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大学生如何面对问题

士晓积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士晓积笆”参与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创业初期大学生如何面对问题(共9篇),欢迎阅读!

篇1:创业初期大学生如何面对问题

据调查,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身子女,刚出来工作往往都是面临的一种情况是,“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已成为大多大学生的一种心里,不甘心处于现在的工作阶级,所以最直接的想法是,要自己创业,由于很多都是独身子女的原因,因此家长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若,也会支持他们去打造一个自己的新天地。

但现实的过程是很残酷的。根据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实施过程,有的毕业生创办的公司维持不到一年就关门了,有的比较成功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挫折、走过不少弯路。对大学生来说,仅有创业激情还难以走向成功,下面是大学生创业时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创业圈的分析家们通过多年对这方面问题解决方案,总汇给创业者,希望对广大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要无危险意识 筹备禁受挫折。不多曾经自客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接收忘者采访时皆有那样的异感:创业历程外撞到的困苦比意料的多失多。大学生创业返返存在资金、技术、治理、才能等多圆点的有余,在创业进程西确定会遭受这样这样的易闭。博野提示大学生在创业前要有风夷意识,更要有在剧烈的市场竞让外禁受挫折的口理预备,这样能力蒙受失住创业功程外的危险战得成,而不至于一有挫折就“倒停”。   二、作糟市场考察 切忌自觉下马。盲纲性比拟大,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只看到别人成罪先的名义景象,不瞻时光、天点的差别,自觉照搬外人的创业故事,匆匆下马。缺少创业的充足筹备是大学生创业胜利率矮的一大起因。   不击有筹备之和,小学熟在创业前必定要干糟充足的预备。市场考察剖析非每一位守业者在创业之前必需认伪作粗的一项农息,首后要综折大家的常识储备、技术才能以及市场考察等多圆点情形肯定一个适合的名目,要挑选本人熟习又博精的止业退进。当初无不多大学死取舍网络创业,但在网络泡沫渐渐褪留的应停,网络私司呼引危险投资易度添大,网络创业并是大教师想像的这么容难。   其主要组筑劣势互剜的创业团队,要留神团队败员的性情拆配、角色总农、常识技巧互剜等果艳,应然创业团队败员错私司的近远期目的、策详制订、股权调配等也要有共鸣,那样能力保障创业团队构成最大的折力。   三、后学会走路 再尝试跑步。富有创业豪情的小学死在从客创业时错市场的预测广泛功于乐观,总想着晚夜把企业作大做弱。有的大教熟在守业始期就把摊子铺失很大,什么业务皆想做,成果什么也干不糟;有的我喜爱大聊“第一桶金”,而不擅长留赔“第一总钱”。 西邦个体逸静者协会会幼苦邦屏在剖析大学生创业的特色时说,大学生假想的创业返往不是投资额大、能快捷失去回报的名目,就非古代化、高支出的大企业。他以为,创业应当主最基本的处所干讫,一步一步往,有很多大学生取舍了诸如大超市、服卸店、饰品店等投资不大的老型项纲,经济效损广泛比拟孬。   最后有关专家人士提醒:大学初期创业的执着精神很重要,看准了就坚持不懈的脚踏实地的去做。例:其实,阿里巴巴的马云先生也不懂电子商务,也许我们还懂一点,在这点上,我们比他强,大家不防可以想今后也可以比马云更成功,只要相信,大家努力就一定也能够做到。所以,同学们不要浮躁,对每一件事情要坚持去做。互联网的过去,现在聪明的人很多,想必很多同学都很清楚,绝大部分的企业死掉了。只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做的很好的如:新浪、搜狐、雅虎都已经成功上市了。全球60亿人,就产生了这么“60”个巨头。你可以不要去想当巨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候是在三房一厅办公的,那个时候很穷的,所以,此时可以想一下,创业初期不管做什么,很多时候都是有钱不成功,没有钱的到成功,大把的烧钱的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只你有精打细算的招数不怕不成功,如此看来现在创业间的确没有钱,所以,日后一定会成功。

篇2:创业初期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首先关注收入,其次是融资

我提倡首先关注收入,然后才是融资。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保持自力更生,虽然很难,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迫使我们:

1)让客户开心,保持客户高满意度,然后他们会源源不断的带来新客户

2)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犯错

3)学会如何领导

我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虽然认识我的人可能不会同意我的这一说法),所以在整个团队上投入精力,与他们进行互动,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只是希望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努力工作,推进项目顺利进行。我的联合创始人 Ish 与我不同,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能够非常真诚得将精力投入给周围的人。一方面通过耳濡目染得向他学习,一方面自己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也慢慢的开始突破性格的束缚,开始意识到不同观点以及不同工作风格的力量所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正是我们最开始所做的自力更生这一决定让我们受益匪浅,推出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过早的开始融资,重心可能就会发生偏移,不再专注于深化本质服务资源,而是转向外部的同比增长指标以及媒体宣传等。如果那样做,后期随着公司发展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先确保用户喜欢你的产品,然后再去执行

我的产品能够提供给客户什么价值?如何改进?

我的团队表现如何?如何能够让团队做的更好?

我们的银行账户还有多少钱?大约什么时间用完?

那些最终关停的初创企业,绝大多数是由于没有人想要他们的产品,这一问题是初创企业在初期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威胁。如果他们成功渡过了这一关,那应该就是由于后续执行出现了问题,所以团队力量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我在上述问题中特意列举了一个资金问题,主要是因为频频发生创始人由于资金耗尽而搞砸的例子。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咎由自取,本质上是创始人不理性的乐观所导致的结果。对于早期阶段的初创企业来说,资金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但其实很容易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你所创建的这些东西对你或者其他人来说重要吗?

1. 我做的事情为什么重要?对我来说重要还是对其他人重要?

2. 整个团队是否仍然还坚守使命,还是他们只是在糊弄我?

3. 我今天想做什么?是睡觉还是起床?如果是想睡觉,那开始改变你的生活吧。

了解你的服务社群

首先,你需要思考一下这些基本问题,例如通过创立公司,提供产品,你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是首要的一个问题。

其次,你服务社群(无论是用户社群、潜在用户社群还是其它更广泛的社群)的效果怎样?

最后是一些长期可持续关注的问题。如果成功了会怎样?你如何确保事情能按照你当初设想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既保持初心,又不至于入不敷出?在我看来,银行账户余额是创始人每天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无需再赘言。

挺住,企业家之路是一段疲惫的旅程

做好疲倦的心理准备。做好放弃生活的准备。要有打鸡血的精神,我的生活非常美好,因为我真的对它充满热爱。如果想成功,我认为你需要的就是超快的决策以及向前看,绝不后退的能力。

重点是招募到最棒、最聪明的人才

1. 知道如何来整合最有价值的成分(即用户、客户、投资者和员工等)利益。

2. 知道如何来招募到最棒、最聪明的人来推进工作项目。

3. 知道怎样才能避免耗尽资金。

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要求即时投资回报率

用户、产品和资金耗尽前的关键时期,这是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其他都无足轻重。如果你要做的事情对这三点没有影响,那就不必去做。但前提是你要确保你了解你做的事情与这三点的联系。我之前曾飞到全国各地参加会议,这些行为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之后会慢慢的带来投资,让专业运动员加入我们的产品。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期待即时带来投资回报。因为许多时候,最富成果的这些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形成,所以慢慢培养,但是不要被这三点之外的事情分心。

记住,如果资金耗尽,你的用户和产品都会随之遭殃。不缺钱的人可能才会自负到认为钱无关紧要。相对于缺乏用户来说,缺乏资金这一要素才是扼杀更多初创企业的主要原因,而收入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一开始最重要的是要产品/市场匹配

创始人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会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但在早期阶段,应该是重点关注如何实现产品/市场匹配。对我来说,这意味着要尽可能多的与客户交流,询问他们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同类产品他们会如何按优先级进行顺序排列,以此来找准我们的产品定位。在这过程中,我想要弄清楚我们是否拥有足够强大的价值主张,我们的产品在他们的优先列表中是否足够靠前,是他们会去买的一样东西。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资金:“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到下一轮融资?企业要达到什么发展程度才能获得下一轮融资并实现估值溢价?”

第三个问题是管理团队:“现在是否已经将合适的团队成员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如果不是,那关键是要招聘哪一职位或者做哪些调整?如何才能找到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

知道怎样推销你的公司

我在这里先列举以下几点:知道你们的“超能力”或者是你们相较于其他企业的明显优势所在。你为何会比同一市场领域内的其他企业更加成功?当然,可能是因为你们有一个更好的团队,那你们的业务以及产品有什么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呢?

知道应该如何去推销自己的公司,你为什么创立这家企业?是什么驱使你开始创业?为什么你对这一市场领域充满激情?通常来说,如果创始人没有一种激情所铸就的强烈信念,或者一家企业没有一个背后想要解决的痛点问题,就无法坚持走过初创企业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之路。

一旦企业走到颠簸路段,创始人应亲自来抓好你最关心的那些指标。对于成长阶段的初创企业来说, CEO 将这些交给“运营团队”来处理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一种行为。我们之前合作过的那些知名 CEO(LinkedIn CEO Jeff Weiner、Pinterest CEO Ben Silbermann 以及 Twilio CEO Jeff Lawson 等)都能够做到事无巨细,了解他们的核心指标。所以,你可以,并且也需要既熟知产品,同时又能够了解关键绩效指标和运营规模信息。

1.创业初期,创始人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2.创业公司CEO在创业初期容易犯哪些错误?

3.创业初期应该如何避免资金投资预算错误?

4.创业初期如何组织团队

5.创业初期需注意的问题

6.创业初期如何成功融资

7.创业初期成功法则分享

8.创业初期的融资技巧

9.创业初期教你如何找创业资金

10.创业初期如何考察创业项目

篇3:创业初期,创始人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如果你运营着一家企业,那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哪里呢?企业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企业未来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创业初期,创始人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呢?

首先关注收入,其次是融资

我提倡首先关注收入,然后才是融资。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保持自力更生,虽然很难,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迫使我们:

1)让客户开心,保持客户高满意度,然后他们会源源不断的带来新客户

2)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犯错

3)学会如何领导

我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虽然认识我的人可能不会同意我的这一说法),所以在整个团队上投入精力,与他们进行互动,对于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只是希望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努力工作,推进项目顺利进行。我的联合创始人 Ish 与我不同,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能够非常真诚得将精力投入给周围的人。一方面通过耳濡目染得向他学习,一方面自己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也慢慢的开始突破性格的束缚,开始意识到不同观点以及不同工作风格的力量所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正是我们最开始所做的自力更生这一决定让我们受益匪浅,推出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过早的开始融资,重心可能就会发生偏移,不再专注于深化本质服务资源,而是转向外部的同比增长指标以及媒体宣传等。如果那样做,后期随着公司发展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先确保用户喜欢你的产品,然后再去执行

我的产品能够提供给客户什么价值?如何改进?

我的团队表现如何?如何能够让团队做的更好?

我们的银行账户还有多少钱?大约什么时间用完?

那些最终关停的初创企业,绝大多数是由于没有人想要他们的产品,这一问题是初创企业在初期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威胁。如果他们成功渡过了这一关,那应该就是由于后续执行出现了问题,所以团队力量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我在上述问题中特意列举了一个资金问题,主要是因为频频发生创始人由于资金耗尽而搞砸的例子。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咎由自取,本质上是创始人不理性的乐观所导致的结果。对于早期阶段的初创企业来说,资金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但其实很容易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你所创建的这些东西对你或者其他人来说重要吗?

1. 我做的事情为什么重要?对我来说重要还是对其他人重要?

2. 整个团队是否仍然还坚守使命,还是他们只是在糊弄我?

3. 我今天想做什么?是睡觉还是起床?如果是想睡觉,那开始改变你的生活吧。

了解你的服务社群

首先,你需要思考一下这些基本问题,例如通过创立公司,提供产品,你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是首要的一个问题。

其次,你服务社群(无论是用户社群、潜在用户社群还是其它更广泛的社群)的效果怎样?

最后是一些长期可持续关注的问题。如果成功了会怎样?你如何确保事情能按照你当初设想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既保持初心,又不至于入不敷出?在我看来,银行账户余额是创始人每天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无需再赘言。

挺住,企业家之路是一段疲惫的旅程

做好疲倦的心理准备。做好放弃生活的准备。要有打鸡血的精神,我的生活非常美好,因为我真的对它充满热爱。如果想成功,我认为你需要的就是超快的决策以及向前看,绝不后退的能力。

重点是招募到最棒、最聪明的人才

1. 知道如何来整合最有价值的成分(即用户、客户、投资者和员工等)利益。

2. 知道如何来招募到最棒、最聪明的人来推进工作项目。

3. 知道怎样才能避免耗尽资金。

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要求即时投资回报率

用户、产品和资金耗尽前的关键时期,这是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其他都无足轻重。如果你要做的事情对这三点没有影响,那就不必去做。但前提是你要确保你了解你做的事情与这三点的联系。我之前曾飞到全国各地参加会议,这些行为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之后会慢慢的带来投资,让专业运动员加入我们的产品。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期待即时带来投资回报。因为许多时候,最富成果的这些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形成,所以慢慢培养,但是不要被这三点之外的事情分心。

记住,如果资金耗尽,你的用户和产品都会随之遭殃。不缺钱的人可能才会自负到认为钱无关紧要。相对于缺乏用户来说,缺乏资金这一要素才是扼杀更多初创企业的主要原因,而收入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一开始最重要的是要产品/市场匹配

创始人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会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但在早期阶段,应该是重点关注如何实现产品/市场匹配。对我来说,这意味着要尽可能多的与客户交流,询问他们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同类产品他们会如何按优先级进行顺序排列,以此来找准我们的产品定位。在这过程中,我想要弄清楚我们是否拥有足够强大的价值主张,我们的产品在他们的优先列表中是否足够靠前,是他们会去买的一样东西。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资金:“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到下一轮融资?企业要达到什么发展程度才能获得下一轮融资并实现估值溢价?”

第三个问题是管理团队:“现在是否已经将合适的团队成员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如果不是,那关键是要招聘哪一职位或者做哪些调整?如何才能找到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

知道怎样推销你的公司

我在这里先列举以下几点: 知道你们的“超能力”或者是你们相较于其他企业的明显优势所在。你为何会比同一市场领域内的其他企业更加成功?当然,可能是因为你们有一个更好的团队,那你们的业务以及产品有什么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呢?

知道应该如何去推销自己的公司,你为什么创立这家企业?是什么驱使你开始创业?为什么你对这一市场领域充满激情?通常来说,如果创始人没有一种激情所铸就的强烈信念,或者一家企业没有一个背后想要解决的痛点问题,就无法坚持走过初创企业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之路。

一旦企业走到颠簸路段,创始人应亲自来抓好你最关心的那些指标。对于成长阶段的初创企业来说, CEO 将这些交给“运营团队”来处理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一种行为。我们之前合作过的那些知名 CEO(LinkedIn CEO Jeff Weiner、Pinterest CEO Ben Silbermann 以及 Twilio CEO Jeff Lawson 等)都能够做到事无巨细,了解他们的核心指标。所以,你可以,并且也需要既熟知产品,同时又能够了解关键绩效指标和运营规模信息。

篇4:创业初期,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创业初期,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创业也许也有技巧。这篇文章是创业团队的经验分享,提出了六点建议,以帮助创业初期的中小团队提高效率。

“没有捷径,如果创业条件很恶劣,有很多技巧其实可以帮助你活下来。”

以下是分享的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非常适合创业初期的中小团队借鉴:

1、人人都是多面手

要让团队像战车一样勇往直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每个成员都成为多面手。这样团队才会变得非常灵活,更适应变化无常的创业环境。为达到这一点,需要经常鼓励自己的伙伴接触新的领域,赋予足够信任。我们经常变化各自工作的领域,保持新鲜感,激发学习的动力。另外,团队成员有亲身实践的经验,也能更准确判断面试者的水平。

2、Email >IM >语音

创业初期,一般来说是很难有环境很好的办公室的,多数公司可能异地、甚至 soho 办公。因此,沟通成了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甚至因为担心沟通不足,出现过度沟通的情况。在所有的沟通途径中,我们最喜欢的是邮件,它有以下几个好处:

发邮件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可避免发件人发起无关紧要的话题打扰其他人。

邮件要求内容完整,强迫发件人用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组织好内容,提高沟通的质量。

软件开发是一件脑力密集型工作,一旦打断很难重新集中注意力。邮件可以延后回复,避免干扰正在聚精会神工作的其他伙伴。

只有紧急的事情我们才会使用即时通讯(IM)工具;只有结论未确定或需要头脑风暴的话题,我们才会使用语音工具沟通。

在集中办公以后,我们仍然认为通过邮件沟通,减少对伙伴的干扰,对于提高效率很有益处,尽管当面沟通可能更快。

3、文档集中化管理

创业过程会积累很多经验,解决不同问题,做出各种决策和折中。为提高效率,这些信息都必须得以记录,并保证所有伙伴可随时便捷访问。我们用坚果云的 “同步文件夹” 功能,将所有设计文档,计划方案,测试用例等分类同步到所有伙伴的电脑上,以备进行查阅和事后追溯,而无须事前一一通知,

在变化工作领域后,新的伙伴也更容易上手。

4、吃自己的狗食

在创业初期,产品的定位和功能取舍通常没有可靠的用户数据供参考,也无法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设计。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快速做出原型,要求每个团队成员成为产品的铁杆用户,并通过自己的日常使用经验提出各种改进意见。这非常有助于让产品拥有团队特色,走出差异化的路线,而不是单纯的跟随领先的竞争对手。坚果云在开发 “同步文件夹” 功能的时候进行了多次类似迭代。

5、不要将工作和生活混淆

即便你是个很用功的人,如果将工作与生活的时间混淆,将非常影响工作效率,你的思维会不断在二者之间切换。如果创业公司早期在家办公的话,很容易陷入这个陷阱,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将工作与生活分离:

商定好工作的时间表,所有人必须严格按照时间上班,通过即时通讯(IM)工具是否在线可以表示一个人是否进入工作状态。

告诉你的朋友和家人,你虽然在家里,但你和他们在公司一样,也是在办公。所以请他们理解你,不要在工作的时间和你闲聊。

不要将办公的地点设置在平时睡觉的房间,一个没有生活气息的房间有助于让你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减少打扰。

个人琐事集中分配时间处理,切忌因为在家,投入大量时间解决那些可有可无的琐事

6、易者优先法则

在团队头脑风暴时,经常会发生伙伴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各自坚持观点,并不断挑战对方的想法。这种争论有利于团队得到经得起考验的结论,但如果过度迷恋这样的争论,很容易让团队陷入低效率的陷阱。

在坚果云团队,我们认可易者优先法则:如果在有限的时间无法得出结论,那么就选择最容易实现的方案来做。这样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创业公司的活力,也有助于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最有说服力的用户反馈。另外,我们发现过度争论容易造成细节化和琐碎化,完全忽略用户使用的直观感受。易者优先法则反而更容易反应用户所需。

小结:

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一定会受到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困扰和挑战,这时你必须想办法减弱这些噪音,保证自己的团队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产品。有的创业团队过度迷信于思考和推理,而在我们看来,过度的思考反而可能扭曲用户的实际需求。多做一些,比虚无缥缈的争论来的更实在。

篇5:创业初期如何找人

一、创业初期如何找人?

创业要成功,首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找人。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找优秀的人都很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花足够的时间找人,至少 70%;

第二、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展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筑巢引凤。

小米创立初期,规模小,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如何组建极强的团队,如何获得对方的信任?所以在最开始的半年,我花的80%的时间都在找人上。我虽然是连续创业者,但没有玩过硬件,最难搞定的,就是优秀的硬件工程师。

我的做法其实挺“笨”的,就是用韧劲。我用excel表列了很长的名单,然后一个个去谈。

1.要用最好的人

我有个观点,要用最好的人,在核心人才上面,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这些优秀的人大多有所成,你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答案,为何要舍去目前的一切和你一起做看似“疯狂的事情”。

那时候每天见很多人,跟每个人介绍我是谁谁谁,我做了什么事,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谈谈。

结果失败的比例很高,我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仍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巨大的煎熬。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创业者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

为了找到一个非常资深和出色的硬件工程师,我连续打了 90 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我们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整整 12 个小时。

当时他没有创业的决心,始终不相信小米模式能盈利,后来我开玩笑问他,“你觉得你钱多还是我钱多?”他说:“当然是您钱多。”我就对他说:“那就说明我比你会挣钱,不如我们俩分工,你就负责产品,我来负责挣钱。”最后他“折服”了。

为了找硬件负责人,我们几个合伙人和候选人谈了有两个月,进展非常慢,有的人还找了“经纪人”来和我们谈条件,不仅要高期权,而且还要比现在的大公司还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谈至凌晨,我们一度接近崩溃。

中间倒是有一个理想人选,一个星期谈五次,每次平均 10 个小时,前后谈了 3 个月,一共谈了十七八次,最后一刻,这个人对于股份“无所谓”,我还是比较失望,发现他没有创业精神,不是那种我想要的人。

2.找人的两个要素

第一、要最专业。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一块,这样能保证整个决策非常快。我要放心把业务交给你,你要能实打实做出成绩来。

第二、要最合适。主要是指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要极度喜欢,有共同的愿景,这样就会有很强的驱动力。

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见了超过 100 位做硬件的人选,终于找到了负责硬件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博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本来打算谈两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但一见如故,一直谈到了晚上12点。

后来,他告诉我,愿意加入小米的最后一锤子推力,是我跟他说,必要的时候,我可以去站柜台卖手机。所以,创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判断。

如果你没有我那么多名单可以聊,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最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个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个公司楼下咖啡厅等着,看到人就拉进来聊,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人。我以前还用到过一个“笨办法”,到处请教“你认为谁最棒”,问了一圈下来,就有名单了。

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顺的。但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就不竭尽所能去找。

我当时每天都要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招募人才,前 100 名员工每名员工入职我都是亲自见面并沟通的。这样招进来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热情,会有一种真刀实枪的行动和执行力。

二、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打造利益共同体,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用人要懂得包容。

1.打造利益共同体

有竞争力的报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我定了一套组合方案。邀请任何人加入的时候会给三个选择条件,他们可以随便选择:

1)你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2)你可以选择2/3的报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

3)你可以选择1/3的报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实际情况是: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小米工资“2/3的报酬”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员工照顾生活,因为他们持有股票,非常乐意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战斗力也会很足。

而小米初期的员工,每个都投了钱,大家是真正破釜沉舟地愿意去参与创业。所以当时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因为每个员工都可以到办公室去问“雷总我们公司办得怎么样了?”但也因为这样,大家花自己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会轻松把钱打水漂。

2.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努力去营造一个中高端人才的环境,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创业公司都清楚人才重要,所以很重视内部培训和提升,但是往往做不好。

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没有设置专项的培训费。

没有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不会当成专门的事情来做,也没有办法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落实培训工作,必须有专门的预算和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绵绵不断的执行力、创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大多创业者找到人以后,会有一个新问题出现。企业在发展,你追求的目标比你现在的能力总是要高一些,你会发现,很多岗位的人都不合适,同时又付不起很高的价钱来请人,只好小马拉大车。

我本人最开始是做技术的,转换成管理者的过程之中,我自己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学会宽容。

在你的眼光看来,这个小马一看上去就不合适,但你要容忍他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然后告诉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再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提升能力。

在创业型的企业里面,找问题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反过来是不是能够一眼就看到这个小企业身上,或者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小马能够拉大车,我觉得核心就是宽容,要拿放大镜看他的优点。

光看到这个人有学习能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方向指导,一步一步让他提升能力去适应。

三、做事原则

1.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三、五年的提前量,所以创业者要看到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趋势。想要看三年的趋势,就去看看台湾和日本。想要看五年和十年的趋势,就去看美国。

确定好大的方向以后,坚持做下去。比如十五年前大家就都在说移动互联网,可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在。所以如果没有找准时间点,很可能就死在半路上。

2.把事情做少,要做就做第一

“做爆品”是产品战略。产品规划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

产品策略、产品结构一定要“爆”。做几百条线的产品,还要跟用户互动,你没有这样的精力。

我之前见到一个做了将近三十年的传统家电厂商,他说你的意见很好,但是我们有几百款产品,怎么办呢?这么多意见我们怎么梳理呢?我反问他“你为什么要做几百款?”

爆品是小米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逻辑,如果我们不做“爆”的产品,是没法让用户尖叫,让用户有参与感的。

“爆”不仅仅是做精品,很多时候大家都想做精品,但精品有可能大家会想做十几款,这都是错的。能不能只做一款,能不能只做两款?一两款爆款就可以了。

3.把事情做到极致,把自己逼疯

如何把产品做到极致?不要迷信大师,也不要迷信灵感。所谓大师或灵感只是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其实才刚刚开始。极致的产品背后都是极大的投入,都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

很多用户第一次拆开小米手机的包装盒都很惊艳,极其简约又有很高的品质感。他们会把包装盒保留下来当收纳盒。

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包装盒,整个设计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有了小米手机包装盒令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

一般厂家做一个包装盒的成本通常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装成本将近10元,但我认为这个投入非常值得。

4.大方向清晰,偶尔偏离或减速都不怕

我们内部面对产品需求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定义。长期开发方向雷总每1~2个月会和团队沟通约定,中期和短期基本就是在和用户互动中,碎片化产生,这个过程也会反过来修正我们设定的长期目标。

小米的工程师,2~3人组成一个小组,给他们自主权,在和用户交流中,有30%的项目自己就定义开发了。

过去也确实出现过,有用户天天围着某个工程师,后来开发了看起来并不是很急需的功能。但我们整个项目都是每周更新,迭代很快,出错了的方案也不要紧,过两周就改对了。

5.去KPI化

小米内部确实是没有KPI的,但是没有KPI,不意味着我们公司没有目标。

小米对于这个目标怎么分解呢?

我们是不把KPI压给员工,我们是合伙人在负责KPI的。但我们定KPI来讲,都是定一个数量级,比如说今年要卖4000万台,不会去约定如果你完成A档、B档、C档,我就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奖励。

我们销售团队今年定了4000万,突然间干到了5000万,然后立刻拿出一笔钱给大家发了去马尔代夫度假?我们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在定KPI的时候,其实更多是来判断一个公司增长规模的阶梯,我到底到了哪个阶梯上,因为我们把这个信息测算清楚以后,要分配调度资源。

相比结果,小米更关注过程。员工只要把过程做好,结果是自然的。

四、创业心态

1.创业心态就是热爱,持续激发团队的热爱

首先,让员工成为粉丝。

每一位小米员工入职时,都可以领到一台工程机,要当作日常主机使用。

其次,让员工的朋友也成为用户。

每位小米员工每月可以申领几个F码(F码,Friend Code,朋友邀请码,在小米网上的优先购买资格),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使用起来;

最后,要和用户做朋友。

对于使用自己的产品,很多传统企业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小米,我们甚至开玩笑说“让丈母娘也要用好自己的产品”。

2.要善于吃亏

创业者尤其要有吃亏的精神,就是干活的时候比别人干的多,拿钱的时候比别人拿的少。

在每一件事情都吃亏,其实最后一定会赚的更多。因为所有人都愿意跟你合作,所有人都喜欢你,你的机会比别人多,你赚钱的机会就比别人多,你成功的概率就比别人高。我以我的人生经验建议大家去试试吃亏。

吃一次亏不要紧,连续吃几十次亏,最后你肯定赚。

3.齐心协力的团队比梦之队更重要

很多人创业想选梦之队,但我认为团队齐心协力比梦之队更重要。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团队成员合作性、互补性好,劲都往一处使,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天皇巨星,但是每个人都发挥最大能量。这样的团队要比梦之队更强大。

4.创业者要承认自己的不足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的很好,把最重要的某一、两件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承认别人的贡献,给别人机会,创业者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所以我做小米只做三件事情,战略、用户交互和用户反馈。我只关心这三件事,别的事情我能不管的我一概不管,装看不见。

篇6:大学生毕业初期选择创业or打工?

拥有更好的时代,更优秀的才华,更热血的青春,甚至创业初期更丰厚的资本,这些不一定都是创业的催化剂。大学生创业,通常都在创业榜上铩羽折戟。

创业初期,绝大部分创业者缺人缺钱缺人脉,能得到良好的资源是每个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而本篇的主人公小K大学毕业没多久就遇到“贵人”,为自己提供资金货源,让自己放开手脚大干电商。然而,最终双方以创业的失败而告终。小K虽然做了反思,但实际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根本性错误。篇末的点评直击要害,说出了小K创业的必败的原因。

我和我的投资人

我是南方人,个子并不高。在学校时,每次广播体操都会站在第一排,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读的是家乡一所二流大学。由于家里比较穷,从大学开始,我就比其他同学更渴望成功,因此经常帮商家跑跑业务,倒卖生活用品等等,我通过自己的勤奋,积累起了第一笔资金。

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后来的创业投资人。他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板,做着家居建材方面的生意,据说身家数亿,年龄40来岁,人们都称他为何总。

有一次,何总带队到我们学校招聘,找不到路,刚好碰到我,我不但帮他指了路,还给了他一张名片,没想到因为这个,他居然记住了我。之后,他又来过几次学校,我比较能喝酒,跟他慢慢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我读大学的时候打工,但绝对没有想过毕业后要创业,只是想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毕业后,我去了某家电商公司做销售,做了一年多,觉得没太大意思,开始想自己做,但没有明确的方向。

何总的计划

这时,何总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成立一家新公司做电商,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他觉得我比较懂互联网。老实说,那个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懂互联网。因为我每天都会在网上看大量科技博客的文章,等到真做的时候完全是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

我给何总写了一份计划书,大概30多页,反复修改了几遍,才发给了他。当时我没太在意,没想到过了十几天,何总打来电话,让我去上海一趟,说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想跟我合作,还说已经让秘书帮我订好了机票。当时我挺犹豫的,毕竟我的销售工作比较稳定,没打算辞职,但也想去上海看看。去了上海后,我就不犹豫了。因为在这之前,我没有去过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内心里还是渴望在这样的大城市打拼。

见到何总之后,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何总有个亲戚,在浙江一带有一个服装厂,但是销量并不太好,积压了一大批货物。找到何总,我问何总有没有接盘的想法。何总一看网上的韩都衣舍卖得非常火,觉得电商大有可为。实际上他自己根本不懂电商。他到现在甚至连邮件也不会发,也不使用QQ,谈生意基本在酒桌上。他希望他来投资,找一个懂互联网的年轻人来做,他认为我是他见过的年轻人中最懂互联网的。

何总开出了比较优厚的条件:我到上海,他提供住房,同时每月给我1.5万元的固定月薪,另外再加新成立的公司10%的股份,以后每年我有资格以约定的价格买入百分之五的股份。他个人还愿意拿出一定的股份,预留给未来的团队。我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当时,我没有考虑公司控制权、股权这些问题,只是觉得条件优厚,自己又年轻,输得起。

我们的网站

我跟何总约法三章,公司由我自己决策,他不能横加干涉。何总答应会投入200万元用于公司运营。当我拿到公司营业执照的时候,内心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能站在资本市场敲钟。

我们开始一个个问题地解决。首先是选择办公地点的问题。我跟何总还处于蜜月期,当我主张把办公室放在市区的时候,他连价格也没问,直接同意了。何总在上海人脉广,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既便宜又不错的写字楼。我是农村的孩子,节约是第一原则,于是买了一些二手电脑和办公桌就开始办公了。那段时间,公司其实就我一个人,没钱的时候就跟何总要,从来没有想过记录一下那段时间到底花费了多少钱。

接着是招人问题。我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认为可以招一些新人,然后手把手把这些新人带出来,另外潜意识里我也不希望招聘有经验的人。最后,我总计招聘了四个和我一样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行政1个,运营2个,技术1个,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生。我还是觉得不放心,又找来自己的大学同学,这样公司一共有6个人。

何总也按照约定,给我们打来了一个月的工资和基本运营费用20万元,并一再跟我保证,很快会把剩下的200万元全部打过来。我们几个年轻人冲劲十足,准备大干一场。当时我们的确毫无经验,以为只要搭建一个网站,做好SEO,有流量,做好所谓的用户体验,生意自然就会来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是卖什么产品的问题。何总已经有一批服装在手上,他跟我说这批货物将是我们的第一批产品。我们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只能直接进入服装电商。这完全违背了市场营销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基本原则。

接下来是怎么卖的问题。我的大学同学说,可以先在淘宝上开一个店,但我觉得有何总做后盾,单纯只是一个淘宝店没有什么意义,一定要做自己的商城。我决定去浙江的服装厂看看货源。那时,我带着我同学去考察服装厂,第一次有了自己是老板的感觉。

其实那次考察,完全是走马观花,我只是简单地看了看服装质量,又听那个老板鼓吹了一下,脑袋一热,回来就跟何总夸下海口:1年内要做到200万元销售额,把投资赚回来,何总听了也很高兴。

我把账上的钱全部投入到网站开发中。因为我不懂网站开发,因此网站的开发工作完全依靠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其实也不知道我们的网站到底应该怎么做,唯一的办法就是抄别人的。我们到处去找别的电商商城模板,然后按最小的成本拷贝了一个模板,网站总算能用了。那时,距离拿到公司营业执照差不多已经过了一个月。在网站开发那段时间,事先招聘的几个员工每天除了看看报纸、喝喝茶,就没多少事。

冲突和迷茫

网站最终上线了,我觉得还勉强过得去。这时,我跟何总产生了分歧。何总认为网站首页应该是黑色作为主基色,这样才显得大气;而我认为应该是粉色,这样更符合年轻人的品位。在这个问题上,我毫不妥协,丝毫不给何总留面子。我觉得他虽然年龄比我大,但我更懂互联网。最后何总妥协了,同意按照我的方案来做,但走之前跟我说,一定要想办法卖出产品赚钱。

第一次冲突之后,我有很多天没跟何总交流。网站上线后,我又忙着做推广宣传。我把产品图片传到网站上,接下来我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写软文,让他们去各个论坛发,到各大QQ群去宣传。我也问过百度关键字竞价等推广方式,但那些费用绝不是我们这种小公司所能承受的。做了大量宣传推广后,我希望能卖一些衣服出去,但我失败了,网站上线后,除了我认识的朋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访问。

慢慢地,我内心开始慌了。衣服一件也没卖出去,何总迟迟没有将之前承诺的款项打到公司来,公司的6个人却还需要发工资。我决定发挥自己线下销售的能力。除了留一个人待在公司负责日常事务外,我带着其他人全部出去推销衣服,我们把衣服放在各个服装小店免费代销,或是跟淘宝店主联系,让他们代销。我做过销售,也比较擅长渠道合作,很快打开了一点局面,衣服慢慢有了一些销量,有了很少的收入。

但就在公司业务开始有些起色的时候,我和何总有了第二次冲突。他认为我这种做法违背了他当初的想法。他认为公司必须做电商,否则就不再投资。我在这个公司实际上毫无话语权,不得不妥协。这次争吵之后,他派了一个财务过来,规定超过5000元的支出都要财务签字,然后再次告诉我必须要完成销售任务。

我重新将重心放到电商网站上,每天和我同学商量着如何做。大家像热锅上的蚂蚁,面对着仓库里堆积的衣服,毫无办法。

在蹉跎、迷茫、无助中,我们又度过了两个月。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挫败感的一段时间。

我想找电商行业里的人交流一下,却找不到,因为我根本没有电商圈的资源。我也想过入驻天猫和京东商城,但当我找过去的时候,对方要求是正品且有品牌,而我们售卖的衣服连个正规的品牌都没有。其实我根本不懂电商运营,曾建议何总招聘一个熟悉天猫的运营总监来协助我,最终落空。半年后,我们几乎毫无建树,公司不得不关门大吉,我也跟何总解约,离开了上海这个伤心之地。

我的反思

之后的半个月,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输在哪些地方。

1.性格自大,不会虚心、系统地学习。

由于自己读大学时曾经是所谓的校园牛人,所以对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在没有了解产业环境的情况下,贸然以为自己懂电商行业。其实,在大学时代,我只是看了一些华丽的东西,没有系统地扎在某个领域深入研究,眼高手低,结果只有黯然收场。

2.缺乏电商经验,毫无规划。

我一开始应该先了解电商行业,尤其是要学习小电商创业者的经验。但我托大了,一开始就做了一个所谓的商城,其实我应该先从淘宝店做起。我好大喜功的毛病不仅耗费掉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使投资人逐渐失去了对我的信任和信心。刚开始其实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投资人信任自己。另外,我应该先把业务做起来了再招聘,而不是业务还没开张人就招来五六个。

3.不擅长与投资人沟通。

我后来看电视剧《袁崇焕》,明白了自己跟何总之间的问题在哪了:盲目托大,跟老板许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传统行业的老板和真正的VC不一样,他们更希望快速看到成果。

4.忽视了生存第一。

创业一开始应该什么赚钱做什么,活下来最重要。不懂的时候,我应该找一个做得好的公司,模仿再创新,而不是开始就想着定位、创新这些大道理。

5.找了不靠谱的合伙人和团队。

在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和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投资人一起创业,另外我找来的搭档其实什么也不懂,这很致命。

点评:

创业不等同于“从零开始”,除了资金之外,仍然需要大量的积累、对行业的熟悉、商业规则的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认知、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自身提供价值的定位,这些都是创业之前必须做的功课。从小K的经历来看,表层失败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在完全陌生的行业里创业。

小K被动地进入服装电商,但既对电子商务发展规律不了解,也对服装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营销模式不熟悉。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往往意味着要先交一大笔学费。如果小K在创业之前,先到服装类电商企业工作或实习一段时间,熟悉了服装类电商的营运模式并掌握关键成功领域经验后,再创业应有更大的机会。

2.缺乏理性的创业路线。

小K没有考虑创业初期最容易出效果且风险相对可控的平台网店策略,而是托大地选择直接开设自己的商城。在无流量基础、无转换经验、无品牌影响并且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开设独立B2C商城除了烧钱以外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而事实证明,即便是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传统大型企业,直接选择开设B2C商城也是失败的结果居多。如果小K在开始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贪大求快的欲望,谨慎地在电商平台上开设普通店铺,慢慢地积累经验、流量以及客户口碑,也许还有成功的机会。

3.缺乏和投资人的有效沟通。

从案例的发展过程来看,投资人并非不靠谱。相反,除了缺乏电商经验之外,投资人对应新业务运营以及风险控制有着较深的理解。小K的问题在于,没有与投资人在发展路线、运营方式、资源投入以及早期目标上进行有效沟通,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导致在业务开展不利时出现较大分歧,进而为创业失败埋下伏笔。

深入来讲,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产品开发为导向,最终走向失败的案例。一个公司的成功首先要以客户开发为核心。当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客户在哪里、客户需求是什么时,根本谈不上往后怎么走。

当投资人决定要做电商的时候,这只是产生了一个粗浅的新的销售渠道的想法而已。它离用户和需求都还有很远的距离,更谈不上商业计划了。

相信小K自己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意识到他自身的问题。他自身的问题不在于他多么没有经验,也不在于他的团队多么弱,更不在于他的自大性格和沟通能力,而在于他对客户发展方式的无视。即使你参考一个“对标选手”,做出了自己的产品,你也不会理解核心是什么;因为你的产品没有“灵魂”;即使你的团队经验丰富,在客户需求上大家也都需要抱有最虔诚的敬畏感;即使你的沟通说服能力和销售能力超强,在洞察客户在网站或产品使用时的任何一个心理变化面前都不值一提。

文/创业小败局

篇7:大学生创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创业问题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这一问题,让人们更加广泛关注和重视创业观的教育。大学生个人实行创业这一途径引起了社会大范围的关注。但面对教育的发展,我们仍然有许多的不足。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观的教育中的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以及对难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观 就业压力 教育 难点与对策

目前,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困难,全社会一直关注这一问题。然而,原因是来自各个方面的。一方面,我国更多的是实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缺少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性的产业。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需要更多的是普通劳动力而不是具有相对较高的素质的人。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被推向了市场。这样一来,大学生难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校学的专业在社会中不能够得到相对应的利用,从而也使大学生与社会的需要有许多的不相符之处,继而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这一难题。此外,受到国际上经济发展波动、危机等问题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用人的需求量减少,那么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很多。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日益繁荣,国家在不断地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由此,我们相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一定会越来越高涨。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哪些困难

(一)自主创业所具备的能力不高,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我们都知道,创业并不代表“创”了就一定会有“业”。创业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创业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做什么事之前,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能力。那么,面对创业,我们就应该具备创业的能力才行。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基本的保障。我们有了想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行动,也就是所谓的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那么,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就源自于在大学中的各种实践以及接受的各种相关的教育。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大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相对于能够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有着一定的距离。

(二)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

创业无非就是两个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因此,需要创业者自身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还需要排出自身以外的人们的帮助与指导,即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相关的机构的指导与支持。当然,创业会出现问题,这是一直都存在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无非就是缺少有关创业方面的经验而自己又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对于创业的最终结果,很少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整理。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从失败中进行分析总结,就不会更好更快地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大学生创业的投入成本较高

虽然近些年中央方面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的好的措施,但是措施都仅仅只是停留在推出这样的一个层面上,没有与之相关的条例或者资金的帮助。

(四)创业想要贷款难,并且筹集资金的方式单一

要想创业首先要解决资金的问题,并且要有一定的预备款,以免急需时无从下手。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很少。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不少大学生也正是因为资金的原因而缺少能够创业成功的信心。大学生资金的来源大致主要是家人朋友、政府基金、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虽然现在根据相关的政策,毕业生可以申请小额的贷款,但对于刚刚从校园走出来的白手起家的毕业生来说,面对现实的创业,那是远远不足够的,不能够对大学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发展对策

(一)改变创业理念,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增强理论学识

对创业教育,我们应该深入研究,选择科学的方法,丰富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断地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最终使研究的成果切实可行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如今的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无疑是巨大的。为此,我们要坚持研究和发展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的内容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特别是增强大学生的与创业相关的能力。

(二)塑造新的创业教育的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模式

美国十分注重创业教育的体系以及相应的模式而且十分注重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还培养了相关的职业技能。首先,我们应该制定相关的教科书,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教育体系。其次,建立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最后是开展活动、竞赛或者其他的形式的创业教育。总而言之,各个学校应该改进原有的创业教育形式,将更适合的教学内容纳入到教学任务中。

(三)壮大师资力量的队伍,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他们会有计划地邀请有经验的学者来到本校以演讲或者是讲座的方式来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或者是聘请相关的人士来校兼职并参与一些研究工作。创业教育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只能是纸上谈兵。正因为这样,创业教育的成果和质量一定会受到相对的影响。这就体现了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四)拓宽获得创业资本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创业体系

首先,政府可以和一些大中小企业以及一些其他的组织联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金。对于给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利于他们的政策或者设立奖励。其次,建立健全小额贷款的政策,把贷款的程序简单化,申请的要求降低,适当的降低利率等措施激励人们进行贷款。最后,政府为大学生做担保,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俊.关注农村创业新主体[N].农民日报,.

[2]祝捷,董伟.知识失业“逼迫”创业教育必须前行[N].中国青年报,.

[3]张真柱.探索“平台模块窗口”式大学生自主创业运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1).

[4]候锡林.企业家精神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常州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会-课题(12LLSJ26)。

篇8:大学生创业问题优秀论文

大学生创业问题优秀论文

摘 要: 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决定了创业的成功与失败,纵观大学生的创业历程,他们的创业心理经是一个由浮躁到理智的转变。这种变化也使大学生创业逐渐走上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心理  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02-0184-01

一、激情背后是浮躁

自19XX年5月由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起,就兴起了大学生创业热的氛围。此次大赛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在当时也被称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再加上媒体的大肆炒作,就进一步激发了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从而在全国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风潮。 19XX年3月,全国高校首届创业竞赛顺利展开,其主办方为团中央;19XX年底,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在高校云集的上海准时举办;20XX年初,国家教育部为鼓励大学生去自主创业,制定了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可以说,从19XX年到20XX年上半年,学生创业已经达到狂热程度。但在这个时期,学生创业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浮躁。

1.将创业过于简易化。每个大学生都会萌发创业的念头,尤其是在清华大学中,如果“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但是,这时的学生还不了解社会,通常不会意识到创业资金的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压力,只是给予创业较高的期望,认为只要创业就定能成功。

2.过分依赖网络。大学生的创业,大多是通过网络来实现,参赛的作品也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尤其是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其中首期比赛就有90%以上都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因为网站创业既方便又可以快速盈利,而且学生方便管理。

3.对自身创业能力过于自负。学生普遍不习惯对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5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售价100元,我们就有500亿元的销售市场。”这种推断方法往往会对创业起误导作用。这个时期,大学生浮躁的心理促使了一些泡沫公司的产生,遇到一点小问题,这些公司就会如同建在沙滩上的大厦,说垮就垮。

二、挫折过后逐渐理智

以20XX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再这以后后,经历过失败、痛苦、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这样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日渐成熟,同时创业也进入到稳定发展的理智时期。

1.创业热情依旧。而这种热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热情,而是经过细心调查与思考后释放出来的热情,这是一种稳重型的热情。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没有因为经历挫折而消减。

2.创业理性增强。在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65%的人想过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最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有风险,要谨慎考虑;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从未考虑创业。这些现象表明,虽然大多数人有创业的想法,但对创业会产生的'风险保持警惕。

3.创业要求降低。过去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就是从事高端产业,希望有高收益。在创业时从不考虑从事第三产业,着迷于挖掘万千财富的美梦。而现在学生对创业领域选择时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要求降低了,逐渐变得理智。现在学生创业预期大多数认为,是希望赚第一分钱,而不是挖第一桶金。

三、在引导中更加务实

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智,是非常积极的变化,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和面对,经历了挫折才明白成功的艰苦。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的责任。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更深层次的含义。让他们明白,创业既不是一时冲动的后果,也不是一门课程或比试,其本质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所学专业,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收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

2.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量事实表明,大多数学生在最初创业时,雄心壮志,往往在创业过程中,因为遇到种种挫折、种种困境,而最终心灰意冷。在市场竞争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自身的创业意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管理才华,而且更多的取决于自身面对失败、摆脱困难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踏实的务实心理。学生正处于朝气勃勃、年富力强的时代,很容易追逐潮流,展示自我。要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尽量拒绝随波逐流的心理。要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思维,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设身处地的分析,分析实现是否可行,分析实现需要的条件,分析自身的能力,这样就会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与失败。

四、结语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根基,学校要指引学生,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应该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平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事迹。

篇9:创业初期必须要认清的问题

很多的创业者总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就走上了创业之路,东挪西借、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创业的初始资金,最后却黯然收场,令人惋惜。在创业初期应该特别注意关键时刻要冷静下来,多思考一些问题。专家提醒众多是容易一时头脑发热的创业者应该在创业之前就要明白下面的问题。

1、好技术不等于好生意。

有发明创造的朋友经常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总觉得自己的东西好,不想太多怎么包装、怎么促销、怎么管理渠道与怎么样管理人才的事情,也就是说对于自己产品的商业模式考虑不够。

2、做生意从小开始。

有些朋友很容易把自己的产品界定在“普天之下唯我为重”的位置上,就是不能找到自己产品一个小小的着力点。而好的生意恰恰是由脚踏实地的第一块金子的挣法的。而且很多生意并不需要也没有太多机会做大做强。

3、把别人的钱也当钱。

自己拿自己的钱做生意,小本经营或者大手笔都可以,你自己冒自己的风险,你要拿别人的钱那么你就要为投资者负责,你不仅心里有数而且手心里还有脚心里都有数,不只想明白,还要真的实地考察、实际经验,才能给别人交代。

4、秘方也要有鉴定。

有些朋友精心打造的产品,神奇无比,越夸越爱,问题是无论是吃的还是洗的,你那个保健或者医疗产品必须得有必要的鉴定才可以商业化。我们很多领域有特殊的鉴定与检测需要,这一点创业者要在创业路上记在心头。

5、任何生意都需要独特。

你要么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位置,要么你在产品功能上独特,要么你有别人没有的服务招数,而且你也要知道任何一种独特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你要时刻关注你的独特周期有多长。

6、得帮助太多就没戏了。

创业的基本逻辑就是没有任何其他人的帮助也能成事,自助得天助,如果我们各样的东西太多需要别人拿主意那么就说明基本上不适合创业,而如果啥都指望别人帮助那么就没可能创业成功。

7、创业资源可能就是妈妈做的臭豆腐。

有些创业者的创业构想远远超过了他能够做到与控制论的范围,有的想创业者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创业的落脚点,而我们看到那些最靠谱的创业者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留心到的那些旁人熟视无睹的东西--怎么给孕妇催奶、老家的花种、妈妈常做的臭豆腐或者在工作中琢磨出来的一种新的蒙二胡蟒皮的方法。

相关专题 初期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