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成功案例

被爱恐惧症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被爱恐惧症”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店长成功案例(共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店长成功案例

阿杜先生曾在晋江龙湖某企业任运营总监,曾经他带领“帮扶小组”进驻某省份协助分公司对加盟商进行单店盈利提升整合。在“帮扶小组”的帮助下,该省某县市的试点店铺单店业绩提升280%。

开业前做促销广告

据悉,该试点店铺150平方米,经营龙湖该品牌已经3年,但业绩一直不愠不火,在“帮扶小组”考察之后,阿杜先生决定将其重装开业。

“我们一边做装修,一边也没有闲着,我们在该市长途汽车站门口做了2块大的户外广告牌,同时把该店所处位置周围2条主要街道的户外公交广告牌作为广告投放媒体。前期投放10天新店装修前的促销广告,中期投放新店盛大开业的促销广告,后期投放品牌理念和形象宣传广告。”阿杜先生表示。

阿杜先生介绍,他们还做了另一件事,就是目标客户的寻找和确定。在装修期间,店员店长并未放假,而是进行目标客户的寻找和筛选确定。店员店长一共7人,半天接受“帮扶小组”内运营专家的专业培训,半天出去散发新店开业DM宣传单;开业前一周,店长还带领店员拜访意向性强的VIP客户;新店开业前3天内,门店统一短信息通知所有的新老顾客,再次提醒和邀请他们参加盛大的开业活动。

而为了让店员有效执行,该店还为每个店员制订了严格的营销指标,包括卖场分区销售任务、VIP顾客新增任务、VIP消费提升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更有突破性的薪酬绩效管理制度。

开业后保持人气

在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开业当天,现场人气空前,该店当日销售额突破6万元大关,而之前最好的日销售额不过7800元!阿杜先生还介绍,他们别出心裁地让该店老板娘身穿店服,胸前戴店员胸牌,化淡妆,以店员的姿态标准服务于老VIP客户,完全接受店长的现场工作分配和服务安排,当日老板娘个人销售额达15700元!

“有了良好的开头,还需要延续推进,不断拓展。”阿杜先生介绍,开业后15天,店员与店长分为2个服务班,每周一次,联系当地大型的生活社区做“男士着装顾问现场服务小组”公益推广活动。老板娘高价从省城聘请交谊舞高手以一月两次的方式来该市施教标准交谊舞,牢牢占据了该市中心广场每晚大型露天的群众交谊舞舞台!以此为该品牌吸引了不少人气。

经过这样的一系列工作,仅仅3个月时间,月销售同期就增长了280%!

由此可见,只要用心做,服装店的业绩和收益就会慢慢增加。

篇2:店长成功案例

网店新开张时生意很不好,几乎都没有什么流量,也无人问津。其实这是开店必经的一个过程,试想一下,谁能一开店就能生意兴隆呢?又有谁不是从新手卖家做起来的呢?所有成功的店长都有过做新手店长的经历,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的。那些赚钱赚到盆满钵满的皇冠卖家不也曾经是一个新手卖家吗?他们也是一步一步地做过来的,其中的甜酸苦辣,心酸劳累也只有他们本人才能体会到,只要你肯做,总有一天,你也能苦尽甘来的,不是吗?心态很重要,要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成功的。另外还要服务好,商品质量也必须要高哦。平常多做一些广告推广,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淘宝里的优惠活动。当然一般来说淘宝的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需要花钱。但是你想想,钱虽然花掉了,但是人气流量也上来了,这不就值了吗?别想什么无本生意啦!还有做生意是急不来的,要相信好的质量加上好的服务、价格实惠!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的!

那么淘宝店铺实在没有生意该怎么办?很简单,只要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流量和价格。如果你的价格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你店铺的流量。如果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店铺怎么可能会来买你的宝贝呢?发现问题的根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找对策。对于淘宝店铺来说,没有生意的最好解决方案,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就把问题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分享一下,希望能摆脱没有生意的窘境。

第一,一开始就想一直勤劳的小蜜蜂,常去社区论坛看帖回帖,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就坚持不下去,或者觉得效果不大,没有效果,气馁就放弃了,最后在论坛只会抱怨。

这个问题要解决起来其实很容易,做了就得坚持。抱怨是没有用的,是最不能做的事,因为可能一开始没什么效果,可是当你坚持下去,慢慢地就会发现,很多人开始关注你。所有事情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淘宝里花的时间和精力和成功是成正比的,越多你就越容易成功。

第二,也是一开始很努力地上新宝贝,做图处理,积极地找别人的一些成功的方法来参考,可是又是因为觉得没意思或者没生意就放弃,随便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跟上一个问题的方法很相似。首先我要说的是,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用生活里的比喻叫做没责任心。要知道半途而废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成功的。不要几天没生意就气馁了,就放弃了,这个世界上幸运的人不多,多数人的成功是靠自身努力和坚持得来的。

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观点,我也是做过新手的,明白其中的一些滋味,现在我走过来了,因为我一直坚持着,并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有自信心,乐观点,你才会做好事情的,当然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所以要坚持。

篇3:店长成功案例

一、保定白沟客户成功开拓渠道:该客户从5月份开始,发展第一家综合专卖店,重点推荐小龙哈彼童装。到07年11月,已发展白沟、易县、涞源、雄县、高碑店等地加盟商。该客户是华北、西北发展小童装店面最多的代理商。

二、石家庄客户拓展网点占领石家庄市场:石家庄客户的第一家专卖店开在石家庄市西二环路边上,第二家店开在南二环路边上,第三家在北国商城,第四家、第五家也在筹备中,短短几个月,石家庄的市场基本布满。目前,他已注册公司,准备大干。

三、邢台客户买断06羽绒服:07年10月,邢台客户知悉事业部还有部分06羽绒服库存时,迅速决策,买断库存。这些性价比较好的羽绒服已为其500多平的店面和其他店面带来不少人流。

四、天津客户运作经验:天津代理商07年10月做第一个专柜,1月开第三个专柜,累计进货零售80万。解决好三个问题:选址:有一定人流商场。货源:敢进货,保证充足货源。07年11月提前备07春夏特价服装,08年3月份又购07春夏装;店长:聘请合适的人员做店长,店长的心态和销售技巧为其他员工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五、长治客户扭转不利局面:长治客户开始在老童车店销售童装,业绩一直不好。在电视上做广告后,有一天童车销售6000多元,童装却几百元。进入当地金威商场第一个月即12月份,销售达到6.9万元。

六、孝义客户聘请高素质人才和建立新的绩效考核体系:该客户在08年聘请在当地大商场做过管理的人做店长,为员工队伍注人新的血液;同时出台更优越的绩效考核方案,大大调动了员工积极性。

七、榆次客户挨着自己的童车店开设小龙哈彼童装店:榆次客户挨着自己的童车店开设小龙哈彼童装店,这就给人一种上“规模”的感觉。

八、山东莱州客户科学选商场:莱州客户想进驻当地百货商场,但他不清楚该商场的童装销售情况。最后,利用关系调出该商场一年的童装销售数据后,发现该商场童装销售情况优于其他商场,于是进驻该商场。

九、威海客户从商场专柜转战商场店中店:她原进驻商场扣点高、费用多。把店面移到交租金的商场后,效益明显好转,现准备在该商场扩大规模。

十、日照客户和莱州客户有专卖店到商场,济南客户也进驻商场:日照和莱州客户开业时选择做专卖店,后因租金高转到商场做专柜。济南客户先开了80平专卖店,步入正规后,又和商场谈好,近日准备进驻。

十一、满洲里客户开发俄罗斯市场;满洲里客户借助当地优势,开发俄罗斯市场,开业势头良好,要求补货且要再开一家店。

十二、新疆客户做批发:该客户在批发市场开店,同时进驻商场,大大加快了商品流通和开店速度

篇4:服装店长成功案例

一、和良好服务态度有关

1、客户3次对比羽绒服:开业当天,一位顾客8:30分来到我店,看上一款06女童羽绒服,问羽绒服出绒否、为何无羽绒标志、颜色太浅等,我都一一耐心回答,但该客户还是拿不定主意,说再找个人过来帮看看,我说没关系。一会,该顾客带来一位朋友,和07羽绒服做了对比。我把两款衣服的优缺点分别作了介绍,该客户还没决定购买,说再和小猪版纳的羽绒服比较下,我还是耐心地说,没关系。10分钟后,该客户径直走进店指着那款07羽绒服说,就要这件吧。(天津卢台小×××专卖店提供)

2、耐心讲解: 07年7月,我家小×××专卖店开业。当天上午人很多,有位大姐30多岁,较文静,挑了近一个小时,我心想,她肯定不买。但又不好意思走开,一直耐心给她服务。终于,在我转身要走向别的客户时,她问我这4件衣服能再便宜点吗?我说已7.9折啦。她可能觉得我做不了主,就直接找我妈妈讲价。妈妈最后没降价。这位顾客还是买了4件衣服。(山西交城小×××店主女儿提供)

3、不忽视任何一个上门的客户:一天,有位穿着清洁工衣服的大姐来到我们的柜台买T恤。当时,我给她推荐了98元的,她嫌贵后,又推荐了68元的,还又推销了一件38元的特价裤子。这样我的销售额反而比原来还多。(长春巴黎春天小×××店员提供)

4、替客户垫钱:一位客户购买一件348的羽绒服后到款台交款。一会,她面带遗憾地说,差20元钱,算啦。看到客户遗憾的表情,我想了想说:我替你垫上吧。客户瞪着眼睛说,你信任我吗?信任!我大声说。第二天,客户专门来还我的钱。以后我们就成为了朋友,她逛商场时,总喜欢到我这里唠嗑。(长春巴黎春天小×××专卖店店员提供)

5、为客户着想:有一位孕妇要购买我们店内的某一种商品,我觉得她暂时用不上,建议她不要买。我站在客户立场上想问题,她很感动。随后,我建议她购买其他几件实用的商品,她爽快地购买,销售额近300元。(山西孝义小×××专卖店店主提供)

6、不轻视民工:我在一个商场销售小灵通时,附近民工常过来。可能他们觉得我比较热情,所以经常到我的柜台来咨询,每次都问许多问题。说实话,我都快没兴趣给他们讲拉,同事们都说我白忙乎,我也有点疑惑。终于有一天,这几个民工带着他们的工头来,工头一下买了4部小灵通,发给了那几个民工,我暗自庆幸以前的工作没白做。(天津百货大楼小×××专柜店员提供)

7、爱岗敬业,偶然得大单:我在鸭鸭羽绒服专柜工作的一天,有几位男士过来咨询羽绒服的款式、做工、用料等,我一一作答。对于该羽绒服的优缺点,进行了充分的介绍,最后他们竟然购买了200件,原来他们是本溪一个公司后勤部的人员。第二天,楼层经理 当众对我进行了表扬,夸我爱岗敬业。(由山沈阳小×××专卖店店员提供)

二、和技巧有关

1、用品试用装的妙用:晋城小×××专卖店开业当天,山西分公司一位管理人员看到一位像是哺乳期的妇女走过来,就主动上去给她介绍用品,并给她手背上抹了一点试用品让她感觉,她立刻说,感觉不一样呀!其实就像赵本山让范伟跺脚和大声喊一样,跺脚就脚麻,大声喊就缺氧。由于有了这个切入点,分公司管理人员给她推荐了新的童床、学步车、三轮车,共计1400元。

三、和陈列、连带销售有关

1、销售两套衣服:经过好××公司工作人员的培训,我重新调整了陈列,把一套男婴童衣服挂在形象墙左边,女婴童挂在右边。不久,一位澳洲女顾客看上了那套男婴童的衣服,一下子买了2套。我觉得陈列好的衣服,能一套、几套销售。(北京秀水街小×××导购提供)

2、裙子畅销: 08年1月试营业期间的一天,有一款裙子,挂在那里无人问津。最后在好××公司人员的指导下,我把它和一件风衣搭配,结果把风衣和裙子一下卖出两套。我想以后还多注意这方面的搭配。(由天津芦台小×××专卖店店长提供)

四、决胜付款前的一秒钟

1、有一次,一个客户购买了羽绒服要走的时候,我和她聊了几句家常,顺便告诉他还有新到的毛衣,可和羽绒服配套穿。如小孩全身都能好××衣服,那该多好,不就更是个“好××”吗?结果,她又买了一件毛衣。我觉得客户在购买完贵衣服后,再给她推荐便宜的和其原来配套的衣服较容易成交。因为,她已认同了我这个导购和好××公司的童装。(由秦皇岛现代商厦小×××专柜导购提供)

2、一个顾客购买完裤子准备交款,我边收银,边给他说,那边还有和他配套的内衣和外套,看上可以试试。结果客户还真的挑了一件内衣和外套,我收银时比原来所收了180多元。(由山西孝义小×××店员提供)

五、和回头客有关

1、一个老顾客:我在秦皇岛商厦销售小×××服装已一年,一位老顾客先给孙子买秋冬装,继而又买春夏装。我希望拥有更多的回头客。(由秦皇岛现代商厦小×××专柜店长提供)

2、开展电子商务:我是烟台小×××专卖店老板,从07年8月开始在淘宝网From EMKT.com.cn上销售小×××童装。目前,回头客已有10多位。

4、持续二年的回头客:我销售小龙童装二年啦,第一年培养出来的客户,第二年还来,我相信第三年她还回到我的柜台买衣服。(由长春巴黎春天小×××店员提供)

六、“19元起”的促销噱头及40元特价衣引来的销售

1、华北某分公司在07年底做06秋冬装特卖,采取的促销噱头是“童装19元起”,以六折销售;事前电话和短信老顾客上门购买,效果非常好,10天时间销售额答65000元。

2、一天上午,一位女士到我店购买衣服,打折后50元的衣服,她非得给40元,我有点不愿意,转而一想,要不就给她吧,也算开张啦。付款后,这位女士觉得我店衣服装物有所值,又挑了一件毛衣和裤子,但觉得裤子价位高不能接受。于是买了毛衣就走了。10分钟不到,她又转回来,还是把当初认为贵的裤子买下啦。这样,40元的特价衣给我带来了2件正价衣服的销售,这也叫“一拖二”促销吧。(由威海小×××专卖店店主提供)

篇5:服装店长成功案例

在中国优衣库,有40%的店长是从员工升迁上来,收入是店员的10倍甚至更多。”,优衣库在日本深陷业绩下降的窘境,柳井正发起一场改革,其中一项就是“经营不应以公司总部为主导,而应以门店为中心;店长是公司主角”。

柳井正61岁了。他与自己的终极商业理想之间,存在三个障碍。

以销量计,他所开创的服装零售品牌优衣库(Uniqlo,隶属于他创建的迅销公司Fast Retailing)目前年度排名全球第四,在他之前,横亘着来自西班牙的ZARA、来自美国的GAP和来自瑞典的H&M,但三者合一,代表着西方品牌在服装业的统治地位。

和制造业不同,在服装、时尚、娱乐等行业,西方世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引领趋势的力量。销量只是一个品牌影响力最表层的体现。别忘了,GAP是如何将1950年代美国牛仔精神精确诉诸纽扣和裤线,ZARA怎样以快时尚风潮与高速运转的供应链颠覆传统,而H&M的跨界设计缘何使全球的新兴消费者趋之若鹜。

作为唯一挤入前五名的亚洲品牌,优衣库已着实不易。但柳井正并不满足。“迅销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服装零售企业。”柳井正近期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说。

优衣库似乎有能力逐步接近这一理想。就在,优衣库的全球销量还位列第五,仅一年时间,便超越荷兰竞争品牌C&A。今年,行业形势朝着利于柳井正的方向继续扭转。眼下,要赶超的对象之一H&M正处于过去十年来业绩最令人担忧的阶段。瑞典当地时间6月21日,H&M宣布其现有店铺5月份的销量同比只上涨了2%,低于分析师们5.4%的保守估计。在几乎同期发布的二季度财报预期中,盈利将下降16%,是其来连续三季度盈利下降。

相较之下,据5月的统计,迅销公司今年以来海外市场的利润增长60%,到今年8月,其海外营业利润预计将从3年前的3亿日元膨胀33倍,达到100亿日元。而在其最为倚重,占据其总销售额近乎八成的日本市场,4月同店销售额增长4.6%,一扫此前三个月销量放缓的阴霾。

问题在于,优衣库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按常理,在很多方面,优衣库似乎都不足以成为Zara们的对手。

成立于1984年的迅销公司是服装业的“小字辈”,比H&M晚了37年,比ZARA历史也少9年,踏上全球化之旅时,ZARA已探入优衣库的大本营,日本市场。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优衣库以800多家门店的规模超越许多老牌服装厂商,成为日本服装零售第一品牌,并在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家门店。但优衣库始终缺乏ZARA们鲜明的时尚先锋的特色,及颠覆零售业的管理模式—以单品来看,大多属于“家常”风格的基本款,远没有欧洲品牌那股由内而外散发的绚丽。

个人拥有一台电脑,ZARA们也无不如是。今年4月,柳井正出席“如意·中国服装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说:“我认为优衣库的使命是开发具有革新性的休闲服饰,提高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众多知名跨国品牌一片萧条,优衣库却在国际服装界声名鹊起。20,优衣库以高销量脱颖而出,柳井正借此荣登日本首富。去年,全美零售业协会(NRF)授予他国际品牌奖,表彰优衣库在经济形势严峻情况下倾听消费者需求。《商业周刊》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排行中,迅销公司首次入围。随着索尼、丰田等老牌日本标杆性企业在偶像的黄昏中沉寂,优衣库成为新一代日本企业精神的最佳代言者。

然而,柳井正深知要达到目标的必经之路,要在不同时期调配多重元素的比例,是对服装公司的极大挑战。这位个子不高(可能只有1.60米),头发灰白,不苟言笑的老人,他的自传正在中国大陆盛行,名字叫做《一胜九败》。这多少代表着他近十年来的商业态度。

,柳井正退居二线,三年后因公司经营困境重出江湖,率领优衣库二次创业。而在年登顶后,优衣库想增加时尚元素,却遭遇销量下滑—在反复与颠簸中,优衣库逐步接近目标。

在这个消费环境尚在进阶的市场,服装零售业的发展面临太多挑战:人才的极度匮乏,市场过于分散,消费者需求多样且多变。潘宁也告诉本刊,因为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就门店发展而言,开到100家是一道坎,从100家到200家发展较快,但从500家到1000家的复制则会困难许多。

与此同时,将80%生产放在中国大陆的优衣库还将应付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等客观险境。何况,中国本土一众模仿者紧随其后,凡客诚品的创始人陈年就曾公开表示“我们就是要成为中国的优衣库”。一位凡客高管也对本刊说:优衣库是从下延伸到上的品牌代表,以丰富的搭配塑造品牌—这是凡客的目标。

通往荣耀之路,往往布满荆棘。这就是优衣库正在经历的。在这种背景下,心怀高远的优衣库决意回到最原始的起点:提升平效(即每月每平方米销售额)数字,在服装零售业,最关键的数据是最有力的武器。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是,在中国目前的快时尚界,优衣库以4万元人民币的平效位于榜首,ZARA为3万元,而本土品牌美特斯邦威的数字是2万。

优衣库究竟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你是主角”

上海南京西路的优衣库大陆旗舰店,占中国大陆全部门店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店长朱伟堪称是优衣库中国历程的见证者。但在他的内心,始终有个事情耿耿于怀。

那是,朱伟刚成为优衣库上海中山公园店一名普通店员。每天早上一到店,就要仔细、反复擦拭橱窗玻璃。一天早上,店外经过一双母女,母亲对只有三四岁的女儿说:“以后一定要好好念书,不然你……”母亲指着朱伟,暗示说。

这位母亲表达出一种中国社会独有的偏见。在这个崇尚自我实现的时代,“兜售服装”这类工作难以得到主流价值观的尊重。何况,作为传统零售业,“枯燥、无聊”是大部分从业者的感受,还由于被认为没有技术含量,“谁都能做”,工资水平长期偏低。

但另一方面,中国现代零售业发展不超过,种种原因,都导致中国零售业在各个层级上,优秀人才匮乏。“目前来看,在中国从事快时尚服装零售,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的缺失。”Me&City总经理周龙告诉《环球企业家》。

对于潘宁来说,今年的头等大事,就是为即将而来的门店疾速扩张储备人才。今年,300名大学毕业生加入了优衣库,所有人皆从一线店员开始做起,凭实力晋升。新进员工被鼓励认真工作的理由非常实在:提高生活质量,“你钱少只能喝白水,有钱了就能喝豆浆,更有钱能喝牛奶,再有钱就买一头牛挤奶。”朱伟对《环球企业家》说:“我鼓励新人说,为了每天喝新鲜的牛奶,大家努力工作吧。”

为了不让简单枯燥的工作磨灭热情,优衣库提供了一个透明详实的晋升制度。通过统一的教育工具,工作中培训(on job trainning)地实行计划。同一级别的晋升、考试都有统一面试,面试标准也严谨、细致。“在优衣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朱伟说:“完全公平、实力主义的一个企业。”

在中国的优衣库,有40%的店长是像朱伟这样,从员工升迁上来,收入是店员时的10倍甚至更多,打破零售业收入低下的诅咒。在优衣库,店长被视为公司的“最高经营者”,“不采取‘店长是公司主角’的管理机制,零售业就很难繁荣。”柳井正如此认为。19,优衣库在日本深陷业绩下降的窘境,柳井正预感到这样下去公司命运将不堪设想,他发起一场改革,其中一项就是“经营不应以公司总部为主导,而应以门店为中心;店长是公司主角”。

公司总部中高层也有不少源于门店,潘宁本人就是优衣库的晋升模板:“我进入公司。一开始也是在日本优衣库门店清扫,喊欢迎光临,叠衣服,每天重复这些。”

据悉,优衣库今年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1500名毕业生,其中1200人来自日本以外的国家。“我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中层管理人,能够设立、达成目标,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做到影响全公司的工作。这必须要实行、立刻实施、一定实施。”柳井正说。

实力主义只是员工自我驱动的一个动力而已,在优衣库,“感恩”文化是销量及品牌提升的基础。

和其他快时尚品牌一样,优衣库采取的是自助式购物方式(Help Yourself),店员不在消费者身边给予建议。这种购物方式在西方司空见惯,但中国很多消费者并不习惯,他们仍惯性地向店员求助,询问颜色、尺码等问题。

在中国实践这种购物方式对门店服务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这常被来自欧美的服装品牌忽视。今年上半年,ZARA品牌多次被消协批评,原因是质量存在问题,而且价签与实际价格不符。据ZARA内部人士向本刊透露,ZARA内部将今年多次被投诉的真正原因归结为“服务不到位”,才使消费者堆积了埋怨情绪。

但要推行“顾客是上帝”这种“真理”,知易行难,往往意味着所有员工必须存有同心,不断重复细致、琐碎的工作,甚至还得忍气吞声。朱伟告诉本刊,在门店,最考验员工服务态度的项目是折叠衣服,折叠好的衣服随时都会被顾客再次打开,短短打量几秒,再随手扔回货架上。若没受过严格训练,店员难以忍受。但在优衣库,店员被要求必须微笑着迅速再次叠好,叠衣服时还需用余光察觉旁边是否有顾客,以免打扰他们挑选。

严格的培训造就细腻的服务。潘宁感慨说,有不少员工因为优衣库“几近严苛的要求”而中途放弃。

为了训练员工学会微笑,优衣库设定了一项“咬筷子”的练习:让一名员工咬住筷子,用纸遮住眼睛,让其他员工体会,如果没有眼睛的微笑,单是嘴做出微笑的形状,仍然无效。而要训练员工养成叠衣服的习惯,员工的衣柜会被定期检查,“如果连自己的更衣箱都没有办法整理得很好,很难想象在卖场当中能够很好地服务顾客。”朱伟说。

即使有高强度的训练,中国人的内敛个性和粗放的服务理念还是会阻碍服务质量。当店长或层长发现店员没有主动给顾客递购物篮,会立即指出,并且要求他和店长一起工作三分钟。“看我的工作好吗?看我为顾客递送购物篮,看我的微笑好吗?这是一个真正的微笑,这才是对顾客服务。”

每周五,总部会派专门的检查团队到每家门店检查商品陈列、购物环境、海报张贴等情况,并最终反馈给该店店长。潘宁也会时不时巡店,朱伟记得,在一次周一例会上,潘宁点名批评了南京西路店。“我去店铺买衬衫,发现商品尺码不齐全。当我站在货架前翻动商品,员工却只顾着自己工作,没有和我打招呼,说早上好。”

在严格训练下,优衣库门店店员见到任何一名顾客都要高喊“欢迎光临”,无论对方有无回应;只要顾客挑选了衣服,员工就必须立即取上购物篮,递到顾客手中。收银台一般只启动一到两台机器,但是一发现排队人数增多,立即会有店员小跑过来,再启动一台收银机。雨天,店员还会在印有“Uniqlo”的纸包装袋外再套一个透明塑料袋,防止纸袋被淋湿—一切细到极致。

“你要能够给顾客超越他们期待的东西,才能成为你忠实的粉丝。每一天,你把顾客招呼好,让他满意,让他去购买一件衣服,从每一件衣服的销售中我们获取微薄的利润。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积累财富,你才能得到回报。”潘宁用如是激励员工。

感恩之心的培养亦是滴水成河。在优衣库,员工每次培训中的最后都会被获赠一样礼物:一张刻录了培训中欢笑与泪水的DVD,且最后一天会集体观看。每次培训结束,每个人都会收到其他人赠予的一张“感谢卡”(Thank You Card)—“你好,这几天的研修对我的帮助很大。”共同经历一番严苛的训练,互帮互助从而累积友情,“每一个人几乎都会哭。”朱伟说:“服务行业非常非常辛苦,要让员工知道,哪怕一点点事情,都要最大化地去感谢别人。”

朱伟时不时会和员工一起搬货架:“这不是单纯地搬货架,而是向员工表达感激心情。”当员工耗费力气调整商品布局,或销量提升时,朱伟会在早会上当众表扬:“因为你昨天的努力,商品卖得非常好,非常厉害。”

细小的坚持积淀了优衣库高品质的服务,而这被柳井正视为达成“世界第一”的唯一路径。“我们经常对员工一张嘴就是‘世界第一’的标准。”潘宁说:“那么相应的服务就应该是最好的。”

4万元的秘密

高品质的服务,是支撑优衣库中国4万元高平效的基础。

“高平效是服装企业确保盈利的关键。”掌管Me&City品牌的周龙告诉本刊:“需要在产品开发和商品组合上下功夫,在店铺陈列和管理上全面发力,并且做好最后一平米的销售。”

对于不够时尚、强调以基本款自由“百搭”的优衣库而言,实现高平效尤为不易—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潮设计,意味着优衣库必须从其他方面下足功夫。

在优衣库的门店内,人形模特和海报上的模特,是和顾客沟通、最终说服顾客购买的重要“人物”。在这些模特身上,各种基本款服装通过行色各异的、巧妙的搭配,表现出触手可及的时尚感。这样的搭配方式甚至使日本产生了一个新的词语—Decoqlo,这个词语是将英语单词Decoration和Uniqlo各取一半,意思是使用优衣库的基本服装作为凸显自己个性的服装搭配品。因而,一旦发现某些商品不好卖,人形模特就会被悄悄换上这些装束,推动顾客购买。同时,店内的商品布局也会相应调整。

当然,商品如果真的不受欢迎,当店员听到顾客提出“如果某些部分稍作修改地话会更好”或者“这件衣服看着不吸引人”,就会立即反馈给总部,该产品将停止生产。

同样,一线员工们的建议也会促发畅销单品的诞生。在优衣库中国,去年秋天男式羊仔毛外套如期上市,门店员工发现上市一周后,S号销售一空,经过仔细观察,员工发现购买S号的都是女性顾客,反馈到总部后,很快,女式羊仔毛外套被迅速生产,搁上货架——在快时尚界,这种迅速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季节更迭和时尚潮流导致服装需求变化疾速,对一线员工的建议做出快速决断,往往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商机。

除此之外,恰逢其时的促销手段也是提高平效的有效方法。

今年端午节前后,南京西路旗舰店中将近有一半的商品都挂上了“限时特价”的红牌子,而降价商品中,有多款是当季推出的新品。在服装零售业,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一般新品上架很少参与降价,只待快过季或盛大节庆时才会有折扣,ZARA和H&M等快时尚品牌无不如此。

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会让消费者怀有“原价虚高”的怀疑,以及“再等一下就会降价”的预设心理,使得没在促销时期的门店生意冷清。而这种做法另一个弊病在于,“降价太早,容易损失原本应得的利益,而如果太晚的话则导致库存,一分钱也拿不到。”柳井正的思考是:“经营者需要判断—什么是最好的降价时机?”

以此为起点,柳井正创造了一种“限时特价”的新型促销方式:在某一段时间内(3天或者一周)将价格下调20元到50元不等。这种做法和超市的限时降价相似。如此一来,既不会造成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刻板印象,反而有利于诱导犹豫不决的消费者下定决心购买。“如果通过‘限时特价’让顾客购入一件衣服。这件衣服他们中意的话,或许会再次购入其他的颜色,或者向亲朋好友进行推荐。”柳井正如是总结“限时特价”的效果。

主推限定商品也就成为优衣库员工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一个来店的顾客,都会被员工提醒说:“您好,这是我们现在的限定活动。”“可能成功概率只有1%,但是你说100次,会有1个人购买。”朱伟说。

众所周知,促销也是消化库存的重要手段。在以速度著称的服装零售业,库存关乎公司流动资金的充足度,稍有不慎,库存积压过多,会威胁公司生存。

在优衣库,门店亦是库存管理的关键部门。每月月初,每家门店店长会依据上个月的销售状况,决定这个月每件单品的进货数量,“门店有营业额的预算,如果营业额是100元,门店库存数量是200元,就有警报。”朱伟告诉《环球企业家》。眼下还是炎炎夏季,但优衣库门店已经开始销售秋装(这是很多快时尚品牌常见的手法)。“如果现在还都是夏天的商品,可能是库存不良的表现。”每当门店有滞销品时,店长便会向总部要求申请变价。“价格变更是向本部提案。今天提案,下午就能收到反馈,第二天就可以以变更后的价格进行销售。”朱伟说。在一向以决策链条漫长、观念保守的日本商界,半天的速度堪称“异类”。

非典型日企

尽管这两年也是一路波折,并注定未来一直颠簸下去,但优衣库仍缔造了日本企业近年来罕见的成功。对日本商界来说,这是久违的荣誉。自上世纪80年代索尼们伴随日本经济的腾飞在全球商界崭露头角,此后鲜有真正具影响力的国际化日本企业。“我自己亲身经历过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从优衣库日本门店成长为公司高管的潘宁说:“当时日本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都非常强,没有得到很好发展,正因为思路上的封闭,只看重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思路上的封闭和保守让一些形式上实现跨国经营的企业吃尽苦头,年陷入质量危机的丰田汽车便是典型例证。

从很大程度上说,迅销因为具备有别于传统日企的开放性,才有可能发展到今日的规模。这一点,与公司创始人即灵魂人物柳井正紧密相关。“优衣库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外界学来,这需要经营者有很开放的头脑。”潘宁说。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应聘优衣库时,问潘宁是否需要学习日语,潘摆手否认:“你们把英文学好。”从明年3月起,优衣库日本总部的公用语将变成英语,“我们和欧美企业是并肩的。”

潘宁本人对这种开放性深有体会。众所周知,尽管实现海外扩张,但日本企业在其他地区的负责人也常由日本人担任,且论资排辈的情况相当严重。但过去20多年与中国服装工厂的合作,让柳井正意识到,中国也有优秀的企业家。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潘宁凭借在香港市场的一举成功,迅速赢得柳井正信任。潘宁1995年4月进入优衣库,半年内被提升为店长,来到广州负责生产管理事务所的建立,加入优衣库整10年时,被任命为大中华区总裁,统管大陆、香港和台湾市场。“他认为在中国肯定是中国人做得好,这种想法在日企中几乎没有。”潘宁说:“他将自己定位在源于日本的国际企业,国际企业要发展好一定要有当地人才。”

作为“战后日本”一代中一名普通年轻人,柳井正为何能够形成这种非典型的思维方式?

年轻时代的柳井正喜欢随性的生活。在早稻田大学浑浑噩噩度过四年,柳井正在日本本土零售超市吉之岛工作。半年后,学生气浓厚的柳井正对工作再提不起半点兴致,从而辞职,在东京游荡半年后,郁郁寡欢的柳井正回到家乡山口县,到父亲公司的男装店帮忙。

柳井正发现,男装店的同事们毫无效率。在父亲的信任下,他包揽了采购、销售、财务等几乎所有工作,突然,柳井正从中体会到无限乐趣。“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不适合做生意的人,”柳井正说:“但一段时间下来,意外发现我其实也很能干,那种最终把商品卖出去的成就感,能在一瞬间让我充满快乐。”

为了做好生意,柳井正开始海外考察之旅。他被初具规模的GAP、ESPRIT激起了好胜心,又从美国大学唱片店“Help Yourself”(自助服务)的形式吸取灵感。他隐约感觉到,当时年轻人们穿着的便宜的休闲服,其实暗藏巨大商机。直到后来,优衣库的供应链系统也是“师从”香港品牌佐丹奴。应该说,柳井正本身具有的开放姿态、擅于学习的能力早在创业初期,便根植优衣库的基因,延续至今。

由开放而来的创新,继而成为优衣库定位成功之外的另一个立身之本。柳井正不满足于简单、传统的成衣制造,而要将科技界的标新立异引入自己的企业。

比如,早在本世纪初,优衣库就开始尝试在日本进行网上销售,电子商务热潮直至今日才全面爆发;在中国市场,优衣库也领先其他的零售消费品品牌,于2009年4月在淘宝推出品牌旗舰店,这无疑帮助优衣库树立遍及全国的品牌知名度。此后,为了维护优衣库在全球的统一形象,优衣库在官网平台上也开设了购物功能。

除了销售渠道上的推陈,在更关乎竞争力的产品创新方面,优衣库也不乏代表作:具备保暖特殊科技的heattech、具有强吸汗功能的内衣……这些都是目前门店里销售最佳的单品。当然,一定程度上,正因为优衣库以基本款著称,在时尚创新方面无法同ZARA和H&M比拟,属于优衣库的独到创新才显得更为迫切。当本刊将“如何在传统服装公司保有不断创新”的问题抛给柳井正时,他的反应颇为机敏:“当今社会科技这么发达,有那么多好的技术,为什么这些技术不能用在衣服上?……我们确实和传统零售业有不同之处,我们会不断地追求新的东西。”

依靠售卖服装这桩传统生意,在以消费电子及汽车工业鼎盛的日本,柳井正已蝉联两年首富。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生性自由的柳井正反而减少了对财富的执念。今年3月,日本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后,他以个人名义捐助10亿日元,用于赈灾。对现阶段以“企业经营者”自居的柳井正,商业以外的荣誉更令他着迷。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寻求生意本身的超越;“优衣库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能穿上优质服装的新型企业。迅销希望成为改变服装、改变城市、改变世界的公司。”

篇6:服装店长成功案例

情景一:

一位先生已经看了店里的几款卫衣,终于在一件套头连帽款前驻足。

“这件衣服会不会不太适合我,偏年轻了吧?”顾客表示担心。

刘琳:“这款衣服是比较时尚,可大家越来越会穿衣打扮,也越来越潮流,哪还有说是年轻人专属,再说您一点都不老,只是需要搭配。更何况,一样的衣服不同的人穿效果也不一样。我说的再好,您不试穿也不知道是否合适。以您的气质和身材,穿这件中号、灰色的,效果一定好,您也不用担心显得太过年轻,来试衣间这边,请!”

做法点评:

刘琳有意识的和顾客进行了沟通,打消其疑虑,以此来缓解顾客试衣的心理压力。此外,她自信、专业的推荐,让顾客更容易接受其建议

情景二:

顾客并没有理会,只是拿起衣服站在镜子前比划。刘琳看到顾客的反应,继续介绍这件衣服,并移动到客人的前侧,伸出右手,做出请的姿势,同时另一只手把试衣间的门打开,微笑说:“先生,请这里试穿。”顾客终于顺势走了进去,刘琳补充道:“我叫小琳,有啥需要,我就在门口,随时为您服务。”

做法点评:

根据研究,语言对人的影响力只有8%,肢体语言却有55%。刘琳通过语言邀请顾客试衣,并主动打开试衣间门,成功推动了销售的进展。另外,顾客体验有时是因为顾客怕麻烦,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使体验变的容易,减少麻烦。最后刘琳的自我介绍,也拉近了和顾客的关系,同时为后续销售做了铺垫,接触顾客的顾虑。

情景三:

顾客换完衣服走出试衣间,在镜子前看效果,刘琳赞美道:“嗯,效果真的不错,先生穿着显得非常精神。”边说还边帮顾客整理了领口和衣角。当刘琳得知顾客是因为明天和客户约好要去爬山,赶紧给顾客搭配了一条黑色运动裤,一双气垫鞋,并介绍:“气垫的脚感能让您长时间行走也不觉得累,针织一体的鞋面更具包裹性,可以很好的保护脚踝。运动裤的纯棉面料舒适吸汗,又是梭织方式,更具弹性。”顾客想了想,穿着舒服合适,也不想多浪费时间,就整套购买了。

做法点评:

顾客刚出试衣间,真切的赞美可以帮助顾客树立信心。如若尝试帮顾客整理衣服,顾客没有抵触,说明对你信任,此时你再推荐货品很容易成功,案例中刘琳就是这样做的。当然由于顾客是年龄稍大的男士,单人逛街又有购物需求,他的重点就是希望“速战速决”,此时只要顾客不排斥,导购搭配得体,说话在理,成交就更加容易。

最后,从本案例中,我们特别梳理了三个小技巧:

1. 对于顾客疑虑,除了处理好顾客情绪外,还要从中给顾客有针对性的推荐。

案例中刘琳关于顾客觉得年轻的处理,采取直接推荐试穿中号、灰色的衣服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2. 顾客引导方面,不要害怕被拒绝,在运用语言引导外,要更多的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带动。

案例中刘琳在顾客不进试衣间时,主动打开门,成功影响顾客进入试衣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 做好附加销售,必须及时洞察顾客需求,给予专业、成套的搭配建议。

刘琳得知顾客明天要爬山,立即搭配运动鞋、运动裤并针对爬山的特点进行产品介绍,诠释了这点。

篇7:知名企业成功案例

纸箱王的起点

成立于的天染实业是冠球印刷旗下的公司,以包装为主业。,随着包装产业的利润急剧下降,许多同类公司纷纷被迫转行。天染公司也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转行,要么在创新中寻得一线生机。但完全脱离本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在纸品的创新中求得生存。

以包装设计起家的冠球印刷,多年来积累了数万件设计产品,其中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公司的管理人员认识到,这或许正是企业转型的契机。因为只有与生活无限相关,才会产生出无限的市场需求。经过几个月慎重的考虑和调查研究,企业最终决定将50%的比重转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纸制品生产,也就是“纸箱王”。

决定虽已做出,但在这一行中,这样的模式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执行起来非常困难。陈维林坦言,如何让纸的创意与生活更贴近正是“纸箱王”当时面临的最大考验。在十多年前,许多有形的生活用品早有了以纸代木的概念,但许多同类企业除了比造型、比结构、比材料外,基本的创意也止步于纸制的桌椅、沙发等,除此再无建树。“纸箱王”计划既然要开始,就必须打破这个僵局。

衣、食、住、行——这就是生活。与生活相关,就要创造任何可能被需求的东西,及不被需求的东西。设计师黄芳亮所研发的创意纸品完全不用胶黏,曾到世界各地参展,吸引了众多买家。纸制的桌椅、按原比例浓缩制成的埃菲尔铁塔、帆船酒店大厦、精巧的纸房子、动物园……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在纸的世界里一一呈现。

但如何来销售这些设计,成为一个难题。传统的店铺销售显然成效有限。陈维林和他的同事将目光转向了正在兴起的园区经济。以园区为中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创意产品,还可以将饮食、玩乐等融入其中,创造出良好的口碑和绝佳的利润。除园区之外,又可设立单点销售。这一模式的提出很快得到了公司上下的支持。就这样,昔日台中的天染花园,成为了以纸艺为主题的纸箱王主题创意园区。

园区建立后,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将这些纸品放置在园区中,虽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但还需要更多的创意来填充园区的空白。

“惊喜”的创意

“蜜蜂故事馆”就是这些创意中成功的一个。它的想法来自台湾云林县古坑乡的同名景点“蜜蜂故事馆”。在纸箱王创意园区的蜜蜂故事馆,有成千上万只“蜜蜂”,长长的触角、大大的眼睛、黄黑条纹相间的身躯,透明的翅膀,展翅欲飞……但是这些蜜蜂都是用纸做成的。陈维林说,制作第一只蜜蜂经过了无数的尝试才取得了成功,但后面的就容易了。这里不仅有蜜蜂们的小故事,还有蜂王乳、各种口味的蜂蜜、蛋糕、冰淇淋……丰富的蜂产品,同样吸引着游客,推动着纸箱王的发展。

创意餐饮也是“纸箱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但除了食物的口味,更吸引人的是餐具的创意。除了食物,其他产品都是用纸做的。头上戴着纸质帽子的餐厅服务员,为顾客端来用纸杯装着的饮料、用纸盘盛放的食物,而顾客所坐的桌椅也都是用纸做的。而这些食物有可能是在纸制的蒸笼中完成的。陈维林笑称,开园之初,这些创意带给顾客的不仅是“惊喜”,更多的时候还有“惊吓”,很多游客小心翼翼不敢入座。但现在,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陈维林说,这些只是当时提出的创意中得以实现的一小部分。纸箱故事馆、纸邮局、纸咖啡……“纸箱王”创意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到,纸箱王完成了转型,在台湾拥有了十三个主题园区和门市,将各地的人文、风景、特产等呈现在各店的装饰和产品中,做到了“一店一特色”。

扎根中国第一水乡

,陈维林第一次来到周庄,立刻被这个烟雨氤氲的江南小镇吸引。虽然现在的小镇早已不是陈逸飞画里萧索落寞的模样,但一样给人一种故乡的感觉。沈万三故居、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无一不浓缩着周庄千年的历史。陈维林感叹:“我的足迹走过这里,就仿佛开启了一个个尘封在记忆里的梦。”与周庄的相遇,仿若命中注定。

20,纸箱王公司经过四年的发展,决定将市场开拓到大陆。陈维林自告奋勇,担当开拓大陆市场的先锋军。在此之前,公司进行了多次市场调研,评估这一决定的可行性。成熟的时机、广阔的市场、有利的政策,无一不吸引着企业的目光。

但公司在地址的选择上犯了难。如何让内地市场迅速接受“纸箱王”的创意、如何在巨大的市场中进行有效地宣传,成为了陈维林和他的同伴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对比与讨论,他们最终将古镇作为优先选择的对象。古镇文化底蕴丰富,与悠久的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许多古镇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交通便利,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寻梦。并且,陈维林和他的团队认为,将古镇的传统文化与“纸箱王”的创意结合,也将成为“纸箱王”在大陆发展的开端。

陈维林立刻想到了周庄。作为第一批被保护起来的古镇,周庄也是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古镇之一。处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更为周庄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周庄“中国第一水乡”的美名早已远播。如今其商业体系更是日趋完善,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近年来,生态旅游也成为古镇政府大力倡导与支持的重点项目。和周庄政府多次洽谈中,陈维林和“纸箱王”都得到了肯定和欢迎。

中国第一水乡的美名、庞大的旅游资源与游客数、周庄政府的大力支持,都成为了“纸箱王”选择周庄的原因。而与别的城市和古镇相比,土地的取得与人事成本较低,更使得周庄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周庄和“纸箱王”的结合顺理成章。

年的炎炎夏日,陈维林和他的团队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周庄古镇全福路19号,开启了“纸箱王”的大陆之旅。在周庄,“纸箱王”主题创意园区,除了延续原有的“纸箱故事馆”、“蜜蜂故事馆”和“创意餐饮”意外,还别出心裁地创建了 “万三公仔馆”等,着力塑造“纸上周庄”的唯美意境。周庄有名的双桥、全福塔、沈厅、小桥流水人家等,都以造形纸灯、明信片、壁画、浮雕、窗帘等方式呈现在店中。其中每一个作品都是陈维林和他的员工设计和拼接而成的。

除了创意餐饮外,周庄“纸箱王”的盈利还来自以纸为主题的产品销售,如纸制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等造形纸灯。这些纸质产品不但外形美观,而且都是用防水材料制成,十分环保,在泥土里可以自行分解,脏了也易于打理,拼装容易。

穿行在园区内外,五光十色的纸制灯饰璀璨夺目;餐厅外的草坪上,纸制白色的兔子、斑斓的鹦鹉、白色的纸房子里住着黑色的纸猫,形态惟妙惟肖,妙趣横生。餐厅内的设计更是融合了周庄的水乡风韵,呈现一派小桥流水的悠然闲适。不仅纸制桌椅造型精美,就连餐具都由纸制作而成。周庄沈厅中,纸制的墙壁、座椅古色古香,瓦楞纸拼接而成的财神“沈万三”憨态可掬。周庄著名的景点、小吃以及在历史岁月中形成的文化特质,丰富了“纸箱王”的创意。

周庄店是“纸箱王”在大陆的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分店。开园之初陈维林也担心园区无人问津,但每天余人的游客量终究没有让他失望。陈维林希望周庄是“纸箱王”在大陆发展的良好开端。

古老水乡新景致

纸箱王在大陆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消费群体,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陈维林坦言,台湾游客和外国游客更看重纪念品的创意美感和收藏价值,而大陆的消费者则更注重物品的实用性、环保性和防水性。因此,“纸箱王”在产品的制作上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店内的纸制品都可回收再利用,喝不完的饮料也可用精美的纸盒打包带走。鲜明的现代性和创意环保的特色使纸箱王成为了周庄的新景观。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周庄也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的威胁。雷同的旅游内容最终让游客兴趣索然。因此,如何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如何让游客在周庄看到不同的风景,成为景点工作人员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纸箱王的出现恰逢其时。周庄东片集中着沈厅、张厅、沈万三故居、古戏台等传统景点,是游人们集中参观的区域。而“纸箱王”主题创意园区坐落的西区,以展示水乡民俗和现代文化为主,有更多的空间供游人驻足,细细品味水乡风韵。“纸箱王”给古老的水乡增添了一抹现代风味。

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可和喜欢上“纸箱王”。坐在废纸壳拼成的椅子上看纸雕的周庄小桥流水,享受午后的闲适,静待时光流淌,成为古老水乡的新景致……

篇8:丰田成功案例

丰田汽车公司成功案例解析1:

日本经济低迷已成为众所周知不争的事实,但鲜为人知的却是日本汽车业经营状况被普遍看好,特别是丰田汽车公司的经营项目利润将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这不但是该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也是日本所有企业的最高记录。

当年投产当年销售2500辆柯斯达的还不大为人所知的四川丰田公司也是其中一员。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四川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矶贝匡志先生并参观了他们的工厂,严格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人才管理等许多细微之处,使笔者对人们称谓的“东方不败”有了不少感性认识。为了更好的给员工提供学习机会,企业内部可以培养各个类型的企业培训师或培训讲师,跟踪式的培训整体员工。

细微之处见管理

中国人可能习惯了“自由”,不大“循规蹈矩”,马路沿子上下均可自由行走,然而在四川丰田,记者却遭遇了委婉的批评。按照日本丰田的安全管理规则,车行道和人行道是严格分开的。尤其这是汽车制造厂,随时都会有汽车来往,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行人禁止走车行线,这在四川丰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便是休息日没有汽车往来时,他们也自觉走在步行道上,与记者毫无顾忌地走上走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在日本丰田的工厂里,听说许多老职工由于几十年“循规蹈矩”,在偌大一个工厂里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地方,当然更不会出事故。进了车间,这回记者也学聪明了,先问车间里有何安全行走的规定,果不其然,“绿色通道可以步行”。车间地面上画出了供员工行走的绿色线路,为了安全,大家在车间里都自觉走这条安全线,没有“越雷池”的人。也就是说丰田公司的安全管理“润物细无声”,已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对于如何给企业做培训,可以浏览时代光华网站的培训商城频道,在那里可以选择你想培训的课题和内容。

在四川丰田每个车间都有一个区域,专门用黑板甚至用绳子挂起一些纸张,多是流程的每一步质量管理,但更吸引记者眼球的是一张张工人们来自生产中的保质增效又降低成本的建议图。一张图纸上,清晰地画着一个工件,该工件大概是属于易损工件需经常更换。而工人在实践中发现,该工件易损部位只是头部,是可以单独更换工件头部的,完全不用整个工件更换,这样无疑将降低成本。据介绍,由于鼓励工人们在生产中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工人们热情很高,对于切实可行并已批准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对发明人都按其效益给予档次不同的物质奖励。

仅从这区区小事记者明白了矶贝总经理介绍的丰田公司的三个精髓之所在。首先是众所周知的“以人为本”,这个“人”中包括了顾客、员工甚至整个人类;第二个就是“质量第一”,汽车的价位可以有高低之分,只可以是装备上的不同,但质量绝无优劣之分。最后一个是“节约”,以各种方法“截流”,降低成本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有专家认为,去年日本人对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精确生产方式”。这种精确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技术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贮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目的。

不拘一格用人才

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如何选人才、用人才、培养人才是每一个企业面对的严峻问题。有些企业实行高学历用人,认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招聘学历已从大专升至大本,如今连大本也不行了,要研究生以上学历。四川丰田则不然,矶贝总经理对记者说,他认为在人才培训方面,在教室里上课这种形式实际没有什么意义。销售部的领导介绍说,她对下属是言传身带。比如为代理商写一份促销报告,她要让他去想如何做到言简意赅,关键地方要帮他们改,练几次逐渐练出来,如果你练出来了做得很好,公司给你高的评价也就意味着高的报酬。而这一切是教室里培训不出来的。

丰田成功案例2:

日本邮政事业作为日本国营事业,如今已走过了130 多年风雨历程,众所周知根据日本 年10 月公布的邮政私有化法规中,日本在 年10 月被重组实现了民营化。其组织构架和各支店作为民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分别展开了各式各样的经营改革。

此次本刊关注的是丰田生产模式(TPS)的引进与挑战。在迥然不同的行业中开展丰田模式,最初有困惑,也有排斥,如今、在学习TPS 后创建了JPS(日本/ 邮政/ 系统,以下以JPS 记述)目前,JPS正处于消化吸收阶段,并向全日本渗透、落实的阶段。

为了确认其发展现状,编辑部得到了担任日本邮政的JPS 引进指导负责人,在丰田汽车工作的林郁雄先生的大力支持,并现场访问了在JPS 引进中,效果卓越的该公司三乡支店(埼玉县三乡市)。 (菊田一郎)

从越谷店开始在琦玉县三乡以及全国13个分店推进

迄今为止,日本邮政集团是由日本邮政株式会社旗下,负责邮政事业的『邮政事业株式会社』,负责门店窗口业务的『邮政局株式会社』,以及作为金融部门『邮政储蓄株式会社』和保险业务的『KANBO 生命株式会社』的四个公司组成。

自10月1日成立后,在20秋天迎来民营化1 周年的邮政事业株式会社(俗称日本邮政,以下延用),投身到民营化潮流,从数年前开始,为了确立企业竞争力,而大力开展高效经营活动。

据日本邮政/JPS 推广本部JPS企划部的菊池三雄部长介绍,邮政事业厅在 年左右,已经开始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研究,其研讨结果终于在201月,在当时闻名的一号越谷支店(大规模的地域性分店)率先引进JPS。

来自全国的改善负责人汇集在越谷支店,直接接受林先生等丰田顾问的指导。经过大约半年左右的研修之后回到各地,进行大范围推广。

但是,截止到2008年12月1日,日本全国仍有1,091 家分店,不能一下子全部推广。关东分公司/JPS推广部的岩本孝一部长介绍说:“无法全部顺利推广,因此从日本全国13家分公司各选出一处示范分店,引进在越谷支店学习的经验技术,然后在分公司内扩大展开。

关东分公司已经在越谷支店(统括分店)推广及以全国平均规模的分店为出发点,选择了三乡支店”。关东分公司有161 家分店,除了9家区域性分支店以外,基本都与三乡的业务内容类似,容易推进应用。做为JPS推广最早的越谷支店,之后由于功能分离,一部分转移到新越谷支店,因此现在已经从示范店被分离出来。

年5月被指定为示范店的三乡分店在2003年8月实质性开始引进JPS。“对于其他12家示范分店是全国区域性分支店,日本邮政全国1091家分店中有类似三乡分店规模的共1021家分店,是以投递为主要业务的一般分店的代表”三乡分店的渡边浩支店主如是说(图表- 1)。

从此以后,三乡的JPS 引进不仅仅包括历任店长和现场负责人、员工直至非正式的员工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来,顺利开展,做为一般分店的示范事例名扬全国。据说听到这些到三乡来访问的国内外参观者已累计超过5000人次,大家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可是这一部分已经过去,从正面报导的日本邮政的成功事例,我们很少看到。相反,对于不是制造业却引进TPS 而苦恼的有关人员和现场进行揶揄辛苦的论调,却时有发生。

据说当时,曾出现过种种担心,比如说,作为制造业的丰田生产模式,是否能在邮政事业中,得到应用的质疑声音,以及对变革的抵触,成本意识匮乏的公务员制度,和民间的竞争危机意识的欠缺等等。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本报导将原汁原味的,再现了邮政事业现场,大力改善的活动和成果。

三乡分店的基本业务流程

这里我们首先确认,做为一般分店的三乡分店,1天的基本业务流程。每天计7趟,从全国各地寄到三乡分店业务,覆盖区域的邮件/包裹,从统括分店用卡车送达。第一次是在6点-6点半,必须在投递外勤人员出勤时间8点前,用1-2小时的准备时间,按照收件人地区分开来。

因此早晨是一天工作的高峰,在负责处理的邮政科,除了5名公司职员外,以2小时为单位,集中投入非正式公司职员有12人(员工数是除去加班,按照工序的平均实际投入数,总计与图表-1的全公司职员数不一致。以下相同)

在一般的物品流通中心,入货准确数量,在配送到达之前并不清楚,每日每月都会发生变动。三乡分店平均每天小型邮件50,000 封/日,大型邮件6,000封/日左右。这需要物流笼车26台左右,换算成料箱需350个左右。

用手工作业和自动分类机,根据各个法人与个人地址为区域进行分选,并且按照投递道路顺序进行投递。

投递从8 点开始,收递科员工出勤,进行按户组织好顺序等的事前工作,从10 点前后开始乘摩托车投递,区内通常投递25 区和28个住宅区,用6 小时左右结束。

相当于一天投递和如下所示的收集,收递科的员工人数,公司职员为26 人,非正式员工41 人。

业务地域范围内的邮筒有90个,便利店的委托处,用小型卡车进行集中收取/暂存的邮件/包裹平均每天20,000封左右。

拥有员工5人,非正式员工11人的邮政科职员将这些邮送物品、包裹按照全国各处派送地区进行分选。用自动分选机,规格之外的邮件和包裹用手工作业分选,届时将利用傍晚在很紧凑的2-3小时里来完成。分选好的邮件/包裹,在本区内的平均投递为4,000封/天,向全国各地分选店派送7 次平均16,000封/天。

根据“作业原单位”引进的标准化

那么以上述的分店内业务为对象,具体介绍在这个5年时间里三乡分店的JPS引进/改善的成果。

做为第一年的2003年,首先挑战引进JPS基本的“作业原单位”。所谓“原单位”是从TPS基本作业改善着眼点的“标准化”理念出发,确定一定时间内标准工作内容/工作量,并记作“一个单位”的计数管理,实现工作“可视化”的基本理念。

照片-1 是引进原单位之前的分选工

作状态。投入邮递物箱数量和细节顺序无确定,动用多人工作,1个人的工作量和整体结束时间无法预测。

渡边分店长介绍说“开始时只是模仿,接下来按照以前经验的工作内容全部数值化,1个人在15分钟内能做的工作内容作为一个工作单位。”“根据这些,计算今天的工作量需要几个人,什么时间结束,转化为工作可视化。”

以15分钟的工作内容为1 个周期,并且往循环圈下去。其前提即为原单位。地区分支店配送到的邮递物从换装料箱时,以前没有规定装入量,所以直到装满为止,现在确定装入1 箱大概的封数,小件500封,大件400封等,(根据确认的统计数字,设定箱子的八分满为基准),将此作为15分钟内应该处理的工作的原单位。(照片-2)每箱原单位数量按尺寸来规定,在工作现场用照片进行揭示(照片-3,4)。根据这个情况替换箱子时,可以把握从现在开始应该做的工作总量,如果业务量增加也可以提前要求提供支持。

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原单位箱子移动到分选场所,取出邮递物,进行分选,分选口满之后装入箱子,箱子装满后装载到手推车上。搁置空箱。在此期间,配合进行进度管理板也开始移动。这就是1个循环周期的工作。

现在每个人的工作进展状况在进度管理板上一目了然。根据工程的不同,详细过程也不尽相同,请关注实际的工作样子,一人工作/式作业(全部以原单位做为基准)

根据原单位推行的标准化工作优点如下:

①明确一个人的工作量,可以进行适当的配置。

②正确制定业务运行计划和实施。

③能排除徒劳的工作浪费。

④因为决定了动作,有异常情况马上能够知道,进行解决。

⑤提高工作质量和稳定工作状态。

单人完成工作,引进立式作业

同样在2003 年,三乡分店引进“单人完成作业”工作台。照片- 5、6 是导入之前小型邮递物作业工作的状态。

将邮递物品排列在大桌子上接受和收集,几个人围在一起进行工作,整体的工作量和单人的工作内容/ 顺序都不明确。

如照片-7、8 那样的引进做成“单人完成工作台”,作业台,料箱台都是树脂管组合而成的手工制作品,装有脚轮能够移动。

按原单位箱子为单位准备好的邮递物品,采用标准化单人工作专用台,以前需要4个人的收集工作,现在2个人就可以搞定,从而节省2个人力。同时能立刻知道进展状况和异常情况。

在收递科,以前在邮政科进行分选的下一工序的详细分选工作,如照片-9 那样将用台车装载箱子进入通道,工作人员是坐着进行投送区域的分选,按户排序投递。

因此和上面一样,对单人工作理念,如照片-10 那样引进了“单人完成工作台”,实现了高效化和可视化的双重效果。因为习惯了以前的坐着工作,如今改变成在制造现场才有的站着工作,虽然也有排斥,但是因为其高效、活动灵敏的特点,不久就得到了认可。

通过过S管理引进分拣机,改善作业空间

以前,除了接收邮递物品,送到其他分店的派送分拣也一直依赖于手工作业(照片-11)。以前总公司也认为三乡分店没有引进自动分拣机的空间,看起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机器的瞬间派发能力高,业务集中时省人和工作迅速的效果明显。在现场虽然也努力想做些什么,仍然不能保证有空间。

但是在引进JPS第二年的,切实落实被定位为丰田式改善“基础工程”的现场4S 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其结果,狭小的分照片区域产生了空间,实现了自动分拣机的引进(照片-12)。采访当天分拣正面的拥有350分拣口的分拣机正以眼花缭乱飞快的速度(3万封/小时)分拣着邮件。

接下来的一个话题是“MLOGI”的开发和导入。M是三乡的头一个字母,彻底改善了超过800 种的格式书类(在营业窗口顾客使用的发票,小包标签等除外)的购买,管理,保管方式(物资管理)。

以前各分店对于这些格式纸的处理都是相同的,每个邮局都习惯购入一年左右的量,再保管起来使用。

“没有这个月/这一周需要多少张的概念,每年购入相同的量。因此格式纸类的仓库是哪里都占有相当大的空间。”渡边分店长透露。

因此在三乡分店那里,物品仓库也彻底实行4S 管理,通过管理板将格式纸的库存状况进行可视化管理。在卡片上显示一周左右的库存量,在剩余只有1周量左右时订货彻底打破原来的规则,这是把TPS作为参考的JIT化构思。

“然而当出现有完全不变动的卡片时有异常需要调查时,在每个科室都有能放库存的仓库和橱柜,明白了双重管理这件事。”

移动式分选架,存款保险科的动作

JPS逐渐扎根,在实际开展工作的 年,开发并引进了“移动式分选架”,注意一天只工作1.8个小时这一点,固定式的金属分选箱换成了移动式的,自然也废除了收递科员工的搬取邮件的流程,节省了空间。基于此,收递科员工每天的工作量,减少了1.3 小时,节约出34.7㎡的空间

在,值得一提的是设置在其他房间的存款保险科也开始了改善活动。

负责存款,对保险的员工有严格要求(遵纪守法),管理人员有义务每个季度检查员工的桌子抽屉。不仅仅是个人物品,带入过期的宣传手册也是违反规则,最坏的情况是停止外勤人员工作。

在此科室基于JPS“从最初开始断掉浪费和恶劣的根源”的理念,“如果那样废除桌子和抽屉”于是就废除了自己的桌子,做成和引进了用最小的桌面和透明抽屉组成的立式工作台(照片-17~19)。

日本国内外都评价这是一个突破。前来视察的欧洲银行有关人士说“这样的改善真是望尘莫及啊”还有某CEO说“我们银行也要引进”。

工作进度管理板的进化

在20继续推动引进包裹交付管理板,住宅区投递工作管理板,并且向其他分店的横向推广也正式开始。其中2008年“工作管理板”的进化成为三乡分店的一大亮点。

工作管理板自开始依次引进,与其他局相同,通常情况下以工作原单位粘贴写有一目了然工作量的卡片,根据进展状态,仅仅限于动态“进展管理”水平的灵活运用阶段。

但是在三乡更加灵活运用此工具,考虑次日/ 当日的“工作计划制作”和“消减浪费”相关的“可视化管理”。

采访当天,结束工作之前2个递科的员工在管理板前商量着什么(照片-20)。询问了一下,说的是正在制作的明天业务运行预定方案。

“基于次日的投递预测数量,谁负责哪个地区,以怎样的顺序投递,在计划配置板上用卡片做出来,在这个方案基础上次日早上,以班长为核心举行会议,根据到达的实际数量调整决定今天的配置(照片-21,22)。员工一天在管理板前驻足2-3 次,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同)。

据此,不必再当天早上手忙脚乱地决定顺序,消除浪费、用最小的人员配置发挥最大的效果。

年度前后,积累了改善实际成果的20,三乡局的职员自发提案举办各科成果改善事例发布会,来自公司全科多数的职员参加了“局内改善发布会”。互相理解本科、他科的成果,在公司内部横向展开,发挥了很大作用。

今后的课题 /平均化,强化,维持营业

但是,还是有遗留的课题。TPS 重视“业务的平均化”,顾客根据需要寄出邮递物,当天的到达量是变量且不可控制。

在三乡分店根据原单位化和管理板的“直观可视化”,完善了尽可能采取高效,消减浪费的体制。

“以前全面活用3~4 个月的资料被认为是没用的,后来调查1料箱放什么放多少封进去,并且进行平均化,编制从料箱数大致计算出封数的一览表。按照一个原单位放置一张提示卡片,如此能迅速确定工作量以及大致目标时间。”

采用的这些措施并取得了很大成果,这是三乡分店引以为荣的地方,同时研讨向其他分店的横向开展。可是“平均化”该怎么做呢?不能是工作人员从过去的实际成果,而是趋势预先配置一定数目,今天多了就增加人手。

所以在三乡分店,在价钱上打一定的折扣,对投递日期不太着急的企业DM,根据当天的到达数量调整投递量,努力做到平均化。

另一方面,考虑到民间企业的物流中心,出货订购数根据顾客情况同样在事前不能知晓,“事前出货信息(ASN)”以前一天的数据为准的系统为例,在某企业,依据这个资料调整着次日的人员安排和现场的准备情况上。

在邮政事业上,地域区分支店的分选终止时能迅速知道从全国各地到各分店的派送邮递物的数据这样能在在全国的到达分店和网络上共享,理论上是可行的吧?

“是的,实际上现在正在向总公司申请,稍微需要一些时间”渡边分店长解释说。

现在与日本通运等大规模物流经营者的结盟已经开始,与民间经营者的经验技术共有也在推进之中,也能期待新的进一步的发展。

三乡支店提出“强化营业活动”和“提高质量”作为2008 年度大的主题。营业是贺年明信片、中元节和年末的小包邮件商品等,由收递科负责的对外销售活动。

“三乡的生产性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没有营业就没有工作。以前在用提示卡片做工作管理中,提早完成工作提前回家,没有作为工作的营业活动时间”相同分店长说。

营业作为收递科员工的重要工作,在消减浪费产生的时间同时,粘贴大约花费15 分钟的营业内容提示,进行可视化管理的同时,盲目加班,在工作时间内不加班,谋求营业的充实。

还有一点,将质量作为焦点,在不发生错误投递和事故等方面多下功夫。

像三乡分店那样改善活动已经扎根发芽的现场,继续和保持成为两大要点。为了推进改善业务,日本邮政在各分店安排“改善人员”。现在在三乡有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各2人总计4人。在提高生产率,优化人员的行动中,总人数180人的规模下,投入4 人来持续改善并不容易。

改善人员是接受了丰田顾问指导的人才,专职担任每天改善推进业务。改善人员是比较孤立的,所以管理者不时要一边给予支持,一边在实际的改善业务中持续培养新的人才。

“在这个扎根,发展的过程中,领导要坚持到底,不断呼吁大家改善。”渡边分店长说。

三乡分店五年时间里的改善成果

如上所述,通过5年的改善,三乡支店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呢?编辑部此次特别获得了,刊载实际成果资料的许可。

表示的是5年时间里三乡分店的处理物数,生产性,人工费的推移。但是在读取时稍稍需要注意。处理件数在关东/近畿圏正像图中显示那样不断增加,所以需要考虑到人工费。有的地方有减少趋势,根据地区环境的不同也应该进行比较。

中间的生产率显示的是累计了各工程改善成果的数字。从第一年到第三年,连续完成了10%的改善,在那之后也持续5%,3%以上的改善。针对2008年3%的改善目标,已经于上一个9 月末达成了3.2%。

但是虽然这个工程的生产力被提高了5%,产生的剩余产能多分配给其他业务,并不能直接体现消减了人事费5%,这是所谓的难点。

另外反映降低成本的实际状态的是人工费的消减状况。首先作为大背景下,这几年首都圈的邮政局人工费单价的整体上浮,加之邮购目录等册子小包处理的大幅度增加,而其他局持续着一年3~7%的上升幅度。

在三乡从第一年的2003年8月开始引进JPS,那个趋势并没有改变。引进原单位和专用工具,人工费持续上升。

改进的效果在2005年开始体现出来,在2006,2007年达到了小幅度的消减。从2006年开始,处理量以5%以上的速度增长,并且在其他局的处理量也以百分之几的上升之中,达成了降低人工费的结果,可以说实际改善的成果要高于体现的数字。

包括从国营到民营的大转换,改善前后的数值评价确有难点,加上4S 管理,专用工具和管理板之外的可视化管理的三乡分店现场,让时隔数年访问邮政事业的笔者倍感吃惊。

尽管每月持续采访各家公司的物流现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彻底消化吸收TPS,改善完善的现场。

而且公司高层和现场人员的「内心」,正在渗入已经作为日本邮政固有的JPS,已经确立起来。

丰田汽车的公司理念:

·遵守国内外的法律及法规精神,通过公开、公正的企业活动争做得到国际社会信赖的企业市民。

·遵守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扎根于当地社会的企业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以提供有利于环保的安全型产品为使命,通过所有的企业活动为创造更美好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和更富裕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在各个领域不断开发和研究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为满足全球顾客的需求提供充满魅力的产品和服务。

·以劳资相互信赖、共同承担责任为基础,造就出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力和团队力量的企业文化。

·通过全球化的创造性经营努力实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以开放性的业务往来关系为基础,致力于相互切磋与创新,实现共生共存、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关系。

1992年1月,丰田基于“正因企业处在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非常时期,更应意识到坚守理念认准前进目标的重要性”这一认识,制定了“丰田基本理念”。(4月修订)

篇9:知名企业成功案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为27年成长为世界电讯行业的巨无霸?

,华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主营业务利润达到340亿元人民币,利润率12%,经营性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均持续稳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为27年成长为世界电讯行业的巨无霸?分析其原因,有很多很多,根本的原因,是华为的利益均沾原则。

《华为基本法》明确指出: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任正非在就讲过:回顾这些年来走过的道路,我认为我们就是本着一种真诚、互利的合作态度,所以我们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我们的销售额也越来越大。

华为的利益均沾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公司内部,华为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了“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作为华为这样的一个高科技企业,必然使用的都是高学历的员工,并且都是名牌大学的一流人才。任正非讲“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公司给予的薪资待遇是国内最高的。

还不仅仅如此,更为主要的,是华为给予员工的内部股份,将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员工的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尽管华为是任正非创办的企业,但任正非仅仅持有1.4%的股份,其他的98.6%被员工所持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为已经不是任正非自己的了,已经名副其实成为“华为人”的华为了。

在公司外部,华为与客户之间的合作,更加体现了“利益均沾”的经营指导思想。《华为基本法》讲: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一原则体现在了华为与客户的合作上。19,出于开拓市场的需要,华为与全国各地邮电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成立了一大批合资公司,吸纳邮电系统职工入股,并给予每年高达70%的分红。而这些合资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销售华为公司的产品。

任正非说:通过使客户的利益实现,进行客户、企业、供应商在利益链条上的合理分解,各得其所,形成利益共同体。

我们毫不怀疑,这样的方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下,对促进华为产品销售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么多年来,不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考虑的是把市场做大,让合作方得到合理的回报,以利益共同体来促进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从而实现事业上的结盟,是华为成功的秘诀。

在社会方面,华为在长江遭遇百年一遇洪水的抗洪救灾中一次捐款数千万,华为在多所大学设立了“寒门学子奖学金”,华为员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在电子行业总是位居第一,华为上缴国家的税金每年都是几十个亿……,所有这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华为“利益均沾”在对社会回报方面的表现?如同《华为基本法》中所描述的华为“社会责任”那样: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技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

这就是华为的“利益均沾”,利益均沾成就了华为伟业,成就了中国屈指可数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相比华为,我们更多的民营企业,又应该怎么做呢?又是怎么处理企业、员工、客户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当员工利益不能与企业利益相匹配的时候,当客户利益不能得到合理保证的时候,当合作伙伴利益失去公平的时候,那么,作为民营企业的老板就要想一想,你的企业可能已经面临灾难的降临!

合作是暂时的,利益是长久的。没有长久的利益平衡,也就不可能有长久合作的可能。企业与员工是这样,企业与客户是这样,民族争端是这样,国家外交也是这样。要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利益均沾”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篇10:企业经营成功案例

成熟的体系和有力的执行,加上摩托罗拉以人为本的绩效之心。

上自总公司CEO,下至全球每个公司的普通一员,摩托罗拉对所有员工实行着一套名为个人承诺的绩效管理体系。林财安正是依靠这套绩效管理体系管理着自己的绩效,他2003年的绩效表现相当不错,有望拿到不错的年终奖励。当然,更令这位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高兴的是,这套特别注重执行力的系统也帮助他轻松地管理着摩托罗拉在中国大陆的1家独资企业、1家控股公司、9家合资企业和24家分公司一共多达12,000多名员工的绩效。

林财安在摩托罗拉已经有十七年的从业经验,而且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在他看来,摩托罗拉整个绩效管理成功的基础是对人性化管理特别重视,这是摩托罗拉以人为本的核心信念的具体体现。纵观摩托罗拉绩效管理的绩效目标、评估方法、反馈机制、对话方式,乃至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程序,细到每一个步骤,处处都体现出充分尊重人的企业文化。

聪明的目标

要点提示:SMART原则、目标公开)

实际上,摩托罗拉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而设计,并参照美国国家质量标准来制定。每年年初,摩托罗拉都会把公司总的战略目标、部门的业务目标、以及个人与职业发展目标三者相结合来制定绩效目标。制定目标时通常都强调SMART(聪明)原则:S(specific)是指目标要具体;M(measurable)是指目标要能够衡量,并要求定出完成目标达到的级别;A(attainable),是指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不能定得太高而最后实现不了;R(relevant),是指目标要跟公司的绩效和战略相关联;T(Time),是指完成目标要有具体时间期限。

每个员工制定的工作目标具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战略方向,包括长远的战略和优先考虑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绩效,它可能会包括员工在财务、客户关系、员工关系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一些作为,也包括员工的领导能力、战略计划、客户关注程度、信息和分析能力、人力发展、过程管理法。

在摩托罗拉,目标的制定还是比较透明和公开的。大家往往根据公司的整体目标和部门的目标坐在一块讨论,最后就分配到每个人头上。自己定好了目标以后可以跟直接主管沟通,有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后主管和员工双方都需要对此目标表示同意认可并且正式签字。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前提下,每个人的目标都可以让全公司的人分享到,比如我有什么目标大家都可以来看,我也可以看别人的工作目标,向对方学习,以便相互促进。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邢林举自己为例,她要根据公司的战略方向和人力资源部的业务范围,明确制定出自己的本年度目标以及业务评估标准。具体项目不仅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策略和目标,还涉及财务指标、客户和市场的要求等。她当年所有的工作都要与此紧密联系地进行。

一般来说,业务部门的员工大多面临的是硬性的业务指标,比较直观,易于制定。而一些辅助部门,其目标就比较难以数字化,这时就需要动脑筋去想办法量化。比如说人力资源部的服务功能就是一个软性指标,他们试图从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上进行衡量。要求本部门的员工在业务部门提出服务要求以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给予答复,这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衡量的指标。如果人家跟你说一个事,你一个星期都没有给答复,那就没有达到要求。如果12个小时就给予答复,那就超额完成了目标。

多维的评估

(要点提示:270度评估、相对绩效评估、抓前后25名、24小时热线、4E+1E标准) 除了根据计分卡的情况,在年底决定员工个人薪水的涨幅和职位的晋升以外。摩托罗拉还采取其他方法,力求使绩效评估客观全面、公正公平。

首先是360度评估,说得更准确一点是270度评估-他们对此做了调整,拿掉了同事的评估这一维度。邢林解释说,这是因为觉得同事之间都挺客气的,这一维的评估没有特别实际的作用。所以最后形成了上司(由于实行矩阵式管理还包括非直接上司)、下属、还有自己的评估。

当然,摩托罗拉不是不让同事来参与评估个人的绩效,而是单独就此设立了一个叫做相对绩效评估的方法,请来和某个员工相关联的,主要是平常工作有交叉、合作比较多的同事来评估,给这位员工打分。这样就摆脱了把员工局限于窄小的纵向范围内,而是放到了更广的横向范围内进行评估,客观反应其相对绩效。

另外,摩托罗拉还有一项比较独特的做法,就是人力资源部会花很多精力在工作表现在前25名和后25名的人身上。这样做是为了针对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人在工作中的焦点不是客户,而是怎样使他的老板满意。这种情况会导致评估的误区,出现两种不良情况:一是员工绩效比较一般,但是老板很信任他;另一种是后加入团队的员工,成绩很好,但是没有与老板建立信任的交情。所以人力资源部的细致工作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对表现前25名和后25名的员工进一步分析,可以尽量避免评估偏差。

2003年上半年,摩托罗拉中国增加了一条客观评估的渠道,开通了进行职业道德监督的24小时800热线电话,隶属相当于公司内部纪检部门的法律部主管。内部员工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等情况,都可以向该部门反映;外部的客户也可以去反映任何一个摩托罗拉员工的情况。公司听到以后一定会做反馈,根据不同的内容,安排不同的部门来处理。而且,不论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人力资源部门也会参与解释和其他跟进措施。

与此同时,摩托罗拉在评估员工的行为表现时,使用了所谓4E+1E的具体评价标准。这就是:高瞻远瞩(Envision),包括战略思维、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敏感性、创新意识;激情互动(Energize),即建立与维持关系、辅导、发展并领导自己的组织、富有活力;高效贯彻(Execute),包括计划与组织、结果导向、客户至上;果敢决断(Edge),即大胆、决断、承担风险;另外再加上高尚操守(Ethics),也就是尊重他人、职业操守。

这样多维方法和具体标准两相结合,摩托罗拉最后将员工的业务表现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五个档次,并根据他们目前所处的级别,参照市场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薪酬激励和职位升迁。

及时的反馈

(要点提示:季度考评、关键工作伙伴反馈、绩效改进计划)

在摩托罗拉,绩效目标考核的执行要求老板和下属都参与。除了一年一次的年终总结,摩托罗拉每季度都会考核员工的目标执行情况,员工自己每季度也要做一个回顾,进行一次个人评估。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传播与公共事务部总监杨伯宁对季度考评的做法体会深刻。他曾在几家跨国大公司工作过,刚进入摩托罗拉半年多时间,个人感觉其他公司每年年初都需要定目标,但没有一家像摩托罗拉这样对季度考评如此重视。

具体来说,摩托罗拉不是说员工年初定好了一个目标就不管了,到年底的时候,往成绩单上打一个钩或者是叉就完了。而是通过季度考评,不断地提醒员工,自己的承诺跟目标有没有差距,一个季度过后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好。不足的地方是因为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是个人主观原因所造成的。这样有了问题之后很快就可以发现解决,主管和员工都可以及时反思,业务目标是否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为了达成目标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技巧培训,或者更多的资源支持。而不是等到年终的时候,反过来强调没有完成目标的客观原因。

虽然每一个员工都和自己的直接主管汇报,沟通后还得研究是否要调整,需要占据各级主管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林财安认为是值得的,是摩托罗拉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保证员工真正将目标执行下去,否则将流为粗放式的管理。他说,季度考评还有一个目的是不希望员工跟经理们有什么惊讶之处。假如没有这个过程,到年底总结的时候,员工会说我以为主管很满意我的表现,为什么最后评价这么差。假如按照这个步骤去做,员工就会心里有数,并力求改进,经理也不会遭到下属过激的反应。绩效管理的执行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为了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进步方向,摩托罗拉还实行了关键工作伙伴反馈机制。也就是员工在工作中自己认定联系紧密的工作合作伙伴,前提是互相比较信任、又彼此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从而让跨部门同事和同部门同事之间彼此反馈,相互推动工作进步。

这种方式不是特别正式,比如通过平时的观察告诉对方哪些方面不足,或者是在哪些场合做得不太好。或者找个机会两个人出去吃一顿饭,随意聊一聊。也不需要把反馈记录下来,倾听接受的程度取决于员工自己。

杨伯宁介绍,自己刚来半年多时间,就有人给他提出一些诚恳的反馈意见,以便他更快地适应并融入摩托罗拉企业文化。

对于绩效落后的员工,摩托罗拉实行了绩效改进计划。通过这个计划,跟落后的员工一起分析原因,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技能的进一步培训,帮助他们改进绩效。如果有的员工还是达不到标准,发现他适合别的工作,就考虑给他更换一个工作岗位。

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很多落后员工经历过绩效改进计划后,绩效表现得到了非常好的提升。

比如有的员工,前半年表现很好,后半年却像变了一个人。通过绩效改进计划,分析到底是为什么,是态度的问题,能力的问题,还是兴趣的问题。经过沟通和了解,公司发现他非常适合做项目管理,对程序化的工作兴趣不大。后来就把他调整到项目管理岗位,结果他发挥得很好;有的员工在摩托罗拉待了十几年,业绩平平。通过绩效改进计划,发现他很有耐心,善于沟通。经过与其本人交流后公司认为他较适合政府关系部门的工作,并给他一些新的培训,最后做得非常成功;还有一个员工,在销售部门表现并不突出。通过绩效改进计划发现他对中国非常了解,对中国的国营企业尤其熟悉。正好公司在上海有一个合资项目,就把他派过去后,结果他扮演了很好的桥梁角色。

有技巧的沟通

(要点提示:三明治对话)

在摩托罗拉从总部总裁开始,到管理层、到操作层,对人才都非常重视和尊重。公司里没有等级观念,没有什么约束,营造了很随和的工作环境,员工从上到下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非常好。员工可以很自在地跟管理层打成一片,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自由地提出来,很轻松地交流,很舒服地讨论。林财安说:我们不希望员工很害怕管理层,不敢说话。我们鼓励员工随时都可以面对面地和自己的经理直接沟通,有的时候两个人没有谈妥,还可以找上一级跨级沟通,可以找人力资源部一起来沟通,甚至可以直接找最高上司沟通。

作为摩托罗拉亚太区人力资源方面最高层的管理者,林财安记忆最为深刻的,普通员工因为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直接来找他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主管在谈话时伤了员工的心。 林财安认为这不是公司绩效管理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制度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不是特别整齐。有的经理人谈话时出发点很笼统,对方不了解,就感觉不舒服。有的经理人缺乏经验,平时特别发怵跟员工说,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或者没有达到要求。而是等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开口,问题已经堆积成一大堆,一下子一股脑说出来,对方一时就难以接受。有的经理人不注重沟通的技巧,一上来就直指人家的痛处,很伤对方自尊,让人很难服气。

邢林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比如有一个经理级的老员工,一直自视绩效良好。他的上司新上任,对他的历史情况不太了解。加上两人不在一个地方办公,平时沟通就较少。在听到客户对他的一些不好反映后,突然有一天全部说了出来。这个员工就很不服气,把他取得的所有成绩拿来给邢林看。邢林在和他沟通时,首先肯定他取得的成绩不可抹煞。随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告诉他根据公司的要求,他哪些方面做得特别好,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通通都谈开了。最后这个员工心悦诚服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公平的。

事实上,管理者在和员工对话时,既要坦诚,又要注重沟通的技巧。邢林形象地将之比喻为三明治对话。在底层放一层面包,中间加一层馅儿,上面再加一层面包,这样的三明治才能好看、管用。别一上来就把馅儿给露出来,结果糊自己一手,弄得很狼狈。巧妙的对话第一层先要充分肯定对方的成绩,第二层再说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第三层再鼓励对方继续努力,这样才能积极有效。

为了提高经理人的沟通技巧,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培训。其中有针对准经理人的梯队培训,也有面向新经理人的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政策的宣导,管理下属的行为技巧,如何跟员工有效沟通。同时,公司还设立在岗培训,让经理人在处理一件具体事情的过程中慢慢掌握沟通的技巧。

中西的结合

(要点提示:融合法理情与情理法、中外有别)

作为一个总部在美国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1992年正式在中国开始投资起,就开始在绩效管理上将西方的管理精髓跟东方的管理特色相结合。中国的特点基本上是以情、理、法为大原则,而美国刚好相反,是以法、理、情主导,好像没有什么人情味。我们要在这里执行成功的话,就需要将两种做法有机融合,并深入了解企业文化跟国家文化怎么配合。 于是,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有利于执行的调整。比如中国人比较尊重领导,如果老板要大家参与提供意见,员工一般都不习惯大胆说话-其中心态不一,或者认为老板比自己聪明、厉害,或者不愿意提,害怕冒险,担心万一提出来后,老板不同意的话会觉得自己多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极力提倡和动员大家一起参与的精神。又比如在绩效考评上,在中国就不像在美国的做法那么公开,以尊重中国员工的习惯。

这些极小的细节都很重要,假如不注意的话,企业在实施战略和政策的时候就会很困难。一个企业必须塑造有利的、科学的企业文化,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真正执行下去。

相关专题 店长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