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 马哲解析之认识论

倒霉小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倒霉小狗”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考研政治 马哲解析之认识论(共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考研政治备考:马哲解析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备考:马哲解析之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基本原理分为三节。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主要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揭示了认识的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及其内涵,阐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其次,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三,揭示了认识的本质。阐述了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的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路线,说明是否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区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机械直观认识论的关键。最后,从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揭示出实践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主要对人们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特征进行阐释。内容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价值和价值的特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重点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重点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以及这一本质规定在实践中运用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学习目的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辅导名师陈先奎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1.在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中,关键是要弄清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即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为此:

(1)要把握认识的基本结构,把握主体、客体和中介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其次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要着重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四个方面: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要重点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理解也存在严重的分歧。要注意了解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局限。要特别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观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要注意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并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把握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的过程和条件。

2.在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中,首先,要着重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联系与区别及其辩证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深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检验真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需要着重把握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注意理解价值的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3.在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中,要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和根本要求。首先,要了解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其次,要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

三、学习难点

1.认识的本质。关键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及相对性的关系。

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四、学习方法

1.牢记概念。像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价值、价值观等一定要记住。

2.抓住核心原理。本章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四大关系和四大结论。四大关系: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三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四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四大结论:一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认识的本质,三是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四是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些务必要掌握。

3.善于运用和分析现实问题。

五、命题趋势分析

本章历年出题的特点就是出题知识点集中而且反复,今年恐怕也不例外,像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和理论创新等依然会有题目出现。当然也不排除出偏题目的可能性,而且是大题。像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很可能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出一道大题目。另外,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关系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创新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出题点。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2:考研政治 马哲复习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 马哲复习之认识论

中国大学网这一部分围绕着人的认识来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的问题,从逻辑上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其次,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不断的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的过程,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其中认识过程中包涵着两次飞跃,以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最后,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作为人类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

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主要是:

1、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尤其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尤其是真理的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6、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理论联系实际命题的概率大;

2、以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方式考察各种知识点。

趋势预测

1、哲学考试出题较多地集中在“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部分,目前的考试在考考生知识把握的同时,又要考核学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正是在这两部分中,提供着对事物辩证运动和认识的辩证运动的方法和各种基本点,它具有直接分析事物及其运动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这两部分理所当然地成为考点最多的两部分;

2、本部分历来年年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部分,多数命制主观题。

kaoyan/

篇3:考研政治马哲基础复习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马哲基础复习之认识论

这一部分围绕着人的认识来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的问题,从逻辑上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其次,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不断的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的过程,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其中认识过程中包涵着两次飞跃,以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最后,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作为人类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

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主要是:

1、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尤其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尤其是真理的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6、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篇4:考研政治 马哲基础阶段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 马哲基础阶段之认识论

这一部分围绕着人的认识来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以及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的问题,从逻辑上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

其次,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不断的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的过程,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其中认识过程中包涵着两次飞跃,以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最后,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作为人类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

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主要是:

1、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尤其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尤其是真理的特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6、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理论联系实际命题的概率大;

2、以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方式考察各种知识点。

趋势预测

1、哲学考试出题较多地集中在“辩证法”与“认识论”这两部分,目前的考试在考考生知识把握的同时,又要考核学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正是在这两部分中,提供着对事物辩证运动和认识的辩证运动的方法和各种基本点,它具有直接分析事物及其运动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这两部分理所当然地成为考点最多的两部分;

2、本部分历来年年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部分,多数命制主观题。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5:考研政治马哲高分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马哲高分必备之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基本原理分为三节。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主要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揭示了认识的结构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及其内涵,阐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其次,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三,揭示了认识的本质。阐述了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的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路线,说明是否理解科学的实践观是区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机械直观认识论的关键。最后,从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揭示出实践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主要对人们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特征进行阐释。内容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价值和价值的特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重点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重点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以及这一本质规定在实践中运用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学习目的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辅导名师陈先奎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对以下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1.在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中,关键是要弄清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即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为此:

(1)要把握认识的基本结构,把握主体、客体和中介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其次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2)要着重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四个方面: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要重点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理解也存在严重的分歧。要注意了解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局限。要特别注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观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要注意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并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把握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的过程和条件。

篇6:考研政治 马原重点之认识论

考研政治 马原重点之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二)认识的本质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3.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篇7:考研政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考研政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考试中出题率较高,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我们老师结合历年真题认识论考点,为同学们总结了以下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回答了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它研究人的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此,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本章中的未考点与已考点,注意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如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及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两点,与思想道德修养密切联系的部分是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

一、认识的基础(客观题)

(一)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和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二、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客观题)

(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人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D样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会导致唯理论的错误,在实践中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会导致经验论的错误,在实践中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二)从认识到实践(未考点)

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实现第二次飞跃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的目的:追求真理,实现价值(客观题)

(一)真理问题本身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客观题)

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真理性的认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不会被推翻的客观内容、都表明世界是可知的,因而是绝对的;但他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有限的正确认识,在广度、深度和进程上都有待于扩展、深化、发展,因而是相对的

(二)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未考点,客观题)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篇8:考研政治基础马哲之唯物辩证法

考研政治基础马哲之唯物辩证法

这一部分作为辩证法,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世界存在的状态问题,也就是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从而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整个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从逻辑结构上紧紧围绕着对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认识,形成了三大规律和四大范畴。

首先,三大规律遵循着人的认识由外到内的过程,质量互变规律从外在形式、形态上描

述了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形态――量变和质变,任何事物的发展从外在上都是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事物的

矛盾,尤其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否定之否定规律深刻阐明了事物的发展由内在矛盾自我否定

所引起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总方向是前进的,具体的道路是曲折的,从而从形式、

形态――动力源泉――方向道路,深入系统的阐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形成了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

其次,四大范畴由外到内阐述了对事物普遍联系的认识;现象和本质阐述了事物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的关系;原因和结果阐述了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

阐述了事物发展中两种不同趋势之间的关系;可能性和现实性阐述了可能事物和现实事物之

间的关系。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

图例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最多,题眼最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是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主要以唯物辩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主要范畴为内容,在各种类型题中都出现过;

2、本部分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命题的习惯,例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适度”的原则、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现象与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等。多年来,这些知识点经常被考,因此不仅要熟背这些知识

点,而且要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分析问题。

3、本部分中“对立统一规律”一节是历年考题所占分值比重最多的一节,尤其是近几年来,10 分以上的大题的考查集中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的矛盾学说的内容。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最大。

(四)命题素材: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五)命题方式:

1、主要运用“引言式”题目,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哲理名言或判断哲学派别。

2、材料分析题以及图例分析题,因为辩证法的原理被用于分析一切自然社会思维现象,

包括日常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联系实际的范围最为广泛,在平时学习中应时时养成用辩

证法分析问题的习惯。

趋势预测

1、本部分是哲学考试中出题最多的一章,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来关注这一章。

2、由本部分的热门知识点有反复考的习惯,建议应试者应不厌其烦地狠揪常考知识点,

并侧重于理解与运用,尤其对立统一规律是历年必考的一节,请高度重视。

3、2009 年考研的重点仍然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尤其是近年来图例分析的出现更要求考

生具有很强的判别、分析、推理的能力。因而,此部分将是考试的重点,很容易出10 分大题,在分析问题时必须注意三个基本点:一是要把握基本的知识点,或基本的辩证关系;二是运用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要言之有据,有原理有凭证;三是要防止问题和非主要方面。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

相关专题 认识论考研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