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我跟你拼惹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跟你拼惹”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共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尤其是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我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去年,我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里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即几乎100%的学生表示喜爱音乐,几乎100%的学生认为在高等师范学校进行音乐教育很有必要。然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仅占2.6%,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占0.2%,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大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笔者以为主要有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河南省来看,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这里还不说未升入高等院校的更大一个群体。同时,还应当看到,就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于许多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的负责同志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确立;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又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音乐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安排专门师资、课时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的学校不多,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的重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圣洁的艺术殿堂被浓重的'“铜臭”所污染,大众艺术、群众艺术活动园地被赤裸裸的商品艺术所侵占,再加上一些传媒的“误导”,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辩,美丑不分,有个别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望子成龙”心理作用,对音乐艺术教育也存在两种倾向。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社会需要,逼着孩子学歌唱,学乐器,努力向专业人才发展,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视孩子音乐学习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为“不务正业”,这也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篇2: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要使艺术教育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

[1] [2] [3] [4]

篇3: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近期以来,不少教育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呼吁,国民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笔者作为一个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有较多的了解和体味,拟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堪忧

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尤其是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我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去年,我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里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即几乎100%的学生表示喜爱音乐,几乎100%的学生认为在高等师范学校进行音乐教育很有必要。然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仅占2.6%,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占0.2%,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大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笔者以为主要有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河南省来看,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这里还不说未升入高等院校的更大一个群体。同时,还应当看到,就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于许多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的负责同志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确立;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又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音乐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安排专门师资、课时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的学校不多,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的重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圣洁的艺术殿堂被浓重的“铜臭”所污染,大众艺术、群众艺术活动园地被赤裸裸的商品艺术所侵占,再加上一些传媒的“误导”,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辩,美丑不分,有个别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望子成龙”心理作用,对音乐艺术教育也存在两种倾向。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社会需要,逼着孩子学歌唱,学乐器,努力向专业人才发展,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视孩子音乐学习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为“不务正业”,这也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要使艺术教育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拿音乐艺术教育来说,它以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的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古代《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尚知道音乐艺术对于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把由一切教育活动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按照教育规律,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为主要目标并不懈地进行革新的教育,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作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矗音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音乐教育,是实现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教育也是育人,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在高教中加强音乐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加强音乐教育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小学和初高中学校的师资,他们所需要的教师,主要不是在某一学科和领域里高精尖的专业、专门人才(当然绝不是说不需要),而更多地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毕业生更能适应高中以下学校的现实需求。因此,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就不能不重视音乐艺术教育。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宣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抵制和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假恶丑,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教育战线的思想文化阵地,把青少年一代铸造成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人,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三、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思路及对策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提高国民艺术素质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艺术素质,首先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加强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法规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笔者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是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在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音乐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音乐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使音乐艺术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方法。将学校的合格与升学率分开,在评价上脱钩,加快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要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

三是改革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要改变单纯地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以课堂教学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如在学校内部和校与校之间定期举行演唱比赛,开展校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等。在高等学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以组织和参与社会、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为主,同时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音乐基本理论和技能教育,使大部分学生音乐素质有较大提高,少部分学生在音乐演唱、演奏、创作、欣赏、指挥等某一方面达到专业或准专业水平。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要把音乐教学同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音乐教育不仅成为教育事业,而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当前,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薄弱环节是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队伍合格率低,且流失现象严重。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加大音乐教育的比重,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小学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在岗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和合格率,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每年都选拔一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音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较大提高。三是利用利益机制和政策导向,使现有音乐师资力量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稳定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同其它任课教师特别是主科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基础工作的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改进音乐教材,如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除了继续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适度增加作品欣赏、键盘练习以及单旋律创作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打下扎实的音乐功底。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音乐教材、教法的研究,加大教学实验的力度,推广应用科研新成果,使音乐教育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唤起更多的人关心音乐艺术教育。

一是担负着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的部门和单位,要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以对社会负责、对青少年负责的态度,多出好作品、精作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和输送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尤其要创作和推出大量的适合于广大青少年和人民大众演唱的歌曲。前几年新闻传媒就曾披露过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教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怪现象,这应该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种悲哀。近几年来虽有所好转,但这种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对此,我们的广大音乐工作者应该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和“紧迫感”,尽快深入生活,繁荣创作,让积极向上的歌曲充满校园、充满社会。

二是要把高雅艺术、严肃音乐引入校园,引入青少年学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邀请文艺团体和音乐工作者(包括专业音乐教师)经常深入学校,为学生表演优秀的作品,或开设各类艺术讲座,让学生从中领略、欣赏、感受高雅艺术的真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是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以及广播电视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面向青少年的各类影视节目和文化出版物的管理,严禁那些毒害社会、毒害人们灵魂的精神产品流向社会,更不能流向教育、教学领域。对文化市场的各类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要严厉打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几年来,我所在的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一是成立了美育教研室,开设了音乐基本理论、视唱、发声训练、歌曲创作、经典作品欣赏、舞蹈和美术等公共艺术课,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二是每个学年举办一次“艺术周”活动,动员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为广大学生提供和创造了得于展示音乐艺术素养和才能的机会、场所。三是组建了大学生业余艺术团,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演出活动,还积极参加社会上和全省高校组织的文艺汇演及各种文艺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整体音乐艺术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不少学生走出校园后给我们来信,叙说大学时期的音乐教育在他们工作实践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我相信,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我国国民的音乐艺术素质必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篇4:音乐开题报告-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由于教育体制、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国民尤其是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我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去年,学校里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即几乎100%的学生表示喜爱音乐,几乎100%的学生认为在高等师范学校进行音乐教育很有必要。然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仅占2.6%,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占0.2%,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大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笔者以为主要有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河南省来看,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这里还不说未升入高等院校的更大一个群体。同时,还应当看到,就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于许多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的负责同志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中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尚未确立;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又主要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技术教育,音乐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安排专门师资、课时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的学校不多,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国民音乐艺术素质的提高得不到普遍的重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圣洁的艺术殿堂被浓重的“铜臭”所污染,大众艺术、群众艺术活动园地被赤裸裸的商品艺术所侵占,再加上一些传媒的“误导”,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辩,美丑不分,有个别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望子成龙”心理作用,对音乐艺术教育也存在两种倾向。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社会需要,逼着孩子学歌唱,学乐器,努力向专业人才发展,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视孩子音乐学习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为“不务正业”,这也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因此,加强音乐教育,是实现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宣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抵制和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假恶丑,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教育战线的思想文化阵地,把青少年一代铸造成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人,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在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音乐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音乐艺术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教育发展规划,使音乐艺术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方法。将学校的合格与升学率分开,在评价上脱钩,加快建立起一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对学校办学方向、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科学评估制度和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要制定出明确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标,纳入整个教育考核体系。

3.改革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 研究步骤

(1)依据论文参考题目查阅资料

(2)根据对搜集到的资料的阅读,构思论文呢提纲写出开题报告

(3)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继续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

(4)进行论文撰写

2 方法及措施

(1)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和相关文献

(2)与同学相互讨论

(3)请教论文指导老师

3 研究工作进度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论坛》 四川教科研所理论室 XX年9月

2. 李秉德主编,《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 任益波撰写,《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教学》

4. 杨红撰写,《探索音乐教学的新路子》……《中小学音乐教育》.12

5.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上海三联书店)

6. 曹理 何工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篇5: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摘要:无论是校长或是教师,也无论是学生或是家长,无不认为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教育质量;“生命线”

一、提高教育质量的片面观点

1.学习比做人重要,教书比育人重要。

2.学生的品德、意志、习惯、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教育是校长的责任,是政教处、班主任的任务,是通过几次轰轰烈烈活动就能够完成的。

3.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而非教师。

4.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家庭环境的优劣。

5.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训练量的大小而非教师水平的高低。

6.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习时间长短而非课堂效率高低。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欠妥做法

1.因为认为学习比做人重要,教书比育人重要,所以我们常见学校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如何教书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教师不去开展系列性的、实效性的德育活动,仅靠学校开展的几次大型活动来实现德育的目标。

2.因为认为教学质量的高底取决于学生自身,取决于学生家长和学生家庭环境。而非教师的教学水平、技能和课堂效率的高低,所以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目标时,更多的教师不是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是去研究教法和学法,不是去提高课堂效率,不是去分层辅导,因人施教,而是采用加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批评抱怨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不努力和不重视。

3.为了体现对教学质量重视程度,我们常见一些学校愿意拿出可观的资金用于质量的奖励而在德育的投入上却“缺斤少两”。常见一些学校在抱怨学生知识面不宽,素质不全面的同时,减少或取消了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剥夺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健康。

三、提高教育质量的策略与措施

我们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源头是教师。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德育工作要具有系列性、实效性,教师的能力水平,课堂效率是关键。为此:

1.用共生价值引领教师发展

一所好学校必须依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在共生价值认识基础上,我们着力打造教师团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改变以往以排名为主的激励模式,把个人考核纳入备课组、年级组考核中,使更多的教师把个人的发展与团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2.我们针对有些教师只有教学责任无育人意识现象,期末教师会上提出了育人教书的口号,新学期将细化德育目标落实责任书,作为对教师德育工作的考核.使每一位教师切实履行育人教书的职责

3.教育质量的涵义不是单一的分数,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校也在认真执行三项规定和五个严格,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但在反思中也看到了存在的不足,有些课外兴趣组的开设滥竽充数,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要用足用好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学校设施设备资源,规范化管理,让有特长的教师发挥作用,形成有特色的校级兴趣小组,每学期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成果展示或比赛活动,师生共同进步发展。

同时开展适合学生实际的序列化的活动来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避免片面追求分数为质量的现象发生。继续读书活动、歌咏比赛、小主持人大奖赛活动、献爱心活动、学生优秀事迹展示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竞赛等展示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

4.我校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三个年级外地学生人数均超本地学生数,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课题,一方面政教处建立跟踪档案,另一方面为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融人新集体,上学期初一初二中各班建立了5--8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配一名辅导员,旨在把外地学生本地化管理。新学期设想在此基础上完善此方案,把“伙伴计划”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主要在新初一尝试探索,每班为一个团队(由学生自己命名),设5u8组,在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等方面开展竞赛。意在把伙伴计划中的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积极进取、吃苦拼搏的精神渗透到每个学生中。同时也培养教师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

5、我们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促使教师在观念方面的'更新,方法技能、艺术方面的提高.通过教师整体素质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去实现学生“轻负担高质量有潜力”的目标

如:专家讲座,课题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撰写教育心得、叙事活动。继续推行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心得体会的读书活动;教学上继续推行三个一活动:上好一堂课,做好一个课间,写好一篇论文。

6.我们认为“轻负担高质量有潜力”的关键是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会学习,快乐学习的境地

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必须空余三分之一的地方备学生活动,上学期收到了较好效果,下阶段依据学生中发现的问题。把常规检查重点放在作业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备课必须备作业,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继续推行A作业和B作业,A作业为必做作业,B作业为选作作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课内着手延伸到课外。从每个细节抓起,打造有效课堂。开展“学为主教为辅,构建理想课堂”的课题研究,继续推行毕业班教师与初三学生同时进行相关学科解题考试,开展骨干教师示教,每学期安排2--3个学科开展评课选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7.把管理回归常规。使教师工作务实

学校的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回归常规。后六中学校长胡建军在他的交流中有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把常规做好,把过程抓实,把细节抓严,就能创造奇迹”。因此我们要把先进的理念变成明明白白的工作要求,让一流的目标变成扎扎实实的行动步骤。向常规教学管理要质量,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实施科学的动态监控和信息反馈,实行不定期检查和随机调阅制度,全方位把握教学管理,在教师中形成严谨、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气。

篇6:浅议艺术教育发展改善

浅议艺术教育发展改善

浅议艺术教育发展改善

四川省会理县树堡小学 钟全梅

【摘 要】素质教育制度代替应试教育制度之后,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学校开始增加艺术课的课时,并通过讲座、艺术节、戏剧节等各种各样的途径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现阶段的艺术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学科融合、成果交流、多媒介运用等方面对改善艺术教育现状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 改善途径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校、家长、社会对艺术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多,艺术教育成为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中职的艺术教育仍在摸索中前进,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地位有时也显得有些尴尬。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改善中职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要注重从单学科摸索到多学科融合转向

艺术教育的单学科研究会让视野变得狭窄,许多教师囿于技法的教学,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提高,经常出现一位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画风完全一样的情况,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和活力。多学科的交流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使其能从别的学科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艺术教育的教师如果能增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他会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创作加以引导。

二、重视人才评价体制转变

人才评价体制变了,人才选拔标准、师资、课程设置等才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才会跟着改变。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浅层次的认识会变,只是富有功利心的认识上的转变;但当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当人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给人的发展创造的价值时,便会相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了。当然,人才评价体制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如今,虽然我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以高考的成败去评定一个人,而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文化课考试中拿到高分,所以艺术教育的次要地位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有什么样的体制既可以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全面型、创新型人才,又能选拔出相对更优秀的'人才。例如:近年来,很多地区取消文理分科,在高考中加艺术特长分,很多人又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因此可以说,中国人才评价体制研究从未中断,只是成果还不鲜明。而与中国目前的人才选拔中对艺术的不重视相反,美国哈佛大学录取新生时考核的却是综合素质。它除了要求SATl400分以上的成绩外,还有另外六项考核内容。其中一项就是业余爱好与特长,如音乐、绘画、舞蹈、外语,所以在美国没有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就没有进入一流高校的希望。

现在中国教育界也在人才评价体制上加强了对综合素质的教育。例如:在2009年高考中,山东省为了强化学生对综合素质的重视,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试点,按1:1.2的比例进行投档后,由高校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考生的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审阅,最后决定是否录取考生,结果因为“综合素质低”而被退档的考生有十几个之多。这无疑给考生、家长、学校敲响了警钟,告诫他们不能只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应该在关注其学习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但这样的评价机制却也是有漏洞的,因为对于综合素质高低的评定有可能会失去客观公正,从而让一些在投档线稍偏下的考生钻了空子。但无论怎样,这是对人才评价体制做出的一次重大挑战,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教育部门会逐渐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其密切相关的艺术教育的改革也指日可待。

三、不断进行国内外最新成果的交流

中国人自古就懂得相互学习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永远都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以及诸多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艺术教育的理论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艺术教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单学科内部,而是增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诸如脑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在很多方面给予了艺术教育研究以新的思路以及新的科学根据。由于各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各学科新近的研究成果也不一样,因此各国在理论研究上出现了不平衡。所以,要改善艺术教育,就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成果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然后再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方案,将艺术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四、运用多种媒介、多种途径进行艺术教育

媒介和途径的多样性及灵活性能让艺术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教育无处不在,家庭中、学校中、社会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种媒介进行艺术教育,电视、课堂、音乐会、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都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渠道。在这多种途径和媒介的运用之下,引导式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霍华德・加德纳曾说过:“孤独的儿童艺术家是永远无法实现自身潜能的……年幼的儿童,即使表现出大有前途的潜质,在没有更加博学的成年人强有力的指导和主动干预下也会一事无成。”所以,一线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等,都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式的教育,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孩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对审美认识的提高和对心态的优化,让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专题 我见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