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的方法

会回忆的桃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会回忆的桃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的方法(共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的方法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做。随着课改大面积的深入推进,各地中考的题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笔者研究了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省市中考题,预测今年的中考热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供老师、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的方法

一、复习要点

1。 抓住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 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 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

(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

(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

(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

(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 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生活中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数形结合——物理图象等命出了一些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同学们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的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6。 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热点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近两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火星探测器、神舟飞船等;

(2)关注时事新闻;

(3)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问题的提出,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片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三、题型结构

1。近几年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多了定性的简答题,少了定量的计算及死套公式的试题。学生对于陌生的简答题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这里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力的问题、运动问题、光的问题、蒸发问题、液化问题、浮沉、杠杆、安全用电问题等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

(2)横向分类。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直接叙述题、用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需用图帮助解答的问题。对于此类题目学生要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就能创造性地答好问题。

2。 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科学探究。

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十大考点总结

重要考点之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

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

重要考点之二:化学实验简单操作

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

重要考点之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2)气体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3)根据气体各自的性质进行检验。(4)实验装置合理连接,实验合理操作。

重要考点之四:物质的分离

物理方法(1)溶解(2)过滤(3)蒸发(4)冷却结晶

化学方法(1)沉淀法(2)气体法

重要考点之五:物质的鉴别

(1)盐酸、硫酸的鉴别(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鉴别(3)碳酸根的鉴别(4)酸、碱的鉴别

重要考点之六:练一练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用干冰灭火C、涂油漆防锈D、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

重要考点之七:溶液

该重要考点分值为(2-4)分,近两年考题中该考点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思维和分析能力上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运用。但在该考点的计算上的要求不是很高,基本上都是简单的计算。主要掌握溶液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制、氯气消毒和明矾净水。

重要考点之八:元素及其和化合物

元素及其和化合物主要内容有空气、水、氧、氢、碳、常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是化学学科中考(微博)的重要考点,该考点知识点多,内容广泛,分值也比较多,每年必考。它无论是在填空题、选择题,还是在实验题、计算题都可涉及到。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学会分类归纳,做到系统掌握,合理、灵活、综合的运用。例如:单质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系统的记忆,它们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都是使黑色粉末变红;借助化学方程式,牢记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现象等,这样有助于在该考点上获取高分。

练一练: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A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再加入钠盐B的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__。

重要考点之九: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合价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计算。近两年化学计算占总分的比率不高,计算难度降低,计算题都比较容易。同学们只要掌握好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通常情况下,决不会因为计算而难倒大家的。计算是容易得分的。

重要考点之十:物质构成微粒的计量

该考点只适用于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该考点的内容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使用新教材的同学要牢牢把握这一考点的内容,它是一定可得分的题目,也是试卷上必定出现的考点。

中考物理极易考的十个“不一定”

1。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①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② 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③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2。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① 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

② 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③ 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3。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① 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② 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① 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② 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5。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① 改变物体的形状;②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①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②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时。

7。 小磁针靠近钢棒相吸,钢棒不一定有磁性

磁现象中的吸引有两种情况:

①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② 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所以和磁体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铁、钴、镍等物质,也可能是磁体。

8。 “PZ220V 40W”的电灯,实际功率不一定是40W

① U实=U额=22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40W,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② 而U实

③ 当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出强光,寿命缩短易烧毁。

9。 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因为下表面浸入液体较深,受到的压力始终大于上表面,所以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

当物体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无缝隙时(即相当于粘在了一起),物体不受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陷入河底淤泥中的大石头,三分之一的露出泥外即浸在水中,但石头不受浮力作用。

10。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所受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积决定的。

篇2:中考物理复习不留漏洞,名师给三点建议

一、名师建议

1、抓住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

(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

(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

(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

(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生活中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数形结合——物理图象等命出了一些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同学们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的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6、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热点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近两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火星探测器、神舟飞船等;

(2)关注时事新闻;

(3)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问题的提出,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片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三、题型结构

1、近几年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多了定性的简答题,少了定量的计算及死套公式的试题。学生对于陌生的简答题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这里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力的问题、运动问题、光的问题、蒸发问题、液化问题、浮沉、杠杆、安全用电问题等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

(2)横向分类。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直接叙述题、用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需用图帮助解答的问题。对于此类题目学生要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就能创造性地答好问题。

2、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科学探究。

篇3:中考如何复习物理

面对中考,其实不难理解同学们紧张、压迫、无奈的心情,以前留下了的知识死角太多,甚至连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都搞不清楚!在这样薄弱的物理基础上,想提高分数,甚至考满分确实要付出比别人多更多的努力。

但并不是每个人的付出和回报总成正比,这里面有很多规律可循,我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且有效的复习要点。

第一,勿于浮沙筑高台 记忆基本知识点。

很多同学感觉自己课本学得很扎实,上课也认真听讲,可就是考不好。在中考第一轮复习时我发现我的很多学生问题所在,初二学习力学时没有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只是机械地做题,不去回扣反思知识点,导致自己学的内容像空中楼阁,而很多同学又被这种假象所蒙蔽 ,自以为学的很好,但一走进总复习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虽然那时还不算晚,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在以后高中学新课时就要深入下去,只记忆几个谁都会背的公式定理是行不通的,还要顺藤摸瓜,做完题目及时回扣课本内容,且把课本当作自己的根,经常翻看课本,每一遍深入的阅读都会带给你豁然开朗的顿悟。当然从现在开始到中考,这样做不晚。

第二,厚积而薄发 重视积累。

我们都知道学语言靠的是积累,其实物理也靠积累的。错题集和笔记是做好积累工作的重要工具,试问同学们:你整理过错题集吗?面临中考的你翻看回顾过你所有学习物理的笔记吗?相信大多数同学是没有的。或许你曾经三分钟热度,但没有坚持。

错题集记录你所犯的每一个错误,每一次回顾都是人生的进步。

[中考如何复习物理]

篇4:中考物理如何复习

1.静心找问题

中考物理内容大致分四部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其中力学大约占40%,电学占35%,光热部分约占25%。中考的分值分配基本如此,而且中考难题比较集中。一般讲,光学、热学部分不出难题,难题出在力学和电学部分。那么,我们的复习就不应平均分配时间,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学和力学方面。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成绩也就不同,所以在复习前必须明了自己在学习物理方面,知识缺陷主要在哪里,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例如,力、热、光、电各部分哪一部分自己没有学,那么就重点复习这一部分。如果你电学学的不错,并不意味电学中你就没有漏洞,如有的同学电学中就怕故障排除问题,那么这就是你的弱点,就应全部将这类题目多做,多分析直到学会为止。有的同学就怕电功率综合题,那你就找出本地和全国中考试题中的电功率题加以强化训练,找规律,找方法,找思路,直到把它攻克炎止,总之精力和时间不可平均分配。

2.熟记公式定律

人之初,性本忘,遗忘是所有人都存在的自然现象,两年所学物理都记住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在找出问题攻克难点的基础上还要照顾到面。初中阶段二册书中有188个知识点,26个基本公式,23个重要实验,53个理解,因此应遵循一个原则: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就是将这些知识点、公式、概念、规律该记的必须记住,记不住,根本谈不上灵活使用。

3.复习

复习过程有几点建议:

(1)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咱们物理是读书破两本,考试心不慌。读书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就是指:全面的一字不差的通读两册物理书在读书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理解。精读是指重点对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2)课堂听讲:紧跟老师进度,重在落实,在课上练习中一定做到快,但必须保证正确率。发现问题要及时异懂异会,并应建立自己的错误记录本,找原因,找问题,犯过的错误,绝不可再犯。

4.练

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准备全国中考汇编和广州中考真题汇编,会做的题可不做,重点放在自己不熟,不会或没见过的题目,这些题叫长见识的题,弄会了有助于我们熟悉中考走向,中考题型大有处。

5.讨论

有不少同学只顾自己复习,很少与班上同学交流,这是目前大多数同学所欠缺的。集思广议是学物理的极途径,有时老师没讲明的问题,可能同学的几句话就可让你明白了,有时你明白的知识给人家讲,讲的时候,也许你讲来讲支渠自己也绕进去讲不明白了,这就证明你自己还没有真正明白,正把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找出来了。尤其是一些综合难题,通过同学们讨论可能多种思路和方法,恰巧就填补你方法单一的赞美丰富了你的思路和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篇5:中考物理如何复习

1.基础知识薄弱

这是从来没有考过高分学生的通病。如果100分的题你考了95,那这条跟你的关系不大,但如果你只考了5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课本了。

2.基本运算能力差

如果孩子从小计算能力就不好,他的计算能力也不太可能突然提升,除非加强练习。

3.实际应用能力差

比如物理,题目就比较偏向于应用题,大多与生活相结合。这个时候,有的学生不是很懂怎么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了,这简直就是要命呐。

4.逻辑推理能力差

这估计是很多人的丢分点,很多学生做题总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就忘了另外一个。

5.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

这大概是个人习惯吧,很多孩子性格比较急躁,题都没看完就开始做。比如说选择题,开始几题总是比较简单,一看就知道答案了,然后有的孩子就看了半句话,诶,这题以前做过的,答案是A,然后……5分没了。

6.粗心大意

经常考试成绩出来之后都有人说,诶,怎么比我预估的分数少这么多?结果仔细一看,有不少是自己大意丢的分。

7.不自信

考试中总有部分学生,在做选择和填空的时候,稍微有点难度的题就会反复的检查验算,总是不放心自己的计算能力,结果就耽搁了后面做题的时间。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你不自信,胆子小。

8.做题慢

每次考试都有学生说,我明明是会做这个题的,可是时间不够了。但是考试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的时间就够,你的就不够呢?

原因就是前面应该快速完成的题做得太慢。

为什么做得慢呢?

平时练习不够,对相关题型的熟练度不够。为什么对这些比较简单的题反而不熟练呢?这就是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的通病了,时间都用来攻克难题,对基础题型的掌握反而稍显荒废。

篇6:中考物理如何复习

第一,“勿于浮沙筑高台”记忆基本知识点。

很多同学感觉自己课本学得很“扎实”,上课也认真听讲,可就是考不好。在中考第一轮复习时我发现我的很多学生问题所在,初二学习力学时没有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只是机械地做题,不去回扣反思知识点,导致自己学的内容像“空中楼阁”,而很多同学又被这种假象所蒙蔽,自以为学的很好,但一走进总复习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虽然那时还不算晚,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此我提醒大家,在以后高中学新课时就要深入下去,只记忆几个谁都会背的公式定理是行不通的,还要“顺藤摸瓜”,做完题目及时回扣课本内容,且把课本当作自己的根,经常翻看课本,每一遍深入的阅读都会带给你“豁然开朗”的顿悟。当然从现在开始到中考,这样做不晚。

第二,“厚积而薄发”重视积累。

我们都知道学语言靠的是积累,其实物理也靠积累的。错题集和笔记是做好积累工作的重要工具,试问同学们:你整理过错题集吗?面临中考的你翻看回顾过你所有学习物理的笔记吗?相信大多数同学是没有的。或许你曾经“三分钟热度”,但没有坚持。

错题集——记录你所犯的每一个错误,每一次回顾都是人生的进步。

笔记——不仅能唤起你对知识的理解,更是学习的记忆。

第三,“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在悟。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差距不主要在于智力,而在于顿悟的能力。悟性高固然好,但悟性不好也无需灰心,须知顿悟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学物理不在于做了多少题目,而在于掌握了多少方法。针对一种类型的题目,加以比较分析,找到共性,悟到出题人在此出题的原因和意图,也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领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策略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第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信老师,相信自己。

紧跟老师的步伐走,每一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明天,他们会琢磨教法,反复论证,然后教授给学生,所以每个老师都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多多和老师交流,多问自己、问老师、问同学,总之,遇到自己实实在在不会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你可以不相信自己的为人,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努力。

总之,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只要大家能掌握其中方法规律,不怕困难,并且肯付出努力,你们一定可以面对中考唱“征服”。

篇7: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01)

[课题] 测量

[中考要求]

1、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会用量筒测体积;

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了解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知识回顾]

1、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 ;其他还有 、 等。

3、长度单位换算:m m m

m 1μm 4、时间单位换算:h 5、什么叫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不可______;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

6、服装设计师裁剪衣料常用______刻度尺;木工做家具常用_______刻度尺;在车床加工机

械零件要用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采用如图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8、根据图1-2读出量筒内的物块体积:

V=_______cm3=_______m3

9、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是60____;乒乓球 的直径大约是_____cm;人们走两步大约

是1___;某同学身高15.8_______。 ml

30

10、 双人桌的长度是1.2×102cm=_______km 20 =_______μm______nm。 10

11、 同一长度的5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 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mm。

12、 使用刻度尺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量程和_______值。

13、 如图1-3中,两把尺子测木块的长度,甲尺的测量结果为________,乙尺的测量结果

为________,造成测量值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1-3

14、 我国一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um B、2mm C、2cm D、2dm

15、 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应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16、 试分析下列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填“偏大”或“偏小”

或“无影响”)

1)刻度尺的热膨胀_______ 2)刻度尺冷缩_______ 3)刻度

尺零刻度磨损_______ 4)视线歪斜______ 5)钢刻度尺弯曲

________ 6)皮尺拉伸过长_______。

17、在实验和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估计”。下面是小明估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里的课桌高约70cm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

18、、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

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

19、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的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2μm B、2mm C、2cm D、2dm

20、如何利用你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

21、怎样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漂浮在水面的小固体的体积?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02)

[课题]:声现象

[中考要求]: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3、知道声音的三要素

4、了解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知识回顾]:

1、 声音的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 ;把声音的高低称为 ;把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称为 。

3、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 。

4、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常把高于 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 Hz的声音称为次声。

6、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1、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练习]: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们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是 (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

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4、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5、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6、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7、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_______发生______而产生。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不同。

9、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即使靠得很近也无法直接交谈,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能够听见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别的。

12、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

发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表明_________

13、打雷时,看到闪电后经5s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

生雷击处离你有多远?

14、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计时员应该怎样做能减少误差?

15、某人对着高山大喊一声,经过0.4秒听到回声,这个人离山约有多远?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03)

[课题]: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中考要求]:1、知道光的传播及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知道光的反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3、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知识回顾]:

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

光的传播现象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速(在真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

[精选练习]:

1、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

__________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如图所示,现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电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中的横线上。

白炽灯

白炽灯 用__________ 用__________

代表_太阳 代表________ 代表________

2、一个人站在离平面镜1m处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_m

,这时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_______像。(选填“实”“虚” )

3、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前,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间的距离将 ( )

A、像变在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4、如图38-1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

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

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

并画出入射光线SA。 5如图38-2所示,当平面镜M绕O点逆时针转过30° 角时,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

A、增大30° B、增大60°

C、减小30° D、减小60°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篇8: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一、杠杆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 1/ F2=l2 / l1

4、应用: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________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________杠杆。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理想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天才是百分之一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1

年级: 九 学科: 物理 课题:《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简单机械》 课型:预习展示 主备人:王刚 审核:_九年级物理组 课时: 3 使用时间:____姓名:

公式:W=Gh(提升重物)=W-W =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

①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用

② 公式:η= W总

斜 面:η= FL

Gh 定滑轮: η= = Fs =

Fh F

动滑轮: η= Fs = = F2h 2F

滑轮组 Gh

η= Fs = = GFnh nF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___________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械效率的测量:

W有用 Gh = = η ① 原 理: W总 Fs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______________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A.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然平衡

2、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瓶盖起子

C.螺丝刀

D.钳子

3、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 )

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B. 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

D. 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5、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 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 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6、学校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在升旗仪式中( ) 该滑轮可以省力

A.该滑轮可以省功

B. 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D. 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中考练兵】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题图 8题图

7、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 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8、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较小

B. F2较大

C. 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 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1、F2、F3做的功相等

13.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 )

A. 6个 B.4个 C. 3个 D.2个

14-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 F乙(选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P

乙(选填“>”、“<”或“=”)

9题图 10题图

9、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4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10、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A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11. 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 他们设计了如图3 所示的四种方案( 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12.如图6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A

B

F1

F2

F3

F

4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2、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用大小为5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O能绕O点自由转动,若在杠杆末端A点施加一个力提起重物G,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杠杆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省力杠杆;若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力的方向是 .

4.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在物体上升2m的过程中,人所用的拉力为125N,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5.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楼顶上,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m,拉力做的功是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W。

3

图6

C D

天才是百分之一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主备人:王刚 审核:_九年级物理组 课时: 3 使用时间:____姓名:

2、用如图所示器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⑴在图上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⑵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 ⑶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钩码重1.5N,其他被 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7.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等距标注了刻度,可绕A端转动,当在B处施加30N竖直向上的拉力F时,杠杆刚好平衡,则杠杆自重为______N。

8.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绳子的自由

端。若钩码G重为3N,小华所用拉力F为1.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若换成重为5N的钩码G′再进行实验,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分)

三、作图、

1、图所示杠杆OBA处于平衡状态,请分别画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

⑷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2,则?1 ?2(填“>”、“<”或“=”)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 3、“糖枣”是上杭古田红色旅游圣地的美食。图10示意了筷子夹“糖枣”的情景,此时筷子是

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实

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请在图中画出“糖枣”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验数据如下:

4.轻质杆OA的A端挂一重物,在绳子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画出图中绳对A点的拉力F1及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斜面粗糙木块重量斜面高拉力F/N 斜面长有用功W总功W总机械效率

对应的力臂L1。

η G/N h/m s/m /J 程度 程度 有/J 四、实验题

1 0.1 0.6 0.5 0.2 0.3 67 较缓 木板表面 2

1.如图所示,晓月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砝码等试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 0.2 1 0.5 0.4 0.5 80% 较陡 木板表面 2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3 0.3 1.4 0.5 0.6 0.7 86% 最陡 木板表面 2

(1) 在挂钩码前,晓月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她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4 0.3 1.6 0.5 最陡 毛巾表面 2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请将上表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2) 接着晓月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猜想A是正确的.

其目的是: ; 。

(3)比较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

(改变钩码数量与位置,获取三组测量数据(如下表),可以减少实验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并完成下表中的空格。 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

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0.2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到达斜面顶端。求:

(1)小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计绳重)。求: 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⑵货物上升3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7.如图16所示,重为1140 N的物体,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103 cm2。工人师傅用600 N的力匀速提升物 体,物体的速度为0.2 m/s。(不计摩擦及绳重) 求:(1)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体重为450 N的小明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

动,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

四.计算题

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已知物重为800N,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求此过程中: (1)做的做功。(2)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有一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的体积为8 ×10 - 3m3 , 某人想通过如图20 所示的滑轮来竖直提起这个物体。( g =10N/ kg) ( 1) 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 2) 当人用250N 的力向下拉绳子时, 物体恰好能匀速上升, 物体上升3m后恰好到达目标位置, 求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 ( 3) 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某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90N的拉力,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求: (1)物体在10s内上升的距离. (2)物体受到的重力.

(3)如图所示,若改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用10N的拉力使物体仍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求10s内人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率.

4、现有重800N的木箱A,小李同学想把它搬到高为6m、长为10m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他站在

16

[中考物理复习学案四篇]

篇9:中考物理复习:物理公式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 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 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 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gh

液体压力公式F=PS=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 把物体举高时W=Gh 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 P=W/t= Fs/t=Fv (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 水平W有=Fs 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 (S=nh) W总=W有/ 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W有/W总 =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G/Fn)

(1)、=G/ nF(竖直方向)

(2)、=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f / nF (水平方向)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 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中考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力学公式

相关专题 不留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