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山林终南山诗歌

多肉植物kille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多肉植物killer”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寂静山林终南山诗歌(共9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寂静山林终南山诗歌

寂静山林终南山诗歌

我一直爱

中南山

和这道

几乎 挡住

整个地平线

的篱笆

坐在这里

做着白日梦

我看见

篱笆外

无垠的空间

比人类的

沉默

更深的沉默

一种无边

的寂静

在树丛中

窸窣穿行

我在风声中

听到无限的

沉默—

光线柔和

的某个下午

可以肩并肩

漫步到

昔日的小亭

此时

你唇角紧闭

像一扇门

虚掩

有旧时的

青鸟飞过

相视一笑

原来这么美

看不见的

山林

传来星星

的`赞美诗

播音器

在歌唱

歌唱天堂

还有冬天

怎么也

望不到边

也望不到头——

只有一片

蓝色

陪着古长安

当朋友

捡起落叶

我看到

生命与季节

交汇的点

生命在

不可逆地

成长

季节

在无止境地

循环

我不明白

哪个

才能永远

却清楚

哪个是

爱着的人们

打个盹儿

秋就没了

我不得不在

寒冷的冬天

开始等你

你走的时候

飞机走了

风走了

银杏树上的

喜鹊也走了

如果房子

没有窗户

门会望着谁

是我的家人

还是朋友

我的身体

在寂静中

安置自己

时刻准备着

成为灵魂

的故乡

思念

点起了篝火

烧红了

梧桐叶

只有在

这么深的

夜里

黑暗才能

照亮

我的秘密

我看见

十六的月亮

穿过窗子

在枕边

听着故事

宁愿是

照片里

的千纸鹤

永远栖息

在你定格

的田野里

专注的镜头

就是

我的永远

在心门外

站了很久

人来人往

而我不知

对谁打开

用夜的时间

度过黑暗

睡眠和太阳

同时运转

寂静是

珍贵的成熟

城里不易

买到

如果房子

没有窗户

门会望着谁

风适应着

这个季节

透过空隙

吹向我

就像雨水

灌满河床

我收集了

不同时候

的记忆

用树叶

记录下来

早上几点

下午几点

清晨起来

梳理着长发

越梳越慢

像一条流水

三千长发

仿佛遁入

某种错觉

的阴影中

越梳越慢

将余生的灰

蔓延成火

错落的世界

是一面镜子

事物开始

高悬

由长发

反射的光

某种

隐性的神秘

滑向虚空

浩大

静止

声音开始

在光阴中

失陷

也许会想起

我这个人来

像想起那

永不重开

的花朵

天空是

一口大钟

月亮是

它的钟舌

我的心愿

是和谐大同

我想当

圣人的学生

篇2:山林寂静诗歌

焰舌隐着火形

钻进地球毛孔

绿舒张并努力降温

水很累,打一个回旋还要行走

它的一些汗被时光擦掉

树的家被鸟占用

躲着虫子的积怨

山自古以来就站着

不用炫耀崎岖

人们也知道它的厚重

森林企图藏起它的热闹

但它的怀里,肠肠肚肚总是躁动

连花花草草都不安分

老用新姿新态斗嘴

让心事浮在光上滑翔

水流汗润泽土埃

生出玉液百物可以漱口

山伟岸可以镇住毒蛇

风口水口有吉祥的运程

运回秀色环山绕水

虚空里会有人类的智慧

附在水里,附在山上

和各种百兽极尽缠绵

花开花落水流水涨

那只船久为渡客着想

却也要为银子忧伤

山重重水复复,人生花花草草

过了冬天过夏天

山川走势也决定人的.命运

流水声喧却不敢妄淡流年祸福

总教风尘梳梳容颜

也好为日上三竿打一天纯阳

日火太烈,月影太乱

走兽走出自然法则

飞禽飞出一天苍茫

水的性格或温或软

用清凉洗去日盛稳住大地的惊慌

山林远离世俗多远

我们的欲望就有多平静

山林不需要热闹

需要热闹的是野兽们

它们会打破天胆

倾倒滚烫开水

伤害天地造化

篇3:寂静诗歌

寂静诗歌

行走于河山的辽阔

寂静的光沦陷在暗影里

时间进出,,以灯火交换

故乡空阔的梦。吟过的平仄

独自放下韵脚。一阵风进入村庄

是否把我的疼痛带走

-

留下的只是回忆

和空荡的寂静,像越过栅栏的

影子,看到父辈们还在

农田里劳作,这广袤的思想

接着收割粮食

-

记忆越过风和野花

隐忍的`是寂静,一场爱情

把我留在一本旧书里

土里土气的居住和朝拜

都在家乡高过季节的寂静

-

一片时光,,一缕花香

扰动了所有的情歌

远眺的日子都是春光

摇曳心事,摇曳田野

-

银质的星月,把我灌醉

找回梦中的桃花

诗意充沛,忍不住写下了故乡

尘世平和,醉眼正在惺忪

像老者的悲乐透彻满满的幸福

-

所有的光影放下梦境

稻浪涌进了秋天,炽热故乡所有的词

而寂静的念头失去故乡

站在异乡的高度,恣意黯然

我的心情,和这个秋天穿梭于

落叶的寂静。用多少朴实

找回自己,故乡还在光影之中

篇4:《终南山》诗歌赏析

《终南山》诗歌赏析

“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这句话的意思刚刚还分开的白云,此时回头一看发现已经合上,被叶染绿的露珠待走近时已经不见了。明写云的移动,水的蒸发,暗写时间快速流失。

诗词名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作品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篇5:寂静漫长诗歌

寂静漫长诗歌

梦中的场景,世界一片绚烂的寂静。

可是,我没有看见你。

持续的思念,在这样寂静的午夜,我透过星星的瞳孔。

想象你的现在,你的过去,你的未来。

以及我和你遇见的那一个,在黑暗里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瞬间。

那个时候的你,笑容灿烂,像下着大雨的黑夜里,远方一盏暖黄色的灯。

我看过很多场日落,温暖的抑或悲凉的。光线把空气里的温度带走,把燥热的泥土变得冰凉,把周围荆棘高草的轮廓涂进灰蒙蒙的暗夜。

唯独留下我对你的思念,在失去温度的寂夜里,慢慢滋长。

曾经,我想象过很多失去你后的场景。

其实也没有多么可怕,还是和从前的生命一样,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在半夜里清醒过来。

岁月像是饱满的.海,白兰潜进你不肯示人的痛处里,装点出一丝坚强。

冬天的悲凉不在于气温的低迷,而在于每当这个时候,就是一年的终结。大雪可以把一切装点得干净而原始,仿佛让这世界上所有的悲惨的命运,不甘的缠绵,不断的思念都不曾存在过。

我把一切都温柔地包裹进一朵小小的白兰。

篇6:寂静诗歌欣赏

寂静诗歌欣赏

寂 静

There is the sudden silence of the crowd,

有一种寂静突然出现在人群中,

above a player not moving on the field,

当运动员在赛场上蓄势待发的瞬间,

and the silence of the orchid.

仿佛兰花开放时的无声无息。

The silence of the falling vase,

有一种寂静来自跌落的花瓶,

before it strikes the floor,

在它撞击地面的.刹那,

the silence of the belt when it is not striking the child.

如同皮带抽打孩子前的时空凝固。

The stillness of the cup and the water in it,

杯子和杯中的水都是静默的,

the silence of the moon,

月亮也是静默的,

and the quiet of the day far from the roar of the sun.

还有斜阳西下时黄昏的静谧。

The silence when I hold you to my chest,

我静静地拥你入怀,

the silence of the window above us,

头顶的窗户静静地看着我们,

and the silence when you rise and turn away.

你无声地站起来,转身离去。

And there is the silence of this morning,

今天早晨本是寂静的,

which I have broken with my pen,

我却用笔把它打破了,

a silence that had piled up all night.

那是积压了整整一夜的寂静。

like snow falling in the darkness of the house—

我落笔之前的寂静,

the silence before I wrote a word,

像雪花悄然飘落进黑暗的屋子,

and the poorer silence now.

而现在是更加难挨的寂静。

篇7:寂静爱情诗歌

寂静爱情诗歌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就像那离不开水的鱼儿,

戚戚然然,不蹈不扰;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就像那明月守护朝阳,

生生相惜,守、

只为在你身旁日日守护,无怨无悔;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就像那和风细雨,

轻描淡写,刻画你每一个细腻的瞬间,

只为留住你温柔的言语;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那么默默无声,

不想让你察觉的打扰,

只为看到你每日的如花笑靥;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哪怕海枯石烂,你无需知晓

只要你的影子不是黑暗,

我就在你身旁,照亮;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就算你永远都沉寂,无妨

即便空无成景,

有我,你变不在孤单;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你知或是不知,

我都在你周围,不离不弃

因为,生活里有了你,我便不在荏苒,

只是,我爱你;爱你,而已。

篇8:王维《终南山》诗歌鉴赏

王维《终南山》诗歌鉴赏

《终南山》作品介绍

《终南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65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终南山》原文

终南山

作者: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yú)。

白云回望合,青霭(ǎi)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hè)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终南山》翻译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终南山》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本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观。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的主峰之高峻和山势之连亘。从取景角度看是仰视与平眺。颌联写近景,身在山中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从取景角度看,是回望与入看。颈联描写登上山后在中峰纵目俯瞰,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干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免,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终南山之壮美,便不言而喻了。

《终南山》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终南山》繁体对照

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雄质狻

篇9:王维《终南山》诗歌赏析

王维《终南山》诗歌赏析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帝都,此指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两句:言终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两种景象,各山谷间的阴晴变化也有所不同。

<韵译>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评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文学常识>

体裁:诗

类别:五言律诗

年代:盛唐

作者:王维

作者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 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任职时因为改诗的原因将他贬到了外地。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相关专题 山林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