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余原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余原”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题金山画像赏析(共12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xīn sì yǐ huī zhī mù ,

shēn rú bú xì zhī zhōu 。

wèn rǔ píng shēng gōng yè ,

huáng zhōu huì zhōu dān zhōu 。

自题金山画像字词解释:

(1)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篇2: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作者: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篇3: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指的是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也就是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赏析

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作者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庄尉心《宋诗研究》)。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的是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篇4:自题金山画像翻译赏析

自题金山画像翻译赏析

《自题金山画像》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前言】

《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注释】

(1)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翻译】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赏析】

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诗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庄尉心《宋诗研究》)。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篇5:高中诗歌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作者: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拼音:

xīn sì yǐ huī zhī mù ,

shēn rú bú xì zhī zhōu 。

wèn rǔ píng shēng gōng yè ,

huáng zhōu huì zhōu dān zhōu 。

自题金山画像字词解释:

(1)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自题金山画像翻译: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篇6:高中诗歌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诗人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庄尉心《宋诗研究》)。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篇7:金山程序题

金山程序题

程序题,没有规定用什么语言:

n个选项,每个选项里面又有若干个子选项,从每个选项中选一个子选项,一共有多少个组合,

#include

#define N 3 //选项数

#define Alen 3 //第一个选项的.子选项数

#define Blen 3 //第二个选项的子选项数

#define Clen 3 //第三个选项的子选项数

int num = 0; //总的组合数

char A[N][Alen] = {{’A', ‘B’, ‘C’}, {’D', ‘E’, ‘F’}, {’H', ‘I’, ‘J’}};//3个选项,每个选项有3个子选项

int Len[N] = {Alen, Blen, Clen};//每个选项的子选项数

int Path[N];//保存一个组合

void Recrusive(int i)

{

//超过N层输出结果并且退出循环

if (i >= N)

{

int k;

num++;

printf(”%d: “,num);

for (k = 0; k < N; k++)

{

printf(”%c “, Path[k]);

}

printf(”\\n”);

return;

}

int j ;

for (j = 0; j < Len[i]; j++)

{

//保存遍历字符

Path[i] = A[i][j];

//调用下层循环

Recrusive(i + 1);

}

}

void main

{ Recrusive(0);

}

篇8:自题

断肠谷里琴音忧,

听似萧人怀万愁。

本欲登台窥前往,

唯恐屋荆未中留。

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高三:熊国伦

篇9:题金山,题金山韩垂,题金山的意思,题金山赏析

题金山,题金山韩垂,题金山的意思,题金山赏析 -诗词大全

题金山

作者:韩垂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盘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间。

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

篇10:题孟浩然画像,题孟浩然画像黄庭坚,题孟浩然画像的意思,题孟浩然画像赏析

题孟浩然画像,题孟浩然画像黄庭坚,题孟浩然画像的意思,题孟浩然画像赏析 -诗词大全

题孟浩然画像

作者:黄庭坚  朝代:北宋 先生少也隐鹿门,爽气洗尽尘埃昏。

赋诗真可凌鲍谢,短褐岂愧公卿尊。

故人私邀伴禁直,诵诗不顾龙鳞逆。

风云感会虽有时,顾此定知毋枉尺。

襄江渺渺泛清流,梅残腊月年年愁。

先生一往今几秋,後来谁复钓槎头。

篇11: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原文及赏析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原文及赏析

原文

金山楼观何眈眈,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译文

金山的寺院楼阁多么壮伟深邃,撞钟击鼓的宏亮声音一直传到淮南。

焦山到底有什么?只有茂密长竹,打柴汲水的僧侣不过二三。

翻卷的波涛汹涌人迹罕到,时有沙田农户前去祈求春蚕。

我来金山还在此地留宿,不去焦山让我心中自惭。

同游的人都已返回,我决然独自前往,天生命穷运薄不惧怕险恶的江潭。

清晨无**浪兀自腾涌,舟行中流我高歌长啸趁着饮酒半酣。

老僧下山惊异我这远客来到,笑着迎接知是同乡,欣喜地亲切交谈。

老僧说久客异地已忘怀故里,终年只是跟弥勒佛相随相伴。

困眠时纸帐中十分温暖,饱食从来没嫌弃山中菜蔬味道不甘。

居住在山林从古以来就会有饥饿,未置田产因此不肯退隐岂不太贪?

我虽然没像展禽那样三次被罢,却如嵇康般自知出仕有七种不堪。

我就要自己请求辞去官职,请为我在山水佳处留一茅屋且把身安。

注释

⑴焦山:在长江中,因汉末焦先隐居于此,故名,与金山对峙,并称“金、焦”。

⑵眈(dān)眈:深邃貌。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眈眈帝宇。”

⑶淮南:指扬州。

⑷云霾(mái):阴云,形容翻卷的浪涛。

⑸沙户:沙洲上的人家。

⑹此:指焦山。

⑺尽返:一本作“兴尽”。

⑻赋命:天生的命运。

⑼弥勒:佛名。弥勒是姓,为慈氏;字阿逸多,义为无胜。同龛(kān):意为同室相伴。龛,盛着佛像或神主的小阁。

⑽纸帐:纸作的帐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绵拆缝,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唐诗僧齐己《夏日草堂作》诗:“沙泉带草堂,纸帐卷空床。”

⑾“展禽”句:展禽,春秋时鲁大夫,鲁僖公时人,又字秀。因食邑柳下,谥惠,故称柳下惠。任士师时,三次被免官。此诗人借以自况仕途不得志。黜(chù),废免。

⑿“叔夜”句:三国时魏人嵇康(字叔夜)反对当时执政的司马师、司马昭等。山涛推荐他做选曹郎,他在给山涛的'绝交书里列陈不能出仕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后以“七不堪”作为才能不称的典故。

⒀投劾(hé):指自劾。劾,检举过失,古代官员检举某官过失,向上司或朝廷打报告,称“劾状”。凡是被劾或自劾的,视其过失大小,予以不同的处分。谢簪(zān)组:辞去官职。谢,辞谢。簪,固冠的签子。组,系印的带子。簪组犹言冠带,指有官职的人。

⒁茅庵:草舍。

赏析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苏轼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馆判官告院。苏拭直言不讳批评新法,自然引起当道的不满。苏轼深感仕途险恶,主动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途经镇江,欣赏了金山美景而作此诗,从诗篇内容即可见其与《游金山寺》为同时之作。

创作背景

一、二两句略写游金山寺之情形。“金山楼观何耽耽”,金山楼寺耽耽而立,突兀江中,“中泠南畔石盘沱”(《游金山寺》)者是也。“撞钟击鼓闻淮南”,写寺院晨钟暮鼓,其声远播淮南之地,此二句,总写金山形制规模之盛。金山言毕,笔锋转入与之对峙之焦山。“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与金山之崇阁险石,洪钟大鼓相比,焦山仅有落落修竹,寂寂寺僧。“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沙田由江水冲积而成,肥沃非常,故有农户亦于其上经营农桑。焦山云霾在空,长浪逐空,拍岸击石,环境如此之劣,故而绝少人迹,偶有江上沙户,于此祈求春蚕无灾而已。关于焦山之险,苏辙有《和子瞻》诗,所言甚备。其云:“金山游遍人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同行诸人登览金山之后皆已回转行程,而诗人留宿金山而不访焦山,心下有惭,故决意独自前往。“赋命穷薄轻江潭”,诗人不惧江潭之险,只自独往,本是豪情所致,反言“赋命穷独”,云己身本贱,不足怜惜。其时诗人直言批评新法,遭毁非议,请求外任,因成此行。诗人深感仕途凶险,故有此一句。

“清晨无风浪自涌”,焦山之险若此,诗人却仅以此七字托出。虽则浪险如此,诗人反而“中流歌啸倚半酣”。舟至中流,正是浪急之所,诗人反而吟啸自若,倚楫半酣。至此,非有如是之豪情,即无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苏词也。已而舟至焦山,诗人弃舟登岸,老僧惊而下山相迎:实是惊险之地,施主如何来此?惊罢即喜,而相与畅谈。此“老僧”,诗人自注“中江人也”,中江在四川,故此云僧作“巴人谈”。巴即蜀之代称。以下数语即是诗人记老僧所谈内容。老僧久客于此,乡井何方,已然相忘,惟有此青灯古寺相与为伴。“同龛”语出《法帖·褚遂良书》“久弃尘滓,与弥勒同龛”。困倦之时,就眠纸帐,亦感暖意;三餐若饱,食有山蔬亦甘。虽宿简食陋,亦是安之若素。山林之寺,忍饥而卧古亦有之,此虽无田,我亦能饱,故长居此地,并非我心存贪念,实是慕此山林雅趣,有心归隐所致。

末四句是诗人抒其决不弃直以从枉,屈身以事人之志。“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二句用典。《论语》中记载展禽任士师时遭到“二三黜”,有人劝其离开鲁国另觅新君。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展禽既已三次见黜,而诗人此云“虽未”,是以反其事而用,言下之意为:即便展禽未见黜罢,其正直光明之志亦未有丝毫相异罢。嵇康与山涛同为“竹林七贤”之一,因恶乱世而归隐不仕。后山涛依附司马氏得获高禄,欲举荐嵇康。嵇康因此作了闻名于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信中以戏谑之笔言其于官场有“必不堪者七”。诗人用此典亦明其归隐之意。

末二句即云:我愿谢却簪组,弃官而去。愿此焦山佳处,为我留庵以宿,然诗人终其一生,皆为民请命,直谏不止,故亦仕途艰辛,天地飘零。但其心存高远,出入儒释道之间,故于此浊世存真。全诗于纪游中多抒感慨,自然流利。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篇12:古诗《自题小像》赏析

自题小像

诗人:鲁迅 朝代:近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相关专题 金山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