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星河流转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星河流转Y”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改革]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课程改革]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课程改革]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应有原则:

即: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促使发展的数学呢?我们觉得,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且不是在数学学习中孤立的、机械的仅仅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而是要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因而可以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重新审视学科价值

数学学习的'学科价值过去偏重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忽视其他多种智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重新确定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突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智能发展因素,将主要智能发展目标和兼顾智能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教学环节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提供适宜的情景、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有多方面的成长。如在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通过将数学的规律、法则自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等等。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比划出“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大小,在地面上画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这些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技能,还活动了肢体,促进了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富有情趣。

二、重视智能挖掘、补偿

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个体性,新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个体弱势智能的挖掘和补偿,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课程目标。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智能发展状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他们的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比如,同样是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有的学生善于从形象直观的学习材料中获得,有的同学喜欢从逻辑推理中得出;再如,对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有的同学善于和同学共同合作,相互探讨,而有的同学则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智能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一律,但对于个别学生明显的智能发展不平衡也不能视而不见,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做好智能水平的“提优补差”工作,使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智能发展水平。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有利,更有利于今后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水平。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建立评价目

[1] [2]

篇2: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新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贴近实际,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百分率”这一内容,我没有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是怎样用的?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格率、优秀率、出勤率、工厂产品的合格率、种子的发芽率……并深入到社会中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上课了,面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学生享受着自己调查的乐趣,此时,我及时导入新课,把主动探究的“球”抛给了学生,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当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很枯燥的百分率这一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十分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如教学计算23-7时,我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去探索多种个性化的算法,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我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7=3   13+3=16,13-7=6   10+6=16;还有的同学用做减想加的方法16+7=23,所以23-7=16,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我当时愣住了,他说先算7-3=4,然后20-4=16,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我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他说算理,没想到他竟说得有理有据:23减7,个位3个1减7个1,差4个1不够减,就从20里减去4就是16,说得多好呀!这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分析、多角度的联想、多层次的猜测、多方面的实验,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情境,开拓解题思路。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

[1] [2]

篇3:[课程改革]数学新课程

[课程改革]数学新课程_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应有原则:

即: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什么样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促使发展的数学呢?我们觉得,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且不是在数学学习中孤立的、机械的仅仅发展数理逻辑智能,而是要兼顾其他智能的发展,即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因而可以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重新审视学科价值

数学学习的学科价值过去偏重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智能,忽视其他多种智能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将其重新确定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突破“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智能发展因素,将主要智能发展目标和兼顾智能发展目标细化分解到教学环节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提供适宜的情景、适合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有多方面的成长。如在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通过将数学的规律、法则自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等等。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比划出“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大小,在地面上画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这些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技能,还活动了肢体,促进了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富有情趣。

二、重视智能挖掘、补偿

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个体性,新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个体弱势智能的挖掘和补偿,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课程目标。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智能发展状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他们的主导智能、优势智能、弱势智能,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比如,同样是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有的学生善于从形象直观的学习材料中获得,有的同学喜欢从逻辑推理中得出;再如,对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有的同学善于和同学共同合作,相互探讨,而有的同学则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综合运用智能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强求一律,但对于个别学生明显的智能发展不平衡也不能视而不见,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做好智能水平的“提优补差”工作,使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活动从整体上提高智能发展水平。这不仅对于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有利,更有利于今后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水平。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目标多元”指不能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测试,而要把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智能领域也纳入数学教学的评价视野之内,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效果。“方式多样”要求评价不能仅限于一张试卷、一个结果。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尤其是自我评价,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智能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除了用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外,还针对学生的智能表现的特点,设计了师生单独口试、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数学小论文、编写数学小报、生活数学调查等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评价结论,也促使教师重视学生多种素质的共同培养。

四、整合课程资源

现行数学教材能够提供给学生开展活动的素材比较少,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把学生身边的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搬进课堂;把数学学习与其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如国标实验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都强调和设计这样的活动:(1)走进生活――调查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2)分析交流:根据同学们喜欢吃的蔬菜统计图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从统计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我们教师也要以此为借鉴,在实际的教学中对现行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努力提供适合学生多元智能训练、开发的课程资源。如教学“利息”的内容,我先布置学生到银行了解当前的利率,向父母了解存款的一般常识。如在教“千米的认识”时,我与体育老师共同上了一节“中长跑”的体育课,通过实际的肢体活动,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一千米”有多长,测算出自己的跑步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几千米。同时,我们还把在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适合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资源,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广运用。

篇4:[小学数学]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新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贴近实际,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百分率”这一内容,我没有把书上的发芽率、成活率等例题搬到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而是课前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百分数,是怎样用的?学生搜集到大量资料:及格率、优秀率、出勤率、工厂产品的合格率、种子的发芽率……并深入到社会中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上课了,面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学生享受着自己调查的乐趣,此时,我及时导入新课,把主动探究的“球”抛给了学生,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当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很枯燥的百分率这一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十分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如教学计算23-7时,我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去探索多种个性化的算法,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我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7=3   13+3=16,13-7=6   10+6=16;还有的同学用做减想加的方法16+7=23,所以23-7=16,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我当时愣住了,他说先算7-3=4,然后20-4=16,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我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他说算理,没想到他竟说得有理有据:23减7,个位3个1减7个1,差4个1不够减,就从20里减去4就是16,说得多好呀!这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索,

[1] [2]

篇5:以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园自身发展

以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园自身发展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我园是上海市二期学前课改园,我园的主攻方向是,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一核心,凸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幼儿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我园以整合一体的“大教育为本”,将幼儿园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幼儿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相结合,早期阅读与教育各要素相结合,全面提升幼儿素质,为幼儿后继学习、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园教师将课改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闯出了一条具有本园特色的课改新路,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回顾这几年所走过的路,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课改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过程的指导思想,对教育行为产生决定作用。有怎样的教育观念就有怎样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期课改使我园的教师站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基点上,围绕教育的“全体性、差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思考如何优化教育过程,从而使我们教师的观念发生转变。

1.变课程的执行者为课程的开发者。

以往的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自上而下的统一课程,教师只不过是课程的执行者,复制者。二期课改的实践使我们教师在课程观念上获得重大突破,那就是:“教师是课程的主人,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基于这一理念,我园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国家教育纲要和课程标准将幼儿生成内容与预没内容相结合。

2.变硬性计划为弹性计划。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的一种现状是,教师预先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操作,计划成为一种“定式”。由此出现了两种矛盾:一是教师预设的计划和幼儿需要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师预设的计划和幼儿即时生成内容之间的矛盾。二期课改引发了我们教师对这些矛盾进行重新的思考,并在实践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深切地感受到: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为幼儿发展服务的,而“不是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教师心中既要有计划,更要有幼儿。在操作层面上我们教师的做法:一是有弹性地安排一日活动的内容。即一日活动中除让幼儿有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时空外,其他活动的时空安排不过于紧密,以保证教师视幼儿的活动状况进行调整。二是在预设活动中留出给幼儿生成内容的空间。即预设活动中不将内容安排得过满,不将环节设计得过密,以便为幼儿不期而至的生成内容提供条件。三是教师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状调整活动方式或内容,使计划具有适合幼儿发展的“弹性”特质。

3.变关注教育环节为关注幼儿。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使每一个活动环节顺利过渡,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幼儿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扮演的是演员的角色。这导致的结果是,幼儿的思维自始至终都循着教师铺设的轨道运行,教育过程失去自然和本色的特点。如何使每一位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还教育过程以自然和本色的特性呢?我们教师经过不断的实践、思考、再实践,最后达到了共同的认识,即:“变关注教育环节为关注幼儿”。具体做法:一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心声体现在各种需求、情感、想法等方面。教师经过倾听孩子的需求、情感、想法,向孩子们传递教师对他们的支持、关注、尊重、理解和欣赏,这意味着一种接纳。这种接纳不是把幼儿作为被动接受者,而是把孩子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表明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这种接纳能使教师根据孩子的需求调整自己预设的教育环节和教法,使教师的教为孩子的学服务。二是设想多种来自于孩子的可能性。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着各种可能性。我们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充分设想孩子在活动中会有哪些想法、哪些反应。教师有了自己设想过的、足够的、来自于孩子的可能性时,便会淡化预设的教育环节,关注孩子的需求,并能对来自于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反应作出及时的呼应。三是“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成为孩子的支持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想像,因而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而且还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疑,并能敏感地捕捉到蕴涵其中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给与适时、适宜的支持,使孩子的个性、想像力、创造潜力得到及时挖掘,使教育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自然流畅。

二、课改促使教师改变了自己的教学

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创造化,社会化,终生化,这与二期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二期课改的要求除“旨在设计一个灵活、开放、连贯的课程结构,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外,还力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以全球的视野、胸怀面向21世纪的未来,将学生培养成终生的学习者。”这些要求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变幼儿的继承性、接受性学习为“赋予幼儿以学习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的发现性、探索性学习?为此我园教师开展了以下的实践研究:

1.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研究。

“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是教师为幼儿提供运用阅读经验的机会,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阅读内容,自行形成阅读同一内容的阅读小组,并通过多种方法、途径,自己探索、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获得新的阅读经验。本研究的观点为:第一,强调幼儿在主动积极建构阅读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人特点的阅读方式;第二,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独立自主地去获取阅读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激发幼儿阅读欲望的支持性环境和发展性环境,促使幼儿阅读行为生成。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选图书,形成阅读小组。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依据经验和对幼儿的了解,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类、百科知识类、儿歌古诗类等。同时,观察、了解此阶段幼儿情况,提供适时帮助。幼儿这阶段的任务是依据自己的爱好、需要自由地选择读物,形成同类读物阅读小组,同时充分地调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观察、理解读物,对尚未读懂、理解的内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或建议,并设计下一步如何读懂读物、解决问题的阅读计划。

第二阶段:探索读懂阅读内容的途径和方法。在充分运用原有的经验理解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和完成初步的计划后,实质性的阅读探索活动开始了。这一阶段幼儿的任务在于如何读懂读物,获得新的阅读经验,并围绕这一任务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如:请教成人、询问同伴、搜集相关内容的故事磁带和诗歌解说词、查看同一内容的录像片等,通过各种途径、方法读懂读物内容。然后商量、讨论如何将读懂的内容在集体中进行交流与分享。教师这阶段的任务在于关注、支持幼儿的阅读行为,努力增强幼儿持续探索自己感兴趣阅读内容的信心,并适时为幼儿提供丰富而适宜的资源,“让每一位幼儿感受到教师是他们随时可以提供帮助的对象,幼儿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求助。”

第三阶段:分享交流经验。这一阶段往往是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的高潮。各组幼儿分工合作,运用各自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分享。如有的小组通过自己制作道具采用表演的方式表现所理解的阅读内容,让其他尚未阅读此内容的同伴对其有所了解,并由此激发阅读该读物的兴趣;有的小组则通过分段讲故事、质疑等方式与同伴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交流过程中,幼儿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也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以便继续探索。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起归纳、提炼新的阅读经验,并对一些难点问题运用适宜的策略予以解决,与幼儿共享阅读的快乐。在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改变了幼儿阅读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幼儿思维方式的改变。幼儿在自己的阅读实践过程中获得了阅读信息,形成了适合自我学习的方式,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该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它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活动。我们平常的阅读活动都是教师在教育活动发生之前预先设计的,后面的活动过程不过是按预先设计的计划操作执行。但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是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共同建构的,或者说教师的设计是被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所激发出来的。因此,教师对幼儿阅读行为的了解,对其阅读行为意义的敏感和理解,对阅读目标的宏观把握以及对幼儿阅读现状的把握等能力都是师生共同建构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的基础,可以说“是幼儿和教师共同引导和组成着活动的发生、发展和终结”。②它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的经验。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的内容来自于孩子,来自于孩子的兴趣。当阅读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爱好的时候,他们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观察,去尝试多种多样的方式,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去寻求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的更深刻理解。可以说,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为幼儿自主探索、主动获得阅读经验提供了空间和时间。③它是一种对话交流中的合作。小组探索型阅读活动是一种以“对话”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十分强调人际之间的交往互动,而这个交往互动是以平等、尊重为前提,以小组共同的阅读内容为中介的,从而使活动中的师生合作、同伴合作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师生间共同体验阅读合作中的平等与尊重,同伴间共同感受探索学习、经验分享的快乐等。但我们更注重的是幼儿在共同的阅读活动中彼此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借助老师、家长的帮助,一个或几个孩子对读物的阅读兴趣,通过交流可以引发其他孩子去探索从未接触过的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孩子在合作探索、交流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或发现矛盾、冲突,进行重新调整。如古诗阅读组的幼儿对古诗中“曲项向天歌”中的“曲项”一词由于理解不一而产生矛盾,他们通过请教成人、观看古诗录像并倾听其解说、小组讨论等方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达成共识。应该说这一过程是幼儿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交流。

2.主题探索型活动研究。

主题探索型活动是一种幼儿喜欢的,具有自发参与、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特点的活动。活动中,教师适时、适宜、适度地鼓励幼儿去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支持他们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如:“快乐糖果节”这一活动就是来自于孩子。一次我园一位孩子过生日,他将――口袋有趣的动物软糖带到了幼儿园。这些五颜六色的糖果很快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并引起了他们关于糖果的话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中,教师发现幼儿对于糖果的生产,糖果的种类,糖果的口味都有着非常浓厚的探索兴趣。于是,教师便与孩子们共同设计并举行了一次“快乐糖果节”活动,以此拉开了关于“糖果”主题探索活动的序幕。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自由结伴成立了一个个研究小组,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各类有关糖果的资料带来幼儿园;分别到糖果厂、超市、食品店参观、调查,用不同的方式将各自讨论研究、采访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还通过搭建、剪贴、泥土捏制等表征方式表现自己理解、想像中的“糖果”。由于孩子们的积极参与,“糖果”的主题内容也不断地延伸与拓宽,引发了关于“五味”、“保护牙齿”、“广告宣传”等有趣的话题。孩子们还自编了糖果的有趣故事、自制了宣传预防龋齿的宣传画、自导自演了有关糖果的广告。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认识和理解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了升华,孩子的探索学习也随主题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主题探索型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形成态度,发展思维,培养情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活动,是孩子的一种高参与、高投入的自主活动。孩子在活动中有浓厚兴趣、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的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探索表现的欲望,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创造,这类活动是为孩子达成高级目标服务的。二期课改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的教师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学会了理解孩子,学会了欣赏孩子,学会了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学会了支持孩子的行为,学会了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并适时启发孩子学会学习。

篇6:课程改革与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改革与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组 织化、制度化、结构化了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性经验。它集中体现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它制约着学 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 实施、课程评价等从整体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并没有清晰的 认识。可以说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与课程体系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课程改革就是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变革,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1.课程目标与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定,它对 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起着导向、调控和中介的作用。课程目标规定怎样,学生就要向怎 样的.目标方向发展。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确定合理、准确的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 和实施的首要环节,社会需要同课程发生联系,主要是通过目标来实现的。社会有什么样的 需要,社会对学校课程和人才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通过课程工作者的整理和加工 ,便构成了课程目标的社会要求侧面,并成为课程的基本成份。因此课程目标反映了社会 政 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对学校课程的客观要求,通过课程目标把课程设计和实施活动中的要 素联系起来,达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标。课程目标如何,将决定学生身心素质能否达到生动活泼主动 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 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本 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对立了起来,严重压抑了学 生个体主动发展的积极性,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实际上也没有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 需要。另一方面,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中有所规定, 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我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缺乏对建设者和接班人主动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明确要求,培养目标中也同样缺少这种 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明确提出了小 学、初级中学的培养目标,总的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 、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 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这个目标中虽然提到了让学生 得到主动发展,但没有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小学学段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定中也 没有见到这方面的要求。现行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规定,而忽略了对最能 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规定。而创新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有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能主动去导求发展、寻求进步、寻求创造,这时不让他主动 活动、主动发展都不可能。所以,现行课程体系目标的不尽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 主动发展。正是基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

[1] [2] [3] [4]

篇7: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 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 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学具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主要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的知识体系 ,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大大提高了认识的起点,增强了认知的难度。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如果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黑板――教师的动作中去接受知识,模仿思维,时间稍长,他们便因单调感到 乏味。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扩大信息源,创设良好的 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具体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 出一个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思维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二、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如何处理抽象的数学问题,比如数学基本概念,应用题等,常规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一些“关键”的字、词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由于这样的方法本身就是抽象的,运用时相当一部分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就只能作机 械地模仿,甚至无从下手,因而不易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摆一摆 、做一做,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能在“思维过渡”中起到“船”和“桥”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正方形 的认识”时,我发给学生六张纸片(图略),让学生先数数六个图形边的条数和角的个数;归纳出它们的共同 点(都是四边形)。再用直尺量量每条边的长度,看谁先指出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菱形和正方形)。接下来 再让学生用三角板比一比这两个图形的角,找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来。这时,再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正方形”。之后,我又发给学生几张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纸片,让学生数一数(边数),量一量( 边长),比一比(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的特征。这样,把“正方形”放到“四边形”的整体 中去认识,分层揭示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参与了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学生概括起来言之有物,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三、学具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内化与外化

无论是思维的内化还是外化,都必须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而表象的建立,往往又离不开演示与 操作。因此,应适当地加强操作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充分感知,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基础。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课上,我让学生用小棒在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上摆数:先 是用3根小棒摆出300、210、201、120、102、30、21……都能被3整除;然后用4根小棒摆出400、310、301、2 20、202、211……都不能被3整除;接着再用5根、6根……9根小棒去摆,引导学生发现摆出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 与小棒的根数有关。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当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 导学生理解各位上数字和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在操作中归纳,再把外部操作内化为 思维的条件

[1] [2]

篇8:探索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促进新课程改革

探索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促进新课程改革

少先队组织是整个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学校少先队不能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和教育工作的规律,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更要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雏鹰奖章活动从诞生之日起,就奉行了“结合教改和为了教改”的方针,自觉地把它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二十一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她既为我们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认为,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以及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新实践、新体会融会贯通,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结合新课改精神,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全面启动了,少先队应如何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参与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中去,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呢?我们在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一、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必要性

杜威曾指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少先队教育一贯注重对环境的改造、利用,但更多时候还仅限于物理环境的创建、心理环境的改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从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得到启发,少先队教育要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必须营造少先队教育的文化,对学生生活环境(包括自身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施以影响,围绕队员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

当今社会要求人与世界和谐共生,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要求人格整体发展。少先队教育活动以往常常是独立活动,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就事论事式的教育;将本来连续的认识过程,简单地分割成一个个阶段来处理;将事物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年复一年地按时令特点等进行相同模式的标准化教育。殊不知,学生的素质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少先队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少先队教育应将零散、分项的教育内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机整合,让学生接受来自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影响,并产生整体性的体验、认同与接受。所以,少先队教育应自觉投入课程改革中,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整合。

二、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方式

如何把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索:

1、以科研为龙头,带动少先队工作创新,全面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把队会、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融为一体,指导中队辅导员开发、统筹安排、规划内容,做到人员保证、时间保证、内容保证,扎扎实实搞好班队会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并积极在校内开展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等一系列“六学会”评比活动,探索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已经开展的“热爱集体生活”先进个人、班级评比大大提高了队员们的集体生活、自主生活能力。不限于教室、学校,经常指导队员到校外参观、采访、调查,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在队员自己的“采蜜本”上,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小组间相互交流,用收获卡、采访卡、小论文、小调查报告、实践活动系列橱窗等形式展示出来,队员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探究的过程。

我校的少先队工作重在队员的体验,以此为载体,结合校本课程,让队员选择多样的探究、实践方式,使队员们的探究、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有所获益。如:校本课程探究《水污染状况的调查》,队员不仅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同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六(3)中队的队员,在查找水污染资料时,为了捕捉一个街头河道被垃圾堵塞的镜头,顾不上刺鼻的臭味、飞舞的苍蝇,淌过污浊的河水,拍下了一组组水污染的特写镜头,并通过展示,让全镇人民都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迫切性。透过队员这种“敬业”的精神,我们从另一层面看到了探究性开放型体验活动能够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激情,就让他们真正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在广博的大自然中再次寻找自身能力的价值。

3、体现地方特色。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学习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空间完成的,在充分发掘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例如:结合我镇争创文明卫生镇,队员们开展了“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还家乡一片绿色”环保体验活动。活动中,队员们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研究,写出了一份《关于水污染状况的思考》调查报告,并获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方案评比一等奖。利用宣传、服务、文体等活动对群众作广泛宣传,成立“希望收购公司”,发动全体队员参与捡废变宝活动,创利近千元,用来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伙伴。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显示了队员们非凡的宣传、组织才能,还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净化了自己心灵。群众亲切地称队员们是保护家乡的“环境小卫士”、“绿色天使”。

4、建立推广机制。

加强对课程的推广,通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贯彻和完善教学策略,推广教学经验和方法。充分利用节庆日、少先队活动阵地、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开展校本课程特色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表彰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教师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小灵通”广播、校园橱窗、走廊和教室的“创新展示园地”,利用每月一期的学校校报和家教月报宣传、推广他们的成果和事迹,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取得的成绩深入人心,争取社会与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不断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三、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在课程改革、在教师发展、在学生成长等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

1、有利于发掘队员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队员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使队员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队员在众多的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又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队员的体验,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

2、有利于辅导员个性的养成。辅导员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辅导员对队员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队员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辅导员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个性养成个性”。而在少先队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重建过程中,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决定辅导员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具有创新新形式、创新新内容的'空间,需要辅导员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说,新课程中的辅导员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队员共同成长。

3、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的道路。例如,书法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少先队组织的“小书法家”义写春联活动、“六一”艺术节活动、“小星星广播”、自办校刊《养根》、橱窗展览等活动,在社会上、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好的反响。家长对书法这一校本课程开发更支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进步更快了。如今,队员们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书画大赛,都是喜报连连,证书、奖牌频传。

4、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当代教育注重教育基本要求的统一性与人才培养多样性的结合,少先队教育与校本课程的相互补充,可以较好地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这一需要,使学校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有待思考的问题

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为师生提供了无限发展与创造的空间,学校的办学特色日趋显著。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少先队工作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还只是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1、本课程开发研究首先考虑学校的基础、社区环境、学生的需求因素。由于过于强调社区、学生的需要、选择,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原则,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也难以控制。

2、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学术性得不到保障。一些队员感兴趣的、深受队员欢迎的科目,选择的学生会比较多,但由于辅导员和学校的条件限制,这些科目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一些要求较高的科目则无人问津。

3、对辅导员的专业精神、专业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理念是课程开发的先导,教师素质是决定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辅导员要积极寻找新的角色定位,确定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价值观。

4、评价基础薄弱,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论证,还需要课程专家、科研部门多给予指导和帮助。

作为新世纪的辅导员,我深深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我坚信,只要不懈地研究、探索、实践、总结、提高,我校的少先队工作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而队员的个性之花也一定会在新课程实施中绽放异彩。

篇9:探索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促进新课程改革

探索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促进新课程改革

少先队组织是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得力助手。学校少先队不能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的规律,同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门和学校更要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雏鹰奖章活动从诞生之日起,就奉行了“结合教改和为了教改”的方针,自觉地把它列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二十一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她既为我们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认为,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以及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新实践、新体会融会贯通,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结合新课改精神,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全面启动了,少先队应如何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参与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中去,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呢?我们在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一、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必要性

杜威曾指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少先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一贯注重对环境的改造、利用,但更多时候还仅限于物理环境的创建、心理环境的改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从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得到启发,少先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必须营造少先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文化,对学生生活环境(包括自身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施以影响,围绕队员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

当今社会要求人与世界和谐共生,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要求人格整体发展。少先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以往常常是独立活动,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就事论事式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将本来连续的认识过程,简单地分割成一个个阶段来处理;将事物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年复一年地按时令特点等进行相同模式的标准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殊不知,学生的素质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少先队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少先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将零散、分项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机整合,让学生接受来自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影响,并产生整体性的体验、认同与接受。所以,少先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自觉投入课程改革中,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整合。

二、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方式

如何把少先队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

[1] [2] [3]

篇10: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 ?”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二、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1.大胆猜想。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们争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途径。

2.充分的思考。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

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问学生: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篇11: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应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 ?”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二、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1.大胆猜想。

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们争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有关系吗?”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途径。

2.充分的思考。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得出4种折法。

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终于又得出了3种折法。勤于思考使学生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让学生想说就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1] [2]

篇12: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巧设问题情景,开启学生思维

二、精心设计练习,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习题能给学生个人以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习题教学是巩固、深化、理解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窗口,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编题练习,精选习题是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能力综合训练的有效方法。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可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应用所学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从而选择最佳解题途径。结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变式练习能使学生明确所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在小数乘除中解应用题教学中:出示练习题: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下午工作3.5小时,如果按每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1)读题、审题、找出条件和问题。(2)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解法一:要求“这一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千米”,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上午铺的总数和下午铺的总数)。这两个条件题目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上午铺的总米数:48.5?4.5=218.25(米)下午铺的总米数:48.5?3.5=169.75(米)这一天共铺路多少米? 218.25+169.75=388(米)引导学生观察,启发思考第二种解法:因为这个工程队上下午每小时铺路米数相同。解法二:要求“这一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千米?”,还可以怎么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议一议:这两种解法的算式不同,为什么得数一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例如有些房子侧面墙的形状是这样的: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找出了三种分割的方法,

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对比出了最优的方法。

在设计练习解决问题时,尽可能选向四面八方扩展,

进行正、侧、纵、横等多种思维,多方面设想,推导的问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就能突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加深各种知识间的联系,在探索不同的解法中,有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组织实践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经历、感知、交流、总结、归纳。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面积中,课前让学生剪了三种不同的三角形,(2个直角,2个锐角,2个钝角三角形),课中组织学生同桌间相互合作、交流,怎样利用前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导出的方法,来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动手,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用它们的面积除以2就可得到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引导组织学生用手中的一个三角形能否导出面积公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小,学生通过操作又找到了两种方法,推导除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学生的操作活动实际上是内部思维外化的体现,对计算公式的推导学习经历了“观察分析”“联想对比”“操作、实践、总结”的过程,对公式的由来加深了理解和巩固。在学生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请学生在黑板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对比、归纳,促进学生智力的内化。在这种思维的外化(操作实践)与内化(动脑思考)的相互交替作用下,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系统,对公式的理解掌握就比较牢固。

动手操作既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未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重视计算教学,促进思维发展

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数与计算的概念、性质、算理公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每个算理,公式的引入建立,都需要经过观察、分析概括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公式算理都需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把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应用到实际中去还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算理公式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本学期数学教学中,围绕自己所定的子课题《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小数乘除法中加强了整数乘除法的练习,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回顾算理,纠正了竖式中出现的错误,小数的乘除,通过实际生活所需要的付钱等行为引入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学生猜想试算,从付钱中验证、对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总结算理。在练习中始终强调算理,依据算理计算,不仅很好地巩固了整数运算,且对小数运算中对小数点也处理的正确,计算准确性较强。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关专题 新课程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