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林莞清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林莞清”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共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口王声平

(摘要]文章主要从家庭的教育观念、文化环境、教育期望以及教育方式等四个方面,初步探析了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家庭儿童

篇2: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声平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教育导刊(下半月)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

参考文献(8条)

1.杨立 围棋教学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学位论文] 2.周作人 儿童的文学 1920(R)

3.张文新 城乡家庭教育方式比较 (03)4.杨莉君;康丹 论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 (02)

5.马忠丽;郭亨贞 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期刊论文]-甘肃高师学报 2007(06)6.陈伙平家庭早期情感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究[期刊论文]-教育评论 (05)7.张博 幼儿教育:从“奴化”走向“对话”[期刊论文]-山东师大学报 (05)8.滕守光 文化的边缘 199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赵阳.刘彩霞.袁彩乐.周书懿.ZHAO Yang.LIU Cai-xia.YUAN Cai-le.ZHOU Shu-yi 影响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4(1)2. 吴怀能 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学位论文]2008

3. 胡美荣.刘雪凝.石淑华.张静.官旭华.方鹏骞 学校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妇幼保健,18(7)

4. 李祚山.LI Zuo-shan 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期刊论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1)

5. 张静.石淑华.胡美荣.周爱琴.刘海霞 影响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

6. 史静华.李亚琴.孙玉梅.Shi Jinghua.Li Yaqin.Sun Yumei 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7,21(16)

7. 石淑华.张静.胡美荣.官旭华.王叶平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8. 高雪屏.于素维.张丹.孙红 城乡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9. 钟慧.李晓驷.李泽爱.董毅.王克明.马曙辉.陶领知.ZHONG Hui.LI Xiao-si.LI Ze-ai.DONG Yi.WANG Ke-ming.MA Shu-hui.TAO Ling-zhi 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

10. 吴怀能.柯雪琴.季玉珍 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现状调查[期刊论文]-浙江预防医学2010,22(4)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dk-yejy201001035.aspx

篇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儿童自我意识是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一般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i种具体表现形式。儿童自我意识不仅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而且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儿童自我意识对儿童自身人格的完善、

儿童个体毫无权利和尊严可言。父母应以现代家庭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尊重儿童在家庭中的主体地位及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纠正对孩子的过分干涉,让儿童获得应有的尊严。

(二)家庭的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环境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在封建伦理规范的影响下,我国儿童在家庭中没有独立的人格。成人“对于儿童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地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2)这种传统儿童观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儿童自

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性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一、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的教育观念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子女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仍存在偏颇,如部分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人观。部分家长视儿童为家庭的“附庸”,越自私、刻薄.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家长以平等的地位和角色走近儿童,与儿童“对话”,与儿童游戏,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接受教育.这便是游戏植入式家教。

当我们与儿童一起游戏时.只需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探索。这个过程不需要太多的语言灌输。当我们试着走进儿童的世界,保持一颗童心来走近儿童.把要传递的知识、规则、习惯等通过游戏、儿歌、故事等各种孩子喜欢的形式植入他的心灵时,这种教育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瑶譬

信、自尊等自我意识中的积极自我情感的培养普遍忽视,不仅导致了我国儿童从小对自身价值认识不足,而且对自信心的培养也具有负面效应。

(三)家庭的教育期望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有着美好的期望本无可厚非。但不恰当的期望会适得其反。如,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抱太高期望而对孩子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思想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异常心

注释:

[1]张德宝.也谈“植入式”家教[J].学前教育(家教版),

2009(7-8).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4]王爱.家庭环境――重要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

论与实践.2008(28).

[5]刘晓东.论成人也应向儿童学习――从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看成人与儿童的关系[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5(7).

(崔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责任编辑:赵阳)

87

理,严重的还可能使其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疾病。所以,父母如果无视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一味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使孩子过早地脱离童趣世界,这不仅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利,而且还会极大地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的教育方式

我国学者张秀阁研究显示:孩子自我意识总分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严厉、惩罚、否认式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的总分及行为、幸福呈负相关。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现阶段不少儿童为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父母的教育仍基本延续着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父母的教育方式仍以严格型的教育方式为主:其次是严格与干涉型和严格与不安型的教育方式:再次为不安型教育方式。(3)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只有民主的教育方式才有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家长们应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建立起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及个人的生活空间。

其他方面的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多种智力因素,每个孩子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评价孩子时理应以多元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打破传统教育评价中的单维度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现出多元性、发展性、前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多维的视野对待儿童:既要注重儿童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又要关注儿童的自尊自信、道德素养、探索欲望等方面的发展: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历程;既要关注儿章的全面和谐发展.又要重视儿童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既要承认并尊莺每个儿童在经验、兴趣、认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又要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儿童:既要关注教师、他人对儿童的评价,又要重视儿童的自我。(4】

(三)以儿童为主体,加强对儿童自我情感的培养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历史,我国对儿童自我情感的培养,多是从他人、集体、社会的角度人手。而很少有从儿童自身、从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的角度,引导幼儿正视自我价值,

二、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

(一)正确树立爱的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爱、家庭成员间的互爱等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在现实生活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爱的功利化”趋向。从表面上看,父母时时刻刻都在为孩子的生活、学习着想:为孩子请家庭教师,让儿童进音乐、美术学习班,儿童整天忙碌。与之相应的是,孩子的学习和将来的“钱途”成了父母们关心的焦点。而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多数父母都是以成人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儿童成了家庭中任人驾驭的“工具”。所以,从本质上讲,儿童不是物质的匮乏者而是爱的饥渴者.儿童真正需要的是来自父母内心的最“无私”的爱。

父母必须树立正确的爱的家庭教育观念:一方面.要时刻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加强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情感;另一方面,要通过爱的教育激发起儿童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等意识和情感。

(二)为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营造多元发展的家庭评价环境

一些父母在家庭中常以儿童认知发展作为评价孩子的惟一标准,不重视对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认为只要孩子的认知能力得以发展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顺其自然地平衡发展。但由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差异性、多样性、阶段性等特征.他们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低,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评价要有分寸。不要只注重儿童智力、认知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孩子

关注自身健康,建立积极的自我情感。【51但在儿鼋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儿奄的自我情绪情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早期的情绪情感体验能影响到其整个生命成长历程及一生的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情感是儿童早期社会性行为反应的一种原始动力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它比语言出现得更早,发展速度更快。孩子从出生到入小学前,情绪情感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自发进行,其积极的自我情感的形成以及逐渐稳定性和深刻化.需要依赖于家庭、托儿所、幼儿同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6】

家庭的和谐生活环境是儿童形成良好自我情感品质的摇篮。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视儿童为真正生命体的存在,多给予儿童以关心、爱抚和尊重,但并非一切以儿童为中心。父母对儿童进行管教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管教的“度”的把握是其关键点和核心。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对儿童的情绪、情感过分压抑和控制,以免

第一文库网对儿童的心理造成过大压力.而应在教育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竭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自我情感发展的土壤.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欢悦与幸福。

(四)对话意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桥梁

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和形成的一种平等、真诚、开放、自由、民主的相互交往关系”。(,)父母与孩子间的对话与沟通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在这种对话关系中,父母应视孩子为自己的伙伴、朋友和自我认识的一面镜子,通过孩子的言行来不断认识和反思自己。通过这种对话关系,父母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理解和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但目前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对话与沟通存在严重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活

88

幼儿家教中的十种不良教育方式

口宋燕

为了培养孩子坚强、自信、乐观、开朗、热情的性格,

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

一位贵妇人抱着一个孩子从远方专程来请教他:“请问达尔

文先生。我想教育好这个孩子,你说什么时候开始好呢?”达尔文瞅了贵妇人一眼。很关切地问:

“请问这个孩子几岁

长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而严格。有分寸,按照科学、积极的养育策略实施幼儿家庭教育.使幼儿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

境中、在爱的滋润与美的熏陶下,尽早养成一些积极向上、健康的品格特质,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按照科学的家教观念和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孩子,避免以下一些不良的'家教方式。

了?”“两岁半。”“噢,夫人!很可惜.你已经晚了两年半了I''达尔文感慨地回答。这个事例形象地说明了幼儿早期

教育非常重要,父母千万不能抱有“等”的态度。生物学、

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发现。人类与生俱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潜在能力。但是要让这种潜能达到理想状态.充分发挥出来。那就需要及早接受教育。幼儿接受教育的时机越

一、强迫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全家人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

晚,其能力拓展空间就越有限。

三、代替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态度是真诚地关心与引导.而不是大包大揽。过分保护孩子。会使他失去可贵的锻炼机会.从而剥夺了孩子发展自身能力的权力.也是对其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如果孩子过分依赖大人.就会缺乏自信.将来很难成功地融入社会,很难成为具有独屯生活能力的、勇于探索的人。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强烈的参与和求知欲望是孩子可贵的天性,父母要珍惜它,要给予孩子坚

上,不管三七二十一争先恐后地想把知识和技能一股脑儿地

灌给孩子。他们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恨不得让孩子学到各种技艺。孩子小小年纪就老成持重,满脸严肃和紧张,疲于应付日程表上的各类培训.看不出像个孩子。家长们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志为孩子安排牛活.剥夺了孩子童年的乐趣。长此以往,孩子既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会在无奈的抗争中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二、等待

有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一点再教育,但殊不知在这种无意识的等待中丧失了幼儿教育的良好机会。著名科学家达尔文非常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有一天,

定不移的支持与指引。家长要教育孩子,他未来的路必须自己去走.他要自己作选择并承担责任,人生不能依赖他人,

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下,更不能靠他人的怜悯度日。

四、慌张

[3]张文新.“城乡家庭教育方式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

育,1997(3).

节奏越来越快.人机对话越来越多.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家庭中父母对话意识的缺失。这是

造成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

[4]杨莉君,康丹.论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J].当代教育

论坛。2007(2).

父母不能把对话仅仪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儿童与

大自然、文本、媒体等之间也有多种对话形式。父母“如果

(5]马忠丽,郭亨贞.两种文化视野下儿童自我意识培养之比较[J].甘肃高师学报,2007(6).

(6]陈伙平.家庭早期情感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评论,2002(5).

没有~种‘对话意识’.即使使用了纯熟而优美的语言.即使在谈话中有问有答,即使这种问答花样百出,那也只是机

械的问答,绝非真正的对话。”㈣岛

注释:

[7]张博.幼儿教育:从“奴化”走向“对话”[J].山东师

大学报,2001(5).

(8]滕守光.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

(1]杨立.围棋教学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

范大学.2008.

(王声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责任编辑:赵阳)

[2]周作人.儿童的文学[J].新青年,第ll卷第四号,1920.

篇4: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培养

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培养

本文对儿童自信心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相应的培养和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新世纪家庭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作 者:余新年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江苏,无锡,21412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61 关键词:儿童自信心   影响   家庭因素   培养  

篇5: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因素及其培养对策论文

关于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因素及其培养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儿童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当然,这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完成的。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最初场所,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

论文关键词:创造力发展培养对策儿童成长家庭因素新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有关创造力的概念,在心理学上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的研究者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则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的将其看作个体活动的产品或思维过程所具备的特征。我们认为,所谓创造力就是指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其中,支持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

一、影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因素

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种: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娇宠型的教育方式不能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易使儿童养成依赖、顺从的习惯,做事无主见,思维懒惰,缺乏创新性,创造力水平低。而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营造一种十分宽松、平等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可激活儿童的创造动机,让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家长应努力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让儿童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地、轻松随意地与父母交流、沟通,自由表达思想,这样父母也会更容易发现儿童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行为,并及时加以挖掘和培养。

(二)家长期望

儿童创造力的提高与家长的期望有密切关系。当家长具有较高的期望时,即使儿童表现较差,家长也会提供各种机会,并鼓励他们,肯定儿童的每一点进步,这种乐观主义的教育态度,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充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曾对极具创造力的著名数学家和作曲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数学家和作曲家的童年时期,他们的父母通常都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不仅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而且给他们寻找最好的教师,自己也充满激情地参与这些活动。大量的事实证明,家长的良好期望会极大地促进儿童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努力,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三)父母的行为特征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组织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者,是儿童仿效最早和最多的榜样。在家庭中,父母本身的行为特点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如果父母长期沉湎于,过分讲究穿着,爱说脏话,处理事情简单粗暴,儿童便容易形成贪图享受,说话粗俗,不爱动脑,行为不顾后果等个性特点;如果父母对人文明热情,每天读书看报,关心与议论时事,儿童就可能同样富有同情心,喜欢阅览书籍,思考问题。

另外,如果父母对儿童的行为有错必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妨碍儿童本身创造性潜质的发挥与发展。其实,父母认为儿童做“错”了,基本都是按照成人的眼光和标准作出的判断。假如父母在儿童每一次犯点小错的时候都大动干戈,严加指责,那么就很容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堵塞儿童的探索途径,其结果必然是扼杀儿童的创造力。

许多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儿童的父母往往兴趣爱好广泛,母亲能平等对人,父亲很少专断,允许儿童与外界发生联系,不僵硬,不恪守教条。儿童在父母这种良好的榜样作用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习得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总之,家庭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够保障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可能性。正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个体具有被人关注的需要,他需要温暖、被人喜欢、同情、尊重和认可,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同样需要尊重和赏识。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成长环境可以使儿童感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量,这种信心和力量会极大地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不当又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的父母因自己的失败而望子成龙,这样父母的失败和严格训练的压力,可能使儿童智力早熟,使他们没有机会去获得一些非智力的能力,而这些非智力的能力却往往是儿童创造力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另外,父母过分关注儿童可能导致不良结果。神童的父母可能不会理解,许多个人必须具有的品质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如果为获得特别技巧和知识而在非正常的“真空”氛围中抚养儿童,儿童就很少有机会去获取这些品质。

二、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家庭教育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今时代,家庭教育应该从何处着手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

(一)营造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

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知识文化环境。知识是滋润智慧的养料,是创造的具体内容和源泉,没有知识便不会有创造的产生。因此,家长应首先注重家庭中的知识文化氛围的营造。另外,家长还应注重加强自身对知识的学习,以实际行动为儿童树立榜样,努力形成以读书、阅报、参观科技博览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业余生活。再者,家长应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各种图书和资料,并耐心、认真地回答儿童的提问,重视亲子间的互动。这种做法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儿童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更能为儿童树立追求创新的榜样。儿童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便会养成获取知识、渴求知识的良好习惯,进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力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可以说,儿童的内心具有更为自由和开放的空间,他们还没有太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禁锢,更少顾忌,敢想、敢做,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创造状态。所以,家长应该从外部为儿童提供一个同样自由的空间,即营造一种自由、开放、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这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保护儿童的发问精神和好奇心

好奇、探索、发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力的源泉,要予以尊重和保护。

创造来自于对问题的大胆质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我们应该鼓励、启发和诱导儿童学会质疑,因为这是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我们应该赏识儿童的怀疑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大批不“唯上”、不“唯书”的自主创新型人才。

好奇心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起点。正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儿童才可能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激发起创造的动机。家长应该加倍珍惜、保护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倾向,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基础。

(三)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主张

家长不能要求儿童做一个“言听计从”的“好孩子”,而是要做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思想和愿望的人,这也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儿童发言的机会。比如,做事情时征求儿童的意见、鼓励他们与家长辩论等。当然这种辩论并不是胡搅蛮缠,随心所欲,而是通过辩论让儿童弄清是非曲直,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但营造了民主的家庭气氛,还会使儿童学会自立、自强。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儿童的话语权力,鼓励他们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主张。

(四)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是创造力的核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培养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流畅性强的儿童,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多种概念,即思索许多可能的构想和回答。比如,家长可以通过陪儿童玩成语接龙等游戏,来培养他们的思维流畅性。

第二,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思维变通性好的儿童具有摒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例如,家长可以让儿童尽可能说出报纸的用途(像“学习用”、“包东西”、“用来引火”、“折玩具”、“剪成碎片扬着玩”等),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变通性。

第三,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思维具有独特性的儿童善于打破常规,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比如,父母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一般的故事情节,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按照自己的意思给出一个适当的题目。

(五)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被心理学家誉为智慧的翅膀,它能使儿童冲破狭小的生活领域飞向广阔的认知世界,使儿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地去翱翔。儿童是富于想象的,家长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要尊重儿童的想象。

在有意识地开发儿童的创造力之前,家长首先应该允许儿童“离谱”的想法。儿童的幻想世界绝对不是成人眼里的“儿戏”,它是儿童创造力发育的摇篮。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面对儿童不切实际的大胆设想,家长如果嗤之以鼻,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浇灭他们的热情;相反,如果家长对他们离奇的想法表示惊喜,则会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的思绪飞得更高、更远。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

“画”:绘画是儿童较为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它可以诱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虽然画技不高,却能通过简单的绘画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家长对于儿童的画,不要只追求画得多么“像”,而应鼓励他们“想”得越多越好。

“编”:续编故事结尾与仿编创造诗歌,是创造力的高标准体现。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想象,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意训练儿童续编故事结尾,如“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样了?”等等,以引导儿童展开想象,从多角度续编。

“戏”:游戏对儿童来讲,是发展想象力最好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凭借想象扮演多种角色,表现多种生活情境,自己动手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儿童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游戏的情节具体化了,他们的创造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所以,家长应帮助儿童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六)提升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提高儿童关于创造力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出现,以及对创造性活动的坚持性,进而有助于其创造性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与欣赏儿童的创造性表现,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肯定儿童的发现、创造,以提升儿童对自身创造力的自我效能感。

可以说,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创造欲望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创造力有实质性发展的阶段。它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创造的大门,由于这扇门开启的时间十分短暂,如果错失良机,或许它就会永远关闭。所以,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该积极发现儿童刚刚萌发的创造意向,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来呵护、激发和发展这种金子般的心理品质,教会他们如何打开创造之门。

篇6:房地产经济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讨论文

房地产经济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讨论文

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15%是通过房地产所贡献的,因此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充分的分析房地产经济在不同时代下的影响因素,从而研究对应的发展策略,促进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常见影响因素

(一)市场因素

我国属于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促使我国人口数量增长也较大,进而导致我国房地产需求总量相对较高。从市场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发展具有较大潜能,发展空间较大。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区域内的房地产经济得到更迅猛的发展,城市房地产需求更为旺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有市场需求客观因素的推动,房地产也是商品的一种形式,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因此市场是决定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因素

从社会情况方面来看,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人们对投资与置业有较强的信心,从而也促使了房产经济的稳定向上。而当政治环境不稳定时,就会引发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进而导致房地产经济受到波及。社会稳定的相关因素较多,社会政治因素、社会秩序状态、社会经济状态等。如果社会上违法乱纪、烧杀抢掠的行为较为频繁,那么人们生活将会缺乏保障感,进而导致房地产需求受到影响。而城市化推进的速度也是社会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所需,该阶段人们不断的从乡村向城市聚集,进而扩展了房地产的需求量。

(三)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房地产整体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物价因素、利率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在房产购买上的动力,甚至达到一定引导趋向。贷款利率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房产购买成本,进而影响房产投资的回报价值。消费者自身会因为贷款利率的升高而抑制购买欲望,同时会因为利率下滑而带来的实惠性而提升购买欲望。同时房地产本身项目建设就是一个相对繁复的内容,涉及多方面影响因素。如果相关建设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出现波动,对应的房地产建设成本会相应变化,因此房地产经济本身与物价水平也有密切关系。此外房地产经济受到居民人均收入影响,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状态下,人们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理财意识也会更强,由此导致房地产销量的提升。居民收入提升会更多的将房地产作为自身的投资方向,拉动房地产经济上涨。相反,如果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相关投资能力缺乏,进而引发房地产经济的萧条。

(四)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也对房地产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状况,国际关系上包括国际经济、政治与军事情况等因素。特别是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国际环境甚至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影响效果。如果整个国际环境处于向好发展趋势,房地产经济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这样有助于房产作为商品更好的流通。部分房地产经济中由于注入了外资,因此会更大的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策略

(一)完善金融制度

要完善房地产行业与金融间的配合,促使房地产经济处于较为平稳健康的金融环境发展。在银行贷款管理上要注重结构管理,优化贷款结构,注重风险管控,控制好贷款份额管理,促使贷款更为正规标准化运作。要做好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关联,改善资金不足,优化健全房地产贷款体系,促使房地产融资多元化体系,在商业按揭贷款与政府优惠政策之上,可以扩展其他融资渠道。同时政府需要做好金融制度的监管,让房地产经济保持健康的融资环境。

(二)调整市场供应模式

在城市范围内由于高档住宅的大量囤积,导致土地使用率相对走低,空房比例大,闲置了大量土地资源。政府需要控制土地实际供应量,注重经济适用房与中等型商品住宅的退出,有效的满足社会大众的刚性需求,开拓相关房产的`土地资源,有效的达到房屋规模的扩展,满足社会不同层级人员的购房需求,满足各自的购买率需求。

(三)注重投资性购房的控制

政府需要有效掌握当下投资性购房的状况,通过税收调控机制来达到遏制房地产泡沫的状况。例如对于短时间购房出售者,需要对其售价的利润做一定的税费增收,甚至采用高比例的税费增收,从而遏制投机性购房行为。其次,对于自用型的刚需购房,需要提供一定政策支持与普惠力度,有效的减少税费,提升一般居民的居住品质,按住刚需群体的实际需求。将刚需购房与投机性购房做好区别对待,鼓励与打压合理运用。

(四)做好市场监督,规范市场行为

房地产企业自身素质的缺乏与市场监督管控的不足都会导致整体市场环境的运转不良。需要完善整体的房地产信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舆论影响力量,对市场相关信用行为做有效监督管控,有效的让房地产市场竞争处于健康良性环境。要注重房地产相关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建设,注重信息的采集、分享与运用,有效准确的把控市场状况,了解实际的消费者购买需求与房地产行业状况,促使整体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

三、结语

房地产经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无论是政府政策环境、民众经济能力与物质需求、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状况,都需要有序规范性才能维持整个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具体操作上需要各方面力量配合,同时也需要民众保持健康的购房心理,国家层面需要充分的意识到让房子作为刚需居住,而不能让房子作为投机者炒房的媒介。尤其是国家层面与购房者的心理层面构建需要尤为关注,避免受到相关关系的裹挟而导致市场畸形发展,通过稳定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涛.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25-25,28.

[2]孙文伟.探讨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措施[J].财经界,2016(24):21.

[3]李娅静.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J].商,2015(48):266.

相关专题 自我意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