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开设《孙子兵法》课程教学的思考

hyperreal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yperreal”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等院校开设《孙子兵法》课程教学的思考(共18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高等院校开设《孙子兵法》课程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等院校开设《孙子兵法》课程教学的思考

<孙子兵法>是一部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世界军事名著,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不仅涵盖军事领域,而且对确立国防战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也有许多有益的启示.高等学校应积极普及<孙子兵法>课程,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需要,可以激发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以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 者:白国仁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01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孙子兵法》   高等院校   教学过程  

篇2: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论文

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论文

摘要:通过对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对于其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渐渐成为现代教师素质和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曾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各个高校都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注重培养和提高未来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从事未来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培养非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对于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技术能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从很多普通高师院校开设的情况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表现为学校不够重视,不少高师院校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仅限于是一门公共课,没有深入了解其在课程结构、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造成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定位不明确,课程开设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技能,必须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试验。但由于实验设备匮乏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对于该门课程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认为是公共课,心理上首先不重视,而且对那些原理性的知识不感兴趣,也很难听懂,上理论课时精力不集中,或者看其他书籍,有的甚至干脆不来上课。另一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没有感性认识,不了解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更不知道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要求,想当然地认为毕业后,教书上课即可,与这些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更何况一些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尚少,即使现在学会了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技能,毕业后到中小学还是用不上,需要时再学也不迟。

2、教学内容陈旧庞杂

近来,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严重老化,明显不适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现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各专业的内容设置千篇 一律,基本上是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浓缩,知识范围“大而全”,多以介绍视听媒体为主,而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媒体的介绍,所占比重较少,陈旧的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材更为缺乏,教师难以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把最新的教育技术发展与运用成果展现给学生,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在今后从事教师职业的适应性,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普及。

3、教师素养严重不足,教学方式僵化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强调对教学方法的更新,借助编制和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无疑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但是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出身的老师教育素养严重不足,难以将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讲深讲透,更多地只是介绍、运用媒体,至于媒体如何更好地与教学结合则无能为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于师资的要求是复合型的人才,能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合二为一,仅凭教师自己去顿悟,或自己去啃教育理论,无疑是艰难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大多数是采用集体授课,以讲课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例如有的教师虽然用投影仪代替黑板书写,但其实有时效果还不如用黑板书好;有的教师整堂课播放教学录像,而运用插播教学法,将电视教学内容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则成为空谈,把过去的“人灌”变成“电灌”。

二、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的措施

1、领导、教师、学生重视

领导、教师、学生三方面应充分重视这门课程,按照实际要求,统一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辅导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技术教学的氛围;在设备方面,需要及时更新与维护,以保证实验教学能顺利地进行。这样下来,我们发现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学生愿意学,积极性也高,其教育技术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能很快地适应工作。

2、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材建设

(1)精选教材内容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兼顾眼前,放眼长远,有超前意识,有前瞻性、战略性考虑。要从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力求教学内容精练、简明、通俗易懂。

(2)简化课程结构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要重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运用,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对某些不重要的内容要进行适当删减,或合并在一起进行原则性的叙述,以突出重点,使原有课程的复杂结构得到相应的简化。

(3)更新学科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在基础知识和技术上要不断更新,要体现学科知识的新发展,特别是着重体现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应用。要有更加广阔的适用性。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打下基础。

(4)重视教材建设

该课程的教材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教材建设,二是与之相配套的电子教材建设。目前全国范围内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版本很多,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一种作为文字教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学人员进行编写。在编制教材和应用教材讲课时,应该有的放矢,力求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弹性。

3、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转变。

(1)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必须紧跟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尽快掌握计算机技术,主动积极地进入多媒体、网络等领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另外,还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重视作为教育技术理论两大基石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根据各自的情况,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如去进修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理论,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聘请专家指导等促进教师的学习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得教师的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既厚实,又能牢牢地粘在一起,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2)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要搞好教学设计工作,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要多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应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增大教学的信息量。

(3)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要加强硬件建设,改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所有教学内容应全部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实行授课的多媒体化或网络化,只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对所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亲身领会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重视程度。

4、完善评价机制,加强组织管理

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评价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一方面是对本课程教学设计成果的检验,使教学设计工作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效果的检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评价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和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完善评价过程和方法。除传统的作业、期末考试外,在评价环节中,还应添加实验方面的比重。实验主要是将平时的课堂实验以及多媒体课件完成的质量作为评分的依据,原则上就是要降低期末笔试的比重,引导学生重视实验,促进学生加强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普通高师要重视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组织管理,大力宣传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的业务培训,经常开展教育技术研讨活动,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抓好教育技术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建设,通过实际行动着力营造一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学校环境。

三、结束语

拥有纯熟的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因此,作为普通高师必须重视与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师范生都能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应用技能,为毕业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敢用、会用、想用、能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有录,俞树煜.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

[3]吴耀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12

[4]胡乡峰,高敏全.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8

[5]宋秋莲,廖志斌.关于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几点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7,5

篇3: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现代科技与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助力下不断革新,教师和学生扮演主导与主体的角色。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将翻转课堂、先行组织者策略和合作探究多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中,以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项目设计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建立本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先行组织者策略;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各高等院校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独特的教学模式。

篇4: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技能。为适应现代信息教育发展要求,虽然各地区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但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打字、键盘操作及网络搜索等基本层次,也有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不了解。面对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不同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差异,有的学校在新生入学阶段对其进行基础测试,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班;有的学校采用统一进度的教学安排,但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上进行适当调整。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机械地进行上机实验,对各条命令不知所云,普遍反映计算机基础课程难记、难懂、难学。

2整合多种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的熟练应用已成为每个人在工作与学习中必备的技能。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学习的必要性及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各学校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分别在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阶段完成相应任务。课前:教师通过选取不同办公软件的经典案例,讲解知识重难点,把每种办公软件做成一个专题,以课程知识点为主题制作微视频,每个微视频长度约7~8分钟。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讲解精炼且操作步骤清晰。学生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课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本专题的内容,并总结不懂的问题。课内:教师先提纲挈领地进行概括性讲解,然后预留充分的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在课内布置针对性的专题实验。课后:学生要反复观看视频,与教师沟通、交流,从而独立完成每个专题实验。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评价,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共性问题,制作问题解答视频供学生学习。该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2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数据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人类正步入网络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生活与各类信息紧密相连。在该背景下,人们要加强对信息的查询、存储和利用。为此,高等院校开设了数据库课程,使学生了解数据传输的流程、后台技术及运行模块。因先行组织者策略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展示学习内容与意义、迁移方法或思路于新的情境中等特点,所以将概念型组织者和问题型组织者策略应用于数据库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度,改善教学效果。问题型先行组织者策略重在帮助学生确立有意义的`学习心向,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案例来激发其求知欲。如数据库课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几百万考生成绩存放于何处?如何通过查分系统查询到自己的成绩?②银行如何存储每个储户的信息,做到人账一致?③无论是公交卡,还是地铁卡,或是网上购票时的乘车信息存储在哪里?这些信息是如何维护的?④每次登录QQ、微信、淘宝及邮箱时,个人信息存储在哪里?⑤校园一卡通是如何记录每个学生信息的?在思考了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存储问题之后,“数据库”的术语便会逐渐被引入到学习中。课程导入后,需要采用概念型先行组织者策略将总体内容提炼成一个总括性框架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课程学习的逻辑图,以概念层层递进的形式贯穿于框架之中。目前,大多数教材和讲解仍沿用基本概念→库表操作→程序设计的教学思路。该教学思路较为单一,缺乏互动性,使学生在初次接触基本概念时会觉到枯燥乏味,不明其理,从而导致对后续学习失去兴趣。针对此问题,各高校要调整学习切入点,首先从表单设计开始,以大家熟知的QQ、微信和淘宝等登录界面为例。建立表单后,以日常熟知的淘宝购物系统为例,将数据库知识穿插其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建库、建表、查询和排序等,并将基本概念融于实例中。该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问题与实践中深刻体会学习此门课程的意义。

2.3合作探究模式

学生在进行阶段性课程学习后,教师对其学习效果要给予相应评价。试卷是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检测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实践环节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试卷无法有效反映出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创新思想。由此,笔者提出采用合作探究模式作为课程效果评价手段。合作探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师需精心设计多组涵盖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综合实验项目,如模拟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产品销售系统及医院诊疗系统等供学生参考选择。由于每组题目涉及的知识较多,所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异质小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互补,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中每个成员选择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如表单设计、菜单设计、查询等,然后将几个子模块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生为了能够高效完成实验项目,首先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项目需求;其次,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理顺设计思路,扫除问题阻碍,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再次,动手设计功能模块;最后,归纳整理。每个小组需利用文字编辑软件制作一份项目设计说明书,归纳总结设计思想、流程与使用方法,规范排版。然后依据所设计项目做一份总结性的演示文稿,并由小组中的一名成员进行讲解,教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反思。在该过程中,学生在相互讲解与评价中开拓思路,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质量。

3结语

教学模式正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从重点“教”转变为注重“学”,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教师从讲授者转为引导者,学生从接受者转为探究者。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所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贴近生活的项目设计中发挥创新与写作能力。未来必将依托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多种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邢朝云,王雪英,张囡囡,等.《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奥苏贝尔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5).

[2]王琴,李化树.德国瓦根舍因与范例教学[J].经营管理者,(7).

[3]陈永梅.浅谈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

[4]薛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4).

[5]陶向东.浅谈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市场,2008(13).

[6]吴雅琴.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

[7]邱富杭.“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特色与应用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

[8]施海燕.浅谈多媒体手段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成功:教育,2007(9).

[9]何思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10]孙晓南.浅谈高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J].职业圈,2007(22).

[11]刘灿红,何学武.高职学生学习心理误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职业圈,2007(22).

篇5:海上专业开设海盗防范课程的思考

海上专业开设海盗防范课程的思考

分析在航海院校海上专业开设“海盗防范”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海盗防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开设“海盗防范”课程可以全面提升海上专业学生防范和抗击海盗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作 者:史春林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刊 名:航海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27(2) 分类号:U676.2 关键词:航海院校   海盗防范   海上专业   课程教学  

篇6:师范院校开设女性教育课程的思考论文

师范院校开设女性教育课程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在师范院校中,女生所占比例历来较高。她们大多未能在基抽教育阶段接受正常的生理卫生及性别知识教育,带着源于家建、传媒及社会各方面对女性性别角色定位的陈旧观念,在现实中过遇着种种冲突和困感。有针对性地开设女性教育课程,不仅有益于女大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好地参与社会,更由于师范院校学生的性别意识、社会角色定位和人生选择,还会以教育的名义,通过教育的果道而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发瓜。因此,开设女性教育课程,在师范院校学生中实施性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关健词:女性 性别意识 社会角色 教育 忍考

一、提出问题的现实原由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中女生的比例逐年增长。有些文科院校或综合大学的某些专业,女生人数甚至超过了男生。以北京大学为例,在招收的36名文科状元中,有28名是女生,8名理科状元,男女生各半;在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等院系,女生与男生也人数相当。就连多年一直是男生天下的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女生的总数也首次超过了男生。对于这一新的变化,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未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调整。有不少大学只是在学生会组织中增设了一个女生部而已,而作为学生社团性质的女生部,更多的只是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文体活动,并不能(实际上也没有能力)解决女生中存在的诸多困挠其自身发展的性别意识问题、社会性别角色定位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女性参与社会、谋求发展等问题。甚至由于初等教育一直未能正常开设生理卫生及性知识课程,造成了女生中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知识知之甚少。而这个被告之在校期间“不提倡谈恋爱”的群体,事实上已达到法定婚龄。当校方及家长都在极尽说服、压服之能事,采用封堵的办法去维护那个“不提倡”的守则时,这个守则其实已经失效了:大学生的人学年龄不再是个门槛儿,当70多岁的老爷爷和三、四十岁的爸爸妈妈们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员时,“不提倡谈恋爱”已经变成一个黑色幽歇。据闻:教育部有关部门正酝酿解除在校大学生不得结婚的禁令。其实大学的校规与婚姻法之间的裂隙、正常的欲望张力与制度约束之间的冲突,既早已存在,又是学生工作面临的馗尬。而这个阀门一且打开,以往可能还有地下暗流性质的间题就会浮出水面,带来更多的我们所陌生的新问题。对此,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

在恋爱、婚姻、家庭中,女性由其生理特点所致,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因此,怎样理性地调整学习、就业、发展与恋爱、婚姻、家庭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一门有学习和研究的必要且并不简单的课程。间题在于,作为教育管理者尚未对此达成共识。

从至今的几年中,在教学之余,笔者曾受托断续承担女生工作。通过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对女生中存在的间题有所了解。师范院校中女生的比例历来较之一般院校要高,且近些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1、表2)女生中的问题若得不到科学的教育指导,一任其惯性堆积,不但影响她们自身的发展,更由于她们特殊的身份地位,在未来的工作中,还会以教育的名义,经由正当的教育渠道堂而皇之地传承下去。年级越低,女教师越多;主要承担素质教育的人文学科女教师比例较高,是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两个普遍现象。

承认女生有其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的和历史的原因),同时还必须承认现存间题不经科学的教育指导并不能自行解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纳人女性教育,既是对现行教育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又能够帮助女生认识女性的价值,树立自信心,塑造健全人格,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甚至将对提升民族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女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长期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积累的结果。而科学的女性教育现在仍是学校教育的盲区。

通过对安康师专级一级女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女性解放发展的历史所知甚少,因而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仍持有陈旧的传统观念。在女生中仍有人认为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应该是男女有别的。即认可男性更搜长某些职业,如法官、高级领导者、工程师、厂长、银行家等,而女性则不搜长这类职业。女生在评价女性时,认同度最高的词汇依次为:温柔、贤慈、端庄、慈爱、忍耐、勤俭持家。可见,传统的评价女性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尺度仍然根深蒂固。因此,女生普遍缺乏自信,进而缺乏平等参与、谋求发展的积极心态。而这正是现实中女性群体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的观念上的障碍。

事实上,近二三百年间,世界妇女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建立了极具说服力和实践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女性的社会角色评价已有了本质的改变。从主张平等的受教育权、选举权开始,如今已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的智力和能力已不再受到怀疑。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她们冲破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信心,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以更大的热情参与社会。

2。较为普遗的性别自卑。女生中,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女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男轻女及有关嫌恶女性的文化仍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在家庭中有兄弟的女生,如果其哥哥或弟弟因为经济的或学业成绩的原因未能上大学,则这个女生就会有极大的负疚感和心理压力。她们认为,作为家庭支柱的兄弟是男性,他们没能读书,而自己占用了家庭的财力,如果不是奢越的话,也是一种恩踢,因此内心感到惶恐。每次要学费、生活费都要经历一场心灵撕扯,都会增加负疚感以至自卑或者过分抑制自己的正常孺求。有些人希望自己当下就有所回报一考出高分。这部分女生一般内向而敏感,一遇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深深自责,心理压力极大。 还有些女生认为,女性的归宿在家庭,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升身价的手段,在觅偶时多了一个祛码。也就是说,她们只是把“大学毕业”视为一个含金t高的嫁妆。而近年来,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遭遇排斥,使她们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受到重创。女生中私下流传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表达了她们的无奈和自攀自弃。甚至为了能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在校女生有人去“傍大款”,这种以出让人格为代价的交易,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女性自卑意识。

3。受既定的社会对性别的规定性束缚,缺乏自立意识,不敢张扬个性,甚至在心理上拒绝成长以逃避责任。她们遇到矛盾和冲突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怨天尤人,心理脆弱,常会采取一些偏激行为。学生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这些已是青年的学生之间,更愿以“男孩)L”、“女孩儿”相称。在一次讲座上,主讲人指学生为成年人,立刻就有女生写条子反对说:“请不要说我们是成年人,我们还很幼稚,我们恐俱成年。”这其实是一种拒绝成长,以逃避责任的倾向。这种在心理上的“滞留儿童”或“滞留少女”的倾向,放逐了自强、自立的意识,希望得到更多的护佑,表现出了极大依赖性。

4。就范于男性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眼光,过份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表的评价,以致产生了一些极端的行为。女生在私下里谈论较多的是一个人的长相、皮肤、身材、衣着等等。一些女生把是否有男生追求(男生也以身边是否伴有女朋友)作为自己的“魅力”尺度,并以男性的眼光来规范自己。

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尤其是西部农村的)学生,家境都不富裕,举债上学的比例很高。在校学生这个青年群体对富足生活怀有的向往与追求和她(他)们当下的窘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青年人的虚荣又将她(他)们挤压的愈加自卑。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有相当一部分女生不惜损害健康,勒紧裤带把省下的钱买成化妆品、保健品。其实这也是缺乏性别自信,自甘置自己于“被看”地位的传统文化心理。

5。缺乏成熟、理性的家庭、婚恋观教育,因而不能理性地控制个人行为,难以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女生在人大学之前听到或读到了太多的关于大学生的浪漫爱情故事,难免会心向往之。但她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不清楚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将由婚姻关系带来的经济关系、法律关系和家庭伦理关系及相关的义务和责任等所知甚少。在中学一直被置于高压下的恋情一且悴然来临,往往因缺乏教育准备和应对的知识与技巧而被牵着奏子走或跟着感觉走。还有些女生则将男女交往视为一种游戏,当作是枯燥的学习生活的调妹料,只想找个玩伴儿,并不想承担责任。但由于当事人双方对这类过于复杂的游戏通常并不具有把握的能力,结果会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荒废了学业。

6。缺乏基本的生理卫生及性知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生理卫生及性知识教育一直未能在初等教育中正常实施,致使这些已走进大学的青年对本应了解的知识一知半解,仍怀有神秘感和羞怯感。

就在今年专为大一新人学女生举办的一次讲座上,在48个提问中竟有52%的提问是针对经期问题,且都属于最基本的常识。诸如:痛经是不是病?应不应该吃止痛药?什么样的症状算是经期紊乱?甚至连最基本的经期卫生常识,比如:可不可以用水清洗?应该至少多长时间更换卫生巾都被作为问题提出来。可见学校及家庭在对女生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是失职的,更不用说延伸的性教育、优生优育教育以及防止意外受孕和防止性病、爱滋病的教育(当然,这类教育不应当仅仅是针对女生的,男生同样应该获得这类教育)。在学校教育的门类设置越来越多,学科极盖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我们太过重视那些高头讲章,而对关系到人类的自然欲求、自身生存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最实际的间题却如此淇视,如此讳莫如深,岂非咄咄怪事?

由于缺乏必要的生理知识,女生中常有因小事自己吓自己,紧张、焦虑、情绪失控的情况发生。这或许就是人们通常简单指斥的女性过度敏感、反复无常的生理根源。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达成最基本的理解。有一个女生因经期推迟了两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十几天的时间就象是在地狱里受煎熬。她先是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后又怀疑是怀孕了,整日胡思乱想,寝食不安,根本无法正常听课、学习。直到月经来了,高兴得大哭一场,又跑出去大吃一顿,才算回过神来。

如果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性别知识方面的科学教育,相信有许多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的。

三、建议及可参照的依据

大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心理焦虑等本不足为怪,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细致地做好工作,更加主动地走近学生,了解他们中存在的间题,并施以正确的释疑和引导。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已有40%的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开展工作以来所进行的基础工作就是心理健康调查,其调查结果是令人吃惊的:在校大学生有3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此,教育部最近颁发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定》。而心理健康问题必定会有性别特点的,抓住了这一点才可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女性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被引进我国的历史仅有多,但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学术团体及学者们创造性的工作,已积累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以此为指导实施的诸如“春蓄计划”(救助西部失学女童)、“西部母亲水窖工程”等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全国有20多所大学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这些机构的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运用最新的理论信息,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以妇女文学、历史、法律、社会、教育、心理、人口环境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为主,已培养了若干名女性研究的硕士、博士。各大学的妇女机构确定的研究课题一,涉及学科领域广泛且具有地域特色,尤其重视当地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特质的研究。此外,还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分布在从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到专科生各学历教育层次中。开课的院系则涉及了人文学院、师范学院、女子学院、教育系、历史系、政治系、中文系和妇幼保健系等。西安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的“女性素质与发展”课程共犯学时,为全校选修课。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开设的“妇女研究暨妇女史”共80学时,是资料所载授课时数最多的。复旦大学人口所给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妇女与发展”课程还特聘外国专家授课。陕西的高校中目前已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咸阳师专等5所学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其中陕西师大中文系开设的“女性文学批评”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总之,全国高校已开出的女性学课程,板盖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预期,这类针对性强,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学习,不仅会帮助女生完满地走过青年时代而且会一生受益,若再考虑到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还会延伸至子代教育,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因此,有必要在师范院校开设女性教育课程。对地处西部的师范院校来说,尤显必要和紧迫。因为西部的发展不能没有女性的参与。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女性的教育已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笔者建议安康师专能及早开设该课程,使女性早日受益。若开设有关女性课程,当前宜从普及教育人手,待条件成熟后再转为学业教育。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

1、世界妇女运动发展史;

2、女性自我认识。(生理、心理知识及中国女性角色);

3、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意识及社会参与);

4、女性的工作和生活。

此外,中文系还可结合专业课开设女性文学批评的相关课程。

开设女性研究课程对现有的教育具有丰富、完善的意义,对提高占人口总数一半的人群的素质乃至提高全民素质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篇7:基础医学教学中比较行为学课程开设论文

基础医学教学中比较行为学课程开设论文

1前言

比较行为学是比较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类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研究动物模型的行为内涵,建立可以评价的行为研究方法与人类行为内涵的比较,进而为人类行为研究提供基础。比较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的遗传学倾向、行为的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特点和研究方法、自发和社会行为研究方法、认知行为研究方法、摄食行为研究方法、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及研究方法、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及行为研究方法等。本课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对生物体行为的了解,也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概况

吉林医药学院面向本科各专业开设了比较行为学选修课,内容涉及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啮齿动物的行为生理学、动物行为特征及研究方法、啮齿动物的自发与社会行为研究、认知行为研究方法、摄食行为模型与研究方法、运动行为研究方法、跑台与动物模型运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及行为分析、精神疾病动物模型及相关行为学研究、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行为研究方法等。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性质不同,且学生多凭兴趣选取,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更加灵活多样,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结合视频的教学形式,且二者占用学时相同,因而更为生动地展现了相关行为学案例,同时教学中结合了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前提问等方式,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氛围,开阔视野,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作业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完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根据知识点查阅资料,围绕知识点书写相关课题的近几年研究成果,完成作业,回收率达到10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课程结束后,对课程学习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教学。

3问卷调查

在课程结束时,对选修本课程的各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范围包括级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等本科各专业共124名学生,几乎涵盖了所有医学相关专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选修该课程的原因、课程中印象深刻的内容、期望学习的内容等,期望通过调查能够了解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真正原因、在修习这门课程中的收获以及对这门课程更高的期望等,从而探讨这门课程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放124份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主要项目内容及结果如下。

1)关于选择比较行为学课程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是因为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因好奇而选修的学生占19%,只有5%的学生仅为修学分而选择该门课程,其他原因占10%。结果表明,多数学生(85%)在选择这门课程的时候是以兴趣爱好为主,说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或者好奇的程度非常高,也间接反映出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关于对印象深刻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动物行为特征和人类相关疾病等方面的内容印象较为深刻,分别占到64%和36%,其他(表观遗传学等)占4%。提示多数学生对行为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人类相关疾病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较好,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感兴趣但没有机会深入学习的内容,因而在课程结束后对相关内容印象非常深刻。

3)关于对期望学习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期望更多地了解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方面行为比较的内容(分别占21%、15%),说明学生在选修这门课程后,期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这也反映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意义。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比较行为学课程感兴趣程度非常高,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了解,因为好奇选择这门课程,更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充满兴趣的,期望了解相关知识。而经过课程学习后,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较好,尤其是关于动物行为和人类相关疾病方面的内容印象更为深刻,这些内容一方面是与生活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如自闭症、帕金森等人类相关疾病,另一方面学生对动物行为感兴趣程度很高,因此,学过之后印象极为深刻。而且多数学生对比较行为学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期望,也表明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课程相关内容,而且期望学习更多,体现出很强的求知欲,而这种兴趣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在医学课程学习中最为缺乏的,也是医学教学改革中期望激发的。随着基础医学发展进步,各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张,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不断衍生大量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比较行为学作为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与行为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学、临床医学等有很深的关联性,能将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很多学科联系在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学习欲望,这正是这门课程开设的重要作用。

4意义

比较行为学与医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关系密切,通过比较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医学课程。如行为与遗传学密切关联,比较行为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因如何影响和控制行为;行为学与解剖学及生理学相关,每一个物种都会不断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为了生存和繁衍,必须具有可接受各种信息的感受器,还需靠效应器和内分泌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通过比较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解剖结构及相应生理学知识的理解;行为学与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机能学有关联性,比较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动物模型,包括学习记忆相关的疾病动物模型如瞬膜条件反射模型、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脑缺血模型、老年痴呆模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制备等,这些都需要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机能学知识为支撑。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机能学实验,如研究学习记忆行为学的迷宫(Morris水迷宫、T型迷宫、放射状或辐射状迷宫、Barnes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场景性和提示性恐惧条件反射、被动和主动回避实验、物体识别实验、条件性厌食症、瞬膜条件反射、嗅觉任务实验及种群识别等实验。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改模式,比较行为学作为各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有利于基础与临床学科内容之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与提高能力。

5结语

比较行为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医学素养,有助于医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很有意义。

篇8: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关于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关于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羊 红

【摘 要】在教学中,围绕着这些特点,我们的设计理论教学进行着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生动的实例状态进入到抽象的理论形态,另一方面是从理论形态转为具体的设计实践。它们最终汇聚于一点:理论内化为人设计意识的一部分。

【关键词】理论课的实践;知识内化;设计理论与实例

在艺术设计专业全部所学课程中,作品是活生生的、视觉化的东西,是容易让大众亲近和鉴赏的,设计师在创作他们作品时,其哲学、美学、设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思考凝结但隐藏在视觉形象中。但当设计实例归结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教材内容时,开始静态化、平面化、抽象化,特别是抽象化后,生动的、可感知的部分在离我们远去,吸引力也在离我们远去。如何在知识的掌握和课程的吸引力上找到平衡点,笔者进行了一些总结和尝试。

一、处理知识点与实例的关系

一个知识点往往有证明它的经典实例。我们在讲授该知识点时,利用其经典实例,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始人在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大脑在发展,外在的世界成为意识认知的对象,认识对象、美的观念、设计意识等人类独有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缓慢地发展起来。石器形制的变化、陶器的色彩、纹样是清晰、直观的,我们进入到这些图片暗示出的原始世界中,设计起源的认识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其他的知识点,如农业社会的设计特点,也可以从农业文明的设计器具中得到实证。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也体现在抽象的设计理论中。但理论创新我认为要紧密结合设计实践,减少思辨所生成的理论。设计理论虽说是具体设计实践的总结和概括,但它一旦生成,就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艺术设计理论作为融众多设计实践的理论形态,其必然为艺术设计实践提供前提和基础,它为艺术设计人员在艺术设计道路上节省了大量的理论摸索时间,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重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重要作用,采用具体实例来阐释理论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

二、理论课的实践

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理论与实例。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诸如讲到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时,除了课程上的理论和实例外,因为仅仅课堂上的理解是相当有限的。现代设计和后现代设计有众多的实践和争论,而且又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自然有莫大兴趣,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当学生学习消化着自己搜集来的东西,他们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自然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当然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且把其他人的观点,特别是不同人对同一现象互相矛盾的观点,转化成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信息搜集的结果是要形成自己的认识(可以不全面),这是理论课程实践的要求,这个过程的理论实践提高了同学的辨析和总结能力。

接下来可进行讨论课,把上面理论实践的知识延续与升华,这是理论课程实践的另一种方式。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运动,促进理论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设计比赛和设计项目是检验设计理论具体实践的很好方式。理论的实践当然更多地体现于实践性强的设计课程中,我们很多老师是理论与实践课程双肩挑的。参与比赛或项目,我们首先在理论上进行思考和定位,然后再具体设计实作。最后形成的具体化的实体里面,仍然融合很多精神性的、理论化的东西。所以,设计比赛与项目应争取理论老师的加入,只有这样,才更助于这些设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设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

三、知识内化

我们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能力作为评判该门课程效果的依据,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指导方针下。知识的内化因此显得特别重要。“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而应该提升至个体自我设计思想的生存,意即完成意义的建构。学生学的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构建、内化完成的,我们要将设计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设计意识的一部分。理论知识对于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它以无意识的方式流动出来,影响着设计者的认识和实践,但理论的建构却需要通过明确的意识活动。具体可以通过这两种途径:

1.注重对设计实物、设计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并与所学的理论相联系

前面我们已经论证过,设计理论知识多来源于具体设计的总结与概括,因此思考并总结设计实物和设计现象就显得很重要。这里有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从具体的设计中去概括它的抽象形态,另一方面运用抽象的知识来解释和分析具体的设计。这个交互过程并不止于解释与说明,其往往能扩展为新的理论形态,并产生新的设计可能。

2.注重理论考试试题的设计

考试当然是促进知识内化重要的途径,因此考题的设置显得很重要。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已有十数年时间,积累起了自己的题库,为学生掌握该门课程提供了保障。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有时是通过设计实践来完成的,有毕业学生与我交谈时说到,他在完成某项业务时,经常会想到老师曾经讲过的理论方面,这当然是对我们努力的认可。因此,理论考试试题设计可以不以抽象的问答为主,而换作学生已有的设计或可能的设计的内容组成的试题,只是回答时我们更强调它的具体理论运用的能力。这样的考试不仅更新颖一些,而且设计理论知识此时已经成为一个活的东西,而不是死的知识。

总之,设计理论课程的有其独特的特点,也具有具象、原生态、生动形象的个体案例集合的一面。它的这个特性,能使它从抽象的、形而上的方面转向生动有趣、富有活力的一面。在教学中,围绕着这些特点,我们的设计理论教学进行着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生动的实例状态进入到抽象的理论形态,另一方面是从理论形态转向为具体的设计实践。它们最终汇聚于一点:理论内化为人设计意识的一部分。只有当设计理论成为设计者设计意识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现了它的目标。

篇9:关于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论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分析了技工院校“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为一虚拟公司),每个学生都扮演一个角色,赋予每个小组(公司)总体任务,并将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子任务,师生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市场营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按照“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步骤实施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明线、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学效果良好,符合技工院校教学规律。

一、技工院校“市场营销基础”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营销人员基本素质、营销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技工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符合市场的需求。

(二)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从过往经验来看,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来讲授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未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信息处理等能力都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与任务驱动法相契合市场营销内容广泛,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教师较容易提取学生感兴趣又便于参与的典型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班级分组思路

1.分组。每个班分为人数及实力相当的6个小组(A、B、C、D、E、F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即为一个虚拟的公司,负责一种产品的生产营销。在此,笔者设定,A、B两组(公司)生产牙膏,C、D两组(公司)生产洗发水,E、F两组(公司)生产沐浴露。每两个小组(公司)产品相同,是为了增强对比性和竞争性;全班产品不完全相同,是为了增强差异性。

2.设定角色。为每个学生设定角色,如,董事长、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产品经理、市场经理、销售经理等,以增强学生的荣耀感和趣味感,每个角色都负责相关的任务组织实施(总经理助理主要做好相关记录和协调工作,其他角色所负责的任务见下文)。

(二)小组(公司)任务

1.总体任务。本小组(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够成功进驻到学校的超市销售,并且能够得到消费者(学生)的喜爱,取得最好的市场份额。

2.分任务。围绕着总体任务,结合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提取的各种任务(见后面的内容)。

(三)评价、排名与奖励

1.对每个分任务均有评价,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小组(公司)内成员之间要相互评分,以得出学生在每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分表由教师设定。

2.最终排名。对所有环节得分进行汇总,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各小组(公司)排名;对每个环节个人得分进行汇总,按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小组内个人排名。

3.奖励。奖励前三名的小组;奖励每组表现最好的前两名学生。

(四)“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任务提取及教学思路市场营销,究其知识体系脉络,包括市场营销概述、环境分析、市场调研、STP战略、4P策略等主要内容。以此提取出“市场营销基础”课程的任务,并对每个任务做出安排(总课时为108课时,周课时为6课时,教学周为18周)。

1.任务一:市场营销概述、营销观念及分组(12课时)。本任务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案例教学法。讲完概述及营销观念后,进行分组,说明各组任务。课前强调纪律,强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2.任务二:环境分析(6课时)。本任务为:讨论本小组(公司)的生产营销活动将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罗列12种以上因素,并将影响因素罗列在白纸上。各小组将白纸粘贴在白板上进行展示并尝试讲解所罗列的因素是怎样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教师进行点评,并且对环境因素进行补充和小结,再做讲解。教师准备好白纸和油性笔,并且设定评分表。本任务由“董事长”组织实施,“总经理助理”做好记录。

3.任务三:市场调研(18课时)。本任务为:本公司要生产牙膏、洗发水、沐浴露,为了能够实现总体任务目标,做一次市场调研,调研对象为在校学生。对问卷设计以及调研注意事项做一些讲解。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好,做好统计,并且针对主题撰写调研报告,制作成PPT,派代表做调研汇报。教师设定评分表,包括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调研、调研报告写作及PPT制作在课外完成,其余事项在课堂中完成。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4.任务四:市场细分(6课时)。本任务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各小组(公司)对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讨论得出对学生群体进行细分时最重要的三个维度(标准)。教师进行点评,给出三个最重要的维度。同时,教师需要补充市场细分相关的知识点。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5.任务五:目标市场选择(6课时)。本任务为:在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各个小组(公司)选择本小组(公司)的目标市场,可以选择一个、两个或多个市场,还可以选择全部市场。在做选择之前,先对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市场集中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有选择的专业化、全部市场化)进行讲解,并和其他同学讨论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然后让各小组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告知全体师生。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6.任务六:市场定位(6课时)。教师已经为各小组(公司)做了目标定位,那就是要做最受欢迎、销售最好的产品。随后任务七、任务八有关于产品及价格的定位,因此,在市场定位任务中,教师主要结合“王老吉”“真功夫”等案例,对市场定位的定义以及定位的目的、程序、策略进行讲解。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7.任务七:产品设计(12课时)。本任务为:围绕产品层次及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各公司设计好产品,要求写一份产品设计文案。包括核心功能、产品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实施任务前,教师先讲解产品层次等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后,学生分小组上台报告本组设计的产品以及理由。教师设定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本任务由“产品经理”组织实施。

8.任务八:产品定价(6课时)。本任务为:结合前面的任务,为本小组(公司)的产品进行定价,并阐明理由。教师设定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讲解定价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实案例补充尾数定价、声望定价、地区差别定价、折扣定价等知识。本任务由“市场经理”组织实施。

9.任务九:产品促销(18课时)。本任务为:为本小组(公司)的产品做一个促销方案并提交。结合本小组(公司)产品,购置一定量的产品(可退货),做一次室外现场促销活动,体验销售过程。教师对以上两个任务均设计好评分表,并在方案设计/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做活动分享,教师围绕促销策略的主要要点进行总结和点评。本任务由“销售经理”组织实施。

10.任务十:渠道选择与管理(12课时)。本任务为:讨论“格力”的渠道案例。假如本小组(公司)的产品要走出校园,如何选择和管理本公司的渠道?在任务实施前,教师先讲解相关知识点。本任务由“总经理”组织实施。11.任务十一:复习及教学体会(6课时)。温故而知新,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完成的各种任务;师生发表对本学期教学的体会。本任务由教师组织实施。

三、结语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关键是教学任务的设计。任务是教师教学任务和学生做学合一的学习任务的统一,教师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都要认真思考,既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涵盖所讲授的新知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实施进度以及成员的积极性调动做好把控。因为学生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要把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笔者在教学中,以虚拟公司的形式,以总体任务为引领,各个章节有具体的任务,环环相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以上任务的实施,学生基本掌握了市场营销基础知识,且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信息处理、与人沟通、语言表达、OFFICE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天福.市场营销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汤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8):46.

篇10: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论文

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论文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也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中西医并重、互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是我们的国情所致。然而纵观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其现状并不乐观:内容多、课时少,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某些相近的表述方式、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学生难适应,容易造成学生概念的混乱。走马观花式的临床见习,学生未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而中医学的传统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处于相对被动、消极的听者位置。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和探索意识,实现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近几年我们教研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班的中医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上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加用互动式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1、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互动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承认学生作为独立的教学主体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中产生教学共鸣,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高等医学院校是以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的高等院校,教师的作用应由传授、灌输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即由“教书”转向“教会学生读书”转变。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使教学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提高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同时,更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适合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探索的心理需要,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互动式教学法在国内外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了部分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

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

2.1充分做到课前准备的互动 让学生明确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形式,指导学生围绕指定的授课内容,拟定学习提纲、设置问题等。

2.2形成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

2.2.1问题教学法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有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事先提出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査阅资料,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总结分析。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不但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协作能力。如从中医学角度思考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过程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中医津液的概念,同时加深对脏腑理论的理解。又如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风的形成和特征,研究风淫的致病特点,加深学生对中医病因学的理解等。

2.2.2案例教学法 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具体选择《中医学》的脏腑、四诊、辨证等重点章节,收集临床典型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教学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

①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精选案例,设计提出问题并提前2周告知学生。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回忆以往课堂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

②课堂讨论阶段:分组讨论案例,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机会,同时教师有效地引导。

③总结评价阶段:全部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并布置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等。

2.2.3讨论与辩论法 讨论、辩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程度准备论题,组织学生讨论或者辩论,帮助学生加深加宽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予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此教学方法主要在临床见习课实施,可结合临床典型病例,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2.3重视人与社会的互动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重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医学,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早期进人临床,让学生直接接触患者,获得对疾病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教学活动,如带领学生义诊、中医科研训练等,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中医的能力。

2.4建立共同评价考核体系

2.4.1教学评价 通过问卷调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感受、意见及建议等。具体内容主要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满意度、学习负担增加等方面进行调査。结果学生满意度较高,对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认可。

2.4.2考核方式 考核方面改变单一由一张卷子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采取课后作业、病案分析等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作为评价方式。

3、结语

在新教育观指导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医学教学是西医院校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于现代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教学的'特殊性。传统的中医教学注重对中医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通过教学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这也是有效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关键。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强调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互为依存,互相促进,达到自主、互动的境界。因此本研究在促进中医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有:

①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教师由于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谋划好如何既能使所讲知识让学生掌握,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对教师更是一种教学上的鞭策和督促。

③互动式教学由于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案例讨论,气氛变得活跃,师生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从而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教育观念。

篇11:化工专业开设湿法冶金学课程教学过程初探

化工专业开设湿法冶金学课程教学过程初探

“湿法冶金学”是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根据攀枝花地区特色为化工专业所设计的一门专业课程.三届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发展,体现出适应该地区优势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对本门课程教学过程的初步研究和讨论表明,适当的教材形式应是充实发展、与时俱进的自编讲义,在教学模式上应逐步改进发展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实践过程应在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实习中体现,并可尝试辅之以先进的流程模拟技术进行虚拟实践训练.

作 者:蓝德均 邹敏 LAN De-jun ZOU Min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年,卷(期): 23(12)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化工专业   湿法冶金学   专业特色   教学过程  

篇12:土建类高职学院全面开设BIM课程的思考论文

关于土建类高职学院全面开设BIM课程的思考论文

1概述

随着BIM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很多高校都参与到BIM技术的教学与推广中。全球最大的二维、三维设计和工程软件公司欧特克(Autodesl)在国内不遗余力的推广其BIM软件,如Revit, Navis w orks等。目前BIM在国内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多年前就成立了BIM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大部分开设建筑类专业的本科高校都开设了BIM课程。

高职学院引入BIM课程相对于本科高校要晚,从开始,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已经基本完成了BIM课程的开发,建设了满足开设BIM课程需求的实训室,并在部分专业中进行了BIM课程的开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BIM技术的应用覆盖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土建类高职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对BIM技术都有所涉及。如果从学院层面做好BIM课程的顶层设计,在学院相关专业同步开展应用,根据学院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开设需求进行BIM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各专业再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适合本专业的BIM模块进行自由组合形成该专业的BIM课程。本文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背景,进行了BIM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同类高职学院全面开设BIM课程提供借鉴。

2专业现状分析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20开设专业25个,其中土建类专业19个。基本形成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建筑运行与维护等领域,年开设的土建类专业。

通过分析以上19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所有专业都有引入BIM技术的需求,下面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引入BIM技术之后其专业核心技能。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可以采用BIM技术进行教学的专业课程。

根据BIM技术应用的程度不同,可以将BIM课程划分为纯BIM课程和融入型BIM课程。纯BIM课程是以BIM软件为主的课程,主要目标是学习BIM软件的操作,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融入型BIM课程是专业课程中以专业内容为主,采用BIM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或利用BIM软件进行实训的课程。如《住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等设计类课程均采用BIM软件为工具开展设计,《建筑力学分析与结构选型》等课程采用BIM软件辅助进行结构的模拟分析,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BIM课程模块设计

BIM软件种类繁多,要在学院全面开设BIM课程,首先就要合理选择BIM软件,软件选择不合理,不仅会增加教学的难度,而且会导致教学效果低下,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根据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和施工企业的BIM软件应用情况,学院将Autodesk Revit定为核心BIM软件,AutoCAD,Sketch up,Photoshop,3DMAX、广联达、斯维尔、天正建筑、Navisworks等软件定为扩展BIM软件。核心BIM软件是所有专业共同开设的BIM课程,其他软件由各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自行组合选择。

不同专业对BIM软件教学的目标和深度不同,为了规范BIM教学内容的设置,同时满足各专业的教学要求,学院应组织BIM教学团队进行模块化的BIM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典型的模块化BIM课程示。

4总结

高职学院开设BIM课程比本科学校时间相对较晚,为了实现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对接,需要全面引入BIM课程教学内容。本文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背景,介绍了如何在现有的专业条件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对课程内容进行完善,以适应全面引入BIM进行教学的要求。为了在全院实现统一而高效BIM教学,以Re vit为核心BIM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块的划分,不同的专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对这些教学模块自由组合,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帕韦尔科,阿兰・D・切西.当今大学本科课程中的BIM课程[J ].建筑创作,, 10:20- 29.

[2]卢士华.关于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BIM课程的思考[f].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5:146-147.

[3]张雪,陈三波.将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3, 17:269+280.

[4]刘照球,李云贵.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J].建筑技术,2013, 10:913一916.

[5 ]赵雪锋,李炎锋,土慧探.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f].中国电力教育,,02:53- 54.

篇13:广告学毫业开设媒介营销策划课程的思考论文

关于广告学毫业开设媒介营销策划课程的思考论文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对大众媒介的依赖显而易见,新媒体以及媒体创新如今也都开始为广告业界和学界所重视。媒介商品通过“二次销售”实现价值,信息卖给受众而受众的注意力又被售卖给广告商,广告业务无疑是媒介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媒体人学点广告营销,广告人学点媒介经营恐怕都是必要的。

教育部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广告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要求中并没有媒介营销策划,在当前国内二百余家广告学专业中开设了该课程的也为数不多。对于广告专业学生来说,了解媒介的运作方式,掌握媒介营销的方法、原理,实际上有助他们提高策略性传播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此类提高性课程的开设,可以从整体上、宏观上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学会更加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媒介营销策划与广告学的关系

新时代的广告业呈现出高技术化、综合化、国际化、整合营销化的态势,广告学的研究历经百年,也紧随世界的发展不断整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

经济管理体系、文化学体系、社会(传播)学体系,这.=:个学科都已是相当成熟的学科,三者的有机结合,如今成为了广告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在经济管理方面,就有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而在文化学这一支,则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在社会(传播)学方面,更是涵盖社会学、大众传播学、公关理论等。媒介营销策划作为广告学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课本身就涉及了经济、管理、营销、传播等理论,可以说是广告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集中体现。

媒介营销策划作为广告学的一门专业课,并不是一门被冠以“广告”二字的课程,区别于广告媒体课程,侧重介绍媒介组织的营销管理,综合了经济学、营销、策划、传播、品牌等多门前序课程知识。张金海教授在《从广告到广告学》一文中指出,以前,广告学科注重专业建设,现在巳经到了注重学科建设的阶段。学科建设强调由“术”到“学”的飞跃,加强广告学学理的研究,改善和丰富广告学专业结构。作为一门策略性传播(StrategicCommunication)方面的课程,媒介营销策划可以说是广告向广告学迈迸的'一部分。

2.国内有关广告学专业开设媒介营销策划课程的情况

国内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大多都开设媒介营销管理、媒介经营管理、传媒策划与营销等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也开始设立媒介营销策划类似的专业课。开设较早并且效果较好的,多是将广告专业设立在新闻传播院系下的高校,他们拥有较多的资源优势。在全国高校中已经系统开设了广告媒介营销策划课程的广告学专业中,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等的学科建设较为全面完整。这些学校专业发展强,学科优势明显,具有专业的研究学者,同时也能吸引社会上资深的媒介实践经营者进行实务的教学研究丁作。这些学校已经具备的教学经验与学科建设方法是我们进行吸收学习的重点。

广告媒介营销策划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并且其理论框架延伸多个学科,而且媒介的发展伴随经济的进步不断变化,所以大多数学校在没有较深刻市场实践专家或没有较强专业学者的前提下,媒介营销策划的课程开设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媒介营销策划的专业意义也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或是由于教学资源限制或是出于对课程设置本身的考虑,这门课在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目前还没能成为一门普遍开设的课程。

3.媒介营销策划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构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广告运作过程看,现代广告活动巳经进入整合营销阶段,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新闻宣传等手段,巳经在广告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广告专业课程设计中,必须强调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以广告专业课程为主的前提下,应当适当提高其它应用传播学的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胜任广告、公关、市场营销、新闻媒体经营等方面的工作。

媒介营销策划课程设立在广告学专业的高年级,在经过经济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广告媒体、广告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广告学的基础理论,具有了接受这门课程的知识储备。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多学科理论的课程,媒介营销策划也可以说是前面多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与融合,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提升。

广告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理论;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广告学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实务的需要。设置上不仅要有自己科学合理的体系,还应充分考虑广告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发展趋势,创建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广告课程配置体系,实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广告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应由理论、技术与实务三大核心部分组成。在课程设置中,媒介营销策划课程可以作为理论课程列人专业主干课,可以作为必修科S也可以设为选修课,学生自主选择,拓展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综合化能力。事实上,它也是紧系实务的一门课程,不管广告还是媒体产业,都是一种创意产业,无论从事广告还是媒介工作都可以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汲取营养。

4.媒介营销策划的课程体系结构

媒介营销策划是一门有关策略性传播的课程,它将多学科或领域的理论、方法运用于媒介的经营当中。同时,媒体本身紧踉时代发展,针对媒介经营本身的各种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因而媒介营销策划也是一门体现创新性的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又要考虑媒介实务,还应考虑到理论的创新。

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传媒市场、传媒消费者、传媒营销环境与营销机会、传媒策划与营销推理等;

操作实务:新闻策划、发行策划、广告经营策划、传媒公关策划等;

创新理论:传媒营销战略。

以上课程设置的内容基本能够将传媒经营策划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涵盖,形成具有特色的契合市场需要的传媒人才培养机制。

5.媒介营销策划的教学要点

媒介营销策划涉及多门学科的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大多已经比较成熟,但在讲授过程当中仍要注意不能使用得过于生硬,要紧密结合媒介经营的特殊性。新媒体的发展对媒体产业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学过程中媒介新动态的介绍,创新理论的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新媒介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片面强调“教”而忽略“学”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同时,作为一门涉及营销实务的课程,也应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因而这门课程的教学在课堂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需要结合大量业界实务案例,并布置学生准备相关材料进行课堂讨论或者提交作业。

篇14:高等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究论文

高等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究论文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重视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目的,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近年来,我院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参加了学校提倡的课堂教学综合改革,主要是基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即改变原有的考核模式(出勤10%、实验报告30%、期末操作考试60%)为平时60%(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30%、课堂讨论10%、实验报告10%)和期末操作考试40%。历经半学期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在后续的其他课程改革中值得借鉴。此外,对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将重点思考并加以改进。

一、实验前准备

(一)教师做预备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结果的验证和思考可以促进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延伸。而许多实验现象由于环境、仪器、试剂、条件的差异会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预备实验。在预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及时发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查找原因,属于实验药品的问题更换药品,涉及到仪器的问题调整仪器。只有这样,在学生的正式实验过程中,才能避免实验现象只要与教科书不符,学生就慌乱而不会找原因的现象,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应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将化学理论和实践较好地联系起来。

(二)学生写预习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后重点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这样坚持了半个学期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开始实验前就对本次的实验内容、方法、步骤、涉及到的药品、仪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个别学生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预习报告中画出相应的实验流程图。这样学生能够对整个实验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心应手,能够改变以往每做一步实验都要看一下卖验教科书的状况。另外,学生通过预习基本掌握每次实验内容,教师在讲解实验时可以略讲,减少讲授的时间,这样能够留下更多的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次教师都根据学生书写的预习报告质量进行打分,百分制记录到预习报告成绩单上,作为学生每次预习报告的原始成绩,并及时将成绩公布给学生,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高预习报告的书写质量。

学生们提前写实验预习报告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有些学生的预习报告书写的质量差,只是简单抄实验书上的内容,给人敷衍的感觉。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把预习报告质量关,最好指定学生预习报告书写的具体内容:如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严格要求一定不能简单地抄书,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图示进行书写。另外,在书写预习报告的过程中一定要查阅本次实验药品及仪器的相关使用信息,并做重点记录。

二、实验课堂教学

(一)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以前一直釆用的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做,即教师在实验课上把实验内容、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仪器的演示都给学生讲完,然后学生才开始动手做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考,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因为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及要求进行实验,基本上就能得到书中的现象或结果。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在实验前讲解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另一方面实验的讲解鼓励以学生讨论式或问答式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助,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学生实验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所以教师在课上讲解的重点就不必放到实验内容上,节省的时间可以请学生参与讨论或教师提问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其他现象或实验过程中要求注意的具体事项。对于课堂讨论或提问的结果,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及回答情况打分并及时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无机化学实验过程性考核的成绩之一。

(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我院的本科生实验室一般最少能够容纳40人同时进行实验,由两名教师负责巡视指导,学生们动手做实验时如果遇到问题,就请指导教师过去帮忙分析,两位教师前后跑来跑去,这样容易造成某些时候实验室不是井然有序的状态,一些不喜欢做实验的学生极容易浑水摸鱼,不好好做实验,影响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为了改善这种相对混乱的状态,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后把巡视教师和学生固定分组,即每名教师在每学期的实验中巡视指导固定的学生(教务处规定学生人数少于20人)。这样改革的好处体现在:第一,教师巡视指导较方便,更容易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以便及时纠正,如:学生在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时会涉及到使用移液管精确地取用液体的操作,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移液管,使用起来不熟练,甚至出现用大拇指堵移液管顶部的错误操作,教师发现后可及时纠正并让学生进行移液练习,直到操作规范为止;第二,对于所巡视指导的固定学生,教师对每次实验操作的考核打分也能够进行对比,分数相对客观公正;第三,教师指导固定的学生,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便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的讨论。

实验教学改革后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增强,但是不同巡视指导教师对于实验操作的考核标准没有统一规定,容易存在教师间打分的差异,应该对每一个实验操作进行量化统一标准,每个指导教师均可根据统一标准给学生打分。

三、实验后总结

(一)学生总结及书写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结束时,教师应该带领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本次实验的总结,要求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逐项进行总结,对于实验中存在的不确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到每名学生对实验整体内容较熟悉。课下书写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考核打分后及时记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又一项内容。

学生对每次实验的总结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但由于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心情比较兴奋,加之忙着打扫实验室卫生,因此实验总结环节在改革之初做得不够好,应该在后续的课程中继续加强。

(二)教师自我总结

无机化学实验每一次实验结束后,教师都应该认真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或可取之处,并在下次实验的过程中继续发扬。对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式方法、实验现象等方面的问题,要积极思考,探索改进的措施。要善于总结,加强总结,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都必须认真思考,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教学改革才会更有意义。

四、结语

我院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索的实践对于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后续学习的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的总结和分析,对于促进改革的继续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篇15:高校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思考

高校选修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思考

本文以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分析了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电子专业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以真正发挥选修课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作 者:黄智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6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选修课   教学情况   问题   措施  

篇16:高等师范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思考

高等师范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中国高等环境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保护的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本文针对我校开设的'环境保护课程,探讨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根据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何选取好的教材,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的形式,及其丰富的户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作 者:刘守江    胡翠华    黄尤优    张斌    LIU Shou-jiang    HU Cui-hua    HUANG You-you    ZHANG Bin  作者单位:刘守江,胡翠华,张斌,LIU Shou-jiang,HU Cui-hua,ZHANG Bin(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黄尤优,HUANG You-you(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期 刊:四川环境  ISTIC  Journal:SICHUAN ENVIRONMENT 年,卷(期):, 27(3) 分类号:X-4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思考   

篇17: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 要:加强医学直销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促使医学业,医务工作者掌握必要的临床营养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是我国医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系通过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以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为纽带,有组织进行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不断探索,深化改革。

关键词:临床营养学课程 重要性 必要性 教学改革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与生物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营养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临床营养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开设的必要性

营养是维持正常人健康的物质基础,对病人来说,它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营养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营养素代谢会发生改变。因此,病人对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与正常人也不同,需要更加重视。采用合理的膳食原则和营养治疗手段不仅可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以促进疾病治愈和健康的恢复,而且可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将使医学生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和膳食营养平衡的同时,树立群体的观点,掌握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掌握临床病人膳食、营养制剂、营养支持、食疗、病人营养教育和咨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及营养素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营养学同其他领域一样,理论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临床营养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加强医学院校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促使医学生、医务工作者掌握必要的.临床营养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是我国医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2.我系该课程的开设和发展情况

临床营养教学工作在我国医学院临床学生培养中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不少医学院校未设置临床营养学课程,虽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预防医学的必修课中设置了营养学,但是其教学内容一般只包括营养学基础和食品卫生学,对临床营养学应掌握的更为具体而广泛的内容,几乎未涉及,如医院膳食种类、配膳原则等,这种临床营养教学的滞后状况显然与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极不适应[2]。因此,学生在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甚至正式从事临床工作后,不能对病人制订较为完善的营养治疗方案,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的综合医疗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在临床医学教学内容中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临床营养教学。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学生和医生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临床营养的知识,许多医学院校纷纷把临床营养学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本系于,进行了临床医生、护士营养学知识现况调查研究[3,4],向学校提出了增设临床营养学的课程报告,并为95级第一届护理本科生于19开设了《护理营养学》;其他医学专业没有开设有关营养学课程,一直以《卫生学》中“食物与健康”作为一章向医学生介绍,在这一章中包含营养学基础、疾病营养及食品卫生三方面内容,而课时太少,学生感到不好学,老师感到不好教。为解决此问题,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在医学生中对《卫生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营养与疾病及病人营养的内容作为选修课来弥补课时的不足。同时,再次提出教学改革计划以增设临床营养学,并于《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选修课开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专业学员的不同要求,除介绍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外,还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确保重点突出,授之所需。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历史悠久,对该专业的医学营养学教学,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完善,逐渐将教学重点放在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的病因探讨、预防和治疗上,教学中除尽可能地运用统编教材外,也开始自编包括上述内容的补充教材。这些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并填补了我校非预防医学医学生临床营养学知识的空白。

3.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

本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主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以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为纽带,有组织地进行深入持久的课程教学改革。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否合理和先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的优劣[5]。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病人营养(病人膳食和营养制剂、营养支持、病人营养状况评价等),各系统疾病代谢特点、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等。随着临床营养学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使教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应采用讲授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适量结合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系通过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成效显著。

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课。利用计算机演示膳食分析软件模型,使学生能直接观察营养分析在人群调查、个体指导中的作用,并通过改变重要的营养素参数值来观察这些因素在膳食中的效应。还通过课堂讨论、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总之,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临床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不断探索,深化改革。另外,临床营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的教学课时数不足,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增加教学课时,并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陈骁熠,凌艺辉,王晓燕等.临床营养教学改革探索[J].实用预防医学,,14,(5):1596-1597.

[2]姚雪婷,鲁力,郭松超.我国医学生《临床营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4-35.

[3]朱明元,胡敏予,周光宇等.临床医生营养学知识的现况调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5,(1):30-32.

[4]胡敏予,朱明元,周光宇等.护士营养学知识水平的调查和分析[J].护理研究,,15,(1):6-7.

[5]田玉慧,卜勇军,王绪刚等.影响临床营养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17,(2):304-306.

篇18:高职《园林绿化》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高职《园林绿化》课程实践教学思考

<同林绿化>作为物业管理专生课,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是物业管理专业教学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园林绿化>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实践教学的.思考,确定了实现教学形式和实最教学的实现方式.

作 者:田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管理科学系,济南,250014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园林绿化   物业管理   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