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3到12岁孩子的读物分类

乌叶Naigue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乌叶Naiguei”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适合3到12岁孩子的读物分类(共3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适合3到12岁孩子的读物分类

适合3到12岁孩子的读物分类

图画书与幻想童话时期(3-6岁)

阅读特点:3-6岁是语言、阅读理解力迅速发展期,孩子读图能力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敏感度。这时适合读容易模仿的儿歌和有一定情节、单纯而有趣的绘本故事。篇幅不宜过长。除了听故事,还应该给3-6岁的孩子扮演故事角色的机会,或者玩相关的游戏,加深其对故事的理解。

阅读内容:绘本和短小的童话。

阅读方式:亲子共读。亲子共同看图画,讲故事,做游戏。在共读中增强亲子交流,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经典推荐:《疯狂星期二》、《蚯蚓的日记》、《小绿狼》、《小老鼠和大老虎》、《亲爱的小鱼》、葛翠琳童话精选系列等。

形象思维时期(小学1-2年级)

阅读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处在形象思维的阶段,喜欢借助声音、线条、色彩来了解世界,开始加大文字书阅读。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15-20分钟),喜欢短小的故事和充满想象的书籍。

阅读内容:短小的故事、美丽的'童话等文字较少而充满想象的书籍。

阅读方式:独立阅读的意识开始萌发,喜欢大声读、表演。借助读书卡片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根据所读内容表演童话剧等多样的形式能让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增,幼教之友《3-12岁孩子适合读物分类》。

经典推荐:《笨狼的故事》、《洋葱头历险记》、《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我的第一套科学漫画书系列、神奇校车第一辑等。

历史故事时期(小学3-4年级)

阅读特点:到了小学中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书籍的内容和范围更广,阅读兴趣也更宽,对自然科学、历史等领域的兴趣提升。因此,小学中年级是培养孩子走向独立阅读的最佳时机。

阅读内容:儿童文学、数学、科普读物。

阅读倾向:自己选择书籍,独自阅读;喜欢友情类、冒险类读物等。

经典推荐:《夏洛的网》、《女巫》、《淘气包埃米尔》、《森林报》、《非洲历险记》等。

知识与伦理的时期(小学5-6年级)

阅读特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比较客观,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能够试图从多种角度看待一个问题。

阅读内容:除了儿童文学,还可涉及历史、自然、生物、人文、传记等。

阅读倾向:专门性的儿童读物和传记、游记类读物。孩子对介绍不同人种、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读物开始感兴趣,从参考书、报纸、杂志中吸取知识以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经典推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狼王梦》、《说说你们国家的故事》、《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昆虫记》等。

篇2:适合12岁孩子看的故事

适合12岁孩子看的故事篇一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雪精灵给大地铺上了一床厚厚的白毯子。寒冷的冬天到了。

风停了,雪也不下了,冬天的森林里很安静。

皿姐来到鸡小妹的窗外,说:“鸡小妹,外边不下雪了,我们出去练习舞蹈吧。”皿姐和鸡小妹是邻居,它们都非常喜欢跳舞。

“我才不去呢,外边多冷呀。”小鸡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说。

“你不是想成为舞蹈家吗?那就不能间断练习呀。”皿姐说。

“不去,就是不去嘛!外边太冷了。”小鸡说,“等过了这个冬天,当温暖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再出去练习吧。”

皿姐说服不了鸡小妹,便独自来到雪地上,一步一步地走着,走得很稳当,走得很认真。

当皿姐又回到鸡小妹的窗下时,鸡小妹问:“皿姐,你不怕冷吗?像我这样,待在温暖的被窝里,多好呀!”

皿姐指着雪地问:“你看,雪地上多了什么?”

小鸡

篇3:顾明远:孩子到12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会很危险

顾明远:孩子到12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会很危险

美国盐湖城召开冬奥会期间,我国奥委会代表团参观一所学校时,带去了两个熊猫玩具。团长对校长说,一个送给你们学校最优秀的男生,一个送给你们学校最优秀的女生。这一下难为了校长。校长说,我们学校个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最优秀的。有的学生学习优秀,有的学生运动优秀,有的学生做义工优秀。最后校长只好把两个熊猫玩具陈列在学校的展览柜里,写上“送给最优秀的学生们!”供所有学生欣赏。

儿童就是儿童,不能用成人评劳模的办法来评选儿童。人是有差异的,因此人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每个学生。所以要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我反对在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树立榜样的办法很多,做了好事可以表扬,学习有进步可以表扬,热爱体育活动可以表扬,不一定把一小部分学生定格在“三好学生”上。

评选“三好学生”,一小部分学生受到鼓励,但却会伤害大多数学生。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刺激,以“三好学生”为榜样,争取也能当上三好学生。但“三好学生”的名额是极少的,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其实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

什么叫人才?怎么样的人叫人才?我1980年曾经撰文《人才学与教育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人才。也就是说,学校的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但他不一定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能力,不一定成为人才。”现在我要补上一句,人才是多样的,只要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工作,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可能许多家长和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是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结果造成以自我为中心,忘乎所以。

近年来某些官二代、富二代表现出来的劣迹,无不与父母的溺爱和放任不管有关。这种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危害了社会。

误区之二是强制,用父母的权势逼迫孩子,有的甚至用暴力对待孩子,总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

前一阵子热闹一时的虎妈、狼爸,都是这一类的父母。表面上看他们的孩子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但他(她)们的人格、心理如何,他(她)们将来的人生道路如何,尚待时间的考验。

早在80多年以前,鲁迅在《上海的儿童》一文中就说中国的中流家庭教育有两种极端的教育方法:一种自由放任,一点不管,任其跋扈,在家里是暴主,但到了外面就没有能力了;另一种终日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打骂,使孩子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父母还以为“听话”,待到了外面,像“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80多年后的今天这两种方法依然存在,可见传统习惯之顽固。

误区之三是认为每天逼着孩子学习,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幸福的生活。

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动手打学生,受到批评还觉得很委屈,认为“我是为学生好。”可是学生不领这个情,反而对学习没有兴趣了,厌学了。就算学生在父母、老师强迫下学习进步了,成绩上去了,但身体垮了,性格扭曲了,脾气怪僻了,将来能有幸福吗?恐怕未必。

真正的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社会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种层次需要: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十多年前,浙江金华有一名学生把自己的母亲杀了,记者采访他时他对杀害自己的母亲这件事很漠然,认为自己的什么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母亲只逼着他念书,生活没有乐趣。采访者哀叹,实际上她的母亲已经在精神上把自己的孩子扼杀了。可见,我们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合理的需要要给予满足,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特别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才能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不等孩子讲完,就唠唠叨叨地说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长此以往,当然孩子就不愿意与你交流了。为什么学生喜欢与同伴交流、与网友交流?因为与同伴、网友是平等的。而对父母、对老师,觉得你们是大人、是权威,你们永远是对的,你们总是会教训人。因此,要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朋友,如果孩子能把心里话讲给你听,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但是我们现在学校中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为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而学,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报考大学不是以自己的兴趣和志愿为依据,而是以考试的分数为依据。摸底考试分数高,就报考重点大学;摸底考试分数不高,就报一般院校。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位华裔美国中学生喜欢数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修学高难的课程,并通过明尼苏达大学的数学先修课程考试。到高中二年级他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爱好在网上选择将来要报考的学校及其各种信息,最终选择了10所大学。我国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尽量回答儿童的问题,不要对儿童的提问不耐烦。在小学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常常用阅读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有一个学生不爱学习,他就陪他读书,读到有趣的地方,就说我有事,你自己读吧。学生自己读下去,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活动最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一名学生最不爱写作文,但一次放风筝后,他写了放风筝的故事,写到开始风筝老放不上去,后来在风筝下面加上两条纸条,风筝就放得很高。老师觉得他描写得很真实细致,给他这篇作文评了满分。学生很高兴,并从此对作文感兴趣了,越写越好。

学生为本

前不久,一位精通外语的老同志告诉我,我国文件中常用“受教育者”这个词,他说这个词在国外早已不用了,通常是用“学习者”这个词。这反映了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学习者自己学习、自己体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

一位在美国读书的华裔学生写了本书《我在美国上中学》,其中提到初中一年级的艺术课。老师说:“这个学期学习传统的和现代的绘画艺术。我不会讲著名艺术家的知识,而是让你们自己去调查研究这些艺术家,找出他们的代表作品,找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介绍他们的代表作品与他们的流派,然后给我们全班同学做一个报告与表演。”下课后同学就选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第一位同学汤姆选的是达・芬奇,他介绍了达・芬奇的生平、代表作品、风格,然后老师向同学布置作业,用达・芬奇现实主义的方法画旁边的同学。

我国的教育要在学生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来一个根本转变。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总是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其实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强的,他们自己能解决很多问题。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崔校长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他上中学时,有一天老师要到县里开会,课就让他来上。当时他很忐忑,但认真准备了就去上了。结果同学很欢迎,说比老师讲得还好。他当校长以后,发现有些老师对,有些课讲得不透。他就想起自己的经历,于是提出教学改革,老师少讲,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来讲,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广西玉林听过几堂用有效课堂模式设计的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分小组自己梳理知识点,编制知识树,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个个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学习气氛很热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学习对课文理解得深,知识记得牢,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批判能力。

作者:顾明远,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相关专题 读物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