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书

吹皮自救大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吹皮自救大师”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书(共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书

孩子们上学读书的道理和价值都是这么遥远,而孩子在每天上学读书里找不到乐趣(价值)。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读书?

首先,我们要明了“信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信念是“事情本应这样”的想法,是事情的“道理”、“理由”,是每一个人对世界上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主观认识,也就是我们头脑里指导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指南针”,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分钟,都得跟随信念所指引的方向去策划和行动。信念是支配我们人生的基础,故此十分重要。每个人的信念多得不得了,绝大部分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这就是说,我们极少会有意识地考虑它们。

信念不是光凭理性,或者说用左脑的分析、逻辑便可以处理的。一个人可以坚持某个信念而歪曲解释实际出现的情况。

人生里任何一件事,不论做或不做,都是由这个人的价值观来作评定。而做每一件事所涉及的价值有很多,有轻重之分,而且需要一一排位,分出高低次序。如果价值的排位不能清晰,在一件事上面有两个或以上的价值相等,这个人便会犹豫不决。另外,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往往各有一套不同的价值排位,有些人知道应该做(意识里的某些价值很高),而总是提不起劲去做(潜意识认为另外一些价值更重要),便是这个原因。

用价值观可以评估一些事带给一个人的得失,从以下的问题中可以找出它:

“这件事里什么对你最重要?”

“这件事可以给你些什么?”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你可以从中取得什么?”

很多孩子上学的理由只是“家长逼我”,即是顺应家长的要求。这点当然无法有效地推动孩子乐于上学和体会到上学读书的意义。同时,也有不少坚持孩子上学读书的家长,对“为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清晰地思考过。

很多使人不能成功快乐的信念,起因都是我们在成长阶段中“照单全收”所致。家长说必须是这样的,书本或者身边的人都这样说,我们会未经思索便接纳这些信念,进而运用它们去处理人生出现的事。

孩子上学读书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孩子为什么上学读书呢?对这个问题,今天的家长,或许会有这样的回答:

“为了取得文凭。”

“为了他日能够容易地找份工作。”

“为了孩子未来可以生活得更好。”

“为了孩子将来多点机会。”

“孩子会出人头地。”

请家长就以上的回答,再深入地想一想:

(1) 怎样孩子上学读书,他日便会得到上述这些价值?其中的关系是怎样建立出来的?谁可以保证会是这样的?

(2) 所有出现过的名词,究竟是什么意义?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出人头地”?多点怎样的“机会”?什么是“生活得更好”?

为何孩子每天上学读书他便会出人头地?那张文凭究竟能够给孩子一些什么?会怎样“容易”?找怎样的“工作”?有什么“机会”?

这样地深思一下,家长会发觉自己对孩子上学读书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不十分清晰。

还有一点:在家长的回答中,上学读书的道理和价值都是这么遥远,而孩子在每天上学读书里找不到乐趣(价值)。就像天天堆砖砌石,十多年这样,为的是建造一个渺茫、看不清楚,甚至可能不会出现的海市蜃楼,多少人会起劲?

更直接有效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引导孩子注意到每天都接触到、都可以得到的价值。例如:

信念、价值(1):“上学读书可以增加学问知识。”

学校不是惟一取得学问知识的地方,但它是政府花了很多钱建立,聘请了专门为这个目的而工作的人(老师)的地方。这些学问知识能使孩子产生自信和力量。

信念、价值(2):“认识很多同年龄的朋友。”

告诉孩子这些朋友与他一般大小,想到遇到的事情、烦恼都相似,所以能够发展终生的友情。而朋友是人生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信念、价值(3):“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告诉孩子,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他会掌握种种接受别人,也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技巧,将来在社会上能够得以有效地发挥。

信念、价值(4):“学到学习的方法。”

告诉孩子,不断地接触各个科目的知识,认识到自己吸收学问的不同方法及有效程度,因而能够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终身都受用。

信念、价值(5):“享受到成长的乐趣。”

告诉孩子,学校有很多活动,同学之间也会有很多社交、共同爱好等。处理困难、面对挑战、找寻突破、不断创新、提升自己,都是成长期间的乐趣。

这些信念和价值,使得孩子更能体会上学读书的乐趣,也使得家长更有效地推动孩子取得更佳的学业成绩。故此,经常地询问孩子有关这几点的进展,与他分享一些上学读书中的乐趣,便能维持孩子对上学的兴趣。

家长还可以花些时间与孩子讨论以下的事情,使孩子更明白上学读书的重要:

(1) 所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2) 那些知识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里会有怎样的用途。

(3) 把学到的东西与孩子有兴趣的玩耍、游戏或者爱好拉上关系。

(4) 借题让孩子发挥学到的知识,例如向他请教。

(5) 给孩子任务,让孩子可以运用学到的东西(例如要他代你写信给亲友),任务做好了有酬劳。

(6) 关心孩子读书里的苦乐,与他分享,给他肯定。

篇2:孩子们你们要坚强作文

孩子们你们要坚强作文

父母是世界上我们最亲的人,是最爱我们的人。在我们痛苦的时候会有父母的陪伴,在我们失意的时候,会有父母的鼓励。父母是我们要依靠一生的人......

然而,却有一群孩子,幼小的他们,却没有和我们一样的生活。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

他们就是吉林省孤儿院的孩子。

当我走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一个个孩子坐在那里,眼睛盯着每一个走进的“陌生人”,他们的眼睛中没有神韵,只是呆呆的,我甚至在想,他们是否对我们有点点恨意,恨为什么命运对他们是那么的不公平!

坐下后,眼睛扫视着整个大厅,看着坐着的每一个孩子,他们没有对我们的笑容,只是对自己的同学笑笑罢了。看着自班的同学们打打闹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此时我的心不禁一颤。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很难过的感觉。

尽管是大家精心准备的、很有趣的节目,同学们都笑的前仰后合,可我却无法在孤儿院的同学们的脸上寻找到一丝笑意;尽管他们拿到了许多奖品,却没有喜悦的情绪。就连抽到他们时也是有些害羞的跑上来,不愿去说话......

大家和记者们参观了女生的'寝室,小小的屋子里摆着两张上下铺的床,淡粉色的被褥十分洁净,在床面上摆放了一个小熊毛绒玩具,在阳台上还挂着一些洗完的衣物。大家发出了感叹的声音,是的,小小的房间的确很可爱。

可是,在夜里,没有母亲为她们盖被子,清晨,没有爸爸叫他们起床。一切的生活都需自理,可有谁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呢?尽管他们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安慰,可是又有谁才可以真正的抚平他们的心呢?

外面的雪下的一直很大,忽然一种凄凉的感觉油然而生。比起他们,我们有多么的幸福,父母的关爱,家人的呵护。这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呀!

他们是多么期待有一个家,多么希望有爸爸妈妈每天陪伴着他。可这一切,已是过眼云烟......

他们并不需要财富,并不想要过富裕的生活,他们只想要一个有父母的家啊......

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可我们却有不同的命运。尽管你们是孤儿,可是,你们要坚强。你们有来自老师们和社会的关心、帮助。

孩子们,你们要坚强。你们并不是孤单一人,还有孤儿院的老师们,还有社会上的好心人在已知的帮助你们。希望你们可以快乐,永远快乐......

篇3:孩子们要学习哪些交际礼仪

孩子们要学习哪些交际礼仪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孩子能接触到的人从原来只有同辈的“一字形”交友转变为各年龄层的“十字形”交友,这对孩子来说是学习人际交往、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好时机。尤其对于一些沉迷网络的孩子,更是帮助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交际的绝好机会。在迎来送往中,孩子们要学习哪些交际礼仪呢?

打招呼有讲究

问好要具体到姓 当孩子与客人打招呼时,不要简单地说“你好”或“过年好”,而要加上具体姓氏,让人感觉更受重视,如王阿姨好,李叔叔好等。

要有目光交流 许多孩子在问好时面无表情,也不看对方,会给人敷衍的感觉。问好时要面带微笑注视对方,跟对方有目光交流。

行礼要正对被问候者 除同辈外,问候长辈不要仅点点头,应行礼,行礼时不能侧着身要正对对方,以腰部为中心而不是头部低下,行15度至30度礼即可,这样不会给人匆匆而过的感觉。

话题切入有窍门

客人进屋后,孩子可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水、拿糖果等。大一点的孩子不要一头扎到自己屋里不出来,最好跟大家一起聊聊天,丰富阅历。

说天气好切入 谈谈最近的天气,或不同地域的天气等,是老少皆宜的话题。

谈新闻越聊越多 如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对方的看法,话题可能从一个到另一个,展开得越来越多。

聊兴趣有利交流 如彼此的运动爱好、流行歌曲、健康时尚等,可能会让你找到共同爱好,或收获更多有趣的事情。

话旅游增长知识 即便没出去旅游过,也可谈谈自己知道的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或请对方谈谈旅游时的见闻等,有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此外,一些明星、流行电影、名人、畅销书作家等也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谈资。

注意:聊天时,要学会倾听,除与同辈或更小的孩子聊天外,孩子与他人聊天要70%时间在听,30%时间在说,且在说的时间里要70%时间在问,30%时间发表言论。

餐桌礼仪有禁忌

幼儿不要提前开餐 即使是幼儿,也不要在他人都没动筷时提前享用餐桌美食,或就餐时把喜爱的菜拽到面前。

吃完就离席不礼貌 许多家庭都有这种现象,聚餐时小孩子吃完了就会说“我先玩去了”,或家长看孩子已吃完就催其“吃完就下桌吧”,这样做不但没礼貌,也让孩子少了博文广纳的机会。除特别幼小或吵闹的孩子,孩子即使吃完饭也最好坐在餐桌前听听大人聊天,实在不爱再坐的,也要向席上各位打招呼后再离开。此外,孩子吃饭时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入座;不要用手抠牙。

最后,客人走时孩子要学会跟家长一同送客。

外出做客守规矩

如果是到别人家做客,按门铃之后,要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在门口安静地等待主人开门。进门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受到招待时,孩子要学会说声“谢谢”。小一些的孩子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同意,玩过之后,要把东西放回原处。

篇4:语文教学应以读书为要

语文教学应以读书为要

――兼谈为“课外阅读”正名

● 李亮*

一直有一个想法,不一定正确,就是觉得“课外阅读”中的“课外”两个字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课外阅读”的习惯提法给人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阅读是课外的事情,“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主体之外的东西,有固然好,没有也无伤大局。这样的认识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两种教学行为:一种是轻视课外阅读的价值,认为只要抓好课堂40分钟就好了;另一种是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附加,在现有的学习任务之上,再加上课外阅读的任务。我认为,读书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整个语文教育都要围绕读书来展开,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事儿是教学生读书,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课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所以,笔者以为应把“课外”这两个字拿掉,让课内和课外贯通起来,让读书成为语文教育的主轴。这样做也许对语文教学摆脱困境有所帮助。

“不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致命伤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语文应该是“读书”最多的课程,怎么可能“不读书”?我们不妨看看林语堂先生的说法。林语堂先生批评当年语文教育的几个怪现象:一是“所读非书”,二是“无书可读”,三是“不许读书”,四是“书读不好”。四句话归结到一点,就是不读书。对照今天的教育,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依然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所读非书”――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只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有不少家长买了很多的“作文选”让孩子读,“作文选”更是非真正意义上的书了。“无书可读”――不必说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孩子无书可读,就是很多有条件的地区,孩子也未必就有书可读。有的学校,有很漂亮的图书馆,但是藏书不是拿来让孩子读的,而是用来做摆设,应付检查验收的。“不许读书”――课外时间被大量的练习题、大量的书面作业挤占了,根本没有读书的时间。“书读不好”――只是揣摩教师的意图和标准,学生没有阅读的自由。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经在本世纪初写文章呼吁,“语文教学要搬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问答如山”,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上教师只会提问,一堂课可以提出几十个问题,平均一分钟甚至半分钟就要提一个问题,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完全变成了一问一答,而且很多问题只是在浅层次上漂浮,缺少起码的思维深度,不需要问的也问,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使语文课很难深入下去。另一座山叫做“习题如山”,课内没时间做作业,课外则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题让孩子回家做,一本本练习册、一张张试卷,搞题海战术,考试前一段时间甚至每天让孩子回去做一张卷子。我想这两座大山的最大危害就是占领了孩子的全部的生活空间,让孩子没有发展的余地,没有生长的自由,当然也没有了读书的时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由,离不开空间,“有空间才有可能”。如此看来,“不读书”不仅是今天语文教育的一个明显的弊端,甚至是当代语文教育的一个致命伤。我不知道语文教学不抓读书还能做什么!我不知道语文教学还有什么比引导孩子读书更重要的事情!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有人也许会说,读书固然需要,但是,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读书似乎还有许多重要的任务,比如识字写字、习作以及其他的语文基本训练,还有教书育人等等,看起来这些方面一个也忽略不得,该怎样处理和拿捏这些关系呢?语文学科的功能确实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综合的、多维的,不能单打一,过去很多教师在这方面走过弯路。实现目标需要抓主要矛盾,有人告诫:“语文教学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我们不能再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对此,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的重大理论贡献。“语文素养”的提出,澄清了语文教育关于目的论方面的许多干扰,为广大教师的语文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语文素养”毕竟是一个新的概论,它的内涵,特别是它的操作策略还有待研究和探索。因此,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不免陷入盲目。“语文素养”需要实践支点!这个支点应该是“读书”。道理很简单,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依靠读书来完成。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爱读书、会读书、读过一定数量的书,并且从书中获益良多的人。反过来说,一个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没读过几本书的人,想提高语文素养只能是奢谈。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是读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孩子读书,把读书作为我们的重要任务,至少应该把握四个基本目标:第一就是要教孩子爱读书;第二要教孩子会读书;第三要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书;第四让他们读好书。首先是教孩子爱读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犹太人是一个非常爱书的民族,据说他们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就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在书页上蘸上蜂蜜,然后让婴儿去舔,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孩子心灵里播下一颗种子――书是甜的。犹太民族的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大师,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们分别在哲学、自然科学、精神分析等领域改变甚至继续改变着人类世界的生存和思维方式。德国纳粹曾经妄想在二战期间消灭犹太人,可是,这个民族非但没有消亡,相反其生命力越来越旺盛。这一切,恐怕跟犹太民族酷爱读书,崇尚书籍的社会风气与文化分不开。所以,教孩子爱读书,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逐步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教师首先应当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其次要教孩子会读书。会读书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先说从内容理解的层面,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要读得通,二是读得懂,三是记得住,四是用得出。要想读得通就得要识字,低年段应该重视识字,把识字的基础打好;要想读得懂,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就要重视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教他们理解,理解文章的内涵;要想记得住,就要教学生积累,让他们背诵;要想用得出,就应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我想,读得通、读得懂、记得住、用得出,涵盖了我们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另外从方法这个层面上来说,要孩子会读书,还要教他们学会精读和泛读,教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等。我们要努力把课内、课外打通,将语文课堂教学和孩子的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次是要多读书。读书要有一定的量,量变达到质变,没有一定的量就谈不上质。所以,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要让孩子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我觉得这只是一个保底的数字。教师们应该不拘泥于这样的数字,要让孩子在小学读更多的书。最后就是读好书。读书要有选择,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选择那些有品位的、值得孩子们去阅读的、对孩子身心有助益的图书。由此可见,“读书”几乎涵盖了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它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意义所在。瞄准了“读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跑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教师,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教师本身就应该成为读书人,要带头读书。面对书籍,教师应该比学生有更多的饥渴。教师的这种阅读状态、工作状态、研究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有时候比教师上一节课所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

读书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

语文能力从哪里来?“语文能力不是靠教师讲解,不是靠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层次得来的,因为它是一种能力,只能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做一点讲解,适当分析,画龙点睛,这是一种引导,一种提高,绝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柳斌:理想的语文教育是什么》《小学语文》第9期 )汉语文教学几千年的传统启示我们:学习语文最好的办法是多读多写;读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根本的途径。要致力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提高认识能力。读书,能够收获所能收获的一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撰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教师》第5期)。于先生用了大量生动的实例说明“多读书”不仅是学好语文,也是教好语文的基本方法。文章中有一个案例很有意思,山东省高密第一中学语文高考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项“语文实验室计划”,“计划”规定,高一年级每星期六节语文课,两节有教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教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讲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开始的时候,“计划”推行得并不顺利,很多教师不以为然,每到读书课的时候,有些教师就悄悄关上教室门,对学生说“别听校长那一套,学语文不讲怎么行呢?”然后大行讲解之道。李校长知道以后,就请高一的教师出了一张语文试卷,在全校高一年级进行了一次统考,他让自己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参加这次考试。结果,他的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而平均分是82分。李校长笑着问教师们:“我们讲那么多有用吗?”教师们默然了。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改变了高考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文章最后,于老师诚恳地写道:“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谁都可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诚然,作为一门人文背景的学科,语文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但是在语文教学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不能把它人为地烦琐化。语文教研不能造空中楼阁,否则我们的一线教师会无所适从。多读多写、背诵积累等这样一些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则,今天仍然应该是我们教学语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制胜法宝。常州市北环路小学的实践也能说明问题。这所普通小学在课外阅读方面也有很独到的认识与实践。学校实施了一项制度:就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校统一取消书面课外家庭作业。课外干什么呢?让孩子读书。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阅读水平,开出了一个详尽的阅读书目,并通过一套严密的调控措施,确保孩子课外有时间、有空间放手读书。一段时间实验下来,效果也特别明显,不仅起初很多教师担心的学生语文考试成绩没有下降,而且孩子的综合语文能力有明显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应着重营造读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他还写过这样的意思,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他似乎都可以忽略,只要有供孩子们阅读的书籍,那么这个学校就可以称之为学校了。反过来说,这个学校条件再好,如果它没有供孩子们阅读的书籍,那么这样的学校也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应该努力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第一,是读书环境的营造。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阅读环境的营造。笔者在一些学校看到墙壁非常醒目的位置上有这样的标语,如:“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的孩子最美丽”等等,如果都能落到实处,孩子置身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受到的影响想必是积极的。第二,要重视学校的图书建设。学校的图书馆、图书室,教室里的图书角、图书柜,甚至于学生自己的图书箱,这些对孩子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一名语文教师(常常也是班主任)如果能注意到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并且通过图书角把孩子的读书兴趣调动起来,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一定错不了。第三,重视读书活动的开展。我觉得,搞读书活动不一定很奢华,但是一定要让孩子们喜闻乐见。比如一段时间,把孩子们集中起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交流交流他们阅读过的书籍,谈谈他们这段时间阅读的收获,读读自己的读书笔记。这些活动不需要花很多的钱,甚至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比一味地埋头死教书让学生喜欢得多,也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大有助益。

篇5:《孩子们,你们好》读书心得

《孩子们,你们好》读书心得

读完第二章的前五小节,我不禁被阿莫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们强烈的责任感所感动。

正如阿莫纳什维利老师所说的“儿童纪律的主要之点在于不是去压制顽皮,而是去改造它。不能要求儿童去做我们用自已的教育学不能开导他们的事。”

儿童的喧嚷就是欢乐和愉快的。孩子们蹦蹦跳跳,说话大声嚷嚷,富有表情,干什么总是心急如焚,但他们这样做绝不是故意的:发展着的机能促使他们东奔西跑和使尽力气“闯祸”。儿童是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他们的生理、心理机能尚不成熟,需要得到发展。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贪玩调皮、充满好奇心,易于感情冲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有时还会闯祸……我们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去要求他们,而是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顺乎儿童的天性,因势利导地去教育他们。如果采取强行禁止的办法,势必会引起儿童的不满和发生师生冲突。一旦发生师生冲突,教育过程就会失控,也就没有教育效果可言。

“我们要像医生给病人治病那样对待有过错的儿童,给他特别的爱和关怀,帮助他改正错误。”因此,我认为,最好不去追究有过错的儿童,而是当着他的面,并在他的参加下恢复秩序,认清所发生的事情的'性质,从中吸取教训。

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班里的孩子是开心的、幸福的、健康的,因为他们有甜蜜的入学、快乐的阅读、迷人的习作课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他们有一位充满了教学机智和智慧的老师,他以对教育无私的爱、智慧的爱、生趣盎然又充满原则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阿莫纳什维利用他的言行,对“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这个教育世界的核心问题作出了最真切、最完美的回答;他以他无与伦比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从心里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学校有一种由衷的向往,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爱。

篇6:让孩子们学会“读书”作文

让孩子们学会“读书”作文

最近,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见《小学教学》2009年第九期卷首语),“老于”是谁呢?于永正老师也。他到底有什么忧虑呢?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吧——

初春,桂林,我们不期而遇。是夜,我约他小叙。他不落座,右手斜插胸襟,频频走动。看他这模样,我不禁想起电影《难忘的1919》里列宁激动的样子。

他问:“老贾!你信不?”

“你不说,我咋信?”我期待他发表高见。

“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

“你指的是‘朗读’吧!”我作了纠正,说,“你讲的,我信。”

老于所说虽有过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不少学生读书多年,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提笔不能作文”,学的岂不是“哑巴汉语”?

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老于的过激言辞,表明他对当前某些语文课堂的忧虑。

……

说是“老于的忧虑”,其实,也是我的忧虑。

是什么让当今中国小语界的两位泰斗级的大师如此“忧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朗读)”。果真如此吗?笔者曾在9所乡镇中心小学做过一个调查,一篇课文用两三个课时学完了,能正确流畅的读完全文的只占10%左右,但竟然有超过50%的学生还结结巴巴的读不通课文。“老于”的语气可能真的有些“过激”,但内容却没有丝毫“夸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小语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成为大家共同的“忧虑”。

早在1985年,美国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就得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结论:“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重要的活动。”“唯一且重要”足以说明“朗读”在美国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案,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第一条都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说,这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任务,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目标”。正如二位大师所言:“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因此,学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特殊地位,是阅读教学不容突破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大面积的“失守”,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书多年,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提笔不能作文。”这一点毋庸置疑,更令人心痛!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阅读教学的底线缘何“失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不少学校和老师虽然也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真正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首要的必成目标加以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加以落实;第二,长期以来,语文考查重“笔试”轻“口试”,甚至有“笔试”无“口试”,这样的考评机制也直接影响了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一个班六七十人司空见惯)给守住这一底线也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扪心自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连这样的“底线”都守不住,夫复何求?那么,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下,如何才能守住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呢?

一、落实硬性指标,确保朗读时间。

要想“收复”和“保住”“朗读”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是前提。而在“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这一严峻形势下,必须严格落实硬性的时间指标及与之相应的明确要求。

1.课前“预读”一刻钟——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

所谓“预读”就是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在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预先”读课文,要求比较顺畅的读完课文,力求做到:“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讯学斋规》)这样的预读时间下限是“一刻钟”,也就是最少要读一刻钟,每个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延长各自“预读”的时间。总之,通过“预读”要把课文基本读顺,读通,读熟,从而真正实现“书不读熟不开讲”。

2.课中“练读”一刻钟——做到“让读成为主旋律”。

“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显性标志,“朗朗书声”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少于一刻钟,也就意味着语文课堂上有近乎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书。因此,必须把教师“讲”的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压缩,也就是说教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留足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课文,力求做到“诵数(多次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

3.课后“回读”一刻钟——做到“故书不厌百回读”。

“回读”是指学完课文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是对课堂“练读”的补充和巩固,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和提升,也必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正如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回读“一刻钟”不动摇,鼓励学生经常“回读”,反复“回读”。

如此算来,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这些硬性指标,一篇教学两课时的课文,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就超过了一个小时,也基本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的要求,这无疑为我们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相关专题 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