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国香,寄国香鱼玄机,寄国香的意思,寄国香赏析

查无此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查无此猫”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寄国香,寄国香鱼玄机,寄国香的意思,寄国香赏析(共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寄国香,寄国香鱼玄机,寄国香的意思,寄国香赏析

寄国香,寄国香鱼玄机,寄国香的意思,寄国香赏析 -诗词大全

寄国香

作者:鱼玄机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

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

篇2:寄韩持国,寄韩持国王安石,寄韩持国的意思,寄韩持国赏析

寄韩持国,寄韩持国王安石,寄韩持国的意思,寄韩持国赏析 -诗词大全

寄韩持国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篇3:国香,国香曹勋,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国香,国香曹勋,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诗词大全

国香

作者:曹勋  朝代:宋  体裁:词   十月新阳。喜桃杏秀发,宫殿春香。宝历开图,文母协应时康。诞庆欣逢令旦,向花闱、罄列嫔嫱。欢荣是九五,侍膳芳筵,翠龙章。天心人共喜,拱三钗瑞彩,同捧瑶觞。禁中和气,都入法部丝簧。一片神仙锦绣,正珠帘、高卷云光。遐龄祝亿载,永奉慈颜,地久天长。

篇4:国香,国香张炎,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国香,国香张炎,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诗词大全

国香

作者:张炎  朝代:宋  体裁:词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凄凉歌楚调,袅馀音不放,一朵云飞。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

篇5:国香慢/国香,国香慢/国香周密,国香慢/国香的意思,国香慢/国香赏析

国香慢/国香,国香慢/国香周密,国香慢/国香的意思,国香慢/国香赏析 -诗词大全

国香慢/国香

作者:周密  朝代:宋  体裁:词   玉润金明。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管吹春。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

篇6:国香,国香张炎,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国香,国香张炎,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诗词大全

国香

作者:张炎  朝代:宋  体裁:词   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霁痕消蕙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

篇7:国香,国香曹勋,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国香,国香曹勋,国香的意思,国香赏析 -诗词大全

国香

作者:曹勋  朝代:宋  体裁:词   红染芙蓉。似晓霞丽日,秋满珠宫。瑞彩朝来,都做和气葱葱。共庆龟台降祉,化均凤历同风。升平助阴化,奉养馀闲,翰墨鸾龙。群仙移彩仗,尽红妆玉带,乐震霜空。响入千岩,芳桂香散房栊。劝寿天颜有喜,奉觞雁序雍容。蟠桃待从此,岁岁今朝,荐酒瑶锺。

篇8:寄国清处谦,寄国清处谦王安石,寄国清处谦的意思,寄国清处谦赏析

寄国清处谦,寄国清处谦王安石,寄国清处谦的意思,寄国清处谦赏析 -诗词大全

寄国清处谦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三江风浪隔天台,想见当时赋咏才。

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余事出山来。

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

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篇9:山中寄王员外,山中寄王员外护国,山中寄王员外的意思,山中寄王员外赏析

山中寄王员外,山中寄王员外护国,山中寄王员外的意思,山中寄王员外赏析 -诗词大全

山中寄王员外

作者:护国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为问幽兰桂,空山复若何。芬芳终有分,采折更谁过。

望在轩阶近,恩沾雨露多。移居傥得地,长愿接琼柯。

篇10:次韵定国见寄,次韵定国见寄苏轼,次韵定国见寄的意思,次韵定国见寄赏析

次韵定国见寄,次韵定国见寄苏轼,次韵定国见寄的意思,次韵定国见寄赏析 -诗词大全

次韵定国见寄

作者:苏轼  朝代: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g鹭行,强寄麋鹿迹。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时方请越。

篇11:游“海棠香国”公园

七月二十一日下午,我们少年宫作文班全班同学来到“海棠 香国”公园。

我们从正门进去,一看,左边有草坪。草坪上有几株高大的柏树和小叶榕。右边是荷花池和长廊。长廊旁有个鹅卵石上面刻着“海棠香国”四个大字。长廊上坐着一些老年人和年轻人。他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牌,还有的在下棋。长廊用46根红柱子顶起琉璃瓦屋顶显得古香古色。长廊旁的荷花池里长着像一个个碧盘似的荷叶。荷叶中长出几朵白色和粉红色的荷花。荷叶下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荷花池上还有一坐曲尺形小桥。荷花池旁的几个大花坛里,种着许多秋海棠, 叶子红的像熊熊燃烧的火海。

篇12: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及赏析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及赏析

原文: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译文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

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何限:犹“无限”。

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故人:指陈述古。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寇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湖:指杭州西湖。

陇:小山丘,田埂。

赏析:

此词是苏轼早期酬赠词中的佳作。词中多用忆旧和对照眼前孤独处境的穿插对比写法,触目兴怀,感想当初,抒写自己对杭州友人的相思之情。作者在词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而且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情真意切,诗意盎然,含蓄蕴藉,是此词的主要特点。

上片前四句追忆熙宁六年作者与友人陈襄(字述古)江村寻春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其时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销魂倾魄。“故人不见”一句,从追忆转到现实,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他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以下三句表明,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风景胜地——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过片四句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这里用了个《青箱杂记》中的轶事:“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作者借用这一典故,廖廖数语便把昔日自己与友人寻常行乐光景都活现出来。“别来相忆,知是何人”又转到眼前。此句以诘问句的形式出现,文思极为精巧。词的结尾,作者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可谓意味深长。

这首词,今昔对比、物是人非之感表现得极为恰切、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词的结尾妙用拟人法,将无情的自然景物赋予有情的生命,含蓄而有诗意地表达出词人对友人的绵绵情思。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

作者以追念与友人“携手江村”的难忘情景开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风景依稀,又是一年之春了。去年初春,苏轼与陈襄曾到杭州郊外寻春。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消魂陶醉。“故人不见”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地方——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这三处都是风景胜地。词的下片紧接着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寻常行处”用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字面,“千首”言其多。他们游览所至,每有题诗,于是生发出下文“绣罗衫、与拂红尘”的句子。“与”字下省去宾语,承上句谓所题的'诗。这里用了个本朝故事。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载:“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宋时州郡长官游乐,常有官妓相从。“绣罗衫”,如温庭筠《菩萨蛮》“新贴绣罗襦”,为女子所服。这一句呼应陈襄前诗,也就是唤起对前游的回忆。词意发展到此,本应直接抒写目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了,但作者却从另一角度来写。他猜想,自离开杭州之后是谁在思念他。当然不言而喻应是他作此词以寄的友人陈襄了。然而作者又再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借用辛稼轩的话来说:“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苏轼在杭州时期,政治处境十分矛盾,因反对新法而外任,而又得推行新法。他写过许多反对新法的诗歌,“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又勤于职守,捕蝗赈饥,关心民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法以便民”。政事之余,他也同许多宋代文人一样,能很好安排个人生活。这首《行香子》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行香子》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它已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无论在题材和句法等方面都有显见的以诗为词的特点。这首词虽属酬赠之作,却是情真意真,写法上能从侧面入手,词情反复开阖,抓住了词调结构的特点,将上下两结处理得含蓄而有诗意,在苏轼早期词中是一首较好的作品。

相关专题 香鱼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