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wuzitaila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wuzitailang”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社会保险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共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社会保险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社会保险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社会保险金的管理上,因此,国家财政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保险金管理工作,将社会保险收支纳入政府的专项核算,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险预算,确保社会保险金的整体周期平衡和各项社会保险的单项平衡。为了加强社会保险金的财政管理,还必须在资金、监督、法律上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作 者:刘玉珂 张晨寒 纪晓红  作者单位:刘玉珂,纪晓红(河南师范大学财经系,河南,新乡,453002)

张晨寒(河南师范大学政治理论部,河南,新乡,453002)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7(2) 分类号:F842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金   财政管理  

篇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均等论文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均等论文

一、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的涵义

(一)社会保障公平

公平是指人际利益交换中的等利害交换行为。它包含着均等,但不等同于均等,其基本含义应当是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公平可分为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公平是一个利益关系范畴,核心是社会各个领域的权利和利益在社会成员间均衡而平等的配置问题,及人们对这种权利和利益关系是否合理的主观价值评判(龚文君、周健宇,)。李珍指出,分配领域的公平是经济公平,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收入)公平。机会公平指个人的成就取决于自身努力及才能,而不是由其所拥有的背景决定。过程公平指社会成员按照同一规则参与经济活动。结果公平是个人的收入与其贡献的一致性。社会保障公平则是公平这一概念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体现,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社会保障强调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论身份、地位和收入状况等的差别,都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这是对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参与社会活动资格的普遍确认。过程公平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相同的规则参与社会保障活动,社会保障制度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同一的、一视同仁的。同时,社会保障通过对国民收入各次分配的调节,有力地缩小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缩小着结果不公平(龚文君、周健宇,2012)。综上所述,评判社会保障是否公平的标准主要有:一是是否达到制度全覆盖,即是否做到了“确保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二是公民社会保障收入的多少与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贡献是否一致。这条标准反映在养老保险方面,就是公民获得的养老保险待遇的多少与其缴费是否一致。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贡献与收入的一致指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二是这一标准仅适用于社会保障项目中追求权力、义务一致的社会保险项目,而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项目不适用。

(二)社会保障均等

这里的社会保障均等特指社会保障收入在量上的均等,是不同居民之间社会保障收入的对比关系,是不同居民的社会保障收入在量上的一致性,一致性越高则越均等,反之,社会保障收入差别越大则越不均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以养老保险为例来论述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的关系,下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社会保障均指养老保险。

二、社会保障公平和均等的关系

社会保障公平主要指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结果在质上的一致性,而社会保障均等则强调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在量上的一致性。李珍(2013)将社会保障公平和均等的关系概括如下:当社会保障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时,无论社会保障收入是否均等,从质的规定性看都是公平的;当社会保障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时,无论社会保障收入是否均等,从质的规定性看都是不公平的。这就是说,社会保障均等和社会保障公平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社会保障收入有差别不等于不公平,而社会保障收入均等也不一定是公平的。

三、我国社会保障公平和均等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不公平和不均等现象并存且广泛存在。在社会保障公平性方面。在公平性方面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理论上实现了制度的全覆盖,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全体公民都拥有相应的养老制度安排,所有城乡居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对号入座,这是社会保障公平的一个巨大进步。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其对公平的不懈追求,而广泛的覆盖面则是实现公平价值观的必要前提。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无疑为实现社会保障公平打下了良好基础,是迈向全民养老的前提。但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体参与率还不高,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城镇企业职工、农民工、城乡居民还游离于制度之外,享受不到这项制度带来的养老保障。在社会保障均等性方面,我国居民社会保障收入在量上的不均等是广泛存在的。既存在同一制度内由于缴费年限不一、缴费档次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差距,也存在不同制度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问题,还存在中央财政对于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助标准差距等问题。

四、正确看待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

本文以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养老金待遇和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为例进行分析,虽然前者高于后者,但这种不均等就不能简单地称之为不公平。第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较低,相当于以隐性方式缴纳了较高的养老保险费。众所周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决定员工收入,是由市场决定收入,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多是按照政策规定发放的,是由政府决定收入。从现实情况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已经十多年没有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调整了。在企业职工收入不断增加的外部环境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实质上是在降低。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政府及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制定众多的政策,出台海量的规划,协调诸多关系,这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压力大。按照按劳分配、贡献决定收入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但事实并非如此。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多,收入低。收入低的部分可以理解为以隐性方式缴纳了更高的养老保险费,这样退休后享受较高的养老金待遇是公平的。第二,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作的机会成本高,在工资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较高的养老金待遇可以被认为是对机会成本的补偿。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高,在工作之前接受过较长年限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受教育成本,接受教育期间还不能正常工作赚钱,但是他们的在职收入较低,所以退休后领取较高的养老金待遇可以被认为是对机会成本的补偿,从这点看是公平的。 第三,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作的年限更长,相应地以隐性方式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也更长,同时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限缩短。按照政策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比企业大五岁。由此,在平均寿命相同的前提下,前者要以隐性方式多缴纳五年的`养老保险费,同时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年限又缩短五年,两个因素相加,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对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贡献远超过企业职工,从公平的角度看,退休后领取较高的养老金待遇是理所当然的。

五、混淆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带来新的不公平

当前,由于混淆了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的涵义,导致政策层面的操作失当,并形成新的不公平。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新的不公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已正式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来该项制度还要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目前已经制定出台了转移接续办法。在此,本文并不反对从终极意义上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当前的做法只是从形式上实现了向均等靠拢,结果可能形成新的不公平。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例,城市和农村物价水平、劳动力价格相差较大,这就要求养老金待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但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待遇是相同的,表面上实现了均等,但这对生活成本远高于农村的城市居民来讲不公平。当前还有舆论呼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应向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靠拢,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平等,进而促进更大范围的“公平”。这种不讲贡献,只关注结果的倾向,可能导致平均主义的回归,从而引起新的不公平。国家连续提高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待遇,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却一直没有提高,容易导致新的不公平。上述做法至少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企业职工形成了惯性思维,即连续多年都在提高养老金待遇,则明年也应该提,否则就可能引发不满,甚至可能成为社会问题,如继续提高,结果就是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待遇越来越接近并可能超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待遇,结合前述分析,客观上,这会使两个群体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的公平性越来越差。二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言,其他群体的养老金待遇连年提高,而自身的养老金待遇却不调整,这会使他们从主观上降低对养老金待遇公平性的感受。

六、结论和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是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在公共领域中的再分配,因此,缓和社会不公平、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的基本归宿(郑功成,2000)。在追求社会保障公平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公平和均等的关系。对于当前比较流行的简单地将不均等认定为不公平,而均等就是公平的观点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种认知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在实践中还会带来新的不公平,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极易出现的后果是,不同制度覆盖的人群因为养老金待遇的不均等而产生不公平感,于是纷纷向养老金待遇高的一方攀比,这种攀比会使社会保障水平越来越高,导致“福利病”,最终使财政不堪重负。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建立于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当时对于GDP与社会保障水平之间的恰当比例关系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于福利支出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因而福利支出在不断冲击高线,造成社会保障水平居高不下。在政党竞选中,社会福利成为拉选票的手段,造成社会福利水平节节攀升(景天魁,)。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没有政党竞选,但也要防微杜渐,谨防重走西方福利国家的老路,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社会保障公平和均等的关系。具体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终极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建设一个全国所有居民通用的养老保险制度,达到量上均等和质上公平的统一。因此,本文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而是反对不经科学研究、合理设计的单纯为“并轨”而“并轨”的行为,这种追求均等的做法将导致新的不公平。所以,在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特别处理好公平和均等的关系,避免为了实现表面上或形式上的均等而在实质上损害公平的现象发生,应遵从公平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原则对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逐渐将各种制度从“碎片化”向统一化发展,最终达到制度的统一。研究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的关系应着眼于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角。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制度,它为全体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网,减少个人的风险,减缓贫困,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此外,社会保障制度还可以通过影响储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影响到经济增长(李珍,2013)。因此,研究社会保障公平与均等不能仅就二者的关系研究二者的关系,应该将其放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高度和广度进行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参考文献:

1.龚文君,周健宇.社会保障核心价值理念再思考―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社会公平理论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6)

2.景天魁.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J].社会学研究,2004(6)

3.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4.李珍.建立多层次多支柱老年收入保障体制的若干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1)

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2000

篇3:社会保障建制与管理

社会保障建制与管理

社会保障建制与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涉及住宅、医疗、养老、生育、失业、工伤、下岗等一系列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种种问题被重新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哪些弊端势在必改?完善后的社会保障机制将为人们带来怎样的基本利益和权力?国家、企业和个人将履行各自的哪些义务?学者提出问题、阐述对策、为社会保障的建制和管理号脉开方。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建于50年代初期,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等保障制度。1986年又在国有企业建立了待业保险制度。截至 底,全国已有 8000多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多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100多亿元,支出1000亿元,结余100多亿元,历年累计结余500多亿元。医疗保险制度除试点城市外,全国还有 1800万职工参加了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各级劳动保险机构为300多万失业职工提供了失业救济,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200多万下岗人员和失业者实现了再就业。全国已有206个城市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100多万贫困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便日益暴露出来。

问 题

(一)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负担过重

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以近几年来实行统筹的养老基金和待业基金为例,绝大多数由企业负担, 个人负担很少。各地向企业统筹的“两金”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左右,有的省达30%以上,而向个人筹集的比例为工人工资的1%到3%,这样不仅不利于国家集中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而且也不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走市场,同时由于只享受社会保障权利而不尽义务,使人们容易滋生依赖思想和惰性,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结构不合理。

(二)覆盖面小,社会保障范围狭窄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城市来讲要限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据统计,至1994年底 ,全国城镇人口中,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员占城镇总人口的45%,这几年有大幅度增加 。从农村来讲,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的72%以上,加上农村生活水平低于城市 ,贫困人口多(8000万贫困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人口是社会保障的实际主体。但是到1994年底;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总人口的8.5%,农村社会保障对象主要限于为数甚少的优抚和社会救济人员。这几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事业有较大发展,但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三)社会保障基金“现收现付”,缺乏积累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支出和企业从当年收入中“现收现付”,缺乏积累,缺乏足额安全供给,往往造成入不敷出。随着我国人口寿命延长和老龄化高峰的逼近。国民收入用于供养人口支出比重日趋增大,国家与企业不堪重负。缺乏足够的积累,社会保障事业将难以维持。

(四)企业独保,缺乏社会互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各企业各自安排,各自为战,缺乏社会互济。对职工的生、老、病、死,由企业统包下来自保,造成企业社会保障负担过重,难以用大量资金投入生产,改进技术,更新产品。更新产业结沟,因此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其难以生存发展。更有甚者,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交了钱,事情还得企业自己办”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失业保险,有些地方企业交了失业保险金。但是每辞退一名职工还要交一笔钱,企业承担着双重负担,导致缺乏积极性和应有的效率。

(五)“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有了困难就伸手,向国家要,向企业要,而且互相攀比,比索取,比社会保障所得;不比勤奋,不比贡献。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后果削弱了奋发进取精神,影响了效率提高,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六)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非专款专用,而是挪作他用。例如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费占30%,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费占50-60%,直接用于失业救济的只占10%左右。这就大大削弱了社会保障基金应有的实际效益。甚至还有不少挤占、挪用、贪污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的顺利推行。据财政部19对10个省的保险基金的检查统计,有的地方保障基金用于基本建设项目一投资房地产,投资、参股投资、放贷、借款、挤占基金、滥支管理费等违纪金额达62.33亿元。

(七)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混乱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既存在集权过多,统权过死的现象,又存在政出多门,权力分散的弊端,不仅缺乏纵向横向的监督机制,而且缺乏完整的内部调控机制。一方面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政事十分,政府包管一切;另一方面则生老病残都由单位管理,形成所谓“单位保险”。管理体制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削发展

对 策

坚持社会保障的正确原则

适度合理原则 适度合理是指保障制度要切合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太高了会使社会保障的公共开支庞大,造成财政赤字,会增加税收,造成群众负担过重;会削减生产投资,影响经济实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助长人们的惰性与依赖性;会导致通货膨胀,国力负担不起,到头来使过高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太低了,人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与工伤救济、下岗补贴、生育补助、住宅津贴等一系列社会保障问题难以解决,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平都难以维持,当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生存和基本权利难以得到社会保障的时候,反社会的行为必然随之增多,从而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只有在社会保障功能、系数和覆盖面都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会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保障必须适度,其一,在确定社会保障项目与待遇水平时,既要考虑社会保障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到国家的国力;其二,社会保障范围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要逐步提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社会保障基金和国民收入总比例要保持适当;其三,还要考虑社会保障救济金与被救济者以前收入的替代关系,使前者对后者的替代率符合要求。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双重职能,双重目标,它既是实现公平的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又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社会动力机制,二者相辅相成,而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因此在推行保障制度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机会均等,竞争择优的目标序列。既要打破各种壁垒,鼓励竞争,促进生产力发展;坚持讲求效率原则;同时又要给予社会成员最基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以体现公平原则。所谓“公平”是指机会均等,所有需要社会保障的人员都

有平等地参加社会保障的机会,凡是符合社会保障条件的,都有平等地获取社会保障救济的权利。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在社会保障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社会保障相关)与相对方(被保障者)都享有各自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每一方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总体上应是平衡的重合的和法定的。对于行政主体(政府社会保障机关)来讲,它要依法行政,既要依法按条件发放社会保障金,保护被保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要防止被保障者权利的违法行使或滥用,维护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对于被保障者来说。他一方面依法享有获取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有个人投保依法缴纳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金、支持和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义务。被保障者所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是相适应的,档次也要大体相当。

社会化管理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原则 社会化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社会保障事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多层次管理,避免由国家统揽包办;二是要多力筹集资金,不能单纯依赖国家;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国家在其中扮演“最后出台”的角色,负责宏观管理与补助调节;三是社会保障中除发挥社会各方面、各机构的作用外,还要发挥道德系统、法律系统的作用,运用社会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四是将目前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事务性工作逐步转为社会化服务,如将企业发放养老、失业统一改为社会化发放,可由银行发放或由邮局发放,也可由社会保障机关发放。

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将大部分社会保障基金通过财政预算直接分配,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由政府通过赋税调节,实行间接分配;二是社会保障工作由单纯用行政手段管理转为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三是政府对社会保障管理侧重于服务,着重做好宏观控制与调节工作;四是政府成立社会保障机构,统一负责经常性的社会保障的业务工作;五是政事分开,例如社会保险行政管理和保险基金管理、运营要分离开来,政府主管部门的任务是制定政策、规划、制度和标准,加强监督和指导;保险基金收支和运营,保值与增值则由相对独立、统一的经办机构负责。

物质保障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原则 物质保障与精神鼓励有各自的特性与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物质保障是前提和基础,精神鼓励是指导和支柱。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社会保障的事情太多,而国家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因此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的同时,要十分注意精神鼓励,充分发挥精神鼓励的巨大作用。一是振奋作用:增强公民“我是社会主人”的意识,使保障对象产生自尊感,温暖感,幸福感;二是启迪作用:启迪公民的自立意识,化消极度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坐以待毙为自立自强;三是智力开发作用”社会保障对象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援,有了知识和智慧,有了奋发自强的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就能创造人间奇迹。

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原则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合理有效的使用,防止被挤占,挪用,保证其安全、完整并努力实现其保值、增值,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结余额,除留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80%应用于购买由国家发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特种定向债券,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自行决定基金做其他用途,社会保险基金营运所得效益,全部并入社会保障基金并免征税款。为了管好社会保险基金,行政部门应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险预算,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转变社会保障机制

由“福利全包”向“基本保障”转变 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分担保障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险模式,进行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各类商业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通过建立这种国家、单位、个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使国家只承担宏观管理与调控的“有限责任”,提高社会效率,维护社会公平,又可以满足不同企业与不同收入职工对保险的不同要求。

由“平均主义”向“效率与公平相结合”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既要公平,又要效率,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引进竞争机制,奖优汰劣,奖勤罚懒,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例如在医疗和养老保险中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社会统筹贯彻公平原则,个人帐户体现与劳动者贡献大小相联系的效率原则,这样把公平与效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

由“企业独保”向“社会互济”转变 实行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建立社会保险体系,这种社会保险制度具有“社会性”和“互济性”特点,所谓“社会性”是指失业保险坚持保险对象普通性与受益机会均等性原则,面向全社会失业人员,不能因为其就业单位的经济成份而区别对待。在大范围内实行失业保险、能使效益好的企业帮助效益差的企业。当前我国相当多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而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的景况却有所不同,逐步将这些企业纳入失业保险的范围,那么失业保险金的调剂范围就大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有企业的压力和负担,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由企业自我保障向社会互济保险的过渡,体现了保险业分散风险的“大数法则”,均衡了企业的各类保障负担,降低了因单位或企业效益差别所产生的保障风险,由此也保障了职工享受一定社会福利和平等就业的基本权益。而且,保险职能和监管体系的社会化,可以使各种社会保障责任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在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建议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一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服务四项。二是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承担社会保障项目。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六项。三是商业保险、包括个人投保,企业投保的互助性保障三项。为了既减轻国家负担,又满足职工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多种保障需求,必须在搞好社会保障的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并根据险种特点,采取适宜的保险模式。在补充保险类型上,对采用企业补充、互助基金、个人投保、个人储蓄多种形式。在保险方式上,可采取分散式个人投保,集中式企业投保,通过基金会间接投保等多种方式。在投保对象的选择上,可以先从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入手,为基本保险制度的顺利进行乃至行业统筹,为将来过渡到属地管理创造条件;在制度形态上,养老保险可采取个人帐户等形式,医疗保险可采取病种费用保险形式;其他险种可根据风险程度和保障能力适当设置。

建立健全‘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 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为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由社会统筹。个人帐户养老金为

个人帐户积累额除以120(即退休职工平均预期余命月数),一般按职工缴费工资的11%建立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其余部分由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缴费部分逐渐下降。这种养老金制度把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最低生活,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与多层次养老保险相结合。

医疗保险也要实行“统帐结合”;即实行公费、劳保医疗费用与个人挂勾,就医时个人适当负担部分医疗费用,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和在职职工大、重病医疗费用由社会统筹,这种“统帐结合”的办法,经过镇江市和九江市两市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效,即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费的过快增长,本对均衡企业负担。

建立健全以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数量的失业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各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无不如此。关键是我们要正视失业和下岗问题,正确处理和解决它。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办好再就业工程,同时给失业、待业的下岗职工以适当的生活补贴。这种失业救济与下岗补贴以社会统筹为主。工伤保护也实行社会保险,这样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多头管理社会保险,加大了管理成本,增加了基金的`风险,影响了政策的统一,制约着改革进程。针对这种分开管理弊端,今后应按照政企分开、决策管理、营运监督分离原则,理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统一,政策规范、管理法制化、政企分开、监督有力的目标。

逐步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和监督制度 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监督制度,由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策;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基金的具体收支活动,基金的征集由税务部门代理,财政部门负责对基金进行预算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保管理机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基金的投资结构,力争在较低的风险下,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进程 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救护、失业救济、下岗补贴等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使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加强社会保障机构自身的法制化建设,实现组织、资金、物资、工作计划与规划等方面的法制化管理,提高社会保障工作效率、强化管理机制,发挥社会保障的最大功能。

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

社会保障的实质是以个人自立为基点,承认帮助个人抵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能遇到的生活风险是社会的义务和政府的责任,获得帮助是个人的权利。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自助者公助。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为个人维持最低生活需要提供提保证。以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需要保障的人,数量多,范围广、社会性强,是一种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只有在政府的组织、协调、宏观控制下,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办好,因此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逐步推向社会化。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服务对象社会化 服务对象是社会保障的相对方和和受动主体,社会必须在发展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上,面向城市与乡村,面向工、农与知识分子,面向全社会,尽可能给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服务全社会。

资金来源社会化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以便国家能够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援外,主要还在于动员会社会的力量,广辟财源,多方筹资,国家拨款、企业出资、个人缴纳,社保资金由国家、集体、个人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有特殊困难的人在劳动就业,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国家应提供优惠和扶助措施,实现积极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管理的社会化 政府设立社会保障部(局),负责全面协调社会保障事务,制定有关的社会保障法规;明确规定各种社会保障的对象、内容、经费收支、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权、管理办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救济、下岗津贴由专设的机构主管,政府其他有关专门机构配合社会组织齐抓共管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协凋工作,动员群众,凋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社会化。

服务设施社会化 设施是社会满足人们社会保障需求的基本手段。实现服务设施社会化必须把建设与挖潜、国家投入与全社会参加、“窗日”建设与发展基层社区社会保障设施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服务队伍社会化 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是通过人对人的服务实现的,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保障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扩大队伍,实现服务队伍社会化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关键的问题。实现服务队伍社会化必须抓好以下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不断充实人员,扩大专职服务,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二是使企事业单位的设施工作人员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三是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社会公德和民族传统教育,建立志愿者队伍,发展互助者协会等,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保障服务,才能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作者:不详

篇4:社会保障建制与管理

社会保障建制与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涉及住宅、医疗、养老、生育、失业、工伤、下岗等一系列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种种问题被重新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哪些弊端势在必改?完善后的社会保障机制将为人们带来怎样的基本利益和权力?国家、企业和个人将履行各自的哪些义务?学者提出问题、阐述对策、为社会保障的建制和管理号脉开方。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始建于50年代初期,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等保障制度。1986年又在国有企业建立了待业保险制度。截至 年底,全国已有 8000多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000多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100多亿元,支出1000亿元,结余100多亿元,历年累计结余500多亿元。医疗保险制度除试点城市外,全国还有 1800万职工参加了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各级劳动保险机构为300多万失业职工提供了失业救济,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200多万下岗人员和失业者实现了再就业。全国已有206个城市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100多万贫困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便日益暴露出来。

问 题

(一)国家和企业包揽过多、负担过重

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支出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以近几年来实行统筹的养老基金和待业基金为例,绝大多数由企业负担, 个人负担很少。各地向企业统筹的“两金”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左右,有的省达30%以上,而向个人筹集的比例为工人工资的`1%到3%,这样不仅不利于国家集中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而且也不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走市场,同时由于只享受社会保障权利而不尽义务,使人们容易滋生依赖思想和惰性,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结构不合理。

(二)覆盖面小,社会保障范围狭窄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城市来讲要限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据统计,至1994年底 ,全国城镇人口中,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员占城镇总人口的45%,这几年有大幅度增加 。从农村来讲,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的72%以上,加上农村生活水平低于城市 ,贫困人口多(8000万贫困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人口是社会保障的实际主体。但是到1994年底;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总人口的8.5%,农村社会保障对象主要限于为数甚少的优抚和社会救济人员。这几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事业有较大发展,但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三)社会保障基金“现收现付”,缺乏积累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支出和企业从当年收入中“现收现付”,缺乏积累,缺乏足额安全供给,往往造成入不敷出。随着我国人口寿命延长和老龄化高峰的逼近。国民收入用于供养人口支出比重日趋增大,国家与企业不堪重负。缺乏足够的积累,社会保障事业将难以维持。

(四)企业独保,缺乏社会互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各企业各自安排,各自为战,缺乏社会互济。对职工的生、老、病、死,由企业统包下来自保,造成企业社会保障负担过重,难以用大量资金投入生产,改进技术,更新产品。更新产业结沟,因此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其难以生存发展。更有甚者,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交了钱,事情还得企业自己办”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失业保险,有些地方企业交了失业保险金。但是每辞退一名职工还要交一笔钱,企业承担着双重负担,导致缺乏积极性和应有的效率。

(五)“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1] [2] [3]

篇5:独立学院考试管理制度改革探讨

独立学院考试管理制度改革探讨

本文结合所在学院的考试工作现状,对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明确考试目标,丰富考试形式,适应社会发辰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谈自己的体会.

作 者:王艳  作者单位:哈工大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哈尔滨,150025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 关键词:考试管理   制度   改革  

篇6:对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快了财政改革制度的深入程度,所以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下国库财政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国库管理能够保证对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效率,而且能够避免人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级财政国库管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财政管理制度的有效展开活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县级财政工作的深化,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文章就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展开深入讨论,同时提出相关改革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到完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对于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篇7:对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探讨论文

提到财政以及国库管理工作是相对敏感度词汇,作为财政管理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热忱。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工作的良好展开开始逐步探求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因为越来越多的工作实践证明传统的财政运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建设发展,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县级一直都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部分,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实施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完善,改善财政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最终达到推进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意义

(一)可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有效展开,我国传统的县级财政预算进行支出的单位相对较多,所以相关部门想要进行财政拨款需要经过很多机构的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拨款工作变得复杂。据多年来的实践工作表明,我国财政资金长期存在于中转环节位置,直接造成工作效率极低的不良情况,而在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的减少了预算中间工作环节所使用的时间,对我国财政资金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大大的提高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资金的安全运行效率

探究传统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一直采用将资金拨入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中的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极大的财政风险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上,因为很多预算单位中的领导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常常无法把持,进而出现挪用、截留资金的不良现象,不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极低的情况,还为我国财政带来极大的资金浪费情况。但是进行县级国库管理改革之后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人为风险,还极大的改善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如何有效实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一)推进财政支付效率

县级财政国库一直都是管理单位工作最基层的实施单位,所以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安排改变的情况,但是传统的资金支付要通过层层下达,既要申报又要等待批复,最后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办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还耽误了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向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工作转变,结合单位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减少财政支付的中间环节,直接交由清算银行进行工作办理,实现财政资金支付的简单快捷,而县级财政国库资金也实现了直接带动用款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国家资金的及时有效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地影响意义。

(二)强化财政资金运行

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现代国库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闲置问题一直较为明显,很多资金都没有发挥其真正效益,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限制性因素。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不断强化完善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关管理单位要强化财政管理观念,在保证正常工作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将剩余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将财政国库的资金紧密联系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了财政管理的双重效益,发挥资金的最大利用价值。同时要强化财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意识,既要掌握会计电算相关知识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技术,还要强化自身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建设,最终促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三)完善国库监督机制

想要保证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我们必须强化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例如可以在财政管理内部建立必要的内审制度;强化资金使用审核标准;加强对相关财政银行的网点监控;设立专门的设计部门等等,通过以上这些监督机制的建立为财政国库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能有效的避免在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人为安全风险,保证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电子信息技术在国库监督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技术支撑,所以作为财政管理单位要充分将这项工作进行落实,县级财政国库管理涉及到财政、国库、预算以及相关代理银行等,所以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对这些工作进行全面的整合,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网络设置,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各个工作单位之间对财政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对财政支出进行全面性的审核工作,有效的规避了资金运行的风险问题,保证我国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转。

三、结语

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制度是一个相对复杂系统的工程,所以想要有效开展财政国库管理改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同时作为相关业务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来找出工作改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库管理改革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势头。

篇8:浅析对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探讨论文

提到财政以及国库管理工作是相对敏感度词汇,作为财政管理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热忱。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为了保证工作的良好展开开始逐步探求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因为越来越多的工作实践证明传统的财政运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建设发展,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县级一直都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部分,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实施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完善,改善财政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最终达到推进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意义

(一)可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有效展开,我国传统的县级财政预算进行支出的单位相对较多,所以相关部门想要进行财政拨款需要经过很多机构的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拨款工作变得复杂。据多年来的实践工作表明,我国财政资金长期存在于中转环节位置,直接造成工作效率极低的不良情况,而在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的减少了预算中间工作环节所使用的时间,对我国财政资金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大大的提高了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资金的安全运行效率

探究传统的县级财政国库管理一直采用将资金拨入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中的方法,但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极大的财政风险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上,因为很多预算单位中的领导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常常无法把持,进而出现挪用、截留资金的不良现象,不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极低的情况,还为我国财政带来极大的资金浪费情况。但是进行县级国库管理改革之后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人为风险,还极大的改善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如何有效实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一)推进财政支付效率

县级财政国库一直都是管理单位工作最基层的实施单位,所以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安排改变的情况,但是传统的资金支付要通过层层下达,既要申报又要等待批复,最后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办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还耽误了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向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工作转变,结合单位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减少财政支付的中间环节,直接交由清算银行进行工作办理,实现财政资金支付的简单快捷,而县级财政国库资金也实现了直接带动用款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国家资金的及时有效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地影响意义。

(二)强化财政资金运行

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现代国库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闲置问题一直较为明显,很多资金都没有发挥其真正效益,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限制性因素。所以新时期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不断强化完善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关管理单位要强化财政管理观念,在保证正常工作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将剩余资金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将财政国库的资金紧密联系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了财政管理的双重效益,发挥资金的最大利用价值。同时要强化财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意识,既要掌握会计电算相关知识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技术,还要强化自身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建设,最终促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篇9:本土日化突破口:全面“企业品牌”管理

国外或外资日化企业对本题日化企业的品牌收购,也非是近几年的事了,很多人出于“民族产业”情节呼吁挽救本土的日化企业,而我对这个话题由来不太热衷。一来,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的企业,多了说也才三四十年的时间,与动辄百年、大几十年的国外企业相比,无论从组织管理、营销理念还是品质意识,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二来,在消费品领域,只要你手头允许消费得起,能用洋货不用国货,能用外资品牌,不要国产品牌,连吃大米都讲究泰国的好,可谓洋风正炙。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日化能超越国外品牌倒称得上奇迹,不如此反而不符合市场规律。本土日化企业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你们自己何尝不是崇洋媚外的倡导者?看看市场上的本土日化品牌,有几个不是把名字起得洋里洋气,像索芙特、纳爱斯、隆力奇。更有一些牌子直接冠名巴黎、德国什么的,不惜把自己弄成假洋鬼子。

然而,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中国企业的逐渐成熟,早晚有一天中国企业会有出头之日,进军海外市场也是必然之事。那时候其他国家会不会也出自自己的“民族产业”情节忧国忧民呢?我看未必。毕竟地球一个村,无论谁的资金,在哪个国家吃得开,都是为人类生活服务,实在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从行业管理来看,行业主管部门对国产、外资之类,不必有厚此薄彼之心,更不必违背市场规律、破坏公平竞争原则、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考虑而制定什么保护或抵制措施。但从具体的本土日化企业个体来说,做好自己的企业,占领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则是应有之义。否则就叫坐而待毙,永无起色之时了。并且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无论对于哪一家本土日化企业来说,被你视为竞争对手的不仅仅是外资企业,也同样包括和你一样的本土企业,无论谁妨碍到你的市场,无论谁的市场像煮熟的鸭子一样放到你的嘴边,你都不会表现出仁慈来。不如此,就算不得企业。也只有如此,才能成长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真正的企业来。

那么,大家实际上最关心的是,本土日化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寻求突破呢?关于这个问题,各个管理专家、营销专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主意几乎涵盖了企业管理与运营的各个环节,我们不妨略作分析。

其实,企业管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可以明了如掌纹。我们可以从价值链上来理一理。日化企业的价值链条,比较关键的有这几个方面: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原料供应、生产控制、品牌塑造、市场运作。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有无突破的可能。

我们所说的突破,其实就是找到竞争优势。可以说,上述无论哪一点能够塑造出相对竞争优势都是可以作为突破点的。然而,这是不是可以做到呢?

先看技术研发。日化产品无论护肤、洗涤还是个人护理产品,竞争基础首先表现在功效上,而功效的保障就是技术,或者更准确地说就是配方。我们看,货架上日化品林良满目,护肤品保湿、亮白、营养、祛痘,洗发水去屑、柔顺、固发……凡是你能想到的,什么功能都有,并且几乎所有厂家都应有尽有。从表面上看,技术研发这一环节很难找到具有绝对说服力的“配方”出来。即便你的产品确实配方独到、功效了得,但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选择,在大品牌鹤立鸡群的情形下,能获得试用机会已属幸运了。

技术研发的日化产品的命脉所在,但“好产品”与“卖得好”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国内确有很多厂家,说起自己的产品,头头是道,非常自信,但在产品外观上,尤其产品说明上则流于习俗,难以表现出来,

研发与成品之间的距离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逾越的。让研发成果成为具体的产品,并且让产品直观地展示出自己的特点,这需要的是产品设计的功力。这一点上,本土日化企业在研究消费者心理方面,与市场上活跃的国外或外资品牌相比,确实差距颇大。对于大多有技术实力的本土日化企业来说,这一点上的提升,将带来直接的销售效果。

原料供应和生产控制,是从研发到成品的关键环节,也是产品质量的保障。然而,这方面却是最为同质化。这一环节的高下之分,往往不体现在质量表现了,而是体现在成本控制上,表现在利润率上。实际上,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太太差别。

日化产品的品牌塑造,始终围绕着质量和功能。质量和功能不仅是“基础”,而且将永远是其内涵。谁能把握住这两点,谁才把握住日化品牌的真谛。宝洁公司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例证。首先,宝洁系已经塑造了完美的质量形象,只要是宝洁的产品,消费者无需对质量有所怀疑;其次,宝洁系的任何产品,或者副品牌,都直接表现为功能的区分。无论同为洗发水的飘然、海飞丝、潘婷、沙宣,还是同为洗衣粉的碧浪、汰渍,都成为某一功效的代表产品。宝洁公司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和迎合,是其品牌塑造成功的秘诀,这一点既所向披靡,也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这无疑是最大的差距,也是最需要关注的突破口。

营销界有句话叫“做营销是为了不促销”,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品牌塑造,无疑是营销的范畴和基本内容。虽然市场运作需要能力和创新手法,但如果一家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销售环节的设计,尤其对于日化起来来说,想一招而赢天下,无异于天方夜谭。产品展厅内,产品琳琅满目,但外观设计平庸,产品说明俗套,品牌规划混乱到牙膏与女性护理液同用一个品牌,而老板的问题是“怎么卖”。这样的企业已经不能列入我们今天的探讨范畴了,因为那是另一个问题,即“企业素质”。然而,我们本土日化的差距,又何尝不表现在企业素质上呢?

通过以上思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功能与质量,不太可能超越的环节。本土日化产品与外资品牌的产品,在质量和功能环节上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别,甚至有的产品还独具特色,很有竞争力。而另一方面,想在功能和质量上有大的突破,也不存在太大可能性。因此,产品功效研发和质量控制并不能使本土和外资品牌拉开距离。

第二,营销策略,最有希望的环节。首先是产品设计,研究消费者真正需求和消费心理,以选择最佳的展示点。可能你的产品有太多的优点,但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可能只有一点;其次是品牌设计,文无定法,但核心是直截了当。日化产品品牌多、品种多,同质化严重,最需要的就是快速有效的品牌设计理念;其三是市场策略,在传统市场策略基础上,寻求新的市场运作模式,恐怕是今后日化企业都要研究和面对的关键问题。

第三,企业素质,最薄弱的环节。重销售轻管理是快速消费品企业的通病,我们今天提出日化企业要把目光转移到企业自身基础管理不仅仅是出于企业成长的基本考虑,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企业品牌”。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品牌的塑造上而企业背景模糊,可能适合于单一品牌或单一产品的日化企业。但日化企业的特点是一旦技术上达到一定水平,产品系列化则很容易实现,恐怕也是日化企业的必由之路。况且,即便是同一功能的产品,如洗衣粉或祛痘产品,在进一步的功能细分上也需要以不同形象展示出来。或许可以绕过多品牌策略,但依靠单一产品而生存的日化企业,则很容易成为外资企业的收购对象。

说到底,本土日化企业要想取得较大发展,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改造变革,从产品设计(不单纯的研发)、营销手段、经销商选择、组织建设和团队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提升。也就是说,解决日化企业和品牌问题,是要从系统变革入手的,而绝不是一些包装改变、促销手段所能奏效,尽管这些方面也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最终的建议是,本土日化企业以“企业品牌”的塑造为基础、为核心、为参照点,进行研发、生产、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和市场模式创新等成系统的变革,而不要寄希望于一招一式,更不要押宝于销售或促销手段。我们把这个策略称之为“全面企业品牌管理”策略。对于大多本土日化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但也很可能是唯一有效并且最终有效的选择。

篇10:以合同管理为突破口深化项目成本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愈来愈显激烈,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赢得利润、获取效益为其目的的本质表现更为突出。建设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项目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管理的好坏,特别是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结多年来项目成本管理的经验,笔者认为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项目成本管理要求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管理,要求项目全员,企业各部门参与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

2.科学性原则。为确保成本管理的有骰实施,成本管理要科学化,即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有效地运用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法及价值工程方法等。

3.及时性原则。项目成本管理要求反映当期的经营和管理成果,必须保证其真实可靠,为决策和预测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项目成本管理要坚持及时性原则。

4.有效性原则。成本管理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要求通过下达指标,制定措施,检查监督及其他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来保证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5.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的全面性,要求对施工项目目标成本进行层层分解,分段、分人以成本寅任制作保证。作为项目成本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应对责任指标进行分析,制定项目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降低成本指标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直接利益和岗位工作业绩挂钩,使全员都为成本管理尽职尽责。

在宏观上掌握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原则,那么如何在微观上做到有的放矢呢?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白项目成本的控制点,项目成本一般都是由完成的工作数量、每个工作单位的物质消耗量和单位物质消耗价格三部分组成。我们可以按其发生的性质将项目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工程量的增减而相应增加或减少的费用。如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费、直接从事施工的人工费等。它与工程量成正比。降低可变成本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设法降低可变成本的单价,包括人工单价、材料单价;

②优化技术措施,合理组织施工,尽量减少人工、材料、设备的投入,避免窝工损失;

③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采取积极措施节约成本,减少跑冒滴漏;

④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产品的一次成优率,加强成品保护,避免可变成本的二次发生;

⑤加强劳务管理,防止计划外开工,重复开工。

固定成本,是指与工程量增减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变化不大,而相对固定的赞用。它主要是根据施工组织设汁中的资源配置(含管理人员、非生产人员和设备的配置、临建的配置计划、周转材料的配置等)而形成的费用,如三钢工具、机械设备的租赁费支出等。固定成本的降低,关键在于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合理组织进场退场,减少维修,经常保养,提高利用宰。

通过对上述项目成本构成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成本项目都可纳入项目的内外合同体系,因为随着经济活动中分包合作的多元化,根据施工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要求及“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的原则,各施工企业注重了企业内部市场的建设。基本建立了内部劳务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材料市场和资金市场。项目经理部与这些内部市场主体发生的是租赁买卖关系,一切都以经济合同为基础,它们以外部市场通行的市场规则和企业内部相应的调控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运行,构成幅射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项目内外的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项目的成本。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合同来联系,合同的履约过程,实际上也是成本的发生过程。而项目管理要求以总包合同为行动纲领,各分包合同及内部合同中各项经济条款要服从于总包合同,同时必须满足成本控制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合同管理来进行工程管理,并完善成本管理。

1.加强合同条款的签订工作,做好成本的预测预控。成本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搞好成本预测,而施工前各种合同的签订直接地体现成本预测的结果,因为各种合同(包括劳务合同、材料合同、三钢租赁合同,构件加工合同等)一级签订,资源的消耗就基本落实,计划成本就成定数。因此,不管从合同管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成本预控预测的角度出发,都必须签订好合同,合理确定合同需要的各项指标。

篇11:深化价格、收费管理制度改革的工作总结

深化价格、收费管理制度改革的工作总结

XX区发改委(物价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深化价格改革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价格放、管、服,简政放权职能转变。在加快建立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效率提高、开展“双随机”抽查市场价格监管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

一、推进收费管理方式改革。

201X年全面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制度。通过区政府站、物价局网站以及各相关部门网站对外公布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收费工作透明度,对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化管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取消《收费许可证》和收费年审后已经完成了2 次收费年度报告,从年度报告情况看,实施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后,既大大提高了收费管理效能,又强化了各单位对收费工作重视。目前委(局)正逐步探索实行年度收费报告制度,对收费单位的收费政策及执行情况跟踪 ,进一步强化对收费管理的事中、事后监管。

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成效逐步显现。

通过取消、冻结、暂停、缓征、免征涉企收费等措施,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对新常态下支持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涉企清单动态管理。

确保清单内的收费项目只减不增,所有收费事项合法、合规、合理,切实把涉企收费清单纳入行政权力平台运行和监管。

四、实行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收费公示制度。

在网络、媒体等平台公布涉企收费清单、涉企经营性服务收费项目录等,发放《涉企收费政策宣传资料》,督促各单位在收费场所及站及时公布、动态调整收费政策。

五、认真开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倾听企业对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收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对清单之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等行为严肃查处。

六、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

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下发了发改办﹝﹞40号《关于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 》全面梳理《安徽省定价目录》内各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减少包括中介服务在内的.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已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其收费不得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放开已经具备竞争条件的定价项目,降低部分保留项目的收费标准。

七、工作思路。

2018我委(局)将重点从四方面继续深化价格、收费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明确简政放权的目标任务,凡上级放开价格一律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社会反响大、群众意见集中的价格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大部门间配合,着力解决不衔接、不配套、落实不到位价格问题。四是全面履行价格职能,承接好上级下放权力清单、完善监管与提供服务相结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和群众主动推送价格服务,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篇12:城区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城区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政协的部署,民盟区委成立课题调研小组,对城区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以构建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据,以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和就业能力为目的,全面了解我区社会保障和就业现状、社保和就业机制建设情况。课题组围绕近100项重点调研问题,先后走访了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工作部门,部分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部分国有企业和重点用工单位。现就调研所获信息提出如下报告:

一、主要成效

(一)指导思想清晰,工作目标明确

政府工作部门和镇街均能正确认识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对社会安定与和谐发展的特殊意义,并能将此认识切实体现在业务实践中。具体反映出工作思路有前瞻性、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工作流程有可靠性。

(二)体系健全,机构完善

目前,区政府设有专事社会保障与就业管理的工作机构、18个镇街设有相应的专项服务机构,为我区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组织保证。

(三)信息公开,业务透明

各工作机构和服务机构,都能根据服务型政府建立的宗旨和具体工作目标的要求,公开制度规范和业务流程,努力践行“阳光行政”。

(四)政策有“面向”,活动有“对象”

区政府始终把创业扶持、弱势群体扶助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为政策制定的优先目标,政府工作部门和基层组织始终把“4050”人员、农民工和征地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效果显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性障碍突出,管理绩效较差

比如就业管理方面,存在人事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分设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实施多头管理。既浪费社会资源,增大行政成本,又不能使服务对象最大化受益。

(二)服务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

虽然建立了从区政府到社区的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机构,但是,作为直接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基层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人员结构与职能配置严重不相协调。存在领导变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配备不完整、服务项目多、服务对象广等问题。

(三)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吸引投资之间关系的'观念混乱

仅从我区参保人数只占应参保人数的40%左右这一事例可知,我区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违法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执法机构囿于严格执法可能引起投资者流失的顾虑,不能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四)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比率低,选择性参保现象突出

据统计,全区参保人数只占应参保人数的40%左右。我区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不参保或者参保不缴费的问题非常严重。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员工在补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问题较多,特别是卫生系统所属医疗单位,改制前街、镇畜牧兽医站等情况最为突出。环卫工人、警察人员、等约有3000人未落实社会基本保险。此外,用人单位选择性参保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效益好的用人单位愿参加养老保险,而不愿参加失业保险,或少申报失业保险的工资基数;风险高的用人单位愿参加工伤保险,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部分私营企业把参加社会保险作为挽留重要岗位职工的一种福利制度,对重要岗位的人员参保,一般人员则不予参保。在生育保险方面,参保企业多次反映生育保险费率偏高,增大了企业用工成本。生育保险费征收难度大。因工伤保险参保率低,致使工伤保险基金亏损无法扭转。

(五)农民工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推行难度大,效果不佳

据不完全统计,常年在我区务工的农民工近10万人,但截止底,全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2人,占22%,生育保险23000人,占23%,失业保险8000人,占8%,养老保险4687人,约占4.7%,医疗保险4000人,占4%。究其原因,既有用人单位基于经营成本考虑不投保的问题,也有农民工出于现实收入的考虑不愿参保的问题,还有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结转技术障碍的问题。

(六)征地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政策难以落实

调研得知,自1982年征地开始,全区因征地转非的人员约6.4万人。因人数众多且时间跨度长,情况十分复杂。一是征地转非的身份难以确定;二是安置时间难以确定;三是少数已通过其他形式参保的被征地转非超龄缴费人员要求退出城保,进入被征地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从而与现行政策发生冲突。

(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能完全担负化解纠纷的职能

三、具体建议

(一)区里尽快研究组建居间中立的统一劳动仲裁院,落实争议仲裁的实体机构建设。

(二)尽量充实劳动监察行政执法队伍力量,强化劳动执法效果。

(三)探索劳动执法下放街道(社保所)的有效途径,就近就地处理一些一般性的举报投诉,同时能够增强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共建。

(四)配齐镇街社保所人员,并逐步落实社保所人员的“参公”问题,有利于保持社保所人员稳定和个体素质的提高。

(五)研究和探索一条既让劳资双方诚信守法,又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途径,找到一个“平衡点”。

1、农民工养老保险,只要农民工愿意参保,用人单位就必须无条件给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且缴纳相关费用。

2、农民工养老保险应允许跨省际转移。因农民工来自不同的省区,且流动性大,如果不允许转移,很多农民工可能因变换工作地点后无法享受养老保险政策,变换前缴纳的费用就等于白缴。

3、对高危行业必须强制实行工伤保险,标准应和城镇人口一致。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部门应全力维护农民工利益,若遇工伤事故等官司,司法部门应无偿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六)完善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机制,加大对成人教育(含成人培训)、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成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训基地建设。

篇1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目前社保基金的管理呈多架马车齐驱并进之势.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由省统筹办管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由市人事局负责;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资金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医疗保健对象由市卫生局负责;职工住房公积金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农村养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社会福利、抚恤救济以及救灾款由市民政局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是根据各行政部门的分工及其职能逐步演化而致.

作 者:马店爱  作者单位:西安市审计局 刊 名:陕西审计 英文刊名:SHAANXI AUDIT 年,卷(期): “”(z1) 分类号:F239 关键词: 

篇14:CIO应学会抓住信息化管理中的突破口

其实,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学会抓典型、抓突破口,一幢牢固的高楼大厦,只要找到几个爆破点,一点点炸料就可以把它轰上天;但是,若位置找的不对,爆破点没找好,则就会浪费很多炸料,效果也不会很好。

不仅仅在爆破学上,存在一个个突破口,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难以发现的突破口。若我们CIO能够顺利找到这些突破口,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它的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企业管理中现在存在一些什么问题,CIO要心中有数。

个人认为,你如果问一个CIO,现在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若CIO不能够清楚回答的话,则这个CIO往往是不合格的。因为CIO若不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就不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管理是帮助CEO来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若CIO对于企业中存在哪些管理难题都不清楚的话,又怎么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解决管理问题呢?

所以,一个合格的CIO,必须要对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心中有数。故,CIO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去收集用户的需求,去了解现在企业管理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下面就介绍一下笔者在这方面的工作心得。

1、在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员工最口无忌惮。有时候,员工即时发现了某些问题,但是处于一些人际交流的障碍,他们往往不会像上级表达。但是,在吃饭或者下班一起打牌的时候,往往可以听到他们的心声。如笔者中午在公司吃饭的时候,一般不合自己部门的员工坐在一起,而是希望跟一些部门中稍微有点影响力的人坐在一起,听听他们在近段时间中对公司的抱怨。在下班后,笔者也偶尔跟同事去去酒吧,或者一起打打牌。在这么宽松的环境中他,彼此之间就没有上下级的障碍,他们就比较容易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我。在我收集了这些想法之后,不是听过了就算了,而是要记在心里。一到有空的时候,我就会把员工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去进行一些调查。如此长久下去,笔者对于公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这对于我后续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项目立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通过各种平台,收集用户的需求。笔者在公司内部网上,有一个信息化管理需求提交的页面。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我们信息部门帮助解决的,都可以在这里提出。如这个功能刚开通的话,销售总监就反映,能否统一公司的邮箱后缀与签名信息,因为有时候销售、质量、客服等部门的员工可能都需要跟客户沟通,而这些员工都利用自己的邮箱,后缀名更是千奇百怪,让客户觉得我们一点都不专业。笔者就觉得这很有道理,马上把这个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最终在企业中实施了自己的邮箱服务器,从而统一了邮件地址的后缀名,让客户一看到邮件的后缀就知道是我们公司所发的邮件。

所以,要在工作中抓住突破口,首先就需要对公司的需求、公司管理中的问题有详细的了解。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千丝万缕的工作头绪中,找到关键的那一点。

二、现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哪些瓶颈资源,CIO要一清二楚。

积极有效的突破信息化管理中的瓶颈,这无疑是“抓住突破口”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瓶颈资源一旦解决,往往对于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笔者在刚上任CIO不久,就发现了企业信息户管理中的一个瓶颈。那时候财务部门上了一个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而仓库的话有一个进销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需要用到进销存管理系统的供应商进货与销售销货的相关信息。照理来说,两个系统应该是难兄难弟,相互配合才行。但是,这两个系统中间好像隔了一层难以捅破的墙纸一样,老死不像往来,

如此的话,财务部门每次不得不把当月的销货与进货记录如实的记录到财务管理系统中去,如此才能够进行做帐。这就是一个困扰企业已久的瓶颈问题。我如果能够抓住这个突破口,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必定可以引得财务总监与企业一把手的好感,那么我后续争取项目资金的话,就会简单许多。为此,我回顾了自己以前软件整合的经验,给财务系统与进销存系统做起了媒婆,通过中间工具,让进销存系统中的出货记录与销售信息同步到了财务管理软件的数据库中。通过这件工作,我引得了老总与财务总监的赏识,这为我后续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可见,我们CIO要是能够抓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瓶颈资源,然后去积极的解决它。这些瓶颈资源往往是我们工作中难以寻找的突破口。

下面笔者再列举一些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的突破口,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1、很多企业的销售总监或者老总,在下订单的时候就希望能够了解这张订单的毛利率信息,也就是说,根据最近采购价格所能够确定的材料成本信息。然后再加上一定的管销费用比率得出的订单成本信息。不过,这个功能一般在ERP系统中被称为是另类,无法实现。可是,这个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ERP成本模块还没有运行准确之前,非常的实用。我们可以利用ERP中的相关数据,直接在后台数据库中通过视图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个ERP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瓶颈资源我们若能够解决掉的话,必定会让销售部门等员工支持我们的ERP项目。这未尝不是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口。

2、在部署企业内部邮箱系统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瓶颈资源。如企业在使用内部邮箱的时候,往往需要支持邮件的群发功能;另外在邮件群发的时候,在称呼处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收件人加入不同的称呼。一般邮件群发的话,开头称呼处可能都是统一的,但是,当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这么处理就显得有点不尊敬他们的感觉。所以,员工需要称呼出自动根据收件人来进行变换。如Dear justin或者Dear Charly等等。这也是笔者在邮件服务器部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破口。我前一届的信息化负责人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上任后就专门抓这个突破口,把它解决了。虽然这没有引起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却取得了下面员工老百姓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的实力。这为后续在企业中推行大型信息化项目,建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抓住突破口,把项目上上去。

在实施一些大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更加要注意突破口的选择。

如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如果没有抓住突破口的话,则即使把ERP系统上上去了,则员工对这个项目的评价也不会高的哪边去,因为他们没有觉得ERP系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多大的改善,或者说,即使ERP系统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但是,员工感受不到它。这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所以,笔者建议CIO在负责一些大型的信息化项目的时候,需要事先寻找一些突破口。

一方面,找到突破口,并解决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员工相信这个系统。如对于用户现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扰,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率先在系统中解决它,则无疑可以增强员工对这套系统的信心。而培养员工对这个项目的信赖感,则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找到突破口,可以促进项目的进度。有时候我们项目迟迟不能够上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说,企业员工不知道怎么处理。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大家都围绕这个这个问题而工作,则项目的进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加快。

总而言之,在实施信息化项目的时候,要做好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把用户的需求一一列出来,然后每个部门选择两到三个突破口,然后解决它。如此的话,可以让各个部门的员工在最短时间内对你与这套系统信任有加。先取得他们的支持,然后再慢慢来解决剩下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实施方法是可行的。因为笔者已经负责过多个信息化项目,都采取这种“突破口”的方法,在取得员工信任的基础上,再继续深化这套系统。如此,可以减少项目的周期,加快项目的进度,提高项目最终的实施效果。

篇15:开放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管理制度改革

开放系统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管理制度改革

开放系统理论视野的大学管理制度改革,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与特点:协调大学内外权力关系,进一步落实大学公共法人地位;推进多元治理,促进大学决策模式社会化;改革控制模式,提升大学组织化和经营化程度.

作 者:宋旭峰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13 刊 名:黑龙江高教研究  PKU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G649.21 关键词:开放系统   松散结合   大学制度   管理改革  

篇16:浅议中国中小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及管理制度改革之路论文

浅议中国中小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及管理制度改革之路论文

内容摘要:从我国中小银行的实际来看,由于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本文从中国中小银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出发,进行简要解析,进而对未来几年中小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探讨中小银行在稳步发展中寻找新的突破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小银行 发展趋势 管理改革

一、引言:

对我国的中小银行而言,近年来出现了投资规模较小、管理较乱、信誉欠佳、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逐渐陷入了滞缓的困境。入世以后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开始遭受进一步的挤压。在此情况下,管理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小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选择。

二、中国中小银行现状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中小银行在改革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向现代金融制度迈进和缩小与大型商业银行体制之间的差距过程中,还有不少障碍要消除,还有不少瓶颈要疏通。

(一)、中小银行的业务和产品单一。中小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和提供的业务和产品功能单一,缺少集储蓄、理财、信用卡为一体的综合业务产品;贷款业务仍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业务领域较窄。中间业务占比较低,诸如保函、承诺、担保等中间业务尚未开展,贷款品种中的创新产品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强。

(二)、中小银行的影响力小。中小银行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积累的顾客群数量显然无法与大型银行相提并论,口碑宣传效果较差,品牌影响力不足。加上其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严重影响其正常发展。

(三)、中小银行的盈利压力将会更大。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收入来源更依赖于利息收入。以近三年为例,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都超过20%,而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0%。利率市场化将引致银行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存款利率上浮和贷款利率下浮,特别是中小银行对大客户的.议价能力有限,这将进一步压缩中小银行的利差,给其盈利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

(四)、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压力更大。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面对的将是利率频繁变动的市场环境,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以及交易账户的市场风险将会明显加大。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推高资金趋利性,资金提供者可能在银行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频繁调拨资金,将加剧银行存贷期限错配,推高流动性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根据不同客户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而与大型银行相比,大部分中小银行资金实力有限,风险定价模型发展滞后,难以对风险成本和费用分摊等进行科学量化,定价模刑尚无法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讲行差异化定价。

三、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的整体思路

中小银行必须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而整理思路:

(一) 大力发展新兴业务,积极推进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二) 推动我国中小银行体系的购并重组,提高我国中小银行业的竞争力。

(三) 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加速推进网上银行发展。

(四) 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清理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

四、中国中小银行的具体管理制度改革之路

(一)大力发展新兴业务,积极推进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以投资银行业务、资金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新兴支付结算业务、非银行产品代理销售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务不占用或少占用经济资本,营销不过于依赖物理渠道资源,属知识密集型、智能型业务。在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差缩小、盈利空间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新兴金融业务正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着力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不应盲目开展新兴金融业务,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经营模式,而应根据每一项业务的具体特点和本行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财务实力、内控能力、人才结构、客户结构、网点布局等,选择适合本行特点的多样化发展方式和业务经营模式。第一步是通过与比较大的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金融同业进行业务合作,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第二步是尝试控股经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发起设立或收购等手段投资、控股基金管理、信托、金融租赁、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其他金融领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对客户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三是相互渗透融合性经营,通过相互参股、相互控股等合资经营方式,渗入投行、保险、证券业,开展综合化经营,形成网点资源、客户资源、业务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发挥银行业务和非银行业务的协同经营效力;第四是从事客户金融资产综合管理经营和财务顾问业务经营,通过大幅提升电子化、网络化等多渠道经营、服务水平和IT服务支撑能力,提升商业银行客户金融资产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财富管理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大幅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益。

(二)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增多,银行规模向大型化发展

在我国,由于银行产权结构的封闭和凝滞,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银行之间的兼并重组较少。但对于新型商业银行来讲,规模小、网点少、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新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新型商业银行一直在探索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的有效途径。

(三)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加速推进网上银行发展

电子银行是对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对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平台,是对内实现分流,降低服务成本,对外延展客户接触面,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据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218.58万亿元,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37.3%。截止2012年3月底,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4.56亿。而素有“指尖上的银行”美称的手机银行近年脱颖而出,争宠银行业的电子渠道服务。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价值将超过1715亿美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将达到2.122亿,到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预计将达到6170亿美元,拥有4.48亿个移动支付用户。现代银行业已不再是钢筋水泥的物理网点竞争,而是电子渠道的竞争。

首先构建新

型网点运营模式和全新网点格局。通过自助服务区、低柜服务区、理财服务区的分区模式,实现以自助服务区在前分流大多数交易、客户经理服务区居中引导和营销、人工服务在后辅助办理业务的新型网点运营模式。通过新建或改造新型营业网点,引入具有销售功能的自助银行,提高现有综合网点内的自助服务比例,实现以人工柜面交易为主向电子银行自助交易为主的网点经营模式的转变。其次是丰富自助银行服务功能。打造集现金和票据自助设备、网银交易终端、远程视频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功能自助银行,强化自助银行和自助设备的营销功能,在交易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将自助银行从处理现金业务为主转变为销售与服务兼备,个人与企业服务齐全的全功能服务网点。

依托多元化电子渠道进一步开发新型个性化金融产品,如近年来以个人网银为代表的无卡电子账户、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无卡取现业务、以远程智能柜员机为代表的自助发卡、以电话银行为代表的人工代客交易及远程签约等交易功能,在颠覆传统金融柜面服务理念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对金融电子化产品的兴趣。截止至2012年3月,国内五大行平均电子银行业务分流率已提升至50%以上,而更多的银行将电子银行分流率达到70%设定为短期目标。

(四)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清理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

成立全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AMC)。为解决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已经成立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但是,对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尚无有效的措施。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并已经影响到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可以比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建立我国中小银行全行业统一的资产管理公司,对有问题中小银行进行清理。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是整个银行业或某类银行发生全行业的不良资产危机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将危机银行的不良资产归集到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由其统一进行管理。例如:美国在解决其储蓄贷款协会的不良资产问题时,成立了一家“债权重组信托公司”(RTC)来负责400家以上的有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管理和清算。日本为解决其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问题也成立了日本版的RTC.中小银行的全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可由人民银行协调组建,由各中小银行投资入股,其收购不良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三:①财政资金投入;②中小银行的呆坏账准备金;③管理公司以发行基金的方式筹集资金。

给予“借船出海”的政策。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规范以后,可给予其代理中小银行清理不良资产的资格,准许中小银行委托已成立的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代理其清理本行的不良资产。或者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由中介机构对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评估,然后折价出售给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变现,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折价的损失可在以后年度利润中进行弥补。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其有效的清理手段对收购的不良资产进行集中清理。

总而言之,假如中小银行能够借助高新科技,新业务渠道,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的破原有的市场格局,打破原有的业务模式,创造出新的业务,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中小银行仍有实现赶超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松奇。金融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2] 约瑟夫?F?辛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

[3]姜应祥。关于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金融时报。

[4]王明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相关专题 保险金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