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Chloe95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Chloe955”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共5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找各种理由逃学、一临近考试就生病、见了人就躲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种种现象,常被家长忽视。殊不知,这些很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的征兆。日前,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儿童心理问题被忽视,并给他们今后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学校恐怖症

小时太溺爱长大怕上学

案例:张先生的儿子在小学一二三年级一直表现得非常优秀,成绩名列前茅,跟同学也相处得非常好,三好学生年年有他的份。到四年级时,因为工作调动,张先生举家迁往另一个城市。换了个学校之后,张先生觉得儿子整个就像变了个人。老师总反映他上课不听讲,和同学也很少交流,这可愁坏了张先生一家。

“其实,孩子不愿意上学,多少是种可以理解的行为,就像许多大人也不愿意上班一样。”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解释说,这属于一种适应障碍。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小学到中学,由于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就很有可能出现“恐学”的表现。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孩子在学校里不能跟同学融为一体,或是经常被老师批评、有其他同学欺负他,都有可能导致“恐学”的产生。

“恐学”并不像“广场恐怖症”、“高楼恐怖症”等,有明确的定义,真正因为怕上学到了病态的比较少见。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学、换班、换学校都是一种可以适应的状态。杨甫德说,那些不能适应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小家长过度溺爱、过度保护,觉得自己的家就是一座大山,突然要上学要离开这座大山了,内心觉得失落,无法适应这种分离状态。尤其是到了学校可能面对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孤立,就更加不想上学了。如果孩子从小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提早 “适应”了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出现“恐学”的几率会低得多。

所以,家长一定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当发现孩子有不肯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该与他们谈心,尽可能了解所有与他们上学有关的情况。要注意开导,不要采用简单恐吓的办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要正面诱导,讲清上学和将来工作的关系,让孩子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切忌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行。

考试焦虑症

平常考试化 考试平常化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将来临,来医院咨询的考生父母也越来越多。“我家的孩子平时学习都挺好,但是一到考试就失手。平时小考也就算了。万一高考也这样可咋办?”“我们家孩子现在茶饭不思,晚上也睡不好觉,考试是重要,万一试没考好把身体弄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在考试前,绝大多数考生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焦虑情绪。想想这不仅是一次考试,而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和分岔口,有些紧张其实是很正常的。其实,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孩子在考试时发挥到最佳状态,如果孩子真的一点都不紧张,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家长们反而需要有所担心了。

但是,也有些孩子身上的焦虑情绪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在心理上表现为过度的紧张、担忧、恐惧;在躯体上则出现吃不下饭、呕吐、腹泻、头晕、头疼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具体说来,他们可能会上课心不在焉,十分焦急自己马上临考却仍然什么也记不住;烦躁不已,见到任何事情都有发火的欲望;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精神一直萎靡不振。通常,在临考前一个月左右,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几率最大。

可能有些人会问,是不是平时成绩特别好或是特别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考前焦虑?其实也不绝对。考前焦虑其实是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期望值过高,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二是对于结果的接受程度差,因为过分关注成绩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从心理调节上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平常考试化,考试平常化。平时的模考要认真对待,让自己多体验进入考场的感觉,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学上常用的“脱敏”疗法。其次,要树立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能考好,即使不超常发挥,也能保持一贯的水准。同样,假设自己可能发挥不好,那就想想,也许是题目比较难,其他同学也有可能失手。再次,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哪怕一天不看书,舒舒服服睡上十几个小时也没有问题。最后,多运动让自己出出汗。对于考前的孩子来说,运动可以让他们从头到脚重新寻求一种新的平衡――让大脑从兴奋到平静,让身体从平静到兴奋。有张有弛,身体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

选择缄默

多交几个朋友

如果孩子在家里好好的,到了学校和人多场合就不说话了,很多家长就问,这是不是说明孩子过于内向了?

其实,孩子这种选择场合开口的情况,也被称为选择性缄默。“要明白选择性缄默绝对不是孤独症,家长们可以不必担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季建林指出,该病的起病年龄可能在四五岁或七八岁。孩子在发病前智力正常,已有相当的语言能力。对少数熟悉的人,孩子可正常讲话。但与外人交往时仅用手势、点头或摇头表示自己的意见,偶尔也用文字表达。

“说到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就是现在的孩子过得太独了。”季建林表示,一旦突然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很难适应这种和同龄人交往的场合。从某些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交恐惧。

对此,家长不要强行逼迫孩子说话。如果孩子还小,要让他们多和陌生的孩子玩。大点的孩子,可让他们与一个熟悉的人在一起。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电话、网络聊天等方式与人交流,直到他们能直接沟通。

攻击性行为

小霸王多是跟父母学的

案例:黎女士说起自己的儿子就头疼不已。在学校里,他是出了名的小霸王,隔三差五就把同学的文具弄坏,或是把同学打哭。老师三天两头地往家里打电话,其他家长也反映我儿子就像《机器猫》里的胖虎一样,别人见了都得躲着。我是好话说尽了,打骂也用上了,他就是改不了这欺负人的毛病。

家里有这样的小霸王确实让人挠头。“一般来说,孩子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大概因为以下两类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委员梁月竹说,一类是“心理冲突”,属于发育问题;另一类则属于病态的范畴了。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在家里、学校比较受冷落,希望通过“暴力”的方式寻求别人的关注;还有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习得性”的,他们从父母或电视里学到这些,认为暴力才能解决问题,“这两种有原因的攻击性行为,都属于发育问题”。还有些孩子,因为自身烦躁、心性不稳定,或是有被害妄想而无缘无故地去攻击他人,就是病态了。

梁月竹解释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跟父母和管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有可能父母关系不和,在家里经常吵骂,孩子潜移默化就会把这种交流方式学了去。也有可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打骂孩子,同样会让孩子觉得,在解决和其他同学的争端时,也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达到目的。但是,一旦家里出现了小霸王,很多家长不是过分迁就就是过分苛责,这样,不但没有办法纠正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者可能会危害社会,轻者会处理不好跟同事、朋友、亲人的关系,与社会格格不入。

因此,如果家里有了小霸王,父母首先应该检讨纠正自己的行为。并且阻止孩子接触不良传媒,特别是暴力影视剧。此外,还要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他们,遇到的是什么事情;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应该选择哪一种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比如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想得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该怎么办?在孩子不知情的状况下,可以创设真实的情景,检查他是否真正学会解决问题。如让一个学生假装不小心,把他的书本碰掉,看他如何解决。家长和老师可根据解决途径的好差,给予奖励或建议。

因此,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篇2: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上大二的孩子寒假回来告诉我,她上的那所大学在上个学期,至少有两个以上同学自杀了(须知由于校方对这类消息一向是严加封锁的,因此是不完全统计)。为什么自杀呢?一个男孩子是因为失恋,高中时候的女朋友,弃他而去另攀高枝了,受不了,跳楼了。一个女孩子是因为和同寝室的另三个女孩子关系相处得不好,遭到了别人的辱骂,可能还有殴打,更重要的是被孤立、被疏远、被边缘化了,想不开,服毒了。

多年来,我始终铭记并实践着一个凡人的非名言: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三件事情,最不能亏待自己:第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营养,更新文化储备和思想观念;第二是旅游旅游再旅游,有空就要到异地他乡走一走、看一看,换换环境换换心情,这样会得出不同的人生感觉;第三是锻炼锻炼再锻炼,哪怕帮老婆打打酱油,或在办公室做几个俯卧撑。多年来,我基本上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把这句“非名言”告诉我的同事,希望他们也同样这么做。

因此在春节放假前,做为单位的小头目,我特地为全体同志布置了一篇寒假作业:背一首清代诗人李密庵的《半字歌》。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开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作业落实情况。奇得很怪得很,不是年近六旬的人没有背,不是已知天命的人没有背,不是年已不惑的人没有背,也不是三十而立拖儿带女的人没有背,而恰恰是那些二十出头未婚未嫁的小青年统统没有去背它。

上述两件事,诱发了我对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沉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追根寻源,这其实是涉及了一个被公众或社会普遍忽视的问题。我们过去都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是不够健全的,父母早逝的孤儿心理是比较坚强的。在多子女贫穷家庭中出身的孩子是普遍富有进取心的,从李嘉诚霍英东到邵逸夫,乃至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走西口》中的晋商巨贾们都属此类。当然,数码时代的美国首富比尔・盖茨除外。而独生子女,说他们普遍心理不健康显然是夸张,但说他们大多数人心理有异常应为属实。不妨我们观察一下,许多十八九、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大姑娘,看起来绝对是一个大人了,但你若跟他一接触、一共事,基本上就会发现他们普遍处于心智上还是小孩、精神上更无成人的状态。那么,为什么独生子女的心理大多是不健康的,不健康又在哪里呢?

首先,当今中国无论诚市乡村,无论穷家富户,无不把独生子女当做掌上明珠天上太阳,正可谓抱在怀里怕摔着,含在口中怕化掉;要星星不摘月亮,吃狗肉不买驴肉;爷爷奶奶姥爷姥奶父亲母亲,还有伯叔姑婶等七大姑八大姨,都围着这么一个宝贝蛋儿转。因此,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悠哉乐哉。别说官人富人之家了,就是贫人穷人之门,也照样造就了一批农家寒窑里的少爷,乞丐家庭中的千金。因此,这些人一旦离开家门,离开父亲的巨臂、母亲的裙带,走向社会、直面人生,哪怕仅仅是到了异地他乡,换了个环境、换了个学校,就会顿感束手无策、立马茫然无措。依照我的观察,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独立意识、进取之心,甚至还幻想、寄望于父母亲友会养育、庇护他一辈子。

第二是普遍缺乏挫败感。别人给他个白眼,就能回来生气半天,别人给他一句逆言,他就会骂人家半年;如果别人给他一句责骂,或者是一般性的恶语,那简直就活不成了,既不跟人沟通,更难自我消化,便以为世界末日到了,人生美好完了,要么跳楼,要么上吊,撒寰而去,万事大吉。

可惜的是,这些事情已经爆发出来的,还能令人叹息几声;已经极端爆发出来的,还能令人惊诧一阵;而大量独生子女则是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如果遇到善意的、负责的上司或朋友,还会给他们清醒与智慧,还能用相应的方式给他们指出来。否则,他们不知要迷茫沉缅到何时。

人生莫测多变,生存艰难凶险,在此就无须再赘言了。我仅仅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足以让独生子女们感到沉重。现在二十多岁的孩子,父母一般都年已半百或年过六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又是“食毒”时代,传统的病种无不提前爆发,一些新出现的疾病又日渐增多。不要说更大的灾难了,如果哪一天独生子女的父亲或母亲,突发个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之类的症状,就足以让这些孩子们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国家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阶段性人口政策对人类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与国庆也是相符的。但这绝非长远之计。因为它潜伏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正像人和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意义一样,一胎制也不能例外。但是我们这一代或两代人正好赶上了,就不能不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既然这已不能改变,那么就应该坦然面对、科学面对,从社会学、医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把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来研究和应对。作为独生子女,更应该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全与心智完美,使自己身体成人、精神也成人。

篇3:留学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留学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趁着假期,不少有留学意向的家庭开始咨询准备。留学在硬件上的准备自然必不可少,大人和孩子的心理准备也值得关注。很多人最关心“问题”,留学生容易出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怎样才能避免?怎样解决?留学本身就是摆在留学生和留学生家庭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不同的年龄段,又要面对不同的挑战。

小学留学 身份认同提前正视

越小的孩子对于外在的变化,例如语言、生活方式与习惯等等,越不觉得是个事儿。所以,如果小学就让孩子留学,孩子融入快,语言没有口音,长大后与当地国家的同龄人之间隔阂少,这些是好处。

许多家长的愿望是孩子两门语言、两种文化都要学、都要会,可是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他们大部分时间浸润在当地的语言环境里,只有回家和父母能够说一些母语。孩子说中文就要花精力去回忆、去想怎么说,当然不如说外语来的自然、省力。我有好几个朋友,在美国,孩子上小学,周末送去中文学校专门学中文,效果都不理想。

所以,孩子越长与家长的差别越大,孩子早晚会遇到身份认同的问题: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或英国人、美国人等等)。家长和孩子的看法常常不一致。

这个问题是有小留学生的家庭所独有的,解决的方法是要提前、不断地正视这个问题,与孩子沟通好,达成一致,以免有一天突然间这成了孩子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儿。

当地的孩子回到家,家长不仅可以过问和辅导功课,闲聊间很多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就讨论过了。小学时期的孩子受这种日常点滴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来看国内的小学生,用心一点的班主任很快就能猜到孩子家长的职业,因为孩子们在家里听到的父母的话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并用在了自己的语言中。小留学生们缺少来自家长的关于当地历史、人文、习俗等的信息,无法“耳濡目染”。有的孩子不介意自己的不懂、不会和笨拙,有些孩子则比较敏感,因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变得小心、压抑或者不安。这是家长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的。

小留学生会长大,由儿童而青少年而成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理念将与父母产生更大的差别。对于未来的规划,一家人一定要提早沟通。我有个朋友在英国,她说他们两口子是决定要回国养老的。那么孩子将来呢?跟着回中国?还是单独留在英国?若一家人对此有事先的准备和认识,到时候无论做什么决定,互相之间都会有谅解,而不至于父母抱怨孩子不孝,孩子抱怨父母自私。

中学留学 青春期沟通不容忽视

选择中学留学的孩子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特别优秀,北大清华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选择出国留学开阔眼界。另一类是在国内高考可能进入不了一类的大学,于是决定到国外读书。两类孩子的心理状态并不一样,我们不妨分开来说。

前一类的孩子,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成绩好=个人优秀=被赞美被接纳被宽容以及轻易获得优待或礼遇”这样的公式。他们本人的大部分精力以及老师家长的引导和强调,都是在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累积上。独生子女本来就缺乏同龄人间紧密的互动,对于同龄人交往中遇到的摩擦、挫折、愤怒、嫉妒等各类情绪,没有机会去面对处理,大多数时候选择了逃避到学习中,或用忍耐、压抑、转移等办法,因此先天环境就没有“逼”他们去增长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所以,很多学习成绩顶尖的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在国外,不再因为你成绩好,就会得到他人的无条件认可和接纳了,前面提到的公式不再成立,孩子需要做些别的事而不是用学习成绩来获取友谊、关注、谅解,这会让很多孩子非常失落和困惑,进而就会产生不满。

有的表现为对他人和环境不满,有的会对自己不满。我们都不会对这种状态感到舒服。有的孩子会找到正确的方向,那就是去磨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这个不容易,需要有勇气去尝试,有耐心去接受一次次的失败,还要有智慧去反思和学习,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这个过程会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也会有负面的情感体验,所以孩子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有能够理解、接纳、支持并指导他的家长、老师或朋友的陪伴。

也有一些孩子却不会选择这条路,他倾向于用旧有的公式去套用当前的处境,把自己人际关系的问题归因为他人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嫉妒,或者选择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用更傲人的.成绩来换取本该用其他办法来获得的关系和情感。这样的孩子一时不会有外在的不适表现,因为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成绩在考大学、找工作等方面还是重要的,所以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欠缺可能一时还体现不出来。也有的比较敏感的孩子,会因为人际交往能力和新环境中旧公式不成立而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情绪上或行为上的困扰。

无论是哪种情况,或早或晚,应对或逃避,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会影响到一个人社会功能的发挥。如果能有及时的心理援助,或更早一些的发现、及时补课,孩子的留学过程就会顺利一些。

对于第二种选择中学留学的孩子来说,自信可能是他们的敏感点。有的父母即便没有说,孩子自己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够优秀。因为我不够优秀,父母要花更多的钱让我中学就去留学。这样的结论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和自责,留学的学习与留学后自己能否回报父母的付出,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对于这种孩子,一定要在留学前解决好他的自信心问题。自信心的建立有赖于全面、客观的自我认知。这对很多成年人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任务。

实际上,无论对哪一种中学留学生而言,青春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认同,搞明白我是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同伴关系甚于父母关系。在同伴眼里反映出的自己,是我更想要的关于“我”和关于“如何成为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的信息和指导。同时,尽管青春期孩子的很多对父母的逆反行为让父母觉得孩子与自己好像势不两立。其实父母的建议和指导是孩子潜意识里需要的,作为参考、对照或者规范。

如果孩子在身边,尽管有摩擦有冲突,父母的意见和指导是能传递到孩子那里的,留学的孩子则不然。我有好几个朋友的孩子是在国外上的私立中学国际部,都是寄宿学校。孩子完全投入了学校的生活。与父母定期的视频通话很少有深刻的内容,基本只剩下了报平安。孩子平时点滴的一些挫折和不舒服的感受一般都不会主动告诉家长。这里就有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家长主动问,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不问,孩子又不说,就可能满足不了孩子成长的需要。

对于寄住在当地人家、homestay,或家里委托了监护人的中学留学,与监护人或寄宿家庭成员相处也是一大挑战。大多数孩子表面上挺平静,只有少数会有外显的冲突,但是孩子在适应期的内心冲突是蛮多的。有些办法虽一时解决当前的冲突,例如忍让、保持距离、顺从听话等,时间长了也未必是好的办法,甚至会形成孩子将来性格上的忍耐、冷漠等特点。

留学带来的这些“挑战”,是一个人成长的机会,通过适应和应对不同的人会找到不同的办法,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甚至性格特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没有标准的“好”的“正确的”行为和性格。例如,忍耐的人是让别人喜欢、愿意亲近的人,但可能会使自己感到压抑。所有留学的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问题。如果我们提前有所认知、有所准备,就更不成问题!

大学留学 人生规划是重点

大学留学的孩子理论上讲心智都比较成熟了。留学生自己和家长可以先做一下评估。经过自己和家长的评估,如果认为自己在沟通、情绪、自我认知等方面需要提升,那么一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到了国外自然就好了。有的孩子被扔到水里会自己学会游泳,有的就是遭遇没顶之灾。即使您选择不作预先的心理行为的准备,至少和孩子一起做一个万一有问题的预案,例如找谁求助、学习遇到困难允许孩子休学等等。

如果留学生是成熟的,那么他面临的就不是前面说过的成长中的问题,而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主要是爱情、生涯规划和“成年初显期”的问题。

大学生谈恋爱在今天很正常,甚至是“必须”的。留学在外的大学生要注意的是,要区分是真正的爱情还是补偿和替代。

我接待过的大学留学生案例里,只有一例没有恋爱的困扰。在孤独的异国他乡,往往需要亲密的关系提供给我们的陪伴,这个陪伴中会附加上更多的要求和期待,令爱情不堪重负。在心灵脆弱的时候,我们也容易沉溺于一句好话或一个笑脸而匆匆地做决定。

有一个来访者,一直清楚她与男友是互相需要陪伴而不是爱情,这份亲情反而让她很纠结,时而觉得虚伪、太脆弱,时而又表现出超过年龄的“看得开”、“过一时算一时”,双方都从关系中获取更多痛苦而不是快乐。

另外一个来访者正相反,特别投入地爱上了对方,无奈父母不同意,毕业后俩人的未来都茫不可知,男友不敢给她什么保证。两个年轻人从本应甜蜜的爱情中体会到的不是稳定、支持和力量,而是茫然、困惑、不确定与不安全。

选择留学,大多数人看重的是留学经历带给人之后的职业提升。对于大学留学生来说,毕业很快来临,自己究竟要有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甚至是人生的规划?

表面来看,留学给孩子带来更多的选择,更高的起点,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困惑,更多的放弃。选择就是放弃其他的选项。回国还是不回,两个选项的差异太大,反而让我们在做选择时更踌躇,更不敢轻易做决定,也就增加了我们的焦虑。

起点高,意味着限制了选择,因为一旦选择了低的工作,不仅自己不甘心,也会担心别人的议论。随着海归的增多,现在的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变化。有不少海归选择“低”的工作,而“低”的工作不用海归的情况比比皆是。留学带来的变化太大,是人生的方向的转变,所以留学生要考虑要选择的已经不只是职业的问题,而是人生的方向和选择。

三大问题每位留学生都会面对

首先面对的是孤独。初到国外,就像被移植的植物,虽然在新环境还会得到养料、土壤、水和阳光,虽然仍然在生长、发芽、开花,但它的根系需要时间才能与土壤紧密连接,与他人的接触和更紧密的关系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体验一段孤独的时间。

这一段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也会有不同的办法去应对。无论多么孤独,有两个关系是一直存在的,一个是我与我的关系,一个是我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接纳和一个人的信念、信仰。这两种关系如果是健康稳定的,这一段孤独期就很好度过。

其次是经济问题。留学的费用很高,无论是富裕的家庭还是贫穷的家庭,如何花钱是留学生自己决定的。

我的来访者中,有富二代,也有比较一般家庭的孩子。富二代不是都大手大脚,一般家庭的也不是都知道省吃俭用。

一般的家庭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去考虑将来的回报与现在的付出。花钱买东西是每天要做的事,这个问题经常现实地摆在留学生面前,不是家长让孩子不要操心孩子就不操心的。

有个在法国留学购物成瘾的孩子,每个月早早就把父母汇给她的钱花个精光。妈妈带她找心理医生,希望改掉她的购物狂行为。经过了解,发现在购物的过程中女孩体验到了决断与控制,即自主选择并获得结果。她动用自己的智力去比较,因而买到了性价比高的东西,让她很有成就感。在购物的过程中,作为消费者她得到了被关注、被服务、被讨好和宽容的感受。有这么多的好处,她当然迷上了购物。所以,有些经济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它并不是纯经济问题,背后有未满足的心理需求和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文化冲突问题是每个身在异乡的人都能感受到的。很多人都熟悉“文化震惊”这个词,它指的是生活中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有个小例子,在我国,和同学一起吃午饭是关系好的象征。当我邀请一个同学一起午餐时,他拒绝了我,于是我感到失落和伤心,认为他拒绝了我的友谊。但在对方那里,好友并不一定意味着一起午餐,他的友情表达方式是另外一种,而且他并没有每天按时午餐的生活习惯。是我并不知道这些背景,从而误解了对方。

有些文化冲突是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扩展自己的视角,进而消弭的,也有很多文化的影响是建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的。我们只体验到冲突后的那些情感,却未必能意识到这是文化冲突造成的。如果我们能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不同”不意味着对错、好坏,我们的情绪首先会平静下来。在接纳自己、接纳对方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就能很好地应对冲突,并逐渐消除冲突。

无论什么年龄,父母是我们与生俱来、斩不断关系的重要他人,父母和家庭永远是我们的大后方。如果从小与父母的互动是健康、正向的,那么我的大后方就是稳定的、安全的。我在外面的世界累了、伤了、烦了,这里永远无条件地接纳我,给我充电、让我养伤,我可以暂避风雨、休养生息。有了这样的后方我才敢于也愿意探索外面的世界,远走异国他乡。

可惜,我接待的很多留学生案例中,都有一个不够稳定、不太安全或不够值得信赖的家。有的家长特别担忧焦虑,家长的不安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对国外新环境的恐惧。有的家长透露给孩子的是“破釜沉舟、只能向前”的信息,孩子的安全基地被关闭了。背水一战的孩子有可能更加的恐慌,也有可能更加的怯懦,不见得都英勇向前。

“断路”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家长为了面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荣耀地夸奖孩子在国外如何好、如何前途光明,孩子哪里还敢说什么不好的?有的家长因为付出的钱和时间,让孩子必须坚持到底。有的家长明示或暗示孩子,国内的学校不好,以你的资质只能留学,等等。

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大多数孩子会第一时间想妈妈、想家,隔着千山万水的视频或电话,常常不能令双方沟通顺畅。孩子此时不需要家长的具体指导,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情感支持。可惜很多家长辨识不清孩子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给他们打电话也没用”是我常常听到的孩子的话,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失望和无奈、无助。

写了这么多,希望你不要被吓到。选择留学,您一定有充分的理由,我们要心中清楚的是,既不把留学看成通往天堂的金光大道,也不把它看成荆棘丛生的险途。我们要做的是,有勇气正视留学所带来的挑战,继而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最好的准备是准备好自己。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社会行为模式和情感关系能力,拥有正向、乐观、充实的信念,走遍天下都不怕。

家人若也能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孩子一起迎接留学带给全家的变化,即将远行的孩子就更加如虎添翼。最后,有这句话送给担心留学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家长: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

结语

留学生越来越多了。人数多了,根据比例,特别出类拔萃的越来越多,“失败”的也多了起来。这几年各类媒体报道的留学生问题不断。从抑郁状态到抑郁症,从压力、焦虑到出现躯体的疾病或者神经症甚至精神症,从适应不良到完全放弃,从踌躇满志到幻想破灭,就更多了。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深层的根源,是留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否能够自我鼓励和自我修复,是否能够独自去适应和应对新环境、新问题,等等。

留学是一个过程,从前期的考察、比较、做决定,到留学前的种种准备,到刚落地时的适应期的渡过,一直到留学结束前和结束后的职业与人生选择,要经历许多的事,遇见许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不仅是学习了语言、专业知识,接触并了解另一个文化、另一种社会。更重要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留学生自己在学习、反思、应对与回馈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能力,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塑造自己以及被塑造的过程。

篇4:蓝藻问题不容忽视

蓝藻问题不容忽视

淀山湖地处上海市青浦区和江苏省昆山县境内,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自从1985年9月淀山湖首次出现蓝藻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淀山湖蓝藻更是频频发生.据统计,规模较大的蓝藻发生了三次、时长12天,发生了五次、时长6天,引起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 者:周建中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环保局 刊 名:环境经济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CONOMY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5:SARS病愈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SARS病愈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SARS病人康复出院后心理状态如何?日前,由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医生所做的一项SARS病人回访调查表明,约有85%的SARS病人出院后存在自卑心理.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车宏生教授认为:心理的治愈要难于疾病本身的`治疗.

作 者:李莉  作者单位:民进北京市委 刊 名:北京观察 英文刊名:BEIJING OBSERVATION 年,卷(期):2003 “”(8) 分类号: 关键词: