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文化碰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不知名魔法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知名魔法师”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论中西文化碰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共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论中西文化碰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论中西文化碰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本文论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碰撞导致的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文化多元现象,并从分析这些现象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民族国家观、义利观、情爱观和物质生活观方面的影响入手,确立如何使青少年弘扬传统文化、正确选择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努力实现文化沟通与融合的途径.

作 者:唐健禾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外文系,四川,自贡,643000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7(7) 分类号:B821 关键词:文化   青少年   价值   影响  

篇2:论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

论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在主体实践的层面上,强调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立德、立功、立言,注重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永恒的人生意义的相统一,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相统一.在当前,我们应该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

作 者:王永智 赵兴刚 Wang Yongzhi Zhao Xinggang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 刊 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JUNIOR MANAGERIAL PERSONNEL 年,卷(期): 15(4) 分类号:B825 关键词: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青少年   价值观  

篇3:试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试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试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张 欣(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新自由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传播的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潮,企图使全球“资本主义化”。新自由主义在中国通过留学归来的学者和媒体的广泛传播,严重地影响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使其政治思想淡化,人生观念偏差,思想道德伦理观念淡薄,因此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全方位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3-0062-02

一、新自由主义的内容与发展及在中国社会的传播

(一)新自由主义的内容

政治上,新自由主义提出了三个否定。否定了社会主义,宣传自由化,禁止国家干预,认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必然会引起政治上的集权。否定公有制,指出当社会开始集体化并且扩大其范围时,则会导致效率低下。否定国家干预,认为国家干预只会限制经济的完善和自我调节,只有符合自然秩序的竞争才会带来经济的繁荣。但是又不完全拒绝国家干预,认为应尽量减少干预的范围和形式,以及允许的手段。他们还反对福利国家制度,新自由主义者认为福利制度影响了竞争,助长了人的懒惰心理。

经济上强调市场的自由。市场按照企业的角色划分有两个部分,一是购买市场,即企业在市场上作为购买者来购买其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二是销售市场,即企业在市场上作为销售者来出售自己的产品。而新自由主义者要求全部的自由化,采取放任自由的政策,让市场机制自发地进行调节,并且认为市场机制是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因为市场需要自由,所以是坚决地反对垄断,认为垄断影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是必然的,也是不可能消除垄断的,因此新自由主义者又提出可以保留垄断资本。并且新自由主义者还坚决地拥护私有制。

思想上新自由主义的立足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站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上要求全球一体化,即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并且是在超级大国主导下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指出“当今的全球化是一个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思想,标准和原则统治着的世界”。即新自由主义者想让全球资本主义化。不仅是政治,经济上的同化,更是意识形态上的同化。

(二)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社会的传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去西方国家留学,这些学者回国以后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再加上国家开始对文化的开放政策,使西方的很多学说,尤其是经济学说在中国流行。人们看到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指导下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很高,于是想用这些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来改变中国的经济制度。比较知名的学者有张五常,他指出中国的国企制度就是不好的,应该私有化,因为国企使用钱不会像使用自己的那样小心谨慎,国企的成本总是高于私企,效率总是低于私企。现在的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正好被新自由主义者加以利用,通过网路,新闻,广告等向青少年不断地进行思想渗透。现在比较典型的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思想“消费主义”,人们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现在的中国社会便在其影响下崇尚一种超前消费。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老太太买房故事”,反映了中国房产市场的现状,据统计买房者91%是按揭,而且3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50%以上,完全超过了公认的警戒线。不仅是在住房,其他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这种超前消费现象。并且新自由主义的传播使青少年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二、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政治思想淡化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道路,而当前我国青少年缺乏一种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模糊不清。对国家经济政治动态漠不关心。所以我们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要加强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大部分青少年认为网络,报纸,影视等大众媒体对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积极影响。但是对于一些消极的东西,如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也要坚决反对,厘清认识。

(二)人生价值观念偏差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青少年面对现在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想,尤其是资本主义的思想,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走的是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要有所取舍,有所好恶。而人生价值的标准指的是有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青少年只注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偏差,因此青少年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思想道德伦理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一些资本主义的思想乘虚而入,使社会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对发展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会产生各种消极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中发生了很多恶性的犯罪案件,都反映了青少年思想道德伦理观念的淡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强,并且缺乏一种关爱意识,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过分强调个人的得失,过多地关注个人的价值观。但心灵承受能力却很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心灰意懒,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从而不愿意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甚至伤害自己和他人。要教导青少年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三、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全面推进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克服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

“和而不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经过千年的发展,体现到当今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针对新自由主义自由化,自己化的思想,我们必须要从和谐社会这个高的角度来思考,来应对。不能让新自由主义中腐朽的思想影响了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实事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从此我国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计划经济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随着改革开放传播到我国的新自由主义,要求完全的市场经济,自由化,私有化的思想,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实事求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国情出发,防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以致用,加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二)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克服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

利义统一,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重利轻义,功利思想占据着人们的大脑,人们会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追求利益,虽然出发点是自私的,但是却同时为社会创造了众多的财富,这时党和国家就要用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教化人民,在经济富强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社会平等正义。收入差距扩大是当前社会最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并且涉及了社会和经济的诸多方面,因此必须着眼全局制定出一整套有效的分配政策和体系。发扬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全方位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新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

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海科技出版社重印七十多年前民国时期的《开明国语课本》,起因搭上辛亥革命百年列车大卖,近期更卖到断货。这本没有说教,没有政治,将常理融入生活世界的读本就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学校应该让教师对教材灵活处理,适度调整,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二是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要指的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起伏较大,应该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主要有理论教育法。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应该让教师进行讲解与讲述。三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理解能力比较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实践教育法,通过社会考察来使考察者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得出正确结论。还有要多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发挥对集体的奉献精神,加强对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并且作为一个大学生要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全方位推进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汤恩佳。孔学论集[M].北京:文津出版社,.

[4]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教育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王新爱,贾建梅。高校须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6)。

[8]唐红梅。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辩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1)。

[9]王永宁,王晓芳。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国际影响及其在中国的渗透[J].南京社会科学,,(5)。

[10]田腾飞。新自由主义思潮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10,(8)。

篇4:中西文化对隐喻的影响

中西文化对隐喻的影响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从隐喻与语言、文化、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表达和理解的共性,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在隐喻中的体现,通过大量的实例指出相似的'文化背景会形成相似的隐喻,而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会映射在隐喻中,进而影响到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作 者:李新国 於涵 LI Xin-guo YU Han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外语系,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6(6) 分类号:G0 关键词:隐喻   文化差异   认知   英汉语言  

篇5:论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文化的碰撞

论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文化的碰撞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渗透、中西价值观的碰撞、网络传播和英语全球化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迎对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作 者:吴丽芳 WU Li-fang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刊 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NGJ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19(1)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中西文化碰撞   机遇   挑战   民族文化复兴  

篇6:论“新经济”对当代金融发展的影响

论“新经济”对当代金融发展的影响

摘要:“新经济”是在20世纪未出现的一个新范畴,是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动力,以质量型增长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正确认识新经济,认真研究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新现象、新规律,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货币资金运行的影响

货币的形态,随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每一次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由货币细胞组成的社会资金运动方式的变化。在“新经济”时代,因特网行业大行其道,随之而来电子商务活动独领风骚,将经济活动全面引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这一变化,对货币资金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是由周而复始的运转价值流与使用价值流的循环组成,与之相对应,是货币流与实物流。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了货币信用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货币资金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与“持续的动力”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有了不断加速货币资金运动以推动社会再生产加速运行的要求。在大量使用贵金属货币的条件下,由于货币运动的最高速度只能等同于实物运动速度,因而通过加速货币资金运动来推动再生产过程的空间极为有限。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纸币取代大量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时候,货币可以脱离笨重的责金属而“云游四方”,从而使货币资金运动产生了一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不仅极大地节约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特别是随着纸币而产生的、具有纸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大量使用,极大地加深了整个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拓展了货币的职能。当今天我们进入信息社会也即“新经济”时代的时候,货币资金的运动再次“大提速”,这次“提速”将货币运动的速度推到了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等同于电子运动的速度,于是,“远隔千万里,汇款瞬间到”的奇迹实现了,其实,这正是科技进步的成果――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带来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当货币资金运动的载体电子化、货币资金运动的路径网络化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市场得以形成,资金的融通、资本的流动,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资金配置引导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迅速提升。上个世纪中叶所预测的“无现金交易社会”以及“电子货币流通时代”完全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来实现。正是由于货币已经完全脱离了有形的载体,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乘数、货币供求、货币运动路径、货币与准货币的联系与区别、信用工具的形态及特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也将为此发生变革,过去理论界经常讨论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或许很快就会增加“电子货币流通规律”、“无形货币流通规律”等新内容。

(二)对金融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无论是传统的银行、保险业,还是后起的证券、基金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银行业为例,一种全新的,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甚至是不用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就可以高效率办理所有银行业务的高智能银行――AAA银行,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已经应运而生。这种银行,也就是网络经济中俗称的“多媒体银行”,这样的银行,不再以富丽堂皇大楼、巨额的资产、众多分支机构来体现自身的实力,而是以提供金融产品的便捷程度,拥有网络客户的数量,与网络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高度兼容性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由于网络与计算机是“新经济”的技术平台,因此,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还是证券业,“在线服务”(即通过互联网来沟通金融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和“用户化服务”(按照每一位客户的要求设计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这种营销方式将会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还会引发金融服务理念、操作方式、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例如,“在线服务”,即要求金融企业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而“用户化服务”则使得“批发”与“零售”业务失去泾渭分明的界限,因为“用户化”意味差异化与个性化。因此,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将是金融企业经营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再者,由于各种金融活动可以十分便利地通过互联网采取“电子商务”的方式来进行,因而,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所面对的都是全球的客户,所谓“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已经高度融为一体,这无疑为各种金融业务与金融市场的拓展提供极大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各种金融业务特别是跨国业务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再者,由于各种高科技手段更进一步地介入金融活动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业务办理的速度、以及随之相关的资金交割手续从理论上讲可以在瞬间完成,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金运转的速度,而且,传统金融理论中认为在货币介入交易的条件下,物流与资金流难以同步,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必然脱节的观点已经显得“迂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新技术条件下将会走向复归,单纯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商家之间的资金垫付与拖欠将会进入“历史”的行列。而要做到这一点,“客户终端业务”将会普遍应用,原来发生于交易地点――银行――客户单位三地之间的繁琐资金、凭证传递,将统统在交易地点或者客户端一处解决,银行所提供的结算服务以无形化的方式融会其中。与之同时,各种各样的“自助服务”也会大量产生,所谓“自助服务”实际上是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向客户端的延伸,它使得各种金融服务更加快捷,服务水平与效率因之提高。银行业务如此,保险证券业务也是如此,目前,证券交易活动中的客户终端业务实际上已经先行一步,在证券市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已经成为现实,可以预言,保险业务中的大部分过程也可以在客户“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客户终端业务”来完成。

(三)对金融调控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从较为明显的趋势看,对金融调控将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由于有了全新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货币管理当局对全社会货币、信用活动调控的效率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时滞”(主要是信息收集、信息反馈及信息传递的耗时减少)将相对缩短,同时由于高速计算手段、模拟运行工具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过去仅仅存在于理论上的复杂调控模型将逐步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强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信用调控能力,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美国之所以在一个时期以来实现了低通胀与高增长并存的局面,其中由于技术创新导致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增多、劳动生产率提高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理论、控制理论更加广泛与深入地应用于货币管理当局的调控与监管活动当中,从而形成新的调控理念与调控体系,使得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吻合,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在“新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资本的运动呈现出与以往越来越多的不同特征与规律,从而对全社会金融活动的调控与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网络货币的大量出现,这就会使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监控的难度加大,由于网络货币流通具有极快的速度,并且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依靠传统的监控手段愈发显得“鞭长莫及”,更有悲观的论点认为,由于货币的发行、信用的扩张对任何一个微观经济单位已经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因而传统条件下中央银行的

三大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将“全然没有用武之地”,这些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它确实从某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在新经济条件下将会发生转换。其次,由于货币与准货币之间界限日趋模糊,各种金融工具将更多地具有货币职能,特别是大量“私人货币”(实际上是微观主体之间的直接信用活动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大量出现)涌入流通,社会货币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使得中央银行以M2为基础社会货币供给方式会发生动摇,这对货币管理当局测算、调节货币供给也是一个挑战。再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新技术革命对金融业的强烈渗透,金融活动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已经领先于其他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在金融资本扩张可以基本不受国界限制的情况下,一国法律以及各种“游戏规则”对金融活动约束监控,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特别是对国际金融资本运动的监控,愈来愈成为一个金融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四)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借助于新经济提供的各种技术成就,金融创新的步伐空前加快。在各种金融创新活动中,尤其以金融产品增加速度最快。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速度逐步加快,到上个世纪的末期,各种金融产品几乎成指数曲线的态势增加,并且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颇为符合“摩尔定律”变化规则。这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出在新经济条件下,市场迅速变化要求金融创新活动不断与之相适应,而新经济的各种技术成果以及新经济制度解放人们的思维,给人们带来的创造性环境则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加速剂”。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金融创新活动的“金融工程技术”诞生,实际上已经拉开了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序幕,由于金融工程技术的出现,不仅使金融创新活动在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制度的变迁面前变“被动”为“主动”――即金融创新活动有了越来越多的超前性,而且使得各种金融创新产品有了更多“科技含量”――使用方便、功能齐全、安全可靠。近年来,各种各样银行卡的大量涌现,就反映出这一明显的趋势。

(五)对金融竞争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效率寓于竞争之中,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从而也就没有发展动力,金融活动也是如此。由于新经济赋予金融发展许多新特点,因而,新经济条件下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新经济条件下,市场博弈出现了新的规则,“以小博大,以新胜旧”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对于金融业而言,雄厚的资金实力、密布全球的经营网点、众多的员工、庞大而复杂的管理程序,也许不再是竞争的“资本”,因为新技术所孵化的“金融新生代”可以将上述一切加以“约分”与“化简”,赋之金融微观体以新的“生命基因”――不竭的创新思维、广博的人力资源、最新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以高科技武装的一大批轻装上阵的“网络金融机构”、“智能金融机构”、“理财金融机构”,向昔日威风显赫的“金融寡头”发起了强烈的进攻,面对这样的冲击,连素有“金融帝国”之称的美国花旗银行也感叹到:“不是我们慢,而是新银行跑得太快了”。这种竞争的结果,首先,将使金融发展过程中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周期进一步缩短,亦即金融业的寿命周期缩短,更新加速;其次,竞争的焦点由资本实力的竞争迅速转向创新思维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再次,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将走向新的融合。在IT业蓬勃发展的今天,IT行业所“兼营”的金融业务有向传统金融业“包抄”之势,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IT行业的网站已囊括了金融信息发布、证券交易、资金信誉评估、货币支付乃至金融产品创新等一系列金融业务,若不是各国法律法规对金融行业市场准入的限制与壁垒,传统的金融业恐怕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这再次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学技术在当代金融竞争中的地位。

(六)对金融安全性的影响

从宏观上讲,金融风险是指由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有可能影响金融秩序稳定、危及金融财产安全的可能性。新经济的诞生,既为当代金融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因素更加复杂化。首先,IT技术的脆弱性潜伏着巨大风险。IT是新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从而也成为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技术基础,而IT业本身的技术缺陷以及不完善之处可能给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严重隐患,例如计算机病毒的肆虐、网络黑客的攻击、系统的意外瘫痪。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支付、清算系统混乱。1998年3月2日,美国航天与太空总署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遭到黑客攻击,使该控制系统陷入瘫痪。如果一国的电子支付体系、清算体系、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体系遭到类似的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次,国际金融风险传递的可能性加大。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形成,在新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速度还会加快。在这种条件下,对数额巨大的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的监控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这笔数额巨大的国际金融资本,一方面作为世界资源配置的载体发挥作用,同时也作为传递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媒介。一直延续至今的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投机资本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再次,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出现,有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金融市场不同层次的交易需求、流动性需求、投机需求等等,然而金融衍生产品数量迅速扩张,也导致了金融交易活动的极度虚拟化,在大部分的虚拟交易品种当中,其风险度与安全性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一旦发生交易风险,所影响的不仅是交易者本人,而且迅速波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为此,有学者提出,21世纪的金融是“脆弱的现代金融”,原因是在国际金融高度融合的条件下,非系统风险更多地“变异”为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扩散性、联动性与传递性。这的确成为当代金融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关专题 中西文化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