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

布吉岛岛民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布吉岛岛民”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共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短除法

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互质为止,然后把这几个数的所有的共同约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质因数分解法

把几个数先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各数中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分解因式法

第一步把这几个数的质因数写出来,然后最小公倍数等于它们所有的'质因数的乘积。

(2)公式法

由于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因此最小公倍数就等于两个数的乘积除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篇2:《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3、6、8、1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新课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例二是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合作讨论,8和12的共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那些?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评议。最后小结出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并进行小结。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对重难点问题反复讲,让学生理解。

四、练习应用。

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五中的第1、2题。

篇3:《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学会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培养有序思考的思维习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的难点是灵活运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入、理解新知和理解运用。在引入的教学部分,我设计了解密码锁的环节,分别让学生找出18与20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这样除了可以复习找出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外,还进行了对新知识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铺垫,为后面的概念教学起到启发的作用。

在理解概念的教学部分,我最主要的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条件,把边长4厘米与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铺在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要选择出合适的正方形。通过这些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从具体形象方面去感受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接着再通过相关的提问与沟通,把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梳理清晰,使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上明确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促进了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学生们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交流,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把概念表达清楚。

在理解运用的教学部分,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用不同的列举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上,引导学生应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运用多于一种的方法灵活有效率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全部学生都能够理解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发掘出效率更高、更快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让学生通过比较练习逐渐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后面约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是关键,因此,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与有效的教学有密切联系,必须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引与点拨,关注活动的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的有效生成,梳理并引导理解,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

篇4:最大公因数反思

有关最大公因数反思

今天是周一,我们学校校优质课的最后一天。王**老师和我带着我们五四班的孩子前两节课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第一节是王**老师的语文课《梦想的力量》,第二节课是我的数学课《最大公因数》。

今天这节课我上得比较轻松,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来探索研究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以学生的探索和知识建构为主要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成,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在备课的时候就有几点疑问,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质疑的地方。比如:一节概念的探索总结课,学生的练习量该有多大,练习的层次应该有多深,这是备课时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到上课前还在犹豫可以做多少练习。最后决定以学生的探索生成公因数的概念为主,后面的练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正是因为这点犹豫,在教学中出现了两个质疑的点:

一是4和8,12和36,5和7 ,8和9的最大公因数时,学生已经发现前两组数是倍数关系,但是其余的就没敢让学生继续探索,不敢继续深入。

二是走进生活的练习,题目的设置贴近生活,但教师的引导不太到位,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这是本节课的一点遗憾吧!

篇5:《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分析基础知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例3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例4更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平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例4教学中,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来寻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当然到底是三种还是两种有待商榷,不过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姑且称之为三种吧)这就存在了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哪一种方法会更简单?通过对比,大多数学生赞同方法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多运用较好的方法二。在这中间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小结、鼓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复习题中回顾了四年级知识基础、列举法和标记法,在例3中,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时就有了基础。例4中,学生也知道用列举法和标记法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用集合图来表示因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值得一提。有趣的游戏,预料中的争执,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图的妙用,图的填法比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填更有效,也更不易遗忘。练习五,第一题在填完集合图后对公有因数和独有因数意义的的提升,为下面的学习作了伏笔。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练一练,并没有局限于画画△、○,找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公因数都比小的数小(18和30中,18是小的数),在18的因数中找公因数的确更快、更好些。

所以请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去分析、思考,把握例题和练习中每个需要提升之处,在课堂中时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渗透,较好地用实这套教材。

篇6:《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习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篇7:《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教材设计了一个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正方形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公因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公因数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体会学习公因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作用。

这节课的上课情况感觉较好,课堂比较流畅,重难点也都注意到了,但是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容易出现漏掉因数的情况,如9的因数容易漏掉因数3等。在写公因数的示意图时,部分学生出现中间写了公因数后,两边还是将所有因数都写了进去,这一情况在预设时我虽然想到了学生会错,也在课堂上进行了说明,但是少数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

用例举的策略找出所有公因数的.教学中,教材上有种层次不同学生可以掌握的方法参考,在这里的教学中我只是参照教材注重了这两种方法的讲解,这里教材的应是要求学生有序地列举就行了,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有些学生运用了一些比较独特的方法寻找公因数,教师应该给予肯定,说明只要有序地列举出因数来寻找公因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哪种方法更好,更适合自己,进而对自己的算法进行优化。

相关专题 公因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