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叙事结构分析

小霸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霸王”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叙事结构分析(共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木兰诗》叙事结构分析

《木兰诗》叙事结构分析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优秀的民歌,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民广泛传诵。对《木兰诗》的研究,有许多问题现在已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但也还有些问题仍存在分歧。齐天举先生的《<木兰诗>结构质疑》[1] 认为:与开头和结尾相比较,此诗“中间正面表现内容的主体部分”缺乏具体而详细的描述,这种现象对于叙事作品来说,无疑是“异乎常态”的,这种写法“违背了故事发展的逻辑”,使“全篇显得极不平衡”。齐先生从而认为《木兰诗》可能经过了后世文人的删削,“成了腰折的残篇”。我以为这是可以商榷的意见。

若用叙事文学的“基本规范”来衡量,《木兰诗》的艺术结构确实是“异乎常态”的,但如果对此诗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我觉得这种“异乎常态”的结构,不仅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也是很巧妙的。我谈几点意见,向齐先生请教并请有兴趣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木兰诗》给我们讲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说明了木兰由一个闺中少女成为巾帼英雄的成长过程,并热情讴歌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

诗的开篇向我们交待了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边关军情紧急,而父亲年纪老迈,木兰又无可以代父驰骋沙场的“长兄”。这使木兰有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念头。但父亲会同意她从军远征么?即是投身于戎马生活,她一个女子又将遇到怎样的处境呢?木兰纵有这样的忧虑,还是说服了父亲,由她代父从军。

经过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一系列的紧张的准备工作,木兰踏上了征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每日里父母的亲切的呼唤,木兰只能在回忆中听到,站在暮色的黄河边上,听着黄河澎湃的水声,木兰不再是少女,她是雄赳赳的战士了。然而她确实是一个少女,她想念家乡,也想念父母。天明了,辞别黄河而去,边关近了,天黑的时候,已“至黑山头”,这时已经能够听到山外胡马的嘶鸣了,在这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木兰再不是少女,她是战士,她将成为英雄!这里诗作者详细地描写了木兰代父远征,告别爹娘,踏上征途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刻划了木兰的心理情态。接下去将写木兰十数年的戎马生活,但是,应该怎样写呢?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描写木兰的军旅生活,并非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齐天举先生以为未被删削的.原诗中应该写木兰如何“勇敢善战”从横沙场与敌厮杀的战争场面,应该表现木兰十几年的战争生活。这不过是一种想象罢了。诗作者断不会写那样的场面的。其理由是:一,木兰并非只经历了一场战争而成为巾帼英雄,“将军百战死”,说明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诗作者假如要把《木兰诗》写成齐先生所想象的那样的“史诗”的话,那么,《木兰诗》无异于中国的《伊里亚特》。但我们让诗作者如何描写木兰所经历的数以百计的战争场面?二,木兰从军十数年,时间可谓漫长,诗作者又将如何去写这十几年木兰的军旅生活?三,木兰不是张飞,不是吕布,不是赵子龙,她是一个女子,她是一个巾帼英雄,她无法改变女性的本色,她有她巾帼英雄的性格,假如诗作者详细而具体地描绘木兰的军旅生活,木兰性格上的特色便无法很好地处理。众所周知,胡人善于骑射,作战极为勇敢,木兰征战十数年而能得胜而归,说明了她的大智大勇,但是,“具体地”描写她的大智大勇,“实写”木兰“冲锋陷阵”、“出马杀敌”,我想恐怕要破坏了木兰中国巾帼英雄的“艺术美”的。四,假如诗作者真的写了木兰的军旅生活,凭他是多么高明的作手,也不能用几句、十几句甚或几十句表现无遗,如果《木兰诗》经过了后世文人们的“删削”,该删去多少文字?这可能吗?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说《木兰诗》即便有被改动的可能,也绝无被大批删削的可能,因为它实在是“无话可删”的。从现有的资料来考察,我们还不能有《木兰诗》被“删削”的证据,这首诗数百千年就是这样传诵着的。所以,齐先生的此诗被删之说,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篇2:《木兰诗》结构分析

《木兰诗》结构分析

全诗紧紧扣住木兰从军这一主题,突出了木兰这个英雄形象。

这首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开头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是当时民歌的套头,交代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套头”也称 “套语”,即用比较固定的词语或句式作为民歌的开头。这虽不是《木兰诗》所仅有,但也是从内容需要着眼写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也有这样的“套头”:“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诗一开始,先以象声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的形象,点明了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停机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引出下文。木兰究竟为什么叹息呢?作者用民歌中常见的问答形式,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木兰别无它想,别无它念,只因朝廷征兵火急,父老弟幼,无法应征而叹息焦虑。“愿”、“替”二字写出了木兰深明大义,经反复思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第二部(第3自然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向征途。“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和木兰辞别爷娘、踏上征程的情景。

西魏(535~557)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者需要自己准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所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虚指的。用这种排比铺张的手法既能使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又能突出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准备鞍马时紧张忙碌的气氛,显示了民歌的特殊风格。“旦”、“暮”也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有“这会儿”、“那会儿”的意思。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景。诗中只用了过黄河,越黑山,到燕山,就概括了木兰出征的历程,“不闻……但闻……”既逼真地表达了木兰离家远、思亲切的内心活动,又绘声绘色地写出征战途中的景物。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写木兰转战沙场的戎马生涯。“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神速。这就形象地描叙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是在北方的寒气之中传来阵阵打更声,清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这里用对偶句极为简练地描绘了北方战地生活的艰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说身经百战的将军喋血沙场,英勇善战的木兰奏凯归来。“壮士”,是古代对男子英雄的称谓;“百战”、“十年”,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斗争激烈残酷,同时也衬托了木兰英勇、机智、善战。这一部分只用了 30个字概括了木兰长年行军作战的艰难历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5自然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写木兰奏凯归朝,蔑视功名利禄,只求还故乡。首句“归来见天子”,紧承上一部分末句“壮士十年归”,结构紧凑,语言明快。“明堂”,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可见天子接见木兰的仪式是隆重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突出木兰功劳之大,皇帝对她赏赐之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突出她鄙弃高官厚禄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第6自然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与家人欢聚的场景。这一段,作者通过明快的节奏,细腻而传神地描叙了父母姐弟以不同的神态欢迎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相扶将”是说父母虽上了年纪,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理红妆”是写年轻姐姐赶忙梳洗打扮;“磨刀霍霍向猪羊” 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忙着准备佳肴的情景。接着写木兰归还故乡,恢复女儿装的喜悦自豪之情。“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这一充满喜剧气氛的场面,更加突出了木兰的光辉形象。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是一段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以双兔作比喻,表示了人们对这位乔装出征的女英雄的喜爱和赞美。

篇3:《木兰诗》艺术结构分析

《木兰诗》艺术结构分析

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说,《木兰诗》的素材并不是能够创作出象齐先生所想像的那样的“史诗”的素材。因为仅仅表现一个人物经历的诗是无法成其为史诗的。《木兰诗》所提供的社会环境,是很好的史诗素材。但《木兰诗》不可能成为史诗,它仅仅是写木兰“这个人”的叙事诗。文学的创作,不应仅仅是“写了”,而应当是“写得好”。所以,即是有现实生活的`依据,“具体地描写”木兰的军旅生活而使其成为“史诗”,是不会讨好的。既写不好,不如干脆不去写,而仅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概括。这样写,绝不像齐天举先生所说的“呆板,空泛,毫无特点”,而是灵活,充实,特色鲜明。姑试论之。

诗作者这样写来,诚如齐先生所说,确实让读者看不到什么“具体的事件”,抓不到什么具体的东西,显得“空泛”了。殊不知,作者系采用了“避实就虚”、“以少总多”的艺术手法,给“空泛”的描写以广阔的空间,给读者无穷回味的余地,让读者去体会,去想像,从而使“空泛”变得“充实”,这样写,既概括,又灵活,还不致于损坏木兰的形象美,并且意境深远。杜牧《题木兰庙》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如齐先生所说,很符合木兰这一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点,但这不过是杜牧的想像之辞,杜牧用自己的想像去充实《木兰诗》中木兰军旅生活的“空间”。这种合情合理的想像,正是《木兰诗》这种所追求的境界。它很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空白”,中国画是很讲究“空白”的,它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空白”主要是为了找到一个大的空间给绘画主体有自有活动的余地,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然而它绝不是为了表现“虚无”,表现“空白”。它是一种“藏境”的手法,使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2] 从空白处表现出活生生的境界,比之于那些明暗的墨色,更加“充实”。高明的画家仅以云中露出的一鳞一爪,便能显示出“首尾宛然若在”的全龙来,[3] 则正是一鳞一爪以外的“空白”发挥了作用,人们用想像充实了它,看到了一个生气俱在的真龙。

《木兰诗》的“避实就虚”“以虚出实”的写法,是非常巧妙的,它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很典型的“疆场环境”的概括描写,写出了木兰紧张的军旅生活,给读者以一个可供驰骋想像的巨大空间,使“实”与“虚”达到了和谐结合与统一。由上所述,我们看出《木兰诗》的“异乎常态”的艺术结构,并不违背“故事发展的逻辑”,通观全诗,这种结构也并不显得不平衡。我们若以描写木兰军旅生活的六句为“轴线”,会发现“轴线”两边的结构安排是很对称的,恰似一座对称而和谐的建筑物。

从结构安排上说,《木兰诗》不符合叙事文学作品的“基本规范”,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任何“规范”都带有普遍性,而任何一个具体的事务,都有它的特殊性,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之。齐先生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相比较,认为它违背了叙事作品的规范,其实,《陌上桑》也是同样违背这一规范的。《陌上桑》写使君要霸占秦罗敷,而罗敷大义凛然斥责使君,她胡编了一个不一般的丈夫,说到如何有权有势,如何有派头时,诗便戛然而止了。若以叙事作品的“基本的规范”来衡量,《陌上桑》是一首无结尾的诗。然而《陌上桑》的无结尾正是其特点,它同样给读者以回味想像的余地。《木兰诗》和《陌上桑》在结构安排上可以说各有妙处,异曲同工。

篇4:《木兰诗》的结构分析

全诗紧紧扣住木兰从军这一主题,突出了木兰这个英雄形象。

这首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开头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是当时民歌的套头,交代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套头”也称“套语”,即用比较固定的词语或句式作为民歌的开头。这虽不是《木兰诗》所仅有,但也是从内容需要着眼写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也有这样的“套头”:“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诗一开始,先以象声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的形象,点明了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停机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引出下文。木兰究竟为什么叹息呢?作者用民歌中常见的问答形式,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木兰别无它想,别无它念,只因朝廷征兵火急,父老弟幼,无法应征而叹息焦虑。“愿”、“替”二字写出了木兰深明大义,经反复思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第二部(第3自然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向征途。“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和木兰辞别爷娘、踏上征程的情景。

西魏(535~557)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者需要自己准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所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虚指的。用这种排比铺张的手法既能使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又能突出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准备鞍马时紧张忙碌的气氛,显示了民歌的特殊风格。“旦”、“暮”也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有“这会儿”、“那会儿”的意思。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景。诗中只用了过黄河,越黑山,到燕山,就概括了木兰出征的历程,“不闻……但闻……”既逼真地表达了木兰离家远、思亲切的内心活动,又绘声绘色地写出征战途中的景物。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写木兰转战沙场的戎马生涯。“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神速。这就形象地描叙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是在北方的寒气之中传来阵阵打更声,清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这里用对偶句极为简练地描绘了北方战地生活的艰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说身经百战的将军喋血沙场,英勇善战的木兰奏凯归来。“壮士”,是古代对男子英雄的称谓;“百战”、“十年”,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斗争激烈残酷,同时也衬托了木兰英勇、机智、善战。这一部分只用了

30个字概括了木兰长年行军作战的艰难历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5自然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写木兰奏凯归朝,蔑视功名利禄,只求还故乡。首句“归来见天子”,紧承上一部分末句“壮士十年归”,结构紧凑,语言明快。“明堂”,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可见天子接见木兰的仪式是隆重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突出木兰功劳之大,皇帝对她赏赐之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突出她鄙弃高官厚禄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第6自然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与家人欢聚的场景。这一段,作者通过明快的节奏,细腻而传神地描叙了父母姐弟以不同的神态欢迎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相扶将”是说父母虽上了年纪,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理红妆”是写年轻姐姐赶忙梳洗打扮;“磨刀霍霍向猪羊”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忙着准备佳肴的情景。接着写木兰归还故乡,恢复女儿装的喜悦自豪之情。“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这一充满喜剧气氛的场面,更加突出了木兰的光辉形象。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是一段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以双兔作比喻,表示了人们对这位乔装出征的女英雄的喜爱和赞美。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五、六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三、四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此诗在写法上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其中互文是此诗极有特色的修辞手法,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二句,单从字面上看是不合逻辑的,上下文互文互补而增义:“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由于互文手法的运用,省略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木兰一别十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这里坐坐,到那里看看,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亲切之感,又有说不清的滋味。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又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二句,如果把“当窗”和“对镜”分开理解,显然不合女子梳妆的实情。“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贴花黄”也要“当窗”。这里的互文手法如同“蒙太奇”一样变换镜头,表现了木兰脱下戎装的动作之迅速、麻利,渲染了她经过十年军旅的生涯,急切地想找回女儿家感觉的兴奋之情。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句,对偶兼用互文,高度概括了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又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二句,“脚扑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离”是雌兔的特征,分辨雌雄本是一目了然的事,但二兔上述的特征兼而有之,就很难区别了。这里暗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和男人一样驰骋疆场,巾帼不让须眉,表现了木兰的机智勇敢,照应了上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使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含蓄而富于浪漫色彩。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几句,排比兼用互文,表现出一种急促跳荡的节奏,一种跃跃欲试的意态,表现“可汗大点兵”的军情紧急,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而有序。这些互文手法的运用,不仅词约意丰,详略得当,而且从叙事上跨越时空,加快了情节的推进,使行文富于节奏感,跌宕生姿,增强了表达效果。

篇5:课文《木兰诗》结构分析

课文《木兰诗》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开头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是当时民歌的套头,交代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套头”也称“套语”,即用比较固定的词语或句式作为民歌的开头。这虽不是《木兰诗》所仅有,但也是从内容需要着眼写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也有这样的“套头”:“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诗一开始,先以象声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的形象,点明了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停机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引出下文。木兰究竟为什么叹息呢?作者用民歌中常见的.问答形式,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木兰别无它想,别无它念,只因朝廷征兵火急,父老弟幼,无法应征而叹息焦虑。“愿”、“替”二字写出了木兰深明大义,经反复思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第二部(第3自然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向征途。

“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和木兰辞别爷娘、踏上征程的情景。

西魏(535~557)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者需要自己准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所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虚指的。用这种排比铺张的手法既能使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又能突出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准备鞍马时紧张忙碌的气氛,显示了民歌的特殊风格。“旦”、“暮”也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有“这会儿”、“那会儿”的意思。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景。诗中只用了过黄河,越黑山,到燕山,就概括了木兰出征的历程,“不闻……但闻……”既逼真地表达了木兰离家远、思亲切的内心活动,又绘声绘色地写出征战途中的景物。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写木兰转战沙场的戎马生涯。“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神速。这就形象地描叙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是在北方的寒气之中传来阵阵打更声,清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这里用对偶句极为简练地描绘了北方战地生活的艰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说身经百战的将军喋血沙场,英勇善战的木兰奏凯归来。“壮士”,是古代对男子英雄的称谓;“百战”、“十年”,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斗争激烈残酷,同时也衬托了木兰英勇、机智、善战。这一部分只用了

30个字概括了木兰长年行军作战的艰难历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5自然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写木兰奏凯归朝,蔑视功名利禄,只求还故乡。首句“归来见天子”,紧承上一部分末句“壮士十年归”,结构紧凑,语言明快。“明堂”,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可见天子接见木兰的仪式是隆重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突出木兰功劳之大,皇帝对她赏赐之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突出她鄙弃高官厚禄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第6自然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与家人欢聚的场景。这一段,作者通过明快的节奏,细腻而传神地描叙了父母姐弟以不同的神态欢迎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相扶将”是说父母虽上了年纪,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理红妆”是写年轻姐姐赶忙梳洗打扮;“磨刀霍霍向猪羊”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忙着准备佳肴的情景。接着写木兰归还故乡,恢复女儿装的喜悦自豪之情。“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这一充满喜剧气氛的场面,更加突出了木兰的光辉形象。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是一段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以双兔作比喻,表示了人们对这位乔装出征的女英雄的喜爱和赞美。

篇6:《木兰诗》的艺术结构分析

《木兰诗》的艺术结构分析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优秀的民歌,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民广泛传诵。对《木兰诗》的研究,有许多问题现在已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但也还有些问题仍存在分歧。齐天举先生的《<木兰诗>结构质疑》[1] 认为:与开头和结尾相比较,此诗“中间正面表现内容的主体部分”缺乏具体而详细的描述,这种现象对于叙事作品来说,无疑是“异乎常态”的,这种写法“违背了故事发展的逻辑”,使“全篇显得极不平衡”。齐先生从而认为《木兰诗》可能经过了后世文人的删削,“成了腰折的残篇”。我以为这是可以商榷的意见。

若用叙事文学的“基本规范”来衡量,《木兰诗》的艺术结构确实是“异乎常态”的,但如果对此诗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我觉得这种“异乎常态”的结构,不仅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也是很巧妙的。我谈几点意见,向齐先生请教并请有兴趣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木兰诗》给我们讲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说明了木兰由一个闺中少女成为巾帼英雄的成长过程,并热情讴歌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

诗的开篇向我们交待了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边关军情紧急,而父亲年纪老迈,木兰又无可以代父驰骋沙场的“长兄”。这使木兰有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念头。但父亲会同意她从军远征么?即是投身于戎马生活,她一个女子又将遇到怎样的处境呢?木兰纵有这样的忧虑,还是说服了父亲,由她代父从军。

经过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一系列的紧张的准备工作,木兰踏上了征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每日里父母的亲切的呼唤,木兰只能在回忆中听到,站在暮色的黄河边上,听着黄河澎湃的水声,木兰不再是少女,她是雄赳赳的战士了。然而她确实是一个少女,她想念家乡,也想念父母。天明了,辞别黄河而去,边关近了,天黑的时候,已“至黑山头”,这时已经能够听到山外胡马的嘶鸣了,在这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木兰再不是少女,她是战士,她将成为英雄!这里诗作者详细地描写了木兰代父远征,告别爹娘,踏上征途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刻划了木兰的心理情态。接下去将写木兰十数年的戎马生活,但是,应该怎样写呢?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描写木兰的军旅生活,并非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齐天举先生以为未被删削的原诗中应该写木兰如何“勇敢善战”从横沙场与敌厮杀的战争场面,应该表现木兰十几年的战争生活。这不过是一种想象罢了。诗作者断不会写那样的场面的。其理由是:一,木兰并非只经历了一场战争而成为巾帼英雄,“将军百战死”,说明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诗作者假如要把《木兰诗》写成齐先生所想象的那样的“史诗”的话,那么,《木兰诗》无异于中国的《伊里亚特》。但我们让诗作者如何描写木兰所经历的数以百计的战争场面?二,木兰从军十数年,时间可谓漫长,诗作者又将如何去写这十几年木兰的军旅生活?三,木兰不是张飞,不是吕布,不是赵子龙,她是一个女子,她是一个巾帼英雄,她无法改变女性的本色,她有她巾帼英雄的性格,假如诗作者详细而具体地描绘木兰的军旅生活,木兰性格上的特色便无法很好地处理。众所周知,胡人善于骑射,作战极为勇敢,木兰征战十数年而能得胜而归,说明了她的大智大勇,但是,“具体地”描写她的大智大勇,“实写”木兰“冲锋陷阵”、“出马杀敌”,我想恐怕要破坏了木兰中国巾帼英雄的“艺术美”的。四,假如诗作者真的写了木兰的军旅生活,凭他是多么高明的作手,也不能用几句、十几句甚或几十句表现无遗,如果《木兰诗》经过了后世文人们的“删削”,该删去多少文字?这可能吗?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说《木兰诗》即便有被改动的可能,也绝无被大批删削的可能,因为它实在是“无话可删”的。从现有的资料来考察,我们还不能有《木兰诗》被“删削”的证据,这首诗数百千年就是这样传诵着的。所以,齐先生的此诗被删之说,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木兰诗》艺术结构存在的这种“异乎常态”的现象呢?

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说,《木兰诗》的素材并不是能够创作出象齐先生所想像的那样的“史诗”的素材。因为仅仅表现一个人物经历的诗是无法成其为史诗的。《木兰诗》所提供的社会环境,是很好的史诗素材。但《木兰诗》不可能成为史诗,它仅仅是写木兰“这个人”的叙事诗。文学的创作,不应仅仅是“写了”,而应当是“写得好”。所以,即是有现实生活的依据,“具体地描写”木兰的军旅生活而使其成为“史诗”,是不会讨好的。既写不好,不如干脆不去写,而仅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来概括。这样写,绝不像齐天举先生所说的“呆板,空泛,毫无特点”,而是灵活,充实,特色鲜明。姑试论之。

诗作者这样写来,诚如齐先生所说,确实让读者看不到什么“具体的事件”,抓不到什么具体的东西,显得“空泛”了。殊不知,作者系采用了“避实就虚”、“以少总多”的艺术手法,给“空泛”的描写以广阔的空间,给读者无穷回味的余地,让读者去体会,去想像,从而使“空泛”变得“充实”,这样写,既概括,又灵活,还不致于损坏木兰的形象美,并且意境深远。杜牧《题木兰庙》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如齐先生所说,很符合木兰这一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点,但这不过是杜牧的想像之辞,杜牧用自己的想像去充实《木兰诗》中木兰军旅生活的“空间”。这种合情合理的想像,正是《木兰诗》这种所追求的境界。它很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空白”,中国画是很讲究“空白”的,它是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空白”主要是为了找到一个大的空间给绘画主体有自有活动的余地,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然而它绝不是为了表现“虚无”,表现“空白”。它是一种“藏境”的手法,使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2] 从空白处表现出活生生的境界,比之于那些明暗的墨色,更加“充实”。高明的画家仅以云中露出的一鳞一爪,便能显示出“首尾宛然若在”的全龙来,[3] 则正是一鳞一爪以外的“空白”发挥了作用,人们用想像充实了它,看到了一个生气俱在的真龙。

《木兰诗》的“避实就虚”“以虚出实”的写法,是非常巧妙的,它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很典型的“疆场环境”的概括描写,写出了木兰紧张的军旅生活,给读者以一个可供驰骋想像的巨大空间,使“实”与“虚”达到了和谐结合与统一。由上所述,我们看出《木兰诗》的“异乎常态”的艺术结构,并不违背“故事发展的逻辑”,通观全诗,这种结构也并不显得不平衡。我们若以描写木兰军旅生活的六句为“轴线”,会发现“轴线”两边的结构安排是很对称的,恰似一座对称而和谐的建筑物。

篇7:木兰诗的分析

1、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何所思”即“所思何”,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所忆”同此。)

2、互文: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5.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6.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夸张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9.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反问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篇8:木兰诗的分析

1、内容:《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2、主旨:本文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热情歌颂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与家人共享平民之乐的平民愿望。在木兰身上,集中的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美德。

3、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4、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5、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的极好,请品析它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写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7、《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度的几句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8、诗中既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有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木兰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篇9:木兰诗教学效果分析

这节课让我感到,课堂教学做到既真实又扎实,既生动又生效才是一节好课。这节课使用了EEPO方式中的要素组合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加强他们的诵读能力,努力体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等特色。首先,我认为我这节课的优点有:

(1)课件制作比较精心,经过认真整理,化繁为简。课前我花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准备课件,为的是更好的梳理课文思路,让学生目的明确。

(2)分析文本和学情,找准切入点和实破口。

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本课时的设计理念,木兰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把“通过课文原句,找出人物形象”确定为本次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也是本次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认为这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找的比较好。

(3)注重朗读,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朗读的语调、语速、情感方面,我都认真点评、引导、分析,学生的朗读比较理想。

(4)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6人小组合作完成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成果呈现多元化,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一开始的“温故知新”环节,此环节设计意图是想感悟诗意,检测学生前一节课学习情况和概括能力。不过学生还不在状态,我的调动还不到位。一两个学生后,状态恢复,回答和朗读渐入佳境。

其次是经验不足,第二个教学目标没有全部完成到位。只抓木兰形象,忽略分析本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并且没能实现在课上讲本诗背诵下来。

EEPO有效教育,是教师有效的指导,有效的调控,更是学生有效的学习。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学习,这么做,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能够有效的被激发出来。而自己只当后台老板,从旁指点,甚至把自己也作为同学们中的一员来参与学习,这样不单起到了监督学习的作用,还让学生感到老师非常亲切。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

我还要多花心思,继续实践EEPO模式,让课堂变得更扎实,而不只是一个花架子!

范例五这堂比较成功的课让我惊叹于学生身上的潜力,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游戏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其乐无穷的语文世界中自由的翱翔,学生快乐,我亦快乐。

反思:“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处于儿童向青年阶段过渡的学生又何尝不对游戏情有独钟?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游戏可以和谐师生关系,挖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更重要的是让充满活力的学生们在符合天性的情境下有效地完成知识能力的提升,培养对语文长远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们在强调培养学生们想象力的同时,也应注重自己创造能力的培养,设计好每一节高效而又符合学生心理的课。

篇10:木兰诗课文分析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3、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写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战场,征战生活,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其中代父从军、辞官与家人团聚是详写。详写这些内容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

4、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

木兰当户织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6、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于“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替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木兰的形象,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乐观的优秀品质。

关于全诗的主题思想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篇11:木兰诗意象分析

木兰诗意象分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从艺术形象、创作手法、文章详略、修辞手法、民歌语言等来欣赏其艺术特色。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 木兰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它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北方民歌的不朽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

1 刻画“神奇”人物,塑造不朽艺术形象

《木兰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它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作品着力歌颂了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热爱家乡的平民愿望。从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德。木兰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平民女子,为了保存父老,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两千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这一行为是何等大胆,她抛弃儿女情长,越过重重关山,勇敢地来到前线,这与中国古代女子“绣花楼上,足不出户”形成鲜明对比,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打败敌人凯旋归来,直到这时同伴才发现她是女郎,经过战争的磨练,从一个普通姑娘成为一个坚强无畏的将军。但她功成不求赏赐,只愿回家与亲人团聚,恢复她当年“当户织”的劳动生活。文章通过木兰织布时“唯闻女叹息”的异乎寻常的情态描写;通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旅途思亲的刻画;通过还乡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一系列行动,细腻而真实地揭示了木兰丰富的'内心世界。总之,文章塑造了一个聪明果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这是《木兰诗》有别于北朝时期其他乐府民歌的一大艺术特色。《木兰诗》的前部分—— —木兰决计从军,匆忙备械,万里行军,十年征战,是从不同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谴责战争的罪恶:“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叹息”中流露出人们的痛苦和无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年迈之人都不能幸免,写出兵役负担沉重的苦难现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表达了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战争的长期性、严酷性。木兰从军这部分,作者运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木兰诗》的后部分—— —还朝拒赏和回乡团聚,写出木兰的愿望和理想—— —热烈地渴求和平安宁的生活。这部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读完《木兰诗》我们冷静理智地想一想,木兰,不是什么将门之后,未习武,未读书,而是在家织布的寻常女子,在长期酷烈频繁的战乱中能活着回来,已是命大福大造化大,是奇迹;而她不仅活着回来,还建功立业,官封尚书,阖家团聚,在那“野死不葬鸟可食”、“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的惨痛现实里,这无疑是浪漫的梦,是作者有意涂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木兰诗》在塑造木兰形象时,没有沉溺于血与泪的现实不能自拔,而是摆脱了沉重现实的束缚,在地狱般黑暗的现实中燃烧起理想的火炬,使在黑暗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它不仅写出现实生活是怎么样的,而且给人一股清新的力量。《木兰诗》写出的理想,是那样的明快、热烈、温馨。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结构分析】

全诗紧紧扣住木兰从军这一主题,突出了木兰这个英雄形象。

这首诗按照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开头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是当时民歌的套头,交代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套头”也称“套语”,即用比较固定的词语或句式作为民歌的开头。这虽不是《木兰诗》所仅有,但也是从内容需要着眼写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中也有这样的“套头”:“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诗一开始,先以象声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的形象,点明了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停机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引出下文。木兰究竟为什么叹息呢?作者用民歌中常见的问答形式,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木兰别无它想,别无它念,只因朝廷征兵火急,父老弟幼,无法应征而叹息焦虑。“愿”、“替”二字写出了木兰深明大义,经反复思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第二部(第3自然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向征途。“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和木兰辞别爷娘、踏上征程的情景。

西魏(535~557)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者需要自己准备鞍马、弓箭等物。诗中所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虚指的。用这种排比铺张的手法既能使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又能突出渲染木兰出征前的准备鞍马时紧张忙碌的气氛,显示了民歌的特殊风格。“旦”、“暮”也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有“这会儿”、“那会儿”的意思。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景。诗中只用了过黄河,越黑山,到燕山,就概括了木兰出征的历程,“不闻……但闻……”既逼真地表达了木兰离家远、思亲切的内心活动,又绘声绘色地写出征战途中的景物。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写木兰转战沙场的戎马生涯。“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神速。这就形象地描叙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意思是在北方的寒气之中传来阵阵打更声,清冷的月光照在战士们的铠甲上。这里用对偶句极为简练地描绘了北方战地生活的艰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说身经百战的将军喋血沙场,英勇善战的木兰奏凯归来。“壮士”,是古代对男子英雄的称谓;“百战”、“十年”,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斗争激烈残酷,同时也衬托了木兰英勇、机智、善战。这一部分只用了30个字概括了木兰长年行军作战的艰难历程。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5自然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写木兰奏凯归朝,蔑视功名利禄,只求还故乡。首句“归来见天子”,紧承上一部分末句“壮士十年归”,结构紧凑,语言明快。“明堂”,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可见天子接见木兰的仪式是隆重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突出木兰功劳之大,皇帝对她赏赐之多。“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突出她鄙弃厚禄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第6自然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与家人欢聚的场景。这一段,作者通过明快的节奏,细腻而传神地描叙了父母姐弟以不同的神态欢迎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相扶将”是说父母虽上了年纪,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理红妆”是写年轻姐姐赶忙梳洗打扮;“磨刀霍霍向猪羊”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忙着准备佳肴的情景。接着写木兰归还故乡,恢复女儿装的喜悦自豪之情。“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这一充满喜剧气氛的场面,更加突出了木兰的光辉形象。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是一段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作者以双兔作比喻,表示了人们对这位乔装出征的女英雄的喜爱和赞美。

篇12:木兰诗修辞手法分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分析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则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陂)有木兰山、木兰草原、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八景,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同时,早在韦元甫拟作之前,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已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

拓展知识:修辞手法

互文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东市买骏马,西市……(四句)

复沓

“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太长,懒得打了..)

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

“爷娘闻女来”六句 “东市买骏马”八句

比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对偶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旦辞”四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反问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篇13:木兰诗起源分析

木兰诗起源分析

而今这篇中国“俗文学”作品的魅力,在海外又掀起一股“木兰热”。在国内,一些学者也纷纷为木兰和《木兰诗》而撰文,很多人认为木兰氏起于隋唐,所言《木兰诗》出自唐人之手。今究该说,不难辨识他们是步南宋章樵和左克明的后尘。樵著《古文苑》,克明著《古乐府》,二人并言“木兰诗”为唐人作。现究章、左二说,实源于北宋的官方丛书《文苑英华》,就在该书的卷三三三[部]已载《木兰歌》,并题作者为唐人韦元甫,于是,在南北朝时代未署作者姓名的《木兰诗》,到了宋代始被韦氏盗名,对此,该书编者也知有弊,不得不笔端搪塞,另借含糊之意,随于其下自注小字“韦元甫续、附入”,尚不灭该诗为前人所作之迹。载入《文苑英华》的《木兰诗》,从此剽为韦氏所作,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改写成“唧唧何力力”,其错中错,移花接木之术,以及附于韦氏之荣,都导致后人嘲笑。再看宋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题名《木兰诗二首》,郭氏将未署名的古诗排列在前,韦氏新作排于后,新老分明,同时在题下,标明唐人韦元甫续与“附入”二字,由此,可以断定唐以前即有《木兰诗》。

《木兰诗》始于南北朝的见证:

首先从该诗全文来鉴别:诗内曾提到的“可汗”一辞,这在《旧唐书·音乐志二》:“后魏所谓〈簸逻〉也,其曲多‘可汗’辞”。又在《乐府诗集》卷二十一载:“后魏之世,有〈簸逻歌〉,其曲多‘可汗’之辞”。二书所证,《木兰诗》实存南北朝迹象。另外,诗中描述木兰女“对镜帖花黄”一句,它正是北朝人所沿用的民间风土习俗,那时妇女的化妆方式,往往浓饰“额黄”以求其美,这在《北齐校书图》里,已绘有当时女子的额黄像,流传于今日尚存,该图像的所施“额黄”那时相当流行,古人所遗此图,堪称力证。

其次,南朝陈后主时,由释智匠在光大二年(568年)所编成的《古今乐录》相继问世,其中就有《木兰诗》一首。除此,郭氏《乐府诗集》“木兰诗”里,首引《古今乐录》“木兰不知名”,已证古有未署作者名字的木兰诗。但是近年一些学者认为它是一条南北朝的`孤证,不免有疑。故另举他例:南朝[梁鼓角横吹曲]其中即有〈木兰曲〉一折,并言木兰女代父从军事。从《辞通》和一些姓氏书里,又皆言有南朝宋何承天的《姓苑》载其“花姓;木兰氏,任成人”。还有《中国姓氏辞典》花姓条:引述“〈姓苑〉始见花姓,〈述异记〉载北朝有女英雄花木兰”。所以笔者认为,将这篇描写巾帼英雄的简明史诗,归于南北朝,是无可置疑的。

从《木兰诗》到木兰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诗》传颂千古,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诗中生动描绘了古代农家女子花木兰,在边关告急之时,挺身而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杀敌立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爱国热情。

毛泽东主席曾亲笔书写《木兰诗》全文,表达了这位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对木兰事迹和木兰精神的推崇与敬仰。

明清以来,以木兰事迹为题材的、绘画、音乐等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木兰形象。

到了近代,一出以木兰诗为蓝本改编创作的古装豫剧《花木兰》唱遍神州大地,通过豫剧大师常香玉炉火纯青的表演,把一个卫国杀敌的古代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响亮唱段,脍炙人口,响遍中原。

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也传到国外。不久前,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

据《商丘县志》记载,木兰是虞城营廊人。虞城县曾于1993年农历四月初八----传说木兰生日这天,举办了木兰文化节和木兰学术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弘扬木兰精神和民族文化,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推动商丘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商丘市从开始举办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4月26至29日举办的商丘市木兰文化节暨经济科技贸易洽谈会是第二届。这次节日期间,商丘市将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展文化旅游、经贸洽谈、产品展销、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活动。

木兰诗,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木兰节,应当是展示今日商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盛大节日!

篇14:木兰诗体裁分析

木兰诗体裁分析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中文名: 木兰诗

类型: 乐府民歌

朝代: 北朝

人物: 木兰

体裁: 叙事诗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接着叹息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见机杼作响,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叹息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回答道) 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集市各个地方买出征用的东西.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哗哗声.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木兰)凯旋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雌兔哪个是雄兔呢?

相关专题 木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