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电之电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电之电”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沟通各民族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桥梁,用新的'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就要注重文化语境,体现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使译文表达得更确切,更完美.

作 者:许红彬 XU Hong-bin  作者单位:平顶山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01 刊 名: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8(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文化语境   英汉翻译   习俗  

篇2:翻译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翻译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语境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言语、语言、情景、文化语境四个层次,从等效原则的`角度,对英汉翻译中译者作品风格、语言、语义、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 者:雷梅英 LEI Mei-ying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8(6) 分类号:H159 关键词:翻译语境   等效原则   英译汉  

篇3: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因素差异对英汉互译所造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其相应的对策.

作 者:魏万德 余淑红 Wei Wande Yu Shuho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70 刊 名:中国水运(学术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8(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文化因素   英汉互译   影响  

篇4:论语境对规范之影响

论语境对规范之影响

语境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我们生活的指示系统,规范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语境的烙印.语境以一种主客互动的方式作用于规范,要求我们在研究规范时必须考虑既有的生活情景.一方面,在规范的形成过程中,它通过影响规范的发生学和合理性条件使其表现为特定语境下形成的特定规范.另一方面,它创设我们对规范的理解和解释前提,要求我们必须在具体语境下认识和把握规范.

作 者:杨松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 刊 名: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年,卷(期): “”(6) 分类号:B017 关键词:语境   规范   影响  

篇5:从语境的层次性审视英汉翻译

从语境的层次性审视英汉翻译

传统的翻译一般围绕着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争论不休,但两者都忽视了除语言符号意义以外的语用层次上的翻译.针对这种情况,在<话语与译者>一文中,哈特姆和梅森认为翻译都是“在某种社会语境中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语境又是让话语具有连贯性的.所有因素中最活跃、最多变的因素.因此,他们把语境分为三个层面:交际层面、语用层面、符号层面.

作 者:温玉斌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 刊 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翻译   语用层面   交际层面   符号层面  

篇6:对英语外来词语境文化的思考

对英语外来词语境文化的思考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也是英语外来词向汉语渗透的过程.通过对语境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英语外来词产生的必然性以及正确使用这些外来词的社会条件.

作 者:王玉洁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南,开封,475003 刊 名:河南教育(高校版) 英文刊名:HENAN JIAOYU 年,卷(期):2008 “”(9)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   外来词   语境  

篇7:社交语境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 社交语境的定义与功能

人们对语境的研究历久悠长。

从宏观上来看语境的定义,它指语言交际者交际时所涉及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语境的主观因素覆盖说话者的身份、职业、性别、性别、性格、经历、思想、修养、爱好、心境、处境、目的等;客观因素则包含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可延伸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文章的上下文。

语境的可研究范围广泛。

Firth(费斯)、M.A.K. Halliday(韩礼德)、Gillian Brown、George Yule、Hymes、何自然等国内外语境大师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研究。

本文着重从人们交际的社会环境因素出发,探讨社交语境的功能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何自然先生在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一书中对阐述了社交语境的内涵。

社交语境特指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共处环境。

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直接受制于社交语境。

交际双方若想取得成功交际、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就必须对社交语境有着足够的了解和恰当充分的利用。

(何自然,)社交语境的主要功能集中在解释功能和筛选功能两者之上。

作为专门用途的专用语言,商务英语的内容保罗万象,诸如金融英语、国际贸易英语、会计英语、财经英语、广告英语等等在组织形式、使用环境、语言风格上都各有迥异。

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专业程度上来说,译者只掌握必要的英语、汉语的语言知识和基本的翻译技巧是不够的。

除此之外,译者更需重视分析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的二大功能,即解释功能和筛选功能。

限于篇幅,以下笔者在本文中将先详细分析社交语境中的解释功能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2 解释功能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作用

所谓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就是准确把握社交语境中的句子意义和语境想结合的产物的功能。

通俗地讲,即把握交际过程中话语的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实际意义。

而要把握说话者的真正实际意义,除了需要利用自身本有的语言知识去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外,还需要综合交际时的社交语境进行推断、思辨,从而了解话语的全部信息及言外之意。

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逻辑解释、具体意义的析出、引申意义的剖现和歧义的排除。

商务英语的翻译者在处理原文时须谨慎分析,方能作出准确、专业的译文。

2.1 逻辑解释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遇到译文乍一看在语言语法上通顺无暇、但细一思量在逻辑上却别扭奇怪的现象。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译者疏忽了商务英语作为特殊专门语言的特殊性,没有在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中找到正确的逻辑关联。

而恰恰在这时,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能起到厘清逻辑、正确解释的作用。

请看例句: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there is short weight of 5 M/T only. Therefore,we lodge a claim against you for the short weight of 5 M/T as follows: …

这句句子的原始译文是这样的:“我方遗憾地通知贵方,货物仅仅短缺5公吨。

因此,我方就此短缺5公吨一事提出索赔如下……”。

应该说,该译文在语法通顺上是无可挑剔的,它和原文的字面意思是完全对应吻合的。

但请仔细想一想,句子的真实意思似乎很难再逻辑上站得住脚。

因为其中的“only仅仅”一词表明了我方的态度,认为5公吨的数量只是小数目。

既然是小数目,又为何郑重其事地提出索赔要求呢?于此,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文若是出现在外贸函电中是不正确、不负责任的。

译者在翻译时遇到这样逻辑矛盾的时候,须特别谨慎。

若译者将此句置身于国际贸易英语的社交环境中,则不难联想到only作为国贸英语中的专业词汇的特殊意义,即only若加在数字后,解释为“整”,而非其字面的“仅仅”之意。

至此,在了解了具体的商务英语语境之后,译者就能准确专业地对译文进行合乎逻辑的`修改了。

此句应被译作:“我方遗憾地通知贵方,货物短缺5公吨整,因此,我方就此短缺5公吨一事提出索赔如下……”。

2.2 具体意义的析出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面对句子意思的笼统模糊,译者难免莫名迷惘。

此时,商务英语的解释功能又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帮助译者分析出话语中的暗含义,从而译出原文的具体意义。

且看案例:Shoot.I would be happy.

看到这句话译者真是莫名难解。

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来确定,翻译这句再短不过的句子都是异常费力。

是“开枪,我很高兴”还是“我很高兴能拍电影”?似乎都不妥。

但是,如果将这句句子置于特定的商务英语语境中,就容易理解多了。

原来此句是发生在商务英语谈判时的回答。

应了谈判一方的开场白“I’d like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by talking about prices”,回应方答道“Shoot. I would be happy”。

有了语境的支撑,具体意义便自然而然地被析出来:“我想开始谈谈价格。——我将很高兴洗耳恭听。”

2.3 引申意义的剖现

有时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某些貌似译者一目了然的词汇,但偏偏翻遍词典所有释义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翻译原文。

此时译者若随意在词典的释义中挑一个生搬硬抄,原文的意思便会被扭曲,译文也变得晦涩难懂。

相反,译者应超越文本本身,将它置于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中分析。

(靳永畅,)语言就像是一个处方笺,它根据生活中海量的背景信息和人们的认知活动来构建具体、形象、生动的意义。

在遇到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时,社交语境的解释功便可以帮助译者深入剖现其字面基本意义之后的引申意义,从而作出恰当的译文表达。

请看例句: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trade and foreign GDP growth slowed,partly as a result of higher oil price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some foreig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

对该句如仅从字面意思试译的译文为:下半年,贸易和国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减缓,部分原因是由于更加高涨的油价和外汇欣赏与美元反对。

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不通顺的。

众所周知,“appreciation”和“against”二词的字面意思为“欣赏”和“反对”。

但是,它们在这句商务英语中如此翻译是决计行不通的。

无论是商务人士抑或是普通读者看了此译文,相信都会是一头雾水。

译者如换位思考摆脱词语的字面意思,将其置于商务英语的金融语境中,便能剖现其引申意义。

在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中,“appreciation”的引申意义为“增值;涨价”;“against”的引申意义则为“作为……的交换”。

另外,“foreign currencies against the dollar”字面的背后还有货币之间因升、贬值导致的币值波动和相互抗衡的引申含义。

至此,商务英语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已将此句的引申含义完全剖现了。

该句可译为:“下半年,美国的贸易和国外国内生产总值增值减缓,部分原因是由于石油价格(较上半年)高涨以及部分外币增值与美元抗衡。”

2.4 歧义的排除

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能帮助译者在翻译时排除话语中的歧义而得出准确的译文。

请看例句: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

没有语境的帮助,这句话很有可能被翻译为:“当人们开始通过交换来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时候就出现了营销。”但是,这样的译文乃歧义误译。

且看此句的上下文:Marketing occurs when people decide to satisfy needs and wants through exchange. Exchange is the act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bject from someone by offering something in return. Exchange is only one of many ways to obtain a desired object. Exchange is the core concept of marketing. 在正式的经贸英语语境中,译者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词语叠用的方法是为了表达精确。

因此,这里的needs and wants不需要译成“欲望和需求”。

它实际上就是指人们的“各种需求”。

翻译时不必增加“欲望”二字,加了就不符合经贸文献的语言规范和行文规范。

3 结语

人常言,“功夫在诗外”。

翻译要考虑的方面其实远超出语言本身。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际目的和首要原则是在译文中建构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语境,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体验与反应。

在商务英语的社会语言环境中,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对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分析是不容忽视的。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社交语境中的解释功能在逻辑解释、具体意义的析出、引申意义的剖现、歧义的排除等四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做了具体分析,以助译者能作出专业准确的译文。

至于社交语境中的另一大功能——筛选功能的分析,笔者将另行辟文详述。

参考文献:

[1] 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330,331-333.

[3] 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靳永畅.试论商务英语中词语的英汉翻译[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1-92.

篇8:社交语境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摘要:从社交语境的功能角度出发,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亟需解决问题的方法。

译者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熟悉商务英语的社交语境,须谨慎正确地分析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方能得出专业、精确的译文。

篇9:文化语境与翻译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合作趋势的加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正处在一个融合与碰撞的阶段,而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不同,就需要我们利用翻译工作实现传递异国文化的目的。在很早之前,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语言已经存在着相互融合与交流现象。比如罗马人“抢夺”希利尼人的文化,在19世纪德国的文化是吸收了莎士比亚的着作,到了20世纪,我们发现世界文学体系中出现了众多“国际”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被人翻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文化载体是不同的,这些文学作品承载了自己文化语境的特征,而科技文献一般会反映出不同国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著名语言学者马克认为,通用的语言、个体的语言在不同文化语言与翻译问题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交流障碍现象,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深入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中。反之,如果翻译工作者对于源语言或者文化能够采取全部信息传递,那么目标语言国家的读者就不能了解到源语言中具有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与自己国家文化不同,这样翻译工作就失去了文化交流的功能,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文化语境进行全面的考虑。

一、中西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差异

西方人往往将判断的句子或者结果放在语句的最前面,将一些客观事物的描写放在后面,也就是重心前置;但是我们汉语的表达形式正好相反,习惯先讲清楚事实,然后得出结论,也就是重心后置原则。社会历史差异性与翻译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而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沉淀。不同民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会留下呈现出自身民族特征的人物与事件,具有体现出其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神话故事。例如比利时的滑铁卢在186月18日发生了全球近代史上有名的会战,法国国王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被英国、普鲁士等国军队联合击溃,这个世界上著名的统领用退位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英文中有句话是“遭遇滑铁卢”,意思就是事情突然失败了,而这个历史典故与我国东汉时期将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千古悲剧的过程几乎是相同的,因此“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在文学翻译中是可以相互转化使用的。虽然这两句话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历史事件,但是句子所表现出的含义是相通的,都是表示了人们陷入绝境,形容即使每件事情都能够成功的人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因此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去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自然环境差异与翻译由于不同地区会受到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因此处于不同地区的民族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

由于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因此东风在汉语言交流中表示温暖的含义。但是英国由于处于欧洲的西北海岸,所以东风从北方刮过来是十分寒冷的,英国人们对其是有厌恶之感的,反而会喜欢西风,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在汉语言的许多成语中,例如“四面楚歌”与“南柯一梦”等都是与中国地理环境相联系的,这些都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因为如果运用中国地名来直接表达其意思,那么西方读者们就会很难明白里面的含义,所以我们要用英文翻译成“四周都被包围”或者是“美梦或者虚幻的快乐”。

二、中西文化语境下翻译工作策略研究

文学翻译工作除了具有表达原着故事情节的作用外,还要去表达作品的文字意境,这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身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差异。我们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要去理解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主动去深入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元素,进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然而在实际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如何对文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处理呢?如果我们一味地将源语言文化强行扣在目标接受语上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也不能将源语言文化去除,针对当前文学翻译工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尽量传递原着的异域文化特征文学翻译工作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对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在翻译工作中做出一些变化:原着中能够体现出作者创作特征与彰显国家特有文化因素的地方,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与传达;对于原着中一些让目标语国家的读者难以理解或者可能会产生歧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末尾做一些注释。我国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喜欢融入一些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歇后语或成语,甚至会选择一些带有古代历史文化积淀的表达方式,这些做法都不可取。虽然我们在译文中恰当使用一些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短语会让作品熠熠生辉,但是却不能过多使用,否则很可能与原着语言文化特征不符,甚至可能误导读者,造成“文化失真”现象。

(二)尽量要表达出原作品的异语语言形式我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于作品中源语言的习惯、不同民族文化与地区特征等特殊元素,要运用直接的体验与审美效果来进行深入研究体会,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地保存与再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注释、补充、代替等翻译方法,而不能用本土文化体系中的因素来替代。对于原着中的文字形象与修辞方式,翻译工作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与文字习惯的约束,将其保存并移至在翻译后的语言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目的语的读者们感受到源语言自身的文化特征,获得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并且可以增强文字效果,给目的语带来别样的表达效果。

篇10:文化语境与翻译

关键词:对等理论;文化转向;后殖民理论

摘要: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翻译研究的根本理论对等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多层次对等理论在全面关照语言本体层面对等的基础上,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翻译学的研究视野,倡导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文化功能的等值,反映了后殖民理论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差异,主张平等对话的思想,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均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翻译研究的深化。中国译学从中可以得到极好的启示,即加强汉外翻译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译者身份和译学地位。

一、多层次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发展脉络

对等(equivalence)是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翻译学发展过程中争论最多的话题,也是随着翻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日臻完善的课题。

国内外翻译理论界对对等理论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从中国传统译论代表“信达雅”到现代译论“神似”、“化境”说,直至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和谐说”等等,对翻译中语言、风格直至整体美学效果的不同层面的对等进行了阐述。但是,传统翻译研究基本上由“忠实”、“准确”等概念所主导,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局限于静态语言转换机制。

国外对等译论以奈达(Nida)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formalcorrespondenceandfunctionale-quivalence)影响最大,后有波波维奇(Popovic)、巴斯奈特(Bassnett)以及莫奈・贝克(MonaBak-er)的分层次对等理论,跨越了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局限,使对等理论研究出现“文化转向”(cul-turalturn),在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理论文化政治批判的策略引导下,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对等理论研究必然将从语言内部层面走向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语境,从而给予翻译以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启示。

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dynamiccorrespondence)突出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引发了很多批判和误解。后来,他将功能对等中的“信息”作了引申,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而且也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在功能对等的翻译中,不但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90年代中期,奈达放弃句子转换生成的观点,将社会文化因素引入对等理论。对动态对等或者说功能对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看来是不够的,没有一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是完美的对等,虽然可以认为它们达到了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因此,他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概念――“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他认为,在最高与最低之间,可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可见,经过多年的探索,奈达逐渐将对等的范围从语言内部向读者反应扩展。

波波维奇将等值从词法、句法、篇章及文体等语言层面分为:

(1)语言对等(1inguisticequivalence):原语与目的语在词法和句法等语言层面构成共质,有时可以采用字对字的翻译;

(2)词形对等(纵聚合关系的对等)(paradig―matic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在纵聚合语言表达轴上各要素之间具有对等关系;

(3)文体对等(stylistic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各个要素在功能上的对等,旨在表达同一、恒定的意义;

(4)语篇对等(横向组合关系对等)(textual/syntagmatic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在篇章结构形式上的对等。

可见,波波维奇对翻译等值的探讨,停留在语言内部,但是他将对等按照语言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中的等值不是同一(sameness),或者数学意义上的等值,而是多层次的对等。她援引诺伊贝特和皮尔斯语篇理论的观点,认为翻译等值属于符号学的范畴,由句法、语法和语用三方面的对等构成。而且这三方面的对等构成一定的层次关系:语义对等优先于句法对等,而语用对等以前两种对等为前提和补充。巴斯奈特强调,等值问题的研究应该把对等放在文化及时空的背景来看待。巴斯奈特在其与列夫维尔(Lefevere)两人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对“功能对等”又作出如下解释:等值即指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承担其功能的方式与原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曾经发挥或承担的功能方式一致。显然,这里的等值内涵已远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等值概念。在这个定义的理论框架下,译者为了获得功能上的对等,除了语言层次的润饰,还需文化上的整合,从而满足文化价值系统下等值的全新标准,也明确了多层次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culturalturn)。

莫奈・贝克将对等层次进一步细化为5个层次:

(1)词层对等;

(2)词组对等,包括搭配、习语和成语的翻译:

(3)语法对等,对照原语与目的语语法范畴的多样性;

(4)语篇对等,涉及主题、信息结构和连贯性的对等;

(5)语用对等,照顾到内涵的传承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翻译是一项交际活动,译文不是一个静止的文本,而是原文作者意愿的载体,译者的任务是如何在目的语文化中将这一意愿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另一个读者群。这里,对等理论不仅在语言内部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而且从语用的视角再次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野,追求文化层面的语用对等。

二、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后殖民语境

综合上述,文化转向的对等理论,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下,尤其是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翻译理论研究“文化转向”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下,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后殖民批评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的差异,主张不同文化的平等。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将翻译看作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殖民地人民在获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之后,更增强了解除、摆脱宗主国的精神控制的要求,这当然是一个比体制变革更艰难的文化政治工程。不少后殖民学者认识到要重塑民族身份,抵抗霸权文化的侵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来说,虽然殖民主义早已结束,但殖民主义作为维持不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代名词仍然以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形式在经济、科技领域进行着垄断,在社会、文化上进行不遗余力的“渗透”,以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取向弱化甚至瓦解殖民地、弱势文化的本土文化。 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直到今天,许多领域仍然承受着这种“不在场”的殖民影响。在中医领域,本土化问题和中国意识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中医现状面临的根本性、全局性的关键问题是“西化”,即向西方医学的异化。哲学领域,中国哲学面临的尴尬局面是:我们加以诠释的概念,是从中国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而我们现在用以诠释的概念,是些移植的外文词。中国人文化认同的危机可能比通常所想的还要深重。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令人置疑。而作为跨文化交际重要渠道的翻译实践领域,中西方存在着严重“逆差”。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著作仅仅近千册。翻译实践主体的文学交流,同样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中国对西方文学的引入,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西方文学名著,在20世纪的中国得到了广泛和系统的翻译,而西方似乎更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则缺乏热情。这一现象似乎与上述中国学的发展相互矛盾,但可能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如果中国学者不做出努力,西方中国学研究是否会停留在赛义德(Said)《东方主义》(Orientalism)里所论述的情景中?即他们的研究根本不是建立在对东方客观全面的了解基础之上,而是用被扭曲、被肢解的“海市蜃楼”或“想象性东方”,以此作为验证西方自身的“他者”,并将虚构的东方反过来强加于东方,将东方纳入西方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实现文化殖民和语言殖民。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只是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我们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优秀作品,显然就会存在一种滞后性,造成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更为堪忧的是,我们正面临着西方不遗余力的渗透和西化的巨大威胁。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使者,中国译者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促进中国与西方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三、对等理论文化转向对中国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意义

对等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中心理论,从传统侧重语言形式对等的规范性研究逐渐转向涉及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描述性研究。多层次对等理论突破传统译论二元对立、一个对等标准,将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纳入对等理论的视野。在巴斯奈特和莫奈・贝克的对等理论中,语用对等将翻译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交际情景之下,消解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殖民统治的影响,推动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和谐互动。

吕俊对目前翻译文化转向做了较为全面透彻的反思,认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只是一次研究重点的转移,是目前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视角,当然也是一次研究深化的过程。但是他担心,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剥夺,否定对语言问题的本体研究,导致翻译研究的终结,使翻译研究消解在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之中,从而丧失其作为独立学科的本体地位。

多层次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研究不仅是理论的深入,进一步扩大了译学研究领域,将文化学、人类学、政治学、意识形态学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使这门跨学科研究的新兴学科有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而且,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将文化因素置于多层次对等体系之下,与语言内部因素相辅相成。在这里,翻译的语言本体研究在诸多外部因素的关照下,将更为全面、科学、有效,必然推动翻译学的发展趋于成熟。对等理论从影响翻译的内部因素向影响翻译的外部因素拓展,关照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将翻译研究引向探求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更高层次的对等,诸如作者与译者地位的对等,即主体间性的转向,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并以此来反观翻译语言内部层面的对等策略,有着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对目前译界的热点如翻译主体间性的转向、弱势文化民族身份的重塑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二)翻译学科地位的提升

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文化转向,对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对等的研究,必然提升译者以及翻译学科的地位。文化价值的对等,使译者与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享有同等的话语权,译者地位从“隐形”、“女性”的阴影下解放出来,与作者一起共同推动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和谐互动,使人类文明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巴斯奈特和勒菲维尔提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translationturn)便是有力的佐证。德里达(Derrida)甚至将哲学问题的研究最终归结到翻译研究上。他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的概念问题,哲学的起源是翻译,或者是意义传译的可译性这一基本命题。试图通过对翻译问题的探讨,阐明哲学思想,尤其是关于语言本质和意义的观点。

在中国,翻译学学科地位刚刚确立,学科的发展、地位的提升任重而道远。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为中国译学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契机。

四、结论

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研究文化政治批判倾向必然影响到翻译研究的根本课题:对等理论研究。多层次对等理论突破传统译论二元对立、一个对等标准,将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纳入对等理论的视野。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翻译的地位,推动翻译学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发展;同时,从意识形态的高度促进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和谐发展。

篇1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筛选、传递、保存文化

教育借助公布课程(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和隐性课程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生活的见识、技能、规范和价值,有筛选地继承文化遗产,保存社会文化模式。

2、创造、更新文化

教育系统中进行的科学研究、设计,以及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与文化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文化的创造和更新。

3、传播文化

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校际交流(学术交流、资料交流、联合培养学生等),直接促进了不同社会或地区文化的传播。

篇12:对文化语境下的翻译透析论文

对文化语境下的翻译透析论文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合作趋势的加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正处在一个融合与碰撞的阶段,而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不同,就需要我们利用翻译工作实现传递异国文化的目的。在很早之前,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语言已经存在着相互融合与交流现象。比如罗马人“抢夺”希利尼人的文化,在19世纪德国的文化是吸收了莎士比亚的着作,到了20世纪,我们发现世界文学体系中出现了众多“国际”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被人翻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文化载体是不同的,这些文学作品承载了自己文化语境的特征,而科技文献一般会反映出不同国家文化的基本特征。着名语言学者马克认为,通用的语言、个体的语言在不同文化语言与翻译问题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交流障碍现象,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深入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中。反之,如果翻译工作者对于源语言或者文化能够采取全部信息传递,那么目标语言国家的读者就不能了解到源语言中具有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与自己国家文化不同,这样翻译工作就失去了文化交流的功能,所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文化语境进行全面的考虑。

一、中西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差异

西方人往往将判断的句子或者结果放在语句的最前面,将一些客观事物的描写放在后面,也就是重心前置;但是我们汉语的表达形式正好相反,习惯先讲清楚事实,然后得出结论,也就是重心后置原则。社会历史差异性与翻译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而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沉淀。不同民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会留下呈现出自身民族特征的人物与事件,具有体现出其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神话故事。例如比利时的滑铁卢在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全球近代史上有名的会战,法国国王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被英国、普鲁士等国军队联合击溃,这个世界上着名的`统领用退位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英文中有句话是“遭遇滑铁卢”,意思就是事情突然失败了,而这个历史典故与我国东汉时期将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千古悲剧的过程几乎是相同的,因此“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在文学翻译中是可以相互转化使用的。虽然这两句话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历史事件,但是句子所表现出的含义是相通的,都是表示了人们陷入绝境,形容即使每件事情都能够成功的人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因此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深入去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自然环境差异与翻译由于不同地区会受到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因此处于不同地区的民族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

由于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因此东风在汉语言交流中表示温暖的含义。但是英国由于处于欧洲的西北海岸,所以东风从北方刮过来是十分寒冷的,英国人们对其是有厌恶之感的,反而会喜欢西风,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在汉语言的许多成语中,例如“四面楚歌”与“南柯一梦”等都是与中国地理环境相联系的,这些都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因为如果运用中国地名来直接表达其意思,那么西方读者们就会很难明白里面的含义,所以我们要用英文翻译成“四周都被包围”或者是“美梦或者虚幻的快乐”。

二、中西文化语境下翻译工作策略研究

文学翻译工作除了具有表达原着故事情节的作用外,还要去表达作品的文字意境,这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来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身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差异。我们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要去理解与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主动去深入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元素,进而扩展自己的眼界。然而在实际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如何对文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处理呢?如果我们一味地将源语言文化强行扣在目标接受语上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也不能将源语言文化去除,针对当前文学翻译工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尽量传递原着的异域文化特征文学翻译工作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对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在翻译工作中做出一些变化:原着中能够体现出作者创作特征与彰显国家特有文化因素的地方,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与传达;对于原着中一些让目标语国家的读者难以理解或者可能会产生歧义的故事,我们可以在末尾做一些注释。我国一些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喜欢融入一些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歇后语或成语,甚至会选择一些带有古代历史文化积淀的表达方式,这些做法都不可取。虽然我们在译文中恰当使用一些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短语会让作品熠熠生辉,但是却不能过多使用,否则很可能与原着语言文化特征不符,甚至可能误导读者,造成“文化失真”现象。

(二)尽量要表达出原作品的异语语言形式我们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于作品中源语言的习惯、不同民族文化与地区特征等特殊元素,要运用直接的体验与审美效果来进行深入研究体会,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地保存与再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注释、补充、代替等翻译方法,而不能用本土文化体系中的因素来替代。对于原着中的文字形象与修辞方式,翻译工作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与文字习惯的约束,将其保存并移至在翻译后的语言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目的语的读者们感受到源语言自身的文化特征,获得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并且可以增强文字效果,给目的语带来别样的表达效果。

相关专题 语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