后,师生交流。)

……

师:顺德值得骄傲的建筑是什么?

生:顺德市政府大楼。

师:好,金碧辉煌,在阳光下,非常漂亮。

生:清晖园。

师: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精致、典雅。我们勒流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生:没有。

师:不要紧,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将来一定会为咱们勒流设计出标志性建筑的。

师:建议双休日去大良清晖园,或者番禺的宝墨园,或者广州天河的中信大厦参观,然后抓住它们的特征写一篇文章。

“拓展”环节,是徐老师的品牌产品。于此,徐老师的设计也特别精致。

一方面,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内容的设计富有层次性,由远而近,由大到小,逐步引到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另一方面,拓展是语言表达的训练(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表达是输出,这里的输出,是消化和吸收学习内容后的输出。

这个环节,都很受学生欢迎,效果很好,往往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是“孔雀尾”!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智慧和合作。下课。

以学带教,是以学生为本思想的体现。如何理解“学”?一种是学生“应该”怎样学?亦即学习的客观规律,属于教学活动的科学范畴;一种是学生“能够”怎样学?亦即学习的现实可能,属于教学活动的实践范畴。

既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又尊重学习的客观现实(教材、学生的情感、态度、方法等),逐步引导学生接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这样就在科学的基础上,逐步臻于艺术的境界,学生也可以由自发到自由再到必然。

无疑,这一节借班参赛的课,能够给我们一些教益和启迪。

综观整个教学流程,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眼动、手动、口动、心动,这是难能可贵的。略有遗憾的是,与教学实际活动的简洁流畅、疏密有致相比,转书为文字的教学实录,师生对话略显频繁,往复较多;如果能够压缩一些对话,或者压缩一些复述式的对话,或者能够变通提问的方法(比如采用“曲问”的方法),使多个相关的问题集束成“问题群”,可能会更好些;至少从实录文本来看也许是这样。

进一步设想,在“问题群”的引导下,如果学生回答某个具体问题时,也能够以“答案群”答之,一组“问题群”引出数组“答案群”,学生的思维密度和质量将更高。

篇11:《黄鹂》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

1、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重点为: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在四个概念中,分析是基础,只有完成对课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的理解之后,才可能对课文的一些问题或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即做出评价。这评价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有了对课文的看法,也就清楚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有助于丰富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阅读、鉴赏、写作以至思想水平得到发展,这种有目的的学习课文就是借鉴和吸收。

2、 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并迁移到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教学设想:

1、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

2、 以情驭教,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背景: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中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课后要求学生尝试分析课文,自设自答个人认为是对课文理解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并确定一个作为代表性问题,以供下节课交流。另外,思考从词汇、句式、写法等方面你又有哪些借鉴?

教学情景:

[上课铃响起,老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师生互致问候。]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就是我们要学会什么?

生:(齐答)分析评价和借鉴吸收。

师:对,目标还很明确吗,(笑声)那好,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要分析评价作品的前提条件,这条件是什么?

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自信地回答)

师:不错,可要准确地把握课文,还离不开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还要了解作者的一些相关情况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本节课我们从整体把握开始,哪位同学愿意把前一节课中你所了解的整体内容给大家说说?

[众多学生举手,择其一提问]

生:从整体上看(顿一下),作者共五次写了与黄鹂相关的事。具体是:

1) 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

2) 抗战时期,见到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它“一闪而过”。

3) 病中,在青岛,见到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

4) 逛鸟市时,看到羽毛焦黄、神气凄惨的被玩弄的黄鹂。

5) 江南太湖,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在这之后,作者还写了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认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鼓掌]

师:的确让人高兴,王星同学的发言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总体内容,而且还把作者在文中的启示“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也给揭示出来。但这还仅是阅读文章的开始,在这基础之上,要进入分析评价文章阶段。接下来,根据课前的准备,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你分析课文时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看法。(并在题目后注上姓名以便交流)

[五分钟左右之后,开始学生互评和老师简评。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略有调整。]

生:(问):文章第一段说迷恋黄鹂,却没有具体来写黄鹂,这是为什么?

(答):这该是为下文具体写黄鹂埋伏笔、作铺垫,同时也不设悬念的作用。

(学生评):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这种写法比直接说更能看出文章的变化,同时也更能

吸引读者兴趣。

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看似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答):为了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再美好的事物也将被扼杀。

(学生评):上文写了黄鹂被吓飞了,还不能表现它的悲惨命运,用海鸥的死来反面衬托。

(学生评):应该是反面铺垫,说明作者对此类人的深恶痛绝。另外,用海鸥的死去,来表达自己对黄鹂不能理解朋友间的高尚友情的惋惜之情。

(学生评):作者还借以暗示实际生活中的某种迫害。

(老师简评):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生:(问):文中为什么说:“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所在”?

(答):因为在这里黄鹂才能展示它的全部美丽,才能发挥它的极致。

(学生评):这与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在江南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江南有春雨、彩虹、朝霞,这里美好的一切才是黄鹂的真正家乡。

(学生评):这里并没有把它的全部美丽具体写出,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有断臂维纳斯那样的残缺美。(掌声不断)

生:(问):倒数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排比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用排比句式,有助于集中而又鲜明地展示适宜黄鹂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有利作者表达那种美好的感情。

(老师简评):这里涉及到修辞的作用。

生:(问):作者爱黄鹂,可不什么不买下鸟市里那只可怜的黄鹂来放生,放它回自然?

(答):一方面作者当时可能尚未找到适合黄鹂生长的地方,买下它后仍可能会死去,另一方面作者若买下黄鹂则有可能反而助长了捕鸟人的捕鸟之风,也将有更多的黄鹂受害。

(学生评): 因为鸟市里的黄鹂,让人看不到它的极致,给人只有凄惨之感,故不买。

(学生评): 因为笼中鸟并不是作者追求的那种自由的达到极致的鸟,它仅是一只悲惨的鸟,故不买。

生:(问):文中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四段能否颠倒一个顺序?

(答):不能。因为倒数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紧扣上段中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句展开的,衔接紧密,并且自然引出“极致环境中发挥极致美的黄鹂”,继而才能进一步阐述它们生活环境的美。

生:(问):第十五段最后一句:“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中的“褒词”用得是否恰当?

(答):恰当。在这是作者正话反说,讽刺了中年人的丑陋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中年人的厌恶的态度。

(学生评):这“褒词”饱含作者对中年人的“瞧不起”,是含有轻蔑讽刺的味道。

生:(问):第14段中有“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这与下文第10段中“朋友的高尚情谊,……”相照应,也表现了作者对鸟儿飞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生:(问):在第四段开头为何用了“终于”?

(答):原因一作者对自己会生病的事早有所料。原因二让读者去想象不明说。

生:(问):为什么说黄鹂的啼叫是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

(答):因抗战时期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黄鹂富有生机的啼叫能激励人们寻求光明和希望。

(学生评):补充一点,此时的黄鹂虽然“羽毛鲜丽,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但它却只能“迅若流星,忽隐忽现,一闪而过,想多看一眼也难”。这也正说明了只有江南太湖优美的环境,才是黄鹂的安居乐业之所在,即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他的极致。

师:同学们的自问自答,以及相互点评,有理有据,可见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说思考也正是掌握文章的开始,而在思考中有问题时,我们可以……?

生:与作者对话。

师:(高兴地)对,通过刚才几位站板同学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你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们看,刚才大家的评价涉及到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结构和语言修辞,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分析评价,当然,那要正确评价文章的前提是什么?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现代文阅读的练习或考试中都不要忘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积累工作”,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黄鹂的文章,谁先说?最好能背   出。

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唐朝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诗句。

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是宋朝晏殊《破阵子》中的诗句。

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很显然,黄鹂以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深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罗列,请同学们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诗句,抄到黑板报学习园地里,以供交流积累。乐意吗?

生:(兴奋地大声说)乐意!

师:根据单元要求,本节课还有一件大事还没完成,是什么事?

生:借鉴吸收。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吃了”吸收了些什么东西?

生:我特喜欢:“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

句式工整,色彩明丽,很有境界。我仿写了一句:“人生的成功,是要伴着荆棘、坎坷;

人生的辉煌,是要伴着汗水和欢乐。”

生:我也仿了一句:“他们的成功,是要伴着汗水、拼搏;他们的腾飞,是要伴着毅力和信

念。”

生:我仿的是另一句:“这里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这里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 这里大漠

长河遥远的思念,使我领略到了诗中色彩斑斓的梦,这是一种享受。”

生:(掌声不断)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会“吃”,而且还“吃”出其中的味道:句式、内容、文采都学得非常到位。

黄  菁:老师,我还积累了一些词汇,并把它们扩展成一小段话。

师:(兴奋地)说来听听?

生:天地间,风儿穿林打叶,行云流水,激昂高亢。谛听,又似十面埋伏的古战场,马嘶人

喊。忽地又一道亮光划破云层从半空中直劈下来,几只停栖在电线杆上的鸟儿也受惊远

飏,乌云动摇了,龟裂的大地即将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师:果然不错,充满动感。其它同学还有吗?

生:看我的。(大家都笑了)接受着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洗礼,我们的羽翼日趋丰满,我们

盼望着能带着梦想远飏。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高傲地遨游于天际,但只要我们努力,

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我们的极致,生活便没有遗憾。谛听生活奏起的乐章,

努力便是音符。

生:(又是掌声不断)

生:老师,我的借鉴与别人不同。

师:是吗,那交流一下可以吗?

生:好的。我认为文章的开头对没有见过的黄鹂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具体的

描写,借“无论……还是……,不在……不在……”句式写出,使文章生动形象,这种

写法很值得借鉴。还有文章中的一些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是相当有节奏感的,这都是可

以借借鉴的。

生:老师,我也说一下。

师:好的,听听宇洋同学见解。

生:我倒认为本文中揭示主旨时用的“水到渠成,点到为止,若隐若现”的写法,更是耐人

寻味的,下周我就想用这种方法写一篇周记。

师:说得好,我等你把周记写好,到时我很乐意成为你的读者。(笑声……)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我们的交流先到这里。在这我们小结一下:同学们的借鉴涉及到词汇的积累、句式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还有文法的学习,这一切都可称之为:借鉴吸收,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生:(点头同意)

师:接下来我布置一下作业 ,每位同学应该经常地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下周的写作课里,我等待同学们的极致发挥。

生:发挥极致。

[铃声起,师生互道再见,下课。]

篇12:《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李新春

 

 

教研室按:

本学期我们听了家炳中学<?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李新春老师的一节课,觉得这节课很有特色,于是要求她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供各学校语文科任参考借鉴。

这节课“活动性”很强。一上课即进行“三分钟口头表达”活动,《生命无草稿纸》的美文选得好,演说得也好,真有点令人陶醉。老师能重视对学生的选材指导,而不是“放羊式”地完成任务了事,效果就是不一样。这“美文”给学生的思想、写作两方面的启迪肯定是很大的。

这节课“活动性”一贯到底。《孔乙己》第10、11段是重点、精彩文段,确需多花时间来重锤敲打、深入剖析。而初三的阅读教学以及复习教学,许多老师以“赶时间”为借口,自己包办代替,学生听、记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很差,也适应不了现在的中考要求。而新春老师的这节课里,分角色朗读、学生评价、分组抢答、学生表演、学生质疑、小组讨论等各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环环相扣;教师笑容可掬,教态自如,循循善诱,学生身心投入,思维敏捷,情趣盎然;学生听、说、演、思、质疑、解疑能力得以全面锻炼,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要求。

一节课要上得好,关键是教师素质,而良好的素质来自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来自观念更新,与时俱进。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若有好的课例或精彩片断,请整理出来随时向县局教研室投稿。让我们好课共赏,切磋提高。

 

 

教学目标 :

1、完成课文第10、11段的学习。

2、理解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方式:活动性阅读教学。

教学步骤 :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现在是课前三分钟活动时间。请轮到今天登台的同学上来。

生: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朗读一篇短文,它的题目是《生命无草稿纸》。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

记得有一则谚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过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帽子己在那边,你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地过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会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兵家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是这个道理。

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生活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一页页漫不经心或全心全意写下的“草稿”,都会成为人生无法更改的答卷。

(大家静静地享受这美文……)

师:确实,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希望我们能过好、过充实每一天。请大家用掌声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精神享受,谢谢。

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学习课文第10、11段,理解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师: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第10段。(两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三位同学的朗读。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朗读得不错,语气上能够体现出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冷漠,体现酒客对丁举人的敬畏,特别是读到“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时声音颤抖更能体现对丁举人的敬畏。

师:好,点评得不错。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我们围绕着第10段,完成下列问题。形式是分组进行抢答。

生:我们回答第二题:“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知道,孔乙己不是大盗,只是小偷,偷的仅仅是书呀、纸、笔之类的小东西,他去丁举人家偷东西也只是偷小东西,而丁举人把他抓住后打一下也就罢了,可是却打了大半夜,而且打折了腿,可见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说得太好了,给点掌声鼓励。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题:“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是一个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从“竟”字可以看出,孔乙己会偷到丁举人家去是自己发昏,出乎大家的意料。还有“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丁举人的敬畏之情。

师:分析得好!

生:我们组回答第三题:酒客与掌柜的对话,反映了当时人心之冷漠,侧面写孔乙己的遭遇,丁举人的残忍,心狠手辣。

师:现在仅剩第四题了,哪个小组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这问题由老师来回答: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死地,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当时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因此,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是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1段的内容。我们还是来进行分角色朗读,一位同学扮演孔乙己,一位同学扮演掌柜,一位同学读陈述部分。

师:三位同学已经朗读完课文,请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难为那位同学,这么一个阳光男孩,要读出孔乙己那饿得有气无力的语气,我觉得他们读得相当不错。

师:这位同学的点评很好,而且使用了一个很时尚的词“阳光男孩”。

师:下面我们研读第11段。上一段我提出问题大家思考回答,这一段由大家来研读、质疑、剖析。研读这一段要能说出记叙的几个要素,还要能运用比较阅读法,将此段与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情景对比着研读。下面属于我们的自由学习、发问、讨论时间。

师:时间到,等一下同学们把自己四人小组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先请第7小组的同学说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生:时间——中秋过后的一天的下半天;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掌柜;事件——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

师:再请第4小组的同学找出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比较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

生:我们小组制作了一张表,通过投影机就可以展示。投影机展示。

 

师:请同学们想想孔乙己前后两个细节动作描写的动词“排”、“摸”各自好在哪里?请一位男同学来表演一下。

一男生上台,用九个硬币作道具。表演“排”字时,只见他把九个硬币一个一个仔细地摁在桌上成为一排,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表演“摸”时,他分别从四、五个口袋里摸了很久才凑齐四个大钱放在桌子上。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现在大家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排”和“摸”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了。“排”体现了孔乙己在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面前的得意炫耀的神情。“摸”体现了孔乙己生活每况愈下,穷困潦倒的情形。下面我们开始质疑。

生:请问“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除交代时节气候外,还有什么作用?

生: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写小伙计“靠火”和“穿棉袄”有何用途?

生:说明天气寒冷。

生:我来补充,说明天气寒冷,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

师:补充得好!

生:掌柜一见孔乙己即讨债,仍然和平常一样取笑,这体现了什么?

生: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

生:表现掌柜自私冷漠,毫无同情心,看见孔乙己这样了还只关心他的钱。

生:通过孔乙己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生:可以看出孔乙己爱面子,自欺欺人,迂腐麻木。明明腿是被打断的,却硬说是跌断的。

生: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哪一个词最能体现人心冷漠,社会无情?

生:“笑”字。

师:我们的讨论、质疑到此结束。老师来总结一下,第10、11段这两段文字,先从侧面描写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的遭遇,再从正面描写孔乙己身残气微,不复聊生的惨状。孔乙己到了这个地步,赏柜等人仍然拿孔乙己来取笑,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更表明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相当不错,希望以后再接再厉。

师:下面布置今天的作业 :完成课文练习二、三题。

(下课)

 

 

篇13:《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

生:养。

师:养的什么鸟呀?

生:鹦鹉

生:黄鹂鸟

……

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

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

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

(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7节,请7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

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

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

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

(出示:起先……小桌上)

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

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

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生:先是、然后、再、后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

[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5、6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

生:我觉得第5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

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

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

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

师: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

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

(出示句子)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

生:“居然”。

[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指导看图)

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

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

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

生:“不由自主”。

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

(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

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简析]

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一、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

二、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

三、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

篇14: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上课时间】

(师播放歌曲)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新疆的草原。这节课,我们跟着作家老舍先生一起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草原。

师:再读一次。

生:草原。

师:你们去过草原吗?谁去过草原?

生:去过。

师:请问你第一次去草原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高兴。

师:那你能不能高兴地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还有谁去过。

生:我去过内蒙古的草原,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我想象中那样宽广,不像民谣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只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师:你回答得太棒了,你在课后积累了很多的古诗。同学们,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他感受到了草原的宽广,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的确,老舍先生见到的草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先自由朗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比较难读的词语,要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

师:可以放声朗读。

师:同学们,读完了,哪个字音比较难读,给大家纠正一下。你画出了哪个词?

生:第二自然段的“迂回”。

师:对,他提醒大家注意“迂回”这个词语,还有吗?

生:渲染。

生:第一自然段的“勾勒”。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其他同学子仔细听,看他读对了没有?好,你来读第一排的三个。

生:新鲜、明朗、渲染。

师:读的真准,第二排谁来读?

生:勾勒、低吟、回味。

师:不错,还有第三排,谁来读?

生: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同学们再一次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把它画下来。请你说。

生:我画的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蒙”,再读一遍。

生: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老舍先生还想在这里多留片刻,这是为什么呢?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所以老舍先生想多留一会儿,草原上的草和景色,还有一些大牛、羊都特别美。

师:是呀,是因为草原上的景色特别美。老舍先生才忍不住多留片刻。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

生:老舍不想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人的热情招待让他感动。

师:让他在这里……

生:多留一会。

师:草原不但景色美,而且人民也是特别的热情好客。这节课我们就先去领略草原的风景,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个句子写得最美,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句子是“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我体会出在这境界里,既然连动物都在欣赏美景,可见草原非常美,而且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

师:你是在用心在体会呢!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交流。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一碧千里”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让我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大、还有美。

师:一碧千里,这是多么的辽阔啊!这个“碧”是什么意思?

生:“碧”的意思就是“绿”。

师:是呀,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近处看到的是绿色,远处也还是绿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这么大、这么绿的草原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茫茫”给人一种很空旷的感觉,而草原并不空旷。

师:所以作者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呀,有了小丘、牛羊、骏马的点缀,我们一碧千里的草原并不茫茫。直接的和大家交流。

生:是第一自然段: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里表现了老舍先生内心的愉快。

师:老舍先生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生:愉快的

师:他感受到了这样的天,清鲜的空气。同学们,作者为什么用“清鲜”而不用别的词语呢?你试着给它换个词语。可以换成什么?

生:新鲜。

师:空气可以用新鲜来形容,还可以呢?

生:还可以换成“清新”。

师:那作者为什么会用“清鲜”?

生:“清鲜”里含有清爽和新鲜两个词语的意思,所以作者用的是“清鲜”。

师:说对了,作者感受到了这里清鲜的空气,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时候,如果你也在草原上,你想说点什么?

师:老舍先生想要高歌一曲,你呢?

生:我想要躺在草地上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

师:你都不忍心去破坏这样的美景了,对吗?同学们,除了这句,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使人感到十分舒服,一见便生爱慕之心。

师:说得多好呀!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是一碧千里。

师:同学们,还有哪里写得美?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我觉得这能表现老舍看见的小丘线条很优美,他在欣赏这种美。

师:这里确实写得美,里面有一个词“渲染”,“渲染”是什么意思呢?

生:“渲染”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用渲染的手法画的一幅画,它用色彩涂抹画面,达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如果说,中国画是渲染出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那么老舍笔下就是那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孩子们,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生: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师:哪个词?

生:翠色让我感觉到心旷神怡。

师: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师:好,还有吗?

生:这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

师:是啊,翠绿的颜色都要流入云际了。近处是绿的,远处还是绿的,请同学们一起读。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师:用心来感受这样的句子,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如果风吹起来的时候,草原上的草地随着风轻轻地动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草原上的绿色流入云际,流入每个人的心里。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请你读一读。

生: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让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个句子里,我想象到作者老舍在看到这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的草原的时候,已经被陶醉了。

师:你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想象到了作者的心里,你是一个用心读书的孩子。还有哪个句子写得美。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是一个比喻句。

师: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他把白羊比作了大白花。

师: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还有呢?

生:把草地比作了翠色的绿毯。

师:什么样的绿毯。

生:无边的绿毯。

师: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草原比作了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孩子们,你们再想一想,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

师:谁能来读一读你写的句子?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草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师:孩子,这不是比喻句,虽然你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你再想一想。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翠绿的河水中混着白色的浪花。

师:写得多好啊!想象力十分丰富。孩子们,再读读作者的这个句子,看看哪一个字用得最巧妙。

生:文中用的最巧妙的是“绣”。

师:她找的很准,为什么“绣”用得巧妙?

生:因为内蒙古草原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师:如诗如画,羊群不仅仅是在这里吃草,而是在作者的笔下,就仿佛绣上了一朵朵白色的大花。这样的美,美得让人兴奋,美得让人陶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样的景色中,连骏马和大牛都仿佛陶醉了,好像回味着――

生: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文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草原上美丽的风光吧。

(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文字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可以看着不同的提示背一背这段话。

(师生共背第一自然段)

师:这优美的文字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同学们,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从草原的天空写到了天底下的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远处的小丘写到的近处的羊群、骏马、大牛,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顺序,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作者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条理。老舍先生为了表达他对草原的热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家乡吗?

生:爱。

师:那就请大家也选取家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把你对家乡的爱写下来,让老师们感受到你们爱你们的家乡。

师:把你们写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

生:贺兰山非常美,有此起彼伏的山峦,有高高的山上的绿树。

生: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银川,白云是那么的白,是那么优美。

师:时间来不及了,很遗憾,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完成练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而且也感受到了每位同学也很爱你们的家乡。正是因为草原上的风景美,草原上热情好客的民族还正在等着你们呢!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读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正是因为这样,老舍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篇15:《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教室地点:湖北黄石八中初一(8)班

教师姓名:miao

屏幕显示:《考试铭》内容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否用滑稽的语调把这首《考试铭》读一遍,谁愿意?

生:读(带有方言的语言;其他同学笑)

师:读的很幽默,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一篇文章仿写的呢?

生(齐):《陋室铭》

师: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考试铭”只是一种模仿,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屏幕显示:课题、作者)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的题目“陋室铭”,“陋室”从字面上应该比较好理解吧,是什么意思?

生(齐):简陋的房子。

师:很好,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铭”呢?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看来这位同学注意到书上的注释了,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记号。

(学生们在书上做记号)

师:现在我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章上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学生们边认真听边做记号)

师:好,我请同学读,检查大家刚才是否注意到字音和停顿的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听。

谁愿意试一试?

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的字音都很准,但是停顿的位置有一处出错,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生:“斯是/陋室”读成了“斯/是/陋室”

师:对,就是这个地方。我们再来请一位同学读,好吗?

生:读(读完后,学生鼓掌)

师:停顿注意的很好,但是在你的普通话当中要注意“z、c、s”与“zh、ch、sh”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生:“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我觉得没有什么扰乱的,他后面不是自己也在弹琴吗?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里面的“奏乐”实际是朝廷的统治阶级每日纵身于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中,所以说这种声音对于那种文人来说是很嘈杂的。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

生:既然这篇文章是写陋室,为什么在结尾要说“何陋之有”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好,这个问题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他解答?

生:其实这篇文章是要体现主人的品德高尚,虽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了。

师: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弄懂了吗?(生点头)还有疑问吗?(学生摇头)

师:好,那我们一起看看屏幕,注意这些词的用法。(屏幕显示)

展示: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

无案犊之劳形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现在我们全班再来齐读一遍,在齐读之前,同学们想象一下古人是怎样读书的?

生:摇头晃脑的,声音拖的很长。

师: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

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如舒缓一些读。同学们一起通过屏幕看

画面,读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中标注的停顿。(屏幕显示:文章内容及相关画面和文字)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在文字

上有什么规律吗?

生:有些字很押韵。

师:能具体找出是哪些字吗?

生: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师:稍微细心一点的学生应该还注意到,这些字都在第几句的后面?

生:二、四、六句等

师:也就是说都在偶句的韵脚上押韵,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铭”这种文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韵的。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看看第一个问题,《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屏幕显示题目)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能不看书上的注解,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师:这八个字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

生:德馨。

师:那么文中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屏幕显示题目)

生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生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生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雅:可见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

生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之雅:可见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生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生6:“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来一起看看屏幕!

屏幕显示:

山、水---陋室

点明题旨                           陋室不陋

仙、龙---德馨

陋                 清幽的环境

室     具体描述    博学的友人             身在陋室,乐在其中

铭                 高雅的生活

诸葛庐            何

总结全文              陋室--- 陋   自比言志

子云亭            之

师:学到这里,哪位同学可以根据屏幕的内容背诵《陋室铭》?

生:背(完后学生鼓掌)

师:很不错。不过记住在背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句子的停顿。

师:之前我请同学们自主查阅刘禹锡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的资料,那么我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屏幕显示题目)

生:我觉得刘禹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有着立志为国的远大抱负。虽然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长期遭受贬谪的生活,但是这种际遇没有消磨刘禹锡与当时朝廷的腐败官员对抗的意志,正如这篇课文就是他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时所写,当地的官员是个小人,见刘禹锡遭到贬谪,就故意百般刁难他,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的这首《陋室铭》。

师:很好,这位同学将自己的见解与时代背景结合的很好,其他同学还有看法吗?

生:我觉得刘禹锡虽然有才华,但是既然朝廷不重视他,还不如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在山上过着田园生活,不过他还是抵挡不了官衔的诱惑,最后朝廷封了个朗州司马给他做,他也没说辞官归隐。难道他写首《陋室铭》就能表明自己清正廉洁了,要知道说是说,做是做,关键还是要看他怎么做。

生: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每一个正直无私的官员因为受了挫折就不去做官,那么朝廷不都成了腐败子弟的天下了。刘禹锡虽然遭受了这样长期的贬谪生活,但是到最后他仍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他拿起笔杆子愤然写下这首《陋室铭》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无声对抗。

(全班鼓掌)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回答的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最终对刘禹锡的评价是肯定的,他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还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不过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师:好,最后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屏幕显示:托物言志的定义)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那么这篇文章的“物”和“志”分别是什么?

生:“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师:很正确,那么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师:这篇文章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关上书,让我们现在再一起背诵这首《陋室铭》重新回味它的意境隽永与韵味深长吧!

生:齐背。

篇16:《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师:上一个星期,一个同学跟我说过,她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要给我欣赏,我看了,我觉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确不错,至少作者的阅读面和思考值得大家学习。

生:(他是我哥哥),

师:噢,你告诉他我很佩服他。他这篇文章,本来她读,他身体不适,我就代劳了

教师读学生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

很偶然的灵感,想到了酒。

第一个闯进脑海的是“把酒问青天”的苏轼,那个当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叹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酷爱饮酒,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非凡的气概啊!是酒赠与他的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是默默地与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真的醉了吗?如果他没醉,柳永一定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哦,他好象已经醉醒。那江头的屈原一定醉了,彻彻底底的。“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好象又错了,屈原说他没醉,恩……哦!酒醉的人总说自己没醉……

让我仔细想想,一定有人醉过……

有了!辛弃疾醉过!“醉里挑灯看剑”,对!是他!他“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哦……还有那位“独上兰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

愁?不应该责怪酒吧?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来酒不是愁的梦……

慢慢咀嚼,细细推敲品味。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说酒可以化作“相思泪”,为何?因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人好象总醉在酒里,醉在梦里,醉在愁里……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看来醉里的人很容易醒来,但愁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话道出了真理,就让咱们“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会须一饮三百杯”吧!

望着祖国大好山河容易醉,望着英雄当年“雄姿英发”容易醉,望着曹雪芹勾勒的儿女情长容易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话:“酒逢知己饮!”就让我们为友人一醉方休吧!

思绪随意自然地来到那座小城----------布达佩思东北一百多公里的埃盖尔。在这块大地下藏着许多美酒,几百年……冷冷的静静地醉卧在地下,余秋雨说那是秘藏的醉意,连裴多菲和纳吉的热血都没能改变它的恒温,连两次大战都没能干扰它的美梦,埃盖尔醉得是何等的固执和执拗啊!

那些所谓阴暗中的心虚,曲折中的胆怯,陈旧中的慌乱将被赶走,即将消失灭亡,应留下的该是那位“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关云长吧?该是那位在天姥山吟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吧?该是那位握剑长歌、醉卧沙场的辛弃疾、陆游吧?

我也被深深地灌醉了,醉卧在酒的酣梦里………………

师:感谢曹薇的哥哥的文章!我想他的妹妹以后也会很厉害。其实这篇文章很敏感地把握住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酒。他揭示了在不同人心目中酒的不同作用。咱们接触过的酒的文字不少,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生:一壶浊酒喜相逢

师:唱一下?(笑)。

板书:酒是喜(笑)

师:还有?

同学二:红酥手,黄藤酒

这里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生:无奈,愤恨

教师板书

同学三:浊酒一杯家万里表达的是思乡

教师板书

同学四: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可以解忧

师:他也说过“忧从中来”,李白说,举杯浇愁愁更愁,看来用酒来解愁和火来灭火一样。同样也是李白――

学生四:举杯 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此时明明只有作者一个,他却说是“三人”之众。这正是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刚才的文章里说“醉了的人经常说自己没醉”,咱们也可以说“孤独的人往往说自己不孤单。”

师:还有没有?

学生五: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豪情壮志,豪迈。

师:大家说得很好!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

而古今无数的文人更用酒写出了无数美丽的诗篇,比如今天学的《短歌行》

我一直觉得这首诗的名字不好,因为如果用第一句仿佛更好——对酒当歌。喝酒的时候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大家齐读,开始!

学生齐读。

师:可能都没有预习吧。譬如的譬读错了。如果曹操泉下有知,恐怕也会被气死。(众笑)。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教师朗读。

再来读一遍。学生再读。

师:好多了,后面还会继续练习。

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对酒当歌,应该唱歌,忽然就变了,人生几何,人生短暂,就像朝露。但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生:忧

师:忧什么?

生:人生之短。

师:而且短得就像――

生:朝露。

师:而在提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其实很忧,用什么来解忧,能不能解忧?

生:不能。

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明忧从中来,还要用酒来解忧。那么这种忧,人生之短,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比如弃疾:在梦中了却君王天下事之后却突然降回无情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师:再如苏轼?

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师:这里,作者也是觉得人生很短,觉得人生不够用。那干什么时候不够。

生:做大事。

师:曹操用不着我给大家来介绍,作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其做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

那么他觉得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事?

生:招纳贤才。

师:那么从哪儿开始转入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品的风格突然在这儿转向了。大家刚才听我朗读,注意到我这里语气的变化没有?

生:注意到了。

师: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参照注释,这首诗原来是情诗,作者把情诗化用过来,用男女之情表示求贤若渴。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作者由慷慨激昂转入柔情蜜意。

大家把这几句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我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后面的迅速阅读一下。我请同学为我们解说一下后面八句。可以参照注释。

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这八句诗?

有没有?很简单的`?

同学五:(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口译——铁皮注)。

师:他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下。

下面几句话有些奇怪: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么个老头,居然要去捉月。

生:他喝醉了。

师:的确,一个正常人不会如此。但是,喝醉了能写出这么工整的诗吗?他说要摘月亮实际上是比喻。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怀?

大家再注意这一句:月明星稀,――星星稀少,你们认为这里的月明星稀是不是仅仅是景物描写?

生:不是,是说贤才很少。

师:这种观点我比较赞成,但是这仅仅是参考,在文中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所以说最后作者发出了一个召唤: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举周公的例子作结,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在五班有同学说是一种霸气。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好,再读一遍,开始!

(学生齐读)

好。其实大家已经明确了,这首诗是一首招纳贤才的诗。假如说,现在你是一个人才,某个公司老总,就假如说是曹操吧,曹操是怎样劝说,或者说希望人才归自己的,用哪些方式?

同学一:提供有利条件。

师:哪些条件?

生:高薪,高职位

师:也就是说待遇。

板书“待遇”

生:好的工作环境。

师:还有?

生:尊重。

教师板书“尊重”

师:还有没有?

生:贤才与贤主

师:对,这样可以达到更大的目的,实现他的愿望。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哪个同学成为了一个团队的领导,应该注意怎么样才能吸纳人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说曹操,对关羽也不错了,有事业有感情有待遇,可是关羽还是走了。

因为,对人来说,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求贤若渴的心境。但是我们发现,这首诗起句很有意思。对酒当歌,给人感觉应该是慷慨激昂,但接着就说人生几何。大家刚才说了,这首诗其实是从忧愁写起的,什么忧愁呢?

生:人生苦短。

师:对,作者开篇之后便感叹人生几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为,中国缺少死的教育,但是,面对死亡,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情都不一样。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觉得死在眼前,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则觉得尘归尘,土归土。不同人对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曹操,他对待死亡,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业未就。陆游在死之前,放心不下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发下文章)

这篇文章是五六年前我写的,今天早晨在上课之前我突然想到,我们也许可以从曹操的短歌行和这篇文章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的启示。我给大家读一下这篇文章。(读自己的文章。玩深沉啊,嘻嘻!——铁皮注)

教师朗读自己的文章〈等死〉

等死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散文,文章里说: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排入了一个漫长的队列中,队列很长,人很多,所以移动得很缓慢,队列的那一头,是死亡。队列太长,移动得太慢,为了消磨时间,男人们开始抽烟,互相聊天;女人织起了毛衣,扯起了家常琐事,队列缓慢地,但却是一刻不停地移动着,队列的终点,是死亡。

已记不清第一次看见这篇文章时的感觉了。只记得很久以后,脑中萦绕的都是两个字:“等死”。死显然不是人生的目的,但从时间的推移上说,却是人生绝对的终点。虽然有人说后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但是能象司马迁那样继承祖业勤奋修史以至标榜千秋的人其实并不多,这牵涉到太多的教育问题,万事都不一定能尽如人意,当自己告别这世界时,自己的学识,情感,内涵以及自己未能完成的事都不得不无奈地同自己的躯体一起同这世界告别,去体会一种真正的终点的来临。

队列很漫长,但仍在不停地前进,终点是死亡。终点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当它一旦来临时,我们除了嗟叹时间的无情之外别无选择,就象一首曾经红遍大学校园的歌中所唱的一样:“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个奔东西。”死亡或远或近却毫无例外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也许有的人会悲叹人生如梦,有的人会觉得世事无常,还有的人会看破红尘,及时行乐,也有的人,会因死亡就在眼前而认识到人生的短促,于是抓住现在,干好自己应该干好的事。

曾经看过一则资料,说有一老外,在十多岁时就将自己一生中应该干的事列了一张表,内容从娶妻生子到攀登珠穆郎玛峰,漂流尼罗河,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共有一百多项。从这张表定下来之后,他就按照表中所列的去完成没一件事。应该说,这是一个拥有完整,健全的生命感的人,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死亡,并且以死亡来激励自己,从整个生命的角度来认真看待每一天。一个人拥有生命并不容易,而拥有整体意义上的生命就更不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等待死亡,但用什么方法等待,拥有完整人格的人和一般的人的区别无疑是巨大的。

明朝有一位叫景清的御史大夫曾向一位朋友求借秘本而不得,后来,景清答应明晨即还才得以如愿。谁知一夜之后,景清竟矢口否认借书之事,结果引起争执并对簿公堂。公堂上,景清因能背诵全书而被认为是书的主人,而他的朋友因不知一词反被斥退。胜诉后,景清将书归还原主,原来他只是想借此奉劝朋友应抓紧时间利用书籍,不能藏书而不读。这与随园主人的“书非借不能读也”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又想,景清的那位朋友将不久于人世,这时他面对自己满屋未翻过一页的藏书,面对自己很多未实现的夙愿,会作何感想?

队列很漫长,但却在一刻不停地前进,终点是死亡,对我们说来好象是遥不可及的死亡。很多人年轻时后悔自己少年时蹉跎了岁月;中年时嗟叹自己青年时虚耗了光阴;老年时回首自己一生几乎无法圈点,将别人世时更是遗憾有太多的夙愿未偿。因为他们都忘了,自己从出生那一天就在等待死亡,等待那场无法逆转的谢幕。人生有太多的明天,有太多的假设,但却没想到有那么一天,没有明天,没有假设,有的只是对自己生命和灵魂的反省。基督教常用最后的审判来警省世人,而生命却用死亡来警省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那最后的号角还很遥远,但他却在不可阻挡地逼近:没有明天的日子,会来临的。

面对自己未读完的藏书,面对自己未完成的夙愿,面对自己未兑现的诺言,死亡在逼近,但在我们等待死亡的时间里,我们还来得及坐下来读完我们没读完的书,学完应该学完的功课;我们还来得及干好应该干好的工作;在死亡来临之前,我们还来得及洗完堆了几天的衣服,在天晴时买一束鲜花,在劳累的妻子耳边说句体贴的话;我们还来得及给远方的父母写封信,告诉年幼的孩子你爱他(她);我们还来得及给受到无辜伤害的人一点同情,让要好的朋友分享一份快乐,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面对死亡,因为我们还有一点时间。但时间也在慢慢地减少,因为我们一直就排在一个队列中,队列移动得很缓慢,但却在一直不停地移动,队列的终点,是死亡。

教师读完,学生掌声。

师:其实,说到死,中国人总是比较忌讳。实际上,忌讳可以理解,避讳就没有必要。大家是否想到一个问题。这些诗篇的作者很早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丰富的遗产,但是为中国历史下了篇章,他们为自己的生命涂沫的亮色,足以永生。

我曾经说过――做人要“胸无大志”,要“鼠目寸光”。在立下你的志向之后就别再去想太远的事情,不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要过好这一天,晚上临睡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我过得很好。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但有些人就觉得,死亡就在眼前,生命应该珍惜,而珍惜最好的方法是用行动去做事情,包括去亲近,享受生活。这样,至少咱们会少点遗憾。(铃响)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篇17:阳光课堂教学实录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快点去看看阳光到过的这些地方?

生:想!

师:那就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看看自己的头脑中会出现什么?(各自朗读想像)

生:我好像看到山上的小树长高了许多,还长出了许多叶子。

生:我好像看到田里的禾苗变得更加绿了,后来又长出了许多稻穗。

生:我好像看到小河了,小河上洒满了阳光,闪闪发亮可漂亮了。(学生尽情地说,学生说到哪,教师就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进行教学。同时指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在原有的板画上进行创造性地画,并让学生多次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小朋友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那么,阳光到过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了呢?(课件展示小树、小河、禾苗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师配上音乐伴以深情地朗读)

师:小朋友们,你觉得阳光怎么样?

生:我觉得阳光的本领很大。它能使这么多的东西发生变化。

生:我觉得阳光很厉害,我很佩服它。

生:阳光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世间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而且阳光还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如果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了。(教师带领学生给予这位同学最热烈的掌声)

师:是啊,阳光的本领很大。想想看,阳光除了让小树、禾苗、小河发生了变化,他还使那些东西也发生了变化?(出示句式“因为有了阳光,更……”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加以帮助。)

生:花坛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竹竿上的衣服,因为有了阳光,更干了。

生:天空中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飞得更高了。

师:这些,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阳光说些什么?

师:阳光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能不能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生:能(让学生带着对阳光的喜爱、感谢和佩服的情感,齐读——互读)

相关专题 老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