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再次激活思科

是椰汁糕吖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是椰汁糕吖”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字文化”再次激活思科(共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数字文化”再次激活思科

8月6日,思科发布消息,其第四财季获利增长。思科公布,其第四财季不计入一次性项目的获利为1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3亿美元;净利为7.7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00万美元;公司营收升至4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3亿美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商学院不久前结束了其对思科等1000多家大企业进行的一项持续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的研究,研究揭开了思科等大型IT公司保持持续竞争力的秘诀。近日,MIT发布报告表明:当IT投资和“数字组织(digitalorgani?zation)”的文化相结合的时候,企业的生产力将获得显著提高。

MIT的研究发现,在那些广泛而深入应用IT的企业中,都形成了一种非常显著的企业文化和行为方式,称之为“数字组织”。同时,这种文化又对IT投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企业IT投资的效益最大化。这种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包括7个方面:开放的信息沟通;充分授权;业绩导向的激励;积极投资于企业文化;让企业战略目标深入人心;雇用最优秀的'员工;重视员工培训。

MIT的研究表明,一旦这种数字文化和IT投资结合起来,企业的生产力显著高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同时,由于这类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和客户的交流也更加深入和密切,使得它们在创新的各项指标上得分也更高。另外,企业的员工也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和更大的满足感,主动离职的员工比例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开放的信息使沟通无障碍

思科把大多数公司信息向员工开放,也将有关的资料和供应商以及客户共享。思科的IT底层平台十分精密复杂,贯穿了整个公司上下(它还把合作伙伴也结合进网络中来),它的应用也让公司提高透明度成为可能。在IT平台上,谁有权查阅何种信息都被整理成业务规范。例如,所有思科的员工都能访问一些关键数据,像客户满意度、总收入、总成本等,而更多各有区别的信息则根据员工的不同性质加以访问限制。客户只能看到产品的相关信息,如怎样设置路由器等。供应商们则只能看到销售数据来帮助自己计划库存。

充分授权调动员工积极性

思科充分授权于员工,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希望它们为思科和客户做出正确决定,并保持足够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在思科,做什么、怎么做、保持什么样的工作节奏等方面,员工拥有着很大的自由度。

思科的很多流程和系统不仅帮助实现了权力下放,还让员工能更灵活地选择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公司发给员工手提电脑,开通局域网,还设置了一个无线网络,让员工不需要电话线就能接入公司的网络。对思科的员工来说,在哪里上班并不重要。思科努力把上班、下班和家庭之间的界限打破,让员工在工作时间上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员工能在家工作,也能在公司处理家事。

业绩导向的激励

在思科,定下一个目标并让它实现是很重要的。员工每季度都要制定理想的、具体的、可测的目标并努力达到这些目标。制定好的这些目标只是一个底线,思科鼓励员工超越这些目标。

在思科,评估也是非常重要和普遍的。重要的通用指标是客户满意度和利润。通过IT系统,思科能评估和追踪其他更多指标。思科首席信息官彼得・苏维克说:“我们通过评估手段,鼓励员工把焦点精确地对准他们能够影响到的东西。”思科进行评估的周期有的是小时(如命令),有的是天(如开支),有的是周(如总人数),有的是月度(如库存周转),有的是季度(如市场份额)。由于信息很容易得到,绝大多数评估当

[1] [2] [3]

篇2:构建思科文化

思科员工人手一个文化卡被业内传为佳话。作为思科高级管理人员,你认为管理、文化和沟通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也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管理人员都很关心的话题。

林正刚:管理、文化和沟通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他们的关系很难一句话说清楚。几天前,一个相当规模的企业老总跟我说他的企业有点麻烦。我了解他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对公司的愿景描绘很清楚。我问他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你的愿景?他没法回答我。这就是很多企业的通病,企业的领导很有远见、很有激情,但他们没有合适的途径和手段对内对外传达这种企业的愿景和文化,所以是失败的。

很多公司把企业文化写出来挂在墙上,思科也有一张文化卡,但我认为公司的文化绝不是一句动听的话语,它表现在我们的行为里,根植于我们的思维中。比如,说一个人没有文化,这是从他的行为做出的判断,同样道理,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它的行为,就是企业每一个员工做出来的行为。如果企业的员工都不知道老板想什么,怎么可能形成一个企业的文化?这样,就带出了另一个问题,沟通。如果一个企业既没有价值观和做事的准则,又没有沟通的途径,就谈不上管理,根本无从管理。换句话说,一个企业没有文化、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经济观察报:思科的文化卡上写着“客户成功、高质量团队、推动变革、团队精神、没有技术崇拜、相互信任”等,看上去只是一些口号,而看不到文化的体系。思科的企业文化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林正刚:我认为,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几个阶段。首先,制定做事准则。初进思科时,并没有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去看公司的各项数字,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准备了一个企业文化的演示。公司的文化就是行为的准则,在开始游戏之前,规矩要先定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其次是沟通。开始三个月,我跑了公司内外很多地方,跟人们谈思科的文化。我认为,一定要由企业的领导人来讲这个行为准则,不然不会引起员工的重视。而且,讲一次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不同的手段,通过实际行为不断地讲。比如,每个企业都会说“客户至上”,刚到思科我也听到这种文化,我以为又是说说而已的表面工作,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不是。有一次我与某服务经理开会,他的秘书来找他说客户有电话找他,通常经理的回答是,让客户等一下,我正在开会。但他立刻去接电话,因为客户比我们开会重要。而钱伯斯也会因为与很重要的客户谈电话而在董事会上迟到。这些故事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行动证明和最好强化,客户真是重要。除了在管理的机制当中有这个要求,从管理的行为中也要有这种体现。第三,企业需要鼓励的机制。每年思科都有客户满意的调查,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有一年调查出两个客户不满意,我立刻就去见他们,客户吓了一跳,没想到反应这么快,同时客户也就理解了,思科的“客户至上”、“客户满意”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不仅针对“客户至上”这一条,对企业文化的所有准则都通用。

我曾用几张胶片来说明“变革管理”这一企业文化。昨天的企业环境像一个大轮船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只有船长会时时查看海面上有没有冰块,其他员工的注意力都不会在外部。但现在的企业环境如同激流中的橡皮筏,三年计划是没用的,三个月的计划都可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船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说企业以后不用做计划了,而是计划的重心要改变。过去一年做一个计划,计划书很厚很好看,现在三个月就要做一次计划,也不再是一本计划书,而是要提供一个环境让大家沟通和作为。思科的市场和销售每三个月都要进行沟通,看看外部环境有什么改变?如果没有改变,才按原计划进行,如果变化了,随时就要调整。

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每一块地都已用上了,无缝插针,企业只有把自己小小的一片地种好,不断提高效率和产能。而中国市场还有许多待开垦的土地,虽然如此,中国的企业还是要面对全球化,不能关起门来做生意。这次非典事件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对个人、对企业都是这样,生存之道是应变,思科的企业文化就是不断创新,这一文化同样表现在员工的行动中。我19来公司负责企业事业部,除了电信外,分管金融和所有企业,过了几年,这个部门被拆分为四个,一般企业的管理者很难接受权限突然被分了一大半出去,但在思科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了接受变化。一般情况是,今年有一块地盘,有一定的销售指标,下一年地盘缩小了一半,但是销售指标却提高了。公司要求地盘越做越小,指标越做越大,这种企业文化对人的价值观有很大挑战。

有一项调查表明,到目前为止,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4年,百年公司是很难做到的,而企业所以能存活百年,它一定善于应变,否则迟早完蛋。我相信,未来公司的平均寿命会越来越短。过去推动企业变革的诱因是工业技术,现在是由电子技术来推动变革,我们知道,工业技术的演进是很慢的,电子技术完全是另一回事,市场变化的速度超乎想象。正因如此,基业长青成为很多公司的追求目标。

总而言之,公司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公司有要求,员工的行为体现,加上鼓励机制。在考虑升降一个员工,能否适应变化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次挑战评估,其中的versatility(多功能性)很重要,一个员工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是否只能做销售或其他?适应性不强,员工总的价值就不会高。

不一样的思科?经济观察报:有一种公司文化的定义是:“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这是不是说一家公司的文化一定不同于另一家公司的文化?我看到上面所列举的“思科文化”的描述在其他公司的文化介绍中也能看到。您认为,区分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思科文化的特质在哪里?

林正刚:思科文化的特质在于执行,这是与其他公司最大的分别,思科成功也在于这一点。作为特定组织内的特殊的游戏规则,公司文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很多公司对此都有共识,不同之处在于执行,在于公司的管理机制。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结果,执行过程很难衡量,但结果很容易衡量。在思科,如果任何事情不能衡量,那就不要做,这最好地体现了执行。在别的公司还在开会讨论时,思科已经动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重构公司文化(Re-Engineering the Company Culture)》一书的作者Gerard Egan曾经说:文化是种像钉子一样坚硬的“柔软”东西,实施起来十分艰难,但取得的效果却牢不可破。在实施的过程中,文化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如何沟通并最终取得一致?我想,沟通的双方不应当只限于公司内部人员,还应包括公众、媒体和所有利益相关者?思科如何与外部进行传播和沟通?

林正刚: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虽然我们并没有刻意想去影响别人,但我们认为确定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至少要达到让人羡慕,高出利益相关者的期待,而不是与利益相关者抵触,一定要是很正面的,而且不能太离群。 政府面临的挑战和企业很相似,做得好与不好完全在于沟通,全世界打仗都是因为沟通失败,这的确值得好好研究。我们提供的技术都是为了改善沟通条件,当然最后还是要靠人去沟通。

经济观察报:思科是一家美国公司,所以,思科的文化肯定带有美国文化的特色,而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既然有差异,肯定就会存在融合或者并存、尊重或者排斥的问题。那么思科中国公司,或者思科亚太区是否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们是如何在中国推行思科文化的?

林正刚:我的理论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将消除中西文化的区别,有的只是高效率文化和低效率文化。文化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举例说,有人习惯迟到,这是成功的还是高效的?道理很明白,但有人永远改不了,东西方人没分别。但中西文化在沟通方面有明显的分别,如果用形状来表达,西方人是方的,中国人是圆的,我个人喜欢方的,圆的摸不着边,完了没有不知道。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思科。我在国外时间很长,常为一件事与老外争吵,对事不对人,但在中国这样会得罪很多人,甚至被误认为是人身攻击。当然,不止中国是圆的,有的老外也有这种习惯,特别是欧洲人。我认为,效率高的还是直来直去,绕来绕去不到正题,有礼貌的考虑,但对沟通造成了障碍,也浪费了时间。

大部分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做好一件工作,误解和差错出在沟通的方法,最后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的经验是,正视问题的存在,并说明做事的方法,我是直来直去,诚实不隐瞒,对事不对人,在中国十几年了,这个方法基本还行得通,但技巧上改了一些。企业管理当中,效率是最重要的,开会兜圈、拖拖拉拉,这对客户是最不负责任的。

只要抓住基础的价值观,外面叫你思科文化还是美国文化,这并不重要。思科所推行的企业文化是否成功,不由我来评价,而要由客户来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思科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和效率。有些企业在很小的时候能坚持企业文化,公司一大就没办法了,价值观也就慢慢稀释掉了,公司也就完了。所以,思科不断地在系统上投资,不断扩大它的覆盖面,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接触到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将之贯彻到底。

经济观察报:的确,思科先进的网络为沟通提供了技术保障和通畅的渠道,这方面是其他公司很难做到的。

林正刚:IT是很重要的手段,没有这些,刚才这些都白讲了。我们讲开放的沟通,理论上公司内部人与人沟通不成问题,如果没有网络,找人都找不到,跟谁沟通?那是空谈。无线上网、IP电话、即时语音,我可以在同一时间与三四个人沟通,这是很平常的事。除此之外,思科的人事系统都在网上,系统把需要批示的文件送到我这里,如果我两天之内没有反应,该文件就被送到我的老板那里,所以不提高反应速度,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系统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所有的人都不愿做坏人,那么让系统做坏人,系统在催你,不管你是总裁、副总裁还是其他,系统一视同仁。

系统不单纯是技术,它一定要适用于企业运作和业务发展。思科正要开办一个教育讲座,其中讲到一定要讲求IT系统与公司业务之间协同关系,否则系统投资都是浪费的。思科自己在这个方面做得确实很成功。

经济观察报:财年,思科全球客户满意度达到了4.63(满分为5),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是否体现了思科文化在客户当中的渗透情况?

林正刚:思科请第三方公司对全球客户进行数据采集用来测算客户满意度,报告针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客户,涉及思科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70个问题。思科每年得分总是比上一年要高,但分数本身的意义不大,关键是要了解这个数字是怎么测算出来的,拿到数据后我们怎么分析利用,怎么提升客户满意度,这才是最重要的。你的问题很好,现在问卷里多涉及产品、技术、服务,我们完全可以考虑把思科文化和管理也列进调查内容。

我们讲“客户体验”,客户在与我们交往的`过程中也学到了我们管理的方法,合作伙伴也是这样。最近五六年里,不断有客户提出要求,除了讲产品和技术,给我们讲讲思科管理吧。所以,我在中国常常对客户讲课,其中两个最热门的题目是,思科的企业文化和思科的管理方法。两年前,广东邮电200多管理者请思科团队讲课,我们派出了隆重的讲师团,杜家滨和我都在其中,家滨讲思科文化,我谈销售管理,其他三个人讲服务体制等,反响很好。

经济观察报:我想,这实际上是思科影响力的表现,客户不只当你是个技术领袖,你传播的东西甚至能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管理。

与时俱进经济观察报:目前,国内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变迁,相信,企业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关键是,企业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文化与时俱进?

林正刚:企业文化、远景、使命、价值观、战略,按这个顺序排下来,越在前面的历时越长。我们每三个月都会回顾一下战略问题,看看是否需要修正,同时我们也会看公司的价值观。客户满意、适应变化、团队精神,有些东西短期之内只要加强,不需要改变。同样是“团队精神”一个字,5年前与现在含义不同,人们对它的理解变化了,它对公司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三个人的团队合作很容易做到,公司发展到3000人时团队的重要性就更大,3万人的公司如果没有团队合作肯定会失败,所以,今年思科要加强团队精神,这就是与时俱进的表现。除此之外,思科今年强调从总部到区域的跨部门合作。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互相推动是不健康的,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我们推行权力下放,但一段时间不与人沟通,自主权没有监控就会出问题,管理就是同时处理很多有矛盾的事情,整天在走钢丝。我们的愿景“互联网改变一切”还远远没有达到,互联网改变生活这样的事正在发生,在中国也是这样,泡沫过后,互联网开始脚踏实地,电子商务也在逐渐推进,所以我们的愿景不需要改。

后记

■艾君/文

文化看似玄奥其实简单:几个好朋友下班后去喝一杯再回家,这是生活文化;日本的火车车厢里很安静,讲手机电话的人要到车厢外面去,这是社会文化;客户至上,开会时允许随时接听客户来电,大家对此都表示理解,这是企业文化。

人们常说,观念是最难改变的,“企业文化”就是属于观念范畴的东西。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商界就流行一个口号:客户是上帝。这意味着一个很大的观念转变。十几年前初来中国时,林正刚一进商场就看到大标语“客户是上帝”,还说“微笑服务”,但售货员常常背对着顾客,你不叫他,他不理你。林正刚戏言,上帝只要见一次就够了。这种口号式管理与行动脱节,但口号有总比没有好,多少是个依据,是个开始,接下来才会把口号变成实际的行动。实际情况正是如此,我国企业真正做到“客户是上帝”,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个观念的转变用了20多年的时间,基本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节奏同步。

思科的故事说明,一个出色的企业领导和一个出色的企业,两者不能分割,除了思科,还有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戴尔公司和迈克尔・戴尔等作为例证。近年来,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也能开始形成这种对应,比如海尔公司和张瑞敏,联想和柳传志。这些企业家身上折射出很突出、很优秀的企业文化,如果换一种解读方式,它意味着沟通有效,管理科学。

中国今天面临很大的管理难题,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是如此。不少企业的高层领导缺乏基本的管理概念,问及平日看什么书,他说《孙子兵法》,似乎不知现代企业的管理技巧、文化和价值观已经完全改变。在中国,管理是弱点,这很正常,因为中国过去是计划经济,不需要管理,管理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但这个借口不能老用,经济全球化不允许中国企业“特立独行”,管理水平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五十年还不行,那就死定了。

篇3:漫谈数字与文化

漫谈数字与文化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要用到数字,有的人喜欢单数,有的人喜欢双数,因喜爱不同,一个小小的数字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中国人是这样,世界各地其他民族也同样如此.中国人喜爱和忌讳的数字和日期外国人并不在乎,而外国人偏爱和犯忌的数字和日期,中国人可能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传统与习俗的差异而造成的.

作 者:赵军 Zhao Jun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应用技术学部,100083 刊 名: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年,卷(期): “”(2) 分类号:G04 关键词:数字   习俗   奇数   偶数   模糊语义  

篇4:试论中西方数字文化

试论中西方数字文化

在不同文化中,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而且反映使用数字的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代表该民族对自然界、对人类历史、对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概念和认识.模式数字是指一种在特定文化中经常出现于不同场合的数字;在中西方语言中,模式数字的'应用丰富多彩,并具有各自的文化起因,了解、研究数字文化在跨文化交际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 者:汤庭华 蔡新芝  作者单位:佛山大学英语系,广东,佛山,528000 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 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年,卷(期): 3(7) 分类号:G04 关键词:模式数字   数字化   民族   起因  

篇5:和数字的文化小常识

和数字有关的文化小常识

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五常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教九流

儒教、佛教、道教;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名着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 大 洋

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四 面

东、西、南、北

五 帝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 毒

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五 方

东、西、南、北、中

五 谷

稻、黍、稷、麦、豆

五 官

耳、目、口、鼻、身

五 金

金、银、铜、铁、锡

五 经

易、书、诗、礼、春秋

五 味

甜、酸、苦、辣、咸

五 行

金、木、水、火、土

五 脏

心、肝、脾、肺、肾

五 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六 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 畜

猪、牛、羊、马、鸡、狗

六 腑

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六 亲

父、母、兄、弟、妻、子

六 艺

礼、乐、射、御、书、数

七 窍

口、鼻、眼、耳

七 大 洲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八 方

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八 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 卦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 仙

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八国联军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

九 洲

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

十 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 三 经

《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寿经》、《尔雅》、《孟子》

十 三 辙

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麻沙、乜邪

遥迢、由求

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南书》、《南史》、《北史》、《唐书》、《新唐书》、《五代史》

《隋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一箭双雕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指桑骂槐 借尸还魂 顺手牵羊 明知故昧 调虎离山 欲擒先纵

釜底抽薪 先发制人 打草惊蛇 落井下石 虚张声势 反客为主 金蝉脱壳

移尸嫁祸 杀鸡儆猴 偷龙转凤 擒贼擒王 扮猪吃虎 过桥抽板 李代桃僵

抛砖引玉 美人计 激将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联环计 走

六十甲子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相关专题 思科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